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产业链

2024-07-29

集群产业链(精选12篇)

集群产业链 篇1

摘要:以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为研究视角, 紧密结合实际, 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链、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 在分析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来源要素、集群产业链治理模式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基于外部经济的分析框架。通过集群产业链治理上游研发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的“两端攀升”, 集群产业链治理上下游的“首尾联动”, 以实现环节内与环节间的外部经济获取, 进而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集群产业链,治理模式,外部经济获取,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产业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 而两者都有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又有日益耦合发展之势, 我国一些集群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形成了集群产业链组织, 为集群产业链研究提供了基础。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产业链、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演化, 产业链的升级,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等研究较多, 而对集群式产业链的治理、升级研究较少。浙江财经学院的严北战教授从2011年开始对集群式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升级等进行了研究, [1,2]提出了这种新型组织的演化模型、升级路径等新的思想和观点。本文是在严老师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集群产业链治理来获取外部经济, 进而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为我国企业在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一、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来源要素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的产业活动不仅局限于本国, 而是走出国门, 向深度国际化发展, 因此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参与国际竞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式, 也是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 国际竞争力来源是不同的, 沿着产业集群的演进轨迹, 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变化, 所以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本文提出的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中的六个要素对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一是外部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 (A.Marshall, 1920) 提出外部经济论, 指出在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依赖产业集群区域的原因是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3]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大的市场需求, 集群规模大, 供应网络越密集, 中间投入品容易获得, 价格低、成本低, 使集群内企业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 进而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企业家, 产业集聚是企业家的集聚, 企业家的行为与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企业家可以通过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 也可以通过“试错”行为, 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新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设计、消费者的偏好、市场机会的把握和利用等, 形成新的市场,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企业家也可通过创新活动推动集群网络的扩张, 驱动集群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是产业协同, 通过产业间的竞争协作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结构竞争力;四是资源禀赋, 某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资源禀赋状况可以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 随着经济活动的集聚, 群内企业可通过资源的共享带来成本优势, 企业间的资源的互补可以使集群的整体效率提高, 形成区域优势, 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资源集聚和整合, 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竞争力;五是政府, 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执行着引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 它在集群发展过程中能提供必要的信息、政策的支持, 为区域发展制定正确的战略, 对集群内的竞争进行监管, 政府的税收、贸易政策、对企业的引导、扶持等政策对产业集群的成长速度、发展方向有深远的影响;六是区域创新, 创新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知识、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影响传递, 形成新的创新组合。因此, 区域创新可以促进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存进区域创新的共生机制, 存进创新成果的衍生。

二、集群产业链治理模式及治理效应

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国内集群式产业链, 将集群产业链治理模式分为平等型、主导型和受控型三种。

平等型集群产业链治理是指在产业链中存在多家大企业, 集群内产业链各环节的大企业包括本土大企业和外资大企业, 他们之间分配格局平等, 势力地位较均衡, 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中小企业间分工协作并存, 在整个分工协作体系中, 包括本土企业、外资企业间是一种能力、技术、市场、知识共享、互补、协作交流的合作关系。

主导型集群产业链治理是指在集群产业链内众多中小企业依附于主导大企业, 为大企业服务, 大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小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本土大企业控制群链内的中小企业和群链外的大企业。

受控型集群产业链治理是指集群产业链内的外资企业或群链外企业控制本土大企业, 外资企业占据链上的核心环节, 本土大企业依赖外部企业, 群链内企业协作性较差。

通过集群产业链治理, 群链内的企业可以共享技术、资金等资源, 加快信息沟通, 促进知识共享, 推动企业创新, 实现集群产业链的延伸和快速发展, 形成增值、学习、创新、耦合效应。集群产业链治理的增值效应是指通过纵向延伸、横向拓宽可增加产品附加值,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治理, 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进而提升集群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推动集群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集群产业链治理的学习效应是指集群产业链内各环节的每个企业都具有学习功能, 具有知识共享机制, 企业间学习产生协同效应, 进而提高集群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由于集群产业链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群链内企业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 群链内企业人才的流动产生集群的优势, 群链内知识积累的条件为知识创新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 使得集群产业链治理具有创新效应;集群产业链本身就是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 再通过集群产业链治理可以实现耦合效应的强化与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集群产业链治理途径与集群竞争力提升

(一) 集群产业链的“两端攀升”与环节内外部经济的获取

通过集群产业链治理可以促使外部经济上升, 增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优势。集群产业链的环节内外部经济包括两个维度:一是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外部经济的获取, 二是集群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外部经济的获取。下面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来研究集群产业链上环节内外部经济是如何获取的。

1.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外部经济的获取

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外部经济收益不能直接产生商品利润, 要通过其他环节如生产和销售环节才能产生集群价值, 通过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的治理, 可以提高群链内企业的价格控制力, 强化群链内下游企业市场势力、技术势力, 进而为创新提供盈利、动力和再投入机制。[4]

通过对集群产业链内的企业进行静态与动态博弈分析, 得出研发环节外部经济对集群产业链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激励措施如下:在集群产业链创新初期企业进行公共创新平台的投资, 即由公共创新平台承担大部分的基础创新职能。集群产业链可以通过创新投入获得创新收益, 为提升公共创新平台效率产生正反馈, 进而强化了群链创新的正外部性。

2.集群产业链治理:销售环节外部经济的获取

集群产业链销售环节外部经济的获取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治理, 在群链销售环节, 规模经济可以实现成本节约, 市场份额的扩大带来总利润的增长。集群产业链上市场销售额的提高可促进利润基的扩大, 降低价格对消费者形成“锁定效应”, 增强对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的控制力, 控制力的提升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强化政府实施集群产业链治理的能力和动力。因而集群产业链销售环节治理的机制:一是在“政企”维度采取“取”与“予”的制度安排, 提升集群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的组织化程度, 为集群产业链内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产销”维度以“微利”策略实现需求“锁入”与群内互补;三是在“销销”维度即使在销售环节与生产环节的互动驱动销售渠道的“群簇化”, 获得集群价值的内生增长。通过上述三种机制形成集群产业链销售环节内的外部经济性, 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

(二) 集群产业链的“首尾联动”与环节间外部经济的获取

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治理可提升群链的创新效率, 提高各环节企业的盈利水平与群链价值, 集群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治理可使集群获得较强的市场控制势力, 强化群链内企业拓展市场份额的能力, 通过集群产业链上下游治理可获取环节内外部经济, 通过集群产业链“首尾联动”可获取环节间的外部经济。[5]

在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治理和下游销售环节治理的“两端攀升”模式基础上, 进行集群产业链“首尾联动”的治理模式, 既可获取环节内的外部经济也可获取环节间的外部经济, 进而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实现集群产业链“首尾联动”的治理模式, 一方面, 通过集群产业链研发环节治理提升群链的创新力, 驱动销售环节扩大市场份额, 使集群能够提供有技术和差异化优势的产品, 进而拥有更强的价格控制能力和市场势力;另一方面, 集群产业链上市场份额的扩大对研发环节治理产生正反馈, 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及创新活动的回报率, 使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的创新能力的强化和下游销售环节创新价值的提升间产生良性互动, 进而实现集群产业链外部经济的持续强化和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四、结论

通过集群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治理可实现各企业间的良性互动, 形成集群产业链研发环节内的外部经济, 可走出集群创新所陷入的“囚徒困境”, 使集群获得基于价格控制力和创新力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集群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治理可协调交易各方的冲突, 提升交易各方的效率, 扩大集群产业链的市场份额, 形成集群产业链销售环节内的外部经济, 使集群获得基于拓展市场份额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集群产业链的“首尾联动”, 形成基于研发环节提高销售率, 基于销售环节提升创新的有效性、反哺集群再创新的集群产业链的环节间的外部性, 使集群获得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北战.集群式产业链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研究[J].经济学家, 2011 (1) :78-82.

[2]徐林峰, 严北战.基于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7) :169-171.

[3]AFRED 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1920:124-127.

[4]GereffiG, Humphrey J, 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1) :78-104.

[5]Aspermont, C.and Jacquemin, 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 (5) :1133-1137.

