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精选11篇)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篇1
1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关注度日益增加, 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 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 集中优势人才, 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 (1) 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 (2) 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 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 (3)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 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
所谓城市群, 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 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 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 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 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高密度的聚落; (2) 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 (3) 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 (4) 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 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 分别是: (1)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 (2) 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 (3) 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 (4) 英国大城市群; (5) 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 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
从涵义上看, 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 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 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 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 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 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 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 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 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 (2) 经济实力雄厚; (3) 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4) 交通网络发达; (5) 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 (6) 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 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 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 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 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 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 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 行政区划分, 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 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 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 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 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 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 各地在发展经济时, 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 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 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 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 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 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 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 由于经济迅猛发展, 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 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工业用地增加迅速, 但产业结构趋同, 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 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 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 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
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 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 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 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 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 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各地加强合作, 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 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 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 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 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 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 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
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 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 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 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
第二, 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强化产业整合,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
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 深化产业分工, 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 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 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首先, 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6结语
发展中国经济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而长江角地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收益最大, 地理位置资源优越的宝地, 必将担负起壮大中国经济的使命, 上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很鲜明的指出了今后需加强与发展的方面, 通过更加科学的发挥比较优势,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最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完成建立世界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甬军.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探索[J].中国经济问题, 2001, (6) :4-8.
[2]张可云.“合纵连横”谋崛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J].中国经济问题, 2005, (2) .
[3]徐清梅.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评述[J].城市问题, 2002, (1) :12-15.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新格局与区域经济整合研究》的成果之一[EB/OL]:中国网, 2007-4-21.
[5]Euromoney, Euro Awaits Single Financial Market[M].Eu-romoney, 2001, (3) :103.
长三角经济蓄势谋发展 篇2
“十二五”开局长三角“换挡”
在不久前闭幕的江苏“两会”上,一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10%。这是该省为“十二五”设定的GDP增速目标,它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5个百分点。此前,上海和浙江已宣布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在多年来两位数增幅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目标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属于靠后。
”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长三角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
区域面积仅占全国2%略多的长三角,贡献着中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GDP乎均增速为12.6%,全年经济总量接近7万亿元,有13個城市GDP超过2000亿元,其中6个城市GDP超过5000亿元,总量排前五位的城市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和宁波。
正在经济快车道上行驶的长三角各省市为何不约而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踩刹车”?郁鸿胜说,这不是行政命令使然,而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既能领先发展又能率先转型
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长三角的投资密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均已接近饱和。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频波动,外向度过高也使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风险不断加大。
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是这样描述浙江省“十一五”状况的:“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创业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依旧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服务业比重和城市化率还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这样的认识,在长三角省市中具有代表性。
于是,转型成为长三角省市的主动选择。较早转型的上海,其2010年CDP增幅为9.9%。上海还取消了对区县负责人的“GDP排名”考核。而这背后,是上海同时在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全国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蓄势担当“二次领跑”的历史使命。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蓝蔚青说,“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转型升级,“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上,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转型升级”。
“长三角的减速发展与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降低增速完全不同。”郁鸿胜说,“既能领先发展,又能率先转型,这是长三角经济成熟度高的表现。”
减速实为“蓄势”期待再度发力
8%、10%的增速目标实在不够起眼,但谋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长三角省市减速实为“蓄势”,是为再次发力领跑。
比如,“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使服务经济比例达到65%的新高。江苏则提出,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而浙江则有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经济大省”。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前几年增长慢一点没关系,只要经济调整好了,后几年发展就会加快。”郁鸿胜则认为,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发展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对地方政府、企业等都是严峻的考验。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篇3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客观进程,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必经的历史阶段。经济一体化强调以主要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实现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市场竞争有序、分工明确[1]。除12个岛国和公国以外,目前全球已有17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议(RTA),有的甚至达到29个,参与率达90%以上[2]。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西三角等实力比较强的经济区。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早在1999年就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长三角目前区域格局已经很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合理,经济运行通畅,一体化程度较高。海西经济区到2004年才被完整、公开提出,海峡经济区以海西经济区为基础,起步相对较晚。受两岸政治局势影响,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十分缓慢。如表1所示,2010年沿海主要城市中福建生产总值倒数第二,仅比天津略高,人均GDP仅比河北省高。这说明福建是沿海地区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其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马俊如院士指出,海峡经济区建设应积极融入国际竞争潮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两岸优势互补,通过竞争性的合作,达到双赢目的,共同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创新能力[3]。王秉安、王侃认为,在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大东北以及海峡经济区中,海峡经济区竞争力居于中游,提出要达成共识,加强对两岸经济合作区、合作制度、城市联盟、港口体系、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4]。福建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叶飞文指出要推动城市群功能协调、创建两岸合作交流新载体、闽台投资贸易区和扩建对台经贸特区、优化产业整合、构筑共同市场等,实现其区域经济一体化[5]。在此背景下,我们可根据两岸的特殊情况,参照长三角经济区的建设,选择有效地措施,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2 两经济区简介
