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024-06-18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共12篇)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1][2]根据这一科学论断,国内对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且形成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这样一个基本共识,但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农业是对生态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产业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过程。特定的农产品生产对自然生态资源及其空间分布与组合有着特殊的要求。那些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标性农产品,是特定地域生态环境的产物,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是中国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主攻方向。

1. 什么样的地域生态环境决定着生产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借助劳动手段利用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控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不同,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不同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域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品质存在差异。正是农业生产的这种自然规律,决定了什么样的地域生态环境生产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浙江西湖龙井茶如果在湖南生产必然会失去其独特的品质,山东烟台苹果如果长在海南则会无法入口,名特优农产品无一不是在特定的地域生态环境中生产出来的。

2. 什么样品质的农产品决定着什么样的市场品牌价值

在日益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品质决定着价值和影响力。农产品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品质。在中国各地,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或经过人们对农产品品种、生产方式的不断探索,或通过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现代技术手段,去芜存菁,形成了众多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标性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仅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具有地域特定条件下独特的文化底蕴、工艺技术,而且是经过自然和人工手段优胜劣汰的,能适应或引领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因而在市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由于这种优势根源于“自然垄断”的地域生态资源,是其他地域所不能模仿的,因而也是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品牌价值的。从中国现有的品牌农产品来看,无一不是来自于特定地域的种植、养殖产品或原材料来自于特定地域的产品。反观那些分布广、大众化的农产品,同质竞争激烈,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即使生产规模再大、产量再高,也难以有市场竞争力,难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

3. 什么样的产地区域范围决定着什么样的品牌产品生产规模

农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地域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应的是特定农产品品种和人工培植手段。从地域生态环境来看,农产品生产的品种和品质取决于特定的生态环境,同一农产品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品质差异;从人工培植手段来看,种养的密度、规模、工艺等必须与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尽管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但前提仍然是遵循农业的自然规律,如果超越生态环境的阈值就会适得其反。从这一意义上讲,地标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其生产规模取决于特定地域范围及其资源承载力与合理的生产手段,盲目扩大规模必然会损害品牌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前后海南香蕉种植大幅减产、2015年陕西多地油桃滞销、2016年湖南多地柑桔滞销等,要么是忽视地域资源承载力,不断追求高产,要么是超越地域范围,盲目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导致病虫害或品质下降、品质特色损害。这类案例比比皆是,教训十分深刻,其启示就是:地标品牌农产品的培育与发展,必须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以特定地域范围及其资源承载力为基准,走符合地域实际和市场趋势的特色道路。

二、农业扶持政策偏离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时指示:要打好“豆米牌”,“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3]这说明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像“豆米牌”这样的地域品牌应是农业政策扶持的重点。而当前农业扶持政策未能突出地将具有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的地域品牌作为重点,导致不少地域性优质农产品无法成为品牌。

1. 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偏离

供给侧要求农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不仅要生产出来,还要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但是,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支持政策特别重视农业规模生产,以农业产量和规模为依据决定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奖励,而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结构。如国家对种粮大县的支持奖励政策,就是依据种粮大县的粮食产量、生产规模进行奖励,没有考量种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质量和市场的销量,造成了粮食的供给与需求脱节。国家对种粮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农业扶持政策,也是以规模为依据进行补贴和奖励,没有考虑这些大户和企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在这种支持政策下,一方面,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低品质粮食被大规模生产,然后以保护价的形式收进仓库储存,最终因不被市场所需要只能在仓库长期存放。国家粮食局在2015年10月8日发布的通知中,就用了两个“前所未有”来形容粮食库存形势:“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4]如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东北“大粮仓”,是目前全国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地,玉米的库存量就占全国库存量的一半。另一方面,优质的品牌粮食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造成了国内粮食供求出现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现象。

2. 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偏离

长期以来,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由国家宏观控制,国家利用收储政策调节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相对很低。如国家粮食保护价不由市场形成,粮食收储价格政策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尽管粮食保护收购价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却忽视了粮食市场的供给结构平衡,没有注重市场消费结构的均衡,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导致了粮食生产的盲目性。如前几年对玉米收储的市场调控政策,就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不管区域地理条件是否适合生产优质品牌,一律采取单一的价格政策,诱导北方地区一窝蜂地种玉米,使玉米去库存的任务至今巨大,这就是过去粮食市场调控政策造成的苦果。

3. 农产品经营支持政策偏离

我国农产品经营支持政策一直是由农业生产支持政策所决定,经营政策支持的大多是产量高、规模大的农产品,而不是以具有市场品牌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主,导致品质低、市场需求层次低的大宗农产品严重过剩,即使产销对接也无法解决去库存问题;高品质、适应市场中、高层次的特优农产品十分短缺,却难以得到经营政策的有效支持。特别是国家粮食企业经营政策的数量导向,对粮食进行不分品种、品质予以无条件收购,造成粮食收购量、库存量不断攀升,库存目前居于历史最高水平,高达相当于一年的粮食产量。而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品种的库量存超过同品种的年产量,尤其是玉米库存量占到了粮食总库存量的50.3%。[5]这样的政策造成两难困境:不进行保护价收购就会危及粮食安全,进行保护价收购就会危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区域地标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中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农产品总量充足,温饱型农产品已经实现供需平衡甚至产能过剩,中高端农产品消费的市场空间很大但供给不足,如何确保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蕴育了诸多具有地理、历史、文化品牌价值的地标性农产品,其所具有的特殊品质,迎合了当今时代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上最具优势和竞争力。大力培育区域地标品牌无疑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

1. 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地标产品最具比较优势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农产品供给与消费日益丰富、多元,农产品消费总的趋势是从低层次、单一化不断转向高层次、多样化。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农产品消费进入整体结构转型期,消费范围不断拓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日益突出,消费选择从侧重农产品数量转而侧重安全、质量、花色、品种、品牌、品质和特色,综合了特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区域地标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随着“互联网+”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农产品消费便捷性大大提高,地方的名特优产品一上市就可以进入到每一个普通家庭,使诸多的区域地标产品供不应求。与消费结构转型相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区域品牌型、品种差异化、品质高端化、资源特色化为主的竞争,只有那些结合了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法,形成了与众不同品质和人文底蕴的地标农产品,才最具有市场“比较优势”,是最难以仿效和超越的。因此,推进以区域地标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农业结构调整,必然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2. 推进农产品去库存:地标产品最能引领市场需求

