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2024-10-03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精选10篇)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篇1

母乳是天然的和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当今社会有很多年轻母亲, 怕身材变形等原因, 放弃为宝宝喂养母乳, 却忽视母乳喂养对母亲及宝宝的好处。一方面, 通过婴儿吸吮乳汁可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抑制排卵, 推迟月经复潮;还可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另一方面, 母乳中所含营养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消化能力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我科针对这一现象, 加强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母乳喂养的宣教, 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820例产妇, 实行母乳喂养的宣教。

2 方法

2.1 产前健康教育

2.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糖类、适当比例的钙、磷、有利于婴儿的吸收利用;并且含多种抗体, 特别是初乳, 可提高婴儿免疫功能, 抵御疾病。 (2) 母乳喂养时, 婴儿与母亲皮肤的亲密接触, 可以增进母子感情。 (3) 通过吸吮使催乳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 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 (4) 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母乳喂养不管是对婴儿还是母亲都有很大的好处, 产妇都要坚持母乳喂养。

2.1.2 做好乳房的准备

孕产妇在平时产检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检查孕产妇的乳房是否有内陷或扁平, 指导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每天作十字形牵拉并用温水清洗乳头并进行乳房按摩, 为哺乳做好准备。

2.1.3 饮食指导

孕产妇应进食营养丰富, 多样化的平衡膳食,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保证摄入足够营养, 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并注意休息[1]。

2.1.4 心理护理

产妇, 特别是初产妇在产前都特别担心宝宝生下后没有乳汁或乳汁不足或不会喂养等问题, 感到忧虑, 责任护士要多与孕产妇多多交流, 解除其产前焦虑心理, 给予耐心有效的解释, 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技巧, 使其对母乳喂养产生极大的兴趣和信心。

2.2 产后健康教育

2.2.1 母乳喂养的环境

尽量为产妇创造温馨、安全、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 定时开窗通风半小时,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防止过热引起产褥中暑。控制陪护人员, 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

2.2.2 心理护理

乳汁的分泌量除与乳腺的发育、婴儿的按时吸吮、营养状态、饮食量等有关外, 还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失眠、过劳、焦虑、恼怒、疼痛等均使乳腺分泌减少。故产妇产后均要保持情志舒畅, 切忌抑郁。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减轻产妇的烦躁和焦虑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 从而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2.2.3 饮食护理

产妇应保持足够的热能摄入, 以满足母体自身和哺乳期对营养素的需要。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产妇在住院期间, 禁忌发物, 以免引起伤口愈合不良。主食类多样化, 但不能过量进食;多食蔬菜和水果, 在摄取丰富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 同时提供足量的纤维素防止产后便秘。适当增饮奶类和汤类食品, 多喝水及汤类食品可促进乳汁分泌。少吃或不吃酸辣食物, 不饮酒及咖啡、浓茶, 适当控制甜食, 以免影响食欲并使人发胖。

2.2.4 卫生指导

保持乳头清洁, 第一次哺乳前要用温水和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每次喂奶前产妇都要洗净双手, 用干净毛巾擦拭乳头, 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 防止乳头皲裂。新生儿轮流吸空双侧乳房, 防止乳汁瘀积引起乳腺炎。

2.2.5 母乳喂养指导

指定专业护士负责母乳喂养技术的指导, 剖宫产产妇初期, 应协助其喂哺。 (1) 顺产或剖宫产第1天, 尽量选择侧卧位喂奶, 在他人协助下让母亲和婴儿做到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让婴儿不仅要含住乳头, 还要含入大部分乳晕, 做到有效吸吮。婴儿含接姿势正确时, 母亲不会感到乳头痛, 婴儿的吸吮轻松愉快, 缓慢有力, 能听到婴儿的吞咽声。 (2) 向产妇讲解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勤哺喂婴儿的好处, 有些产妇认为前两天乳汁不多, 甚至没有, 不愿意按护工人员要求做到, 但新生儿早期频繁吸吮奶头, 有助于尽早下奶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3) 专业护士采取一对一的方法示范正确挤奶的方法, 当母亲上班或母亲奶胀时, 又不能及时喂养婴儿时, 只能将乳汁挤出, 以备用。挤奶前先准备1个清洁的广口杯或瓶子, 双手洗净, 将容器靠近乳房, 拇指放在乳晕上方, 食指放在乳晕下方, 与拇指相对, 其他手指托住乳房, 拇指与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挤压, 然后放松, 反复进行。手指固定, 勿在皮肤上滑动或摩擦。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 使每一个乳窦内的乳汁都被挤出。双手可以交替使用。母亲每天应挤奶至少8次以上。

2.3 出院指导

产妇出院后, 告知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以上, 注意休息, 加强营养, 保持良好心情, 护士做到进行产后家访, 为产妇母乳喂养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

3 通过对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从而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旦让产妇掌握3点关键。

3.1 珍惜初乳

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淡黄色、黏稠,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产妇一定要珍惜初乳, 要把初乳喂给婴儿。以增强抵抗力。

3.2 要纯母乳喂养

有些产妇或其家属在新生儿刚生后1~2 d, 因母亲乳汁太少, 担心婴儿吃不饱, 有意识的添加奶粉或糖水, 使新生儿不再爱吃妈妈的奶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3.3 忌轻易放弃哺乳

在无特殊情况下, 坚持母乳喂养。

4 讨论

健康教育对纯母乳喂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通过对孕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使纯母乳喂养率达93%, 让孕产妇了解并掌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吸吮、早接触的重要性, 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2]。达到孕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目的, 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锦花.产科实行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5) :254-255.

[2]江霞, 韩蕾, 张春玲.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及护理的重要性[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7) :33-35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几点体会 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35-01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清洁卫生、方便、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母乳中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许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无论对婴儿还是对母亲、家庭以及医院、社会都具有其它喂养方式无可比拟的益处。而经过调查评估发现,在产科病房中,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种种原因如心情非常焦虑,加之剖宫产术后切口痛疼,输液,留置尿管等活动受限原因,产妇怀疑自己喂哺婴儿的能力,對自己喂哺婴儿存在消极心理,使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1]。因此为了帮助产妇能够顺利地完成母乳喂养,使婴儿吃到足够的初乳,我们就产前、产时、产后进行了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与指导,现将2010年3-6月在本院剖宫产的100例产妇的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指导与护理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6月在本院剖宫产的产妇,按照责任护士分组法分成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一般情况均良好,新生儿体重在3000-3500g,孕周在37-40周,评分9-10分。术中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年龄、在孕周和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2.1知识缺乏 : 与缺乏剖宫产知识有关。产妇担心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及术中出血会影响母乳分泌,认为乳汁不足,总想给婴儿添加乳制品

