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间文化(通用12篇)
中原民间文化 篇1
社区文化的发展能带来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人们在社区生活, 城市或城镇基层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属于社区文化。而社区生态文化具体以下方面:社区居民的道德和伦理、人生信仰、思维的方式、价值观念、组织管理制度、历史传统、群众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社区生态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科学地认识世界, 处理人和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 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可以促进社区和谐科学发展。人们在工业文明时期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 正是由于生态文明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索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文明理性思索的结果。但是, 也经历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比例不平衡等问题。这些困难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们要寻找新的健康发展道路, 走上生态文明良性发展的道路。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树立生态伦理的观念和一些公平和谐的处世观念, 可以使社区内部树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观念。
1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社区群众的生态意识需要加强。
从人们生态意识方面来研究, 社区人们的公众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 发现现代的一些人们具有节约冷漠症的症状。例如: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对办公室里的空调、电灯等经常开着不关灭而熟视无睹、很漠然。生态文明建设即包含生态伦理素养、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 又包含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以及生态物质文明等。
从消费观进行分析, 人们生活刚刚富裕、好起来, 不宜改变传统观念, 包括自己享受、自己消费的传统观念, 这样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的泛滥。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生态文化的教育, 人们的普遍环保意识不强, 所以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1.2 公众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参与度不强。
人们比较关心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民生问题与生态的建设。人们虽然关注但实际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参与一般是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 想单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不容易实现, 还有一些人们不知到怎样才能参与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2 改善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
第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加大投入资金和人员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增添锻炼的健身器和活动体育设备。
第二是加强人文资源的建设。括文化组织管理团队、文化艺术团队、群众文体骨干。为确保社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广泛性、普及性, 社区要强化区内文体骨干分子对社区居民的文化业务指导和宣传, 吸收区内喜欢并热爱文体的人加入社区文化建设团体, 发挥作用, 奉献余热。
2.2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创造优美居住环境。
第一是进行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注重建设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人居环境。在设计上规划有序, 设计新颖, 为小区的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环境建设卫生、清洁、整齐、美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是注重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小区建立区巡防治安队, 做到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有保障, 遏制了违法犯罪, 为小区居民生活安宁增加了可靠的保障。
2.3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切实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树立社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坚持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场的人气聚集的优势, 开展各种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2.4 优美环境与人文社区潜移默化互相影响。
第一, 利用各类社区教育阵地, 积极发挥审美教育作用。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和环境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逐渐自愿地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
第二, 有效发挥居委会管理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具体落实社区文化发展的措施, 使各项措施和政策更加贴近居民, 贴近人们的现生活、满足需要, 快速地有效地解决实际现实困难。
2.5 创造社区文化与享受社区文化相结合。
首先, 积极发挥业余文化艺术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大众的通俗的作品。
其次, 努力实现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创建面积小而精致的文化场所、多而全的体育设施。人们不用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形成平和心态、和谐氛围和健康文化环境。
3 结语
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作为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让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里处理好各种关系, 走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之路。
摘要: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宣传和教育作为重点, 进一步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有助于人们系统科学地了解人和自然的联系, 人们在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活动中, 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能够更好地、自觉地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能够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原文化,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中原民间文化 篇2
中原地区的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位臵的影响,从古时起,中原地区婚俗就十分注重传统。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多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朝时制定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婚姻六礼”,几千年来一直是新人结婚时遵行的参考准则。贴喜字、坐花轿、拜天地、闹洞房等由中原地区起始的传统仪礼,流传至今,趋向全国,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风情画卷。历经朝代更迭和风俗流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原地区,一些繁琐、低俗的礼仪逐渐被革弃。
时下,中原婚俗文化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异之中,婚庆市场日渐繁荣,婚礼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许多现代年轻人已经把婚礼演变成彰显个性的平台,挖空心思,选择一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诸如“自行车婚礼”“水下婚礼”“热气球婚礼”“马车婚礼”“公交婚礼”“冰上婚礼”“游艇婚礼”“蹦极婚礼”等名目各异的婚礼方式,令人眼花缭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虽然部分传统礼仪已渐渐省略,但一些陈旧而有趣的婚礼习俗仍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在一个个“花轿婚礼”“马车婚礼”“窑洞婚礼”上,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原地区旧时婚俗的古朴和传统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
结婚礼俗
一、提亲。亲朋好友根据两家家庭及子女情况,认为门当户对,即可说亲。(其实,门当户对,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双方家境、文化背景相似或互补,有益于新人将来生活。并非完全封建因素)
