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2024-07-21

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精选6篇)

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篇1

摘要:目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水平、探讨更适合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00例新生儿黄疸的入院资料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更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的新生儿黄疸经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重视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其更好地恢复健康[1]。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体现为其既是病理现象,又是生理现象,严重时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进而产生胆红素脑病,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有效地治疗黄疸、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其中,男婴55名,女婴45名;生理性黄疸40名,病理性黄疸60名。

1.2 方法

入院认真分析并了解患儿的年龄、分娩、喂养方式、体质量、母婴血型及皮肤染黄的程度,对于头皮血肿、病患体温、大小便颜色、吃奶情况等及时了解。生理性的黄疸患儿应采用抚触及水疗的护理,每天测定其体内黄疸的指数。及时观察、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精神的反映状态,注意其有无出现感染、抽搐等症状,对检验单进行查阅,了解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值。

2 结果

接受药物治疗患儿35例,经过动态胆红素的监测显示,胆红素的消退与蓝光照射相比,效果较为缓慢。早期护理,应将护理的重点放在给患儿及时服药上,护理过程中,难点是护理疗程较长,而后期的护理任务应为防止感染。而接受光疗的病患儿共65例,在采用光疗进行护理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及时处置,成为护理的关键。接受光疗的患儿,其平均日照射时间为6~8h,光疗的疗程为3~5d[2]。病患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之后,患儿体内黄疸消退的情况较为满意,不但缩短了治疗的病程,而且未出现相关的并发症。

3 护理体会

3.1 对病情的观察

医生应及时地了解新生儿的体重、母婴血型、喂养情况以及大便颜色、尿液颜色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能反映出患儿体内黄疸的特点、量的多少等。注重对病患的观察,注意其巩膜及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颜色逐渐变深的,说明黄疸增多,这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治疗的措施[3]。

3.2 对患儿的体征进行检查

在护理的时候,对病患的体征进行观察十分必要。例如,观察其体温、呼吸与脉搏跳动的变化、心跳次数正常与否、有无昏睡昏迷、肢体抽动等情况的出现等。进一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出现,患儿的体温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季室温过高、新生儿的体内的水分不足,进而引发其出现高热脱水现象,冬季则相反,应防止患儿因寒冷导致的硬肿症。

3.3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能有效地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在进行哺乳时,婴儿出现啼哭不止现象,则说明咽喉出现肿痛或者口腔黏膜溃疡等,建议选择人工喂养,减少母乳喂养次数,有利于其肠道的蠕动,促进患儿体内胆红素及大便的顺利排出。

3.4 光疗护理

进行光疗时,可将患儿放入光疗箱中,头部偏向一侧,检查其的眼罩有无松脱现象,使患儿更舒适、安全,可预防患儿出现溢乳呛咳现象。照射开始之前,先测试患儿的体温,对照射的时间做好记录,测体温时,不要将体温计放置在灯光之下,光疗的过程中,多喂水、补充体内的水分。光疗过程中,注意新生患儿的皮肤是否有皮疹、发红、干燥、呕吐、烦躁、腹胀、发热等现象,当停止光疗时,记录光疗仪所用的照射时间并切断电源,给新生儿穿好衣服、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应做好光疗仪的消毒、清洗工作,确保仪器的卫生安全[4]。

3.5 水疗护理

可将婴儿放至水中,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协助其肢体活动,轻柔地抚触其身体的各个部位,应注意其头部始终在水面上。结束时,护理人员应擦干身体,促进患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减轻其核黄疸加重。水疗后,患儿吃奶的频率、肠蠕动等方面应当增加,有助于加快胎便的排除,或者可以减轻体内胆红素的吸收率。

3.6 健康指导

新生儿出院后,加强健康的教育,宣传预防的意识,注意身体的保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倘若患儿为母乳性的黄疸,轻度则可继续进行母乳方式的喂养;若吃母乳之后还出现黄疸情况的,可将其转为隔次进行母乳喂养。若黄疸病情严重,即停止母乳喂养,待病情恢复了,再进行母乳喂养;注意使用药物的规定,定期至医院进行检查,使患儿的身体恢复得更快[5]。

总之,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凤,范维.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09):6-15.

[2]王锦秀.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9):9-16.

[3]陶钧,王晓鸣.中医药防治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0(01):18-26.

[4]秦丽霞.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160例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16-27.

[5]蒋洪燕,张林山.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因素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3):13-22.

