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2024-07-04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精选4篇)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篇1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认识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起到了引领人们更好进行生产生活的作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的知识、思想、技术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更加广阔。

阐述和梳理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无论是促进人民的身体健康,提升文化修养,还是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人类诞生后,就逐渐产生了医药的活动。

如今流传的关于医药起源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伏羲、黄帝时期,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源头及主要发祥地。

一、中原历代先贤的.著作,对中医药文化的养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先秦诸子中,杂家和道家对医学,尤其是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影响较大。

杂家的代表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道家的代表莫过于老子、庄子。

而吕不韦、老子、庄子都是河南人。

吕氏,战国末期政治家,濮阳人;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周口鹿邑县人;庄子,战国前期的思想家,商丘民权县人。

老子和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顺乎自然、返璞归真的养生理论对后世也产生着深远影响。

此外,如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墨家创始人墨翟、杂家列子都是河南人,均有关于养生及相关内容的著作,对中医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原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一大批中医药名家

中原古代文明彰显着中原古代文化的灿烂,推动着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造就了众多中医药名家。

中原古代文化的核心偏向于儒家思想,是源于汉武帝汲取董仲舒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时期也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儒家思想将孝做为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仁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提倡人们将齐家、治国、修身、平天下做为人生理想,其中最高理想当为济世利天下。

医者,仁术也。

在古人看来,做官与行医,即良相和良医,本质是相同的――济世利天下。

因而掌握医术者,特别是儒士们把行医济世做为自己的义务,从而也诞生了一大批的中医药名家。

张仲景,河南邓州人,举世名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他本人放弃高官不做,潜心于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除此之外,中原地区还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医学家等[1]。

这些著名的医药学家,犹如璀璨的群星,指引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道路。

三、在中原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字,为中医药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记录和传播历史的主要载体。

汉字,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目前为止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起源为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2]研究甲骨文中汉字的几种主要形体,发现基本上是基于中原演变和定形的。

甲骨文的圣地坐落于美丽的河南安阳小屯。

在甲骨文中,存在着最原始的中医文献,记载有20余种疾病。

篆书,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

小篆,是秦朝李斯(河南上蔡县人)受秦始皇之命整理简化而成。

李斯的小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但统一了天下的文字,而且能够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大约产生于秦代。

蔡邕(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末年的大学者,也是书写隶书的圣手和大师。

楷书,萌发于西汉,到东汉末年渐趋成熟。

钟繇(今河南长葛县人)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楷书书法家。

宋体字与活字印刷术均始创于开封。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对今人研究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为东汉人许慎所著,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人。

四、中原武术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河南温县陈家沟为太极拳圣地,河南登封少林寺为禅宗祖庭。

太极拳和少林武术创造了灿烂的武术文化。

武术的比拼,难免导致肉体的创伤,武术伤科也就随之而生。

疾病的“疾”字,就具有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因此医学与武术犹如一对孪生姐妹。

少林伤科,继承了佛家伤科学的特色,有自己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在中医学为基础的大背景下,以经络气血的传输为理论依据;以穴道部位、脏腑经络为辨伤基础;以独特的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方、点穴疗法及正骨夹缚等为治疗方法。

它既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又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拓展了中医学,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武术与中医药的产生和形成均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发展、完善。

它们和中医药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五、历代入主中原的朝代对中医药的重视,促进了中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历代入主中原的朝代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北宋时期提倡“兴文教,抑武事”,因此政府对医药学高度重视,逐步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医药学发展,使宋代的医药文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多次修订本草,北宋政府就曾四次修本草;建立了各种国家医疗机构,例如在东京开封设立的“熟药所”,是我国最早的官方药局;建立全国医药学中心机构,注重选拔人才,兴办医学教育;组织编写《太平惠民局方》等多部药典;禁巫兴医。

以巫术为业的巫师,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着。

历代王朝几乎都采取默认,甚至肯定的态度。

直到北宋,政府实行了禁巫兴医的政策,多次颁布了禁巫的法令,为医学的发展肃清道路。

北宋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通过对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和地域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中医药地域的知名度,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带来进步。

此外,还需要需要加大力度来支持高水平中医药的研发项目,并提倡研发拥有自主产权的中药新药。

通过将中药新药研发与重大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期望在艾滋病、肿瘤、高血压、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从而达到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

[3]中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中原的民生产业是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也是一个为国富民强保驾护航的利国利民的产业,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敬生.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J].中医学报,,24(5):1-6.

