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区

2024-06-25

长三角经济区(共11篇)

长三角经济区 篇1

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发展中国家中, 钱纳里的研究规律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人均收入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 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 (1) 。本文将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区进行产业Á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一、长三角经济区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上海:随着经济持续增长, 对产业结构而言, 1978—1998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1999—2010年产业结构是三二一, 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绝对优势,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98—1999年进行交叉, 与第一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稳中有降, 即由1978年的4%降到2010年的0.7%;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即由1978年的77.4%降到2010年的42%;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 即由1978年的18.6%攀升到2010年的57.3%。

江苏:1978—1988年产业结构是二一三, 1989—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相当优势,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8—1989年进行交叉, 与第二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即由1984年开始的34.5%下降到2010年的6.1%;第二产业比重平稳下降, 1978年是52.6%, 2010年是52.5%, 2005年最高是56.6%, 1979年最低是47.3%;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 即由1984年开始的17.2%攀升到2010年的41.4%。

浙江:1978—1986产业结构是二一三, 1987—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占有一定优势,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6—1987年进行交叉, 与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无交叉关系 (1978、1979年除外) 。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即由1979年的42.8%下降到2010年的4.9%, 下降了3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 即由1978年的43.3%上升到2010年的51.6%;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 即由1984年开始的18.7%攀升到2010年的43.5%。

二、长三角经济区各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上海:随着经济持续增长, 对就业结构而言, 1978—1982年就业结构是二一三, 1983—1999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 2000—2010年就业结构是三二一, 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移。

江苏:1978—2003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 2004—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浙江:1987—2001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 2002就业结构是二一三, 2003—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转移。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三、长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将长三角经济区两省一市生产总值 (2) (3) (4) 汇总, 并核算结构如表1。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 对产业结构而言, 1978—1984年产业结构是二一三, 1985—2010年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演进。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占有相当优势,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在1984—1985年进行交叉, 与第二产业比重无交叉关系。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由1978年19.64%下降到2010年4.65%;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 由1978年61.27%下降到2010年50.13%;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攀升, 由1978年19.1%攀升到2010年45.22%。

四、长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将长三角经济区两省一市就业人数 (5) (6) 汇总, 并核算结构如表2。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 对就业结构而言, 1987-2001年就业结构是一二三, 2002年就业结构是二一三, 2003—2010年就业结构是二三一, 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转移。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转移。

五、长三角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产值实证性研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7) 研究, 其步骤为:

step1确定参考数列为X0={X0 (1) , X0 (2) , …, X0 (n) }, 被比数列为Xi={Xi (1) , Xi (2) , …, Xi (n) }, i=1, 2, …, n;

可分3个起点进行关联分析实证性研究:

第1个起点1978年改革开放。

1978—2010年按照关联分析方法步骤, 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57326;第一产业0.872009;第三产业0.811274。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而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要高出1个数量级, 并对经济总量有相当的影响。

第2个起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2010年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7397;第三产业0.806945;第一产业0.71371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分别属于不同的数量级, 第二产业对经济总量有相当的影响, 第一产业对经济总量影响较小。

第3个起点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3—2010年经计算关联序为:第二产业0.921144;第三产业0.85689;第一产业0.605545。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分别属于不同的数量级, 第一产业隔了一个数量级, 对经济总量影响更小。与1992—2010年相比, 第二产业影响在缩小, 第三产业影响在加大。

六、结论

1. 稳步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结构调整。进而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II结构调整, 最终实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

2. 努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并且注重高端部门的升级。

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的制造业。

4. 加快探索和培育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①陈景华, 吴燕红.建国60年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2) , 22-25

②上海统计局.2011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③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④浙江统计局.2011浙江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⑤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199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⑥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99-2011)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2012

⑦王学荫, 罗建军.灰色系统预测决策建模程序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 129-134

牛年伊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瞥 篇2

长三角铁路建设今年“牛劲”十足每天投资1.5亿元

2009年,长三角铁路建设“牛劲”十足。继去年完成346.7亿元建设投资任务后,今年上海铁路局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规模计划近600亿元,平均每天投资1.5亿元,成为经济“寒冬”中“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主力军之一。预计经过4年的持续努力,铁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将成为现实。

上海将建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日前透露,世博会博物馆已经立项。

据介绍,世博会博物馆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关于世博会的博物馆。其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共有3个展厅,分别展示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历届世博会的精彩作品,以及申办、参与和运筹世博会的内容等。这个馆规划为永久性博物馆,将随着世博会的发展,增加其后续内容,世博会组织还希望将其建设为世博会的研究中心。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对该馆的内容设置做进一步的细化。

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第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突破12.8万件,企业专利申请量接近6万件,均跃居全国第一位,显示该省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是江苏省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为12.8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43.9%,居全国第一。苏州为4.86万件,同比增长43.87%,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二。南通为1.41万件,同比增长55.59%,居江苏省第二位。南京为1.17万件,同比增长45.44%,居江苏省第三位。

二是江苏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26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36.33%,居全国第三。苏州5371件,同比增长15.11%,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居第一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南京5016件,同比增长47.01%,居江苏省第二位。

三是江苏省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授权专利量为4.46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40.37%,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08件,同比增长58.02%。苏州市1.82万件,同比增长99.52%,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三位。

四是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为5.97万件,同比增长54.3%,跃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江苏省年专利申请量超500件的企业达7家,超300件的企业达16家,超100件的企业达156家。江苏省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比2007年增加了64家,增幅达69.57%。

上述“四个大幅增长”,表明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正在成为江苏省自主创新的着力点,成为有效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举措,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表明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江苏省各地、各部门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州民企东风农机创佳绩拖拉机出口量全国第二

东风农机强势拓展国外新市场,抵御金融危机,取得骄人业绩。据统计,2008年,东风农机实现出口创汇6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这是东风农机外贸出口在前4年连续保持近40%年均增长率的基础上,又一次创下的历史纪录。

去年,面对雪灾、原材料价格暴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重困难,东风农机积极寻求新的客户和市场,坚持一年两次参加广交会,积极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如俄罗斯国际农机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农机展、乌兹别克斯坦农机展,并两次参加美国农机展。通过参展扩大了影响,结识了很多新客户。据统计,一年中,到东风农机参观访问的国外客户有260多批次,有很多已经开始订购东风农机产品。目前东风农机产品出口国家达到98个,客户数量达到210家。在南美的乌拉圭、亚洲的印度、非洲的摩洛哥等新兴市场,东风农机产品都有了批量销售。新市场、客户群体的增加为东风农机外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全国同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东风农机大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出口量均已排位第二,其中20~40马力轮拖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钢材市场回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回升

据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今年1月份浙江全省主要商品价格监测显示,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显现回暖迹象,其中钢材价格回升较快。

今年1月,浙江省钢材市场价格普遍回暖,较上月则有明显回暖。据对浙金钢材市场和华东物资城两大钢材交易市场价格监测显示,列入监测范围的54个钢材品种价格较上月48涨6跌,上涨的品种涨幅在0.73%~14.99%之间。

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钢材价格有所回暖主要是受前期价格。库存调整和节日因素的综合影响。经过此前半年的大幅下跌,去年年底钢价已经基本贴近成本运行,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

而且,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今年1月浙江省钢坯价格较上月上涨7.59%,且随着新增投资项目的逐渐开展,建筑钢材价格将会继续有所上扬,并会拉动其他钢材品种。因此预计2月份钢材价格震荡调整中有小幅上涨。

浙江省近亿元旅游消费券投向长三角

日前,继杭州市计划向外地客源市场发放4000万元旅游消费券、安吉计划将3000万元的旅游共享券派送给长三角地区市民后,淳安、桐庐等地旅游部门也将在2月底前向长三角地区分别发放超过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浙江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下周各县(市、区)方案全线出炉后,旅游消费券的优惠总额接近亿元。

桐庐县风景旅游局计划向长三角地区推出价值1000万元的旅游抵价券,面值分10元和20元两种,持券到景区购买门票可以直接抵现金使用,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等大景点都将纳入此项活动。

淳安县旅游局也将拿出10万张总价值在1200万元的千岛湖门票,向长三角市场发放。首批发放的地区为杭州和上海,除了通过旅行社向游客发放外,还将通过社区、学校等途径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除了消费券外,还有不少地方以旅游折扣的形式让利给游客。据悉,象山县旅游局从近日起至4月底将进行“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活动期间,景点门票4~7折,部分星级宾馆住宿费用为挂牌价4折。松兰山景区、中国渔村、石浦老街、象山影视城,农家乐、渔家

乐等景区都将参加此项活动。初步估计,这一活动将实现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门票和住宿优惠。

旅游业内人士分析,消费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旅游需求拉动将带动一系列其他的内需。桐庐县风景旅游局春节期间曾推出“用杭州市民消费券游桐庐,每100元可当200元使用”活动。

据桐庐县风景旅游局局长钱潮力介绍,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共有1300多人次使用杭州市民消费券到桐庐各景点游玩,“春节黄金周,到桐庐旅游人均消费在516元,市民消费券只占很小的比例。”他告诉记者,前来旅游的往往是一家人,门票使用消费券,但住宿、游玩、吃饭还是用现金支付;十几个人出游的大家庭,只有两三个用券的人。“可以说,市民消费券起码起到了1:20的放大效应。”

浙江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省接待的2亿多人次游客中,国内游客占绝大多数,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也占绝对优势。在外国游客出游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今年要实现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大力拉动国内市场,长三角市场更是重中之重。各地争相向长三角市场发放旅游消费优惠券,除了希望在淡季提前启动旅游市场外,目标更是直指明年的世博会。据了解,今年全省的旅游交易会也将首次移师上海举行。届时,省内各地将紧紧围绕世博主题,推出江浙沪三地联动的旅游产品。