自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产品“去库存”提上了议事日程。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1年到201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由6.7%提高到13.9%,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6]但与此同时,以粮食、棉花等为代表的部分大宗农产品却库存大增,大量“非必需进口”农产品进口,导致国内部分农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从农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长期注重产量、规模,忽视特色、品质、效率,导致农产品供需错位所引起的。在今天这样的信息化时代,低端农产品滞销、积压往往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卖难”的案例,大多是因为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消费需求引起的。而特色化、多样化、精致化、品牌化的区域地标农产品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即使是库存积压较重的稻米,那些在得天独厚地理条件中造就的优质稻米从来就不愁销路。从这一意义上说,“去库存”就是要改变传统保“温饱”的数量增长模式,从适应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出发,引导农产品供给结构重心向适应资源环境、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的区域地标产品转变。

3. 促进农民增收:地标产品最具增值潜力

众所周知,当前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并已经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中国农业正承受着农产品成本“地板”上升与价格“天花板”下压的双重挤压。今天的农民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谁来种地”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赖于农业效益的提高,有效应对这种双重压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区域地标产品既具有有形产品的效用,也因其反映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从而具有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对于普通的农产品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尤其是如果注册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般都会带来产品大幅度的增值,并形成对整个区域农业的带动效应,这已经为广泛的实践所证明。同时,由于区域地标产品只能在相同的水土、地貌、气候的地域内生产,其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都相对容易组织,可以节约产业化成本,并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关联的潜力,可以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是当前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四、区域地标品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1. 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以区域地标品牌为导向

农业发展已经从产业时代迈入到产品时代,推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在最适宜的地方培育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中国这样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各异、农业地域特征鲜明的农业大国,农业区域结构布局必然要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以具有与生俱来的资源稀缺性、产品唯一性、品质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区域地标品牌为导向,优化农业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引导农产品向最适宜、最有优势的区域集中,避免区域农业同质化恶性竞争,适应个性化消费时代市场需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引导重点发展的具体农业产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以外向型、高科技农业为重点,着力培育附加值高的区域高效农业品牌;平原地区应充分发挥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地理优势,促进种养结合并积极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着力培育区域优质产品品牌;生态脆弱地区应重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城市效区应围绕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着力培育区域精致农业品牌。国家应发挥农业补贴、价格调控、金融支持、政策保险等政策手段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培育区域地标产品,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品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同时,要加快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创建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发展体系,强化对区域地标品牌的培育和保护,打响地域品牌名片。

2.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以农业资源环境为基准

农业品种结构决定着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品种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应基于消费导向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农业资源配置由注重农产品的规模化向注重农产品的特色化转变,大力开发农产品品种与地方气候、土壤、水质条件相适应的地方名特优产品,注重对独特资源、传统工艺、农耕文化等的挖掘,扶持发展区域地标农产品品牌作为名特优产品的主攻方向,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要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农业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开展农产品地理资源普查,立足对各地农业资源的分析评估推进农产品品种开发,选育、开发区域资源优势明显、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区域地标农产品,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一县(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同时,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体系,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商标注册,加强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科研院所与县乡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市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品分等分级、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贮运包装等方面的标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尤其是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保障区域地标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地标品牌经营为引领

以新模式、新技术、新思维引领农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趋势,农村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业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区别于大众化的农产品,区域地标产品具有功能多元化、价值高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的先天优势,是发展农业新业态的“领头羊”。为此,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以地标产品为纽带推进品牌化经营,尤其是以企业为龙头加强对区域地标产品加工的引导,推进资源性产品向初加工、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中国名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立足壮大地标产品品牌,支持建设一批与原料基地紧密衔接,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并着力打造多元化的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实体交易和电子商务有机融合,以此推动农业结构向全产业链调整。充分挖掘地标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工艺特色,将地标品牌经营与自然观光、人文体验、生态休闲等融为一体,引导发展传承农耕文化、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国内对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且形成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这样一个基本共识,但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地标品牌

参考文献

[1]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2016,(09).

[2]蒙志军,刘文韬,唐婷,贺佳.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N].湖南日报,2016-03-09.

[3]赵赫男,王丹丹.从好产品到好“品牌”[N].吉林日报,2016-08-12.

[4]降蕴彰.全国粮食库存达历史峰值去库存成当前关键[N].经济观察报,2015-11-01.

[5]崔书文.专家谈粮食如何去库存:增强粮食安全持续性和稳定性[N].经济日报,2016-05-23.

[6]吴琼.农产品去库存,高度进口须改变[N].新华日报,2016-01-14.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2

詹小柒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农业局6553

31摘 要:新时期新阶段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赢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主动权,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进口农产品增加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不可低估,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也不如乐观。如果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势必加剧国内农产品的“卖难”,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我国农业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关键是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本文就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

1.1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当前要重点解决农产品总量过剩问题

所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包括4个方面:一是要满足供给,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二是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四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产品消费不足,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是两条:一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减少小而全,实行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使农民互为消费者;二是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农民“市民化”扩大消费群体,拉动农产品消费。实现农民身份由单一的农业劳动者转变为二三产业的生产者、二三产业的经营者、农业工人、农业企业家和城市市民。

1.2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实现

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要讲究不同区域的调整重点。这涉及到不同区域的战略性定位,只有明确在战略性层面上的分区域结构调整路径,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不同的要素增长极,实现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实现调整的“战略性”。东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定位是“局部地区的现代化集约农业”,在突出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农业表现为高投入、高效益,其中外向型农业将占很大比重。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定位是“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定位是“突出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应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与发展特色水果、特色种养业并举,同时充分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通过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在非均衡发展中实现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1.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要通过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相对于适应性结构调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时间跨度很长。在2002年农业部安排的课题研究中,有关课题报告提出了4个阶段的划分:一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调整供求关系阶段(1998~2005年);二是以优化区域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阶段(2003~2010年);三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阶段(2010~2020年);四是以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依托,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20~2030年)。但重要的是在近期(2010年前)着重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努力实现8个方面的目标:第一,农业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凸现;第二,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市场网络形成;第三,农产品产销衔接,供求平衡;第四,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第五,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东部地区逐步形成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第六,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第七,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工农协调发展;第八,农业管理体制初步得到改善。远期(2030年前)实现两项目标:第一,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第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2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切实保护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利益

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同时也是弱质群体。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必须在政策上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在结构调整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培训农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根本动力。

