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论(共12篇)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1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 指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制约因素,对策
1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1 农业地理基础信息缺乏, 农业结构调整决择偏离本地客观自然条件的最适宜范围
农业生产是依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物质产品的经济活动, 这决定了农业生产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一方面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别很大, 不同地域的光、热、水、土类型不同, 适宜不同的产业和产品生产;另一方面, 自然条件的某些因素有时间变化, 季节性明显, 农业生产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及季节变化, 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或调整农业结构要看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都有最适宜的农产品和产业, 这就是地域农业的资源优势。每一个农业生产者, 都处在一定的地理区域,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都必须根据本地资源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来选择调整的项目, 如果缺乏本地资源基础信息, 对本地条件具有哪些适宜性不清楚, 决策就会脱离客观实际。现代农业生产中, 却有人们所说的跨地域、反季节的生产, 但事实上跨地域、反季节的生产是有条件的, 不是农业生产可以不看自然条件, 而是人为创造和满足了某些植物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脱离资源优势的调整, 不会是优质高效, 也不可能增收。反季节的农产品栽培多限于蔬菜, 现在国内外都有发展, 这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结果, 也是以满足区域性、季节性不足为目的的调整行为。就一般情况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来说, 必须以自然条件为依据, 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准则, 不可违背农业生产地域性、季节性规律。像美国、加拿大等农业大国, 农业科技很先进, 对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各地并没有依赖先进的农业科技自给自足, 而是在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1.2 农民掌握和拥有的农业科技知识少, 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决择
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 即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调整, 这意味着现阶段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 调整的产业、产品必须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就当前实际看, 农业生产的产品、产业类型多种多样, 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种植、养殖技术与结构调整相适应。但目前大部分农民除了传统种养科技经验外, 能适应结构调整所要求的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养殖与加工技术十分缺乏, 想调整一个质量优、效益好的产业和品种十分困难。由于技术欠缺, 调整无法做出新的决择, 即使有时做出新的选择, 也陷入“技术风险”的困境, 因此, 现在农民的调整行为基本上还是围绕传统的技术经验, 在品种、数量增减上转圈子, 至于如何生产高效、优质、特色增值产品, 根本没有条件成为普遍的行为。在没有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方法时, 农民肯定不敢做出相应的调整决择, 所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是制约调整决择的瓶颈, 也是一些调整失误的重要原因。
1.3 市场信息不完备、不确切、信息来源无正规渠道, 使农民对市场很难准确把握而导致调整决择失误
市场农业中生产的农产品是为了销售, 能否销售, 就看市场需求状况。由于农业生产既需要投入, 也需要时间, 所以在决定调整项目时, 必须事先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准确预测, 因为需要各种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作为决择的依据, 否则就是冒市场风险。但是, 目前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不健全, 缺乏统一的、综合的、全面的、正规的市场信息渠道, 有些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传播虚假信息, 使一部分农民步入风险。目前农民的市场信息来源主要是向周围的人打听、很少通过正规媒体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 大部分农民的农业结构调整是靠到附近市场了解行情或凭经验, 或者是根据今年的情况推测明年的市场行情, 或是根据本地区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决定来年的作物种植, 对外地的市场和生产情况缺乏了解。显然这样的市场判断和调整决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多属碰运气。在当前市场信息不完备, 农业生产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 这种状况是无法改变的, 即使是已做出的调整决策, 也心存疑虑。
1.4 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不完备或执法监督不严, 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不法分子钻空子的现象十分猖獗, 如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 有投入无产出, 导致结构调整受挫。
2 应对策略
2.1 发挥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有特定的适宜性。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农业地理基础信息服务, 做好区域发展规划, 使农民调整的决择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和依据。第二, 政府要转变观念, 转变工作方式, 既指导生产, 又指导销售, 不是过去单一的指导生产。为民办实事、解决新问题, 带领农民学会市场农业的生产与经营。
2.2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化服务既向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 也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 它是市场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率, 建立现代农业的基本形式。我国虽然历来重视农业, 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现实要求差距很大, 已有的服务内容少, 也不规范, 缺乏真正的服务意识。在普及农业科技方面, 在鼓励科技人员下乡, 实行科技扶贫的同时, 还要积极发展农业技术市场, 建立农业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农业生产本身具有自然和经济风险, 结构调整中风险更多, 必须依靠农业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农民的利益, 帮助农民承担或抵御风险, 保证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2.3 建立新型农业组织, 保障结构调整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 市场的参与能力差, 抗风险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特点, 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如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定单农业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要规范这些组织的经济行为, 采用适当的制约机制, 使组织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保障。
2.4 下大力气解决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问题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虽然农产品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 市场主体、交易方式、流通手段已趋多样化, 但地区差异很大, 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通过上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其要求。要建立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经济人队伍, 以及信息网络, 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大市场, 以多种销售形式、销售渠道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由此建立起区域市场信息中心, 以市场信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的结构调整进入正常轨道, 实现市场条件下农业以流通带动生产的良性经营方式。
2.5 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加大对农业的执法、监督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不法分子的坑农、害农行为, 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和经济秩序, 保护农民利益, 确保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农村经营管理》.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2
试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性
当前,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已经由过去的“要不要调整”转变到了“如何调整”.因此,对于许多县乡镇干部反映的.“调整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实施主体的农民与作为推动主体的县乡政府的不合作--如果仍去提高农民对调整的必要性的认识已没有多大意义.在很多情况下,农民的不合作并不是不愿意调整或没有认识到调整的必要性,而是对县乡政府推行的具体项目不认同.