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篇2

34. 94%[1]。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多不用治疗,而病理性则可能引起后果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对该病采取中医治疗、预防、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年1 月~ 年10 月我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黄疸病例,,共27例。其中生理性黄疸16 例,病理性黄疸11 例。根据临床表现,轻度黄疸15 例,中度9 例,重度3 例。患儿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10天。27例患儿中,足月儿19 例,早产儿8 例;女婴12 例,男婴15例。

1.2护理方法

1. 2. 1 一般护理 每天在护理时至少要测4 次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若发热说明有并发症产生,应及时处理;嘱产妇及时给新生儿供给奶水,注意患儿吮乳情况,若患儿吮乳有力,进食量亦可,并多喂水保证热量供应。在护理时应注意脐部清洁,并每日勤换柔软的尿布。

1.2.2重点护理 皮肤是重点观察项目,应注意观察其皮肤面目黄染的发生时间、颜色深浅,消退及加深时间等。若黄染的发生时间过早、过晚或时间过长,其颜色较深,或该退不退,均说明其黄疸为病理性黄疸,病情较重,应及早治疗。观察小便时,应注意小便的`颜色深浅。

1.2.3 辨证施护 护理人员掌握好药物的性能与禁忌,根据不同分型辨证施治施护,如湿热熏蒸型选用茵陈蒿汤加味;感受邪毒型选用犀角散加减;寒湿阻滞型选用茵陈理中汤加味,瘀血内阻型常选用血腑逐瘀汤加减。

2. 结果

2. 1 护理结果 全部病例均痊愈,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随访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2.2 护理疗效判定

依据高等医学院校4 版教材《儿科学》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 umol/L ,早产儿>256umol/ L 为病理性黄疸;如小于以上数字则为生理性黄疸。痊愈:辨证施护后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 ≤17. 1umol/ L) ; 好转: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值( ≤17. 1umol/ L) ; 无效: 黄疸未消退,血清胆红素持续不降。

3. 讨论

中医认为:黄疸的出现多由孕母感受湿热或寒湿传入胎儿,或小儿出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所致。无论孕母怀胎,还是小儿出生后,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而致病发病,皆有湿在其中。其治法为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湿则化之、祛之。临床常将其分为湿热熏蒸、感受邪毒、寒湿阻滞、瘀血内阻四个证型进行治疗。

祖国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护,而中医护理的关键也是辨证施护,在本组患儿的治疗中,中药茵陈至为关键。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是治疗黄疸的主药。由于其作用突出,故可配伍用于各型黄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因此,茵陈在治疗黄疸时,是必不可少的药物。在辨证治疗新生儿黄疸要注意小儿年少,用药时宜轻宜小,中病即止[4]。虽然用药是医生的职责,护理人员也要掌握好药物的性能与禁忌,对临床观察病情、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很有帮助。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 皮肤黄、目黄、小便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出现发热、拒食、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因此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皮肤是重点观察项目。应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面目黄染的发生时间、颜色深浅,其颜色是逐渐加深,还是逐渐消退,加深及消退的时间等。如果黄染的发生时间过早、过晚或时间过长,且颜色较深,或该退不退,均说明其黄疸为病理性黄疸,病情较重,应及早治疗。观察小便时,应注意小便的颜色深浅,闻尿味臊淡或重,如颜色深黄,尿味臊重,说明湿热较重;如颜色淡黄,尿味不大,说明其湿热不重。患儿大便的颜色为黄色味大,说明其热象较重;若为灰白,说明有瘀血内阻[3]。

总之,新生儿黄疸除给以及时积极治疗外,临床护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辩证施护,更能有效地促进黄疸婴儿的康复,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本组27 例新生儿黄疸经合理的护理,收到很好的疗效,说明辨证施护在本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高桂娥,综述,吴曙粤,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广西医学,,11月,29(11):1732-1734

[2]王慕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05.

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篇3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采用常规黄疸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西结合护理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6.0%,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31-02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多与患儿肝胆红素摄取功能不足及代谢醇类功能缺陷有关[1]。患儿临床上表现为颈面部或者躯干出现黄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败血症、胆道闭锁以及新生儿肺炎,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临床多选用蓝光间歇照射法及茵陈蒿汤等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探索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笔者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护理成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2~17d,平均年龄(8.3±1.2)d;病程1~7d,平均病程(3.5±1.6)d;体重2.1 ~5.2kg,平均体重(3.2±0.4)kg;生理性黄疸43例,病理性黄疸57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探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感染及出生后死亡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黄疸性质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1治疗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均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方法[3],选用8502型婴儿光疗暖箱,采用420~470nm波长的蓝色荧光灯,灯管与婴儿皮肤距离为33~45cm,照射强度保持在165~320w,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2~34℃之间。每天照射12h,每天1次,每2h更换体位,变换照射部位,在光疗时除去肛门、双眼、会阴部位遮盖,其余全身裸露在蓝光床中,禁止涂抹任何护肤产品,同时给予中药制剂茵陈篙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0607,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每次5ml,每日3次,配合保温、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的治疗方式。