二、相亲。男女双方没有什么异义后,可约时间让双方家长及子女见面。农村多在男方家庭,城镇多选公共场所。男方备茶饭相迎。寒暄后,双方家长避开,男女双方单独交谈。如男方同意,备红包一个,有现金200元以上,取双数,交女方。女方同意则收下。农村尚有奉鸡蛋茶的习俗。男方家长(为妈妈),煮荷包蛋一碗,放白糖或蜂蜜,由男方转呈女子,女子若同意,就喝下。若吃饭,主食应吃面条,以示拉扯成亲之意。
三、定亲,换表记。互换男女年庚,即生辰八字。男方送定亲礼。衣服若干套,首饰若干,现金若干。省事的,干脆全部现金,然后,让男女双方或在男方长辈陪同下,到商场选购。定亲时,男方到女方家做客。
四、日常礼俗。定亲后,男女双方经常走动。但春节时,男方需在春节前,向女方家送礼,即串亲戚。主要有肉、馒头。讲究的,女方家长还给男方压岁钱。
五、送好。也就是商定结婚时间。结婚前,男方备办好结婚礼物,送女方家,正式确定结婚的日期,商定结婚的规格。送聘金,这是一笔最大的开支。一般结婚时,男方备好新房,女方陪嫁多为家俱、电视、摩托等常用生活用品。女方开始准备结婚用品。如被褥,需要新棉花、新表新里,请年高有德有儿女的贤惠女性乡邻,用红色棉线,双线缝纫。被角放臵少许带籽棉花。含义是早生贵子,夫妇白头偕老及喜庆吉祥。
六、结婚。这是最隆重的礼节了。前一天晚上,男方把嫁衣、首饰送女方家,最后商定婚礼细节。该晚上,男方休息时,需找几个男性儿童陪睡,叫压床,以示早生男子。结婚当日,女方穿红色嫁衣(不得穿半截衣服,如内衣类),怀揣铜镜与大葱(离娘葱)、柏枝(白头到老)、上衣的下摆,缀100新缝衣针,穿绿色鞋子(该鞋永远不许穿回娘家),有儿女双全、贤孝有德、且属相不犯冲的女性做嫁娘(送亲客)相陪。男方持里脊肉(至少带2根带肋骨,名为礼条或离娘肉)、馒头等礼物迎亲,坐席,外有司仪放炮催妆三次。拜过女方祖宗、长亲后,手持红包(内有铜钱,今多为硬币、石灰。路上,遇十字路口、桥或其他迎亲车时抛掷,以辟邪),与男方,男方娶客(与嫁客同)以还有押轿男童二人(多为至亲子弟)、送饭人(视女方乡邻多少而定,一般三五十人为常事。上车赴男方家。带嫁妆(棉被、沙发、电视、冰箱、车辆等时尚用具及全套床上用品,包括脸盆、盆架等生活用品。还有带根须的绿色青菜四种(以示四季常亲之意、不断亲、不断根,如菠菜、青葱、芫荽、生菜等)。下车时,由男方长亲送红包或礼品,接新娘下车。红包或礼品中,其中有一块是发酵好的面团,意味着发家致富。
一般在好时(吉祥时辰)前到男方家行礼。到男方家行礼时,即有儿童抢新娘撒出的糖果、抢新娘衣上针等习俗(以示吉利)。新娘迈芝麻杆与柏树燃的火,以示不得带进邪祟。行礼,拜天地、长亲、对拜,长亲以装现金或贵重礼物的红包回礼。不少地方,在这个时间,用难以洗去的颜色涂抹公公婆婆脸上,以示取闹。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去盖头,众人相看新娘。然后,洗脸,由小姑(婆家妹端洗脸水一盆,内臵硬币若干,新娘象征性湿手,摸取摸取硬币,然后,封红包一个给小姑,以示谢意。用饭(与新郎食用一起从娘家带回的烙油馍、丸子类。新式的,是男方备席,迎亲客与送亲客陪新娘吃饭)。饭时,新郎依次向女方所有在场亲人(送亲客、压轿孩子、送饭人敬酒。饭后,男方封红包给女方送亲客、押轿孩、送饭人,押轿孩红包稍重。女方诸亲返回。男方闹房正式开始。新娘需不时拿出糖果分发众人。中间还有开箱看嫁妆环节。男方长辈应依箱内陪嫁金额,加倍给予新娘。到晚上,闹房人离开后,由婆婆铺床(意为父母为儿子媳妇安臵好家庭了),年高有德的女性长亲(也有的是司仪)撒帐。撒帐用品有,红枣、花生、桂元、五谷等,边撒边说吉祥语。枕头内装有红枣、花生、桂元、五谷等,寓意是早生贵子。新人入睡,由一两个10岁以下儿童陪床。窗外多有听房的人。且新婚三日,长幼无序,皆可闹房。第二天一早,新娘应做饭,端给双亲食用,以示孝敬。饭后,新娘奉上给婆家近亲的衣服(一套)、鞋子。至亲是衣服和鞋子,稍远,像哥嫂姐弟妹全是鞋子。收到礼物后,以红包(现金或礼物)还礼。旧时,女孩在娘家,单是做的千层底纳花鞋子,往往一包袱。做鞋,成了送好后的头等大事。今天多为买的。然后由长亲陪同,上坟祭祖。返回后,由长亲陪同,到乡邻家拜会,乡邻均有红包还礼,多少视亲疏而定。
第三天,回门。新郎新娘持四种绿色蔬菜、礼馍(即一个一斤以上的大蒸馍,上面装饰红色喜庆点饰),顺结婚时原路,返回娘家。娘家备酒菜相待。新郎官须在上食品的托盘上放红包,以示感谢大厨),仍有大厨把饭菜做得奇咸、奇辣、怪味以捉弄新郎,同时,陪酒的人,多以让新郎喝醉为目的进行敬酒。夫妇离开时,四色菜各留少许,30个大礼馍原封不动,带回家。此时,新郎官须做贼一次,“偷走”岳父家带嘴器物一件(茶具、茶壶、酒壶等,寓意是,要生一个带把的来,即生儿子)至此,结婚仪式大致结束。整个结婚行礼过程中,无论在女方、男方上礼人员,均忌讳婚姻不顺利的人、与新人属相不合的人、穿戴白色服饰的人、刚刚有过丧事的人、家有产妇或流产者。办喜事时,男方女方均设酒席以待来宾,中午不得吃米饭。堂上设礼桌,送礼者皆登记造册,这是将来还礼的依据。上书:“恭贺新禧”、“XXX礼洋若干、礼物(品名)若干”字样。在礼物上用红纸贴名标注。所有帮忙人员,均以一根红色布条系于衣上。送礼者可得到红布一块,或一尺见方,或三尺,以示回礼与同喜。男方家庭所有门均贴红色喜庆对联。家里,大红双喜处处贴。同时,在迎亲路上,也粘贴方形红纸引路。
中原文化的扩散 篇3
雪域高原上的第一缕茶香
公元641年,一位16岁的汉族女子离开唐都长安,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的路途,她将要去的地方,是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很遥远和神秘的拉萨,这条漫长而艰苦的进藏之路,她和她的队伍整整走了三年。这位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应当时吐蕃王国使者的求婚,唐太宗将她许配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王朝派出以江夏王李道宗为首的护卫队护送文成公主进藏,随着这位信佛的女子离开故土千里迢迢来到西藏的,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和唐代大量的科学文化技术。有历史学家认为,正是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风雪高原的文成公主带来了中土的茶叶并推广了唐王朝的饮茶方法,让雪域高原上的人们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并慢慢普及开来。
但亦有学者反对这一说法。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写到过一篇和茶叶有关的藏地故事:吐蕃王朝日渐强大后,曾侵入四邻各国,兵马到达中原王朝的边州,获得茶叶之类的饮料,运回吐蕃本土,但是当时的吐蕃人还不知道此物的称谓,也不知其用途。有一次,一个叫常鲁公的大臣出使吐蕃,烹茶于帐篷之中,吐蕃赞普甚觉奇怪,便问:“这是何物?”常鲁公答道:“此物乃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听后恍然大悟,点头说:“我也有此物!”便命人拿出七、八种茶来,摆在常鲁公面前,一一指过:“此乃寿州的,这是舒州的、蕲门的,那是昌明的……”
这段历史上著名的对话发生在公元7世纪末到8世纪初,从对话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吐蕃已有很多种茶叶,只是藏人尚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而此时文成公主早已进藏多年,如果她已经带来了茶叶以及茶叶的饮用方法,那么吐蕃赞普不可能有此一问。
历史的真相也许只有留给历史了,不过,从历史的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另外一些信息。西藏学者赤烈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中记载:大约在公元3到4世纪,吐蕃居民喝的并不是茶,而是一种用树皮熬成的水。这种“茶水”虽然没有茶叶的清香,但胜于开水。也许这就是高原上最早的“茶”。
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唐朝先进文化技术和物资的援助,吐蕃当时的生产事业飞速发展起来,以牧业为主的藏族人主要的食品是肉、奶、油,而茶叶以其“通利”、“疏滞腻”的药用价值,迅速得到了藏族人民的喜爱,藏区对茶叶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土的茶叶开始大量进入西藏,汉族人民开始用茶叶和藏族人民交换马匹和土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而这些被输入藏族地区的茶叶,被人们称之为“边茶”、“藏茶”、“边销茶”。
从“茶马互市”到“边茶贸易”
北宋年间,少数民族契丹和西夏日益强大,而西夏更是频繁地侵扰北宋,北宋政府积贫积弱,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当时的统治者宋神宗在改革派王安石的支持下,果断地起用王韶为镇洮军节度史,执行削蕃战略,以斩断西夏右臂。王韶不负朝望,率兵收复了熙河等州,让宋境向西部拓展了二千余里,取得了宋朝立国后开拓边境的最大胜利。
王韶收复熙河后,看见吐蕃人赶着大群马匹,到边州交换茶叶,而且茶叶还供不应求,他以一个军事家的眼光意识到,吐蕃人大量的战马可以作为北宋王朝的战略资源,于是向皇上献策,主张以茶换马,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宋神宗甚至在1074年专门下诏设立“茶马司”,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边茶换马事务。
当时最受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是四川茶叶,特别是名山茶。针对这一点,朝廷甚至专门规定,名山茶只能用来与吐蕃人换马。为了确保茶马贸易的正常发展,宋王朝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办法和措施,例如在管理上设立专门机构买茶司、买马司、茶马司、盐茶司、都大茶马司等,采取招马、降低茶价和提高马价等优惠政策,在制度上实行官营茶叶专买专卖的榷茶制。四川成为当时最大的茶马市场。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西藏也纳入了中国版图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对战马的需求也没有宋朝那么大,所以元朝对汉藏茶马贸易管理开始有所松弛。后来,更是发生了几起因为政府统购的茶叶在藏羌地区售价太高,引起当地少数民族不满的事件,政府索性停止了统购统销,听任民间自由买卖。
而在明朝时,“茶马互市”现象空前繁荣。一方面,明朝统治者对茶政十分重视,认为茶法和马政都是“军国要政”,甚至推行一种“金牌信符”制度来确保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明朝当时对外战争频繁,大量的战争带来了更多的战马需求,特别是明神宗时期,茶马司的年易额竟然达到四万多匹。
不过,我们仔细梳理历史的痕迹,却可以发现:明王朝并非真的需要这么多战马,而是借以实现对各少数民族的有效控制,达到“以茶奴番”的政治目的。这种以茶治边的民族政策,长期以来是富了当地统治阶级,却使广大劳动人民受到比西藏封建农奴制更为残酷的剥削和统治。
公元1661年,清世祖批准达赖喇嘛的请求,在云南永胜县开设茶马互市市场,但此时的茶马互市由于各种原因时常中断,已是强弩之末。到了乾隆年间,茶马互市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与茶马互市有相同意义的边茶贸易制度。
边茶贸易完全改变了以前由政府控制的情况,变官营为商营。除了茶叶之外,其他藏族人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也进入了市场,而藏区的交换产品除了马以外,还多了皮革、药材、黄金等一系列产品。当时的四川因为边茶贸易的迅速发展而成为了整个川藏商贸的中心,而且在藏区也出现了不少像打箭炉、松潘这样的商贸集市地,除了最初的以物易物,货币也开始出现在边茶贸易中,甚至出现了“茶票”。
