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4-10-12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12篇)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1

摘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带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创新性实践, 深入分析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对于繁荣农村经济,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 农业产业化起源于潍坊市, 1993年初潍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这个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历史性重大影响的概念,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一、农业产业化相关概念

1. 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深远意义在于它能够发挥一体化产业链诸环节的协同效应和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协同功能, 最根本的是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具体包括 (1)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 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3) 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4)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5) 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 (6) 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7)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 经历了80年代起步、90年代推进、新世纪以来的深化提高三个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把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 政府全力推动,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经营方式。截止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00多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6000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整个工业销售收入的15%;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1340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比重已达67%。农业产业化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

(一) 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一方面, 耕地抛荒面积不断扩大, 复种指数下降, 农业生产总量不高。另一方面,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幼妇孺, 他们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对新技术、新品种缺乏必要的接受和操作能力, 生产技术主要靠言传身教, 选择品种基本靠经验, 导致农业结构相对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农业效益得不到提升。

(二) 组织化程度较低。

。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 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 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另外, 农业科技教育现状、农民素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 也都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 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人们对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形成共识, 各地政府也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总体效果不错。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给企业的退税、贷款以及促进发展的优惠措施在实施中打下了不少折扣, 有的地方还停留在层层传达领导讲话阶段, 没有过硬的措施。

(四) 政府宏观调控缺位。

当前, 各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等产业化组织成长迅速,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对加强和改善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秩序、公共服务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遵循市场规律, 提高调控、管理和服务水平,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四、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 理顺农地产权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要避免因农地多元所有权主体摩擦而引起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社区农业服务、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以及农业基本建设等的种种不良影响, 在农地“两权分离”的基础上, 健全、完善农地产权市场运行机制, 从而促进农地产权流转, 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二) 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制度。

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培育和规范市场,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运用宏观调节手段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2.完善风险规避政策。3.完善财政支持政策。4.完善金融支持政策。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新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完善利益连接机制, 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对农户的利润返还, 实现利益连接松散型连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密型转变。同时, 改进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 适时发展深加工, 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 带动千家万户, 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 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从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研等部门和环节, 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保障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1.完善农产品品牌机制。2.完善科技创新机制。3.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4.完善农业产业化投融资机制。

(五) 加快科技运用步伐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要把发展产业化同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要鼓励龙头企业在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改造、选拔引进人才等方面成为科技创新运用的主体。1.要加快普及先进适用技术。2.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开发基地建设。

3. 加强技术改造。4.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5.要以信息化推进产业化。

参考文献

[1]王爱群, 郭庆海.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8 (4) [1]王爱群, 郭庆海.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8 (4)

[2]郭宇建.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1) [2]郭宇建.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2

【摘要】:本文是对当前北京市昌平区、顺义区农业结构调整状况的调研报告,通过分析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和动向,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郊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增收 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近几年,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加工工业、精品农业、籽种农业和观光农业这六种新型农业为主的京郊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发展专业化生产,成功地找到了实现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农村降级的增长点。但是,许多地方对结构调整缺乏有力的指导,农户之间,地区之间重复投入,既削弱地区经济互补性,又造成过度的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入WTO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区域优势,防止个地区出现结构雷同?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伴随着新一轮调整的开展,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农业结构调整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结构的变动首先导致各方利益的冲突,如何在调整中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利?政府和农民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才能保证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下文涉及的四个方面是我们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对以上问题给出的答案,也是对昌平、顺义郊区的调研活动的初步总结。这次调查活动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在村里与农民的个案访谈以及同村镇干部和区委领导座谈。在调查活动的准备前期准备、假设提出以及形成建议的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法。最后提出的这些关键是围绕政府、农户在结构调整中的角色、地位,相互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有些关系看似矛盾,实际上其中隐含着互相促的因素。

【昌平、顺义地区基本资料:】昌平区,全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农业人口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1.8万人。昌平区充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围绕百里山前暖带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苹果为主的苹果产业;以盛世富民公司为龙头,以养殖小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养殖业生产,逐步形成了以肉羊、奶牛等食草动物为主体,其他小品种为补充的序幕格局;以小汤山农业园牧草加工厂为龙头,全区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面积达7万亩;以民俗旅游为核心的白羊沟、羊台子等6个休闲产业区,建成了21个休闲观光园,19个特色现代农业园。顺义区,全区总人口54万人,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95.7%,耕地70万亩,其中菜田16万亩,果林面积13.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6%。全区有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顺义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格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籽种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1997年,被国务院评为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全国种子工程示范县、秸秆养畜示范县和百强畜牧兽医科技示范县。1998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城郊型持续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区。连续三次跻身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在全国80个基本实现小康县(市)中位居前列。XX年实现一产增加值23.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416元。顺义区依靠得天独厚后的地理优势形成了高价位瓜菜产业带、优质梨产业带、饲草产业带、速生林和苗木产业带四大产业地带。各类养殖小区星罗棋布。目前,全区共有规模养殖小区400个,其中种畜禽和食草家畜养殖小区已占总数的50%,养殖户1.6万户。1997年,顺义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涌现出前鲁北京鸭养殖中心、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汇源饮料集团公司、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牵手果蔬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天竺空港果蔬储运中心、南瓜粉力口工厂、北京潮河蔬菜基地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现代化龙头企业。推进结构调整至少要处理好的以下几种关系:

