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通用8篇)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篇1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 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达5%以上, 成为河南的支柱性产业。十八大也在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近些年来一直以“加快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 实现中原崛起”为奋斗目标而坚持不懈。而中原文化可以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要想实现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应充分调动国内和国外两种市场、两个资源, 才可以为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打好基石。
河南高校外语教学在培养传播中原文化所需的人才方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河南高校的外语教学在教材、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哪些新要求?河南高校的外语教师能为中原文化“走出去”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些问题对实施“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现代大学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文化传承”。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给河南省高校大学英语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而外语教学长期忽视中国文化的内容, 导致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从丛, 2000) 。
因此, 服务文化战略、肩负新时期文化使命, 是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选择。河南高校人才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完全可以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中原文化人才后备军, 通过他们的参与, 可以极大地增强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同时, 我们要注意到文化战略的发展关乎众多的学科方向, 踊跃加入和推进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融与汇通, 与其他学科发生思维的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 从而拓展各个学科研究的范围, 才有可能实现学科方面新的突破。高校外语教师要着眼于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大局, 主动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科研任务的调整、科研方式的转变, 改变单一教书匠这一固定身份, 让外语真正成为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工具, 实现外语教育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
1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对中原文化传播的语言需求分析
在本项研究中, 为了探究在“中原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目标下, 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笔者在语言经济学和模因论理论基础之上, 通过对河南省某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的抽样调查, 对在校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传播等相关方面的了解状况做了详尽的调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河南省民办三本院校 (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样本) 的非外语专业学生中, 抽取了200名作为调查对象。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的学生分别占30%和70%。这些调查对象所学的专业涵盖了:涉外会计、旅游管理、国际物流、国际市场营销、法律、电信和广告这7个本科专业。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由专人负责, 并在学生填问卷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总共发放了2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98份。
调查结果表明:一、当前河南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很有限的, 基本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 对于其内涵及精神所在知之甚少。二、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甚了解;不过可喜的是, 部分学生了解并懂得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这对于今后的文化传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在校大学生超过半数以上不了解“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河南卫视在对于中原文化的宣传节目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弘扬中原文化的节目耳熟能详, 不少学生对于《汉字英雄》这个节目评价很高;但是, 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对于中原文化传播的力度还是不够大, 应该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宣传力度;最后, 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原文化很有必要走出河南, 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四、当前大学英语课堂上关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传播以及讨论还是很可观的, 但是有关我们河南省深厚底蕴的中原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却涉及甚少;与此同时, 我们也了解到, 大学生们对于大学英语课堂上多多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原文化等相关话题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 那么对于我们大学英语教师来说, 这也是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五、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涉及中原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 而是侧重于目的语文化, 基本上大学英语教材都是统一订购, 河南省高校缺乏一批具备地方文化特色的英语教材。六、大学生们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建议和对策。比如:加大中原文化的宣传力度;找名人或明星为中原文化做代言人;加大民间机构的宣传力度;多制作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宣传节目等等。
2“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河南高校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
基于以上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结合模因论的相关理论, 笔者基于“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河南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013年4月20日至21日,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外语教育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厦门主办了主题为“以输出为驱动, 探索课程教学的创新与突破:的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中心就是要试图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以知识输入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强调“以应用为主”的输出课程教学改革。这种由传统英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转变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国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学生基数大、学习方向多元化, 同时总体规划不足、资源分布不合理等。我们要立足我国的国情,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样才可以科学合理得规划大学英语教学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当前, 我们处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既要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激励激发各高校和个体学习者各奔前程, 同时又要防止毫无计划的发展带来低效教育、无效教育或一定的教育重复浪费。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秉承地域性、学科性、需求性和前瞻性, 以师资建设为根本, 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定位。
丁仁伦 (2013) 在高校大学外语的定位于规划中提出“地域性”。他指出:“地域性指大学外语教学地域的优势化”。在当前的国际战略大形势下, 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区域性地方布局。我国与20多个国家领土接壤和隔海相望, 然而相当一部分邻邦的语言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来, 而我们亟需相关的语言人才加入到与邻邦的跨境文化交流、反恐缉毒、经贸谈判、军事合作等活动中去。因为接壤的地理位置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我国外语教育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点以及优势。由此可见, 河南省的外语教学应结合中原文化这一特色进行相应的改革:
第一, 教师观念的更新以及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首先, 作为对学生实施直接人文教育的传播者, 教师本身必须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其次,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 培养外语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 尤其是学习补充中原文化相关知识, 加强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言谈举止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是任何教学书、音频资料、奖惩制度都无法替代的。
第二, 教师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合理把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 要有意的将中国文化、中原文化渗透其中, 并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步骤的设计体现科学的文化教育。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输入失衡的情况, 老师和学生都把目光聚焦在目的语的输入上, 过分在意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从而忽视了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度增加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教学内容, 通过结合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将英语、英语文化中国化, 使得英语与中国国情、中国人、河南人相适应、相融合。外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有吸引力的一些话题:中西方人们意识形态的差别;中西方节日对比;为老外介绍中国文化;给同学间介绍自己熟知的中原文化等等, 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做报告的总结课的模式, 都是不错的方法。
第三, 在各种英语测试中考察学生的文化知识内容。目前各类英语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 很少涉及文化知识内容, 造成当前大学生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严重缺失。有考察, 才会给学生以学习相关知识的动力。
第四, 改革现行大学英语教材, 增加相关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相关内容。然而大学英语的大部分现行教材都侧重目的语文化, 基本不涉及中国文化。当然教材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教材变动之前, 外语教师可以自己增加一些相关文化的内容, 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堂,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第五,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展独特的、多元化的校园活动, 例如:参观文化景点、组织戏剧表演、演讲比赛、小品大赛、知识竞猜等等, 让学生多多参与这些活动, 或担任这些赛事的翻译主持等, 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也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还包括学习者能够正确运用文化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自我建构能力。有关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输出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调动学习者认识、学习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的兴趣, 树立乐观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加强学习者对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鉴赏力, 提升其对文化的评价能力;二、提醒学习者关注身边的事物、习惯性的用英语去思考表达这些食物, 逐渐学会表达典型的中国文化事物和思想;三、加强学习者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 扩宽学习者的视野, 让他们尝试着用英文给他人介绍中国文化以及中原文化, 从而在国际交流中有效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中原文化, 实现语言双方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3 结束语
河南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是我国的文化大省。为了实现中原地区的崛起, 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提升, 而打造和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之一, 就是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 坚持贯彻中原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 通过少数人是不可能孤立完成, 特别是在全球化条件下, 各种文化资源浩如烟海, 人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趋向多元化,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意识。
当然, 由于笔者能力和精力的限制, 本项研究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比如, 调查对象较为单一, 只选取了河南省某一高校的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 在今后的研究中, 其他研究者可扩大调查对象, 拓宽调查范围:高校教师、文化机构等, 使得调查结果更全面、更严谨。希望笔者的相关调查研究能够对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光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不久的将来, 中原文化可以名扬全中国、走上世界的舞台。
摘要:当前河南省正在倾其全力加大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 河南省也在进一步加强自身文化产业的建设。提高文化影响的软实力成为目前河南省相关工作的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两大朝阳产业之一,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所以, 河南的文化产业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国际化的发展既要利用“引进来”, 也要充分敢于“走出去”。不但要勇于开拓国内市场, 更要进军国际市场, 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原文化魅力、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那么, 在这一大环境下, 作为河南省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做出怎么的调整与改革?本研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对河南高校大学生关于中原文化传播的语言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分析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河南高校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
关键词:中原文化,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传播,外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2]C.恩伯, M.恩伯.文化的变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1.
