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2024-06-13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精选8篇)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篇1

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出生后4~7 d出现黄疸, 2~4周达到高峰 (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 5 6.6~3 4 2.0 1μm o l/L) 一般状况良好, 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 第2个月逐渐消退, 少数可延至1 0周才褪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 d, 黄疸明显减轻, 胆红素下降可超过5 0%。若再喂母乳, 黄疸不一定出现, 如果出现, 一般不会达到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接近2 0%~3 0%, 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 严重者才需治疗, 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 也应引起重视。

中医将新生儿黄疸称为胎黄, 病因病机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湿热蕴结由于孕母内蕴湿热, 传入胎儿;或者产时、生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如《医宗金鉴》所说:“儿生遍体色如金, 湿热熏蒸胎受深。”胎儿因其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脾失健运, 湿热之邪不能输化, 郁结于里, 气机不畅, 郁蒸肝胆, 以致胆汁外泄, 出生后泛溢于肌肤面目, 因而皮肤发黄。由于湿从热化, 热重于湿, 故黄色鲜明, 常伴热象, 属阳黄。母乳性黄疸多由此而发生。如热毒炽盛, 卒然发黄, 邪陷厥阴, 黄疸迅速加深, 并伴神昏、抽风等证, 则为急黄。 (2) 脾胃虚寒胎儿先天禀赋不足, 脾阳素虚, 阴寒内生, 感受孕母湿邪, 或生后为寒湿所侵, 蕴蓄脾胃, 脾阳受困, 寒湿阻滞, 以致气机不畅, 肝失疏泄, 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因为湿从寒化, 黄色晦暗, 精神萎靡, 属阴黄。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说:“阴黄之作, 湿从寒化, 脾阳不化湿, 胆液为湿所阻, 渍于脾, 浸淫肌肉, 溢于皮肤, 色如熏黄。” (3) 瘀积发黄小儿禀赋虚弱, 邪气内阻, 气机不畅, 肝胆疏泄失常, 以致气滞血瘀, 脉络瘀积而发为黄疸。清代《张氏医通》对此有所论述:“诸黄虽多湿热, 然经脉久病, 不无瘀血阻滞也。”认为这种“瘀血发黄, 大便必黑, 腹胁有块或胀”, 临床可见瘀积在里之症, 除面目皮肤发黄色深而暗外, 还有肚腹膨胀, 腹壁青脉怒张, 胁肋下有积聚痞块等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天津市河西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门诊2013年1~11月门诊就诊患儿70例, 其中男性43例, 女性27例;年龄10d~2个月;其中顺产56例 (胎头吸引助娩8例) , 剖宫产1 4例, 孕37~41周足月产儿、出生体重2 500~4 000g, 纯母乳喂养, 在生后3~7d出现黄疸, 持续不退, 或退而复现。哺乳次数及奶量正常, 体重增长良好, 均无恶心、呕吐、发育迟缓等伴随症状, 皮肤黏膜黄染, 多为轻到中度。经皮测胆红素4~10m g/d L, 轻度45例;经皮测胆红素10~15m g/d L, 中度18例;经皮测胆红素>15m g/d L, 重度7例;均为阳黄。患儿母亲均健康, 肝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在继续母乳喂养的情况下, 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 3次/d, 每次3m l。连服3~5d, 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性质稀薄时, 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每次1/3袋, 3次/d。上述患儿均在3~5d起效, 3~8d治愈, 治愈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 患儿均未停母乳, 黄疸日渐减轻, 直至完全消退。随访1~2月均未再次出现黄疸。