一、结构调整的统一规划与农民的自主经营在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的条件下,民间缺少完善的市场服务机构,从计划经济走来的、还是小生产的千家万户,在迈向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过程中对政府的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和贯彻政策,影响农民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行为,把农民的微观活动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使农业结构调整按照政策规定的基本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农民作为参与市场交换的微观行为主体,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作为实施者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农民决定经营品种、生产投入、管理维护、资金分配并承担风险。特别是在种什么不种什么的问题上,经营者享有绝对的决策权,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直接与农民主体地位的维护情况有关。目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很大,政府需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从法律制度方面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调整农业结构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体现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升昌积极性,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政府既不要“缺位”,也不能“越位”,切忌强制命令,或替农民包办一切,这样不仅会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结构调整也无法顺利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第二十条规定: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调查中一些管理者反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行。由于合同中给予农民多年的经营自主权,无法等到合同期满后,通过重新分配地块儿给愿意调整的农户而达到连片经营的目的,因此种植分散,喷施农药不便、收购难度增加,不利于集体统一调整、进行标准化生产。那么是否还应该给农民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从区域规划角度看,似乎农民对于集体土地的个人控制降低了结构调整的效率。但是如果连自主经营权都没有保障,土地的承包关系不断被调整,使用权的实现就很不确定的,农民哪还会有经营的积极性,政府的政策只能反过来成了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如果30年的承包是稳定的,那么,土地上种什么、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农户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考虑和安排。所以在外部就业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对于稳定农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昌平、顺义地区的部门干部已经很明确地认识到,在结构调整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伤害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是说到尊重农民的经营主体的地位,还存在差距。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农民的使用权,生产决策权,自主经营权,产品处置权和经营收益权。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依然视农民违背管理者,农民不听从指挥是因为农民没有远见,只顾眼前,而再深挖原因,为农民解决调整的后顾之忧上,还缺少更进一步的考虑。因此,农民没有调整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制定政策,给予调整的农户一定的补贴,突出调整的优势,以求达到调整的最大化。二 结构调整的规划与市场变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依据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当地的资源情况,如土地、气候条件,农民的种植习惯和本身的素质等;二是实际的市场需求,这两方面引起了结构调整的长期规划和市场的不规则变化,形成了结构调整的风险。过去过多的重视资源而轻视市场调研,导致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现在首要的是做好市场需要的调查与预测。市场需求具有暂时性、预测性,因此更难把握。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农产品能否顺利卖出去,个别劳动能否转变为社会劳动,从而获利,这其中的不确定性,已经构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规划风险。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销售前景,才能把握好市场结构调整的方向。调查中有顺义区的农民向我们提起了一件事:前两年郊区农民看到市场上荷兰豆赚钱,纷纷扩大种植面积,结果上年几元钱一斤的荷兰豆,跌到几毛钱一斤,结果造成荷兰豆大量积压在农民手中,最后由于天气的原因使荷兰豆大量腐烂。为了农户在结构调整中尽量减少和防范类似的市场风险,政府部门要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权威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气象等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好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除此以外,政府还要大力维持市场秩序,完善流通机制,制定质量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要协调市场与规划的关系,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支点,那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农工商一条龙、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产业化经营方式在分散、化解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分散风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下,承担风险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当然政府也分担,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由农工商或产加销多个市场主体共同承担。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化解风险。生产之前农民与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最后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给龙头企业。农户与龙头企业若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供销关系,可以化解市场风险,解决初级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最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防范风险。农业企业实体相对于单个农户来说,经济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获得的信息丰富而全面,龙头企业更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有助于防范自然风险和规划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的带给农民,是稳定市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三 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农民,他们的收入如何变化,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的成败。顺义区XX年全年实现农业总收入6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315元。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这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能否用农业结构调整不够深入、很大一部分农民仍保持着原来的生产模式来解释?是否农业结构调整本身也未必能给农民收入带来增长?关于农业结构调整能否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学术界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其中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组在XX年第8期《调研世界》发表《不能低估农业结构调整的增收效应》一文,肯定了结构调整的增收作用。而早些时候,国家统计局有关、人事也曾表示,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受耕地面积、粮食安全、价格调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单凭结构调整无法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及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能高估。原因有三:第一,为了保证粮食等作物的产量,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幅度只能在30%左右,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只能在30%左右的耕地上组合;第二,由于市场信息渠道不同,价格调控机制不灵,优质专用粮食销售渠道尚未打通,优质不能优价的现象较为普遍,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可能是价格从种植初期的优质优价到最后的一落千丈;第三,结构调整的直接成本也较高,优质种子价格就高,对生存环境和以后的投入要求一般也较高,风险也大,实现结构调整的农民手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的影响,最终收入不一定能提高多少。也就是从种植面积受限、优质不能有优价和生产成本增加三个方面论证农业结构调整对现实收入的影响。可以说,除了京郊农民在种植品种上不受限制,粮经比例逐年降低外,其他两种情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在调查中还遇到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情况。昌平区崔村镇过去种水稻,一户承包二三十亩地,每亩平均收入二三百,加上副业的收入,一年大概有一万三四千,现在由于京密引水渠的水禁止农业实用而改为种树,树本身没有收益,区里规定每亩地的管护费时300元,扣除其他费用,最终能到达农民手里的就200多块,承包二十亩也就4000块,加上不能在经营副业,这块损失区里有没有补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三分之二。农业结构调整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带来农民收入的增长。还有一个原因,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加入到结构调整中的农户还不是多数,因而很多地区的经济情况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不见增长。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户积极行动起来可能是现阶段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了推进农村结构调整,郊县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为配合“大桃一品”的战略,昌平区积极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每年增加七、八十公里的水泥硬化路作为果园的配套设施。牛栏山镇出台了多项鼓励种果树的优惠政策,搞补贴、搞配套,给村干部发奖金。天竺镇薛大人庄村分出一部分征地用于种枣,枣苗给农户是只要一半的价格,重点扶植几户,让他们来传播技术,并为果园修路和建设配套的水利设施,资金一部分来自统筹款一部分来自区农业专项资金。政府近3年每年组织一次讲习,来的人每人给5块钱。今年组织五个山区村到天津蓟县参观梨树种植,先集中放到几户,树苗5、6毛买的,2毛钱卖给这几户。XX年后沙峪镇镇号召各村拿出补贴给农民栽树,乡镇组织买树苗,每棵5毛,给村民不要钱,镇里还给执行好的村干部发奖金。张镇长99年冬到13个村逐村推广,说服村民种果树,最后种的只占百分之几十。那么为什么政府极大的调整决心和政策力度,甚至是调整后明显的高效益都带动不起农民调整的积极性呢?似乎对于农民的引导只要以利诱之,让农民看到种植新品种、采用新技术获该做养殖的种种好处,就不怕农民不行动起来,做出调整。但在农民眼里,保证收益的稳定比追求变动中的增值更现实。尤其是在土地逐渐集中到新型农民手中的同时,还在向中老年农民手中集中,而在这部分人中冒险精神更加难觅,他们的决策更趋保守,对于调整的相应更加消极。农民决策模式的形成被认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有关。首先,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大部分价格都不高,与此相对,农民的生产投入大,农药、种子都占去了很大部分的收入,纯收入本来就不多,调整经营品种后,能不能保持现在的收入水平都很难说,因此,农民更倾向于相信前一年的经营经验,产生不做变更的循环。其次,农业生产过程是生命的繁衍过程,很难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而且农场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产品销售是否及时对农业效益的能否实现影响很大,一旦不能及时出售,它的性能和价值会受到极大影响。最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对气候的依赖性强,近期京郊农民收入就受到了前几年所部遇到的风雨的影响。所以收入能否稳定、产品能否迈出、气候是否适宜,这些农业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民决策保守,只要他们面临的外部条件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有人批评信贷资金很少流入农村,这固然与金融机构的经营重心不在于此,各项优惠政策并没有向农村倾斜有关。但是农民对于自己的持续增长能力没有信心,害怕到期时还不上款,因而对负债经营实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寻求贷款。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相应调整的理性行为,但是农业的耕作的周期性特点以及农民求稳保本的心态,决定了大多数农民的调整不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就是不积极响应政府的结构调整决策。那么如何使农民的收入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切实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改变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继而实现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我国的农业组织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分散,二是规模小。这两点在京郊也不例外。分散农户的同步调整行为,会导致市场的同步震荡、大起大落,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在市场流通中占主导地位,如何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生产规模太小,则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与其他产业和企业相比,融资地位上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本应由农民组织承担的功能却成了政府的职责。这样一来,不仅政府无法兼顾和处理不断涌现的问题,而且极易造成对农民正当权利的侵害。因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采用股份交易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益分配,是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除了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外,还能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相应收益。

