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共12篇)
中原经济区 篇1
推动河南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 完善发展战略, 提升发展思路, 强化发展举措, 打造更开阔的载体和平台。为此, 我们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过程中遵循规律、审时度势, 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 延及周边若干区域, 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 经济相联、使命相近, 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河南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中原经济区是一个总体战略的概念。我们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 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 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一道构成了河南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一个载体和平台的概念。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 是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 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 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
建设中原经济区, 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 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 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谋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 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河南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 是历届省委班子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 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 是凸显河南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 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建设中原经济区, 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今后关键就是做, 要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能够做的事做起,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要进一步明晰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各地、各部门都要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规律, 敢于突破行政区划概念的束缚, 认真研究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找准定位, 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各地要注意发掘优势、发现优势、创造优势, 既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又与其他地区的优势相互补充、有机整合, 产生聚合效应。要依据各地优势, 推动中原经济区内产业、城镇等合理布局, 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使各地的发展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要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创新协作机制, 拓展协作领域, 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地区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增强互补性、融合性, 推动各地经济相联、优势整合、一体发展。中原经济区与其他地区也要加强互动联动, 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作用, 强化“腹地效应”。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统筹各项工作, 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各项事业、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各方力量, 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统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力量,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合力和氛围。
(摘自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题目为编者所加。)
责编:路童
中原经济区 篇2
一、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省委省政府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提出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总体战略概念和载体平台概念。一年多时间就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得到国家专门支持,充分展现了省委的战略思维、超前谋划和科学运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河南干部群众敢于超越、勇于突破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而《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对于激励全省上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对于推动洛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必将进一步起到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引领作用。
1、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在国家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中原经济区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的发展空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文件中直接点到洛阳的有13处,涉及洛阳的有几十处,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将这些重大政策细化量化,明确责任,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
2、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和青年的事业也总是在开拓创新中永葆生机。省委卢展工书记说到,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机遇是通过谋划和运作创造来的。破解难题是机遇,迎接挑战是机遇,我们发展目标也是机遇,所以这个机遇同样给我们共青团和青年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发展中,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统筹城乡团组织协调发展的机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开发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培育青年人力资源的机遇,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加强国内外青年交流活动的机遇,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推动青年文化繁荣发展的机遇,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机遇。可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为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3、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六个有利于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搭建了四个载体和平台,这四个载体和平台同样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我们青年创业发展搭建平台,拓展了有利于青年构件创新创效的平台,拓展是有利于青年合作共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村青年可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大显身手;在这个平台上,企业青年可以投身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争当技术能手、岗位标兵,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贡献聪明才智;在这个平台上,务工青年可以围绕践行弘扬“三平”精神,把个人价值的追求、事业的发展融合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中成就自我、建功立业;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可以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锤炼本领,夯实基础;在这个平台上,机关青年可以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面临的机遇从来没有这么好过,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从来没有这么广阔,踊跃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理应成为当代青年的时代强音。
二、勇于担当,自觉承载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
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这个工作中心,洛阳各级团组织将以“青春奉献十二五,建功中原经济区”为主体,以“凝聚、作为、建设、先行”为四轮,着力构建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体四轮”工作格局,努力为各界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铺路搭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凝神聚力,夯实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思想共识。思想决定行动,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认识,只有在广大青年中夯实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思想共识,使思想和行动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凝聚机遇共识,用“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激励青年,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美好前景鼓舞青年,引导青年充分认识建设中原经济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在最广泛的青年中形成抢抓机遇的思想共识,把青年人特有的热情、特有的创造力转化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事业上来,进而实现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倍增效应。凝聚成才共识,用“三平”精神的深刻内涵来指引青年,帮助青年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找准自身成长成才的精神指针,引导青年把实现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自觉融入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帮助青年成在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不断成才。
2、创造条件,汇集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洪流。建设中原经济区为洛阳的青年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共青团组织应认真判研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结合青年特点,积极服务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程,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加强洛阳市青年创业服务基金,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持续开展 “洛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123456等评选活动,着力提高广大青年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青年对外交流活动,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联系海外洛籍青年,服务开放带动主战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洛籍青年返乡创业搭桥铺路;深入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节能示范岗”等活动,为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载体;深入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希望小学建设、1+1助学、青少年维权工程和未成年保护行动,积极推进1231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维权岗建设,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青年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践中更有作为。
3、强化保障,筑牢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坚强后盾。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青年,青年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指引和培养,广大青年只有依靠坚强的团组织为后盾,才能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绽放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把基础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放在重中之中的位置,力争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青年提供坚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做好农村青年的后盾,我们将坚持“强县固乡活村”县域团建总体思路,强化县级团的领导班子、外围组织、经费保障、工作力量和活动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乡镇街道组织格局的创新,专业合作社建团、村企联建、乡镇团建区域联席会等新模式激活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做好非公企业青年的后盾,我们将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团组织的切入点,大胆探索创新各种团建模式,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对非公企业青年的有效覆盖。与此同时,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开展好以“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带头作用”为主题,以“积极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探索网络建团和手机建团模式,构建起“组织+互联网+手机短信”联系青年的新机制。努力使每一个基层团组织、每一名团干部、每一名团员都成为带领青年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战斗堡垒。
4、求实求效,提升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服务水平。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是靠干出来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更是要靠实干精神、要靠实际行动。建设中原经济区给洛阳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服务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唯有求实求效,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心思真正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上,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带领青年取得更大的光荣。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方向不偏离,着力培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求项目之实,得持续之效,牢牢把握“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着力培养抓项目运作的能力,注重运作,突出运作,科学运作,勇于“持”、善于“续”,在持续发展中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牢牢把握“真学真干福民强市”这一总体目标,求为民之实,得合力之效,坚持以青年为本,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为民上来,任何时候心里都装着青年的呼声、青年的需求,在为青年服务的过程中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形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合力。
三、因势而为,积极投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战场
当代青年不仅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积极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广大青年唯有因势而为,自觉融入建设中经济区的时代洪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才能让青春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中闪光。
1、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因势而为、融入发展,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追求转化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行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原经济区上来,凝聚到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步伐上来,踊跃投身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潮流之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2、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注重学习、全面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需要信心和干劲,更加需要智慧和能力。青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作为责任、修养和追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要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要讲究实效,讲求实用,从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在持续学习中努力成为堪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任的中原儿女。
