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护理

2024-10-19

母乳喂养护理(精选12篇)

母乳喂养护理 篇1

母乳是婴儿的纯天然食品, 对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 是无法用其他任何乳代品代替的最佳营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健康机构对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有效贯彻, 帮助各国母亲实现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幼儿健康状况的改善。为响应该呼吁我国2000年达到80%的母乳喂养率。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顺利分娩的500例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顺利分娩的500例产妇, 年龄23~40岁, 其中有300例为自然分娩, 200例为剖宫产。该500例产妇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无妊娠合并症, 分娩后均母婴同室。

2 护理

2.1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

在产前加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发放《母乳喂养好》小册子, 使孕妇及家属能够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乳代品喂养的缺陷有大概的了解和掌握, 由此而使孕妇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及树立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积极实施母乳喂养的决心。大部分产妇在产前由于陈旧观念、传统的影响而容易心情烦躁, 压力增大, 有些产妇害怕产后哺乳造成自己身材走样等心理而拒绝产后母乳喂养, 护理人员在产前宣教中应当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积极的宣传, 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使其改变旧观念、旧风俗, 使其明白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2.2 产后母乳喂养护理

2.2.1

刚出生的新生儿对于吸吮的兴奋点最高, 同时在此时的觅乳反应亦最灵敏。由此在新生儿出生断脐、呼吸道清理干净后, 责任护士给予母婴裸体皮肤接触, 并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 协助完成1次哺乳。

2.2.2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1天需要做好卫生宣教, 告知产妇需要将手及奶头清洁干净后方可进行哺乳, 有效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要求母婴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应胸贴胸、腹贴腹, 亲密紧贴, 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 手是一上一下;而后对产妇进行含接指导, 产妇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4指分开呈C型把乳房握成圆锥样, 由此而挺出乳头, 便于婴儿含接, 正确的含接是婴儿嘴巴含住大部分的乳晕;两个乳房在每次进行喂奶时先吸空一侧乳房, 再吸另一侧, 下次喂奶时更换两个乳房的喂奶顺序, 由此有利于轮流完全排空两个乳房。

2.2.3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2天指导产妇进行有效的乳房按摩:先使用温热毛巾进行5min的温热敷, 再将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 双手成对称形, 首先从乳房底部开始逐渐向乳房方向呈放射状进行环形按摩, 力度由轻到重, 反复进行, 这样对排乳反射有刺激作用。挤奶法:在距乳头3cm处的乳晕上放上大拇指, 并在拇指的对侧放上其他4指, 向胸壁处进行有节奏的、反复的挤压松弛, 所有乳窦需依次挤压, 直至全部挤出乳腺管内的乳汁。

2.2.4

责任护士在产妇分娩第3天能够发现乳汁不足等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相关因素, 在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给予及时的处理:若产妇的乳头凹陷或扁平, 则值得产妇进行乳头伸展练习;若产妇乳头皲裂则应当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哺乳, 并且在哺乳结束后, 不可将乳头强行拉出;哺乳完成后在乳头及乳晕处涂上少量乳汁, 这是由于乳汁含有抗感染物质, 并且其脂肪蛋白质能够抑菌滋润、促进表皮修复, 乳汁涂好后将乳头进行短时间暴露和干燥, 并将干净毛巾垫于乳晕下;若产妇乳房充盈和胀痛, 用湿热毛巾在其哺乳前进行数分钟的热敷, 再对乳房进行轻柔地按摩拍打, 而后将一定量的乳汁挤出使乳晕变软, 这样对婴儿的吸吮有利, 与此同时对哺乳次数增加, 使乳房排空, 哺乳结束后给予合适的胸罩进行配戴, 这样对乳房血液循环的改善也是十分有利的。

3 讨论

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即是给予母乳喂养, 通过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健康素质。母乳喂养的指导工作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当被列为重点工作, 在产科护理中需要实行母婴同室, 给予床旁护理, 如:温水浴、换尿布等护理。护理工作中除了需要对母婴提供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 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不同产妇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解释及护理, 产妇及其家属通过婴儿护理技能的学习, 不仅能使母婴之间、家庭之间的感情得到加强, 同时能够使母乳喂养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及婴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得到进一步的降低。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工作, 在母婴住院期间给予有效的母乳喂养的宣传, 同时指导协助产妇哺乳, 使其能够正确的掌握哺乳姿势, 按婴儿所需给予哺乳, 并改变以往的旧观念、旧传统, 坚定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心理, 合理科学饮食, 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这样对于乳汁的分泌是十分有利的。通过有效的母乳喂养护理, 本文选取的500例产妇除乳汁不够的4例产妇和乳头皲裂的1例产妇放弃母乳喂养外, 其余产妇均能进行正确的哺乳, 由此可证明护理人员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曹智玲.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3) :175.

[2]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75-276.

[3]刘爱芬.实施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措施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4) :80-81.

[4]吕畅.产妇拒绝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3) :100-101.

母乳喂养护理 篇2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6个月前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到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补充其他食物。

给宝宝断奶最好在8个月到1岁以后。如果宝宝在吃母乳的同时,添加了辅食,并且接受辅食情况良好,也可以推迟断奶。当然,坚持到自然离乳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宝宝身体状况较差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妈妈哺乳至1岁以上,这样有利于宝宝身体恢复。

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选择在8个月的时候给宝宝完全断奶,那么可以从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另外还要注意断奶的季节,妈妈最好选择春秋两季,这时候气温不高不低,比较适合给宝宝断奶,宝宝也容易适应。

职场妈妈的母乳喂养时间:现在我国最新产假规定为98天,这意味着很多新妈妈在哺乳期内就得去上班。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哺乳宝宝到1岁左右是最好的。职场妈妈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中,然后存入冰箱。当宝宝肚子饿,需要吃奶的时候,家人就可以帮忙把母乳用热水慢慢温热,然后给宝宝吃。另外,冷藏过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没有喂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须丢弃,不要舍不得。因为吃下这些反复加温的母乳,会对宝宝身体不好。