1.2.2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对照组都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脉搏等,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保持病房温度适宜,创建无菌环境;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给药;做好详细护理及诊治记录。

1.2.3中西结合护理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3.1心理护理间歇蓝光照射方法是近几年新兴的治疗方法,广大患儿家属对该治疗方法了解有限,要根据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详细讲解该方法的治疗原理,操作流程,解答家属疑虑,使其配合医生治疗,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2.3.2饮食护理新生儿是一生中生长变化最快的阶段[4],所以要充分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在喂养中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严格按照由少到多、先稀后稠的喂养原则,要求患儿头高位、偏向一侧,防止溢奶、呛奶、腔道阻塞情况发生,喂养后可轻轻拍打患儿背部,以加快胃肠排空,促进消化。如果出现母乳不足情況,可适当在母乳中加入奶粉,增加新生儿的摄入量,必要时也可以静脉注射营养物质,保证能量供应。

1.2.3.3光照护理在采用蓝光照射时,要加强对患儿的巡视,注意观察患儿治疗期间皮肤变化,查看有无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尽早解决。每2小时更换患儿体位,照射不同位置,要求多次测量患儿体温,将体温维持在36~37℃之间,一旦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停止蓝光治疗。

1.2.3.4中医护理对患儿进行中医按摩,由于新生儿皮肤较薄,可在腹部涂抹润肤油,按照顺时针按压脐部,在操作时要注意避开膀胱区。在给患儿中药治疗时,要求严格按照医嘱给药,在滴鼻时,将患儿保持仰卧位,头向后仰,使鼻孔向上,以便于药物流入。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再滴鼻后立刻喂奶,以防发生呛咳,瓶口不要接触患儿鼻腔,以防发生细菌感染[5]。

1.3疗效判定[6]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治疗后皮肤黄染等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119.7umol/L;显效:治疗后皮肤黄染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在119.7~171umol/L之间;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观察指标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为保证准确度数据均取三次处理的平均值),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观察组,治愈37例,显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情发展快,并发症较多[7],对患儿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现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优质化护理干预方式,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疾病自身特点,制定规范化护理流程,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中医按摩、中药给药护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疾病治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及黄疸指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结合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黄桂娥.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47-148.

[2]杨丽霞.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治疗及绘里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4):463-464.

[3]唐红装,深丽清,谢映梅.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院,2010,31(23):3154-3155.

[4]杨舒广,杜放辉,叶贞志.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49-50.

[5]梅劲芳.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 24 ):114-115.

[6]王学刚.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19(15):23-24.

[7]兰卫华 .抚触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指导[J]. 医学信息,2013,26(1):115-116.

小婴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诊治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小婴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 男45例, 女20例, 均为足月儿出生, 年龄29~120d, 所有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轻重不等的面目及周身皮肤黏膜黄染。

1.2 诊断标准[2]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umol/L, 早产儿>257umol/L, 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②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③出生后24h出现黄疸;④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 2周, 早产儿>4周;⑤黄疸退而复现。具备以上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3 治疗

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血、尿、粪常规, 肝、肾功能, 心肌酶谱, TORCH, 肝胆彩超, 部分患儿行肝胆磁共振检查。所有患儿均有总胆红素增高。27例结合胆红素小于34umol/L患儿, 停母乳3d, 给予茵栀黄针, 苯巴比妥钠, 双歧杆菌治疗10d, 患儿皮肤无黄染, 复查肝功正常治愈出院。其余38例患儿结合胆红素大于34umol/L, 其中7例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 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3例EB病毒抗体阳性, 其余15例未查到感染原因。给予茵栀黄针, 甲硫氨酸维B1针, 能量合剂静点, 口服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 双歧杆菌, 25%硫酸镁。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者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诱导治疗, 每次17d。除4例陶土样大便患儿, 查肝胆彩超及磁共振提示肝内胆管阻塞, 胆汁淤积, 治疗7d复查肝功能直接胆红素未下降, 转入外科治疗, 1例手术治愈, 3例家长放弃治疗。其余均测转氨酶及结合胆红素正常, 治愈出院。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皮肤黏膜黄疸消退, 无重复出现,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85umol/L, 直接胆红素下降在5umol/L以下;②好转:皮肤黏膜黄疸程度减轻, 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下降至85~221umoL/L之间, 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以下;③无效:皮肤、黏膜黄疸程度无明显变化或减轻, 或黄疸退后又加重, 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仍在221umol/L以上;结合胆红素在34umol/L以上。