2.2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产妇担心疼痛,喂哺婴儿时可使腹部伤口受压可出现疼痛,且婴儿吸吮时还可出现宫缩痛,因此不愿哺乳。

2.3母乳喂养困难: 与体位活动受限有关。婴儿身体无法贴近母亲,很难做到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含接姿势不正确,使母亲信心不足,母乳喂养难继续。

3 护理体会

3.1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产前产后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宣传母乳喂养的新知识和方法,告知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同时应扩大母乳喂养宣教覆盖面,家属也应知晓有关母乳喂养知识以加强产妇的家庭支持,从而使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3.2 术中早开奶 : 将新生儿断脐处理后,立即由专业人员将婴儿放在母亲胸部,让婴儿吸吮两侧乳房,术中早开奶有效地刺激了产妇大脑中枢分泌释放催乳素,促进了初乳的分泌,为母乳喂养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后返回病房后由责任护士完整地协助喂乳一次,指导新生儿护理,以此来增加护患接触,加强沟能,了解产妇需求[2] 。

3.3 指导其取舒适、正确的喂养姿势 采取“环抱法”即将婴儿环抱在腋下,环抱侧的手固定婴儿头部,另一手以“C”字形拖起乳房,婴儿口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这种喂养姿势使腹部放松,婴儿未接触腹部伤口,有效防止切口疼痛,对于吸吮引起的子宫收缩痛,告知产妇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能使子宫迅速复位,对身体恢复是有利的,使产妇积极配合。

3.4 加强心理指导 我们应通过科学的解释和心理指导,消除产妇的思想顾虑,并告知母乳喂养的益处,从而让她们自觉接受母乳喂养,利用专业的知识让产妇信服。

参考文献

[1]谭波.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指导与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4(3):170

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的体会 篇3

1 做法

1.1 建立健全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制度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医务人员

我院自开展创建爱婴医院的活动以来, 建立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 对全院职工进行18 h爱婴知识培训。妇产科、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 并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1.2 做好孕妇的思想准备工作

将有关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所有的孕妇。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 就在门诊设立孕妇学校, 采取挂图片、模拟人示教、讲课的形式对所有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爱婴知识宣教, 将母乳的成分及对婴儿生长、营养、免疫、防病的好处和利于母亲的康复、增进母婴感情, 以及经济实惠这些优点提前告诉孕妇, 使孕妇全面认识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 积极做好哺乳的准备。但也有少数孕妇一时难以接受, 加之由于孕妇的知识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自身生理条件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针对个人特点采取不同措施[1], 我院除采取集体授课外, 还进行个别咨询指导, 同时鼓励孕妇的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使之成为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积极支持者。另外, 使孕妇懂得营养是本人和胎儿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 要为分娩和产褥期做好营养储备, 做到膳食平衡、合理补充热能、保持三大营养素比例合适, 既要防止营养不足, 也要避免营养过度造成肥胖。

1.3 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

胎儿从宫腔到达体外, 很难适应与母体分离这一现实, 此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哭闹。分娩后进行皮肤接触, 可使婴儿感到母亲的温暖, 增进母婴感情, 同时早吸吮能建立很强的吸吮反射, 使婴儿得到价值很高的初乳, 胎儿娩出30 min内, 剖宫产产妇作出应答后, 在产妇及婴儿保暖的条件下即可进行早期皮肤接触和吸吮。

1.4 正确指导母亲喂奶技巧

正确的哺乳应是:母亲取坐位或卧位, 做到体位舒适、心情舒畅、肌肉松弛。母婴做到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母亲的视线对着婴儿的视线, 母亲的手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 托起整个乳房, 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使婴儿在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 使乳汁排出。如果喂奶时听到吞奶声, 喂奶前乳房丰满, 喂奶后柔软, 母亲乳房有下奶的感觉, 婴儿湿尿布24 h 6次或6次以上, 大便若干次, 2次喂奶之间, 婴儿很满足, 体重平均每天增加18 g~30 g, 说明母乳是足够的。在一次喂奶过程中, 先产生的略带蓝色的奶是前奶, 而后产生的较白色的奶是后奶, 前奶含蛋白质较多, 后奶比前奶含脂肪多, 这些脂肪提供了母乳的大部分能量, 因此在一次哺乳中, 应持续吸吮一侧乳房, 这样不影响产奶量, 还能使婴儿吃到含全部营养的母乳。

1.5 除有医学指证, 禁止给婴儿吃母乳以外任何食物或饮料

母乳作为婴儿的一种天然食品, 营养、防病、经济、方便。过早地给婴儿添加其他食品会干扰正常吸吮和泌乳。对于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未成熟儿、有潜在的低血糖、代谢性疾病、严重脱水、低血糖, 母亲有严重疾病、癫痫、精神病、心衰、子痫或服用哺乳期禁用药物等需人工喂养的要教会人工喂养的配奶方法。

1.6 鼓励按需哺乳

母婴应睡一张床或婴儿置于母亲床旁的小床上, 以使母亲一开始便担任起照顾婴儿的责任, 当母亲觉得奶胀或婴儿啼哭时及时抱起喂奶。催乳素生成在夜间更占优势, 故夜间喂奶有助于保持奶量, 应当不分昼夜, 保证婴儿想吃就吃, 按需哺乳。

1.7 定期家庭访视是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成功和得以坚持的关键

产妇出院后应定期对母婴进行家庭访视, 最好在回家后2 d或3 d、2周或1个月后各访视1次, 访视时除了解母婴的一般情况外, 重点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 如昼夜哺乳的次数、每次哺乳的时间、乳房排空的情况, 并要亲自观察母亲喂奶的情况, 回答并解决母亲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有的放矢进行母乳喂养再教育。鼓励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 生活环境整洁舒适, 丈夫关心、体贴妻子, 备好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的饭菜, 保持产妇良好的食欲[2]。

2 效果

2.1 降低了新生儿疾病发生率

母婴同室即母婴24 h在一起, 增进了母婴感情, 保证了按需哺乳, 母亲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 降低了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我院开展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工作后新生儿发病率降低, 鹅口疮发生率降低5.78%, 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1.12%, 红臀发生率降低0.22%, 肠炎发生率降低0.26%, 高胆红素血症降低7.50%, 肺炎发生率降低1.20%。

2.2 增强了母亲的安全感

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增强了母亲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 有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反映, 医护人员能经常指导产妇喂奶技巧、宣传科学的喂养知识、及时解决喂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提高了产后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3 讨论

