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精选12篇)
中原文化 篇1
社区文化的发展能带来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人们在社区生活, 城市或城镇基层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属于社区文化。而社区生态文化具体以下方面:社区居民的道德和伦理、人生信仰、思维的方式、价值观念、组织管理制度、历史传统、群众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社区生态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科学地认识世界, 处理人和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 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可以促进社区和谐科学发展。人们在工业文明时期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 正是由于生态文明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索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文明理性思索的结果。但是, 也经历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比例不平衡等问题。这些困难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们要寻找新的健康发展道路, 走上生态文明良性发展的道路。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树立生态伦理的观念和一些公平和谐的处世观念, 可以使社区内部树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观念。
1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社区群众的生态意识需要加强。
从人们生态意识方面来研究, 社区人们的公众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 发现现代的一些人们具有节约冷漠症的症状。例如: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对办公室里的空调、电灯等经常开着不关灭而熟视无睹、很漠然。生态文明建设即包含生态伦理素养、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 又包含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以及生态物质文明等。
从消费观进行分析, 人们生活刚刚富裕、好起来, 不宜改变传统观念, 包括自己享受、自己消费的传统观念, 这样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的泛滥。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生态文化的教育, 人们的普遍环保意识不强, 所以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1.2 公众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参与度不强。
人们比较关心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民生问题与生态的建设。人们虽然关注但实际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参与一般是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 想单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不容易实现, 还有一些人们不知到怎样才能参与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2 改善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
第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加大投入资金和人员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增添锻炼的健身器和活动体育设备。
第二是加强人文资源的建设。括文化组织管理团队、文化艺术团队、群众文体骨干。为确保社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广泛性、普及性, 社区要强化区内文体骨干分子对社区居民的文化业务指导和宣传, 吸收区内喜欢并热爱文体的人加入社区文化建设团体, 发挥作用, 奉献余热。
2.2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创造优美居住环境。
第一是进行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注重建设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人居环境。在设计上规划有序, 设计新颖, 为小区的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环境建设卫生、清洁、整齐、美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是注重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小区建立区巡防治安队, 做到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有保障, 遏制了违法犯罪, 为小区居民生活安宁增加了可靠的保障。
2.3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切实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树立社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坚持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场的人气聚集的优势, 开展各种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2.4 优美环境与人文社区潜移默化互相影响。
第一, 利用各类社区教育阵地, 积极发挥审美教育作用。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和环境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逐渐自愿地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
第二, 有效发挥居委会管理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具体落实社区文化发展的措施, 使各项措施和政策更加贴近居民, 贴近人们的现生活、满足需要, 快速地有效地解决实际现实困难。
2.5 创造社区文化与享受社区文化相结合。
首先, 积极发挥业余文化艺术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大众的通俗的作品。
其次, 努力实现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创建面积小而精致的文化场所、多而全的体育设施。人们不用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形成平和心态、和谐氛围和健康文化环境。
3 结语
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作为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让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里处理好各种关系, 走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之路。
摘要: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宣传和教育作为重点, 进一步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有助于人们系统科学地了解人和自然的联系, 人们在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活动中, 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能够更好地、自觉地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能够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原文化,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中原文化 篇2
中原地区的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位臵的影响,从古时起,中原地区婚俗就十分注重传统。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多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朝时制定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婚姻六礼”,几千年来一直是新人结婚时遵行的参考准则。贴喜字、坐花轿、拜天地、闹洞房等由中原地区起始的传统仪礼,流传至今,趋向全国,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风情画卷。历经朝代更迭和风俗流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原地区,一些繁琐、低俗的礼仪逐渐被革弃。
时下,中原婚俗文化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异之中,婚庆市场日渐繁荣,婚礼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许多现代年轻人已经把婚礼演变成彰显个性的平台,挖空心思,选择一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诸如“自行车婚礼”“水下婚礼”“热气球婚礼”“马车婚礼”“公交婚礼”“冰上婚礼”“游艇婚礼”“蹦极婚礼”等名目各异的婚礼方式,令人眼花缭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虽然部分传统礼仪已渐渐省略,但一些陈旧而有趣的婚礼习俗仍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在一个个“花轿婚礼”“马车婚礼”“窑洞婚礼”上,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原地区旧时婚俗的古朴和传统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
结婚礼俗
一、提亲。亲朋好友根据两家家庭及子女情况,认为门当户对,即可说亲。(其实,门当户对,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双方家境、文化背景相似或互补,有益于新人将来生活。并非完全封建因素)
二、相亲。男女双方没有什么异义后,可约时间让双方家长及子女见面。农村多在男方家庭,城镇多选公共场所。男方备茶饭相迎。寒暄后,双方家长避开,男女双方单独交谈。如男方同意,备红包一个,有现金200元以上,取双数,交女方。女方同意则收下。农村尚有奉鸡蛋茶的习俗。男方家长(为妈妈),煮荷包蛋一碗,放白糖或蜂蜜,由男方转呈女子,女子若同意,就喝下。若吃饭,主食应吃面条,以示拉扯成亲之意。
三、定亲,换表记。互换男女年庚,即生辰八字。男方送定亲礼。衣服若干套,首饰若干,现金若干。省事的,干脆全部现金,然后,让男女双方或在男方长辈陪同下,到商场选购。定亲时,男方到女方家做客。
四、日常礼俗。定亲后,男女双方经常走动。但春节时,男方需在春节前,向女方家送礼,即串亲戚。主要有肉、馒头。讲究的,女方家长还给男方压岁钱。
五、送好。也就是商定结婚时间。结婚前,男方备办好结婚礼物,送女方家,正式确定结婚的日期,商定结婚的规格。送聘金,这是一笔最大的开支。一般结婚时,男方备好新房,女方陪嫁多为家俱、电视、摩托等常用生活用品。女方开始准备结婚用品。如被褥,需要新棉花、新表新里,请年高有德有儿女的贤惠女性乡邻,用红色棉线,双线缝纫。被角放臵少许带籽棉花。含义是早生贵子,夫妇白头偕老及喜庆吉祥。
六、结婚。这是最隆重的礼节了。前一天晚上,男方把嫁衣、首饰送女方家,最后商定婚礼细节。该晚上,男方休息时,需找几个男性儿童陪睡,叫压床,以示早生男子。结婚当日,女方穿红色嫁衣(不得穿半截衣服,如内衣类),怀揣铜镜与大葱(离娘葱)、柏枝(白头到老)、上衣的下摆,缀100新缝衣针,穿绿色鞋子(该鞋永远不许穿回娘家),有儿女双全、贤孝有德、且属相不犯冲的女性做嫁娘(送亲客)相陪。男方持里脊肉(至少带2根带肋骨,名为礼条或离娘肉)、馒头等礼物迎亲,坐席,外有司仪放炮催妆三次。拜过女方祖宗、长亲后,手持红包(内有铜钱,今多为硬币、石灰。路上,遇十字路口、桥或其他迎亲车时抛掷,以辟邪),与男方,男方娶客(与嫁客同)以还有押轿男童二人(多为至亲子弟)、送饭人(视女方乡邻多少而定,一般三五十人为常事。上车赴男方家。带嫁妆(棉被、沙发、电视、冰箱、车辆等时尚用具及全套床上用品,包括脸盆、盆架等生活用品。还有带根须的绿色青菜四种(以示四季常亲之意、不断亲、不断根,如菠菜、青葱、芫荽、生菜等)。下车时,由男方长亲送红包或礼品,接新娘下车。红包或礼品中,其中有一块是发酵好的面团,意味着发家致富。
一般在好时(吉祥时辰)前到男方家行礼。到男方家行礼时,即有儿童抢新娘撒出的糖果、抢新娘衣上针等习俗(以示吉利)。新娘迈芝麻杆与柏树燃的火,以示不得带进邪祟。行礼,拜天地、长亲、对拜,长亲以装现金或贵重礼物的红包回礼。不少地方,在这个时间,用难以洗去的颜色涂抹公公婆婆脸上,以示取闹。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去盖头,众人相看新娘。然后,洗脸,由小姑(婆家妹端洗脸水一盆,内臵硬币若干,新娘象征性湿手,摸取摸取硬币,然后,封红包一个给小姑,以示谢意。用饭(与新郎食用一起从娘家带回的烙油馍、丸子类。新式的,是男方备席,迎亲客与送亲客陪新娘吃饭)。饭时,新郎依次向女方所有在场亲人(送亲客、压轿孩子、送饭人敬酒。饭后,男方封红包给女方送亲客、押轿孩、送饭人,押轿孩红包稍重。女方诸亲返回。男方闹房正式开始。新娘需不时拿出糖果分发众人。中间还有开箱看嫁妆环节。男方长辈应依箱内陪嫁金额,加倍给予新娘。到晚上,闹房人离开后,由婆婆铺床(意为父母为儿子媳妇安臵好家庭了),年高有德的女性长亲(也有的是司仪)撒帐。撒帐用品有,红枣、花生、桂元、五谷等,边撒边说吉祥语。枕头内装有红枣、花生、桂元、五谷等,寓意是早生贵子。新人入睡,由一两个10岁以下儿童陪床。窗外多有听房的人。且新婚三日,长幼无序,皆可闹房。第二天一早,新娘应做饭,端给双亲食用,以示孝敬。饭后,新娘奉上给婆家近亲的衣服(一套)、鞋子。至亲是衣服和鞋子,稍远,像哥嫂姐弟妹全是鞋子。收到礼物后,以红包(现金或礼物)还礼。旧时,女孩在娘家,单是做的千层底纳花鞋子,往往一包袱。做鞋,成了送好后的头等大事。今天多为买的。然后由长亲陪同,上坟祭祖。返回后,由长亲陪同,到乡邻家拜会,乡邻均有红包还礼,多少视亲疏而定。
第三天,回门。新郎新娘持四种绿色蔬菜、礼馍(即一个一斤以上的大蒸馍,上面装饰红色喜庆点饰),顺结婚时原路,返回娘家。娘家备酒菜相待。新郎官须在上食品的托盘上放红包,以示感谢大厨),仍有大厨把饭菜做得奇咸、奇辣、怪味以捉弄新郎,同时,陪酒的人,多以让新郎喝醉为目的进行敬酒。夫妇离开时,四色菜各留少许,30个大礼馍原封不动,带回家。此时,新郎官须做贼一次,“偷走”岳父家带嘴器物一件(茶具、茶壶、酒壶等,寓意是,要生一个带把的来,即生儿子)至此,结婚仪式大致结束。整个结婚行礼过程中,无论在女方、男方上礼人员,均忌讳婚姻不顺利的人、与新人属相不合的人、穿戴白色服饰的人、刚刚有过丧事的人、家有产妇或流产者。办喜事时,男方女方均设酒席以待来宾,中午不得吃米饭。堂上设礼桌,送礼者皆登记造册,这是将来还礼的依据。上书:“恭贺新禧”、“XXX礼洋若干、礼物(品名)若干”字样。在礼物上用红纸贴名标注。所有帮忙人员,均以一根红色布条系于衣上。送礼者可得到红布一块,或一尺见方,或三尺,以示回礼与同喜。男方家庭所有门均贴红色喜庆对联。家里,大红双喜处处贴。同时,在迎亲路上,也粘贴方形红纸引路。
中原文化的扩散 篇3
雪域高原上的第一缕茶香
公元641年,一位16岁的汉族女子离开唐都长安,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的路途,她将要去的地方,是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很遥远和神秘的拉萨,这条漫长而艰苦的进藏之路,她和她的队伍整整走了三年。这位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应当时吐蕃王国使者的求婚,唐太宗将她许配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王朝派出以江夏王李道宗为首的护卫队护送文成公主进藏,随着这位信佛的女子离开故土千里迢迢来到西藏的,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和唐代大量的科学文化技术。有历史学家认为,正是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风雪高原的文成公主带来了中土的茶叶并推广了唐王朝的饮茶方法,让雪域高原上的人们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并慢慢普及开来。
但亦有学者反对这一说法。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写到过一篇和茶叶有关的藏地故事:吐蕃王朝日渐强大后,曾侵入四邻各国,兵马到达中原王朝的边州,获得茶叶之类的饮料,运回吐蕃本土,但是当时的吐蕃人还不知道此物的称谓,也不知其用途。有一次,一个叫常鲁公的大臣出使吐蕃,烹茶于帐篷之中,吐蕃赞普甚觉奇怪,便问:“这是何物?”常鲁公答道:“此物乃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听后恍然大悟,点头说:“我也有此物!”便命人拿出七、八种茶来,摆在常鲁公面前,一一指过:“此乃寿州的,这是舒州的、蕲门的,那是昌明的……”