2 讨论

母乳性黄疸可与生理性黄疸同时存在, 既可以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 也可以表现为黄疸退而复现, 且持续时间较长, 实验室检查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目前认为本病除了与新生儿肝肠循环增加有关, 亦与母乳中含有孕-3 (α) , 2 0 (β) ~二醇的物质、非脂化脂肪酸有关。有研究表明,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胎粪排出时间、排净时间都与血清胆红素相关[1];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与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有关。目前尚缺乏实验室检测确诊母乳性黄疸的依据, 本病诊断需除外新生儿黄疸的其他疾病, 例如溶血症, 败血症, 窒息, 头颅血肿等等[2]。茵栀黄口服液主要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提取物组成。茵陈为治肝脾之主药, 味苦性微寒, 味苦燥脾湿, 性寒清泄肝胆之湿热, 以助退黄;栀子、黄芩清虚热, 利胆退黄;金银花味甘寒, 清热不伤胃, 芳香透达可驱邪, 在清热解毒的同时, 清利湿热。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系微生态制剂, 口感好, 婴儿易接受, 成分包括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 可改善腹泻、稀便等症状;微生态制剂治疗黄疸的主要机制有[3]:口服后能在回盲部以下定殖, 抑制有害菌生长, 同时产生乙酸、乳酸使小肠p H值降低, 从而减少肝肠循环对胆红素的重吸收。该疗法与停母乳比较, 简便、痛苦小、对母婴感情无伤害, 并降低乳腺炎的发病率;与光疗比较, 简单、经济、无需住院, 带来巨大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 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继续母乳喂养, 不需住院, 给予口服中成药茵栀黄口服液, 西药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方法。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总有效率为100%。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优于停母乳喂养、光疗等治疗方法。结论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母乳性黄疸, 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

参考文献

[1]李巧杰.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 17 (4) :311-312.

[2]宋韶鸣, 邵肖梅, 徐英美, 等.实用新生儿科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425.

[3]黄欣, 李艳.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机制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 2002, 14 (1) :54-55.

母乳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篇2

新生儿黄疸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新生儿出生2天~14天出现的轻度黄疸,孩子无任何不适症状,肝功能正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29mg/d1,早产儿不超过15mg/d1。用肉眼能观察到新生儿皮肤有黄染时,说明血清胆红素要在5mg/d1以上。这种情况究竟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即或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也需要根据一定的化验检查报告的数字来判断。因为新生儿黄疸程度不仅与婴儿是否足月、早产有关系,还与个体差异、种族、遗传、地区、喂养是否正确等均有关系。更何况新生儿黄疸是随日龄而变化的,要看其动态变化。如足月新生儿脐血胆红素<25mg/d1、24小时内应<6mg/d1、48小时内<9mg/d1、72小时内<129mg/d1;早产儿则为24小时内<8mg/d1、48小时<12mg/d1、72小时<15mg/d1。学术界对生理性黄疸有些不同看法,认为“生理性”不妥,当早产儿因缺氧、酸中毒、喂养开始过迟时,虽胆红素在生理限度内,但仍可出现胆红素脑病,故仍应以临床症状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病理性黄疸更要及时诊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都要想到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①生后24小时内迅速出现黄疸者,且胆红素>6mg/d1;②足月新生儿胆红素>129mg/d1及早产儿胆红素>15mg/d1者;③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1者;④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1;⑤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4周,有进行性加重者。当然也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母乳性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的黄疸。从60年代开始有报导,至80年代后发生率有升高之势,并分为两型,即早发型和迟发型。至今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仍未明确,较为公认的是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早发型黄疸出现时间在出生后3天~4天,黄疸高峰时间在生后5天~7天;迟发型黄疸出现时间在出生后6天~8天,黄疸高峰时间在生后2周~3周,消退时间长达6周~12周。迟发型已为医生所熟悉,易诊断,而对早发型则认识不足,还需多方综合才能诊断正确。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虽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在3天~4天时血清胆红素可超出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对母乳性黄疸尚缺乏特殊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故医生必须首先排除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各种疾病,如abo溶血、败血症、窒息、产伤引起的较重的头颅血肿及其他感染等等,还应排除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只有在排除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之后,才能考虑母乳性黄疸的问题。在医生严密观察下可行“试治性诊断”。新生儿在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胆红素在129mg/d1~15mg/d1者,试停母乳喂养3天~5天后,黄疸下降至原来水平的50%以上时,可考虑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性黄疸的预后很好,至今尚未见到因母乳性黄疸而诱发胆红素脑病的报导,故有的学者主张不必停喂母乳,因最终母乳性黄疸会消退。应特别指出的是对做出母乳性黄疸的诊断要十分慎重。医生要从临床出现黄疸的时间、孩子出生情况、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化验结果及黄疸进展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任何轻率的“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对新生儿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新生儿乃至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损害。同样如果将病理性黄疸错诊为母乳性黄疸,仅用停喂母乳的办法来治疗,失去了对病理性黄疸治疗的时机,孩子将终生受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的折磨。

