CT鉴别诊断

2024-09-10

CT鉴别诊断(精选12篇)

CT鉴别诊断 篇1

颅骨骨折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十分常见,CT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颅骨骨折都能较明确地显示,对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有时甚至成为颅脑损伤法医鉴定的有效检查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的CT资料,对其中的颅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力求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资料完整的6 940例头部创伤患者,其中男4 626例,女2 314例;年龄2d~82岁,中位年龄32岁;车祸伤3 186例,殴打伤2484例,坠落伤1 270例。临床表现除一般的头晕、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定位体征外,有脑脊液鼻漏者33例、耳漏者9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PICKER PQS单层螺旋CT扫描,常规以听眦线(OML)或听眉线(EML)为基线,层厚10 mm,层距10 mm,向上连续扫描10~11层,必要时加薄层5 mm扫描,摄软组织窗和骨窗,部分骨窗资料以骨算法重建显示。

1.3 诊断分析

颅骨损伤包括骨折和颅缝分离,骨折分类按部位可分为颅盖骨骨折及颅底骨折;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按骨折形态又分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穿通骨折、乒乓球样骨折。颅缝分离是颅骨损伤的另一种形式,较为常见,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且常与线形骨折合并发生,以人字缝为多。观察颅缝分离往往需要双侧对比,一般标准为双侧颅缝相差1 mm以上,单侧缝间距成人>1.5 mm、儿童>2 mm即可诊断。本文重点分析颅骨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 结果

2.1 骨折发生率

全部病例中有368例颅骨骨折,骨折发生率为5.30%;按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分析结果见表1。

其中单纯性骨折118例,占颅骨骨折的32.06%;复杂性损伤(合并颅内其他损伤)250例,占颅骨骨折的67.93%。

2.2 诊断误诊率

首诊误诊8例,占全部颅骨骨折病例的2.17%。其中颅盖骨骨折漏诊3例,误诊2例,误诊率为颅盖骨骨折的1.36%;颅底骨骨折漏诊3例,误诊率为颅底骨折的8.1%。

3 讨论

颅骨类似球形,容纳和保护颅腔内容,由脑颅骨和面颅骨组成。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于颅骨骨折本身,而在于颅内并发损伤。因此,头部损伤的患者,CT为首选检查。

3.1 CT检查的优势

颅骨骨折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其他依次为额骨、颞骨、枕骨。CT是横断位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无重叠,因此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比线形骨折显示明显。若发现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同时加做薄层扫描,则对颅底骨折的诊断及颅脑创伤的综合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颅底骨形态较复杂、不规则,自然的间隙及孔道多,所以对无移位的线形骨折显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重建的薄层图像连续细致观察,尤其是依据三维重建图像所提供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丰富信息,为颅骨骨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1],尽量避免误诊。

3.2 诊断

颅骨骨折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包括骨质连续性的中断及碎裂,直接征象为骨质内外板的连续性中断。仅以骨质的连续性中断来判断骨折并不可靠,而颅骨内板塌陷、不对称、内移才是可靠征象;间接征象主要为颅内的积气及窦腔的积液和(或)气液平面。由于骨折常伴发头皮及颅内脑损伤,因此诊断骨折创伤史为首要条件,具体讲就是急性骨折均伴相应部位头皮下血肿或软组织挫伤;而创伤数日后CT可仅显示骨折。除部分明显的凹陷骨折及粉碎骨折较易明确诊断外,部分线形骨折无明显的移位、塌陷,较易与颅内的正常结构如颅缝、血管沟、伪影等混淆而导致误诊。

3.3 鉴别诊断

3.3.1 颅缝

正常的颅缝一般在3岁前闭合,具有恒定的位置和典型的外观(骨缝边缘外板呈锯齿状,内板光滑),容易识别。生长过程中,后囟于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约在2岁时闭合,颅缝组织通常在成年期完全退化,形成骨性联合。颅缝提前闭合或非对称闭合,均可导致骨缝的双侧不对称、永存骨缝、头颅畸形。由于脑的正常生长,1岁~3岁期间颅缝明显增宽,边缘常模糊不清,不应误为颅缝异常增宽。内板颅缝较直,也并不准确地位于锯齿状外板颅缝的下方,这种偏移导致有时内板的某些区域会出现孤立的透亮线,类似骨折线[2]。

颅缝往往固定对称,边缘光滑圆钝,密度较高,而骨折线位置不固定,边缘锐利清晰,密度较低,生长期颅骨的颅缝和软骨联合易被误为骨折线。除额缝和矢状缝外,大部分为成对出现,可双侧比较。3岁以前,额缝均可显示,在5%~8%的成人中可持续存留。颅缝变异并永存缝间骨,称为额间骨或前额间骨。CT扫描常可见到永存性的额鼻缝,颞鳞缝、蝶鳞缝和顶乳缝有时可持续存留至50岁~70岁,易被误为颅缝分离。若颅缝分离合并有额外的骨折线,则支持颅缝分离骨折的诊断。

颅缝变异源于胚胎的演变,儿童多见,多为成对出现,可持续至成人期,易被误诊为骨折。其主要发生于枕骨,因为枕鳞由枕骨上软骨骨化中心和顶骨间膜化骨骨化中心所形成,其间为假颅缝,如此缝完整,称为枕横缝,分隔枕骨和顶间骨。顶间骨为常见的间插骨,为位于大块颅骨内的岛状小骨,周围有自己的骨缝,通常位于骨缝交界区附近,尤其以枕骨、乳突和顶鳞之间多见。

梯形头其典型表现为枕骨鳞部沿人字缝越过顶骨呈阶梯状突出,突出的程度与颅盖骨的宽度相同,需与骨折鉴别。

3.3.2 颅盖骨可见的几种不同类型血管结构[2]

3.3.2. 1 脑膜血管沟

表现为平直或轻度弯曲的向终末渐变细、伸长的带状分支透亮影。常位于血管解剖位置,血管沟边缘的骨质密度常轻度增高,且血管沟通常呈对称分布,据此可与骨折线区别;骨折线常累及颅盖骨的全层与外力作用部位一致。由颅底延伸至颞骨的骨折与动脉沟难以鉴别,尤其是脑膜中动脉,有均匀一致的线状透亮影及光整的硬化缘,而形态不规则、边缘呈锯齿状(无互相咬合)的透亮影,则提示为骨折。

3.3.2. 2 硬脑膜窦沟

颅盖骨内板表面硬脑膜窦沟的深度和宽度差别较大,以横窦沟和乙状窦沟最明显,右侧常比左侧大。

3.3.2. 3 板障内滋养管

3岁前一般看不到板障静脉,到15岁时才完成发育。老年人由于颅盖骨萎缩,以两侧及顶骨后部的板障静脉显示为著,枕骨后部区板障静脉显示也较多,多呈星形放射状分布。CT显示为板障内穿凿样或线样小透亮影,内外板显示正常,而骨折一般贯穿内外板。

3.3.2. 4 导静脉通道

连接大脑硬膜窦和板障静脉或头皮静脉的静脉,称为导静脉。导静脉有独自的骨壁,通过一管道横穿颅盖骨,其数量和形状差别较大,但乳突和枕骨外隆突处的导静脉多较恒定。顶骨导静脉在人字缝上方、中线附近3 cm~4 cm处,可穿过顶骨孔,额骨和枕骨髁少见。CT显示短直、密度高,边缘光滑有硬化缘。

3.3.2. 5 蛛网膜颗粒

脑脊液通过硬脑膜内的蛛网膜绒毛(憩室)或蛛网膜颗粒再吸收,引流至硬脑膜窦,其在颅骨内板和板障形成大小不一的凹状压迹,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分布多沿硬膜窦分布,与上矢状窦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 cm。常见于额骨,其次为顶骨,枕骨压迹较少,但体积一般较大,易被误为病变。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 cm~1.5 cm,以上矢状窦两侧2 cm~3 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 cm~3 cm大小者。蛛网膜颗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其中以冠状缝周围的蛛网膜颗粒压迹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蛛网膜颗粒压迹周围的颅板增厚,导致压迹加深,但数量不再增多。

3.3.3 少见的骨折

3.3.3. 1“生长骨折”是儿童颅骨骨折的典型、罕见并发症,嵌入的硬膜和蛛网膜引起骨折线增宽,并形成软脑膜囊肿。多见于额骨及顶骨区,以2岁以下儿童常见,成人也可见但均与婴幼儿时期头部创伤有关[3]。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多样的颅骨缺损区,边缘规则或不规则,骨质密度增高或减低,部分骨质缺损区可见液性密度囊肿样改变。

3.3.3. 2 乒乓球样骨折为颅盖骨的凹陷性骨折,其骨膜未受损(青枝骨折),可由产钳或产道狭窄所致,也可见于宫内胎儿肢体对头颅的压迫。然而,新生儿颅盖骨也可显示明显的、局部性凹陷,而无创伤史,多在生后6个月内自行复原。