其实继续母乳喂养也是一种让职场妈妈和宝宝保持亲密关系的好方法,弥补妈妈没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光,所以职场妈妈要注意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要因为上班的关系就过早给宝宝断奶。

母乳喂养多久添加辅食

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最好给宝宝母乳喂养到6个月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因为母乳可以满足宝宝前6个月的全部营养包括水,6个月以后随着宝宝的长高长大,需要的营养更多,所以从6个月以后就要添加辅食了。

辅食的添加要循序渐进,先从水(菜水,水果水)再到泥糊状(米粉、香蕉泥、白薯泥、土豆泥、南瓜泥、肝泥、鱼泥等),然后到稀粥、烂饭、煮烂的面条,慢慢过渡到正常的饭,大概要到1岁半左右。

注意1岁以内的宝宝少盐少糖饮食,因为娇嫩的肾脏和肝脏负担不了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给宝宝吃太多,开始每次一小口慢慢加量,鸡蛋白容易过敏,最好等到宝宝一岁以后再给他吃全蛋。

母乳喂养多久加奶粉

有些妈妈很好奇,母乳喂养多久加奶粉才好?其实如果只要妈妈母乳充足,宝宝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后,就可以逐步添加辅食,不用添加奶粉也可以的。但如果妈妈母乳不足,也可以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粉。

母乳不足的妈妈,需要部分补充配方奶粉喂养时,可以采用下面这两种方法:

方法1:补授喂养妈妈每次喂奶时,先给宝宝喂自己的母乳,有多少吃多少,然后再喂配方奶粉,补充宝宝不足部分。

方法2:代授喂养妈妈在喂奶时,采取母乳与配方奶粉交替喂养的方法,也就是说这一次完全用母乳喂宝宝,下一次完全用配方奶粉来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1、以上两种喂养方法妈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但以补授法较优。

我院母乳喂养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3

【关键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2—01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哺乳可以減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通过对我院1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均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 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169例乳胀,多于产后3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8.5%。

3 护理指导

3.1 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张贴画报、发放宣传单、举办孕产妇母乳喂养学习班,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促使她们了解纯母乳喂养的优点,

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从而增强产妇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婴儿的母乳喂养率[1]。

3.2 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2]。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3 乳头皲裂

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先从疼痛较轻的一侧哺乳,借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吮吸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把乳头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乳头皮肤的愈合。如乳头皲裂加重,暂时停止哺乳24h,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

3.4 产后乳胀

产后乳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局部硬块,胀痛,易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因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发生率较高。早期可以进行乳房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对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好。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哺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外一侧,若婴儿已饱,须将乳汁挤出,以免堵塞乳腺管。乳腺炎若感染不重,全身情况可以,一般建议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哺乳。但当乳房局部化脓时,应停止哺乳,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当形成脓肿或者发生乳瘘时需停止喂奶,及时应用应用抗生素及回奶。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重视乳房护理,实施母婴同室。

3.5 其他

如母亲或婴儿有原因暂时不宜母乳,应指导产妇保持泌乳。先用毛巾热敷3—5分钟,再进行乳房按摩,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每天数次直到母亲或婴儿能喂奶。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 马永秀.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工作探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93.

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 篇4

2014年1-12月收治顺产及剖宫产产妇900例, 年龄18~38岁, 平均27岁, 孕周36~41周, 平均39周。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从产妇入院到分娩前再到分娩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 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实施优质服务, 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传;使产妇能够直接感受到护士对母婴的重视和爱护, 正确树立母婴喂养观念, 做到多样化饮食, 营养均衡, 打破地区传统月子里不食肉、不食水果、不食蔬菜观念, 并从产前、产时和产后给予护理干预。 (1) 产前干预:在产妇入院后, 护士应该首先了解产妇的生活和文化等背景, 然后根据每个产妇具体情况的不同予以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对于文化水平高, 接受能力强的产妇可适当多讲解, 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产妇则应该讲解的浅显易懂, 使其能够充分明白,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母乳喂养等, 最重要的是要她们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她们能够在心理上接受母乳喂养, 并为此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 (2) 产时干预:在生产的过程中, 产妇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 医护人员应给予产妇耐心的指导, 必要时可让家属陪伴以减轻其紧张, 从而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3) 产后干预:当新生儿娩出后, 处理完毕就应该及时让其和母亲局部皮肤接触, 在进入病房30min内早接触、早吸吮能够促进产妇及时下奶, 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并且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早期吸吮还能够促进婴儿体内胎粪的尽早排出。除了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外, 还应该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指导, 使其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要点。一般在胎儿娩出后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哺乳, 虽然此时产妇乳房内的乳量较少, 但新生儿的吮吸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哺乳的时间及频率的选择, 一般应该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在哺乳之前, 产妇应该应洗手、清洁乳头乳晕, 哺乳时, 选择好舒适位置和方法, 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 再吸吮另一侧。乳胀时热敷乳房3~5 min, 还可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 以促进泌乳。让新生儿以正确的方式吮吸十分重要, 否则会导致乳房吸不空, 则容易发生乳头裂口感染等情况, 严重者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使产妇无法继续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排乳, 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从而大大减轻乳房胀痛, 提高产妇的舒适感, 从而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如果在哺乳的过程中发现母乳不足, 应该指导产妇不要沮丧, 应该增强信心, 并合理的调节饮食, 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汤, 以增加乳汁的分泌。哺乳后佩戴纯棉乳罩。每次哺乳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除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哺乳期以1年为宜, 并可根据母亲及婴儿的意愿持续更久。 (4) 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分娩后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健康哺乳至关重要。在分娩后, 产妇由于紧张和疼痛等因素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十分疲惫, 此时, 护士应该给予产妇适当的鼓励, 让其心情放松, 并告知产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使其能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母乳喂养, 此外, 应多与产妇沟通, 耐心详细的解释她们提出的疑问和顾虑, 使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能够有效的促进乳汁的分泌, 保证母乳喂养的效果。

