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2024-10-07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通用8篇)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篇1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以前总是对中原文化好奇,每每被中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这次非常幸运的踏上中原大地,置身于中原文化的强大氛围中,早已被这里的历史所感染,被这里的文化所震憾,作为远道而来的新疆培养班的领队、辅导员及学员们如何才能真正地感受中原文化呢?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了解学习中原文化的相关知识,亲临重点旅游文化胜地触摸中原文化棱角,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体会中原文化的韵味,领略中原文化风采,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通过网络、史书资料来了解学习中原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原”一词从词义上讲有“中央、平原”的含义,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被视为天下之中心。广义上泛指包括整个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从狭义上仅指河南省,因此,河南堪称真正的中国之中,大中原之中。文化意义上的中原,表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化的象征,是正统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不仅是汉民族的文化圣地,也是苗族、黎族、瑶族、彝族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圣地。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包含十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史前文化。河南史前文化时间久远、内容丰富、领域广泛。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成为河南史前文明的主要代表,充分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

2、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里。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中原和全国各地的民俗,也有不少与龙有关,如每逢喜庆之日舞龙灯,农历二月二祭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等。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3、政治文化。黄帝创立了治国理政的雏形。随着氏族部落的发展演变,中原地域出现一批大大小小的国家。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从夏朝到元代34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历史上难以数计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

4、圣贤文化。河南作为中原文化主要发祥地,涌现出了很多的圣贤。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人非常崇尚圣贤。历史上河南的圣贤很多,而且涉及很多领域。如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字圣许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律圣朱载等。

5、思想文化。这些圣贤创造的杰出的思想成果,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形态。百家集中原,其中儒、道、法、佛是思想文化的四大支柱,都与河南有深厚的渊源。儒学的元圣是周公,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道家的创立者老子、法家的创始者韩非子都是河南人;把佛教引入中国的唐玄奘也是河南人。

6、名流文化。中原历史上名人辈出,二十四史上立传的名人有**多人,其中河南籍的有912人。唐代留名的**多位名人中,20%是河南人。

7、英雄文化。中国人崇拜英雄,中原大地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中原文化中既有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英雄,也有史册记载的英雄,如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首领陈胜,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爱国将领岳飞等等。

8、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最早的起源是在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中就有很多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三皇五帝中,伏羲氏教人们结网捕鱼,神农氏教人们播种,大禹治水推动了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农耕文化是随着农业生产在中原地区兴起并不断发展的。

9、商业文化。河南是中国的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最早出现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税收制度都诞生于河南。王亥是商业鼻祖,子贡是最早的儒商,此外还有第一个爱国商人玄高等等。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开封,**年前人口有150多万人,是国际性大都市。

10、科技文化。在商代,河南的青铜冶炼技术就十分发达,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青铜器。此外,河南也是冶铁技术最早产生的地方,三门峡出土的“华夏第一剑”是铁、铜混合冶炼。河南的瓷器、陶器制作也非常有名。中国的四大名瓷河南占其二,钧瓷、汝瓷历来十分名贵。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也出自河南。

11、医药文化。中医、中药以独特的疗效着称于世,被誉为国粹。河南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是中国医方之祖;龙门石窟“药方洞”里保存了118个药方,可以治疗38种疾病。

12、汉字文化。从仓颉造字开始,河南人对中华文字作出了巨大贡献。秦代最早统一了文字的李斯是河南人,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河南人,今天报纸上通行的宋体字就源于北宋的开封。

13、诗文文化。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唐诗宋词,其中唐代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半数以上是河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韩愈等着名诗人、文学家的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宋词的发源始于宋朝的开封,许多着名的词人也是河南人。

14、宗教文化。佛教最早由印度传入河南,道家源于河南,宗教文化是中原文化中丰厚的一部分。

15、民俗文化。宝丰的说唱艺术,濮阳的杂技艺术,开封的木版年画,周口的泥泥狗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

16、武术文化。河南的少林功夫名扬天下。河南还是太极拳的故乡,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流传至今。

17、姓氏文化。百家姓中有78个源自河南,且“李、王、张、刘,陈、林、郑、黄”几个大姓都源自河南。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游子到河南寻根谒祖。

18、饮食文化。豫菜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菜系,是中国八大名菜的母菜,历史上曾作为宫廷菜而风靡全国。

中原文化丰富的内涵更加激起我们的好奇和热望,对中原文化强大的震憾和强烈的知识渴求欲让我们急切地走进华夏腹地,民族摇篮,走进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去感悟。

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界一直流行一种说法:20年中国看深圳,100年中国看上海,500年中国看北京,3000年中国看陕西,5000年中国看河南。“河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让我们先走进河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去畅游,去碰撞,去感受,去体会。

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在历史上相当长时期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曾有夏、商、管、郑、韩5朝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多处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

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至今遗址保存完整,有城墙、宫殿基址和各类手工作坊遗址。郑州名胜山水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着名风景旅游城市。这里拥有距今8000年的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和商城遗址,我国最早利用煤炭作燃料的汉代冶铁遗址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浏览区、黄河大观和水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浮戏山区景区、环翠峪风景区、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均以其独有的神采魅力吸引八方来客。还有城隍庙、清真寺和纪念1928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纪念塔、纪念堂等。

洛阳为我国着名的九朝故都,历史上曾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九朝在此建都,历时900余年,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宋代大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春秋时期,郑庄公“开拓封城”,称之为开封。后来战国时期魏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晋朝后期都在此建都,史称“十朝都会”。北宋建都于此,称东京,故又以东京着称于世。这里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号称“北方水城”,名胜古迹众多,以铁塔、龙亭、大相国寺、繁塔、延庆观、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镇岳飞庙和北宋汴梁城遗址等为最着名。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培养和造就出春秋时期谋略家、“商圣”范蠡,东汉时期科学巨匠张衡,泽被后世的医圣张仲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等举世瞩目的历史人物。近代以来,南阳更是英才辈出,群星灿烂。南阳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实业家遍布海内外。