作 者:李建林 李寿坤 作者单位:山东利津县委党校刊 名:小城镇建设英文刊名: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年,卷(期):“”(9)分类号:F3关键词: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 篇3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机推广;农业结构调整
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三农”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地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我乡农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了给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并提出了以下“三项措施”:首先,稳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积极稳步发展优质水稻、优质玉米、优质小麦,确保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20000亩,总产量6000吨左右。油菜播种面积4800亩,产量440吨左右,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加快完善烤烟基地的水、电、路及烤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全乡实现规范种植、规模种植,确保完成烤烟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任务。大力发展种植大蒜、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最后,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抓好以打狗窝为重点的种草养羊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积极抓住今年我地种草养牛项目实施契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使生态畜牧养殖业向多元化发展,推进养殖结构升级。
二、农机化推广现状分析
我地从2005年起开始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同时地方和国家也给予该地三农问题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特别是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再次明确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组组作用。截止到2010年底,该县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其基本情况为:首先,农业装备总量在不断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了220千瓦,其中轮式拖拉机有超过500台,变形式拖拉机超过了500台,旋耕机的发展速度较快,其总量已经超过了850台,水稻插秧机接近100台,农业排灌机械超过了3000台,植保机械和收割机分别超过了600台和5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超过了5000台;其次,农业作业量大大提升。完成机耕面积超过了145000亩,机械脱粒35000吨,截干还田20000亩,机灌面积超过了135000亩,植保面积超过了2000亩。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该县的农业机械推广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农业机械发展不平衡,机械使用效率不高,存在旋耕机设备多,而田间作业量少的问题,小型的机械设备多,而大中型的耕作机械较少,坝区的机械设备多,山区的机械设备较少等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三、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1、加强和完善推广体系建设。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国家设立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来说,既要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当好参谋,同时又要深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既要推广现代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又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应该切实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研究单位的联系,利用农机推广网络的优势,为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最新的信息需求、营销策划和培训指导,不断的拓宽农机推广服务领域。
2、更新观念,扩展推广技术。农机推广的技术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坚持技术推广工作先进性、适应性和成熟性等原则,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由机械技术推广向着增收转变,由重点推广生产技术向既要推广生产技术,又要推广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方向转变。由推广单项的技术行者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成套技术转变和延伸。由重点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向着推广经济作物畜牧业以及农业产量加工机械化技术转变和发展。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不断扩展农机技术推广的范围和领域,从而更好的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机推广提出的要求。
3、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农业化机械技术推广和应用应该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市场的额需求和经济市场的效益来确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项目以及推广的内容,打破传统的那种只是推广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的机械化局面,向满足现代需求以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方面转变和延伸。此外,农机机械化技术推广还应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可以采用多种推广形式,可以考虑采用有偿服务,租赁等形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农业机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较低的经济投入换取较高的产出,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真正的做到发展农业现代化,并不断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四、结语
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发现方向和发展的重点,切实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机机械技术推广的需求。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4
一、农业是对生态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产业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过程。特定的农产品生产对自然生态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与组合有着特殊的要求。那些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标性农产品,是特定地域生态环境的产物,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是中国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主攻方向。
1. 什么样的地域生态环境决定着生产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借助劳动手段利用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控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不同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域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品质存在差异。正是农业生产的这种自然规律,决定了什么样的地域生态环境生产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浙江西湖龙井茶如果在湖南生产必然会失去其独特的品质,山东烟台苹果如果长在海南则会无法入口,名特优农产品无一不是在特定的地域生态环境中生产出来的。
2. 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决定着什么样的市场品牌价值
在日益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品质决定着价值和影响力。农产品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品质。在中国各地,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或经过人们对农产品品种、生产方式的不断探索,或通过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现代技术手段,去芜存菁,形成了众多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标性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仅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具有地域特定条件下独特的文化底蕴、工艺技术,而且是经过自然和人工手段优胜劣汰的,能适应或引领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因而在市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由于这种优势根源于“自然垄断”的地域生态资源,是其他地域所不能模仿的,因而也是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品牌价值的。从中国现有的品牌农产品来看,无一不是来自于特定地域的种植、养殖产品或原材料来自于特定地域的产品。反观那些分布广、大众化的农产品,同质竞争激烈,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即使生产规模再大、产量再高,也难以有市场竞争力,难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
3. 什么样的产地区域范围决定着什么样的品牌产品生产规模
农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地域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应的是特定农产品品种和人工培植手段。从地域生态环境来看,农产品生产的品种和品质取决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同一农产品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品质差异;从人工培植手段来看,种养的密度、规模、工艺等必须与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尽管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但前提仍然是遵循农业的自然规律,如果超越生态环境的阈值就会适得其反。从这一意义上讲,地标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其生产规模取决于特定地域范围及其资源承载力与合理的生产手段,盲目扩大规模必然会损害品牌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前后海南香蕉种植大幅减产、2015年陕西多地油桃滞销、2016年湖南多地柑桔滞销等,要么是忽视地域资源承载力,不断追求高产,要么是超越地域范围,盲目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导致病虫害或品质下降、品质特色损害。这类案例比比皆是,教训十分深刻,其启示就是:地标品牌农产品的培育与发展,必须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以特定地域范围及其资源承载力为基准,走符合地域实际和市场趋势的特色道路。
二、农业扶持政策偏离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时指示:要打好“豆米牌”,“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3]这说明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像“豆米牌”这样的地域品牌应是农业政策扶持的重点。而当前农业扶持政策未能突出地将具有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地域品牌作为重点,导致不少地域性优质农产品无法成为品牌。
1. 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偏离
供给侧要求农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不仅要生产出来,还要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但是,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支持政策特别重视农业规模生产,以农业产量和规模为依据决定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奖励,而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结构。如国家对种粮大县的支持奖励政策,就是依据种粮大县的粮食产量、生产规模进行奖励,没有考量种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质量和市场的销量,造成了粮食的供给与需求脱节。国家对种粮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农业扶持政策,也是以规模为依据进行补贴和奖励,没有考虑这些大户和企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在这种支持政策下,一方面,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低品质粮食被大规模生产,然后以保护价的形式收进仓库储存,最终因不被市场所需要只能在仓库长期存放。国家粮食局在2015年10月8日发布的通知中,就用了两个“前所未有”来形容粮食库存形势:“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4]如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东北“大粮仓”,是目前全国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地,玉米的库存量就占全国库存量的一半。另一方面,优质的品牌粮食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造成了国内粮食供求出现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现象。