五金城永康见闻“寒流”中传来报春的信息

春节过后,中国最大的五金制造业基地之一的浙江永康市企业纷纷恢复开工,招工市场一派热闹景象。截至目前,这个拥有近百万从业人员,上万家大小企业的“五金之都”,开工率已达到95%以上。当地政府和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充满信心。

正月初八,在永康市,可听到此起彼伏的企业开工生产的“开门炮”,客运西站附近的企业招工市场熙熙攘攘。市场内的10多家职业介绍所和企业临时设的摊位前,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

长期生产出口电动工具产品的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是企业最困难时期,他们卖掉了矿山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回笼了几千万元资金,及时转攻电动工具主业内销,目前在10多个城市开辟销售网点,今年获得了许多国内订单,可望保持6个亿的销售目标。

永康市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滑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及时出手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永康重视保护量大面广的协作小厂,分散大企业发展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永康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原因是大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时,为其配套的大量下游协作小厂可以分解大企业的资金风险。比如永康铁牛集团有近200家协作小厂,如果临时遇到1000万元资金困难,只要协作厂帮助垫资缓冲,平均每家5万多元,并不影响小厂的生产。

温州移动第一家3G试验网正式开通首批用户诞生

近日,温州移动的第一家3G试验网正式开通,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南站电信营业厅诞生了首批3G用户,这意味着温州移动通信正式叩响3G时代的大门。

在首批3G用户诞生发布会上,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向首批3G用户赠机,并进行使用测试。无论视频通话、在线电影,还是链接全球眼画面,都非常流畅,音质十分清晰。

据介绍,中国电信收购联通133/153CDMA网络之后,就立即着手网络升级改造,投入巨资打造3G网络,目前已在市区初步建成。建成后的网络将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游戏、视频、娱乐、影音,社区群体等移动互联网运用,让用户真正体验到中国电信“天翼”品牌“科技、创新,自信,时尚、活力”的个性魅力。

据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介绍,今年温州移动分公司计划在全地区新建3G基站600多个、室内分布系统近500个,投资超过10个亿,并计划于今年10月份完成温州TD-SCDMA(3G)网络建设一期工程。届时将实现温州城区、各县县城等重点区域TD网络的全覆盖,即到10月份,温州市市区和各县县城所在的移动用户都将可以体验3G高速上网、手机电视和视频通话等典型3G业务,享受3G的无线冲浪了。

据称,现在使用138、139等号段的市民今后加入3G网,原号码也仍然可以使用,无需更换,即将推出的188号段也是专门为3G准备的,但市民需要购买适用于移动3G网络的手机,目前一些主流厂家已推出一批适用双模手机。在资费上,届时移动会推出相关套餐,语音资费将比现行资费更便宜。手机上网方面,由于是根据流量计费,所以高速的网络也会带来更优惠的价格。

温企抱团打响“温州名购”品牌

为发挥在外温州人市场网络和温州产品两个优势,温州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建立100多个“温州名品购物广场”,以提升温州区域品牌,助温企抱团拓市场。目前,首个“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已于天津市麦购时代广场开业,康奈,保罗盖帝、北极新秀等20多个温州鞋服品牌均设有专柜。

日前,温企抱团亮相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也是“温州名品购物中心计划”的推广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以“展示温州名购,介绍温州品牌”为宗旨,依托温州名优企业和产品为载体,扩大温州名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整体提升温州区域品牌影响力。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为业界一场高规格的交流盛会,在中国零售市场有着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安徽省政府明确四项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日前,安徽省政府发出通知就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办动产资押贷款、仓单资押贷款、股权资押贷款、知识产权资押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

二是有条件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开辟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三是积极发展担保,再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全省担保体系。落实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政策。

长三角经济区 篇3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客观进程,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必经的历史阶段。经济一体化强调以主要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实现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市场竞争有序、分工明确[1]。除12个岛国和公国以外,目前全球已有17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议(RTA),有的甚至达到29个,参与率达90%以上[2]。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西三角等实力比较强的经济区。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早在1999年就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长三角目前区域格局已经很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合理,经济运行通畅,一体化程度较高。海西经济区到2004年才被完整、公开提出,海峡经济区以海西经济区为基础,起步相对较晚。受两岸政治局势影响,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十分缓慢。如表1所示,2010年沿海主要城市中福建生产总值倒数第二,仅比天津略高,人均GDP仅比河北省高。这说明福建是沿海地区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其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马俊如院士指出,海峡经济区建设应积极融入国际竞争潮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两岸优势互补,通过竞争性的合作,达到双赢目的,共同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创新能力[3]。王秉安、王侃认为,在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大东北以及海峡经济区中,海峡经济区竞争力居于中游,提出要达成共识,加强对两岸经济合作区、合作制度、城市联盟、港口体系、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4]。福建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叶飞文指出要推动城市群功能协调、创建两岸合作交流新载体、闽台投资贸易区和扩建对台经贸特区、优化产业整合、构筑共同市场等,实现其区域经济一体化[5]。在此背景下,我们可根据两岸的特殊情况,参照长三角经济区的建设,选择有效地措施,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2 两经济区简介

2.1 长三角经济区简介

长三角经济合作始于1982年,以1997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成立为标志走向实质性的发展阶段,2005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试点。它由1997年最初的十五个城市发展为现在“15+1+6”的二十二个城市,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22个城市为主题,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大上海格局”,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长三角经济区陆地面积仅为的全国2.1%、人口仅为11%,但生产总值却达到全国的21.7%,财政收入为全国的24.5%和进出口总额高达47.2%,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2010年,长三角正式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欲将长三角经济区打造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中心、国际竞争能力较强的世界级城市群[6]。

2.2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简介

台湾海峡经济区以海西经济区和台湾为基础,横跨台湾海峡,是中国惟一包含陆地和海洋的经济区域,国土面积为33.15万公里,为全国的3.08%[4]。它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福建、浙南、赣东南和粤东等区域,覆盖二十多个市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海西经济区发展十分迅速,2008年福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均达到历史最高,GDP首次超万亿,达到10863亿元;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沿海省市中排名第3位[7]。国务院于2009年5月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极大地促进了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如表2所示,福建省GDP总量自2004年以后一路突飞猛进,人均GDP增幅明显大于GDP总值。出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除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跌外也是快速增长,一产业占GDP总量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显著提高,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注:数据来源于2003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海峡东岸经济区即台湾地区1982至1987年综合实力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但2000至2005年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3.6%,四项指标均列第四,居“亚洲四小龙”之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台湾对大陆政策的影响,特别是陈水扁当局坚持“去中国化”,拒绝“三通”和直航,以政治拖累了经济[8];二是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造成台湾被边缘化的危险;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台湾2009年GDP增长率为-1.1%,失业率高达5.9%[9]。但台湾2011年GDP为31653亿元,人均GDP为136671元,分别是福建的两倍多、三倍多,综合实力仍较福建高。台湾制度体系比较完善、技术水平较高、资本充裕,管理经验丰富;福建劳动力丰富、市场大、自然资源充足、经济增长迅速。因此,两地有合作空间需要,为达到两岸的共赢,海峡经济区的建设势在必行。

2.3 闽台合作现状

(1)政治局势缓和,两岸经济发展迅速。

闽台合作经历了由非法到间接、合法、准直接、局部直接,2000年以来迅速深化。两岸2001年实现“小三通”,2008年实现“大三通”,开通的两门、两马、泉金三条直接往来航线成为海峡两岸手续最简、用时最短、成本最低的通道。“小三通”、“大三通”的实现不仅简化两岸的贸易程序,减少了交易成本,更是促进了两岸经贸合作,加速了两岸经济发展。2010年6月,两岸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两岸经济进入了合作发展、互利双赢的后ECFA时代。表1显示,从2004年至今,福建GDP总值和人均GDP一路扶摇直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福建GDP总值却突破10000亿元。福建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11054966万美元,较2002年(2839900万美元)增了将近3倍。福建2010年的对台贸易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48.58%。

(2)产业合作横向扩展,纵向加深。

闽台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互补性极利于两地产业合作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加深。目前,闽台合作领域由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深化,从农业到制造业的深入再到金融业、物流业等扩展,横向扩展线十分明显。在纵向加深方面,农业上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工业上台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大陆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投资热区,为台商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投资奠定基础,促进了两地工业合作水平分工规模的扩大。进入21世纪,台商向关联化、在地化、区域化投资方向的趋势明显,合作技术层次也进一步深化,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跨入,逐步形成一批集管理、研发、制造、财务运作、市场营销于一体的混合型分工模式的大陆台商集中区[10]。目前两地形成了“闽东南模式”的发展模式,这使得两岸合作效率更高,发展更迅速。

(3)合作平台不断建设,专业化趋势明显。

福建在“政经分离”策略的指导下,加快了两地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交流的层次。目前,闽台已经形成了“海峡论坛”、“5.18”项目对接会等综合性交流平台,建立了以科技交流为主的产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闽台行业科技交流及研发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以文化合作为主的闽台文化产业园、海峡两岸图交会、茶博会等平台,专业化趋势明显。尤其在农业方面,福建现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6个,并计划在福清、惠安、永安地区增设三个,逐步完善合作、推广和交流“三大平台”的建设。这不仅推动了两地行业的交流,还引发了台商的投资热潮。如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一季度新设9户台资企业,台商投资总额达1.15亿美元,注册资本0.5亿美元,外方认缴0.15亿美元,分别占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90%、63%、65%、36%。在工商界,闽台通过共同举办展销会和建设专业网站,不断深化两地行业协会间的对话机制[9]。

