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知识论文

2024-08-23

喂养知识论文(精选12篇)

喂养知识论文 篇1

红原县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辖9 乡2 镇, 是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笔者有幸于2013 年7 月~12 月到红原县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 临床工作中发现该地区患营养不良、感染性腹泻的小儿多见, 在做饮食指导时, 发现家长对喂养知识缺乏, 小儿喂养方式及膳食选择方面亦缺乏科学性, 而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 故笔者与同事对该地区各乡镇的0~3 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研, 包括喂养状况及家长喂养知识知晓情况, 现就喂养状况和家长喂养知识知晓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按比例在红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红原县各乡镇0~3 岁儿童共288 人, 其中男162 人, 女126 人, 对入选儿童进行一般情况及喂养状况及家长喂养知识的调查。

1.2 资料收集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①家长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喂养知识知道情况、获得渠道;③小儿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④牦牛奶的加工情况。对县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收集资料的培训, 分组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当场填写后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 应用SPSS 17.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0~3 岁儿童共288 人家长, 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94 人, 占32.64%, 0~4 月的小儿24 人, 4~36 月的小儿240 人。

2.2 不同文化程度母亲对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

家长对喂养知识包括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和制作以及代乳品的选择等知晓情况;来源主要有电视节目和亲属, 医生指导的只有1 例。不同文化程度对喂养知识掌握具有差异性, 文化程度高者掌握情况高于文化程度低者, 见表1。

2.3 6 个月内小儿主要喂养方式, 见表2。

参照1991 年WHO母乳喂养率的定义, 本次调查母乳喂养率为52.08%, 但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只有52 人, 仅占调查对象的18.05%。人工喂养者选择代乳品以牦牛奶、配方奶为主, 1~6 月龄之间选择牦牛奶和配方奶分别是191 人 (89.67%) 、16 人 (7.51%) , 调查发现对牦牛奶加工也未按科学方法进行, 有21 人未经煮沸, 185 人未加糖。

2.4 小儿开始辅食添加时间及人次

本次4 个月以上256 人, 添加辅食者仅72 人, 未加辅食184人, 1 月、2 月、4 月开始加各2 人, 5 月16 人, 71.88%的家庭都未给适龄小儿添加辅食, 见表3。

2.5 添加辅食种类添加食用频率较高的是米饭、糌粑, 没有人添加肝脏、动物血、鱼肝油, 添加辅食情况, 见表4。

3讨论

3.1 喂养知识知晓率低红原县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辖9 乡2 镇, 是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牧区人口居住分散, 且游动大, 同时从事儿保工作的专职人员也少, 因此对该地区的小儿家长来说, 要通过多渠道获得喂养知识相当困难, 从医疗保健途径获得者仅1 例, 占0.39%, 而庄镇漳等人的调查显示, 某市家长喂养知识从医生处获得者占18.97%[2]。同时家长也受文化层次及没有儿童保健意识的影响, 主动和自行获取相关知识条件受限。本研究288 例被调查者母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94 人, 仅占调查对象的32.64%, 而文化程度高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优于文化程度低者, 对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制作、代乳品的选择等知识完全不知道, 占21.53%, 部分知道占68.75%, 完全知道仅占9.72%。婴幼儿抚养人缺乏喂养知识, 是导致母乳喂养时间不够, 辅食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3], 家长喂养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小儿喂养状况, 因此应通过多种宣教途径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喂养知识的指导。

3.2 喂养方式有研究表明身长、体重、体块指数在1 月内的变化与喂养方式无关, 以后各时间段的生长与喂养方式有关, 且随着月份增长, 喂养方式的影响越大[4]。在此次调查中, 小组对该组小儿营养状况分析结果示体重低下者达62.64%, 生长迟缓患病率40.97%, 消瘦患病率16.67%也支持了此观点[5]。

3.2.1母乳喂养情况参照1991年WHO母乳喂养率的定义, 本次调查母乳喂养率为52.08%, 显著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婴儿母乳喂养率98.5%[6], 而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只有52人, 仅占调查对象的18.05%。此结果与喂养知识缺乏以及产妇一月后即要外出进行放牧等劳动有关, 因此该地区应当加强母乳喂养宣传教育, 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提高母乳喂养率。

3.2.2 人工喂养情况人工喂养是指母亲因母乳不足、患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母乳时, 采用牛乳、羊乳等乳制品或其他乳类、代乳品喂养婴儿的方法。一般选择更接近于母乳的多种配方乳, 满足婴儿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7]。母乳喂养是婴儿喂养最佳选择, 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者, 应首选婴儿配方奶粉喂养。本次调查中行人工喂养者选择代乳品以牦牛奶为主, 1~4月龄之间191 人 (89.67%) , 而选择配方奶仅16 人 (7.51%) , 这与该地区牦牛产业及缺乏喂养知识有关, 调查发现对牦牛奶加工也未按科学方法进行, 有21 人未做任何加工引用原奶, 185 人未加糖。同时实行人工喂养儿的家长对清洁、存奶等知识也不清楚, 被调查者曾患或现患腹泻者142 人 (49.31%) 。

3.3 辅食添加情况不尽合理为满足小儿不断生长发育的需要, 补充母乳及人工喂养的不足, 应按顺序自4~5 个月逐步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从表3 看出, 4 个月以上256 人, 添加辅食者仅72 人, 未加辅食184 人, 1 月、2 月、4 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各2 人, 5 月龄开始添加辅食16 人, 71.88%的家庭都未给适龄小儿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时间也存在过早或过晚的现象。从表4 看出添加品种不合理, 添加食用频率较高的是米饭、糌粑, 没有人添加肝脏、动物血、鱼肝油。动物性食物添加率也低, 而研究表明动物性食物添加率的多少与4~24 个月龄婴幼儿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呈正相关,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动物性食物对身长的影响越大[8]。

4 结论

红原县0~3 岁儿童喂养状况不乐观, 家长缺乏喂养知识, 需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喂养指导意识和技能, 对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进行形式多样的喂养指导, 包括喂养方式、代乳品的选择、辅食的添加等, 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玲, 李若玲.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与家长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和喂养技术的相关性分析[J].家庭护士, 2008, 6 (9) :755-757.

[2]庄镇漳, 陈丽娜, 陈德锋.科学喂养知识调查2706份问卷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10 (6) :470-471.

[3]赵丽云, 于冬梅, 刘爱东, 等.2006年中国儿童与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卫生研究, 2008, 37 (1) :65-67.

[4]尚磊, 潘凯丽, 江逊, 等.不同喂养方式对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 9 (6) :421-423.

[5]李艳、李小玉.红原县0~3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10) :30-32.

[6]康轶君, 颜虹, 王金丽, 等.中国西部45县农村2005年3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 (2) :109-114.

[7]费秀珍.人工喂养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4) :381-382.

