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鉴别诊断

2024-07-03

黄疸的鉴别诊断(通用8篇)

黄疸的鉴别诊断 篇1

黄疸是一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按其起因分类可分为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按其治疗方法分类可分为内科性黄疸、外科性黄疸[1]。对黄疸患者的治疗需要依靠其具体诊断和对病症位置的确定, 因此如何快速的鉴别黄疸并确定出病症的具体位置成为该病治疗的前提和关键。该院通过对2006年8月—2011年间收治的35例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腹部超声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率进行分析对比, 以探讨影像学在黄疸诊断中的应用。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入院的黄疸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9例、女16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都经过腹部超声检查, 其黄疸病情均已经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和手术证实确诊。

1.2. 超声检测方法

嘱患者禁食12 h以上进行空腹常规检查, 如发现胆总管末端或胰腺的病变则加饮水500 m L再次检查。腹部超声仪器使用飞利浦HDI 5 000, 探头频率设定为3.5 MHz。患者可呈平卧位、半卧位或直立位, 经横切、纵切、斜切等多方位探查。胆管系统扩张为肝内胆管内径超过3 mm, 肝总管内径超过6 mm, 及胆总管内径超过8 mm[2]。

1.3 观察指标

对3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黄疸患者的腹部超声情况, 并对比各病历影像学诊断的定性及定位准确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为0.05, 可信区间95%。

2 结果

2.1 黄疸患者的腹部超声影像观察

在对35例黄疸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测时, 均发现肝内、外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阻塞的病因和部位各不相同, 其扩张的超声影像表现也各有差异。见图1、2、3。

2.2 腹部超声对黄疸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通过对各种病因引起的黄疸患者腹部超声作出的定性、定位诊断进行统计并与临床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可知, 腹部超声检查定性、定位的诊断率均略低于临床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腹部超声对黄疸病型的鉴别诊断未出现错误, 其鉴别诊断准确率达100.0%。因此, 腹部超声可作为黄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 尤其是鉴别诊断, 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法对黄疸的定性和定位作出精确判断, 不能用于单独确诊。见表1。

注:分别对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定性和定位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腹部超声对黄疸的定性诊断作用

如何能够快速的确定出黄疸的病因、性质、病症位置以及时的作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 一直是对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前提和关键。传统对黄疸患者的诊断依赖于肝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但由于一部分化验值会在肝细胞性黄疸和部分梗阻性黄疸之间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 使得有些时候难以作出明确而准确的诊断[3]。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和定位准确率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接近, 虽仍有一定差距, 但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在临床上的作为基础检查对患者进行筛查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能够快速的对黄疸患者作出定性诊断, 而后结合肝功、CT等其他检测手法对该病作出明确诊断[4]。

而由于超声容易受到气体干扰, 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对体位改变、多切面扫描和探头加压等方法, 联合饮食充盈胃窦及十二指肠等措施, 以提高显示率。

3.2 腹部超声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病型鉴别诊断作用

3.2.1 腹部超声在内科性黄疸鉴别性诊治中的作用

以往内科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及肝功和相关检查, 腹部超声在临床上的使用可以为以下几种病情提供有意义的诊断参考。 (1) 急性肝炎:腹部超声示肝内回声有弥漫性减低趋势, 门静脉系统周围有回声增强, 出现袖套样改变;早期影像最为特征性的改变为胆囊壁增厚且出现分层、胆囊内空虚。 (2) 慢性肝炎:常可见患者肝脏影像边缘圆顿, 肝内有回声增强, 粗糙有光点, 细光条有所增多。 (3) 肝硬化:肝脏出现弥漫性改变, 并伴随有门静脉的增宽、脾增大, 可探及腹水、副奇静脉开放以及胆囊壁的增厚等影像。 (4) 肝硬化伴肝癌:在肝硬化影像变化的基础上, 肝内可发现多个肿物, 呈现不等回声或者混合回声特征的团块, 团块四周可出现典型牛眼征、晕圈等特征性变化。 (5) 肝豆状核变性:腹部超声科表现出肝脏弥漫性改变或肝硬化的超声特征,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可作出诊断。

3.2.2 腹部超声在外科性黄疸鉴别性诊治中的作用

腹部超声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胆囊的大小、形状及胆囊壁、胆囊内的情况, 并可以展示肝内外的扩张情况及梗阻位置, 观察胰腺的局部病变情况、形态及扩张程度, 对胆管内的结石、肿瘤、血凝块及其他情况也可有所提示[5]。