2.2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点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按比较优势布局”和“按市场优势布局”,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的作用。通过制定农产品区域优势布局规划,帮助基层解决往哪里调的问题,为各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是指导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2.3发挥农业的耦合效应

单一的农业结构不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当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大力推行草田轮作制,建立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配置完善的农田、草地和防护林体系,这对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稳定粮食生产是基础,发展畜牧业是重点,农业产业化是龙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林业是农业的屏障。发挥农业的耦合效应,建立适应中国农业资源状况的农林牧副渔生产的综合结构体系,需要加强行业之间的协作。

2.4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是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稳产基本农田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国家食物安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农业设施在生产中的基础作用。

二是建设农业信息体系。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技术、书刊等多种形式,向农村传递信息,帮助农民了解信息和市场,让农民掌握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

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标准化,发挥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

四是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发挥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发挥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五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教育推广体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六是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保证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切实得到贯彻执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措施

3.1基于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

3.1.1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面向国外市场,以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畜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为主的养殖业;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3.1.2大城市郊区。应面向城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提高农业科技化与产业化水平为重点,强化产前、产后的良种、信息、科技、加工与贸易服务;以美化环境为重点,强化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

3.1.3粮棉油主产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力发展饲料作物,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真正形成;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全国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大力推广水、肥、农药高效利用技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3.1.4西部生态脆弱区。应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近期,重点是强化基本农田和基本牧场建设,以提高农牧场的承载能力,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的实施;加快发展优质棉花、糖料、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牧草、烟叶、茶叶、蚕桑和脱毒种薯等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生产,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减轻对粮食的需求压力。

3.2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3.2.1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要求,农业科技开发重点要从主要追求增产技术转向追求优质高效技术,从以粮、棉、糖、油、畜禽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为主转到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并重,从生产技术领域拓展到农业产后加工、保鲜、储运等领域。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变动趋势,超前进行农业科技开发。

3.2.2要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从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要求来看,重点要围绕高新科技的种苗、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高科技育种技术、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高效低本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农产品质量监测与动植物检疫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3.2.3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依靠农业科技促进沿海发达地区高效创汇农业发展,目前特别需要在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质量检测检验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在粮食主产区,依靠农业科技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以粮食为基础的高效农业,特别要搞好节水、节肥、省药技术、良种技术、粮食的加工转化技术等,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特别要加强特色种养业和设施高效农业的发展,注重节水农业技术、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2.4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只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才能更好地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目前在推广中要为农民提供籽种、苗木、种畜禽、菌种、农药、肥料、地膜、机具、仪器、设备等新技术;在产前尽量帮助农民解决作为这些技术物化形态的农技商品,并解决获得这些商品所需要的资金、信息等;在产后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加工、储运以及农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

3.3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

3.3.1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龙头企业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止重复建设。

3.3.2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较多,如从带动方式看,有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合理定价,以质论价,不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以及提供良种设备,资助周转金,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3.3.3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基地建设和区域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许多事实表明,产业化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和现有生产能力,把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我国不同类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性农业,建设一批创汇农业基地;中部粮棉主产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产品深加工;西部地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加强专业生产和基地建设;大城市郊区根据自身特点,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3.4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的大小,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龙头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

3.4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保障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3.4.1利用“绿色”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4.2加大对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引导和扶持区域发挥比较优势。

3.4.3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国内支持空间,为结构调整争取较大的余地。

3.4.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为结构调整保驾护航。由于我国农民及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经营能力相对有限,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且具季节性,农产品具有鲜活特点,这就决定农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保险水平还很低,农业保险运行远远不能适应WTO框架下的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我国农业宏观政策要高度重视农业保险问题,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梁勇(主编)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实务全书吉林电子出版社2003年7月

作者简介

加快推进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3

2012年12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勉励广东企业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广东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暴露得最早也最充分,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性的体会和认识也应该最痛切也最深刻。要继续大胆探索和扎实工作,力争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转型升级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汪洋书记反复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句“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的警言,可谓振聋发聩。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全省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并将其摆在了“路径”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实施“三促进一保持”、扩内需稳外贸、“双转移”、“腾笼换鸟”、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环保倒逼等战略措施,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推动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成为为今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的过程。

广东省环保厅出台的《关于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创建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环保达到较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将申报成为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工业园“绿色升级”的省份。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广东树立“生态为重”的理念,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广东建设的决心。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的广东省情正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新旧发展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快转型升级不仅是广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而且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不仅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共识与合力,努力创造产品附加值高、发展质量好、能够支撑人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发展模式,力争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调整企业战略加快结构调整 篇4

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实现均衡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 区域发展差距大。要想摆脱区域发展对于电力发展的影响, 确保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 就必须把发展的触角延伸至市场发达、资源保障能力强、电量需求潜力大的地区。华电国际作为一家成立于山东的发电公司, 企业资产最初只是集中在山东, 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为此, 华电国际制订了立足山东、走向全国的企业战略, 采取“建设”与“并购”相结合的方式, 不断加快向全国拓展的步伐。在建设方面, 华电国际在安徽宿州、宁夏灵武、河南新乡等地投资建设了多家电厂;在并购方面, 收购了四川广安、河北石家庄、浙江杭州、广东坪石等地的多家发电企业。建设与并购两措并举, 使华电国际的资产区域由成立之初的山东, 迅速拓展至安徽、四川、宁夏、广东等12个省、区、市, 公司控股参股发电企业也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了2010年底的30多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仅确保了企业经营安全, 而且还大大增强了企业实力。公司成立16年, 装机容量较成立时增长了12倍, 资产规模增长了23倍, 累计向社会供电6200多亿千瓦时, 营业收入1560亿元, 净利润100亿元, 公司初步实现了建设“全国性现代化优秀上市发电公司”的奋斗目标, 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互补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后, 我国发电企业已完全融入市场。企业经营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依靠发电产业, 已很难获得理想的利润空间。为此, 华电国际加快拓展与发电紧密相关的产业, 上游向煤炭以及与煤炭供应紧密相关的铁路和港口延伸, 下游依托供热机组向热力供应市场延伸, 以煤保电、以煤带电, 逐步形成“煤电一体”、“电热一体”的优势互补产业格局。所谓“煤电一体”, 就是在确保做好发电这一主业的同时, 紧紧抓住国家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的机遇, 积极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 尽快占有煤炭资源并尽快形成产能, 以最终形成煤炭自产自用的局面。2009年以来, 公司投入大量资金, 在煤炭资源相对充裕的山西、宁夏、内蒙古区域开展了一系列收购活动, 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 使得煤炭资源的占有量达到了14.9亿吨, 规划产能达到了1080万吨。所谓“电热一体”, 就是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 大力推行热电联产方式。这样做, 既可以替代传统供热用小锅炉, 提高煤炭的终端利用效率, 有效控制碳排放量, 同时也增多了企业的效益增长点。近几年, 华电国际筹措资金, 对所属企业的一些纯凝机组进行了改造, 使得这些机组在生产电能的同时, 还可以向工业用户以及城市居民提供供热服务。至2010年末, 华电国际热电联产机组比例比2002年提高40个百分点, 供热能力可望达到3258万吉焦/小时。“煤电一体”和“电热一体”, 有效拉长了华电国际的产业链条, 使华电国际实现了电、煤、热之间的优势互补, 为企业永续经营奠定了重要基础。