2 结果

结果65例患儿有4例临床治疗7d无效 (3放弃治疗, 1例外科手术治愈) , 其余61例内科治愈, 总有效率为93.8%。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易辨别, 容易被家长忽视, 未及时诊治导致患儿28d后仍有皮肤、巩膜及粘膜的黄染症状。所以, 早期检验肝功能初步筛查患儿黄疸程度尤为重要小婴儿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 除一部分与母乳有关外, 很大一部分与感染有关, 如乙肝病毒, TORCH感染, 个别与原发性肝胆疾病及先天代谢缺陷有关: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 胆结石或胆汁淤积、胆汁浓缩等。小婴儿病理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不同程度升高, 未胆红素可能沉积于身体多脏器, 造成脏器功能损伤:如神经系统核黄疸、听力障碍, 心肌损伤, 肝、肾能损伤, 以及对胃肠道、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影响[3];结合胆红素增高及胆汁酸增高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故黄疸, 尤其在新生儿期需要早期查明病因, 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包括光疗、 药物治疗、 换血及抗感染、 控制溶血等病因治疗等综合方法。新生儿早期光疗效果好、 简便易行, 毒副作用小, 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小婴儿黄疸病因复杂,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多提示胆管阻塞, 肝、胆系统有实质性病变, 单纯性光疗效果差, 并且黄疸会反复出现, 故临床以查明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 治疗原发疾病, 以药物治疗为主, 降低血清胆红素, 保护肝脏。另外需加强对家长做病理性黄疸相关知识的宣教和知识普及。部分临床医师草率诊断母乳性黄疸, 而不做其

他相关实验室检查, 难免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对于出生28d后的小婴儿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全面检查、定期复查、慎重诊断、避免误诊。大部分患儿经积极治疗, 愈后良好, 胆道闭锁及重症感染愈后不良。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33.

[2]余加林.新生儿黄疸[J].新医学, 2005, 38 (8) :478-480.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 (采用个性化护理, 其中男12例, 女17例) 和对照组29例 (采用常规护理, 其中男14例, 女15例) 。所有患儿均为足月生产, 体重≥3000g、Apgar评分≥8分, 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超过正常指范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及疾病程度等临床资料经数据统计,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为: (1) 治疗前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介绍治疗的意义及成功的病例, 交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讲解疾病知识, 促进家长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顾虑。对患儿进行清洗, 准确称量体重, 并且进行脐部消毒护理, 剪指甲以及保护性遮挡会阴, 对照射的体表面积进行充分暴露等准备。注意使用并固定眼罩对眼部进行遮挡, 有效保护眼睛。 (2) 治疗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 注意均匀照射, 定时更换体位, 专人护理, 避免受压时间过久发生呼吸困难等。同时注意对排泄物的清理, 保持患儿身体干燥清洁。此外, 注意对重要部位的保护工作, 定时检查生殖器官、眼部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3) 治疗后摘除保护性措施, 观察是否发生副损伤, 对患儿进行清洗, 同时注意皮肤是否有损伤现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1.3 评价指标

痊愈:黄染全部消退, 临床症状消失, 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有效:黄染没明显消退, 临床随症状缓解, 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 未至正常。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SPSS15.0版本,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 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29例中显效24例, 所占比例为82.8%;有效5例, 所占比例为17.2%;总有效率为100.0%, 无并发症发生, 并发症率为0%;对照组29例中显效23例, 所占比例为79.31%;有效3例, 所占比例为10.3%, 总有效率为89.7%, 皮肤发生破损2例, 眼部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10.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P<0.05, 差异存在显著性。

3 讨论

新生儿黄疽主要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多数无需治疗, 能够自行痊愈。病理性黄疸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2,3]。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蓝光照射能够促进未进行结合的胆红素逐步转化为异物, 经胆汁作用将衣物排泄到肠道或尿中从而排出体外, 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的作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指征:患儿总胆红素达到205.2~256.5μmol/L或者超出此范围, 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 均可接受光疗[4]。通过本实验研究可知,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 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 并发症发生率10.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P<0.05, 差异存在显著性。为了增强治疗效果, 避免并发症, 通过本研究, 笔者有如下建议: (1) 充分暴露皮肤面积, 定时翻身, 均匀受光; (2) 保持被褥干燥清洁, 及时更换尿布, 防止尿液对脐部造成感染, 多数患儿大便呈墨绿色稀糊状, 便后需用清水洗净臀部。注意检查保护措施是否损坏, 避免发生副损伤。 (3) 灯管与患儿保持一定距离, 避免灼伤。 (4) 照射能量充分, 大便保持通畅。 (5) 治疗结束后对患儿进行清洗, 仔细检查重要器官是否发生损伤, 皮肤有无破损;注意保暖, 及时为患儿穿好衣服。