3.1 经过实践我们对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的好处有了深刻的认识

3.1.1 对婴儿的好处

初乳作为第1次免疫, 其中的脂肪酶可作为代谢调节剂、溶酶体、乳糖酶, 都存在且具有活性。母乳中的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有导泻作用, 有助于胎粪的排泄, 减少黄疸的发生。母乳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钙的吸收;母乳中的铁易吸收,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8个月很少发生缺铁性贫血。母乳渗透力与血浆相似, 对肾脏的渗透负荷很低, 即使在热带或热而干燥的气候里, 也不需要添加水分。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乳铁蛋白、巨噬细胞、白细胞、抗葡萄菌因子及双歧因子等多种抗感染的物质, 从而减少了婴儿患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机会;母乳能降低糖尿病、少患冠心病。母乳中乳蛋白最适合婴儿消化, 脂肪以油酸为主, 易被吸收, 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消化功能好、大便柔软、牙齿及面部肌肉发育正常, 在婴儿出生后2年内, 母乳仍有预防疾病和有助于疾病康复的作用;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

3.1.2 对母亲的益处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可以使母亲从孕期状态向非孕状态成功的过渡, 伴随吸吮而产生的催产素能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促进子宫复旧;母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所需的营养物质能通过产后闭经得以贮存, 有利于产后的康复, 亦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 同时可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3.1.3 对医院、家庭的好处

在经济方面, 医院可以节约消毒及人工喂养所需的奶瓶、奶粉及人力;从家庭角度来看, 用于母亲营养的消费比用于婴儿营养的消费更便宜, 由于婴儿较少得病, 因此可以减少医疗咨询、药物、化验和住院消费。

3.2 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1 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认为分娩后3 d才能下奶, 大多数人对早吸吮认识不足, 爱婴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这些培训对象主要是妇产科、儿科的医务人员, 这样产妇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陪侍人的替换, 对母乳喂养知识逐渐淡化, 优越的生活条件及舒适的环境, 再加上营养丰富的饮食, 使产妇的乳汁分泌急剧增多, 由于乳腺管尚未完全畅通, 许多产妇乳房形成了肿块, 疼痛难忍, 婴儿吸不出乳汁, 常哭闹, 又得不到医务人员的及时指导, 部分产妇轻易放弃了母乳喂养, 并且还会造成乳头皲裂等, 有些上班的产妇不亲自照顾孩子, 而由保姆来照料, 容易导致代乳品的添加。

3.2.2 护理对策

医护人员尤其是我们妇产科的责任护士要耐心向产妇传授有关泌乳机制, 用手挤压产妇的乳窦, 这时会有黄色的乳汁流出, 使其认识什么是初乳, 其中含有抗体, 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这时产妇及家属一般会理解并接受母乳喂养婴儿, 自觉地废除奶瓶, 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发放宣传材料、集中培训的方式, 使母乳喂养知识普及、深入持久, 使其拥有一致的、全面的、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考虑上门服务, 及时解决产妇的实际问题, 为母婴同室提供良好的服务, 减少产妇的疲劳和精神压力;对于产假时间短的职业女性让其上班前喂奶1次或2次, 工作时间挤奶存于手提式温杯内, 下班后带回存入4 ℃冰箱内, 供次日喂养婴儿, 回家后尽量频繁哺乳, 尤其是坚持夜间哺乳, 弥补白天刺激乳头不足的现象, 在相同吸吮情况下, 夜间释放的催乳素比白天多, 可以使工作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完全满足婴儿需要。通过医护人员对爱婴知识积极的宣传、指导,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与坚持, 母婴会更健康。

关键词: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体会

参考文献

[1]朱丽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7, 13 (2) :70.

母乳≠母乳喂养 篇4

背奶一族

她们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悄然兴起的一个群落。上班时,除了手提包,她们还要带上奶瓶、吸奶器和冰包;工作中,每隔几个小时,她们就会“神秘消失”,找个安全的地方把奶吸出来,然后存放在温度可以恒定在0~4摄氏度的冰包里。下班后,她们要匆匆赶回家,把收集的母乳标好时间后,依次放入冰箱,冻成“人奶冰棍儿”。到了周末,她们会和老公一起来一个“送奶两日游”,到父母家去看望几日没见的小宝贝。当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交上宝宝下个星期的口粮……

母乳并不等于母乳喂养

母乳并不等于母乳喂养,而母乳喂养给宝宝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营养方面的好处。当宝宝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吸吮着乳汁的时候,小家伙与妈妈之间皮肤的接触、眼神的交流,或者听着妈妈对自己温柔地说着话,这些对于宝宝的心理发育、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宝宝最好的精神食粮。

母乳喂养其实是“乳汁+细菌”喂养宝宝的过程

我们原来一直认为母乳喂养是无菌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宝宝在吸吮妈妈乳房的时候,会接触乳头及其周围的皮肤。这时候,这些部位的细菌就会被宝宝吞进去。因为这些细菌的存活需要氧气,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需氧菌。

另外,宝宝在努力吸吮的过程中,乳管中的一些细菌也会随乳汁一起吸进宝宝嘴里。而乳管中的细菌的存活是不需要氧气的,所以是厌氧菌。也就是说,当宝宝吸吮妈妈乳房时,是将乳汁、需氧菌和厌氧菌一起咽下去的。当然,还有空气。在进入胃肠道后,需氧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会大量繁殖,同时也将氧气逐渐消耗掉。随着氧气越来越少,需氧菌也就越来越少了。而此时,厌氧菌就开始大量繁殖,从而使我们的肠道,特别是大肠中保持一个很健康的厌氧环境。而这种菌群环境对抗感染和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母乳喂养不仅不是无菌的,而且这些有益菌对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在宝宝出生后,要尽早让他吸吮妈妈的乳房。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新妈妈尽快分泌乳汁,还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建立起健康的肠道菌群。

母乳不仅给宝宝提供营养,还给他的肠道菌群提供营养

在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菌群中,80%~90%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而且以双歧杆菌占绝对的优势。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虽然他们的肠道菌群中同样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但是比例仅占到40%~50%。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原来母乳中有一种叫做低聚糖的物质。它是一种溶解性的食物纤维,属于糖类。就是在它的帮助下,双歧杆菌才得以大量繁殖。

而且,研究还发现,母乳中低聚糖的含量比其他哺乳动物中高10~100倍。也就是说,低聚糖是很难模拟的。奇妙的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低聚糖的含量高是因为宝宝的肠道菌群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食物来让自己快速繁殖。等到肠道菌群的数量差不多了,低聚糖的含量就会减少一些,只供它们代谢用就可以了。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1526例其中因疾病、智障、遗传因素中断母乳喂养的61例, 其余的都成功实施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率达96%。

