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2024-06-25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精选11篇)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1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产业的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一个过程。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处中国中部,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桥梁,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业、富民强省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1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

1978年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 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坚持“一个稳定增长, 两个加快发展”的战略, 不断加大农业投入,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 由表1可知: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19.1:39.1:41.6调整为2012年的12.7:54.6:32.7。其中, 第一产业即农业所占的比重稳定下降。但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第一产业明显偏重。

注:“构成 (%) ”为各产业生产总值占安徽省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2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2003-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研究(见表2),不难发现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变动存在着以下特点:

1.2.1 狭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所占比重缓慢增加,由2003年的50.

41%上升到2011年的52.48%,始终占据安徽省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尽管安徽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努力把降低种植业比重放在首位,把提高林牧渔业的比重作为调整方向,但收效甚微。

1.2.2 产值居于第二位的牧业,是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但是从2003年以来有所下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因此,安徽省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1.2.3 2011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虽然较2003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总体发展缓慢。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农业产业高度化的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而且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这点来看,安徽省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远跟不上时代要求。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 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虽已取得部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安徽地处气候南北过渡带,在地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和平原,气候和地形上的多样性导致了安徽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区域农业资源的差异,也固然要求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之实行差别化战略,但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我省如粮食、畜禽等主导产品发展较快,但区域性特色产品发展较慢,地区间的产业过于趋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现象依然存在。

2.2 缺乏规模经营,科技含量低,生态环境遭破坏

在安徽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目前还普遍存在规模缺陷,除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以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比例偏低,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一些企业加工的基本属于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难以推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同时,农业生产中粗放式经营依然严重,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填塘改田、围湖造田、农药使用过量等现象,忽视了生态效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落后

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缺乏规划,存在布局不合理、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问题。此外,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难以有效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社会化服务也较落后。各政府部门缺乏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所给予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政策意见和措施;能够直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规模小、数量少,而且服务内容欠丰富、服务手段落后。

3 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调整的对策建议

3.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手段,安徽省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首先要重点搞好“龙头”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其农业优势,努力在农副产品、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增值上及绿色产品上下功夫,力争在全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复合型经营实体。其次,要寻找一个适合本省发展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主要的形式包括:龙头企业牵动型(公司+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型(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就目前安徽省自身情况来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最适合安徽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在于能较好的协调各利益之间的关系,适应目前市场和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

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是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其次应在安徽省相对丰富的农业技术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培养一支懂技术、有文化、善管理的农业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并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教育培训。

3.3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安徽省地处全国中部,承东接西,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区位等诸多优势,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安徽省应依托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加快培育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把握农产品消费的总体趋势。同时,应尽快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这将成为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忠明.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06)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调查总队编.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张娜.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特区经济, 2008 (04) .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2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镇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品种相对较少,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一些低质农产品销售不畅,本地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农产品“卖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而且不同程度的造成一些社会浪费,影响我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一)种植业。要坚持质量、产量、结构、效益的统一,改良优质品种,提高质量。特别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粮食作物要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冬小麦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面条、蔬菜饼干、专用面粉等精深加工产业,今后几年将在北齐路、皇马路沿线两侧建成千亩优质小麦基地;要提高玉米品质,重点发展优质饲料加工,并配合加工需要发展高淀粉、高含油等玉米副产品生产。

2、蔬菜种植。将在××、××、××等6处蔬菜示范园的基础上,再建3处占地约一千亩的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引进白丽、F-189等新品种,使用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雄蜂授粉等高新技术,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生产。在“翠竹”5个绿色蔬菜品种获得认证的基础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蔬菜优质、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今年力争再有2-3个

品牌通过国家“绿色蔬菜”认证。

(二)畜牧业。以兴办畜牧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重点发展以牛、羊、鸭为主的食草节粮型动物。大力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完善畜牧兽医体系,提高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适当发展饲料加工业,方便养殖户购买使用。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加快生猪品种的改良速度;引进蛋鸡新品种,提高蛋鸡产蛋量,加快其出栏周期。同时,积极推广南蓬联户饲养肉食鸭的典型经验,力争形成“百万只”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一)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认真抓好种植业“种子工程”和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开发一批种养优良品种,推广一批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今年以来,全镇已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6项,引进应用名优粮菜新品种12个,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示范推广项目 20多个,培训农民2万人次,推广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和4.5万亩,大宗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今年按照科技人员到户,成果推广到田,技术传授到人的要求,着重提高技术措施到位率、应用率,全镇5.6万亩小麦丰收有望,4万亩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粮菜亩收入预计平均增长800元。全镇奶牛、肉牛良种覆盖率平均在90%以上,生猪、家禽基本全部实现良种化。

(二)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于家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建设,争取将其建设成为以蔬菜批发为主,农副产品销售为辅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另一方面,将今明两年确定为农资市场建设年,着力把北羊农资市场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的农资市场。今年以来,自西南羊至南卧石规划设计了13000平方米的营业楼房,目前已竣工6000平方米。将在每年3月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农资交流会,市场辐射至益寿临广四地,高峰期农资交易量最高可达300吨/日。截至目前,以北羊村为中心,长约6公里的农资市场内经营业户已发展到200多家,年营销额可达5亿元。

(三)加快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该镇围绕绿色蔬菜、腌菜佐料、肉制品等特色农业,鼓励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成立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今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农民科技协会、水利协会、林路管护协会等5个农民协会,全镇已有10余个经济合作组织,入会人员达1600余人,每年带领农民致富近千人。去年,西红柿协会内部人均增收500元,蔬菜运销协会会员的蔬菜售价比批发价高出0.4-0.6元,实现增收400元,西上村水利协会经过多方努力,修建PVC防渗渠12000米,新打机井15眼。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6-01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途径

(一)产生要素转移效应。当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时,必然会产生出此消彼长的现象,有一些产业和部门会在资源、资金等方面出现收缩,而有一些产业和部门则会出现扩张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就会引起生产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流动,而生产要素的主要流入的对象则是一些生产效率较高、收益率较高的部门。而当资源与生产要素发生转移之后,从经济总量来看是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结构变动所带来的要素转移效应。长期以来种植业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所占的比例十分高,即使在如今其也在整个农业结构中占50%以上的比重,相比而言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所占的比例就要少很多。从生产率来看,农业的四个部门中种植业要相对较低一些,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种植业的比重逐渐降低,而其他的比重则在稳步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从种植业向林业、渔业和畜牧业流动,使得农业产出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从长远来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生产优化效应。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对生产的一种优化,通过对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农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状态发展。在传统的农业中主要是人力劳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还包括了其他众多的生产活动,例如运输、加工等,这些都能够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区域布局效应。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使得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打下基础。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合理的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两者会相互制约,但与此同时也会相互促进。经济的增长会引起结构的调整优化,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则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积极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需要更加的重视,必须要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增强农业产业内部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并且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更加的广泛,进而发挥出产业关联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进行影响,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得成本不断的降低,进而使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减少,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工具、生产工艺、新材料等,进而能够使得经济分工更加的明显,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通过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从长期来看,需求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不会十分的明显,但是从短期来看,需求的便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产值结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当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动时,农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来看,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改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三)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资本化。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供给的改善。想要使农业经济能够长期的增长,就需要对当前的农业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调整来促进要素的转移,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对农业供给进行调整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在进行调整时,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求的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农业用地的最低限度保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够去进一步的讨论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农业资金供应资金的丰裕程度与投向偏好会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的情况是总体资金丰裕,但是农业供给资金严重不足,而且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因素则是指农业生产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部门,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农业部门的大发展的基础上。农业经济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农业经济却仍然是一个较弱的方面从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来看,其就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是对各种资源的配置进行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进行转移。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只有重视这些问题,寻找适合的解决之道,才能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化的工程。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给与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利,而政府部门也许要充分的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为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尹海东.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评价与博弈决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

[2]傅丽芳.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及方案的DEA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4

一、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 实际上是农业高新技术不断取代传统技术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有限的, 靠投入推动农业增长是外延性、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必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经济效益下降, 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最终导致农业难以持续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我国在人口增加, 主要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下降的条件下, 可实现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践证明, 农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科技创新。要实现高台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必须紧跟世界农业科技革命, 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开拓创新和推广应用上做文章, 真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轨道上来。目前, 高台县农业在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设计的第一个飞跃的基础上, 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的转折阶段, 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 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 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和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关联度日益提高。但是在现有基础上要实现第二次飞跃,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的推动。必须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创新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总体来看, 高台县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就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 就难以适应奔向富裕型小康的要求。实践证明, 科技创新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是互为依托、互相联系、互为条件。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 没有农业的科技创新, 也就没有农村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发展和形成。因此,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高台县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 高台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使全县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随着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连续稳定增长, 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薄弱