调整优化电源结构, 实现多元发展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而发电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 在于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终端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华电国际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己任, 确立了“优化发展火电, 大力发展水电, 积极发展风电, 探索发展核电”的方针, 逐步减少对于煤电的依赖, 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鼓励所属老企业通过“上大压小”实现装备升级。截至目前, 华电国际先后有6家企业通过“上大压小”实现了机组更新换代, 公司3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比例达到了87.2%, 在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名列前茅。二是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在水力发电方面, 实现了对四川杂谷脑流域的控制权, 正在建设四川泸定水电站;在风力发电方面, 建成了山东莱州、内蒙古开鲁、宁夏宁东风电等风电企业;在太阳能发电方面, 投产了宁夏尚德太阳能电站;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 相继投产了山东枣庄、安徽宿州等秸秆发电项目。这些新兴清洁能源项目的建成投产, 对优化华电国际的电源结构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预计到2013年, 华电国际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容量将占控股装机总量的10%以上, 并努力获得一个核电厂址的开发权。

调整优化装备结构, 实现高水平发展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5

目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4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6 《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8 特殊保护的通知》.........................................8 《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9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延长............12 旅游厕所用地政策适用期限的函》..........................12 《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13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通知》......................13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特色田园乡村..................16 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16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19 富民工作的实施意见》....................................1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发〔2018〕1号)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强化监督考核和地方政府责任。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 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要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2018.5.1颁布实施

加大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力度。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落实中央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机制,完善省内统筹调剂使用办法,所得收益通过预算安排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认真总结常州市武进区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根据国家部署扩大试点范围。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户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的农房及宅基地,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但不得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通 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完善农业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对于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奖励。《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

(苏委发〔2018〕1号)

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推行土地规划空间、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指标县域内调剂使用。落实土地指标优先供给政策,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用地,对于利用收储农村闲臵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

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管理机制,对 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有序编制村庄建设详规,加强村庄空间管控,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整体风貌的合理布局,2022 年实现行政村村庄规划全覆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四个百万亩” 生态底线,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四个百万亩”保有量稳定在 410 万亩左右。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导向,开展镇、村两级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行动,以市(区)或镇(街道)为单位优化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引导一二三 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总量控制、存量优化” 原则,全面开展镇级“三优三保”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腾退整合闲置、低效建设用地,盘活指标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等项目建设。《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

特殊保护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8〕1号)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禁止以设施农用地为名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休闲旅游、仓储厂房等设施;对利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要合理引导,不得对耕作层造成破坏。临时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原则上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临时用地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直接服务于规模化粮食生产的粮食晾晒、粮食烘干、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等用地确实无法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不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前提下,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论证确需占用且土地复垦方案符合有关规定后,可在规定时间内临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到期后必须及时复垦并恢复原状。《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7〕12号)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各地区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做好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用地安排,在确保农地农用的前提下,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集聚,合理保障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严防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用地控制标准,加强实施监管。

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突破建设用地规模、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文风貌的前提下,统筹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细化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加大土地利用综合整治力度,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安排一定比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产地批发市场 等项目建设或用于小微创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市、县,可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规范设施农用地类型。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兴建的配套设施,包括蔬菜种植、烟草种植和茶园、橡胶园等农作物种植园的看护类管理房用地(单层、占地小于15平方米),临时性烤烟、炒茶、果蔬预冷、葡萄晾干等农产品晾晒、临时存储、分拣包装等初加工设施用地(原则上占地不得超过400平方米),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实行县级备案。

改进设施农用地监督管理。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明确不同类型设施农用地的规划安排、选址要求、使用周期,以及结束使用后恢复原状的保障措施。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设立标示牌,标明设施农用地用途、面积、责任人和备案序号,接受公众监督。设施农用地的管理信息纳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和土地督察,防止擅自将设施农用地“非农化”。

鼓励土地复合利用。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地制宜保护耕地,允许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仍按耕地管理。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产业,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按照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改造建设民宿民俗、创意办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体验活动场所。

夯实基础工作。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定期更新耕地等农用地土地等别数据库,稳步推进农用地基准地价制定和发布工作,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产权保障和融资条件。

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林业、旅游、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共同开展本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分析,确定各业各类用地标准和用地保障方式,健全政策体系,联合执法监管,做好风险防控,合力推动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延长

旅游厕所用地政策适用期限的函》

(国土资函〔2018〕8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支持《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现延长《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中“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由旅游厕所建设单位集中申请,按照法定报批程序集中统一办理用地手续,各地专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政策的适用期限至国土资规〔2015〕10号文件有效期截止,即2020年11月25日。《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0号)

有效落实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资源和生态保护、文物安全、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各地应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法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加大旅游扶贫用地保障。

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对复垦利用垃圾场、废弃矿山等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各地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政府收回和征收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用于旅游项目建设的,可合并开展确定复垦投资主体和土地供应工作,但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依法实行用地分类管理制度。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由景区管理机构和经营主体与土地权利人依法协调种植、养殖、管护与旅游经营关系。

加大旅游厕所用地保障力度。要高度重视旅游厕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文明窗口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务作用。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游厕所建设单位集中申请,按照法定报批程序集中统一办理用地手续,各地专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引导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乡和村庄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管理办法,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可依法通过承包经营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未利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支持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建设旅游设施。促进文化、研学旅游发展。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机构土地权利人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特色田园乡村

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苏国土资发〔2017〕428号)

加强土地规划引领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和引领作用,秉持节约用地、绿色发展理念,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保障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加快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的规划控制指标范围内,综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政策,加大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力度,在村域空间内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推进土地整治、风貌指引、建筑设计等工作。