从唐代的“茶马互市”到宋代的“榷茶制”,到“金牌信符”制和“引岸”制,再到明代的“贡马赐茶”制,及至清乾隆以后取“茶马互市”而代之的“边茶贸易”制度,“茶马互市”的基本形式和贸易范围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扩大,川藏茶马古道所形成的“茶马互市”文化自成体系,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撇开封建统治者狭隘而残酷的民族政策不谈,茶马互市关系,从唐代到清朝、民国以来,一直盛行不衰。这一历史事实既是民族大家庭中经济关系、文化生活关系十分亲密的重要体现,又反映出一种政治上的一统关系。事实上,无论是唐代开始的茶马贸易阶段,还是后来的边茶贸易阶段,历史上内地与西藏贸易全过程,始终没有离开茶,茶始终发挥着中心的作用。
英国殖民者的茶叶野心
18世纪中叶,在海外探险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发现了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企图利用茶叶来切断西藏和内地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而此时,英国在印度最大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所派出的商业间谍也盗取到了中国的优良茶树品种并学到了中国的制茶技术,开始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大量种植和制茶。每一次海外殖民行为都能获得极大利益的英国在1888年到1904年连续多次武装侵藏,殖民者们更是妄图利用茶叶来控制西藏的经济,并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印度公司还在亚东开埠通商,印度的茶叶开始源源不断地倾销西藏,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汉藏边茶贸易,对四川的茶叶生产也造成威胁,并造成西藏土特畜产品的大量外流。
英印茶叶在西藏倾销的状况和殖民者们的野心,受到了西藏各界的反对和抵制。十三世达赖喇嘛就曾经在给朝廷的信中专门提及此事,认为会妨碍到藏区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应该禁止英国人销售印度茶。而且,藏族人民喜欢饮内地的茶,认为印茶性热苦涩,不解油去腻。因此,他们宁愿舍近求远,到雅安、西宁等地驮回茶叶,也不愿买侵略者经营的茶叶。
1906年4月29日,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抵达拉萨。这位刚参与了和英方就所谓《拉萨条约》的修改问题进行谈判的大臣有着多年出使外国的经历,尝够了弱国外交的苦痛。他清楚地看穿了英国图谋西藏的企图,向清廷提出《请速整顿藏政收回政权》的建议,受到重视,被破格提升为第一位担任驻藏大臣的汉族官员。张荫棠一方面从外交上斡旋,使印茶入藏无法取得合法手续,另一方面,他试图用对印茶课以重税的方法来保障四川茶叶的利益。此外,他还提倡在藏区试种茶树,就地发展茶叶生产。
除了茶业方面的举措,张荫棠还效法欧美资产阶级变法图强,向清廷提出治藏建设十九条及西藏地方善后问题二十四款,即所谓“新政”。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当时没有成功,但他提出的发展工商事业、开发矿产、便利交通、发展教育等主张,对西藏后来的发展和建设大有裨益。藏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当年种过的一种花取名为“张大人花”,由此可看出藏族人民对他的称赞和敬仰。
除了川茶以外,在抵御印茶的经济侵略上,滇茶的作用也不小,甚至可以说,滇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对西藏进行经济侵略的步伐。辛亥革命后,印茶大量侵销西藏,川茶在西藏的市场日渐缩小。在政治上,康藏数度发生纠纷,使传统的康藏贸易受到阻碍,这一时期,西藏地区的川茶紧俏,广大藏族人民不愿饮用“有机油味”的印茶,而滇茶则大量通过滇藏道和滇缅道等运至西藏,抑制了印茶在西藏的影响。在那个茶贵如银的年代,各族人民的运茶马帮,走荒山,爬野岭,在川、青、滇、藏险道上的民间往来,从未断过。
中原建筑文化内涵的特质 篇4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任何建筑环境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即使最原始的建筑也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的发展状况。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中原文化是个大的历史范畴,从大的概念上讲,涵盖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更可扩展为中原文化传播区域内的建筑文化总体,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当属奉宗教信仰和家族观念的殷商文化。而河南正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心,河南地域建筑因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成为中原文化的主体,这正是本文从殷商文化角度研究河南地域建筑文化的依据。
文化内涵——殷商文化的“人”和“神”
殷商文化作为河南早期的文化体系,对河南建筑环境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是对建筑环境的一种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之后具象化表现的根源。因此对两种文化的研究更多关注其主要特质,一种精神层面的把控。
所谓商文化,及殷商文化,指商王朝时期内商族所创造的文化遗存,商灭夏之后至商王朝灭亡这时期内商族人创造的文化,重点指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它以今郑州、安阳地区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商代文化分为以二里岗期商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前期文化和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郑州、安阳地区属于殷商文化的中心地,自然其建筑也深受殷商文化的影响。
殷商文化具有西渐的特点,其西渐的区域是指商文化在中心地区确立以后向西方地区传播所到达的区域,包括河南西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部等所在的区域,基本位于商王朝前期统治中心——郑州地区之西部,也是商文化传播的重要地带,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二里岗型”分布范围包括了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因此,在山东东部及陕西部分地区的建筑形式与河南西部地区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和传承性,其聚落民居的形式也最具地域文化的展示性。
神权独尊和“征服自然”
殷商文化具有很强的原始宗教性和娱乐性,尚武“征服自然”,以祭祀等功能的场所为居住中心。在其宗教观念中,除具有原始宗教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如鸟崇拜、山崇拜、太阳崇拜、桑林崇拜等,这使其成为原始社会众多地域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文化。殷商的直接统治区,随着郑州和安阳等中心地域从豫东到沂泰山区一代,对豫西、关中东部和陕西中南部等建筑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殷商人的思想观念中,帝王宗教观是一元的,先王和帝都统一于对祖先神的崇拜中。因此,祖先神和天神,人和神灵,在殷商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商族的祭祀歌诗《商颂》,我们也可看出商族子民对上帝的绝对宗教性,注重在建筑格局上面,更注重中心建筑群的集中,将祭祀、拜祖等功能的祠堂、寺院等建立在建筑群的中心,作为所有原著居民的思想活动中心,在建筑布局上充分表现,体现出“重神道、轻人事”商人宗教思想的特征,体现出一种商人隆祭祀、盛巫风的宗教迷狂以及带有原始意味的尚武尚勇的精神。
在出土的众多器皿中,其桑树、太阳鸟、山体等形象的符号常出现,特别是商人一起祭祀的场面也被工匠以极为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人们热情奔放、鲜亮艳丽的画面被符号化记录,并发展为不同形式的语言使用在建筑构件和建筑纹样、建筑色彩上,重赭石的厚重色彩代表了对大地的臣服和对火及生命的渴望。
农耕文化和“天人和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时期农耕的兴起和发展,确定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固定,选址对风水的注重,祈求风调雨顺以得来年庄家的好收成,人们居住的场所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自然注重“天人和谐”。这从夏、商、周三代文化的表现上均可窥视一二。三代考古遗物所显示的衣食住一类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以农耕为主要生业,以粟黍为主要作物,衣料所知的有麻丝,房基的构造都是规矩型,以长方形和方形见多,坐北朝南。
商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由游牧等最原始的自由生活状态转变为以农耕为核心的固定文明的稳定生活状态,农耕的生活方式必然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所有的生活、经济、政治等活动均以土地为中心,建筑形式逐渐规模化、中心化。黄河流域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到半穴居,进而发展为地面建筑。农耕文化使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拥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聚落多分布在近水的台地上,主要建筑形式为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圆形或方形房子。河南安阳后岗、三门峡庙底沟、渑池仰韶村等具有体现。建筑环境也更加科学和合理,如确定了坐北朝南的建筑坐向和横向为主的建筑形式等,建筑布局已逐渐由散落的自由形制逐渐发展到规矩化、条理化、中心化的聚落群体。
崇尚自然宗法的和谐观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篇5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从典籍史料、出土文物、尤其是不断发掘的`郭店楚墓竹简等考察研究表明: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深广而悠久,这在楚夏同源、北人南下的文化传播、楚地出土文物与中原文化、楚人与中原儒家经典的情结、楚与中原的制度文化及方言现象、楚与中原文化的龙图腾及其文化习俗等六方面最为明显,由此可以证明中原文化的代表《诗经》对楚文化的代表《楚辞》确有诸多之影响.