综上所述, 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虽然较低, 但可以对黄疸疾病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并鉴别诊断具体病型, 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无创、快速价廉等特点, 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基础检查项目对患者进行筛查, 对黄疸患者的发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黄疸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也逐年增多, 除腹部超声外, 还包括ERCP、PTC、MRCP、CT、超声内镜和肝核素扫描等, 如何有效地将各种方法联合, 以更好地对黄疸性疾病进行鉴别, 仍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中振, 吴涛, 李凯, 等.一种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超声诊断方法:双重超声造影[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0, 7 (3) :492-496.

[2]曹梦云, 施裕新, 李桂明, 等.3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腹部超声特点及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1) :66-68.

[3]赵露芳.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6) :1096-1098.

[4]王少伟, 于丽丽.超声脂餐试验对非梗阻性胆管扩张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8中旬刊) :284-285.

[5]丁蓉, 孙艳丹, 王晶明, 等.肝外梗阻性黄疸752例B超检查与治疗性ERCP的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2) :200-202.

黄疸的鉴别诊断 篇2

关键词 老年梗阻性黄疸 ERBD PTCD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4年至今共收治老年梗阻性黄疸67例,均做直接胆管造影(ERCP 33例,PTC34例)与超声检查。做PTCD治疗18例,手术42例。男49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有29例做了CT检查。67例中合并冠心病22例,高血压病9例,脑血管后遗症2例,糖尿病2例,肺气肿2例。同时选择4年来收治的黄疸患者51例(均经手术明确病因)做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26~59岁,平均44.5岁。

方法:67例老年梗阻性黄疸直接胆道造影全部确定梗阻部位,61例做出了正确病因诊断。67例超声均提示胆道梗阻,其中56例能明确梗阻部位,45例做出了确切的病因诊断。67例的病因中以胆石症为最多(44.8%),其次为胰腺癌(28.4%),胆管癌(17.9%)。对照组胆石症37.3%,胰腺癌23.5%,胆管癌15.7%。老年组与对照组胆石症、胰腺癌、胆管癌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50~59岁在恶性肿瘤中占25.5%,对照组为65.6%;60~69岁恶性肿瘤占51%,老年组为83.9%。老年组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其他病因(8.96%)中,肝癌4例,胃癌胆管旁转移与总胆管炎性狭窄各1例;对照组其他病因(23.5%)中,胆总管良性狭窄2例,乳头癌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肝癌2例,胆囊癌与乳头憩室各1例。结果可见,老年梗阻性黄疸90%以上是由胆管结石、胰腺癌胆管癌引起。

术后处理:应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强有力抗生素5~7天。禁食期间给予支持治疗,其中57例患者给予TPN支持,供氮量为0.2~0.25g/(kg·日)、葡萄糖3~4.3g/(kg·日)、脂肪1~1.6g/(kg·日),液体量2000~3000ml/日。其他患者给予糖100~200g/日、白蛋白1~2 g/日,有肝功能失代偿者辅以利尿。在给糖同时注意胰岛素供给量,其与糖配比通常按1∶5或1∶6供给。全部患者均给予维生素K1,辅以法莫替丁治疗。术前减黄与未减黄组尿素氮、肌酐进行统计分析,两者无明显差距。

结 果

老年组中33例ERCP检查时出现中高热,经静滴抗生素后体温恢复正常;34例PTC检查除1例胰腺痛出现胆道休克死亡外,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直接胆道造影未见严重并发症。老年组6例胆管癌与12例胰腺癌均未能得到根治性切除,只限于胆肠内瘘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者5例。由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用PTCD治疗15例(包括内瘘术未成,术后改做PTCD2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随访观察最长生存期为18个月,平均7个月。手术治疗25例胆管结石中死亡2例(合并冠心病),3例术后残余结石,2例肝内肝外胆管结石经纤维内镜取石成功,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经PTCD紧急治疗,体温迅速下降,症状改善。4例胆管结石(包括1例残余结石)做了胆总管机械性碎石术,另3例采用篮网取石或自然排石,结石完全清除。