3、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广大青年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前沿,抛除满足现状的庸人思想,勇敢投身实践,创新创业。要有“立定潮头唱大风”的无畏气概,始终保持务实的精神、务实的品格和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前人未走之路,创前人未竟之业,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敢闯敢干的工作状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定目标信念,注重品德修养,以永不懈怠的追求、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超越的气概,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进程中创造青春业绩。
中原经济区起航 篇3
截至今年6月底,国务院一共批准了23个区域规划,其中,今年上半年批复5个,2009年批复10个。这些规划囊括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中,出台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根据已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区域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充分显示了区域经济在加快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部地区,面对国家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发展良机,其他五省都已找到自己的定位。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已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并获得批准,山西则谋求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唯独河南还没有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而河南曾提出过“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但均未跻身国家战略。
在“河南不能成为经济洼地,要挺起中部崛起脊梁”的呐喊声中,河南省发改委城市发展处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大中原”崛起的战略规划,拟申请国家战略,这个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已持续5个多月,预计8月成型。
据了解,正在制定的有关中原崛起的战略规划有三个“备选”切入点:一是“三化”协调,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二是“大中原经济区”,即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而着眼于整个中原地区;三是新型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城镇化的新模式。其中“三化”协调发展已经报上去,但“三化”并非一定是中原崛起规划的切入点,河南省发改委正考虑的另一个思路是,跳出行政区划的边界,建立一个“大中原经济区”,实现大中原崛起。在中原经济区中,将包括河北、山东、陕西等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
其中“大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战略规划中提出的一个比较新的思路。不过,河南此前已在大中原的范围内与其他省份开展了一些合作,但取得的实质效果并不明显。
早在1985年成立的“中原经济区”,是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作区内部各城市之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这是种松散的组织形式,难以形成较大的经济合力。
另一个跨行政区的规划是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市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河南省西面,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等,共同构成三省“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核心。
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要点》,明确表示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相关工作。目前,试验区各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旅游产业方面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区”,实现无障碍旅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联合推进,四市加大了交通、能源、电力建设上的合作力度。但区域内需要四市共建的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由各自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繁杂,效率低下。
业内人士认为,四市分属三省,各自又有自己的发展重点和规划,客观上形成一定程度的不良竞争和重复建设。一些事关区域的决策无法形成、措施无法实施、项目无法开展,产业布局也难以统一规划。
除此之外,河南曾提出过一些中原崛起计划,如“中原城市群”、“郑洛工业走廊”、“郑汴一体化”等区域规划,但因覆盖面小,内容单薄,不足以成为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是近年来提比较多的热点规划,“郑汴一体化”和“郑洛工业走廊”可以看做是“中原城市群”中的子规划。
30多年来,河南一直在谋求发展,提出的区域规划从未受到国家的青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河南究竟应该制定一个怎样的区域规划,使之能够真正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并把我省的经济发展纳入到国家的整体战略规划中呢?6月8日,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上,各方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围绕河南发展以及“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展开了专题研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河南必须利用好自身优势,出台一个发展规划,引领河南未来的发展,带动周边的几个城市,并与相邻省市的发展态势形成呼应。应该确立中原经济区的思路,突破地域的限制,突破产业布局的限制来制定本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并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些专家学者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出不同的观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建议河南走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选择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新型的工农关系应该是工业和农业相协调,城市和农村相协调。二是通过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带动新型的服务业。三是走工业和环境相协调的道路。四是新型的产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五是工业和城市化的关系。
“中原经济区在定位时,就应该明确要走一条新型的城市化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良性发展问题,在城市化的同时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战略部主任韩建方选择了城市化的道路,“这种模式不可能产生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因为那里的农业已被乡镇企业分割得支离破碎了;也不可能产生于西部地区,因为农业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又偏低;重任自然落在河南的身上。”
中原经济区 篇4
1.1 分析方法
本文将采用城市首位度 (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 、城市规模的分级分析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1.1.1 城市首位度
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二城市指数来表示, 它表示城市群中城市发展要素在其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理论上一个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为2时, 表明该城市群等级规模较为合理, 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合理;而首位度超过6就说明要素在最大城市过于集中, 城市群处于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
二城市指数法 (二城市指数S=P1/P2;四城市指数S=P1/ (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2P1/ (P2+P3+P4……+P11) , 其中P1, P2P3……P11为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 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比较简便, 而且容易理解, 但具有片面性。为了避免研究问题片面化, 再用四城市指数法和十一城市指数法来计算和分析。理想状态的城市群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为1, 可以通过对比, 看出中原城市群的首位度。
1.1.2 城市规模的分级分析
城市规模 (City size) 通常指城市人口的数量。以人口数量为准, 将中原城市群内所有城 (县) 市划分为超大城市 (超过200万) 、特大城市 (100—200万)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 (20—50万) 和小城市 (20万以下) 五个等级。然后总结出各个等级中原城市群城市的数量, 得出分级特征。
1.1.3 城市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
陈彦光、刘继生等学者认为, “城市群规模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城市的规模序列结构, 是指城市的规模结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呈现层次性分布, 它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分布状况, 反映城镇体系从大到小的位序与规模的关系。1949年捷夫 (G.K.Zipf) 提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 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表达:
公式中: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为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
但捷夫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式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公式中: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为最大城市的人口;Rr是第r位城市的位序;q是捷夫常数。
该公式为分形模型, 通过计算出来的分维值可以反映城市群规模的分布特征。
两边分别取对数可得:lnPr=lnP1-qlnRr
一般说来, 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帕雷托分布模式, 即公式:N (x) =CX-D
帕雷有托公式类似于豪斯道夫维数, 显然为一分为模型, 而捷夫模式与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而且D与q有如下的关系式:D*q=R2
上式中R2为相关系数, 表示线性回归的相关程度, 当R2约等于1时, 可认为D约等于1/q, D被称为帕雷托指数, 即分形维数。
当q=1 (D=1) 时, 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与最小城市人口规模的比正好等于区域内城市数目的总和, 此时该城市群规模结构分形良好。当q>1 (D<1) 时, 区域内城市分布比较分散, 人口的分布也不均匀, 城市群发育不够成熟, 城市首位度突出, 中间位序的城市数量较少。当q<1 (D>1) 时, 区域内城市分布比较集中, 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城市群发育比较成熟, 中间位序的城市数目较多。当q (D) 接近0时, 区域内只有一个城市;当q (D) 趋于无穷大时, 区域内的城市规模相互接近。
1.2 数据来源
1.2.1 城市首位度
因为涉及到区域范围内的十一个城市, 现将中原城市群内城市按照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行排序, 依次为:郑州市区、洛阳市区、平顶山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开封市区、漯河市区、许昌市区、辉县、登封、禹州, 如表1所示。
注: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2.2 城市规模结构的分级分析
选取中原城市群2009年23个城市的市区 (镇) 非农业人口数作为划分依据, 将中原城市群内的空间单元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五个等级。如表2所示。
注: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2.3 城市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
在中原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中, 采用中原城市群2009年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作为参照, 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 数据如表3所示。
注: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 计算结果与特征分析
2.1 城市首位度
根据表1中的城市规模和序列进行计算, 得出中原城市群二城市指数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82<2, 说明中原城市群的省会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 略低于正常值, 首位程度低于正常状态。
为了避免二城市法的片面性, 再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及排序计算中原城市群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 分别为:
标准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 而中原城市群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分别为0.78和0.74, 均明显低于标准值1, 可以看出, 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市首位度不高, 作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城市来说, 其首位度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起不到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2.2 城市规模的分级分析
根据表2中的数据将中原城市群城市划分为五大类, 如表4所示。
从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中原城市群内超大城市只有郑州, 数量占中原城市群县以上城市的4.3%;特大城市只有洛阳, 比例占中原城市群县以上城市的4.3%;大城市有平顶山、新乡、焦作和开封, 占17.4%;中等城市有漯河、许昌和辉县, 占13.1%;小城市数量较多, 有登封、禹州、济源、新密、新郑、巩义、长葛、卫辉、荥阳、汝州、偃师、舞钢、沁阳和孟州, 占中原城市群县以上城市的60.9%。整个中原城市群县以上城市规模呈现不均匀分布, 大城市及以上城市数量较少, 小城市数量较多, 城市体系发育不够成熟。
2.3 城市规模结构的分形分析
根据表2中的中原城市群县以上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据, 利用SPSS13.0将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形维数计算如下:将公式lnPr=lnP1-qlnRr中的点列 (lnRr, lnPr) 在计算机上作散点图, 然后用线性回归进行模拟, 得到以下结果, 如表5所示。
从回归结果不难看出, 相关系数R2=0.945接近1, 说明两者相关程度较高, 且q=1/D;分维值D则等于1/1.090=0.917小于1, 说明中原城市群虽然城市数量较多, 但分布比较分散, 人口分布不均匀, 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 很难带动城市体系整体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3 结语
3.1 首位城市发展较快, 但带动作用不突出
城市首位度的研究方法充分说明,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首位城市, 其首位度不高, 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是很强, 未能最优的发挥核心城市的增长极、辐射和集散的功能和作用。我国沿海较为成熟的城市群, 其核心城市的首位度都较高。如沪宁杭城市群的首位度为2.5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首位度为2.99, 而中原城市群的首位度仅为1.82, 小于正常值2。因此, 中原城市群要发展成为中部地区较成熟的城市群, 郑州的首位作用要加强, 首位度要提高。充分利用其交通枢纽地位, 在“中部崛起”政策的带动下,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扩大城市规模, 提升城市实力, 强化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 领跑中部崛起, 带动周围地区发展, 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3.2 城市总体规模比较大, 但分布比较分散
目前, 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共有县以上城市23个, 城市数量较多, 人口较庞大, 总体规模较大。但是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 分维值小于1 (正常值) , 表明中原城市群规模结构虽具有分形特点, 但和理想的规模结构相比还不太合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目较少, 中间位序城市数量不多, 小城市数量较多, 而且人口多分布在首位城市和大城市, 分布不均匀, 使得结构不够稳定。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强于集聚性, 使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松散, 直接削弱了城市体系的功能组织强度。
3.3 城市等级层次分明, 但结构不够稳定