[8]刘爱东, 赵丽云, 于冬梅, 等.中国2岁以下婴幼儿喂养状况研究[J].卫生研究, 2009, 38 (5) :555-557.

喂养知识论文 篇2

大多数人也熟知母乳喂养的好处,但这期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容易被误解的小盲点。

比如,有些人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于是,就尽可能地把断奶时间无限期延后。

这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母乳的营养成分,更适合新生儿的身体需求,当宝宝逐渐长大,需求的营养物质多样化,母乳未必能很好很全面地提供。同时,一直用母乳喂养,也会使成长中的宝宝从生理和心理上都不能尽快地适应外界环境,还有可能降低其身体对外畀的抵抗力。

母乳喂养首先一个前提是按需分配的,什么叫按需分配?只要他想吃就让他吃,尤其在新生儿期,按需分配的体现更突出一些,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要喂一次,以后随着生长发育,10天、15天后,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母亲也不要太教条,孩子醒了或者哭了闹了(小孩子用哭闹去反应)看他要有这个需求你就可以喂养。

如果孩子吃饱了,不哭不闹就慢慢睡觉了,在婴儿期间大概是这样。喂完之后,孩子的表情比较高兴或者跟你笑一下,或者看一看周围很安详,过一会儿自然而然就睡了,这是一个很健康的宝宝。如果宝宝闹或者很烦燥肯定是没吃饱,或者怎么哄他也不睡,你要看看是不是你的奶水不足,是不是喂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妈妈要更关注一些。如果孩子出现更多的问题,到医院跟保健医生进行咨询,这样就可以解决了。

另外,一直不断奶,对新妈妈的健康也是不利的,乳房一直在“使用”中,无法恢复孕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再比如,有些人听信广告,认为配方奶粉比母乳营养全面,觉得那是科学家根据宝宝的具体需要研制出来的,添加了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一定比自产自销的乳汁更有益。

实际上,不论配方奶粉如何营养全面,它也是人工制品,而母乳却是纯天然,不但含有数百种利于宝宝生长的营养元素,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物质。人工合成的配方奶,不会像母乳这样,是为宝宝量身打造,亲密无间地切合宝宝的成长需要——乳汁就像大自然赐给母亲和宝宝的奇迹。

况且,配方奶粉中难免会含有少量的香精、抗腐成分,这些,对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是不利的。专家鉴定,在宝宝出生的六个月里,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再逐渐配合奶粉、辅食等。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口味是非常清淡的,因为母乳的口味清淡,建议你需要给添加奶粉的话就给宝宝挑一些口味清淡的奶粉。

如果你给宝宝喝一些比较香浓的奶粉,宝宝会比较抗拒。(例如惠氏、雅培等等的奶粉)它的口味比较香、比较浓浓,宝宝可能会不爱吃。因为口味突然改变了,宝宝适应不了的话会影响宝宝吸收营养的。

妈妈可以给宝宝挑一些口味清淡的奶粉,100%乳糖的奶粉完全接近母乳的话,宝宝比较容易接受,也不怕宝宝喜欢那些香浓奶粉以后不爱喝母乳了(例如美赞臣......这方面妈妈可以到超市或者奶粉店了解)。挑一个接近乳头的软胶奶嘴,喂奶前用热水泡一下,使奶嘴更加柔软。同时在奶嘴上面沾些母乳。宝宝还小的情况下,他的味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样可以造成宝宝的一个味道嘅错觉,更加容易接受奶粉。现在还在家里带孩子的话,你现在就得给宝宝尝试开始添加奶粉。在每天喂奶的时候,把一两顿母乳改成奶粉。妈妈在喂宝宝喝奶粉的时候呢,可以让家人去喂,以免宝宝闻到妈妈身上的母乳的奶香味以后,抗拒吃奶粉。

另外要记得宝宝的奶粉用40度左右的温水去冲,日本奶粉用70度水去冲。两顿奶之间要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帮助宝宝消化吸收的。

喂白开水最好在喝奶前半小时到1小时去喂,或者是喝完奶以后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去喂。因为怕宝宝喝多白开水,喝奶的量就少了,吃不饱。或者是吃饱奶以后太快喂水,怕吃太饱/吸入太多空气,引起吐奶的现象出现.现在宝宝3个月了,可以给宝宝适当去添加辅食了。菜水、果汁(自己买水果榨汁)等等,到4个月以后可以给宝宝加点蛋黄汁、米粉等等,添加的时候记得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浓,适当给宝宝喝白开水帮助消化吸收的。

挑奶粉的妈妈可以挑一些DHA丰富的奶粉,因为0--6个月的宝宝是他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含有丰富DHA和ARA的奶粉,可以帮到宝宝脑部和视敏度发育。挑奶粉的时候你也可以多多了解这方面的问题。方便给宝宝挑一个适合现阶段发育的配方奶粉。

另外不建议你上班的时候把母乳放冰箱里存放,因为家里的冰箱平时也会放些剩菜或者是其他未煮熟的食物,单位的冰箱同事之间经常拉开放东西。这样冰箱就变相成了一个细菌的储存室,所以如果不确定你挑的奶瓶或者是放奶瓶的空间绝对卫生,或者是绝对密封的话。不建议你这样去做,现在宝宝的肠胃功能弱,怕他吃到一些变质的母乳会引起肠胃功能的吸收或者腹泻。母乳或者奶粉加热,千万不要用微波炉去加热。微波炉加热会破坏母乳或者奶粉的营养成分,你可以用专用的奶瓶加热器。或者用把整瓶奶放到开水里加热。这样加热均匀,也不会破坏奶粉的营养成分。

母乳喂养的好处

1、营养/生长:母乳是婴儿必须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6个月后添加副食婴儿将继续生长良好。

2、免疫: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因此能保证婴儿少得疾病。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得几率少,且能预防过敏。

3、牙齿的发育与保护:吸吮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且可预防由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有益于婴儿大脑发育: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此外,哺乳过程中,母亲声音、心音、气味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5、社会心理问题.(1)婴儿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受照料,有利于促进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2)最近有研究证明母乳喂养与高智商相关(Lucas 1992)。

6、其他

1.减少坏死性结肠炎的危险

2.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

喂养知识论文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4-01

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历史,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可直接关系到婴儿身心健康和母亲的产后身体恢复。母乳喂养是为所有婴儿健康成长提供可靠的营养最佳方法,实践证明,母乳喂养对婴儿母亲家庭和社会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母乳是天然的和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但是,有些做母亲的愿意用牛奶喂养婴儿,而不愿给婴儿喂自己的奶,除了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外,不了解喂母乳的好处,也是一个原因。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呢?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是不可替代的首选天然食品,且含有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使用方便随时取用,温度变化幅度小。对母亲的好处是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对产妇的恢复很有帮助,可以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母子依恋。因为价廉物美,给家庭减轻不少的经济负担。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母乳的各种营养不但配得刚刚好,由于婴儿的肠胃消化及肾脏排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虽不如牛乳,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婴儿的营养吸收得到,却不会增加消化及排泄的负担。母乳中也有良好的脂肪酸比例,不但容易吸收,也含有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供给婴儿正常的发育。