集群产业链 篇2

个产业集群的一项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核心内容:本篇论文研究产业集群经济状况、集群人才政策、集群文化、集群生活环境、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集群内人才成长的影响,并以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东莞振安工业园四个产业集群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证实了:(1)集群经济状况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2)集群人才政策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3)集群文化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间接影响到集群内人才成长;(4)集群生活环境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

(5)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集群内人才成长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6)集群文化、集群人才政策对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直接的正向的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人才成长优势以及人才集聚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政府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提供借鉴。

集群产业链 篇3

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业集群理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迈克尔·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王缉慈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创新(2001)。赵坚(2006)认为产业集群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王海燕(2008)提出了行业具有聚集能力的两个条件:生产力流程的可分性和行业的最终产品必须具备可运输性。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运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来促进安徽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安徽物流业发展现状

1、物流业的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2011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9.8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GDP的3.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的12.08%,物流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公、铁、水、航空运输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2011年底,全省公路里程14.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9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通车里程2878公里,拥有长江、淮河两大黄金水道和四个一类口岸,通航里程达5605公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安徽的航空地位。

2、产业集群同安徽省物流业的协作模式不断优化,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随着产业集群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逐渐发展为安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能够为第三方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为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全省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20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物流外包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逐渐建立并得到发展。荣获2011年安徽省物流行业国有十强企业称号的铜冠物流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生产物流为主导、第三方物流作为支撑,汽贸、旅游为补充的“四维一体”的新格局。

3、安徽物流业的布局更加合理,由点状分布逐渐呈现出线、面分布

2008年开始,安徽省开始着重建立区域物流经济,依托产业集群,转变之前物流分布分散的现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三大物流区域,与安徽省的产业中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和基础,建设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依托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市场流通型物流园区;结合中心城市传统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转型提升,建设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省级重点支持30个物流园区发展,初步建立起三大物流中心。为了强化不同物流圈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安徽还建立了五大物流枢纽,很好的实现了不同物流圈、产业圈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也强化了安徽经济的外向交流和辐射功能。

三、安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安徽物流业发展迅速,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整体规模较小,同其他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网络化组织还没有形成,竞争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2011年,安徽省实现物流业增加值为589.82亿元,同比增加10.5%,而与此同时安徽省的GDP增幅为23.8%,全国物流的增幅为14.6%,这说明同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业依旧是制约安徽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见图1)。

2、安徽物流业结构性不平衡依然严重

安徽物流业的整体规模小,同时还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服务水平和能力难以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安徽物流业的地区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合肥市的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会向合肥市集中,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导致物流业由外向型转为内生型,降低区域物流需求。第二,供需结构失衡严重,总体上来说,物流的需求大于物流的供给,供需存在结构上的矛盾。(见表1)

资料来源:雷勋平,“安徽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期

3、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物流效率低,利润空间小

据安徽省59家重点企业申报的2010年度物流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物流总费用为93.94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物流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0年安徽物流总费用同GDP的比重为18.8%。造成安徽省物流总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运输组织的不专业,导致存货量大和货物周转时间延长,由此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安徽省的传统制造业习惯于采取自营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大量的物流基础设施,造成物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无效运输比例高,总费用相对于生产总值增加。

四、促进安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1、继续强化物流保障措施,激发安徽物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业作为一个关系发展全局的产业,涉及众多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比如税收、交通、产业布局、人才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等,这些政策的优化和落实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保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物流业的准入门槛低,在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如果单纯通过市场的调节,无法在短期内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无序的竞争还有可能弱化本土物流企业的实力。政府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和协调作为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第二、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继续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这是便捷物流的硬件保障。针对当前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安徽省应该尽快加紧完善交通网络和物流通道,在增加道路里程的同时提升道路的等级。

2、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各等级物流业协会的建立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发展和培育物流业有关的行业社团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政府同企业以及物流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作用,促进信息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物流协会的整合和建设,引导协会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发挥协会在规划研究、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促进物流行业规范自律,推动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为物流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

3、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为安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上和信息上的集中服务,聚集物流需求

由于产业链的缩短,产业集群本身不能在短期创造大量的物流需求,但是产业集群能够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将分散的物流需求集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上,减少盲目运输,缩短物流周转的时间,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合理确定物流市场价格,吸引更多企业采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活跃物流市场。

基金项目: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业集群理论与安徽物流产业的发展(2006sk016)

2、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10BJY058)

集群产业链 篇4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已十分普遍。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集而不群。研究集群品牌与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集群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探讨集群度提升的对策,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品牌与集群度关系分析

1.1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1.1.1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产业集群品牌就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而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集聚产业要素,形成竞争优势。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特征。区域性是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城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是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和产品形象。比如法国香水、米兰时装、瑞士手表、温州打火机等。

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资源,其创建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集群的文化历史为背景,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集群品牌的特殊功能和运作方式为手段,整合、优化资源,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集群品牌不是以某个有形产品为依托,而是以某一特定的区位为载体。集群品牌不是为某个单个企业所拥有,而是集群内所有生产相同和相关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集群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品牌效应。集群品牌以集群文化为核心和灵魂,通过对集群文化的提炼、发展,特别是对集群历史遗产的挖掘、传承,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同、宣扬,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1.1.2 产业集群度的内涵

产业集群度也称产业集群成熟度,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完善程度。产业集群度的评估指标由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集群网络成熟度等三个主要特征变量组成。其中,产业结构成熟度取决于产业特色和产业关联。产业特色表现为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地位,产业关联则反映集群内相关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特色越突出,产业关联度越高,则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成熟度越高。只有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产业关联度高的集群才更有利于建立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相关配套产业支持的合理产业结构,也更有利于集群广泛和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集群网络,共享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信息,形成特色品牌优势,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规模成熟度包括企业集聚规模和经济产出规模。集群成长过程伴随着集群产业规模的不断变化。集群的发展不断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集群,扩大产业规模。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有利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形成,促进集群成长;集群网络成熟度由交易网络、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构成。交易网络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创新网络是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以及其他各类中介组织之间相互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息网络,是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核心和重要前提。社会资本网络渗透于上述交易网络和创新网络,由集群内相关主体间关于集群的制度、规则、信任、价值观、文化等一系列认同关系所构成。

集群网络是发挥集群效应的核心和基础,伴随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不断形成和完善。首先,交易网络是企业获取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如果企业间不存在产业关联,没有建立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机制,也就没有形成交易网络,那么就不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创新网络与知识和技术溢出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创新为知识溢出提供源头,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生了技术扩散;另一方面,各类传播和扩散的知识,在社会资本网络中交流、碰撞、集成,有利于促进新的创新。再次,社会资本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集群内社会资本越丰富,基于信任和共同价值观的行为主体之间联系越密切,也就有越有利于知识溢出和交易成本降低。因此,集群网络决定了产业集群效应,是判断产业集群成熟度的重要因素。

1.2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和产业集群度评估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1.2.1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特色定位效应可助推产业

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特色定位有助于产业的识别与区分。这有助于把界定于特定产业区域的相同和相关的企业吸引到这一区域,形成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享受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知识的溢出与市场信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递增,助推产业集群结构度的形成与提升。

1.2.2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羊群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

规模度的形成与提升。这首先体现在集群品牌的“产业资本集中效应”,吸引企业到产业区域追求集群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高收益;其次体现在“关联产业带动效应”。随着投资者对产业集群品牌的聚焦,和品牌信息的不断强化传播,会吸引更多企业到集群所界定的产业区域免费享受集群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1.2.3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文化效应可助推产业集群

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具备文化属性,包括制度性文化,习俗文化,商业传统文化,诚信文化,价值观等,这一切都有助于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社会资本网络,同时产业集群品牌有助于吸引相关的人才、知识、技术的学习效应和集成创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网络和创新网络使产业集群内形成高效的交易网络,最终助推产业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2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与集群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产业类别不平衡、国内外市场不平衡等三个问题。东部好于中西部,传统产业好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好于内生的产业。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体现了产业集群品牌的差异和产业集群度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外向度高的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品牌竞争优势和较高的集群度。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1 缺乏集群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品牌运作水平低,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包括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地域特征要包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商业传统、人文积淀等方面的信息,产业特征要包含产业特色定位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定位。这两个特征可起到识别和区分产业类型的作用,使产业集群品牌的吸引力更具集中性、针对性。现在有很多产业集群品牌的规划未能很好地体现产业集群的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完成品牌规划后,由于没有系统地进行集群品牌的传播,品牌运作缺乏创意,传播渠道单一,与招商活动脱节等原因,导致无法形成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认同度。这两方面的问题使集群品牌无法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2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存在囚徒困境导致产业集群度低

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不是单个企业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一个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集群品牌对集群内的企业来说是公共产品,有正外部性,容易诱发“搭便车”现象。这就造成集群品牌培育的“囚徒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撮合形成产业集群,市场机制未得到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未凸显出来,导致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的协同效应无法发挥,影响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3 产业集群品牌缺乏强势品牌的龙头企业的支撑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

有了产业集群品牌,集群内却没有强势的企业品牌,那么产业特色体现不出来,也不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集群品牌也就名不副实。如果产业集群内成长起来若干个强势的企业品牌,就有助于市场认同集群品牌,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围绕拥有强势品牌的集群内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享集群品牌的市场放大效应,加快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2.4 产业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集群品牌功能缺陷影响产业集群度的提高