优先安排特色田园乡村开展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工作,推进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减量化”。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严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充分发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在调节气候、净化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安排省投、市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向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地区倾斜,通过“山、水、林、田、湖、村”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和支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地区,整乡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特色田园乡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鼓励和引导试点地区的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条件依法从事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切实解决设施农业、创意农业、规模经营等用地问题。

允许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自驾车营地等旅游新业态,并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需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依法划拨供地。

探索用地保障制度创新

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地区开展旅游项目点状化供地试点。探索旅游休闲生态观光建设项目用地,实行点状布局开发,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科学化、差别化、精细化、生态化的土地利用制度。支持回归乡贤按照相关用地政策,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和经营。鼓励回归乡贤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业产业,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创业创新。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回归乡贤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各试点地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可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回归乡贤建设农业配套辅助设施。《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

富民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国土资发〔2017〕313号)

加大对富民产业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对符合相关规划,经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不超过5年。过渡期满后需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的,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落实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对涉及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经批准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的,可按新旧土地使用条件下同一基准日地价之差核定补缴土地出让价款后使用。

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拓展农村众创空间,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发挥各项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支持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特色小镇建设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在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地手续后,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地区,省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新增用地计划配套奖励。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鼓 励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对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支持特色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农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荒地”、林地、湿地、水面等资源,鼓励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科技惠民平台和载体建设,促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强化国土规划引导。编制实施国土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自然生态空间,严格保护耕地、林地、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管控作用,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大力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到2020年全省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22%以下,实现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

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编制实施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切实加强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开展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每年用于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不少于30亿元,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按照相关规定投资或参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发展,开展山水林 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在重要生态区域内平整破损土地,实施土地盐碱化治理工程,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整治。加快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建设,2017年建成“互联网+国土资源”监测监管服务体系。

用活增减挂钩支持扶贫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使用管理政策,允许省确定的扶贫重点县(区)和扶贫重点片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一定规模在省域或市域内流转使用。黄河故道流域所涉及的其他县(市、区)、黄桥和茅山革命老区所涉及的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在设区市市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全省每年安排不少于1万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进行流转,流转收益专项用于搬迁农民安置补偿、农村土地整治、涉农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扶贫开发工作。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6

兴城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做文章,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农业基础地位。2008年粮食产量实现25.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7.3亿元,比2002年增长95.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4100元,比2002年增加1766元。目前,兴城市农作物的复种面积达15万亩,水浇地面积达20万亩,全市粮经作物比例已调整到60∶40。初步建立粮食、水产、水果、花生、畜牧、蔬菜6个主导产业。

一、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实施农业品种更新换代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引进农业新品种15个,推广新技术18项,新品种花生和大根萝卜普及率超过90%,脱毒马铃薯达到4.4万亩。实施了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工程,从2006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两年投入贴补资金140万元,引进花生和大根萝卜新品种,新品种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新品种大根萝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推广脱毒地瓜500亩。两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000余万元。

更新农作物品种后,农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2006年,兴城市被列为省级油料作物生产基地和花生出口基地。“红崖子”牌花生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黄小鸭”牌花生获日本、美国、法国、欧盟等国家和组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从山东、河北两省引进了目前国内比较优良的花生新品种“鲁花12号”、“花育20号”等25.79万公斤,进行新品种繁育,共繁育新品种250万公斤,应用面积10.3万亩。新品种花生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增产75公斤,亩增收450元。花生作为主要油料经济作物,已成为兴城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占兴城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左右,2007年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年总产量5000万公斤左右。红崖子乡花生批发市场是东北第一大集花生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有花生加工、销售企业22家,已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花生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二、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优势产业

土豆是兴城市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4.8万亩,近几年土豆增收明显。几年来,主管业务技术部门加强了对土豆种植的技术指导,在品种引进、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土豆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亩产土豆达到6000公斤,亩收入4800元。大寨乡是土豆种植生产专业乡,种植面积达到2.25万亩。大寨乡的土豆远近闻名,获得了 “关外土豆第一乡”的美誉。

果树生产向优质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果品质量,近几年来很抓果树管理,强化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建设标准示范园,目前有科技示范园20处,其中省级1处,为南大乡后山村果园,市级标准园19处。加强东辛庄花卉小区、南大黄金梨小区、望海葡萄生产小区及三道苹果、梨生产小区建设。其中三道沟的果品基地已成规模,管理水平居葫芦岛果业生产先进行列。

玉米是兴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兴城市开始引进玉米精量播种机,经过示范、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2BQF-2型玉米精量播种机采用气吸式单粒点播,省种、省工,每亩可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30元,深受农民欢迎。2007年全市购进玉米精量播种机137台,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三、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日光温室设施小区

近年来,兴城市设施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大棚已发展到2.5万亩,纯大棚占地面积1万亩,各类蔬菜大棚达到1万多个。新建省级日光温室蔬菜小区107个。2007年协调贷款1000万元,支持海滨乡发展3个市级蔬菜设施小区。

建设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小区,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开展集约化高效种植业生产的最佳途径。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小区生产是适应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设施蔬菜反季节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符合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要求,才有市场竞争力。兴城市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以此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2007年,兴城市已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暨“三品”生产整体推进项目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和有机食品6个。建立起了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兴城市姜女茂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老黄顶果品有限公司、兴城市益民蔬菜经销合作社、兴城市合盛源食品有限公司等5个绿色食品基地。确定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基地、兴城市姜女茂源果业基地为绿色生产示范区,并在显著位置树立了标示牌。示范区的建立为绿色食品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示范区完全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另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正业花生发展有限公司、兴和食品有限公司、兴茂花生有限公司等逐步发展壮大,农产品品牌如“黄小丫”牌花生、“红崖子”牌花生、“砚台河”牌葡萄、苹果等在市场上声誉逐步扩大。兴城市有“利世”牌鸭蛋、“高家岭”牌蔬菜、“汤上”牌热带鱼等农产品品牌共6个。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7

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概述

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指国家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 进行结构的调整, 使之能够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从而确保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完善。

经济结构包括多方面内容, 从产业结构来看, 我国进行结构调整需要适当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并不需要国家做过多的引导。同时, 从农业改革、轻工业与重工业的调整上来讲, 国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开展相关工作。另外, 经济结构调整还涉及分配、交换、消费等多个方面, 笔者就不做一一阐述。