晚期母乳性黄疸治疗的临床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6月临床诊断为晚期母乳性黄疸的病理性黄疸患儿52例,男28例、女24例,均在出生后2~3 d出现黄疸,渐加重,或在7~10 d后黄疸无减轻,1例出现食少,1例出现呕吐,其余一般情况好,3例为早产儿(孕周34~37周),所有患儿出生体重均≥2.5 kg,未合并产伤窒息。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为住院患儿,对照组22例为拒绝住院患儿,采取门诊诊治随访形式。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或就诊时查血清胆红素,其中,总胆红素(342~400)μmol/L,间接胆红素(300~360)μmol/L 18例;总胆红素(300~342)μmol/L,间接胆红素(270~320)μmol/L 34例。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光疗,每日8~12 h,停母乳48~72 h,并静脉滴入碳酸氢钠、葡萄糖液,改喂配方乳,口服鲁米那、尼可杀米。对照组仅采用停母乳48~72 h,改喂配方乳。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或就诊第2日、第3日经皮测胆红素,第4日查血清胆红素。

1.3 疗效判断

显效:第2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60μmol/L,第3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较入院时≥100μmol/L,第4日血清胆红素较入院时下降≥150μmol/L。有效:第2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40μmol/L,第3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较入院时下降60μmol/L,第4日血清胆红素较入院时下降≥100μmol/L。无效:第2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40μmol/L,第3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下降较入院时下降<60μmol/L,第4日血清胆红素值较入院时下降<100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比较,观察组第2日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第3日、第4日则无明显差异性。见表1~3。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我国有50%~60%的足月儿或80%的早产儿在生后2~3 d出现生理性黄疸,但生理性黄疸是除外性诊断,必须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各种疾病后方可确定,在早期新生儿(日龄≤7 d)尤其是早产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发生核黄疸,致死或致残。但胆红素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溶血病基础上[1],而晚期母乳性黄疸儿很少发生核黄疸。根据临床统计,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病理性黄疸105例,诊断ABO溶血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2例,感染性黄疸5例,余均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共发生核黄疸1例,为早产儿,体重1 500 g,发生在日龄第5天,诊断为ABO溶血。我国新生儿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多为母乳性,且影响黄疸程度的因素与个体差异、种族、地区、遗传、性别、喂养方式有关,已有专家提出我国正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要较现使用标准高,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考虑国情,有必要进行大标本动态监测。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为随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而变化的多动态曲线,干预方案应建立在病史、病程、体检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2]。本组患儿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包括重症儿)无一例发生核黄疸,对照组胆红素下降的时间需长一些,但并无显著性差异,随访6~12个月,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我院尚不能做听力测定)。因此,我们认为正常足月新生儿晚期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400μmol/L者,并非一定要做光疗才能避免核黄疸,而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及观察一般情况。低体重儿或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者则必须重视,进行及时光疗等治疗。母乳性黄疸患儿停母乳48~72 h黄疸可明显减轻,如再喂母乳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脑病[3]。停母乳48~72 h有必要性,但须注意保持母乳分泌,经皮胆红素值测定是一种无创的且与血清胆红素高度相关的监测黄疸的有效方法,应大力推行[4]。基层医院由于家长的接受性差,多不愿给患儿反复抽血,经皮胆红素测定更显重要。我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指标是否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日龄>7d)母乳性黄疸患儿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晚期母乳性黄疸的患儿52例。血清胆红素≥300μmol/L,观察组30例为住院患儿,对照组22例为门诊随访患儿。观察组予以光疗、静脉补液、停母乳48~72h,对照组仅停母乳48~72h。住院儿或门诊患儿均于住院或就诊第2、3日分别作经皮胆红素测定,于第4日测血清胆红素。结果:第2日经皮胆红素测定,观察组胆红素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χ2=3.86,P<0.05),第3日经皮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χ2=1.67,P>0.05),第4日血清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性(χ2=2.07,P>0.05)。结论:正常足月儿晚期母乳性黄疸并非一定要作光疗才能避免核黄疸,但必须密切观察胆红素水平及一般情况。

关键词:新生儿,晚期母乳性黄疸,光疗与非光疗治疗

参考文献

[1]丁国芳,朴梅花.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39):185.

[2]许植之.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与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2(14):126.