效果评定标准: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例数/总分娩例数 (%) , 护理满意度可根据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知识宣讲及培训结果等, 分满意、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将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100%, 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5%, 护理满意度90%。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很多人都不再重视母乳喂养, 认为其无关紧要。据调查统计, 目前我国的母乳喂养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母乳喂养标准, 由于人们社会地位、从事职业、受教育程度不一, 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导致哺乳妇女以工作、美观等各种原由拒绝母乳喂养, 针对这种现状, 必须开始加强母乳喂养重要性以及正确母乳喂养方式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干预护理, 以加强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识, 提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 (1) 提供营养和促进发育:母乳中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 生物利用率高, 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发育相应改变。 (2) 提高免疫力: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 (3) 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吸吮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 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 (4) 母乳喂养时, 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频繁、母婴建立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1]。

母乳喂养对母亲益处: (1) 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产后早期的母乳喂养, 能够通过新生儿的吮吸来促进催乳素和缩宫素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 大大降低产后的出血量。 (2) 哺乳期闭经:对于采用母乳喂养的产妇, 其在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是相对较晚的, 能够有利于产妇体内营养物质的保存, 从而促进其产后更快的恢复。 (3) 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性。 (4) 母亲温度适宜, 喂养婴儿方便。

总之,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应该在产前、产时和产中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 这对产妇和婴儿均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我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护理干预更大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收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母乳喂养提高到95%以上。

参考文献

母乳喂养的好处 篇5

1.对母亲:帮助子宫收缩;避孕;增加母婴感情;减少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生率。

2.对婴儿: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牙齿发育,防止缺铁性贫血与便秘。

3.对社会家庭:经济、卫生、方便。

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婴儿:

(1)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它含有婴儿生后4—6个月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并且适合婴儿胃肠功能的消化和吸收。

(2)母乳有免疫功能,母乳中许多抗癌物质(免疫球蛋白、活性白细胞等),能保护婴儿抵抗疾病。

(3)母乳含有足够的铁,易被婴儿肠道所吸收。母乳喂养的婴儿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4)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柔软、通畅,较少便秘。

(5)母乳喂养有利于建立母婴间情感联系,为婴儿健康的心理发育奠定基础。

2.对母亲:

(1)产后立即母乳喂养可帮助母亲增加子宫收缩,使胎盘易于娩出,减少产后出血。

(2)母乳喂养能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时间。

(3)母乳喂养可减少卵巢与乳房癌的发生率。

(4)母乳喂养不会损害母亲的身材,能加速母亲体重的减轻。

(5)方便。母乳可随时喂给婴儿,而且母乳不会在乳房中变质。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分析及护理 篇6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44-01

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产妇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众多家庭的关注,因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而且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 因此如何提高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产前培训、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消除了顾虑,建立了纯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既符合现代社会健康的生活理念,又促进了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剖宫产术与阴道分娩不同,手术本身对产妇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刺激,加上术前、术后禁食直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具体原因:

1、认为乳汁不足而无信心按需哺乳。目前大多数剖宫产产妇认为因手术前、后禁食,术中出血使身体受到一定损失。恢复饮食后的流质饮食又不足以补充术中失血,会导致乳汁不足,因而给婴儿添加代乳品。

2、术后体位限制。尤其是硬膜外麻醉需平卧6小时,术后保留尿管、输液管、切口压沙袋导致体位受限。产妇有畏难情绪,认为无法哺乳。

3、惧怕切口疼痛。有252例产妇(占73%)因怕切口疼痛加剧,不愿接受早开奶、按需哺乳。

4、喂哺不当,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乳头皲裂,母亲因怕痛而拒绝哺乳。

5、产妇认为术中应用麻醉药以及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对能否哺乳表示怀疑,间接影响按需母乳喂养。

促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指导:

1认真落实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因为三早是母婴之间第一次的情感交流。产妇回病房30分钟内,在给予了产后必要护理后,责任护士须进行母乳喂养具体指导,开始仰卧位,情况允许可采用侧卧位,完整地协助一次哺乳,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使产妇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从而打消其因体位受限不能哺乳的顾虑。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问题。告诉产妇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2 建立母婴感情 因大多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婴儿24h在一起,保证婴儿需要随时喂哺,按需哺乳是婴儿想吃就吃,不规定次数和时间,既增强了母婴感情,又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真正做到按需哺乳,告诉产妇保证乳汁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婴儿频繁有效吸吮,才能使乳汁分泌增加。并且要教会产妇挤奶方法,通过挤出初乳帮助产妇克服乳汁不足心理,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3、采取舒适体位进行母乳喂养。鼓励产妇采取卧位授乳,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同时使用产后束缚带绷紧腹部肌肉,防止切口受压,有利缓解伤口疼痛。

4、纠正术后用药哺乳影响婴儿健康的错误认识。耐心讲解所用药物医生都经过慎重选择,药物通过母亲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及肝脏的解毒后,乳汁中含量极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消除她们的顾虑,建立信心进行母乳喂养,保障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5、饮食的指导。手术当日禁食,术后6h后即可给予既营养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排气后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汤类,以利于乳汁分泌,以后逐渐进半流质、软食、普食。若乳汁不足,又无其它原因,必要时用中药促进乳汁分泌。

6保证睡眠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乳汁分泌,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点睡眠习惯,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

7鼓励产妇早期活动;早期活动能增加乳汁分泌,而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疼痛和子宫复旧痛是阻碍产妇早期活动的主要因素,护士除教会产妇正确的活动方法外,还应耐心的解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8心理护理 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质量,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睡眠、情绪密切相关,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让其家人多给予关心。给予产妇精神的鼓励,及时有效地沟通,排除心理顾虑,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

9术后适当镇痛。既往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疲劳、切口及宫缩疼痛使得产妇心理、生理诸多不适,不愿接受早吸吮。由于我院目前剖宫产术后多采用镇痛泵,非常明显地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反应,同时又易于接受早吸吮。产妇回病房后责任护士及时协助母乳喂养,增加哺乳次数,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多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使得催乳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分泌,在病情许可情下,固定好镇痛泵,鼓励产妇卧位哺乳。

10指导产妇走出哺乳影响体形的误区。哺乳是一个大量消耗热能的过程,消耗热量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腿部、臀部和脸部,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相反若不哺乳,热量不能散发出去,不但不利于保持体形,反而还容易发胖。

实践证明,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产前培训,母乳喂养宣教;耐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积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坚持按需哺乳。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P85.