作 者:李金坤 Li Jinkun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刊 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3(3)分类号:G04关键词:中原文化 楚文化 《诗经》 《楚辞》 影响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篇6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field survey and so on. I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categoriz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ociety at pres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urther points out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or the central plains,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the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Key words】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preliminary study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体育资源丰富,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还是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 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阐述
体育文化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又具备体育产业属性。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体育文化产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在广泛的文化产业中代表体育因素的产业,从它的外延上看,它涵盖生产、营销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文化业、体育新闻业、体育出版业、体育影视业、体育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以满足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各个行业的总和。〔1〕
2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体育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分类,就本文来说,根据体育文化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体育文化实体产品类,主要包括影视产品、书籍报刊、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彩票、体育雕塑、体育景点、体育建筑等;二、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类,以传播体育文化为主的学校教育业、体育培训、体育文化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节目演出等;三、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类,如体育旅游、康乐体育活动等。〔2〕
根据划分的标准,就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具体的八种:1.影视类:《少林寺》《武林风》;2.旅游参观类:登封少林寺景区、陈家沟太极拳景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体育场馆;3.以体育文化传播为主的教育业: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专业体育学院等;4.体育博彩类:河南省体育彩票业;5.书籍报刊类:各类学报体育板块及报纸杂志等;6.服饰类:各种体育运动服装企业和销售店;7.体育器材类:各种体育器材生产厂家和销售店;8.各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体育项目竞赛、城市运动会、体育文化研讨会等。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
3.1历史文化悠久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省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其中以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自北魏创始到隋末唐初因助唐灭郑而扬名于世,至宋、金、元逐渐成熟,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极盛于明,而衰于清,在民国期间濒临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转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少林武术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少林武术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少林武术新人。尤其是代表少林武术文化的电影《少林寺》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少林武术热迅猛兴起,造就了许多少林武术精英、武术名家、武术教育家。
3.2资源丰富多彩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以武术为典型代表性。目前,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省比较流行的就有40余种,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的体育文化产业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武术学校、武术器械开发、武术表演、武术影视作品、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造就了中原丰富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登封的武术学校,聚集着来自世界的习武爱好者和求学者,促进了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濮阳东北庄杂技表演产业、南阳新野猕猴驯养表演产业、新乡航空运动产业等也享誉全国。
3.3发展前景远大
体育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向往休闲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河南省地处中原,又是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所以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开发潜能,不久的将来,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必将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前景远大。
4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功能
4.1文化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从有形的体育文化产品到体育文化的传播服务,再到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属性始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载着体育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演变、创新等,传递着科学知识和文字信息,传承着体育文化产业的精髓。
4.2体育功能
体育功能不言而喻,是体育文化产业所固有的基本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属产业的特有功能。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抵御疾病和敌人入侵,更好地生存生活。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体育功能一直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精髓,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在体育文化产业的很多项目中,消费者或是参观者可以用体验的方式直接参与进去,一边分享体育运动项目的快乐,一边促进了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了附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4.3传播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产业自身具有的传播功能。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着体育文化知识,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越好,其传播得也越广泛,发展与传播是同步进行的。例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主旨,现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4.4经济功能
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是经济效益,中原经济区的成立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是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的需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繁荣、昌盛、富裕的象征。国家体育总局在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体育搭台,经贸唱戏”,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相关附属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当前运用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登封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每届少林武术节上,给河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多达几十个亿。〔3〕
5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成效
当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产业拳头产品和产业链发展已初具规模。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桐柏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开展得都非常好,为大家参与体育运动、体验运动和旅游带来快感。影视产业方面: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带动了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马拉松比赛、温县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等,在带动体育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当地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体育建筑产业:河南省体育中心建筑、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主场馆——南阳鸟巢、南阳李宁体育公园、各高校体育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计的进步,目前的体育建筑业,不但能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同时也给参与者、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美感。体育文化教育传播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体育用品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商丘市天行设施有限公司、安阳飞鹰健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洛阳市丹佛健身用品有限公司、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主要生产制造体育器材。
6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1经济欠发达
河南省地处内陆,在我国的腹心地带,经济地位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内陆经济落后城市之间,我省人口众多,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的欠发达,是制约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经济能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内需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6.2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低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而体育消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省体育消费的指数相对较低,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意识形态,提升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带动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前人们受“体育锻炼和消费就是花钱找罪受”,“劳动即是体育锻炼”的思想影响比较大,所以随着物质与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以前有很大转变,但是与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需要在稳步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大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健康生活的宣传,提升体育文化意识形态,从本质上促进体育消费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4〕
6.3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缺少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影响我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体育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更重要的必须是体育人,对体育的历史、发展、传播、文化、运动技能等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了解社会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把握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5〕但是当前我省像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中的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中并没有开设体育产业专业,没有培养专门的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仅开设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学习,像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管理、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在全国的高等学府中,也没有开设这门专业人才培养,相近的人才培养有武汉体育大学经济学(体育产业经营)专业、上海体育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与产业。开设这些课程与专业的高校比较少,导致这方面产出的人才缺乏。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开设体育产业人才或者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专门的人才队伍。
7小结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我省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和资源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我省以太行山系和伏牛山系为主的体育文化旅游业、以黄河水系为主的水上运动业、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武术传播业、以《武林风》为榜样的体育影视业、以《少林与太极》为主的体育文化出版业、以商丘市梁园区为典范的体育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中原的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118.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3〕李阳,夏成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7):17-20.
〔4〕袁金宝,张宝强.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及其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91-394.