商丘人杰地灵,名流辈出。战国时有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周,西汉时有大败项羽于垓下的灌婴,南北朝时有骈文大家江淹,北宋时有被誉为“诗豪”的石曼卿及官至参政知事的张方平。明清之际在商丘城中居住的就有3位大学士、7位尚书,还有侍郎、巡抚、总兵以及着名的文人学士30余人。

从历史文化名城中情不自禁地走进名胜古迹风景区,领略自然风光的旖旎,触摸名胜古迹的沧桑,顿悟中原文化的深邃。

嵩山少林寺,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少林寺几经劫难,长兴不衰,及至今日风靡全球,靠的是少林弟子千古传承的少林精神。少林精神事实上就是少林寺流传千古的《门风堂规》:南拳北腿少林棍,保家卫国强自身;崇文尚武少林人,爱国护教少林魂。不争和合少林心,止恶扬善少林根;以德服人消贪瞋,后发制人少林门。尊长爱幼孝双亲,守法持戒做良民;禅武为媒弘佛法,少林弟子正精神。附:少林门风“止恶扬善,后发制人”。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座落在开封市风光秀丽的龙亭湖西岸,是依照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景区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成为中原大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清明上河园不仅以1:1的比例,气势恢宏的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用巧妙的创意把历史活化,使游人进入园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景区内1000多人身穿宋朝服饰,入目之处俱是北宋的音乐、歌舞、杂技、木偶、斗鸡、婚礼等旧时风俗,和耳熟能详的文包武扬,梁山好汉,七侠五义等脍灸人口的历史故事。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高208米的中原大佛屹立于中原大地之上,玉枕山环抱之中,满怀慈悲地注视着芸芸众生,完善了“五方五佛”的佛法理念。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周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北望,黄河水无际无涯,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新乡的京华园旅游景区是人文景观,它区别于古寺、禅院、宫殿的单一文化架构,融儒学、道学、佛学为一园,主题鲜明,构思巧妙、设置自然、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一处形象而简明展现祖国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史及各民族、民俗、民情的优美画卷。八里沟、鸡公山,世纪乐园、康百万庄园等一处处风景,一座座丰碑;洛阳牡丹艳,开封菊花鲜;刘庄、南街村、兰考、红旗渠一个个形像的代表,一个个精神的浓缩……

品味了这些以后,原来的那份好奇早就散尽,有的只是惊叹,不仅是游山玩水旅游观光,更重要的是考察研究感悟文化。大街小巷里尝河南饭菜,人来人往中听河南方言,不知不觉中哼河南豫剧,时不时的也来一句“中”。

“俯拾皆文物,到处有典故”,“伸手摸到汉砖瓦,抬脚踢到秦文化”。文化河南,厚重河南,名不虚传,处处风光无限好,遍地花开文化味。看不完的景致,赏不尽的风光,沉甸甸让人难舍难分。看历史穿越时空,从古到今,就让我们慢慢看哟;品文化韵味深长,厚重深邃;就让我们细细的品吧!看中原文化忆家乡变化,学河南精神创哈密奇迹!

原本是想写点东西和大家一起来感受中原文化,但越写越觉得道不完写不尽,写不像哟!难怪当代文化大家余秋雨先生说:河南不必写文章的。因为河南的历史太辉煌了,她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篇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可以促进社区和谐科学发展。人们在工业文明时期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 正是由于生态文明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索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文明理性思索的结果。但是, 也经历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比例不平衡等问题。这些困难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们要寻找新的健康发展道路, 走上生态文明良性发展的道路。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树立生态伦理的观念和一些公平和谐的处世观念, 可以使社区内部树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观念。

1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社区群众的生态意识需要加强。

从人们生态意识方面来研究, 社区人们的公众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 发现现代的一些人们具有节约冷漠症的症状。例如: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对办公室里的空调、电灯等经常开着不关灭而熟视无睹、很漠然。生态文明建设即包含生态伦理素养、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 又包含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以及生态物质文明等。

从消费观进行分析, 人们生活刚刚富裕、好起来, 不宜改变传统观念, 包括自己享受、自己消费的传统观念, 这样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的泛滥。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生态文化的教育, 人们的普遍环保意识不强, 所以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1.2 公众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参与度不强。

人们比较关心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民生问题与生态的建设。人们虽然关注但实际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参与一般是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 想单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不容易实现, 还有一些人们不知到怎样才能参与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2 改善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

第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加大投入资金和人员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增添锻炼的健身器和活动体育设备。

第二是加强人文资源的建设。括文化组织管理团队、文化艺术团队、群众文体骨干。为确保社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广泛性、普及性, 社区要强化区内文体骨干分子对社区居民的文化业务指导和宣传, 吸收区内喜欢并热爱文体的人加入社区文化建设团体, 发挥作用, 奉献余热。

2.2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创造优美居住环境。

第一是进行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注重建设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人居环境。在设计上规划有序, 设计新颖, 为小区的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环境建设卫生、清洁、整齐、美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是注重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小区建立区巡防治安队, 做到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有保障, 遏制了违法犯罪, 为小区居民生活安宁增加了可靠的保障。

2.3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切实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树立社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坚持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场的人气聚集的优势, 开展各种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2.4 优美环境与人文社区潜移默化互相影响。

第一, 利用各类社区教育阵地, 积极发挥审美教育作用。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和环境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逐渐自愿地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

第二, 有效发挥居委会管理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具体落实社区文化发展的措施, 使各项措施和政策更加贴近居民, 贴近人们的现生活、满足需要, 快速地有效地解决实际现实困难。

2.5 创造社区文化与享受社区文化相结合。

首先, 积极发挥业余文化艺术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大众的通俗的作品。

其次, 努力实现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创建面积小而精致的文化场所、多而全的体育设施。人们不用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形成平和心态、和谐氛围和健康文化环境。

3 结语

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宣传和教育作为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让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里处理好各种关系, 走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之路。