这段历史上著名的对话发生在公元7世纪末到8世纪初,从对话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吐蕃已有很多种茶叶,只是藏人尚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而此时文成公主早已进藏多年,如果她已经带来了茶叶以及茶叶的饮用方法,那么吐蕃赞普不可能有此一问。
历史的真相也许只有留给历史了,不过,从历史的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另外一些信息。西藏学者赤烈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中记载:大约在公元3到4世纪,吐蕃居民喝的并不是茶,而是一种用树皮熬成的水。这种“茶水”虽然没有茶叶的清香,但胜于开水。也许这就是高原上最早的“茶”。
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唐朝先进文化技术和物资的援助,吐蕃当时的生产事业飞速发展起来,以牧业为主的藏族人主要的食品是肉、奶、油,而茶叶以其“通利”、“疏滞腻”的药用价值,迅速得到了藏族人民的喜爱,藏区对茶叶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土的茶叶开始大量进入西藏,汉族人民开始用茶叶和藏族人民交换马匹和土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而这些被输入藏族地区的茶叶,被人们称之为“边茶”、“藏茶”、“边销茶”。
从“茶马互市”到“边茶贸易”
北宋年间,少数民族契丹和西夏日益强大,而西夏更是频繁地侵扰北宋,北宋政府积贫积弱,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当时的统治者宋神宗在改革派王安石的支持下,果断地起用王韶为镇洮军节度史,执行削蕃战略,以斩断西夏右臂。王韶不负朝望,率兵收复了熙河等州,让宋境向西部拓展了二千余里,取得了宋朝立国后开拓边境的最大胜利。
王韶收复熙河后,看见吐蕃人赶着大群马匹,到边州交换茶叶,而且茶叶还供不应求,他以一个军事家的眼光意识到,吐蕃人大量的战马可以作为北宋王朝的战略资源,于是向皇上献策,主张以茶换马,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宋神宗甚至在1074年专门下诏设立“茶马司”,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边茶换马事务。
当时最受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是四川茶叶,特别是名山茶。针对这一点,朝廷甚至专门规定,名山茶只能用来与吐蕃人换马。为了确保茶马贸易的正常发展,宋王朝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办法和措施,例如在管理上设立专门机构买茶司、买马司、茶马司、盐茶司、都大茶马司等,采取招马、降低茶价和提高马价等优惠政策,在制度上实行官营茶叶专买专卖的榷茶制。四川成为当时最大的茶马市场。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西藏也纳入了中国版图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对战马的需求也没有宋朝那么大,所以元朝对汉藏茶马贸易管理开始有所松弛。后来,更是发生了几起因为政府统购的茶叶在藏羌地区售价太高,引起当地少数民族不满的事件,政府索性停止了统购统销,听任民间自由买卖。
而在明朝时,“茶马互市”现象空前繁荣。一方面,明朝统治者对茶政十分重视,认为茶法和马政都是“军国要政”,甚至推行一种“金牌信符”制度来确保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明朝当时对外战争频繁,大量的战争带来了更多的战马需求,特别是明神宗时期,茶马司的年易额竟然达到四万多匹。
不过,我们仔细梳理历史的痕迹,却可以发现:明王朝并非真的需要这么多战马,而是借以实现对各少数民族的有效控制,达到“以茶奴番”的政治目的。这种以茶治边的民族政策,长期以来是富了当地统治阶级,却使广大劳动人民受到比西藏封建农奴制更为残酷的剥削和统治。
公元1661年,清世祖批准达赖喇嘛的请求,在云南永胜县开设茶马互市市场,但此时的茶马互市由于各种原因时常中断,已是强弩之末。到了乾隆年间,茶马互市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与茶马互市有相同意义的边茶贸易制度。
边茶贸易完全改变了以前由政府控制的情况,变官营为商营。除了茶叶之外,其他藏族人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也进入了市场,而藏区的交换产品除了马以外,还多了皮革、药材、黄金等一系列产品。当时的四川因为边茶贸易的迅速发展而成为了整个川藏商贸的中心,而且在藏区也出现了不少像打箭炉、松潘这样的商贸集市地,除了最初的以物易物,货币也开始出现在边茶贸易中,甚至出现了“茶票”。
从唐代的“茶马互市”到宋代的“榷茶制”,到“金牌信符”制和“引岸”制,再到明代的“贡马赐茶”制,及至清乾隆以后取“茶马互市”而代之的“边茶贸易”制度,“茶马互市”的基本形式和贸易范围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扩大,川藏茶马古道所形成的“茶马互市”文化自成体系,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撇开封建统治者狭隘而残酷的民族政策不谈,茶马互市关系,从唐代到清朝、民国以来,一直盛行不衰。这一历史事实既是民族大家庭中经济关系、文化生活关系十分亲密的重要体现,又反映出一种政治上的一统关系。事实上,无论是唐代开始的茶马贸易阶段,还是后来的边茶贸易阶段,历史上内地与西藏贸易全过程,始终没有离开茶,茶始终发挥着中心的作用。
英国殖民者的茶叶野心
18世纪中叶,在海外探险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发现了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企图利用茶叶来切断西藏和内地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而此时,英国在印度最大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所派出的商业间谍也盗取到了中国的优良茶树品种并学到了中国的制茶技术,开始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大量种植和制茶。每一次海外殖民行为都能获得极大利益的英国在1888年到1904年连续多次武装侵藏,殖民者们更是妄图利用茶叶来控制西藏的经济,并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印度公司还在亚东开埠通商,印度的茶叶开始源源不断地倾销西藏,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汉藏边茶贸易,对四川的茶叶生产也造成威胁,并造成西藏土特畜产品的大量外流。
英印茶叶在西藏倾销的状况和殖民者们的野心,受到了西藏各界的反对和抵制。十三世达赖喇嘛就曾经在给朝廷的信中专门提及此事,认为会妨碍到藏区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应该禁止英国人销售印度茶。而且,藏族人民喜欢饮内地的茶,认为印茶性热苦涩,不解油去腻。因此,他们宁愿舍近求远,到雅安、西宁等地驮回茶叶,也不愿买侵略者经营的茶叶。
1906年4月29日,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抵达拉萨。这位刚参与了和英方就所谓《拉萨条约》的修改问题进行谈判的大臣有着多年出使外国的经历,尝够了弱国外交的苦痛。他清楚地看穿了英国图谋西藏的企图,向清廷提出《请速整顿藏政收回政权》的建议,受到重视,被破格提升为第一位担任驻藏大臣的汉族官员。张荫棠一方面从外交上斡旋,使印茶入藏无法取得合法手续,另一方面,他试图用对印茶课以重税的方法来保障四川茶叶的利益。此外,他还提倡在藏区试种茶树,就地发展茶叶生产。
除了茶业方面的举措,张荫棠还效法欧美资产阶级变法图强,向清廷提出治藏建设十九条及西藏地方善后问题二十四款,即所谓“新政”。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当时没有成功,但他提出的发展工商事业、开发矿产、便利交通、发展教育等主张,对西藏后来的发展和建设大有裨益。藏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当年种过的一种花取名为“张大人花”,由此可看出藏族人民对他的称赞和敬仰。
除了川茶以外,在抵御印茶的经济侵略上,滇茶的作用也不小,甚至可以说,滇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对西藏进行经济侵略的步伐。辛亥革命后,印茶大量侵销西藏,川茶在西藏的市场日渐缩小。在政治上,康藏数度发生纠纷,使传统的康藏贸易受到阻碍,这一时期,西藏地区的川茶紧俏,广大藏族人民不愿饮用“有机油味”的印茶,而滇茶则大量通过滇藏道和滇缅道等运至西藏,抑制了印茶在西藏的影响。在那个茶贵如银的年代,各族人民的运茶马帮,走荒山,爬野岭,在川、青、滇、藏险道上的民间往来,从未断过。
中原建筑文化内涵的特质 篇4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任何建筑环境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即使最原始的建筑也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的发展状况。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中原文化是个大的历史范畴,从大的概念上讲,涵盖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更可扩展为中原文化传播区域内的建筑文化总体,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当属奉宗教信仰和家族观念的殷商文化。而河南正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心,河南地域建筑因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成为中原文化的主体,这正是本文从殷商文化角度研究河南地域建筑文化的依据。
文化内涵——殷商文化的“人”和“神”
殷商文化作为河南早期的文化体系,对河南建筑环境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是对建筑环境的一种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之后具象化表现的根源。因此对两种文化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主要特质,一种精神层面的把控。
所谓商文化,及殷商文化,指商王朝时期内商族所创造的文化遗存,商灭夏之后至商王朝灭亡这时期内商族人创造的文化,重点指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它以今郑州、安阳地区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商代文化分为以二里岗期商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前期文化和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郑州、安阳地区属于殷商文化的中心地,自然其建筑也深受殷商文化的影响。
殷商文化具有西渐的特点,其西渐的区域是指商文化在中心地区确立以后向西方地区传播所到达的区域,包括河南西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等所在的区域,基本位于商王朝前期统治中心——郑州地区之西部,也是商文化传播的重要地带,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二里岗型”分布范围包括了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因此,在山东东部及陕西部分地区的建筑形式与河南西部地区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和传承性,其聚落民居的形式也最具地域文化的展示性。
神权独尊和“征服自然”
殷商文化具有很强的原始宗教性和娱乐性,尚武“征服自然”,以祭祀等功能的场所为居住中心。在其宗教观念中,除具有原始宗教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如鸟崇拜、山崇拜、太阳崇拜、桑林崇拜等,这使其成为原始社会众多地域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文化。殷商的直接统治区,随着郑州和安阳等中心地域从豫东到沂泰山区一代,对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等建筑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殷商人的思想观念中,帝王宗教观是一元的,先王和帝都统一于对祖先神的崇拜中。因此,祖先神和天神,人和神灵,在殷商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商族的祭祀歌诗《商颂》,我们也可看出商族子民对上帝的绝对宗教性,注重在建筑格局上面,更注重中心建筑群的集中,将祭祀、拜祖等功能的祠堂、寺院等建立在建筑群的中心,作为所有原著居民的思想活动中心,在建筑布局上充分表现,体现出“重神道、轻人事”商人宗教思想的特征,体现出一种商人隆祭祀、盛巫风的宗教迷狂以及带有原始意味的尚武尚勇的精神。
在出土的众多器皿中,其桑树、太阳鸟、山体等形象的符号常出现,特别是商人一起祭祀的场面也被工匠以极为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人们热情奔放、鲜亮艳丽的画面被符号化记录,并发展为不同形式的语言使用在建筑构件和建筑纹样、建筑色彩上,重赭石的厚重色彩代表了对大地的臣服和对火及生命的渴望。
农耕文化和“天人和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时期农耕的兴起和发展,确定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固定,选址对风水的注重,祈求风调雨顺以得来年庄家的好收成,人们居住的场所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自然注重“天人和谐”。这从夏、商、周三代文化的表现上均可窥视一二。三代考古遗物所显示的衣食住一类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以农耕为主要生业,以粟黍为主要作物,衣料所知的有麻丝,房基的构造都是规矩型,以长方形和方形见多,坐北朝南。
商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由游牧等最原始的自由生活状态转变为以农耕为核心的固定文明的稳定生活状态,农耕的生活方式必然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所有的生活、经济、政治等活动均以土地为中心,建筑形式逐渐规模化、中心化。黄河流域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到半穴居,进而发展为地面建筑。农耕文化使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拥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聚落多分布在近水的台地上,主要建筑形式为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圆形或方形房子。河南安阳后岗、三门峡庙底沟、渑池仰韶村等具有体现。建筑环境也更加科学和合理,如确定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坐向和横向为主的建筑形式等,建筑布局已逐渐由散落的自由形制逐渐发展到规矩化、条理化、中心化的聚落群体。
崇尚自然宗法的和谐观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篇5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从典籍史料、出土文物、尤其是不断发掘的`郭店楚墓竹简等考察研究表明: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深广而悠久,这在楚夏同源、北人南下的文化传播、楚地出土文物与中原文化、楚人与中原儒家经典的情结、楚与中原的制度文化及方言现象、楚与中原文化的龙图腾及其文化习俗等六方面最为明显,由此可以证明中原文化的代表《诗经》对楚文化的代表《楚辞》确有诸多之影响.
作 者:李金坤 Li Jinkun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刊 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3(3)分类号:G04关键词:中原文化 楚文化 《诗经》 《楚辞》 影响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篇6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field survey and so on. I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categoriz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ociety at pres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urther points out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or the central plains,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the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Key words】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preliminary study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体育资源丰富,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还是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 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阐述