母乳中还有足够的氨基酸与乳糖等物质,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母乳不但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更能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为标准,尽可能地模仿出与母乳“像”的配方,但是不论如何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多种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素,及抗发炎与免疫调节因子等。有的研究还指出,吃母乳的婴儿以后发生儿童糖尿病与儿童癌症的机会较低。对于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含抗体、排便因子),母亲應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

哺喂母乳对于婴儿的人格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极密切的关系。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和母亲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满足了婴儿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

曾在60年代受世界潮流的影响,群众中母乳喂养的优良传统淡化了,错误地认为采用配方奶制品及代乳口喂养好,是现代化的方法,结果导致婴儿腹泻等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及母乳喂养率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基金会已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联合声明,在全球发起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从婴儿出生即建立起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现代一些年轻的母亲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也渴望成功地实行母乳喂养,但由于许多人对泌乳机制及哺乳方法技艺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处理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做母乳喂养培训,提高我们每位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能,在整个培训中我院重点抓了各项培训工作,每年进行1-2次母乳喂养政策培训和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系统地学习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首先提高我们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使每位职工都知道创建爱婴医院的概况和有关母乳喂养的政策及喂养的好处,普及母乳喂养的新观念、新知识、每个人都能起到贯彻母乳喂养宣传员的作用。重点对从事母乳喂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半脱产学习,我们掌握了母乳喂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能够指导产妇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技巧,如:母乳喂养好处,母婴同室的重要意义,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含吮姿势,手法挤奶操作等。在培训过程中从难从严安排到母婴同室去实际操作进口试,闭卷考试考核,做到人人达标。②对孕产妇及家属产前产后培训,目的是促使孕妇懂得分娩后自觉实施母乳喂养的意义,为产后实施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凡经过产前培训的母乳喂养率达99%,而未经产前培训的,虽在住院期间能做到母乳喂养,但仍有6-7%的产妇回到家后不能坚持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或混合喂养,因此应重视产前培训。待产中的培训,其目的是强化家属及产妇母乳喂养意识。产妇入院后护士向每位产妇发一本《母乳喂养好》小手册,同时宣传我院母乳喂养政策,利用碟片形式向孕妇及家属进一步讲解,使产妇主动配合我们促使母乳喂养工作的进行,产妇分娩后,应做到母婴同室,由责任护士负责指导产妇喂奶,讲授喂奶技巧,正确体位及含吮姿势,使产妇能做到会操作,做到饮食指导及乳房护理,产后立即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吸吮反射是人类的本能,早吸吮练习巩固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可获得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新生儿少得疾病,早吸吮不可减少奶胀发生,促进肠蠕动,早排肠粪和加强母婴联系,对于产妇母乳喂养可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哺乳期可推迟月经,使母体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得以贮存,有利于产后恢复。

喂养知识论文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3—2007年5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检查的6月龄~11月龄婴儿及其母亲或代养人各100名。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预调查后进行修改,使调查的依从性良好。调查表内容包括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家长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由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在儿保门诊对婴儿母亲或代养人进行提问并填写调查表,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调查目的,统一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2.2 实验室检查

对被调查的100名婴儿进行常见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性贫血、碘缺乏、锌缺乏)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末梢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尿碘、发锌等的检测。

1.2.3 统计学方法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婴儿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情况

婴儿家长的营养知识问卷满分应为10分,本次调查结果为3.49分±1.64分;喂养技术问卷满分应为5分,本次调查结果为1.78分±1.17分;喂养态度情况见表1。

3.2 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维生素D缺乏病的发生率为16%,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率为45%,碘缺乏的发生率为70%,锌缺乏的发生率为90%。(注:虽然测定血锌有助于了解目前锌营养状况,但是需要采集婴儿的颈静脉血,家长难以接受,故本次调查采用发锌测定以筛查锌缺乏。发锌测定常用于群体检查,反映以往的锌营养,可能导致筛查出的锌缺乏的发生率较高,须待进一步进行血锌检测以确诊。)

3.3 家长营养知识、喂养技术相关因素分析(见表2、表3)

以家长营养知识或喂养技术为因变量,以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为自变量,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家长营养知识的因素有3个,即母亲职业为军/警和父亲职业为商人的,其营养知识较差;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其营养知识越多;影响家长喂养技术的因素有2个,即母亲职业为军/警的,喂养技术较差;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其喂养技术越好。

3.4 婴儿营养性疾病与家长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性贫血、碘缺乏、锌缺乏)发生与否为因变量,以家长营养知识得分、喂养技术得分、喂养态度为自变量,在显著性水平α=0.10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知识获得渠道为电视广播、购买进口婴儿食品;碘缺乏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知识获得渠道为书籍、购买婴儿食品听从食品促销人员的宣传;锌缺乏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知识得分情况。

4 讨论

4.1 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技术普遍较低。营养知识的获得渠道以电视、书籍为主,从医务人员处获得的仅为10%;在为婴儿购买食品时,也主要是参考广告和食品促销人员的介绍,听从医务人员介绍的不足20%;接受过育儿指导的家长不足15%。以上说明应加强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积极采取家长愿意接受的形式,更好地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同时,本调查发现,母亲文化程度高,其营养知识、喂养技术都较好,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2];但是母亲职业为军/警的,其营养知识、喂养技术较低,尚待进一步研究其职业特征对喂养知识的影响。

4.2 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发生与家长喂养情况密切相关

本研究显示,家长从电视广播获取营养知识、为孩子买进口食品,婴儿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可能与目前电视广播中片面强调“婴儿补钙”,而对维生素D的补充介绍较少有关,同时进口食品不一定适合我国婴儿的营养需求。家长从书籍获得营养知识、听从食品促销人员介绍为孩子购买食品,婴儿易发生碘缺乏,由于目前对婴儿碘缺乏的相关介绍较少,加上食品促销人员因经济利益的原因推销产品,导致家长碘营养知识缺乏甚至错误,婴儿患碘缺乏的比率较高。家长的营养知识与婴儿锌缺乏密切相关,家长营养知识越多,婴儿锌缺乏的发生率越低。

4.3 应加强医务人员在指导家长进行婴儿科学喂养方面的作用

本调查发现,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与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医务人员除了应给予家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建议外,还应结合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给予常见营养性疾病喂养方面的特殊护理指导,促进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了解婴儿常见营养性疾病与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喂养方面的护理指导。[方法]选取进行健康检查的6月龄~11月龄婴儿100名,检测其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性贫血、碘缺乏、锌缺乏)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代养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情况。[结果]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家长营养知识、喂养技术较差,从医务人员处获得喂养指导的比率较低。[结论]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与家长的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在指导婴儿科学喂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婴儿,营养性疾病,营养知识,喂养态度,喂养技术,相关性

参考文献

[1]Li Y,Kong L,Hotta M,et al.Breast-feedingin Bangkok,Thailand:current status,matern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social[J].Pedia Int,1999,41(6):648-654.