CT诊断颅骨骨折的注意点:(1)合理使用窗宽、窗位,可提高影像的清晰度。(2)重视骨算法下骨窗的观察,一般情况下的标准算法对颅缝及血管沟的边缘显示模糊;(3)要左、右颅骨逐层对比全面观察,单层图像显示的多为血管沟,而骨折多为数层显示。(4)重视间接征象的观察:颅内积气,鼻窦、乳头气房积血,都是骨折的间接征象,特别是较易漏诊的颅底骨折。(5)通过工作站重建图像,点对点地观察线样低密度影在三维重建图像上的形态,可立体观察其与骨缝、血管沟的关系。(6)辅以其他方法:薄层扫描和高分辨率扫描及后处理骨算法重建有助于颅底骨折的显示。(7)了解病史,如有无脑脊液鼻漏及耳漏也能结合间接征象对颅底骨折作出诊断。(8)颅骨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特点,动态观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儿童颅盖骨骨折多在6个月内完全愈合;而老年人常需几年,甚至终身存在。

总之,大部分颅骨骨折是较易明确诊断的,鉴于当前的医疗环境,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保护自己,临床医师对颅骨骨折与正常解剖变异的影像学特征应当有足够的认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尽量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唐学东,孙峰.16层螺旋CT在颅骨骨折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0,10(2):33-34.

[2]徐文坚,刘吉华,肖德贵主译.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M].第5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7、380-383.

[3]沈平,李洪江,黄理华.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附8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5(5):215-216.

CT鉴别诊断 篇2

2014年

质控人员:徐科超

CT诊断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放射科拍片质量,我科特别成立拍片质量评审小组,每月随机抽取CT片40-50张评测,MR20-30张评测。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及《CT 影像质量标准》为基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力求CT诊断扫描质量逐步提高。

一.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1.组成: 组长:张振显 副组长:李欣文

组员:宋延峰 刘涛 徐科超 张熙尧

2.组长职责:负责CT诊断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管理,定期 检查CT及MR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监督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工作的执行。

3.组员职责:在组长领导下负责CT、MR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具体工作,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采取措施。二 具体要求内容:

CT影像质量要求

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部位、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2.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

3.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右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膈窗。4..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线剂量。5.定位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6.CT照片应有定位像。

7.CT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8.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CT影像质量标准》。

CT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 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胸部、腹部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5 图像层次 对脊柱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5 扫描范围 对增强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5人为伪影 图像质量不佳 5 运动伪影 对椎间盘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设备伪影 对头颅扫描及照相出差错 3 增强扫描增强效果

病变区为测量数据 3 图像标识 输入患者信息出差错 2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

受检查者信息出差错 2 定位相 MRI检查登记不全 2 照片排列顺序不规范 设备安全检查及维护不到位 2 其他: 1.与患者沟通不通畅 1 2.机房清洁卫生不到位 1 3.值班技师清理值班室卫生不到位 1 4.三维重建方式出差错 1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篇3

【关键词】 肝血管瘤;CT强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1],占肝良性肿瘤的5-20%[2]。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2010年5月以来,我院CT室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120例,现就对其临床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以来,我院CT室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85例患者是经临床查体发现,35例患者因血管瘤较大,出现腹痛腹胀的临床症状就诊,B超可疑血管瘤,后经CT强化扫描确诊,其中最大的直径为10cm,最小的直径为0.5cm。

1.2 方法 采用Simens公司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30KV,管电流80mA,扫描层厚3mm,造影剂为扬子江制药生产的碘海醇100ml,注射速度为3ml/s,扫描前一天嘱咐患者禁食进水,扫描时嘱咐患者饮水800ml-1200ml。扫描采用三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范围为由膈肌顶部至肝脏下缘。

2 结 果

2.1 血管瘤的大小以及数目 肝血管瘤最大的为10.0cmX8.0cm,最小的0.5cmX0.5cm,其中肝右叶大约140个,肝左叶120个,其中边缘规则的155例,边缘模糊105例,病灶呈现圆形的160例,椭圆形的60例,不规则的40例。

2.2 CT表现 CT平扫时,肝内血管瘤均呈现低密度灶,其中巨大的肝血管瘤内见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区域;较小的血管瘤边缘清晰,密度接近囊肿密度。CT强化后见,动脉期对于较大的血管瘤边缘可见轻度强化,静脉期可见造影剂向瘤体内填充,延迟期可见瘤体大部分被填充,其中液化坏死区域未见强化。其中较小的血管瘤一般在静脉期基本与肝脏密度相同。本组患者中较大的血管瘤患者45例,其中15例患者血管瘤瘤体内见液化坏死区域,在早期诊断时误诊为肝癌。

3 讨 论

3.1 临床症状及分类 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它们有恶变可能,但偶可与肝脏的恶性肿瘤相混淆导致误诊。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包括: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3];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4];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者,极为罕见的。临床分类主要为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以及毛细血管瘤,其中毛细血管瘤最为少见。

3.2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明显,辅助检查AFP较高,同时CT强化呈现造影剂“快进快出[5]”;肝棘球蚴病 患者有牧区生活史,有羊、犬接触史,肝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阳性;肝腺瘤,患者多为女性,有长期服用避孕药的病史,CT下边缘清晰,增强后可见快速强化[6]

总之,CT已被公认为肝血管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因此,当临床疑为肝脏内占位病变或B超检查提示肝血管瘤时,作CT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段承祥,吕桃珍,陶文照,等.肝血管瘤CT表现的病理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24:263.

[2] 周康荣,严福华,张志勇,等.螺旋CT[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34.

[3] 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3.

[4] 丹慶,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91.

[5] 李果诊,主编,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420.

CT鉴别诊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收集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5例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前病变患者病例资料, 其中有80例为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变异型, 其中男27例, 女53例, 年龄24~83岁, 平均年龄 (51.34±24.17) 岁;有20例为微浸润性腺癌, 其中男8例, 女12例, 年龄23~81岁, 平均年龄 (50.24±24.66) 岁, 另外35例为浸润前病变, 其中男15例, 女20例, 年龄20~82岁, 平均年龄 (51.63±24.63) 岁。术后病理诊断有79例为浸润性腺癌, 有46例患者为高分化腺癌, 16例患者为高-中分化腺癌, 15例患者为中分化腺癌, 另外2例为中低分化腺癌;有20例为微浸润性腺癌, 1例浸润性腺癌变异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 使用的仪器为GE64排螺旋CT, 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 横断面扫描, 扫描范围确定依据定位扫描成像, 本次扫描范围主要为肺尖至肺底的全部区域, 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规范操作, 并预先调整各项参数:螺旋扫描, 曝光条件:120 k V, 150 m A;重建层厚:1 mm;矩阵:512×512;扫描图像观察:肺窗 (窗宽:1 500~2 000 HU;窗位:-450~-600 HU) ;纵隔窗 (窗宽:250~350 HU;窗位:30~50 HU) , 完成图像扫描后将扫描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序处理。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 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病灶CT征象表现

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的病灶形态包:有76个表现为不规则形, 另外59个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本组患者的病灶边缘情况为:有89个为分叶, 另外46个为毛刺;患者的病灶内部结构:有38个为空泡征, 有35个为支气管征;邻近结构:有49个为血管集束, 65个为胸膜凹陷, 另外21个为血管增粗, 见表1。

2.2 肺腺癌分离与病灶直径的相互关系分析

病灶≤10 mm下, 浸润腺癌与浸润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034, P<0.05) , 11~20 mm下, 浸润腺癌与浸润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85, P<0.05) , 21 mm~30 m下, 浸润腺癌与浸润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382, P<0.05) 。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在CT征象以及病灶直径方面通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 见表2。浸润前病变在纯磨玻璃结节中大约占据了66.78%, 混合性密度磨玻璃结节在浸润性腺癌中的比例为91.67%;病灶直径最小为浸润前, 最大为浸润性腺癌, 并呈现递增的势态发展。