成熟的产业集群都有一个完善的内部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行业协会、大学与科研机构、风投、担保、孵化器、产业创新基金等服务机构。这种服务体系降低了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健全了制度与规则,创造了一种集群创新、学习、合作的文化氛围,推动集群网络度的形成,从而推动集群结构度和规模度的形成。我国目前的一些产业集群内,虽然建立了一些公共服务机构,但功能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完整,并都带有官方行政性质,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不能满足集群的成长与发展。

3 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的对策

产业集群要发展成熟,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产业集群度。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的成功建设,可以推动产业集群度的提高,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1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

政府部门是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推动者、组织者、服务者。首先要在政府主导下完成集群品牌的规划,集群品牌的规划要体现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有了四个特色就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异质化竞争,避免同质化,形成产业集群的结构度;其次要强化对集群品牌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公共平台和国内外的商务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强化市场认同,形成市场号召力,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再次是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要制定有利于创新、融资的政策,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诚信文化,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凝聚力。要简化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收费项目,降低集群内的交易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网络度。四是倾力打造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范围内的本土的强势企业品牌和引进集群品牌所界定的产业集群内的知名的强势企业品牌,以支撑集群品牌的建设,以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因此,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政府的作为。

3.2 借助企业家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家群体的规模与素质决定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一般都是凭借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商业传统优势、初始人力资本优势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形成产业特色。初始创业的企业家会对后来者产生示范效应,吸引很多的创业者学习模仿,进入相同和相关的产品领域,形成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该地区出现的产业集群内企业有高度关联性。而这个集群深深打上了最初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的烙印,企业家的声望成为集群品牌的象征性符号。这一象征性符号成为产业结构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会带来该地区产业的人力资本的集聚和企业的集聚,扩张产业集群规模。人力资本和企业的集聚会在产业集群内通过学习和创新效应促进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竞争与合作效应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通过分工与协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出水平和效率。因此,这三大效应决定了产业集群的规模度。同时,企业家作为特定产业的创造者,推动产业规制、企业文化、商业信用、管理模式的创建与维护,促进交易成本降低、商业创新与学习、社会资本的形成,由此促进集群网络度的形成。所以企业家在创造产业集群的同时,创造了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

3.3 完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型组织形式,要发挥出比市场和企业更有的效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提高集群内的产业治理能力。集群内的主要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包括企业联盟、虚拟组织、企业集团。这三种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可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机制、产业集群文化协同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机制、产业集群学习协同机制来有效治理。产业集群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治理方式,才能让集群内企业分享集群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交易成本降低、知识溢出、集成创新、规模与范围经济、风险分担等收益递增之好处。这种收益递增的好处是集群品牌形成的基础。它使区域经济内的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得到整合与开发,形成产业集群特色,并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和以商誉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交易机制,服务于集群内的企业,获得集群内企业对集群品牌的身份认同,由此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可推动产业集群结构度、规模度、网络度的形成与提升。

3.4 发挥集群内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

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都建立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孵化器、风投、担保、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构、物流保障等。这些公共服务机构一方面弥补集群内企业的能力不足和资源禀赋缺陷,另一方面让集群内的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增强了集群内企业对产业区域的地理认同和产业认同,形成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可依托集群内的公共服务组织的高端知识服务能力,整合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优化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培育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协同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高集群组织绩效,推动产业集群特色的形成和产业关联度的提高,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产业集群的学习创新能力,建立集群内的规则、价值观、信用等社会资本,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结构度、规模度和网络度。

3.5 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来建设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是地域性和产业特色性的有机结合,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致和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产业集群品牌一般由自然资源、工商业基础、历史资源、人文状况等多种因素长时间积淀而成。创建集群品牌要坚持独特性、优势性、创造性等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的特色,从而使集群品牌具有产业特色、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渊源。产业集群保持优势一个来源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产业集群是某种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化和专业化,集群出现后,某种产业就和某个地方就会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是建立在某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特色、区域文化特点基础之上的。随着关联企业的逐步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该区域的产品就有了其他区域所没有的特点和明显的市场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科研和中介机构的服务推动下,该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优势企业成长为产业集群的核心主导力量,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由此形成集群品牌。

3.6 借助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强势品牌来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就是靠引入英特尔入驻成都,才吸引中芯国际、PSI、UNISE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跟进,由此形成集群效应,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武汉·光谷品牌有华工科技、长飞光缆、烽火通信、关迅科技等本土的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品牌做支撑,使之名副其实,吸引国内外的相同和相关企业云集武汉·光谷,加速了激光、光电子、光通讯产业集群度的提高。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品牌服务于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企业品牌的创建和集群品牌的创建密切相关。良好的集群品牌可为集群内企业创建品牌提供外部条件和积蓄能量的时间与空间。集群内企业的强势品牌又能够提高集群品牌的认同度和市场号召力。对于一个原发性的产业集群来说,往往是集群品牌创建在先,企业品牌的成功在后。政府通过集群品牌的创建,帮助集群内的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使集群内企业的品牌借助产业集群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吸引同类和相关企业在产业区域内投资,形成完整产业链,反过来强化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推动产业集群度的形成与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摘要: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与否表现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产业集群度取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局在于集而不群。集而不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集群内完善的中间组织和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推广传播,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解决产业集群集而不群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品牌,集群度,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蕾,周梅华.基于品牌的产业集群研究评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

[2]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4,1.

[3]吴晓波,李璟琰.大学与高技术集群企业的互动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7.

[4]邓向荣.产业组织演化理论评析,经济学动态[J].2004,8.

[5]赵广华,任登魁.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机理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2009,12.

集群产业链 篇5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业链很长的基地型项目,全市为电力、石油化工、金属加工 企业配套的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中小企业都将从这些产业发展中受益,增加订单。

二、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实施,我市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在产业集群效应、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市的主要产业集群从原料采集运输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分销,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产品结构雷同,存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产品“扎堆”生产的现象,“断线”产品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能、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2、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能力仍不足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 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市将扶持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新世纪造船、三江电器、安泰动力、宝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行业发展,壮大了行业实力,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但是,我市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还不强,大部分规模企业单体规模较小,规模效应不大,集群发展步伐不快。

3、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市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我市遵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工业 园区乃至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中心环节还未得到完全重视,带动产业升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5、宏观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也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对项目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同样缺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成品油、煤炭供应价格起伏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产业规模的集聚速度、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市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1、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

主导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的重要基础。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五大主导产业,是基于靖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综合优势长期培育发展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最具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潜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效应,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要集中力量发展核电、“大飞机”协作配套等新兴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

二是围绕龙头抓好配套。龙头企业主动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立足点。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各级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通过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专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创办为其配套的专业园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3、拓展集群招商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招商引资是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集群招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作为我市今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集群招商要着力招大引强。招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大串配套企业,有利于发展壮大现有产业,还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资本转移的机遇,深入研究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模式,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经济贡献大、群众受惠多、运营成本低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重视集群招商的产业配套。认真研究和掌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门类、产业基础,立足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明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集聚、集群规划,明确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项目、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以存量项目吸引外商的增资扩股合作项目,促进和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协作,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与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有机结合,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升级进程。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 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后劲。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职能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提供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规划引导。以全市总体规划为导向,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吸引新型产业向我市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改善集聚条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干道及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先保证区内输配电工程建设,确保企业正常用电。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逐步实施企业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

3、加快人才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 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产业集群显现财富效益 篇6

衡山镇位于霍山县城,现辖11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73600人,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

该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平台。从2002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7500万元,完成了衡山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6年底,入园企业达到33家,入园项目48个,完成项目投资6.3亿元,成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平台、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2006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10.5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

衡山镇以园区为平台,通过优先供给土地、重点保障服务、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等措施,重点培育了应流集团、东磁集团、思创集团、利达化工、克劳力公司和传海鳗业等龙头企业。应流集团在2006年投资1.1亿元新建3万吨铸钢、10万吨特种钢及配套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再投资7亿元,在衡山工业园新建50万吨不锈钢及制品项目,目前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将使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园区企业发展方向上,衡山镇努力促进企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以应流集团、东磁集团、克劳力公司、思创集团和传海鳗业为龙头,将镇内产业相关企业纳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初步建成了6大产业集群:以应流集团为龙头,把胜亚铸造、诚信铸业、诚胜金属制品、发涛铝业、德鑫铸造和金玉模具等企业纳入产业链条,与之配套,形成冶金铸造产业群,年各类铸件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超过9.5亿元;以东磁股份霍山分公司为龙头,软磁分厂、东磁总厂、磁材一厂为基础,形成磁材产业群,年产各类磁材2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以思创集团为龙头,裕华印铁、思创制罐、留阳铁制品、百川制盖、思太尔、衡昌工贸、鸿泰箱业等企业为基础,形成包装产业群,各类包装材料年产值超过1.2亿元;以克劳力公司为龙头,绿珍百合、赖毛食品、创业商贸、振胜果蔬、玉带精米厂等企业为基础,形成食品加工产业群,年食品加工量达到1千吨,年产值超过1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国。以传海鳗业为龙头,以霍山鳗鱼场、华林鳗鱼场、丰汇鳗鱼场为基础,形成鳗鱼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年产鳗鱼800吨,产值4800万元。产业集群的形成,为衡山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群产业链 篇7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集群产业链 篇8