[3]毛健,魏克伦.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6(18):409.

母乳性黄疸52例治疗体会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儿中男31例占59.62%, 女21例占40.38%, 早产儿9例占17.31%, 足月儿43例占82.69%, 足月儿平均体重3.5 kg, 早产儿平均体重2 kg, 剖宫产25例占48%。患儿除黄疸外无其他症状或体征, 均于分娩后0.5 h~1 h起母乳喂养, 患儿就诊时间最短11 d, 最长45 d, 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与躯干。精神状态好, 生长发育正常, 无肝、脾肿大,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均正常, 肝功能正常, 乙肝表面抗原 (-) , 肝胆B超正常, 母亲及婴儿均查血型, 排除ABO及RH血型不合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可能, 血胆红素早产儿>256.5μmol/L, 足月儿>220.6μmol/L。

1.2 诊断标准

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标准[1]: (1) 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 黄疸在生后2 d~14 d内出现并持续不退。 (2)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3) 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的黄疸。 (4) 停哺母乳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 上述病例均符合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标准。

1.3 治疗与预后

1.3.1 轻度母乳性黄疸

对于胆红素在220.6~273.6μmol/L之间的患儿, 停止母乳喂养。其中停母乳3 d后, 胆红素降低50%的有45例, 占86.5%。

1.3.2 中重度母乳性黄疸

胆红素在273.6~342.0μmol/L之间的中重度患儿, 停母乳喂养改给配方奶同时, 行蓝光疗法, 照6 h~12 h后, 停止2 h~4 h再照, 重复1~2次, 直至黄疸消退。

1.3.3 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均给予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治疗, 52例患儿平均治疗7 d, 血胆红素均降至安全范围, 预后好。

2 讨论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与迟发型。一般母乳喂养儿生后3 d~4 d发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而无其他临床症状, 称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儿于生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2周~3周达高峰, 可持续数周到数月, 而其他方面正常, 称为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病因是由于母乳中含有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 前者使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酶增高, 从而抑制肝脏萄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 后者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键, 使结合胆红素又转化为非结合胆红素而易在小肠被重吸收, 从而增加肠肝循环, 结果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明确实验室检测手段, 只能将新生儿黄疸的各种病因 (如ABO溶血型、败血症、窒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 进行鉴别, 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母乳性黄疸主要在预防早开奶、勤喂奶, 尤其是夜间喂奶可刺激催乳素的分泌, 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 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加, 降低萄葡糖醛酸苷酶活性, 能促进肠蠕动, 使胎粪及早排除, 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降低血胆红素水平, 从而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 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性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 尤其是产后2 d~3 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 需建立必要的随访, 以便早干预, 防止脑损害。

结合本组病例及有关文献, 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可归纳为: (1) 母乳喂养, 足月儿多见; (2) 在生理性黄疸 (2 d~2周) 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退而消退; (3) 黄疸程度以轻度 (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 至中度 (205.2~342.0μmol/L) 为主, 重度 (≥342.0μmol/L) 较少见, 并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 患儿一般状况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 肝脏不大, 肝功能正常, HBs Ag (-) ; (5) 排除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其他常见原因 (如溶血、感染、窒息、先天性胆管畸形、头颅血肿、遗传性萄葡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病等) ; (6) 停喂母乳后48 h~72 h黄疸即可明显减轻, 如再母乳喂养可又反复, 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 (7) 预后一般良好, 迄今为止尚未见母乳性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的报告。

有资料[2]表明, 测定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胆红素浓度在256.5~427.5μmol/L的婴儿, 1/3显示异常反应, 若将胆红素浓度降至正常, 此改变很快消失, 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 故对血清胆红素浓度较高的母乳性黄疸患儿仍应注意观察并给予合理处理。本组病例的诊治经过表明, 暂停母乳是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对于胆红素>273.6μmol/L的患儿仍应采取积极措施, 给予药物和蓝光治疗, 以防脑损伤。

参考文献

[1]常立文, 刘婕, 陈晔.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 16 (5) :272

30例母乳性黄疸门诊治疗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2010年5月于我院门诊初步诊断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30例, 均为足月儿, 出生体重为2.5kg-4.1kg, 就诊日龄15~60d, 患儿均为纯母乳喂养儿, 一般状况良好, 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及肝功能障碍, 皮肤粘膜轻中度黄染, 血清胆红素<256.5 umol/l (15mg/dl) 者20例, 256.5-342umol/l (15-20mg/dl) 者10例, 以未结胆红素升高为主, 结合胆红素均<34.2 umol/l (2 mg/dl) 。