2.1 长三角经济区简介
长三角经济合作始于1982年,以1997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成立为标志走向实质性的发展阶段,2005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试点。它由1997年最初的十五个城市发展为现在“15+1+6”的二十二个城市,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22个城市为主题,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大上海格局”,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长三角经济区陆地面积仅为的全国2.1%、人口仅为11%,但生产总值却达到全国的21.7%,财政收入为全国的24.5%和进出口总额高达47.2%,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2010年,长三角正式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欲将长三角经济区打造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中心、国际竞争能力较强的世界级城市群[6]。
2.2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简介
台湾海峡经济区以海西经济区和台湾为基础,横跨台湾海峡,是中国惟一包含陆地和海洋的经济区域,国土面积为33.15万公里,为全国的3.08%[4]。它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福建、浙南、赣东南和粤东等区域,覆盖二十多个市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海西经济区发展十分迅速,2008年福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均达到历史最高,GDP首次超万亿,达到10863亿元;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沿海省市中排名第3位[7]。国务院于2009年5月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极大地促进了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如表2所示,福建省GDP总量自2004年以后一路突飞猛进,人均GDP增幅明显大于GDP总值。出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除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跌外也是快速增长,一产业占GDP总量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显著提高,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注:数据来源于2003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海峡东岸经济区即台湾地区1982至1987年综合实力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但2000至2005年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3.6%,四项指标均列第四,居“亚洲四小龙”之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台湾对大陆政策的影响,特别是陈水扁当局坚持“去中国化”,拒绝“三通”和直航,以政治拖累了经济[8];二是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造成台湾被边缘化的危险;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台湾2009年GDP增长率为-1.1%,失业率高达5.9%[9]。但台湾2011年GDP为31653亿元,人均GDP为136671元,分别是福建的两倍多、三倍多,综合实力仍较福建高。台湾制度体系比较完善、技术水平较高、资本充裕,管理经验丰富;福建劳动力丰富、市场大、自然资源充足、经济增长迅速。因此,两地有合作空间需要,为达到两岸的共赢,海峡经济区的建设势在必行。
2.3 闽台合作现状
(1)政治局势缓和,两岸经济发展迅速。
闽台合作经历了由非法到间接、合法、准直接、局部直接,2000年以来迅速深化。两岸2001年实现“小三通”,2008年实现“大三通”,开通的两门、两马、泉金三条直接往来航线成为海峡两岸手续最简、用时最短、成本最低的通道。“小三通”、“大三通”的实现不仅简化两岸的贸易程序,减少了交易成本,更是促进了两岸经贸合作,加速了两岸经济发展。2010年6月,两岸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两岸经济进入了合作发展、互利双赢的后ECFA时代。表1显示,从2004年至今,福建GDP总值和人均GDP一路扶摇直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福建GDP总值却突破10000亿元。福建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11054966万美元,较2002年(2839900万美元)增了将近3倍。福建2010年的对台贸易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48.58%。
(2)产业合作横向扩展,纵向加深。
闽台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互补性极利于两地产业合作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加深。目前,闽台合作领域由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深化,从农业到制造业的深入再到金融业、物流业等扩展,横向扩展线十分明显。在纵向加深方面,农业上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工业上台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大陆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投资热区,为台商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投资奠定基础,促进了两地工业合作水平分工规模的扩大。进入21世纪,台商向关联化、在地化、区域化投资方向的趋势明显,合作技术层次也进一步深化,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跨入,逐步形成一批集管理、研发、制造、财务运作、市场营销于一体的混合型分工模式的大陆台商集中区[10]。目前两地形成了“闽东南模式”的发展模式,这使得两岸合作效率更高,发展更迅速。
(3)合作平台不断建设,专业化趋势明显。
福建在“政经分离”策略的指导下,加快了两地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交流的层次。目前,闽台已经形成了“海峡论坛”、“5.18”项目对接会等综合性交流平台,建立了以科技交流为主的产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闽台行业科技交流及研发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以文化合作为主的闽台文化产业园、海峡两岸图交会、茶博会等平台,专业化趋势明显。尤其在农业方面,福建现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6个,并计划在福清、惠安、永安地区增设三个,逐步完善合作、推广和交流“三大平台”的建设。这不仅推动了两地行业的交流,还引发了台商的投资热潮。如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一季度新设9户台资企业,台商投资总额达1.15亿美元,注册资本0.5亿美元,外方认缴0.15亿美元,分别占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90%、63%、65%、36%。在工商界,闽台通过共同举办展销会和建设专业网站,不断深化两地行业协会间的对话机制[9]。