2.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偏离
长期以来,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由国家宏观控制,国家利用收储政策调节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相对很低。如国家粮食保护价不由市场形成,粮食收储价格政策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尽管粮食保护收购价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却忽视了粮食市场的供给结构平衡,没有注重市场消费结构的均衡,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导致了粮食生产的盲目性。如前几年对玉米收储的市场调控政策,就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不管区域地理条件是否适合生产优质品牌,一律采取单一的价格政策,诱导北方地区一窝蜂地种玉米,使玉米去库存的任务至今巨大,这就是过去粮食市场调控政策造成的苦果。
3. 农产品经营支持政策偏离
我国农产品经营支持政策一直是由农业生产支持政策所决定,经营政策支持的大多是产量高、规模大的农产品,而不是以具有市场品牌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主,导致品质低、市场需求层次低的大宗农产品严重过剩,即使产销对接也无法解决去库存问题;高品质、适应市场中、高层次的特优农产品十分短缺,却难以得到经营政策的有效支持。特别是国家粮食企业经营政策的数量导向,对粮食进行不分品种、品质予以无条件收购,造成粮食收购量、库存量不断攀升,库存目前居于历史最高水平,高达相当于一年的粮食产量。而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品种的库量存超过同品种的年产量,尤其是玉米库存量占到了粮食总库存量的50.3%。[5]这样的政策造成两难困境:不进行保护价收购就会危及粮食安全,进行保护价收购就会危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区域地标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中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农产品总量充足,温饱型农产品已经实现供需平衡甚至产能过剩,中高端农产品消费的市场空间很大但供给不足,如何确保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蕴育了诸多具有地理、历史、文化品牌价值的地标性农产品,其所具有的特殊品质,迎合了当今时代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上最具优势和竞争力。大力培育区域地标品牌无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
1. 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地标产品最具比较优势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农产品供给与消费日益丰富、多元,农产品消费总的趋势是从低层次、单一化不断转向高层次、多样化。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农产品消费进入整体结构转型期,消费范围不断拓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日益突出,消费选择从侧重农产品数量转而侧重安全、质量、花色、品种、品牌、品质和特色,综合了特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区域地标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随着“互联网+”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农产品消费便捷性大大提高,地方的名特优产品一上市就可以进入到每一个普通家庭,使诸多的区域地标产品供不应求。与消费结构转型相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区域品牌型、品种差异化、品质高端化、资源特色化为主的竞争,只有那些结合了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法,形成了与众不同品质和人文底蕴的地标农产品,才最具有市场“比较优势”,是最难以仿效和超越的。因此,推进以区域地标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农业结构调整,必然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2. 推进农产品去库存:地标产品最能引领市场需求
自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产品“去库存”提上了议事日程。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1年到201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由6.7%提高到13.9%,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6]但与此同时,以粮食、棉花等为代表的部分大宗农产品却库存大增,大量“非必需进口”农产品进口,导致国内部分农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从农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长期注重产量、规模,忽视特色、品质、效率,导致农产品供需错位所引起的。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时代,低端农产品滞销、积压往往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卖难”的案例,大多是因为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消费需求引起的。而特色化、多样化、精致化、品牌化的区域地标农产品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即使是库存积压较重的稻米,那些在得天独厚地理条件中造就的优质稻米从来就不愁销路。从这一意义上说,“去库存”就是要改变传统保“温饱”的数量增长模式,从适应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出发,引导农产品供给结构重心向适应资源环境、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的区域地标产品转变。
3. 促进农民增收:地标产品最具增值潜力
众所周知,当前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并已经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中国农业正承受着农产品成本“地板”上升与价格“天花板”下压的双重挤压。今天的农民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谁来种地”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赖于农业效益的提高,有效应对这种双重压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区域地标产品既具有有形产品的效用,也因其反映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从而具有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对于普通的农产品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尤其是如果注册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般都会带来产品大幅度的增值,并形成对整个区域农业的带动效应,这已经为广泛的实践所证明。同时,由于区域地标产品只能在相同的水土、地貌、气候的地域内生产,其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都相对容易组织,可以节约产业化成本,并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关联的潜力,可以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是当前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四、区域地标品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1. 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以区域地标品牌为导向
农业发展已经从产业时代迈入到产品时代,推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在最适宜的地方培育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各异、农业地域特征鲜明的农业大国,农业区域结构布局必然要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以具有与生俱来的资源稀缺性、产品唯一性、品质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区域地标品牌为导向,优化农业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引导农产品向最适宜、最有优势的区域集中,避免区域农业同质化恶性竞争,适应个性化消费时代市场需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引导重点发展的具体农业产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以外向型、高科技农业为重点,着力培育附加值高的区域高效农业品牌;平原地区应充分发挥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地理优势,促进种养结合并积极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着力培育区域优质产品品牌;生态脆弱地区应重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城市效区应围绕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着力培育区域精致农业品牌。国家应发挥农业补贴、价格调控、金融支持、政策保险等政策手段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培育区域地标产品,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品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同时,要加快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创建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发展体系,强化对区域地标品牌的培育和保护,打响地域品牌名片。
2.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以农业资源环境为基准
农业品种结构决定着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品种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应基于消费导向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农业资源配置由注重农产品的规模化向注重农产品的特色化转变,大力开发农产品品种与地方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名特优产品,注重对独特资源、传统工艺、农耕文化等的挖掘,扶持发展区域地标农产品品牌作为名特优产品的主攻方向,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要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农业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开展农产品地理资源普查,立足对各地农业资源的分析评估推进农产品品种开发,选育、开发区域资源优势明显、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区域地标农产品,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一县(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同时,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体系,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商标注册,加强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科研院所与县乡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市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品分等分级、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贮运包装等方面的标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尤其是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保障区域地标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地标品牌经营为引领
以新模式、新技术、新思维引领农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趋势,农村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业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区别于大众化的农产品,区域地标产品具有功能多元化、价值高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的先天优势,是发展农业新业态的“领头羊”。为此,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以地标产品为纽带推进品牌化经营,尤其是以企业为龙头加强对区域地标产品加工的引导,推进资源性产品向初加工、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中国名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立足壮大地标产品品牌,支持建设一批与原料基地紧密衔接,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并着力打造多元化的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实体交易和电子商务有机融合,以此推动农业结构向全产业链调整。充分挖掘地标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工艺特色,将地标品牌经营与自然观光、人文体验、生态休闲等融为一体,引导发展传承农耕文化、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国内对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且形成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这样一个基本共识,但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地标品牌