体育文化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又具备体育产业属性。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体育文化产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在广泛的文化产业中代表体育因素的产业,从它的外延上看,它涵盖生产、营销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文化业、体育新闻业、体育出版业、体育影视业、体育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以满足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各个行业的总和。〔1〕
2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体育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分类,就本文来说,根据体育文化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体育文化实体产品类,主要包括影视产品、书籍报刊、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彩票、体育雕塑、体育景点、体育建筑等;二、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类,以传播体育文化为主的学校教育业、体育培训、体育文化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节目演出等;三、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类,如体育旅游、康乐体育活动等。〔2〕
根据划分的标准,就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具体的八种:1.影视类:《少林寺》《武林风》;2.旅游参观类:登封少林寺景区、陈家沟太极拳景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体育场馆;3.以体育文化传播为主的教育业: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专业体育学院等;4.体育博彩类:河南省体育彩票业;5.书籍报刊类:各类学报体育板块及报纸杂志等;6.服饰类:各种体育运动服装企业和销售店;7.体育器材类:各种体育器材生产厂家和销售店;8.各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体育项目竞赛、城市运动会、体育文化研讨会等。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
3.1历史文化悠久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省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其中以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自北魏创始到隋末唐初因助唐灭郑而扬名于世,至宋、金、元逐渐成熟,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极盛于明,而衰于清,在民国期间濒临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转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少林武术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少林武术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少林武术新人。尤其是代表少林武术文化的电影《少林寺》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少林武术热迅猛兴起,造就了许多少林武术精英、武术名家、武术教育家。
3.2资源丰富多彩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以武术为典型代表性。目前,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省比较流行的就有40余种,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的体育文化产业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武术学校、武术器械开发、武术表演、武术影视作品、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造就了中原丰富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登封的武术学校,聚集着来自世界的习武爱好者和求学者,促进了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濮阳东北庄杂技表演产业、南阳新野猕猴驯养表演产业、新乡航空运动产业等也享誉全国。
3.3发展前景远大
体育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向往休闲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河南省地处中原,又是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所以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开发潜能,不久的将来,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必将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前景远大。
4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功能
4.1文化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从有形的体育文化产品到体育文化的传播服务,再到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属性始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载着体育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演变、创新等,传递着科学知识和文字信息,传承着体育文化产业的精髓。
4.2体育功能
体育功能不言而喻,是体育文化产业所固有的基本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属产业的特有功能。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抵御疾病和敌人入侵,更好地生存生活。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体育功能一直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精髓,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在体育文化产业的很多项目中,消费者或是参观者可以用体验的方式直接参与进去,一边分享体育运动项目的快乐,一边促进了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了附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4.3传播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产业自身具有的传播功能。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着体育文化知识,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越好,其传播得也越广泛,发展与传播是同步进行的。例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主旨,现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4.4经济功能
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是经济效益,中原经济区的成立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是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的需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繁荣、昌盛、富裕的象征。国家体育总局在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体育搭台,经贸唱戏”,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相关附属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当前运用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登封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每届少林武术节上,给河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多达几十个亿。〔3〕
5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成效
当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产业拳头产品和产业链发展已初具规模。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桐柏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开展得都非常好,为大家参与体育运动、体验运动和旅游带来快感。影视产业方面: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带动了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马拉松比赛、温县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等,在带动体育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当地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体育建筑产业:河南省体育中心建筑、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主场馆——南阳鸟巢、南阳李宁体育公园、各高校体育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计的进步,目前的体育建筑业,不但能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同时也给参与者、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美感。体育文化教育传播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体育用品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商丘市天行设施有限公司、安阳飞鹰健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洛阳市丹佛健身用品有限公司、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主要生产制造体育器材。
6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1经济欠发达
河南省地处内陆,在我国的腹心地带,经济地位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内陆经济落后城市之间,我省人口众多,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的欠发达,是制约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经济能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内需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6.2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低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而体育消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省体育消费的指数相对较低,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意识形态,提升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带动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前人们受“体育锻炼和消费就是花钱找罪受”,“劳动即是体育锻炼”的思想影响比较大,所以随着物质与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以前有很大转变,但是与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需要在稳步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大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健康生活的宣传,提升体育文化意识形态,从本质上促进体育消费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4〕
6.3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缺少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影响我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体育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更重要的必须是体育人,对体育的历史、发展、传播、文化、运动技能等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了解社会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把握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5〕但是当前我省像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中的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中并没有开设体育产业专业,没有培养专门的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仅开设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学习,像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管理、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在全国的高等学府中,也没有开设这门专业人才培养,相近的人才培养有武汉体育大学经济学(体育产业经营)专业、上海体育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与产业。开设这些课程与专业的高校比较少,导致这方面产出的人才缺乏。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开设体育产业人才或者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专门的人才队伍。
7小结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我省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和资源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我省以太行山系和伏牛山系为主的体育文化旅游业、以黄河水系为主的水上运动业、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武术传播业、以《武林风》为榜样的体育影视业、以《少林与太极》为主的体育文化出版业、以商丘市梁园区为典范的体育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中原的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118.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3〕李阳,夏成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7):17-20.