四、城镇化、土地集约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在XX年国务院16号文件里规定土地平分。土地分质量、分等级,导致坟地过于零散,地块儿小则影响农民加大投入的积极性,京郊部分乡镇并不是严格按照XX年国务院16号文件的要求均分土地,与农民签订30年承包合同,而是将全部耕地分为口粮田和承包地两部分,口粮田人均半亩,抛出机动地以外,都是承包地,承包期三年到十年不等;有的甚至不搞承包,就是集体经营,像顺义区城关街道,农用地主要是承包经营,个人承包的较少。而北小营镇城区附近的岳各庄则只有一年一签的承包地,没有口粮田。所以有一些地域广的村庄,集约化的程度还是很大的。像南口镇后洼村全村2800口人,90年开始发展果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XX年成为果品专业村,有的农户承包了村里40亩地。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民要放弃手中的土地,开始多种渠道就业。有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问题。首先,只作为初级材料的农产品,在目前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货涌价跌,农民就增收无望;再者,农地矛盾不解决,农民收入就不会太高。的确,如果农村劳动力不能从农业中部分剥离出来,那么肯定不是所有农户的收入都能从农业结构调整中获得大幅度提高,人多地少这一矛盾的解决出路在农业之外,其他产业的分流作用不容质疑。据统计,XX年京郊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15亿元,其中二三产业的产值达到522亿元,占总产值的84.8%。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怎么能靠15.2%的产值增加收入?顺义地区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为: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9900余人,2.2万名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才能为调整农村结构创造足够的空间。在将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重点做到两点。一是要扶持乡镇企业和积极引进项目投资办厂。沙河镇是北京的卫星城,随着城区的发展,周边农民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土地。当初收回土地转户时一个劳动力给一万五的安置费,还住上了新楼。然而工作难找,加上暖气费、物业费带来开支明显加大,很快钱就花光了,没有乐业,谈何安居,于是上访找领导的事情就增多了。农民们会想至少种地还能解决吃饭的问题。政策上要求“谁占用,谁解决问题”,然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配套政策不完善,建厂的速度赶不上开发的速度,农民在其他产业就业时遇到了困难。二是规范就业环境。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南口镇很多原来的良田都变成了建筑工地,可耕地越来越少,能分到土地的农户也越来越少,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只是与大队签了一年合同。很可能明年就没有可承包的土地。但若问没有可承包的土地后会不会去打工或做小买卖,几个农民却断然否定了,因为大队手里还有一部分集体经营的土地,雇用村民种植,他们更愿意去找书记,安排他们当雇工。而出去打工的风险太大,经常是不打满一定的工期,工钱就一分不给。一个村民被老板欠了5000多块钱,一年多了都要不回来,还在打官司。外边的环境更控制不了,农民更愿意当农业工人,给集体种地,至少可以期待工资正常发放,维持生计。因此政府必须拓宽就业渠道、规范就业环境,保证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参考文献:

1、龙方 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及其防范 《农业经济问题》XX年第1期

2、萧扬 农业结构调整:调什么?怎么调? 《中国改革》XX年第4期

3、张旭宏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与前景 《经济日报》

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 《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政策》 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XX年11月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3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外贸