[2]何秀影,焦墙霞,田玉玲.护理研究,《母乳喂养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探索》,2009(23)-0156- P 02.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探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待产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排除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疾病者,将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产妇各9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6±3.5)岁,其中自然分娩62例,剖宫产28例,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4±0.5)kg;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2±3.4)岁,其中自然分娩60例,剖宫产30例,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5±0.4)kg;两组产妇于一般资料各项数据组成方面比较均未见有显著差异存在(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入院后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常规产后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1)孕期护理:借助讲课、播放录像或者发放手册等方式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喂养技巧等,使其了解到孕产期乳房正常的生理变化,告知产妇哺乳并不会造成产妇的身材走样,反而还能确保母亲及婴儿的健康;帮助产妇做好其心理准备,应积极面对母乳喂养;产前做常规乳房检查,纠正乳头存在的凹陷或者是扁平问题,嘱产妇于妊娠期使用温开水经常清洗乳头,教授正确的哺乳方法。(2)产后护理:母婴同室,加强对实际母乳喂养的指导,坚持早吸、勤吸,增强产妇喂养信心;促进产妇尽早活动、尽早饮食,摄取充足营养,确保乳汁充足;对存在喂养困难的产妇应积极帮助,并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开奶时间、泌乳量以及新生儿3 d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产妇住院时、产后7、14、28 d纯母乳喂养情况;泌乳量判定标准[2]:(1)充足:喂奶后新生儿可保持2~3 h的睡眠,喂奶前产妇乳房存在显著涨感,于哺乳后有松弛,婴儿吮吸时有明显吞咽声;(2)适量:喂奶后新生儿可保持1~2 h的睡眠,喂奶前产妇乳房稍见有涨感;(3)少量:婴儿哭闹且睡眠不足1 h,产妇乳房并无涨感存在。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开奶时间与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开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无论是泌乳量还是纯母乳喂养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强化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做好对母乳喂养的护理[3]。产前护理干预可了解到女性面对母乳喂养所存在的心理顾虑,并通过宣教可使其了解到哺乳并不会造成乳房下垂、松弛,只要佩带乳罩适合、正确,便不会发生乳房变形,而恰恰相反,母乳喂养反而会促进产妇产后各项身体功能的修复[4]。杜绝母乳喂养的产妇,无法及时排空体内乳汁,很可能会发生乳腺炎;促进母乳喂养还可增加母婴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干预后,母乳喂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婴儿体质量增长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进一步表明,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产妇身体健康、合理饮食、心情愉快更是确保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由此可见,为促进母乳喂养,我们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使产妇及其家属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效果,保证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余利红,吴梅娟.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2-33.

[2]杨海敏.浅谈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78-79.

[3]陈玉芳.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7-39.

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选择48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产妇,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40例, 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2 方法

1.2.1 开展孕期知识讲座

实验组孕3个月前在门诊建立孕妇产前检查登记卡, 孕5个月开始定期上孕妇学校, 对孕妇和家属进行有关母乳喂养优点及产后至少进行纯母乳喂养4个月的宣传。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向孕妇及丈夫、母亲等家属反复强化母乳优于其他任何代乳品, 母婴同室和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各种好处, 邀请孕妇参观医院、参观母婴同室, 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使孕妇和家属消除思想顾虑, 积极支持、主动配合、自觉行动。对照组产前未在门诊检查, 或仅有1次或2次检查, 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只是住院后产时产后从医生、护士、助产士那里得到一些母乳喂养知识。

1.2.2 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

实验组让孕妇学会检查乳房形状, 观察乳头有无凹陷、短平等异常。孕6个月后每日用温开水毛巾擦洗乳头、乳晕。对乳头做轻拉伸展练习, 遇有凹陷者可轻轻向外牵拉, 但有早产危险者不宜进行此项准备。对乳房进行按摩, 促进乳房血液循环, 有利于腺体分泌及流通。孕期母体的营养状态对孕妇本身、胎儿及婴儿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均有直接影响, 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孕产妇合理膳食, 每日主食400 g~500 g, 副食可有鸡蛋、肉、蔬菜、水果、鲜奶、豆制品等。每日少量多餐。对照组未做乳房护理, 孕期及产后营养也达不到, 仅住院后进行乳房护理。

1.2.3 实施母爱分娩行动

实验组产后入院后, 整个产前、产时、产后一直有亲人陪伴在旁。有正常宫缩的产妇, 除管床医生进行监护外, 还指定1名助产士或护士进行导乐陪伴分娩。分娩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如灌肠、剃毛、肛查、补液等。产时自由体位, 不用或少用麻醉镇痛药及电子监护仪, 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对照组除医生监护外, 无亲人陪伴及导乐陪伴。

1.2.4 产后半小时开奶

实验组产前接受过母乳喂养的知识教育, 从心理上有母乳喂养的准备, 顺产率高, 产妇的痛苦小, 心情好, 除7例剖宫产外, 全部达到半小时开奶, 并且能达到有效吸吮;剖宫产7例回病房在护士帮助下开奶。对照组产前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 有些产妇入院即上产床分娩, 未做乳房护理及纠正平坦, 凹陷乳头, 分娩时难产率高, 会阴侧切等导致痛苦使产妇半小时开奶成功率低。

