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2024-10-25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共10篇)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点点在小不过的事。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弘扬下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国家的骄傲。

用自己的爱心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吧!相信自己一定行!未来的路将由你开辟,让未来的梦想成为现实吧!

中华民族悠悠50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我们做为21世纪的少先队员,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祖先们的优良传统,让礼仪洋溢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让礼仪永久地保存在中华大地。

现在,有许多同学追求名牌。高档。华丽的衣着。在我的班级里,就有许多同学穿着名牌的衣服向同学们炫耀,或对一些衣着不时尚的同学进行比较,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我认为小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乐学习,而不是与同学进行一些攀比。我们小学生只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就可以了,我们应用礼仪,知识来完善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用时尚,华丽的衣着来衡量自己的形象。

同学世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更是携手成长的友好同路人,我们对待同学,应该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同学之间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错误推向别人。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迹。互相理解,宽容待人,才能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我们要对每一个同学都给予尊重,与周围的同学和睦相处。

让我们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让我们为这“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去追赶形象的春潮,沐浴礼仪的阳光吧!

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2

关键词:龙江文化,和谐产业体系,“走出去”战略,区域开放格局

一、龙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 龙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核心是人, 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以来生息繁衍在某一区域的人民。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 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清朝初年到民国时期, 大批山东人来到东北, 扎根于白山黑水之间, 开荒种地、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 脱贫致富, 铸造了“闯关东精神”。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 由于国家发展急需石油, 而国际形势又是他国对我实行封锁、禁运, 石油短缺问题已威胁到国家安全。这时,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 吃苦耐劳, 连续奋战, 终于在黑龙江的大庆地区, 打出了中国第一口高产井, 进而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 使我国从此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大庆人还创造出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原油的历史奇迹, 这就是产生于石油大会战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同样也在这一历史时期, 十万官兵奔赴北大荒, 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克服重重困难, 在农垦战士表率作用的引领下, 经过几代龙江儿女奉献, 把昔日“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如今黑龙江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全国产粮第一大省, 这就是“北大荒精神”。

龙江文化不仅表现为坚忍不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和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广义的龙江文化是指龙江人的思想观念、性格、品质、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黑龙江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社会资源的总和。龙江文化是黑龙江人民的精神旗帜, 是千万群众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用精神旗帜作为引领龙江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而形成一个全省人民与时俱进、团结协作、精神振奋、活力四射的发展新局面、新气象。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过程。开放性思维方式使得人们积极与外部沟通, 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 能够获取大量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 保守的思维方式会使人们的目光只注重自身, 闭关自守, 抱残守缺, 不与外界沟通, 所获资源有限, 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理念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意。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 时尚化的特点, 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创新理念和不断产生新的创意, 来满足市场需求。战略思想作为文化, 实际上是人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理念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区域最高领导决策层的战略思想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 现行政策的选择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取。在新时期, 龙江文化新体现为开放的思维方式, 创新的理念和正确的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时期, 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走出一条符合龙江实际科学发展。

二、龙江文化推动了全省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目标的不断追求来发展和谐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产业体系是以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中心, 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不断优化结构, 协调产业运行中的生态、经济和工艺技术关系, 促进产业体系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流和价值流的科学高效运转和系统稳定、有序和协调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而在微观上应促进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不断提升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分工体系, 提高各产业子系统的能力转换和资源配置效率, 真正从“高碳”转向“低碳”, 从“黑色”转向“绿色”, 从“制造型”转向“创造型”。和谐产业体系是一种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又有利于合理利用、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体系。

文化的灵魂是价值和价值观, 随着特色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龙江文化内部的差异性日益显著, 价值多元化趋势也在增强。通过价值整合形成较强的文化凝聚力已成为促进和谐产业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善于利用龙江文化的价值多元化, 从利益、目标、精神三个层面进行整合, 形成一种主流价值观, 成为一个对所有成员具有高度包容的价值目标体系, 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推动和谐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升。思维方式主导着行为选择, 科学的战略思维是构建和谐产业体系的前提, 龙江文化的科学战略思维对构建和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龙江人清醒地认识到龙江的农业是大而不强, 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走市场化农业、订单化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之路。龙江的制造业是传统的重化工业, 重“重”轻“轻”, 县域的工业化水平很低,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支持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发展, 尤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 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龙江文化推动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的科学理念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