1.2 诊断情况

30例患儿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母乳喂养; (2) 黄疸在生后3~14d发生, 并持续不退; (3)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 (4) 除黄疸外完全健康, 吃奶好、尿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 (5) 排除溶血因素及其它疾病; (6) 停母乳24~72h黄疸明显减轻, 重新哺乳胆红素再度上升, 但未达到原来的程度[1]。

1.3治疗方法

(1) 血清胆红素<256.5 umol/l者, 20例, 继续母乳喂养, 予口服菌桅黄口服液 (3ml/次, 3次/d) , 妈咪爱 (0.3g/次, 2次/d) 。 (2) 血清胆红素256.5-342umol/l (15~20mg/dl) 者10例, 家属均因各种原因不愿让患儿住院进行蓝光治疗, 采用停母乳, 代之以婴儿配方奶粉喂养, 加口服茵桅黄、妈咪爱 (剂量同上) , 乳母则采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保持乳汁通畅。

以上患儿均于治疗后3~5d, 门诊复诊1次, 使用经皮黄疸仪复查黄疸情况, 黄疸消退不满意者再复诊1次。

2 结果

30例患儿黄疸均消退, 持续治疗时间3~10d, 所有患儿无特殊不良反应, 均无核黄疸发生, 停母乳喂养者再次哺乳, 未见黄疸反弹。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最近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而β-葡萄糖醛酸苷酶 (β-GD) 在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 产生未结合胆红素, 后者从小肠吸收进入肠-肝循环, 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引起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原因有三个因素: (1) 新生儿小肠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 (β-GD) 含量丰富, 它来自:a.母乳中含有β-GD可通过喂奶而供给新生儿;b.新生儿自身产生;c.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即能产生细菌性β-GD。新生儿期β-GD主要来自母乳, 后二者产量较少。 (2) 新生儿小肠中β-GD不仅含量丰富, 且活性也很高。 (3) 当新生儿摄入不足时, 肠蠕动减少或因开奶延迟, 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晚, 均可使经肠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2]。

从中医辨证论治观点看, 母乳性黄疸皮肤黄染色泽鲜明, 应属阳黄, 阳黄责之于湿热, 因而母乳性黄疸属湿热黄疸, 菌桅黄口服液成份为茵陈、桅子、黄芩苷和金银花, 其中黄芩苷、茵陈、桅子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效, 金银花则有清热解毒作用, 从而加强方中清热利湿作用, 从而达到更有效的退黄作用[3]。

妈咪爱散剂主要由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组成, 口服后能在回盲部以上定居、增殖, 促进肠道在短时间内有益菌群维持在菌群的最佳状态, 当结合性胆红素经胆道系统排泄至肠内, 在肠道内细菌性葡萄糖醛酸甘酶解除葡萄糖醛酸基, 随后细菌将其还原成无色粪胆原, 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而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 起到退黄作用[4]。且患儿口服菌桅黄后大便次数增多, 妈咪爱可防止由于大便次数多而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

轻中度母乳性黄疸患儿门诊治疗既经济、方便、实惠、又减少了新生儿住院治疗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国凤.母乳性黄疸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 (3) , 131~132.

[2]金汉诊, 黄德坭, 官希吉, 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0.

[3]杨玉俊.口服菌桅黄与暂停母乳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346-02。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篇6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抚触,金双歧

随着爱婴医院的普遍建立,母乳喂养得到广泛推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迄今很少有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但实验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1],因此对于母乳性黄疸应尽早予以干预,尽快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我院儿科用金双歧口服配合家庭抚触治疗母乳性黄疸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

(1)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母乳喂养;(2)皮肤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2 d~2周,一般情况良好;(3)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重度极少;(4)血清胆红素升高,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5)肝脾大小正常,肝功能正常;(6)实验室检查排除溶血病、败血症、窒息、头颅血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1.2 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儿,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将124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就诊时的日龄为(17.3±2.5)d,治疗前经皮测定胆红素205.2~342μmol/L(12~20 mg/dl)。对照组62例,男29例,女33例,就诊时的日龄(18.3±1.7)d,治疗前经皮测定胆红素值为210.6~327μmol/L(12.28~19.12 mg/dl),2组患儿在发病日龄、黄疸程度、性别等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

