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2024-07-20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共7篇)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1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时下降20%。然而,“十一五”规划时间进度已经过半,而被广泛关注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实现情况,却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也就是说,时间过半,任务未能过半。

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7年节能降耗省级报告中了解到,2007年单位能耗下降了3.66%,而前一年的2006年,单位能耗只下降了1.33%。两年来的全国平均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很有限。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目前完成目标进度4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2个地区;完成进度30%以上的有福建、上海、陕西等15个地区;完成进度20%~30%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河北、贵州、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10个地区;完成进度低于20%的有新疆、海南、青海3个地区。

处于“十一五”半程的2008年,对完成节能目标来说是较为关键的一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发布2007年度省级节能减排数据的基础上,将各省的完成进行了“超额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没完成”四类划分。考核结果显示,有6个省市超额完成了节能降耗任务,分别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和山东;没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有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贵州、宁夏、新疆7省(区);其他除黑龙江、江西、河南三省为“基本完成”外,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4个省(区、市)的考核评价为“完成”。

作为能耗大户的建设领域,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完成情况也令人担忧。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工作检查报告显示,2007年建筑节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与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工作任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纵观整个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业内专家认为,建筑节能目前存在着六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各级政府解决。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还未落实。目前,有11个省(区、市)未将建筑节能纳入本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总体目标,相关任务和责任没有明确,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措施还不得力,部分省(区、市)尚未出台建筑节能的有关措施和政策,已出台的一些措施还停留在号召阶段,操作性较差。

其次,建筑节能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节约能源法》已完成修订并颁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也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但要使这些法律制度真正得到落实,一方面需要制定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目前,这方面工作才刚刚启动。同时,建筑节能工作要实现政府监管与市场引导相结合进行推动,需要予以必要的财政补贴、税费优惠、贷款贴息等经济政策。从2007年的检查结果看,在地方财政大幅超收的情况下,对建筑节能的财政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仅有14个省级政府对建筑节能安排财政资金共2亿元左右,有16个省级政府没有安排,部分省的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大多数的省级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经济激励政策。

第三,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还存在不平衡,总的来说,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中,施工阶段比设计阶段差,中小城市比大城市差,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差。同时,相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施工图设计和审查人员对部分节能设计的方法和概念等还没有深入掌握,对节能设计标准和节能设计软件掌握不够,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过关,导致节能设计的执行质量和效果出现折扣。

第四个方面,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畅,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支持力度不够。建筑节能工作除了应该注意建筑门窗、建筑屋顶和采暖制冷系统的用能效率外,建筑物的围护墙体节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建筑节能不抓墙体革新不可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样,墙体革新不与建筑节能相结合,也失去了墙体革新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虽然建设部已成立了建筑节能协调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建筑节能协调办公室,但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仍未成立相应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难以推动。当前,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分离,关系不顺。建筑节能的职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分设两个不同的部门,未能归口统一,有的地方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挂靠建设委员会,有的则挂靠经济贸易委员会。而从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凡是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统一归口管理的省市或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就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反之,则矛盾很多,发展缓慢。

建筑节能的顺利推进,还有赖于经济上可以承受的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产品支持。但是,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需要大量成熟可行的技术和产品作为支撑,但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

同时,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任重道远。据测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中央财政已确定按改造内容和节能效果每平方米平均奖励50元的支持政策,其余投入仍需地方政府和居民承担,而北方大部分省份属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居民中低收入群体比例较高,资金投入难以保证。

最后就是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尚未启动。目前,我国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主要在城镇,广大农村地区建筑尚未涉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用商品能源和用能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不采取措施,引导其科学增长,必然增加农民支出,并对我国能源供应造成更大压力。

针对目前存在的六大问题,许多专家认为,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综合手段,才能真正完成既定的目标。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赋予实质内容,使之政策法规更具体,操作性更强,这样才能把建筑节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对此,有关专家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样,建筑节能将不再是一般提倡和号召,而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公民的执法行为,彻底改变当前有节能标准不依,违反强制标准也无人追究的局面。有位德国专家在他提出的中国建筑节能建议书中,用形象的语言作比喻值得我们思考。他说,搞建筑节能就是要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缺一不可。当然,所谓大棒,就是强制性的法规标准和征税;而所谓胡萝卜,则是优惠政策。没有优惠政策,建筑节能就难以开展;只有两手抓,才能势如破竹。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2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会造成一些产业就业人员的相对减少,同时也会扩展其它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的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吸收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以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 就业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资本有机构成是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的表示方法有:C/V;(C+V)/C;C/(C+V)。

从其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本质是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伴随着资本积累个别资本(C)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C/V或(C+V)/C或C/(C+V)﹜都呈不断提高趋势。这种趋势是资本因追求利润内在动力和竞争外在压力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技术经济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对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会有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了因科技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客观因素的量的相对减少”。一方面,有机构成提高后,既定的资本形成对劳动的较少数量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增加的资本投入也会形成相对减少的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就势必形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竞争力日益加强,形成对小商品经济下的农业个体农民、城镇个体手工业者的冲击,使大量农民或个体手工业者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特别是对于无一技之长的非熟练工人影响更大。

