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效益

2024-06-08

农业结构效益(共7篇)

农业结构效益 篇1

节水农业作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措施无法替代的作用。从目前节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来看,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作为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不仅可丰富节水农业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节水农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节水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用水、减少能耗、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促进农业增收、工业增产,也能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由于节水农业是指为获得最佳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的总称,因此,本文将节水农业的综合效益归纳为节水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

1 内涵界定

节水农业是一种资金和劳动投入的过程,是典型的经济行为。节水农业经济效益指投资主体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节水农业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它是衡量节水农业投资收益、考察节水农业在微观上的盈利能力、评价节水农业经济合理性[1]的重要指标。节水农业环境效益指节水农业实施过程中对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节水农业社会效益指节水农业技术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益,即在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从社会角度出发,节水农业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和产生影响的程度,其本质是在确保现有水资源满足农业基本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将节约的水资源向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生态环境转移所产生的效益。

节水农业具有效益的统一性。从经济角度来看,追求经济效益是节水农业的中心,也是节水农业生命力所在;从节水农业的基础来看,自然因素(环境因素)是制约节水农业实施的主导因素,追求环境效益是节水农业的基础与前提;从节水农业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因素成为制约节水农业实施的主导因素,社会效益是节水农业的目的所在,因此,节水农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到经济上有效、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可行和可接受。

2 节水农业经济效益

2.1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量

在农业灌溉中实施节水农业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和无效蒸发损失,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不同的节水农业技术在不同的环节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在输配水环节中,采用渠道防渗技术最直接的目的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与土渠相比,土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40%~50%,水泥类与石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50%~60%,埋铺式膜料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70%~80%,混凝土类防渗渠道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60%~70%[2]。在输配水和灌水环节中应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输水利用率可达95%,比土渠减少输水损失90%以上,比渠道灌溉省水30%~40%。在灌水环节中应用田间灌水改进技术,其中采用喷灌灌水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率达80%以上,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而采用微灌灌水技术的灌溉水利用率达85%~90%,比地面灌溉省水33%~50%。在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环节中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与农艺节水技术,能减少水分无效蒸发,达到用最少的水生产最高产量的优质农产品的目的。

2.2 减少能耗,缓解工农业用电紧张矛盾

与土渠或大水漫灌相比,采用节水农业技术能提高节水装置效率,降低提水级数,加速灌溉水流速,缩短输水时间和灌溉周期,减少能耗,有效缓解工农业用电紧张的矛盾。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能抬高渠底高程,减少渠床糙率,每年可节电2.7 kW·h/m2或节油1.2 kg/m2左右;而实施井灌区渠道防渗工程每年大约可节电5.6 kW·h/m2或节油3.0 kg/m2[3];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所需的输水工作压力低,一般为0.02~0.20 MPa,比土渠输水节能25%~50%;在低压力条件下采用微灌灌水技术,使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而在提水灌区,节水意味着减少能耗。

2.3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复垦面积

实施节水农业可节约渠道占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复垦面积。如,渠道衬砌防渗技术中,采用较陡的矩形和U形防渗渠道为沟坡,与土渠相比,该渠道断面缩小,渠道口宽变窄,支渠与干渠渠身横向占地宽度一般比衬砌前减少1~2 m[4],可省地0.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中,管道均埋于地下,与渠道输水相比,可节约土地7%~13%[5]。田间灌水改进技术中,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可减少农田中渠道、田埂的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达10%~20%[6]。

2.4 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管理与运行费用

实施节水农业能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管理与运行费用。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有效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和坍塌,增强渠道稳定性,减轻渠道整坡、修理和清淤的强度,减少渠闸配套管理人员和维修清理人员,从而降低渠道运行管理维护成本(比土渠管理维护成本减少70%)。低压管道输水的运行费用少,适应性强,受气候、地形、作物分区、灌水时间等因素干扰少,管理方便,且管道埋于地下,不易被破坏,技术也易于被农民掌握与使用。采用地面灌水改进技术,对土地平整程度要求不高,无需开沟、筑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灌水劳动强度,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省劳动力50%左右。

3 节水农业环境效益

3.1 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气候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面积的节水灌溉将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温度、湿度、水分蒸发量发生改变,小范围的节水灌溉则对农田小气候产生影响[7]。如,输水过程中水分的渗漏损失及农艺节水技术的实施,导致田块棵间水分蒸发和植株水分蒸腾减少,区域实际陆面水分蒸发量相应减少,从而导致了区域雾日的减少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减小。采用其他节水农业技术,如喷灌灌水技术,可增加近地表层的空气湿度,降低地面温度。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白天田面以下5 cm处土温温差达3 ℃以上,田面以下20 cm处土温温差也在1.5 ℃左右[8],明显高于淹水稻田;稻田株间昼夜温差可增加1~3 ℃,株间空气湿度减小1%~5%[9]。