〔5〕范方.体育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34-36.
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刍议 篇7
1. 资源多, 品牌少。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样。这里是中华寻根祭祖的圣地;创造了古老且秀丽的汉字;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汇集了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元素和特色。相对于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而言, 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品牌匮乏, 品牌建设不足, 旅游产品缺少品牌效应, 很多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处于蛰伏状态, 未充分发挥潜力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加之未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整体包装, 区域内尚无响亮、鲜明的整体文化旅游的主体形象。
2. 主导多, 参与少。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29个市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推动文化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均高度重视, 起到了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但很多企业仍然对参与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性不高, 过多依赖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去整合资源, 也不去自觉完善自身的网络化经营体系, 导致实际参与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受挫。目前, 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仅局限于旅游线路的合作, 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在合作中不能整合和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质和精神, 未能充分保护和利用自身独特的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 未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冲突多, 协调少。
经济区相邻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往往相差不远,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 通过资源的整合会吸引更多的客源, 增加效益, 否则两败俱伤。就目前情况来看, 共生的冲突远远大于利益的协调, 如“哄抢”历史名人。这种冲突由名人带来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旅游开发卖点和客源及经济效益导致, 当冲突超出一定的限度, 就是重复建设, 相互诋毁, 结果由于分歧和争执, 人们对这种文化旅游品牌的忠信度下降, 各方的声誉和收益受损。另外, 旅行社之间也有冲突:竞相压价, 旅行社与游客间、导游与游客间的冲突也不断。
4. 协议多, 落实少。
经济区文化内涵相近的部分省、市之间通过召开区域会议、签订协议以及备忘录等形式, 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整合合作。但这些协议在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得到真正落实的较少, 目前并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旅游区, 在文化旅游的品牌、信息、设施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效力有限, 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仍然没有区域共同的行动纲领性文件, 未建立统一的旅游合作组织, 不利于区域文化创新发展区的营造。
5. 内容多, 创新少。
整体上看,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 空间范围较大、合作内容较多、层次较深, 所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 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协调众多方面, 因此发展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为了弘扬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创新华夏历史文明, 必须不断对发展的体系与机制进行创新, 因为所涉及内容的复杂性, 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难度较大, 创新不足。
二、发展路径
1. 发展思路。
首先, 立足经济区整体, 研究空间分布, 优化资源结构, 寻找旅游资源的相关性, 以某项文化旅游特质为切入点, 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其次, 根据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对重要性, 确保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秩序和力度。避免盲目开发, 禁止开发需要保护的资源;开发潜力大, 但市场认知不足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注重宣传, 使得开发和需求同步增长;重点开发有深厚中原文化底蕴的资源, 整合其相关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最后, 各地需要加强区域合作, 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以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 形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增长极和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2. 发展模式。
认真凝练中原经济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民俗民风, 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 树立区域大旅游观, 整合资源, 在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信息发布、销售队伍、分销渠道、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要素方面, 实现包容性增长模式。通过这种包容性增长模式, 发挥中原经济区旅游核心区的辐射和外溢效应, 以文化旅游带动山水风光旅游, 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域的整合, 各市联合起来, 共享成功经验, 争取更大的突破;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各类景区之间都要具有包容性合作的理念, 相互推介、取长补短, 实现从门票经济到区域经济的转变, 共同打造一个包容性的无地理分布桎梏、无政策约束羁绊、无交通出行限制、无服务提供约束、无信息传递障碍的一体化的区域文化旅游大市场。
3. 发展机制。
首先, 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外溢效应, 强化中心旅游服务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 拓宽市场, 鼓励创新, 重视正面旅游形象的形成, 注重塑造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其次, 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作指导, 在将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合理布局, 统一组织管理、宣传推广, 建立各城市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再次, 成立专门机构, 专项负责。由各级政府联合成立合作管理委员会, 全面协调区域内部文化旅游发展。最后, 打造一个包容性空间, 尽快建立区域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促进信息的共享;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加强郑州航空枢纽建设, 构建航空运输体系。加快城际铁路建设, 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衔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 打通区域内省际通道和对外通道。打通干线公路省际断头路, 连接各县城、重要文化旅游区的高速公路枢纽, 科学设计文化旅游专线, 增强城市至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 形成景区环线, 贯通四方, 实现景区之间交通的无缝对接和客源的无碍对流。
三、发展布局
1. 资源重整。
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又相近, 若能有效重整, 可发挥最大资源价值, 避免恶性竞争。重整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 突出特色, 合理定位, 避免重复开发, 提升相近资源的规模与品质;由政府统一规划, 规范景区审批, 推出整体文化旅游形象;政府部门和企业跨地域联手开发文化资源才能共享受益。故可以根据同质互组、异质互补的原则, 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 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如“黄河风情文化之旅”:三门峡黄河风景区—小浪底风景区—花园口黄河生态旅游区—开封悬河景观—菏泽黄河文化旅游, 体验其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产业集聚。
根据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形成具有特质的产品, 通过产业集聚, 取长补短, 互相协作,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强化核心区域城市旅游功能, 审慎又有魄力和创造力地打造产业集群区, 推动文化旅游要素的集聚, 促进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调整与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旅游的无缝对接, 逐步带动相关市区边缘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如可以打造开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扩大汴绣、菊花、年画、小吃等文化产业的规模, 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与郑州、许昌、漯河、周口合作, 扩大中部中心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深挖焦作、阜阳、商丘、亳州、宿州等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开展深度文化旅游, 将中原经济区平原地区缺山少水的不利因素转化为优势, 促进整个区域的旅游乃至经济的发展。
3. 空间整合。
根据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市的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五个区, 根据各区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确定中心城市, 有选择性地进行不同的战略定位。北部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太极文化”和“殷商文化”, 依托自然景区, 烘托焦作的陈氏太极、邯郸的广府太极和安阳的殷商文化。西部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唐汉文化”、“佛教文化”、“河东文化”。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主推“道教文化”和“曹魏文化”。南部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主打“红色文化”和“圣贤文化”, 做强信阳的红色文化和南阳的以张仲景、诸葛亮、张衡等人为代表的圣贤文化旅游, 逐步带动驻马店等城市的旅游发展。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以郑州为中心主推“禅武文化”、“北宋文化”、“商都文化”。依托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天地之中”、开封“北宋文化”、许昌“魏都文化”等开展中原中心区域合作。
4. 市场推动。
发挥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 来推动经济区要素地区间的合理流动, 各市应共同协作, 互相协调, 共同发展,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统筹规划指导, 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通过不同的定位吸引客源, 塑造文化旅游品牌, 为区域合作提供包容性的平台。各市间举办各种旅游展交会、论坛等活动, 扩大影响力, 互相提供信息, 交流经验。发挥山西的运城、晋城、长治, 河北的邯郸、邢台, 山东的菏泽、聊城, 安徽的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在区域地理方面的优势, 扩大经济区之外的客源市场。结合各自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目标市场的需求, 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方式, 主动积极推广, 提高影响力。除了走出经济区, 还要走的更远。扩大港澳台、日韩、欧洲、东南亚、北美洲等的市场份额, 提高知名度。在产品宣传上要针对市场需求, 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推进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和完善, 提升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
要想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就必须塑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首先, 对经济区整体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结合区域内各自的市场优势及资源特点, 应以“北宋文化”、“太极文化”、“禅武文化”、“殷墟文化”、“唐汉文化”、“商都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圣贤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 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确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应走出以往古建筑重复建设的桎梏, 升华文化底蕴, 创新文化旅游产业, 延伸文化资源的内延, 加深客户体验, 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把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以文化旅游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切实增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软实力”。
摘要:区域内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建设的文化基础, 也是中原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为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融合, 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对整体发展进行布局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窦颖颖.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1.
中原文化的媒介呈现及传播创新 篇8
一、中原文化传播的媒介实践
电视方面, 近年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电视栏目的有:河南电视台依托戏曲文化资源制作的《梨园春》、依托收藏文化资源制作的《华豫之门》、依托武术文化资源制作的《武林风》、依托姓氏文化资源制作的《知根知底》、依托魔术文化资源制作的《魔亦有道》、依托文化名人绝技资源制作的《家有珍宝》、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制作的《传承》、依托中医文化资源制作的《仲景养生》、依托饮食文化资源制作的《舌尖上的河南》, 郑州电视台的文化资讯和专题节目《文化郑州》等。报纸方面有大河报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创办的《厚重河南》。这些栏目有的已有10年以上, 如《梨园春》;有的刚刚开始, 如《家有珍宝》《文化郑州》。目前影响较大的品牌栏目是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华豫之门》《武林风》和大河报的《厚重河南》, 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原文化及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梨园春》。《梨园春》是一个以展示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 自1994年创办以来, 已走过19年的风雨历程。在全国电视戏曲行业并不景气的今天, 《梨园春》延续了戏曲的生命, 为传统民族戏曲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已成为河南卫视最知名的品牌栏目。该栏目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顺应了时代潮流。戏迷擂台赛的设置, 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下基层, 进农村, 赢得了基层观众的欢迎, 到北京、新疆等地以及和央视联合制作节目, 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不仅如此, 该节目还赴澳大利亚、南美洲演出, 让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 不仅向世人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将中原文化推向了世界。