2 护理对策

2.1 产前准备

我院成立了孕妇学校, 每月对产前检查和待产孕妇通过录像、图片、模型等宣传资料进行一次知识讲座, 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孕产妇营养、乳头和乳房准备、母乳喂养技巧等通俗的传授给孕妇及其家属, 使孕妇取得纠正错误信息的依据, 使之对母乳喂养产生更大兴趣和信心, 为产后母乳喂养成功地打下了基础。

2.2 产后护理

2.2.1 开展早接触早吸吮:

新生儿断脐后30min内裸放在产妇胸前并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 让产妇触摸自己盼望已久的劳动成果会感到莫大安慰, 有利于建立母子感情;早吸吮乳头可刺激产妇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和催产素利于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的出血及乳腺喷乳;早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早吸吮可减少奶胀的发生、促进肠蠕动早排泄胎便预防新生儿黄疸;还可提早乳房充盈延长母乳喂养期;早吸吮可以使新生儿得到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 有利于保护新生儿使其少患疾病。

2.2.2 实行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

母婴24h在一起, 特殊情况下分开不能超过1h, 增加母婴感情, 方便并保证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保持有足够母乳;便于母亲对婴儿的照顾, 使母亲一开始就负责起关心照料婴儿的责任;使母亲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 为出院后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医护人员及母亲精心照料新生儿使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按需哺乳就是按婴儿需要哺乳, 不规定时间和次数。婴儿频繁地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催乳素的产生致使乳腺分泌的乳汁早乳量分泌的多。乳汁是越吸越多, 边吸边分泌;哺乳次数多, 乳房疼痛及如乳头痛发病率下降, 程度也减轻。

2.2.3 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母亲取舒适体位, 全身肌肉放松, 先按摩乳房, 让婴儿身体面向母亲, 母婴做到胸贴胸, 腹贴腹, 下颌贴乳房母亲的手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 托起整个乳房, 先用乳头触及婴儿的口唇, 诱发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张大口时, 即将婴儿靠向母亲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全部送入婴儿口中, 在新生儿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 使乳汁排出, 新生儿面颊一鼓一鼓有效吸吮开始。正确有效的吸吮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指导产妇哺乳时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实行按需哺乳即婴儿饥饿或母亲感到乳胀时进行哺乳。出生24h内每1~3h一次也可更多些;出生2~7d内, 是母亲泌乳过程, 喂奶次数应频繁些;当婴儿睡眠时间较长或母亲感到奶胀时, 则应唤醒婴儿并喂奶, 间隔时间不要超过3h, 母亲下奶后, 通常每24h 8~12次。婴儿的满足应是哺乳时听到婴儿的吞咽声;婴儿每天至少湿透6块尿布和1次软质的大便;除新生儿生理体质量下降105%外, 每周体质量增长150g, 2~3个月时每周体质量增长200g。乳汁充足时, 婴儿眼睛亮, 反应灵敏, 睡眠安稳。哺乳是对催乳素释放最有效和最特异性的刺激。吸吮、排空乳房对泌乳有很大作用。

2.2.4 重视乳母身心护理:

分娩后初期乳母因分娩时疲劳未完全恢复, 下奶少或晚、新生儿体质量下降并常出现溢奶情况, 往往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的心情, 怀疑自己有无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乳婴儿的任务。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的质量,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抑制乳汁分泌, 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 多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思想交流, 找出产妇不良情绪症结所在加以分析、疏导, 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期。另外保证产妇充足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乳汁分泌, 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步睡眠的习惯, 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还要合理安排产妇的膳食, 乳母膳食除满足自身需要外, 还应满足泌乳营养消耗的需要, 膳食的配置根据其特殊需要合理安排, 每日要给适量的谷类、豆类、鸡蛋、肉、乳类、蔬菜水果, 烹调方法多用烧煮炖, 少用油炸, 多喝汤类, 身体命令每个妈妈提供最好的营养给宝宝, 这是本能。

2.2.5 哺乳期乳房护理:

哺乳期乳房护理指导有利于哺乳的顺利进行, 哺乳前乳母洗净双手, 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清洁奶头和乳晕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如需要, 只许用含有清洁水的諧布清洁乳头和乳晕;哺乳时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也吸吮住, 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 应重新吸吮, 予以纠正;, 哺乳结束时, 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 因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从口中脱出;每次哺乳, 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 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 预防乳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 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哺乳期间母亲应戴上合适的棉质胸罩, 以起支托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2.2.6 特殊乳房的护理:

有平坦或凹陷乳头时应湿热敷乳房3~5min, 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 挤出一些乳汁, 使乳晕更软, 继而捻转乳头引起泌乳反射, 这样乳晕易连同乳头被婴儿含吮, 在口腔内形成一个吸吮成功的“长奶头”, 也可用泵.空针筒抽。乳管阻塞并有痛性肿块如果婴儿能够吸吮, 频繁地喂, 如果婴儿不能吸吮用手和或泵将乳汁挤出, 喂奶前频繁热敷, 按摩乳房刺激乳头皮肤诱导射乳反射, 喂奶后冷敷乳房减轻水肿。如有乳头皲裂, 哺乳结束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 在空气中晾干能促使皲裂处愈合。乳腺炎应经常喂哺, 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热敷, 先喂未受累一侧, 变换体位, 症状严重或24h后不能改善给予额外治疗, 用抗生素, 休息止痛。

2.2.7 特殊情况母乳喂养:

有的早产儿因吸吮力差或需要治疗不能直接吸吮时我们应指导母亲按时挤奶然后用滴管小匙等喂给早产儿。各种新生儿黄疸的母乳喂养除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外, 均可根据情况母乳喂养。对于母乳性黄疸综合征轻症仍可母乳喂养, 若血清胆红素>15mg/dL时, 为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可暂停母乳1~4d, 胆红素降低50%以上则恢复母乳喂养, 当恢复母乳喂养后, 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反弹, 但不会超过原来浓度, 且随后日渐消退。因此在暂停母乳喂养期间, 母亲宜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以保持泌乳, 提供新生儿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2.2.8 出院后随访

下奶早晚有极大个体差异, 个别母亲在分娩后两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足够乳汁, 出院后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医护人员进一步指导和鼓励, 需要定期对四个月内母婴进行随访, 为此我院设立了防保科来完成此项工作, 并在院内建立了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建立了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总之, 我院在1994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 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对我院就诊的孕产妇进行各项有关母乳喂养护理指导, 母乳喂养率逐年上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1526例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指导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6例产妇仅有61例未达到纯母乳喂养。结论 取得成功母乳喂养除做好产前准备、产后开展早吸吮、建立母婴同室、和随访工作之外, 还必须加强乳母的心理护理、乳房护理、及婴哺技巧的指导。