一、我国加工贸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关联度差且飞地效应明显

产业关联度指产业间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的互联、互存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产品供需上面,任何行业及产品都会成为其它行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产业技术供给方面,产业生产需其它产业提供技术手段,推动关联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 飞地效应指加工贸易中,外商既不使用东道国原材料与零部件,对国内企业也不会产生扩张与示范效应。

2.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降低

国内国情决定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越南为例,2012年,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为我国劳动力成为的1/3。并且,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差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度。

3.产业价值链上游环节发展较弱

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占比例不足3%,而市场占有率却在40%以上。由于国内企业对研发、品牌、销售重视不足,导致加工贸易只能处于价值链底端。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即简单零部件组装阶段,而价值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发展却相当滞后。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促进东部地区边际产业西移

我国加工贸易初期,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从事简单的水平低的装配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劳动力价格优势降低,导致“飞地经济”,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开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分工格局。

(1)构建加工贸易区域合理布局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依照“梯度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直接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

(2)促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边际产业西移

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按成本最低原则逐步细化生产布局。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逐渐扩张,投资呈现系统化特征。对于我国,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投资西移,降会带动配套企业的西部投资,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益,提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3)中西部地区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行业

中西部地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与东部沿海地区保持差异化,体现地区特色。产业转移是梯次渐进的过程。如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自拥有高素质劳动力,但其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1/3,因此中部地区可发展能源加工,矿产品加工产业,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并提高资源性产品的深、精加工能力。

(4)搞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佳,缺乏地缘优势,制约了加工贸易的产业西移。相关部门应加快中西部交通发展。如开辟新机场与新航线;加快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电子商务、宽带高速信息网络等。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促进科技进步

(1)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应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核心技术,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构筑突出的人力资源基础,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加强重点行业技工培养。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R&D;经费。随着中国R&D;经费不断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也在不断增长。企业部门R&D;活动的两个重要特征:外资企业R&D;经费比重较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2)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引导外商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切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内,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链条从附加值低的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推进。因此,应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借此进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3)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

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通过同跨国公司研发与生产领域合作,规范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3.培育内资企业的主体地位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首先,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培育其主体地位。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让其积极加入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使其具备激励机制、竞争理念与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支持;其次,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主体地位。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的重要组成,且呈现集群发展趋势。因此,应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特色加工出口集群。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1(3).

[2]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11(9).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4

另一方面, 要大力提倡农产品的异地消费, 不仅要开拓城市的农产品消费市场, 更要开拓异地农村的消费市场, 使农民既成为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者, 又成为另一部分农产品的消费者, 减少自给自足农产品的份额, 增加商品性农产品的份额, 改变封闭的农产品循环系统, 集中各种资源发展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 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同时, 要来取分区推进的办法, 鼓励那些条件好的地区尽可能利用自身条件, 率先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从而带动其它地区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 进而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大循环中。

1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组织结构调整问题

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农业的组织结构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在我国由于受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 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和排斥商品生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农业组织结构的特征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长期分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各地陆续出现的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农业合作组织等, 使传统的农业组织结构特征开始发生变化, 并为组织结构的调整开辞了一个新的领域, 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从前几次结构调整来看, 以生产和流通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结构调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农业至今仍未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 存在着与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因此, 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 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组织结构的调整问题,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首先, 要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其基本组织形式为“公司+农户”, 一头连市场, 一头连农户, 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等环节, 把农户与现代技术和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 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民增收的孵化器。从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看, 应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为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 要着重发展中、小龙头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效应, 并借助自身的产品优势和管理优势做大做强, 向大企业过渡, 向集团化发展。

其次, 要发育中介组织, 建立中介对接机制。根据国内外的经验,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关键是要发育市场中介组织。近几年来,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多层次、多成分、多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的迅速发展, 对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总的来说, 我国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大多数农户还在市场的门槛上徘徊, 进入市场困难重重。因此, 做好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将是现时期内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也是调整农业组织结构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大力发展民间中介组织, 鼓励农民创建个体、联合体采购、运输、销售等组织, 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 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二是要大力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和营销组织队伍, 创造条件, 组建较大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的服务型企业集团, 开展远程运输和远程贸易, 延伸和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三是依托民间协会形成系列化服务。根据现阶段民间协会存在的自发性强、组织规模小、行业分散、层次低、抗风险性小和网络化程度低的问题, 要有针对性地组建信息和组织网络, 解决其各自为战, 难以把握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的问题, 同时, 要推动各种形式的民间协会在行业上进行联合, 在层次上得到提升, 形成系列化服务。

2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技术结构调整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篇5

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也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农业结构的调整,即调整农业各部门、农村各产业之间及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使农业生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既要搞好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又要搞好加工业、运销业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农产品生产的一定规模,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搞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又要搞活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这种调整不是适应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从长远看,实行这种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单靠行政手段不行,必须建立健全一种与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变化相联系的经营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去带动和引导,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逐步进行高速和改善。从大的阶段看,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在计划体制和“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按政府指令安排,实行计划种植。所以,偏重种植业和粮食的单一结构,虽有一定的微调,但基本变化不大。单一的农业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从1978年到90年代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由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加之实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并举转变,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粮食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农民收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上行政手段的驱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性很强,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加工业、运输业发展缓慢。

三是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农业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大,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粮食、棉花面积进一步调减,养殖业、乡镇企业

有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有较大改善。但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仍以追求增加产品数量为主,品种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加工转化率仍然很低,农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惩农业整体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⑴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多数农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从过于求;⑵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⑶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例效益低,逐民收入增幅减缓;⑷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⑸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等。应该看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证明,以往的几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有成绩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历史的和政策的局限性原因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趋同性强,你调我也调,你种什么我种什么,形成“重复建设”,致使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二是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较多,往往使农业结构调整脱离本地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盲目性很大。三是注重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但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发展缓慢。四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预期不好,农业生产者不知调什么、种什么、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和预见性。