摘要: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加强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化社区建设的活动, 是推动经济文化繁荣、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宣传和教育作为重点, 进一步建设更加和谐的都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 有助于人们系统科学地了解人和自然的联系, 人们在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活动中, 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能够更好地、自觉地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能够持续科学健康发展。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篇3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科研部部长、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特聘教授康戈武先生,代表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主任王筱麟致贺词。贺词中说,河南是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发祥地,武术文化基础雄厚,其深邃的文化内涵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发掘研究。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原武术文化研究迈出新的一步,也为全国武术文化研究增添了一支新的力量、新的团队,必将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繁荣,为中国武术运动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全国第一家致力于专门研究中原武术文化的学术机构,将以弘扬中原武术文化为己任,开展中原武术文化学术研究、中原武术文化考古与文献研究、中原武术文化与现代研究等,坚持以区域武术文化研究为主线,坚持以学术性研究为主要研究属性,坚持借力研究发展的基本方法,坚持做少、做专、做精的研究原则,以中原武术文化自身的魅力为吸引力,广泛联络省内外、国内外研究力量,形成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老中青结合的科研队伍构架。中心的顾问和研究人员,囊括了国内省内的众多武术、文化名家,领域涉及考古、历史、教育、文学以及民间武术流派代表人物等。

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以“建构和完善中原武术文化学科体系,提升河南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指导中原地区武术文化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与全国武术文化研究的交流,彰显中原武术文化的地位与贡献”为宗旨,广泛利用省内外高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发挥社会及体育系统的人才作用,同时以《少林与太极》杂志为依托,刊发研究内容与成果,报道研究动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中原文化内容 篇4

自古有旅游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自古以来,河南就占据了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这使河南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传统文化崇尚周礼,重史;人杰地灵,多忠烈与名人;且该地区古都名城众多,名胜古迹遍布;民风淳朴人民性格坚韧平和,刚柔相济,朴实奔放;民间提倡重义轻利,注重人伦和睦;民间文化辉煌灿烂,豫剧优美动听„„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河南就犹如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由于文化的厚重,河南在以自然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的今天并不占很大优势,所以如何使厚重的文化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引游客,则是河南以及中原旅游文化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想要把中原旅游文化区宣传出去,使其发展的更好,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文化区的人要会选择创新的宣传方式。

现在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大多以演出为主,如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如大宋东京梦华等等。但毕竟,这样的演出投资成本太大,而且,它还有时间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有机会欣赏到。所以,我以为应该把少林寺、安阳殷墟、龙门石窟等文化氛围浓厚的旅游景区与现代的游艺设施、休闲设施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比如,可以将少林寺与主题游乐场结合在一起,就像迪尼斯乐园一样,把电影上所呈现的一些少林寺的东西搬到现实生活中,如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阵等。或者推广以禅宗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村等等。

另外,中原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还可以与媒体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媒体来运作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凭借媒体公司强大的财力拍一些电影,推广景区的影响力,也可以以某一景区为主题创作一栏娱乐节目,可以用一些明星艺人来作为形象大使进行广告宣传等等。旅游文化产业是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为一体的重要产业,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艰苦创新,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从而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中原崛起的步伐。

2中原旅游文化区的文化策略

一、区域旅游地文化导向

中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传统文化上崇尚周礼,重史,以《诗经》为准绳。自古人杰地灵,多忠烈与名人,如古之苏秦、岳飞,今之杨靖、吉鸿昌等均是名垂青史的忠烈之士。历史名人有张良、张衡、张仲景、玄奘、杜甫、白居易、韩愈等。由于中原是群雄逐鹿之区,历史上曾是纵横捭阖之士产生之地,该地区故都名城众多,名胜古迹遍布。

二、文化特色及案例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景观优美

案列:郑州旅游文化发展

按照“编规划、给政策、定标准、强推进”的思路,将抓好郑州新区、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洛阳龙门、平顶山尧山-大佛、信阳鸡公山、许昌鄢陵、永城芒砀山、驻马店嵖岈山、南阳卧龙岗等10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和黄河、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大别山等6个旅游度假区建设。

十大投资超亿元的旅游项目,也将隆重“登场”,分别是登封旅游小镇项目、嵖岈山温泉小镇、平顶山市温泉国际度假胜地项目、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洛阳龙门一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焦作中华太极养生旅游基地、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轩辕圣境”黄帝宫文化产业项目、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伏羲山旅游区开发项目等.三、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开发

1、文化融入:将历史文化融入旅游之中,如山东的“走进孔子,扬帆青岛”

2、氛围营造:由地方政府出面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包装,设立专门机构,统一思想,统一调研,统一筹划,统一协调。发动全民共同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利用传统的推荐方式,提高效率;努力提高旅游服务信息化的质量。

3中原旅游文化区的文化形象塑造

中原旅游文化区是指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有“中州”、“中原”之称。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就是河南。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在河南建都。

河南正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位置适中。自然地貌复杂多样,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伏羲演八卦,周文王作《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如此看来,中原文化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温文儒雅。其实不然,他也有豪放粗犷的一面。

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坐落在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少林寺,是著名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以及禅宗祖庭。“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

受长期积淀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河南人以勤劳朴实、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性情耿直、忠诚国家、崇尚礼遇、尊师重教、坚韧不拔而著称。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篇5

中的作用

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

[摘 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拓展和深化;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而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应让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中原文化重放“华彩”并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优势中原文化 中原经济区

一、中原文化的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在中原大地生生不息,积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我认为,中原文化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根源性、正统性、包容性和延续性等方面【1】。

1.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中原处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不论是史前考古,还是早期文献中有关鸿蒙初开时代的诸多传说,都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文明出现之前,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伏羲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始肈华夏文明之基;黄帝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始行划野分疆之制。中原是当之无愧的根文化之地,也是海外华人公认的寻根问祖之地。