母乳喂养知识学习培训总结 篇5

创建爱婴医院母乳喂养 知识学习培训总结

此次创建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基本告一段落,在这次培训中,已基本完成培训计划。我们首先对全院工作人员按18小时培训教材进行了培训,听课累计达500人次,观看录像累计达300人次。其次对重点科室妇产科、内(儿)科、妇幼人员及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使其掌握了国际“双十条”和本院所订的“十条”规定,了解了爱婴医院的全球性标准。最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试和评估,无一人缺席。闭卷式考试分数均在94分以上,满分20余人。考核评估用口头提问和技巧表演,无一人不合格。但我们不能满足,把此项工作做为考评科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我院真正达到爱婴标准。

母乳喂养新解 篇6

喂奶前怎么做乳房的消毒工作?

为保证宝宝能吃到卫生的奶,每次喂奶前我不仅把手洗干净,还用消毒纸巾仔细擦拭乳头和周围皮肤。我这种做法对吗?

母乳喂养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它是有菌喂养的过程,我们不要人为地变成无菌喂养的过程。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不要用消毒巾擦拭乳头和乳房周围,只要用温毛巾擦干净就可以了,这样做才不会杀死乳头周围的细菌,让宝宝在吸进乳汁的同时也吸进一部分细菌,帮助肠道菌群保持平衡。

他哭了是因为饿吗?

宝宝一哭,家里老人就让我赶紧给他喂奶,说是宝宝饿了,宝宝还小,就得按需哺乳,别让他老哭。所以现在我是宝宝一哭就喂奶。这样做对吗?

不要把喂奶当成止哭剂。孩子出生前生活在羊水中,出生后之所以他会哭,就是因为他肺内的很多水还没有被充分吸收,呼吸有些费劲,他要靠哭来获得更多的氧气。而哭的过程可以强迫性地使水在肺内被吸收,对孩子正常肺功能的建立有好处。很多孩子在2周到一个月时会出现呼吸道的一些问题,比如短暂的呼吸停止、快速呼吸、咳嗽等,照胸片时显示有肺炎。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肺水没有吸收好,而这种情况很多都是家长人为造成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哭就喂奶安抚,使孩子根本没有哭的机会,导致肺水不能很快被吸收。

呼吸道是一个开放的器官,细菌和病毒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如果肺水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就成了细菌病毒的培养基,使孩子出现呼吸道疾病。可见,肺水被吸收得越快,孩子的肺部就越健康,呼吸道的发育就越好。

有没有和母乳基本相似的配方奶?

我的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我担心母乳不够或下奶晚,想给宝宝准备配方奶,可是不知道怎么挑选配方奶,想问问崔大夫,有没有一种配方奶是和母乳基本相似的?

母乳是宝宝最佳的营养来源,目前没有一种配方奶能够与母乳比拟。因为目前还无法弄清楚母乳中所含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也无法模仿。

母乳下来之前可不可以先喂配方奶?

宝宝刚刚出生,我担心宝宝饿着,在母乳还没有下来之前,我先给宝宝喝点儿配方奶行不行?

现在我们一直在强调尽早开始母乳喂养的意义。因为让宝宝尽早吸吮妈妈的乳头,意义不在于能不能吸出乳汁,而在于帮他尽早建立起肠道菌群。妈妈的乳头上和乳头周围的皮肤都附着细菌,这些细菌是需氧菌。宝宝吸吮乳头时会把这些细菌连同空气(含有氧气)一起咽进去。需氧菌需要在有氧的环境下才能存活,在消化道内一路往下,氧气越消耗越少,需氧菌没有了氧气,存活的也越来越少。到结肠时已经是无氧环境,需氧菌已经无法存活。

而妈妈乳管里的厌氧菌也会被宝宝接下来吸到肚子里,在已经形成无氧环境的结肠内可快速增多,形成优势菌群。这些厌氧菌在氧气下无法存活。如果没有让宝宝先吞入需氧菌,它们不把氧气消耗掉,厌氧菌就不能很好地在宝宝的肠道内存活。这样一个非常奇妙的早期母乳喂养过程是任何人工喂养方式无法替代的。现在有的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益生菌,但如果没有先吸吮妈妈乳房这一过程,益生菌的添加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可见,让宝宝先吸入妈妈乳头的需氧菌,再吸乳管里的厌氧菌,使早期的肠道菌群很好地建立,随后才吸入初乳,这样的过程才是最好的。过去有人认为母乳中的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提高抵抗力,这种说法虽然不错,但母乳抗体的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更大的作用在于早期喂养中的肠道菌群的建立。如果宝宝还没有吸吮乳头就直接喝配方奶,肠道内的菌群还没有建立起来,牛奶蛋白进入肠道后,很有可能引起宝宝过敏。

母乳不够会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我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也想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可是我总担心自己的母乳不够,如果宝宝吃不饱,会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那还不如给他加配方奶呢。

担心乳汁不足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影响,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只要掌握好一个原则,妈妈们就不会左右为难了,这个原则就是,只要宝宝的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宝宝就不会出现营养不良,就可以坚持纯母乳喂养,而不必急着添加配方奶。

大三阳的妈妈能喂母乳吗?

我检查出是大三阳,家里人都不让我给宝宝喂奶,怕传染给他。我自己也很担心,这种情况只能让宝宝喝配方奶粉吗?

有的妈妈乙肝检查结果是表面抗原呈阳性,也就是大三阳或小三阳,通常认为只要查到乙肝有阳性记号就不能喂母乳,这是不科学的。只有妈妈血中的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106,才不能喂母乳,与大小三阳没有直接关系。应该检查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的载量,也就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情况,如果没有复制,那就说明没有传染性,就可以哺乳。

崔大夫提醒年轻妈妈

尽可能自然分娩,第一口母乳喂养,孩子的免疫系统才能很好建立,以后生病的机会才会大大减少。

母乳是宝宝最佳的无可替代的食物。

宝宝一出生,要让他尽早吸吮母乳,这样才能尽早使肠道菌群建立。

不要一哭就喂奶,适当哭一哭有利于宝宝肺部的健康。

喂奶前不要给乳房做消毒,这样会伤及宝宝的肠道菌群。

喂养知识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6月我科诊断的足月孕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年龄20~39岁, 中位年龄25.6岁;自然分娩65例, 剖宫产35例;对照组年龄19~41岁, 中位年龄28.1岁;自然分娩57例, 剖宫产43例。2组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未进行孕期知识听课。试验组到孕妇学校听课人均12次, 并发放了母乳喂养知识手册。详细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的形式:

在临床工作中, 根据孕妇不同文化层次, 实施个性化指导, 首先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让每一位孕妇均能够体会母爱的温馨。让她们感受到当妈妈的幸福与快乐。每一次进行产前检查均有意或无意灌输一些母乳喂养知识, 教会母乳喂养成功的知识技巧: (1) 早吸吮早开奶:正常分娩的新生儿, 断脐30min内, 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 与母亲皮肤接触的同时, 开始喂哺。吸吮可刺激乳汁的产生和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量, 同时还可促进婴儿肠蠕动, 早排胎粪。 (2) 勤吸吮:频繁吸吮会通过对乳头刺激反馈产生更多的乳汁。所以多吸吮、勤吸吮, 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奶量, 同时频繁吸吮能使乳腺管收缩、通畅, 减少乳胀、乳腺炎的发生。每月1号和18号进行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医院还配置示教婴儿、乳房等。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培训教会孕妇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正确的挤奶手法、怎样观察母乳喂养不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异常情况该怎么处理。每一位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 均发放一本母乳喂养手册, 使其在孕期便掌握更多的有关母乳喂养知识。每一位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均能得到专业的母乳喂养指导员的指导, 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 坚持24h母婴同室,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1.2.2 产后访视:

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产后1周之内要进行访视, 产后访视能够及时了解产妇在家的母乳情况, 产妇康复情况、婴儿发育情况, 给予专业的指导,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有利于母婴健康。

1.2.3 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健康教育组织体系中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 我科设有健康教育组长, 负责督促检查健康教育执行情况, 健康教育联络员, 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组长定期对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健康宣教工作好者予以表扬, 不理想者给予指导和帮助, 不进行健康宣教者予以处罚这样将健康宣教作为一项硬指标激发其健康宣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通过收集并记录2组孕妇产后母乳喂养喂养情况:母乳充足、母乳不足、乳头皲裂、乳房肿胀等资料。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程度、喂养效果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10个问题, 让产妇能复述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母乳喂养的方法, 每个问题均有3个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 分别得分10、9、8分。在出院前给予2组问卷评价测试: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一般, 69分及以下为差。

2 结果

试验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优良率、母乳喂养主动程度和母乳喂养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表2, 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 坚持举办孕期知识讲座。开展了以母乳喂养为中心的健康教育, 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进行孕期产前知识教育, 是孕妇在生理和心理上作好母乳喂养准备的先决条件。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1 首先要让孕妇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和饮料, 容易消化与吸收, 完全能满足出生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无需添加牛奶、果汁等。 (2)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 能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3) 母乳中含有婴儿人脑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 哺乳过程中, 母亲的声音、心跳、气味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 促进婴儿早期教育开发。 (4) 母乳是廉价方便的天然食品。 (5) 哺乳不仅可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阴道出血, 而且哺乳期有助于改善贫血, 有益于母亲的健康。 (6) 人工喂养除不具备以上的优越性外, 人工喂养的婴儿由于吸吮橡皮奶头, 婴儿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母乳喂养, 如改为母乳喂养, 婴儿会出现乳头错觉, 有拒奶、烦燥等现象。

3.2 指导孕妇做好准备工作

(1) 注意孕期营养。母亲营养不良会造成胎儿宫内发育不良, 还可影响产后乳汁的分泌。在整个孕期和哺乳期均需足够的营养, 多食含丰富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类的食物, 为产后泌乳做准备。 (2) 指导孕妇建立信心。大部分母亲均能成功地哺乳, 分娩后让婴儿尽早猛烈地吸吮, 如吸吮位置正确, 大多数乳头在婴儿吸吮后乳头的伸展性会有改善。 (3) 孕妇妊娠后应注意乳头、乳房的保养。乳房乳头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产后哺乳。在孕晚期要做好乳头的准备, 如乳头凹陷者教会做十字操, 给乳头一个好的形状;清洁乳房后用羊脂油按摩乳头, 增加乳头柔韧性;由外向内轻轻按摩乳房, 以便疏通乳腺管;使用宽带、棉制乳罩支撑乳房, 可防止乳房下垂[2]。 (4)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保证妊娠期身体健康及顺利分娩, 是母亲产后能分泌充足乳汁的重要前提。另外, 要取得家人的支持, 树立信心, 母乳喂养才能成功。

由于我们是基层医院, 面临的多数是农村孕妇, 部分孕妇根本无暇进行孕期检查。还有部分孕妇思想守旧, 认为母乳喂养很简单, 无需学习、了解、掌握。针对这些情况, 我院采用了在广场、门诊、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设置健康知识宣传栏, 还通过媒体广播、电视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传[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健康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 健康教育是运用护理程序、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孕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由70%上升到98%, 母乳喂养成功率由61%上升到97%。总之在孕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能够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摘要:目的 观察孕期健康知识教育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未进行孕期健康知识宣教, 试验组给予孕期健康知识教育。比较2组母乳喂养知道掌握情况、母乳喂养主动程度和母乳喂养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优良率、母乳喂养主动程度和母乳喂养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在孕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知识, 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

参考文献

[1] 王立娟, 李晓雯, 周春梅.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1, 22 (21) :132-133.

[2] 王艳, 牛彩红, 杨淑梅.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选择和母乳喂养率提高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46) :49.

喂养知识论文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7~2008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 长期居住在石河子市的产妇及其婴儿347对。要求产妇无认知障碍、知情同意、单胎妊娠, 排除母婴器质性疾病不能参与调查者。

1.2 方法

调查问卷在澳大利亚、肯尼亚和越南的母乳喂养队列研究中广泛使用, 并在2003~2004年新疆母乳喂养队列研究中使用过, 经过信度和效度测试, 所有问卷都合格。婴儿出生后1周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基础调查 (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婴儿1周内的喂养和健康状况、喂养观念和态度调查) , 出院后在婴儿0.5、1.5、2.5、3.5、4.5及6个月按月电话随访婴儿的喂养状况。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及统计分析。生存分析用于计算母乳喂养率, Cox模型用于分析喂养观念和态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1.3 定义

依据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的母乳喂养定义: (1) 纯母乳喂养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EBF) :除母乳外不喂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 (包括不喂水) 。但是, 允许婴儿服用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的滴剂或糖浆。 (2) 几乎纯母乳喂养 (Almost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指除母乳外, 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 但每天不超过l~2次, 每次不超过l~2口。 (3) 全母乳喂养 (Full Breastfeeding, FBF) :包括纯母乳喂养和几乎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 (Any Breastfeeding, ABF) :婴幼儿必须接受母乳, 不论是否接受其他食物。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5、2.5、3.5、4.5及6个月的失访率分别是0.6%, 0.6%, 0.9%, 1.4%和2.6%。产妇年龄 (19~40) 岁, 平均 (30±3.8) 岁。婴儿出生体重 (2 300~4 900) g, 平均 (3 483.5±462.3) g, 男性婴儿占52.5%。孕周平均 (39.1±1.2) 周, 初产妇占88.5%, 剖宫产占79.8%。母亲职业:家庭妇女90人, 占25.9%;个体80人, 占23.1%;工人53人, 占15.3%;办公室工作人员109人, 占31.4%;其他15人, 占4.3%。