[2]许敬生.中原中医药古代文明简论.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2009.

[3]许东升,赵海阳等.试论中原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J].中医学报,,29(8):1154-1155.

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篇2

一、造纸术与印刷术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我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后世因此公认蔡伦是纸的发明者。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成就, 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递手段。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 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西方国家的。公元751年,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 (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 , 结果唐军战败, 许多唐兵被俘, 其中一些士兵是熟练的造纸工人。于是阿拉伯人利用这些战俘在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开设了造纸工场, 所造的纸大批向欧洲输出, 中国造纸术随着阿拉伯人迅速传到欧洲。到十六世纪时, 造纸术流行全欧洲, 从此结束了欧洲人用羊皮作书写工具的历史。过去西欧抄写一部《圣经》需要三百张羊皮, 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 而纸张的流行使西方有了普及知识的优良载体,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了纸, 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埃及。欧洲人则是从埃及人那里知道和掌握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 根本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1458年, 德国人谷腾堡受我国印刷术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印刷术和纸的结合, 促使书籍大量增加, 改变了僧侣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 书籍不再是一种装饰华丽的玩物和学者的秘藏, 而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欧洲的学术中心由修道院转到各地大学, 欧洲的科技也从中世纪漫漫长夜中走出来, 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纸和印刷术为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十六世纪初,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反教会论纲, 能在四个星期内传编欧洲, 首次显示了纸和印刷术结合起来的威力, 纸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内部、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二、指南针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公元三世纪前后, 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 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北宋时期, 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 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 阿拉伯人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 并传到欧洲。没有指南针之前, 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 各国的远洋船队可以依据海图和罗盘测算出航线、航向和里程, 安全地行走于茫茫海天之间。可见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 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南针用于航海, 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欧洲人十分重视指南针的作用, 并在中国人罗盘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旱罗盘。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 欧洲人哥仑布和麦哲伦等几位航海家利用它开辟了新航路,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 刺激了欧洲的工业生产, 在亚、非、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 获得了巨额利润, 为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

三、火药和火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火药是我国唐代炼丹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明的。火药发明后, 首先被用于军事上, 中国火器扬威于蒙古西征。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 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 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 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蒙古人在西征中亚、波斯等地时连连取胜, 火器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阿拉伯人很早就从中国了解到火药知识, 宋、元时期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施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 最早接触到了火药。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由于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 (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的提炼技术, 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 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 建立起了伊利汗国, 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

火器的出现, 是武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恩格斯曾说,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 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 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在各国的革命和斗争中, 火器迅速发展, 并在战争中决定胜负。正因为如此, 资产阶级使骑士组织的封建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了。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向以其深远意义而在世界科技史上享受着殊荣。早在100多年以前, 马克思就曾经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杠杆。”诚然如此,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催命符, 是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助产妇, 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启明星。

今天, 我们高度评价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并不是要我们躺在伟大的历史丰碑下, 沾沾自喜, 盲目自大, 停滞不前, 而是要求我们应该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 充分弘扬中华先民的创造、创新精神, 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贡献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然观等。第三,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拿捏打等无不有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其中,如“平人不病”、“阴平阳秘”等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第四,中医的一些名词也受传统文化影响,比如枟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枠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脾胃者,仓廪之官,无为出焉„„”以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官制类比人的脏腑功能。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三、中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相面术、房中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医,很难设想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会延续下来,更难设想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医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中医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在传统养生防病中的作用

健康是一个永恒、令人高度关注的话题。《皇帝内经》就对养生保健有大量阐述:“与其教养治疗于后,不若摄纳归养于先”,“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尤其是对很多慢性杂病的调理保养,中医药已经或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医对传统养生防病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谈起中医养生,很多的人都想起它与抗病防衰,益寿延年有关。但是,中医养生究竟是什么呢?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理,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中有针灸、推拿、拔罐、气功、食养、药养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中医推拿的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通过用手法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推拿,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这种方法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改变系统机能,达到治疗效果。