时代在前进、在发展中变化, 龙江文化正以新的科学内涵, 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以“开拓、创业、求实、奉献”为价值理念的龙江文化在新的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龙江文化的先进性促进了龙江和谐产业体系的发展, 提升了在市场经济中龙江的竞争软实力。龙江文化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现象。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必须发扬光大。大胆地破除各种陈规陋习, “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这就是龙江文化保持活力的根本。

三、龙江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对“龙江文化”自觉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

“文化自觉”的概念首先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 是指对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明确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特点和目标的准确把握, 对自然和社会各种事物的深刻文化反思, 对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必然性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对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 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说明文化自觉提升已为党的执政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 还存在着对龙江文化“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把发展龙江文化单纯看成发展经济的手段, 重龙江文化产业, 轻公益性文化建设;不习惯、不善于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行文化层面的思考, 造成经济工作和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缺失;不尊重文化发展规律, 不了解文化工作特点, 对文化改革和建设盲目指导等现象, 都是缺乏文化自觉的表现。

(二) 产业发展与龙江文化发展不协调

1.工业高速发展与生态文明不和谐

人类社会文明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正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追求的是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绿色、可循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成为许多国家达成的共识。近20年龙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部分地区单纯追求GDP和贸易规模增长, 而忽视节能环保等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主。已经造成部分矿物质资源在长期开采中逐渐枯竭,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在上个世纪的过度开采, 已基本停止采伐, 全省水资源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已面临资源、能源瓶颈障碍。如今, 龙江工业要代表一种工业文明走向世界, 亟需从改善工业能源结构、优化工业行业结构、提高工业创新能力、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建设工业低碳园区等方面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2.旅游产业不能充分体现龙江文化软实力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是躯体, 而文化则是灵魂。于光远先生在25年前就提出:“充分重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是发展旅游及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龙江旅游业近些年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的旅游项目, 如冰雪旅游、森林旅游等, 但对人文旅游资源还缺乏深度发掘, 如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代文化方面的工业、农业文化、艺术、技术成果;民俗文化方面的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体育活动以及伦理价值方面的文化等。要让中外广大游客通过“游龙江、品文化”, 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以充分体现龙江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目前来看黑龙江省总体旅游规划和专业旅游规划还沿袭传统旅游发展思路, 缺乏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的整体规划, 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考虑不够。黑龙江地处高纬度地区, 有冰雪旅游资源、浩瀚森林资源、众多的江河湖泊等, 这些绿色低碳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开发, 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差异化定位和品牌战略。

(三) 龙江文化的国际传播还缺乏新的途径和新的模式

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创造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应该而且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传播, 最终达到与世界分享。文化的国际传播分为两条途径:一是文化的对外交流;二是文化产品的贸易。经济强省需要文化大省的匹配, 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的跟进。随着黑龙江涉外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 应积极探索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 除了加强与各国政府、友好城市的政府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 还应扩大与各国民间的文化交流, 形成龙江文化传播体系与文化产品全球分享的新格局。

四、加快龙江文化“走出去”的对策

龙江文化“走出去”是代表龙江精神和品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 真正被国外人民所理解, 所接受, 所消费, 这就需要龙江文化“走出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遵守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规则, 尊重并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 尊重和发现国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生产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文化产品, 主要从经贸和文化交流, 真正让龙江文化走出国门, “走进人心”。

(一) 树立龙江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

自觉主动地用新文化发展理念指导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努力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用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战略规划、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的美好目标, 凝聚“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大力弘扬“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和“龙江交通精神”, 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 以增强龙江文化的凝聚力, 扩大核心价值的向心力。

要坚持以民为本、文化惠民,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发挥优势、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 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服务力、竞争力、创造力、引领力、聚集力和传播力。建设文化强省, 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先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使黑龙江省成为在东北亚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二)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增强国际竞争力

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的精神,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有利于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方式, 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营造政府支持的体制政策环境、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灵活宽松的人才环境, 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增强对外文化输出和传播能力。应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打造一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文化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把文化“走出省门”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会展等对外交流结合起来, 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扩大黑龙江文化的传播范围, 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 实施对外文化品牌战略, 增强区域文化特色