[3]丁仁伦.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 2013 (2) .
[4]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OL].http://www.gov.cn/zwgk/2011-10/07/content_1963574.htm.
[5]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6]邱丽君.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外语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 (12) .
[7]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8]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9]Marschak 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BehavioralScience, 1965 (2) :10.
[10]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篇2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外语期刊;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力争“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着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换言之,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期刊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扩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对接国家战略,外语期刊有必要深化国际意识,突出多语种特色,提高编辑专业水平和办刊质量,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建构专家数据库,推动期刊研究,促进国际合作交流。
一、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
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项目等从学术出版角度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作为沟通中西文化桥梁的外语期刊也应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既可以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期刊加强合作,熟悉国际学术规范,掌握国际研究动态,也可以探索在国际知名期刊(如Modern Language Journal, Perspective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开设专栏,介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可以与国际出版社或研究机构合作,分析海外市场,了解他们对外语学术期刊的具体需求,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办刊定位(学术类还是学习类)、语言(如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等)、栏目(高端学术论坛、英语学习或教学论坛等)、出版形式(电子版还是文字版)、出版频次(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等,如学术类外语期刊定位于助力我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学习类外语期刊则定位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等。
外语期刊“走出去”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和发行推介渠道。在保障条件方面,期刊可以拓展为相关海外发展课题,申请文化“走出去”类型的项目,获得国家、省市或者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或者争取获得海外出版社或研究机构的支持。在期刊推介方面,既可以借力于海外知名出版社或图书馆,也可以借力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球已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助于推介我国外语期刊,特别是学习类期刊。当然,在推介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子版与文字版、文摘版与学术版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影响力。
二、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特色,提高办刊质量
为了推动文化“走出去”,外语期刊也应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的优势,采取不同举措提高办刊质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分类(2014~2015),外国语文CSSCI来源期刊包括11种,外国文学包括6种。此外,全国还有20余种一般期刊。各期刊尚存在一些同质化现象、缺乏名刊名栏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期刊主办单位,特别是教育部所属的“985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或者“211工程”重点外语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发挥所在院校传统的多语种优势,结合学术办刊特色,办好不同类型的通用语种或非通用语种期刊,推进理论、方法、研究机制等的创新,了解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翻译、教学或翻译学、商务英语等新兴学科的发展,把握专业方向,追踪学术前沿,推出特色名栏,如《外国语》强调突出国际化前沿特色,发表反映国际学科前沿的海外学者论文,而《外语界》则突出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特色,探索外语专业教学、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思路,发挥对外语教育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在突出特色和创新、提高内容质量的同时,外语期刊也应该遵循国际惯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实行国际国内同行匿名评审制度,同时在编辑体例等方面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目前国内一般都遵循国家标准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范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有的期刊也会参考国际标准,如MLA(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cago Manual Style等格式,然后结合期刊的学术传统自成一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外语期刊应严格把关,积极参与相关质量检查。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每两年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及《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委托上海市出版物检测中心对上海所有出版期刊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进行通报,动态监控期刊质量。
三、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为了促进“走出去”,外语期刊应突破学科限制,鼓励跨学科研究,既刊登针对某一类外语语言学、文学、翻译的本体研究成果,也刊登跨方向、跨学科的研究。所谓跨方向,即二级学科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如英语语言文学下设的语言学、文学、翻译、教学、外语政策与战略等,语言学中的定性定量方法既可以应用到文学作品阐释中,也可以应用到翻译文本的对比分析中。所谓跨学科,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等各二级学科的普遍性论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各一级学科的交叉之处进行的研究,即同一问题,不同研究视角。
nlc202309011134
外语期刊还应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外语期刊可围绕某一专题(如认知语言学、生态文学等),依托高校、学术协会、出版社等的支持,汇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申报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借助期刊及时刊载相关述评、纪要等,推介成果;另一方面,外语期刊可邀请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期刊某一栏目的组稿人,吸纳更多国内外学者发表文章,汇聚优势学术资源,介绍前沿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对话和争鸣,提高我国外语期刊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四、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至关重要。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明晰自己肩上的文化使命,包括文化传播、文化建设使命,增强文化担当意识,提升传播效果,扩展传播价值。外语期刊的编辑肩负着传承学术文化、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任,不仅要熟悉编辑业务,工作严谨细致,更要具有外语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把握学术动态,评判选择优秀学术成果,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
为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首先应吸纳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年轻学者加入编辑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其次应制定严格的编辑流程、责任制度和客观公平的编辑考评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编辑的业务水平;再次,编辑自身要掌握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教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补充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向审稿专家学习和请教提高学术评价能力。此外,还应通过相应出版职业技术资格培训和考试,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熟悉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中外文信息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打字排版技术等,并将之应用于版面设计、栏目策划等具体工作中;最后,期刊应将提高编辑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列入发展规划,为编辑提供各类专业进修和国内外访学机会,拓展其国际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编辑能力。
五、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影响着期刊的出版理念、载体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外语类学术期刊应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抓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推出多语种特色网站,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密切与知名学者的交流,提高外语期刊的影响力。
目前,有一些外语期刊已经自建网站,并应用网络采编办公系统,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搭建了一个集采、编、审于一体的信息化办公平台,方便作者在线投稿、查稿,专家远程审稿,编辑和主编审稿等,增强了专家、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同时这些平台提供论文下载、阅读等功能,方便统计论文下载次数、被引次数,并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其他期刊网等进行链接,有效提高了办刊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术交流。外语期刊还可以同时建设外文网站,提供国际学术平台,传播我国的学术成果。建立国内外专家数据库时,应包括专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不仅包括知名专家,还应包括海外学者、访问学者、留学生等,这将有助于期刊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互动扩大自身的辐射力。
六、建设外语期刊群,推动期刊编辑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介中华文化,外语类学术期刊应密切合作,建设外语期刊群,通过网络平台系统等推介学术成果,丰富信息资源。同时,有必要组建国际性的外语期刊研究会,定期探讨外语期刊的发展规划、办刊理念、现存问题、解决对策等。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拥有30余个理事成员单位,会长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该研究会每年均举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并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成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该研究会也可进一步与国际相关期刊合作,吸纳他们入会,通过互动咨询促进国际学术对话和交流。
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期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及规范的研究;二是对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途径的研究;三是学术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四是关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素质和责任研究;五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方向性研究。就外语期刊而言,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分析和发展对策上,且为数不多。应该鼓励更多外语专业编辑结合传播学、文献计量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国内外外语期刊的发展趋势,分析作者群、读者群、刊物影响力等因素,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接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出具体对策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应妥善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学术性与应用性、共性与个性、精品与普及等关系,鼓励多语种、跨学科、多层次研究,打造名刊名栏,传播前沿性成果,并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介中国学术成果,提高其国际学术辐射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提升国家形象。
(张逸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主任)
参考文献:
[1] 王晚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理想与期刊质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1):100~106.