就是利用用毫针刺激人体的穴位,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调整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状以及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等。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气功是我国中医上特有的一种健身术,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

一是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食养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适度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养就是中药养生是中医的传统特有药物,以植物类药物为主,通过特定方法熬制以后对人体的疾病有相当好的恢复作用,是中医的必备治疗方法之一。所以最关键是病人的身心调整、思想、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改善、健康改善。

无论是针灸养生、推拿养生、拔罐养生、气功养生、食养养生、还是药养养生,都是为了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身体健康。

浅析中医与中华文化之关系 篇4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奠定了中医文化的基础

挽救、保护、发展中医, 就不能不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中医相互印证、相互关联的中华文化, 主要包括:“两字文化”或“六字文化”。

有的哲学家将中华文化归纳为“两字文化”或“六字文化”。“两字文化”就是中医上讲的阴阳, 阴阳一词始于一张没有文字说明的八卦图, 就是两个符号, 阴爻 (一) 与阳爻 (一) , 原意蕴含着无极图, 无极为太极以前的朦胧状况, 它蕴藏着阴阳两气原始的气态, 这个时期还没有到太极时期, 典型的阴阳合抱的状况, 也相当于老子讲的“道” (相当于盘古开天地的“浑沌”状态) 。

二、“易”与“医”的关系

药王孙思邈说过:“不知易, 便不足以言医”。言医首先就是《黄帝内经》, 因为它是中国医学名著中的第一本“元典”, 它和“道”与“易”是相通的。所以, 有人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主干线, 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由此, 《黄帝内经》就是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主干线, 因为其基本观点源于《周易》, 又相互照耀, 即肯定事物的变迁, 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更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同样, 我们也可以从伏羲画的先天八卦图中悟出, 易与天准、与地准、与人准, 天、地就是自然法则。易字形寓阴阳、天地、日月、男女。它的含义简单说是一个简易 (吸引) 、变易 (中和) 和不易 (排斥) 的变化过程。变则通, 通则久。

讲“易”字, 易者平也, 平常心是“道”, 最平常莫过于“易”, 易者变迁。“不易”是永恒的自然法则。“易”的中心是讲变, 变是“生生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中华文化中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华本元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 五行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的相生关系, 如木生火, 东方属木、在人体五脏属肝, 火能生土, 土在中医属脾, 脾为后天之本。这和西医“脾”的功能完全不一样, 土生金, 金生水, 北方属水, 在人体五脏属肾, 肾为先天之本。还有五行相克的关系, 如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这又形成了一个相克的循环图。“五行”还有相乘、相侮的关系。实际上, 五行一词是后人加的, 最早始于东汉儒学经典《尚书·洪范》一书之中。书中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精辟的论述:“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四、关于“道”与“德”的学说

关于道, 目前仍很难下一个合适的定义。“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道德经》讲的第一段。“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这里面主要讲的是道, 这个道, 它既代表宏观世界的无限, 又象征着微观世界的无极。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以静制动和顺其自然的“天书”。顺其自然的意思不是不努力, 而是要顺应自然, 按自然规律办事, 它看着是静止的, 实际上里面在动, 是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以否定思维来表达的哲学著作。它用不确切的方法表达了确切之义。君子重德, 主张“不争之德”。因“德”是力的象征, 叫“德力”。佛教一个德字, 把佛法说完了, 由此, 过去人们称高僧为大德, 恰如其分。“德为品德之用”。我们知道, 中医讲心藏神, 一切念头从心生, 从心生到后面的果而结束, 这就是因果关系。人生走的过程就是走的这个“德”字, 德的多少也是缘。有了“德”就能“得气”。这种气, 是正气, 是浩然之气, 《黄帝内经》中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奏, 其气必虚。”

此外, 中医讲“天人合一”, 所以探讨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就不能不涉及到宇宙的一些其它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 有一个大学者, 有一句话, “四方曰宇, 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一词就是始于此。宇表示空间, 宙表示时间。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总体。宇宙里面95%是空间, 但空间不是一无所有, 而是充满着物质, 单凭现在的认识和科学研究, 还远不能完全解释其奥秘。