一、现实意义

虽然在多年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制度和方法, 但是从总体上看, 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 还需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 结合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总结成功经验, 吸收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 完善和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 使之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词是提升。“提升”的核心不是规模的扩张, 而是质量的跨越, 体现的是综合实力的加强。就目前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现状而言, 全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培育转向提升, 而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还基本停留在培育的阶段, 在评价指标中体现提升内在要求的内容还不多, 也不够具体。根据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规则, 目前已被命名的轻工产业集群将陆续进入复审期, 处在前后两个发展周期中的总结和规划的阶段, 如何把验收复审作为新的发展契机, 在全面总结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制定好新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确定好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此时,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管理思想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需要根据轻工业联合会与各行业协会的工作分工, 综合考虑不同轻工行业之间、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发展差异, 明确管理思想, 首先要确定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设计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评价指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 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做到一般普遍要求、行业共性要求与产业集群个性特点相结合、相互促进。基于上述考虑, 轻工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贯彻以下基本管理思想:

1、注重产业集群的成长性

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落脚点是发展。发展既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也是产业集群成长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点和线的关系。虽然轻工行业多、关联度差、发展水平差异大, 但成长性是其共同的特征。抓住了这个共同特征, 也就找到了科学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注意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轻工产业集群成长性进行评价:一是从产业集群自身发展变化中看成长性, 也就是在自身发展变化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二是从行业的地位看成长性, 也就是与本行业其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三是从与国际水平的对比中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三者的关系是, 看自身的成长性是基础, 看行业中的地位是关键, 减小与国际水平差距是目标。

对于某个产业集群成长性的评价, 要充分考虑产业集群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明确重点。处在发展初期的产业集群, 无论是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 还是行业影响力, 都还比较弱小, 评价时特别要注重自身的成长性, 看发展的活力和潜能;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产业集群, 要注重从行业的地位中看成长性, 看对行业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产业集群的现状, 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2、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提升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轻工行业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非常值得总结。一个基本思想是, 将产业集群建设看作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提升的过程, 每一次验收复审就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和后一个周期的始点, 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一个发展提升的阶段。以此为管理单元, 制定发展目标, 落实工作责任, 检查提升成果, 把管理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3、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内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是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的管理创新。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也要发挥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要集中各方的意见, 突出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注意体现三方面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中的责任, 使指标体系更加贴近实际, 更具有操作性。

三、评价体系建设

(一) 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在轻工产业集群建设中, 各地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指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轻工行业协会在开展产业集群培育和命名工作中, 也形成了各自评价办法。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产业集群发展, 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特别是对已取得命名的产业集群的提升缺乏指导;二是考核指标缺乏完整性, 特别是反映提升水平的内容偏少, 且多采用描述性方法, 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需要量化;三是评价指标还缺乏统一的设计, 缺少比较规范的文本, 需要分出层次,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兼顾全行业和各轻工行业的要求, 形成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 评价体系建设建议

加强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 是全面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需要与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指导性文件同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评价指标的制定, 也是工作的难点。结合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 提出以下思路。

1、产业集群评价要素

评价指标要实用、便于操作, 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在产业规模、产业环境、市场表现、产业配套功能、创新能力、产业文化等六个基本要素下, 设定若干个评价内容。考虑到指标的不同用途, 可以分为必备标准和对比标准两个层面。必备标准集中体现的是对轻工产业集群的一般普遍要求, 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后的准入门槛;对比标准主要是考察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与水平。

2、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构成

综合上述观点,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见表) 。主要评价指标构成中有一些是描述性指标, 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集群产业链 篇9

一、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理论

产业升级,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升级属于产业内结构升级, 即通过技术创新对皮革产业进行改造, 提高其竞争力, 发挥其优势, 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通过对皮革产业内结构的调整达到升级的目的。

有关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 从研究的侧重点上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分析框架, 一种是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另一种是全球价值链理论。而综观国内外研究, 更多的是基于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从价值链角度, Gereffi (2001) 较早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四种升级形式:工艺流程升级 (Process Upgrading) 、产品升级 (Production Upgrading) 、功能升级 (Functional Upgrading) 和价值链升级 (Chain Upgrading) 。Kaplinsky&Morris (2001) 进一步研究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沿着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 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方向发展。

这些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探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 产业附加值在价值链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而产业集群升级的目的在于追逐产品的高附加值。

二、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

我国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由于地理因素或者是产业链的缘故集聚起来, 自发形成产业集群, 并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海宁市的皮革产业集群就是其中之一。

(一) 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从1990年到2000年短短10年间, 海宁市规模以上皮革业产值增加了10.8倍, 所占比重从10.2%上升至30.0%, 实现增加值6.38亿元, 利税3.40亿元, 成为海宁市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但近3年来, 皮革产业产值增速明显放缓, 比重也逐年下降, 产值总量落后于纺织业19.67亿元。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对世界经济的波及面逐步扩大, 对我国经济影响也开始加剧, 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宁市皮革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 皮革产业在2009年前8个月产值一直呈负增长, 直至9月份随着旺季的到来, 皮革行业才止跌回升, 实现工业总产值86.68亿元, 同比增长1.2%, 但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71.04亿元, 同比下降6.8%;实现利税2.77亿元, 利润1.21亿元, 均呈负增长态势。这直接导致了近几年皮革区位商的下降。

资料来源:海宁市统计局

(二) 海宁皮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 海宁市皮革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全国一个具有较高集中度的皮革产业集群, 对全市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产值、效益增速下滑, 区位商也在下降。因此, 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创新体系, 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 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1.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 总体产业层次偏低。

低成本、低附加值仍是海宁市皮革业参与竞争的主要策略。低成本竞争的缺陷就是其所依赖的劳动力、原材料及交易成本的廉价状况是会改变的;在全球竞争空前激烈、焦点日益转向技术和创新竞争的形势下, 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贴牌生产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对海宁市许多外向型企业来说几乎是生命线。然而OEM的地位往往意味着话语权的丧失。为其他知名品牌贴牌生产只是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研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不为自己掌控, 产业链延伸不够。

2.创新系统薄弱, 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首先, 海宁市的皮革企业大多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不够, 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其次, 缺乏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 更多的是依靠有实力的单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技术合作, 经济带动力不强;再次, 法治环境尚不完善, 产品仿制、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较多。创新能力的低下导致了设计能力的不足, 进而使得产品缺乏差异化, 产品同质现象严重。加之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和营销手段, 这导致不少企业经营困难, 出现尽管市场占有率较高但产业处于低利润率状态, 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区域后续发展能力。

(三) 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1.皮革业产品升级。

产品多样化和高档化是产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表现。海宁市皮革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扩大产品宽度, 增加产品功能, 提高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海宁市皮革业也曾有过“一件皮衣打天下”的时期, 那时候很多企业产品单一, 专注于皮衣的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 海宁市皮衣鼎盛时期, 当地80%的皮革产品凭借量大价廉的优势, 大量出口俄罗斯。但是皮衣“一业独大”的格局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不能长期维持。当时在国际上皮革的应用已经从服装为主向家具、汽车用革、皮革包袋方向拓展, 不调整结构就无法抓住未来的市场。当时, 出口导向型的海宁市皮革业经历了第一次转型, 出口市场从俄罗斯转向北美、欧洲等, 告别了在俄罗斯的量贩式销售模式。以前靠“一件皮衣打天下”的海宁市皮革产业, 不断开拓创新, 集皮革沙发、皮革服装、制革、皮革制品于一身。

皮革沙发产业的崛起引领海宁市皮革产业完成了第一次转型。现在,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海宁市皮革业增速明显放缓, 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不断下降, 海宁市皮革业又将选择什么作为二次转型的突破点呢?一些大企业已经锁定将汽车制革、皮革箱包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海宁市兴建皮革箱包加工区在政府规划之内, 为以皮革箱包作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带动海宁市皮革产业新的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