(4)两岸政策环境仍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台湾对大陆政策导致两岸的政治意识形态固化,阻碍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两岸的矛盾和冲突随着合作的深入逐渐增多。福建所具有的对台优势以及肩负着祖国统一大业使其不仅具有国家对外开放的所有优惠政策,还具有国家赋予福建对台经济的多项优惠政策。但一方面随着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环渤海等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特别是福建连接两三角洲,经济结构同质性大,互补性小,导致福建对台优势弱化,对台商吸引力相对减弱[11]。另一方面大陆投资优惠的短期性和台商所期望的投资优惠的长期性存在着“矛盾”深深地影响台商的投资动向。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势力的渗透以及台独势力的阻挠对闽台合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5)福建吸引台资的能力堪忧。

福建在初期是台湾投资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但2000以来,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等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江苏省2000年的投资比重为台商投资的48.01%,2004年前5个月达到58.92%,远超广东、福建[12]。如表3中所示,台湾电电公会根据城市竞争力、投资环境力、投资风险度、台商推荐度四个指标评出苏州工业区、天津滨海、重庆等地为2011年台商投资环境前十名的城区。而福建省在前十名之外,且仅有厦门岛内在“极力推荐”之列。相比于05年和09年,福建投资环境有所下降。据台湾当局“投审会”月报统计,1991年~2009年7月份,台商对大陆累计投资总件数为37385件,总金额约为781.05亿美元,其投资主要地区分布如图1所示,福建省吸引台资累积量远远低于江苏、广东、上海[9]。就福建而言,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中心城市定位不明,区域合作不协调,产生地方保护、设置重复等问题。同时,以福、厦、泉为中心的都市圈规模较小,向外扩张缓慢,辐射能力不足[13]。二是大型港口筹建滞缓,海运开拓缓慢,铁路规模小,漳州等主要城市仍无民用机场,公路网向外辐射低等问题[9]。三是产业水平和垂直分工的不足,区域分工不明显,片面注重高速度、高产出,整体缺乏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度高,如福建三次产业结构与浙江趋同度高达0.9945[9]。四是福建具有“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初级劳动力充足,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而高级人才比重更低[14]。福建2011年紧缺急需人才涉及21个重点产业或行业,主要涉及61个领域、156个岗位和762个专业[9]。

3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及不足

如图2所示,研究主要通过决策主体、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科技人才、产品市场一体化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对长三角经济区进行了论述。

3.1 决策主体一体化

自然状态的都市圈协同效率最大也只能达到44%,因此要提高协同效率,就需要人为的干预,而成立权威行的协调机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15]。长三角地区此前包括苏、沪、浙三个省市,行政单位众多,关系极为复杂。根据这种情况,长三角经济区成立了高层协调机制,其成员主要由各省市最高领导组成,加强了各方对话,促进对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通过制定各方共同遵照的规则进行约束。例如,长三角经济区建立了每年一次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协调会议制度、“长江发展论坛年”会以及沪苏浙经济发展座谈会等经济决策形式。

3.2 基础设施一体化

上海市积极发挥其领头人作用,苏浙等地甘愿成为配角,积极与上海市实现对接,协调发展,定位的明确改变了上海市与江浙两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居高不下的局面,为长三角地区间经济互动奠定了基础。如杭州2007年提出“办好西博会,接轨世博会”的口号,要与上海市实现全面接轨。同时,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路、铁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且密度均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实现了以上海为中心“一小时圈”、“两小时圈”的交通圈[15]。上海浦东、南通兴东等国际机场和小型机场组成了完善的空中交通网络,形成完备的海、陆、空交通体系。长三角2004年就已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港、舟山港等为辅的港口群,其中上海港内外贸易货运量达到3.8亿吨,超过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二大港。2005年,长三角地区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通关一体化的模式,营造出“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16]。目前,洋山港、东海大桥、浦东磁悬浮铁路等工程陆续建设与建成,成为长三角地区基础建设进入“前瞻型”发展阶段的标志。

3.3 产业结构一体化

苏州、无锡、常州早期由于产业结构雷同,被称为“三姐妹”、“三胞胎”[17]。长三角实施产业错位发展与产业分工协作,逐渐改变了这种现状。长三角一是强调传统产业周边化;例如上海纺织工业从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25%下降到8%左右,而长三角周边地区某些城市的纺织工业比重上升到25%。上海的轻工业、化学工业和普通机械工业也出现了这种趋势。二是强调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协调发展;据研究,舟山、嘉兴、湖州、绍兴、南通5市兼有工业化早、中期的特征,上海兼有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特征,宁波、常州、镇江、扬州、泰州5市主要处于工业化中期,南京、杭州、无锡、苏州4市工业化后期的特征明显。这些城市根据工业化程度选择不同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分工协作,形成众多完整的产业链。如宁波、常州等选择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海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等产业[1]。这种垂直式的分工与协作使各城市优势互补,大大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4 科技人才一体化

长三角拥有的科技人才是全国科研所1/7,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全国的1/6,高中级科技人员为全国的1/5;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省级21个[15]。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建立了众多技术和人才市场,吸收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的人才。而上海高校在苏浙两地设立硕士生、博士生实习基地,与当地共同研发产品并投入生产;与各地区联合培养MBA,以推进长三角人才技术一体化。2003年,长三角地区签订《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和《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研究。信息化方面,长三角2008年8个城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值为0.703。其中,上海居首位,为0.866;苏州、杭州相当,次于上海,三省市信息化水平均高于平均水平[18]。同时,长三角权威资料中心的建立使得长三角经济区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它主要整合各城市信息资源以供各城市管理部门正确决策。

3.5 产品市场一体化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有50%左右的商品在苏浙两省销售,苏浙的工业产品20%以上销往上海市,而且上海对外贸易商品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提取[1]。2008年年底正式签署的《苏浙沪工商行政管理联席会议备忘录》标志着长三角率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逐步消除市场政策差异,向市场一体化迈进。苏浙沪旅游业的合作较能体现这一点,它着力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旅游市场格局,采取独立、联合、参股等方式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和虚拟联合体。长三角地区于1992年、2003年分别以“江浙沪旅游年”、以“同游江浙沪、阳光新感受”为主题举办旅游活动;苏杭于2003年签订有关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天堂之旅”品牌;苏沪浙同年7月份联合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并于2007年联合推出了全国旅游业首个统一标准《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设置规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大大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3.6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经济区在国内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例如,长三角地区各行政单位积极缔结的“宣言”、“意见(向)书”和“协议”等形式的合作契约,注重内容而缺少原则约束,没有有关违约后惩罚的规定等,其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各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上的在各方事后没有落实有关契约的条款时很难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实现对各方的有效约束[19]。同时,在城镇协调方面,功能定位仍然不够合理,分工仍不明确,存在着行政区经济现象,地方保护严重;在基础建设方面各城市间还存在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三大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有待加强;在市场体系方面,各地政府着眼于本地区利益,保护本地区产业经济,通过税率控制、技术壁垒等方式导致市场分割,妨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自主创新力度不够,经济粗放型特征明显;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4 对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启示

4.1 优化政策环境,增强竞争力

目前两岸政治局势的缓和,福建一方面要加强与台湾当局的对话,建立闽台高层对话机制,就某些重要事务早日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两岸交流的新载体,继续扩大由政府支持的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减少以至于消除两岸的交流障碍。同时,福建省要加强对关税等优惠政策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的建立,完善对台“合同法”、“投资法”、“仲裁法”等法律的制定,将有关政策落实到实处,保证台商的利益,营造“亲商”氛围,增强对台商的吸引力,提高投资环境,从而形成政治带动经济,经济推动政治的循环模式,为祖国大统一打造良好的基础。

4.2 确定决策主体,完善合作制度

决策主体的确定能够加强各方面的协调,提高相互合作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海峡经济区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不同运行模式更需要成立共同的协调机构。因此,建设海峡经济区首先要实行“政经分离”,在发挥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类似于长三角联席会议的权威机构对闽台双方进行协调,加强两方的交流和决策,自上而下地促进决策的实施,使双方明确竞争规则,合理进行资源、利益和成本的分配,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其次要扩大厦泉漳城市联盟市长联席会议成员,将江西、浙江等部分城市纳入其中,共同决策,推动海峡经济区建设。同时,完善法律建设,加强法律约束,增添违约责任条款方面的规定等,使“法治”大于“人治”,保证“意见”、“协议”等条款的落实。

4.3 加强城镇建设,完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在建设海峡经济区城市群时需注重三方面,一是要根据福、厦、泉、汕头、台北等中心城市的自身优势,明确其功能定位,其他城市则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加强相互间对接与协作,避免区域间资源争夺、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科学规划海峡经济区区域空间,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三是加强福、厦、泉等中心城市的建设,加快对外扩张速度,提高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公路建设上,要以“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为指导,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早日完成纵贯全省、全面对接两大三角洲的南北“两纵”运输大通道及北京经福州到台北、拉萨经湄州湾到台中、昆明经厦门到高雄“三横”运输大通道的建设[20]。港口建设上,一是推进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三大港口群快速形成,明确其功能定位,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服务周边地区;二是要参照长三角,建设通关一体化模式,设立港口管理局,简化转关通关手续,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货物的快速流通。在航空方面,要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科学规划机场建设,完善机场空间布局,合理增设机场数目。同时,要促进公路、机场、铁路和港口的对接,完善运输体系,形成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4.4 产业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

台湾2006年三产业的比重为1.5:26.8:71.7,福建2009年三产业的比重才达到9.7:49.1:41.3,根据涅兹等划分工业化的标准,台湾当时已经达到了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福建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21]。因此,福建需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双方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合作。首先农业合作中,一要注重两岸农业优势互补,着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提高加工率和加工层次,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二加快六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侧重“一园一特色”,引进良种及技术,注重产业链条的配套和延伸;三加强农业合作研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联合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台湾部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向岛外专业,福建这方面水平较台湾低,双方要形成梯度互补,进行对接。再有服务业,台湾2005年服务业比重将近70%,已接近美国(75%)的水平[22],福建在2010年才达到39.7%。因此,福建要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并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最后,闽台双方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合作,主要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加强对核能、风电、光热、生物能源等的共同研究与开发。