以上分析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拳组合,不能只靠行政手段,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经营机制,充当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结合的载体和带动、引导力量。否则,就会由于市场住处不灵、农产品滞销、比较效益低,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那么,什么经营要制能把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联为一体,并使三者互相促进呢?那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带农户,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就是广大农民为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对生产和收的影响而创造的。这种经营机制,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高速与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使三者相辅相承,互为促进,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尤其应该看到,市场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高。只调生产结构,而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和营销业发展不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就不能提高,农产品销售就困难;有了加工

业和运输业,而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也难以巩固和发展。这说明,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决不只是单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也不某个五一节的局部性调整,百是要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加工和销售通盘考虑,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连头市场,龙身连着加工和销售,龙尾连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引导和扶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深度加工、拓宽销售市场的功能,不失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咱重要动力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

(一)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引导

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所以,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户数众多,经营分散,尤其需要加强结构调整的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与市场连结的桥梁,成为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是向农产品生产者及时反馈市场信号。龙头企业外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把握市场变化。为获得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基地传递信息,以此引导农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生产规模。二是为农产品生产者开辟销售渠道。市场销售既可以引导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结构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农产品有了稳定畅通的销路。这样,就发挥了主导产业优势,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引导基地,基地带动逐户,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布局,把农业结构高速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

(二)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农业结构高速的过程,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成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开辟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新途径。一是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采取提供良种,推广栽培、植保、储藏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会计师,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口若悬河种结构的调整。二是为农村培养科

技人员。龙头企业重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进步,聘请专家开展培训,现场传授知识,提高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技术集约化程度。农业科技人员进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一些生产和加工领域的实际问题,强化了科技应用力度。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农业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重组。没有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制约因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就成为可能。一是让利于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龙头结成利益共同体,把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民。农民改变了单纯出售初级农产品的地位,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了收入,增强了结构调整的投入能力。二是反哺农业,直接增加农产品基地投入。龙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积极增加农产品生产投入,推广农业技术,修建仓库、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三是解决贫困户资金困难。一些龙头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盆困户购买化肥、农药、种子资金不足的问题,扶持农业生产。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创造了更高的农业利润率,从而增强了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利益共享”的机制,又驱动了龙头企业拿出相应资金,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四)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提升作用

随着农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结构高速必须不断地提高层次和水平,以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机制,其重大作用不仅在于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而且还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到新的水平。一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般来说,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加工和营销的农产品。不同的龙头企业加工或营销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不同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需求的这种多样性,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般龙头企业具有从事加工、销售、储藏、运输等多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一咱产业。多样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了逐村加工业、运输业、营销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状况,使农村产业出现多门类重组的新格局。三是促进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为满足加工和销售需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收购时间集中,需求弹性大,质量要求高,一般都成批量收购。每个龙头企业往往只收购某

一种特定的且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这种需求和经营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适应龙头企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养,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方向发展。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从某个单一部门或产业向多部门、多产业发育和重组转变,进而逐步实现由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飞跃。

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随着其自身的逐步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咱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燕尾服,防止重复建设,以俣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政策规定收购自用粮

这是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生产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到农村收购自用粮。建立这种稳定的购销关系,既可以促进粮食销售,又可以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生产。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批准后,成批量地收购一些自用粮食品种,可以带动粮食的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

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四)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五)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6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6-01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途径

(一)产生要素转移效应。当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时,必然会产生出此消彼长的现象,有一些产业和部门会在资源、资金等方面出现收缩,而有一些产业和部门则会出现扩张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就会引起生产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流动,而生产要素的主要流入的对象则是一些生产效率较高、收益率较高的部门。而当资源与生产要素发生转移之后,从经济总量来看是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结构变动所带来的要素转移效应。长期以来种植业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所占的比例十分高,即使在如今其也在整个农业结构中占50%以上的比重,相比而言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所占的比例就要少很多。从生产率来看,农业的四个部门中种植业要相对较低一些,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种植业的比重逐渐降低,而其他的比重则在稳步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从种植业向林业、渔业和畜牧业流动,使得农业产出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从长远来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生产优化效应。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对生产的一种优化,通过对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状态发展。在传统的农业中主要是人力劳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还包括了其他众多的生产活动,例如运输、加工等,这些都能够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区域布局效应。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使得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打下基础。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合理的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两者会相互制约,但与此同时也会相互促进。经济的增长会引起结构的调整优化,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则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积极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需要更加的重视,必须要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增强农业产业内部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并且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更加的广泛,进而发挥出产业关联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进行影响,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得成本不断的降低,进而使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减少,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工具、生产工艺、新材料等,进而能够使得经济分工更加的明显,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通过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从长期来看,需求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不会十分的明显,但是从短期来看,需求的便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产值结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当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动时,农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来看,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改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三)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资本化。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供给的改善。想要使农业经济能够长期的增长,就需要对当前的农业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调整来促进要素的转移,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对农业供给进行调整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在进行调整时,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求的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农业用地的最低限度保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够去进一步的讨论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农业资金供应资金的丰裕程度与投向偏好会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的情况是总体资金丰裕,但是农业供给资金严重不足,而且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因素则是指农业生产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部门,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农业部门的大发展的基础上。农业经济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农业经济却仍然是一个较弱的方面从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来看,其就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是对各种资源的配置进行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进行转移。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只有重视这些问题,寻找适合的解决之道,才能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化的工程。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给与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利,而政府部门也许要充分的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为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尹海东.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评价与博弈决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

[2]傅丽芳.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及方案的DEA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7