(4)两岸政策环境仍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台湾对大陆政策导致两岸的政治意识形态固化,阻碍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两岸的矛盾和冲突随着合作的深入逐渐增多。福建所具有的对台优势以及肩负着祖国统一大业使其不仅具有国家对外开放的所有优惠政策,还具有国家赋予福建对台经济的多项优惠政策。但一方面随着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环渤海等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特别是福建连接两三角洲,经济结构同质性大,互补性小,导致福建对台优势弱化,对台商吸引力相对减弱[11]。另一方面大陆投资优惠的短期性和台商所期望的投资优惠的长期性存在着“矛盾”深深地影响台商的投资动向。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势力的渗透以及台独势力的阻挠对闽台合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5)福建吸引台资的能力堪忧。
福建在初期是台湾投资最早最多的地区之一,但2000以来,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等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江苏省2000年的投资比重为台商投资的48.01%,2004年前5个月达到58.92%,远超广东、福建[12]。如表3中所示,台湾电电公会根据城市竞争力、投资环境力、投资风险度、台商推荐度四个指标评出苏州工业区、天津滨海、重庆等地为2011年台商投资环境前十名的城区。而福建省在前十名之外,且仅有厦门岛内在“极力推荐”之列。相比于05年和09年,福建投资环境有所下降。据台湾当局“投审会”月报统计,1991年~2009年7月份,台商对大陆累计投资总件数为37385件,总金额约为781.05亿美元,其投资主要地区分布如图1所示,福建省吸引台资累积量远远低于江苏、广东、上海[9]。就福建而言,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中心城市定位不明,区域合作不协调,产生地方保护、设置重复等问题。同时,以福、厦、泉为中心的都市圈规模较小,向外扩张缓慢,辐射能力不足[13]。二是大型港口筹建滞缓,海运开拓缓慢,铁路规模小,漳州等主要城市仍无民用机场,公路网向外辐射低等问题[9]。三是产业水平和垂直分工的不足,区域分工不明显,片面注重高速度、高产出,整体缺乏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度高,如福建三次产业结构与浙江趋同度高达0.9945[9]。四是福建具有“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初级劳动力充足,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而高级人才比重更低[14]。福建2011年紧缺急需人才涉及21个重点产业或行业,主要涉及61个领域、156个岗位和762个专业[9]。
3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及不足
如图2所示,研究主要通过决策主体、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科技人才、产品市场一体化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对长三角经济区进行了论述。
3.1 决策主体一体化
自然状态的都市圈协同效率最大也只能达到44%,因此要提高协同效率,就需要人为的干预,而成立权威行的协调机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15]。长三角地区此前包括苏、沪、浙三个省市,行政单位众多,关系极为复杂。根据这种情况,长三角经济区成立了高层协调机制,其成员主要由各省市最高领导组成,加强了各方对话,促进对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通过制定各方共同遵照的规则进行约束。例如,长三角经济区建立了每年一次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协调会议制度、“长江发展论坛年”会以及沪苏浙经济发展座谈会等经济决策形式。
3.2 基础设施一体化
上海市积极发挥其领头人作用,苏浙等地甘愿成为配角,积极与上海市实现对接,协调发展,定位的明确改变了上海市与江浙两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居高不下的局面,为长三角地区间经济互动奠定了基础。如杭州2007年提出“办好西博会,接轨世博会”的口号,要与上海市实现全面接轨。同时,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路、铁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且密度均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实现了以上海为中心“一小时圈”、“两小时圈”的交通圈[15]。上海浦东、南通兴东等国际机场和小型机场组成了完善的空中交通网络,形成完备的海、陆、空交通体系。长三角2004年就已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港、舟山港等为辅的港口群,其中上海港内外贸易货运量达到3.8亿吨,超过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二大港。2005年,长三角地区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通关一体化的模式,营造出“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16]。目前,洋山港、东海大桥、浦东磁悬浮铁路等工程陆续建设与建成,成为长三角地区基础建设进入“前瞻型”发展阶段的标志。
3.3 产业结构一体化
苏州、无锡、常州早期由于产业结构雷同,被称为“三姐妹”、“三胞胎”[17]。长三角实施产业错位发展与产业分工协作,逐渐改变了这种现状。长三角一是强调传统产业周边化;例如上海纺织工业从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25%下降到8%左右,而长三角周边地区某些城市的纺织工业比重上升到25%。上海的轻工业、化学工业和普通机械工业也出现了这种趋势。二是强调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协调发展;据研究,舟山、嘉兴、湖州、绍兴、南通5市兼有工业化早、中期的特征,上海兼有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特征,宁波、常州、镇江、扬州、泰州5市主要处于工业化中期,南京、杭州、无锡、苏州4市工业化后期的特征明显。这些城市根据工业化程度选择不同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分工协作,形成众多完整的产业链。如宁波、常州等选择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海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等产业[1]。这种垂直式的分工与协作使各城市优势互补,大大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4 科技人才一体化
长三角拥有的科技人才是全国科研所1/7,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全国的1/6,高中级科技人员为全国的1/5;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省级21个[15]。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建立了众多技术和人才市场,吸收长江三角洲各个地区的人才。而上海高校在苏浙两地设立硕士生、博士生实习基地,与当地共同研发产品并投入生产;与各地区联合培养MBA,以推进长三角人才技术一体化。2003年,长三角地区签订《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和《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研究。信息化方面,长三角2008年8个城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值为0.703。其中,上海居首位,为0.866;苏州、杭州相当,次于上海,三省市信息化水平均高于平均水平[18]。同时,长三角权威资料中心的建立使得长三角经济区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它主要整合各城市信息资源以供各城市管理部门正确决策。