当然, 该栏目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内容和形式如何进一步创新, 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如何克服电视传播碎片化、片断化, 而尽量保持戏曲文化的完整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如何做好新老交替;如何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进一步发现新人;如何在传承传统剧目的同时, 鼓励现代题材的剧目创新。
《武林风》。《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一个以武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 定位独特, 构思新颖, 深具文化特色, 将中国的武术文化与电视艺术完美结合。河南是少林功夫与太极拳的发源地, 禅宗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影响深远, 其外在形式与深层意蕴丰富多样。该栏目的成功, 首先取决于它独特的定位, 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宣传河南省武术文化为己任, 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指导, 让观众在精彩与快乐中, 体会“博弈有道, 娱乐无边”的魅力。其次是栏目新颖的组合方式。栏目以搏击比赛为主干, 由“绝活”“名人”“表演”“参与”等四大板块组成。内容丰富多样, 形式生动活泼。再次是擂台赛的形式, 为民间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的武术爱好者云集于此, 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又一场武术盛宴。
但是, 该栏目也有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争霸赛有些为打而打的倾向, 过分强调结果和视觉的冲击性, 从而影响了对武术文化内涵和武术自身魅力的挖掘与展示。
《华豫之门》。《华豫之门》是2004年开播的一档综艺文化益智类节目, 2008年10月改版为以收藏文化为主的栏目。“展现收藏百态, 体现人文关怀”, 是节目的基本定位。第一, 该栏目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 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深受观众的喜爱。节目最大的亮点是充分调动了大众藏友的积极参与, 他们纷纷拿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到栏目组。第二, 鉴宝专家的专业鉴定, 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通过专家的解说, 让观众和参与者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藏, 藏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哪里。第三, 与市场的对接。通过现场专家评定团的评定, 让每一位收藏者知道自己的藏品到底值多少钱, 做到了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对接。
该节目的不足之处在于, 功利化倾向明显, 一件藏品动辄几万几十万元, 经济价值超过文化价值, 容易误导收藏者和观众。收藏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固然有市场和盈利因素在里面, 但最重要的是一种审美心境。人们在欣赏藏品过程中被藏品的艺术价值所吸引、所陶醉, 进入一个无功利的境界, 精神得到升华, 体验到的是别人无法体验的审美愉悦。从节目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看, 以后应着力于观众鉴赏能力的提升及审美趣味的培养上。
《知根知底》和《魔亦有道》。《知根知底》是河南卫视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节目。中国100大姓, 发源于河南的就有78个。自古以来就有“根在中原, 家居河洛”之说。中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自己的根在哪里, 家在何方, “文化寻根”就是节目的传播基础。《知根知底》以解读姓氏文化、弘扬寻根文化、传承家族文化为核心, 同时承载着励志向上和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功能。节目分为“寻根问底”“自家说事”“百姓追击”和“真假猜想”四个环节, 内容丰富有趣, 互动性强, 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
《魔亦有道》是国内第一档情景魔术秀节目。中国的魔术资源非常丰富, 河南的资源也很多, 比如宝丰的魔术就历史悠久。最近几年央视春晚刘谦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 这说明, 电视节目以此为基础大有开发空间。河南电视台的《魔亦有道》以情节带魔术、以小品带魔术, 栏目的制作水平和规模很突出。每期开场都会邀请一位魔术大师表演时尚、潮流的魔术, 之后三位百姓魔术师上场比拼“魔力”, 由观众和评委投票决出冠军, 节目最后由魔术大师进行现场教学, 告诉观众魔术背后的秘密。
这两个电视栏目都是河南卫视改版之后, 以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推出的富含文化气息的节目。这两个栏目在体现河南卫视“文化卫视”定位的同时, 传播了中原的优秀历史文化。但是, 由于节目刚刚起步, 目前影响力还不能和前三个节目相提并论。
大河报的《厚重河南》。大河报早在2002年12月就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该栏目以新闻的形式、视角对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解读, 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厚重河南》以弘扬中原文化, 提升河南形象为己任, 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栏目定位准确, 始终追寻高品位、高格调, 在选题策划方面更是精心准备, 报道风格鲜明, 用的是新闻的视角, 但是又敢于打破新闻的思维定式。栏目以记者的亲身探访为基础, 以今天的眼光洞悉历史文化, 强调现场性和现实感,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全方位向读者呈现一个有厚重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河南。
但是, 《厚重河南》栏目要想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同样需要不断地革新和探索。比如可以新闻记者的角色切入, 但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养和眼光, 慎对历史评价, 不为吸引读者而做过度娱乐化的处理, 从而伤及文化本体。在体现文化原真性的同时, 给予读者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 上述中原地区这些优秀的品牌栏目, 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植根中原文化, 利用媒体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符号转换和现代传承, 展示了河南优秀的历史风貌, 提升了河南的整体形象。然而, 一个优秀的栏目要想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必须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 才能使栏目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传承文化需要打造媒介品牌
对媒体而言, “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再造文化的过程”[1]。因为媒体今天呈现的文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再现, 但是它是经过今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加工而成的, 与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不同, 媒介呈现的文化是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历史文化。因此, 同一题材、同一对象, 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节目所呈现的文化是不同的。同时, 媒体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 它是编导将原有的历史记载和历史遗存转化为视听形象和视听语言的过程。因此, 媒体的传播不是客观一对一的复制, 而是具有创造和创意的过程。历史文化要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必须做好现代转换和媒介转换, 因而必须突出创意。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既为我们塑造现代传媒品牌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方便, 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 河南媒体面临的形势是, 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但是还没有充分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没有出现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敦煌》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以创新的姿态, 打造既具有河南本土特色又具有可普及性的媒体品牌。
改革运行机制, 释放发展活力。要打造传媒品牌, 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机制, 通过对现行用人机制和待遇机制的改革, 为媒体注入新鲜血液。要大胆改革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 增强栏目的发展活力, 并不断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要针对市场和需求做文章,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突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研究文化资源, 突出媒体创意。河南有丰富的功夫文化、戏曲文化、歌舞文化、名人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等, 每一种文化如果做好都会形成传媒品牌。关键是要认真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 让这些资源释放活力和魅力。现在文化的竞争已经不是资源的竞争, 而是创意的竞争, 再好的资源, 如果没有好的创意进行再造, 只能说是资源浪费。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关键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2]这就需要媒体人深入研究文化资源的特色、底蕴, 寻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
明确栏目定位, 研究受众市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 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传播行为的后续调整。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 传者要努力做好受众的细分, 把握受众的审美、欣赏水平、年龄层次等, 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阶层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并让受众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节目中去,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打造传媒精品, 扩大社会影响力。就目前而言, 河南的电视栏目在全国有影响的还太少。报纸也是如此, 能走出河南的不多。传媒发展既要考虑地域化, 抓住本地市场, 也要考虑广域化, 抓住全国市场。因为随着电视和媒介网络化, 媒体竞争的平台一下子扩大了。本地传媒如果做不好, 外地传媒就会抢占市场。要使地域性传媒走向全国必须有精品、有品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2012年5月在央视开播以来,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风头盖过所有热播“后宫剧”、家庭剧, 其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2月, 该片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 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 海外销售额突破226万美元。[3]由此可见打造传媒文化精品的重要性。
转变经营策略, 开发衍生产品。目前河南的知名栏目还只是栏目, 与此相关的衍生产品开发远远不够,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转化成经济效益, 因此要把优秀品牌栏目的冠名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成立自己的演艺中心, 出售自己的影像制品, 形成文化的连锁反应。以《大河报·厚重河南》为例, 该栏目与出版社联合成立出版公司, 将栏目内容结集成书, 现已成功出版十几本, 市场反应良好。
融合新旧媒体, 增强传播效果。新媒体具有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自己服务是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电视媒体可以和各大门户网站合作进行栏目网络直播, 或者建立自己的网站, 对自己的优秀节目进行网上传播, 以扩大栏目的覆盖面并提升影响力;也可以利用微博营销, 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中原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出路同在的时代,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的厚重底蕴, 借助传媒的力量让中原文化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来完成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
中原民间文化 篇9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命脉
2014年2月2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 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
就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 首先就是要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把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梳理之中, 充分汲取中原文化优秀传统美德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丰富的家国情怀、丰富的法治理念, 打造融通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位一体的河南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局面。比如, 中原文化关于中家国情怀的故事可以说比比皆是, 如诗圣杜甫的爱国情怀, 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感人故事,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 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抵御外侮、报效祖国。这些英雄故事、历史豪杰, 历来都是人们尊崇、歌颂的对象, 是中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渊源, 也是我们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重要文化资源。再如, 妇孺皆知的宋代大清官包拯, 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惩恶扬善, 在海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成为世人景仰、万代传颂的“包青天”。这些文化资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无疑是我们围绕中原文化角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绝妙资源。当代中原名人中更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赞扬的凡人善举, 比如, 一诺至孝三十载的谢延信, 带妹妹上学的洪战辉, 舍己救人的英雄李学生等。这些真实感人的当代人物, 无疑也是爱国、诚信、敬业、友善这一个人层面价值的好资源。
当然, 围绕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 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法治建设、诚信建设和服务型机关建设, 还可以将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各类教育实践相结合, 重点围绕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进行教育引导。