1.2.5 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

实验组全部住家庭化病房, 病房配双人床、沙发、彩电, 被褥是花色的, 让孕妇有在家的感觉, 家庭化病房让亲人和孕妇在一起, 一家一室, 有助于夫妻之间感情交流, 孕妇能够消除顾虑和分娩的恐惧, 有战胜痛苦的信心和勇气, 而且能得到充分休息, 是促进乳汁分泌重要的条件。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4人~6人, 同一病房人多, 有的产妇分娩中因痛苦而喊叫, 相互影响使其他人恐惧不安、紧张, 也不利于产妇休息, 必然使难产率增加, 影响乳汁分泌。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同室, 除洗澡及必要治疗外母亲和婴儿始终在一起。

1.2.6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

实验组孕6个月开始乳房护理, 纠正平坦凹陷乳头, 对乳房进行按摩, 分娩后在产床上由护士帮助清洗乳头, 产后半小时开奶, 产后2 h回病房, 专职护士帮助母亲喂奶, 教会她们喂奶, 做到胸贴胸、腹贴腹, 新生儿下颌贴在母亲的乳房上, 新生儿口张大, 不仅含乳头而且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 正确的含接姿势, 防止乳头皲裂。对照组未做乳房护理, 产后发现平坦凹陷进行纠正, 必然影响早吸吮, 影响乳汁分泌时间和分泌量。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比较 (见表3)

2.4 两组新生儿体温、睡眠、黄疸情况比较 (见表4)

3 讨论

3.1 产前母乳喂养宣教的好处

让产妇知道什么是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营养好;容易消化及利用;能防止感染;有助于增进母婴感情及婴儿发育;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防止产后出血, 保护母亲健康;较人工喂养经济;可以使产妇体重降低, 消除身体下半部分脂肪和缩小腰围;能够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1]。

3.2 乳房护理的重要性

孕6个月开始乳房按摩能促进乳房血液循环, 有利于腺体分泌、流通。温开水毛巾擦洗乳头, 乳晕可增加上皮的健康。早期纠正平坦、凹陷乳头, 为产后母乳喂养做好准备[2]。

3.3 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孕妇营养存在严重问题。有些孕妇妊娠反应重, 不能坚持按需进食, 饮食特别单调, 偏食、择食, 热量和营养素不足, 发生缺铁性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精神不振、皮肤干燥、抵抗力减弱。食物过于精细, 膳食多样化, 尤其是粗细搭配, 可使多种食物营养成分起互补作用。食物过于精细, 造成一些营养素不足甚至缺乏, 出现某些无机盐、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症。过量进食、脂肪摄入过多, 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饮食失调造成的肥胖症, 不仅影响体型, 而且易发展成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 还可使胎儿生长过速, 造成分娩困难。合理膳食总的要求是必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选择食物要多样化, 应包括粮食、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鲜奶和豆制品;要有膳食制度, 定质、定量、定时用餐;膳食烹调应色、香、味俱全, 以刺激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 产妇营养良好, 母乳量才会充足[3]。

3.4 转变产时保健模式, 促进母乳喂养

实施爱母分娩行动的主要内容:为所有产妇提供分娩的陪伴者。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如剃毛、灌肠、静脉输注、禁食、早期人工破膜、电子监护等。其他干预措施应有一定限制, 如为引产或催产使用的静脉输注缩宫素;会阴切开术;剖宫产术。增加有剖宫产术史后的阴道分娩率。分娩过程中不鼓励使用镇痛剂和麻醉剂。产后母亲和婴儿早接触、早开奶。以上措施的实施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基础[4]。

3.5 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

给孕产妇营造家庭化环境可增进夫妻感情, 孕妇感受亲人的关爱, 消除顾虑、恐惧, 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 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5]。母婴同室, 产妇通过视、触、嗅、听等刺激以及新生儿频繁吸吮刺激乳头, 强化生乳反射和射乳反射, 产妇心情愉快, 有利于乳汁分泌[6]。

3.6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

经过产前乳房护理, 产后在护士的帮助下半小时开奶, 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 防止乳头皲裂。帮助产妇处理乳房过度充盈、肿胀等问题, 婴儿早吸吮、多吸吮、有效吸吮,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给予产前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实施爱母分娩行动、产后半小时开奶、家庭化病房管理、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综合护理, 可缩短产后初乳分泌时间, 增加泌乳量, 是实施纯母乳喂养成功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寻找缩短初乳分泌时间及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措施。[方法]将480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 实验组给予产前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爱母分娩行动、产后半小时开奶、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方法。对照组产前未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未采用陪伴分娩, 住普通病房, 仅产时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一般情况及出现黄疸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缩短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 为纯母乳喂养的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泌乳时间,泌乳量,护理,纯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高海霞, 陈京立, 高洪莲.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5C) :1317-1319.

[2]王凤英, 曹红卫, 任玉香.对影响初乳分泌各种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2) :687.

[3]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75.

[4]华嘉增.产时保健的新模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 :263.

[5]夏冬梅, 周月平, 赵丹.心理疗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2, 16 (1) :33.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 篇9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1526例其中因疾病、智障、遗传因素中断母乳喂养的61例, 其余的都成功实施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率达96%。

2 护理对策

2.1 产前准备

我院成立了孕妇学校, 每月对产前检查和待产孕妇通过录像、图片、模型等宣传资料进行一次知识讲座, 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孕产妇营养、乳头和乳房准备、母乳喂养技巧等通俗的传授给孕妇及其家属, 使孕妇取得纠正错误信息的依据, 使之对母乳喂养产生更大兴趣和信心, 为产后母乳喂养成功地打下了基础。

2.2 产后护理

2.2.1 开展早接触早吸吮:

新生儿断脐后30min内裸放在产妇胸前并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 让产妇触摸自己盼望已久的劳动成果会感到莫大安慰, 有利于建立母子感情;早吸吮乳头可刺激产妇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和催产素利于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的出血及乳腺喷乳;早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早吸吮可减少奶胀的发生、促进肠蠕动早排泄胎便预防新生儿黄疸;还可提早乳房充盈延长母乳喂养期;早吸吮可以使新生儿得到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 有利于保护新生儿使其少患疾病。