二、商业银行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境况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行, 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经济结构调整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首先, 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国家在建设初期过于注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了经济结构调整首要关注的焦点。二是在积极推动外贸的过程中, 我国的进出口比例逐渐失衡, 廉价劳动力大量输出, 国内的经济发展大多依靠企业投资, 消费与生产的不合理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不稳。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期的国民收入差距逐渐加大, 国内出现的贫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

从这些现状来看,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商业银行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行业, 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首要引导和推动发展的行业, 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能够积极地利用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 这对银行的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的经济手段和相适应的行政手段出台, 因此商业银行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 能够找到发展的平衡点, 根据银行的发展状况进行内部机构或经营策略的调整, 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更好地开发业务, 使银行的经营模式逐渐走向多样化, 从而推动银行的整体发展。

最后, 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的过程中, 国家会适当地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 商业银行能够结合本行的业务特点及发展态势, 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 从而带动银行经济利益的增长。

(二) 经济结构调整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困境

第一,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地转变经营观念, 因此进行经营策略改革还有一定的难度。市场经济的深入及国际化环境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在具体的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由于银行领导层思维模式的固化, 甚至于对经济环境情况认识不明, 容易导致银行经营策略转变的滞后。第二, 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模式不能够适应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 在开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对有关企业的评估偏差易导致后期银行发展运营的不稳。商业银行的业务大多服务于企业, 而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 部分企业并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转变, 因此银行容易出现业务发展状况。第三, 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竞争激烈,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 并不能够联合起来顺应经济环境的转变, 从而导致部分商业银行的发展受阻。

三、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

(一) 结合国家的具体政策措施开展经营策略调整

国家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 另外, 为了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关法律条文也会得到适当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 商业银行需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银行内部经营策略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不仅需要国家进行引导, 更加需要企业的主动参与。作为金融行业的商业银行能够在这一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到自己发展的契机。通过对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商业银行要进行银行内部部门和人员的调整, 使银行的经营更加灵活。同时, 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调整需要商业银行的领导层充分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给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推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 领导层的决策关系到银行的发展, 而经营策略是银行发展的方向指导。

(二) 在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时进行业务拓展

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银行内部各项业务的支持。一方面, 银行业务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的流通与分配, 进而推动银行各项经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 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 银行能够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 并且通过对业务内容进行调整, 更好地发展经营。国家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时, 对相关行业的推动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因此, 在进行业务开发时, 商业银行需要对各企业进行发展潜力评估, 减少因业务发展失误导致的银行发展问题。

(三) 在进行业务拓展的同时进行融资渠道的开发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融资渠道也有相应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 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融资渠道进行适当开发。一方面, 银行需要更新自己的服务意识。融资渠道的拓展需要银行有前瞻性的服务意识。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环境下, 银行需要对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发展态势制定出顺应银行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 融资需要银行能够对行内资金和业务状况有全面的认识, 在开展融资的过程中, 结合各企业发展状况并对行内资金状况进行分析, 在确保行业经营模式正常的情况下, 进行相关融资业务的开发。

(四) 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竞争环境

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开发出多种业务, 更要与同行业其他商业银行一起, 创造出有利于发展的竞争环境。竞争环境的有序能够确保银行的发展稳定, 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策略转变也能够更好地开展, 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商业银行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浪潮下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 不仅需要银行根据国家的相关经济、行政政策做出适当的战略目标转变, 更加需要银行积极地推进内部改革, 在确保银行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开展相关工作。只有将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环境相结合, 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陈肇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的几点思考[J].传承, 2011 (05) .

[2]张国庆.“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要点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中国经贸, 2011 (15) .

[3]刘耀光, 曲相东.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

[4]吴来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基于湖南“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8

叶贞琴表示, 必须跳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来, 要把稳定粮食产量作为前提, 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根本, 构筑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于此, 文件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自给能力达到100%”的目标。同时, 文件将发展粮食生产作为调结构的重点任务之一, 提出要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 调整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

结构调整也是问题导向的顺势而为。我国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资源条件已经绷得很紧。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适应, 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种养结合不紧、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 粮经饲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 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一、二、三产融合不足, 农业比较效益低, 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这些问题, 成为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此次文件开宗明义地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绝不意味放松粮食生产”。文件提出树立大生态、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的新理念, 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 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 为农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今后, 农业发展空间将不仅限于在耕地上作文章, 还将“上山下海”、面向整个国土。

新一轮调整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第一轮结构调整主要是为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第二轮不仅考虑了自然条件, 还兼顾了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而本轮结构优化既基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市场需求, 更突出生态环境、突出可持续。为此, 文件提出要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 因地制宜, 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农业结构调整中国人膳食结构改善 篇9

60年间的变化, 令人感慨万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肉、蛋、奶极度匮乏, 市场凭票供应, 现在市场上各种畜产品供应充足, 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从过去过节的“稀罕物”, 变成今天百姓餐桌上的平常物。据统计, 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278.7万t、禽蛋产量2 701.7万t, 均居世界第1位, 奶类产品3 781.5万t, 居世界第3位;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4.9 kg、20.4kg、28.5 kg, 而1949年, 全国人均肉、蛋占有量分别只有4.1 kg、0.7 kg, 奶类人均占有量则更少;现在,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而蛋类则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8年的52.9%, 而奶类比重从1978年的8.2%提高到2008年的27.5%, 肉类品种也呈多样化发展;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 从1949年的3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4%, 增加到2008年的20 583.6亿元、35.5%。

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中, 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 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进程。2008年末, 生猪、肉牛、羊、奶牛、肉鸡和蛋鸡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56%、38%、44.6%、36.1%、81.6%和76.9%, 规模化养殖优势逐渐显现;畜牧业生产标准化逐步推进, 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目前已通过畜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正近2 000个, 畜产品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业化也加速推进, 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 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6.91万个, 带动牲畜饲养量14.6亿头, 带动禽类饲养量113.4亿只;畜牧业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 已形成了肉、蛋、奶等畜产品生产产业带。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10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在2009年2月5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 2009年要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推动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加快制定工业优化升级实施意见, 制定和实施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造船、汽车、轻工、有色金属、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振兴规划纲要,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 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千亿元级企业、万亿元级产业, 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在保增长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着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建设9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和2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创意、会展、商务等生产服务业, 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 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拓展国内建筑市场, 建筑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二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重点培育一批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 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鼓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快发展创新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 加快推进常州等一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推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和首购。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抓住有利时机更多更好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三是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完善与上海、浙江的合作机制,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创新体系、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衔接, 加快构建沪宁杭1小时都市圈, 促进我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大力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 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下, 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统筹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落实苏北振兴的各项政策, 大力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 积极支持宿迁实现更快发展, 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支持苏中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沿江开发和江海联动, 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引导苏南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扶持茅山、黄桥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援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 保质保量完成援建任务。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切实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动力机械;农机具;农业结构;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43