产品升级除了产品种类上的升级还包括产品的优化。海宁市皮革业应以建立高中档产品结构为目标。通过限制、淘汰低水平及环境污染大的生产能力, 降低低档产品比重, 加强产品开发能力, 重点实施一批产业带动力强, 质量高的项目, 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积极引导企业从事皮革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通过引进关键设备, 加强技术创新等手段, 推动皮革制品生产。

2.皮革业功能性提升。

海宁市皮革业已经进入多样化与整合阶段。产业结构开始垂直和水平合并, 不仅需要提高产品品质, 以中高档品替代原有低档产品, 更需要向原创设计及自有品牌发展, 提高市场细分程度, 实行持续升级和产品多样化。因此皮革业需要在功能上升级, 从贴牌生产到自创品牌, 为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提高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能力。

目前海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以贴牌生产为主, 但是一些大企业已经通过自己设计制造拥有自己的品牌, 并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卡森、蒙努、白领氏等, 都有自己自创的品牌。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 (OEM) , 到自己设计制造 (ODM) , 再到自有品牌制造 (OBM) 的转换就是一步步从价值链低端到高端的过程。虽然功能升级不是在短期内、在企业层面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它往往取决于产业集群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战略选择, 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海宁市一些优势企业在价值链中从贴牌走向自创品牌的过程。

因此, 为了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应该鼓励企业在低端制造的基础上, 努力研发创新, 创立自己的品牌, 这样才能在不断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四) 对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使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进一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下从政府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1.切实提高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还较低, 技术创新的外部示范作用不明显。皮革企业的成长一方面要重视从知识结构等方面考虑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企业现有技术队伍的充分利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改项目奖励力度, 形成鼓励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氛围。

2.努力优化集群企业竞争秩序。

皮革产业集群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依然较高, 一些企业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 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 极大影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为此, 政府应加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鼓励企业提供技术创新, 实现产品差异化, 保护技术创新行为, 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从而形成良性和谐的区域竞争秩序。

3.继续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海宁市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规模仍较小, 研发能力很弱。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让广大中小企业受益, 从而弥补其资源不足和研发条件较差的弱点, 包括继续积极筹建工业园区, 在园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尽可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尽管海宁市政府对皮革产业发展极为重视, 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是无论皮革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建设, 还是培育地方知名品牌、加大对皮革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等各项政策措施主要以地方龙头企业为扶持和鼓励对象, 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尚未纳入这种政策体系中。受皮革产业生产链较短的影响, 企业之间的业务和研发合作比较少, 所以龙头企业对中小型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带动力度很小。因此, 应改变那种政府把稀缺政策资源集中于大企业的现状, 让更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 针对在发展中面临的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 可以通过较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来弥补。

参考文献

[1]Bair, J and Gereffi, G.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J].World Development, 2001, 29 (11) :1885-1903.

[2]Kaplinsky R, Morris M.Ahandbookfor value chainre-search[EB/OL].www.ids.ac.uk/ids/global/pdfs/vchnov01, 2005-03-12.

[3]毛加强.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式与升级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4]邬爱其, 张学华.产业集群升级中的匹配性地方政府行为——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 (12) .

龙江家具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研究 篇10

一个地方的产业链情况, 与当地的许多因素相关, 尤其是产业集群的利益相关者, 这些利益相关者或多或少的推动或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以下从政府、企业及运营几个方面分析龙江家具产业链的现状。

1.1 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 龙江镇委、镇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支持民间投资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家具原辅材料专业市场。例如投资近3亿元兴建的龙山家具材料市场, 面积达15万平方米;投资近3亿元兴建的豪俊材料城,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首期投资2亿元的龙江亚太国际木业城, 已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国家以及东北三省、江西、云南、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50多家大型木业供应商前来认购或承租铺面, 设点经营, 预订率高达70%。由民间投资近20亿元的325国道龙江段商贸城, 建成了100多幢风格各异、设计新颖的家具展区, 形成了十公里长知名繁华家具精品展示一条街, 加速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格局的形成, 有力推进了龙江经济向集约化、族群化、规模化发展。因此, 政府对于推动龙江家具发展及产业链升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龙江家具企业发展状况

家具制造业是龙江最大的特色产业, 行业内企业约有3500户, 已经发育为配套最完善的产业链, 被命名为“中国家具制造重镇”, “中国家具材料交易之都”, 在业界有“中国家具第一镇”的美誉。

但是一方面由于龙江的家具制造业大多是由以前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起来的,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营方式, 使龙江的一些家具生产厂家存在分散、小型、粗放、落后等弊端, 严重地制约了规模化优势的形成, 无法介入到高端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 龙江虽然是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 但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型专业展览市场, 优质的龙江家具大多拿到全国各地、包括邻近的乐从、东莞等市场去销售, 龙江成了家具的生产车间和仓库, 龙江家具在流通中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再加上铺租费用等成本, 白白流失了许多中间利润。而省内外一些地方的家具产业近几年奋起直追的势头很猛, 也给龙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凭借外资和创新优势等, 已经成为龙江的重要竞争对手, 再加上由于营销的力度不足, 龙江家具的整体品牌效应始终没有真正形成。

从整个规模构成上看, 目前龙江缺乏大型的“龙头”家具企业;另一方面是众多中小企业自成体系, 结构趋同, 高成本、低效益的企业在龙江家具企业中普遍存在, 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性和产业集群效应,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盲目发展也直接影响到骨干企业效益的发挥和产业的升级。

1.3 龙江家具的运营状况

家具业的运营与其他的产品有共同之处, 也存在不一样的地方。本文主要从专业交易, 物流以及会展对龙江家具运营进行状况分析。

1.3.1 专业交易市场

家具产业的交易一般有专门的交易市场, 因为它与普通产品不同, 它种类多, 包括客厅家具、房间家具以及厨卫家具, 且大部分体积较大, 需要特定的交易场所, 因此家具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上游产品供应场所, 例如材料交易城等, 下游产品交易场所, 例如会展馆等。据统计, 龙江的交易市场共有15个, 总经营面积1, 240, 900平米。这些场所承担着龙江家具的主要业务交易。

1.3.2 物流业

龙江镇工商注册登记的商户约8500户, 其中家具行业的户数占50%, 从事生产的约1500户, 从事配套、原料经营的2000多家。为数众多的家具企业形成了庞大的物流需求, 物流企业的货源自然主要是家具和家具材料。

由于龙江镇家具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物流行业是随着其产业的不断扩张而形成起来的。这些物流企业起初是伴随着市场调节而自发发展起来的, 这些零散的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三联工业区。龙江镇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要数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配套的“亚洲国际物流货运中心”物流区, 这个物流园区是由于家具材料贸易所带来的物流市场而进行规划设计的。目前园区共有将近70来家物流企业, 其经营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中国。但是主要提供的是简单的货物运输服务, 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低, 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都还比较落后。缺乏能提供高效、组织功能强、服务品质优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提高龙江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要发挥龙江家具产业的优势, 有必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

1.3.3 会展业

龙江镇的会展业最近几年也逐渐发展起来, 已初具规模。专业会展馆有龙江前进会展中心。位于新325国道与龙洲路交汇处, 建筑面积40000平米, 已成功举办过十五届“龙家具精品展览会”、顺德涂料展览会、顺德家具材料及机械配件展览会、华南塑料机械展览会等, 影响颇广。

此外有“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 位于新325国道旁, 已经成功举办了四界“亚洲国际绿色环保家具材料博览会”, 影响较大。该项目占地1000亩, 目前经营面积为40万平米, 规划投资20亿, 总建筑面积120万平米。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规划是集展览中心、星级酒店、商务大厦、产品研发中心、中西餐厅、商务中心、外商服务中心、国际采购中心、银行、保险公司、邮局、公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家具材料专业市场, 目前在专业批发市场方面主营皮革, 布艺, 辅料, 海绵, 弯板, 化工, 五金等家具材料。在珠三角乃至全国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2 龙江家具产业链优势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龙江镇政府以及政府安排的多个企业的调研访谈, 比较深入的了解到龙江家具产业当前的情况, 再结合对国内其他家具产业基地的分析, 总结出龙江家具产业链所具有的优势, 以及存在的不足。

2.1 龙江家具产业链的优势

目前, 龙江家具业从产业发展历史、集聚观摩、产业链完善程度, 到产品数量及销售等方面, 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区域性特色经济中都有一定影响。纵观龙江的家具产业, 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特点:

(1)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具制造产业基地。有人这样形容:“不参加米兰、高点、科龙国际家具展, 就不知道世界家居精品, 不到顺德龙江, 就不知道哪里是全球家居制造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2)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具材料集散中心。顺应家具业发展趋势, 龙江投入巨资兴建龙山材料城、华西真皮街、亚太国际木业城、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等, 凸显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具材料集散中心, 使龙江家具材料业集聚效应迅速升温。随着一系列大项目的陆续开业, 进一步奠定龙江“龙头老大”地位。 (3) 完善的家具产业体系。龙江家具已形成产品种类繁多、配套全、产业链完整的集群经营模式, 无论是高中低档的家具原辅材料, 还是生产工具, 都可以在龙江享受到“一站式”采购的便利。加上从2001年开始举办的“龙家具精品展览会”, 正在筹建的多个技术服务机构, 龙江家具将形成一条集“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完善的家具产业链。 (4) 上下游产业配套衔接紧密。龙江不仅有家具生产基地, 又有销售中心, 还有配木工器械、木材加工、涂料华工和包装印刷等企业, 以及配有皮革、布艺、家具五金及木材等专业市场, 家具生产各类原料供应充足。目前, 实木、板式、布艺、皮沙发、玻璃、金属、竹藤、塑料等办公民用家居产品的原材料配套率达95%;铁钉、拉锯、钢架、扶手、三角抓、螺帽等家具零散部件98%都可以在龙江采购或落单订购。另外, 围绕家具会展, 物流, 网络营销出口等环节, 还配置海关, 商检, 金融, 海运进出口代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机构, 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信息, 流物流和资金流工作服务体系。 (5) 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龙江正在加快筹建生产力中心、家具行业研发中心和木材及木制品研究中心, 着力攻关一批无污染无腐蚀无辐射危害环保美观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尖端技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使龙江家具传统产业正向高新技术领域和高附加值发展, 科技创新为龙家具的特色产业地位和影响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6) 具有浓厚的中国龙文化。龙江以“龙”作为产业、展览会和区域产品形象宣传, 既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又体现中国家具的龙文化精髓, 标志着中国家具文化的崛起。

龙江家具产业集群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基础生产设备, 凭借低成本优势处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价值链低端;而负责产品设计、理念创新、品牌推广、市场销售等附加值较高环节的如北欧等国, 则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这种悬殊的状况, 会影响整个家具产业链的未来发展, 因此龙江家具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迫在眉睫。

2.2 龙江家具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 附加值低。龙江家具集群产业链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是长期以来停留在“拿来主义”和复制模仿阶段, 企业规模小,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虽然龙江家具制造业形成了完善的制造环节, 原辅助材料的加工, 物流与会展的飞速发展, 但是创新研发环节滞后, 与国内其他的家具集群差距较大。 (2) 品牌企业稀缺。龙江家具产业发展已经有30年历史, 家具企业超过3500家, 但是年总产值仅40亿元左右, 无论制造还是流通, 皆无超级规模企业和全国性品牌, 缺乏领头企业的带领作用,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使得发展得越来越艰难。 (3) 企业量多但是规模小。家具企业大大小小几千家, 虽然每一家企业, 小到家庭作坊每年都有很客观的利润, 甚至产品都远销海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大趋势, 这些小企业始终是要推出历史的舞台, 若不及时整合、创新及转型, 在不久的将来, 龙江的企业将会不断的减少, 进而影响整个家具产业链。 (4) 行业管理力度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加上行业的管理力度不够, 导致众多的抄袭现象。大部分企业等着别人的新产品, 进而模仿制造, 坐享其成, 最终也会导致整个产业基地失去创新的动力, 大家都在等着别人创新, 然后一股脑的跟风, 并以价格战来抢占市场。缺乏设计专家, 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视设计, 因此产品款式陈旧, 附加值低。

3 家具产业链优化的建议

随着低成本优势难以持续下去, 我国产业集群必须逐步由价值链低端的非“战略环节”向高端的“战略环节”攀升。重构家具产业链, 从低成本型向创新型集群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集群转变, 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非常迫切。

3.1 增加产业附加值

从产业集群空间等级体系的“微笑曲线”中可以看出, 处于产品研发、设计, 以及市场营销环节的产业集群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通常能拥有更多的附加值, 而处于最终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产业集群位居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部分, 只能获得较少的附加值。但是由于龙江家具集群的产业链非常完整, 物流和会展发展的非常好, 如果将制造转移出去, 未来可能会出现物流与会展等相关产业也跟随着发生转移。因此龙江实行的战略应该是:维持制造业的优势, 并且强化研发、设计及销售环节。为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向产业链上游扩展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龙江的很多家具企业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不强, 在产业链中处于“外围”的分工地位即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生产组装环节。对于具有一定实力的家具制造企业, 可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中游的生产制造环节, 设立设计研发中心, 充分利用周边地区如广州的设计优势和智力资源, 和他们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 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创出自己的品牌, 加大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二是向产业链下游扩展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当家具制造企业向产业链末端扩张时, 由于本身组织规模与资源不足会面临营销资源缺口。营销资源缺口包括市场信息、营销经验、国际化人才、品牌建设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制造业应该对各种内外资源进行整合, 就是将社会上的一切资源为你所用, 加强渠道管理, 注重品牌建设, 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2 培育集群文化

产业集群文化是一种以根植性的民族和地区文化为背景, 集群的专业特色和经济内容相融合, 经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亚文化, 它包括这样三个部分:一是根植于民族和地区文化土壤的根植性文化;二是具有专业特色和经济内容的产业文化;三是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理念。培育集群文化应立足于民族的、区域的优秀文化, 积极发掘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方式的独特的文化精髓, 着眼于产业集群的品牌和集群竞争优势, 建立起集群价值观、集群竞争规则、集群品牌文化、集群精神等。集群文化是产业集群的伴生物, 只有当集群文化渗透到集群企业内部, 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 产业集群才能久盛不衰。

3.3 壮大龙头企业, 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

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的龙头企业, 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

3.4 构筑区域性和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集群是由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关联性企业群体, 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和相关公共部门构成的集群经济组织系统, 所以应积极促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由单一为镇、区服务的模式发展成为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信息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服务中心。推广电子商务, 加速集群信息化建设步伐, 提升集群体系的服务能力, 应积极提升对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产业支持和产业配置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围绕主导产业链的生产要素、产品销售市场、交通运输市场和信息服务等支撑行业的发展,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依靠物流体系的服务功能和要素聚集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分工精细化, 实现纵向一体化。

3.5 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能力

行业协会是由产业集群中的全体或部分重要成员组成的, 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的组织。由于行业协会组织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说服力, 因此, 需要完善行业协会制度, 增强其在产业集群中的服务、协调能力, 使之成为功能健全、运作高效的网络主体, 这对于解决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内企业组织协调乏力、竞争过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行业协会要积极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 为企业提供服务。作为中介组织, 可以利用其联系广、信息多、机制灵活的特点, 通过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等方式为产业集群内部的这些组织提供知识共享、合作交流的机会, 从而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3.6切实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

金融作为产业集群支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具有特殊地位的生产性服务部门,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 但每一个产业集群的升级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 在制定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时, 应该确立金融部门优先改革的思路, 改善金融环境, 创新制度, 优化金融结构, 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一是积极组织银企合作, 努力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开辟“绿色通道”, 向金融部门推介优质项目和优势企业。通过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行企业财产抵押贷款、组建中小企业跟踪监督机构、建立专门的信用担保体系和企业债权维护机制等措施, 放宽对企业信贷的限制。二是大力培育地方资本市场, 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促进民间投资向产业集群集聚。三是完善风险投资制度, 引导风险投资向技术创新环节投入, 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加快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

3.7 推动与乐从的跨区域融合

在渠道建设上, 乐从镇早已抢占了优势地位, 所以龙江要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来解决渠道问题。要用最经济的、高效率的手段打造经销网络, 通过努力把经销商、厂家、最终的消费者结成一张网, 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

3.8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规范竞争

产业集群内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原因之一, 就是产业集群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仿冒盛行而创新动力不足。因此, 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和规范经营。除了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外, 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强制措施和法律后盾, 为产业集群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提供制度保障。如对于假冒侵权行为, 根据群众举报或媒体监督所获信息, 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打假维权活动, 以维护集群品牌声誉和群内企业的利益。建立违规通报机制, 对于产业集群内企业违反有关规定, 破坏集群声誉的行为, 一经发现, 立即在有关媒体进行通报, 使其在产业圈内臭名远扬, 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3.9 集群品牌带动战略

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 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 (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 。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它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 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 提高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业集群的“智造”蜕变 篇11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回归产品本源的大趋势令产品设计与制造得到前所未有的链动式发现机遇。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服装制造的“智造”格局正在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具有深意的是,行业大展CHIC洞悉这一制造升级大势,适时将产业集群引入台前。山东汶上,浙江平湖、温州、海宁、江西于都以及河北大营等都以集群形式参展,他们的出现成为中国服装制造业“智造”与“质造”升级的缩影。