良好的城市群体系结构应当符合“城市金字塔”规律。即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 其数量越少;相反则反。中原城市群有超大城市1个, 特大城市1个, 大城市4个, 中等城市3个, 小城市14个, 等级层次分明, 各个层次的城市都有。而人口多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底部中小城市的人口较少, 不够稳定。中原城市群应当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 加快小城市规模的建设和发展, 扩大中等城市的规模, 加强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 积极构建较为合理的城市群结构体系, 增强区域内的经济凝聚力和竞争力。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区划分也日益凸显, 作为我国中部重点开发区域, 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逐渐被提出, 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 那么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审视中原城市群也将是一个新的内容。城市群的规模结构一方面指的是其内部不同层次的城市, 另一方面是不同大小的城市, 即质和量不等的城市的组合。分析规模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等级关系, 及城市的规模特征。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规模结构
参考文献
法治保障,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篇5
编者按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时刻,为庆祝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十周年,12月10日,河南省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在郑州召开,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法治保障”这一主题,研究如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问题。
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保障的基础性工作
□省委宣传部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法规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必须首先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人们学法、知法、懂 法,为人们遵法守法和依法用法奠定法理基础;能够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提高企业依法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的能力,为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依托;能够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把法治精神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去,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各级宣传部门要积极会同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认真做好策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组织有序、统筹有力、运行通畅;各级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工作重点,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落实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根据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努力形成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又相互呼应、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
完善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之法
□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法律制度是经济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加强立法是破解发展难题和体制机制障碍的重要手段。破解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四道难题”,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省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履行立法职能。在刚刚 结束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战略支撑的主题,认真审议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这正是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局开展立法工作的具体体现。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和需要出发,把破解中原经济区建设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点,优先纳入立法计划和调研项目,适时制定、修订完善有关地方性法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建设中原经济区牵动全局,关系长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省委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决策,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使之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具体行动,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所在,也是围绕中心、站位全局、服务全局的使命所在。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省高级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和重要任务,是维护稳定、保障发展、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要以法治促和谐,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充分认识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 标准和要求,采取领导包案、个案救助等措施,运用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采取带案下访、预约接访、联合接访、个案救济等方式,全力化解涉诉信访。要大力推行全程调解、全员调解,积极开展诉前调解,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要全面推行巡回审判,把法庭开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及时解决群众诉讼难题,把矛盾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进一步推动圆桌审判方式普遍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其促进矛盾化解的独特优势。要进一步加大对弱势诉讼群体的救助力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司法文明成果。要继续充分发挥社会法庭在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司法民主、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法庭规范化建设,发展城市、行业社会法庭,扩大社会法庭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基层群众志愿加入到社会法官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群众首选社会法庭来处理矛盾纠纷。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和依法治省工作要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依法治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 策。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职能,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突出重点,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正确掌握批捕、起诉条件,不发生因错立案、错批捕、错起诉、超办案时限引发的恶性案事件。准确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依法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依法落实从宽处理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加强诉讼监督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诉讼监督的着力点,着重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认真落实“坚决、依法、准确、及时”的要求,突出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手段,注重监督实效,进一步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靠保证
□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建设和发展中原经济区,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意见》的部署,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我省《工作规划》。根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认真组织制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规划》,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各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明确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积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和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继续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避免制度建设过程中部门利益化倾向和借制度建设之机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四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切实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从根本上纠正不规范执法现象。五是要逐步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强化问责机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的监督功能,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建设
□省公安厅
全省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排查化解矛盾工作,深入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排解纠纷,化解矛盾,把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各类苗头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密切 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相关部门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减少对抗。要坚持抓早、抓小,依法妥善处置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案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针对社会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的特点,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创新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建立起精准高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要积极稳妥推进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贴近实战、贴近群众的警务机制,把警力向案件和事故高发地段、时段倾斜,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场查获率。要切实加强以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重点抓好对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店网吧等的管理,实现全方位覆盖,防止失控漏管。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消防管理,坚持事故预防社会化和严格执法两手抓、两手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事故预防体系,进一步加大管理执法力度。要围绕“降事故、保畅通”的目标,在确保交通事故持续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消防力量网络,确保火灾形势稳定。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优化法治环境
□省委党校法学部
优化投资的法治环境,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法治环境的核心要素。作为领导干部除了应当具 备一般公民和一般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外,还要具备与其领导职务相称的有关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具有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养成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既要有中原崛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有增强其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法律责任意识和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是有限的,而优质服务的吸引力是无限的,过去单纯靠政策来引进外来投资,推动开放的招商引资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资本流动的新形势、新变化,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包括为投资者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为投资者营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政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等,一切为投资者着想,一切为投资者服务,应当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宗旨。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诚实守信,执法公正,对法定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尽职尽责,依法积极做好,既要防止不作为,更要杜绝乱作为。三是建立和完善健全的外来投资服务体系。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公开服务承诺,落实“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与合作机制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部
国内外经济区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区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为此,仅就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统一中原经济区司法适用标准。要对区域内司法适用的标准,达成某些共识或意见,以指导司法适用;要使区域内司法鉴定机构准入资格、司法鉴定人员执业资格、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认定标准逐步统一;可建立统一的证据公开标准,包括证据公开的对象、范围和途径等。二是加强中原经济区司法协助。要重点加强中原经济区区域司法文书的送达与执行、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协助。三是最大程度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各地司法机关应遵循公平、公开与非歧视原则,公正司法、中立裁判、增强司法公信力;要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及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履行能力等及时调查、互相公布,克服司法信息不对称现象。
司法行政机关
要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省司法厅
中原经济区:在“十二五”腾飞 篇6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国兴;中原强则中部强,中部强则中国强。检索和梳理2010年的河南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是最耀眼和璀璨的一个。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首次被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带动中国中心全盘转起来,将拉动全国东西南北各枢纽带联运起来,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更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不仅情牵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将是中原经济区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經济区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原人民的“民富”追求: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这幅民生蓝图,让人心驰神往。
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发展乘东风。中原经济区关乎13亿人民的福祉,关乎中部崛起的大局,是其他经济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中部崛起的基地和重心,是我国科学发展战略的核心力和驱动力,是中国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助推器,是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是中原经济区几代人的奋斗目标,更是带动和促进我国后30年经济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原经济区的宏大构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在全省上下激起强烈共鸣。众多专家学者指出,河南发展走到今天,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恰逢其时。构建中原经济区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发展情牵党中央,中原经济区牵动总理心。1月22日,在河南省调研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即兴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总理一席话沸腾1亿河南人。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首次被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标志着“中国中原经济航母”正式从中部河南省起航;中原经济区不仅改变了河南省1亿人民,还将改变中国13亿人民的福祉。中原经济区从一个概念,成功地拓展和升华为发展蓝图,并纳入国家战略,其间无不凝结着实干精神。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说,“中原经济区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消息传来,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不管是专家、学者、商人,还是普通百姓,所有关心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们,对中原经济区未来的发展都有了更多的期盼。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优势明显、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河南全部和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等地区。他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形成国家经济在中部的一个新的增长板块,对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部产业调整意义重大,中部地区就是要为国家全局的发展多作贡献。