产后乳房按摩提高母乳喂养的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随机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20在我科分娩的产妇100例, 初产妇76例, 经产妇24例;剖宫产55例, 自然分娩45例, 乳头凹陷9例, 乳头短平13例, 乳头正常78例, 年龄19~42岁, 产前均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急慢性疾病、产时严重合并症。

2 方法

2.1 产前与观察组产妇做好沟通工作, 当产妇产后胀奶时及时与护士联系。

2.2 具体实施方法 ①用35℃~40℃温水毛巾热敷双乳3~5 min;②石蜡油少许涂抹乳头;③操作者用拇指指尖按压产妇双侧乳根穴和膻中穴;④操作者左手十指和中指固定点乳头, 右手拇指反复按摩乳头, 清理乳头污垢, 乳头短平者用拇指和十指往外牵拉, 乳头凹陷者负压吸引出后用手牵拉, 舒展弯曲输乳管;⑤操作者左手C型固定乳房, 右手拇指沿着输乳管的方向离心性由乳根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 排出少量乳汁检查乳孔的通畅情况, 一侧乳房按摩25 min左右, 经产妇和乳头短平或凹陷者可以延长按摩时间或者增加按摩次数, 直至乳房硬结散开, 乳汁排出通畅, 婴儿吸吮自如, 产妇胀奶不适症状消失。

3 效果观察

3.1 产妇产后胀奶不适。

通过乳房按摩观察组50例均消失, 对照组经婴儿吸吮后41例产妇存在胀奶不适, 6例胀奶不适减轻, 3例胀奶症状消失。

3.2 婴儿吸吮后乳房排空情况。

观察组婴儿吸吮后32例乳房柔软无硬结, 18例硬结减小。对照组婴儿吸吮后3例柔软无硬结, 6例硬结减小, 22例婴儿吸吮后乳晕柔软, 乳房内硬结存在, 19例婴儿不吸吮不能, 产妇乳房胀奶不适。

3.3 纯母乳喂养情况。

观察组产后72 h婴儿吃母乳后可以入睡, 日排尿次数达6次以上35例, 对照组只有9例;观察组1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42例, 对照组只有20例;观察组4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43例, 观察组只有18例。

4 讨论

4.1 胀奶是由于产妇产后最初几天未能及时、充分、有效的给婴儿按需哺乳, 以致乳房内乳汁或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容量和水分淤积而引起的乳房肿块[2]。

4.2 古代中医认为妇人泌乳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共同协调作用于乳房的结果[3]。

4.3 进行乳房按摩可改善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乳房, 使乳腺管通畅, 使乳汁分泌旺盛;还可松解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筋膜的黏着, 保护乳房组织的弹性[4]。

4.4 如果对乳汁淤积引起肿胀的乳房护理不当, 不仅会使产妇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间接降低母乳喂养率[5]。

4.5 由护理人员为产妇进行规范的乳房按摩, 因按摩手法、力度准确到位, 充分保证了按摩的有效性, 避免了由产妇本人按摩因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按摩效果;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按摩的同时, 有足够时间传播围产期保健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 增进了护理人员与产妇之间的感情, 消除了产妇住院时的陌生、紧张、焦虑感;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按摩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乳头短平、乳头凹陷影响哺乳正常进行的不利因素, 及时帮助产妇牵拉纠正, 帮助辅导婴儿有效吸吮妈妈的乳头, 维持了泌乳素的水平, 保证了乳汁的正常分泌,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通过实施发现此法简单易掌握, 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胀奶时对乳房进行按摩, 对产妇乳汁的排出、泌乳量、婴儿吸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组均50例, 对照组产妇产后按产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胀奶时给于乳房按摩, 打通输乳管、清理乳头污垢、纠正畸形乳头、辅导婴儿正确有效的吸吮。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乳汁排出通畅, 婴儿吸吮顺利, 泌乳量明显增加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解除了产妇产后胀奶带来的不适, 提高了母乳喂养。结论 通过实施发现此法简单易掌握, 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奶胀,乳房按摩,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程藴玉, 陶五德.孕期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11, 27 (15) .

[2]赵海燕.浅谈产妇胀奶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9, 4 (17) .

[3]虞云娟.气血亏虚型缺乳产妇的中药治疗和临床护理.浙江临床医学, 2002, 4 (4) :30.

[4]张丽敏.按摩和吸吮产妇乳房的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5, 14 (4) :180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在我科分娩产妇总数为3 126例, 第1胎2 797例, 第2胎及以上329例, 剖宫产1 719例, 占55.0%, 剖宫产产妇年龄19~48岁, 孕周36~42周。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95.0% (2 970/3 126) , 随访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92.0% (2 876/3 126) 。

2 护理对策

2.1 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我院建立了孕妇学校, 对前来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的产妇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通过录像、图片、模型宣传资料等, 将母乳喂养好处, 母乳喂养技巧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孕妇及其家属, 使他们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为产后成功的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早接触、早吸吮

婴儿剖宫产娩出后与母亲行面颊皮肤接触, 回母婴同室病房后30min内, 完成常规护理后 (如测量生命体征、固定各种管道) , 由责任护士协助母婴皮肤接触, 并吸吮乳头30min以上, 其间再次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人工喂养的危害性, 指导正确喂奶姿势和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情感联系, 可以采用目光、语言、抚摸的方式交流。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能增进母婴感情,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消除术后疼痛和烦躁不安带来的负面情绪, 促进乳汁分泌, 强调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正确的监督指导, 使产妇及家属对有关知识增加认识, 从而能积极、正确、及时的喂哺婴儿。

2.3 实施健康教育2.3.1

2.3.1饮食指导:术后6h后即可给予既营养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肛门排气后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少量多餐, 多饮汤类, 以利于乳汁分泌。

2.3.2 睡眠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 以利于乳汁分泌, 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歩睡眠习惯, 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

2.3.3 乳房护理:每天喂奶前用温水擦洗乳头, 保持乳头清洁, 当发生乳头皲裂时在喂奶完毕后将乳汁涂在乳头上。

2.3.4 鼓励早期活动:早期活动能增加乳汁分泌, 而剖宫产术后, 刀口疼痛和子宫复旧痛是阻碍产妇早期活动的主要因素, 护士除教会产妇正确的活动方法外, 更应耐心的解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1]。