[2] 邬书林.期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新闻战线,2013,(10):33.
[3] 徐绍华.试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使命[J].中国编辑,2012,(4):46~50.
[4] 张逸岗.外语期刊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战略[J].编辑学刊,2012,(3):27~30.
龙江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考 篇3
关键词:龙江文化,和谐产业体系,“走出去”战略,区域开放格局
一、龙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 龙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核心是人, 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以来生息繁衍在某一区域的人民。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 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清朝初年到民国时期, 大批山东人来到东北, 扎根于白山黑水之间, 开荒种地、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 脱贫致富, 铸造了“闯关东精神”。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 由于国家发展急需石油, 而国际形势又是他国对我实行封锁、禁运, 石油短缺问题已威胁到国家安全。这时,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 吃苦耐劳, 连续奋战, 终于在黑龙江的大庆地区, 打出了中国第一口高产井, 进而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 使我国从此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大庆人还创造出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原油的历史奇迹, 这就是产生于石油大会战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同样也在这一历史时期, 十万官兵奔赴北大荒, 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克服重重困难, 在农垦战士表率作用的引领下, 经过几代龙江儿女奉献, 把昔日“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如今黑龙江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全国产粮第一大省, 这就是“北大荒精神”。
龙江文化不仅表现为坚忍不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和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广义的龙江文化是指龙江人的思想观念、性格、品质、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黑龙江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社会资源的总和。龙江文化是黑龙江人民的精神旗帜, 是千万群众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用精神旗帜作为引领龙江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而形成一个全省人民与时俱进、团结协作、精神振奋、活力四射的发展新局面、新气象。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过程。开放性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积极与外部沟通, 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 能够获取大量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 保守的思维方式会使人们的目光只注重自身, 闭关自守, 抱残守缺, 不与外界沟通, 所获资源有限, 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理念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意。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 时尚化的特点, 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创新理念和不断产生新的创意, 来满足市场需求。战略思想作为文化, 实际上是人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理念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区域最高领导决策层的战略思想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 现行政策的选择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取。在新时期, 龙江文化新体现为开放的思维方式, 创新的理念和正确的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时期, 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走出一条符合龙江实际科学发展。
二、龙江文化推动了全省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目标的不断追求来发展和谐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产业体系是以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中心, 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不断优化结构, 协调产业运行中的生态、经济和工艺技术关系, 促进产业体系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流和价值流的科学高效运转和系统稳定、有序和协调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而在微观上应促进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不断提升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分工体系, 提高各产业子系统的能力转换和资源配置效率, 真正从“高碳”转向“低碳”, 从“黑色”转向“绿色”, 从“制造型”转向“创造型”。和谐产业体系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又有利于合理利用、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体系。
文化的灵魂是价值和价值观, 随着特色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龙江文化内部的差异性日益显著, 价值多元化趋势也在增强。通过价值整合形成较强的文化凝聚力已成为促进和谐产业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善于利用龙江文化的价值多元化, 从利益、目标、精神三个层面进行整合, 形成一种主流价值观, 成为一个对所有成员具有高度包容的价值目标体系, 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推动和谐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升。思维方式主导着行为选择, 科学的战略思维是构建和谐产业体系的前提, 龙江文化的科学战略思维对构建和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龙江人清醒地认识到龙江的农业是大而不强, 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走市场化农业、订单化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之路。龙江的制造业是传统的重化工业, 重“重”轻“轻”, 县域的工业化水平很低,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支持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发展, 尤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龙江文化推动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的科学理念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
时代在前进、在发展中变化, 龙江文化正以新的科学内涵, 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以“开拓、创业、求实、奉献”为价值理念的龙江文化在新的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龙江文化的先进性促进了龙江和谐产业体系的发展, 提升了在市场经济中龙江的竞争软实力。龙江文化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现象。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必须发扬光大。大胆地破除各种陈规陋习, “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这就是龙江文化保持活力的根本。
三、龙江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对“龙江文化”自觉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
“文化自觉”的概念首先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 是指对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明确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特点和目标的准确把握, 对自然和社会各种事物的深刻文化反思, 对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必然性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对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 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说明文化自觉提升已为党的执政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 还存在着对龙江文化“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把发展龙江文化单纯看成发展经济的手段, 重龙江文化产业, 轻公益性文化建设;不习惯、不善于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行文化层面的思考, 造成经济工作和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缺失;不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不了解文化工作特点, 对文化改革和建设盲目指导等现象, 都是缺乏文化自觉的表现。
(二) 产业发展与龙江文化发展不协调
1.工业高速发展与生态文明不和谐
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正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追求的是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绿色、可循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成为许多国家达成的共识。近20年龙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部分地区单纯追求GDP和贸易规模增长, 而忽视节能环保等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已经造成部分矿物质资源在长期开采中逐渐枯竭,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在上个世纪的过度开采, 已基本停止采伐, 全省水资源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已面临资源、能源瓶颈障碍。如今, 龙江工业要代表一种工业文明走向世界, 亟需从改善工业能源结构、优化工业行业结构、提高工业创新能力、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建设工业低碳园区等方面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2.旅游产业不能充分体现龙江文化软实力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是躯体, 而文化则是灵魂。于光远先生在25年前就提出:“充分重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是发展旅游及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龙江旅游业近些年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的旅游项目, 如冰雪旅游、森林旅游等, 但对人文旅游资源还缺乏深度发掘, 如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代文化方面的工业、农业文化、艺术、技术成果;民俗文化方面的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体育活动以及伦理价值方面的文化等。要让中外广大游客通过“游龙江、品文化”, 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以充分体现龙江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目前来看黑龙江省总体旅游规划和专业旅游规划还沿袭传统旅游发展思路, 缺乏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的整体规划, 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考虑不够。黑龙江地处高纬度地区, 有冰雪旅游资源、浩瀚森林资源、众多的江河湖泊等, 这些绿色低碳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开发, 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差异化定位和品牌战略。