4.5 建设人才技术一体化,加强信息共享

在人才技术方面,台湾地区具有“橄榄球”形的人才结构形式,初级劳动力和高级人才都严重不足,而中级人才相对较多[17],这与福建省呈“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存在互补,两岸又同时存在高级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闽台一方面需要在两岸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上实现两岸人才互相补充;另一方面两岸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联合办校等方式培养高级人才;同时,推进闽台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以及两地科技人员的交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人才与科技的对接。在信息共享方面,闽台双方要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设网络化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加强对农业、企业、服务业、科技、物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信息共享,特别是加强对农业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建立,突出其特色,为闽台合作信息提供支持。

4.6 推动旅游合作,探索两岸共同市场

台湾气候风土反差巨大,地形地貌变化明显,人文景物壮观,生物资源丰富,而福建具有“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远”的旅游资源”[23],丰富差异化的旅游资源使得双方极具有合作的意义。因此,旅游业合作上,一方面加快八大片区四大精品线路的构建,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开发,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另一方面要构建闽台旅游双向交流管道,协商闽台旅游业的发展的问题,探讨合作机制,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旅游市场格局。在2010年,福建对台贸易总额达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103.89亿美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24]。贸易额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决策主体的确定、基础建设、产业机构调整、人才信息的支撑,将会大大推动海峡经济区市场一体化进程。萧万长教授认为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三通直航和两岸经贸正常化成为现实;第二步实现类似FTA或CEPA经贸互惠协定的签订;第三步则建立关税同盟与货币同盟[25]。目前,福建和台湾地区经贸关系逐步正常化,并且在2010年签订ECFA,这将会大大促进海峡经济区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5 结语

自2000年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减少了闽台合作的障碍,为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奠定了基础。但是海峡经济区起步晚,两岸政治体制不同,各项标准相异,而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经济区恰好为此提供了借鉴。参照其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时要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确定决策主体的基础上,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完善交通网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信息共享,推进产品市场一体化,使海峡经济区早日成为现实,实现闽台双方的共赢,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摘要: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分析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现状、特征及经验,论述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促进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具体途径,建议在优化政策环境和确定决策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台湾海峡经济区城镇、交通、人才科技、产业信息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产品市场一体化,加速推进台湾海峡经济区一体化。

长三角经济区 篇4

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在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的基础上,大力倡导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的联合、整营。在一些战略性产业领域,提倡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兼并活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能使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有效地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通过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改善企业间过度、无序竞争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各城市间的产业关系,增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产业结构。

制度取向

(1)改革GDP体制与政绩考核制度。第一,GDP指标只衡量行政辖区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已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将经济增长的统计框架由单一的GDP体制变为GDP与GNP双轨制,将属地原则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更加灵活的属地和异地并存的税制。第二,中央政府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除了考核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对其在社会管理、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成绩的考核,以引导其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经济区 篇5

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动荡中谋求更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成为两大传统制造业基地突破增长“瓶颈”的转型升级平台,面向海洋寻求全球经济的制高点。长三角地区再次显现出中国经济最活跃区块的能量与锐气。

“一体两翼”勾勒长三角“蓝色经济”版图

屹立于中国东部人海口的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海洋经济的先行者。国内外经济普遍趋紧,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长三角海洋经济带显示出推动转型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于2011年12月23日宣布,继2010年超越新加坡夺得集装箱吞吐量世界冠军后,2011年又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世界纪录的国际大港。在世界经济复苏受挫、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上海港屡创佳绩,离不开长三角地区众港口源源不断的货源喂给。时至今日,长三角地区已拥有包括上海、宁波、苏州、舟山、南通在内的十余个亿吨港,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地处长三角“南翼”的浙江对上海同际航运建设形成强力支撑。我国的7条主要国际海运航线有6条途经浙江舟山海域,依托宁波一舟山港的吞吐能力和深水岸线资源,长三角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大宗商品的战略储运基地,并形成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及金融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在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及所辖lO多个县市,明显感受到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来形成开发的热潮。连云港“大港口、大航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基础设施瓶颈迅速破解,海内外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在盐城,大丰港二期工程建成通航,滨海港深水码头、射阳港快速推进。在南通,江海联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洋口港10万吨LNC码头和10万吨级北航道工程相继完工,吕四港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国家级新区呼应推动海洋战略进程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使其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不仅意味着浙江有了新的增长极,也给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拥有1390个岛屿的舟山被称为“千岛之城”,包括了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海岛。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交汇处的舟山群岛,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的主要港口形成了等距离扇形辐射,成为我国蓝色国土的重要“坐标点”。

据了解,目前浦东新区正设想与舟山群岛新区展开合作。长三角地区已经日趋成熟的国家级新区将与最新设立国家级新区携手,在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教育等方面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事实上。带动区域发展原本就是这个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被赋予的职能。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不仅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基于这一功能定位设立的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目标是,逐步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在2011年5月批准在江苏连云港设立的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成为东部地区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连云港吞吐量中60%来自中西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俞向阳说,港口通过能力增强后,大幅降低了中西部货物的运输成本。连云港港近年来相继在洛阳、西安、西宁、郑州等地建立了11个集装箱场站,开通5定班列服务中西部客户。而根据国务院此前已经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连云港要成为带动中西部、辐射东北亚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新兴产业依托海洋“弄潮”

要抢占海洋经济的制高点,除了做强传统产业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在此方面,长三角地区堪称“弄潮儿”。

今年12月,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海浦东的临港新城揭牌。作为上海海洋经济的核心区,未来浦东将逐步摆脱对传统码头装卸业务的依赖,驶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蓝海域。在揭牌仪式上,包括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海洋能源研发中心和海洋工程产业基金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集中落户。

“这意味着浦东的海洋经济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途。”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朱嘉骏表示。

在江苏,连云港近两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76%,利税率保持全省第一,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1/3。南通去年组织了两次共5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000多亿元,推动了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盐城去年建成陆上风电70万千瓦、滩涂地面光伏电站70兆瓦。

而从浙江舟山群岛薪区的规划建设进展来看,长三角以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愈发清晰。由浙江大学与舟山市政府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眼下正在舟山摘箬山岛兴建。建设项目包括海洋科教实试基地、海上技术公共试验场、海洋科技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等。2013年初步建成后,其将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放并提供相关的试验技术支撑服务。

“中国海洋经济正在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密集型转变,区域间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说。

长三角城市用地经济效率评价 篇6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方先知 (2004) 针对土地利用各种类型的特点其用地效率的不同问题, 提出了适合多种评价要求的用地测度指标。该指标体系重在考虑土地的可转化性, 探讨指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法, 对多元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汪群芳 (2005) 选取单位城市土地GDP产出、单位建成区土地GDP产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总产值和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指标, 对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如何判断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性, 近期已有学者尝试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城市用地经济效率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王筱明等 (2005)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方法, 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宋国军等 (200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 最终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当的结论。

总体上看, 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主要包括利用投入产出比、单位GDP和容积率等单指标方法和因子分析、AHP等多指标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最优方法内生确定各种投入要素的权重, 适合城市内部复杂的经济体和各种要素的投入产出之间的评价, 是对单指标和多指标方法的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构建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 对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为长三角各地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一、方法介绍与指标选择

(一) 方法介绍

DEA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不同样本土地利用生产集的最小凸锥, 边界是土地利用实际生产前沿面, 把每个城市土地样本的生产可能性同这个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 得到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实际测评过程中, DEA是充分利用数学规划模型中比较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 将分析结果分成两类:效率有效和无效, 计算出效率无效的DMU的相对有效性的程度。

(二) 指标选择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以及该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 同时指标体系的构成要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形成要素的主要方面, 并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本研究土地利用的输入指标选取城市土地使用面积、资本的投入和劳动者的数量来表示, 其中土地的使用面积用建成区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来表示, 资本的投入以市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表示, 劳动者投入用市区单位劳动就业人口 (单位:万人/平方公里) 来表示。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指标选择了地均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地均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和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来表示。

二、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一)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析

2007年, 在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的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评价中, 土地利用完全有效的为10个城市, 占40%。土地利用整体有效较高, 整体平均水平达到0.89, 其中长三角内浙江城市土地利用有效性整体略高于江苏, 其中浙江的11个城市平均有效性为0.915, 江苏13个城市为0.859。在长三角内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异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土地利用完全有效, 利用效率数值1, 包括10个城市: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温州、金华、台州、丽水。其中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是苏南沿海、沿江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 人口密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尤其是上海作为直辖市, 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与其他城市相比, 对土地的各项投入相对较多, 产出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从土地利用来看, 城市规模的扩大需占用大量土地, 而这些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 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用地的道路, 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提高产出。这些城市的土地利用DEA值为1, 正反映了它们土地利用的高效率。而浙江地区的城市, 如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的城市规模在省内相对较小, 经济实力并不是很突出, 能够达到有效状态, 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 (资金、劳动力、用地规模等) 本身的水平, 还取决于各要素的合理组合应用。第二个层次:土地利用效率值在 (0.8, 1) 之间, 土地利用效率较高, 主要包括南京、徐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绍兴、舟山。第三层次:土地利用比较有效, 土地利用效率值在 (0.8以下) 之间, 主要包括淮安、连云港、盐城、镇江、宿迁、嘉兴、衢州。其中连云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为最低, 仅为0.595。在空间分布上,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布并没有体现出效率和规模等级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 这和国内学者依据的城市效率等级和规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不一致, 主要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较高, 城市之间的单位面积和单位劳动力投入产出差距并不是十分显著所致。