参考文献
[1]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2016,(09).
[2]蒙志军,刘文韬,唐婷,贺佳.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N].湖南日报,2016-03-09.
[3]赵赫男,王丹丹.从好产品到好“品牌”[N].吉林日报,2016-08-12.
[4]降蕴彰.全国粮食库存达历史峰值去库存成当前关键[N].经济观察报,2015-11-01.
[5]崔书文.专家谈粮食如何去库存:增强粮食安全持续性和稳定性[N].经济日报,2016-05-23.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篇5
今年以来,湖北草埠湖农场按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培育棉花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扩大畜禽养殖,调优水产养殖模式”的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面积可达11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了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可达6万亩,比年初计划增长20%。其中,发展“麦后移栽地膜棉”模式5万亩。依托农场内企业鑫鑫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南湖、台渡、郑湖等村为鑫鑫农科建立大头菜种植种植基地2000余亩。鑫鑫农科投资100万元新建了100万袋的姬菇大棚生产基地,今年计划发展姬菇200万袋。同时,该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拟在台渡村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培育畜牧养殖大户,努力提高养殖户效益。
依靠科技,典型示范,推动棉花高产。农场把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作为今年抓好棉花生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该场邀请当阳市农业执法大队及相关涉农部门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农资产品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场50多家农资经营门市部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和规范,确保了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为了提高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农场采取集中授课与发放技术资料、走村串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3月份以来场农技部门共组织举办培训班23场次,培训农民和大户5000多人次,发放农技宣传资料近20000份。并聘请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讲授了亩产千斤籽棉关键技术。此外,该场还在沮东金龙、符台、开源等三个村创建了10000亩棉花高产示范区,力争示范区内籽棉平均单产达到600斤,并在示范区内建设了100亩亩产千斤籽棉核心试验示范点。在省农垦局“三万”活动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聘请了江西省首席棉花专家柯兴盛为核心试验点作全程技术指导,并与专家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目前,示范点物资已准备到位,棉田均按要求施足了底肥,覆盖了地膜,营养钵全部播种出苗。为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该场发展了麦后移栽地膜棉面积5万亩,仅此一项可为农户增产粮食5000吨以上,增收500万元以上。在稳定推广鄂杂棉10号、鄂杂棉11号、鄂杂棉23号等杂交一代种外,今年该场还引进了国丰棉12号、中棉所66等4个杂交棉新品种。目前,全场春耕备耕情况良好,已备化肥2600吨,农药21吨,农膜75吨,优良种籽75吨,已覆地膜3100亩,做营养钵12000多万个,播种7800万个,出苗3000万个。同时加强了夏粮夏油田间管理,清理田间三沟70000亩,喷药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3次以上。
企业引领,调优结构,发展蔬菜产业。今年该场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起点。依托鑫鑫农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并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户了解到订单蔬菜种植的市场前景及收益。去冬今春,鑫鑫农科公司与南湖等村签订青菜种植协议2000余亩,并提供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6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目前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合作组织有待成熟和完善,多种经营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关的合作组织帮助解决,我市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发展规模偏小,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聚合效应差,联结 企业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服务水平还不高,相关功能还没有发挥作用。加之我市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资金、技术、人才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占据比例较低,农村二、三产业还很落后。
(二)区域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
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狭小的区域内进行,产业间,品种间存在明显的类同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对一些传统的产量低、品质差、市场无销路的农产品舍不得,放不下;而对一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考虑自身条件和市场因素盲目引进,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反而造成不良影响。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也有行政干预过多和“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的引导偏差。
(三)品种、品质结构不优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市农产品的优质品率较低,面临的问题是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大路货多,畅销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少,农产品科技含量及标准化程度低等。而现阶段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等方面还是薄弱环节,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使得农产品深加工不够,规模化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农业关联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没有形成
目前,我市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相互脱离,使农业的产中环节仍处于仅仅为产后环节生产原材料的地位。不仅无法分得产后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部分利润,反而是大量利润流向产后加工、销售环节,加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独自为政”,农业关联产业相互之间缺少信誉度,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共同体,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向产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二、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
(一)发展质量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畅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使农业发展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都必须同时具备相当强的资源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农产品质量不高,己成为影响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目标。应立足于资源优势条件,依托加工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型高淀粉玉米、加工型脱毒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品种的引进改良和示范推广,实行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测,严格按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产地和产品认定,创品牌、出精品、系列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由谷物类食品为主导向动物性食品和果菜类食品转变,转向更有利于健康、安全和享受的高档次、高营养、保健的食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与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市场变化趋势相适应,大力发展林果、蔬菜产业及其后延关联产业的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结构体系。从种植业内部来看,在提高单产和品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瓜果蔬菜和优质饲草产业。
(三)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只有依托 “ 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确定农产品的加工与营销,带动优势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一批农产品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政府科技部门要给予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指导,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积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增加销售渠道。要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对龙头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方式。同时,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运销、保鲜等中小企业和中介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业链间的运作机制,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共同体。
(四)合理配置资源
结合客观实际,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 加速土地经营权平稳流转,进一步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和土地资源, 克服农业生产“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原始模式,建立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 实现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新的跨越。
三、结束语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就应该提升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提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 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中得到共识和重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燕,李海涛,郝跃颖.衡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探讨[J].地下水,2009,(01).
作者简介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7
众所周知,工业社会较之农业社会领先了一个时代。李克强的话意味着用超越一个时代的理念、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驱动、变革现实社会的进步(当然农业也可采用信息化应用)。
其实用西方概念来看,农业的英文词汇是Agriculture, 农业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即Agriculture Industrialize,其中农业产业Agriculture Industry也可翻译为农业工业。农业产业化就是要用工业方式发展农业,并打通农业的全产业链:选种- 种植- 收割- 仓储- 加工- 营销,实行规模化生产,打破农产品自给自足状态,使之变成商品,加快市场流通,销往市场,乃至全国、世界市场。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8
一、外向型农业的特征及其独特意义