(三) 龙江文化的国际传播还缺乏新的途径和新的模式
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创造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应该而且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传播, 最终达到与世界分享。文化的国际传播分为两条途径:一是文化的对外交流;二是文化产品的贸易。经济强省需要文化大省的匹配, 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的跟进。随着黑龙江涉外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 应积极探索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 除了加强与各国政府、友好城市的政府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 还应扩大与各国民间的文化交流, 形成龙江文化传播体系与文化产品全球分享的新格局。
四、加快龙江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龙江文化“走出去”是代表龙江精神和品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 真正被国外人民所理解, 所接受, 所消费, 这就需要龙江文化“走出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遵守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规则, 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 尊重和发现国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生产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文化产品, 主要从经贸和文化交流, 真正让龙江文化走出国门, “走进人心”。
(一) 树立龙江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
自觉主动地用新文化发展理念指导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努力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用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规划、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的美好目标, 凝聚“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大力弘扬“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和“龙江交通精神”, 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 以增强龙江文化的凝聚力, 扩大核心价值的向心力。
要坚持以民为本、文化惠民,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发挥优势、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 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服务力、竞争力、创造力、引领力、聚集力和传播力。建设文化强省, 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先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使黑龙江省成为在东北亚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二)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增强国际竞争力
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的精神,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有利于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方式, 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营造政府支持的体制政策环境、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灵活宽松的人才环境, 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增强对外文化输出和传播能力。应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打造一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文化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把文化“走出省门”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会展等对外交流结合起来, 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扩大黑龙江文化的传播范围, 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 实施对外文化品牌战略, 增强区域文化特色
龙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大力培育具有龙江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区域文化龙江文化, 自然文化资源在不断开发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应以品牌的力量集聚相关文化行业, 形成集聚模式, 打造龙江文化品牌,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尤其要增强区域文化特色。开发底蕴深厚、品质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加强品牌产品的传播, 让品牌从众多的竞争者中凸显出来。把品牌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在价值链配置、组织结构设置、经营理念的确立、员工行为的规范方面都体现出自已品牌特色, 使外国民众在乐于消费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同时, 认识龙江、了解龙江、感受龙江、喜爱龙江。
(四)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龙江文化产业开放经济发展
如今,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应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 增强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重点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艺术演出等传统产业的内容生产能力, 大力提升动漫游戏、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的创意能力, 努力打造民间民俗文化产业优势, 用大项目带动相关领域跨越式发展。
实施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工程,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出版、新闻、影视制作、现代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园建设, 加强省广播影视、创意策划、动漫产品研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销售等基地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力争成为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为社会提供高端服务的平台;实施重点集团培育工程, 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 推进龙江传媒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建设;支持省龙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 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使之成为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打造成具有国家水准、能够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主力军和“龙江队”。
参考文献
[1]王洛林, 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重构“走出去”战略 篇4
根据新的“走出去”战略,原先按照领域分工的铁路央企,开始了“全产业链”的整合
“高铁等中国装备要继续深化改革,充分用好对外合作平台,创造有利于企业和装备走出去的环境。”8月下旬,李克强在调研中再次向制造业出海“喊话”。
作为中国海外市场战略重构的尖兵,铁路央企正在展开十年来最大的重组战。
重组战的一方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建,601186.SH;1186.HK)。10月上旬,中铁建对旗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土集团)的重组已初步落定。
在这个被称为“左口袋到右口袋”重组方案中,中土集团数十亿资产被划拨给中铁建旗下的另一家公司——中非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中非建设)。
而重组战的另外一方是由铁道部转制而成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8月下旬,有关部委即意欲将中土集团并入中铁总,以打造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出海的模板。
将中土集团并入中铁总,还只是中国海外“全产业链”战略布局的第一步。
这一轮的重组合并,从铁路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央企起步,包括前述的中铁总、中铁建,也包括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北车)。
中国南车一位负责人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达过“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想法:国际巨头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企业已经形成了机车车辆、轨道通讯信号到供电系统等完整的产业链和系统集成能力。而中国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通号、中铁建等公司是在原铁道部体制下根据专业分工组建而成。这种情况下,“单独一个业务领域会非常强大,而整体性和系统性显得比较薄弱。”他呼吁,中国高铁走出去必须形成不同领域公司间的有效协同,提升全面系统集成能力。
也正是出于這种考虑,原先按照领域分工的铁路央企,开始了“全产业链”的整合。“但是谁来整合谁成了最大的问题。谁手中握有全产业链,就可以掌握未来海外战略的主动权。”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
不过,企业层面的利益考量使得宏观层面的重组战略步履维艰。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个央企对于重组并不积极。中土集团的核心资产被“东家”——中铁建划走,也使得中铁总“全产业链”出海战略在事实上落空。
“中土的核心资产与资质划转,正是在中国装备制造业谋划海外布局中的一次博弈。”一位接近中铁建的专家表示。
中土争夺战
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并与中铁总和铁路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非常关注铁路系统走出去战略,他透露,铁路投资只靠国家“单打独斗”和行政方式推进走不动了,非改不可。
《财经》记者获知,此次会议之后,如何通过重组,布局铁路制造业的海外市场成为国家层面的核心议题。而具有海外建设资源和优良资质的中土集团被推选到决策者的案头。
中土集团的前身是原铁道部援外办公室,197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外经企业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中国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国有企业,连续多年入选ENR国际承包商排行榜百强行列。2000年9月,中土集团与铁道部脱钩,被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直接管理,后由国资委直接管理。2003年9月,中土集团以并入的方式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实现战略性重组。