在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中, 土地整体效率虽然较高, 但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其中, 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的投入冗余率比较明显, 说明这些城市用地规模偏大, 且资本投资及劳动力配置不尽合理, 这是导致上述城市土地利用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在相同产出的状况下, 在人力资源利用和土地节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利用方面有巨大的空间。城市建成区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土地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 其中徐州 (16.65%) 、连云港 (29.6%%) 、淮安 (30.17%) 、盐城 (41.03%) 、嘉兴 (34.21%) 抬升空间显著;淮安 (30.22%) 、嘉兴 (34.35%) 、绍兴 (28.71%) 的人力资源利用空间将是未来城市土地效益提升的关键;淮安 (30.18%) 、嘉兴 (34.2%) 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利用值得关注。

产出率不足主要集中在徐州、连云港、盐城、衢州等城市, 而且这些城市也都存在投入冗余的情况, 说明上述城市的土地投入产出存在问题较多, 各项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 且土地产出也不足。这些城市在以后的规划中应当注意加强资金利用效率, 合理规划城市规模, 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并加强各要素的合理组合运用, 以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有效。

(二) 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评价

在DEA中, 将土地利用效率分为技术效率 (TE) 和规模效率 (SE) 。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规模和投入处置能力下的生产效率, 当TE为1时, 表示目前生产技术的完全有效, 当TE越接近1, 技术效率越有效;当SE=1表示规模效率有效, 说明城市土地处于最佳状态;SE<1说明规模效率无效, 城市土地规模抑制了城市产出的增加, 当规模无效时, 可以进一步测评城市土地利用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还是递减阶段。当SE和TE两者均越来越靠近1时, 城市的土地技术和规模效率达到最优化, 城市土地产出投入比最大化, 城市土地表示为不仅是高投入、高产出, 还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利用方式, 这样的城市土地体系促进合理的城市布局、优化的城市结构和宜人的人居环境, 促使城市土地达到集约利用。

2007年, 长三角的城市平均技术效率为0.88, 平均规模效率高于平均技术效率, 为0.916。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小于1的15个城市中, 技术效率整体上来说略高于规模效率, 其中淮安、镇江、宁波、嘉兴、绍兴规模效率高于技术效率, 嘉兴市的技术效率最低, 仅为0.658, 如何提高技术在整个城市中的产业效率, 成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在规模效率中, 连云港、盐城、宿迁的规模效率低于0.8, 仅为0.638、0.715、0.733, 但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 表明如果能合理调整好上述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其土地产出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结论

2007年, 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达到0.89, 有10个城市DEA有效。但这并不能说明长三角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水平很高, 因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本身评价的是各评价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 这样的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观测到长三角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布状况。从土地利用来看, 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对于相对紧缺的土地资源, 要进一步提高长三角整体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 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积极开展节地活动,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另外, 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出, 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 发展当地经济。

总体上看, 浙江地区各个城市土地利用的DEA有效性要高于江苏省城市, 江苏南部城市明显高于苏北地区城市, 这反映了浙江及苏南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及利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较苏北地区城市更为合理, 因此, 在土地投入产出方面表现更有效率。以上计算结果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说明此方法在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方面是比较有效的, 应用效果较好。评价结果为今后城市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提供了政策指导, 有利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减少投入, 加强要素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便获得更大经济产出,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摘要:随着长三角城市化进程的演进, 土地利用效率问题引起大家关注。长三角城市有40%达到土地利用的DEA有效, 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浙江地区略高于江苏地区, 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对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投入产出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DEA)

参考文献

[1]Charnes A, Cooper W W, Li S.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cities.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1989, 23 (6) :325-344.

[2]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 2004, 22 (12) :22-26.

[3]刘坚, 黄贤金.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6) , 330-334.

[4]宋国军, 彭艳坤.基于成都市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5, (10) , 40-41.

[5]汪群芳.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4) :5-9.

[6]王筱明, 闫弘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DEA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6 (4) :573-576.

长三角经济圈迎来新机遇 篇7

长江隧桥开通后, 驱车从上海浦东五号沟经隧道抵达长兴岛, 再过大桥北上崇明陈家镇, 仅需20多分钟, 并且风雨无阻。长江隧桥工程的贯通, 不仅为崇明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 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至西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将连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网络, 成为实现江海联运的交通大动脉, 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根据目前已确定的交通规划, 到2011年, 正在建设中的崇明连接江苏省启东的崇启大桥通车后, 长江隧桥与崇启大桥将连接起长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大通道。上海将向北加快连通南通、盐城、连云港以及山东等城市群;而越江跨省大通道的投用, 将从上海腹地向北打开一条通往江苏东部的通路, 长三角北部有望因此隆起一片经济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上海长江隧桥的正式通车, 对促进上海城乡一体化, 推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2004年11月被“十一五”规划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来, 长三角一体化在一直备受关注。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过程中, 长三角各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立足各自实际, 充分发挥优势, 突出发展重点, 密切协作配合, 稳步推进, 务实创新, 走出了成功路子。

(一) 思想统一, 领导重视。

长三角各市按照中央要求, 把推进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近年来, 各市合作发展进一步升温, 形成了新一轮发展高潮。上海市自觉把未来发展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 主动加强与苏浙各市的交流与合作。长三角各市对合作发展普遍形成了共识, 纷纷修订规划, 制定措施, 接轨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苏州提出近水楼台、四沿布局, 无锡提出融入一体化、谋求新发展, 南京提出呼应上海、辐射周边, 杭州提出接轨上海、错位发展, 并举办“接轨上海论坛”、“接轨上海活动周”、“融入大上海”等活动。

(二)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长三角各市注重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合作发展, 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到“二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了四个层面的合作机制。一是建立沪苏浙书记、市 (省) 长座谈会制度。从2004年开始, “六巨头”每年定期会晤, 磋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二是建立沪苏浙常务副市 (省) 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一次联席会议, 确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建立沪苏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题合作机制。根据统一部署, 就各市共同关心的问题, 成立若干个专题组, 开展专题合作, 推进任务落实。四是建立16市市长经济协调会议制度, 就各城市之间合作发展进行磋商。四个层次的合作机制, 从发展战略到具体合作, 梯次布局, 环环相扣, 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 把握关键, 突出重点。

长三角各市按照功能定位和统一分工, 从共同关注、易于操作、制约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 密切配合、逐次推进, 点上突破、面上推开, 推动务实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规划共绘:2004年, 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工作。配合国家规划和意见的制定, 各市着手编制本地区区域分规划, 加强规划层面区域对接融合。二是交通共建:沪苏浙联合签署《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合作规划纲要》, 制定《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 各市都设立了“接轨办”, 合力冲刺高速公路接口“最后一公里”, 建设无障碍交通网络。目前, 各市接轨上海的高速公路已基本打通, 沪宁高速等一批干线高速公路正在联合实施拓宽改造。到2010年, 沪苏浙之间干线公路将达到21条、114车道, 建成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交通圈。三是市场共构:2008年12月, 沪苏浙工商部门联合召开市场联动发展合作会议, 正式启动市场一体化工程。把一体化市场建设的突破口选在利于操作的旅游产业上, 以承办上海世博会为契机, 合力打造“中国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圈”品牌。目前, 长三角各城市已经统一了旅游标识, 实现了旅游信息异地联网、班车联接、导游资格证书互认、旅行社异地设立分支机构, 建立了一体化消费投诉信息交换中心, 开通了交通“一卡通”。四是产业共兴:上海市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加快第二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和辐射, 对江浙的产业投资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各城市因地制宜, 错位发展, 形成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协作格局。五是环保共管:2005年6月, 国家环保总局牵头, 全面启动了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各市建立区域环境质量简报制度, 定期发布长三角区域环境质量简报及省 (市) 界断面环境质量数据, 构建了区域环境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 联合成立了流域管理协调委员会, 制定流域治理一体化规划, 建立统一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 有效扭转了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充分流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其中主要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 支撑这四大流的基础设施则是畅通的区域交通网和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网。

长三角地推进三张网构建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09年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联席会议宣布, 长三角两省一市将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内推进61项工作, 包括研究实行长三角毗邻地区长途客运“公交化”在内的一些新探索, 以助推长三角地区尽快打造一张“无缝交通网”。

根据发布的《2009-2011年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工作计划》, 今后一段时期, 长三角地区将完善一体化工作机制, 通过61项具体工作, 共同推进省际客运网、货运物流网和汽车维修服务网“三张网”的构建。

江浙沪在这一计划中分别牵头承担多项任务。

担任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联席会议2009年度轮值方的上海, 将健全三地道路运输法规的信息通报制度, 健全三地交通部门的日常联系制度, 建立联合执法、联合稽查的机制, 至2011年实现道路信息监控联网和数据互通。同时, 将建立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车辆资质互认、不再收费等“同城待遇”机制。

江苏负责在3年内建立异地联网售票体系, 并探索长三角道路运输企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 为三地建立统一的征信和诚信评价、披露、奖惩体系。

浙江将搭建适用于长三角的“96520”交通热线一号通, 并在今后几年逐步实现提供长三角客运班线查询、投诉处理等综合服务。

长三角物流一体化

2009年7月1日起, 沪苏浙集装箱车可享受同城待遇。

6月19日, 长三角两省一市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 (物流) 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下简称《意见》) 。明确指出, 凡经沪、苏、浙三省 (市)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 具有合法营运资质的集装箱车辆在长三角地区从事异地经营的, 沪、苏、浙三省 (市)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视同本地企业, 实行道路集装箱运输车辆的经营资质互认, 享受同城待遇, 不对该企业和营运车辆实施异地经营备案登记等相关管理内容和收费。

《意见》就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 (以下简称“长三角”) 地区道路货运 (物流) 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做法。

此外, 将建立长三角物流重点企业协调平台, 凡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 (物流) 重点企业, 在异地设立分公司或从事经营活动、违章处理等发生矛盾时, 可以由企业直接申请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调, 并组织长三角地区道路货运 (物流) 重点企业联系交流, 每年组织1-2次道路货运 (物流) 重点企业异地交流协作会议。