讨 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肝胆疾病已成为腹部外科的常见病。60岁以上的高龄固然是影响手术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它并非手术禁忌证,关键在于患者脏器功能是否良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否得当、并发症防治是否及时、手术时机是否合适。

围手术期处理:①术前处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术前应全面检查评估,积极治疗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例如,低蛋白血症直接影响术后伤口愈合,术前少量多次输血浆、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是必要的[1]。肾功能衰竭梗阻性黄疸患者中60%~70%术后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其中9%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因此,缩短胆道梗阻时间及降低血胆红素含量,对于避免或减轻术后肾功能损害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认为以下情况可进行术前减黄治疗:黄疸时间超过4周者;1周内不能行手术者;并发胆道感染者;血肌酐、尿素氮不正常者。②术中处理对并发症的影响: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往往发病隐蔽、发现晚,出现黄疸后才就诊。完全性胆道引流术后1周肝脏机能基本恢复正常,而部分胆道引流术后则需6周时间[3],对低蛋白血症伤口愈合不良,有明显影响。③术后处理对并发症的影响: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极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以,梗阻性黄疸病人除术前、术后补充维生素K外,还应注意肠功能维护,保证组织灌注,恢复“肠肝循环”,辅以雷尼替丁治疗。术后营养支持也应尽早开始。

有人报道肝癌、胆管癌、胰腺癌均在60~70岁年龄组中呈发病高峰,本组统计中亦见有此特点。老年组直接胆管造影基本是安全的,病因正确诊断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对于上部胆管癌,由于ERCP常呈中断像,以上胆管不能显影。老年人由于常合并心肺等全身疾病,手术危险性较大,目前国外已将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作为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龄伴有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例,近年来EST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伴有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也已列入。对胆管内>2.5cm的结石可做经内镜机械性碎石或水气水压碎石。胆管癌主要沿管壁生长,向腔内突出生长者极少,因此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切除可能极小,故对上部胆管癌推选做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中下部胆管癌或胰腺癌伴有心肺等疾病者首选ERBD(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或PTCD治疗。对于胆管狭窄长度<2cm者应选择ERBD。本法属生理性引流,采用3.8mm内径、有侧刺的内引流留置导管,通常在6个月内不发生阻塞。對于高位胆管癌或中下段胆管癌胆管受侵部位>2mm的ERBD很难成功,PTCD应列为首选,留置导管可做内引流术或外引流,可延长生存期。内引流对上部胆管癌难度较大,需有特殊导丝,PTCD猪尾形导管送至十二指肠内,尤其在肝门部阻塞不易寻找插入肝总管。

总之,老年梗阻性黄疸,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的选择辅助检查,ERBD、PTCD治疗结果优于手术,术前ERBD、PTCD减黄引流是不可缺少的配合措施,并且要做好围手术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石景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实用外科杂志,1996,16(1):13-16.

2 何三光.梗阻性黄疸临床有关问题.实用外科杂志,1996,16(1):5-11.

黄疸的鉴别诊断 篇3

关键词:超声,胆囊收缩试验,胆道闭锁,肝炎综合征

婴儿持续性黄疸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与淤胆型肝炎综合征(cholestatic hepatitis syndrome, CHS)。其中BA属阻塞性黄疸,早期即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而危及生命,须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而CHS经内科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因而,如何对上述两种病变的鉴别,并及时准确制定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总结该两种病变在超声检查中不同的表现,并探讨胆囊收缩试验对两者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因持续性黄疸来院接受检查的患儿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10~164d。所有患儿均具有: (1) 出现持续性黄疸不退或进行性加重; (2)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并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3) 大便呈黄色、淡黄色或陶白样色; (4) 经筛查除外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1.2 仪器及方法

使用PHILIPS超凡系列超声诊断仪及ACUSON 51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在3.5~12MHz。所有患儿检查前禁食8h,镇静状态下平卧位于右上腹行肝胆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厚度、肝内胆管有无扩张,检查完毕后给予充足进食,2h后复查,再按上述检查程序进行胆囊检查,观察胆囊大小变化。以上检查均由同一医师进行。若无胆囊或进食后胆囊大小变化不大,诊断为胆道闭锁;若哺乳前后胆囊大小有明显变化,诊断为肝炎综合征。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婴儿胆囊形态、胆囊收缩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最后依手术诊断为胆道闭锁6例,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肝炎综合征13例。