3 讨论

癌组织有腺样分化特点其实就是下奶的组织形态学特点, 癌细胞形成分化成熟的腺泡状、管桩或者有柱状细胞内衬的乳头状结构, 或者伴有粘液分泌是其主要表现。如果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很高, 那么上述分化特征则更加显著;相反如果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不高, 那么上述分化特征则并不显著, 一般表现为实性区, 细胞内有黏液, 仅仅表现为小灶性腺样结构。腺癌是临床上的常见肺癌种类, 并在非吸烟人群也具有很高的发生率, 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积极诊断非常重要[2]。同时, 腺癌有包含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浸润性腺癌变异型、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微浸润腺癌等多种类型, 这就需要在诊断上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细化, 准确的鉴别诊断各种类型[3]。临床表明, CT诊断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出肺部磨玻璃密度含量, 从病理角度上分析, 磨玻璃密度主要是由于肺泡腔的不完全填充、正常呼吸状态、肺间质增厚、肺泡部分萎陷、水肿、肿瘤性增生、纤维化等因素导致, 一般情况下, 周围型肺腺癌CT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病灶, 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病灶实性成分越高, 浸润性腺癌的几率也就越大[4,5]。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 联合美国胸科协会 (ATS) 、欧洲呼吸协会 (ERS) 等国际肺癌研究机构, 2011年提出IASLC/ATS/ERS多学科肺腺癌分类, 其中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腺癌癌前病变) 、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变异性, 细化了病理形态、预后关系, 提出了和临床治疗、判断、预后等有显著相关的亚型分类, 本文的分类与该分类相似, 对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指导作用。

浸润前病变主要有原位癌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主要分布于中央肺泡区, 沿着肺泡壁或者围绕呼吸性支气管上皮细胞局限性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通畅情况下病灶直径在5 mm以内, 组织学表现为肺泡壁衬覆间断的单层扁皮状细胞, CT主要表现为p GGO与其病理改变相关[6,7]。从该研究结果来看, 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腺癌的实性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浸润前病变在纯磨玻璃结节中大约占据了66.78%, 混合性密度磨玻璃结节在浸润性腺癌中的比例为91.67%;病灶直径最小为浸润前, 最大为浸润性腺癌, 并呈现递增的势态发展 (P<0.05) , 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8]。在这个阶段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壁上皮厚度增加, 病灶并没有出现完全实变。因为肺泡壁和支气管厚度增加, 导致内分泌物排除受到阻碍或者出现萎陷, 最终让病灶CT表现为部分实变。在这个阶段, 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病灶的毛刺、空泡和分叶征以及胸膜凹陷等表现并不显著。原位腺癌是指病灶直径不超过3 cm, 并且没有胸膜侵犯、间质浸润和脉管瘤栓的支气管肺泡癌。原位癌可以分成非黏液型和黏液型两种, 而最常见的则是非黏液性, 非黏液性原位癌病灶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伴纤维化。通过该研究亦可以看出, 多排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

参考文献

[1]时衍同, 潘丽, 王刚平, 等.EGFR、VEGF及Ki-67在肺浸润性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22) :9883-9889.

[2]侯准, 韩砆石, 孙希文.螺旋CT对浸润性肺腺癌与浸润前病变的CT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 (4) :329-333.

[3]邢彦粉.肺腺癌浸润前病变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4]关牧娟.宝石能谱CT成像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5]陈飚.球型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09.

[6]肖时满, 张玉, 强金伟, 等.超高分辨率CT (UHRCT) 鉴别肺原位腺癌 (AIS) 与微浸润腺癌 (MIA) [J].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4, 41 (3) :285-290.

[7]葛绪波.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和CT诊断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3) :84-86.

CT鉴别诊断 篇5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胸部X线、螺旋 CT及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于1月―1月间在该院就诊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X线、CT、支气管镜,所有患者均进行以上检查,对比和分析各种方法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171/235(72.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211/235(89.79%),纤维支气管镜的准确率为221/235(94.04%),CT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纤维支气管镜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纤维支气管镜虽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60%以上的肺癌患者通过X线即可确诊,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准确率更高,而纤维支气管镜则在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结论 临床上在对肺癌初诊筛查中,可将胸部X线放在第一位,CT和纤维支气管镜作为进一步检查,这对提高临床对肺癌的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癌;X线计算机;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率;断层摄影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统计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在我国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包括胸部X线、CT及纤维支气管镜。虽然胸部X线应用比较普遍,但是由于其易漏诊因此其准确性受到怀疑。目前CT扫描技术已经被普遍用来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以成为目前无创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该研究分析201月―201月在该院就诊的140例肺癌患者三种影像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选取就诊于该院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已经过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肺癌,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年龄在45~80岁,平均(53.9 ±9.2) 岁;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肺鳞癌和肺腺癌,其中鳞癌患者81例,腺癌患者59例;病变直径0.9~7.2 cm,平均直径(2.3±0.6)cm。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胸部X 线机采用由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HF550遥控X射线机(国药管械(准)字第3300181号)。具体操作为:按照常规的摄片方法对胸部进行正、侧位拍片,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加做斜位片。

CT检查机器采用由飞利浦256层螺旋CT机,所有患者在增强扫描前进行常规的.肺部平扫,当发现病灶所在部位后在进行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过程:应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从肘部主要静脉静滴入体内经肘正中静脉,计算和记录患者体内病灶的强化程度,具体计算方法为病灶增强扫描时达到的高峰CT值减去患者病情平扫时的CT值。

纤维支气管镜仪器选用Olympus BF-1 TR型,配件为配套组件,由该院主任医师按照常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更加需要采取刷检或活检。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对比

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胸部CT的检查率最高,而中心型肺癌则以纤维支气管镜的检出率最高,胸部X线在肺癌的检出率超过60%,具体见表1。

2.2 肺部良性、恶性病变三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

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171/235(72.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211/235(89.79%),纤维支气管镜的准确率为221/235(94.04%),CT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纤维支气管镜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纤维支气管镜虽高于CT,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具体见表2。

三、结论

肺部占位性病变是在临床影像中常见的征象,主要包括恶性肿瘤、结核、和肺囊肿等,如何去鉴别和采取何种方法鉴别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4]。我国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三种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胸部X线,其主要是用来进行初选,可以对病变位置有个基本了解,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目前是筛选工作的首选方法[5]。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对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其无创、精细、准确的特点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6]。一般来说病变的CT影像学是与病变的生长特点相关的,而肺癌的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评价和愈后的标准。而且常规行肺部CT检查过程中发现小病灶,可以立即行高分辨率的检查,然后通过影像处理,对病变大小、形状、血流情况及CT值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灶性质。纤维支气管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占有重要位置,其对病灶位置、侵犯组织深度及病理类型等能够快速确定,有利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选择,决定了其预后。而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也显示,纤维支气管镜对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相当高,此次研究显示,其在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检查方法。但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且费用相比其他两种检查方法略高。因此在选用时应根据临床的需要配合其他方法使用[6]。

胸腺区肿块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 篇6

关键词 胸腺 肿块性病病变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区肿块病变,男13例,女5例,年龄8个月~62岁。其中胸腺增生2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胸腺浸润4例,胸腺瘤3例,内胚窦瘤1例,胸腺畸胎瘤3例,胸腺脂肪瘤1例,胸腺囊肿2例,淋巴管囊肿2例。临床症状:胸闷6例,咳嗽6例,发热4例,重症肌无力3例,伴甲亢腺功能亢进1例。

方法:均常规胸部CT检查,采用Somatom DH或DR3全身CT扫描,取抑卧位,层厚8~10mm、间距10mm,范围从肺尖致横膈水平。所有病例均先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必要时用薄层、小野、高分辨率扫描技术行局部重复扫描,提高对小灶脂肪或钙化检出率。

结 果

CT表现为均匀软组织肿块3例。其中胸腺增生2例,CT示胸腺呈方形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精原细胞瘤1例,CT示胸腺区6cm×8cm软组织肿块影,分叶状,密度均匀,无钙化,其周围脂肪层消失。

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肿块8例。其中淋巴瘤胸腺浸润4例,CT示胸腺区不均匀密度肿块,呈分叶状,内有坏死及囊变区,3例伴有肺门、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另1例伴胸腺腔积液,胸腺瘤3例,其中非侵袭性胸腺瘤2例,CT示胸腺区呈椭圆形软组织块影,其中1例边界清楚,肿块内有囊变区,另1例内见斑点状钙化,部分边缘与主动脉弓分界不清。侵袭性胸瘤1例,CT示胸腺区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影,大小为5cm×7cm,边缘模糊,其内有囊性变,囊变区内可见壁结节,肿块周围脂肪层消失,左侧胸膜不规则增厚。内胚窦1例,CT示胸腺区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7cm×9cm,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表现为含脂肪密度肿块4例。其中胸腺畸胎瘤3例,CT示胸腺区混杂密度肿块,内含脂、钙化、骨性影,以及水样低密度区。其中2例边缘清楚光滑,囊壁钙化,并有1例内见脂肪液平面。另1例边缘不清,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肿块内见大片状坏死区,且见较大壁结节,右侧胸腔积液;病理证实为恶性畸胎瘤。胸腺脂肪瘤1例,CT表现为胸腺区呈脂肪密度肿块,内见线形及条样高密度影,大小4cm×5cm,边界清楚。