2.2.2 实行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

母婴24h在一起, 特殊情况下分开不能超过1h, 增加母婴感情, 方便并保证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保持有足够母乳;便于母亲对婴儿的照顾, 使母亲一开始就负责起关心照料婴儿的责任;使母亲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 为出院后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医护人员及母亲精心照料新生儿使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按需哺乳就是按婴儿需要哺乳, 不规定时间和次数。婴儿频繁地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催乳素的产生致使乳腺分泌的乳汁早乳量分泌的多。乳汁是越吸越多, 边吸边分泌;哺乳次数多, 乳房疼痛及如乳头痛发病率下降, 程度也减轻。

2.2.3 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母亲取舒适体位, 全身肌肉放松, 先按摩乳房, 让婴儿身体面向母亲, 母婴做到胸贴胸, 腹贴腹, 下颌贴乳房母亲的手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 托起整个乳房, 先用乳头触及婴儿的口唇, 诱发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张大口时, 即将婴儿靠向母亲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全部送入婴儿口中, 在新生儿吸吮时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 使乳汁排出, 新生儿面颊一鼓一鼓有效吸吮开始。正确有效的吸吮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指导产妇哺乳时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实行按需哺乳即婴儿饥饿或母亲感到乳胀时进行哺乳。出生24h内每1~3h一次也可更多些;出生2~7d内, 是母亲泌乳过程, 喂奶次数应频繁些;当婴儿睡眠时间较长或母亲感到奶胀时, 则应唤醒婴儿并喂奶, 间隔时间不要超过3h, 母亲下奶后, 通常每24h 8~12次。婴儿的满足应是哺乳时听到婴儿的吞咽声;婴儿每天至少湿透6块尿布和1次软质的大便;除新生儿生理体质量下降105%外, 每周体质量增长150g, 2~3个月时每周体质量增长200g。乳汁充足时, 婴儿眼睛亮, 反应灵敏, 睡眠安稳。哺乳是对催乳素释放最有效和最特异性的刺激。吸吮、排空乳房对泌乳有很大作用。

2.2.4 重视乳母身心护理:

分娩后初期乳母因分娩时疲劳未完全恢复, 下奶少或晚、新生儿体质量下降并常出现溢奶情况, 往往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的心情, 怀疑自己有无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乳婴儿的任务。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的质量,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抑制乳汁分泌, 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 多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思想交流, 找出产妇不良情绪症结所在加以分析、疏导, 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期。另外保证产妇充足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乳汁分泌, 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步睡眠的习惯, 每天睡眠时间累计8~9h。还要合理安排产妇的膳食, 乳母膳食除满足自身需要外, 还应满足泌乳营养消耗的需要, 膳食的配置根据其特殊需要合理安排, 每日要给适量的谷类、豆类、鸡蛋、肉、乳类、蔬菜水果, 烹调方法多用烧煮炖, 少用油炸, 多喝汤类, 身体命令每个妈妈提供最好的营养给宝宝, 这是本能。

2.2.5 哺乳期乳房护理:

哺乳期乳房护理指导有利于哺乳的顺利进行, 哺乳前乳母洗净双手, 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清洁奶头和乳晕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如需要, 只许用含有清洁水的諧布清洁乳头和乳晕;哺乳时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也吸吮住, 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 应重新吸吮, 予以纠正;, 哺乳结束时, 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 因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从口中脱出;每次哺乳, 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 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 预防乳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等;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 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哺乳期间母亲应戴上合适的棉质胸罩, 以起支托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2.2.6 特殊乳房的护理:

有平坦或凹陷乳头时应湿热敷乳房3~5min, 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 挤出一些乳汁, 使乳晕更软, 继而捻转乳头引起泌乳反射, 这样乳晕易连同乳头被婴儿含吮, 在口腔内形成一个吸吮成功的“长奶头”, 也可用泵.空针筒抽。乳管阻塞并有痛性肿块如果婴儿能够吸吮, 频繁地喂, 如果婴儿不能吸吮用手和或泵将乳汁挤出, 喂奶前频繁热敷, 按摩乳房刺激乳头皮肤诱导射乳反射, 喂奶后冷敷乳房减轻水肿。如有乳头皲裂, 哺乳结束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 在空气中晾干能促使皲裂处愈合。乳腺炎应经常喂哺, 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热敷, 先喂未受累一侧, 变换体位, 症状严重或24h后不能改善给予额外治疗, 用抗生素, 休息止痛。

2.2.7 特殊情况母乳喂养:

有的早产儿因吸吮力差或需要治疗不能直接吸吮时我们应指导母亲按时挤奶然后用滴管小匙等喂给早产儿。各种新生儿黄疸的母乳喂养除母乳性黄疸综合征外, 均可根据情况母乳喂养。对于母乳性黄疸综合征轻症仍可母乳喂养, 若血清胆红素>15mg/dL时, 为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可暂停母乳1~4d, 胆红素降低50%以上则恢复母乳喂养, 当恢复母乳喂养后, 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反弹, 但不会超过原来浓度, 且随后日渐消退。因此在暂停母乳喂养期间, 母亲宜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以保持泌乳, 提供新生儿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2.2.8 出院后随访

下奶早晚有极大个体差异, 个别母亲在分娩后两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足够乳汁, 出院后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医护人员进一步指导和鼓励, 需要定期对四个月内母婴进行随访, 为此我院设立了防保科来完成此项工作, 并在院内建立了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建立了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总之, 我院在1994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 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对我院就诊的孕产妇进行各项有关母乳喂养护理指导, 母乳喂养率逐年上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1526例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指导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6例产妇仅有61例未达到纯母乳喂养。结论 取得成功母乳喂养除做好产前准备、产后开展早吸吮、建立母婴同室、和随访工作之外, 还必须加强乳母的心理护理、乳房护理、及婴哺技巧的指导。