2.2 母亲的喂养观念和态度

较多的母亲认为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两者都好 (占87.3%) , 婴儿配方奶粉不如母乳 (占95.3%) , “喂奶次数越多乳房产奶量就越多” (占72.1%) , “休息和放松是保证充足奶水的必要条件” (占95.8%) 。较少的母亲认为“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 (占37.7%) , 较少的母亲认为纯母乳喂养能完全满足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占37.9%) 。57.3%的母亲打算纯母乳喂养, 48.4%的母亲打算在婴儿4~5个月添加辅食, 37.3%的母亲打算在婴儿10个月之后断奶, 具体见表1。

2.3 婴儿六个月内的喂养情况

2007~2008年石河子市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达到80%, 住院分娩期间母乳喂养率较高为95.4%, 但6个月母乳喂养率低于80%, 为72.7%;6个月内全母乳喂养率较低, 由住院期间的56.2%降低到6个月的5.5%;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低, 由住院期间的30.6%降低到6个月的2.0%, 4~6个月之间全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降幅较大。详见表2。

2.4 喂养观念和态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在上述反映喂养观念和态度的10个指标中, 通过Cox回归模型筛选出的影响母乳喂养 (Any Breastfeeding) 的因素有3个:打算母乳喂养的时间、“许多母亲母乳不足”和“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将筛选出的3个因素纳入多因素模型 (Forward LR) , 其中打算母乳喂养的时间和“用婴儿配方奶粉的喂养的婴儿, 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这两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许多母亲母乳不足”这个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注:0个月指婴儿出生后1周内, “6个月”不包含6个月该时点

打算母乳喂养时间在6.1~10个月之间的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 (Adjust RR) 是打算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的0.49倍 (95%CI:0.29~0.84) ;打算母乳喂养时间大于10个月的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是打算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的0.37倍 (95%CI:0.21~0.64) 。不知道“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是否长”的母亲, 其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比认为“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母亲低 (Adjust RR=0.25, 95%CI:0.13~0.48) 。见表3。

3 讨论

2007~2008年石河子市母亲具有较积极的喂养观念和态度, 如较多的母亲打算纯母乳喂养, 较多的母亲认识到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好处、婴儿配方奶粉不如母乳、“休息和放松是保证母乳充足的必要条件”、“喂奶次数越多乳房产奶量就越多”。但仍有较多的母亲不能认识到纯母乳喂养能完全满足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打算给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过早, 主要集中在4~5个月;打算断奶的时间过早, 大多数母亲打算在婴儿10个月前断奶。

1992年我国国务院颁发《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要求提高4~6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2000年使母乳喂养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0%。2007~2008年石河子市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达到80%, 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较高 (95.4%) , 但6个月母乳喂养率低于80%, 为72.7%;6个月内全母乳喂养率较低,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低, 4~6个月之间全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的降幅较大。可能受传统喂养观念和4.5个月左右母亲返回工作岗位的影响。

母亲的母乳喂养观念和态度预示着实际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2,3]。本研究中打算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母亲, 其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越低, 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似。DONATH等[3]2003年的一项队列研究报道打算母乳喂养至少5个月的母亲, 实际母乳喂养的平均持续时间是4.4个月。相反, 只打算母乳喂养1个月的母亲, 实际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只有2.5个月。郭清等[4]对广州市1 320例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表明母乳喂养态度影响爱婴医院院内母乳喂养。

不知道“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是否长”的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比认为“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晚上醒来的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母亲低。没有用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经历的母亲, 可能遇到的母乳喂养问题 (如母乳不足, 乳头皲裂, 婴儿吸吮困难等) 更少, 添加婴儿配方奶粉的可能性更低, 更倾向于延长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WHO.Report of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on the optimal duration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J].Geneva, 2001.

[2]DIGIROLAMO A, THOMPSON N, MARTORELL R, et al.In-tention or experience?Predictors of continued breastfeeding[J].Health Educ Behav, 2005, 32 (2) :208-226.

[3]DONATH SM, AMIR LH, ALSPAC Study Team.Relationshipbetween prenatal infant feeding intention and initiation and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a cohort study[J].Acta Paediatr, 2003, 92 (3) :352-356.

喂养知识论文 篇9

关键词:婴儿,母乳喂养,混合喂养

早期喂养是婴儿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对婴儿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1]。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如何合理科学喂养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2]。目前产妇常用的喂养方式主要有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纯人工乳品喂养等[3]。我院选择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两种方式分组对比喂养效果,研究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8月出生的96例健康婴儿,抽签随机分为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各48例。母乳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6~34(18.1±3.5)d,体重2.5~4.1(3.1±0.4)kg,身高47.2~56.4(51.8±2.4)cm;混合喂养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7~32(18.4±3.8)d,体重2.5~4.0(3.2±0.4)Kg,身高47.4~56.3(52.0±2.5)cm。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母乳组采用纯母乳喂养。喂奶前保持乳头干净卫生和乳房皮肤光滑,避免异物和乳房干燥;喂乳姿势采用卧床或坐姿,避免婴儿头颈弯曲;白天(8~18h)3h/次,夜间20h、凌晨2h各喂养一次。混合喂养组在以喂养母乳为主的情况下喂养牛奶、奶粉、婴儿米粉等乳制品,喂养方法和参考次数同母乳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比较两组婴儿喂养2、4个月的身高体重、Hb指标以及MDI、PDI。采用医用婴儿测量尺、婴儿秤测量身高体重;在婴儿足跟部毛细血管采集血清样本,采用我院血红蛋白测定仪(上海欣蔓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B1002)检测Hb指标;采用智力发育量表和运动量表测量MDI、PDI。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值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喂养2个月后两组婴儿相关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4个月后母乳组婴儿身高体重、Hb含量、MDI和PDI相较混合喂养组显著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婴儿喂养营养健康成为医学和无数家庭关注的热点,据WTO研究统计,至少1/3婴幼儿营养不良和早期喂养不当有关,婴儿营养不良不仅对婴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易引起早期贫血、神经组织受损等后果[4],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分组对比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效果,研究母乳喂养在婴儿早期发育中的影响。

母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乳糖以及微量元素铁锌等纯天然营养成分,在婴儿早期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婴儿免疫力,对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科学领域不断改良乳制品,但其营养价值始终无法和母乳相比[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喂养2个月后母乳组婴儿身高体重、Hb含量、MDI和PDI较混合喂养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喂养整体效果由于混养组,这和邓洪英等[6]的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认为母乳和混合喂养2个月婴儿在身高体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院分析认为这可能和两者研究例数和不同婴儿体质差异有关;喂养4个月后,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Hb以及MDI、PDI均有较大提升,母乳组相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母乳组(118.5±11.5g/L)相较对照组(112.8±10.8g/L)差距尤为明显,而Hp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证明充足的血红蛋白能帮助婴儿提高免疫力,改善贫血、呼吸缺氧等不良症状[7],说明母乳喂养综合效果明显,这和曲海新[8]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母乳喂养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和提高免疫力,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产妇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陈宇,李晶,刘惠娟,等.婴儿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4,52(10):982-985.