五、《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与中医相辅相成的结晶

前面讲了与中医相关联的几个内容, 不难看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主干线, 由此而产生的《黄帝内经》就成了中医学的主干线, 是中医灵活运用中华文化的典范。《黄帝内经》里面的大概内容: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素问》一共是24卷, 24卷又分81篇。《灵枢》是12卷, 但是也是81篇。《黄帝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

1.源于漫长的医疗实践。自从有了人类以后, 就有了对自己生理病理的初步认识, 它是人类在漫长医疗岁月里总结出来的。

2.它是受古代哲学体系的影响。《黄帝内经》的主要理论体系有: (1) 藏象学说; (2) 经络学说; (3) 病因和病机学说; (4) 病症学说; (5) 诊法; (6) 论治; (7) 养生学说等。

《黄帝内经》中又说:“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万之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也”。这个然其要一, 就是阴阳, 阴阳可以把世间万物都包括在里面, 万物归一的“一”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指离合, 不可胜数, 不出离合, 阴阳始终在一起的;二指一阴一阳, 言阴阳之道始于一体, 本于一阴一阳;三指阴阳变化之理, 合之则一。阴阳是《周易》的三角地带, 上面是太极, 这边生阴, 那边生阳, 阴阳合起来又归一了, 即能分能合, 四指太极, “天地定位, 日月运行, 寒暑往来, 阴阳出入, 升降浮沉, 是归为太极一气所生”。不管你是什么, 它最后都万物归一。

《黄帝内经》还对人体生、长、壮、老等生命过程做了精辟的论述, 突出了先天的理论渊源, 为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调了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并论述了肾精与五脏六腑之间, 相互转化为用的辩证关系, 为先天促后天, 后天补先天的主要理论根据。中医认为, 肾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讲文化也是本元文化, 也是阴阳文化,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六、现代中医与中华文化的灵活运用

前面讲了中医和中华文化几个直接相互印证和关联的问题。不难看出“医易相通”, “医易同源”的关系。因此, 可以说《周易》是现代科技和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也是中医的总源头, 唯木有本, 水有源。它们的思维模式集中于运动观、整体观和平衡观。就医易而言, 第一, 是运动观相通。《周易》强调的是圆道, 所谓圆道与中医的思维与整体观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都认为宇宙与人存在着圆的运动规律, 如太阳东升西落, 它有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 等等。太极圆是圆道的缩影, 是一种动态循环的整体观, 阴阳与五行学说渗透了圆道的观点, 是中华本元文化的两大支柱。第二, 是整体观相通。易中的“人—自然—社会”, 这三维观鉴定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维医学, 三维观的实质是整体观。《黄帝内经》原始的系统论也源于《周易》。即谓“牵一发则动全身”, 动态中的整体与协调, 易中的八卦和六四卦的系统模式, 对《黄帝内经》系统论的产生有着相呼应的深刻影响, 如中医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与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等。第三, 指平衡观相通。易强调平衡观, 强调综合对称, 易中的八卦都是相对称的, 如乾对坤, 离对坎, 震对兑, 这都是相对立的。中医的平衡观正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 它包括人体内外的平衡, 这个平衡也包括自然科学、人体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都要达到平衡。

阴阳的运动变化, 代表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 是自然界的总规律。阴阳在中医学方面的运用是这样的, 一是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外属阳、内属阴, 背属阳, 俯属阴, 腑属阳、脏属阴, 上半身属阳, 下半身属阴”;二是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无阴则阳无以生, 无阳则阴无以卦”;三是说明人体的阴阳变化,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因为它有一个转化的意思, 四是作为诊断和治疗用药的原则。若病人属内热之症, 就需用一些寒凉的中药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 中医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财富。千年无数次的实践证明, 中医不仅是一门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科学;是中国人对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 是最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和中国的《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同样重要。本着“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的原则, 中医文化的现代运用, 前景广阔, 创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学和中药学, 正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顺.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广州出版社, 2009.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何顺.老子[M].广州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卫生院临时工招聘启示下一篇: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