龙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大力培育具有龙江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区域文化龙江文化, 自然文化资源在不断开发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应以品牌的力量集聚相关文化行业, 形成集聚模式, 打造龙江文化品牌,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尤其要增强区域文化特色。开发底蕴深厚、品质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加强品牌产品的传播, 让品牌从众多的竞争者中凸显出来。把品牌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在价值链配置、组织结构设置、经营理念的确立、员工行为的规范方面都体现出自已品牌特色, 使外国民众在乐于消费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同时, 认识龙江、了解龙江、感受龙江、喜爱龙江。

(四)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龙江文化产业开放经济发展

如今,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应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 增强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重点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艺术演出等传统产业的内容生产能力, 大力提升动漫游戏、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的创意能力, 努力打造民间民俗文化产业优势, 用大项目带动相关领域跨越式发展。

实施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工程,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出版、新闻、影视制作、现代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园建设, 加强省广播影视、创意策划、动漫产品研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销售等基地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力争成为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为社会提供高端服务的平台;实施重点集团培育工程, 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 推进龙江传媒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建设;支持省龙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 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使之成为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打造成具有国家水准、能够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主力军和“龙江队”。

参考文献

[1]王洛林, 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文化需要“走出去” 篇3

党和政府发展文化产业不是权宜之计,是根据我国“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产业,内容是核心。我们向社会、向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冲突,与我们的法律法规不相矛盾,这样才能投放到市场上。因为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对人们的素质、品德和价值观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把握好文化产业,内容是第一。中央提出在文化产业上也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道路。文化体制改革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从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它在增强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文化产品和活动,包括成为市场主体以后它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文化消费水平是与经济基础、消费需求和实际的供给能力密切相关的,人们只有在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求后才能考虑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基本解决,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开始提到日程上来。但由于我们这两个方面同国外相比发展时间都很短,所以我国城乡居民拥有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是比较低的,目前从总体上看只达到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政府高度关注文化消费问题,正在千方百计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服务和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4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种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从远古流向未来,在每一个“当代”的节点上,人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兴灭继绝,推动她的绵延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同异质文化的冲撞与激荡,交汇与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经百世而长兴,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她以其开阔包容的胸怀,融汇人类智慧的精华,并在兼容并蓄中以其博大的气势感召和启发异域文明。当前,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如何承袭古今,包罗东西,在交流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复兴,并为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如果把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说成是“走出去”的话,那文化的自我发展与修复便是“修内功”。它们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砾炼内功是提升文化自身品质,进而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甚至感召的基础,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解,互相吸收借鉴,也是文化实现自我丰富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要进一步激发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使其重焕生机,大力推动对外交流,才能建立坚实的文化发展基础,并更多的创造理解与认同、互信与合作,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首先,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根基在自身的兴灭继绝,做好国内的基础文化建设。我们要善于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和完善本国文化自身的品质;此外,要注重国内教育资源的保障与投入,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亲近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民众基础。这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走出去”步伐才能迈得更有力和长久。

其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要更加注重开放与包容,要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提升自身并扩大影响。我们要在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自由特性的同时,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推动本国文化对外发展的经验,利用孔子学院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继续在真诚、善意的基础上积极深入地开展对外语言文化普及与传播。消除隔膜与误会,减少抵触与破坏。要采取政府推动,民间协同等多种形式,确保对外文化交流的经费开支,培养专职化的对外文化传播队伍。要下大力气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发展具有文化特色、蕴含优秀民族精神气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扭转文化逆差,掌握文化话语权。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5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首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历次鼎盛时代莫不是与文化的繁荣昌盛相关联。在打造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时代传承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与商业产业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中央台记者专访十八大代表、文化学者于丹,为破题寻找灵感。

背诵古文经典是很多小学生的必修课。在有些小学,孩子们早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背诵《论语》和古代诗歌。对于儒家经典,于丹认为小孩子背或者不背皆可,因为《论语》的关键是理解与践行。不过于诗歌,于丹却力主应该背下来,因为其中蕴含了中国人的节奏和意向。