母乳喂养护理 篇10

1 提高产前母乳喂养知识

1.1 宣传

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定期刊出母乳喂养知识,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1.2 培训

举办孕妇培训班,以讲课、示范、观看录像、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材料等形势,指导孕妇及其家属学习,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做好产后母乳喂养的思想准备。

1.3 加强乳房护理

后期加强乳房护理,创造良好的乳房条件,有利于产后婴儿吸吮。从怀孕7个月开始进行乳房护理指导。对于扁平乳头和凹限乳头,通常在孕期就开始进行纠正,指导孕妇掌握其方法。

1.3.1 乳头的伸展练习

将两手食指平行地放在乳头的左右两侧,慢慢地从乳头向两侧横行拉开,重复多次,随后又将两手食指放在乳头的上下两侧,慢慢地从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重复多次。此手法可牵拉乳晕皮肤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每日练习2次,每次5min。

1.3.2 乳头的牵拉练习

先用一手托起乳房,再用另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乳头向外牵拉,每日练习2次,每次重复20下。

2 产后指导哺乳方法

2.1 实行产房开奶

此时护士可协助喂母乳,首先护士清洗双手;其次清洗产妇乳头,并轻揉地按摩乳房,促进泌乳;第三是指导产妇取舒适体位后,护士使用正确的手法,指导并协助产妇喂哺新生儿。

2.2 指导正确的哺喂手法

指导产妇在哺乳时手应呈C型,将乳房托起以利排乳,避免传统的剪刀式夹托乳房的方法,同时指导产妇应将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防两侧乳房不等大。

2.3 哺乳期乳房护理

指导产妇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用肥皂、酒精等清洗而造成乳头干燥皱裂,也避免在口腔负压下拉出乳头以引起表皮疼痛和损伤,哺乳结束后挤少许乳汁均匀涂抹在乳头上,可促进乳头表皮修复。若一侧乳房不能吸完,护士应指导产妇正确地将剩余乳汁挤出,保持乳腺管畅通,防止并发乳腺炎。

2.4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护士应具有解决特殊情况下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母乳喂养的能力,因这些情况往往是遇到比喂养足月儿更多的困难,应给予更多的喂养指导,指导时既要细心,更要有耐心,来帮助她们解决哺乳中遇到的困难。

3 出院指导

产妇经过几天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指导,基本掌握了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出院时仍应加强宣传,使产妇和家属都支持母乳喂养。强调按需哺喂,让婴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满4个月后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若哺乳中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到保健部门或医院咨询。

参考文献

[1]李晶.提高保健护理技能促进母乳喂养[J].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2005, 20 (19) :2463.

母乳喂养护理 篇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0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5例,年龄23~33岁,平均28岁;母乳喂养成功者97例(91%),不成功者8例,其中乳头皲裂7例,乳腺炎1例。所有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常见的护理问题

对初乳缺乏正确的认识:多数农村产妇及家属认为初乳不是奶,初乳唽、颜色微黄,认为奶是白色的,所以未让婴儿吃而喂奶粉;术后产妇不能进食,下奶晚,有些人误认为没奶给婴儿增加奶粉。

不接触,不吸吮: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但是因术后的刀口疼痛,产妇往往不能耐受30分钟的皮肤接触早吸吮,新生儿还没有吸吮母乳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迫不及待地用奶瓶给新生儿喂奶粉,新生儿就不会吸妈妈的乳头。因奶瓶的奶嘴长,好吸;而妈妈的乳头吸着费力。

哺乳姿势不正确,含接困难:许多年轻妈妈喂奶姿势不正确造成含接困难,只吸乳头,没有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充分吸入婴儿口内,再加上乳头凹陷,吸吮母乳本身就很费力,很难含住乳头及乳晕。

乳头皲裂:产妇不知如何护理乳头皮肤,用酒精或肥皂擦洗乳头,造成乳头皮肤裂口。含接乳头时疼痛,含接姿势不正确。

乳房胀痛及乳腺炎:与产妇缺乏相关知识有关。多数产妇不明白勤吸吮的重要性;不懂得乳汁吃不完时,应将其挤出,否则将造成乳汁瘀积,发热,诱发乳腺炎。

护理对策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母乳喂养率,宣传教育是关键。从门诊接待产前检查的孕妇开始,通过声、像及宣传册等向孕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同时让孕妇了解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哺乳知识,使孕妇获得母乳喂养的正确知识,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的配合。

早吸吮,促进乳汁分泌:护士应耐心解释早吸吮的意义及好处,如早吸吮可以让婴儿吃到免疫价值高的初乳,实现出生后首次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早吸吮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胎粪排出等。并守候在产妇身边直至母婴接触完毕,首次哺乳成功可打消母亲位置受限、不愿哺乳的顾虑,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及时处理哺乳过程中的问题:护士应及时解决和处理产妇在哺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向产妇解释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如乳头皲裂、疼痛是因为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只吸乳头,没有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充分吸入婴儿口内,而正确的哺乳姿势,坐卧均可,婴儿身体转向母亲,紧贴母亲身体,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脸向着乳房,鼻尖对着乳头,下额紧贴乳房,婴儿张大嘴,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下唇外翻,舌呈勺状环绕乳头,面颊鼓起呈园形,含接时可见上方的乳晕比下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而乳房胀疼的原因多为生后头几天没有按需哺乳,哺乳时间短或含接姿势不正确等。

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知识: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可使婴儿有效地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在正常睡眠时,可不必叫醒婴儿,除非母亲感到乳房胀满时。如遇特殊情况,母婴分开的,护士应指导产妇正确地挤奶,即应当教会母婴分开的母亲在生后6小时开始挤奶,24小时内至少挤奶6~8次或更多。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压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以刺激乳房泌乳。