〔4〕袁金宝,张宝强.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及其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91-394.
〔5〕范方.体育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34-36.
中原文化的媒介呈现及传播创新 篇7
一、中原文化传播的媒介实践
电视方面, 近年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电视栏目的有:河南电视台依托戏曲文化资源制作的《梨园春》、依托收藏文化资源制作的《华豫之门》、依托武术文化资源制作的《武林风》、依托姓氏文化资源制作的《知根知底》、依托魔术文化资源制作的《魔亦有道》、依托文化名人绝技资源制作的《家有珍宝》、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制作的《传承》、依托中医文化资源制作的《仲景养生》、依托饮食文化资源制作的《舌尖上的河南》, 郑州电视台的文化资讯和专题节目《文化郑州》等。报纸方面有大河报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创办的《厚重河南》。这些栏目有的已有10年以上, 如《梨园春》;有的刚刚开始, 如《家有珍宝》《文化郑州》。目前影响较大的品牌栏目是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华豫之门》《武林风》和大河报的《厚重河南》, 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原文化及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梨园春》。《梨园春》是一个以展示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 自1994年创办以来, 已走过19年的风雨历程。在全国电视戏曲行业并不景气的今天, 《梨园春》延续了戏曲的生命, 为传统民族戏曲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已成为河南卫视最知名的品牌栏目。该栏目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顺应了时代潮流。戏迷擂台赛的设置, 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下基层, 进农村, 赢得了基层观众的欢迎, 到北京、新疆等地以及和央视联合制作节目, 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不仅如此, 该节目还赴澳大利亚、南美洲演出, 让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 不仅向世人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将中原文化推向了世界。
当然, 该栏目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内容和形式如何进一步创新, 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如何克服电视传播碎片化、片断化, 而尽量保持戏曲文化的完整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如何做好新老交替;如何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进一步发现新人;如何在传承传统剧目的同时, 鼓励现代题材的剧目创新。
《武林风》。《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一个以武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 定位独特, 构思新颖, 深具文化特色, 将中国的武术文化与电视艺术完美结合。河南是少林功夫与太极拳的发源地, 禅宗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影响深远, 其外在形式与深层意蕴丰富多样。该栏目的成功, 首先取决于它独特的定位, 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宣传河南省武术文化为己任, 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指导, 让观众在精彩与快乐中, 体会“博弈有道, 娱乐无边”的魅力。其次是栏目新颖的组合方式。栏目以搏击比赛为主干, 由“绝活”“名人”“表演”“参与”等四大板块组成。内容丰富多样, 形式生动活泼。再次是擂台赛的形式, 为民间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的武术爱好者云集于此, 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又一场武术盛宴。
但是, 该栏目也有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争霸赛有些为打而打的倾向, 过分强调结果和视觉的冲击性, 从而影响了对武术文化内涵和武术自身魅力的挖掘与展示。
《华豫之门》。《华豫之门》是2004年开播的一档综艺文化益智类节目, 2008年10月改版为以收藏文化为主的栏目。“展现收藏百态, 体现人文关怀”, 是节目的基本定位。第一, 该栏目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 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深受观众的喜爱。节目最大的亮点是充分调动了大众藏友的积极参与, 他们纷纷拿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到栏目组。第二, 鉴宝专家的专业鉴定, 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通过专家的解说, 让观众和参与者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藏, 藏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哪里。第三, 与市场的对接。通过现场专家评定团的评定, 让每一位收藏者知道自己的藏品到底值多少钱, 做到了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对接。
该节目的不足之处在于, 功利化倾向明显, 一件藏品动辄几万几十万元, 经济价值超过文化价值, 容易误导收藏者和观众。收藏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固然有市场和盈利因素在里面, 但最重要的是一种审美心境。人们在欣赏藏品过程中被藏品的艺术价值所吸引、所陶醉, 进入一个无功利的境界, 精神得到升华, 体验到的是别人无法体验的审美愉悦。从节目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看, 以后应着力于观众鉴赏能力的提升及审美趣味的培养上。
《知根知底》和《魔亦有道》。《知根知底》是河南卫视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节目。中国100大姓, 发源于河南的就有78个。自古以来就有“根在中原, 家居河洛”之说。中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自己的根在哪里, 家在何方, “文化寻根”就是节目的传播基础。《知根知底》以解读姓氏文化、弘扬寻根文化、传承家族文化为核心, 同时承载着励志向上和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功能。节目分为“寻根问底”“自家说事”“百姓追击”和“真假猜想”四个环节, 内容丰富有趣, 互动性强, 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
《魔亦有道》是国内第一档情景魔术秀节目。中国的魔术资源非常丰富, 河南的资源也很多, 比如宝丰的魔术就历史悠久。最近几年央视春晚刘谦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 这说明, 电视节目以此为基础大有开发空间。河南电视台的《魔亦有道》以情节带魔术、以小品带魔术, 栏目的制作水平和规模很突出。每期开场都会邀请一位魔术大师表演时尚、潮流的魔术, 之后三位百姓魔术师上场比拼“魔力”, 由观众和评委投票决出冠军, 节目最后由魔术大师进行现场教学, 告诉观众魔术背后的秘密。
这两个电视栏目都是河南卫视改版之后, 以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推出的富含文化气息的节目。这两个栏目在体现河南卫视“文化卫视”定位的同时, 传播了中原的优秀历史文化。但是, 由于节目刚刚起步, 目前影响力还不能和前三个节目相提并论。
大河报的《厚重河南》。大河报早在2002年12月就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该栏目以新闻的形式、视角对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解读, 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厚重河南》以弘扬中原文化, 提升河南形象为己任, 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栏目定位准确, 始终追寻高品位、高格调, 在选题策划方面更是精心准备, 报道风格鲜明, 用的是新闻的视角, 但是又敢于打破新闻的思维定式。栏目以记者的亲身探访为基础, 以今天的眼光洞悉历史文化, 强调现场性和现实感,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全方位向读者呈现一个有厚重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河南。
但是, 《厚重河南》栏目要想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同样需要不断地革新和探索。比如可以新闻记者的角色切入, 但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养和眼光, 慎对历史评价, 不为吸引读者而做过度娱乐化的处理, 从而伤及文化本体。在体现文化原真性的同时, 给予读者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 上述中原地区这些优秀的品牌栏目, 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植根中原文化, 利用媒体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符号转换和现代传承, 展示了河南优秀的历史风貌, 提升了河南的整体形象。然而, 一个优秀的栏目要想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必须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 才能使栏目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传承文化需要打造媒介品牌
对媒体而言, “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再造文化的过程”[1]。因为媒体今天呈现的文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再现, 但是它是经过今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加工而成的, 与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不同, 媒介呈现的文化是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历史文化。因此, 同一题材、同一对象, 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节目所呈现的文化是不同的。同时, 媒体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 它是编导将原有的历史记载和历史遗存转化为视听形象和视听语言的过程。因此, 媒体的传播不是客观一对一的复制, 而是具有创造和创意的过程。历史文化要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必须做好现代转换和媒介转换, 因而必须突出创意。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既为我们塑造现代传媒品牌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方便, 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 河南媒体面临的形势是, 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但是还没有充分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没有出现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敦煌》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以创新的姿态, 打造既具有河南本土特色又具有可普及性的媒体品牌。
改革运行机制, 释放发展活力。要打造传媒品牌, 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机制, 通过对现行用人机制和待遇机制的改革, 为媒体注入新鲜血液。要大胆改革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 增强栏目的发展活力, 并不断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要针对市场和需求做文章,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突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研究文化资源, 突出媒体创意。河南有丰富的功夫文化、戏曲文化、歌舞文化、名人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等, 每一种文化如果做好都会形成传媒品牌。关键是要认真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 让这些资源释放活力和魅力。现在文化的竞争已经不是资源的竞争, 而是创意的竞争, 再好的资源, 如果没有好的创意进行再造, 只能说是资源浪费。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关键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2]这就需要媒体人深入研究文化资源的特色、底蕴, 寻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