表现为水样低密度肿块3例。其中胸腺囊肿2例,CT示胸腺区卵园形囊性肿块,密度均匀,囊壁光滑,壁簿;其中1例囊壁部分孤形钙化。囊性淋巴管瘤1例,CT示胸腺区呈多房状水样低密度囊性肿块,大小4cm×6cm,囊壁薄而均匀,边缘光滑整齐。

讨 论

胸腺增生:胸腺增生是胸腺淋巴样滤泡增生,当机体受到外伤、手术和感染等刺激可发生胸腺增生,好发于青少年,临床上多伴有重症肌无力,有的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血清乙酰胆碱受体升高是胸腺增生重要的参考指标[1]。其CT特点为胸腺呈方形或梯形弥漫性增大,密度较均匀,且仍保持其正常形态,用激素治疗可萎缩。本组2例均呈方形,轮廓清楚。本病主要与胸腺瘤、胸腺未退化鉴别。胸腺瘤呈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沿胸腺外缘形成局部膨出,使胸腺失去正常形态,用激素治疗肿瘤大小无改变。胸腺未退化,CT值较低为脂肪密度或略高。而胸腺增生的CT值较高,为软组织密度。

生殖细胞瘤:非恶性生殖细胞瘤:包括皮样囊肿和良性畸胎瘤。好发于20~40岁,男女发病相近。皮样囊肿只有外胚叶,而畸胎瘤则包含内、中、外三个胚叶组织。其CT特征为前上纵隔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可单房或多房,密度度不均,内含脂肪、牙齿、钙化等组织。囊壁可簿可厚,有的还可见壁结节,囊壁可发生钙化,当出现脂-液体平面时,诊断有特征性。良性畸胎瘤因内含胰腺、延腺等组织分泌消化酶及皮脂肪腺样物的化学刺激,而常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提示出现上述改变时并不能说明肿瘤为恶性[2]。畸胎瘤可合并其他类型的生殖细胞瘤[3],其CT表现为以软组织成分为主的肿块,肿块可囊变、出血、坏死,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伴有邻近脏器侵犯,若肿块内发现钙化和脂肪成分常提示恶性畸胎瘤的诊断。精原细胞瘤常表现为均质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周围脂肪层消失。其他类型恶性生殖细胞瘤CT表现缺乏特征,但某些肿瘤如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绒癌可导致标记物(如AFP、HCG)增高[2,3]。本组1例内胚窦瘤,肿瘤实质内见不规则状坏死区,边界不清,AFP增高。当年轻男性患者发现前上纵隔实性为主的肿块时,应考虑恶性生殖细胞瘤的可能。恶性生殖细胞瘤主要与侵袭性胸腺瘤、淋巴瘤胸腺浸润鉴别。三者均可引起肿瘤坏死及囊变,均可伴有邻近脏器犯征象;但前者位置偏下,肿瘤一般较大,而且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内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的坏死区不同于后二者所致的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坏死区;另外,实验室检查对于鉴别诊断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严洪珍,孟祥军,许肾豪,等.胸腺增生影像诊断的价值与限度.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8:520

2 罗斗强,石木兰,吴宁.纵隔生殖细胞瘤(GCT)的断面影像表现-61个纵隔GCT的CT和MRI回顾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9:594

鼻骨骨折螺旋CT鉴别诊断研究 篇7

关键词:鼻骨骨折,CT诊断,鉴别

1 临床资料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至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芳畈医院就诊的200例患者行鼻骨、副鼻窦CT扫描。其中行鼻窦、副鼻窦扫描无外伤史的成人患者 (18岁以上, 含18岁) 100例 (男性56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36.5岁;女性44例, 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41.2岁) , 未成年人患者 (18岁以下) 50例, 年龄4~17岁, 平均年龄13岁。至山东省医学影像所就诊外伤性鼻骨骨折病人50例, 年龄6~60岁, 平均年龄39岁。

2 方法

采用SIEMENS 16层螺旋CT扫描机和WIZARD工作站进行扫描和图像后处理。对150例无外伤史病例, 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取得原始图像, 采用骨、软组织两种算法及以上步骤中优选出的后处理参数组合进行图像后处理。使用MPR和INS以CE后处理技术显示鼻骨结构, 必要时调整显示闭值, 直至清晰显示骨质。比较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鼻骨孔结构图像质量的差别。评分方法及标准: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对各组内两类图像分别进行双盲打分, 如两人打分结果不一致时, 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图像质量以锐利度为主要考察标准。不能正常显示鼻骨结构, 无法应用于诊断的为l分;图像有明显阶梯状伪影的为2分;图像较清晰, 无伪影, 但不能全面显示鼻骨细微结构的或不能显示其正常断层结构的为3分;图像清晰, 能正确显示鼻骨孔结构分布、走行规律, 可以应用于诊断的为4分;图像细腻, 边缘锐利, 能准确显示鼻骨孔结构的结构特点、分布、走行规律和比邻关系, 易于识别, 适合于诊断的为5分。统计方法:对评分结果做配对t检验,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以干颅标本和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采用以上优选出的多层CT的扫描参数、后处理参数和技术, 显示鼻骨及鼻骨孔。通过测量鼻骨长度及鼻骨孔与周围鼻骨结构 (鼻额缝、鼻骨间缝、鼻上领缝) 的距离, 探讨鼻骨孔在鼻骨骨板上的分布规律;观察鼻骨孔在多层CT轴位断层图像上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鼻骨孔的变异情况。鼻骨长度、鼻骨孔与毗邻鼻骨结构距离的测量方法:鼻骨长度是指鼻根点与鼻背点二者间的直线距离。鼻根点是鼻额缝和正中矢状面的交点。鼻背点是鼻骨骨性部分在正中矢状面的最下缘。鼻骨孔与毗邻鼻骨结构距离是指鼻骨孔与周围毗邻鼻骨结构的垂直距离。

3 结果

3.1 采用各向同性扫描, CT普通轴位断层图像与轴位MPR重建图像在显示鼻骨细微结构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采用临床常用扫描、后处理参数, 获得的后处理图像所显示鼻骨孔的效果与干颅标本实际观察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可以满足临床显示鼻骨结构、诊断鼻骨骨折的要求。

3.2 鼻骨是成对不规则菲薄骨板, 鼻骨的大小、形状很不一致, 其中男性鼻骨多显长窄, 女性鼻骨略显短宽

鼻骨孔结构在CT轴位断层图像上可表现为线形骨质中断影, 鼻骨孔变异情况复杂, 双侧多不对称出现。

3.3 鼻骨骨折线与鼻骨孔及鼻骨下边缘的鉴别诊断要点

(1) 与鼻骨骨折线相比较, 鼻骨孔结构体积较小, 在CT断层图像上, 鼻骨孔于CT横断图像上一般只连续出现在3~5个层面内, 而鼻骨骨折线多走行范围较长; (2) 与鼻骨骨折线相比, 在CT图像上鼻骨孔结构走行自然, 边缘模糊、欠锐利, 而鼻骨骨折线走行僵硬, 边缘锐利; (3) 鼻骨骨折线断端多伴有明显有明显的成角错位, 而鼻骨孔结构两侧边缘较规整。鼻骨下边缘可表现为局部骨质缺失及骨质的中断, 连续层面观察, 表现为骨的逐渐靠近至接合。

3.4 鼻骨骨折检出率

轴位横断图像、MPR、INSPACE、MPR+INSPACE重组图像分别为:70% (35/50) 、86% (43/50) 、82% (41/50) 、100% (50/50) 。

4 讨论

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在临床各系统的检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骨关节系统在CT图像上有极好的密度分辨率, 多层螺旋CT越来越多应用于结构复杂、位置隐蔽及结构微小的骨骼的外伤检查中, 多层螺旋CT在显示鼻骨结构、诊断鼻骨骨折的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鼻骨结构的影像学显示及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大体经历了一个从X线摄影非螺旋CT单层螺旋CT到多层螺旋CT的发展过程。

对于鼻骨骨折的检出, CT后处理图像优于普通CT轴位断层图像;联合使用MPR、INS队CE重组图像优于单独使用INSPACE图像效果;多向调节MPR像与联合使用MPR、取SPACE重组图像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非螺旋CT轴位断层图像显示鼻骨结构角度固定单一, 呈线形骨质中断影的鼻骨孔结构容易与鼻骨骨折线相混淆。而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显示角度多样、灵活, 有利于整体显示鼻骨结构。在显示鼻骨结构, 诊断鼻骨骨折的应用中, 除鼻骨孔结构与鼻骨骨折线二者影像学表现不同进行鉴别的方法外, 多层CT后处理图像在技术上提供了二者鉴别的手段, 多向调节MPR图像显示鼻骨结构角度自由灵活, 可以提供鼻骨孔结构的横、矢、冠及任意斜面图像。如以直角穿越鼻骨骨板的鼻骨孔, 在轴位、矢状位断层图像上表现为线形骨质中断影, 但在多向调节MPR的冠状或斜冠状位图像上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小孔影, 依此对鼻骨孔与鼻骨骨折线做出明确鉴别。

参考文献

[1]刘海博.鼻骨骨折中螺旋CT较普通X线片的诊断优势分析[J].长春医学, 2006 (3) .