外向型农业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通过进入国际市场, 借助国际分工来实现农业的再生产。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出发点主要是在国际市场, 和国际市场进行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相互交流, 通过国际市场来完成农业的再生产循环,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相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等, 形成具有国际规范的, 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
(一)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主体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自身的产业的特征主要有:
1、由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上产品消费需求以及相应的结构模式来作为主要的依据, 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了外向型农业的产品出口的结构,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并由此影响着主体农业的结构变化。
2、由比较利益的原则决定。
发展外向型农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进行更多的外汇收入, 主要依据的是比较利益的原则,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这和主体农业当中所强调的不同的产品均衡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就目前来说, 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产业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
3、由国际市场的潜力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是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说的,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 供需量会有一个限度,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农产品以及相应加工产品的对外贸易上不存在着供求问题, 因此, 在国际市场中有着非常大的竞争潜力。这使主体农业的结构调整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二) 外向型农业的独特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外向型农业不仅仅是将农产品出口作为主要的目的的“创汇农业”, 更重要的是指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有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经济。即“外向型农业 (agriculture for export) ”: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 借助于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其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是国内市场, 而是国际市场, 同国际市场进行广泛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双向交流, 借助于国际市场来完成再生产的循环活动;并建立起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 形成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因此, 通过发展外向型农业, 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日益与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结合, 是我国农业落实可续发展观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深刻分析国际经济环境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尤其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状况是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国际环境。
(一) 有利环境
1、传统的农产品贸易趋于稳定: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当中, 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将会基本稳定, 而在水产品等产业上将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对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加工品来说, 将会继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2、农产品价格趋于上涨:
农业贸易的改革使得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这对于出口国是非常有利的。
3、内部贸易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内部贸易的发展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分工的细致, 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贸易发展将会更加深入。
(二) 不利环境
1、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占据国际市场上有限的资金需求, 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 在国际贸易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不断地利用自身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对于自身的农业产品进行补贴, 同时提高自身的关税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输入。
2、集团化趋势明显:
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 不同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 会不断地建立贸易集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全球化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将强,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竞争的局面。具体的表现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多, 欧共体市场的建立不断地加速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更是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掀起了高潮。
3、农产品贸易结构升级: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逐渐的从谷物和淀粉类转向了肉蛋类以及蔬菜类, 因此, 畜牧以及水产品的出口产值在农产品的出口比重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加工品的出口逐渐的取代了原材料的出口。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水平及保鲜技术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
三、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内条件
经济的全球化,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 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
(一) 有利条件
国际化步伐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从长远的上看, 对于我国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对我国的农业产业调整有了更多的空间, 促进我国能够在区域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面对国内市场, 更多的是面对世界市场, 为给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国的畜牧业、园艺业以及特色农业的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 极大地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并由此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我国按照相应的国际规则, 不断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给以我国的企业很多的优惠政策, 从而促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引进, 对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断地促进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当中的合作交流。给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 不利条件
但是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的状态, 在整体竞争上优势较少, 出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生产方式上和国际市场的要求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同时由于农产品贸易当中的技术壁垒的逐渐增多,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保护率是非常低的, 甚至是在长时间内处于负保护的状态。在我国的相应的农业保护措施当中, 除了对于粮棉油的补贴之外, 对于其他的农业则是没有太多的政策扶持。时间以来, 通过工农产业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农村的不合理负担等, 使得农业的利润转化为工业生产的累积。在很多的情况下, 我国的农业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 还需要利用一部分的农产品来换取外汇来发展工业, 而不是为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国际市场作为导向, 不仅仅是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 同时还要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发展外向型的农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就目前来说,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于本国的农业进行着不同措施的保护。发达国家在长时间内都给本国的农业发展提供非常多的补贴, 使得农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在进行国际化政策指定的过程中又使得农产品处于主导地位。但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少的。我国的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同美国相比有着非产大的差距, 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使得我国的农业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经营比较的分散,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的投入比较少, 利用效率非常低, 在农业科技的开发投入相对其它的产业来说比较的少, 物质装备水平不高, 品牌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非常慢, 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少。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资金、资源以及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上是出于劣势的。就拿美国来说, 其耕地、森林等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在世界前列, 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虽然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全部人口的3%, 但是却有着非常大的生产效率。美国作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由于其自身的农产品物美价廉, 因此很多的出口种类在世界上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农户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之间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使得我国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落后状态的,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农业生产中的专业化和细致分工的企业非常少的, 即使是先进企业, 规模也比较小的, 组织能力也是比较差的。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是处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状态, 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 很难利用合理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即使勉强采用了, 也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而收效甚微, 导致农民在进行生产和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的方式很少。同国外的大市场接轨的过程中, 由于小用户很难获得完整的信息而导致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没有广泛的市场认可, 竞争力比较低, 很难进入到大的市场当中。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 组织化的程度比较低, 缺乏相应的行业内部竞争的协调机制, 使得我国的企业与国外的集团化企业竞争中有着非常大的劣势, 于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 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 使企业的利润大大的降低, 甚至还导致很多的国家进行反倾销制裁。很多的农产品在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只是停留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 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使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3、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