1动力机械

随着农业结构的的调整,土地所有制的变更,大型拖拉机作业已不太适应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因此,为了适应调整后的农业结构,小型拖拉机随之问世,并且其保有量逐渐增加。现在运用于农业生产及运输业的小型拖拉机、农用专用车,在农机市场已占主导地位。小型拖拉机及农用专用车,无论从价格上还是适用性上,都符合当前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地位,特别是小型拖拉机具有双重作用。农忙时用于农业生产,农闲时加入运输行业。小型拖拉机及农用车的普及运用,是新型农业结构的必然产物。小型拖拉机对普及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机械化起主导作用,没有小型拖拉机作业于农业生产,新的农业结构下的机械化很难实施,农业生产将滞留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上,所以新的农业结构又要依靠农业机械化来带动才能向前发展。

近几年来春旱连年不断,小型柴油机及水泵又逐渐走进每一农户。就地打井浇地抗旱已成为近几年春播时的新任务。水利建设及保护水资源,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已是当务之急。而要完成上述工作,必须有动力机械的配合。

2用于农业生产力的农机具

2.1耕整地环节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所有制的改变,耕整地作业机具也必须更新,由过去的大型宽幅作业机具转为小型窄幅作业机具,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这种改变,正是应合于农业结构的结构。

我们知道,土壤整地是农业生产基本环节,而耕整地过程必须由农业机械才能完成,所以,无论是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都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完成。双向梨及全方位机械深松技术的问世,又创造出新的耕地方式,为了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创造出良好的土壤基础。所以农业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同时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生产,又为农业生产创造新生机。

2.2 播种机的更新换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系

过去使用的播种机多为六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这种宽幅播种机已不适应一家一户的田间生产,它以逐渐被小型播种机所淘汰。现在小型播种机已占领播种阵地,且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越来越好,播种质量越来越高,机械化精密播种已成为现实。机械化精密播种机的问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节本增收的功效,充分体现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服务与导向作用。精密播种机的产生与利用,给一些农艺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2.3其他生产环节

目前中耕机具也是以单、双行为主,收获机也由过去的大型收获机向小型方面转移,这都是为了符合当前的农业结构。小型脱粒机的发展,也是适应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单位的又一体现。小型玉米脱粒机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方便,确保了粮食的及时上缴与出售。

3农业机械化随着作物布局及种植方式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发展

当大田作物以玉米为主时,利用玉米生产的播种机、中耕机、灭茬机等一系列机械发展得很快,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有些发达地区,种植玉米已达到全盘机械化。同时,人们也不断地挖掘玉米生产潜力,不断地寻找玉米高产的种植方式发生变化时(如大垄双行、玉米与矮棵作物间种等),玉米生产作业机具也有所改变,以适应其生产。近几年,有些杂粮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那么,适应各种种植作物的农业机械也将随之发展,以满足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4新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完成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就要依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来完成。我省近些年来推广的十几项农业新技术,无一离开农机化作业。例如:机械化深施化肥技术的实施,完全依靠机械化,我们知道,深施化肥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但如果没有深施化肥机具,化肥深施将无法实施。目前,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已广泛被应用,而且有些地区将此技术运用得相当好。可以达到在播种的同时,一次性将化肥 分层施到土壤中,一次作业完成播种及作物整个生长期全部化肥施用量,这种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免去施底肥和中耕追肥过程,减少机械作业次数,避免中耕追肥时机械对作物的损伤,且粮食产量相应增加,真正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迎合这种施肥技术“一炮轰”化肥随之产生。前面提到的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也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农业高新技术。还有节水灌溉播种技术,近几年提倡的具有三重效益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必须由机械化作业才能完成。这充分说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都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才能完成,只有农业机械参与的农业新技术,才能体现出它的先进性,才能有利于它的普及、推广。所以,无论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农业机械化都将伴随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生产的代表是完成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必备手段。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农业机械化都伴随着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必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发展,以利于农业生产。同时,发展后的农业机械化又带动新形式下的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离开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只能是空话一句。无论农业结构怎样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农业结构调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篇12

一、外向型农业的特征及其独特意义

外向型农业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通过进入国际市场, 借助国际分工来实现农业的再生产。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出发点主要是在国际市场, 和国际市场进行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相互交流, 通过国际市场来完成农业的再生产循环,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相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等, 形成具有国际规范的, 有利于相互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

(一)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主体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自身的产业的特征主要有:

1、由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国际市场上产品消费需求以及相应的结构模式来作为主要的依据, 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决定了外向型农业的产品出口的结构,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并由此影响着主体农业的结构变化。

2、由比较利益的原则决定。

发展外向型农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进行更多的外汇收入, 主要依据的是比较利益的原则,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这和主体农业当中所强调的不同的产品均衡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是就目前来说, 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产业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外向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

3、由国际市场的潜力决定: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是相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说的,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 供需量会有一个限度,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农产品以及相应加工产品的对外贸易上不存在着供求问题, 因此, 在国际市场中有着非常大的竞争潜力。这使主体农业的结构调整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二) 外向型农业的独特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外向型农业不仅仅是将农产品出口作为主要的目的的“创汇农业”, 更重要的是指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有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经济。即“外向型农业 (agriculture for export) ”: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 借助于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其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是国内市场, 而是国际市场, 同国际市场进行广泛的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双向交流, 借助于国际市场来完成再生产的循环活动;并建立起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 形成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因此, 通过发展外向型农业, 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日益与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结合, 是我国农业落实可续发展观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深刻分析国际经济环境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尤其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状况是我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国际环境。

(一) 有利环境

1、传统的农产品贸易趋于稳定: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当中, 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将会基本稳定, 而在水产品等产业上将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对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加工品来说, 将会继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2、农产品价格趋于上涨:

农业贸易的改革使得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这对于出口国是非常有利的。

3、内部贸易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内部贸易的发展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分工的细致, 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贸易发展将会更加深入。