河南面临被边缘化危险 专家提议设立中原经济区
近几年,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先是长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也陆续划定。去年以来,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河南面临被边缘化危险。
在这样的形势下,地处中部的河南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在中部崛起中,河南应该充当什么角色、担当什么责任?这是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更引起了全国社科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河南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洼地’,我认为,一方面是河南本身创新思维不够,不善于推出新概念。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对河南的发展重视不够,对河南的发展研究不足,支持较少。河南地处中原,劳动力尤为充裕,河南人民最能吃苦,最能耐劳,这个地方不应该成为全国的经济洼地。”任玉岭说,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并推出了一些有创意的经济带和经济区。相比之下,河南的经济,包括周边中部地区其他省的一些地市,至今还没有出台新的发展战略,我们要思考如何把河南这样一个经济洼地填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非常必要。我认为,国家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河南省一定要有填补经济洼地的紧迫感,要集思广益、创新思维,推出一个中原经济区的新概念,力争获得国家的批准和支持,推进河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说:“在河南的周边,有很多已经制定好的规划。而位于中间的郑州,却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河南必须考虑,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也出台一个发展规划,引领河南未来的发展,带动周边的几个城市,并与相邻省市的发展态势形成呼应。我认为,应该确立中原经济区的思路,并进一步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发展道路。”
得天独厚、中通天下
目前,河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各省、市、区名列第一;京广高速铁路明年就要通车,若干年后“三纵两横”的高铁网皆在河南交会;郑州机场正在扩建,成为中部航空枢纽已成事实。这一切显然将把河南打造成为中国公路、铁路、航空的综合性交通中心。而这个交通中心的构成,无疑会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事实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多数与河南交界的周边地区,其发展水平比河南与其紧邻的地方要低。这就说明,河南这个主体是有能力向外延伸、向外辐射的,是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因此,中原经济区的构建不仅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还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中国粮仓”、“中国厨房”
如果说,得天独厚、中通天下的区域优势是中原经济区的第一大亮点,是其他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不可比肩的,那么其他经济区不可望我项背的则是,这里是“中国粮仓”、“中国厨房”。这是中原经济区的最大亮点,也是中原经济区的立足之本,即不以牺牲农业,特别是不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
中原经济区耕地1.9亿亩,占全国耕地的10%,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7%,其中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的50%。多少年来,大中原不仅养活了这里的1.7亿人口,还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责。
但是,众所周知,农业向来是个弱势产业,近几年河南的粮食尽管年年丰收,但是这里的农业生态依然非常脆弱,一旦老天发威不作美,谁能保证国人衣食无虞?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农业如何现代化?这是摆在祖祖辈辈中原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原经济区亟待破解的命题。
令人欣慰的是,这条路径已经找到。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不悖,城镇化与工业化并驾齐驱。工业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土地实现了流转,大规模的集约农业,效益更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自然更强。
转移出来的农民哪里去?当然要成为产业工人。而城镇化将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新产业工人,建设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三化”协调发展,显然成为破解河南不以牺牲农业,特别是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并能实现中原崛起的一条有效而可行的道路。
要将中原经济区建成现代农业“硅谷”
不论是站在国家还是在河南层面,人们普遍的认识是,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专家提出,建立中原经济区,除了要保障粮食安全外,不能就河南论河南,要明确河南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特别是在“中部崛起规划”中的地位。从中原崛起到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能给国家战略带来什么?
在专家看来,中原经济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以河南为主体的中部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农区,近几年来,我国有粮食调出能力的省份,除了东北平原两个省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在这一地区。”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表示,在中国,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之间有别,主产省和主产省之间也有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一个实际贡献大、发展潜能强的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高地或者说“硅谷”,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说,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拥有优越的农业资源,虽然目前该区域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是资源、环境保护比较好,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现在,国内粮食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果没有眼下的支农政策支撑,国内粮食的供应难以保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处处长郜俊玲分析,“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国家还需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原经济区要承担的粮食安全重任,是不可替代的”。
在这种状态下,重点谋划粮食生产,是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欧继中说,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河南调出的粮食,都是供人们食用的,不像东北的玉米、大豆,有一部分是饲料。可以说,离开了中部的粮食,全国人民吃饭都成了问题”。
构建中原经济区,保护中原大粮仓
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认识,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助于在陇海兰新经济带上再建一个战略支点,再造一方增长板块,进一步释放以郑州为中心、以京广—陇海为骨架、以中原城市群为龙头的广袤中原地区的能量,促进沿海沿江要素转移,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不仅解决了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省外调出粮食300多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王全书说,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联结以河南为主体的内陆平原农区,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统筹粮食生产,增强粮食稳定增产的内生动力。
王全书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最强、人口密度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资源优势,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大人力物力。
同时,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对河南原来的各种发展战略(如中原城市群建设)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与提升,形成一个更大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规划相衔接、与中原崛起需要相适应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中原崛起提供集聚产业、资本、人气、政策平台。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王耀则认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做到“战略定位和特色发展的无法替代性”。
“要使一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关键是如何使这一区域的发展规划突出唯一性,或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特色性。”王耀说:寻求差异,应该是定位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
综合型、重点发展类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研究》课题组组长欧继中说,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中原经济区应定位为综合型、重点发展类经济区。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分为两类:一是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发展类经济区,如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二是具有明确指向的、功能较为单一的试验类经济区,如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主要布局在中西部地区。
从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特征等条件看,在以河南为主体的广大中原地区设立综合类经济区,围绕现代化过程中“三农”问题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探索,意义重大。
国家已批准的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综合类经济区,又分为优化类经济区和重点发展类经济区。优化类是开发程度较高、面临着提升竞争层次、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进入比较成熟阶段的经济区;而重点发展类是目前处于成长阶段的、在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中原地区应设立重点发展类经济区,在现有基础上从培育地区增长极、优化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分工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政策助推。
河南这块古老大地,一定会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焕发青春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意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河南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是造福全省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随着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正在展现出蓬勃生机、美好前景。卢展工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懈怠,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应对挑战、破解难题,努力实现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注重持续,持续好的思路,持续好的做法,不多变、不折腾,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们要始终坚持着力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要着力破解群众之难、群众之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我们要始终坚持实干实效,推动“十二五”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干,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我们要始终坚持提升形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以发展凝聚力量、以正气凝聚人心,真正树立起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
中原经济区耕地1.9亿亩,占全国耕地的10%,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7%,其中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的50%。多少年来,大中原不仅养活了这里的1.7亿人口,还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责。
声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寄予厚望
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过不懈的奋斗,河南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所确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河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够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焕发青春。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中原经济区定会让河南焕发青春
建设中原经济区,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意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是造福全省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争取在今后十年这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使中原经济区有个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河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块中华民族的古老大地,一定会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焕发青春。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土地政策将给予中原经济区适当支持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河南人民是个大事!这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范围,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规划、落实政策上也将更加明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国土资源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一步将组织编制中原经济区的国土规划,进一步落实国家的相关战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赵振华: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标志
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规划》,首先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已经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体现,对中原经济区发展有关键性意义!其次,这也是对中原经济区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原则,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了国家制度依靠。再次,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来说,此举有利于保障河南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的附加值。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各区域的功能确定,都起到促进作用。
辅仁药业集团总裁孟庆章: 中原经济区将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亿万河南人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将助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毕竟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的多项人均指标都对全国人均水平影响很大。
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宋争辉 : 中原经济区将带动整个河南经济发展
既激动,又在意料之中。中原经济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将增强省内上下的发展信心,并将赢得国家更大的支持力度,从而带动整个河南经济发展。
网友“昨夜之灯”:马上过大年了,这是国家给咱河南的一个最令人欢喜的红包!中部崛起可期可待!