发达国家利用环保、安全的名义设置贸易壁垒, 成为了我国农产品输出的严重障碍。随着世界各国逐渐的对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对于农药残留、污染等等检测指标的严格限制, 检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时常发生, 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技术壁垒的产生同时还会引起连锁反应, 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的技术壁垒在本质上就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之间的较量, 虽然有着很多不公平的状况, 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以及法律制定等问题上还有待完善。我国的农产品从进行生产和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的标准化程度很低, 很多的综合性的标准化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目前的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近年来,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使我国的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要求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四、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 我们必须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提供高效合理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实践可以知道, 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尽快的制定符合国际要求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 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管理、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体制, 统一生产和对外贸易政策, 将农业生产同外贸有机的结合起来, 完善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策, 提高相应的行政效率和水平。我国政府需要增加对于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 从不同的渠道增加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 让农民抓住机会掌握相应的技术, 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 还需要不断地增加对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于国外技术标准和法规以及应对技术壁垒措施的研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同时从我国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上考虑, 我国的农业政策首先是要增强透明度、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二)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
我国在进行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重点放在具有自身资源优势、专有技术、绿色无公害的产品领域。在资源上, 我国地幅辽阔, 有着特殊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品质优于其他国家, 甚至超过了引种地。因此, 我国在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同具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增强我国的生产要素, 不断地促进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 我国政府和银行要坚持在发展农业上作出努力, 从而发挥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方面, 我国要注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 在全国进行环境的之力, 从而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更加的优化。
(三) 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
1、制定科研带动的战略目标:
将提高农业科研、生产综合实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加快我国的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室的水平。同时, 有重点的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通过加强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通过任务带动人才培养, 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2、确定提高质量的具体目标:
要通过科学技术, 不断地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我国的科研力量, 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 培养出具有优质、高效的品种, 同时还要加大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要严格的按照国际标准或者是客户要求来进行生产和加工, 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有着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3、以农业科技园为载体:
作为是外向型农业的窗口, 农业科技园是新技术开发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进一步改造的重要途径, 是我国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力支持出口龙头企业, 尽快的实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造, 不断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同时要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 从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农产品的相关开发, 促进我国的农产品发展向精加工方向发展;
4、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将自然能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主要的原则, 在保护的过程中注意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抓住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优化林种结构, 将恢复和扩大植被的覆盖率同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机的结合起来, 调动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加大力度推行退耕还林,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总之, 面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实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在新世纪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将国际市场的要求作为主要的前进方向, 将优势产业作为基础, 依靠县级的技术, 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种类和质量, 提升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空间,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体系。将提高质量和利润作为主要目的, 增加我国的农民收入,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 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农产品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从而实现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摘要:外向型农业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出发, 全面分析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 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向型农业,问题,政策
参考文献
[1]程国强.《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2004年2月
[2]朱允卫.《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11月
[3]祁春节.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 (4) :22-23
[4]姜丽.王生林.山东省外向性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5) :35-37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9
农业结构调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是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中心环节而展开的, 以提高质量、优化品种为中心的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 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特别是当前粮食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 是对基础层次结构调整的提升, 有其合理性和紧迫性。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中心的调整,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保持同步, 是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和实施手段, 国家和地方农业总体部署的具体体现, 保证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身代表了市场和农民的需求, 是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基础, 使人们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动权, 识别目前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的机会与挑战, 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战略的认识, 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科学性, 保证农业机械化服务于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反映市场和农民需求, 略限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保证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有利于增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动性, 此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健康、快速和协调发展, 提高人们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以帮助其确立科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观。能够使人们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动权, 时刻指引着农机人朝之奋斗。可使农业机械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二、农业结构调整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关系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是内因, 为农业机械化的结构调整和总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农业机械化是外因。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手段。