我国原有的就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就业人员行政计划分配,直接导致我国各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比例失调,冗员繁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就业改由市场来配置,失业问题就渐渐暴露出来。我国2000年统计的城镇失业率为3.1%,到2003年就升到了4.3%,增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而实际上的失业率比这要高,因为大量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及一些失业人数并没有统计在内。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时也能创造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

马克思也指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增加就业的作用。“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但并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就业人数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增加是并行不悖的”。我国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大量被采用,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直接带来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以至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这又势必促成劳动力就业结构性调整,使劳动力的就业总量不断增长。我国城乡从业人员由1952 年的20729 万人增加到2003 年的74432 万人,增长了359.1%,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带来的其它就业领域的拓宽。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马克思指出:“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它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大工业领域内生产力的极度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其它部门对劳动力的剥削在内含和外延两方面的加强,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也就是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其它劳动,即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其主要部分是服务业。发达的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其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70 %或以上,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服务业就业的人数要占70 %或以上。如美国近1.3亿就业人数中,大约有0.9亿在服务行业就业。

根据国际经济规律,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超过1000 美元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 美元,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将面临巨大的调整。从1978-1999 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在三次产业调整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0.4%和20.4%,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分别上升了1.1%和5.7%,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9.3%和14.7%。三次产业调整中,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高于产值比重的增加。我国这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符合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分析。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的绝对剩余,这正是我国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就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大量转出。在第二产业内部,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慢于工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但在第二产业内部会发生转移。如装备制造业中的精密仪表、通讯设施、半导体等行业逐渐成为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的部分。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快于工业扩大再生产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将迅速减少,就业人员由第二产业转出。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当前尚属前一情况。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第三产业越发

达,越能吸收从第一、二产业转出的过剩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在社会就业中趋于上升,并将在未来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剧烈变动时期,这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自然反映。1978-1999 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70.5%下降到50.1 %,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17.3%上升到23%,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则由12.2%上涨到26.9%。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1994 年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扭曲。1999 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产出之比为17.7∶49.3∶33,但相应的就业之比为50.1∶23∶26.9。居民通过就业获得收入,进而进行消费与储蓄,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国民经济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这样,产出才能适应消费和投资的需求。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比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高出30 多个百分点,所以我国的产出与就业结构不合理。

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洛林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指出,我国有4.9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的约1亿,转移到城里的农业人口大概有1.2亿,真正是用在农业上的有1亿就够了,还有1.7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消化。由于今后每年还将增加几百万,再加上未来20 年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1000-1200 万,以及800 万左右的下岗人员,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沉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渐加大,就业结构的矛盾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渐突出,进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只有加速经济的良性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扩展新的就业领域。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经济的发展能带来就业容量的增加,但增加量不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促进新的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既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量的最现实的选择。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很高,大约为0.75,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700 万个就业岗位。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1 万元,可以解决7-8 个人员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一个人员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 个人员就业。发展第三产业要支持鼓励旅游业、餐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法律服务等,尤其是立足于农村的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发展。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目前全国

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 亿,其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员就有1.1 亿。1979 年到1999 年间我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在中小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应根据我国国情(几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上千万的下岗工人)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积极利用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努力发展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做好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带来的失业人员,主要是劳动素质较低的非技术专业人员。我国现有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的非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公司、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导致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这些情况在沿海城市(如广州、深圳、温州等)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应积极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产业,特别是职业教育,提高劳动人员的素质,掌握新技术,改善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一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减少,但同时可以扩展其他一些部门行业的发展,解决一部分就业。我们应适应这一产业的发展变化,通过加强和提高社会劳动就业意识,加强政府机构的引导和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开拓,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鼓励促进有潜力的行业的发展,吸收剩余劳动力,使我国逐步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就业结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王俭.有机构成调整下劳动就业问题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报,2003

3.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3

一、新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河南农业结构的基本方向

(一)以确保总量为前提调整优化粮食品质结构

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重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推广优质粮食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高标准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根据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逐步调减口粮型比例,扩大加工粮、饲料粮、专用粮比重,压缩和淘汰市场滞销的品种,大力发展优质加工专用小麦、优质蛋白玉米和工业专用玉米,适当增加红薯、大豆和优质小杂粮的种植面积。

(二)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调整优化生产布局

合理确定农业开发强度,在粮食主产区,着力提升产能,促进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减少环境污染比较突出地区的粮食种植,增加培肥地力作物种植;适当调减豫北豫东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高度依赖灌溉的作物种植,积极推广抗旱节水作物,探索发展粮草轮作、粮肥轮作。在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脆弱区,实行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在山地、丘陵地区,因地制宜扩大耐旱作物、林果等种植。在黄淮流域沿河滩区,发展牧草种植、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渔业。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郊和乡镇,适当减少畜禽养殖规模。