网友“点点繁星”:卢展工书记提出中原经济区之后,河南上上下下有了“奔头”,经过一年的齐心协力,亿万河南百姓的梦想照进了现实,“都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我们深爱这片古老的土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寄予厚望,相信通过中原经济区的带动,咱河南这列列车一定能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
洛阳读者郭宗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希望河南省各地各级经济开发区及新城区和其他经济区,能适当设置一定数量的“政府施政意见箱”,并指定专人管理,适时整理归类上报相关政府领导或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借以彰显河南各级政府的民本理念、民主意识、开明作风和务实特质。
此外,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梯次推进,逐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要建设特色城镇、绿色城镇、环保城镇和生态城镇,避免发生“空客房”现象。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强化建设利用和综合效应,确保多形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地市书记谈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上下衔接左右逢源
郑州市贯彻“上下衔接,左右逢源”的思想,将周边县市纳入郑州城区,作为一个大都市来规划建设。其发展的空间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心四城、两轴一带及网络化城镇体系。“一心”即郑州都市区,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上街-荥阳组团、中牟组团和航空港组团;“四城”指巩义、新郑、新密、登封4个中等城市;“两轴”是城市东西、南北向的城镇发展轴线;“一带”是指沿省级交通干线,由登封市、新密市和新郑市共同构成的城镇发展带。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辐射带动宜居宜游
建设中原经济区,洛阳确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布局:“一中心五组团四辐射”。“一中心”就是首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区。“五组团”就是加快中心城市区与周边紧邻的吉利区、新安县、孟津县、宜阳县、伊川县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四辐射”就是利用“一中心五组团”抱团发展形成的集合优势、集聚优势,带动汝阳县、嵩县、栾川县、洛宁县向心发展。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豫北支撑和辐射“桥头堡”
安阳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做到主动、乘势、有为。主动,就是在大局中找准定位,科学谋划,主动参与,积极融入;乘势,就是乘中原经济区建设之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有为,就是充分发挥安阳的豫北支撑和辐射“桥头堡”作用,促进豫北板块加快崛起。要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争做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战略支点。二是争做中原经济区的交通节点。三是争做中原经济区的增长极点。四是争做中原经济区的文化亮点。
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点
商丘将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集铁路、公路、民航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煤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投资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推进区域合作,把商丘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点。
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提升“两个名城”增强发展活力
漯河将由中国食品名城向国际食品名城转变,由中原生态宜居名城向中部生态宜居名城转变,创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更加注重发挥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做优做强食品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支撑产业;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再创体制机制优势,使漯河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活力之城。
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先行先试强力赶超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篇7
一、“三化”的内在机制与理论模型
1.“三化”的内在关联机制。
作为“三化”的核心,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 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工业化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生与发展为开端, 进而引起第三产业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城镇特有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作用下, 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 (包括政府) 等微观主体遵循决策效益最大化原则, 其区位选择必然向城镇集中, 从而推动城镇的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发展使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又反过来加速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助推工业化进程, 使城市的经济总量像滚雪球般地增长。同时, 城镇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集中地, 生产要素的聚集点, 经济、政治、科教、文化中心, 现代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枢纽, 也是城乡相融的载体和平台, 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整个区域, 包括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具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农村现代化互动协调发展过程。因此, 城镇化与工业化、农村现代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厂商、居民和社会组织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2. 刘易斯等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
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对上述“三化”的内在关联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20世纪50年代中期, 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 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模型, 后经拉尼斯—费景汉及乔根森和托达罗的补充完善, 逐步形成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从城乡联系的角度看, 这种模式主张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工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 由于城乡、工农收入的差异, 通过城乡联系, 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不断地吸收农业中的隐蔽失业的劳动力。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直接促进了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提高, 把这部分资金不断地用于再投资, 从而使发展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 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来。这样,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开始提高, 当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达到某一水平时, 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与工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相等, 在某一工资水平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也结束, 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就到了转折点或达到一般均衡, 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国家从不发达经济变成发达经济, 整个经济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
二、“三化”的约束条件及失衡表现
1.“三化”的约束条件。
“三化”本身存在着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但是, 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支撑条件:一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二是完善的市场体系。三是发达的城镇基础服务设施和合理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宏观调控服务功能。
2. 我国“三化”失衡的表现。
(1) 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约束下的“三化”失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及其户籍、产业、价格、土地、资金、就业、社保、教育等制度体系安排, 导致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 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二者共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 这是造成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突出、“三化”失衡的根本原因。
(2) 新时期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约束下的“三化”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改进,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是, 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在人口大国和经济“紧运行”的双重压力下, 我国多年来处于高积累——高投入——高速度——较低质量与效益的经济运行状态。这种仍然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表现, 是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的比较粗放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 及其导致的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片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协调。
三、河南省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
河南省对以“三化”协调发展推动中原崛起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 先后经历了探索起步、系统形成、拓展丰富和持续提升4个阶段, 积累和形成了如下经验。
1. 积极探索, 走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20世纪90年代, 河南省立足实际, 根据国家发展全局需要, 积极探索河南省的现代化途径, 从“围绕农业上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以农兴工、以工促农, 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双跃升”, 到“以不牺牲农业为代价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工农业互动协调”, 再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最终确立和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本途径, 探索走出一条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上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2. 与时俱进, 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新世纪, 河南省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很快, 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作为全国人口和农业第一大省, 河南省不仅城镇化的任务很重, 而且面临严峻的土地与环境压力。面对新环境, 河南省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考、新举措。
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赋予“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平台。
近年来, 河南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大势, 提出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核心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支撑促进中原、中部崛起, 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这为进一步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搭建了有效的载体和广阔的平台。2011年3月, 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被纳入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而进入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探索的崭新阶段。
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措施
1. 路径选择。
(1) 同步推进。“三化”统筹、同步推进, 就是把3者应有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 不断加强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的功能, 不断提升3者相互拉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能力, 不断增强工业化的引擎作用、城镇化的载体作用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开创“三化”高速、优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三化”要统筹、同步推进, 就要破解人口、土地和资金等突出矛盾和难题, 建立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机制, 创新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安家落户、社会保障和国民待遇等制度安排, 实现健康的城市化。二是探索建立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机制, 加强土地挖潜整治, 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率先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试点, 破解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难问题;以农地产权为核心, 积极有序推进农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有效利用农地,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探索建立城乡利用平衡机制, 完善城乡平等合理的要素流动交换关系, 改革土地征收制度, 建立合理的城乡金融支撑体系, 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2) 重点突破。在“三化”统筹、同步推进的整体思想指导下, 应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特征, 突出其比较优势, 实施不同的重点突破策略。郑州市以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区, 要建立以城镇化为内容的提升开发模式, 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突破, 带动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的各节点次中心城市, 必须建立以土地节约为前提的集约式开发模式, 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突破, 带动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其他腹地, 应建立以环境和经济安全为目标的保护开发模式, 以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突破, 带动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3) 共同富裕。“三化”统筹、同步推进和实施不同的重点突破策略的配套举措选择, 是实施相应的差别化区域政策, 通过合理规范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等差别化支撑手段, 保障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获得大体相近的经济利益, 逐步实现城乡和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 也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政策措施。