8月22日的座谈会之后,相关部委拿出了将中土集团并入中铁总的方案,并获得了批示——中铁总具有铁路的运营能力但缺少海外工程的资产和资质,其重组后,将成为第一个具有铁路海外建设、施工、运营资质和能力的“全产业链走出去”标杆。
然而,听闻风声的中铁建,却不愿放弃对中土集团的掌控,并迅速拿出了一份筹建中非建设公司,并将中土集团的特级资质和核心资产划归中非建设的重组方案。中铁建筹备中非建设的时间要求极为迫切,已经下达指令,要求资产划转和交接工作在9月底之前完成。接近中铁建的一位人士透露,上述划转已经请示国资委。国资委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个方案是“有此说法”,只是尚没有得到回复。
2014年8月底,这次“休克式”重组启幕。中铁建恢复原系统内的中非建设公司,并重新将其命名为“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
8月28日,中铁建下达了内部文件称,“为了加强和推进中铁建海外区域经营,进一步巩固、做强非洲市场,尽快拓展非洲以外其他区域市场,实现股份公司海外战略目标”,中铁建将重组恢复设立中非建设公司,将原中铁建中非建设公司及其所属公司(含控股、参股公司)、办事处的资产、机构、股权及中铁建其他集团公司在西非、南非、中非及苏丹国设立的子、分公司、办事处、在建项目人员、资产、项目无偿划入中非建设。
这份文件中的“其他集团公司”,主要所指即中土集团。中铁建还特别指出,在上述划转范围之外,将中土集团的特级工程资质、中土集团总部部分业务部门的领导和人员、中土集团非洲事业二部全体人员及业务;非洲事业一部负责南非的人员及业务;援外全部人员及业务;轨道事业部人员、项目及现使用的主要设备、办公场所等均划入中非建设。除此之外,中土集团的北方建设公司、位于北京的中土大厦、中土国际旅行社也悉数划入中非建设。
在9月1日中铁建召开的资产划转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要求“一个月内划转完成”。
而对此次划转持有异议的中土集团主要负责人,也被“打入另册”。中土集团原董事长刘志明被任命为中铁建工会副主席;中土集团总经理袁立,被任命为中铁建副总经济师。
“虽然中土集团将整体划转给中铁总,但由于核心资产、资质和骨干员工均被中铁建剥离,今后留给铁路总公司的很可能是一个空壳。”一位接近中土集团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nlc202309031917
破碎的产业链
因为缺乏全产业链整合,此前在海外大型工程的招投标中,中国不同企业之间往往组成联合体,以增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南方电网组成联合体,合作开发境外大型水电项目,中国航运企业与其他央企联动发展,提供海外工程物资供应和物流服务,等等。
然而,联合体成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发生“内讧”。2011年,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工国际)与浙江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电建)组成联合体,在委内瑞拉承揽一大型电力建设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2009年,由中工国际作为总承包商、浙江电建作为管理实施公司、华北设计院作为设计单位组成国企联合体,承揽委内瑞拉比西亚电力建设项目。2010年9月,中工国际与委内瑞拉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了比西亚燃机电厂的EPC合同,合同总金额为9.56亿美元。经过两年的前期筹备,2011年9月,委内瑞拉对比西亚电站发出了正式开工指令。
然而,就在项目推进期间,联合体内的合作伙伴却发生了纠纷。
浙江电建在2011年6月、9月先后两次就土建、设备供货(不含燃机设备)和安装调试等工程内容分别提供的总估算报价为29.8亿元和26.9亿元。但中工国际认为,“这个报价不仅远高于中国同行业价格水平,也大大超过我公司对这三部分分包工作20亿元预算。如双方以26.9亿元签约,我公司在没有实施项目的情况下,就已经出现账面严重亏损。”
2011年10月,经过多轮磋商,浙江电建再次提交了调整的估价文件,调整报价为18.3亿元。一个月后,中工国际答复认为“浙电的报价严重偏高,而中工国际由于手中没有该项目的准确工程量,无法对浙江电建的报价进行审核,希望浙江电建提供工程量清单”。但浙江电建认为,设计已由中工国际另行委托设计承包商,工程量清单理应由设计方提供,自己无法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执一词之下,双方合作正式破裂。
在浙江电建方面看来,“中工国际既无电力建设资质,也无大型电力项目的实施履历和经验,正是浙江电建2000多万千瓦的装机业绩和全国唯一的特级总承包资质等品牌形象、无形资产的支撑,才有了主管部门对中工国际从事海外电站项目总承包的认可。”同时,浙江电建认为自己在合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已经做出大量前期投入,因此中工国际应该“给个说法”,对此中工国际一直没有给予回应。
“‘联合体’存在着不稳定性。一方企业在拿到订单后毁约,转而找价格低廉的分包商,这种做法无可避免地为海外项目的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浙江电建副总工程师蔡再跃在反思这次合作的教训时表示,将工程项目逐项拆分实施,很难确保项目整体性能,项目最终质量也存在巨大风险。
长期研究央企“走出去”法律风险的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沈田丰告诉记者, 近期在国企“走出去”的过程中,类似的纠纷呈多发趋势。 国企在走出去的合作中,仍带有计划的习惯,“先干活、后谈细则”。因此,项目前期只有粗糙的合作协议,缺乏更进一步的工程协议、分包协议。然而,在国外市场环境,这种做法明显“水土不服”。
专家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对于“走出去”国有企业在海外商业行为的监管尚存“真空”。例如“联合体”因纠纷解散后,无项目施工资质的窗口企业直接找工程分包商,该项目将面临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失控的危险。
而类似铁路总公司的产业整合,被寄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办法。
走出去战略调整
十八大以来,推销中国的制造业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重要内容。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历次出访,都会有制造业企业人士随行并签署国际合作和贸易协议。
高铁被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海外战略尖兵。
被称为中国装备“超级推销员”的李克强在湖南考察南车集团时曾说,“我每次出访都要推销你们的产品,你们要倍加爱惜自己的声誉。”他在出访中东欧时表示,当地在建设高铁、核电时,中国企业一定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
在高层不遗余力推销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海外拓展的严峻形势。2013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和国际贸易保护等原因,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日子并不好过。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中国船舶、电力、电信、轨道交通、冶金、石化等装备制造的重点领域成套设备的出口能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方面。
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2013年度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推算,2013年约有38%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约662亿美元。
“总体上我国在世界上处于装备制造业的中低端,技术含量高的高端设备比较匮乏,核心技术少,自主技术少,同质竞争激烈。”一位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专家透露。
上述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多为工程承包公司,依托的又多是中国政府的融资体系,比如进出口银行的两优贷款,而且工程承包企业间彼此“逐次”、“无底线”竞争激烈。“就拿国家非常重视的高铁走出去来说,目前积极参与的都是工程承包商,不是投资商,这个走出去团队问题多多,因为工程承包企业甚至是装备制造企业追逐的不是投资收益,追逐的是工程收益和销售收益,所以在面对海外项目时无人认真去探讨运营效益。”
此次中铁总与中铁建整合风波的背后,也体现了走出去战略的调整。“要尽快改变高铁走出去依托中铁工、中铁建這些工程承包企业的现状,改为以铁路总公司或者中铁建等具有能力的投资者为龙头,以投资、运营管理、技术为手段,以与中国现有铁路网络联合运营为目的的高铁走出去。”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篇5
1 云南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
文化是云南省最大、最重要的资源, 1996年12月, 云南省在全省第六届四次全委全上率先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 把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1.1 丰富的人文资源
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 有彝、白、哈尼、傣、壮、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景颇、藏、布朗、布依、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蒙古、水、满、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 其中有15个云南独有民族, 又有众多民族分跨中越、中老、中缅国境而居。各民族都具有悠久历史, 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类型。如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和毕摩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宗教文化以及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节祭、文学艺术、民间医药等,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据统计, 云南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有2万多首, 舞蹈6718套, 戏剧200多个, 器乐200多种, 叙事长诗50多部。
云南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澄江动物化石群、有人类和猿类共同的祖先—腊玛古猿的化石基地、有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元谋人遗址, 有“侏罗纪公园”禄平, 云南还有苍山洱海、南诏故址、三江并流、玉龙雪山、中甸草原, 这些都是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独有的文化遗产优势。
1.2 独特的区位优势
云南与东盟的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 山同脉, 水同源;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和怒江—萨尔温江, 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中南半岛国家相通, 相离不远;与菲律宾、印尼和文莱等海岛国家一衣带水, 近在咫尺;与南亚地区的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巴基斯坦相互毗邻, 具有悠久的交往历史。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蓬勃发展, 历史地将中国云南推到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 中国云南在中国与东盟、中国参与GMS和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中具有突出和独特区位优势。
云南与东盟的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 拥有瑞丽、磨憨、河口等国家一类口岸13个, 二类口岸7个及边贸据点九十余个。成昆、南昆、贵昆等铁路通过滇越铁路与越南的南北统一铁路相连, 再与建筑中的泛亚铁路接轨, 又经越南、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铁路直接连通中南半岛南端的新加坡, 构成沟通中国云南与中南半岛最重要的铁路运输网和最便捷的陆上通道。
1.3 已有的品牌优势
云南已形成新华村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市场、丽江束河古镇、中国禄丰恐龙城、腾冲和顺生态文化保护开发等大型项目。并塑造了香格里拉、石林、三江并流、普洱茶、大理古城、丽江古城、茶马古道、元阳哈尼梯田、云南映象、西南联大、驼峰航线等云南特有的文化品牌, 打造成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时还开发和创新文化品牌, 扩大影响, 吸附资本, 开拓市场, 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比如, 在电影方面,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自成立以来, 已拍摄了《勐龙沙》、《山间铃响马帮来》、《阿诗玛》、《五朵金花》、《景颇姑娘》、《石月亮》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在民间工艺品制作上, 已形成鹤庆新华铜制品、建水紫陶制品、通海的银饰品木雕制品、剑川木雕等等。