3.2 对区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节水农业改变了农田水文循环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节水农业技术对水文循环的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改变了水循环的结构和转化量,影响了区域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使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水的转化强度减弱,地下水水位下降,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显著增加[10,11]。采用农艺节水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土壤水,改变了降雨产流、降雨入渗和地下水补给条件。而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在增温保墒的同时,由于地膜对雨水的阻隔作用,使得降雨入渗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充分利用雨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地表径流。大面积的地膜覆盖将影响地区的水循环条件,改变原来的水文特性,甚至使水资源状况发生变化。这些影响通过改变原有水循环过程和降雨产流过程,形成新的水资源循环系统,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12]。

3.3 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量的影响和对水质的影响两部分。对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文循环过程中地表径流的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灌溉回归水的排出所产生的影响。采用不同节水农业技术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表现不同,如,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增强径流拦蓄能力,增加蓄水量,对污染物起到稀释作用,同时水体的增加为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吸附、沉淀和吸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水质。采用喷灌灌水技术,可直接把水和肥料送到植物根部,避免水分和肥料在土壤的残留,减轻了地表水的恶化程度。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减少稻田的排水量,降低稻田肥料流失对水体的污染(研究表明,减少田间水的排出是降低农田氮、磷流失的关键[13])。

3.4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节水农业实施后地下水水位与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表现为,在渠灌区,由于减少渗漏量,相应减小了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幅度;在井灌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少,地下水水位得到控制,但同时由于渗漏量的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王贵玲[14]对渠灌区节水农业进行研究发现,若保持现有地下水开采规模不变,10年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减缓下降10 m,即地下水水位少下降了10 m,从而证明节水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节水农业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表现为由于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排放,从而减少了污染地下水水质的受污染水体下渗量。如,采用微灌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效率,减少化学物质的施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15]。

3.5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节水农业对土壤空气、土壤微生物、土壤盐分、土壤物理性质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16]。如,喷灌灌水技术的实施可能会对农田周围生态环境变异、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等造成影响;采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常排水晒田,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土壤含氧量,氧气还原电位升高,还原物质得到氧化,减少对稻根的危害;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可调节农田土壤水、热、盐及养分状况,改善耕作层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等[17];采用水田旱作技术,可改变土壤潜育层氧气还原电位,使好气细菌、嫌气细菌的活动产生变化,加速分解土壤有机质,并由此对水稻的生长和品质产生影响。但是,农膜覆盖、污水灌溉可能会对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农膜覆盖后的残膜会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污水灌溉会产生重金属元素(根据实验研究表明,污水灌溉的土壤中全盐及氯化物的累积均高于清水灌溉的土壤),并且作物籽实中有毒元素的积累有所增加。总体来说,由于减少灌溉用水量,一方面减少了由灌溉水带入土壤表面的盐分,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因过量灌溉引起的地下水水位抬高,从而有效抑制了地下水和下层土体中的盐分向上层运移,因此,可认为节水农业有利于土壤盐碱化的防治。

3.6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侵蚀,而土壤侵蚀主要由外力引起,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外力是水力侵蚀。实施节水农业能减轻水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18]。采用不同节水农业技术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不同,如,渠道防渗具有防冲、防淤、防坍塌、稳定渠道等特性,能减少水分渗漏,抑制地下水水位的抬高,改善土壤盐碱化状况,缓解由于土壤盐碱化导致植物生长困难、形成水土流失的危机。采用喷灌、微灌灌水技术,不需平整土地和控制地面坡度,减少沟渠和田埂占地,少动土而减少土石弃方,对水土保持产生积极作用。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起到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施用化学制剂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如,采用具有强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土壤保水剂,能使土壤在降雨或灌水后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上千倍的水分,并膨胀形成不易离析的凝胶,在干旱时将水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再遇降雨时重复吸水,从而减少了地面径流的形成,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4 节水农业社会效益

4.1 对农业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农业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增加了灌溉面积,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节水农业,能够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供水,提高灌溉的均匀度;在总水量及灌溉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在保障原有灌溉田块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改善处于渠道末端而灌溉困难的田块或荒废田块的灌溉条件,有效扩大了灌溉面积。据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技术推广示范区如皋市野树灌区[19]的实践表明,修建0.15万hm2防渗渠,可解决地势高、处于灌区尾部、高沙土漏水严重的田块的灌溉问题,扩大灌溉面积近133.33 hm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400 hm2。在水分丰沛地区,修建衬砌渠道后,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 hm2增加到7.33~8.67 hm2。在沿海缺水地区,尤其是黄河故道、滨阜响半高地,修建防渗渠道后,灌溉面积成倍增长。王建勋的研究[20]表明,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微灌可增产20%~30%,喷灌可增产10%~20%,水稻浅湿和棉花膜上、膜下灌溉可增产5%~10%。彭世彰[21]分析了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示范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表明,控制灌溉的水稻产量比常规灌溉的水稻产量增产519 kg/hm2,增产幅度达5.3%。与此同时,节水农业的实施还能减少水分的渗漏与无效蒸发,降低灌溉用水定额,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和灌溉质量,增强了农业抗旱、抗涝等能力,在保障粮食稳产的基础上,提高粮食产量。江苏省南京市的节水农业实践表明,在出现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增强了农业抗旱能力,使农业没有减产反而增产。笔者在江苏省泰兴市所作的调研表明,实施节水农业后,改善灌溉面积0.24万hm2,平均增产粮食750 kg/hm2左右。