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产的需要,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对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 使有限的科技投入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农业科技创新集中在产中、产前和产后研究十分薄弱, 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加工技术十分落后, 使农产品数量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㈡农业科技创新的受体存在文化程度低、观念落后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 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 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程度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决定了科学应用水平低, 使其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㈢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 高台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全部由乡 (镇) 政府负责, 技术干部有的在编不在岗, 在岗的技术干部与其他干部一样包村包社, 大部分精力主要用于政府中心工作。农技推广人员从事政府中心工作时间长, 业务工作时间少, 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㈣农业科技创新融资难

一是农民自身资金积累少, 筹资能力弱。二是财政支持少。由于高台县财力有限, 且大部分向民生领域倾斜, 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三是农业信贷支持不够,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 从而使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

三、高台县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产品供求中的数量矛盾缓解, 品种、质量的矛盾开始突出, 从过去注重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发展效益型农业转变。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因此, 要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创新, 以优化品种, 提高质量, 增加效益为中心, 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要尽快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产品。要加快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 从生产源头上, 解决农产品档次低, 质量不高的问题,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 在发展农产品时要全面注重质量, 在提高内质的同时, 注意提高外在质量, 创名牌, 树形象。

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合理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结构

坚持压粮扩经, 压劣扩优的原则, 积极发展优质, 多样化, 特色型, 专用型, 营养型农作物品种。要在提高单产, 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 适销对路的蔬菜、瓜类、果品、油料、棉花、药材等经济作物。同时, 以各类制种公司为依托扩大对外制种面积提高农作物商品化程度。要积极扩大粮豆、粮油等种植面积, 充分利用光照, 土地等资源, 达到两种两收, 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此外, 必须重视农产品供给结构调整, 重视技术产品推陈出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求结构变化快于供给结构变化。因此, 农产品品种结构不能自封, 必须紧跟市场, 宜土则土, 宜洋则洋, 宜新则新, 常变常新。

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布局

在市场经济中, 农产品独具匠心, 才能独树一帜, 只有别出心裁, 才能别开生面。因此, 要防止低水平趋同。一哄而上, 必然导致盲目竞争, 一哄而下。瞄准市场独树一帜, 把各自资源、传统、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优化组合, 建设基地、各据一方, 才能在争奇斗艳的农产品世界中争得一席之地。要科学规划, 充分发挥本县在区位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离县城较近的巷道镇、合黎镇、南华镇、宣化镇应规划出更多的土地发展日光温室, 花卉, 蔬菜制种等高效经济作物, 适当发展一些观光农业和高新技术农业, 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高档农产品的需求。离县城较远的新坝镇、骆驼城镇、黑泉乡、罗城乡应以粮食、棉花、番茄生产为主, 并注重优化品种、提高质量, 也可适度发展中药材种植。

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搞好农业综合技术的推广工作

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应注意既要推广增产的技术, 也要推广增收的技术;既要推广增加数量的技术, 也要推广提高质量的技术;既要推广大田的技术, 也要推广园艺的技术;既要推广增加收入的技术, 也要推广节本增效的技术;既要推广生产的技术, 也要推广保护生态的技术;既要推广单向的技术, 也要推广组装配套的技术;既要推广生产的技术, 也要推广经营的技术。

四、高台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对策

㈠技术战略支持

政府要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 调整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要以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服务。要组织力量引进一批适合本县特点的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要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有计划地培训一批农业科技人才, 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水平。要注意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效应, 建设一批区域化, 规模化优良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要强化科技攻关,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 推进良种化进程, 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㈡科技投入支持

政府应在科技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推广专项经费, 组织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实验示范, 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 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㈢科技信息支持

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科技信息工作的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网络, 从而为农民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包括产前提高市场需求指导安排种植计划, 产中提供病虫害监测预报, 产后帮助农民在流通中顺利实现农产品价值。发展订单农业, 产供销一条龙经营, 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风险性。

㈣科技服务支持

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技术部门两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各种形式的科技推广组织为补充的科技推广网络。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 真正按经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科技推广体系, 逐步形成多元结构、立体分布、覆盖面较高的科技推广网络。要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充分利用农村广播电视学校、农函大、农民技术协会等培训阵地, 加强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等, 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力争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摘要:文章论述了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以及高台县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技创新的技术战略、科技信息、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对策。

生态脆弱地区农业结构优化研究 篇5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位商;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563-05

收稿日期:2015-0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6107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F2001)。

作者简介:李益敏(1965—),女,云南昆明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E-mail:liyimin1965@163.com。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决定着资源消耗的种类和水平,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区域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2]。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3-4],不同产业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最终引起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和质量增长[5]。产业结构不合理明显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6-7],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8],产业结构调整要和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9],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10]。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一项重要举措[11]。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区域资源优势[12],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破坏。区位商是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13-16]。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低碳化[17-20],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20]。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既要考虑产业的区位商优势、资源禀赋,更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选出既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为怒江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辖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集“山高、坡陡、谷深,边疆、民族、贫困” 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国土面积1 470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0 569 hm2,占国土面积的3.4%,坡度超过25°的陡坡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6%;林业用地面积1 224 447 hm2,占国土面积的83.3%,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2.66 hm2;牧草地97 400 hm2,占国土面积的6.6%。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怒江走入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怒江州被列入《我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怒江州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坡度>25°的陡坡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64%)、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土壤瘠薄。怒江州也被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怒江长期以来的陡坡垦殖等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区域跨越发展。

人均纯收入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怒江州人均纯收入水平低,与云南省、全国的差距在扩大(表1),1990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云南省的79.48%,为全国的62.68%;至2011年,仅为云南省的50.02%、全国的33.85%,不仅说明怒江州是我国经济极度不发达地区,也说明怒江的发展没有和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区域资源禀赋有机结合,产业结构尚有调整优化的空间,依托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是怒江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区位商分析

2.1区位商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又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或区域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某项指标(产业或产品)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指标(产业或产品)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是以全国指标(产业或产品)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衡量某一个区域指标(产业或产品)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的指标。用来衡量某产业在一个地区的规模聚集程度及其在高一层次区域中的集聚规模优势程度,在衡量区域优势产业上排除了区域规模的差异因素,能够真实的代表一个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产业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从而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评价和对策建议。

2.2怒江州农林牧渔业专门化程度评价

与全国比较,怒江州第一产业略有优势,但波动大,其中1995年、2000年、2005年区位商大于1.5,优势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但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与云南省比较,怒江州各产业区位商没有优势或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发展潜力(表2)。

nlc202309021429

怒江农业产业内部,与全国比较,怒江州林业和牧业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林业的区位商大于2.46,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怒江州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而怒江州农业及渔业的区位商值都小于1,不具优势,竞争力较弱,特别是渔业区位商仅0.02,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与云南省比较,林业和牧业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农业、渔业没有比较优势(表3、图1、图2)。怒江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林业产值比例小(表4),与怒江州农业人口人均林业用地面积是云南省人均平均水平的5倍的状况极不协调,怒江的林业资源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状态,调整优化空间大。

2.3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农业、渔业不具备优势。

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种植业,因此林业和畜牧业是怒江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较小、生态效应较好的产业,应该作为怒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怒江州要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提高林业产值,调优畜牧业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把发展林业、畜牧业作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产业,使农民从林业、畜牧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3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怒江州作为生态脆弱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超前部署,抢占具有低碳生态经济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夯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21]。

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突出特色,从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生态环境的需求出发,将保护生物物种资源、集约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核心要素,结合退耕还林(草)等政策,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前提下的农、林、牧产业的协调互动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使农业发展从传统的依赖资源耗竭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实现由低端平面化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推进怒江州走上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农业

怒江州作为一个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地貌特殊,地质灾害多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受山高坡陡等地理环境约束,传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也是怒江发展的制约因素,产值低,农作物产值仅为29.25 万元/km2,而经济林产值超过46.2 万元/km2[22],长期的陡坡垦殖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发展,怒江的粮食仅能维持区域人口温饱(表6),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怒江不可能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怒江州耕地面积将越来越少,需要通过耕地质量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区域内的相对集中成片的主要产粮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理,发挥规模效益。

3.2发展特色生态林业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提升林业价值,是怒江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减小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佳途径。结合怒江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怒江林业发展必须突出生态特色。怒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潜力在林,怒江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林业发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必须把林业产业发展放在怒江州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开拓林业新的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怒江林业发展应结合国家还林、天保、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及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六大工程,抓好特色经济林产业、生物医药和林化产业、非木材产业、竹藤与速生丰产林产业、特色森林旅游业和观赏苗木等产业。构建林产品产、供、销服务体系,提高特色林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工增值能力及产业化水平。