CT鉴别诊断 篇8

肋骨不但是骨转移瘤常见的发生部位[1],也是胸部外伤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由于使用的显像剂并非肿瘤细胞特异性,良性及恶性病灶均可导致摄取增高;有研究认为,恶性肿瘤患者PET显像中约占41%的肋骨高摄取病灶为转移[2],因此,区分肋骨病灶的良恶性对于作出准确的肿瘤分期至关重要。

多排螺旋CT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优于常规的X线检查已经得到临床认可[3],但目前关于半定量分析在区分肋骨转移瘤与良性病变(如肋骨骨折)的鉴别价值研究尚不多,尤其是肋骨偶发性骨折的FDG PET代谢特征及影像学分型,以及肋骨骨折的CT表现及其与肋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肋骨偶发性骨折与转移灶的FDG PET代谢特征及其影像学分型,同时进行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测量与分析,着重探讨同机CT对于鉴别肋骨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经病理穿刺或内镜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进行全身FDG PET/CT显像行肿瘤分期,偶然检出肋骨摄取增高病灶,临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转移,难以定性。排除患有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同时,PET显像发现5处以上不同肋骨高摄取病灶的病例也予以剔除。

1.2 FDG PET/CT显像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的128排CT和52环PET一体化组合PET/CT显像仪,18F-FDG由中国原子高科公司北京同位素研究所提供,放化纯度>95%。受检者空腹6 h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调节,检查前空腹血糖测定值不超过7.2 mmol/L,按体质量静脉0.12 m Ci/kg注射18F-FDG,休息50~60 min,开始接受PET/CT检查,躯体扫描时受检者仰卧位双臂上举,检查范围自颅底至双侧股骨上段,先进行CT平扫,层厚5 mm,螺距1.2,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大小由计算机CARE Dose 4D软件自动设定;随后行相同范围3D模式PET数据采集,一般采集8个床位,2 min/床位,矩阵128×128;CT二维重建使用快速傅里叶转换,利用CT透射扫描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PET图像的重建采用迭代法,8次迭代,2次内插;PET和CT重建图像间隔均为3 mm。

1.3 图像阅读

所有图像传送至西门子Syngo工作站进行图像自动融合,生成PET、CT以及二者融合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目测分析图像,二者达成一致意见;采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进行图像的半定量分析,在轴位图像上视觉放射性最浓的肋骨病变部位勾画ROI,由计算机自动生成SUVmax,测量时尽量避开心影、肝脏等周边组织;PET阳性病灶标准为SUVmax≥2.5。

分别调取PET和CT数据在工作中进行重建并阅读图像,判读图像由2人共同参与。PET图像特征分为3种类型:(1)节段性摄取,定义为病变高摄取长度大于其宽度的2倍以上;(2)局灶性摄取,定义为孤立的或结节状高摄取病灶,边界清晰;(3)不连续或连续摄取,指沿同一根肋骨走行分布的FDG摄取增高。

同机CT图像特征分为3种类型:(1)成骨性改变或溶骨性改变;(2)病灶周边伴软组织影;(3)出现骨折线、骨皮质不连续或骨痂。CT图像判读设定为骨窗并在三维重建模式下观察。

1.4 确诊依据

最终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以及1月以内临床CT、MRI等其他影像学随访检查资料作为诊断的最终标准。在未经任何治疗干预下,在半年以内的随访期内,CT系列随访提示病变稳定或好转,患者无任何症状,判定为良性;如果CT系列复查提示病变持续增大,或化疗后病灶消失或缩小,则判定为肿瘤转移。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7.0软件,良性与恶性组病灶的SUVmax统计学差异采用Student's独立样本t检验;单独PET以及PET联合CT图像分析,对于肋骨转移灶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等的统计学差异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4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8±15)岁,共检出67个肋骨病灶。原发肿瘤的类别包括:肺癌20例,胃癌及结肠腺癌共14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癌4例;前列腺癌2例。

67个肋骨病灶中,37个确诊为骨转移瘤,其中3例经病理活检诊断,其余34例经临床随访诊断;30个病灶确诊良性,其中1例经病理活检诊断,其余29例均经临床随访诊断;本组未出现同一患者转移瘤与肋骨骨折并存情形。

良性与恶性病变的SUVmax分别为3.1±1.8和5.5±3.4(如图1所示),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4)。从图1可见,虽然肋骨恶性病灶的中位数及其占据中间50%的数据总体上均高于肋骨良性病灶,但二者箱体之外的数据有较多重叠。以SUVmax≥2.5作为PET诊断恶性病灶的标准,PET诊断肋骨转移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2%、60.0%、7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和81.8%。PET与同机CT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则分别为93.2%、80.0%、88.1%(见表1)。同机CT图像特征判读和融合图像的分析,减少了2例假阴性和6例假阳性,因此,PET/CT联合诊断肋骨恶性病变的准确度高于单独PET,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χ2=3.248,P=0.071>0.05)。

对于37个肋骨转移病灶,PET摄取发生率较高的表现依次为节段性摄取(占比67.5%)、局灶性摄取(占比21.6%)、不连续或连续性摄取(如图2所示);同机CT发生率较高的征象为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占比72.9%)(如图3所示);所有病灶均不合并骨折或骨痂(占比100%)。30个肋骨良性骨折,FDG摄取发生率较高者表现依次为局灶性摄取(占比83.3%)、节段性摄取(占比16.7%);同机CT图像发生率较高的征象为出现骨折线/骨痂(占比80.0%)(如图4所示)、伴周边软组织影(占比6.6%);此外,隐匿性骨折初期骨折线可不明显,或仅仅表现骨皮质连续性不佳,且无骨痂显示,但可有明显摄取增高(如图5所示);肋骨良性及恶性病灶PET及CT图像表现所占比例及比数比(odds ratio,OR)见表2。

注:(a)箭头示右侧第7肋骨内侧皮质破坏;(b)箭头示右侧第7肋骨转移灶明显高摄取(SUVmax为7.5)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PET/CT显像中检出的肋骨摄取增高病变,最需要鉴别的是良性骨折与骨转移,运用影像学手段准确鉴别二者一直是影像科医生面临的难点[4],这对肿瘤的分期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非常关键。基于PET可以探测到恶性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异常活跃现象,报道已经显示FDG PET显像检出骨转移瘤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敏感性可达97.1%,特异度为92.3%[5]。Metser等[6]的研究提示,FDG PET可以比平扫CT多检出超过30%的骨转移灶。而PET/CT一体化显像仪有同时显示病变解剖细节和功能代谢信息的独特优势,并能够对2种图像精确配准,弥补了单纯PET显像图像模糊、定位不清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诊断效能。

注:(a)示右侧第3肋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为软组织肿块影代替;(b)示右侧第3肋骨转移灶明显节段性高摄取(SUVmax为9.5),同时还显示出左肺上叶近肺尖处高摄取肺癌灶,左侧胸腔积液及左侧后肋胸膜处转移灶

注:(a)、(c)显示右侧第4~8肋骨多发骨折及骨痂形成,伴异常高摄取;(b)、(d)显示多根肋骨断裂,骨折线部位可见骨痂形成伴FDG摄取增高,病变沿应力线纵行分布,为单纯骨折的相对特征表现

注:右侧图为PET/CT融合图像,显示左侧第6前肋局灶性高摄取(SUVmax为8.5),左图(为同机CT薄层1 mm重建骨窗)示相应肋骨未见明显的贯穿骨皮质的骨折线,但仔细观察发现第6肋外侧骨皮质似乎连续性不佳,可见细微低密度骨折影,追问患者病史1周前曾摔伤胸部着地;3月后胸部CT检查示左侧第6肋骨痂形成,提示为外伤后隐匿性骨折

目前,通过半定量指标SUVmax鉴别骨良恶性病灶已有相关报道:Laufer等[7]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脊柱椎体病变的回顾性研究发现,SUVmax高于2.0与椎体转移瘤有明显的相关性;田蓉等[8]的FDG PET/CT双时相研究提示,早期显像良恶性骨病变的SU-Vmax有明显差异,恶性病变的SUVmax高于良性病变,以SUVmax大于2.5和延迟显像滞留指数大于10%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PET/CT诊断的骨恶性病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85.7%。本组研究显示,骨转移病灶的SUVmax高于骨良性损伤灶,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与既往研究报告相符合。