于丹:我给你们重新断句背一下它就会是一首词,它就不这么整齐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全都变了吧,所以你们不觉得吗?我们今天这种表达有时候哎呀心里有好多好多话都说不明白,为什么呢?就是没有找到中国人的节奏,没有找到好的意向,所以小朋友别觉得诗歌这个东西枯燥,小孩只要会背儿歌就能背诗歌。

文化的影响力不仅仅以时间为轴,一代一代传承,也在地域维度里向四方传播。在过去三十年,中国文化搭乘这全球化的翅膀,撒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影响力剧增的今天,学习中文成为了一种职业需求。

作为文化学者,于丹的建议更进一步,教授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必须让外国人理解蕴含在中文里的中国文化。当然,中国文化想要走出不仅要依靠文字和典籍,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

于丹:我认为中国文化不光是传播纸上的文化,典籍的文化,更重要是生活方式,“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件俗事,是开门每个老百姓的事,所以人在草木之间,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如果能够给西方人泡壶茶,我们能够喝着茶品着聊着这种文化的传播是有力量的,所以我更认为,我们要用生活方式去进行沟通。

茶与咖啡曾经被作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象征。茶讲究品茗和天人合一的规律,而咖啡讲究烘焙和拼配的比例,两相比较,体现出两种文明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于丹认为想要让不同文明里的人了解中国的生活方式,比较是一种好方法。

于丹:我们要在比较的坐标中呈现我们的文化,也就是说用西方文明所熟悉的体系来跟我们的文明形成细节的参照,呈现差异和而不同。

在中国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努力中,文化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冒出来,有人认为文化被过度商业化,我们弄丢了文化,只剩了一身浮躁。于丹坦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创新。假以时日,文化创意产业将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于丹:文化创意产业中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创意含量,也就是说用创意链接起来文化含量和产业规模,但它的结合点是在创意上,现在就是有好多做的时候就是过分强调它的商业的回报率,但是它并没有一个饱和的创意空间,所以文化跟产业就变成了两张皮。

我觉得我们还得回到本初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层面上,因为创新的能力才会让我们真正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自信心,所以在当下大家都不要着急,文化的产业跟其他的产业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急功近利的,它不是当下回报的,而是尊重行业规律持之以恒,把创意含量发挥到最大效能的。

国酒凭文化才能走出国门 篇6

世界酒文化中,中国酒文化作为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酿造工艺,无可争议地登上世界酒文化的巅峰,

但令人尴尬和遗憾的是中国白酒品牌在海外一直跳不出华人的圈子。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中国白酒品牌国际化的步伐?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以怎样的文化符号呈现在世界名酒的舞台?

中国白酒要加入时尚文化元素

许多人认为,中国白酒无法走出国门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白酒的口感,外国人不喜欢喝中国白酒。那么笔者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曾一度觉得啤酒是“马尿水”,但现在,喝啤酒已经成为最普遍不过的事情,中国更是以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立于世界啤酒市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世界啤酒巨头改变中国人喝酒习惯一样,去引导世界各国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尝试喝中国白酒呢?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7

一、印度与中国

同处亚洲大陆的印度与中国, 自古至今有着相似的发展与国情。两国在各自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 都经历了繁荣而统一或分裂战乱的历史, 近现代以来, 又经历了在西方列强统治下的殖民历史, 而今, 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两国又有了新的发展与交流。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 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是金砖五国经济合作协约国, 在社会状况、文化底蕴、思维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印度, 纵然两国之间有大海崇峦的阻隔, 但在中国与那么多的国家交往关系中, 中印是最为源远流长和友好的。说源远流长, 是因为在司马迁《史记》中, 已经有了公元前2世纪, 中国四川的产品传到印度的记载, 更遑论汉朝以前中印交流的种种痕迹。说友好, 是因为中印的交流“上自天文、地理, 下至语言和日常生活, 中间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 等等, 在很多方面, 无不打上了交流的烙印”, [1]2但几乎从没有发生过互相侵扰的事, 反而在对方被殖民、被侵略的时候, 互相支援和帮持。季羡林先生曾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中说道:“印度河和恒河孕育出来的印度文化, 影响了南亚、东南亚以及这一带的广大地区。黄河和长江孕育出来的华夏文化, 影响了东亚、东南亚以及这以外的地区。两个文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 对人类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其中, 何为“文化”?“文化”一词至今没有非常明确的释义, 如果要下一个确切些的含义, 笔者认为应当从文化哲学角度来讲, 即:“文化从根本上不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并列的现象或领域, 而是人的一切活动领域和一切存在领域中内在的、机理性的东西;是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体和每一种社会活动的生存方式”, [2]这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当前国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欧美日韩等国家, 人们对远在地球那一边的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对毗邻而居并有两千多年交往史的印度的了解。殊不知印度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 吸纳、包容外来文化进而嬗变成支持印度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文化, 这对中国文化发展, 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文化走出去