二、确立在文化传承中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维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发展, 都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为全民族传承着共同的思维方式、道德理念、传统风俗和精神遗产, 形成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离开传统文化, 丢掉传统习俗, 乃至割断文化血脉, 文化发展就会失去基础,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起。
2013年11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毫无疑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新时期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将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到战略层面, 重新检视我们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内核, 以更加自豪、自信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中原文化传统, 充分认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和丰富资源。
在传承过程中,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挖掘中原传统文化资源, 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资源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学习推广、创新发展。比如, 对中原民俗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 诸如太昊陵庙会、洛阳牡丹花会、信阳茶叶节等传统的民间节会;再如开封的盘鼓和汴绣、信阳罗山皮影戏、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 都要加以认真系统地整理研究, 在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把这些民俗传承好、发扬好, 同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发展、保护开发利用。总而言之, 要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就必须加强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全面认识、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 大力建设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更好地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区域发展的生命力, 激发区域发展的创造力, 铸造区域发展的凝聚力, 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成为新时代鼓舞河南儿女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树立在文化开放交流中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观念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如热浪翻滚, 地球村已成为现实。在这样一个时代,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孤立起来搞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这样,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时代, 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 要发展和提升中原文化竞争力, 不仅要正确对待和汲取中原传统文化, 而且要以开放的胸怀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以更加理性、科学、务实的态度进行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文化反思、文化比较和文化展望。尤其是要以对话的立场, 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继承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而又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 立足本区域而又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 真正地在交流、对话和融通中实现中原文化的发展。以开放的心态发展中原文化, 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更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 使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展示中原文化的魅力和中原文化的精神。
中原民间文化 篇10
民间美术是农业社会下自然经济的产物, 是原始社会美术的承继和发展。它不仅是美的欣赏品, 而且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 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斑斓多姿, 一贯淳厚清新的民风, 典雅古朴的民俗, 造就了色彩浓郁、丰富厚重的民间美术。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 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神采飞扬的洛阳唐三彩, 造型优美的南阳玉雕, 诙谐有趣的淮阳泥泥狗, 线条流畅的烙花烙画等等数不胜数。它们以形式美、色彩美、工艺美、材质美、娱乐美、寓意美、宗教美等构成生命之美的和谐。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原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及其历史地位, 探得它的发展趋势对中原乃至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间美术产生的渊源和视觉表象
民间美术源于人们劳动和生活的土壤, 是劳动人民创造力的精神体现。粗野豪放、朴拙纯真、未经雕琢的原生态艺术形态, 在温情稀缺的现代化社会中给我们带来了返朴归真的审美愉悦。民间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着实用艺术和审美艺术的创造劳动。这个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历史过程, 是由混浊到清晰, 由统一到分化的发展过程。
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上以其随意性和多样性为特点, 往往把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大, 变形, 使视觉感受更加直观, 因此它不同于西方造型中标准比例的构型概念。如河南桐柏皮影的造型, 人物形象大都以表现侧面为主, 且身体四肢都被拉长变形。皮影以刻镂工艺为主, 因而形成了以线为主的造型形式和点、线、面结合的特色, 形象地说明了夸张变形是民间美术视觉表象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 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得以逐渐发展和完善, 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它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 又完善了一个“化人”的世界。这就是民间美术中审美意蕴的文化本质。
⒈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
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是相一致的, 即所表现出的功利倾向是以善为本的, 是一种精神性的物化转换, 所以老百姓总是用善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民间美术的各个品类中, 求生、趋利、避害的功利意愿始终贯穿于民间美术的审美理想当中。以门神镇宅辟邪, 借财神广开富源, 用泥娃带宜子之祥等审美活动, 都坦率地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善意祈求。如中原民间泥玩具淮阳“泥泥狗”, 就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 并传承至今。“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 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 若购买“泥泥狗”赠送亲友, 可以消灾、祛病;河南灵宝男女青年订婚仪式隆重, 女方亲属要向男方赠送“糕花” (圆月形, 取团圆和美之意) , 圆糕中间夹放大枣, 取早生贵子之意。这种精神上、观念上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 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 使人们的功利意愿得到一种意念性的满足。而这种形式特征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 造型完整、意象, 色彩鲜艳、爽朗, 气氛热烈、生动, 工艺自然、灵透。
⒉中原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
首先, 中原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太极学说。造型形态丰满团圆、对称偶数、黑白辩证、阴阳相守, 讲究“求全”、“求大”, 忌讳残缺不全、形单影只。在门神、泥人等的人物造型上大多头大、眼大、体硕, 即大是吉利。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中的武将人物体形魁伟, 气度不凡, 突出人物头部, 比例略大, 人大而所骑的马小, 主题人物大配角小。人物的外形则以方为主, 方中带圆, 和主体无关的细节都作了简化, 使得主体明确、突出。
其次, 中原民间美术的造型原则体现出人类的生殖崇拜。中原民间美术体现出人类对生殖的崇拜和敬畏, 像民间玩具所诠释最基本的内含是“繁衍”, 因为玩具的消费环境原本就是在祭祖——祈福——求嗣这一巫祝主题下构成的。如淮阳泥泥狗中奇禽怪兽造型怪诞, 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 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那些具有再现“女性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 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 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 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 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
⒊中原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
中原民间美术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同民间美术造型的整体理念是一致的。中原民间美术作品与自然世界的物象相联系, 延伸、拓展了设色的内在性质, 其色彩不再是以“物理光源色学说”因素为视觉依托, 而是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为最根本的色彩寓意, 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在民间美术创作中,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设色口诀:“红间黄, 喜煞娘”, “红搭绿, 一块玉”等等, 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形成红色、黄色象征着喜庆、皇权的思想寓意。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同样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欣赏习惯, 它以青、红、黄三原色为主, 辅以其它颜色, 色泽饱满、和谐, 与墨线达到了很好的统一。设色上, 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古老的木版水印, 一色一版, 不描不绘, 讲究整体效果。人物头部处理别具匠心, 眼皮使用橘红色, 额头、脸部使用红、青等色, 类似戏曲中的勾脸, 但又适当留白, 感觉单纯、明快, 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特有的处理方法。
中原民间美术的用色同时又特别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 极其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 追求单纯的色彩基调、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平面的装饰效果, 而以不写实的色彩为主。仍以朱仙镇年画为例, 其色彩搭配夸张大胆, 民间有“黄间紫, 难看死”的说法, 而朱仙镇年画大胆运用黄、紫两色搭配, 色彩感觉厚重, 对比强烈, 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 朱仙镇木版年画没有像桃花坞年画那样吸取西洋画法, 去体会对体积的把握, 也没有像杨柳青年画那样借描绘与渲染去营造气氛, 而这种相对“原始”的风格却给我们展现出质朴、热烈、阳刚的艺术魅力。
三、河南民间美术的发展策略探讨
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 全球经济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本土文化的民间美术已处于极度衰微, 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 在享用工业化带来便利的同时, 我们亦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传承与保护民间美术遗存成了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 也是加强河南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 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令人担忧, 急需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 以加强其传承和保护工作。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⒈加紧制订中原民间艺术的保护规划, 设立专项的民间艺术保护基金, 主要用于中原民间美术的普查、征集、保护、利用、人才培养及重要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 进行系统全面地保护。
⒉重视民间的扶植作用。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美术, 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 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 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 把中原民间美术的资料留存下来。
⒊建立中、小型中原民俗博物馆, 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乡、镇筹建小型民俗博物馆, 还应当鼓励民营企业、民间团体或个人建立专项民俗博物馆, 用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全面展示中原民间美术作品的精华。
⒋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 重视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作用。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美术制作并形成风格、自成流派的有成就者, 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鼓励并支持他们带徒授艺, 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 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立中原民间美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 促进中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研究。
⒌普及民间文化知识, 培养民族情感, 承继民族精神, 要从中小学教育入手, 要创造条件, 促使中原民间艺术进学校, 进课堂, 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兴趣班, 将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去。
⒍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创造中原民间美术的生存环境。