[2]张慧,崔其亮,吴繁,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70-1074.

[3]牟飞飞,都美玲,陈少蕾,等.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9(3):53-56.

[4]徐兰飞,曹旭英,金志彪,等.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06-108.

[5]孙琦,诸宏伟,台晓燕,等.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73-2775.

[6]邓洪英,袁芳,蒋艳君,等.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8(33):67-68.

[7]楼燕芳.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22):201-203.

喂养知识论文 篇10

近年来, 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已成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母乳喂养 (breast feeding, BF) 对母婴的健康均有益。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1998年创建爱婴医院并获得省级爱婴医院称号。为提高和巩固母乳喂养, 我科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设计出贯穿于整个孕期、产程、产后的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表, 针对每个个体有评估、有计划、有目标、有落实、有质量控制。由于目前国内传统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多以口头指导、健康处方、示范教育、母婴同室等方法为主, 计划性不强, 效果不理想。本项目旨对每个个体进行评估, 根据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个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指导, 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每个个体所需, 实现母乳喂养工作个性化、阶段性、预见性、连续性的特点。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研究, 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主动掌握知识能力、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对BF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BF效果及工作效率, 提高BF教育普及率, 从而提高BF率。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 提高母婴健康, 使个体化母乳喂养工作更具专业性具有特殊作用,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母乳喂养的作用

母乳喂养是最适于婴幼儿的自然喂养方式, 为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提供了最合理营养。2014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母乳喂养是确保儿童健康和生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它不仅可以为婴儿的健康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而且既卫生又安全, 特别重要的是其中所含的免疫物质和抗感染成分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和其他疾病。研究表明早期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1,2,3,4,5]的发生, 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时纯母乳喂养能有助于自然避孕、降低产后出血和肥胖的发生率[6], 也可以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从长远来看, 它对整个人群的健康都有促进作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CNICEF) 倡导婴儿出生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澳大利亚2000年母乳喂养的目标是出院时母乳喂养率达95%、3个月母乳喂养率达80%。我国政府已将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列为一项国策, 同时将“除有医学指征, 80%以上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作为爱婴医院的政策性指标, 目的是通过促进、提高纯母乳喂养, 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 保障婴幼儿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从而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但是, 母乳喂养现状不容乐观, 加拿大有项研究显示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50%, 同样在美国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也低于2010年制定的50%的目标, 只有27%的母亲能在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从20世纪70年代起, 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国际化现象开始波及我国, 纯母乳喂养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如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 0-6个月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6%, 城市地区为15.8%[7], 与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中提出的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相比, 尚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对母乳喂养认识的提高和促进母乳喂养措施的实施, 我国的母乳喂养水平正在提高, 但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发展纲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 母乳喂养的影响

母乳喂养是一种脆弱、易变的行为, 早产、剖宫产、母亲孕期疾病、低出生体重、家庭社会支持、间接喂养经验、产妇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影响[7,8,9]。Basire K等[10]报道, 虽然所有的妇女都知晓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但是他们发现实际上母乳喂养要比她们想象的困难。2001年, 郭清[11]等对广州1320例4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 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母亲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母乳喂养态度, 而影响纯母乳喂养持续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母亲喂养信念;2013年, 李青颖等对重庆市633名0-36个月龄的婴幼儿母亲的研究结果显示, 自觉母乳能满足婴儿需求, 是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有利因素[12];2013年, 代兰芬对160例住院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认知研究发现, 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状况不足、对自己的乳汁量和母乳喂养信心不足、社会支持不足是影响纯母乳喂养建立的原因。多个研究中心证实, 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中母乳喂养自信心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的母乳喂养方法与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为临床母乳喂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个体化母乳喂养护理路径针对个体, 整体的、全面的看待产妇, 对其生理、心理、情感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制定符合个体的护理计划。满足不同产妇的需求, 使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护理路径对每个孕产妇进行充分的评估, 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与护理。节约人力资源, 重点突出, 避免了内容千篇一律, 充分体现尊重个体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母乳喂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发挥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 目标明确、具体, 内容详实, 杜绝了产妇教育程度不同, 知识面的差异性。护士按照护理路径进行工作, 按质按量完成计划性工作。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最终结果是为产妇建立档案, 选择最佳的母乳喂养护理方案, 降低医患双方成本, 提高护理效果。

母乳喂养“六步走” 篇11

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好处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儿童期肥胖等等。每年8月初是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喂养,制胜一球,受益一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实现母乳喂养,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的刘菊凝医生教给新妈妈们一套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第一步 初次哺乳宜“三早”

早接触 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60分钟以内开始,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分娩过后,医护人员就会将宝宝带到妈妈身边,保持母子肌肤相亲,使母亲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待产、分娩后心理上得到安慰,也使初生的宝宝在皮肤接触时很快表现安静,此项措施不仅促进母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也使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尽早形成。

早吸吮 生后6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在分娩后的头一个小时内,大多数新生儿对哺乳或爱抚都很感兴趣,利用这段时间启动母乳喂养是较为适宜的。尽早地吸吮乳汁,这样会给宝宝留下一个很深的记忆,以后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吸吮。尽早地让婴儿吸吮乳头,可使母亲体内产生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前者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后者刺激乳腺腺泡,可尽早产生泌乳。

早开奶 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60分钟以内。婴儿早开奶可得到初乳,早得到第一次免疫。乳腺初次生成的乳汁称为初乳,是一种发黄的或清澈的糖浆样液体。初乳富含蛋白质和抗体,可以保护新生的小宝宝避免感染,还能帮助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

第二步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所谓母婴同室,就是指母亲和宝宝24小时在一起,最长分开不超过1小时。母婴同室的好处就是促进母乳喂养。有些妈妈及其家属认为白天还好,在夜间喂奶太累了,不好坚持。其实妈妈和小宝贝在一起,宝宝要吃,妈妈就喂,宝宝睡了,妈妈也睡会儿,就可以很好的坚持下来。