(三)以调优调高调安全为目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加快推动粗放、低效农产品向安全、高效农产品转变。加强优质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引进、研发、推广,促进农作物品种升级换代。广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培育、创建和整合一批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农产品品牌,注重加强名牌产品营销推介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四)以粮饲兼顾、农牧结合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

积极推广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在平原农区,探索开展粮豆粮草轮作和饲草料订单生产,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种植,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在浅山丘陵区,加快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重点支持草地改良,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在黄河滩区,建立苜蓿等优质牧草规模化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草牧业。加快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推广种养专业户和家庭牧场繁育、规模场标准化育肥。积极发展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一步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

(五)以一二三产融合互动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以优势农产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引导加工、流通、储运向优势产区聚集,推进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加强产地市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电商和实体流通相结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

二、新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河南农业结构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

统筹使用各项资金,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积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气象保障服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快建立政府监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和专业管护人员等实施的管护体系。

(二)着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加快发展以蔬菜、果品、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园艺业、水产业、设施农业等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推广蔬菜集中连片种植,扩大无公害、标准化的蔬菜基地规模,加快地方名优特色蔬菜发展。在省辖市周边重点建设直供蔬菜基地,在蔬菜大县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着力打造郑州、许昌、洛阳、开封等花卉生产核心区;加快建设大别山、太行山和伏牛山区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建设豫西、豫南山区优质果品产业区、中东部平原特色果品产业区和城市近郊鲜果产业区。树立大农业理念,发展以板栗、红枣、核桃、莲藕为代表的木本和水生作物,打造“空中良田”“水中良田”和“林下经济”。

(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优化养殖结构,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规模。加快发展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业,抓好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和饲料生产体系建设。巩固提升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母畜生产繁育基地,加强基础母畜扩群增量。继续抓好黄河滩区和豫东、豫西南奶业基地建设,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支持固始鸡、卢氏绿壳蛋鸡等地方优良品种主产区发展以林地散养为主的生态养殖。

(四)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

着力打造面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蔬、油脂、饮料三大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休闲食品、调味品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不断提升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拓宽玉米、大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加大标准化禽畜屠宰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提高果蔬采后加工转化率和商品化处理水平。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强化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支持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品牌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积极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大力培育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持续建设奶牛、肉牛、生猪、家禽等现代畜牧产业化集群,积极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木材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快推进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好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引导有条件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实行标准化原料生产、规模化精深加工、现代化冷链物流一体化经营。支持集群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控股、上市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产业领军企业。

(六)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建设

把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功能,以郑、汴、洛都市区和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心,以特色园艺业、生态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以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加快在中心城市周边规划布局创建一批都市生态农业园区。通过示范园区创建、知名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建设、乡土文化挖掘、精品线路打造,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市民农园、民居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

三、新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河南农业结构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

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现有补贴政策,推动新增补贴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倾斜。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资源环境超载区调整种植结构,支持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发展商业性、互助性农业保险,将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纳入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选择重点区域建立示范基地,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及垦区率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二)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

深入实施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林区道路等项目,加大中低产田、低产林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推进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集散地、产地市场建设,积极申报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引导农产品市场加强信息平台、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消防安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

开展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强化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良种引进,发挥种业创新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先导作用。推动在智能农业、农机装备、加工技术、生态环保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着力推广标准化种养、病虫害防控、高效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适用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鼓励支持农技人员创办和领办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开展农技人员挂村服务工作,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服务组织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发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合作,以订单等形式发展生产。支持农民合作社以产业链为纽带组建综合型、跨行业的联合社,鼓励合作社或联合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实体,扩大产销对接。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支持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五)完善相关推进机制

加快制定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确保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强大合力。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市场需求,稳步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宣传推广典型做法,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深入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法可依、依法推进。建立健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4

(一) 产值结构分析

从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 产业结构布局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变化。如表1所示。首先,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 重庆市基本上没有现代服务业, 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体, 比重高达70.1%。到20世纪60年代末, 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被第二产业取代。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37.8个百分点, 比重仍高于第三产业, 形成了“二、一、三”的产业结构, 且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后的20年,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更加明显, 第三产业突飞猛进, 比重逐渐超过第一产业, 截止1999年,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7.2:4240.8。重庆市直辖之后, 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 2007年有所回升, 2009年又一次回落创历史最低9.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007年第二产业比重过半达50.7%, 且呈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仍居后于第二产业, 呈下降趋势。2009年,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3:52.837.9, 基本上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

(二) 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评价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的劳动力的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愈高, 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愈高, 经济效益愈好。重庆市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 如表3所示。第一产业较低, 1999年达到0.3之后持续下降, 直至2009年基本稳定在0.21左右, 这表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长潜力释放殆尽,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二产业比较高, 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力军的作用, 这与重庆实施“工业第一方略”的发展战略相符。第三产业明显低于第二产业, 并呈下降趋势, 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 第一、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 可见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效益比较低。