(1) 建设现代城镇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中心城市带动, 优先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 继续稳步提升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壮大县城和特色中心镇, 优化城市和空间发展布局, 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发展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 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让更多群众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2)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一要大力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产品结构及其企业组织结构,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使服务业和加工业有机融合, 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阶段的转型, 实现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二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提升核心竞争力。三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符合河南省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的同时, 关键是处理好二者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以实现“三化”的互动协调发展。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农业, 在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的基础上,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重要基础保障。二要加快建立粮食利益补偿机制, 保护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利益。三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四要建设绿色农业, 支持城乡居民健康、安全的现代生活。五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有效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4) 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市场化进程。一要通过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生产要素正常流动扫清障碍。二要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 培养成熟的市场主体, 使经济主体能够克服传统的乡土观念, 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支配自己的行为。三要建立服务型政府,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宏观调控。
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刍议 篇8
1. 资源多, 品牌少。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样。这里是中华寻根祭祖的圣地;创造了古老且秀丽的汉字;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汇集了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元素和特色。相对于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而言, 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品牌匮乏, 品牌建设不足, 旅游产品缺少品牌效应, 很多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处于蛰伏状态, 未充分发挥潜力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加之未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整体包装, 区域内尚无响亮、鲜明的整体文化旅游的主体形象。
2. 主导多, 参与少。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29个市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推动文化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均高度重视, 起到了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但很多企业仍然对参与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积极性不高, 过多依赖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去整合资源, 也不去自觉完善自身的网络化经营体系, 导致实际参与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受挫。目前, 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仅局限于旅游线路的合作, 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在合作中不能整合和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质和精神, 未能充分保护和利用自身独特的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 未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冲突多, 协调少。
经济区相邻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往往相差不远,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 通过资源的整合会吸引更多的客源, 增加效益, 否则两败俱伤。就目前情况来看, 共生的冲突远远大于利益的协调, 如“哄抢”历史名人。这种冲突由名人带来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旅游开发卖点和客源及经济效益导致, 当冲突超出一定的限度, 就是重复建设, 相互诋毁, 结果由于分歧和争执, 人们对这种文化旅游品牌的忠信度下降, 各方的声誉和收益受损。另外, 旅行社之间也有冲突:竞相压价, 旅行社与游客间、导游与游客间的冲突也不断。
4. 协议多, 落实少。
经济区文化内涵相近的部分省、市之间通过召开区域会议、签订协议以及备忘录等形式, 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整合合作。但这些协议在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得到真正落实的较少, 目前并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旅游区, 在文化旅游的品牌、信息、设施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效力有限, 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仍然没有区域共同的行动纲领性文件, 未建立统一的旅游合作组织, 不利于区域文化创新发展区的营造。
5. 内容多, 创新少。
整体上看, 中原经济区区域内, 空间范围较大、合作内容较多、层次较深, 所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 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协调众多方面, 因此发展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为了弘扬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创新华夏历史文明, 必须不断对发展的体系与机制进行创新, 因为所涉及内容的复杂性, 区域内文化旅游发展难度较大, 创新不足。
二、发展路径
1. 发展思路。
首先, 立足经济区整体, 研究空间分布, 优化资源结构, 寻找旅游资源的相关性, 以某项文化旅游特质为切入点, 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其次, 根据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对重要性, 确保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秩序和力度。避免盲目开发, 禁止开发需要保护的资源;开发潜力大, 但市场认知不足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注重宣传, 使得开发和需求同步增长;重点开发有深厚中原文化底蕴的资源, 整合其相关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最后, 各地需要加强区域合作, 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以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 形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增长极和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2. 发展模式。
认真凝练中原经济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民俗民风, 着力开发具有中原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 树立区域大旅游观, 整合资源, 在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信息发布、销售队伍、分销渠道、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要素方面, 实现包容性增长模式。通过这种包容性增长模式, 发挥中原经济区旅游核心区的辐射和外溢效应, 以文化旅游带动山水风光旅游, 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域的整合, 各市联合起来, 共享成功经验, 争取更大的突破;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各类景区之间都要具有包容性合作的理念, 相互推介、取长补短, 实现从门票经济到区域经济的转变, 共同打造一个包容性的无地理分布桎梏、无政策约束羁绊、无交通出行限制、无服务提供约束、无信息传递障碍的一体化的区域文化旅游大市场。
3. 发展机制。
首先, 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外溢效应, 强化中心旅游服务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 拓宽市场, 鼓励创新, 重视正面旅游形象的形成, 注重塑造强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其次, 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作指导, 在将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合理布局, 统一组织管理、宣传推广, 建立各城市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再次, 成立专门机构, 专项负责。由各级政府联合成立合作管理委员会, 全面协调区域内部文化旅游发展。最后, 打造一个包容性空间, 尽快建立区域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促进信息的共享;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加强郑州航空枢纽建设, 构建航空运输体系。加快城际铁路建设, 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衔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 打通区域内省际通道和对外通道。打通干线公路省际断头路, 连接各县城、重要文化旅游区的高速公路枢纽, 科学设计文化旅游专线, 增强城市至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 形成景区环线, 贯通四方, 实现景区之间交通的无缝对接和客源的无碍对流。
三、发展布局
1. 资源重整。
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又相近, 若能有效重整, 可发挥最大资源价值, 避免恶性竞争。重整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 突出特色, 合理定位, 避免重复开发, 提升相近资源的规模与品质;由政府统一规划, 规范景区审批, 推出整体文化旅游形象;政府部门和企业跨地域联手开发文化资源才能共享受益。故可以根据同质互组、异质互补的原则, 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 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如“黄河风情文化之旅”:三门峡黄河风景区—小浪底风景区—花园口黄河生态旅游区—开封悬河景观—菏泽黄河文化旅游, 体验其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产业集聚。
根据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形成具有特质的产品, 通过产业集聚, 取长补短, 互相协作,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强化核心区域城市旅游功能, 审慎又有魄力和创造力地打造产业集群区, 推动文化旅游要素的集聚, 促进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调整与发展, 实现区域文化旅游的无缝对接, 逐步带动相关市区边缘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如可以打造开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扩大汴绣、菊花、年画、小吃等文化产业的规模, 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与郑州、许昌、漯河、周口合作, 扩大中部中心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深挖焦作、阜阳、商丘、亳州、宿州等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开展深度文化旅游, 将中原经济区平原地区缺山少水的不利因素转化为优势, 促进整个区域的旅游乃至经济的发展。
3. 空间整合。
根据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市的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五个区, 根据各区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确定中心城市, 有选择性地进行不同的战略定位。北部太行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太极文化”和“殷商文化”, 依托自然景区, 烘托焦作的陈氏太极、邯郸的广府太极和安阳的殷商文化。西部伏牛山文化旅游区主推“唐汉文化”、“佛教文化”、“河东文化”。东部平原文化旅游区主推“道教文化”和“曹魏文化”。南部桐柏大别山文化旅游区主打“红色文化”和“圣贤文化”, 做强信阳的红色文化和南阳的以张仲景、诸葛亮、张衡等人为代表的圣贤文化旅游, 逐步带动驻马店等城市的旅游发展。中原中心文化旅游区以郑州为中心主推“禅武文化”、“北宋文化”、“商都文化”。依托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天地之中”、开封“北宋文化”、许昌“魏都文化”等开展中原中心区域合作。
4. 市场推动。
发挥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 来推动经济区要素地区间的合理流动, 各市应共同协作, 互相协调, 共同发展,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统筹规划指导, 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通过不同的定位吸引客源, 塑造文化旅游品牌, 为区域合作提供包容性的平台。各市间举办各种旅游展交会、论坛等活动, 扩大影响力, 互相提供信息, 交流经验。发挥山西的运城、晋城、长治, 河北的邯郸、邢台, 山东的菏泽、聊城, 安徽的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在区域地理方面的优势, 扩大经济区之外的客源市场。结合各自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目标市场的需求, 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方式, 主动积极推广, 提高影响力。除了走出经济区, 还要走的更远。扩大港澳台、日韩、欧洲、东南亚、北美洲等的市场份额, 提高知名度。在产品宣传上要针对市场需求, 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推进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和完善, 提升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
要想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就必须塑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首先, 对经济区整体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结合区域内各自的市场优势及资源特点, 应以“北宋文化”、“太极文化”、“禅武文化”、“殷墟文化”、“唐汉文化”、“商都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圣贤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 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确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应走出以往古建筑重复建设的桎梏, 升华文化底蕴, 创新文化旅游产业, 延伸文化资源的内延, 加深客户体验, 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把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以文化旅游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切实增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软实力”。
摘要:区域内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建设的文化基础, 也是中原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为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融合, 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对整体发展进行布局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窦颖颖.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1.