母乳喂养并不像配方奶那样强调几个小时喂一次,她更尊重母亲和孩子的意愿,按他们的需要来进行哺乳,如果宝宝饿了,或是妈妈感觉乳房胀满,就可以进行哺乳。这样宝宝会感到安全和满足,而产生的乳汁可以尽快排空,对于妈妈的乳腺健康和保证乳汁的分泌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步 让宝宝顺利地吃到奶

正确的含接姿势

1.用一只手托住乳房,将拇指放在上面,其他手指在下面。然后用您的乳头接触宝宝的嘴唇,轻轻地敲打,这样能诱使宝宝张开小嘴。

2.当宝宝张嘴时,逐渐移动宝宝靠近乳房,当宝宝张大嘴的瞬间,将乳头及乳晕(乳头周围的黑色区域)送入口中,宝宝的嘴自然就能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即所谓正确的含接。

3.当宝宝有效吸吮,吃完一侧乳房的乳汁时,再喂另一侧。有效吸吮时可听到宝宝的吞咽声。在乳汁开始旺盛分泌之前的几天,宝宝大概要吸吮5~10次,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来吞咽。一旦乳汁开始旺盛的分泌了,每次吸吮都可以听到吞咽的声音。

第四步 选择最合适的哺乳姿势

摇篮式哺乳 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优点 最简便易学的姿势,多数母亲最常用的姿势。

侧卧式哺乳 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宝宝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位。用枕头支撑住您的后背。如果是在剖宫产术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姿势。

优点 哺乳中便于休息,会阴切开术后疼痛或痔疮疼痛的妇女采用此姿势最舒适。

第五步 吃完之后,别忘帮宝宝打嗝

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哭泣或咽奶时吞入了空气,吞咽下的空气填充在胃里,会让宝宝感到饱胀不适,因此需要在哺乳结束后帮助宝贝把空气排出来,否则突然出现的漾奶和睡眠中的哭闹会让您手忙脚乱的。帮助宝宝打嗝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头枕肩上,托着小屁屁抱好宝宝,让宝宝的头枕在您的肩膀上,用另一只手轻抚或轻拍宝宝的后背中部靠下的位置,直至听到打嗝的声音。

第六步 频繁吸吮,让乳汁源源不断

宝宝看似没完没了的吮吸实际上是在告诉妈妈:我想吃奶,请尽量多地制造乳汁吧。吮吸越早越勤,乳汁就会分泌得越多。在乳汁的生成过程中,泌乳素和催产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宝宝对乳腺的吮吸可刺激大脑,向血液中释放泌乳素,泌乳素使乳腺腺泡细胞自血液里吸收水和养分,生成乳汁。而当宝宝吮吸、觉醒和哭闹时,大脑可向血液中分泌催产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肉细胞收缩,驱出乳汁供宝宝食用。

此外,乳房中生成的乳汁不断地被排空,也是刺激产奶的一个信号。乳汁不断地消耗,妈妈的大脑就会不断地下达命令,使乳房再度充盈。所以有许多妈妈没办法让宝宝吮吸乳头而仅仅使用吸奶器,却也同样能够实现母乳喂养。

链接

新生儿可以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吗?

乳汁HBV能否引起新生儿感染,取决于新生儿体内有无抗-HBs。

如新生儿没有注射HBIG,仅接种疫苗,在6周龄前尽量避免母乳喂养,因新生儿体内没有抗-HBs,没有免疫力。

如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0、1、6月各1次),体内存在抗-HBs,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不会感染。乳汁中存在HBV,有传染性,但明显低于血液。乙肝病毒主要经破坏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血液传播,不是经消化道传播的。如果发现母亲乳房或乳头有损伤,应暂停哺乳,挤出乳汁,让伤口修复后再行哺乳。

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肝功能不正常,建议暂不哺乳,而且母婴间最好暂时不要密切接触。

(摘自《苏州日报》)

喂养知识论文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0例早产儿, 所有患儿均无消化道畸形和出血性疾病。出生时1min Apgar评分为8~10分, 病情稳定, 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无窒息抢救史。出生后3 d内均未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母在孕期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理。其中男婴105例, 女婴95例。胎龄28~35 (33.5±2.5) w。出生体重1160~2218 (1325±260) g。顺产122例, 剖宫产78例。将该组患儿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禁食4h, 如生命体征平稳先予以非营养性吸吮, 观察其吸吮、吞咽功能是否协调决定是否开奶。除喂养方式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按需喂养, 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 具体方法如下。

1.2.1 按需喂养

对照组采用按需喂养, 机械通气的患儿机械通气期间不开奶, 撤机后按照常规开奶。1∶1稀释配方乳开始10~20ml/ (kg·d) , 奶液温度控制在38~40℃, 以后每天增加10~15ml/次, 2~4d后逐渐加量直至全量经口喂养。奶量增加的多少根据早产儿的体重调整。

1.2.2 早期微量喂养

喂养新生儿配方奶或早产儿配方奶, 按照0.5~1.0ml (kg·h) 的奶量进行喂养, 以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 1次/2~3h, 每日每次增加0.5~3ml/kg, 持续3~6d。根据患儿的残余奶量、呕吐、腹胀及排便情况逐渐增加每次奶量, 直至过渡到全量经口喂养。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体重增长情况 (每天进行体重的称量) 、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 (黄疸、肝功能损害以及坏死性肠炎等) 。其中有以下1项或1项以上表现者提示出现喂养不耐受[3]: (1) 如有频繁呕吐, 每天>3次。 (2) 腹胀 (24h腹围增加1.5cm伴肠型) 。 (3) 频繁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 (心率<80次) 。胃潴留量超过喂入量30%。 (4) 胃内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 (5) 禁食超过2次。 (6) 粪便隐血阳性。 (7) 第2周末喂入奶量<10 ml/kg·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 体重增长速度大于对照组 (P<0.05) 。详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生儿监护病房的设立, 早产儿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但早产儿的消化道胃肠功能较为薄弱, 喂养不当可加重期损害。微量喂养一般指在出生后早期以10~20ml/ (kg·d) 或0.5~1.0 (/kg·h) 的奶量进行喂养的方法,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 早期住院喂养能减少喂养不耐受及肠胃损害的发生率。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 微量喂养不仅可获取更多的能量、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 促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发育, 提高肠道黏膜酶的分泌及活性, 增强机体肠道免疫与消化功能, 增加十二指肠蠕动[2], 还可通过消化道内的感觉纤维兴奋迷走神经, 提高胃肠激素的水平, 促进胆汁的分泌。早期微量喂养在保证患儿摄取足够营养的同时, 使患儿胃肠道直接接受食物的刺激, 促进胃肠道酶的分泌, 具有更好的耐受性[3]。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 体重增长速度大于对照组 (P<0.05) 。

注:组间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早期微量喂养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 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减少生理性体重的下降时间, 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唐成和, 李树军, 刘爱娟.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 (4) :394-397.

[2]覃超强, 骆新年.危重新生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1 (5) :231-232.

上一篇:K562下一篇:创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