明确栏目定位, 研究受众市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 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传播行为的后续调整。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 传者要努力做好受众的细分, 把握受众的审美、欣赏水平、年龄层次等, 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阶层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并让受众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节目中去,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打造传媒精品, 扩大社会影响力。就目前而言, 河南的电视栏目在全国有影响的还太少。报纸也是如此, 能走出河南的不多。传媒发展既要考虑地域化, 抓住本地市场, 也要考虑广域化, 抓住全国市场。因为随着电视和媒介网络化, 媒体竞争的平台一下子扩大了。本地传媒如果做不好, 外地传媒就会抢占市场。要使地域性传媒走向全国必须有精品、有品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2012年5月在央视开播以来,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风头盖过所有热播“后宫剧”、家庭剧, 其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2月, 该片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 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 海外销售额突破226万美元。[3]由此可见打造传媒文化精品的重要性。
转变经营策略, 开发衍生产品。目前河南的知名栏目还只是栏目, 与此相关的衍生产品开发远远不够,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转化成经济效益, 因此要把优秀品牌栏目的冠名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成立自己的演艺中心, 出售自己的影像制品, 形成文化的连锁反应。以《大河报·厚重河南》为例, 该栏目与出版社联合成立出版公司, 将栏目内容结集成书, 现已成功出版十几本, 市场反应良好。
融合新旧媒体, 增强传播效果。新媒体具有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自己服务是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电视媒体可以和各大门户网站合作进行栏目网络直播, 或者建立自己的网站, 对自己的优秀节目进行网上传播, 以扩大栏目的覆盖面并提升影响力;也可以利用微博营销, 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中原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出路同在的时代,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的厚重底蕴, 借助传媒的力量让中原文化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来完成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
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文化品格 篇8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四合院的民居建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四合院并不是北京所独有的,在中原地区也非常普遍,这种居住模式的形成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目前见到的史料来看,河南安阳考古人员在对安阳市一处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的商代官舍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近20座“四合院”式的官舍建筑遗址。该处遗址位于殷墟南部边缘,属于商代中后期遗址。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表明“四合院”在商代就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的房屋结构。
汉代时,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民间建筑也逐步一致起来,形成了我国建筑的特有风格。如大型房屋的平面设计,基本上都按中轴线左右对称地排列。由几个四合院式庭院组成的贵族第宅也普遍出现。这种第宅既有居住用的卧室,又有宴客的厅堂,还有厨房、武库、方仓、圆囷、井亭、马廐、猪圈、羊栏、鸡棚和厕所等附属建筑物。一些厅堂的前后,还建有抱厦,并用回廊或花墙等相互连接。汉代贵族宅第的门前都设有称作“阙”的标志性建筑物,并有单阙、双阙和子母阙的区别。第宅正中的大门都很广阔,门前一般不设门槛和台阶,以便于主人和贵宾的车马通行。角门则狭小低矮,开设在门墙的一角,是侍从和仆役的出入之处。院落的后部通常建有二层到三层的望楼,这是保卫第宅的一种武装设施。到了东汉晚期,这种望楼甚至发展到五层以至六层,而且每层都有“平座”(楼阁式房间外面的走道和栏杆),平座上常站立有守卫第宅的地主私人武装。
唐、宋时期,四合院式院落资料更加丰富,从敦煌壁画、唐墓出土明器、出土绢画及绘画中,都能看到这种宅第。这时大宅第主要布局,除园林外,前有大门或有中门,内有中堂、北堂、东西厢房,或累累六七堂,有廊回绕连通各房。庭内宽敞,可植树木花架,与后世四合院布局几乎无大的差别。
在明清时期,四合院式的住宅在我国北方更为流行。这种住宅的特点是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安排房屋和院落。通常是把南向的房屋称作“正房”或“上房”,北向的房屋称作“倒座”,东西两侧的房屋称作“厢房”。其中正房供长辈居住,厢房供晚辈居住,倒座则用作客房或仆役的住室,另有耳房和小院作为厨房和杂屋等。院子的四周都有封闭式的围墙,所有门窗均朝向院子,以保持安全和宁静。大门多开在南面围墙的东部,大门内有迎面的影壁(又名照壁),使外人看不到院内的动静。大门和二门之间称为“前院”或“外院”,前院的南侧有一排“倒座“。二门又名“垂花门”,常有比较华丽的装饰。二门内称为“内院”“正院”或“里院”,是四合院的中心部分。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常用走廊连接,庭院里多栽有花卉树木。比较大型的住宅则由几个四合院组成,并在左右或后部再营建花园。
明清以后,四合院式居住建筑并无大的变化,只是规模更加规整,型制更加完善。这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至北京,所以四合院民居建筑常以北京四合院为焦点。现北京四合院与中原传统四合院最大不同之处是大门入口位置,中原传统四合院大门入口常居中设置,而北京四合院大门入口常设于院子的东南角。
2. 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的礼制宗法观念
中原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完善的伦理思想体系。从汉代以后,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儒家思想便开始广泛渗透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
关于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多数人的观点,可以这样概括:儒家思想是以礼、仁、中、和为内核的思想体系。这其中,尤以礼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最为强烈和明显。礼起于何也?古人曾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是最广义的礼治秩序。人人都有物质欲望,但欲望必须有节制才能天下安。礼是最好的节制武器,只有寓养于礼才能建立一个相与群居而无乱的社会。因此,礼的突出特征就是它有上下等级、尊卑贵贱等明显而严格的秩序规定。
作为传统文化的物化——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同样反映和表达了儒家礼制文化的理念和要求。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自发韧之初便与中华民族的礼制文化意识相联系。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宅制是:“住宅前部有门,门是面阔三间的建筑,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有院。再次为堂,堂是生活起居和接见宾客、举行各种典礼的地点,堂的左右有东西厢,堂后有寝卧的室。堂与门的平面布置,沿续到汉朝初期没有多大改变。”
百代皆沿制度,建筑也不例外。各封建朝代建筑制度等级森严,对布局、间数、色彩、形式都有规定。《唐会要·舆服志》载:“又奏准营缮令,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梁、装饰,其祖父舍宅门荫,子孙虽废尽听依旧居住。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近者或有不守敕文,因循制造,自今以后,伏请禁断。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宋代与唐代一样限制随便营造,《宋史·舆服志》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诸道府公门得施戟,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恩者许用之,……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
《明史·舆服志》中详细地记载了明代对居住建筑的严格规定,其体制、风格是将儒家纲常伦理、礼法规范的理性精神统摄之,决定了居住建筑艺术形式中所表现出的入世及与世间生活相联系的思维特性和心理空间,以及平铺开的建筑空间组合构成特征。
明清时,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移至北京,这时中原民居已受北京民居形式影响很大。不过很多仍保持唐宋以来的中原风格。总体来说,中原地区仍以中国家庭最正统的宫室式亦即庭院式第宅为主。大地主宅第多用两三重四合院,即前为大门、倒座,内为二门、厅堂及左右厢房,厨房多放在内宅正房两侧,后面带小花园。利用住宅来显示主人身份、权力、财富的方式在传统社会中较为常见。如中原四合院代表刘青霞故居(开封刘家宅院)就是这种布局的活标本。
3. 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体现了人们居中求“合”的处世原则
四合院民居建筑有一个显著特点——轴对称。这一特点的形成,决非单单是美学上的几何中心所致,它包含着深刻的哲学观点和人们对现实世界、政治秩序的观念。
从汉代司马迁追述“帝喾既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五帝本纪》)及帝舜分天下为12州等,可知夏朝已有方位概念。商人继承之,并用方位的观念认识世界。商人把商丘作为观念上的中央地位,故“商”又称“天邑商”,可见中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之高,可与天比,于是,中的地位建立起来。商人的铭文中有一些“亞”字形的图记。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亚字初义像四通八达的道路,象征着商王对四方的权威。这样,观念中的“中”就用几何中心的中表达了出来。
周人的方位观念更加明确。这点可从大司徒的职文看出。大司徒谓自己的职能是:“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合也,四时之交也,风雨之会也,阴阳之和也。”周人的择中的观念,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和运用。择中观念,流传到民间,则变成了向心。表现在民居布局上,较重要的房屋如厅堂总是贯穿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居于中轴两侧,全宅集中对称紧凑发展。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文献记载,西汉末年有一个叫史伯的人曾经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认为把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调和统一起来叫做和,如果简单地把相同的事物和而为一,叫做同。这些古人使中国文化保持着极大的模糊性和守中性,强调整体结构的各部分在均衡、调和、相反相成中共同渐进。
中原四合院民居不仅和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契合无间,而且还引申出了择中的另一个观念——求“合”。它的那种内部开敞院落,外部以院墙封闭的布局形式,表达了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则的处世态度,体现了国人封闭与开放两种矛盾心理明智的融合:一方面,家庭需要保持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常保生活的宁静与私密;另一方面,国人特别乐于亲近自然,愿意在家中时时看到天、地、花草和树木。家,又称家庭,此中颇有深意一一一个家,是需要一个可以与自然时时对话的庭院的。封闭与开放这两种相异心态的均衡,正是传统民居建筑特别盛行院落布局的根据。而四合院的宜人尺度、协调的环境、中和平静的灰色调,无一不可从“中”的含义中找到根源。站在四合院中环顾四周,舒展的轮廓、曲折的廊槛,有露有藏。它将很多的要素,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都合在一起,将一个大家庭的所有所员都合在一起,其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式民居中,总能感觉到这种纯中国式的“和合”品格。
4. 中原四合院民居建筑表达了人们营造家园乐趣的人文价值精神
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幢刚具雏形的房屋,建筑就表现出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中外建筑史上的一些建筑杰作,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往往不是表现在它们的功用价值上,而是表现在它们的艺术审美价值上。就建筑艺术的历史价值而言,“功能”带有暂时性,而“美”则具有长久性,建筑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建筑“美”的创造。美国艺术哲学家奥尔德里奇谈到住宅的建筑艺术时曾说:“住宅为我们提供了空间和住处,很像我们的身体安置我们的精神。”这种见解颇有玩味。
对于古人来说,“家”是一个特别富于感情色彩的地方,是人们感情寄托的中心。“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人们在向它提出物质要求的同时,也向它提出了适宜的精神要求,即普遍的审美性和情感性。古代理想的家,是不可缺少庭园的。家的概念中,要有住人的房子,供人休息种植、洗晒玩耍的院子,所以古代的家又称家园。
从古人的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是如何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的。他们不是一味追求物质,而是看重精神,强调生活的艺术性。现代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书中曾表述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中国17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李渔在它的《闲情偶寄》中,提出生活艺术的核心是生活要适当得宜,但精神要振奋、有为,与淡处陶冶高尚情操。环绕简朴、陶性这个主题,他做了极为细微而充满人情味的研究,荡漾出无限真知灼见,是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对“房屋”建设李渔提出:“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简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经营庭园花草,是中国古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现代家庭因为住房向空中发展,面积较过去的家庭远远为小等原因,这一生活内容已经被忽视了。只有少数家庭具备条件,多数家庭只能在阳台上种植盆花,或者在室内布置塑料花、绢花。这一行为的目的,一般仅限于欣赏,从花色、花形中获得美感。而古人的庭园花草经营,其内涵远不止于此。对于都市家庭,尤其是官僚、商人、知识阶层,在四合院中种植花草树木,对于他们来说比吃还重要。著名画家郑板桥曾描写过这样一个院落:“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景,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庭院,给了郑板桥这位画家多少丰富的感受!字里行间,处处都体现了古人的精神面貌和艺术生活。这些微小的竹石盆玩,实在是平淡之极,只有充分珍惜家庭生活,当闲情逸致和柔情蜜意存在之时,方能感受到一种艺术和享受。在中原现存的很多四合院中,至今还有许多苍劲的古树屹立,述说着斑驳的岁月。