数据来源:1949年至1962年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1978年至2009年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

国民经济中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 经济的二元性越强。从表3可以看到, 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 在3.5上下徘徊, 说明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非常明显。这与重庆是国内二元经济非常典型的区域的事实相符。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难题

(一) 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总体来看, 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具体看, 三次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 还有很大的调整优化空间。在四大直辖市中, 重庆市“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地区的“三二一”结构。长期以来, 重庆市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出下降幅度远大于就业下降幅度, 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的局面;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差, 52.8%的产出仅容纳了21.31%的就业人数;第三产业相对较协调, 就业比重为43.96%, 但是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 差距仍然较大。

(二) 第一产业经济效益低

重庆市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农业优势得不到发挥, 特色产业产量效益不高。笔者认为造成农业低效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 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 农村工业化起步进展慢, 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许多农产品仍以小规模种植和养殖,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且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二是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所需的农业科技和物质条件没有得到保障, 农业生产过程中标准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等应用效率低, 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 保鲜、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不协调。

(三) “三大经济圈”内部第二产业发展极不均衡, 区域差别显著

“三大经济圈”:都市发达产业圈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暗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行政区;渝西经济走廊包括万盛区、双桥区、茶江县、撞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12个区县 (市)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包括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19个区县 (自治县) 。

重庆市第二产业发展极不均衡是区域经济差距大的主要原因。重庆市40个区、县中, 工业产值居前10位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占8个, 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分别只有1个。14个国家级贫困县, 且都集中在重庆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几乎所有的支柱产业和重点生产科研基地都布局在“一小时经济圈”内, 从产业生产总值来说, “一小时经济圈”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到总产值的80.29%, “一小时经济圈 (重庆市以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南岸区、巴南区九个区为中心的主城区为核心, 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14个区县, 即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 ”第二产业产值分别是东北翼、东南翼的5.41倍和16.47倍。

数据来源:由《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推算得出

(四)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一是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偏小, 产业结构内部发展层次较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的比重低, 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严重不足, 如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交通邮电业、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仍是重庆第三产业的主体, 中介机构、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二是主城与区县发展不平衡, 区县严重滞后于主城。重庆一直强调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 主城集聚了服务行业的各大部门, 呈现一片大都市的繁荣景象。相比之下, 周边区县的现代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与主城相差甚远。三是第三产业本应该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但是从数据来看,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为34.72%, 仍然不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 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显著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存在着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呈现强化的趋势。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一是农业自身发展缓慢, 重庆目前的农业仍是一传统农业为主, 现代农业所占比重小。二是重庆市现有工业产业关联度低、对农业辐射力不强, 从第二产业内部看, 重庆的工业主要是传统工业, 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同时, 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传统食品、煤炭等工业, 曾经发挥的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作用目前正在减弱, 从而使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不明显, 对农业和农民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三、产业结构优化思路研究

(一) 用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

一是对于农业大县, 要积极发展“一乡一产品、一县一产业”, 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二是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结构, 促进农业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生产, 配套采用现代设施和先进技术, 促进加工、储运、营销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破解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短的难题,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四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五是金融机构要给予相关的金融支持。银行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 及时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二)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培育产业集群

按功能, 分板块、分层次, 因地制宜布局支撑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一是“都市经济圈”, 是区域经济的中心, 经济较发达, 承载着整个城市的主体功能, 面临着产业的更新和产业的高级化趋势, 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域辽阔, 但经济总量小、缺乏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和龙头企业, 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渝西作为川渝黔经济带接合部, 要充分发挥区位及地势平坦的优势, 一方面要承接“都市经济圈”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企业和产业, 并引进相关的配套企业和产业, 培育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以大足为代表的五金加工, 荣昌、永川、潼南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继续做强做大, 建设现代生产加工基地。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仅万州、涪陵和长寿等少数地区工业基础较好, 基本上形成了长寿化工园区、涪陵化工基地、万州化工基地三大化工板块为主, 特色工业园区为辅的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依托良好的化工业基础优势, 以现有的化工产业园为载体, 继续做强做大化工产业, 把该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渝东南、渝东北两翼边远的区县, 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 建议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加工转化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

(三)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让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场所。首先, 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有两个层次:一是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各部门的服务效率, 引导服务业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提高服务的覆盖范围。二是逐渐消除服务业的地域差距, 使整个大重庆的服务业水平得到提高。其次, 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强, 重庆应加大力度支持其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建设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地。二是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社区服务、生态旅游、邮电通信等新兴服务业, 带动广泛的相关服务业发展。三是针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县, 加大力度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带动度假休闲、旅游商品业等的发展, 一方面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 另一方面带动当地GDP增长, 活跃当地经济。

(四) 加快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 重庆市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其产业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 即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缩小, 直到传统部门也现代化, 也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式所统治的过程。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质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和相关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 一方面用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加快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 也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目标选择。

摘要:文章以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为前提, 运用产出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 得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关键词:重庆市,产业结构,二元经济,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1]、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重庆统计出版社, 2008.