4.2 对工业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工业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从利用效率与效益较低的农业向利用效率与效益较高的工业转移,从而增加工业产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工业产值的增加与水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如设备、原材料、动力、劳务、技术等)的投入密切相关,其中水资源作为工业生产必需的投入要素之一,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倪红珍[22]对北京市水资源价值的研究表明,水资源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0.207,即工业用水每增加1%,工业总产值将增长0.207%。邵景力[23]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水资源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表明,水资源对工业各行业生产总产值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力、电子、化工、冶金、食品、轻工、建材、机械、纺织,分别为35.31%,10.78%,7.99%,7.97%,5.83%,2.15%,2.90%,2.06%,1.99%,水资源对包头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平均为0.79,即工业用水每增加1%,工业总产值将增加0.79%。实践证明,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向工业转移,能促进工业总产值增加,而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产值的增加进一步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3 对生活用水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生活用水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实施后节约的水资源向生活用水转移,达到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生活用水指除农业、工业生产用水以外的所有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家庭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城镇环境用水、农村居民家庭用水和牲畜用水等[24]。生活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从维持人类生命的饮用水需求,到保证人类健康的卫生用水需求,到满足人类娱乐休闲的用水需求(如花园浇灌等)等[25],而节水农业对生活用水的贡献功不可没。据江苏省节水改造示范项目白屈港灌区表明,节水农业实施后,总节水量的11%用于生活用水。笔者在江苏省皂河灌区所作的调研发现,节水农业的实施有效增加了生活用水供水量,实施节水农业所节约的水资源的15%转移到了生活用水。

4.4 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贡献

节水农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贡献,表现为节水农业的实施减少了中上游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的水资源用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即增加城市生态用水,从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系统的特定结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水[26]。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状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生态用水危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生态用水,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塔里木应急调水、黑河调水、珠江引淡压咸等,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这些成效大部分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保障生态用水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针对目前生态用水现状,有研究[27]认为,实施节水农业是保障生态用水的最主要手段。江苏省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的实践表明,自1998年实施节水农业以来,皂河灌区每年将节约的水资源向城市市区段古黄河补水,为黄河生态基流、冲沙及稀释净化等生态功能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5 结 语

在水资源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前提下,节水农业因其节水、高产和可持续等特点,成为克服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节水农业对区域经济、环境、社会产生全方位影响,节水农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节水农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节水农业经济效益只在节水农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对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进行全面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农业结构效益 篇2

旌德县是一个山区小的农业县,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近几年来通过多种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广实用技术,农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畜牧、多经、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无公害水稻、茶叶、竹笋等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规模,种植业结构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方向发展,苎麻、蚕桑、肉牛、生态养禽已成我县的特色农业的内容之一。但是农业的规模效益差,主要农产品的量受县域面积的限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从旌德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发展条件、地理位置等,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开发有机的、特色的、精品的农产品,发展外向型农业,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是旌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有机、精品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它是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以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要着手点,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水平的一个农业生产全过程。它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它的核心是高标准化和高质量,它的特点是精、特、安全,它的最终目标是高竞争力、高价格和高收益。

(一)、走特色精品有机农业之路适合旌德资源有限、家庭经营、特色明显的农业生产条件

旌德素有“七山二分半田”之称,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低于全国平均耕地水平,人口14万,是最具典型的人少地少的农业资源小县,随着人口和城市化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均农业用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农业区域,要维持“小而全”自求平衡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格局,显得有些勉为其难,反而使一些优势产业既不能增量,更无法增效。因此要创农业新优势、上新台阶,必须充分发挥特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走精品型、特色型、效益型、生态型的路子,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更高的产出效益。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开发了特色传统农业,创出了苎麻、蚕桑、肉牛、天山真香茶、茭白、竹笋、高山蔬菜、特种养殖、生态禽养殖、无公害大米等名优特产,已经开始向具有旌德特色的以名特优取胜的农业路子方向发展。通过开发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必将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发展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农业生产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近年来越来越激烈,我国许多农产品结构雷同,更加剧了竞争。一方面是来自国内的竞争,随着农科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优高农业”发展较快,许多农产品出现大量滞销,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效益低下。随着国内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会逐步加剧。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将要在更广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精品的、有机的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因此,我县农产品必须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精”的竞争策略,使我县农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三)、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仅局限于解决温饱,更讲究营养、方便、安全,对“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上经常可见优质名牌的农产品,即使价格较高,也供销两旺,而造成局部过剩的往往是低值的“大路货”。农产品流通正在发生着三大转向:从“地摊市场”转向“批发市场”;从“集市农业”转向“超市农业”;从“期货贸易”转向“电子商务”。三大转向对今后的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向更精、更特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特色的、有机的、精品的农业不但是现实上的客观需要,而且还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需求。