综上所述, 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措施,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对患儿进行保护, 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 (采用个性化护理) 和对照组29例 (采用常规护理) ,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 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 并发症发生率10.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存在显著性 (P<0.05)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对患儿进行保护, 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

参考文献

[1]徐雪花.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22) :153.

[2]叶满婷, 王凤岚, 胡健女.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 (09) :1024-1025.

[3]刘燕.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3) :520-521.

婴儿黄疸的临床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 其中男73例, 女47例;年龄0~28d, 平均 (6.5±2.2) d。早产儿39例, 足月儿81例;顺产80例, 剖宫产40例。全身均不同程度黄染, 胆红素116~364μmol/L。肝功能正常, 符合光疗指征[1]。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光疗外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仔细评估患儿病情、治疗效果、预后等因素, 综合其年龄、心理、家庭等, 实施光疗前、中、后精心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光疗前护理

(1) 物品及环境准备:清洁蓝光照射暖箱, 注意检查与定期换灯管, 严禁在暖箱上放置杂物, 防止遮挡照射光线。将箱温调至患儿适宜温度, 保持湿度在55%~65%。 (2) 患儿准备:患儿均予沐浴清洁, 沐浴后勿涂粉或涂油, 同时剪短患儿指甲, 以免抓破皮肤。予黑色眼罩保护双眼, 会阴部用尿片遮好防止损伤。

1.2.2 光疗中护理

(1) 温度监测:密切监测患儿体温、箱温及室温。将体温保持在36.7~37.3℃, 每隔2 h测量体温1次, 并及时调节箱温和室温。 (2) 水分及营养供给:光疗期间, 由于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环境, 患儿易哭闹、出汗, 加之光疗分解物刺激肠壁引起稀便[2], 机体水分流失量大, 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准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液体及酸碱平衡, 必要时予静脉补液。 (3) 照射时间控制:根据患儿病情选择12 h、24 h或连续照射, 照射过程中注意定时翻身, 确保照射全面有效。 (4) 皮肤护理:光疗期间, 患儿发生稀便, 排便次数增多, 易对皮肤产生刺激, 引起红臀。用温毛巾定时清洁臀部, 必要时予鞣酸软膏外涂, 注意勤换尿片。 (5) 呕吐、窒息预防:光疗时, 患儿胃处于水平位, 哭闹过程中易发生呕吐, 增加窒息的风险。进奶时将患儿头部稍抬高, 30 min内取右侧卧位, 以避免呕吐。 (6) 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 观察精神、呼吸、神智、吸吮力、哭声及大小便性状等体征, 一旦发现呼吸暂停、烦躁、嗜睡、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发绀、皮红、皮疹等异常情况时, 及时上报责任医生进行有效处理。如发生青铜症, 应立即停止治疗。

1.2.3 光疗后护理

光疗结束后, 足月儿可出箱沐浴, 早产儿仍需保暖箱治疗和护理, 观察黄疸有无反跳。关闭蓝光灯, 仔细检查患儿皮肤, 于箱内包好患儿, 防止感冒。彻底清洁、消毒光疗箱, 保存备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 d后, 干预组胆红素水平 (232.7±44.2) μmol/L较对照组 (258.1±61.9) μmol/L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 (53.2±28.0) μmol/L, 胆红素下降106.2μmol/L以下天数为 (4.4±2.8) d, 分别优于对照组的 (37.3±22.7) μmol/L、 (6.6±4.1)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临床常见, 多发于出生在28 d内未满月的新生儿, 是指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病理性黄疸患儿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导致胆红素脑病, 严重者致残或死亡。蓝光照射治疗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但各种并发症多。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 干预组实施系统、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蓝光照射黄疸患儿疗效, 减少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均予蓝光照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光疗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106.2μmol/L以下天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系统、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蓝光照射黄疸患儿疗效, 减少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临床护理,精心护理

参考文献

[1]黄青, 刘丹, 王惠芬.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全科护理, 2013, 11 (09) :840-841.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双向交流下一篇:房地产产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