3.3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

怒江州畜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从畜产品结构看,主要以猪、牛、羊为主,与全国比较,羊肉优势较突出,而奶类、禽蛋与全国差距较大(表7)。畜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大力提高奶牛和鸡的养殖量,同时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优势品种和生态品种。如大力发展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名录》的独龙牛、独龙鸡,兰坪的乌骨绵羊、绒毛鸡、高黎贡山猪等高原特色畜禽优良品种,使怒江的畜牧业发展走上优势和特色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怒江州自然环境优美,污染企业较少,土壤、水体、草场受污染少,空气洁净,为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基础。当地草甸资源丰富,可以优化怒江州畜禽养殖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为怒江州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化、产业化、区域化的畜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带,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畜牧业”,着力培植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业,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把山地养鸡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大草山资源的建设力度,强化天然草场建设,恢复植被,制定并执行天然草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促进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提高草山单位面积的载畜量。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合理布局还林还草。

3.4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

依托怒江州丰富的林地资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及多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充分利用梯次时空组合不同生物种群,发展林下、林间种养殖业,实施“林药、林菜、林草、林禽、林畜” 等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推动怒江州立体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持续、安全,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nlc202309021429

4结论

通过区位商分析,怒江州大农业产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是林业,具有微弱优势的是牧业。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挖掘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构建具有峡谷特色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推进怒江州农业高效、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永坤,董锁成. 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交互耦合机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17-121.

[2]何雄伟,孙育平. 环境约束下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选择[J]. 企业经济,2012(11):145-149.

[3]江世银.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结构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高更和,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0-63.

[5]慈斌.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旅游业发展的视角[J]. 经济问题,2012(6):115-118.

[6]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等.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5):4-16,31.

[7]王展祥.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0(4):41-45.

[8]林英华.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475-477.

[9]黄茂兴,王荧.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1(63):2-13.

[10]赵彤. 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 经济师,2009(12):270-271.

[11]刘旭晔,刘战平,蔡旺,等. 基于农业发展优势的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南宁市兴宁区为例[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3):345-348.

[12]张雄,尚爱军,姚学慧,等.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6):32-34.

[13]方鹏程. 区位商视角下的深圳优势产业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11(9):40-41.

[14]张晓延,李学清. 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1):115-120.

[15]李小玉,郭文. 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J]. 企业经济,2012(4):126-131.

[16]吴文浩,戴明辉. 基于区位商的黄山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2(19):127-129.

[17]卢萌,聂延庆. 低碳经济模式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商业时代,2012(31):118-119.

[18]陈卫洪,漆雁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发展低碳农业的影响分析——以畜牧业与种植业为例[J]. 农村经济,2010(8):51-55.

[19]刘秀莲.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及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12(42):5-12.

[20]陆铭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2013(9):53-55.

[21]甘路有,曾国良. 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687-691.

[22]尹海红,李益敏,叶志强,等. 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07-711.续竞秦,吕艳华,陈卓,等. 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68-572.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业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环境、农业运行机制、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市场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 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从数量型矛盾向数量和结构型矛盾并存转变。在这一新形势下,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品种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为此,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 我们利用半年时间, 深入部分乡镇、部门, 围绕“五带六区”的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布局, 就麦积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前提下, 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 基本情况

麦积区地处陕、甘、川之要冲, 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 也是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的故乡。现辖12个镇、5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 有379个行政村, 耕地4.8万hm2, 总人口62万。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964.7元。

麦积区是区的牌子、农业的底子,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麦积区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近年来, 麦积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 抢抓机遇, 全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 按照“种植调结构、林果抓增效、畜牧扶龙头”的总体思路,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 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狠抓产业基地, 大力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逐渐形成了以果品、畜牧、蔬菜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 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1.1 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 区域经济功能日渐明晰

全区各地从不同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特点出发, 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 推进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了农业区域布局。按照“五带、六区”的全区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城区及附近乡镇为主的, 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城郊现代农业经济区。以甘泉、麦积、党川、利桥、东岔、三岔等6乡镇为主的,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干果生产、山野菜生产、中药材种植和三元杂交牛育肥等为特色产业的南部林区农业经济区。以花牛、马跑泉、甘泉、麦积、伯阳、元龙等6个乡镇为主的, 发展果品、畜牧、粮油、中药材等产业的南部山区特色农业区。以天宝高速公路、天馋公路两侧的三阳川片区、颖川河和东柯河流域, 围绕蔬菜、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主导产业, 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设施农业、专业大户和养殖小区建设的河谷川道经济区。以五龙、新阳、琥珀、中滩、石佛、花牛、社棠、元龙等8乡镇为主, 发展粮食、葡萄、花椒、蛋鸡和肉羊等为主导产业的渭北山区循环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推进

以果品、畜牧、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有了较大发展,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4年底, 全区各类果品面积达4.35万hm2, 总产量39.6万t, 总产值12.4亿元。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54.87万头 (只) , 肉蛋奶总产量3.94万t, 规模养殖场累计达到197个, 养殖专业村累计达到93个, 规模养殖户发展到14512户。蔬菜种植面积达0.9万hm2, 总产32.87万t, 总产值53776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786.67hm2, 总产量0.0886万t, 总产值2314万元。食用菌、花卉、马铃薯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围绕蔬菜、林果、畜牧等产业,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较快发展, 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78家, 其中种植业487家, 畜牧业82家, 农机服务9家, 入社成员达到7022人, 带动农户3.78万户。

1.3 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 全区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0多项, 示范推广优质农产品品种60多个, 累计培训农民4.8万人次, 培训绿证学员8332人, 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经纪人共计120人。通过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 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90%, 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1.4 土地流转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 麦积区坚持把加快土地流转作为产业规模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规范操作, 强化引导, 以土地流转为重点的产业规模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止2014年底, 全区共流转土地0.82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17.08%, 涉及农户35328户, 签订流转合同25548份。在土地流转规模建园的引导、示范、带动下, 全区相继建成了城郊南山五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社棠中山万亩葡萄基地、天水盛龙果园股份有限公司三阳川鲜食葡萄出口基地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果品示范基地,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 麦积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 麦积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 农业仍然是弱质的产业, 农村仍然是薄弱的环节, 农民仍然是弱势的群体, “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

2.1 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依然存在

生产经营者对政策的依赖性大, 把握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脆弱,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2 农业产业结构比例不尽合理

从麦积区农村社会总产值构成看,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9亿元, 呈现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慢的发展格局;从农业内部看, 种植业仍占大头, 林业次之, 畜牧业最少。在种植业内部, 经济效益低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又占了大头。因此, 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 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仍需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 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 带动力不强;种养业基地规模小, 规模化程度不高, 主要农产品优质化率不高, 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主导产业链短, 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 附加值低, 品种大众化, 特色不明显;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紧密, 结构调整的任务远未完成。

2.4 农业的保护和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组织化程度低, 带动能力弱, 产业基础不牢, 科技支撑不强。

3 进一步促进麦积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推进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 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麦积区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产业链短, 产品附加值不高, 竞争力弱, 经济效益不明显, 是该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弱点, 也是当前阻碍结构调整的最大“瓶颈”, 因此, 必须下大力气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环境, 包括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二要坚持改造提升并举, 促使现有企业扩大规模, 提升档次。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 以高效率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 对现有农业企业进行提升改造, 提高其开拓市场、引领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形成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 带动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发展壮大, 进一步促进全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着力提升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要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 促使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五要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不断创新农户与经营组织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 延长产业链, 走小农户、大基地, 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 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3.2 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流转是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只有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人才投入农业, 促使农业真正走上规模经营之路, 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政策法律宣传力度, 完善土地流转手续, 理顺土地流转关系, 健全土地流转台帐, 促进土地流转依法、规范、稳定、有序推进。

3.3 运用和推广农业科技,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科技是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要把科技进步贯穿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一要把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作为农业科技的重点来抓, 不仅要加大对种子种苗工程扶持力度, 搞好基地建设, 更要把种子种苗作为一大产业来办, 引导各方面力量投资发展种业, 把种子种苗的科研、繁育、加工、销售联结起来, 实行产业化经营。二要强化农民的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要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加强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建设, 实施“素质工程”, 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普宣传, 通过科技培训及举办新技术新品种博览会、先进农业机械展示现场会等, 让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农资、农业机械直接与广大群众见面, 不断开阔视野, 强化科技意识, 培养现代农业思想;三要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 建设, 提升其运用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带动能力,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四要加快制定特色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技术标准,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推广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藏技术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 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4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必须提高农业综合服务能力。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要在现有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发达的、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 特别要加强农产品信息市场建设, 为广大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二要继续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 一方面, 金融系统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力争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 提高其融资能力, 要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形成对农村金融的有效补充, 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另一方面, 要构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加强对公众进行以金融风险、法治、信用等为核心内容的金融安全知识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金融法治意识和社会信用意识, 在此基础上, 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和信用评估机制, 完善诚信奖励、失信惩罚机制。