2.1 胆囊形态比较

6例BA患儿5例(83.3%)胆囊形态异常,多表现为形态僵硬、萎瘪,边缘不光整,其中1例于胆总管行程见一厚壁小囊肿,1例并小憩室样结构形成。13例CHS患儿仅1例(7.7%)胆囊形态异常,余多表现为形态自然充盈,边缘光滑。两组胆囊形态异常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胆囊收缩试验比较

见表1。

注:19例患儿15例超声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78.9%

3 讨论

BA的病因尚不清楚,存在几种学说[1]: (1) 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 (2) 炎症学说:炎症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受损,造成管腔狭窄、闭塞。有的患儿生后曾有短暂的正常大便,但以后出现完全梗阻性黄疸,手术证实胆道闭锁。 (3) 胰胆管异常合流。BA基本上可分为肝外、肝内两型。肝内型者可见到肝小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肝外型者的肝外胆管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狭窄、闭锁或缺如。胆囊纤维化,呈皱缩的条状物,其中可含有少量无色黏液,有的胆囊完全缺如,也有的发育良好,接近正常胆囊。

多年来BA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小儿外科的难题,治疗不及时,则不可避免的会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过往已多篇文献[2,3,4]报告超声为B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尤以肝门纤维块回声为重要诊断依据。由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的胆总管纤细,直径约0.1~0.3cm,黄疸的患儿更难观察胆总管,笔者尝试以胆囊餐前餐后形态改变作为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鉴别方法。6例确诊BA病例其中5例,胆囊形态僵硬,餐前餐后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伴胆总管行程见厚壁小囊肿形成。术中可见胆囊形态萎瘪僵硬,其中病程较长者(年龄164d)胆总管区明显纤维化改变,其余5例胆总管区仅见少许纤维化改变。13例考虑婴儿肝炎综合征者,其中10例餐前胆囊形态饱满自然,餐后胆囊明显收缩,收缩率达50%以上,并经内科治疗康复出院。虽然具备典型声像图改变符合率78.9%,但结合临床表现及餐前胆囊形态,确诊率达94.7%。其中有一特殊案例,患者女性,30岁,初诊超声检查考虑婴儿肝炎综合征,经内科治疗黄疸消退,3星期后再次黄疸入院直接行手术治疗,确诊为BA,此例提示符合BA病因之一——炎症学说,当早期排除胆道闭锁后患儿症状反复,须密切观察。

近年来超声仪器不断更新,图像质量清晰度显著提高,在检查中可获取更丰富更细致的诊断信息,婴儿的腹壁组织薄,使用高分辨率的探头也可获得满意的穿透力。利用胆囊收缩试验检查方法简单,直观性强,不易漏诊,作者认为可作为除肝门纤维块回声外另一有效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金哲, 潘少川, 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598.

[2]王岩, 蔡爱露.超声检测小儿胆道畸形的临床价值.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 (4) :596-598.

[3]陈冬.肝门纤维块回声.婴儿胆道闭锁的重要诊断依据[J].中外医疗, 2010, 28 (32) :173-175.

猪黄脂、黄疸肉的鉴别和形成原因 篇4

1 黄脂肉和黄疸肉的鉴别

1.1 感官鉴别

黄脂肉主要是由于饲料和脂肪代谢障碍引起, 仅表现为脂肪组织发黄, 其它组织及内脏无异常。吊挂24h后黄色变浅或消失, 黄脂肉气味正常, 煮沸时肉汤半透明, 并散发出肉香味。黄疸肉是由疾病引起的, 如胆汁代谢障碍或溶血造成的, 除全身脂肪发黄外, 全身皮肤、粘膜、肌膜、关节液均呈黄色。黄疸肉放置越久颜色越黄, 常有异味或臭味, 尤其煮沸后异味或臭味更浓, 此种肉属于病害肉范畴。

1.2 生化鉴别

称取猪肥膘或黄色脂肪2g置于带塞试管中, 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5m L, 在酒精灯上煮沸1min。待其全部溶解, 再将试管置于冷水中, 使其冷至手摸试管仅感温暖为止。然后再加入乙醚3m L, 摇匀后加塞静止, 待试管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乙醚呈黄色, 下层的液体无色, 说明检样中含有天然色素, 而无胆红素, 即样检为黄脂肉;如上层的乙醚无色, 下层液体呈黄色, 说明有胆红素的水溶性钠盐生成, 即样检为黄疸肉;如果试管上下层均呈黄色, 则表明样检中两种色素均存在, 即样检中既有黄脂肉, 又有黄疸肉。