目前, 各省 (市) 进出港口的集装箱车辆RFID卡 (射频识别) 有各自的标准。下一步, 沪、苏、浙三省 (市)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共同推进货运车辆使用RFID卡技术。达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数据互联互通。对各省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RFID卡, 实行互相认可, 信息共享, 不得要求重复办卡。

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一站式服务

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将在现有合作机制和合作成果的基础上, 集中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加快标准建设和信息整合, 努力实现区域内跨省市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一站式服务。建立现代化的统一的长三角地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 对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整合, 打破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省市分割, 实现多源、多分辨率、多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在线共享, 并使之成为区域内各种专题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基础。

日前, 由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江苏省测绘局、浙江省测绘局讨论形成了三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关于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推进区域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2009年要及时开展的5项基础工作:一是在沪苏浙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成立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业务协调组和技术工作组。二是在充分了解发展改革、交通、城乡建设等各部门需求的基础上, 尽快编制完成平台建设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分别报本地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批。三是在执行国家强制性数据标准的前提下, 制定统一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四是采用先进测绘技术手段加快更新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 进一步加强各地基础测绘工作。五是组织实施平台建设的先行项目──推进三省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服务系统联网;按照统一参考系、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表现形式组织区域内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数据的设计生产;建设统一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电子地图基础数据库;建设长三角地区公益性地图网站。

医保一卡通长三角一体化新突破

站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诉求下, 医保“一卡通”系长三角一体化由“硬件”层面向“软件”层面推进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大步。

长三角范畴也好, 上海与江浙两省周边城市也罢, 要使彼此之间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和广泛地流动起来, 其推进前提是彼此之间的人流更加方便地流动起来, 而彼此医保关系不能异地转结, 恰系阻碍人流自由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 医保“一卡通”管道的开通, 既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一项“子进展”, 也是一桩实际价值与示范价值并存的好事。

长三角医保互通涉深水区将试联网实时结算

10月底, 杭州和宁波两地医疗保险服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 委托相互结算报销对方参保人员的医疗费——两地医保经办机构互设代办窗口, 病人异地看病时, 可享受同城待遇。此前, 长三角的沪杭、沪湖等城市已实现“代办窗口”互通, 这一方式正在长三角逐渐普及。

更可喜的是, 10月下旬, “长三角地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方案”推进会在南京召开, 各城市在会上明确, 长三角各城市医保互通要探索本地化结算、联网实时结算等更为便捷的互通模式。从“互设代办窗口”到“联网实时结算”, 长三角医保互通探索已进入“深水区”。

“互设代办窗口”运行成熟

今年3月, 在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确认了一组长三角合作课题, 即“长三角地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方案”。

课题组确定了“医保互通”服务的三类人群:一是职工退休后回原籍或赴外地与亲属居住的, 医疗行为主要发生在外地的“异地安置”人员;二是一些单位的驻外机构职工, 医疗行为主要发生在外地的“异地工作”人员;三是因病情紧急或特殊, 本地医疗技术水平难以解决而转到外地就医的“转外就医”人员。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三类人员都是城镇职工参保人员, 目前长三角医保互通的服务对象不包括诸如参加“新农合”医保的人员。

针对上述三类人员, 课题组总结出三种互通模式, 分别是委托代理结算即“互设代办窗口”、本地化结算和联网实时结算。

委托代理结算目前在长三角运行已比较成熟。最早的探索始于上海和嘉兴。2008年3月, 浙江嘉兴社保局与上海市松江区医保中心签订了医疗费用代办报销服务的协议。根据协议, 凡在嘉兴自购房屋或因投亲原因而居住嘉兴的上海参保人, 可先在上海办妥异地就医关系转移手续, 并选择上海松江区医保中心为报销单位, 然后和嘉兴市社保局签订代办报销的委托协议。签订协议的上海参保人在嘉兴定点医院看病, 先用现金全额支付, 然后将医保卡、费用发票等交给嘉兴社保局, 后者每周1次到松江区医保中心代办报销, 报销款则通过银行或邮汇直接给参保人。嘉兴为上海参保人代办报销不收取任何费用。此服务一推出, 3个月内就有16笔、约5万元的代办报销。

2008年底, 上海和湖州、上海和杭州分别签署医疗保险代报销服务协议。杭州市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的数据, 仅杭州一地, 去年至今已有9000多位上海市民在杭州享受了代办报销服务。

按照会议达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 (湖州) 协议》, 长三角实施异地就医结算将分三步走:整体规划、区域整合、分步推进。具体路径是:首先完成江苏7个城市和浙江8个城市在本省范围内的网络互联, 初步实现参保人员本省范围内持卡就医;随后, 再推动上海和江苏、浙江城市间的网络互联工作;最终实现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间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两大模式将于近期试点

除已在运行的委托代理模式外, 另两种模式也将于近期内推行试点。长三角16城市将进行基础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 建立各自的异地人员就医信息库, 找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消费水平、政策待遇水平都较相近的城市, 为进行本地化结算模式寻找可能。

江苏省将率先试点联网实时结算模式。江苏省内各城市间先建立省级层面的“中间平台”, 将其医保信息进行整合并实现联网结算。如果有条件, 浙江、上海也可以各自建立自己的“中间平台”, 等三个“中间平台”都建立后, 再转换, 就相对简单了。

长三角民营经济:路在何方? 篇8

出口外向型企业缺乏竞争力

从贸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环境来看, 长三角对外贸易成长基础较为脆弱, 增长方式相对粗放, 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发展于“轻、小、集、加”经济基础上的长三角民营企业更多地从事那些低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出口, 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工艺品、日用品等。这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型出口产品在外贸竞争中, 仅具有成本优势, 只能依靠价格竞争抢占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从长远来看, 由于这类出口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更容易受到进口国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产品的出口后劲不足。

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困难

长三角民营经济的产业类型大多集中于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文教体育用品、工艺品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 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在产业选择上, 往往从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领域进入, 通过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进行资本积累。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后, 原先的产业选择、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经形成一种制约其发展的路径依赖, 使其难以顺利实现产业升级,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民营经济无法面对当前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 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化发展弊端日益显现

产业集群化发展既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 又有聚集起来的规模效应, 在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产业集群内企业单体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松散等特点所造成的弊端日益凸显。首先, 同类企业集聚通常会造成过度的低价竞争、相互模仿, 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比较普遍, 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较为困难。有效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带动产业升级, 但过度竞争只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 最终使该产业崩溃。其次, 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 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而在部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 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在生产、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大量规模不经济的企业, 经济效益较低、产品质量较差, 企业信用不足。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民营经济造成冲击

国际局势给民营企业出口带来压力

一方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市场, 欧盟、美国第二三季度经济出现衰退, 失业率上升, 个人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 贸易进口量萎缩, 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出口。同时, 面对经济的衰退, 为扶持本国产业并增加就业, 欧美各国贸易保护纷纷抬头, 不断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要求, 并对一些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这些举措加大了我国出口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新兴贸易国家的竞争, 更低工资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 为市场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越南、老挝等东南亚的“后发”国家, 由于生产成本相对更低, 产品质量也并不逊色, 给中国同类型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正逐渐消退。经济危机使得欧美发达国家更为积极地谋求与成本更低廉的新兴贸易国家对接, 不少跨国公司把一些初级产品加工订单转投向这些国家, 国际市场也开始青睐这类国家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 众多长三角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和挤占。

国内经济形势给民营企业造成影响

受国际形势影响, 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降至四年来最低。国内投资、消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产业发展和产品消费甚至出现萎缩, 给困难中的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雪上加霜。

一是国内部分产业增速减缓, 部分产品消费出现下滑, 制约了长三角相关民营企业的发展。长三角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在国内市场上专门为相关产业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 企业的产品开发和销售与一些产业保持密切的裙带关系, 企业发展受其它产业兴衰影响严重。如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减慢, 建筑业投资增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以及我国住房和汽车消费明显降温, 由此造成长三角从事建材、汽车零部件、小型机电、家庭装修材料等相关企业发展缓慢。

二是我国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的不确定预期, 制约了长三角小商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长三角不少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与居民生活相关小商品的生产, 如箱包、家居用品、文教体育用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和工艺品等, 这些产品并不是生活必需, 居民需求弹性较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内居民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 加之股市和楼市暴跌带来负财富效应, 同时, 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居民收入实际购买力减弱等等,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小商品的消费受到抑制。

三是国内不断调整的政策措施, 对长三角民营企业固有的经营管理体制造成冲击。为避免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 政府陆续调整并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长三角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优秀人才匮乏等特点, 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决策机制, 缺乏危机处理能力, 难以做出迅速的反应和科学的决策, 不能很快适应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决策上的缓慢和失误, 不但使其丧失了市场机遇, 更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和困难。

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推进技术创新,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长三角民营企业要想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宏观形势中生存, 并实现长远发展, 必须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切实把企业发展转移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 实现企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由原材料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转变。首先, 引进先进技术, 进行技术革新。民营企业应积极引进并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设备和工艺, 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着力提高产品质量, 使产品在市场适销和产品档次上更加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其次, 增加科技投入, 培养核心竞争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紧随高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 根据现有基础和条件优势, 大力开发新产品、力争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三, 以科技进步、资源节约为优化目标,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出发, 更新生产技术和工艺, 提高生产能力, 由技术含量低、能耗高的产业向科技型, 资源综合利用型, 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产业转换。