从本质上看, 产业结构就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调整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配和转移。而经济增长的含义具体指的是经计量在质量和数量上获得提高和增长。自1998年到2010年间, 我国基本每一年都会发生天灾, 还有的年份天灾比较严重, 一年就发生多起, 而农业的发展受气候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天灾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使我国农业生产量下降。这样就造成农产品的供求产生波, 直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具体方法

1.1 出现要素转移效应

如果经济结构出现变化, 一定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在某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资金和资源等会出现一定的收缩, 但是在另一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这些资源和资金等又会出现扩张现象。这种情况就会促使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发生流动, 但是这些生产要素一般都会向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和生产收益较大的产业或者是部门流动。在这些资源和要素出现转移之后, 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也会不断的提高。而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就是通过调整各种要素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种植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且种植业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即使到了现在, 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也大于50%。与种植业相比, 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小得多。但是从生产率角度来分析, 种植业在农业四部门中生产效率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种植业的比重就明显的减少了, 而其他几个却明显总多了。在这一调整过程中, 大量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从种植业逐渐向渔业、林业和畜牧业中转移, 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并且从长远来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经济是十分有利的。

1.2 生产优化效应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对生产的一种优化, 通过对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农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状态发展。在传统的农业中主要是人力劳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如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 还包括了其他众多的生产活动, 例如运输、加工等, 这些都能够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化, 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 区域布局效应

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能够使得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 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打下基础。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合理的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两者会相互制约, 但与此同时也会相互促进。经济的增长会引起结构的调整优化, 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则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1 积极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技术,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

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 需要更加的重视, 必须要加大投入, 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增强农业产业内部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并且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更加的广泛, 进而发挥出产业关联的作用,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进行影响, 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得成本不断的降低, 进而使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减少, 并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工具、生产工艺、新材料等, 进而能够使得经济分工更加的明显,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2.2 通过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长期来看, 需求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不会十分的明显, 但是从短期来看, 需求的便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产值结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 当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动时, 农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来看, 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改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2.3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资本化

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供给的改善。想要使农业经济能够长期的增长, 就需要对当前的农业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调整来促进要素的转移, 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对农业供给进行调整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 例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口因素等等。在进行调整时,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求的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农业用地的最低限度保证的基础上, 然后才能够去进一步的讨论如何进行结构调整。人口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程度, 因此需要保障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平衡。农业资金供应资金的丰裕程度与投向偏好会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 我国的情况是总体资金丰裕, 但是农业供给资金严重不足, 而且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因素则是指农业生产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部门, 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农业部门的大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经济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 农业经济却仍然是一个较弱的方面。希望通过论述能够让广大的同仁对我国农业经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晓群等.加入WTO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

财政支出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8

实践证明,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 抗灾救灾, 扶贫开发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 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另外, 农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扶持。目前,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财政支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支出政策, 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 一类是税收政策, 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在支出方面, 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 包括基本建设投资 (国债资金) 、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 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

在税收方面, 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自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以来, 农业税一直实行增产不增税,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前的1999年, 农业税的实际税率为2.5%,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后, 农民的整体负担大幅度下降, 2004年中央又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与此同时, 国家财政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实行社会减免政策, 对受灾地区和农民实行灾歉减免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出口退税上, 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实行进项抵扣政策, 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实行优先退税政策。此外, 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并且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 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 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二、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 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

近年来, 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前, 该比例在8%以上, 最高为10%以上;而2000年以后, 基本上是在8%以下, 2005年更是降低到7%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近3年来出现了徘徊和下降。尽管, 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 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 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 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 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

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 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 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因此, 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 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 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业职能部门, 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 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 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 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 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和农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 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

尽管这些年,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 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 加上运行环节多, 过程长, 管理成本高, 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 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 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 农业国有事业单位机构臃肿, 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业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 “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三、完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一)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 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此, 应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适当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 遏制其占GDP、财政总支出、财政收入等比重的持续下滑, 保持投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保留支持空间 (8.5%) 和“绿箱政策”条款对农业进行保护和补贴。

(二)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 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关研究表明, 农业科技投入的边际回报率最高, 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次之, 农牧户自身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最低。因此, 在中国财政支农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WTO的规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方针, 可考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力争由现在的11%提高到本世纪末的15%, 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比重由目前的30%~40%提高至50%以上;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重可提高到8%, 基本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 调整财政支农方式, 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际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 改进补贴方式, 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 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 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 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 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 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展开。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 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 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 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摘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趋势,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政支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 针对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财政支农,财政补贴,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于国安.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财政工作[J].财政研究, 2004 (5) :18-20.

[2]胡德仁, 刘亮.加入WTO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定位及政策选择[J].财政与税务, 2002 (7) :8-10.

[3]朱海洋.“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取向的思考[J].财政与税务, 2002 (9) :69-74.

[4]刘斌, 张兆钢, 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安达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篇9

1.1 种植业内部结构分析

安达市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进入快车道, 耕种面积占种植业耕种面积的37%, 绿色食品的认证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62个, 绿色食品产值达到了212万元, 有机、绿色、无公害标识总数已达480个。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亿斤的基础上, 2013年虽然遭受了洪涝灾害, 安达市的粮食产量仍然达到了12.8亿斤。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方面, 采用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也节省了相当一部分能源。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新打机井达到1 667眼, 多数采用电动机提供动力。

1.2 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

安达市在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安达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体现了这一特征。2014年安达农民人均纯收入11 500元, 比上年增长23%, 粮食产量达到12.8亿斤。2014年奶牛存栏量18.2万头, 比上年增长9.2%;生猪存栏107万头, 比上年增长17.4%;羊存栏21.3万只, 比上年增加7%;家禽存栏408.5万只, 比上年增加4.4%。因而, 安达市畜牧业发展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畜牧业发展增长势头明显, 且具有明显的优势, 农民收入的60%来自畜牧业的发展, 富民能力较强。