2.4 术后止痛

既往剖宫产术后, 产妇由于疲劳, 切口及宫缩疼痛使得产妇心理、生理诸多不适不愿接受早吸吮, 近2年我院采取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PCEA) , 非常明显地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反应, 同时又易于接受早吸吮, 产妇回病房后责任护士及时协助母乳喂养, 增加哺乳次数, 使用PCEA治疗的产妇多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使得催乳素分泌增加, 刺激乳腺分泌, 在病情许可情况下, 固定好镇痛, 鼓励产妇半坐卧位或环抱式哺乳[2]。

2.5 心理护理

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质量,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抑制乳汁分泌, 因此要做好剖宫产术后的心理护理。与产妇、家属进行思想交流, 找出产妇焦虑、抑郁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疏导, 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期。

总之,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消除了剖宫产产妇的思想顾虑, 缓解了由于剖宫产带来的身体不适, 辅以合理营养, 并加以正确指导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 泌乳量增加, 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

参考文献

[1]徐友环, 刘长兰.早期活动对剖宫产产妇恢复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5) :27.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月我科行剖宫产产妇200例, 年龄20-42岁, 平均年龄29.5岁;其中初产妇92例, 经产妇108例, 早产13例, 足月产187例, 出生时新生儿评分7-10分。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1.2.1.1 人员选择

护理工作由高度责任心、专业技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担任。

1.2.1.2 心理护理

(1) 乳汁分泌与妈妈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关系密切, 所以责任护士应针对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沟通, 消除其紧张与恐惧情绪。 (2) 纠正产妇和家属的一些错误的传统观念, 对他们担心母乳不足、营养不够等一些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心理, 护士应用委婉的语言、体贴耐心的说服, 让产妇树立信心, 让家属积极主动参与。 (3) 要密切观察产妇发生的细微情绪变化, 发现产妇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与耐心细致具体的指导, 提出相应对策。通过肢体语言给产妇心理和情感支持, 增强产妇的信心。 (4) 对于产妇的进步和成功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她们相信自己母乳喂养的能力。 (5) 发放一些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给予强化指导, 让产妇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用乳汁喂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 母乳喂养能预防婴儿多种疾病, 使宝宝聪明伶俐, 加深母子感情, 便于早期教育, 还有利于母亲的健康, 减少子宫出血等。

1.2.1.3 喂哺技巧

(1) 早开奶, 早吸吮是确保母乳喂养的关键。尽量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因为婴儿的吸吮反射通常在出生后第1小时内最强[1];做好第一口奶的争夺战, 确保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奶是母乳, 对婴儿可建立有益的肠道杆菌;对母亲可促进乳汁分泌, 使乳腺管通畅, 防止胀奶。方法是责任护士在安置好术后产妇的第一时间里对母婴进行第一次哺乳。手法要轻柔, 一手固定头部, 另一手固定臀部, 让婴儿采取环抱式趴在母亲胸前, 嘴巴包住妈妈奶头及大部分乳晕进行早吸吮。第一次一般5min左右, 要尽量打开包被或脱掉棉衣 (如室温允许) 。因为这样刚出生的婴儿可感觉到母亲的体温和心跳, 仿佛又回到妈妈的子宫里面, 而且婴儿心脏朝下较安全, 减少了婴儿刚到人间的恐惧感, 有利于早吸吮。 (2) 做好勤吸吮, 向家属讲明唯有宝宝有力的吸吮才是促进乳汁分泌不二的法则, 吸吮次数越多乳汁分泌越多的道理。 (3) 喂哺姿势, 采取正确的姿势:胸贴胸, 腹帖腹, 下颌贴乳房, 婴儿嘴巴张大, 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减少乳头皲裂。每次哺乳前用湿热毛巾热敷乳房3-5min[2], 同时按摩并轻轻抖动乳房刺激排乳反射, 并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 对于乳头凹陷或扁平的母亲, 每次哺乳前先做乳头操, 或是用拔奶器 (20mL针筒自制的拔奶器) 吸出乳头。

1.2.1.4

禁止喂糖水 (特殊情况例外) 和使用橡皮奶头。母乳不足时添加奶粉用奶勺。

1.2.1.5 饮食指导:

母乳来源于物质基础, 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才能保证有足量的乳汁分泌。术后6h给予米汤、鱼汤、蔬菜汤等流质饮食。肠蠕恢复后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含铁丰富和含钙的食物, 以增加体内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促进乳汁分泌[3]。

1.2.2 对照组护理方法

按照爱婴医院的要求, 给予产科传统的护理模式, 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实行常规指导。早接触、早开奶、按需所哺, 24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去枕平卧6h进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

1.3 评价标准

1.3.1 术后3d乳汁充足率

(1) 乳汁充足:婴儿吸吮时能听到有节律的吞咽声, 每次喂哺10-30min后就自动放开乳头并能安静入睡, 大便每日2-4次为稀软黄便。 (2) 乳汁不足:婴儿吸吮乳房1-2h后, 仍哭闹不停, 添加奶粉后安静入睡, 挤压乳晕及乳头无奶水或有极少奶水的流出。小便少于6次, 大便一次或无。

1.3.2 术后7d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乳汁分泌情况与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 母乳喂养的优点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进入医院的产妇希望能够及时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并给予面对面的正规指导。医务人员应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适应产妇的需要, 更好地开展母乳喂养工作。剖宫产术后的综合护理使产妇能够早泌乳, 多泌乳, 乳汁充足即保证了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又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这同时也体现了我院产科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注:乳汁充足比较χ2=32.147, P<0.005;纯母乳喂养比较χ2=29.325, P<0.005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我科剖宫产术后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 由有经验的专职护士给予心理疏导、行为指导、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 对照组100例, 实施常规的产科母乳喂养指导, 观察两组术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率和术后第7天纯母乳喂养率。所获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率为88%, 对照组54%, 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纯母乳喂养率90%, 对照组56%,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综合护理,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王颖.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12) :147-148.