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 独特的地缘位置与璀璨的文明, 使印度文化传播到“世界五大洲的各个地方”, [3]渗入并影响着欧美、南亚、东南亚, 尤其是不丹、马尔代夫等亚洲小国。印度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可简要划分为物质与精神层面。

1. 物质层面

印度文化在物质层面走出去的内容有很多, 悠久的历史给这个国家积累了很多文化符号, 旧与新并存着, 就像“穿着时髦的摩登青年与披着传统纱丽的妇女擦肩而过, 酒吧里震耳欲聋的迪斯科音乐与附近庙宇里深沉凝重的祈祷声交织在一起”[4]一样, 她的民族服饰、特色美食等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仅挑选两个典型内容来说。

(1) 宝莱坞电影

最近几年, 印度电影在中国颇受欢迎, 《我的名字叫可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影片改变了国内影迷对印度电影的认识。2013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奥斯卡上的大获成功, 又让国际市场刮起了“印度风”。

宝莱坞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 宝莱坞和印度其他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 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 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巨大影响力。

印度政府认为, 通过电影来展示印度文化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当电影把印度独特的宗教文化以及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展示在全世界的面前时, 全世界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印度, 认识印度。[5]对全世界来说, 宝莱坞就像是一张最美丽的名片, 它改变了印度以往的贫穷落后形象, 代之以独特魅力的国家形象。

现在, 印度电影开始聚焦文化现象和现实社会困境, 越来越接近印度大众口味, 在抓紧本国观众的前提下, 在内容和类型上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加之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印度利用这个语言禀赋加快了其电影国际化的进程。因此, 其“走出去”能力远超中国。

(2) IT产业走出去

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印度的软件产业之所以迅速发展并在发达国家中站稳脚跟, 主要由于:第一, 英国在印度有二百多年的殖民历史, 向其传输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式教育, 这使得印度人在开发软件上如鱼得水。第二, 本国宗教林立、文化风俗等原因, 印度人普遍具有逆向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第三, 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比如印度第一任总理在上世纪50年代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样子, 在全国建立了六个“印度理工学院”, 今天, 正是这些学院的毕业生支撑着信息技术产业大厦。

借助这一专长, 大量印度人成功打入欧美各国信息产业, 尤使得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 散发着一股浓重的印度咖喱味道。因此, 印度文化向世界传播便拥有了最好的媒介, 随之印度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处事待物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的勤劳、聪明、耐心等优良品质被世人所熟知, 反过来这也促进了该产业的更好发展, 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循环。

2. 精神层面

印度文化对中国、韩国、日本这三个东亚国家影响很大, 而在南亚各国和东南亚诸国, 这种影响就更为强大, 足以同当地文化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随着两大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广泛传播而流行开来。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 在印度几乎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 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中国在这方面望尘莫及, 只创造了道教一个本土宗教, 且该教后期为了生存发展也在不断学习佛教。

公元前六世纪主张忍耐、顺从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的佛教产生, 佛教承载着印度文化, 促进了印度与其它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交流。五世纪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的印度教形成, 印度教的核心教义梵我同一、精神解脱、业报轮回、践行达摩、修炼瑜伽等教义至今仍在指导着印度人民, 在现实生活中和精神生活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6]

这些教义深植于印度人民心中, 进而外化为行为, 并由个人渗透到国家层面, 在一些契机的帮助下更广范围地传播并扩大影响。在反英争取独立斗争中, 随着圣雄甘地的倡导, 印度的“非暴力”重要理念传遍了世界。宗教所提倡的众生平等、不杀生、隐忍、对人友爱热情等优秀品质, 随着印度侨民在亚洲、欧美的迁移而扩散到世界各地, 随着教众的增多, 加深了外界对印度的认知, 也扩大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力。