1.3 林业和渔业内部结构分析

安达市的林地面积较少, 森林覆盖率一直以来处于较低的水平。全市的森林面积只占辖区面积的9%, 并且增长缓慢, 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的近8个百分点, 低于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达33个百分点。安达市的渔业主要是养殖为主, 野生捕捞几乎为零。全市的湖泡面积440万亩, 但多数是碱性湖泡, 渔业发展极为缓慢, 所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非常低。

2 安达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

2.1 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

第一, 突出玉米单产。围绕饲料用、工业用玉米需求, 加快玉米产业发展。到2015年, 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90万亩左右, 亩产800公斤专用品种率达到90%。每个乡镇都要至少建设5万亩以上的高产稳产田, 全市总面积要达到100万亩, 玉米总产达到30亿斤, 实现三个玉米生产区划。

第二, 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安达市水稻品种特点全部是粳稻。按水稻粒型分为长粒米和圆粒米, 其具有独特的加工特性和口感。应当充分利用安达市东湖水库改造扩建的有利契机, 以太平庄镇、任民镇、老虎岗镇、吉星岗镇、中本镇为重点, 全力打造旱田改水田建设。

2.2 养殖业结构调整优化

第一, 5万头奶牛集中饲养区建设。全市突出明沈奶牛养殖带建设, 以五大牧场园区 (黑龙江贝因美现代牧场、三好牧场、清大养殖场、黑龙江浩林牧业园区、澳佳乳业万头奶牛示范场) 建设为重点, 建设5万头奶牛集中饲养示范区, 带动全市奶牛示范园区发展。

第二, 生猪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借助江西正邦集团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落实安达的机会, 稳定安达宜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屠宰加工实力, 坚持规模发展和生态养殖两手抓, 以建设万头猪场、养殖小区等规模化养殖场 (小区) 和生猪发酵床为重点, 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养殖态势, 利用5~10年时间形成以吉星岗镇、任民镇、中本镇、火石山乡、万宝山镇、羊草镇为重点的百万头生猪饲养量的优势区, 做好江西正邦集团投资6亿多元的种猪场建设项目和屠宰加工项目建设。

第三, 200万亩牧草产业基地项目。在“十二五”期间, 拟投资5亿元, 其中改良建设300亩牧草基地投资4.5亿元, 围栏草原100万亩5 000万元。国家投资资金4亿元, 地方投资1亿元。2020年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每年改良建设草原60万亩, 围栏草原20万亩。

2.3 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

在未来的5~10年, 以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现代科技示范区为基础, 扩大建设面积, 使园区面积达到500亩, 通过5年的建设, 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施完备、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 农业科技成果与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 总投资2 000万元, 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的农业示范园区。

参考文献

[1]刘宁祥, 徐永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53-55.

[2]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351-372.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10

关键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农业

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粮食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优质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 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4.9%, 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 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牧地面积居第七位。2013年,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增加值实现2516.8亿元, 总量比2012年增加403.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 种植业增加值1823.3亿元, 同比增长5.9%;林业增加值83.6亿元, 同比增长6.9%;牧业增加值536.3亿元, 同比增长2.2%;渔业增加值30.9亿元, 同比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2.7亿元, 同比增长8.4%。农业增加值结构由2012年的69.9:2.9:24.0:1.4:1.8变化为72.4:3.3:21.3:1.2:1.8。

粮食、蔬菜产量增加。粮食产量增加, 2013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200.8亿斤, 同比增长4.2%, “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地位继续巩固。2013年蔬菜产量946.1万吨, 同比增长9.2%。瓜果类225.3万吨, 同比增长6.3%;甜菜123.2万吨, 同比下降54.9%;油料19.0万吨, 同比下降15.5%;烤烟8.1万吨, 同比下降7.8%;亚麻0.6万吨, 同比下降32.6%。

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2013年猪牛羊肉产量184.9万吨, 同比增长2.6%;禽肉产量34.1万吨, 同比增长1.1%;鲜牛奶产量518.2万吨, 同比下降7.5%;鲜蛋产量102.7万吨, 同比下降5.0%。全年猪、奶牛、羊和家禽存栏数分别为1356.7万头、191.7万头、817.8万只和1.4亿只。

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400个, 比2012年增加9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7004.7万亩, 同比增长4.2%;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5.2万户。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090万吨, 同比增长4.8%;实现产值810亿元, 同比增长24.6%;实现利税62.1亿元, 同比增长37.1%。

二、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农业开辟新的生产途径或创办新的乡镇企业, 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农业企业往往因资金不足而举步维艰。投资增长缓慢, 银行贷款困难, 而企业自筹资金又十分有限, 这必将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技术改造。

(二) 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还较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达80%以上, 而黑龙江省只有50%左右, 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20%左右。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 农产品附加值低。在农业产业链中, 农产品生产为上游产业, 农产品加工转换为下游产业。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约为1:3, 而黑龙江省仅为1:0.5。农产品加工转化的滞后, 造成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 建库多、超储多、积压多、补贴多、亏损多等诸多问题。

(三) 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强, 知名品牌少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实力不强, 大多数规模较小, 结构不合理,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在全省已确认的名牌农产品中, 多数属初级产品, 黑龙江省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知名品牌少, 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 产品质量不稳定, 优势特色不突出, 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 市场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四) 农业科技水平偏低

农业科技及推广应用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开发和研究力量分散, 科研经费短缺, 基础性的技术储备缺乏, 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企业技术创新也缺乏政策扶持, 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由于不注重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开发, 农业科研投入低, 以致农业生产水平低, 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产品。

三、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对于新创办的农业乡镇企业和新上马的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等, 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对于现有的具有发展前途的乡镇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 也应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给予支持。金融机构应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形势需要, 放宽信贷政策, 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是解决投资困难的主要措施。要在招商引资上下苦功夫、硬功夫。要鼓励农村、农民和乡镇企业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企业联营、联合, 积极利用民资, 大胆利用外资。总之, 在投资问题上要从多方面入手, 加大农业产业投资。