3.5 加强对结构调整的扶持引导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7

一、监督约束机制缺位

从调研的农业合作社来看, 其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是普遍现象, 某葡萄合作社占地50余亩, 拥有会员35户, 规模在众多农业合作社中算比较大, 然而合作社越大越难以管理, 该合作社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其内部管理无章可循, 缺乏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 合作社内部虽然设置了监事会, 但是监事会如同虚设, 毫无作用, 对于合作社年底分红、合作社内部决策等都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合作社中贪腐风气盛行, 根本无法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 与其他合作社动辄年利润200万相比, 它的年利润才100多万。与此同时, 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合作社的经济结算应配备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 然而调查显示, 相当一部分合作社会计人员缺乏, 且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都不高, 从而导致合作社内部利益分配不均, 社员分得的利益少之又少, 大部分利益流入到了有权力的人手中, 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二、农业合作社空壳问题严重

由于农业合作社注册门槛较低, 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 很多合作社注册成功后, 并没有实际运行, 其创立主要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 获得征地便利等。在所调查的H市农业合作社中, 有两家合作社规模非常小, 其成员就5至8人, 在调查中了解到该合作社中的社员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属于这个合作社, 该合作社基本也不开展活动, 平时没什么经济项目, 有一部分合作社的发起人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随便拉几个村民注册一个合作社, 村民也不需要交什么钱, 就稀里糊涂成为了其中一员, 而合作社则利用自己的身份套取资金补助。这些合作社想运作但是运作起来很困难, 这就容易与空壳合作社之间形成混淆, 很难界定, 造成了实际上的空壳。导致这两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在现实中即使不开展合作项目也没什么损失, 遇到补贴的时候还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三、政府对合作社内部控制严重

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中, 资金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资金构成看, 政府投资是农业合作社资金的重要来源, 正因为农业合作社受政府部门资金的控制.在调查的多个合作社中, 大部分规模较大的合作社都有政府部门和村干部大量介入, 而那些规模较小、发展存在困难的合作社政府基本不介入。H市某合作社, 拥有的农产品种类最多, 有20余种, 并且多次在举办的农产品节上获得过金奖, 但就是这样一个年利润达到300多万的大型合作社, 其内部基本是由政府控制的, 很多决策并没有通过民意决定而是直接由政府部门决定, 导致合作社成员缺乏参与与管理及监督的动力, 该合作社的社员反映, 往往一个通知或者一个决定下来, 社员根本不知情, 只知道有这么一个通知与结果, 至于社员的意见根本没人会理会。

四、农业合作社决策机制不完善

在对于“你所在的合作社决策是否高效”的问卷调查中, 大多数答案都是“否”, 不管是大型的、收入很可观的合作社还是小型的、运作困难的合作社, 社员们的回答基本都是一致的。合作社决策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内部权力划分不科学, 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不明确, 导致合作社遇到重大事情时难以快速有效决策, 决策效率十分低下, 在对这20余个农业合作社的调研中发现, 这些农业合作社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即内部权力划分乱七八糟, 理事会同时又兼监事会, 有时重大事情监事会还要插一脚并给予意见。同时合作社中的管理者往往是在乡、村两级干部中产生, 基层的社员没有任何权力, 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已经慢慢在往企业的方向靠拢, 重大事情往往就在集团内部开一个董事会就解决了, 导致社员参与合作社的兴致低下, 对合作社的发展漠不关心, 合作意识也很薄弱, 合作治理运行机构不完善, 合作组织内部的管理毫无秩序, 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合作社运行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经济发展。

五、农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 监事会设置及运作受阻

H市的农业合作社虽然很多年收入都很可观, 为农民带来了利益, 但是从所调查情况来看, 大部分农民对于合作社内部是否设置监事会并不知情, 也不知道什么是监事会。我国关于合作组织的法律条款中没有要求说农业合作社必须设立监事会, 该市很多合作社为了节约自身成本完全就不设立监事会。农业合作社如果没有设立监事会, 将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督, 容易导致农业合作社贪腐现象的发生。另一种情况是设立了监事会, 但是并不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 监事会隶属于理事会, 即便设立了监事会也并不能真正发挥其职能, 监事会的成员理应由社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 据调查的十几个村落反馈上来的数据来看, 村民答案基本是一致的, 他们所在的农业合作社监事会成员从来不是民主选举产生, 而是直接由理事长任命。由于监事会设置及运行存在诸多问题,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投身于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降低, 导致农业合作社问题重重。

2. 农业合作社注册门槛低

我国农业合作社注册的门槛很低, 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即可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满5人即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H市有两家小型的农业合作社, 组成人员在5到8人, 农业合作社注册门槛低, 空壳农业合作社层出不穷, 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空缺致使很多为了谋取个人利益, 借此成立空壳农业合作社, 套取国家资金, 获取征地权力等。与此同时, 空壳农业合作社界定非常困难, H市某农产品合作社是真的运作起来比较困难的小型合作社, 与伪装起来的空壳农业合作社很难进行区分, 在进行补助的时候就难以做到精准定位。农业合作社注册门槛低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成为空壳农业合作社存在的潜在原因。

3. 农业合作社资金来源单一, 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对于农业合作社而言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农业合作社的融资的渠道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资金支持、社员的入社缴费以及利润分成后的截留, 由于争取政府资金不需要农业合作社付出成本, 导致大部分农业合作社很依赖政府, 据所做的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汇总来看, 该市20余家农业合作社大部分资金都是靠政府拨给的, 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 越容易获得政府的资金扶持, 同时也是受政府控制最为明显。从这方面来看, 部分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已变, 成了政府领导下的政府企业。在实地走访中发现, 部分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与社员普遍认为农业合作社是政府支持、扶持的对象, 资金上依靠政府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接受政府的资金, 受政府控制也是很正常的, 政府轻易不会让农业合作社倒闭, 反而能给农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农业合作社设计的初衷, 农业合作社中的社员的意见得不到尊重, 在决策时不考虑社员的利益与意见, 导致社员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降低, 农业合作社没有了自身的独立性, 做事都需要政府部门的批准。据了解, 近几年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非常大, 农业合作社一旦遇到问题就借助于政府部门, 正是因为合作组织内部资金来源渠道较窄, 只要有资金需要都依赖于政府, 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导致各方面的运行都得限制于政府。

4.“一人一票“制表决权流于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保障社员的基本权利, 体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一般实行“一人一票”制, 但从所调研的农业合作社来看, 大部分农业合作社并不实行“一人一票”制, 甚至许多社员并不知道“一人一票”制度的存在, 大多数农业合作社都设有“社员代表大会”, 其成员并不是由农户选举产生, 而是由理事长直接任命, 或者是合作组织中的能人胜任。另外, 农业合作社有重大事情需要决定的时候, 都是由领导人员开会讨论, 很少听取社员的意见, 更不要说“一人一票”表决制了, 久而久之他们对农业合作社中能人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在调查中也发现, 由于绝大部分农业合作社是由龙头企业带动兴办的, 它占的资本比较大, “一人一票”制顺理成章地被“一股一票”制所取代。

六、完善农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

1.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农业合作社内部的监督, 首先每个农业合作社不管大小都应该设监事会, 从调查的农业合作社来看, 由于没有设立监事会导致农业合作社内部贪污腐败风气盛行, 监事会和社员可以采取财务监督和账务公开等方式对农业合作社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 监督农业合作社内部享有权力的管理层的行为。在设立监事会的同时要设立农业合作社内部审计部门, 即由监事会来对农业合作社内部进行监督审计, 其次要明确监事会的监督职责, 使其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监事会的成员应在合作社员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而不是由理事长直接任命, 这样既可以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也可以更好地对农业合作社监督, 防止管理者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利益。最后监事会应定时对农业合作社的财务进行监督, 在定期监督完成后将农业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公示给社员看, 社员及监事会共同监督合作组织财务状况。

2. 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空壳农业合作社在我国普遍存在, 并且空壳农业合作社与发展比较困难的小型农业合作社很难区分。首先就要规范农业合作社成立的条件,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合作组织成立的条件非常的简单, 因此为了提高成立门槛, 防止空壳农业合作社乱入, 要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对于农业合作社的业务开展情况的真实性进行监管防止空壳农业合作社空手套白狼, 拉低农业合作社整体水平。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可以从源头上切断空壳农业合作社的来源。其次, 要改变农业合作社补贴的方式, 用奖励政策代替投资政策, 以农业合作社农产品的转化量作为核算数据, 同时以农产品的转化量作为为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依据, 将财政补贴集中存放于某一金融机构, 统一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 减少农业合作社内部的贪污现象, 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3. 规范政府部门行为