2 黄脂肉的形成原因

2.1 饲料加工工艺

全价饲料加工过程中经过2次升温, 导致部分原料结构性质发生变化, 主要怀疑脂肪变性或不饱和脂肪酸变异。

据反映, 产生黄脂肉的猪大部分使用了全价配合饲料, 而使用浓缩料和预混料的猪基本没有问题。在全价料的生产线几个地方很可疑, 一是玉米配料仓, 此处是一个升温过程可能导致氧化;二是制粒机也是一个升温过程。这2次升温过程如果降温系统出现问题, 可能就会导致猪料的黄膘问题。同时米糠也应引起注意, 米糠脂肪易于氧化, 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注意通风、温度和贮存时间。

2.2 色素沉积

长期使用带有天然色素的植物饲料 (或药物) 和动物饲料会导致黄脂, 如芜菁、南瓜、紫云英、胡萝卜及黄玉米和棉籽饼、鱼肝油、生鱼渣、蚕蛹下脚料等。

2.3 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缺乏

维生素E添加绝对量偏少, 用了劣质维生素, 维生素的相对量少, 如鱼肝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维生素E的效能, 所以鱼肝油高的日粮, 正常水平的VE会相对偏少。同理, 其它抗氧化剂缺乏或抗氧化剂造假也在考虑之列。

2.4 高铜饲料和劣质胆碱饲料

高铜和劣质胆碱都会造成油脂氧化酸败。微量元素含量没有随大批原料更换而发生调整, 尤其是高铜, 导致饲料氧化加快, 尤其在湿热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一般条件下, 30℃时, VE与饲料硫酸铜混合, 存留时间为3d, 损失过半;而湿润条件下, 这种损失更快和明显。肉黄中带绿, 可能与胆碱有关, 因为缺乏胆碱会造成肝变。

2.5 饲料霉变

霉菌毒素会导致肠道吸收障碍, 降低抗氧化剂的吸收, 并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引起抗氧化剂耗竭。

2.6 品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出现黄脂肉的猪中多为肉脂兼用型猪, 也就是当地说的三杂猪;而瘦肉型猪 (纯杂) 没有发生。

3 卫生处理

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篇5

关键词:黄疸疾病,漏诊,确诊,腹部超声

黄疸分为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以及溶血性黄疸等一系列病症, 由于该病分类较多, 临床需明确诊断方可开展对症治疗[1], 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方便的诊断方式对黄疸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黄疸性疾病临床检查手段中, 腹部超声检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应用方便且安全性较高, 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与诊断, 并逐步成为黄疸性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案。 通过超声波, 临床能够对患者肝门附近以及肝内局灶性病变予以准确辨别, 其诊断价值已经受到临床的广泛肯定, 特别是在检查诊断胆总管癌、胰头癌、胆结石以及肝癌等病变时效果良好[2]。 该研究整群选取2013 年12 月—2015 年5 月该院诊治的108 例黄疸患者, 就此探讨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的108 例黄疸患者, 其中男63 例, 女45例;年龄21~67 岁, 平均年龄 (53.5±6.4) 岁, 其中肝细胞黄疸、梗阻性黄疸分别经临床确诊以及手术病理证实。

1.2 方法

常规检查前入组病例均禁食8~12 h, 腹部超声检测采用GE公司和PHILIPS公司提供的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 对于胆总管末端或胰腺病变者应饮水500 m L后再行检查。 应结合检查需要告知患者取左侧卧位、平卧位、直立位以及半卧位, 少数情况下取右侧卧位。 分别作横切、斜切以及纵切等多角度多方位扫查。 胆总管扩张判断标准如下:肝内胆管内径超过3 mm、肝总管内径大于6 mm, 胆总管内径大于8 mm[2]。以肝功能检查、手术病理诊断等为标准, 统计确诊与漏诊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性

以肝功能检查、手术病理诊断等为标准, 入组病例经腹部超声确诊率为98.2% (106/108) , 其中胰头局限性炎漏诊、急性细菌性胆管炎误诊各1 例。 胆管扩张组漏诊误诊率与胆管未扩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12, P>0.05) 。