“此次参展的15家企业,大多是处在创业期、成长阶段的企业,具有创新、锐意、进取的勇气和实力,他们是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同时也是中国服装的新锐力量。他们需要CHIC这样的平台进行展示,同时也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去年10月首次参展CHIC就收获颇丰的山东汶上,再度组团参展CHIC,汶上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爱国表示,“再次以区域品牌的形象亮相,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汶上的服装加工制造能力。”

济宁爱丝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此番已经是第二次来参展,收获大额订单成为“规定动作”。额外的收获在于,该公司总经理李志鹏通过展会期间的交流,发现服装生产加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革,“如今,能使用自动化设备的要尽量用。于是,爱丝制衣从上海和鹰购买了10台全自动缝纫设备,非常适合缝制复杂的产品。”

“对于区域品牌和企业自身而言,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潮流、底蕴、文化。”正如郑晨爱所说的,当下,产业转型需要更大的视野和格局,产业集群亦如此。这些集群往往是一县一镇的经济支柱,更需要从经济学和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产业的发展与规划,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各集群已经开始了“智造”蜕变。

集群产业链 篇12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集群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眼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宏观层面或集群整体的中观角度出发, 较少涉及到微观的企业层面上的研究。因此现有的研究对集群中个体企业的指导还存在不足。

从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群内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难以独立开展营销活动;大部分企业对协同营销认识不足, 竞争多于合作……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 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升级。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有必要单独从营销角度去研究服装产业集群。因此, 对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相关理论回顾

营销大师迈克尔·波特从竞争优势角度出发, 认为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集合体。尽管学者们对集群的认识不尽相同, 但是基本上都涵盖了以下几个要点: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较多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企业之间既独立又存在联系, 既合作又竞争。

2.1集群营销

国内外学者对集群营销的研究较少, 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跟据现有的文献资料, 归纳总结起来, 对于“集群营销”的认识,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看法:

Franz认为, 所谓的集群营销, 就是将产业集群当做是一个整体产品营销给外国投资者, 并给予区域一个清晰概况的工具。国内学者张涛, 熊晓云认为, 所谓集群营销, 就是指产业集群为实现集群升级, 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策略将产业集群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的过程。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所谓的集群营销, 即是将集群当作一种”特殊产品”对其进行营销。这在概念上和“区域营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集群营销研究的“中观学派”。该学派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集群的营销策略及集群品牌的塑造上。卢长宝认为, 产业集群营销的操作框架应该根据构建或增进集群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而设计的, 产业集群营销也存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以及营销组合设计”等具体问题, 并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去构建适宜集群发展的品牌及社会形象。兰文巧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要策略有:集群营销的产品策略、集群营销的价格策略、集群营销的渠道策略、集群营销的促销策略。

对于集群营销, 部分学者则存在另外一种看法。郑广琯、陈雪梅等人认为, 产业集群内部较为广泛的、形式多样化的企业之间的营销合作, 可称之为集群营销。持此种观点的学者站在微观的企业角度, 着重研究集群内的企业在营销领域如何协同运作以实现个体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可将其称之为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集群营销的主体构建、集群营销模式及营销策略、集群营销绩效的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体系几个方面。例如, 郑广琯等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体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企业自主组成营销联盟;第二类是群内众多企业组成松散的营销网络, 如见客制集群营销模式;第三类是群内生产企业通过共享的、由单一企业组成的营销机构进行营销。覃丽在《中小企业集群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营销绩效的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及微观因素并建立了集群营销绩效评价体系。

从上述的文献资料看来, 在对集群营销的认识上,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 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分歧。集群研究的中观学派与微观学派对集群营销的概念、集群营销的实施主体、集群营销所涉及的内容、集群营销的实施方式的认识均不相同, 详见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得到。

2.2集群营销模式

由于对“集群营销”的概念理解存在分歧, 进而导致了学者们在“集群营销模式”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集群营销研究的中观学派认为, 集群营销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集群制定业务成长战略、集群品牌战略以提升集群的对外影响力, 区域品牌建设即为最主要的集群营销模式。陶金国认为, 创立区域品牌是集群营销的核心。涂洪波提出, 集群营销应以构建集群品牌作为主要手段, 形成集群竞争力优势。

而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则认为, 集群营销可通过群内企业组建营销联盟、依托大企业的营销机构或共同构建营销网络来实现集群的竞争优势。郑广琯、陈雪梅认为, 按照组织形式不同, 集群营销模式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营销联盟模式;二是“见客制”的集群营销模式;第三类是群内企业通过共享的、由单一企业组成的营销机构进行营销;杨保军总结出了五种集群营销模式, 分别为:专业市场营销模式、营销联盟模式、见客制营销模式、中卫式营销模式、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由上观之, 研究视角的差异导致两大学派或各学派内部在集群营销模式的认识上有不同见解。而因有关集群营销模式的专项研究相对匮乏, 势必还有许多欠缺的方面。首先, “集群营销模式”缺乏清晰和完整的定义。学者们对集群营销模式的阐述比较模糊和分散, 其定义也因研究出发点、目的的不同而各异;其次, 很多文献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仅是从某个侧面来进行考察的, 不系统也不够全面;其三, 目前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 很多学者是基于某个具体的产业集群分析得出的, 其研究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典型性与普适性;其四, 目前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哪些集群营销模式”这一问题上, 而对于“为什么不同的集群会选择不同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在营销模式选择上的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很少有学者涉及。

3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集群营销模式界定

本文主要是从微观的研究视角来对集群营销模式展开研究的。对于“集群营销”概念的界定, 我们借鉴了集群营销研究的微观学派的代表学者郑广琯、陈雪梅等人的观点, 认为集群营销是指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机整体, 联合进行市场营销。

同样的, 对于集群营销模式的界定, 我们也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和上述对于“集群营销”概念的定义, 既然集群营销是指群内部较为广泛的、形式多样化的企业之间的营销合作, 那么, 所谓的“集群营销模式”, 应当是指基于集群背景下, 集群内众多企业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 形成有机整体, 共享集群资源, 联合进行市场营销的合作营销模式。对于具体的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 我们也需要着重从集群内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来进行考察。

我们知道, 集群是由某一特定产业内的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之间纷繁复杂的联系最终可以归为两大类: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所谓横向联系, 是指企业在集群内从事相同的价值环节, 其业务相似, 产品或服务也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所谓纵向联系, 是指不同企业从事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 企业与企业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协作状态,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相互依存。集群营销模式的总结需要从集群内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来进行考察。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集群内企业间的主导合作关系不同将集群营销模式划分为四类: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和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3.1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常见于由大量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中, 它是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最为原始的一种集群营销模式。集群内部的企业间鲜有分工协作;各企业基本上是独立参与市场竞争, 在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定价、渠道建设、品牌推广等营销领域鲜有合作行为, 集群内企业间的纵横向联系均不明显。

3.2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横向联系为主。从事价值链上相同环节的企业之间通过共建品牌, 联合推广等方式来获得协同效应。具体来讲,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水平营销联盟模式。水平营销联盟模式是指集群内的同行业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上结成联盟, 如同一层次的制造商共同开发新产品, 共建分销网络, 或共同开展促销活动, 共同做广告、共同品牌、共同推销队伍、共同开展营业推广和公关活动等形式。

(2) 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所谓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中众多的企业达成品牌共识, 区内所有企业均遵从统一的产品标准, 使用统一的商标与品牌的一种联合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了产业集群的整体能力, 节约了单个企业的品牌建设成本, 减少了群内企业的无序竞争, 实现了利益共享, 增强了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3.3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纵向联系为主。集群内的生产流程被分解成几个独立的生产环节, 从事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合理分工,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相互依存, 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垂直营销联盟模式、专业市场营销模式便是典型的但又比较初级的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1) 垂直营销联盟模式。

垂直营销联盟是指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形成营销联盟, 如产品工序互为上下游关系的制造商形成的联盟, 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产品营销上形成的联盟等等。

(2) 专业市场营销模式。

专业市场就是以一个类别或几个近似类别的商品为集中交易对象, 以现货批发经营为主、兼顾零售的市场形式。专业市场营销模式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营销渠道, 节省了企业的渠道建设费用。

3.4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所谓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既存在广泛的横向联系, 又存在显著的纵向联系。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联系密切, 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领域相互合作, 同时, 在供应链上, 处于不同价值环节的企业之间又合理分工, 密切配合。中卫式的集群营销模式即为交叉性集群营销模式的代表。