政府要处理好与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 秉持支持但不干涉的原则, 虽然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农业合作社还是应该具有其独立性。政府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政府尽可能通过制定政策为农业合作社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应为农业合作社制定标准和认证服务, 咨询或者信息服务。做到以上两点, 农业合作社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将会大幅度减少, 农业合作社将具备独立运行的能力。政府所做的应该是帮助农业合作社给与适当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要掌握好一个度, 不能过分干预, 要懂得适时退出。

4. 理顺农业合作社内部治理关系

决策效率不高是我国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管大型的还是小型的, 都存在运行机制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理顺农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关系, 即社员 (代表) 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其中社员 (代表) 大会是农业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也是决策机关, 负责对农业合作社中的重大事务进行决策, 理事会是社员 (代表) 大会的执行机构及业务执行和代理机构, 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并对社员大会负责, 负责农业合作社的日常活动。监事会主要行使监督权, 也是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 负责监督理事会的任务执行情况, 向社员大会报告。

七、结论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篇8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思考,对策

1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现状

当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依然不高, 农民在生产环节的增收空间不大, 农民的增收渠道不宽, 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民产业程度不高, 抗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农民增收难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虽然差距不小, 可我们也面临着极好的机遇, 中央到省市对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愈来愈大。为此, 要增加农民收入, 就要针对上述问题, 抢抓机遇, 早谋划、早动手,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普遍增长、持续增长、加速增长。

2 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结构发展比例不协调

目前晋城市农业结构存在“三大三小”的问题。种植业结构中, 粮食作物面积大, 大约占据种植总面积的63.2%, 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小;内部结构中, 种植业比例大, 畜牧业、林果业比例小;经济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例大, 第二、三产业比例小。这“三大三小”的不合理结构造成农民收入渠道单一, 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带来很大困难。

2.2 企业与农户和基地的联结较松散

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发展不平衡, 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 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还未得到较好的发挥。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长期以来, 经济作物的种植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再加上农村信息相对闭塞, 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关于农作物价格以及科学种田方法的相关信息。

2.3 农业单方水效益明显偏低

晋城市的农业单方水效益仅为3.8元,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农业灌溉用水为89.6%, 其中79.3%的水用于种植业, 用水结构极不合理。大田串漫灌式的粗放落后的灌溉方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 有利于调动农民结构调整积极性的水价制度还未完全建立, 影响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同时也成为农民自主调整种植结构的制约因素。

2.4 土地流转较小

目前, 晋城市土地流转面窄量小, 还处在小范围、小规模的流转上。晋城市土地流转面积只占到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3%左右, 在没有大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 使得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不能上规模, 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的发展。

2.5 畜牧业和林果业发展相对缓慢

现阶段畜牧业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 大多是房前屋后育肥养殖, 经营分散, 受资金、土地因素的制约, 养殖规模扩大缓慢;林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滞后, 建设品牌不多, 畜牧业和林果业仍是晋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 畜牧业及加工业的发展仍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极其落后, 优质农副产品的数量较少, 达到大规模生产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就畜牧业而言, 晋城市政府最近几年也在大力推广养殖小区的形式, 但就目前来看, 该养殖小区各种制度尚不健全, 养殖小区内部还处于一种分散经营的状态, 不能有效地整合生产资源, 发挥其巨大优势。

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但结构调整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必须结合晋城市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确保成功。

3.1 科学地进行规划

要根据晋城市的自然、经济, 调整县域种植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 要调整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区域种植结构。大幅度提高以玉米、瓜菜制种为主的制种业比重。按照规范发展玉米制种, 鼓励发展瓜菜制种的思路, 进一步加大现有玉米制种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力度, 加强市场监管, 优化种子质量。重点鼓励发展以西瓜、西红柿、花卉制种为主的瓜菜制种业。还要大幅度提高以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围绕优势产业, 着力抓好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起点的原则, 围绕现有农业龙头企业, 切实加快加工型马铃薯、番茄、高原夏菜、葵花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加快全膜覆盖、垄作沟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步伐。

3.2 政策促进农民的积极性

一是宣传发动, 利用各种会议、网络、广播电视等大力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经验、相关事例。全区推广形成以互联网为纽带, 以乡 (镇) 信息服务中心为平台, 以中心户为基础, 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供求信息、林木产权交易、农村就业信息、农村党员教育、防灾减灾预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 使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全面建设“数字新农村”。二是政策引导, 利用政府掌握财政职能, 制订相关农业产业政策, 激发农民投资热情和生产积极性。通过建设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供求信息、林木产权交易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 大力拓宽销售市场,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发展蔬菜、林果业和从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的积极性, 推动晋城市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3.3 科技带动农业的发展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提高农业发展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积极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 举办好各类技术培训班, 促进本地农民科技种植技术的提高。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推进高效农业科技化, 积极采用和推广现有成熟的农业科技推动农民增收, 以科技促增收, 促调整。一要推广运用设施栽培技术、特色种养技术、精深加工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资源节约技术, 创新品种, 创优品质, 创响品牌, 增强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持能力;二要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着力创出名优品牌, 大力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 继续培育做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品牌, 以品牌农产品带动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外向农业发展。产业文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 晋城市要对当地农副产品进行大力的包装和宣传, 提升其附加值, 力争加大晋城市天然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逐步使产品迈向高端市场,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以通过展销会以及文化交流会的形式去宣传本地产品, 创立当地知名品牌。三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服务网络, 提升服务水平。倡导专家进龙头, 龙头带大户, 大户帮农户, 农技进村入户, 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采取相关办法, 促进农民和企业的结合, 将放牧、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紧密的联合起来, 这样企业和农民就能够形成共同体, 达到共担风险的目的, 这样对于牧民增收的帮助无疑是非常大的;四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 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与支持涉农部门、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 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4 小结

总而言之,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只有按照农产品的成长规律, 认真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多变的市场需求趋势, 根据市场脉搏的跳动而逐步改善。对农民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进行调整, 解决水资源问题, 改良田间小气候, 引进推广新品种、新作物, 实施先进农业生产设施, 切实做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王节, 汪慧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07) .

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9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制约因素,对策

1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1 农业地理基础信息缺乏, 农业结构调整决择偏离本地客观自然条件的最适宜范围

农业生产是依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物质产品的经济活动, 这决定了农业生产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一方面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别很大, 不同地域的光、热、水、土类型不同, 适宜不同的产业和产品生产;另一方面, 自然条件的某些因素有时间变化, 季节性明显, 农业生产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及季节变化, 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或调整农业结构要看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都有最适宜的农产品和产业, 这就是地域农业的资源优势。每一个农业生产者, 都处在一定的地理区域,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都必须根据本地资源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来选择调整的项目, 如果缺乏本地资源基础信息, 对本地条件具有哪些适宜性不清楚, 决策就会脱离客观实际。现代农业生产中, 却有人们所说的跨地域、反季节的生产, 但事实上跨地域、反季节的生产是有条件的, 不是农业生产可以不看自然条件, 而是人为创造和满足了某些植物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脱离资源优势的调整, 不会是优质高效, 也不可能增收。反季节的农产品栽培多限于蔬菜, 现在国内外都有发展, 这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结果, 也是以满足区域性、季节性不足为目的的调整行为。就一般情况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来说, 必须以自然条件为依据, 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准则, 不可违背农业生产地域性、季节性规律。像美国、加拿大等农业大国, 农业科技很先进, 对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各地并没有依赖先进的农业科技自给自足, 而是在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1.2 农民掌握和拥有的农业科技知识少, 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决择

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 即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调整, 这意味着现阶段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 调整的产业、产品必须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就当前实际看, 农业生产的产品、产业类型多种多样, 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种植、养殖技术与结构调整相适应。但目前大部分农民除了传统种养科技经验外, 能适应结构调整所要求的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养殖与加工技术十分缺乏, 想调整一个质量优、效益好的产业和品种十分困难。由于技术欠缺, 调整无法做出新的决择, 即使有时做出新的选择, 也陷入“技术风险”的困境, 因此, 现在农民的调整行为基本上还是围绕传统的技术经验, 在品种、数量增减上转圈子, 至于如何生产高效、优质、特色增值产品, 根本没有条件成为普遍的行为。在没有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方法时, 农民肯定不敢做出相应的调整决择, 所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是制约调整决择的瓶颈, 也是一些调整失误的重要原因。