[2]、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重庆统计出版社, 2010.

[3]、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的分析[D].西北大学, 2010.

[4]、郭文杰, 余瑞祥.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 2005 (2) .

[5]、陈冬红, 赫凤起.宁夏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7) .

[6]、谢晶, 赵有声, 孟国丽, 何金.重庆市产业结构布局的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12) .

[7]、程正伟.城乡统筹下的重庆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8]、陈天培.对重庆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 2006. (4) .

[9]、姜鑫, 余兴厚, 罗佳.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对策[J].西部论坛, 2008 (4) .

[10]、叶茂.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 (1) .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5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高职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目前部分高职类营销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表现出了就业率低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分析发现,导致其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的对营销类人才的要求与当前高职教育模式所培养的才人具有一定的矛盾。由于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企业在接纳其人才时,更多地考虑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企业人才需求。

一、高类营销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营销课程在进行设置时,表现出了过于全面的问题。虽然相关的知识点设置的较为广泛,但是缺少了一定的深度。这一点可以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研工作中得以证明,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表示在学校中进行教学的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实践教学则表现的较为忽略,缺少一定的合理性。从这点就可以充分地说明,当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市场需求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为切入点,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表现出缺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师资力量实践教学能力偏低

要开展实践教学,就必须要求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要对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所有流程有非常全面地了解,并且要能够与企业保持相应的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指导。就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许多老师都具备了高学历,但是没有进入到企业工作的经验。在开展实践教学时,由于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开展营销策划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实践教学指导,严重影响了高职类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学实践环节投入不足

前面有所提及,当前企业在招收营销类人才时,更注重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而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展。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于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方面是要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困难,导致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资金投入程度不足,让其教学环节受到了严重影响。另一个方面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企业不愿意接收短期实习学生,造成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类营销专业教改思路分析

1.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方案

在开展高职类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通过对当前企业进行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来分析出当前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结合所分析的结果来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类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应该对营销专业的就业特征进行分析,清楚地意识到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广,行业划分性不明显的特征,要充分地兼顾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选择适应性。所以在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区分出不同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等方面的课程设置,以此来体现出其专业所具备的职业导向性以及社会适应性。应该把当前行业相关领域的课程设置到行业知识课程当中。比如:服务市场营销、IT型市场营销、互联网营销等多种模块,把其行业类课程例为营销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让其专业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来选择相关的行业知识进修,突顯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会位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营销类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时的灵活性以及社会适应性。

2.积极与企业进行联合强化实践性教学

就近几年企业吸入营销类人才的表现来分析,所有企业都要求营销类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就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改革,提升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1)学校以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进行自主性的调查,通过对其行业的全面了解来提升营销类专业学生对市场的认知能力以及研究能力。(2)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入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企业对营销类人才的需求,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结合企业需求进行自我学习调整,增强学生的适应性。(3)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联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放新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让企业中的优秀工作人员进入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当前市场有一个初步了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真正意义地把知识转化成为自身能力,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3.加强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虽然当前高职院校老师具有高学历以及高职称,相对而言在实践教学方面还缺少一定的经验,从而导致所开展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想提升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就需要针对性地把相关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师资队伍中,也可以与企业高层管理进行协商,让其能够进入到学校开展营销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在校老师也需要深入到企业进进行学习,学校应该为相关专业老师提供进入企业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师资力量综合素质,促进营销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

4.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职业素养

对于营销专业而言,此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备非常强大的抗压力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这也是保证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保证工作情绪稳定的关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识意识,同时也需要培养其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学校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企业员工培训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景模式中了解企业用人机制。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能够更早地对企业以及团队合作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建设地持续发展,经济结构在不断地调整与更新,企业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高职营销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坚持改革并且在改革中不断成长,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瑞.国外营销专业教学经验对我国高职高专营销专业教学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6

秦安是我国旱作农业的发祥地,大地湾遗址考证,远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了农业活动。秦安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属梁峁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势高亢,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这为许多果树的原产、保存及繁衍创造了条件。汉唐时期,果树栽培有了起步,沿至明清,栽培果树树种已达10多种,据胡缵宗编纂的《秦安志》记载,当时果树有:梨、李、杏、柿、枣、葡萄、木瓜、樱桃等。民国时期,果树栽培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在一般百姓的房前屋后栽植,而且出现了成片果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秦安县果树生产发展可以概括为20世纪50年代起步,70年代稳步发展和80年代蓬勃发展3个阶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秦安果树有了新突破,从1985年开始,全县每年以1400hm2的速度发展,至2009年底全县果树面积达到4.95万hm2,共计3195万株,果品产量3743万kg,产值67400万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34%。形成了葫芦河流域以桃、苹果为主;浅山区以苹果、梨为主;高山区以梨、杏、李为主的果树分布区域。秦安经济果树已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植地方税源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多年来盲目的发展使秦安县经济果树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 树种及品种结构不合理