二、发展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具有独特的基础条件

旌德是一个山区县,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首先我县污染企业少,绿化程度高,常年云雾环绕,空气清新;第二水质纯净,我县是青弋江、水阳江上游河流、河水清澈见底,山泉四季常流,农业灌溉水多为泉水、山塘;第三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闪长岩分化物为多数,砂壤、质地轻、渗透性强,有害物质分解、降解、流失快。

亚热带气候,生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日照1972小时,日照率45%,太阳能辐射总量113.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5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水、光、气、热满足了一年2-3熟;由于复杂的地形,山丘冲畈相间,形成了多样的小气候,因而亚热带、暖温带生物群落兼有,即门类不少,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农业栽培作物有27科300多个品种,饲养的动物有8个科40多个品种。苎麻、甘蔗、茶叶。蚕桑、茭白、线椒、豆薯、生姜、黄牛、刺胸蛙、甲鱼等在省内外闻名遐迩,野生动植物更为繁多。

在全国经济战略中又处于中部开放地带,紧联黄山,又是苏浙沪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趋完善。

三、发展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必须重新定位和选择新的策略

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是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农业发展模式,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工程的实施,高起点、高定位发展目标,高标准实施发展规划;按照“扬传统,重创新”、“品种特,产品精”、“先做强,力求多”的发展战略,来切实搞好特色精品有机农业规划,构建优势产业群体,带动全县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一)“扬传统,重创新”——建立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基地。苎麻是旌德的传统产业之一,九十年中期开始,通过扩大面积、改良品种、发展苎麻纺织业、建立优质苎麻基地等措施,近几年开始实施优质标准化生产,苎麻成为我县的第三大作物和主要农业产业。苎麻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传统产业有它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同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的也是可持续的。因此,在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中,既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开发,如茶叶、蚕桑、花生、茭白、水果甘蔗、黄牛、小杂粮等传统产业,要通过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开发,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传统产业向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基地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新兴农业产业的引进、开发和培育,十分重视新品种和高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建立一批高标准的农业基地,不断为旌德农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品种特,产品精”——实现特色农业精品化。

特色精品有机农业的核心内容是“精、特、安全”四字,特色农产品是发展精品农业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要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确定一乡一村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开发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形成拳头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响品牌,创造出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社(合作社)一品”的经济新格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一品化”活动持续实施。在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种的基础上,加快产品的精品化、有机化,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注重高科技的应用,选用最优良的品种,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精品农产品的产出率;二是必须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按精品农产品的要求制订统一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从生产、管理、加工各个环节严格按标准化实施,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精品农产品;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实现农产品绿色无公害,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发展,精益求精,确保精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先做强、力求多”——推进精品农业产业化。旌德发展特色精品有机农业的条件具备,关键是如何组织实施,也就是说不能只停滞在小面积、小范围的试验示范中,要用产业化的理念来推进特色精品有机农业的发展,培育高效益的特色精品有机农业产业。在推进特色精品有机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多、大、全”与“强”的关系,一方面精品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规范实施。产品不在多,但要精;产业不求全,关键要有优势;产值不在大,根本要有高效益要把做强产业放在首位。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龙头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从而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在培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良性循环。首先是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水土,促进生态平衡;其次要推广农业生态良性化的种养模式,优化用地、用水结构,合理选用农业投入品,减少污染,推行保护性耕作,有效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形成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确保特色农业工程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发展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必须建设与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实施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工程将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农业系统工程,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全过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加强科技服务、财政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等体系建设,为精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更要依靠科技作基础,在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科技,要确保特色精品有机农业工程的实施,必须要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队伍,十分重视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主力军的作用,我县要继续完善以“农技站+农科示范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农模式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农技站创办科技示范场的形式已经实践检验,符合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科技推广中要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良种化工程。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生产精品的前提。我县苎麻产业的发展就因为本地苎麻品种旌德青品质好产量高而得到客商的青睐。我县的果蔗、茭白、豆薯、线椒、生姜、黄牛等许多产品具有品种优势。从中可看出要把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必须开展良种化工程,首先是引进良种,这是一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其次根据实际,我县许多名优特产是具有“人无我有”的优势的,如果蔗、茭白、豆薯、线椒、生姜、黄牛、花生等等,通过几百年至多年的种植养殖,已经开始退化,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提纯复壮工作,这也是良种化工程的当务之急。二是无公害化工程。全面推行“从田头到餐桌”全程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县目前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已有大米、竹笋、灵芝、茶叶等多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今后几年要结合优势产业规划,在所有优势农产品生产中推广无公害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全面安全。三是标准化工程。我县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展,特别是茶叶、水稻无公害、苎麻标准化生产,在我省领先,是省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县,目前要做好花生、梨、李、桃、茭白、果蔗、线椒等的标准化生产。我县要继续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要按国际标准的要求,制订好优势农产品的农业标准,另一方面要抓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做好全程化监管,以基地带动产业,从而确保农业出精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