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篇9
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主要有山东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邹城野店和江苏邳县大墩子等。大汶口文化的文化特征主要为: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 也有灰陶、黑陶, 并且有少量的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空、划纹, 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夹砂陶器中有少量饰附加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发达。典型器物有觚形器、釜形器、罐形器、镂空圈足豆、双鼻壶、背壶、袋足鬶、高柄杯等。大汶口文化居民还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上侧门齿的习俗, 死者常随葬猪头、獐牙、獐牙钩形器及龟甲等。
一、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分布
中原地区 (本文主要是指河南境内) 发现的大汶口时期的遗物或者遗存, 迄今可知的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成皋县广武区点军台遗址 (今荥阳市) [3]和郑州林山寨遗址[4], 而首次成组发现的大汶口时期的遗物, 则是在1962年偃师滑城遗址出土的高龄罐、高柄杯、觚形杯、背壶、器盖等[5]。此后, 又分别在永城、虞城、夏邑、鹿邑、郸城、沈丘、项城、淮阳、太康、扶沟、商水、周口、西华、禹州、鄢陵、新郑、郑州、平顶山、汝州、洛阳、偃师、孟津、正阳、遂平、上蔡、固始、潢川、淮滨、唐河等地区发现了大汶口文化遗存, 遍及了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郑州、洛阳、南阳和驻马店等九个地市。这些遗址分布比较密集, 多分布在颍水和涡河流域。
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 发现上述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的文化面貌和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类型的面貌十分接近。
墓葬方面, 死者头部大多都是朝东和北, 有随葬猪头、死者枕骨人工变形、拔除外侧门齿的现象, 并且有的墓葬中死者的腰部随葬有石铲, 这些在郸城段寨M1、M2和周口烟草公司仓库的遗址M2、M4中均有发现。
陶器方面, 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与大汶口文化因素相似或者相近的陶器, 如背壶、平底尊、圈足尊、盉、鼎、鬶、圈足杯、豆、筒形杯、瓶、器盖、罐等十余类二十多种, 并且这些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 黑陶和褐陶次之, 另外还有一些红陶和少量的白陶、黄陶。一般为素面, 灰陶、红陶多泥质磨光, 黑陶均泥质, 器壁轻薄。纹饰多为篮纹、镂空、附加堆纹、褐弦纹等。彩陶纹样主要有网纹、平行线纹、宽彩带、圆圈纹、弧形三角纹等, 共有白、朱、褐三种颜色。
这些已经发现的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存, 其文化内涵的主体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大汶口类型十分接近, 似是大汶口类型的一个分支在河南境内的一个地方变体。因此, 有学者称之为“大汶口文化的颍水类型”[6]。
二、大汶口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中原地区和大汶口文化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仰韶中期文化、仰韶晚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早期文化。
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 中原地区的仰韶中期文化正处于强盛时期, 对外的文化影响力也处于巅峰时期, 而此时的大汶口文化却是刚刚起步, 因而其对外的文化影响力就相对较小。在考古学上就表现为, 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的文化因素较少, 仅在郑州及其以南地区发现有盆形鼎和折腹鼎, 除去在庙底沟遗址庙底沟类型晚段遗存中出土的一件和柳林遗址较为接近的筒形圜底釜, 向西就基本不见大汶口文化因素。因此,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大汶口文化向西渐进的一个萌芽阶段, 其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力还较小, 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中还处于从属地位。
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 中原地区来自大汶口的文化因素明显增多。在地域上, 豫东商丘、周口地区, 豫中的郑州、荥阳、巩义、禹州等地区, 豫北的辉县孟庄和晋南夏县东下冯遗址都有大量的发现, 并且这个时期发现的陶器种类和数量都较多, 而且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因素, 也有加以改造注入本地文化传统的因素。这一时期随着大汶口文化的迅速崛起, 两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影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大汶口文化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中已经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 并且从此以后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西迁的序幕。
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大举西迁, 进入到中原地区, 并且逐渐向西扩展, 驱逐和同化了当地的文化类型, 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大汶口文化的地方类型——“颍水类型”和“尉迟寺类型”[7]。从地区上考察, 东部地区的遗存年代较早, 西部地区的年代比较晚, 这和大汶口人不断西进的路线也是相吻合的。大汶口文化居民的西进不仅给中原地区的大河村五期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等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它为中原龙山文化的崛起和夏王朝的诞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的原因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制约作用, 时代越早表现就越明显。大汶口文化时期, 中原地区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这段时期生产力较为低下, 人们生产和生活也相对比较落后, 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对都比较高。这个时期的人们往往选择位于河流沿岸的高地或河谷地带居住, 依靠狩猎和渔猎经济生活。这样做, 一是生产和生活用水方便, 二是可以就近从河中捕捞鱼虾, 便于食物及时供给, 三是因为当时地广人稀, 灌木丛生, 陆路迁徙比较困难, 沿河迁徙就相对比较便利。所以, 我们可以看到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虽广, 但是非常有规律, 主要都集中在颍河、涡河、贾鲁河、伊河和洛河流域, 淮河流域也有少量的分布。
何弩先生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一文中曾经提出:“传播虽是文化的本能, 但是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传播体与直接受体大致同时或时代上有交叉。 (2) 受体的心理因素、文化发达程度没有发展到能够抵制住传播体文化因素的地步。 (3) 传、受体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 即双方都不处在地理隔绝状态中”[8]。大汶口文化和中原地区相应的考古学文化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仰韶文化晚期阶段, 仰韶文化开始衰落, 而此时位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开始迅速崛起, 它对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也极具增加, 在双方的文化交流格局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 后期阶段两地区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而是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向西迁移的序幕”[7]。周口烟草公司仓库M1、M2、M3和M4, 椅圈马M2、M6和大河村M9等墓葬, 恐怕是西迁的大汶口人的先驱们的遗存[9]。在仰韶时代, 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和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地域毗邻, 两个区域之间没有高山大川的阻隔, 并且在仰韶早期, 中原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已经向东有了较大的发展, 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为两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创造了条件。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大汶口文化具备在中原地区传播的条件, 因此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原地区大面积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遗存。
另外, 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的人们, 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 如果当地的自然资源不能再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里的人们势必会冲破当时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 向邻近地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比较稳定, 人口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人口密度也迅速膨胀, 在人口急剧增加而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 当地的人们就开始向中原地区迁移, 以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同时也势必会将当地的文化带到中原地区。
大汶口文化后期阶段, 良渚文化开始兴盛起来, 并与大汶口文化部落发生直接的接触, 并且有专家指出, 海岱南部某些大汶口文化部落可能还成了良渚集团的被征服者, 当地大汶口文化的上层已经接受了良渚文化的礼制, 墓葬中有玉礼器、陶礼器和人殉现象[10]144, 这也可能是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传播的原因之一。
当然, 引起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传播的原因还可能有很多, 如为了掠夺邻人的财富、部落之间的战争等, 血缘集团的正常分裂也可能会引起的人口迁移等等。
四、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的特点
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范围比较广, 基本已经遍及河南全境, 它的传播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主要是沿着颍河、涡河和伊洛河流域顺水路从海岱地区向中原地区逐渐迁移的。这主要表现在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遗址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些流域。第二, 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是自东向西逐渐向中原地区推进的。这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就是, 中原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东部地区的遗存年代比较早, 而西部地区的遗存考古学年代就比较晚。第三,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以人口迁徙的形式在中原地区 (河南境内) 传播的。杜金鹏先生在《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一文中指出“颍水类型来源于大汶口类型, 是大汶口类型的一个分支在河南境内的一个地方变体”。第四, 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遗址在河南地区分布的范围非常广, 基本遍及河南全境, 且自东向西逐渐推进。两地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时间也比较长, 长达数百年, 逐渐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融为一体, 并且给华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五, 对于大汶口文化的性质曾经有多个学者指出应该是太昊文化[11]。
中原文化 篇10