(二) 加强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当今农业科技日新月异, 市场需求复杂多变的背景和趋势下, 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能否将产品打出去并长期发展下去, 关键在流通, 根本在市场。要牢牢抓好市场体系建设, 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 建立现代化营销方式, 形成贯通城乡、辐射内外的市场网络。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 需要创名牌, 加强品牌建设。黑龙江省农产品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需要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 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要对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 推出拳头产品, 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来打造农产品品牌, 不断开拓市场。

(三) 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农业产业中的核心。要实现农产品流通的一体化, 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组织广大农户进入农产品市场, 增加产品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条, 就要不断地壮大龙头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也应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大力发展和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在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 更要积极推动黑龙江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龙头企业重组、兼并,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的集中度, 使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的整合纳入到全球农业产业链中。同时可以采取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将企业和农户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是提高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其他新、特、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黑龙江省要优化农业科技布局, 应重点搞好农产品加工及转化的科研开发, 加强退耕还林、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研究。大力支持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型农药、肥料等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扩大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黑龙江省有一批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很强的院校, 要大力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 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促进产学研结合,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毕晨飞.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6.

[2]2013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篇11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省社会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对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使得农民能够持续增收。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持续增收

0 引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关键因素,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所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1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总的来看,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的发展,我省农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如2008年农林牧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9亿元, 比上年增长92.3%,和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36.4%高出55.9个白分点,这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从总体来看,我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这是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其中仍然存在种植业比重偏高,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而服务业的比重更低,这就使得虽然我们整体上农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实际上是一种增产不增收的表现,最终导致农民增收缓慢。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不足 据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 由于县、乡财政困难,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卢氏县三特牧业公司,通过参股筹资、高息贷款等方式,投资580万元建成一个良种鸡孵化中心后,由于缺乏自有流动资金,难以正常运转,虽然拥有“山特”绿壳蛋鸡品牌,却无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扶沟县虽有腾尔牧业、奥威特食品、乐涛面业、宝乐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普遍缺乏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2.2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带动能力弱。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先进省份山东省相比,龙头企业总数,山东是河南的近3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山东分别是河南的5.2倍、4.6倍;龙头企业的创汇,山东是河南的11倍。其他指标如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等,山东均比河南高出10%以上。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 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卢氏县农村40岁以下的青壮男女劳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对农技推广的热情和接受能力都大为下降;扶沟县江村镇李田村农资经营户陈得新介绍,目前留在村里种田的劳动力,不是年龄大,就是文化低,加上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农业新技术推广困难。

2.4 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目前,调整农业结构通常只在面积增减上做文章,一阵风,一个模式。而不是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没有走好特色路,避免结构趋同性。在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却乏整体的考虑,不能够扬长避短,从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优势为立足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3.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3.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的水平。目前我省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

3.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我省实际,力求实效,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有力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要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极积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竟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3.4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该有其自身的优势,有其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要求:第一、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第三、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第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五、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第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唐萍,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 农业经济.2004.(03).

[2]王晓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篇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关键因素,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长期以来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所以,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1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总的来看,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 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的发展, 我省农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如2008年农林牧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9亿元, 比上年增长92.3%, 和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36.4%高出55.9个白分点, 这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 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 从总体来看, 我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但这是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其中仍然存在种植业比重偏高, 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 而服务业的比重更低, 这就使得虽然我们整体上农业发展很快, 但是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过低, 实际上是一种增产不增收的表现, 最终导致农民增收缓慢。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不足

据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 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 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 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由于县、乡财政困难, 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资金不足, 技术水平低, 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卢氏县三特牧业公司, 通过参股筹资、高息贷款等方式, 投资580万元建成一个良种鸡孵化中心后, 由于缺乏自有流动资金, 难以正常运转, 虽然拥有“山特”绿壳蛋鸡品牌, 却无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扶沟县虽有腾尔牧业、奥威特食品、乐涛面业、宝乐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普遍缺乏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2.2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 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 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 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 带动能力弱。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先进省份山东省相比, 龙头企业总数, 山东是河南的近3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 山东分别是河南的5.2倍、4.6倍;龙头企业的创汇, 山东是河南的11倍。其他指标如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等, 山东均比河南高出10%以上。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市场意识淡薄

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 他们文化素质不高, 市场意识淡薄, 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卢氏县农村40岁以下的青壮男女劳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 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 对农技推广的热情和接受能力都大为下降;扶沟县江村镇李田村农资经营户陈得新介绍, 目前留在村里种田的劳动力, 不是年龄大, 就是文化低, 加上农民科技意识不强, 农业新技术推广困难。

2.4 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 农业基础仍显薄弱, 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 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目前调整农业结构通常只在面积增减上做文章, 一阵风, 一个模式。而不是因地制宜, 发挥比较优势, 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 没有走好特色路, 避免结构趋同性。在调整过程中, 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却乏整体的考虑, 不能够扬长避短, 从优去劣, 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以优势为立足点,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3.1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 不断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3.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 抓好加工流通。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的水平。目前我省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 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 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出台优惠政策, 扩大合作领域, 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 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 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

3.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我省实际, 力求实效, 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有力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要多元化筹措资金, 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 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并实行项目管理, 专款专用, 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极积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 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确立自谋职业、竟争就业的新意识, 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3.4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 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该有其自身的优势, 有其传统的生产项目, 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要求:第一、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建设农产品产业带, 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 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 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第三、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筛选、繁育优良品种, 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第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 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五、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 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第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唐萍, 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 (03) .

[2]王晓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

上一篇:电影中的建国叙事下一篇:电大大专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