既往研究表明,骨转移瘤与骨良性病变SUVmax有相当多的重叠,与本组研究相一致,单纯使用某个临界值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诊断准确度不高[9]。如Choi等[10]的研究提示,选取SUVmax=2.4作为临界值,PET/CT诊断骨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低,分别为56.3%和57.2%,阳性预测值仅为28%,但其阴性预测值较佳(83.4%);本研究也显示,PET/CT对骨恶性病灶的阴性预测值较好(81.8%)。在本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假阳性病灶,30个良性骨折病灶中12个SUVmax高于参考值2.5(范围介于2.6~5.2),经随访,此类病灶为骨折灶,较多的假阳性导致了较低的诊断特异度(60.0%)和阳性预测值(73.3%)。

应该注意,近期发生的骨折可出现很高的FDG摄取,Ravenel等[11]的研究显示,急性期骨盆单纯骨折SUVmax可达9.3,因此,单独使用半定量分析区分肋骨良性骨折与骨转移瘤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提示PET/CT图像的同机CT图像分析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本组研究对病变的PET摄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肋骨转移病灶中,相对特征性的表现依次为沿肋骨走行的节段性摄取(占67.5%)、局灶性摄取(占21.6%)、不连续或连续性摄取(占10.8%)。以往Yang等对骨转移灶的同位素扫描研究显示,在水平方向上沿肋骨长轴走向分布节段性异常浓聚灶,强烈提示骨转移瘤[12]。

肋骨的多发转移灶也可表现为不连续或连续的沿肋骨走行的FDG摄取增高,这与多发性肋骨骨折十分相似。一般来说,多发性骨折往往有明确的外伤史,或者在严重的骨质疏松基础上出现,且外伤导致的多发骨折多沿应力线分布。本组研究中,有4个转移病灶表现此征象,而所有30个肋骨骨折灶中均未见这种表现。

自从一体化的PET/CT扫描仪问世以来,其CT部分除了能够对PET摄取异常病灶进行精确定位之外,还能提供详细丰富的解剖影像学信息。因此,我们对同机的CT图像进行了影像学分型,目的是探讨其在鉴别诊断肋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Nakamoto等[13]的研究显示,47%经病理确诊的骨转移瘤在同机CT图像上伴有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PET/CT的同机CT在防止误诊中有重要价值。本组研究对CT的分析发现,骨转移病灶有成骨性或溶骨性骨质改变者27个(占72.9%)。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骨的良性成骨性肿瘤、外伤后或感染后期继发骨反应性硬化改变,均可出现类似骨转移灶的表现,因此,在解释肋骨病变的CT征象时,应当考虑到这些情形。本组研究,30个肋骨骨折无1例出现溶骨性破坏或成骨性表现,主要表现为骨折线或骨痂(24/30,占80.0%),其中2个病灶还伴骨折处的丘形软组织影,无摄取增高,应当是骨折后骨膜下血肿。本组经临床及随访证实的6例隐匿性骨折中,CT上均未见明显骨折线,但FDG摄取增高,6例均在后期CT随访中出现了骨质硬化或骨痂。

研究显示,FDG-PET可有助于检出多层螺旋CT不能检出的早期骨髓转移病灶[14],在本研究中也发现了此类情况。10个肋骨高摄取病灶经后期的病理或影像学随访证实骨转移,但同机CT未见溶骨或成骨性改变,这是早期的骨髓转移。除了恶性病变,一些良性病变的PET和CT图像表现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隐匿性骨折(指常规影像学检查不易检出而客观存在的骨折,多为细微骨折),CT图像上没有明显骨质结构或密度的异常,但PET图像可见局灶性摄取增高,在后期的CT随访中会出现高摄取灶处的骨质硬化修复或骨痂形成。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在于,骨折初期(伤后1 d~1月),由于新鲜骨挫伤或骨折致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导致损伤部位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细胞聚集,清除坏死组织及血凝块,使FDG摄取明显增高;而到后期骨痂形成及骨板塑形改建期(伤后3月),因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导致纤维化和透明变性,加之炎性细胞减少,导致FDG摄取随之降低。而CT图像可检测出骨折愈合后期骨组织的矿化修复[15],因此,CT图像上缺乏异常,并不意味着骨折可以完全排除。

在本组的研究中,27个伴有局部骨质破坏改变的骨转移瘤中,3个病灶出现软组织肿块;而肋骨骨折中,仅2个病灶伴软组织影,即骨膜下血肿,局部均可见明显的骨折线。报道显示,骨膜下血肿是急性期肋骨骨折最常见的表现之一[16]。虽然,二者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应该指出,在CT图像上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但缺乏肋骨骨折的典型表现,常常提示转移瘤。

Fayad等[17]的研究认为,CT在鉴别病理性抑或良性骨折的准确性等不及传统影像检查,CT上出现骨内膜的扇贝样改变或侵袭性的骨膜反应提示病理性骨折,而骨痂形成或骨内膜增厚提示良性单纯骨折。本组研究显示,所有出现骨折线或骨痂的病灶,在随访中均呈进行性愈合修复改变,部分患者PET/CT复查显示病灶的FDG的摄取程度较前降低。然而,应该指出的是,骨折后出现的自然愈合修复并不总是存在于良性骨折中,恶性病变导致的骨折同样可以出现。本组研究中未出现病理性骨折病例,同时也未发现明确的单纯骨折,经随访或病理诊断为骨转移情况。

由于研究条件所限,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本组病例为回顾性研究,仅少部分病灶获得了病理组织学资料,大部分病变的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随访以及临床资料。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病理学资料有较大困难。虽然最低随访期为6个月,但对于进展缓慢的骨转移瘤,或接受全身化疗治疗的患者,可能导致误诊的发生。极少数患者影像学检查间隔时间过长,缺乏规律性,仅依靠临床资料确诊。因此,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有效和更具说服力,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和更长随访期的前瞻性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甲状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篇9

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女状明显多于男性。一般来说, 甲状腺癌比其它器官的癌发展相对缓慢, 病程相对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原发灶很小, 临床上常首先发现转移灶,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了一些病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

2 病因及病理

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 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 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庭史。②碘和促甲状腺素摄入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③其他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 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④放射性损伤: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 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碘131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 细胞核变形, 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 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 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 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3 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

①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5%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②乳头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40%~60%, 青少年女性多见;恶性程度低, 但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③滤泡性腺癌:占10%~15%, 50岁以上女性多见;中度恶性, 易发生血行转移, 淋巴结转移较晚。④未分化癌:占15%, 恶性程度高, 早期即可向周围浸润和转移。

4 临床表现

好发于30~50岁女性,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早期诊断困难。一般认为单个结节性甲状腺肿, 生长较快, 质较硬且固定, 或伴周围淋巴结增大, 或伴声音嘶哑、呛咳、呼吸道压迫症状, 高度提示原发性甲状腺癌可能。

5 CT表现

5.1 肿瘤本身的表现:

①大小:单发结节或肿块, 0.3~8.5cm。②形态:不规划, 分叶状。③密度:病灶内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区, 少数病例呈囊性为主, 囊壁厚薄不均。④边缘:边界模糊不清, 与周围脂肪间隙及器官分界不清。⑤钙化:50%伴有钙化, 沙粒样钙化、小结节状钙化、混合性钙化。⑥强化程度: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部分肿瘤边缘呈“半岛状”瘤结节强化, 部分可见“强化残圈”征;囊性为主的病灶, 强化后可见囊壁及乳头状结节样强化;病灶较小平扫呈均匀低密度, 增强后呈较均匀性强化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62%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 在判断甲状腺病变有否气管、食管及颈鞘血管侵犯时, 以食管-食管沟及颈鞘血管与甲状腺之间脂肪间隙消失为诊断指标。①以局部气管内壁是否光整锐利、管壁僵硬变直为气管受侵犯的诊断标准;②以肿物包绕食管1/3周以上、食管壁僵硬、狭窄为食管受侵犯标准;③以颈动脉和/或颈静脉被包绕1/3周以上为颈鞘血管受侵犯标准;④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不清为周围肌肉、皮肤受侵犯标准;

5.2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

6 鉴别诊断

见表1和表2。

7 小结

甲状腺癌的早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一些良性病变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 的表现相似, 需结合其他方面检查 (超声、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 才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肝脏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近年来经过动态增强CT诊断, 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常见肝肿瘤200例。其中男142例, 女58例;平均年龄45岁。主要症状及体征:右上腹及肝区疼痛、右上腹包块或肝大82例, 腹部不适70例, 伴纳差、乏力、消瘦42例, 黄疸30例, 腹水4例, 有原发肿瘤病史20例, 无症状体检偶尔发现29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GE ̄Hispeed Advantage螺旋扫描机检查, 扫描周期1s, 扫描条120~140kV, 230~250mA, 512×512矩阵, pitch为1, 层厚间隔5mm或10mm。检查前患者需禁食4 h, 扫描前0.5h口服2%泛影葡胺800ml使胃肠道充盈。患者行全肝平扫后做增强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 总量90ml, 注射速度3ml/s, 注射造影剂后25s时开始肝动脉期扫描, 70s时开始门脉期的全肝扫描, 15~28s/次, 扫描期间让患者屏气。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