关键词:文化远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确定, 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文化强国”战略之时。这一历史性的巧合, 折射出巨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的吸引力、感召力的时代新声!紧跟国家文化强国步伐, 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把“中原经济区”构设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推进的历史起点上, 是历史赋予中原人的重大使命。
一、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认同标准、精神记忆和创造成果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人类正是在延绵不绝的文化创新累计加厚中, 告别贫穷走向富裕、消灭混乱迎接秩序、远离平淡享受繁荣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 未来学家托夫勒就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事实上, 无论纵观历史, 还是放眼现实, 人类的竞争, 本质上都是文化的竞争。回溯历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国家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但保守封闭的文化状态和思想观念束缚, 却使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合力瓜分;而西欧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 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则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放眼现实, 文化发展发挥着乘数效应。今天, 文化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 而且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文化产品是最高端、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产品;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绿色”“朝阳”产业。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 能够产生极大的裂变效益。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 其发展就进入更高层次, 就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民族或地区, 就有无法阻挡其崛起的命运。因此,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 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持之以恒的文化创新。文化大繁荣, 可以兴邦, 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搞不好, 必然误国, 处处受制于人。这一真理, 同样蕴含在区域的崛起之中。
二、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巧实力, 是综合发展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在国家层面上看, 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渗透、贯穿和连接综合国力各个要素, 而且是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当今,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历史关口上,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大家族中真正崛起的标志, 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自然认可的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 未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自高点,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在地区层面上说, 它是找准发展源头、把握发展动力、显示发展优势、争取发展主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不是要复制东南西北的任何一种发展模式, 不是模仿跟进别人已经走和正在走的发展道路, 而是要在世界眼光、大局观念、科学态度的要求下, 从中原作为古老中华民族摇篮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中华腹地四通八达的区域优势、优越的农田水利自然资源、现成的国家交通运输的枢纽、劳动力极其丰富的状况、以及最核心的国家授予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和机遇等综合因素出发, 探索一条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创新发展道路。创新的探索需要在领导方式、发展理念、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敢于突破、勇于尝试, 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必须给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发展上赋予更多文化的特质, 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更高层次的独特新型发展模式。为此, 就要自觉地下工夫, 把文化固有的理论号召力、理想拉动力、科技生产力、道德教化力、法制整合力、艺术感染力、价值选择力、信息先机力等, 发挥到极致。
三、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的今天,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必须充分利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 自觉地把“中原经济区”放在国家“文化强国”大战略背景下设计, 把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作为其崛起的时代起点;把精心依托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把着力构建低碳经济规模产业链作为“中原经济区”打造的战略重点;把强力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全面渗透作为“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优化的抓手;把拓展延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中原经济区”凸显的优势特色等。
为此, 要下大力做好如下筹划:吸引大批国内外优秀科技、文化人才创业于中原;着力推进以文化为轴心的战略格局和产业重组;积极引领现有传统产业、产品不断注入中华文化、中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内涵;创新、调配、对接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与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引进拓展高技术低能耗绿色产业中构建起规模化低碳经济产业链;协调理顺区域内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结构, 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筹建中原“信息谷”, 为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拓展电子商务、政务平台, 加快利用国内、国际电子贸易多种平台步伐;内引外联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入住中原;走出去请进来, 加快与世界主要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关系……如此等等。总之, 要把国家给的许多政策支持用好用足, 在创新上取得不断突破, 在发展上取得最佳效益。
中原庙会中的餐饮文化 篇11
鹿邑老君台庙会
鹿邑县城东北隅有一座古建筑,据说老子当年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后修道成仙,俗称“老君台”、“升仙台”。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老子的生日,从这天起,兴会4天。豫东地区和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的群众赶赴这里,谒拜这位道教“道德天尊”,唱大戏3天。各种民间曲艺、杂技,也荟萃于此。人们乞求得到老君保佑,带着馒头、大刀头(即煮熟的大块猪肉,上面涂上酱色后,再插上一双筷子朝天,即意味着敬祀神灵的意愿已经表白)、蜡烛、香、裱和各种纸糊的冥器,虔诚之至。同时,以老君台为中心,贸易活动热闹非凡,集中了鹿邑一带的地方经济物资,庙会轰轰烈烈。
鹿邑在春秋时期称为“苦”(音hù),东晋时改为父阳,北魏改谷阳,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名鹿邑。鹿邑源为原县西有鸣鹿城,因麋鹿甚多,常闻鹿鸣而得此名。老君一名最早见诸《后汉书·孔融传》,真正产生广泛影响,则是唐代。唐高宗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亲自到鹿邑老君庙行礼,尊老子为太上玄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
庙会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在某种程度上讲,祭品变为神物。如食物,作为供品,或作为膳食用,都与老君的传说有密切关系。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传说是老君点化人而制成的。如“试量狗肉”、“孔集卤鸡”、“玄武刘家蒸馍”和“鹿邑麻糊”等。在传说中都是“药”,是老君为人治病用的。即使在今天,经过化验、研究,这些小吃中不同程度、不同成分上,都含有一些中药。特别是孔集卤鸡,被誉为“天下万民喜,历代帝王餐”。当年卤汤本身就是中药汤。一位姓胡的老人讲,孔集卤鸡开始是“凤汤”。老君升仙后,在灾难年间为搭救贫苦百姓,野地里支起一口大锅,熬制许多药草,过往人喝了之后能驱除病疫。有一天,一只凤凰闻香而来,不小心落在汤锅里,顿时汤味更美,所以,卤汤又称为“金不换”。当然,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表现出人们对老子特殊的感情。又如著名的鹿邑麻糊,原以黄豆和小米泡后磨制而成,像新鲜细嫩、清香可口的奶汁一样,而且不黏不腻。其过滤和熬制的过程,传说是老君教人磨豆腐,有人误把小米当做了黄豆,出不了豆腐怎么办?老君就教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麻糊。这样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祭祀和食品统一在人们对老君的崇拜、敬仰,甚至膜拜的气氛和环境中。由此可以看出,以老君台庙会活动的展开,从传说中的民间杰出人物被神话、被仙化,最后到宗教化的现象,又被融化进民间饮食习俗中,在鹿邑地区,以老君台为中心的饮食文化圈已逐步形成。
龙门庙会群
洛阳为我国6大古都之一,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庙会群。洛阳庙会群包括市区的火星庙、二郎庙、禹王庙和娘娘庙等各类小型庙会和关林、龙门、白马寺3处大型庙会,同时也是豫西地区民俗中餐饮文化的博览会。尤其是每年春天的牡丹花会,使庙会群更加繁荣。
1991年5月,洛阳市有关部门举行了第一届文化庙会,以此带动了旅游、餐饮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龙门庙会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跑经调。赶庙会的人多数为妇女,她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特别是洛阳市区邻近各县,如新安、偃师、孟津、伊川、汝州、渑池、宜阳、洛宁等地的一些农村妇女,在一起无论相识与否,都可通唱跑经调。流行的“经歌”主要有“豆腐歌”、“十碗菜”、“十二盘果子”等。“十碗菜”的内容如下:每一句都有合唱“呀嗨哈呀呵呵呀弥来嗨嗨嗨陀呀么嗨佛哩嗨嗨”相合。
(这就)佛呀观音老母从哪来,(合和)
一齐吃就我嘟嘟十碗菜。(合和)
一碗豆角盘龙菜,(合和)
二碗白菜人人爱。(合和)
三碗山药吞心腑,(合和)
四碗芹菜观音用。(合和)
五碗菠菜扑满怀, (合和)
六碗荤椿八心菜。(合和)
七碗木耳菜朝西天, (合和)
八碗金针道一场。(合和)
九碗莲菜节节空,(合和)
十碗粉皮得真经。(合和)
谁能学会十碗菜,(合和)
叫他天上坐莲台。(合和)
无论歌词和歌调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体现出一定区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餐饮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十碗菜》这首歌从内容上唱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博大,唱出了饮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唱出了地方经济发展多渠道和共同繁荣的前景,同时也唱出了“观音老母从哪里来,一齐都吃十碗菜”和最后一句“谁都学会十碗菜,叫他天上坐莲台”相衬、相连、敬司观音,敬其“老母”。表现出歌唱者的虔诚之心,体现出民间的欢乐气氛。
新乡城隍庙会
城隍最早源于神灵崇拜。《礼记·郊特性》说:“天子大腊,八”。即周天子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敬祀的神有八位。 先啬(神农类)、 司啬(后稷类)、农(田类)、邮表啜(田的神位)、猫(食鼠)、虎(食田豕)、水庸、昆虫。水庸即指城市和护城河。《易经》中有“城复于隍”就是这个意思。
新乡城隍庙会和新乡建城的历史几乎同步。《新乡县志》载:“三月十八城隍庙会,香火甚盛。城乡妇女烧香者,众有肩铁索者,曰代重……”祭祀城隍的形式有文祭和武祭,即食祭和血祭。食祭,多为准备丰盛的酒肉、各种形式的面食和一些水果,另外,还有香、纸、鞭炮、裱、箔和扎糊的牛、马、羊、车辆、轿子等祭品。
庙会饮食的品种:首先是干果类,苹果、香蕉、葡萄、橘子、山楂、樱桃较为普遍,还有核桃、板栗、杏子,以及一些山中的野果,如山桃、酸枣和山葡萄等,五光十色。
其次是蔬菜类,如土豆、南瓜、黄瓜、西瓜、豆角、茄子、萝卜、白菜、青菜等作物,山中的野生植物也颇具特色。如有新鲜的香椿叶、白杨叶、榆钱儿、榆叶、枸杞叶和灰灰菜、仁仁菜、糜谷菜、蓟菜叶、山韭菜、野蒜苗、母猪叶、金针菜、马齿苋,包括猴头、木耳、蘑菇等,应有尽有。
最后是肉类、蛋类,除了鸡、鸭、鱼、鹅、牛、猪以外,最富有特色的是野鸡、野鸭、狗和鹰、雁、兔子等,品种繁多。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汤、糕块、菜肴等品种为代表。
高汤馄饨是新乡庙会上的常见饮食品种,其高汤是指汤的料比其他汤的料精,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另外,富有地方特色的汤,如山楂汤、寸鱼汤、狗肉汤、羊肉汤、牛肉汤、豆腐汤和糊辣汤,既经济又实惠。还有面条、各类稀饭、烩面、拉扯面、羊肉泡馍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时期里拉脚的民夫颇多,为了供应这一层次人的饮食,就出现了干饭汤、玉米汤、绿豆汤、扁豆汤和炒米汤等,粗淡饭菜,也别有味道,体现了劳动者的朴素和艰辛。