三、印度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 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数亿人口涌入文化市场, 接受、享用、消费文化, 这本是文化进步的表现, 但他们对文化饥不择食, 满足于粗糙的精神食粮。他们用市场看不见的手, 牵制着文化发展的走向, 求量不求质的现状, 使得大众文化发展呈现一种把崇高当作落伍、把出格当作新潮、把低俗当作流行的不健康状态。另外, 国人吃着披萨、肯德基, 喝着可乐, 看着美国大片, 用着日韩大到汽车, 小至电饭煲、指甲剪的产品, 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 无不显示着生活方式的西化, 思想价值观已被外来文化“入侵”。

上述现象揭示着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 即使2010年中国GDP赶超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依然不强, 与这一国际地位还不相对称。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 其他国家会更愿追随”其领导, 因此软权力“与硬的指挥权力同等重要”。[7]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要发展文化, 因此, 中国应以邻为鉴, 面向世界, 积极完善文化走出去战略。

1. 从物质层面上来说

文化走出去战略, 是指通过发展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 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 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8]因此中国应发展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途径———企业走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是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 大都是国有事业单位, 内部生产动力不足;规模小一些的企业, 又缺乏走出去的能力, 这就要求发展一批活力充沛的、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中国文化走出去, 不仅仅是文化官员出访, 更应该是企业走出去, 市场主体走出去。[9]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时候, 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华丽的词藻、召开频繁的会议上, 在制定符合具体国情的战略前提下, 应坚持双管齐下, 既要坚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又要大力弘扬现代文化创新成果;对外不仅传播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民族舞蹈、戏曲曲艺, 而且推广独具特色的衣着服饰、中医中药、美食和武术等富有文化理念的交流, 一些文化名人也可作为推广自己文化的有力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源于我国的环境、生活和风俗而产生的物质文化, 承载着国人的美学、价值观点和哲学思维, 需加强监管, 避免出现良莠不齐等不良现象。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需要发挥政府与民间、集体与个人的作用, 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立体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格局。这样, 才能更好地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 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2.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

首先,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繁荣应是, 但不仅是文化产业等物质层面的崛起,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文化, 即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印度始终忠于自己由来已久的传统, 她真正的兴趣不在于某种观念的历史渊源, 而是这种观念本身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对自身文化理念的进步作出贡献。一旦有消化吸收的可能, 这些理念就会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至于人们很难发现其外来源头的一丝痕迹。[10]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一个民族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中国应学习印度那种化为己用的能力, 保持民族性的同时兼收并蓄, 努力做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本土化, 这是本国文化走出去和增加吸引力的重要砝码。

其次, 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至今占据着牢不可破的优势地位, 为了生存与发展, 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以便走的更远更坚定。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当首推“和谐”文化, 这个概念有着极大的内涵扩充可能性, 它不要求强行一致, 可以保留多样性, “和而不同”是其完美境界。这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利益集团, 也适用于现在的人与自然之间。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百折不挠”, 在从屈辱的殖民历史中解放出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断绝外国武力干预中国内政的企图等诸多波折苦难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中国人这种内在的勃勃生机、自强不息不但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也是实现“中国梦”, 重新走向辉煌的重要精神支撑。此外, 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仁爱”、“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独立自主”等美好品德, 更是应该在对外交流中积极展现并推广出去。

通过上文分析印度文化何以保持其特色, 借鉴印度文化支撑印度现代化发展的有益经验, 实现中国文化自觉, 增加文化自信, 达到文化自强。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增加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努力实现建设“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2001:68.

[3]刘建, 朱明忠, 葛维钧.印度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645.

[4]江亚平.印度: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9:2.

[5]王超.印度欲借电影加强对外文化传播[N].工人日报, 2011-12-06.

[6]姜玉洪.印度文化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29.

[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88.

[8]齐勇锋, 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J].东岳论丛, 2010 (10) .