1.3 市场信息不完备、不确切、信息来源无正规渠道, 使农民对市场很难准确把握而导致调整决择失误

市场农业中生产的农产品是为了销售, 能否销售, 就看市场需求状况。由于农业生产既需要投入, 也需要时间, 所以在决定调整项目时, 必须事先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准确预测, 因为需要各种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作为决择的依据, 否则就是冒市场风险。但是, 目前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不健全, 缺乏统一的、综合的、全面的、正规的市场信息渠道, 有些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传播虚假信息, 使一部分农民步入风险。目前农民的市场信息来源主要是向周围的人打听、很少通过正规媒体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 大部分农民的农业结构调整是靠到附近市场了解行情或凭经验, 或者是根据今年的情况推测明年的市场行情, 或是根据本地区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决定来年的作物种植, 对外地的市场和生产情况缺乏了解。显然这样的市场判断和调整决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多属碰运气。在当前市场信息不完备, 农业生产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 这种状况是无法改变的, 即使是已做出的调整决策, 也心存疑虑。

1.4 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不完备或执法监督不严, 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不法分子钻空子的现象十分猖獗, 如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 有投入无产出, 导致结构调整受挫。

2 应对策略

2.1 发挥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有特定的适宜性。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农业地理基础信息服务, 做好区域发展规划, 使农民调整的决择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和依据。第二, 政府要转变观念, 转变工作方式, 既指导生产, 又指导销售, 不是过去单一的指导生产。为民办实事、解决新问题, 带领农民学会市场农业的生产与经营。

2.2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化服务既向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 也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 它是市场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率, 建立现代农业的基本形式。我国虽然历来重视农业, 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现实要求差距很大, 已有的服务内容少, 也不规范, 缺乏真正的服务意识。在普及农业科技方面, 在鼓励科技人员下乡, 实行科技扶贫的同时, 还要积极发展农业技术市场, 建立农业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农业生产本身具有自然和经济风险, 结构调整中风险更多, 必须依靠农业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农民的利益, 帮助农民承担或抵御风险, 保证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2.3 建立新型农业组织, 保障结构调整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 市场的参与能力差, 抗风险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特点, 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如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定单农业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要规范这些组织的经济行为, 采用适当的制约机制, 使组织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保障。

2.4 下大力气解决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问题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虽然农产品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 市场主体、交易方式、流通手段已趋多样化, 但地区差异很大, 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通过上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其要求。要建立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经济人队伍, 以及信息网络, 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大市场, 以多种销售形式、销售渠道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由此建立起区域市场信息中心, 以市场信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的结构调整进入正常轨道, 实现市场条件下农业以流通带动生产的良性经营方式。

2.5 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加大对农业的执法、监督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不法分子的坑农、害农行为, 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和经济秩序, 保护农民利益, 确保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农地调整;承包期限;农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和实施种粮补贴的惠农政策的背景下,国家的利民政策和粮食价格的提高所产生的“合力”,对农地承包经营权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了准确回答这一问题,深入了解广大农民对2002年8月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13年来的意见和建议,特对广东省三县六镇十二村的近百户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①。本文以此次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拟从农地调整和农地流转两个方面,探究农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寻求其破解之道,以期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制定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律修订有所裨益。

一、农地流转相关问题调查统计与分析②

(一)农村土地调整问题

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我国早在90年代末就实行了土地二轮延包,即在上次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在承包期满时,土地承包人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对原承包地继续承包使用,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在二轮延包以后,调研的72户农民中有41户(占56.94%)表示调整过土地,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减导致农户间承包地分配不均,而仍有31户(占43.06%)表示尚未调整过土地,这是法律政策不允许和村民无调整的意愿所造成的。具体到调研的三个地区,江门市新会区和汕头市澄海区基本上实现了二轮延包后的土地调整,而韶关市曲江区由于地处山区,较为闭塞,故仅有8.33%的农户表示调整过土地。这也足以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土地调整的影响。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27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确需收回、调整的,必须遵循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在回答“承包期内如果对承包地进行调整”这一问题时,课题组调研地区的农户对于调整程序选择如下:“村民(代表)大会通过”50户,占69.44%;“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政府批准”14户,占19.44%;“发包方决定” 3户,占4.17%;其他程序3户,占4.17%;同时认为“经过任何程序都不能调整”的有1户,占1.39%。可见,农民在土地调整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村民自治的要求,但对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仍有较大需求,表明农民对于国家权力机关仍有一定的依赖性。

当被问及“您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发包方(村组集体)应当收回承包地”时,58.33%的农户(42户)认为农地弃耕抛荒两年以上的应当收回;51.39%的农户(37户)认为承包人户口迁入城镇,并可享受城市社保的应当收回,而对于承包人户口迁入城镇,不能享受社保的有30.56%的农户(22户)表示也应当收回土地;36.11%的农户(26户)认为因婚嫁或离婚而将户口迁出的应当收回;而对于承包人死亡、或因升学、入伍而将户口迁出和户口未迁出,因升学、入伍多年,现在不以耕地为生活来源应当将土地收回的分别有30.56%(22户)、29.17%(21户)和22.22%(16户);有19.44%的农户(14户)表示有其他情况,多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收回承包地。对于地少人多的广东省来讲,土地愈发珍贵,因此土地一旦抛荒,多数农民认为应当收回。此外,农户多以户口是否留在本村作为是否应当收回其土地的标准。

(二)农地承包期限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③。但30年的承包期限受到了不少农民的质疑。当问及承包期限多久较合理时,29.17%的农户(21户)认为30年承包期限较合理,5.56%的农户(4户)认为50年承包期限较合理,2.78%的农户(2户)认为70年承包期限较合理,认为15年承包期限较合理的农户占27.78%(20户),另有34.72%的农户(25户)认为应是其他期限,主要是10年和10~15年,两项合计占62.5%的农户认为承包期限控制在15年以下(包括15年)最为合适,这也主要是基于人口增减导致土地分配不均的考虑,30年的期限过长,人口变化大,极易出现土地不均的现象。此外,也有农户表示对承包期的期限无所谓,这主要集中在韶关市曲江区,由于当地的土地较贫瘠且少,土地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农民对于土地并的收益没有太大的期待。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在调研的三个地区中,土地流转并不频繁,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大于经济功能。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和其他符合法律及国家规定的方式流转;对于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取得经营权证书或林权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进行流转。村民的流转方式主要集中在转包和出租两种,分别占66.67%(48户)和73.61%(53户)。此外,互换占34.72%(25户),转让占19.44%(14户),仅有6.94%(5户)的农户采取过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而抵押及其他的流转方式尚未出现。当被问及“您希望承包地采取哪些方式时”,农户都表示愿意承包地流转,主要的流转方式集中在转包和出租两种,均占84.72%(各61户);而对于抵押、互换和入股三种方式,农户选择也较多,均为63.89%(各为46户);仅有41.67%(30户)的农户表示愿意采取转让的流转方式,农户虽然表示可以流转土地给他人耕种,但对于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这一流转方式,农户均不大愿意采取。针对抵押这一流转方式,农户均表示不太了解,甚至有的农户认为国家政策并不允许采用抵押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关于何种情况下农户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以及影响农户流转土地的因素问题上,调查统计如下:77.78%的农户(56户)选择“自己家里没人种”;66.67%(48户)的农户选择“土地太少,自己种不划算”;58.33%的农户(42户)选择“流转收益较高”;55.56%的农户(40户)选择“种田收益不是主要收入来源”。广东省经济发达,是主要的务工人员集中地。因此,农村的大量家庭均是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在家,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土地少且较贫瘠,农户表示只要流转价格够高,就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如果将承包地流转出去后仍由本村村民承包,农户均表示在三轮延包时仍应继续享有承包经营权。

关于土地流转所需的手续问题,视流转至本村人和非本村人而有所不同。如果流转至本村人,有23.61%的农户(17户)表示需要“签订合同+登记确权”,22.22%的农户(16户)表示需要“签订合同+村委会备案”,12.50%的农户(9户)表示“只需要签订合同”,9.72%的农户(7户)表示需要“签订合同+村委会同意”。此外,还有31.94%的农户(23户)选择了“其他”方式,主要是认为双方口头约定即可。本村人彼此都非常熟悉,考虑到村规民约和风俗传统,在一些流转相对较多且频繁的地方,农户表示无需签订合同,仅需口头约定即可达到流转土地的目的。对于流转至非本村人的,情况则不太一样。有22.22%的农户(16户)认为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有69.44%的农户(50户)认为需要办理手续,而具体需办理何种手续,有60%的农户(30户)认为需要“经村委会同意”,而认为需要“经乡镇政府同意”和“告知村委会即可”的各占12%(各有6户),还有16%的农户(8户)选择了其他,8.33%的农户(6户)表示不清楚。由此可见,农户对于本村人和非本村人的流转程序看法截然不同,非本村人在本村流转土地需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流转手续,其中村委会在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相关调查问题的检视与思考