从树种组成看,存在着重水果,轻干果的问题。水果发展快而多,干果发展慢而少。水果中又以桃、苹果、梨、葡萄等发展快而多,特别是桃、苹果这两个树种,2010年统计面积达3.9万hm2,而李、杏、樱桃等杂果类发展慢而少,仅有706.7hm2。国内外经验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地区,大果类与小果类的比例以6∶4或7∶3才算符合生态平衡,秦安水果种类距此比例相差甚远。干果中枣、核桃发展较慢,成片面积仅有133.3hm2,其他干果树种很少发展。从品种看,主要是新优品种少,一般品种多;早、中熟品种少,晚熟品种多(桃除外);鲜食品种多,加工品种和制干品种少。这都是由于信息的传递不畅、调研不够全面、宏观管理不力、缺乏长远规划等造成的,是不按市场需求而盲目发展的结果。其结果往往造成果贱伤农,致使大量苹果树被砍掉。

1.2 产量低,品质差

秦安县水果、干果产量普遍低,如苹果平均产量仅为15000kg/hm2,桃子平均产22500kg/hm2,水果的优质果率占不到总产的1/3,而且50%是大路货,20%不合格;干果没有水果如此严重,但也存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在果个、果形、色泽、内含物和风味等方面千差万别,这都是由于果农素质不高、科技力量薄弱、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所造成的重发展、轻管理的结果。

1.3 科技含量低

近年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残次果和劣质果在市场上占有很小的份额,特别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以后,对果品的科技含量要求会更高。2003年安伏乡的农民在有关部门对本乡出产的花椒果皮进行检测发现,果品农药含量超标,是由于喷洒大量含有机磷农药造成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果品质量,影响到果品进入国际市场。另外,果实套袋、果品包装等技术应用还不够普遍。

1.4 果树设施栽培没有普遍应用

果树设施栽培是生产反季节果品,高投入、高产出的果树生产方法,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也是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安县兴国镇映南村王平平2009年设施栽培(386.86m2)的“华光”油桃每公斤售价20~30元,总收入5万多元。兴国镇杨坪村张元恒通过设施栽培延后上市的“秋玉”桃填补了市场空白,每公斤售价可以达到20元,但是这些技术还没有在全县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2 秦安经济果树发展思路

秦安县经济果树发展思路应当是:稳步发展水果,大力发展干果,实施名牌战略,增加科技投入,强攻果品质量。

2.1 稳步发展水果

水果要依据因地制宜,在调整布局结构,稳定水果面积,控制果品产量,提高果品品质的前提下稳步求发展。今后5~8年的总体布局是:海拔1300~1600m的地区要以桃为主,海拔1600~1800m的地区以苹果为主,海拔1300m以下地区以杏、葡萄为主。

2.1.1 葡萄

这几年水果市场上,无论销量或价格,葡萄比其他果品均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大粒、耐贮、耐运鲜食品种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今后葡萄栽培一是面积要控制在万亩之内;二是要在栽培技术上做文章,利用无核化栽培技术、套袋栽培技术或者应用PBO促控技术来提高果品品质;三是要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搭配,品种选择上主要以红提、黑提、巨丰、京优、美人指、赤霞珠等为主;四是要采用设施栽培技术。

2.1.2 杏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杏产业是重要项目,在专家倡导下,我国“三北”杏工程已付诸实施,这将为杏发展带来良机。秦安县面积和产量都不多,但价格不菲,因此,杏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今后的发展中要以鲜食品种为主,搭配加工品种,鲜食品种选择上以张公园、唐汪杏、凯特杏、金太阳等最佳,加工品种上以龙王帽、超仁、白玉扁杏为最佳。另外,每年花期,要采用防花保果技术或者套袋技术来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

2.1.3 李

栽培面积和产量很少,可以适当发展,面积要控制在1万亩以内,品种选择上在保留地方风味品种的基础上适当发展黑琥珀、红宝石、澳李14、红布霖等新优品种。

2.1.4 樱桃、石榴

樱桃栽培尚属空白,可以适当发展设施栽培,但面积不宜过多。石榴多年来畅销国内和东南亚各地,加工的果汁为高级清凉饮料,果实、果皮、根等皆可入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发展石榴前景广阔。

2.1.5 梨

梨栽培历史悠久,据统计全县梨园面积已达800hm2,但品质和品种不佳。近年来梨市场看好,但新品种少,发展新优品种如,黄金梨、金水晶、玉露香、绿宝石、白香酥等有一定前景。

2.1.6 桃

桃是秦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有桃园面积已达6666.67hm2之多,今后在提高秦安蜜桃品质、桃产业的发展在面积不再大量增加的前提下,采用高接换优等技术进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根据地域优势,重点发展中晚熟品种。品种选择上少量发展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适量发展苍方早生、沙红和秦王桃等中熟品种,中量发展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另外,要采用套袋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在施肥和农药使用上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