查出78例, 部位:肝左叶49例, 肝右叶29例;单发54例, 多发24例;肝脏体积增大16例, 局限性膨隆38例, 有肝硬化以及乙肝病史的54例。国内HCC的发生绝大部分病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有关[2]。病变形状多为不规则形、类圆形和圆形, 少数表现为分叶状, 极少数为不规则形状。病灶的边缘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关, 膨胀生长的增长较慢, 压迫周围的肝脏或纤维组织, 形成假包膜[3]。如果假包膜比较厚, 会在CT平扫图上形成晕圈征。大多数是低密度影,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多数边缘不清楚。

2.2 肝血管瘤

查出62例。部位:肝左叶17例, 肝右叶45例;单发43例, 多发19例。62例共87个病灶, 病灶形态:圆形以及类圆形81个, 不规则形状6个。小血管瘤 (半径<1.5cm24例。平扫54例显示为结节或肿块状的低密度病灶。8例因病灶较小 (半径<1cm) 平扫显示为等密度。密度均匀者40例, 24例小血管瘤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22例, 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 呈裂隙状或不规则形。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

2.3 肝转移癌

查出40例。32例CT平扫表现为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或中心有更低密度区, 边缘清晰或模糊。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不明显, 表现为边缘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部分病灶呈“牛眼征”[3]。3例单个转移灶, 直径均>3cm, 为不均匀低密灶, 其中1例可见不定形钙化, 增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例呈多发囊状, 边界欠清, 并可见液平面, 有轻度强化。

2.4 肝胆管细胞癌

查出20例。部位:肝左叶17例, 肝右叶3例, 4例出现钙化病灶, 增强扫描显示轻度不均匀性强化。均是单发, CT扫描均表现为低密度边缘不清晰的肿块, 一些病灶内可见不规则斑块状的钙化, 手术证明不是胆管结石[4]。增强扫描时, 早期强化不明显, 中晚期出现不均匀的强化。

3 讨论

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等在平扫时一般没有特征性, 很难鉴别。当病灶附近有小结节病灶并发生硬化时, 甲胎蛋白呈阳性, 增强时显示不均匀的强化, 其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速升速降型, 进行延时扫描没有填充, 当淋巴出现转移时, 则要考虑肝癌;转移性肝癌患者大多都有癌症病史, 根据患者病史可鉴别出来;肝血管瘤常在增强时自病灶周围向中心处扩展, 具有满出快进, 渐渐填充的现象。中心瘢痕的延迟强化是其主要特征, 胆管细胞瘤早期强化不明显, 增强的中晚期才可看到病灶不均匀强化, 如肝左叶出现大的病灶, 尤其是病灶内有点状钙化和远侧肝内胆管扩张, 根据患者有无肝硬化史, AFP为阴性者可能患有胆管细胞癌。一般螺旋CT扫描诊断和鉴别诊断很容易确诊肝脏肿瘤, 只有很少一部分特殊的诊断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l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09.2036-2040.

[4]荣宝海, 周永坤.老年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 15 (4) :473-474.

[3]梁晓超.单发肝脏转移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2 (5) :636-639.

CT鉴别诊断 篇11

【关键词】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CT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2-02

肝细胞癌及肝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对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正确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别对肝HCC患者及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扫描,并总结两种疾病的CT诊断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作为肝胆管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经过术后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HCC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39±27)岁;肝胆管癌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CT机(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CT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位置至肝脏下缘部位,具体步骤为:①首先进行全肝平扫;②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对比剂100ml,注入速率为4~5ml/s;③注入完毕后的20~30s及65~75s后分别进行螺旋CT动脉期及门脉期全肝扫描;④增强扫描后进行延迟扫描,延迟时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一般为7~15min。扫描层厚均为8mm,部分病灶较小的患者进行35mm薄层扫描。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根据患者的CT扫描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胆管结石的病例数,并分别统计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的患者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CC组中有8例(267%)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33%)患者有胆管结石,患者多为早期强化;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67%)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200%)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伴有慢性胆管炎或胆管结石等合并症,有研究推断其发病原因与胆管系统的炎性反应有关[3]。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的确诊指标,患者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CT扫描能够及早发现病症的间接征象,为病症确诊提供条件。因此,分析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31 平扫结果 HCC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呈现出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且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界限不明,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的可能性较高,肝门部位病变患者的肝脏边缘部位有不同程度隆起;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显示,病灶大多为低密度片状区,肝脏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本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的患者比例为267%,远高于肝胆管癌组的67%。

32 增强及延迟扫描的差异性 HCC为血供良好的肿瘤类型,血供来源的90%为肝动脉;另有1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4]。CT增强扫描的早期结果显示:①病灶区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强化区域缺乏规律性,且肝动脉的内径明显增大;②门脉期病灶部位的强化效果变弱,直径超过6cm的病变区域中包括有不规则的组织坏死区域。同时,延迟扫描未表现出强化特点。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增强扫描特点有:①动脉期的肝脏边缘呈环形或延伸进肿瘤内,导致增强区域呈锥形;②病灶周围有异常灌注现象,且中心区域未坏死组织的强化结果不具有定型特点;③门脉期影像学特点显示,增强幅度减弱,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扫描范围内的胆管区域存在明显结石。本次研究中,HCC患者的早期强化率为767%,明显高于肝胆管癌组。此外,除了较为特殊的肝门区病变或肝内胆管扩张等病变类型外,其它HCC患者有胆管结石或钙化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有胆管结石的患者数量为1例。因此,影像学医师可通过观察早期强化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形状、门脉期病灶强化范围是否扩大及是否存在胆管结石,并注意延迟扫描图像中是否有强化特点等,对肝HCC和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胆管结石、肝内转移及强化阶段差异等方面,临床诊断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滨,乔慧洁,于德新,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特征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A].第二届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暨第一届全国MR功能成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胡晓燕.18F-FDG PET/CT显像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的比较研究[D].2011.

[3]雷晓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并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报告[D].2012.

[4]杨丽,马存文,韩丹.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CT表现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2):12-1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取肝HCC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为肝胆管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点。结果:HCC组中有8例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有胆管结石,早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为767%;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要点主要在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及胆管结石,同时两者的强化阶段存在差异,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CT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2-02

肝细胞癌及肝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对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正确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别对肝HCC患者及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扫描,并总结两种疾病的CT诊断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作为肝胆管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经过术后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HCC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39±27)岁;肝胆管癌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CT机(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CT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位置至肝脏下缘部位,具体步骤为:①首先进行全肝平扫;②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对比剂100ml,注入速率为4~5ml/s;③注入完毕后的20~30s及65~75s后分别进行螺旋CT动脉期及门脉期全肝扫描;④增强扫描后进行延迟扫描,延迟时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一般为7~15min。扫描层厚均为8mm,部分病灶较小的患者进行35mm薄层扫描。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根据患者的CT扫描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胆管结石的病例数,并分别统计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的患者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CC组中有8例(267%)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33%)患者有胆管结石,患者多为早期强化;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67%)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200%)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伴有慢性胆管炎或胆管结石等合并症,有研究推断其发病原因与胆管系统的炎性反应有关[3]。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的确诊指标,患者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CT扫描能够及早发现病症的间接征象,为病症确诊提供条件。因此,分析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31 平扫结果 HCC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呈现出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且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界限不明,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的可能性较高,肝门部位病变患者的肝脏边缘部位有不同程度隆起;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显示,病灶大多为低密度片状区,肝脏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本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的患者比例为267%,远高于肝胆管癌组的67%。

32 增强及延迟扫描的差异性 HCC为血供良好的肿瘤类型,血供来源的90%为肝动脉;另有1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4]。CT增强扫描的早期结果显示:①病灶区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强化区域缺乏规律性,且肝动脉的内径明显增大;②门脉期病灶部位的强化效果变弱,直径超过6cm的病变区域中包括有不规则的组织坏死区域。同时,延迟扫描未表现出强化特点。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增强扫描特点有:①动脉期的肝脏边缘呈环形或延伸进肿瘤内,导致增强区域呈锥形;②病灶周围有异常灌注现象,且中心区域未坏死组织的强化结果不具有定型特点;③门脉期影像学特点显示,增强幅度减弱,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扫描范围内的胆管区域存在明显结石。本次研究中,HCC患者的早期强化率为767%,明显高于肝胆管癌组。此外,除了较为特殊的肝门区病变或肝内胆管扩张等病变类型外,其它HCC患者有胆管结石或钙化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有胆管结石的患者数量为1例。因此,影像学医师可通过观察早期强化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形状、门脉期病灶强化范围是否扩大及是否存在胆管结石,并注意延迟扫描图像中是否有强化特点等,对肝HCC和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胆管结石、肝内转移及强化阶段差异等方面,临床诊断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滨,乔慧洁,于德新,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特征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A].第二届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暨第一届全国MR功能成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胡晓燕.18F-FDG PET/CT显像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的比较研究[D].2011.