凉调凉粉、油炒凉粉、煎豆腐跑儿、烤羊肉串儿、鸡蛋卷儿、春福五香肉卷儿等各种小吃,样样俱全。
中原的庙会还有很多,如商丘阏伯台庙会、嵩山中岳庙会、汤阴岳飞庙庙会、西华女娲城会、淮阳太昊陵庙会、浚县山会、桐柏盘古山庙会等。
中原文化 篇12
中原沃土, 文化之源。几千年来, 群雄逐鹿, 王者争权, 中原大地, 历尽沧桑, 饱经忧患, 九曲黄河在这里伸展, 中华文明在这里扩展。这其中戏剧可谓是平台、桥梁与纽带。说“戏比天大”既是对豫剧的崇尚与热爱, 更是对中原文化的崇尚与热爱。中原文化, 源远流长, 其质朴、爽直、厚重的艺术气息将会永远影响着中华民族。本文着力从豫剧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作用等方面, 浅谈对豫剧的认识。
一.豫剧的起源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 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 又叫“河南讴”, 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 它的前身是豫西调、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 原来各自独立存在, 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1]。
关于豫剧的起源众说不一。一说是在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 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基础上, 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 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间 (1736-1795) , 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 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 代远年湮, 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 (1821-1850) 河工决口, 庙宇冲塌, 瓦片无存”, 可见在道光之前, 梆子戏就早已存在。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 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 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 即祥符 (今开封) 、杞县、陈留 (今并入开封) 、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 (今并入兰考) 、封丘、阳武 (今并入原阳) 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 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 逐渐形成祥符调 (开封一带) 、豫东调 (商丘一带) 、豫西调 (洛阳一带) 、沙河调 (漯河一带) 等不同风格[2]。
现在一般人对豫剧的起源有大致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豫剧是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这一观点最早见于《清稗类钞·戏剧》“土梆戏”条说:“土梆戏者, 汴人相沿之戏曲也。”认为豫剧是在其他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 吸收其他戏曲艺术成果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豫剧源于秦腔。持这种说法的有两个人物, 他们是王镇南和冯纪汉。王镇南认为:“梆子戏是黄河流域的地方戏, 虽有多种, 根源却只有一个, 很清楚都是从秦腔衍变而来。”冯纪汉所言较有代表性:“豫剧源出于秦腔。明末清初之际, 秦腔传入河南, 在河南民间音乐的基础上, 吸收了当时河南普遍流行的清戏、啰戏等古老剧种的精华, 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乾隆初年, 以开封为中心, 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剧种。”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豫剧起源于弦索。清代李调元在《剧话》中说:“女儿腔亦名弦索腔, 俗名河南调。”该说认为豫剧是由弦索直接演变而来, 形成于明代, 发展于清代。
豫剧作为我国“八大剧种”之一, 也是河南的主要剧种, 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在国内外的影响仅次于京剧。豫剧形成后, 迅速蔓延到了东之台湾、西之新疆, 南达深圳、北至黑龙江在内的21个省、市、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 豫剧已被公认为是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在剧目生产、经济效益、剧团和观众数量诸多方面都以绝对优势跃居全国200多个地方戏剧种之首。
二.豫剧的特点
豫剧属梆子腔系, 其音乐体制为板式变化体, 经过发展变革, 已成为一门融唱、念、做、打于一炉, 汇乐、美、舞、服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综合艺术。
作为文化艺术重要内容的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人生舞台。而豫剧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地方戏剧,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给人们带来精神娱乐、审美情趣的无穷享受, 又能戏剧化地反映民俗、人文风情, 给人们带来深情地向往追求和深刻的哲学启迪。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雅俗共赏的“中和”之美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它来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比其他地方剧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豫剧从其形成到现在, 发展迅速。在流派上, 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 常派激昂奔放, 陈派明快清新, 马派刚健明亮, 闫派细腻委腕, 崔派深沉含蓄。目前, 五大流派桃李天下。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 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 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豫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 质朴本色, 雅俗共赏, 因此, 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 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也是豫剧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的根本原因。
其次, 豫剧的娱乐性强, 形式简单, 表演易懂易学, 调子简单, 词句通俗。再次, 豫剧富于地方性, 腔调高亢激昂, 表演爽直率真, 富有河南地域气息。尤其是豫剧的写实风格让老百姓感到亲切, 其乡土味儿让老百姓感到自在。
但近年来, 和其他戏曲一样, 豫剧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 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二是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 影视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特别是电视传播网络的普及,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相比之下, 豫剧戏曲艺术所特有的严格程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格式化的故事情节, 越加显得其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不够, 与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三.豫剧对文化的传承和革新作用
戏曲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表现形式之一, 豫剧也是如此, 它由民族文化孕育而成, 从题材、思想、情节、人物形象到音乐、语言、表演、舞美, 都是由中原文化熔铸而成。豫剧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 其表现的伦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哲学、民俗等等观念, 都烙上了中原文化深深的印记。
豫剧从她诞生到现在, 经历了一个由乡村到城市, 由局部到大部的发展过程,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又吸收了时代的精华。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 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扬的作用。豫剧中有很多剧目都可以使人们在享受精神上愉悦的同时, 又得到思想和道德上的教化, 而有的剧目则是剧作家根据时代的需要创作的, 人们通过艺人的表演可以感受时代变化的最强音, 并进而用新的思想和观念考虑和观察问题。可以说豫剧发展到现在, 不管从服装、道具、舞台设计或是音乐、声腔设计等等方面都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对老百姓生活的调剂作用
豫剧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艺术, 特别是在旧社会中, 农民生活贫乏, 各地文化生活更是贫乏之极, 平时很少看戏, 因此每年一次的古会唱大戏是人们最好的文化大餐。因此, 豫剧艺人在跑高台唱戏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享受,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老百姓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调剂作用。
2.对河南近代社会的影响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 正是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豫剧也在社会变革中成长、发展, 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豫剧对近代河南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来体现自己对生活的解读。很多豫剧艺人在演出的时候都深深体会自己所担当的角色, 通过自己的表演使人们理解戏曲角色的人物特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二是一些民间文人的戏曲创作为豫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他们创作的戏曲剧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根据小说、说唱本提供的内容改编为剧本;从民间传说、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编写新戏。三是一些戏剧改良派的创作[4]。他们多为新型知识分子, 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王镇南、史树明、樊粹庭、陈宪章等。他们把戏剧作为对大众的启蒙手段, 重视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 并为此立志改革旧剧, 创设新曲, 具有鲜明强烈的革新意识。在这些剧作家的努力下, 豫剧出现的很多体现时代特征的剧目, 像《打土地》、《李豁子离婚》等。豫剧艺人通过自己的表演, 引导当时的社会舆论, 体现了艺人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戏曲艺术是属于精神层面的, 虽然不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豫剧艺人所从事的演出活动是属于服务行业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经济上的再分配,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豫剧也同样在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如今豫剧成为实现中原崛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代表, 在传播中原文化、树立河南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充当着文化大使的角色。而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就是一个专门向外界介绍豫剧、传播豫剧文化的栏目, 通过它的精心打造, 豫剧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目前豫剧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由于豫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戏迷们主要集中在农村, 城市戏迷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青少年观众非常少, 很多年轻人甚至对豫剧非常陌生。因而要获得长足的发展, 豫剧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艺术中国.2006年2月18日
[2]郭克俭.豫剧起源新探.中国音乐, 2007年第3期
[3]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中国豫剧网, 2007年5月22日
【中原文化】推荐阅读: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中原文化软实力07-08
中原民间文化10-05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09-03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10-07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07-04
年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 中原文化名家申报指南08-19
中原武术06-06
臆想中原优美散文06-13
中原唱响中国梦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