2、财政支撑。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农业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这是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现在是反哺农业的时候了,不想从财政掏钱来解决农业问题,任何好的良策,都只能烟消云散。精品农业的建设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业投资预算,确保资金到位,拓宽支持领域。提高投入农业的比重,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资金经费的投入。主要用于:①技术推广、科研机构的正常工作经费,重点解决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费;②突出重点扶持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按现代农业要求配备设施、设备,保证建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目标的实现;③扶持培育能带动我县农民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与市场。要重点扶持带动本县农户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强、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完善与提升农产品专业市场,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是政策性投入。深入调查研究,出台一些有利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

3、合作组织建设。农业合作组织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由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民组成合作组织,共同开拓市场,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发达国家一条成功的经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可以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协助制订并实施农业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并统一出面打品牌,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着力培育我县地方主导产业,使地方特色产品不断壮大;再一方面可以在政府和农民、企业和农民之间构架起桥梁,协助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划,协助企业组织生产和收购产品,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出口创造便利。我县已有了合作组织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根据我县农村现状,开展合作组织建设要采用“分步走”策略:一是坚持多形式兴办。只要能提供服务,带动农民促进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不管是什么形式,以什么方式联合,都应给予鼓励。二是坚持多渠道兴办。可通过一技之长的农民、农技人员和国家涉农技术部门领办,形成多元化格局。三是坚持多层次兴办。作为农民自愿联合的自我服务组织,可建在村一级、乡一级、县一级,也可跨领域不断联合,跨专业、跨行业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科技乃至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问题,为特色精品有机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农业结构效益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效益;制约;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3. 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01

1制约因素

1.1自然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贫乏或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着农业产量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1.2农业生产投入

成本和经济效益构成农产品商品的价值,成本与经济效益在价值中处于此增彼减的矛盾之中,成本低则经济效益高,成本高则经济效益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努力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与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不同的农业集约化程度,会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递增、递减或不变三种状态。最佳的农业集约度,能实现单位农产品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

1.3农业经营规模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的农业经营规模表现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同的结合度。它们的有效结合程度越高,各生产力要素的利用越充分,经济效益就越高。相反,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程度越低,其中有些生产力要素的利用就不充分,经济效益就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和农户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农业经营者,他们既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又要销售农产品,两方面的价格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反比;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成正比。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农业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物质技术现代化。两者对实现农业高产、高品质、高效率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要正确处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高度统一。在三者难以兼顾的条件下,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增产减收的农业技术。

2.2实行保护性耕作

传统耕作作业环节多,成本高,有机质还田量低,耕层结构变差,资源能源双消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比较有如下优点: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水土流失80%;减少大风沙60%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7%~25%;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人畜用工50%~60%;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增加20%~30%。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是等量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根据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各种农作物和畜群布局在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各地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作物和畜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优化专业区域结构,把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宜区域,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2.4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既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成为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的能手。

2.5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业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才能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市场保障。

2.6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在市场竞争中,农民得到公正的待遇,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条件。国家对农业的合理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在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农民与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增强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的经济实力。当前,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农民实行自我保护等,并使主要的农业保护政策法制化,为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积极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最新知识学习,努力探索适合在本地区使用的各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和方法,更好的发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不断促进生产、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谈农业资金效益审计 篇4

农业资金效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效益和它的社会效益。对农业资金效益审计, 就是对它的产出和投入比以及投放项目的社会需要性的考查评价。通过审计, 达到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企事业单位堵塞漏洞, 以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农业资金作为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保证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完整实现。农业再生产的过程, 也就是物质资料消耗过程, 不论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 资金都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农业资金体现为生产资料, 是借以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 农业资金的积累状况, 投入数量及其效益好坏, 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中心, 而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具有其重要意义。

因此, 高耗农业资金效益审计, 提高农业资金效益, 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业资金的特点及其效益审计的任务

社会主义农业资金, 就是社会主义农业部门在再生产过程中占用物质财富和劳动的货币形态。由于农业生产受多种自然因素所制约, 因此, 农业资金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资金相比, 有其如下特点:

1、生产周期长, 资金占用量大, 利润率低而不稳。

2、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生产部门, 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 需要资金互补互济灵活调度, 以利于提高其使用效果。