2.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正统。中华文化的正统性主要表现在元典文化之中,而以“十三经”和诸子为主要内容的元典文化,则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正统。“十三经”中的《易经》、《诗经》、《尚书》、《孝经》、“三礼”等,或产生于中原大地,或与中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周易》而论,伏羲象天法地而作八卦和文王演周易,都发生在中原,与周易关系至为密切的《河图》、《洛书》的传说,则发生在河洛之间。至于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和纵横家等主要思想流派,也都与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3.中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品格。中原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宜于农耕的地理环境,使得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代封建王朝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中原,他们不仅选择中原作为立足和发展之地,而且把各自的文化带入中原。对于外来文化,中原文化在兼容并蓄中显示出很强的融合性与消解力,最为典型的是北宋时期移居开封的犹太人,他们虽然长时间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但最终还是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4.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小版,中华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放大版。有人说:“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五千年看河南”不应是一个时间点,而应是一个时间段。要认识和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中原文化最具代表性,因为它相沿而下,从未间断。

二、努力使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文化旅游、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武术杂技等优势产业,做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实施重

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

2.扎实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继续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

程”,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河南历史文化,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气派的艺术精品和知名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电视剧、戏剧、舞台剧等重点文化产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确保文化产品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促进社会进步。积极拓展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更多适应基层、适合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向农村基层延伸。

3.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三平”精神,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李文祥先进事迹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城市“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和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精心组织开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河南形象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组织系统深入学习。各级党委中心组将

把中原文化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学习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二是持续抓好新闻宣传。要求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部门、各单位精心安排部署。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作用,采用嘉宾访谈、专家解读、系列报道、网民论坛、专题链接等方式来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宣传。注重发挥新闻宣传、理论研究、文化文艺等各方面的作用,调动各级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力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把中原文化融入到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使中原文化的重要性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得到加深。

参考文献:

【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年 03期.【2】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3】中州学刊2011年 01期

【4】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 篇6

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 申卓琦

辅导教师 申红伟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经济的倍增计划——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我们河南人一定会借着这股春风,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我们河南的事情做好,从而,促进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认知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她伴随着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勤劳善良的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殷墟文化”、“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

更有无数的充满智慧的河洛故事,曾激励着中原人们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悬梁刺股”河图洛书”“程门立雪”“孔子问礼”“孙庞斗智”„„每每读到这些闻明华夏的河洛故事时,我总会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总会满怀自豪,如沐春风;总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原人而激动不已„„

我们知道,中原作为“中国的历史博物馆”,不仅有享誉世界的龙门石窟,华夏释源祖庭之称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更有开创华夏文明的皇帝、炎帝,以及创建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思想的老子、孔子、荀子、墨子„„

河南地处中原,人杰地灵,文化名人层出不穷。中原地脉不仅孕育了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还滋养出

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更有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以及文学家、诗人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和佛学家玄奘等,他们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绝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原人的骄傲。

河南是戏曲大省,其中豫剧、河南坠子、曲剧等剧种享誉华夏,让多少炎黄子孙如醉如狂。戏曲名家有常香玉、马金凤,曲剧有皇后张新芳„„他们为河南的戏曲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豫剧《程婴救孤》更是夺得了 2005 年全国戏剧十大精品工程榜首的荣誉,促进了豫剧发展。

二、促进中原经济发展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曾推动文化事业的进步,反过来,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必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中原战略地位的重要,更告诉我们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

“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河南省委省政府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数十年来,他们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原人民用智慧、用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振奋人心的中原赞歌。为了促进中原经济的腾飞,河南各级政府高瞻远瞩,借助灿烂丰富的河洛文化节,享誉中外的郑州少林武术节,远近闻名的洛阳牡丹花会文化节以及开封的菊花节等来作为宣传河南的名片,推动经济的发展。当前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太极拳法、宝丰魔术等也为河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日的河南,《梨园春》令全国的戏曲爱好者如醉如痴,《武林风》使

河南的武术名冠华夏„„

河南文化不仅仅是一座座丰碑,更是宣扬河南的一张张名片。今天,“九朝 古都”的洛阳通过牡丹文化节让洛阳走遍全国,享誉世界;一年一度的“黄帝大典”吸引数以万计的炎黄子孙远渡重洋回乡祭祖;更有那驰迷中外的嵩山少林武术节,让多少的武术爱好者慕名而来;河南旅游文化节更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河南的窗口„„

2000年和2006年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顺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为河南经济发展再一次提供了有力的契机。河南文化正是通过这些名片闻名世界,河南人也借助这些窗口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推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三、抓住机遇复兴河洛文化 再续辉煌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犹如一股春风,又是一次契机。勤劳善良的中原人们一定会抓住时机,激流勇进,依靠文化优势,鼓足干劲发展经济。这就要求我们要一手抓经济,一手促文化的发展,并使之和谐相融,成为引擎。河南是历史博物馆,又处于中原腹地,是中西部连接的咽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为河南的腾飞提供了机遇。作为河南人,怎样才能推动河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借助好河南文化这一名片,并使之更深入,更有地域特点。也唯有这样,河南经济才能做出我们河南的品牌,我们河南的特色„„

河南的文化犹如深邃的大海,又如巍峨壮观的喜马拉雅„„中华五千年的发展长河中,河南作为源头,并且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如果河南文化缺失了,中国的文化是否还会依然如故地璀璨? 当然,河南的文化亦是与中国其他文化相生相息的,中国其他地区与河南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河南文化的进步发展,进而助推河南经济的发展。我们由衷的希望在厚重历史的祈福下,河南文化和各地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演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简评】

品尝文化 让心感动

——评申卓琦同学河南文化小论文 《复兴河洛文化辉煌 促进中原经济腾飞》

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

申红伟

我自豪我是河南人!

我自豪申卓琦同学在河南文化小论文活动中能写出《复兴河洛文化辉煌 促进中原经济腾飞》这样深邃、丰满的文章!