农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调整: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 第二阶段是1985一1992年, 第三阶段是1992一1995年, 第四阶段是1996~1999年, 第五阶段是2000~至今。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发展到在政策上鼓励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到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和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以强调供给为目的, 适应农业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和专用化需求, 是向农业深度、广度进军的一次质的调整。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考虑了农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兼顾“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搞好组织结构调整,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跳出传统农业圈子来进行调整, 与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得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将农副产品深加工放在突出位置, 重视区域结构调整, 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需要。农副产品在农业中占的比重很大, 发展拳头产品和特色支柱产业, 优化区域结构。增强我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和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生产, 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应重新审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指标, 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是对农业机械需求的影响。够满足新开发产业要求的新型农业机械, 为农业机械化的结构调整和总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具体表现在水果生产机械、牧草机械与秸秆养畜机械、节水灌溉机械、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机械设备、农村城市化建设机械、农业设施的广泛应用更需要有先进、适用农机;因此农业转向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是必然要求和趋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工作, 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新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机服务面要广, 农业结构调整要求推广机具要新, 农业结构调整要求信息技术和设备自动化程度要高, 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机械化法制化管理要严, 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机系统服务质量要优。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农业机械化, 加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机械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 确保农副产品加工增值需要农业机械化,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需要农业机械化, 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需要农业机械化, 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 将农副产品深加工放在突出位置。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战略模式
适应性战略是以“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为指导思想, 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协调、功能完备、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机械化新框架, 全方位地去审视现有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农业机械化为农、林、牧、副、渔业服务, 农机应从数量型逐渐向质量、高效型转化, 抓紧知识更新和人才培养, 把农机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实现突破式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发展伴调整、调整促发展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主整体效益原则。
适应性战略基本内容为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 使农机装备向现代化方向突破, ;提高渔业及畜牧专用机械动力, 调整农业机械化作业范围, 使作业向深层次方向延伸。在服务环节上, 由当前注重产中服务, 在服务区域上, 由当前注重向山区和城郊农业延伸。注重种植业, 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水利工程和林业机械化延伸。调整服务组织形式, 使其向产业化方面发展。应着重培育发展农机服务协会、农机股份合作组织和农机专业户。调整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 使其向优化方向推进, 调整农机管理与发展理念, 使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基本措施。加强农机科研、狠抓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是关键, 以购机补贴为契机, 全面推进农机结构调整, 农机管理部门转轨变型与加强宏观管理是内因, 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根本, 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是基础。
参考文献
[1]仲农:《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新特点》, 《农业装备技术》, 2004, 1。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10
从本质上看, 产业结构就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调整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调整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配和转移。而经济增长的含义具体指的是经计量在质量和数量上获得提高和增长。自1998年到2010年间, 我国基本每一年都会发生天灾, 还有的年份天灾比较严重, 一年就发生多起, 而农业的发展受气候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天灾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使我国农业生产量下降。这样就造成农产品的供求产生波, 直接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具体方法
1.1 出现要素转移效应
如果经济结构出现变化, 一定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在某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资金和资源等会出现一定的收缩, 但是在另一些产业或者是部门之中这些资源和资金等又会出现扩张现象。这种情况就会促使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发生流动, 但是这些生产要素一般都会向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和生产收益较大的产业或者是部门流动。在这些资源和要素出现转移之后, 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也会不断的提高。而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就是通过调整各种要素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种植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且种植业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即使到了现在, 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也大于50%。与种植业相比, 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小得多。但是从生产率角度来分析, 种植业在农业四部门中生产效率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种植业的比重就明显的减少了, 而其他几个却明显总多了。在这一调整过程中, 大量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从种植业逐渐向渔业、林业和畜牧业中转移, 这就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并且从长远来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促使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经济是十分有利的。
1.2 生产优化效应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对生产的一种优化, 通过对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农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状态发展。在传统的农业中主要是人力劳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如今的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 还包括了其他众多的生产活动, 例如运输、加工等, 这些都能够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化, 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 区域布局效应
通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能够使得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更加的合理, 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打下基础。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合理的区域产业机构调整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规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两者会相互制约, 但与此同时也会相互促进。经济的增长会引起结构的调整优化, 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则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1 积极创新发展新型农业技术,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化进程
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 需要更加的重视, 必须要加大投入, 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增强农业产业内部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并且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具有深度和更加的广泛, 进而发挥出产业关联的作用,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通过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进行影响, 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得成本不断的降低, 进而使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减少, 并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会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工具、生产工艺、新材料等, 进而能够使得经济分工更加的明显,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2.2 通过对农产品需求的刺激,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长期来看, 需求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不会十分的明显, 但是从短期来看, 需求的便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产值结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 当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动时, 农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从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来看, 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改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2.3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资本化
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业供给的改善。想要使农业经济能够长期的增长, 就需要对当前的农业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调整来促进要素的转移, 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对农业供给进行调整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 例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口因素等等。在进行调整时, 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求的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农业用地的最低限度保证的基础上, 然后才能够去进一步的讨论如何进行结构调整。人口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程度, 因此需要保障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平衡。农业资金供应资金的丰裕程度与投向偏好会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 我国的情况是总体资金丰裕, 但是农业供给资金严重不足, 而且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因素则是指农业生产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部门, 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农业部门的大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经济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 农业经济却仍然是一个较弱的方面。希望通过论述能够让广大的同仁对我国农业经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晓群等.加入WTO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