1.3 治疗方法

所有观察患儿均在门诊治疗,经皮测胆红素﹥342μmol/L者均住院治疗,不在观察范围之内。所有患儿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嘱增加喂养次数。常规治疗组口服酶诱导剂鲁米那5 mg/kg·d,分2~3次口服,尼可刹米每次1/3支,每日3次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3支,每日3次。观察组口服金双歧,每次1片,每日3次,同时配合家庭抚触,每日2次,每次10 min~15 min。参照强生公司提供的婴儿抚触方法,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掌握抚触的方法,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全身抚触。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治疗7 d后门诊复查胆红素及体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7 d后2组黄疸消退时间的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156,P>0.05,见表1。

2.2 7 d后2组患儿体重变化,观察组患儿体重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606,P<0.05,见表2。

例(%)

例(%)

不良反应: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病因和病理机制至今不完全明确。近年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下,使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1]。母乳中含有较高浓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可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未结合胆红素,使未结合胆红素回吸收增加,从而增加肠肝循环,造成黄疸加重。再者,最近的研究显示:新生儿粪便中双岐杆菌的数量与新生儿黄疸呈负相关[2]。双歧杆菌可改变肠道pH值及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从而阻止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金双歧为活菌制剂,含有长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三种菌,其中长双岐杆菌菌株具有稳定性好、繁殖快、产酸能力强等特点,可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粪便排出。同时由于双歧杆菌能酵解寡糖,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多,刺激肠蠕动增加,加快粪便排出,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通过全身抚触,促进迷走神经活性,使胃泌素及胰岛素的释放增加[3],从而增强患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患儿食欲增加,促进体重增长,从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另外结合腹部的抚触增强了肠蠕动,增加了大便次数,缩短了粪便在肠道的存留时间,从而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轻黄疸。本组资料表明,金双歧口服配合家庭抚触治疗母乳性黄疸,不仅能加快黄疸的消退,缩短病程,还能促使患儿体重增长,促进生长发育,同时可以避免因停止母乳而引起母亲奶胀不适、焦虑等不良反应,且安全有效,无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4

[2]刘泉波,刘作义.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2):120~121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 血清胆红素在256.5~478μmol/L之间, 均系足月新生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中男15例, 女11例;日龄为7~35d;胎龄37~41周, 出生体质量2300~3600g;无产伤及窒息史。对照组27例中男14例, 女13例;日龄6~32d, 胎龄37~41周;出生体重2400~3900g;无产伤及窒息史。诊断标准[2]: (1) 完全母乳喂养, 生后2~8d, 出现黄疸, 持续2周以上; (2)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 除外病理性黄疸; (4) 停喂母乳2~4d黄疸迅速减轻, 再喂乳后加重。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采用蓝光治疗箱, 光疗时要用眼罩保护眼睛, 用尿布保护会阴部。但尿布遮盖面积不可过大, 以便使皮肤与更多的光接触。灯管光源距婴儿35~40cm, 光疗时间依据病情而定, 可持续1~2d, 亦可间断使用。对照组采用单纯停止母乳喂养法, 4d后复查血清总胆红素,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两组间比较常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256.5~478.0μmol/L, 治疗组256.5~478.0μmol/L,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治疗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15.6~121.0μmol/L, 治疗组5.50~18.5μmol/L,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其中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 (β-GD) 含量增加及 (或) 活性增强, 是引起BMJ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只能采取排除法和治疗性诊断[3], 在除外感染、缺氧、溶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半乳糖血症及G/6/PD等多种可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症的疾病后, 方可诊断。