一、品味河南 感悟发展

学校自从开展“复习中原文化 增色河南经济”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来。首先,我引导学生品尝河南文化的厚重、灿烂、辉煌。然后,我和学生通过网络、报刊、资料„„具体分析、交流、探究了河南的文化的内涵:文化遗产、文化名人、文化经典、文化景区、文化故事、文明发展史、历史文物„„从而使学生对河南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为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要求学生在对河南文化全方位认知的基础上,认知河南省委、省政府是如何带领勤劳善良的河南人利用文化优势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比如“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再比如少林武术、太极拳法、宝丰魔术„„更有《梨园春》、《武林风》,还有,洛阳的牡丹花会文化节、开封的菊花节等。她们作为宣传河南的名片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客观评价 发展精神

首先,申卓琦同学正是很好的认识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灿烂、辉煌,并把握住了其中的相互关系,才领悟到河南文化发展对促进河南经济的经济腾飞所起的重要作用;客观公正的感受到河南人是如何利用文化这个窗口宣传河南,发展经济的,敏锐的观察到河南省委省政府如何带领河南人借助河南文化促进河南经济的大发展„„

第二,申卓琦同学能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印证了十八大所宣扬的精神。正是如此,他才会写出:“人民的富裕靠经济,而经济的辉煌必须依靠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一手抓经济,一手促文化的发展,并使之和谐相融。”“河南文化不仅仅是一座座丰碑,更是宣扬河南的一张张名片”„„这样发人深省,促人奋进的句子。同时,他对河南的未来也提出了希望,充满着憧憬。

作为申桌琦同学的语文教师,我和小作者在同一问题上情不自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认为:他作为当代的一名中学生,能用自

己的眼光来看河南,能用自己的视角观察河南的文化,能用科学的观点看待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略显稚嫩,但有着许多可以肯定的地方。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为一个河南人、洛阳人的自豪以及对家乡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挚爱——由此而产生的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中原文化的媒介呈现及传播创新 篇7

一、中原文化传播的媒介实践

电视方面, 近年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电视栏目的有:河南电视台依托戏曲文化资源制作的《梨园春》、依托收藏文化资源制作的《华豫之门》、依托武术文化资源制作的《武林风》、依托姓氏文化资源制作的《知根知底》、依托魔术文化资源制作的《魔亦有道》、依托文化名人绝技资源制作的《家有珍宝》、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制作的《传承》、依托中医文化资源制作的《仲景养生》、依托饮食文化资源制作的《舌尖上的河南》, 郑州电视台的文化资讯和专题节目《文化郑州》等。报纸方面有大河报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创办的《厚重河南》。这些栏目有的已有10年以上, 如《梨园春》;有的刚刚开始, 如《家有珍宝》《文化郑州》。目前影响较大的品牌栏目是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华豫之门》《武林风》和大河报的《厚重河南》, 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原文化及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梨园春》。《梨园春》是一个以展示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 自1994年创办以来, 已走过19年的风雨历程。在全国电视戏曲行业并不景气的今天, 《梨园春》延续了戏曲的生命, 为传统民族戏曲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已成为河南卫视最知名的品牌栏目。该栏目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顺应了时代潮流。戏迷擂台赛的设置, 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下基层, 进农村, 赢得了基层观众的欢迎, 到北京、新疆等地以及和央视联合制作节目, 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不仅如此, 该节目还赴澳大利亚、南美洲演出, 让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 不仅向世人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将中原文化推向了世界。

当然, 该栏目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内容和形式如何进一步创新, 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如何克服电视传播碎片化、片断化, 而尽量保持戏曲文化的完整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如何做好新老交替;如何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进一步发现新人;如何在传承传统剧目的同时, 鼓励现代题材的剧目创新。

《武林风》。《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一个以武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 定位独特, 构思新颖, 深具文化特色, 将中国的武术文化与电视艺术完美结合。河南是少林功夫与太极拳的发源地, 禅宗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影响深远, 其外在形式与深层意蕴丰富多样。该栏目的成功, 首先取决于它独特的定位, 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宣传河南省武术文化为己任, 以“武术艺术化娱乐化”为指导, 让观众在精彩与快乐中, 体会“博弈有道, 娱乐无边”的魅力。其次是栏目新颖的组合方式。栏目以搏击比赛为主干, 由“绝活”“名人”“表演”“参与”等四大板块组成。内容丰富多样, 形式生动活泼。再次是擂台赛的形式, 为民间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的武术爱好者云集于此, 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又一场武术盛宴。

但是, 该栏目也有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争霸赛有些为打而打的倾向, 过分强调结果和视觉的冲击性, 从而影响了对武术文化内涵和武术自身魅力的挖掘与展示。

《华豫之门》。《华豫之门》是2004年开播的一档综艺文化益智类节目, 2008年10月改版为以收藏文化为主的栏目。“展现收藏百态, 体现人文关怀”, 是节目的基本定位。第一, 该栏目依托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 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深受观众的喜爱。节目最大的亮点是充分调动了大众藏友的积极参与, 他们纷纷拿着自己收藏的宝贝来到栏目组。第二, 鉴宝专家的专业鉴定, 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通过专家的解说, 让观众和参与者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藏, 藏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在哪里。第三, 与市场的对接。通过现场专家评定团的评定, 让每一位收藏者知道自己的藏品到底值多少钱, 做到了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对接。

该节目的不足之处在于, 功利化倾向明显, 一件藏品动辄几万几十万元, 经济价值超过文化价值, 容易误导收藏者和观众。收藏说到底是一种文化, 固然有市场和盈利因素在里面, 但最重要的是一种审美心境。人们在欣赏藏品过程中被藏品的艺术价值所吸引、所陶醉, 进入一个无功利的境界, 精神得到升华, 体验到的是别人无法体验的审美愉悦。从节目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看, 以后应着力于观众鉴赏能力的提升及审美趣味的培养上。

《知根知底》和《魔亦有道》。《知根知底》是河南卫视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节目。中国100大姓, 发源于河南的就有78个。自古以来就有“根在中原, 家居河洛”之说。中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自己的根在哪里, 家在何方, “文化寻根”就是节目的传播基础。《知根知底》以解读姓氏文化、弘扬寻根文化、传承家族文化为核心, 同时承载着励志向上和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功能。节目分为“寻根问底”“自家说事”“百姓追击”和“真假猜想”四个环节, 内容丰富有趣, 互动性强, 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