2.2 诊断结果

入组患者中44 例胆管扩张 (胆管扩张组) , 其中7例为胆管癌, 16 例为胆总管结石, 12 例胰头癌, 6 例壶腹癌, 3 例胰头局限性炎症 (1 例漏诊, 漏诊率为0.9%) 。64 例胆管未扩张 (胆管未扩张组) , 其中14 例为肝硬化伴腹水, 32 例为急性肝炎, 4 例为肝硬化伴肝癌, 4 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 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癌, 8 例为急性细菌性胆管炎 (1 例误诊, 误诊率为0.9%) 。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黄疸性疾病病因在于胆囊、肝脏或者血液性病变所致,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减退、发热、相关黄染、尿黄如茶、疲乏无力以及恶心等[3]。 1981年Hemberk研究发现, 实时超声检测对梗阻性黄疸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7%, 在诊断梗阻部位方面的准确性为95%, 对于黄疸病因诊断准确率约为68%[4]。 临床通过腹部超声可快速对黄疸性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如果能够与肝功能检测联合应用于黄疸性疾病诊断, 则可视为首选方案,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黄疸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5]。

腹部超声下几种黄疸性疾病病症表现包括如下: (1) 急性肝炎。 患者胆囊壁早期变现为分层、加厚以及胆囊空虚等症状改变, 多为患者肝脏炎症或干细胞胆汁量分泌不足所致, 患者肝功能一旦恢复正常基本可痊愈; (2) 慢性肝炎。 患者肝脏表现为边缘钝化以及弥漫性变化, 细光条和粗糙光条量明显增加; (3) 肝硬化。肝脏呈现为弥漫性改变, 胆囊壁表现为非特异性加厚; (4) 肝硬化合并肝癌。 以肝内肿物、肝硬化、肝内团块周围伴有结中结、 晕圈或者牛眼征等为主要表现; (5) 结石性胆囊炎。 结合临床统计数字发现, 结石性胆囊炎中约有10%~15%的患者伴有外科性黄疸、 胰腺炎以及胆管炎等并发症[6], 通过腹部超声检测可清晰显示胆管内有无结石、积气、血凝块、肿块、肝脏内外胆管扩张情况以及梗阻部位等[7]。

从该研究结果来看, 入组108 例患者中44 例胆管扩张, 其中7 例为胆管癌, 16 例为胆总管结石, 12 例胰头癌, 6 例壶腹癌, 3 例胰头局限性炎症 (1 例漏诊) ;64例胆管未扩张, 其中14 例为肝硬化伴腹水, 8 例为急性细菌性胆管炎 (1 例误诊) , 32 例为急性肝炎, 4 例为肝硬化伴肝癌, 4 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 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癌。 确诊率为98.2% (106/108) , 胆管扩张组漏诊误诊率与胆管未扩张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张雷达等[8]报道相符, 提示此次诊断准确率较高, 误诊漏诊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 在黄疸性疾病临床诊断中, 腹部超声检测结果是一项重要的诊断依据, 有利于临床做出诊断与鉴别性诊断。

参考文献

[1]王焕侠, 刘锐洪, 何瑞琦, 等.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 2013, 19 (1) :97-99.

[2]蒋卓晋, 陆常春, 郭鹏, 等.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7) :126-127.

[3]陆振林, 陈平, 陈融, 等.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6 (34) :53-54.

[4]张蓉.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5 (19) :93-94.

[5]李永义, 李毅.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13, 34 (9) :1717.

[6]孙立群.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5) :106-107, 110.

[7]李季.超声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7 (8) :87.

B超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29例中, 男78例, 女5l例, 年龄11~83岁, 平均49岁。患者以黄疸或腹痛为主要症状。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采用岛津SDL-30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禁食8~12 h, 取仰卧位常规检查肝脏、胰腺及胆管系统。根据检查需要嘱患者采用多体位 (左前斜位、半坐位、胸膝位等) 、适当加压、深呼吸及饮水等综合方法, 改善胆管下段及周围脏器的透声条件。然后, 沿胆总管纵切和胆总管横切面连续扫查, 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梗阻部位及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

2.1 肝外胆管结石90例, 超声诊断符合85例, 占84.4%。

结石最大4.0 cm×2.7 cm, 最小0.9 cm×0.6 cm;泥沙样结石6例, 合并胆囊结石13例。声像图特征:扩张的胆管内见强光团伴后方声影, 边界清晰, 变换体位时可有移位;泥沙样结石呈中等或较弱回声光团及小光点, 声影不明显易误诊。