提高农业资金效益的具体途径很多, 但概括起来就是如下两个方面:

1、从宏观的资金投向来讲, 讲究合理使用、保管、配套固定资产、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充分发挥其效能, 提高其利用率和生产率, 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 (2) 一个生产单位所需要的流动资金数量, 取决于生产经营规模和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两个因素,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缩短流动资金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周转时间, 就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占有量,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所以, 农业资金效益审计的任务是: (1) 审查资金管理使用单位在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 审查农业资金的收支使用过程中, 是否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有挪用、截留、抵付奖金发放实物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形为, 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处理; (3) 审查农业资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计划完成情况或与同行业对比, 并将结果作为评价, 通过审计报告,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农业资金效益审计的内容

由于影响农业资金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所以, 对农业资金效益审计的内容也多, 若能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相结合, 则效果会更好。

(一) 制度及其准则的审查:

1、自我约束机制的审查, 从制度上找漏洞。

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 是正确筹集、投放和使用农业资金的前提和保证。

(1) 审查被审查单位是否建立了投入资金的统筹制度、投入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投入资金的预算制度;

(2) 被审单位是否推行了农业资金使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如:项目可行性论证责任制、项目实施包干负责制、资金使用者追踪反馈制和项目竣工验收考核制。这样方能把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贯穿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 保证资金效益的实现。

2、审查被审查单位是否坚持了合理使用农业资金的如下原则:

(1) 在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 集中必要的资金, 把现有的机械设备和工程设施维修好, 保持其完好率, 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益;

(2) 是否选择那些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或项目, 重点投资, 以提高农业资金的比较效益;

(3) 农业中的主导部门和辅助部门在资金使用上是否做到合理分配、统筹安排有总体观念, 以利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

(4) 是否使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相结合, 是否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良好性循环;

(5) 是否坚持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使社会、生产单位和生产者都获得效益;

(6) 在资金投放上是否实行权、责、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实行钱物结合、钱粮挂钩等有效办法取代“供给制”, 有偿与无偿相结合, 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在目前情况下, 审查农业资金的投入是否坚持了以下重点:

(1) 集中投资于群众力所难及的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如:攻固大江大河的防洪堤等农田水利工程和粮、棉、油良种基地的建设等。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2) 对农副产品基地进行重点投放, 以改善其生产条件, 大大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

(3) 国家对农村合作经济的专项投资、专用拨款, 是否专款专用;

(4)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 存在着“土地贫化, 农机老化, 水利退化”的三化差距, 这“三化”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资金效益的提高。所以, 要审查企事业单位目前农业资金的投放, 是否着眼于解决“三化”方面。

4、审查投资的项目, 投资前对项目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经济效益评估和预测, 及评估预测的结论是否符合投资要求。

(二) 农业资金效益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查:

1、对农业资金效益真实性的核实:

即对农业资金的财务收支及决算审计, 以审查其财务收支及其分配的合理、合规、合法性。如, 审计支出是否符合预算安排、支农补贴及专项支出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有无被挤占、挪用等以纠正违纪, 核算出真实的经济效果。

2、农业资金效益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查:

(1) 对固定资金效益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查:

主要是考核固定资金利润率。不仅能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产品成本, 增加利润, 也能节约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从而提高农业资金效益。

第一、充分利用固定资金利润率 (或产值率) 这个反映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 :

即:用工程构建完工后实现固定资金利润率与工程立项论证评价所预计的固定资金利润率 () 或同行业先进的固定资金利润率) 相对比, 考核固定资金利润率的实现情况, 找出差异。

第二、对生产性项目的农业资金投资, 考核其投资回收期:

用计划目标与实际完成相对比, 找出存在差异。非生产性投资考核其社会效益。

(1) 数量上的差异得出后, 就要以下三个方面审核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

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是否符合生产规模得要求 (根据全年工作量或以繁忙季节每天平均最大负荷量计算法可计算出各种设备、机械的需求量) 。公式:

机械性能是否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尽可能地把资金用于经济效益最大的项目上, 防止盲目购置与建造; (2) 各项固定资金是否保持合理化比例务求配套完整 (以现实的机械设备配套比例与合理的配套比例相比, 找出存在问题) , 是否注意设备的适用性和通用, 以利于固定资金能够更多地投入生产, 促进其价值的更快转移; (3) 对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是否能及时处理, 以避免积压和浪费 (可通过闲置不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率来考核) 。

(2) 对流动资金效益完成情况的审查:

对农业流动资金效益的审计, 主要是考核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

第一、审查流动资金占用系数或占用差异, 来考核流动资金的占用情况:

流动资金占用系数是指每年百元销售收入 (或产值) 需要占用流动资金表明流动资金与收入间的经例关系。

用系数计划数与实际数相比, 可得出资金利用上的好坏差异。

用流动资金占用差异率, 也可考核其资金利用的好坏:

差异率越大, 说明计划完成的越差。

第二、通过审查流动资金的利润率 (或资金产值率、资金率) , 用实际与计划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对比, 综合考核资金的利用效果。

审查出存在的差异, 再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 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 在一业为主的前提下是否实行了多种经营。因为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 则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也日益专业化, 这样有利于节约资金投放, 但农业生产受季节性影响, 专业化过强有收支集中的缺点, 不利于均衡使用资金, 所以, 在专业化的条件下还要有一定的多种经营, 以利于合理使用资金, 提高其周转率。

(2) 是否积极引进, 采用先进技术措施, 极力缩短生产周期。缩短了农业生产周期, 意味着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 经济效益的提高。如:培育引用长期短的作物良种;缩短畜禽育肥期。

(3) 储备定额和物质消耗定额是否合理。

(4) 产品是否及时地销售和分配, 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 避免积压, 提高流通中的周转速度减少费用支出。

(5) 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立和健全。如:是否有挪用、长期欠款、贷款是否及时归还等。

四、农业资金效益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一) 在方法上, 除运用常规的效益审计方法外, 还要注意:

1、农业资金来源渠道多、用途广, 要想全面掌握、归集农业资金的来源与用向, 就必须以主管部门这个农业资金流通中的“枢纽”为主, 因为它是农业资金筹集与支用的必经点。

2、要积极取得财政和政府部门的支持, 使其明确审计的目的, 因为大部分资金的来源与用向都是他们决策的结果, 以解除不必要的误会, 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财务帐面与工作实地查看相结合。这样才能顺着资金的去向检查是否有被挪用、截留、转作收入等, 从而审查使用资金单位是否收到资金和按规定用途全部使用、工程的实际进度及其取得的效益状况。

(二) 在技术上, 以审查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为重点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企业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差的状况下, 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有的只是, 往往不能落在实处。在这方面的“漏洞”堵死了, 往往就能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对农业资金效益的评价, 要考虑到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并重;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微观服从宏观、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 在坚持这个原则下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才是真实的。反之, 若部分受益全局有损、微观得利宏观受害, 那是不可取的, 取得的“效益”也是虚假的;而为获得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形为, 在我国是绝不允许的。

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2007年第11期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 篇5

众所周知生态农业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它遵循生态经济学的规律,力求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转化,是一种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模式。

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强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针对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杨邦杰有五点建议。

第一,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现阶段正是生态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支撑体系,促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最优化运行。要此外,我们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中谋求统一,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倍增效益。

第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引擎,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应当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集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因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它们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企业运营之中,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为引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并推广适宜可行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产业规模化辐射效应。

第三,以人才培养为驱动,构筑生态农业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对新时期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更要掌握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新型农业培训,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为方向,以实用技能和技术培训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技术优势,构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第四,以多元合作为纽带,加快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发展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关键环节。想要实现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就必须着力于整合大专院校等教育资源,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科研单位的创新主力优势,推动国际合作,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元合作方式,并以此为纽带促进经济与技术的联动。

第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大发展。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已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的焦点,成为带生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动力引擎。当前迫切需要加大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在农业中的研发推广应用,加深信息化生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融合程度,推动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

农业结构效益 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类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28

1土地流转的含义及遵循的原则

1.1含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根”。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土地流转是土地承包制的一种衍生,它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土地使用权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交易。互换、转让、委托、租赁、入股、拍卖等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2遵循的原则

1.2.1依法即土地流转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1.2.2自愿即土地流转必须是农户的完全自愿行为,不允许存在任何组织机构或者其他个人的强迫行为。

1.2.3时间有限性一方面是说任何土地的流转必须要有期限。另一方面是说土地的流转期限必须在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内,不得超过合同期限以外。

1.2.4有偿性即农户对享有承包权的土地流转具有收益权,任何人不得剥夺该权利。

2土地流转类型分析

2.1以土地流转的受尧让双方来划分

2.1.1户———户这是比较简单的土地流转类型,农户之间进行土地交换。或者农户外出务工或经商,将自家的土地,全部或部分地出租转让别人,主要是熟人、亲戚之间的土地交换或租赁。这类方式以互换、转让、出租为主,自发性和普遍性是主要特点。

2.1.2单户———多户这种形式是一户通过互换和租赁的形式,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主要是农村一些经济头脑灵活的村民,把自己分散的承包地通过互换,和多户进行流转而形成相对集中的地块,或是租赁多户的土地,达到土地规模经营的程度,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土地被租赁的农户,通过到城镇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形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这种形式在农村目前发展迅速,能达到土地价值利用最大化。

2.1.3村———户村委会将村里闲置的“四荒地”,以拍卖或租赁的形式,交给一户或几户进行开发利用。村集体将所获得的拍卖或租赁收入作为村集体合理使用。

2.1.4龙头企业———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产产品的原材料一般为初级农产品。为了解决原材料的供应、加工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租赁合同,将土地成片集中在一起,统一耕种,统一收获。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农民打工创造条件。