《魔亦有道》是国内第一档情景魔术秀节目。中国的魔术资源非常丰富, 河南的资源也很多, 比如宝丰的魔术就历史悠久。最近几年央视春晚刘谦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 这说明, 电视节目以此为基础大有开发空间。河南电视台的《魔亦有道》以情节带魔术、以小品带魔术, 栏目的制作水平和规模很突出。每期开场都会邀请一位魔术大师表演时尚、潮流的魔术, 之后三位百姓魔术师上场比拼“魔力”, 由观众和评委投票决出冠军, 节目最后由魔术大师进行现场教学, 告诉观众魔术背后的秘密。

这两个电视栏目都是河南卫视改版之后, 以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推出的富含文化气息的节目。这两个栏目在体现河南卫视“文化卫视”定位的同时, 传播了中原的优秀历史文化。但是, 由于节目刚刚起步, 目前影响力还不能和前三个节目相提并论。

大河报的《厚重河南》。大河报早在2002年12月就推出了《厚重河南》栏目。该栏目以新闻的形式、视角对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解读, 形成了独特的报道风格。《厚重河南》以弘扬中原文化, 提升河南形象为己任, 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栏目定位准确, 始终追寻高品位、高格调, 在选题策划方面更是精心准备, 报道风格鲜明, 用的是新闻的视角, 但是又敢于打破新闻的思维定式。栏目以记者的亲身探访为基础, 以今天的眼光洞悉历史文化, 强调现场性和现实感,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全方位向读者呈现一个有厚重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河南。

但是, 《厚重河南》栏目要想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同样需要不断地革新和探索。比如可以新闻记者的角色切入, 但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养和眼光, 慎对历史评价, 不为吸引读者而做过度娱乐化的处理, 从而伤及文化本体。在体现文化原真性的同时, 给予读者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 上述中原地区这些优秀的品牌栏目, 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植根中原文化, 利用媒体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符号转换和现代传承, 展示了河南优秀的历史风貌, 提升了河南的整体形象。然而, 一个优秀的栏目要想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必须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 才能使栏目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传承文化需要打造媒介品牌

对媒体而言, “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再造文化的过程”[1]。因为媒体今天呈现的文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再现, 但是它是经过今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加工而成的, 与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不同, 媒介呈现的文化是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历史文化。因此, 同一题材、同一对象, 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节目所呈现的文化是不同的。同时, 媒体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 它是编导将原有的历史记载和历史遗存转化为视听形象和视听语言的过程。因此, 媒体的传播不是客观一对一的复制, 而是具有创造和创意的过程。历史文化要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必须做好现代转换和媒介转换, 因而必须突出创意。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既为我们塑造现代传媒品牌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方便, 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 河南媒体面临的形势是, 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但是还没有充分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没有出现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敦煌》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以创新的姿态, 打造既具有河南本土特色又具有可普及性的媒体品牌。

改革运行机制, 释放发展活力。要打造传媒品牌, 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机制, 通过对现行用人机制和待遇机制的改革, 为媒体注入新鲜血液。要大胆改革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 增强栏目的发展活力, 并不断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要针对市场和需求做文章,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突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研究文化资源, 突出媒体创意。河南有丰富的功夫文化、戏曲文化、歌舞文化、名人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等, 每一种文化如果做好都会形成传媒品牌。关键是要认真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 让这些资源释放活力和魅力。现在文化的竞争已经不是资源的竞争, 而是创意的竞争, 再好的资源, 如果没有好的创意进行再造, 只能说是资源浪费。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关键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2]这就需要媒体人深入研究文化资源的特色、底蕴, 寻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

明确栏目定位, 研究受众市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 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传播行为的后续调整。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 传者要努力做好受众的细分, 把握受众的审美、欣赏水平、年龄层次等, 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阶层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并让受众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节目中去,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打造传媒精品, 扩大社会影响力。就目前而言, 河南的电视栏目在全国有影响的还太少。报纸也是如此, 能走出河南的不多。传媒发展既要考虑地域化, 抓住本地市场, 也要考虑广域化, 抓住全国市场。因为随着电视和媒介网络化, 媒体竞争的平台一下子扩大了。本地传媒如果做不好, 外地传媒就会抢占市场。要使地域性传媒走向全国必须有精品、有品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2012年5月在央视开播以来,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风头盖过所有热播“后宫剧”、家庭剧, 其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2月, 该片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 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 海外销售额突破226万美元。[3]由此可见打造传媒文化精品的重要性。

转变经营策略, 开发衍生产品。目前河南的知名栏目还只是栏目, 与此相关的衍生产品开发远远不够,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转化成经济效益, 因此要把优秀品牌栏目的冠名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成立自己的演艺中心, 出售自己的影像制品, 形成文化的连锁反应。以《大河报·厚重河南》为例, 该栏目与出版社联合成立出版公司, 将栏目内容结集成书, 现已成功出版十几本, 市场反应良好。

融合新旧媒体, 增强传播效果。新媒体具有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自己服务是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电视媒体可以和各大门户网站合作进行栏目网络直播, 或者建立自己的网站, 对自己的优秀节目进行网上传播, 以扩大栏目的覆盖面并提升影响力;也可以利用微博营销, 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中原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出路同在的时代,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的厚重底蕴, 借助传媒的力量让中原文化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来完成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1]汪振军.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J].郑州大学学报, 2008 (4) .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2]汪振军.关于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1 (9下) .