蓝光治疗一直是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4]。其作用机制是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导致分子中双键构型转变方向, 影响分子内部氢键形成, 发生光照异构作用, 该异构体属一种无毒性水溶性双吡咯化合物, 可由胆汁排泄到肠腔或由尿排出, 从而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蓝光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不良反应: (1) 光疗箱应有自动调温装置, 每隔4h测患儿体温1次, 光疗时多喂开水, 每日液量较正常需要量多20ml/kg。 (2) 如发生腹泻时, 轻症不必处理, 严重者停止光疗。 (3) 如出现斑丘疹或瘀点, 如数量不多, 继续光疗, 严重者停止光疗。应同时检测血小板, 因光疗时可使血小板减少。 (4) 光疗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 0.3mg/日即可, 因光疗可破坏维生素B2。 (5) 光疗合并青铜症:当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68.4μmol/L, 且有肝功能损害, 转氨酶升高, 碱性磷酸酶升高, 肝脏增大, 皮肤黏膜呈现青铜色, 即为青铜症, 要立即停止光疗。光疗停止后可缓慢恢复。 (6) 光疗合并低钙血症:光疗过程中可引起低钙血症发生, 但一般并无临床症状, 只要使用钙剂或停止光疗, 低血钙一般可以得到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严重低血钙可发生呼吸停止, 发绀, 甚至危及生命, 机制可能由喉痉挛所致。 (7) 记录灯管使用时间, 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h, 疗效会减弱, 应及时更换。 (8) 发热:为光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体温可达38~39℃, 也有在39℃以上者。这是由于荧光灯的热能所致, 夏季更易发生此现象。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 以避免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美国儿科协会制订了不中断母乳喂养情况下加用光疗的处理方案。笔者认为, 对于早发型、程度较重或早产儿应首选蓝光治疗, 同时加用药物治疗, 减少肠-肝循环, 并酌情停母乳3~5d。对那些黄疸消退慢、但程度较轻、一般情况好的患儿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不中断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何晓瑜, 李洪波.新生儿母乳性黄疸8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7, 6 (7) :32.

[2]金汉珍, 黄德眠,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19-221.

[3]赵静, 陈丽, 陈辉.30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疗效观察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3, 8 (4) :2.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患儿61例,均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检查诊断。均为纯母乳喂养。皮肤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6~9d,黄疸逐日加重,所有患儿精神反应、吃奶、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无阴性体征或合并症。母亲在住院期间TORCH筛查均阴性,无肝炎病史。母婴ABC血型相同,Rh阳性。患儿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所有患儿腹部B型超声均排除胆道畸形。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蒙脱石散组31例,胎龄 (38.7±0.6) 周,出生体质量 (3.36±0.35) kg,就诊时日龄10~38 (16±4.2) d,治疗前经皮测胆红素为 (298.2±36.7) μmol/L;光疗组30例,胎龄 (38.6±0.16) 周,出生体质量 (3.37±0.41) kg,日龄11~38 (18.5±4.3) d,治疗前胆红素水平为 (297.3±38.3) μmol/L。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就诊日龄、治疗前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蒙脱石散组给予蒙脱石散每次1.5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单面光疗箱蓝光光疗,每天光疗8~10h,每2小时喂奶1次,喂奶时暂停光疗。2组患儿均母乳喂养,不加用其他治疗黄疸药物。在患儿治疗期间,每隔24h用微量的血胆红素测定义检测血清胆红素及经皮测胆仪测定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下降至125.6μmol/L以下停止治疗。观察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治疗时间

2组患儿均全部治愈。2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蒙脱石散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光疗组有4例呕吐,4例胸部出少量红色点状斑疹。

3 讨论

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但有些母乳性黄疸任其发展血清胆红素可达513~598.5μmol/L。寻找一种能降低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的简便方法实有必要。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近年的研究认为部分母乳中会有较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 (β-GD) ,而且活性较高[1],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醛酸酯,使结合胆红素重新变成未结合胆素,被小肠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从而导致母乳性黄疸。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与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的病毒、细菌及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蒙脱石散为肠道病原清除剂,可固定清除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减少小肠黏膜吸收未结合胆红素。蒙脱石散无毒,不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总之,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具有与光疗相同的疗效,且方便、花费少、无不良反应,无需住院。在基层和山区医院缺乏光疗设备,对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可用蒙脱石散治疗,但应动态监测胆红素浓度的变化。

摘要: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组31例和光疗组30例。光疗组采用蓝光进行光疗, 蒙脱石散组每天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比较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蒙脱石散治疗足月儿母乳性黄疸有效, 方便易行, 花费低, 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蒙脱石散,蓝光治疗,黄疸, 母乳性,足月新生儿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质量特征体系下一篇:美国国家标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