保护中原民间美术不仅代表着传承, 更代表着出发。在保护民间艺术的同时, 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待历史的态度, 不是守旧和保守, 而是立场的重新选择和确立。我们应加强全球文化交流, 构建和谐的多元世界文化。对于中原民间美术来说,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和保护, 给民间美术注入新时代的内涵,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传播, 这是民间美术继承与创新的精髓。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 文化产业开发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外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这些领域的价值, 将它挖掘出来充分研究利用, 比如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采用了花木兰的形象不仅创造了鲜活的艺术形象, 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我们更应该学着开发和利用本土的民间文化资源优势, 使民间美术参与到其他领域中去, 如和旅游、工艺品生产、影视、现代设计等经济文化活动相结合, 使民间美术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和物质价值。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原文化中最朴素、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形式, 它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有其强烈的历史传承性, 是我们伟大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表现, 其形式丰富多彩, 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我们通过分析民间美术产生的渊源和视觉表象, 探询和认识中原民间美术审美意蕴和审美精华, 阐述河南民间美术的形态、现状及对其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从而对民间美术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生存和发展,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2]唐亚.抢救河南民间美术遗存的意义.装饰, 2006 (9)
[3]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4]徐炼.中国民间美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中原庙会中的餐饮文化 篇11
鹿邑老君台庙会
鹿邑县城东北隅有一座古建筑,据说老子当年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后修道成仙,俗称“老君台”、“升仙台”。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老子的生日,从这天起,兴会4天。豫东地区和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的群众赶赴这里,谒拜这位道教“道德天尊”,唱大戏3天。各种民间曲艺、杂技,也荟萃于此。人们乞求得到老君保佑,带着馒头、大刀头(即煮熟的大块猪肉,上面涂上酱色后,再插上一双筷子朝天,即意味着敬祀神灵的意愿已经表白)、蜡烛、香、裱和各种纸糊的冥器,虔诚之至。同时,以老君台为中心,贸易活动热闹非凡,集中了鹿邑一带的地方经济物资,庙会轰轰烈烈。
鹿邑在春秋时期称为“苦”(音hù),东晋时改为父阳,北魏改谷阳,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名鹿邑。鹿邑源为原县西有鸣鹿城,因麋鹿甚多,常闻鹿鸣而得此名。老君一名最早见诸《后汉书·孔融传》,真正产生广泛影响,则是唐代。唐高宗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亲自到鹿邑老君庙行礼,尊老子为太上玄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
庙会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在某种程度上讲,祭品变为神物。如食物,作为供品,或作为膳食用,都与老君的传说有密切关系。许多著名的风味小吃,传说是老君点化人而制成的。如“试量狗肉”、“孔集卤鸡”、“玄武刘家蒸馍”和“鹿邑麻糊”等。在传说中都是“药”,是老君为人治病用的。即使在今天,经过化验、研究,这些小吃中不同程度、不同成分上,都含有一些中药。特别是孔集卤鸡,被誉为“天下万民喜,历代帝王餐”。当年卤汤本身就是中药汤。一位姓胡的老人讲,孔集卤鸡开始是“凤汤”。老君升仙后,在灾难年间为搭救贫苦百姓,野地里支起一口大锅,熬制许多药草,过往人喝了之后能驱除病疫。有一天,一只凤凰闻香而来,不小心落在汤锅里,顿时汤味更美,所以,卤汤又称为“金不换”。当然,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表现出人们对老子特殊的感情。又如著名的鹿邑麻糊,原以黄豆和小米泡后磨制而成,像新鲜细嫩、清香可口的奶汁一样,而且不黏不腻。其过滤和熬制的过程,传说是老君教人磨豆腐,有人误把小米当做了黄豆,出不了豆腐怎么办?老君就教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麻糊。这样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祭祀和食品统一在人们对老君的崇拜、敬仰,甚至膜拜的气氛和环境中。由此可以看出,以老君台庙会活动的展开,从传说中的民间杰出人物被神话、被仙化,最后到宗教化的现象,又被融化进民间饮食习俗中,在鹿邑地区,以老君台为中心的饮食文化圈已逐步形成。
龙门庙会群
洛阳为我国6大古都之一,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庙会群。洛阳庙会群包括市区的火星庙、二郎庙、禹王庙和娘娘庙等各类小型庙会和关林、龙门、白马寺3处大型庙会,同时也是豫西地区民俗中餐饮文化的博览会。尤其是每年春天的牡丹花会,使庙会群更加繁荣。
1991年5月,洛阳市有关部门举行了第一届文化庙会,以此带动了旅游、餐饮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龙门庙会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跑经调。赶庙会的人多数为妇女,她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特别是洛阳市区邻近各县,如新安、偃师、孟津、伊川、汝州、渑池、宜阳、洛宁等地的一些农村妇女,在一起无论相识与否,都可通唱跑经调。流行的“经歌”主要有“豆腐歌”、“十碗菜”、“十二盘果子”等。“十碗菜”的内容如下:每一句都有合唱“呀嗨哈呀呵呵呀弥来嗨嗨嗨陀呀么嗨佛哩嗨嗨”相合。
(这就)佛呀观音老母从哪来,(合和)
一齐吃就我嘟嘟十碗菜。(合和)
一碗豆角盘龙菜,(合和)
二碗白菜人人爱。(合和)
三碗山药吞心腑,(合和)
四碗芹菜观音用。(合和)
五碗菠菜扑满怀, (合和)
六碗荤椿八心菜。(合和)
七碗木耳菜朝西天, (合和)
八碗金针道一场。(合和)
九碗莲菜节节空,(合和)
十碗粉皮得真经。(合和)
谁能学会十碗菜,(合和)
叫他天上坐莲台。(合和)
无论歌词和歌调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体现出一定区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餐饮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十碗菜》这首歌从内容上唱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博大,唱出了饮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唱出了地方经济发展多渠道和共同繁荣的前景,同时也唱出了“观音老母从哪里来,一齐都吃十碗菜”和最后一句“谁都学会十碗菜,叫他天上坐莲台”相衬、相连、敬司观音,敬其“老母”。表现出歌唱者的虔诚之心,体现出民间的欢乐气氛。
新乡城隍庙会
城隍最早源于神灵崇拜。《礼记·郊特性》说:“天子大腊,八”。即周天子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敬祀的神有八位。 先啬(神农类)、 司啬(后稷类)、农(田类)、邮表啜(田的神位)、猫(食鼠)、虎(食田豕)、水庸、昆虫。水庸即指城市和护城河。《易经》中有“城复于隍”就是这个意思。
新乡城隍庙会和新乡建城的历史几乎同步。《新乡县志》载:“三月十八城隍庙会,香火甚盛。城乡妇女烧香者,众有肩铁索者,曰代重……”祭祀城隍的形式有文祭和武祭,即食祭和血祭。食祭,多为准备丰盛的酒肉、各种形式的面食和一些水果,另外,还有香、纸、鞭炮、裱、箔和扎糊的牛、马、羊、车辆、轿子等祭品。
庙会饮食的品种:首先是干果类,苹果、香蕉、葡萄、橘子、山楂、樱桃较为普遍,还有核桃、板栗、杏子,以及一些山中的野果,如山桃、酸枣和山葡萄等,五光十色。
其次是蔬菜类,如土豆、南瓜、黄瓜、西瓜、豆角、茄子、萝卜、白菜、青菜等作物,山中的野生植物也颇具特色。如有新鲜的香椿叶、白杨叶、榆钱儿、榆叶、枸杞叶和灰灰菜、仁仁菜、糜谷菜、蓟菜叶、山韭菜、野蒜苗、母猪叶、金针菜、马齿苋,包括猴头、木耳、蘑菇等,应有尽有。
最后是肉类、蛋类,除了鸡、鸭、鱼、鹅、牛、猪以外,最富有特色的是野鸡、野鸭、狗和鹰、雁、兔子等,品种繁多。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汤、糕块、菜肴等品种为代表。
高汤馄饨是新乡庙会上的常见饮食品种,其高汤是指汤的料比其他汤的料精,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另外,富有地方特色的汤,如山楂汤、寸鱼汤、狗肉汤、羊肉汤、牛肉汤、豆腐汤和糊辣汤,既经济又实惠。还有面条、各类稀饭、烩面、拉扯面、羊肉泡馍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时期里拉脚的民夫颇多,为了供应这一层次人的饮食,就出现了干饭汤、玉米汤、绿豆汤、扁豆汤和炒米汤等,粗淡饭菜,也别有味道,体现了劳动者的朴素和艰辛。
凉调凉粉、油炒凉粉、煎豆腐跑儿、烤羊肉串儿、鸡蛋卷儿、春福五香肉卷儿等各种小吃,样样俱全。
中原的庙会还有很多,如商丘阏伯台庙会、嵩山中岳庙会、汤阴岳飞庙庙会、西华女娲城会、淮阳太昊陵庙会、浚县山会、桐柏盘古山庙会等。
中原民间文化 篇12
关键词:文化远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确定, 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文化强国”战略之时。这一历史性的巧合, 折射出巨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的吸引力、感召力的时代新声!紧跟国家文化强国步伐, 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把“中原经济区”构设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推进的历史起点上, 是历史赋予中原人的重大使命。
一、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认同标准、精神记忆和创造成果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人类正是在延绵不绝的文化创新累计加厚中, 告别贫穷走向富裕、消灭混乱迎接秩序、远离平淡享受繁荣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 未来学家托夫勒就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事实上, 无论纵观历史, 还是放眼现实, 人类的竞争, 本质上都是文化的竞争。回溯历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国家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但保守封闭的文化状态和思想观念束缚, 却使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合力瓜分;而西欧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 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则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放眼现实, 文化发展发挥着乘数效应。今天, 文化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 而且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文化产品是最高端、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产品;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绿色”“朝阳”产业。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 能够产生极大的裂变效益。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 其发展就进入更高层次, 就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民族或地区, 就有无法阻挡其崛起的命运。因此,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 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持之以恒的文化创新。文化大繁荣, 可以兴邦, 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搞不好, 必然误国, 处处受制于人。这一真理, 同样蕴含在区域的崛起之中。
二、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巧实力, 是综合发展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在国家层面上看, 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渗透、贯穿和连接综合国力各个要素, 而且是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当今,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历史关口上,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大家族中真正崛起的标志, 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自然认可的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 未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自高点,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在地区层面上说, 它是找准发展源头、把握发展动力、显示发展优势、争取发展主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不是要复制东南西北的任何一种发展模式, 不是模仿跟进别人已经走和正在走的发展道路, 而是要在世界眼光、大局观念、科学态度的要求下, 从中原作为古老中华民族摇篮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中华腹地四通八达的区域优势、优越的农田水利自然资源、现成的国家交通运输的枢纽、劳动力极其丰富的状况、以及最核心的国家授予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和机遇等综合因素出发, 探索一条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创新发展道路。创新的探索需要在领导方式、发展理念、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敢于突破、勇于尝试, 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必须给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发展上赋予更多文化的特质, 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更高层次的独特新型发展模式。为此, 就要自觉地下工夫, 把文化固有的理论号召力、理想拉动力、科技生产力、道德教化力、法制整合力、艺术感染力、价值选择力、信息先机力等, 发挥到极致。
三、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的今天,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必须充分利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 自觉地把“中原经济区”放在国家“文化强国”大战略背景下设计, 把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作为其崛起的时代起点;把精心依托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把着力构建低碳经济规模产业链作为“中原经济区”打造的战略重点;把强力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全面渗透作为“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优化的抓手;把拓展延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中原经济区”凸显的优势特色等。
为此, 要下大力做好如下筹划:吸引大批国内外优秀科技、文化人才创业于中原;着力推进以文化为轴心的战略格局和产业重组;积极引领现有传统产业、产品不断注入中华文化、中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内涵;创新、调配、对接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与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引进拓展高技术低能耗绿色产业中构建起规模化低碳经济产业链;协调理顺区域内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结构, 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筹建中原“信息谷”, 为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拓展电子商务、政务平台, 加快利用国内、国际电子贸易多种平台步伐;内引外联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入住中原;走出去请进来, 加快与世界主要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关系……如此等等。总之, 要把国家给的许多政策支持用好用足, 在创新上取得不断突破, 在发展上取得最佳效益。
【中原民间文化】推荐阅读:
中原文化06-25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河南中原文化12-15
中原文化软实力07-08
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11-22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12-04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10-07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09-03
年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 中原文化名家申报指南08-19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