[3]雷晓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并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报告[D].2012.

[4]杨丽,马存文,韩丹.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CT表现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2):12-13.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取肝HCC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为肝胆管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点。结果:HCC组中有8例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有胆管结石,早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为767%;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要点主要在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及胆管结石,同时两者的强化阶段存在差异,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CT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12-02

肝细胞癌及肝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对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正确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别对肝HCC患者及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扫描,并总结两种疾病的CT诊断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作为肝胆管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经过术后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HCC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39±27)岁;肝胆管癌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CT机(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CT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位置至肝脏下缘部位,具体步骤为:①首先进行全肝平扫;②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对比剂100ml,注入速率为4~5ml/s;③注入完毕后的20~30s及65~75s后分别进行螺旋CT动脉期及门脉期全肝扫描;④增强扫描后进行延迟扫描,延迟时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一般为7~15min。扫描层厚均为8mm,部分病灶较小的患者进行35mm薄层扫描。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根据患者的CT扫描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胆管结石的病例数,并分别统计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的患者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CC组中有8例(267%)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33%)患者有胆管结石,患者多为早期强化;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67%)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200%)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伴有慢性胆管炎或胆管结石等合并症,有研究推断其发病原因与胆管系统的炎性反应有关[3]。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的确诊指标,患者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CT扫描能够及早发现病症的间接征象,为病症确诊提供条件。因此,分析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31 平扫结果 HCC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呈现出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且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界限不明,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的可能性较高,肝门部位病变患者的肝脏边缘部位有不同程度隆起;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显示,病灶大多为低密度片状区,肝脏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本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的患者比例为267%,远高于肝胆管癌组的67%。

32 增强及延迟扫描的差异性 HCC为血供良好的肿瘤类型,血供来源的90%为肝动脉;另有1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4]。CT增强扫描的早期结果显示:①病灶区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强化区域缺乏规律性,且肝动脉的内径明显增大;②门脉期病灶部位的强化效果变弱,直径超过6cm的病变区域中包括有不规则的组织坏死区域。同时,延迟扫描未表现出强化特点。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增强扫描特点有:①动脉期的肝脏边缘呈环形或延伸进肿瘤内,导致增强区域呈锥形;②病灶周围有异常灌注现象,且中心区域未坏死组织的强化结果不具有定型特点;③门脉期影像学特点显示,增强幅度减弱,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扫描范围内的胆管区域存在明显结石。本次研究中,HCC患者的早期强化率为767%,明显高于肝胆管癌组。此外,除了较为特殊的肝门区病变或肝内胆管扩张等病变类型外,其它HCC患者有胆管结石或钙化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有胆管结石的患者数量为1例。因此,影像学医师可通过观察早期强化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形状、门脉期病灶强化范围是否扩大及是否存在胆管结石,并注意延迟扫描图像中是否有强化特点等,对肝HCC和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胆管结石、肝内转移及强化阶段差异等方面,临床诊断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滨,乔慧洁,于德新,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特征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A].第二届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暨第一届全国MR功能成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胡晓燕.18F-FDG PET/CT显像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的比较研究[D].2011.

[3]雷晓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并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报告[D].2012.

球形肺结核的CT鉴别诊断分析 篇12

关键词:球形肺结核,结节,周围型肺癌,CT

近十年来, 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 引起了结核防治专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 肺结核的主要辅助诊断方式为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其中螺旋CT对肺结核的诊断灵敏性较高。球形肺结核是一类结节、肿块样病灶的肺结核, 具有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是临床诊断的难点和重点[1,2]。同时, 球形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类似, 两者需进行鉴别。CT检查是球形结核病灶的重要诊断方法, 故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球形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CT检查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 旨在提升CT鉴别诊断球形肺结核的准确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球形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 均经痰涂片 ( 培养) 、结核抗体、PPD、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及CT等检查确诊为球形肺结核。男31例, 女27例, 年龄27~65岁, 平均 (45.34±16.37) 岁, 病程3个月~1年, 平均 (0.60±0.36) 年。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1.2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CT设备为Siemens plus S16排螺旋CT ( 西门子医疗中国) , 所有患者均经该仪器检查。患者均按照肺常规曝光剂量完成CT扫描, 扫描参数:层厚1 mm, 重建层厚5 mm, 发现病灶后, 该区域内扫描层厚调整为0.625~1 mm, 对病灶进行多平重建, 并计算容积。此外, 本次研究中有22例患者行增强CT扫描, 静脉推注速率为2~4 ml/s, 对比剂 ( 非离子型) 70~85 ml, 注射过程中对各时段进行扫描。检查结束后, 由本院放射科2名专业资深医师进行阅片。

1.3判断标准

“球形”病灶判断标准:MPR、VR图像及病灶原始轴位图像上均发现近似球形的病灶, 与实变灶、条状、片状等病灶形态明确鉴别。

2结果

本组患者CT表现均见肺内球形结节 ( 肿块影) , 其中52例为单发 (89.66%, 52/58) , 6例为多发 (10.34%, 6/58) , 单发构成比高于多发。病灶 ( 以最大病灶计) 大小:1~3 cm的病灶构成比最高为55.17% (32/58) 。 病灶边缘清楚者构成比为43.10% (25/58) , 占比最高。强化模式 (22例) 中, 无强化者构成比高达36.36% (8/22) , 占比最高。详见表1。

3讨论

在影像学检查中, 肺结核常表现为段实变、索条状阴影, 而球形肺结核的结节、肿块均为球形, 故可与其他肺结核进行区分。在临床治疗肺结核中, 多采用CT检查技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可有效判断肺内病灶的基本形态。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 可对图像及扫描采集信息进行后期处理, 如VR、MPR等, 实现了多角度、多平面观察病灶形态, 彻底剔除了片状、长条索状等肺结核病变[3]。本次研究中发现球形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均见肺内球形结节 ( 肿块影) , 且单发构成比较高, 本次研究显示高达89.66%, 国内文献[4] 报道数据为90.0% 以上与本研究基本相符。

球形肺结核的病理改变为渗出性、干酪性坏死、增殖和纤维化、钙化等, 国内文献资料多根据患者病理改变不同, 具体可分为球形干酪肺炎、结核性肉芽肿、纤维干酪结节及球形空洞样病变[5]。本研究发现, 病灶边缘清楚者构成比为43.10%, 边缘光整者构成比为39.66%, 这类结核病灶光整锐利, 与肺交界清晰, 多为纤维干酪结节, 属于发生率较高的病理性改变。 同时, 研究中也发现少量的病灶边缘模糊 (5.18%) , 表现为毛糙, 主要为球形干酪肺炎[6]。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球形结核病灶中的钙化发生率较高, 高达40% 以上, 本研究中统计为36.21%, 与报道一致, 钙化多见于结核性肉芽肿中, 需引起注意[7]。

CT检查同样可以鉴别肿块性质, 但需借助增强扫描, 但该技术准确性尚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中22例使用增强扫描, CT表现显示:无强化者构成比高达36.36% (8/22) , 显著高于环形厚壁强化、均匀一致强化、包膜样强化构成比。需注意包膜强化也可作为鉴别结核瘤的活动性依据, 应严格进行增强扫描[8]。 同时, 本研究发现, 球形肺结核患者病灶大小以1~3 cm的病灶构成比, >3 cm和<1 cm的病灶相对较少, 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且本研究病例规模相对较小, 故应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9]。

综上所述, 螺旋CT检查可发现球形肺结核的特征性, 可依据其CT表现鉴别特征指导临床诊断, 从而提高球形肺结核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飚.球型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09.

[2]陈友三, 刘士远, 赵永东, 等.球形肺结核的CT表现 (附58例分析) [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8 (6) :666-669.

[3]石艳玲, 孙树华.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分析 (附30例报告)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6 (2) :55-56.

[4]张露钢, 郑红斌.球型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8 (11) :92-94.

[5]田晓敏, 卢智.球形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7 (8) :1414-1416.

[6]邓祥俊.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 (21) :3286-3287.

[7]傅钢泽, 吴恩福, 王芳, 等.孤立性球形肺结核的CT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8 (18) :3397-3399.

[8]阳昱恒, 薛阳, 孙志强, 等.中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 (附30例误诊分析) [J].临床军医杂志, 2013, 6 (7) :730-732, 735.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意识下一篇: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