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篇9
近日, 国务院颁布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规划》明确提出,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位于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 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中原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构想 篇10
中原经济区范围及优势所在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我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批复的改革试验区(经济区)将近20个,如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这些经济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沿海及长三角经济区的高速发展,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相对明显。为尽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建立中原经济区意义深远。
何谓“中原”?从一般地理概念上说,“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全部、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等,但在世人心目中,河南最能代表中原。因此,“中原经济区”的范围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周边山西、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省的若干区域,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河南地处中部之中、中国之中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的优势也就是中原经济区的优势。河南人口多,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大省,河南达到小康水平,就解决了中国1/13人口的小康问题。河南是粮食大省,占全国总产量的1/10,特别是夏粮,占全国的1/4。不仅是全国人的大粮仓,也是全国人的大厨房。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把河南总结有十大优势:中之势,就是河南地处交通枢纽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根之势,就是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河南人民与全球华人血脉相连;正之势,就是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正根、正道、正宗、正统;和之势,就是包容、宽容、和谐、和睦;人之势,就是河南不仅是第一人口大省,而且必将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省,河南人还具有“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的良好形象;物之势,就是河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文之势,就是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农之势,就是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工之势,就是河南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提升的阶段;城之势,就是河南正处在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优势众多的区域里,经济总量连续数年占全国第五,但人均却处中下游的位置。难怪有人说,这些年中国腹地在塌陷,中部是洼地。是洼地,就需要填平,已塌陷就需要隆起。中原是中国的微缩版已人人皆知,那么,没有大中原的小康,何谈整个中国的小康?没有中国腹地的隆起,何谈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已引起中原地区1.7亿人口的共鸣。
市场竞争的全球性、规则性、创新性与知识性
全球性
目前,经济全球化日臻完善,且发展迅猛。中原经济区虽然身处我国内地,不沿海、不临疆,是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但其市场竞争的全球性越来越明显,参与全球性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要求越来越高。同样,在“主体经济地位、文化交流跨越、知识经济化程度、技术更新速度、虚拟经济发展”等方面要有突出的表现。
一是主体经济地位要显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须要突出其经济主体地位,即中原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主要经济增长点是什么?要发展哪些特色产业?在规划经济区时不仅要考虑本地区地理、人文、资源、市场优势,更要考虑国际市场竞争情况。中原经济区一旦建设完成,其产品、技术,包括自身都是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我国其他经济区在命名上就加以限制,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进行规划的,以免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
二是文化交流跨越要深厚。中原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在这种大变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要做好对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新文化的孕育,中西文化的融合,培育并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文化已迫在眉睫。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变化,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自主小农经济全被打破,促使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知识等流动加快,国家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更加频繁,中西文化、民族文化在交流、传播和碰撞中互相吸纳、借鉴和升华,文化交流跨越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融合越来越浓,成为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
三是知识经济化程度要提高。知识经济化是把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通过特定的、有效率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在创造、管理、加工、传播、交易、应用和物化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化为一种产品、服务、产业或智力资本和生产力的过程。中原地区长期以来以农耕、农业经济为主,形成了中原人憨厚、秉直的性格。虽然传统文化知识较为浓厚,但是,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观念和方式尚未形成。知识经济作为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模式,从其产生之初,就赋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巨大的推动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就应赋予和承担起知识经济化的重任,把知识作为经济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以提升知识经济化的程度,促使知识产权产业全面兴起,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四是技术更新速度要加快。中原经济区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的新技术形势。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知识倍增,信息爆炸,使技术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工具、新方法、新产品,提供了许多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开发了新能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有很大的变迁。农业经济时期的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和工业经济时期以资本为主的生产要素,逐步被现代知识经济时期的智力、知识产权要素所取代。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等新技术为主代表的互联网IT产业,囊括了所有国民经济生产行业和现代生活方式,一旦信息网络出现纰漏,整个社会将处于瘫痪状态。
五是虚拟经济发展要迅猛。虚拟经济也是现代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形式。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近年来虚拟经济发展迅猛,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中原地处中国的中部,虚拟经济并不活跃,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是弱点,也是优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提升的速度。经济全球化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如果加以引导和推动,加之现代高新技术的配合应用,必将引起人们对股票、债券等新型投资方式的重大投资,引起投资者对钱生钱的巨大兴趣。金融资本与知识产权资源的相结合,形成了加速虚拟经济的动力,知识产权最终将成为虚拟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保障。
规则性
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竞争规则不断出现,中原经济区建设要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断营造和适用全球经济发展的法则和规则。
一是技术垄断。跨国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进行技术研发,不断地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实施技术垄断,利用先进技术垄断市场,进而达到技术垄断文化的目的。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也日益明显和多样化。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此外,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行业等行业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发达国家均出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每年都在研究制定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协议、方案,以利于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保护和产业的发展。在区域或企业竞争中,一个没有知识产权筹码的区域或企业很难跟一个熟悉知识产权规则、拥有大量信息的区域或企业抗衡。
三是知识产权诉讼。发达国家一些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知识产权诉讼,成为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被诉讼的主要对象就是发展中国家没有知识产权和不熟悉知识产权规则的大企业。据悉,自2000年起,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中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第一涉案大国,近期美国针对全球的“337调查”中近40%涉及中国的大企业。
四是标准制订。跨国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制订相应的国际标准,利用标准参与市场竞争,作为克敌制胜的筹码。有些跨国公司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方法、工艺写入标准中,利用标准推销其产品和技术。
五是政府参与。政府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表现在市场机制的建立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上。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国家已经对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网络版权、网络商标以及传统知识、遗产资源、地理标志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的范围不仅是智力成果的本身,也是对智力成果源泉的保护;不仅表现对现行制度的改革,也面临着崭新制度的突破。
六是法律护航。目前,国际知识产权法规逐步形成,各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经常利用国际法和国内知识产权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关注一系列新的国际竞争规则,并加以应用,以促使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制订国内、国际技术标准和市场竞争规则。
创新性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不掌握科技创新最灵魂、最根本的东西,就掌握不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命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也要把创新贯穿始终,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是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去看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各地在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均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观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兴产业。中原经济区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特别是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发展创新之路,也是依据河南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特点所制定的。
创新思维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常规思维让创新思维占主导。有了创新思维意识,一个新的思路就能成就一个产业,一个好的思路就能发展一方经济。例如:著名的信阳毛尖茶,几千年来总以绿茶冠名,不敢越雷池一步。2009年12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指出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提出开发信阳红茶加工的新思路,给传统的信阳毛尖赋予一个“新生命”。从此,信阳红茶很快畅销大江南北,可与武夷山红茶银骏眉媲美!拉长了信息毛尖的产业链条。
知识性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已逐渐优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成为一种新经济和新优势。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及资本而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制胜关键,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制胜的标志。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产业强弱与否是衡量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因素。中原经济区要着重研究和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
这种新兴的知识经济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它能有效地创造、占有、传播和运用知识产权,能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能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提高资本运用效率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促使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展的最高级的经济形式。
中原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架构