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持
1 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评价
1.1 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引导、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过渡期,财政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持,主要是发挥积累、分配、调节、监督等财政职能,一方面积累资金,搞好分配,改进投入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投入效果;一方面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纠正市场调节的偏差,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农村和农村产业的全面发展。
1.2 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标准
(1)坚持市场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仅是遵循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简单原则,更重要的是建立起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运行机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及保护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法律体系等,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坚持依靠科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不能仅靠政策引导,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注重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应根据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展示特色,使整个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
2 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状况同土地占用和劳动力就业状况不相适应。一般情况是种植业占用的土地资源明显偏小,而林、牧、渔专业所占的大量土地资源没有得到较充分的治理、开发和运用,形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村劳动力投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存在为数不少的闲余劳动力,形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结构差,既削弱了市场部分能力,又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科技含量低的主要表现是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原因之一是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运用率低,由此带来了农产品和某些加工产品品质不佳,造成大路货积压,优质和畅销农产品和加工产品长期紧缺。
(3)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增值偏少。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存在重生活服务、轻生产服务的现象,削弱了农业科技应用的力度,造成产前、产后服务的不足,形成了市场信息交流滞阻,不利于农户同市场的联系,降低了农村生产的市场应变能力。
3 财政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更新支农概念,从农村对财政的总体要求出发真正落实到“财政支农”。
过去的“财政支农”单纯着眼于“大农业”的农业。实质上“农财支农”的概念应以农村这一地域为对象。这就要求财政突破原有的农口部门的实践,把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教育、卫生、民政、市管等有关部门,都纳入支农工作的范围,明确有关支农工作的事权,由农口统一协调,改由财政统一协调。即把用于农村的各项资金纳入统一协调的范围,在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由主管财政支农资金的职能机构统一协调,为确保统一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开。
(2)抓住当前良好契机,努力开辟更多的支农财源,不断增强支农实力,加大投入力度。
应继续确保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逐年增长,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和粘合作用,启动信贷资金和各种社会资金的投入,运用世行贷款和引进外资及台、港、澳和外地资金投入农业,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新的提高和发展。
(3)坚定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完善社会服务组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4)搞好整体规划和项目管理,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应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良性的生态循环为主旨,搞好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通过总体规划和立项审查的两道关口,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充分起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
(5)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农业结构调整论 篇12
《论合作社》是列宁晚年著作之一, 此篇文章集中反映了列宁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思考与看法。想要全面准确把握列宁合作制思想, 必须深刻领会《论合作社》中的科学内涵。在《论合作社》一文中, 列宁首先强调了合作社的性质问题。十月革命伊始, 列宁将合作社定性为资本主义性质。随着实践的深入, 他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 在《论合作社》一文中, 列宁彻底改变了这种思法, 他明确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 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 文明的合作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见, 列宁已将合作社看做是发展农业的重要环节。第二, 列宁强调, 合作化应当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保障个人的利益。列宁认为在推动合作化进程中, 必须贯彻决不能剥夺农民的原则, 按照自愿参加的方针, 要在保证参舍农民个人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 善于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促进农业发展。第三, 列宁强调发展合作化离不开国家帮助与财政援助。列宁在阐述合作制理论时着重强调国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对合作社帮助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不能把国家支持仅仅看做是对合作社流转的支持, 而是要在财政、组织、技术, 政策上支持那些真正参与合作社流转的居民群众。
虽然列宁为俄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由于受历史、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 列宁仅为俄国农业发展提出宏观构想, 而具体实施方面阐述的并不十分清楚。同时由于身体状况不佳, 列宁在提出合作制思想后不久即去世, 未能将合作制思想有效贯彻下去, 留下巨大遗憾。
二、列宁合作制思想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
虽然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存在缺憾, 但他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生产力低下, 经济关系复杂, 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尤其在农村地区封建剥削依然存在, 地主、富农势力仍然强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1953年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农业合作化运动。此次运动大体上遵循了列宁的合作制思想, 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对农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 并结合中国实情提出“两个飞跃”思想,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合作制思想。
农业改造实现了私有制下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由于改造操之过急, 导致农业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相脱离, 给中国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后果。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在列宁合作制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表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两个飞跃”思想是对中国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是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体现了邓小平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
三、列宁合作制思想对中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启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乡愁的精神家园, 农民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在不同时间, 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了道路, 为发展中国特色农业指明了方向。虽然我国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列宁论述的合作社有所不同, 但就其性质和润涵的思想而言是相同的。《论合作社》发表已将近100年, 尽管今天的社会状况和历史条件与《论合作社》诞生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论合作社》中阐述的基本思想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具有重要启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列宁强调:“必须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 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经济组织, 使用机械化生产、加工。所以农民合作社在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过程中, 必须保证有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支持。列宁在《论合作社》中反复强调国家援助的重要性。因此, 国家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加强财政投入, 制定完善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合作社, 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重农固本, 是安民之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而农业问题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农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因此, 要在列宁农业合作制思想的指引下,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科学调整农业结构,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
摘要:列宁农业合作制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列宁不断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凝结了列宁对快速推动俄国农业发展的毕生心血。列宁农业合作制思想包含广泛, 涉及合作制的原则、方法、性质等, 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开创了道路。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农业集体化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及正在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列宁农业合作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列宁,合作制思想,农业合作化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9.
[2]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5-26.
【农业结构调整论】推荐阅读:
农业结构效益06-08
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06-25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0-12
公司农业结构调整方案10-20
农业产业结构05-14
农业经济结构07-10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11-06
农业资金投入结构11-10
农业经济结构环境调整06-08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