所谓中卫式集群营销模式, 是指在以大企业为中心, 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的产业集群中, 大企业处于核心支配地位, 众多中小企业按照大企业的要求参加分工协作, 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一种营销模式。群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 依次组成多层次的外包和再外包网络;核心企业将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就地外包, 转嫁给当地的中小企业, 形成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一体化的协作配套关系;为了加强竞争, 提高效益, 核心企业通常会就同一种业务选择多家外包企业, 这些外包企业间就形成了典型的横向关系。

4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从低级到高级演化的过程上。而有关集群生命周期各发展阶段中的群内企业行为特征及合作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极为欠缺, 只是在有关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中略有涉及。因此, 对于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方面, 我们要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 我们还需要分析国内外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 着重从集群营销的角度去考察集群的发展。

骆文达认为, 在集群发展的萌芽阶段, 群内企业间一般不存在相互联系或影响;在集群的形成阶段, 集群内部开始出现劳动分工, 产业链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在成熟阶段, 集群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体系, 在产业价值体系中, 相关企业的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一阶段集群内可能出现几个以主体企业为核心的、拥有大批下属企业的企业集团。胡军 (2003) 对广东产业集群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集群发展有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个阶段, 横向一体化是初级阶段, 纵向一体化是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 广东产业集群目前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姚海琳认为, 横向一体化只是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纵向一体化才是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再来看一看世界上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几个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

意大利的中小产业集群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集群发展极具特色。在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内, 通常存在两个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群体——最终企业群和中间企业群。最终企业群拥有产品设计、组织生产、营销等能力, 他们会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选择和组织中小企业。最终企业在集群中扮演中心者的角色, 大量的中间企业围绕着最终企业来进行生产。最终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各自的市场营销特色;中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 但是这种竞争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 大多是业务上的上、下游关系, 在竞争中协调, 又是在协调中竞争。

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日本却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 当中, 中小产业集群在日本的经济复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的产业集群内, “下包制度”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集群营销模式。所谓下包制度, 是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大企业集中于对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上, 而将零部件以及次要环节下包给其他企业的生产方式。下包制通过大制造商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 大企业处于整个集群的支配地位, 小企业处于外围或下属地位, 主要为大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参与集群的中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三次承包甚至多次承包之分, 即把大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给其他小企业, 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

从上述有关集群研究的理论和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

(1) 在产业集群的萌芽时期, 集群内的企业大多单兵作战, 联系并不紧密, 呈现出典型的离散型集群营销模式。

(2) 在集群的成长期, 群内企业联系日益紧密, 集群营销模式也会由原来的离散型逐渐转化为横向型或是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很多学者认为,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是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 纵向型集群营销模式是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集群发展的实践上看也呈现出这种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 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如水平营销联盟模式、以品牌为中心的联合营销模式, 均可以由当地的政府或行业协会, 或是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等通过一些列的措施构建而成。但要形成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却并非易事。要想让集群内从事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做到合理分工, 在生产流程上相互连接, 这不仅需要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的通力配合, 不同规模企业需找准自身的定位, 抛弃“宁为凤尾, 不为鸡头”的传统思想。并且, 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集群文化基础上的, 而信任、诚信文化的培育与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3) 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多为成熟阶段的集群所采用, 如在意大利和日本, 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大多采用中卫制的集群营销模式, 各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5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调查分析

5.1研究设计

调研方法选择:本次调研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针对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我们主要采用了用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集群内个体企业与相关企业的营销合作行为;同时, 政府和行业协会对集群的营销模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政府和行业协会, 我们主要采取了深度访谈法, 来详细了解其在促进集群内企业间的营销合作方面的主要措施。

调研对象选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中小企业。

调查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问卷的第一部分旨在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企业现阶段营销及营销合作活动的调查, 旨在了解企业在哪些方面与哪些企业进行营销合作, 主要的合作对象是谁, 主要的合作方式又有哪些。

5.2虎门镇概况简介

虎门镇位于珠江口东岸, 享有“中国女装名镇”之美誉。截止2009年底, 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500多家, 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200多家;拥有服装商标5000多个;年服装生产量超过 2.5 亿件 (套) , 销售总额近150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全镇拥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22个, 商铺10000多家, 经营面积达300000多平方米。虎门服装市场形成了完善的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服装产业结构网络, 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钮扣、配件等服装配套产业企业147家;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10个。

5.3问卷回收情况

我们对虎门镇内服装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几个区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计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问卷69份, 剔除8份无效问卷, 获得有效问卷61份。由于问卷填写方面的原因, 部分指标的有效问卷量小于61份, 但并不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实地调研。

5.4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分析

(1) 专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带动作用明显。

虎门镇内建有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等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 22 个, 服装商铺 10000 多家;除此之外, 还有富民布料市场、虎门博美布料辅料商贸中心等服装配套商场 11 个, 商铺 8000多家。在统计“贵公司是否参加当地的专业交易市场”时, 只有2%的企业选择“从不参加”, 11%的企业选择“较少参加”, 选择“参加和较多参加”的企业占87%。由此可以看出, 群内企业对当地的专业交易市场的参与度很高。

(2) 群内大企业的实力家较弱, 带动作用不明显, 未形成中卫式营销模式。

对样本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占整个样本量的92%, 大企业只占样本总数的8%;虎门目前拥有服装商标5000多个, 但中国驰名商标只有1个。由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很多, 但上规模的企业很少;镇内大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强。在统计“本企业与镇内各机构联系的重要性选择”一项时我们发现:56家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中, 选择“与大企业的联系较频繁”的占6%, 选择”与镇内其他中小企业联系比较频繁”的占11%;选择“与供应商、客户联系比较频繁”的占79%;选择“与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比较频繁”的占4%。由此可见,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目前更多的集中于上下游的采购供应关系;同类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系也不多, 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微弱, 集群内未形成典型的中卫式集群营销模式。

(3) 集群尚未形成纵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 我们将61家样本企业划分成两大类型:辅面料生产企业与服装制造企业。其中, 服装制造企业占样本总量的92%, 而辅面料生产企业只占样本总量的8%。由此可见,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条各环节上的企业数量分布极为不均, 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向核心的生产环节集中;上游辅面料生产企业数量过少且规模均不大, 这必然影响了集群内企业间的纵向合作。

从问卷统计中我们还可以发现, 61家企业中专门从事服装设计的企业数目为0, 采用“设计+销售”而将生产外包出去的企业数目也为0, 群内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倾向于向成衣制造环节集中;且在服装生产企业内, 从购买服装面辅料开始到服装设计、面料裁剪、加工成型、产品包装和销售都是在企业内部来完成的。这表明,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企业间缺乏合理的纵向一体化分工, 未形成有效的纵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4) 集群虽已建立了横向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但尚有诸多不足 。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镇内同类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行为主要表现为共同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服装展览会, 但是这种参与有些时候是企业“非自愿”的行为, 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例如在与集群内某大型服装企业的董事长交谈时, 这位董事长谈到, “政府组织企业去外地开办展览会, 本意是很好的。但是这些展览会往往定位不高, 档次较低, 这反而有损于大企业的高端品牌形象。”

5.5虎门服装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小结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得来。

6结论及展望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典型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我们认为, 典型的产业集群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离散型、横向型、纵向型以及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其中, 离散型的集群营销模式是最原始的一种营销模式, 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则是伴随着集群发展而出现的高级的营销模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现阶段所采取的主要营销模式为专业市场营销模式。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的营销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虎门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纵向型和交叉型的集群营销模式, 是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的当务之急。

由于本项研究的参考资料极其有限, 再加上作者自身时间精力不足, 本文在此只是简单归纳总结出了四种典型的集群营销模式并指出了集群营销模式与集群生命周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为什么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集群营销模式、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集群营销模式、集群营销模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等问题, 本文均未能详细阐述, 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2, 67.

[2]Franz.Industrial Clusters and Cluster Policies in Austrian Re-gions, Cluster Policies-Cluster Development, Edited by Mariussen.Stockholm, 2001:59-78.

[3]张涛, 熊晓云.广东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升级与区域营销策略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105-107.

[4]卢长宝.产业集群营销:一个区域聚集力构建的新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5) .

[5]兰文巧.企业集群的区域营销:动因及其路径选择[J].现代管理, 2006:203-204.

[6]郑广琯, 陈雪梅.集群营销形成与发展探索[J].商讯商业经济文萃, 2006, (1) :78-80.

[7]覃丽.中小企业集群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企业管理, 2007.

[8]陶金国.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区域营销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3, (3) :63-65.

[9]涂洪波.从合作营销到集群营销:兼论集群营销的优势[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 .

[10]杨保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初探[J].市场论坛, 2007, (12) :47-49.

[11]骆文达.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福建:华侨大学经济管理, 2004.

上一篇:工业可靠系统下一篇:新驱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