[2]徐艳梅.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合理指导[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6) :95.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4-01

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可直接关系到婴儿身心健康和母亲的产后身体恢复。母乳喂养是为所有婴儿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营养最佳方法,实践证明,母乳喂养对婴儿母亲家庭和社会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母乳是天然的和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但是,有些做母亲的愿意用牛奶喂养婴儿,而不愿给婴儿喂自己的奶,除了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外,不了解喂母乳的好处,也是一个原因。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呢?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是不可替代的首选天然食品,且含有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使用方便随时取用,温度变化幅度小。对母亲的好处是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对产妇的恢复很有帮助,可以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母子依恋。因为价廉物美,给家庭减轻不少的经济负担。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母乳的各种营养不但配得刚刚好,由于婴儿的肠胃消化及肾脏排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虽不如牛乳,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婴儿的营养吸收得到,却不会增加消化及排泄的负担。母乳中也有良好的脂肪酸比例,不但容易吸收,也含有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供给婴儿正常的发育。

母乳中还有足够的氨基酸与乳糖等物质,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不但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更能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为标准,尽可能地模仿出与母乳“像”的配方,但是不论如何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多种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素,及抗发炎与免疫调节因子等。有的研究还指出,吃母乳的婴儿以后发生儿童糖尿病与儿童癌症的机会较低。对于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含抗体、排便因子),母亲應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

哺喂母乳对于婴儿的人格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极密切的关系。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和母亲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满足了婴儿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

曾在60年代受世界潮流的影响,群众中母乳喂养的优良传统淡化了,错误地认为采用配方奶制品及代乳口喂养好,是现代化的方法,结果导致婴儿腹泻等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及母乳喂养率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基金会已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在全球发起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从婴儿出生即建立起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现代一些年轻的母亲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也渴望成功地实行母乳喂养,但由于许多人对泌乳机制及哺乳方法技艺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处理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做母乳喂养培训,提高我们每位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能,在整个培训中我院重点抓了各项培训工作,每年进行1-2次母乳喂养政策培训和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系统地学习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首先提高我们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使每位职工都知道创建爱婴医院的概况和有关母乳喂养的政策及喂养的好处,普及母乳喂养的新观念、新知识、每个人都能起到贯彻母乳喂养宣传员的作用。重点对从事母乳喂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半脱产学习,我们掌握了母乳喂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能够指导产妇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技巧,如:母乳喂养好处,母婴同室的重要意义,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含吮姿势,手法挤奶操作等。在培训过程中从难从严安排到母婴同室去实际操作进口试,闭卷考试考核,做到人人达标。②对孕产妇及家属产前产后培训,目的是促使孕妇懂得分娩后自觉实施母乳喂养的意义,为产后实施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凡经过产前培训的母乳喂养率达99%,而未经产前培训的,虽在住院期间能做到母乳喂养,但仍有6-7%的产妇回到家后不能坚持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或混合喂养,因此应重视产前培训。待产中的培训,其目的是强化家属及产妇母乳喂养意识。产妇入院后护士向每位产妇发一本《母乳喂养好》小手册,同时宣传我院母乳喂养政策,利用碟片形式向孕妇及家属进一步讲解,使产妇主动配合我们促使母乳喂养工作的进行,产妇分娩后,应做到母婴同室,由责任护士负责指导产妇喂奶,讲授喂奶技巧,正确体位及含吮姿势,使产妇能做到会操作,做到饮食指导及乳房护理,产后立即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吸吮反射是人类的本能,早吸吮练习巩固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可获得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新生儿少得疾病,早吸吮不可减少奶胀发生,促进肠蠕动,早排肠粪和加强母婴联系,对于产妇母乳喂养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哺乳期可推迟月经,使母体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得以贮存,有利于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工作的体会 篇10

关键词:扩展服务,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1]。众所周知, 母乳喂养具有对婴儿提供营养、促进发育, 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 利于牙齿发育和保护, 促进母婴感情建立;对产妇可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哺乳期闭经、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且温度适宜, 方便经济等优点。

我国母乳喂养率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已经由1998年76%下降至2004年的64%, 母乳喂养关系到母亲和婴儿的健康[2]。因此,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对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产一科住院的4323例产妇 (3975例母婴同室, 348例母婴分离) , 采取产前孕期宣教, 产房护理、爱婴区护理、针对母婴同室及母婴分离的产妇采取不同的保持与促进泌乳的措施, 出院前指导、出院随访、产后康复、信息平台的建立与指导、母乳库的宣传等扩充常规服务、延展系统服务的“扩展服务”措施, 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降低产后乳腺炎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 提升病区管理效能及社会认可度。现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7月, 产一科收治产妇3657例, 共对3380例母婴同室, 277例母婴分离的产妇实施传统母乳喂养宣教和指导。2012年8月-2013年7月, 产一科收治产妇4323例, 共对3975例母婴同室, 348例母婴分离的产妇采取“扩展服务”促进母乳喂养。

1.2“扩展服务”全面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举措

1.2.1 产前孕期宣教

(1) 产科门诊护士站发放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资料。产检处陈列母乳喂养相关宣教资料和挂图, 介绍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乳腺炎的预防等。 (2) 孕妇学校宣教。每周六、周日上午常规在门诊开展免费的孕妇学校课程, 每月3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讲座。其中一堂“母乳喂养”专题讲座, 另在“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课程中讲述母乳喂养的好处, 正确的喂养方法等。设立有奖问答、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使产妇及家属认可并坚定母乳喂养, 消除其不正确观念 (如:前几天母乳不够, 母乳影响产妇体型等) , 并指导乳房护理 (如乳头过大或过小、凹陷或平坦乳头的处理, 产前清洗、哺乳期护理及断奶后乳房康复等) 。

1.2.2 产房护理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内, 由助产士将母婴进行早接触早吸吮30 min以上。促进母婴亲子感情的建立, 增强新生儿吸吮反射, 诱发产妇泌乳反射, 促进乳汁的分泌, 从而达到促进母乳喂养的目的。

1.3 爱婴区护理

1.3.1 母婴同室产妇回房后, 责任护士或组长现场协助并指导母乳喂养, 鼓励产妇进食, 坚持纯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 一昼夜喂奶约6~8次。鼓励并指导夜间坚持母乳喂养, 告知产妇夜间挤奶或哺乳1~3次更有利于乳汁分泌。次日晨进行病房网络电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视频宣教。责任护士或组长查房, 检查产妇母乳喂养方法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给予协助和指导。再次进行宣教, 告知采取舒适姿势 (本院剖宫产产妇常规采取侧卧位哺乳的卧式姿势, 预防腹部伤口受压疼痛而致产妇不愿哺乳;顺产产妇可卧式、坐式或怀抱式) 。告知纯母乳喂养4~6个月, 4~6个月后辅食的正确添加。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催乳膳食和科学的烹调方法, 鼓励按本院制作的“月子食谱”订餐或自行制作, 根据产妇饮食习惯, 选择营养丰富, 有助于乳汁分泌的食物。次日上午起采用产后康复仪的乳腺疏通和促乳模式进行乳房护理, 每日1~2次, 视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决定使用时日, 已完全达到纯母乳喂养标准 (两次喂哺间新生儿产生满足感且排尿>6次/d, 排便每天若干次, 婴儿生理性体质量丢失情况减少。) 即暂停康复仪促乳[4]。每周二、周五病房开展“亲子课堂”, 产妇及家属现场操作母乳喂养及挤奶等手法, 发放母乳喂养相关宣教资料 (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 如何防止乳头皲裂, 怎样促进纯母乳喂养等) 。对个别少乳的产妇还可采取手法及促乳精油按摩, 按摩的穴位有:膻中穴、乳根、天池、膺窗、神封等。本科室有3名护士参加产后康复按摩的专业培训, 具体按摩穴位与手法可参考张玉宇《穴位按摩治疗初产妇肝气郁滞型缺乳的效果观察》[5]) 。个别奶水较多可能引起乳涨的产妇, 使用电动吸乳器, 每日4~8次吸乳, 坚持母乳喂养, 防止产妇乳房胀痛引起不良情绪而动摇母乳喂养的信心。