(二) 不利环境

1、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占据国际市场上有限的资金需求, 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 在国际贸易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不断地利用自身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对于自身的农业产品进行补贴, 同时提高自身的关税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输入。

2、集团化趋势明显:

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 不同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 会不断地建立贸易集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全球化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将强,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竞争的局面。具体的表现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多, 欧共体市场的建立不断地加速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更是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掀起了高潮。

3、农产品贸易结构升级: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逐渐的从谷物和淀粉类转向了肉蛋类以及蔬菜类, 因此, 畜牧以及水产品的出口产值在农产品的出口比重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加工品的出口逐渐的取代了原材料的出口。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水平及保鲜技术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

三、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国内条件

经济的全球化,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 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

(一) 有利条件

国际化步伐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从长远的上看, 对于我国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对我国的农业产业调整有了更多的空间, 促进我国能够在区域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面对国内市场, 更多的是面对世界市场, 为给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国的畜牧业、园艺业以及特色农业的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 建立起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等, 极大地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并由此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与世界接轨, 我国按照相应的国际规则, 不断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给以我国的企业很多的优惠政策, 从而促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引进, 对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断地促进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当中的合作交流。给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 不利条件

但是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的状态, 在整体竞争上优势较少, 出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生产方式上和国际市场的要求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同时由于农产品贸易当中的技术壁垒的逐渐增多,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保护率是非常低的, 甚至是在长时间内处于负保护的状态。在我国的相应的农业保护措施当中, 除了对于粮棉油的补贴之外, 对于其他的农业则是没有太多的政策扶持。时间以来, 通过工农产业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农村的不合理负担等, 使得农业的利润转化为工业生产的累积。在很多的情况下, 我国的农业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 还需要利用一部分的农产品来换取外汇来发展工业, 而不是为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国际市场作为导向, 不仅仅是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 同时还要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发展外向型的农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就目前来说,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于本国的农业进行着不同措施的保护。发达国家在长时间内都给本国的农业发展提供非常多的补贴, 使得农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在进行国际化政策指定的过程中又使得农产品处于主导地位。但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少的。我国的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同美国相比有着非产大的差距, 同世界贸易组织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使得我国的农业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经营比较的分散,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的投入比较少, 利用效率非常低, 在农业科技的开发投入相对其它的产业来说比较的少, 物质装备水平不高, 品牌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非常慢, 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少。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资金、资源以及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上是出于劣势的。就拿美国来说, 其耕地、森林等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在世界前列, 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虽然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全部人口的3%, 但是却有着非常大的生产效率。美国作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由于其自身的农产品物美价廉, 因此很多的出口种类在世界上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农户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之间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使得我国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落后状态的,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农业生产中的专业化和细致分工的企业非常少的, 即使是先进企业, 规模也比较小的, 组织能力也是比较差的。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是处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状态, 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 很难利用合理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即使勉强采用了, 也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而收效甚微, 导致农民在进行生产和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采用新技术的方式很少。同国外的大市场接轨的过程中, 由于小用户很难获得完整的信息而导致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没有广泛的市场认可, 竞争力比较低, 很难进入到大的市场当中。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 组织化的程度比较低, 缺乏相应的行业内部竞争的协调机制, 使得我国的企业与国外的集团化企业竞争中有着非常大的劣势, 于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 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 使企业的利润大大的降低, 甚至还导致很多的国家进行反倾销制裁。很多的农产品在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只是停留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 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使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3、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

发达国家利用环保、安全的名义设置贸易壁垒, 成为了我国农产品输出的严重障碍。随着世界各国逐渐的对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对于农药残留、污染等等检测指标的严格限制, 检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时常发生, 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技术壁垒的产生同时还会引起连锁反应, 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的技术壁垒在本质上就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之间的较量, 虽然有着很多不公平的状况, 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以及法律制定等问题上还有待完善。我国的农产品从进行生产和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的标准化程度很低, 很多的综合性的标准化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目前的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近年来,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使我国的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要求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四、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 我们必须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提供高效合理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实践可以知道, 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尽快的制定符合国际要求同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 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管理、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体制, 统一生产和对外贸易政策, 将农业生产同外贸有机的结合起来, 完善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策, 提高相应的行政效率和水平。我国政府需要增加对于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 从不同的渠道增加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 让农民抓住机会掌握相应的技术, 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 还需要不断地增加对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于国外技术标准和法规以及应对技术壁垒措施的研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同时从我国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上考虑, 我国的农业政策首先是要增强透明度、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二)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

我国在进行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重点放在具有自身资源优势、专有技术、绿色无公害的产品领域。在资源上, 我国地幅辽阔, 有着特殊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品质优于其他国家, 甚至超过了引种地。因此, 我国在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同具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增强我国的生产要素, 不断地促进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 我国政府和银行要坚持在发展农业上作出努力, 从而发挥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方面, 我国要注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 在全国进行环境的之力, 从而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更加的优化。

(三) 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

1、制定科研带动的战略目标:

将提高农业科研、生产综合实力作为主要的目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加快我国的农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室的水平。同时, 有重点的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通过加强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通过任务带动人才培养, 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2、确定提高质量的具体目标:

要通过科学技术, 不断地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我国的科研力量, 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 培养出具有优质、高效的品种, 同时还要加大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要严格的按照国际标准或者是客户要求来进行生产和加工, 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 使得我国的外向型农业有着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3、以农业科技园为载体:

作为是外向型农业的窗口, 农业科技园是新技术开发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进一步改造的重要途径, 是我国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力支持出口龙头企业, 尽快的实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造, 不断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同时要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 从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农产品的相关开发, 促进我国的农产品发展向精加工方向发展;

4、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将自然能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主要的原则, 在保护的过程中注意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抓住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优化林种结构, 将恢复和扩大植被的覆盖率同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机的结合起来, 调动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加大力度推行退耕还林,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总之, 面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实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在新世纪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农业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将国际市场的要求作为主要的前进方向, 将优势产业作为基础, 依靠县级的技术, 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种类和质量, 提升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空间,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体系。将提高质量和利润作为主要目的, 增加我国的农民收入,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 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农产品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从而实现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摘要:外向型农业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出发, 全面分析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 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向型农业,问题,政策

参考文献

[1]程国强.《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2004年2月

[2]朱允卫.《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11月

[3]祁春节.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 (4) :22-23

[4]姜丽.王生林.山东省外向性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5) :35-37

上一篇:磁性复合膜下一篇:清洁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