2.2 胆管癌12例, 超声诊断符合10例, 占83.3%。

其中高位癌8例, 胆总管下段癌4例, 团块最大3.4 cm×2.3 cm, 最小0.7 cm×0.5 cm。声像图特征:扩张的肝外胆管内见突入腔内不规则低或等回声团块, 局部与管壁分界不清, 无声影, 部分病例表现为胆管狭窄及截断征象。合并结石1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 肝内转换1例。

2.3 胰头癌13例, 超声诊断符合12例, 占92.3%。

团块最大7.1 cm×5.8 cm, 最小为1.8 cm×1.3 cm。声像图特征:胰腺部增大, 局部不规则低回声肿块, 肿块回声不均匀, 边界欠清晰, 部分病例可见扩张的胰管。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 肝内转移2例。

2.4 壶腹癌9例, 超声诊断符合6例, 占66.6%。

肿块最大3.1 cm× 2.5 cm, 最小1.2 cm×1.0 cm。声像图特征:扩张肝外胆管末端见肿瘤低回声结节, 结节回声可不均质, 伴胰管扩张。

2.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 超声诊断符合。

大小约5.6 cm×3.1 cm。声像图特征:胆总管局部球形或梭形, 薄壁无回声区, 后方回声增强, 其近端与肝内胆管相通。

2.6 胆总管内蛔虫3例, 超声诊断均符合。

声像图表现为:胆总管扩张, 内见双线状强回声平行光带, 无声影。

2.7 胆总管狭窄2例, 均误诊。

l例有胆石症手术史。误诊为结石及肿瘤各1例。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多样, 确定梗阻的部位和原因是进行外科或内科以及介入治疗的首要前提。B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胆管系统扩张程度, 并能动态观察病变所在位置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为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方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判断梗阻部位的准确率为94.4%, 病因诊断的准确率为92%。本组结果定位符合率为95%, 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

超声诊断阻塞黄疸误漏诊分析:①肠道气体干扰, 管腔内出现伪像致诊断困难。本组6例, 包括5例结石, 1例壶腹癌。②合并胆道结石的胆道肿瘤, 仅满足于结石提示而忽视肿瘤存在, 本组1例。③胆总管下段狭窄, 本组2例, 1例有胆石症手术病史, 考虑结石复发;1例误诊为狭窄型胆管癌。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 从在兽医院接受过治疗的500例发热黄疸型牛中选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此次所选取的对象符合发热黄疸型牛病的诊断标准:眼黄、面黄和全身发黄, 小便越来越黄, 严重时大便呈灰白色;病牛全身瘙痒, 血化验总胆红素等一系列指标升高, 并且排除由其他多发性原因引起的鉴别错误。对选取的10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此次选取的样本发病牛年龄都是成年, 其中公牛60例、母牛40例。牛种是常见的种类。两组在发病时间长短、公母牛的数量分配、年龄、牛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对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选取的牛样本进行分组后, 每个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和治疗。选取牛巴贝斯虫病等5种具有传染性的常见发热性黄疸型疾病对治疗组进行观察, 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治疗。

1.3 疗效判定

采用新的方法对患有发热黄疸病的牛进行治疗后, 患病的牛能够很快地恢复健康, 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3]。

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患有发热黄疸病的牛进行治疗, 患病的牛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能够尽快康复, 医治效果甚微。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所选取的100例患有发热黄疸病的牛进行分组鉴别与治疗后,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对计量资料进行F检验和t值检验, 对比治疗前后牛的病情变化情况分析, 得出P<0.05, 表明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鉴别与治疗的前后疗效对比情况见表1, 在有效率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 。

3 讨论

牛发热性疾病比较多, 但表现为持续发热, 而且在全身表现为重症感染的[4], 发热黄疸型牛病就是一种。黄疸型牛病是以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黏膜发黄尤其是以乳房皮肤黄染明显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黏膜黄染的疾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常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 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它是肝内胆汁淤积的一种,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对牛的健康具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 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鉴别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从发病牛的外在状态和兽医的以往经验进行判断, 通常把这种疾病诊断为由肝炎引起的, 导致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准确性。采用新的鉴别方法, 对发热黄疸型牛病能够进行准确地鉴别和治疗。