中原古环境与文化 篇8

天地人视野里的中原

中原,地理上泛指黄河中下游的交汇地带,主要指河南省,古称豫州,又叫中州,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几个早期王朝主要的表演舞台,因此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史称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在中华文化中的这种枢纽性地位与作用,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原在后世大中华的天下观念中首先体现的是地理位置之中,但中原之“原”其实并不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平原——真正的平原或者说今天的以冲积为主动因而形成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在上古时代大都是不太适宜人居的低洼潮湿之地。中原的原,其实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带,尤其是其东南缘黄河中游与下游交接处由一个一个的河谷盆地、河流阶地和山前台地等构成的分散切割的黄土塬,它们被统称为中原。

中原之“中”,不仅是因为它们相对于早期华夏族群天下认知中的地理位置居中,而且也是指其在地理、气候、生物、环境与文化的交汇互动中所体现的多样性、多维性与适中性。

中原在中国地理格局的居中位置不必多说,它同时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位处中原的秦岭.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东亚大陆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分开了亚热带与北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两边的土壤、河流、物候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农作物与产业、生活等也有明显的不同。尽管历史上气候一直在波动变化,此带略有南北摆动,但基本上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交汇和拉锯状态。这一分界线对中国传统产业与社会文化影响极大。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汉代中国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划分为四个地区——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所指的山西和山东乃是由今天陕西和河南之间的华山、崤山以及潼关和函谷关所分开的两边,这也正是战国时秦国和山东诸国的分界处。这山东和山西其实也大致就是洛阳盆地和关中盆地及其周邻地区。秦汉之际乃至以后的隋唐时期,两个相邻的盆地仍然是大中国的两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与文化中心。除了以关中和洛阳为中心的山西和山东以外,当时再有的地理概念就是南边的长江流域以及北边现今的长城沿线及其以北游牧为主的地区。龙门碣石以北之区是由河北北部的碣石山下划一条界线,西南行,经过今北京市和山西太原市北,再横过吕梁山南段,直至今山西河津市和陕西韩城市之间黄河两岸的龙门山下,交汇于陕豫交界之处。这就是历史地理学界所谓的著名的司马迁线。这条线与长城大体一致,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的历史地理格局。其更早时期,则是童恩正先生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包括细石器、石棺葬、大石墓一石棚、石头建筑以及考古挖掘出来的其他器物,兼以历史、人文的诸多因素令人信服地论证的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型文化传播带》,见《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童恩正先生也指出,因为生态环境的原因,它们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缘地带。欧亚大陆世界历史的早期格局基本上是在农人与牧人的交互作用中律动的,因此,这条线所在地带就长期成为一文化上的敏感地带,并最终以长城的形式在东亚大地上固化下来。

这条线以北及西北的草原游牧文化区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夹着秦岭一淮河以北和这条线以南的粟黍(后来是麦)为代表的旱地农业区,正是文化、社会与生活上的中原地区,并正好包括了司马迁所谓的山西与山东。游牧文化只有大约3千年的历史,但是游牧之前的史前时期,中原地区也是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交汇、交流的重要地带。

从地貌上来说,中原正处于中国地理上第二与第三阶梯地的交汇处,山脉褶皱,沟谷深切,山地、丘陵、台原、沟谷等高低起伏,其内部的微观地貌与气候、环境等的垂直变化亦十分丰富。通常所说的文化上的中原,北为黄土高原南缘,南临秦岭至淮河的南北气候交界线。其中以嵩山与河洛地区为中心,东起泰山脚下,中经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跨过华山脚下而达西安,连接关中,在我国中部地区贯穿着一条长达上千里、持续数千年的华夏文化轴心线。这条轴心线将中国第二级阶梯地貌中的黄土高原与第三级阶梯地貌中的黄淮平原(第一级是青藏高原)连接起来,散布其间的一个一个河谷盆地,比如洛阳地区的伊、洛河,关中盆地的泾、渭河,晋南地区的汾、涑河汇流处,犹如璀璨的文化明珠,成为中华文明早期演化的腹地。其与太行山、东南向的秦岭余脉及大别山等山前台地南北相交汇,呈喇叭口状凹进并形成一“十字形”沟通东西南北的文化交流大道,成为环境、生态、文化的富集地带。这些地方不仅与三代文明尤其是夏的兴起颇有渊源,而且远在三代之前好几千年的仰韶时期前后就已经成为早期中国物产丰饶、人口最为众多、聚落最为发达的核心地区。

自然与文化的汇聚与融合

世界上几大早期文明均形成于中温带大河的适宜地带,比如尼罗河、两河、印度河文明等。中国的早期文明其实也大致一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就正是这样一个文化富集带,传统中原地区尤其是黄河冲出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大平原之前的中游地区若干河谷盆地中的一些小小两河流域特别值得关注。在最初的农业经济条件下,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当时最大和最佳的相互交往的地理基础、空间模式和动力。两河交汇的特殊性不仅在于由河水的交汇而带来的资源与人口等的流动与聚集,而且在于其再聚集——资源和人类以及由它们形成的不同的经济与文化从不同的源头汇合下来,进入一个特定的时空关系之中,一种新的相互作用模式就不可避免。当人类经过最初的流动到定居,交往和合作发展到了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这样的地理区位便是一个天然的村落社会发展的舞台框架。村落社会和土地、和邻人的关系,相对于早期的狩猎采集人群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结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更容易走向知识、信息、社会关系的富集并导致酋邦和国家社会的产生的。因此,它们正是早期国家和华夏文明形成的内在推力。

地理气候的居中与环境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各种文化因素的产生、汇集、交流与适应提供了机遇,这只是中原文明兴盛的基础之一,黄土是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堆积、发育最好的地区。黄土是由风搬运沉积的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其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但是,对于早期农业社会来说,黄土则是极优质的土壤,它不仅具备土壤腐殖层、淋溶层、淀积层三层的分层特征,还有其他土壤所不具备的易开发性,为早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约两百万年来,风所携带的黄土从欧亚大陆腹地源源不断地洒落在黄土高原,一些地方甚至厚达数百米,与黄河相对应,成为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的空中尼罗河。

如此天上地下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原地区的河谷盆地不但收集水,也收集土,收集大地的其他沉积和人类的文化,最后将它们沿着河床汇集到华夏文明辽阔的平原和海洋之中。当时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土台地上。台地高平,不易受灾害影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有利于文化的整合,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经济、文化与人口准备。

华夏典基:庙底沟化与二里头化

中原地区的这种区位与环境、文化优势在整个中国文化的演进历程中一直非常突出。旧石器时代这里长期是南北两大旧石器工业传统的交汇地带。新旧石器过渡时期,这里成为早期陶器和粟黍作原始农业重要的起源地区。距今8、9千年的裴李岗时期,这里率先成为早期村落社会发达的地区,而且借全新世大暖期升温的机遇,南方的水稻农业与北方的粟黍农业在此交汇,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文化因素在此碰面与融合,贾湖类型成为同时期东亚大陆文化的高峰,专家认为裴李岗文化已经具有了早期中国的地理与文化雏形。