我们每访问一户农户,便进行一次深度访谈,共获得72份访谈记录,为保证访谈内容的全面性,以更好地反映农村社会现实情况,我们的访谈对象以村民为主,并有部分村干部参与。下面择要分析如下。

(一)关于耕地承包期限的意见

我国耕地承包期限以30年为标准,农户对于合理的耕地承包期限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我们对其理由进行了综合整理。

选择5年承包期的农户认为,5年正符合镇的规划期,并且人口增加和流动较快,亟需进行调整以便于土地管理。选择10年承包期的农户认为,当地的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大概为10年,随着当地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人口变化大,时间过长或过短,会使新增人口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人口变动频繁,需要及早确权分到土地,这样才有利于土地常规化管理和资源的安排分配,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选择15年承包期的农户认为,15年的时间比较有保障,有利于村集体按实际分配土地。对于口粮田和经济田,可以为15年,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很多田地成为荒地,无人种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选择30年承包期的农户认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一般是中老年在家务农。30年的承包期符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人口年龄的更替规律,有利于耕地的管理和地力的培植。若期限过短,农民就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土地生产,导致土地污染和浪费更加严重;若期限过长,则使土地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选择50年承包期的农户认为,50年的长期耕地农民会有安全感,不会导致土地成为荒地。

从上可以看出,选择不同耕地承包期的农户均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总体来讲,新会区和澄海区的农户多希望土地承包期限控制在15年以下,这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而曲江区的农户则多希望承包期能保持在30年或者更长,这样能减少土地承包程序上的繁琐,也符合人口年龄的更替规律。

(二)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的评价

在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因此尽管较长的土地承包期限在形式上实现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但实际上过长的期限会导致土地流转缺乏灵活性,极易出现有的农户占有很多土地,却无人耕种;有的农户有劳动力却无地可耕的情况。若土地承包分配极不合理,长此以往则会引发纠纷,从而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基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约束, 如何解决未承包到土地的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问题, 仍然是实践中的一大难题[1]。“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在农村已得到长期实施,在农户心中已基本形成定式,但问及认为该政策是否合理时,多数农户还是选择了不尽合理。

认为该政策不合理的农户反映,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该政策不符合人口的变化规律。当下社会人口变动快,且分配不均,人口的增减导致人地矛盾加剧,利益很难平衡并达到结果公平,且易造成土地无人耕作或有人无地可耕作的后果。因此,农民希望顺应人口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整,不可过于僵化,最好能够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并将承包期限变短,在适当的情况下收回承包地以供重新分配。

认为该政策合理的农户反映,该政策有利于土地统一登记,具体可按分配时间的年限来定。随着人口增多,且村里几乎没有机动地,如果重新分配土地,会导致程序很复杂,这样相对稳定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开支。此外,村民普遍已经接受了这一政策,农村人口实际上的变化也不太大,对耕地的需求也不强烈,所以应以稳定农村大局为重。实际上,新会区和澄海区的农户通常是5年或10年调整一次承包地,所以该政策对这两个地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总之,这一政策应保持稳定,并结合当地实际,在大的调整周期不变的条件下,应允许各村进行内部的小调整,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土地承包标准的合理的承包地调整政策。

三、结论和建议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制度改革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一样,如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何有效利用集体与农民财产自身的增值功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如何突破和创新保障农民有机会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将是未来《农村土地承包法》考虑的重点和关键[2]。

(一)调整承包期限,推行地租制

土地调整政策主要是承包期限方面的问题,由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在实施中缺乏必要的弹性, 并且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套制度消解该制度的缺陷,以致“土地承包期限30年不变”的规范在农村的运行引发了较多的问题,导致土地占有不均衡[3]。由此,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的立法宗旨和农民普遍要求土地调整的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

一是土地承包的期限应长短适宜。“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与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相悖,故多数农民希望能将土地调整期限控制在15年以下,但是也有少数农民希望土地承包期在50年以上。笔者认为,为了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效力,以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期不应太短,10年以下不合理,调整太频繁,农民不愿意在土地种植和经营上加大资金投入;但同时考虑到农村的现实发展的需要,承包期限也不宜过长,过长会使得土地流转过于僵化,不符合人口变化规律,容易导致土地分配不均和抛荒现象。因此,承包期可以稳定在30年,但应根据各村具体情况在5年左右进行一次小调整,以避免出现人地矛盾激化之情形。关于小调整,村民普遍希望5年一次,定期按人口均分。另外考虑到频繁进行小调整不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建议采取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施行,但是不宜转移土地的实际使用权来解决此问题。

二是对于新增人口的土地承包问题应实行“增人增地”政策。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显然是对新增人口土地分配权的公然忽视,同时也有悖于公平原则。这就要求村集体还留须有机动地以分配,即实行“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3条规定:“本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不足百分之五的不得增加机动地。本法实施前未留机动地的,本法实施后不得再留机动地。” 但由于法律规定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土地承包法出台前村内还有些机动地,现在农村很少有机动地来缓和因人口增加等因素而导致的土地需求过大问题,因此便需要采取收回承包地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26条和《土地管理法》第37条的规定,法律仅规定在承包期内不得收回承包地,但尚未对农地的弃耕弃荒作出明确的限制,对于其他几种情形也仅是简单罗列,而无详细规定,导致发包方和无地农民对此都很感无奈,因而应尽快对《土地承包法》修改和完善以缓解人地矛盾。

从社会的长期发展来看,现有的“大稳定,小调整”的策略已不能满足土地承包的长久发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农民集体改造为股份合作社法人,在社员之间进行土地股份的平均配置,从而保证社员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利益的平等性,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规定社员承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地租,并将该地租作为农民集体的收益在社员中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从而使无地人口也能够分享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收益,以实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进而促使严格执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农地政策,避免在承包期限内调整承包地[4]。笔者认为,对于刚废除农业税不久后的我国农村来讲,尽管这一做法农民可能很难接受,但是通过收取地租这一方式给无地和失地的农民加以利益补偿,无疑是现阶段弥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弊端的最佳方法,有利于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稳定。

(二)完善土地流转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以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作为农民充分发挥土地财产功能的主要方式,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一,土地的流转方式应多样化。通过调研数据可发现,转包、出租和互换的流转方式普遍存在,而抵押和入股这两种方式则相对较少。同时,农民普遍希望能采取这两种方式流转土地,并要求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几种具体的流转方式并不统一,这种法律上的不一致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造成了障碍④[5]。土地抵押并未纳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定流转方式体系,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允许农村两权抵押融资的改革方向,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中将原有的“四荒地”拓宽至承包土地,但目前在全国仅在有限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具体细节并没给出明确的指引规定。现今土地用于抵押的条件已然成熟,因此,可适当放宽对土地流转方式的限制,这一方面可借鉴江门市新会区的先进经验,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引导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和抵押登记系统,完善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

第二,土地流转的程序可适当简化。调研中,不少农民在流转土地时仅采用口头合同约定的方式,且农民普遍认为这一方式切实可行,反映了农民对于流转程序简化的要求日益强烈。而《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这一方式在实践中反倒适用范围不广,其实际上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搁置起来,也为村集体组织非法干预土地流转提供了借口。因此,在修法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简化土地流转程序,以避免过于繁琐的程序增加农民负担。

第三,土地流转价格应适当提高并统一。在对村民土地流转价格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农户普遍反映土地流转价格偏低,通过流转土地事实上很难获得落单的利润。各地随意定价流转的现象并不少见,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笔者建议通过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格体系,政府定时发布指导价,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标准,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流转价格,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

第四,土地流转应尊重农户的现实行为自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在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不可一味追求大机器化和规模化生产,而应与当地土地实际分布情况紧密结合,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模式。此外,农户作为一名“理性经济人”,其本身即为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承包地流转贵在权利主体的自觉和利益权衡,贵在自治,不宜进行行政干预,政府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维护农民权益,特别不要和所谓地方政府的政绩结合,千万不要搞“一刀切”[6]。

(三)加强村集体对土地的统一管理

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冲突;而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仍有“四荒地”,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户间因土地承包而引起的纠纷也并不少见。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一领导作用,对集体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妥善解决农户间因地界不清、抢占耕地而引发的纠纷,积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开展。此外,针对“抛荒地”可实行预警和微调机制[7]。对于将耕地弃耕两年以上的农户,在不剥夺原土地承包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将其土地使用权收回,并发包给本村其他无地或少地农户,由实际耕种的农户获得农产品收益和相关粮食补贴。

注释:

①为了更好地保证调研目的的实现,课题组特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及区域位置等多种因素考量,调研分别在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韶关市曲江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侨乡”江门市新会区,拥有浓厚潮汕文化的汕头市澄海区三个县(区)进行。同时为保证访问结果的全面性,课题组分别对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不同的村民进行访问,并有部分村干部参与,共获得有效问卷72份。

②以下分析以72份有效问卷为基础,百分比计算以72为基准数,因有的题目被调查者没有回答故会有部分题目百分比之和不为1。

③此处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耕地,对于林地、草地暂不作研究。

④《物权法》第128条规定了转包、互换、转让三种具体的土地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和第42条规定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五种具体的流转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小君,高 飞,耿 卓,等.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权利体系与运行机理研究论纲:以对我国十省农地问题立法调查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1):82-97.