立足国内消费, 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市场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关键, 面对新形势, 长三角民营企业应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拓和维护。一方面, 随着宏观调控深入, 我国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国内消费市场势必进一步扩大。此时, 加紧培育和占有国内消费市场, 对长三角民营中小企业而言, 不失为减轻外贸压力,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一种选择。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加快, 拥有9亿消费者的庞大农村市场蓄势待发, 而中国沿海一二级城市的消费力也逐年升级, 趋于膨胀, 长三角民营企业应把握时机,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 长三角许多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美国, 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使其难逃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 应摆脱单一贸易依赖, 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事实上, 与萎缩的美国市场相比, 一些未饱和国家和区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却逐年加大。近些年, 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区域出现飞跃式发展, 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 经济充满活力, 进口需求大, 值得长三角外贸企业关注。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新型治理模式

长三角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集权式管理模式, 治理模式的落后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新型治理模式是保证民营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首先, 民营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逐步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 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充实管理团队,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实行各个部门的制约作用, 发挥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 民营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出发, 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关爱员工, 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 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 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稳定员工队伍。第三, 民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 提升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市场变化的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 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支持。

加快组织创新, 实施产业梯度转移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篇9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十二五”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突破年。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在国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下,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更趋稳健

2011年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多变的一年,长三角地区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全年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物价逐步趋稳,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1. 经济总量稳中有升。

2011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发展稳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062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14312亿元,平均增速约为9.79%,比2010年回落2.16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三产结构为4.7:49.4:45.9,二产比重有所下降,三产比重持续上升,且三产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2011年实现三产增加值46165亿元,增速约为18.3%,比2010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9%,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3. 工业生产较为稳定,投入持续增加。

2011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711亿元,与2010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1年三角地区完成工业投资20238亿元,同比增长15.8%。

4. 社会投资稳步发展。

两省一市均增加了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降低了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上海和浙江对农业的投资增加了比重。2011年长三角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459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2011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房地产投资12213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

5.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2011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73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

6. 对外贸易增长有所减缓,利用外资增速提升。

长三角两省一市对外贸易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但进口比重都略有增加,符合国家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方针政策。2011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2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2010年回落17.1个百分点。2011年长三角地区合同利用外资106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3%、13.8%,增速比2010年分别下降5.0个百分点和提升0.7个百分点。

7. 财政收入稳步提升。

2011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30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总体看来,201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良好,尽管部分指标增速出现回落,但也有各地主动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在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

长三角的融合发展是区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机会不多,在更多的时间,是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有限范围内的沟通合作,在空间上则是局限于长三角内部的区域面积,受行政体制的阻隔,长三角一体化在空间延伸上受到根本性的制约,更重要的是未能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这一一体化的本质目的。这种现状与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领头地位极不相称。自2007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提升空间开始打开,一系列推动长三角合作走向深入的大动作走向前台,2008年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首次被提及。长三角战略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在战略层次上被放到国家整体发展布局上予以考虑,这有利于打破一体化进程中的地域限制,弱化原有体制格局下的地方利益障碍,为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宽广的平台。

2. 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

近年来,长三角积极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硬变软。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按照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的真实需求,相继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从服务业发展的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强有力的推进,并在服务业园区建设、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打造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在政策引导、观念放开、需求强劲的有利条件下,长三角服务业发展进入了由慢转快、由被动为主动的增长新时期。2011年,两省一市在第三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总投资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投资增速远高于总投资的增长。

3.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关系趋于协调。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长三角地区居民的购买力不断得到释放,而在国家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调控作用下,长三角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并向合理区间运行,同时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及欧债危机引发需求下降,长三角出口增长受到的制约比较突出。在消费持续回暖、投资出口逐步调整下,长三角三大需求发展更加趋于合理。2011年,上海、江苏、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3%、17.5%、17.4%,出□分别增长16.0%、15.6%、19.9%,固定资产投资均调整了投资结构,增加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增长协调性进一步改善。可以预见,在国内需求逐步复苏的情况下,三大需求将在更加合理的区间内发展。

三、长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考验

1. 区域内耗依然存在。

地方保护行为和重复建设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辖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一定的干预,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封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地区之间分工不明、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情况也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主导产业趋同。沪江浙3省市今后又多以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有研究显示,长三角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长三角”沪、江、浙3省市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其次表现为基础设施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重复建设,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等问题。

2. 产业整体水平需要提升,创建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在长三角,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工业,特别是江苏和浙江,但产业水平仍有待提升。虽然经过多年的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生产依然没有根本改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局面,节能减排和挖潜增效的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长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约为22%,远低于1983年至1992年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45.3%)、日本(38.7%)、法国(38.2%)、德国(48.4%)、英国(42.5%)的制造业增加值率。这也正是长三角地区虽然工业规模较大,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很多,但却不能带来相应的工业增加值,新增应有社会财富的根本原因。

品牌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个地区人文情怀、道德素养和价值理念的综合体现。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产品,没有享誉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就无法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无法确立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更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目前长三角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内名牌产品,但缺少如联想、海尔那样有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3. 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调整,合作解决区域内凸显的公共问题。

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型外延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造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土壤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致使长三角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长三角地少人多,资源贫乏,尤其是事关工业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大都依赖国内外市场供应。因此,这里不仅人口密集(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从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已经十分严重,能否持续发展将迎来日益尖锐的挑战。长三角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进入低谷或调整期,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

4. 出口快速增长面临的限制因素增多。

多年以来,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国家加大了对外贸顺差过快增长的调控力度,力图改善长期以来较低的出口增长质量。国家已对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以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并抑制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并不断强化这一产品出口导向,这导致长三角具有出口优势的纺织、服装和出口量较大的钢铁等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长得到抑制。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同时,人民币连续升值提高了长三角商品出口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影响出口增长。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债信用评级下调,以及欧债危机的扩散升级,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加大,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贸易摩擦增多,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随之增多,如近期美国和欧盟先后展开的对华光伏行业反倾销调查等,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国际经济增长乏力,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引发支出减少,也对长三角出口商品的需求扩大带来了制约。面对这一系列紧缩因素,长三角出口快速增长的环境并不宽松。

四、长三角经济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长三角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时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长三角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长三角在“十二五”时期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任务亟待推进:

1. 促进产业价值链分工,推动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十二五”期间,区域内的产业应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价值链高低进行分工,大城市具有较好的商务、资金、人才、科技优势,应聚焦发展产业链上的高端环节,走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服务化和知识化;中小城市具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更有利于从事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如加工、制造等部分。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要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并为周边城市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中小城市则要以产业配套协作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努力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2. 推进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建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

“十二五”时期,社会民生、环境等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一是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统一民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须。随着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将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剧,医保、社保、公共治安等方面的对接将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员保障。二是随着产业合作的日趋紧密,一个共防共治的环保体制亟待建立。长三角各城市间的水域、空气、土壤相连,必须在环境治理上加强合作,以保障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发挥好政府作用,积极推进制度环境建设。

机制建设对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来看,长三角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法治化进程还有待推进,这就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一些传统的经济领域退出,同时更多地体现监督、协调、服务和引导职能。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和垄断,使区域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平等进入市场并获取各类资源要素。二是建立起跨地区的各类市场规则体系,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政策的统一和开放,促进区域内法规、政策的一体化,实现各种要素在区域内的无差别流动。

4. 协调产业布局与规划,做好产业集群的整合提升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功能以及已有的行业优势,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与设计平台以及多层次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快区域内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步伐,共同组建区域内企业的“联合舰队”,突出互补关系,共同做强做大。三是搭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平台,如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信息一体化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长三角宽带网。

随着长三角地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深入推进,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为长三角成为中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2-24].http://www.jssb.gov.cn.

[2]浙江省统计局.201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2-23].http://www.zj.stats.gov.cn.

长三角经济区 篇10

为此,我们专访了褚建平,想听一听褚书记的宣教工作理念。

记者:近年奉贤区工商联宣教工作开展风生水起,多形式、多角度,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请问是什么样的工作理念来支撑宣教工作呢?

褚建平:宣教工作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商联工作开展、展示工商联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奉贤区工商联的工作理念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形式上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全力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我们借助召开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的契机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对照中央16号文、中共上海市委12号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实施意见及精神,查找问题与差距,听取意见、建议,起草《奉贤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经区委、区府审核后下发,为我区重视和加强工商联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具体指导;二是召开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推进大会,向广大民营企业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发出“凝聚智慧力量,加快转型发展”的倡议,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一是召开了区内媒体新闻通报会,研究制定非公经济发展年度宣传方案;认真做好信息宣传工作。主动对接上级媒体,呼应市工商联的宣传工作重点,及时供稿,截止到12月初,区工商联共在各类报刊、杂志、简报、奉贤统战、奉贤统战网上发表信息、通讯近200条;积极推荐我区企业和企业家上市级媒体宣传,今年推荐了我区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李国柱等作为《现代工商》封面人物,并对所在企业进行了深度报道。二是依托基层商会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风采和亮点;与电视台合作举办“工商联杯”关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电视新闻大赛、“新闻关注——小微企业”专题片,宣传民营企业发展典型;在《奉贤商会》开辟“企业家谈转型”专题栏目。三是拓展宣传渠道。完成制作工商联(商会)介绍宣传活页,加强商会自身的推介宣传;开辟工商联网站——“贤商网”,拓宽对外宣传的渠道和阵地,充实对外宣传的内涵,提高宣传工作质量,有效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开展。

再者,发挥活动凝聚力。一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成立“奉贤区工商联青年创业者联谊会”,并定期举行活动,为青年创业者搭建起沟通联系的平台和拓展事业的舞台,切实引导青年创业者在创新转型中做出新成绩;举办企业家太太沙龙“美丽女人节,携手巾帼园”精彩一天体验活动,给广大女性企业家和企业家太太们搭建起一个信息交流、成长人格、亮丽人生的平台;举办奉贤区工商联新春文艺汇演,给广大会员提供联情联谊、探讨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二是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深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回报社会“百企帮百老”感恩行动;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双拥”工作,发动浦东电线电缆、神仙酒厂、雪榕生物、东奉电力、柘中集团等5家企业为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奉贤区分会注资捐助人民币50万元,我会还被评为2007-2011年度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开展警企交流,通过“问计于企”、“企业家进警营”等活动,加强自我教育,增进和谐社会共建意识;牵线东奉集团等企业出资100万在云南红河援建希望小学;助推上海复大公益基金开展了“走进奉贤慈善捐赠”活动等。三是鼓励企业重视和谐创建。积极配合推动我会常执委企业重视工会工作;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通过版面展示、活动倡议等,增强企业规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掘构建和谐企业先进典型,借助媒体宣传报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记者: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奉贤工商联是怎样呼应市工商联及区委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宣传工作的?