距今5、6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区域性文化传统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农业为主的村落文化进入发展与繁荣阶段,农业的进一步发达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村落生活方式不断完善,村落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也逐渐复杂起来,各地区性文化圈内部的整合程度加深,制陶等手工艺技术、意识形态观念等空前复杂。随着各地区域性文化传统不断发展壮大,在黄河中下游等若干人口与文化密集地区,不同的人群及文化圈已经开始发生碰撞与互动。这个过程中,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及其扩张尤其值得一提。黄土高原东南缘黄河中游晋豫陕交界几个非常适宜早期农业发展的河谷盆地地区——关中盆地、洛阳盆地、运城与侯马盆地、灵宝盆地等,借助全新世大暖期率先过渡到较为成熟的农业经济与社会阶段,其聚落数量与规模空前扩大,人口大大增加,在仰韶时期区域传统的快速扩张中率先完成了碰撞与整合,到仰韶中晚期时开始形成以三省交界的中条山、华山为中心的新的庙底沟文化类型,并以人口扩张为驱动力,大量向周边地区尤其是原本人口较少而因为全新世大暖期而变得较为适合农耕的西、北地区移民,使得西到甘青、东至海岱、东北到内蒙和辽宁、南到江汉的大半个中国都被卷入考古学上的“庙底沟化”过程中,这些地方都能够见到饰回旋钩连纹或花瓣纹的庙底沟风格曲腹彩陶盆或其文化因素影响的踪迹。因此,庙底沟类型的形成与扩张也许可以视为是早期华夏传统形成过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整合与布局,大大突出了中原文化圈在当时各文化圈中的中心位置。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概括说,这就如同花朵一般并列的各文化圈开始形成了中原的花心,连接成为“重瓣花朵结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等推测仰韶文化是早期华夏民族的主根系,他大胆假设庙底沟彩陶的“花纹”装饰和华山或许正是“华人”一词的最早根源。准此,“庙底沟化”或许就是最早的“华化”,东亚大地的早期文化因此而被涂上浓重的华夏色调。

紧接着距今4、5千年的仰韶晚期和龙山时代,属于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或者铜石并用时代,各地区遗址数量和规模均超越仰韶阶段达到新的高峰,人与环境普遍达到当时技术条件下的相对饱和。此一时期,各文化圈内因环境与文化传统之不同,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技术、工艺争妍斗奇、异彩纷呈。而全新世大暖期尤其是仰韶暖期后进入了一个气候环境的波动阶段,不仅各文化圈内部人类分布和生产生活发生调整,相互之间也发生更加剧烈的碰撞、交流、融合乃至重组。这个时期,各文化圈或称区域性文化传统内部急剧扩张、分化,外部冲突不断,内外交集,使得社会复杂化进程加快,国家文明开始孕育。龙山时代是各区域性文化传统之间或者各文化圈之间相互作用至为剧烈的时代。这个过程之中,农业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中原地区尽管在文化要素方面表现平平,但是聚落数量、规模所体现的社会人口等仍然遥遥领先,其固有的区位、环境的优势,不仅使其开始成为周边文化竞相逐鹿的对象,还主动吸纳周边地区文化因素与技术、观念,包括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南方的稻作和西北的小麦等,渐渐形成后世中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经济格局,发展一直相对平稳,并具有浓厚的防御色彩。其末期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伊洛河诸流域的二里头文化从龙山时代的相互作用圈中横空出世,标志着华夏传统终于从苏秉琦先生概括的不同的区系类型的多元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礼制和价值认同等方面成为东亚地区的文化高峰,并奠定了华夏文明早期传统的结构框架。

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不仅仅是豫西地区原有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谷水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的持续演进与突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模式。二里头文化不仅继承了当地主要的传统文化因素,比如器物组合、聚落规划、丧葬习俗、庙堂建筑、宗教祭祀等,自觉地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先进因素,比如西北的冶铜、东方的制陶、东南的琢玉及装饰纹样等,更创新发明了更多新的文化因素,通过赋予各类文化因素新的功能、意义使其礼制化或意识形态化。尤其是,二里头文化一俟形成,就在与周边其他文化的互动中呈现一种绝对的强势,这种强势不仅表现于这一文化自身的扩张势头,也表现在它对其他文化因素有意识的广泛采借、改造、重组和融合,向周边地区的积极扩张,乃至成为被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从而使得东亚大地上继庙底沟文化类型之后再次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形成比较一致的文化面貌,同时它也对周边地区的文化进程形成强烈的干扰和抑制作用,中断或者改变了一些地区区域性文化传统的自然演变进程。

与“庙底沟化”相应,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与扩张机制可以称为“二里头化”。通过这个“化”字,二里头文化实现了将本地的、外来的、原有的、新创的诸文化因素的重新整合并形成新的突破,从而彻底改变了早期东亚大地各地方性文化自然演进的传统格局。与“庙底沟化”背后的人口扩张与外向移民机制不同,“二里头化”的背后显然是以国家组织等政治力量为推手,是意识形态自觉条件下一种新型的文化建设结果,传统的文化与地方的关系开始升级为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二里头文化被学术界普遍视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文化,准此,“二里头化”也可视为是“夏化”——经过“华化”之后的“夏化”,早期中华文明的内核“华夏”至此显然已经成熟,框架结构已初步确立。

因此,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乃至东亚大地的文化互动中一直扮演着枢纽性角色。特别是这“庙底沟化(华化)”与“二里头化(夏化)”均具有中原的渊源,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我们常说,中华民族如同滚雪球一般发展壮大,而依托中原地理环境与文化适应、富集、融合与创新机制就是这滚雪球进程的内在机制。

上一篇:三叉神经痛下一篇:小科学教研组申报优秀骨干教研组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