2.1.7 苹果

苹果面积已达2.83万hm2,苹果销售是果品销售中的最大困难,今后应在不增加面积的前提下,对元帅系、老三红系列进行高接换优,品种选择上如,世界一、新红星、首红、阿斯、俄矮一号、天汪一号和富士系的宫崎、惠明等。另外,果实套袋和无公害化生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2 大力发展干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食品结构的变化,干果果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市场上价格明显上升,干果与水果总价格比已接近发达国家8∶1的比值。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今天,根据秦安县经济林资源状况及市场需求,应大力发展干果生产,以下为今后5~8年内发展的重点。

2.2.1 仁用杏

甘肃省曾把仁用杏作为发展经济林的重点来抓,近年来,退耕还林栽植了大面积仁用杏,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秦安县可做为生态建设的树种大量发展,这不仅能有效地优化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2.2.2 核桃

秦安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但都是散生的。我国有传统出口的竞争优势,每年出口核桃2万t,出口核桃仁不到1万t。所以在秦安发展核桃尤其是其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2.3 扁桃

又名巴旦杏,我国扁桃主产新疆,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盛誉,但产量少,故扁桃的发展前景广阔,秦安县以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可适当发展。

2.2.4 花椒

花椒栽培主要分布在安伏、王窑等七乡,是甘肃省重点产区之一,总面积已达1.42万hm2,特别是在秦安县生产的大红袍、秦安一号等品种以其麻香味醇厚而畅销国内外市场。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今后应在浅山干旱山区大量推广栽植,推荐品种为“秦安一号”、“大红袍”、“油椒”和“豆椒”等。

2.3 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力度

在科技投入上,首先要由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林果业、科技等部门在技术上予以扶持,定期地对果园建立、果树修剪、土肥水管理和农药的使用进行培训,使果农严格按照果品无公害生产要求生产出合格的果品;第二,由财政、扶贫等部门在资金上予以扶持,解决果园上水工程、科技培训费用等问题。

在宣传上,首先要对生产的果品进行注册登记,在现有“大地湾”品牌的基础上使秦安的所有果品都有自己的商标;第二,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让秦安果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三,政府要建立自己的果品网站,定期发布秦安果品信息,达到与市场与世界沟通的目的;第四,政府要组织林业、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成立专职的果品促销组织,在维护治安、服务客商的前提下达到宣传果品的目的。

2.4 实施品牌战略,强攻果品质量

建筑结构方案调整思路 篇7

(一)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立足服务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的第一要素是职业性要素。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后,需要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需求层次和结构差异较大,因此对高职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高等职业院校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只有紧密依托区域经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脱离区域经济需求发展,高职教育就很难找准服务目标产业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教育的教育性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全面依托区域经济。

从行政管理关系看,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院校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主管,专业建设所依赖的要素投入主要源自于区域经济,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渠道获得。从教育资源投入渠道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市场调研、学生招生和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双师型”队伍企业顶岗培养等高职教育投入要素方面,区域经济所提供的便利性、可行性和现实性都要远高于区域外经济,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速度,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层次和手段。

正因为受到经济与教育两大规律制约,高职教育必须协调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找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合教育规律和的发展平台,才能在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依托区域经济,找准发展定位,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二、湖南省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特征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明确,以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实,近年来,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湖南省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及时分析湖南省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特征,协调引导高职教育对接适应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为湖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湖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个角度,分析湖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产生的需求特征。

(一)湖南省经济增长特征。

1. 第二产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由表1可知,2006—2009年,第二产业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对湖南省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第二产业在湖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路径。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8《湖南省统计年鉴》、2009《湖南省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2. 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由表2可知,2006—2008年,湖南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百亿以上产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表明在“两型社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高加工度产业逐渐成为湖南省制造业内部最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未来方向和支柱。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8《湖南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3. 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衰退,湖南省工业生产出现较大波动,与之相反,服务业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稳定性和抗跌性,全年实现增加值5278.83亿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业等湖南省服务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几大特色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我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不足,比重只有25%左右,与发达省份40%以上的比重相比偏低。随着湖南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程度的推进,这些现代服务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湖南省就业增长特征。

就业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市场需求来源和发展基石。高职就业受到总就业情况、产业人才需求层次、技术结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湖南省主要产业总就业情况、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就业情况和各行业职工就业情况三个角度分析湖南省就业增长特征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1. 第二、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就业部门。

由表3可知,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2006—2008年,对就业增长平均贡献率最高的前五个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6%),建筑业(36%),采矿业(25%)及住宿和餐饮业(17%),制造业对就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有6%,由此可见,2006—2008年湖南省就业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三产业的贡献。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制造业就业总人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就业增长缓慢和下降情况。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8《湖南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2. 新型制造业产业就业增长凸显.