[9]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624.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8

9月27日,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中国元素”与“中国故事”成为响彻全球的文化关键词,孔子学院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

在这一天,遍布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在世界各地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体验活动。汉语教学公开课、中华文化讲座、论坛、中国歌曲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放映中国电影、体验中华美食和中国武术……汉语与中国文化,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紧密相连。

在这一天,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经过多年的努力,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已取得显著成绩,“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

在这一天,我们也更加迫切地认识到,从“走出去”到更好地“走进去”,正成为国家以及全球致力于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者的目标与方向。

树立自信 所谓“文化差异”不应是文化“走出去”的障碍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应和着婉转低沉的古筝声,一篇《少年中国说》打动人心,荡气回肠。

9月14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内,“孔子学院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大赛现场,一位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将一篇《少年中国说》朗诵得声情并茂,那一瞬间,全场的观众,中国学生、外国学生,全部被带到文章的情景当中。在那一刻,你会由衷地感慨,所谓“文化差异”与隔阂,在这一刻并不存在。好的作品,可以穿越国界、穿越语言,直抵内心,引发共鸣。

联想此前曾经在海外获得好评与口碑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一句“媳妇无国界”的玩笑道出了一部文化作品“走出去”并真正“走进去”的良好传播效果。电视剧可以跨文化传播,其他的文化作品也是如此。所谓“文化差异”,从来都不应该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障碍。

事实也是如此,在不断加快的“走出去”进程中,中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以孔子学院为龙头,以影视剧、图书为前锋,一批批优秀国产影视剧在国外热播、精品图书在海外热卖,“中华文化热”在国际上持续升温,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取得显著成绩。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兴办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以来,短短10年间,全世界已有12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辐射和带动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已有美、英、法、日、韩等43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孔子学院已然成为展示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宋新桂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要有好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那就是要对中华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要继续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优秀的、能够真正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作品,通过适合现代传播、国际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更加贴近地传播出去。”

创新方式 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回顾孔子学院10年发展轨迹,一个现象耐人寻味,那就是,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由以往的派驻中国教师为主,向当今的派驻中国教师和招募本土教师并重转变。

据了解,孔子学院发展10年来,为了更好地增强文化传播效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已为100多个国家培训汉语教师20万人次,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招收110多个国家2.5万人次来华攻读学位,培养本土师资;支持美国、英国、德国、蒙古国等8国12所高校建立汉语师范专业;资助孔子学院设立核心教师岗位,不断扩大本土教师队伍。

“孔子学院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大赛现场,当被记者问及“你将教汉语作为你的职业,还是事业?”好几位参赛选手表达了这样的共识:“都不是。我是将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作为我自己的事、我真正热爱的事。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觉得中华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应该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所了解并学习,许多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我们要做的,只是用适合我们民族的方式表达出去。”

是的,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宋新桂认为: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方法,转变观念尤为重要。对于中华文化我们要有很好的梳理和统筹,善于总结文化推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适应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现实需要,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在古代曾经领世界风骚,近代以来在世界舞台上被边缘化了,但这并不表明它自身发生了什么本质性的变化。”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丁和根说,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是一以贯之的,只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使得它的光辉暂时被遮蔽了,它在新的时代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丁和根认为,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主要是价值观的差异和语言障碍。他说,“走出去”并非机械移植的行为,而是一个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顺利展开的前提是价值观之中存有的共识。应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寻求共识,建立起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中文文献外译,以及鼓励西方人多学习汉语来解决交流工具的问题。

形成合力 让文化传播方式“百花齐放”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了向世界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实践。不论是郑和下西洋,还是鉴真东渡、山重水复的茶马古道、戈壁漫漫的丝绸之路,历代先贤传送的不仅仅是丝绸、茶叶、瓷器和商贾的贸易,更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东方文明。

有专家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它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用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三种方式,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四方力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2013年年底,我们国家已与14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国际文化组织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在法国、韩国、埃及等多个国家建有中国文化中心,集中力量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美国“文化节、“中华文化非洲行”等一系列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然而,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合力。有学者认为,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留学生、出境游客、华人华侨等等,都是展示中国形象的好“窗口”。同时还要借助新媒体力量,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展示的多媒体化,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立体、更鲜活,将中国文学、美术、音乐、影视、传统文化等文化样式,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篇9