近年来,河南省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和环境支撑,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政府和市场经济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和形成我省的后发优势,为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2008年11月,河南省颁布实施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实施知识产权经济发展新模式,这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必由之路。5年来,河南省在知识产权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优势企业培育方面、规模以上企业消除零专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河南省专利申请达43 442件,首次突破4万件大关,较上年同期增长27.5%。然而,职务专利申请量居国内平均水平,人均专利申请量更低,全省驰名商标拥有量,和具有市场潜力的版权产品数量偏少,96%的工业企业仍是零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风起云涌,知识产权战略不得不引起全省人民的高度重视。“五大体系、四项提高、三个联盟、二次转化”构成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新的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五大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地方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规章,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法机关的主导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将企业和个人侵犯知识产权的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使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积极探索建立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形成完整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完善,执法队伍健全,管理保护水平提高。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开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机制,或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合作体,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创造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高新技术向产业快速转化、开发项目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新型研究开发创新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筑适应中原经济区战略支撑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流转顺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并逐渐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是大力发展现代知识产权产业体系。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和金融工具,推动市场主体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创造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版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驱动力从资源优势向知识产权优势转变,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
四项提高:
一是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各级领导、企业家、经理人一定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要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世界之争就是知识产权之争,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时刻就会被市场淘汰。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就是要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和集聚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龙头企业。
二是提高知识产权文化水平。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科普设施,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文化水平。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热情,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三是提高知识产权投入。各级政府都要预算知识产权专利经费。企业也要有知识产权专项费用投入,使知识产权有效的经费中诞生、成长、壮大,最终创造价值。
四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三个联盟:
一是建立知识产权政府联盟。中原经济区建设涉及河南周边省份的若干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政府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要实现纵向贯通,横向合作,实现信息交流及时对称,保护、执法协调一致,尽量克服各自为政、地方保护的不良现象。力争做到信息流通快、执法行动快、调查处理快。
二是建立知识产权行业联盟。知识产权行业及行业协会之间要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尽最大限度地为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咨询、代理、专利查询检索及转让等服务,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频率。
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企业联盟。企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三项联盟的核心,企业之间要加强知识产权联盟,加大知识产权转让、授权、互通信息的力度,促使知识产权最快形成经济效益。
二次转化:
一是创新成果向产权转化。河南省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按照卢展工书记所总结的十大优势中唯独没有知识产权优势,如其说中部地区是经济的洼地,倒不如说是知识产权的洼地。河南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每年产生出数以万计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中形成知识产权的较少,产权化能力较弱,也就是说你的知识、智慧,很可能变成别人的知识产权。河南是文化大省,但文化产业不占优势;河南是全国人的大粮仓,但粮食的定价权不在河南;河南是全国人的大厨房,但食品标准不占主动权。
中原经济区 篇11
关键词:文化远见;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确定,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文化强国”战略之时。这一历史性的巧合,折射出巨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的吸引力、感召力的时代新声!紧跟国家文化强国步伐,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把“中原经济区”构设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推进的历史起点上,是历史赋予中原人的重大使命。
一、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认同标准、精神记忆和创造成果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人类正是在延绵不绝的文化创新累计加厚中,告别贫穷走向富裕、消灭混乱迎接秩序、远离平淡享受繁荣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就预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事实上,无论纵观历史,还是放眼现实,人类的竞争,本质上都是文化的竞争。回溯历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国家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但保守封闭的文化状态和思想观念束缚,却使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合力瓜分;而西欧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则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放眼现实,文化发展发挥着乘数效应。今天,文化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而且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文化产品是最高端、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产品;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绿色”“朝阳”产业。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裂变效益。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其发展就进入更高层次,就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民族或地区,就有无法阻挡其崛起的命运。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持之以恒的文化创新。文化大繁荣,可以兴邦,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搞不好,必然误国,处处受制于人。这一真理,同样蕴含在区域的崛起之中。
二、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巧实力,是综合发展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在国家层面上看,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渗透、贯穿和连接综合国力各个要素,而且是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历史关口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大家族中真正崛起的标志,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自然认可的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自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在地区层面上说,它是找准发展源头、把握发展动力、显示发展优势、争取发展主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是要复制东南西北的任何一种发展模式,不是模仿跟进别人已经走和正在走的发展道路,而是要在世界眼光、大局观念、科学态度的要求下,从中原作为古老中华民族摇篮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中华腹地四通八达的区域优势、优越的农田水利自然资源、现成的国家交通运输的枢纽、劳动力极其丰富的状况、以及最核心的国家授予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和机遇等综合因素出发,探索一条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创新发展道路。创新的探索需要在领导方式、发展理念、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敢于突破、勇于尝试,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必须给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发展上赋予更多文化的特质,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的更高层次的独特新型发展模式。为此,就要自觉地下工夫,把文化固有的理论号召力、理想拉动力、科技生产力、道德教化力、法制整合力、艺术感染力、价值选择力、信息先机力等,发挥到极致。
三、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的今天,“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自觉地把“中原经济区”放在国家“文化强国”大战略背景下设计,把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作为其崛起的时代起点;把精心依托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合力驱动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把着力构建低碳经济规模产业链作为“中原经济区”打造的战略重点;把强力推进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全面渗透作为“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优化的抓手;把拓展延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中原经济区”凸显的优势特色等。
为此,要下大力做好如下筹划:吸引大批国内外优秀科技、文化人才创业于中原;着力推进以文化为轴心的战略格局和产业重组;积极引领现有传统产业、产品不断注入中华文化、中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内涵;创新、调配、对接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与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引进拓展高技术低能耗绿色产业中构建起规模化低碳经济产业链;协调理顺区域内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结构,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筹建中原“信息谷”,为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拓展电子商务、政务平台,加快利用国内、国际电子贸易多种平台步伐;内引外联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入住中原;走出去请进来,加快与世界主要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关系……如此等等。总之,要把国家给的许多政策支持用好用足,在创新上取得不断突破,在发展上取得最佳效益。
总之,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中谋划“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史无前例的整体延展功效,是全体中原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鼓与呼 篇12
我认为, 在校大学生在期盼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 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鼓与呼。
首先, 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2010年暑期, 我到邓州市参加当地开展的“志愿增智”活动, 以挂职锻炼的形式深入基层, 参与新农村建设, 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次, 我还利用学生记者的身份, 发挥校园“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师生中积极宣传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决策, 在师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今后, 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 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推荐阅读:
中原经济区崛起09-29
中原经济论文11-26
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焦作篇11-04
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10-23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05-30
中原武术06-06
中原文化06-25
河南中原文化12-15
中原文化软实力07-08
中原民间文化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