1.3.2 母婴分离母婴分离是导致Ⅱ期泌乳延迟的主要原因, 主要因为母婴分离时产妇乳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 乳房胀痛发生率较高, 泌乳时间后延[6]。产妇回房后, 由责任护士或组长行入科宣教, 指导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方法。产后6 h后视产妇情况行电动吸乳器吸乳, 罩杯罩住双侧乳晕先自动按摩2~3 min, 快速吸吮7~8 min然后缓慢均匀吸吮。每次吸吮时间15 min最佳, 间隔3 h吸吮1次, 每天吸乳8次左右, 保障足够的吸奶次数, 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电动吸乳可有效防止乳腺管阻塞、乳汁瘀滞、乳房硬结的发生, 预防Ⅱ期泌乳延迟、促进乳汁分泌, 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为母婴同室后的母乳喂养奠定基础[7]。如新生儿因早产或其他原因转NICU治疗, 责任护士或组长主动与NICU医生沟通, 可视情况将母乳送至NICU供新生儿进行喂养。产妇需将专用奶瓶开水消毒, 单次吸吮, 首选电动吸乳器, 每次单独收集乳汁, 半小时内送往NICU。资料表明, 母乳喂养是早产儿的最佳喂养方式[8]。对于提高喂养耐受性, 减少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改善远期预后均有重要意义[9,10]。同时可以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和乳房护理的依从性。产后次日, 母婴分离产妇与母婴同室产妇一同观看病房网络电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视频, 责任护士或组长查房指导, 参加病房组织的“亲子课堂”, 领取母乳喂养相关宣教资料等。

1.3.3 出院前指导。出院前一日进行集中式出院宣教, 发放出院宣教资料, 鼓励纯母乳喂养, 科普产后康复措施 (如乳房下垂的预防、盆底康复等) , 告知产后母乳喂养24 h咨询电话。

1.4 出院随访

出院后1周及1个月, 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喂养情况并记录, 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导。尤其对新生儿或产妇住院等原因致母婴分离的产妇, 指导并鼓励其按住院期间的电动吸乳频率吸乳或手法挤奶, 强调母乳喂养的作用和意义, 鼓励其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随时拨打产后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增强其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1.5 产后康复解决后顾之忧

对个别乳房胀痛有硬块或自行挤奶困难者, 让其回院行电动吸乳或手法精油按摩, 根据产妇目前在家采取的吸乳方式给予建议、示范和指导, 至其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产妇断奶后可回院行产后康复, 防止并改善乳房下垂, 促进身体康复。

1.6 多种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指导

建立孕产妇QQ群, 产妇有任何母婴相关疑问可在QQ上留言, 由高年资产科医护人员定期答疑, 专业指导。医院外网设产科专科咨询平台, 解答产妇相关问题等。

1.7 母乳库的加入及宣传

2013年5月,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启动国内首个母乳库, 此举对母乳喂养的推动和实行意义重大, 值得临床各医院积极参加及大力推广宣传。本院将该消息告知孕产妇, 普及母乳喂养知识, 增强其对母乳喂养的认可和支持。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本科室2011年8月-2012年7月护理产妇总数3657例, 母婴分离277例, 母婴同室3380例, 采用常规的母乳喂养宣教方法。产后一月电话随访结果:3657例中536例无法联系, 随访的3121例中:人工喂养共472例 (其中母亲患传染病21例, 母婴分离人工喂养135人, 因生病服药、回老家等其他原因导致人工喂养316例) , 母乳喂养2649例, 母乳喂养率84.88%;其中母婴分离277例中, 坚持母乳喂养142例, 母婴分离的母乳喂养率51.26%。2012年8月起病区实施“扩展服务”全面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 至2013年7月共护理产妇总数4323例, 随访中841例无法联系, 随访的3482例中:人工喂养231例 (其中母亲患传染病16例, 母婴分离人工喂养39例, 因生病服药、回老家等其他原因导致人工喂养176例) , 母乳喂养3251例, 母乳喂养率93.37%;母婴分离348例中, 坚持母乳喂养309例, 母婴分离的母乳喂养率88.79%。

2.2 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下降

2011年8月-2012年7月, 产后住院期间发生乳房红肿、胀痛及乳腺炎共8例, 出院1月后随访发生乳腺炎共2例, 乳腺炎发生率为2.734‰。2012年8月-2013年7月, 产后住院期间发生乳房红肿、胀痛及乳腺炎的共0例, 出院1月后随访发生乳腺炎的产妇1例, 乳腺炎发生率为0.231‰。

2.3 病区管理效能及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

护士采取持续的、有计划的、产前产后无间隙的系统宣教, 对产妇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通过仪器、理疗、人工按摩等措施实施现场帮助和解决, 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立竿见影。护士长的管理效能也明显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态度和服务非常满意, 2011年8月-2012年7月满意度调查月平均93.26%, 2012年8月-2013年7月月平均满意度上升到99.17%, 满意度大大提升。同时, 由于新服务项目的开展, 护理内涵得到提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加, 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

3 讨论

“扩展服务”采用扩充常规服务、延展系统服务, 将宣教与具体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从产前到产后以及出院后, 对孕产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无间隙、形式多样的系统宣教, 对存在问题进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际帮助 (如康复仪促乳和电动吸乳器吸乳) , 解决其乳房下垂等顾虑及担忧, 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方法掌握更全面、具体、有效, 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提高母乳喂养率, 尤其提高了母婴分离的母乳喂养率, 降低了乳腺炎的发生, 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是一种低消耗, 高效益的服务模式[11]。同时, 由于护士更多时间与产妇接触和沟通, 主动给予实际帮助, 使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有效的沟通及解决措施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提升了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

上一篇: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下一篇:音乐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