耐心细致传授母乳喂养技巧:护士应讲解初乳的营养成分及母乳喂养的技巧,协助其正确含接。对乳头凹陷者,教其学会“十字操”,使乳头向外突出。喂奶前先挤出少量乳汁,乳晕变软后哺喂,这样易于含吮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每次喂奶结束后挤1~2滴乳汁涂于乳头及乳晕上,可有效地防止乳头皲裂和破溃。如果发生乳头皲裂,应先吸损伤轻的一侧乳房,皲裂和破溃处涂少许食用香油可促进好转,下次喂奶时洗净。对乳房胀痛者,每次喂奶前,湿热敷乳房3~5分,并轻轻拍打,按摩,先喂奶胀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一侧,如有乳汁自然流出,不可人为阻止。一旦发生乳腺炎,用吸奶器吸空乳房,并給以湿热敷,理疗。必要时给以抗炎治疗。术后回病房30分钟内,进行母婴部分皮肤接触及早吸吮30分钟,耐心解释并主动帮助和指导母乳喂养,以建立母子感情。指导母亲喂养的技巧,尤其第次哺乳应予以协助,让母亲放松,采取舒适的卧位,哺乳姿势开始可选择躺式,示范及解释婴儿觅食反射,利用其帮助婴儿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形成有效吸吮。母亲一手托抱婴儿,另一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呈“C”字式托住乳房协助吸吮。切口疼痛减轻后,鼓励产妇床上坐起环抱式哺乳,因为坐位哺乳是最佳的体位,环抱式坐位哺乳使婴儿体重受垫高处支撑,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使婴儿胸部能好地贴近母亲的胸部,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吸吮。指导母亲按需哺乳,两侧乳房均做到有效吸吮,奶胀时,做好奶胀的护理及教会其人工挤奶的方法。对于乳头凹陷或扁平的母亲,每次哺乳前先做乳头操或使用拔奶器吸出乳头;对于乳头疼痛或皴裂的母亲,在哺乳后挤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并保持干燥。母亲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8~9小时,并保持心情愉快,勿过度疲劳,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6小时后可进流食,如米汤、鸡汤、鱼汤等,保证乳汁分泌。督促检查,家庭支持:少数产妇比较自私,怕刀口疼痛,怕哺乳影响形体美,护士要多做产妇的工作,积极地哺乳喂婴儿,使新生儿得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不要轻言奶不足,生一个孩子,乳房每天分泌乳汁800~1500ml,生双胞胎时,每天分泌乳汁2500ml,也就是说,吃得多,产得多,所以一定要按需喂养,才能使母亲的乳汁分泌更多。同时丈夫应体贴、关心妻子,使其保持心情舒畅;才能保证哺乳期吃更多的流质食品。

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探讨 篇1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 00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 对照组495例, 两组基本情况、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比例基本相同,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方法

干预组入院后进行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针对孕妇和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 形成母乳喂养的意愿, 为产后母乳喂养作准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住院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评估1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出院时检查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发现不足给予补充, 并动员家庭成员给予持续的鼓励和支持。对照组按爱婴医院的要求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喂养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个月时通过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为:干预组505例中母乳喂养470例, 占93%;对照组495例中母乳喂养356例, 占72%。4个月时电话随访母乳喂养情况干预组434例, 占86%, 对照组248例, 占50%。经统计学处理及χ2检验, 干预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3 护理干预

3.1 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补充母乳喂养知识的不足

(1) 宣传母乳喂养的对母婴健康的促进作用, 使其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好处, 使她们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准备。 (2) 让产妇、家属了解泌乳排乳的生理过程, 泌乳是产妇产后生理变化的结果, 增加乳头刺激是关键, 产后要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坚持夜间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 (3) 教会正确的哺喂姿势, 有效的含接, 以免造成乳头损伤。 (4) 乳房准备:如有乳头扁平, 可做乳头伸展训练, 产后早吸吮、多吸吮。 (5) 讲解分娩方式对泌乳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由于伤口疼痛、饮食活动受限, 影响乳汁分泌, 因此, 应鼓励自然分娩, 降低无指征剖宫产, 减少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

3.2 加强产后喂养指导

(1) 产后30min协助母乳喂养, 对产后1~3d无奶、少奶的产妇常采用配方奶粉喂养新生儿, 在有效吸吮的基础上, 给新生儿补充配方奶, 可避免低血糖、脱水热、母乳不足性黄疸而不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1]。 (2) 对于剖宫产产妇回病房后立即协助第1次母乳喂养, 尽量减少产妇不适, 术后维持应用镇痛泵。术后镇痛可使产妇情绪安定, 有利于建立泌乳反射, 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2]。 (3) 指导产妇及家属通过观察婴儿的喂养排泄情况, 了解母乳喂养是否充足, 让产妇能够识别, 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4) 每天上下午各评估1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并给予指导, 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3.3 重视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因素

母婴分离需暂停母乳喂养, 需要定时把乳汁吸尽, 以维持泌乳, 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哺乳的产妇, 教会产妇挤奶或用奶泵吸奶, 可定时将乳汁吸出或泵出, 保存在冰箱内, 需要时喂给新生儿。完善家庭支持系统, 给予产妇持续的鼓励和支持。

4 讨论

母乳喂养具有其他喂养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点,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是初产妇, 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产妇增多, 缺乏相关的知识, 缺少喂养经验, 自理能力偏差, 经过几次尝试, 遂放弃母乳喂养[3]。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代乳品的出现, 怕哺乳影响体形而没有母乳喂养的意愿, 使母乳喂养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护理人员的干预指导, 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强化了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消除了影响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 若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能够鼓励母乳喂养。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及持续母乳喂养,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1 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 对照组495例,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1个月及4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加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 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王炳顺.周利锋, 朱丽萍, 等.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前瞻性研究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4) :246-248.

[2]武华玲, 魏秀云.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混合喂养的观察与探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 22 (11) :33-34.

上一篇:控制字共享下一篇:生态农业休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