2 云南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云南的文化产业有优势与劣势, 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云南文化产业, 抓住机遇, 抓紧时间, 迅速开拓目标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形成竞争优势。
2.1 确立目标市场, 分步骤、分重点“走出去”
云南要结合本土优势、地源优势, 找准一级目标市场。云南直接与东南亚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南亚国家邻近, 应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作为首选目标市场。东南亚南亚国家与云南不但有地源上的联系, 还有着民族内在联系性和文化内在认同性。云南有4061千米的国境线, 与东南亚国家山同脉、水同源, 云南有5个民族自治州、3个地区的26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有16个少数民族与居住在境外的居民同属一个民族, 尽管称谓不同, 由于共同的历史渊源、语言和文化习俗, 以及通婚、互市、过耕等关系, 自古以来, 这种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关系, 紧密地联系着云南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东南亚市场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内在认同性是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所独有的优势。
2.2 借助品牌力量, 发挥重点文化企业的带头作用
在世界上享有美誉的云南文化品牌当然要数石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这一品牌为国外消费者所熟知, 能吸引国外消费者。每年来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已经超过四百万人次。从这一个可观的数字可以看出云南文化品牌有着坚实的海外客户基础。怎么用这一品牌来使云南的文化产业“走出去”, 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同时, 我们还应看到云南的民族文化品牌还有很多, 如白族的本土文化,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文化、藏族的藏传佛教文化等等。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景观交相辉映, 使云南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让文化产业与民族、山水以及人文品牌结合是云南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条出路。2008年3月,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近日在2008年 (昆明) 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 云南将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重点打造四大品牌:融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一体的“香格里拉”品牌;蕴藏深厚历史文化的“茶马古道”品牌;具有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精品系列的“七彩云南”品牌;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先进文化内涵的“聂耳音乐”品牌。通过打造知名品牌, 不断提升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借助以上品牌的力量, 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 带动全省文化产业走向周边国家。
2.3 培育和扩大文化产业品的销售市场
由于文化产业是享受型消费拉动的产业, 因而没有巨大的享受型消费需求, 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而云南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消费市场有限, 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必须利用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用外需拉动内需, 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的市场、资金、技术来开发省内丰富的文化资源, 以文化项目为切入点引导文化产业投资, 将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文化宣传、交流、推介以及会展、旅游等形式扩大云南文化影响, 积极挖掘周边市场。
2.4 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是当今高技术和高文化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营销、包装、创新等要求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既要具备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 又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 尤其是要具备把文化与市场结合起来的知识。文化产业的竞争, 表面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 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尤其是文化核心创意人才和国际文化市场规则, 具备将云南文化产业向国外推广的经济人才。云南应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教育力度, 加强文化事业建设, 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市场, 加强人才交流和引进, 特别是创造宽松的环境引进高技术和高文化人才, 为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做好人力资源上的准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云南文化产业要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 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文化产业产生经济价值的潜力是无穷的。“走出去”就要有开拓的思想, 在展现本土优势的同时, 也要大胆地把别国优秀的文化产品“引进来”, 培育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篇6
然而, 降低“文化折扣”并非易事, 这意味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弘扬主流价值观、以情动人的电视栏目, 在其栏目特质上具有先天优势:经过10年的培育, 已成为央视第一公益品牌, 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一方面源自其一直以来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褒扬, 另一方面是其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诉诸情感的传达和丰富, 这都为《感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做了很好的铺垫。《感动中国》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 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它的“走出去”不仅可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还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 准确传达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观。真善美等人类普世价值观、社会伦理的重建与和谐、人心柔软动情的一面, 这些勾连情感价值的体系都将有助于通过寻找国际受众的共性来实现“情感共鸣”, 从而降低“文化折扣”, 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效果。
一、传播策略
1. 淡化意识形态鸿沟
毫无疑问, 《感动中国》10年传播实践中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是其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 但在进行对外传播的具体语境中, 淡化意识形态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传播观念相对滞后的阶段, 宣传色彩浓厚的文化产品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甚至引起受众主体的抵触心理。因此, 应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 将文化传达中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普世价值相结合, 尽可能地使不同受众达到相同理解。只有以全球视野提炼中国年度事件中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 学会将政治色彩转化为人本情怀, 把“中国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 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现实、民族精神、人类共性在《感动中国》中的“三位一体”。
2. 利用国际通用视听符号
“感动世界”的共鸣能否产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语言运用, 即能否借助视觉包装和音乐素材等视听符号的辅助作用来为传播效果添彩。《感动中国》作为一档电视栏目, 首先应依托电视媒介的特性扬长避短, 利用其媒介优势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通过人类共知的行为感受、肢体语言等直接刺激人类视觉听觉感知器官, 跨越国籍、跨越语言地唤起情感层面的价值共鸣, 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融合和认同。
例如介绍人物事迹的视频短片, 是受众了解“感动人物”、获知“感动事件”最直接的传播内容, 其传播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感动效果。因此, 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就必须在短片视频制作上下功夫。运用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 敏锐而巧思地展现人性精神的闪光点, 才能直触人心最柔软一面, 唤起国际受众的共鸣。
又如颁奖现场的背景音乐, 一方面应注重音乐创作的原创性;另一方面则应体现音乐素材的灵活性, 要做到既有利于烘托仪式感的现场氛围, 又展现不失艺术的轻松趣味和审美高度。倘若标志性的音乐素材经得起推敲, 沿用相对固定的环节, 将对栏目的品牌化和精品化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再如颁奖现场的舞美视觉包装层面上, 虽不可一味盲求华丽炫目的浮夸之风, 但应注意风格化的视觉创意和易于制造记忆点的视觉包装。只有让国际受众在第一印象上对栏目产生兴趣和好感, 才能逐渐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贴近受众的审美取向和接受习惯。
涉及整场节目的形式编排, 在各个环节、流程的安排上应做到张弛穿插、灵活调度。除相对固定的颁奖流程外, 加入适宜而高品质的文艺表演也是锦上添花之举。只有制作一档兼顾精神品格和艺术质感的栏目, 才有可能吸引更多来自世界的眼光。
3. 消减语言文化障碍
面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国际受众, 如何消减语言文化障碍、减少语言文化的误读, 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 在语言翻译上, 应尽可能做到“信、达、雅”, 结合不同传播对象的国家文化背景及地缘性表达方式, 进行准确而地道的翻译。在传播过程中, 是采用“文字翻译, 原生传递”还是采用“声音配音”的方式, 都是应仔细考虑的语言环节。例如, 对中文发音较为熟悉的亚洲国家, 可采用“原声传递, 翻译辅助”的形式;对中文极为陌生的国家和地区, 可选择原汁原味的本土化配音, 以便受众接受, 在心理上先行认同。
此外, 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 也应充分考虑国际化契合和创新。例如栏目看点之一的“颁奖词”, 是否可以考虑就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进, 以通透晓彻地表达传播意图。一直以来偏向宏大叙事的“颁奖词”多排比句式或感叹句式, 主持语速缓慢而庄重, 这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严肃主题的惯用表达方式, 但却极有可能使习惯于简单、直接的思维习惯的海外观众“水土不服”。只有充分考量本土化的语言风格转变, 才能吸引国际受众的好感和关注, 为“感动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全球视野下的评选流程