褚建平:在大会召开之际,通过短信平台向我区的常执委企业发出组织企业职工观看十八大会议的通知,随后及时把报告精髓整理编印,并下发到区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及时提供学习。为了更好地营造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学习十八大精神浓厚气氛,组织召开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把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上来。大力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把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肯定、信任和支持转化为进一步做强做优企业的强大动力,为我区打造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提供坚强的实力支撑。多角度深入开展讨论交流。组织机关开展学习讨论会,主席(会长)学习交流会,基层商会秘书长专题会议使报告精神在工商联主要领导班子和商会干部中得到学习和领会。大家体会到,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的“两个毫不动摇”,为非公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非公经济发展带来更广的发展空間,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大的发展机遇。

记者:上海市工商联去年1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工商联系统宣教工作会议,会上,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福禧、市工商联副主席徐惠明分别对全市工商联宣教工作提出要求,请问奉贤工商联下一阶段有什么打算吗?

褚建平:市工商联两位主要领导提出了宣传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为各区县明晰了下一阶段宣教工作原则与思路。奉贤区工商联将继续加大“十八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利用商会网站、报纸加强对党的十八大精神、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宣传,组织我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加强学习,在“商会报”、“贤商网”开辟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学习心得交流专栏”,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把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精神和政策上来,自觉践行“同心”思想。做好非公经济先进典型宣传工作。要树立和挖掘非公经济领域先进典型,在基层推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树立、宣传在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争创民族品牌,以及在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涌现的先进典型;开展民营企业风采版面巡展活动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专项表彰活动,充分肯定非公经济在创新转型、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社会履职的突出表现,发挥其带动、凝聚和榜样作用。做好引导非公企业重视文化建设,支持党群工作,构建和谐企业;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学典型、争先进,把典型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具体实践工作,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发挥教育培训作用。继续推进奉贤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加强我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通过丰富培训形式和内涵,有计划地安排常委、执委、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轮训,引导我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尝试与高校合作举办“PE总裁班”、与部队合作举办青年创业者联谊会会员集训等,加强对我区非公企业青年人才的政治引导和业务培训。

长三角经济区 篇11

(一) 总部经济

所谓总部经济, 是指企业总部在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与良好的商务服务业基础, 人才、技术、信息、知识、资本等资源比较密集的中心城市 (尤其是国际化城市) 集聚, 通过包括财务结算、投融资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总部经济活动带动总部产业及各类相关服务业发展, 形成总部产业集群;通过企业总部与周边地区产业基地分工协作形成企业价值链, 以及围绕核心产业与关联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价值链,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 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

1.企业总部向特定区域的聚集形成了总部经济产业集群与相关产业价值链。首先, 企业总部的聚集以及企业总部的决策功能、市场管理功能、研发功能、投融资功能、财务结算功能等总部功能的发挥, 形成了以研发, 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为核心的全新的产业模式——总部产业, 并带动包括高技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协调总部产业发展的总部型服务业的发展, 总部产业和总部型服务业以总部基地为中心互补联动、集群发展, 形成总部产业集群。

2.企业总部通过指挥在它周边地区的工厂、办事处、子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 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的集中运作与协调管理, 形成了企业价值链。同时, 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围绕主导产业, 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以及旁侧关联所形成的分工协作, 形成了相关产业价值链, 涉及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总部与其自己的生产企业以及其他关联企业,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价值链。

(三) 总部经济空间价值链

总部经济所体现的空间价值链, 主要包括企业空间价值链与产业空间价值链两个部分。从企业看, 总部经济集聚的企业总部是一个大企业、大集团内部的融资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公关中心等, 而企业的生产环节、物流环节与上述诸环节实现了在地域上的分离, 使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 从而形成了以总部为核心, 以企业价值链为纽带, 辐射周边与相关区域生产基地的企业空间价值链——即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的价值链体系;从产业来看, 总部经济聚集了相关产业的诸多企业总部, 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高端决策、综合管理与生产及物流环节的空间分离, 建立了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 以总部基地与周边产业基地分工协作的产业空间价值链——总部基地与产业基地的价值链体系。

二、长三角都市圈总部经济及其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的形成机理

长三角都市圈包括上海、江苏以及浙江三省市的16个城市在内的江浙沪一带的广阔区域。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 受益于上海总部。总部资源密集, 在长三角地区, 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 杭南为副中心”, 16个城市共同发展的总部经济模式。

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向四周降低, 大致形成一种全层结构。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 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上海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嘉兴、镇江、扬州、泰州、湖州、舟山和台州。

(一) 总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丰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 是长三角都市圈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所必须的战略性资源。

长三角地区对大学城、高科技园区的大量投入, 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使企业取得了在布局中难以取得资源优势, 资源配置综合成本最低, 而且使得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中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效能释放。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的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见表1)

2.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区位资源是都市圈总部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在长三角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 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都市圈等级体系中, 中心城市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方便, 能起到对国内和国外双向吸引和辐射的作用。长三角已经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这为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总部经济是“总部+基地”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模式, 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 需要良好的交通以便及时有效地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3. 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

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群在信息化发展先进城市的带领下, 社会信息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也迅速提高。长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结构良好的区域发展格, 两省一市基本上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由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辐射作用带动都市圈其他城市发展的模式。 (见表2)

4. 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为总部经济起到很好支撑作用。2000年以来, 长三角第三产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上海的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和信息六大类在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超过80%, 成为上海服务业的主要支撑。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为本市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管理中心, 壮大总部经济存量资源, 为快速发展总部经济做基础, 也是构建长三角总部产业链, 推动长三角总部经济联合发展之路。

2007年12月20日长三角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在上海“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共同签署“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发展协议”, 就信息共享、交流合作、解决贸易争议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上海、江苏、浙江在绘制“十一五”发展蓝图时, 都将产业结构锁定在“三二一”上, 浙江“十一五”规划提出, 到2010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0%提高到45%, 江苏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比重均达到40%, 上海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约51.9%, 也强调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在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围绕IT产业、制造业等核心产业,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 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广告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检测、法律服务等组成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都市圈企业总部的决策功能、市场管理功能、研发功能、投融资功能、财务结算功能的发挥, 带动了都市圈内知识性服务业等总部产业的发展。都市圈总部产业与总部服务业的互补联动, 集群发展。进而在长三角都市圈优越的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总部产业集群。

上海、南京、杭州拥有丰富的研发人才, 技术、信息等高端资源, 无锡、绍兴、苏州、南通等常规资源丰富——加工制造资源, 这样就形成了以上海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以江浙一带的昆山、无锡、嘉兴等作为PC机、半导体、手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的生产、组装基地, 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相互协调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从企业价值链看, 如NEC、日立、松下等企业, 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或投资管理公司、售后服务中心, 而在周边地区, 设置零部件加工或装配等生产企业。

(三) 空间价值链形成

1. 以都市圈核心城市主导产业为特色的总部经济空间价值链。

上海市以微电子、汽车、精品钢材、石油化工、船舶制造、高技术装备六大主导产业为核心, 以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精品钢铁基地、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临港新城装备产业基地、上海船舶工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工业区为主要载体, 吸引总部经济向市中心城区集聚, 生产企业向产业基地和工业向园区集中, 把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工业区建成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2. 以新兴技术产业主导的上海都市圈空间价值链。

上海卓有成效的大力打造, 使得长三角形成了中国最完善的多系列、多功能的现代化产业链。如以笔记本电脑、液晶和芯片为特色的IT产业为核心, 以上海为总部核心, 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以江苏、浙江一带的昆山、苏州、无锡、嘉兴等作为重要生产基地。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相互协调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空间价值链。

3. 产业集群本身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功能以及区域品牌效应吸引外来企业的进入。

长三角外向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 产业集群现象比较突出, 如苏州昆山IT产业集群、张家港化工产业集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等。以昆山IT产业集群为例, 昆山与上海地域接壤, 但劳动力、土地等资源占绝对优势, 昆山在产业发展定位中充分利用与上海城市职能的优势互补, 发展上海公司总部的加工制造基地。昆山IT产业集群是构成长三角IT产业链重要环节, 其中专业园区和配套园区建设, 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生产服务, 纳入跨国公司的核心生产体系。

三、总结

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之一, 以上海为核心, 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要继续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联动发展。首先从长三角都市圈的自身优势出发, 明确发展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加大都市圈内各种区域资源的开发立法力度, 为总部经济与都市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长三角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 重视政府在总部经济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加强引导, 避免盲目发展。

摘要:以总部经济及其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为纽带的都市圈生产系统, 正在成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成为提升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之一, 以上海为核心, 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 应继续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联动发展, 从长三角都市圈的自身优势出发, 明确发展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政府部门要加大都市圈内各种区域资源的开发立法力度, 为总部经济与都市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长三角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 重视政府在总部经济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加强引导, 避免盲目发展。

关键词:总部经济,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高汝熹, 张建华.论大上海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赵宏.总部经济 (第二版)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施用海, 高耀松, 章昌裕.世界都市圈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

[4]RogerR.Stough. (美) /李廉水.都市圈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5]洪银兴, 刘志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J].清华大学学报, 2003 (2)

上一篇:中原文化下一篇:水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