新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即从特征性示病症状上进行鉴别、从流行特点上进行鉴别和从临床症状上进行鉴别[5]。除了肝炎之外, 其他的原因也能引起该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癌、贫血、溶血性贫血、胆道疾病、药物性黄疸等都能引起发热黄疸型牛病的发生, 其中阳黄所占比例较大, 大约为2/3, 阴黄所占比例为1/3。采用新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 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黄疸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治疗该种疾病, 对牛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下, 采用新的鉴别与治疗方法对减轻发热黄疸牛病对牛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方法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新的鉴别治疗方法在实践中采用的比较少, 在发热黄疸型牛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需要对基层兽医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之后才能够被运用到该种疾病的鉴别和治疗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刘莉, 何国安, 龚佳龙, 刘永泽, 陈如凯.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2 (01) 1-2.

[2]林范泽, 夏成.当前牛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J].兽医导刊.2011 (02) 23-24.

[3]程建平.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医学信息.2010 (01) 76-77.

[4]何国安, 但堂军, 袁春兵, 王剑春, 刘丽.持续发热和重症感染性牛病的临床鉴别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2 (07) 31-33.

一例猪黄疸肉的检疫诊断及处理 篇8

2014年3月17日泾川县五里铺泾河川肉联厂驻场检疫人员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发现一例疑似黄疸肉的案例。在宰前发现可视黏膜有轻度黄染现象, 其他一切正常。疑为黄膘猪, , 宰后检疫发现皮下脂肪、淋巴结、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呈深黄色, 肌间脂肪着色程度较浅, 皮肤、黏膜、血管壁、肌腱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黄染现象, 同时脂肪松软不坚实、外观差, 于是初步诊断为黄疸肉。为了进行确诊, 将其放置0.5 h、12 h后进行观察 (见图1、2) , 发现肉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黄色加深了, 确诊为黄疸肉。

2 形成原因

2.1 黄脂猪肉

猪肉仅在皮下脂肪、网膜、肠系膜、腹部等部位脂肪呈黄色或深黄色。其他器官色泽正常, 实质器官无病理变化。变黄的原因有:一是长期饲喂天然含有丰富的黄色素饲料, 如胡萝卜素、黄玉米面、黄瓜等, 这些食物中的黄色素进入猪的机体后沉积于脂肪中, 使脂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二是饲喂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饲料, 如鱼粉、蚕蛹粕、荞麦等引起机体代谢障碍;三是遗传的因素;四是体内缺乏维生素E。

2.2 黄疸猪肉

由于某些传染性或中毒性疾病、某些寄生虫等引起的实质性、溶血性、阻塞性黄疸, 造成胆汁排泄发生障碍, 使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 造成全身组织发黄。

3 发病机理

当喂饲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缺乏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增强, “蜡样”质脂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加快, 脂肪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脂肪变黄形成黄膘肉。

黄疸病则是由于动物机体发生大量溶血性疾病、传染病和某些中毒性疾病, 导致胆汁排泄发生障碍, 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组织液中, 将全身各组织染成黄色的结果。

4 鉴别诊断

4.1 宰前检疫

一般只能发现黄脂和黄疸的共同特征, 可视黏膜有黄染现象。这时只能怀疑该猪可能是黄膘猪, 要把它确定为宰后黄膘肉的重点检疫对象。

4.2 宰后检疫

遇到黄色的肉, 首先要看皮肤是否发黄 (因黄疸皮肤都黄) , 其次是查看关节滑液、囊液以及筋腱, 如果也是黄色, 基本判定为黄疸。黄疸肉不但脂肪发黄, 皮肤、黏膜、关节滑液、组织液、血管内膜、浆膜、肌腱等呈现黄色, 实质器官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色。由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黄疸尤其在皮肤、关节滑液、血管内膜和肌腱的黄色比较明显。可将有疑问的胴体放置, 经几小时后再观察, 若颜色减轻或消失则为黄脂, 反之, 黄色加重则确定为黄疸。观察肝脏和胆管的病理变化, 也可确定是否是黄疸肉, 绝大多数黄疸病猪的肝和胆管都有病变, 如肝的囊肿、硬化、变性、胆管阻塞等。

5 结果处理

上一篇:网络电源控制器下一篇: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