“感动世界”的传播目标处于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 必然与“感动中国”的人物事件评选流程有所差别。因此在评选细则的制定上, 不仅要彰显今日中国精神品格之貌, 更要开始将“国际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中, 以增加国际受众心理上的贴近性。
具体到评选标准上, 应将视野高度提升为立足民族特色的、国际情感共通的价值评判, 使之既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又可以增加与国际受众的粘合度;在人物事件选择上, 应关注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性话题的人物和事件, 可尝试选取“中国人在外国的感动事迹”或“外国人在中国的感动事迹”, 唤起国际受众的情感认同, 既增加栏目的可看性, 更能重塑华人的国际形象;在评委选择上, 可适当打开海外触角, 邀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和具有海外影响力的华人组织参与评选, 增加评选的辐射力和公信力, 最大程度上为“感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服务。
二、传播手段
1. 多媒体联动推广, 分区、分众、分阶段打造品牌形象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感动中国》的品牌化推广应实现多媒体联动整合, 打造一个立体的传播营销平台, 扩大栏目的品牌认同度和影响力。如在新媒体层面, 可以建立国际网络互动平台、开发APP软件客户端进行用户黏连, 利用国际知名门户网站进行一系列相关推广活动。如借助CNTV的互联网官方传播平台, 或是在Twitter、Facebook、You Tube等社交类新媒体领域建立专属账号自我推广等, 这些举措都可以利用新媒体速度快、用户多的特性进行准确而持续的互动传播;在电视媒体层面, 可以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 “借船出海”, 共享国外的传播渠道和市场资源, 积极与国外电视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如共同进行内容制作、共同发表相关评论、出售电视转播权等, 进一步提升《感动中国》的文化辐射力和公信力;在平面媒体层面, 可以配合出版相关衍生外语书籍, 深度介绍栏目的内涵和价值, 二次开发节目品牌资源, 弥补电视线性传播的弊端, 全面给予立体的文字支持等。总之, 在市场规律引导下的媒介推广应充分利用媒介的灵活性和自由性, 才能确保传播效率和覆盖面的广度与高度。
多媒体的联动推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运营资本,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感动中国》本土化语境的分众传播。不同区域的受众, 有着不同的文化维度和价值取向, 面对较之国内受众更为复杂多元的国际受众, 栏目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 应深入了解不同国别、不同区域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差异, 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地采取本土化、分众化的国际品牌推广策略。还应重视多元化受众主体的传播力量, 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将结合, 逐步培养有利于栏目对外推广的根据地, 由点及面地把个体层面的情感认同转化为集体层面的理解与共融, 形成整体一致的营销氛围。只有以谦虚友好的心态寻求中国文化与异域语境的深层契合, 才能成就友好亲和的“感动”效果。
不可否认, 《感动中国》对于海外观众来说, 仍是一档十分陌生的电视栏目, 如何将受众吸引到一场“感动人物”颁奖仪式上来, 也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倘若在仪式播出之前仅仅采用单一的节目时间预告, 以《感动中国》目前的国际知名度和中西方固有的文化差异来看, 几乎很难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感动中国》海外播放的前后阶段也应进行宣传营销的统筹安排, 重视调研和反馈。比如在播出前期, 积极进行多媒体投放的宣传短片、宣传文案等, 以富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传播内容达到宣传效果;在适当条件下, 可进行小规模试播, 获得目标受众的意见和建议, 逐步调整传播手段和策略;在播出之后, 配合相关的栏目评价和后续反馈机制, 获得支撑数据和材料, 为来年栏目播出的可持续发展和栏目品牌建立继续做好润物无声的铺垫。只有充分考虑栏目播出前后的种种预期效果, 相应地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和应对, 才能切实增强栏目正面传播的最终效果。
2. 稳步推动, “三步走”营销策略
考虑到国际受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档电视栏目的“走出去”不能企图朝夕间就占领全球市场。欲速则不达, 稳步推动才是正道。
第一步, “相生相息”——寻找亚洲市场的共性。
千百年来, 中华文化对于周围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入而广泛的辐射, 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又因其佛教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有一定相关性, 在思想与文化上有许多共性。这一文化优势如果善加利用, 《感动中国》所传递出的“真、善、美”及“孝道”都是极容易被亚洲国家认同的。因此, 面对亚洲市场, 寻找共性可以使《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步, “借力使力”——加强与西方华人世界的合作。
虽然华文媒体是所在国的少数族裔媒体, 在世界话语空间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少, 但它根植于当地社会, 熟悉和适应当地语境, 已然成为中国文化渗透到西方社会的重要力量。《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华文媒体的合作, 共同制造舆论影响, 以增加《感动中国》传播效果。此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与中国建交, 建有孔子学院, “中国年”、“中国文化周”等活动的举办越来越频繁。《感动中国》可以充分利用此类有一定受众基础的文化活动配合宣传与推广, 助力栏目传播效果的实现。
第三步, “高瞻远瞩”——全球传播的循序渐进。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 篇7
一、基于PEST环境模型的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环境分析
PEST环境模型分析是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进行的宏观环境分析, 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影响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政策方面的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政府逐渐制定了一些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但是却缺少一定的细腻度, 没有根据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需求进行内部行业政策细分。而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环境方面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有不小的差距, 限制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 人口众多, 下属各地又具有不同的风俗民情, 这就为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但是, 通过上述对河北省文化“走出去”PEST环境的分析, 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 例如政府引导功能弱化、人才资源不足、科技发展落后、文化品牌匮乏等问题, 影响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制约了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基于PEST环境模型的河北省文化“走出去”战略对策
结合对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环境的认识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推动推动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以供参考。
(一)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该构建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提升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分析河北省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目前, 河北省还在实行具有政府主办和垄断性质的文化管理体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尽管河北省政府已逐渐开展了很多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工作, 但是其改革力度与深度仍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此, 省政府应该发挥引导功能, 结合本省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出台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 转变自己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实现间接管理, 服务于产业发展。具体而言, 就是需要政府正确处理自身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适当调整干预范围, 给予文化企业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致力于打造公平、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鼓励先进企业或单位走向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 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沟通交流, 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 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预控机制。
(二) 大力发展人才。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美差异、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诸多问题。支撑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外语知识和本省、本民族文化知识, 还要全面了解“走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另外还要拥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此, 推动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就是大力发展人才。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应该加强合作, 仔细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职能, 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政府方面, 政府需要制定文化产业引进政策, 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文化产业人才, 不断改善本省的文化环境和投资环境, 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加强人才培养;二是企业方面, 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明确自身发展中需要的人才,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鼓励员工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 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 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高校方面, 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寻求政府、企业的合作, 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定位, 努力培植一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三) 保障科技投入。