随着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制造业内部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对劳动了的技术结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选取2006—2008年湖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就业数据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平均就业人数、平均就业增长人数、就业增速三项数据,以此分析湖南省制造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和就业增长结构。

由表4可知,2006—2008年,第二产业内部,平均年就业人数最高的前十个行业依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是湖南省主要的第二产业就业行业。

按平均年增长人数最高的前十个行业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是湖南省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的主要贡献产业。

按就业增速排名的前十个工业产业依次是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表明这些产业是湖南省第二产业就业增长潜力较大的产业。

综合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湖南省第二产业就业和就业增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就业增长潜力的角度看,农副产品加工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轻工业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有着较大的就业增长空间。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8《湖南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3. 湖南省高职就业主要面向产业.

本文选取2006—2008湖南省职工就业数据作为分析对象,以分析促进高职就业的主要产业,选择该项数据的原因是主要行业职工就业情况虽然只能反映国有经济部门的就业增长情况,但因剔除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国有经济部门对城镇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情况。由表5可知,从各行业职工就业平均增长数情况看,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卫生、保险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岗职工增长数靠前,能够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产业部门对高职毕业生的结构性需求差异。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8《湖南省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结合前述的全部就业人数分析、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就业情况分析,本文认为,湖南省当前对高职学生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较大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建筑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批发和零售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应优先针对上述产业展开。

三、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

本文从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比例结构的角度,结合前文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综述分析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湖南省近年来高职专业设置结构变化见表6:

资料来源:根据2008、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湖南省高职学院成人高校招生备案专业点名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整理

由表6可知,2008—2010年,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比例与湖南省经济发展结构基本相符。2009年湖南省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5.2∶43.9∶40.9,第二产业占比上升,第三产业占比下降,而高职按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为3:52:45,相比2008年,第二产业专业占比上升,其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土建大类和制造大类在专业总数中的占比都有明显上升,第三产业专业占比下降,其中财经、公共事业等大类出现了明显的降幅。高职教育与湖南省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一致。

但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是农林牧渔大类占专业总数的百分比和专业覆盖率都有所下降,虽然与湖南省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比下降相符,但比例明显偏低,主要是与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对高职就业需求低有关。

二是专业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相关专业专业覆盖率较低,限制了人才输送的结构和数量,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湖南省城市化发展和基础建设的加快,与之相关的土建、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专业覆盖率水平仍然较低,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较低,例如:公路运输二级专业里有10个子专业,只有湖南交通职业学院开设了6个子专业;铁道运输二级专业里,只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子专业开设率较高;水上运输、港口运输和管道运输二级专业占有率为零。又如:与采矿业相关的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专业覆盖率仅为24.44%,与能源产业相关的材料与能源专业,专业覆盖率为61.9%,专业设置都严重之后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我省部分专业未能跟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变化,专业开发和专业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是少数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与经济结构不协调,比较典型的是电子信息、财经和文化教育大类。由于这些专业开设起点低、职业针对性性不强、对实习实训要求低,成为高职学校低成本做“规模效益”的重要工具,例如:全省有50所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45所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0所高职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44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36所开始物流管理专业,34所开设市场营销专业,47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这些专业设置重复率高,很多专业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研,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目标,专业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条件参差不齐,学生就业率低,专业建设水平难以提高,专业特色无法提炼,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

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专业调整思路

(一)依据经济结构调整特征,重点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双促进型”专业。

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原则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主动跟踪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专业建设重心放在能够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双促进性”的开发和建设上,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只有真正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高职高专院校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真正办出特色。

(二)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整合高职学校专业建设资源。

高职院校应主动提高专业占有率和竞争力,立足区域经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通过人才引进、培养、招聘、企业兼师、校际交流等形式,重点扶持建设与本地区产业对接紧密,与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良性互动的核心专业和外围专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平台,促进高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构建产业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机制,提升高职教育的区域特色。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其中,经济的决定作用是主导性的,它要求我们在发展高职教育时,必须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适时适度地超前发展,过度的超前和滞后都是不可取的。而高职教育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整个规划之中。

地方政府应建立起产业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沟通桥梁,主动为高职院校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产业结构数据、就业统计数据,地方教育部门可通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重点项目建设、专项经费拨放等行政管理渠道,设置区域产业合作度、毕业生区域就业率等评价考核指标,引导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地方政府应协调产业管理、财政金融等部门,通过税收、利率、土地政策、市场准入等价格杠杆和行政杠杆,引导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加强和落实校企合作,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反馈高职教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沈卫.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J].职教论坛, 2006, (7) .

[2]李哲柿.浅议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教性和地方性[J].成人教育, 2006, (6) .

[3]张纯记.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 2009, (22) .

[4]罗海丰, 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 2008, (5) .

[5]梁爱文, 刘先长.区域经济视阈下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 2009, (12) .

[6]欧小炼, 张新民, 凌云.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J].职教论坛, 2009, (4) .

上一篇:优化教育资源幼儿教育下一篇:委托代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