和平县大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各中小学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校“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防流控辍工作成效更为明显。和平县防流控辍工作成效显著,如在校生保留率逐年提高,由2008年全县初中在校生保留率89.6%提高至今年98.72%,辍学率由2008年10.4%降低至1.28%,平均每年流失率不超过0.5%(小学为零)。同时,在校生学习兴趣逐年提高,学习成绩逐年提升;学校“三风”建设成效明显,校园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欧阳仕文在全市中学校长会议上用“两个最”来评价和平县教育工作,即“和平县防流控辍工作成效全市最好,每万人口上线本科人数最多”。

一个工作目标要求:理清工作思路

首先是明确全县防流控辍总体目标。为了切实加强中小学防流控辍工作,和平县每年在计划中以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防流控辍工作目标,要求确保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根据教育创强实际,和平县将防流控辍目标要求适度提高,要求每年均控制在1%以内(省1.5%)。其次是明确各校防流控辍具体目标。和平县每年将全县防流控辍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一所学校,并将目标任务作为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由此,使每所学校都十分清楚自己的防流控辍工作任务,为制定针对性计划提供具体目标参照,促使校长高度重视,从学校整体考虑部署各项工作措施。

二个防流控辍措施:有力促进工作开展

完善各项制度。该县于2009年印发《和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防流控辍工作意见》,将防流控辍目标任务分解到每所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责任具体到每个校长、每个分管领导、每个班主任、每个科任。同时,实行系统化、动态化、常规化管理,由督导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全检或抽检,促进措施到位和任务完成。该县于2011年印发《和平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将教育教学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全面加强防流控辍中的过程管理和细节落实,用高效过程管理保障防流控辍工作成效。同时,该县完善防流控辍统计方法,将以前把各学期注册人数作为计算辍学率分母改为以学段首年注册人数为历年计算辍学率分母,计算学校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以初一级学年初报人数为分母,切实将各年级、各班级、各科任的责任联系挂钩起来,促进防流控辍工作的持续性,从而整体提升防流控辍工作成效。

实行常态编班。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随机派号编班,不设重点班、培优班或特色班,实行平行管理、平行竞争,让学生平等共享教育资源,拥有一个相对温和、温馨的学习竞争环境,促使学生喜欢班集体、喜欢学校。对于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则实行按照文理科设立双向平行班,只允许每校设立一个由社会捐资助学形成的希望工程班,实行相对严格的管理,由此营造一种大众性与个体性结合的适合各种生源学习生活的校园氛围,让不同层次学生增长希望,从而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生活。

三种防流控辍教育:进一步保障工作成效

开展学生人生规划,增强学生在校学习信心。根据实际,积极开设中学生人生规划辅导课,指定专门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辅导中学生自觉进行人生总体规划,使自己学有目标、学有计划、学有措施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在校学习信心。

去法国留学首先要了解当地文化 篇10

法国被誉为世上最浪漫的国度,法语也被称作世上最动听的语言。置身这样的环境,连求学都要变得别致起来。但其实,赴法国留学有诸多需注意的地方,若不留神,留学生活会变得有些无聊,甚至是不愉快。

法语在法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这一点从他们说法语时流露出的自豪感就不难看出。因此,去法国留学,头等大事就是要尽快攻克语言关。首先,在国内要做足准备,使日常的法语学习、生活交流得到保障;其次,尽量多参加公共活动,结交法国友人。需注意的是,留学生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法国人的文化和习惯,如乘坐自动扶梯时一定要靠右站立、开车的人应自觉让行人、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

法国和中国一样,非常注重礼仪,特别是就餐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遵守这些程序和规矩才能更好地融入。留法学生多参加一些体育和娱乐活动,像体育课程、联谊等,这些活动对语言的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又有和当地人合作的机会,在活动中能增进彼此了解,建立友谊。有很多留法学生觉得出国非常无聊,课余生活不像国内那样丰富多彩,主要原因就是没过语言这道坎儿,顺利融入当地的社交圈。

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也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还附带赚钱补贴家用的好处。兼职有多种,翻译陪同、餐馆服务、中文家教、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等,这些信息可以在学校网站、当地的.法语或中文招聘网站上找到。张悦提醒,在兼职时一定要要求雇主为自己提供相应的法律证明,并申请保险,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要求赔偿。同时,在寻找兼职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打“黑工”,出现问题要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商丘市中考满分作文-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范文下一篇:询证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