上文对文化“走出去”PEST环境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科技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 河北省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创新文化产业。河北省应该深度发掘自己所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和创新并为自己所用, 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河北省还需要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 保护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着力于发展新型文化产业。而文化企业则需要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 加速自我创新和调整, 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学会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问题, 明确自身定位的同时以国际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创建满足自己发展需求的科研机构。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是企业必须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所以, 文化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创新机制, 积极学习世界前沿思想和技术, 根据经济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研制新产品, 以此来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力争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靠前的名次。
(四) 塑造文化品牌。
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将会面临着文化折扣等众多问题, 这就导致了少数文化品牌占据了国际市场较大的份额。因此, 塑造文化品牌、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成为了推动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相较于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河北省的文化发展起步较晚, 还没有出现一批能够达到国际水准的文化企业。针对这种情况, 河北省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的并购行为, 延伸文化产业链条, 优化、整合文化资源配置,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集团。政府除了发挥自身的行政功能, 还应该利用市场的导向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 促进文化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整体实力。文化集团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之后, 要着力于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努力打造业内知名品牌, 以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化集团需要制定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 扩充集团规模的同时适度加大品牌塑造上的投入, 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 不断进行品牌维护和创新。
三、结语
总之,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未来, 河北省在推进文化“走出去”的路途上还将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 应该持续关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力争打造极具本省特色的文化品牌。
摘要:文化水平反映了国家的软实力, 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目前, 国际文化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河北省必须要加速文化产业调整, 力行文化“走出去”战略, 以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以PEST环境模型为研究依据, 在对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环境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 就推动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区域发展,PEST环境模型,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杜彩.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建设[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
[2]本刊评论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二) [J].求是, 2011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概述 篇8
本文通过以我国对外投资与“走出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走出去;供需;品牌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使得中国对外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出口现状而言,可以用“规模大、地位高”和“水平低、结构差”这12个字来概括。这些难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竞争优势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一路攀升。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出口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盈利水平下降;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或升值幅度过大,那么升值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必然会继续扩大,对于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
(二)我国出口企业面临频繁的反倾销调查
所谓反倾销是指,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合法措施。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迅猛发展,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也愈演愈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伊朗、智利等也开始纷纷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导致四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经贸问题政治化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一直以来,能够“走出国门”是中国企业的梦想,“出口创汇”更是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扩大出口量,盲目扩大产能,导致国内市场迅速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GDP和税收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忽视产业宏观布局态势,对这些产业的加速发展持鼓励态度,从而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引起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四)企業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盲目走出国门
应当承认,国外的市场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制度,这种制度就像“游戏规则”。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了解、适应甚至利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上海和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之一,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时间也远远早于其他省市的企业。然而,其出口企业对出口产品的信息掌握尚且如此之少,其他地方的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五)以低价通向市场,缺乏创新意识
“物美而价廉”是许多中国企业信奉的教条。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大部分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的“敲门砖”,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出口企业扩大销售,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产品屡屡遭到国外的反倾销,低价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是其主要原因。盲目保持价格优势的做法,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六)企业满足于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史蒂芬·金曾说过:“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是持久不衰的。”然而,中国的很多出口企业认为品牌需要大量的投资,因而放弃去培育品牌。例如,飞跃集团自1986年建厂以来,一直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时刻追踪国际最先进的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出口企业,该公司却从未在快速扩张中遭遇到来自国外的各类贸易壁垒。
(七)出口企业盲目竞争,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在国内市场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市场机会出现时,大量的企业趋之若鹜,以期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由于忽略市场对产品的容纳能力,结果却导致市场迅速饱和。据统计,中国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一般来说,当中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份额超过20%就容易遭到反倾销。
二、有效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养一批我国的国际反倾销的法律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反倾销预警中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二)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要注意充分利用和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树立品牌意识。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积极向海外进军。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与规则以及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政策,尤其是反倾销的法律知识
企业要走出去,不了解和把握国际惯例和规则是根本行不通的,盲目的走出去,结果必然失败。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出口生死劫 中国出口的谋与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万伟译,塔伦.卡纳 柯雷莎.帕利普 理查德.布洛克著.赢在新兴市场[M].中信出版社,2011
[3]陈燕.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11)
[4]陈爱蓓.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与对策思考[J].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10(01)
【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荐阅读: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中原文化06-25
河南中原文化12-15
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11-22
中原文化软实力07-08
中原民间文化10-05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09-03
中原文化学习体会10-07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