2.1.5龙头企业———村———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协商,签订协议,租赁成片集中的土地。村集体协调单个农户,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这种流转方式,与龙头企业———农户这种方式类似,只是中间添加了村集体的环节,农民手中的土地发生了二次流转。

2.1.6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这是一种新型的土地流转方式,伴随合作经济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并不断扩大。主要方式是,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并享受土地规模经营增值的二次分红。

2.2以推动流转的因素划分

2.2.1自愿流动型目前进城务工或随子女进城养老的农民占相当高的比例,为了解决进城务工或养老后土地耕种和承包的问题,熟人或亲戚之间自愿形成的土地租赁、代耕或互换关系。这种流转方式下的土地耕作仍维持原有的种植模式,土地效益增加不显著。

2.2.2组织推动型由村集体出面,作为中介方,通过组织手段,与村民直接签订土地的转让或租赁协议,结果是产生大规模集中的土地。村集体再同第三方达成土地租赁协议,形成土地的二次或三次流转。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下,土地效益增加显著,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而且因为村集体的担保功能,农民愿意参与其中。

2.2.3利益驱动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抛出较高的租赁金,以吸引农户出租土地。农户为了追求土地的更大价值,自愿把土地租赁给龙头企业,或者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社。此种类型的土地流转,农户从土地中获益增加明显,因此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2.3以土地流转的期限划分

2.3.1随机型即无明确的时间界定。尤其是在户与户的简单交换中,口头约定,无明确的时间界定,那么也就存在土地随时“回转”的情况。

2.3.2短期约定型一般情况下,3~5年的时间视为短期时间。农户在合约到期后,根据当时形势发展情况决定续约或收回。

2.3.3长期约定型一般为20年以上。签约长期土地租赁合同的一方,大多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对接,或是经过村集体的中介作用,将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双方或三方签订长期的土地租赁合同。签订长期土地租赁合同,承租方就会无顾虑地长期持续增加对土地进行资金、技术投入,更有利于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同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总之,土地流转是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的含义及遵循的原则,并解读了土地流转的类型。

参考文献

[1]车裕斌.中国农地流转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2]刘卫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卜红双.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农业结构效益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51

1 我国林业经济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森林覆盖率却不高,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加上近些年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森林生态失衡,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影响到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一些地区的自然资源无法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人身健康都产生了影响。

林业产业从经济上考量可以划分为三个级别:即第一产业,主要是经营用材林及薪炭林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以经营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中加工制造主的产业;第三产业以森林的生态服务、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为主。三个级别各有侧重,形成了林业经济的总体发展布局。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压力十分巨大,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总体匮乏,加上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相对落后,导致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呈递减态势,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天然林的保护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低,加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缺少精加工,产品多数属于粗加工的原料提供,产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而第三产业在我国处在刚起步阶段,虽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形成规模。所以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仍在低水平运行,如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是每个林业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总之,林业实行科学经营,在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林业的发展,要从我国的林业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情、林情、人情等实际情况,综合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也要注重经济的质量提高。

2.1 要提高对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林业工作者、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都要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林业的经济价值同生态效益的关系,林业经济发展是综合的发展过程,是三个产业梯次同时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经济价值体现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因为生态效益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另外还要加强对林业资源有限性方面的认识,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森林资源是有限的,一方面要做好保护;另一方面要合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宣传力度,让林业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为林业发展做出努力。

2.2 要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

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水平虽然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发展水平落后,科技力量较低,很多地方的林业资源管理仍然是处于传统的粗放管理阶段,科技手段應用较少,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明显表现出不适应,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要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林业发展体系,利用现代的科技力量及信息手段进行林业活动,促进林业现代化。在林业发展的同时要遵重客观规律,加强基础研究,要在苗木育种、种苗质量、森林生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能采用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林业经营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2.3 要重视生态林业的发展

生态包括的方面很广,将林业、农业、草业、山川湖泊、江河溪流等等有机的组合在一个系统之中,所以生态林业的发展不可脱离其他产业的发展和保护,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矛盾,要完善生态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草业、木业,建设绿色食品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多种造林模式,采取退草还林、退耕还林等。加强对旅游区的生态管理,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利用工程的建设,促进林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

2.4 加强基础研究,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测报病虫害的发生及传播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要做好种苗的培育工作,提高苗木的整体培育水平。在产品加工方面,要采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提高木材工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经济价值,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整合林业资源,优化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重视林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淘汰较为落后的产业,扶持新型产业,解决林业结构不合的问题。

3 结语

在我国总体的经济结构中,林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问题,林业的发展事关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的生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是当前我国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此林业工作者及全社会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及经济的平稳运行。

上一篇:中职班主任管理下一篇:砌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