[2]陈小君.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J].法学研究,2014(4):4-25.

[3]“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运行的现实考察:对我国十个省调查的总报告[J].法商研究,2010(1):119-131.

[4]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

[5]陈小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中国十省调研报告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41.

[6]“农村土地立法研究”课题组.农地流转与农地产权的法律问题:来自全国4省8县(市、区)的调研报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2-11.

[7]吴越.从农民角度解读农村土地权属制度变革:农村土地权属及流转调研报告[J].河北法学,2009(2):70-76.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篇11

1 临猗县农业发展现状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 是农业大县和果业大县, 曾经是山西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素有“山西乌克兰”之称。自20世纪80年代, 临猗县农业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 全县水果面积达到6.67万hm2, 其中苹果4.67万hm2, 年产水果200万t, 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产业结构呈现“3个70%”的特点:70%的耕地栽植的是果树, 7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果业, 果业已成为全县“一县一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临猗苹果”荣获了中国“绿色食品”证书、无公害水果产品标志以及国际博览会金奖和山西省著名商标等, 并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出口认证。临猗县也因果业发展, 获得了中国无公害生产基地、水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苹果二十强县”等荣誉[1,2]。

2 主要做法

2.1 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果业

临猗县濒临黄河, 农田水利条件便利, 全县果园灌溉达到100%, 是全省水地面积和耕地中水地比例最高县份之一。近年来, 积极争取农机国补资金, 对购买农机具的农户进行补贴, 在果园大力推广开沟机、施肥机、弥雾机等各类农机具, 使果园管理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为现代果业发展夯实了基础[3,4]。

2.2 让现代标准化示范园引领果业

近年来, 临猗县按照“科技引领、项目支撑、示范辐射”的发展思路, 重点投资建设了现代农业苹果科技标准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苹果综合试验站, 大力示范推广苹果管理“六大技术集成”, 为果农增收树立样板, 辐射带动全县果园科学化管理。同时, 积极扶持发展标准化示范园。角杯果园园主介绍说, 相关部门提供了果园间伐、果实套袋、果园种草、无公害防治、水肥一体灌溉、授粉增产、防雹网、物联网信息监控系统八大新技术。据了解, 该县已建成5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100个无公害精品果生产示范园, 8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每个区面积不少于666.67 hm2, 总面积达6 666.67 hm2。果农人均0.2 hm2果树, 种逾0.67hm2果园, 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家庭很多, 因此临猗县农民相对于山西省其他地区的农民来说较为富裕。

2.3 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果业

2.3.1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一果农率先申请了自己的品牌———“万保”牌苹果, 在苹果包装上打上了“万保”商标。据该果农说:“有了自己的品牌就等于把名气和品质告诉了客商, 增加了被选择的筹码。”目前,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3.62万hm2, 产品认证个数为36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66.2hm2, 认证个数为1个;有机食品认证面积100 hm2, 认证个数为4个;地理标志认证面积4.87万hm2, 认证个数为3个。“万保”“万腾”品牌获国际金奖。“老吴牌”精品苹果年售价达8元/个, 平均收入达到45万元/hm2。

2.3.2 大力发展合作社。

临猗县现有1 2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中各类水果专业合作社达到858家, 入社农户达到90%以上。通过合作社直接和市场对接已经成了该县果业销售的一种成功模式。据该县卓逸村万保果品种植销售合作社理事长所说, 该村170余户基本全部加入了合作社, 社员生产的苹果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全年合作社共销售苹果3万t。实现农超对接是临猗县拓展的一种销售新模式。53家合作社开展了农超对接, 30家建立了大中城市直销门店, 年销售收入达6亿余元。积极发展联合社。目前, 已形成3家联合社, 入社合作社达到49家, 出资总额1 791万元, 其中一家联合社的入社合作社达39家。合作社在果业发展、促进果农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3 做大果品流通。

通过政府牵头, 与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签约, 在209国道楚侯段拟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供销·山西临猗农产品物流园, 以此拉动果品流通。积极与侯马出口检验检疫局对接, 加快果品出口认证。目前, 已出口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等8个国家, 并与美国、智利等国家达成出口意向。该县浓缩果汁市场占有率占到全国的10%, 果脆、果丁打入南航、东航, 形成长期供货合同。全县果库达300余座, 年储藏能力达50万t, 年增效达3亿~5亿元, 实现了“三分之一鲜销、三分之一贮藏、三分之一加工”。“近2年苹果价格一路上扬, 果农建果库积极性很高, 如果苹果采收后就地出卖, 那么就把40%的利润让给了别人, 只有通过加工、贮藏, 实现苹果的季产年销, 才能真正实现苹果销售的利润最大化”, 果库负责人杨奇说。

2.4 靠现代新型农民支撑果业

农民自始至终是果业种植、销售的主体。有了科技与管理的硬实力, 果农自身的软实力也必须相应提高。塑造现代新型农民成为建设现代科技果园的相应之举。对此, 临猗县按照“一乡一站”“一村一点”“一业一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思路,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 对果农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手把手教农民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达到一户一个果业明白人, 一户一个科技当家人。“针对果园密闭、果品品质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推广的果树阳光间伐工程, 将苹果的株数降低到600株/hm2以下”, 临猗县果业站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开拓果农视野, 调动果农间伐的积极性, 该县组织果业示范户2 000余人次赴日本及陕西白水、洛川等地考察学习苹果管理经验, 使苹果生产管理实现了由粗放无序型向程序化、规范化、模式化的重大转变。现在, 苹果间伐工作正在该县如火如荼地展开”。北景乡西里村一果园园主说:“果树间伐技术效果好, 一棵已快20年放在过去早淘汰了的树, 将其旁边的1棵树锯了, 结果这棵树带来了近400元的收入, 全园要比间伐前多收入1万元。”

3 主要问题

3.1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例如果园田间机耕路很不方便, 分散的家庭经营限制了果业规模化发展, 大型机械、先进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不足, 劳动生产率不高。

3.2 合作社有待于进一步壮大

建立的各类果业合作社虽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但果业合作社基本属于小而全, 缺乏全县性、跨区域的大型专业化合作组织, 大部分合作社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提供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到位, 管理较松散, 这对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的作用还远远不够。

3.3 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双双名列第一, 但因为宣传力度不大, 有品无牌、有牌不响的问题比较明显, 满足不了高端客户和高端市场的需求。同类果品品牌杂, 商标过多, 整合难度大, 这对已获得的临猗苹果品牌认知度带来一定影响。部分果品在市场上“裸奔”, 没有临猗果品的身份认知标识, 易借外壳上市, 往往是箱子里装的是临猗苹果, 但箱子外面却标的是别的地域品牌标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品牌质量追溯体系。

3.4 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 在果农素质提升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 果农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 受传统观念影响, 小富即安、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还束缚着果农的思想, 管理简单粗放, 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使用积极性不高, 不能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需求。

4 对策

4.1 加大政策扶持

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助推果业快速发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积极稳妥、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做好示范区、特色基地建设用地协调工作,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开发和建设农业观光园、农业庄园等特色农业基地, 建立多元化示范区投融资机制, 并且给予引导和扶持。

4.2 加快经营转型

编制和完善生产技术标准化流程, 加快建立和规范临猗苹果生产与质量标准体系, 强化“临猗苹果”品牌中的质量标识, 让更多的优质果品拥有条形码身份标识, 逐步让临猗苹果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依托产业带头人, 采取多种方式, 鼓励农户联合, 扶持带头人, 引导组建和规范果业产业联合协会, 进一步提高、规范合作社行为, 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

4.3 加强果农培育

依托“一乡一站、一村一点、一业一校”的多层次培训体系, 以产业带头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培育对象, 以农广校、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以及部、省级优秀示范社、示范园、田间学校、农业院校等为主, 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4种类型, 广泛开展“十百千万”培训活动, 以适应现代果业生产经营需求, 让果农能够轻松务农增收。

参考文献

[1]顾巍, 谢安, 郑利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农村发展论丛, 2000 (24) :26-27.

[2]徐克勤.谨防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入误区[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0 (5) :12.

[3]张登华.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 2000 (8) :18-19.

上一篇:肛肠术后下一篇: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