3.5 产品市场一体化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有50%左右的商品在苏浙两省销售,苏浙的工业产品20%以上销往上海市,而且上海对外贸易商品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提取[1]。2008年年底正式签署的《苏浙沪工商行政管理联席会议备忘录》标志着长三角率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逐步消除市场政策差异,向市场一体化迈进。苏浙沪旅游业的合作较能体现这一点,它着力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旅游市场格局,采取独立、联合、参股等方式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和虚拟联合体。长三角地区于1992年、2003年分别以“江浙沪旅游年”、以“同游江浙沪、阳光新感受”为主题举办旅游活动;苏杭于2003年签订有关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天堂之旅”品牌;苏沪浙同年7月份联合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并于2007年联合推出了全国旅游业首个统一标准《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设置规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大大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3.6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经济区在国内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例如,长三角地区各行政单位积极缔结的“宣言”、“意见(向)书”和“协议”等形式的合作契约,注重内容而缺少原则约束,没有有关违约后惩罚的规定等,其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各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上的在各方事后没有落实有关契约的条款时很难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实现对各方的有效约束[19]。同时,在城镇协调方面,功能定位仍然不够合理,分工仍不明确,存在着行政区经济现象,地方保护严重;在基础建设方面各城市间还存在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三大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有待加强;在市场体系方面,各地政府着眼于本地区利益,保护本地区产业经济,通过税率控制、技术壁垒等方式导致市场分割,妨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有自主创新力度不够,经济粗放型特征明显;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4 对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启示
4.1 优化政策环境,增强竞争力
目前两岸政治局势的缓和,福建一方面要加强与台湾当局的对话,建立闽台高层对话机制,就某些重要事务早日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两岸交流的新载体,继续扩大由政府支持的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减少以至于消除两岸的交流障碍。同时,福建省要加强对关税等优惠政策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的建立,完善对台“合同法”、“投资法”、“仲裁法”等法律的制定,将有关政策落实到实处,保证台商的利益,营造“亲商”氛围,增强对台商的吸引力,提高投资环境,从而形成政治带动经济,经济推动政治的循环模式,为祖国大统一打造良好的基础。
4.2 确定决策主体,完善合作制度
决策主体的确定能够加强各方面的协调,提高相互合作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海峡经济区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不同运行模式更需要成立共同的协调机构。因此,建设海峡经济区首先要实行“政经分离”,在发挥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类似于长三角联席会议的权威机构对闽台双方进行协调,加强两方的交流和决策,自上而下地促进决策的实施,使双方明确竞争规则,合理进行资源、利益和成本的分配,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其次要扩大厦泉漳城市联盟市长联席会议成员,将江西、浙江等部分城市纳入其中,共同决策,推动海峡经济区建设。同时,完善法律建设,加强法律约束,增添违约责任条款方面的规定等,使“法治”大于“人治”,保证“意见”、“协议”等条款的落实。
4.3 加强城镇建设,完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在建设海峡经济区城市群时需注重三方面,一是要根据福、厦、泉、汕头、台北等中心城市的自身优势,明确其功能定位,其他城市则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加强相互间对接与协作,避免区域间资源争夺、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科学规划海峡经济区区域空间,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三是加强福、厦、泉等中心城市的建设,加快对外扩张速度,提高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公路建设上,要以“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为指导,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早日完成纵贯全省、全面对接两大三角洲的南北“两纵”运输大通道及北京经福州到台北、拉萨经湄州湾到台中、昆明经厦门到高雄“三横”运输大通道的建设[20]。港口建设上,一是推进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三大港口群快速形成,明确其功能定位,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服务周边地区;二是要参照长三角,建设通关一体化模式,设立港口管理局,简化转关通关手续,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货物的快速流通。在航空方面,要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科学规划机场建设,完善机场空间布局,合理增设机场数目。同时,要促进公路、机场、铁路和港口的对接,完善运输体系,形成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4.4 产业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
台湾2006年三产业的比重为1.5:26.8:71.7,福建2009年三产业的比重才达到9.7:49.1:41.3,根据涅兹等划分工业化的标准,台湾当时已经达到了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福建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21]。因此,福建需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双方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合作。首先农业合作中,一要注重两岸农业优势互补,着力发展优势农产品,提高加工率和加工层次,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二加快六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侧重“一园一特色”,引进良种及技术,注重产业链条的配套和延伸;三加强农业合作研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联合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台湾部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向岛外专业,福建这方面水平较台湾低,双方要形成梯度互补,进行对接。再有服务业,台湾2005年服务业比重将近70%,已接近美国(75%)的水平[22],福建在2010年才达到39.7%。因此,福建要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并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最后,闽台双方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合作,主要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加强对核能、风电、光热、生物能源等的共同研究与开发。
4.5 建设人才技术一体化,加强信息共享
在人才技术方面,台湾地区具有“橄榄球”形的人才结构形式,初级劳动力和高级人才都严重不足,而中级人才相对较多[17],这与福建省呈“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存在互补,两岸又同时存在高级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闽台一方面需要在两岸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上实现两岸人才互相补充;另一方面两岸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联合办校等方式培养高级人才;同时,推进闽台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以及两地科技人员的交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人才与科技的对接。在信息共享方面,闽台双方要排除政治因素的干扰,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设网络化标准化的信息资源,加强对农业、企业、服务业、科技、物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信息共享,特别是加强对农业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建立,突出其特色,为闽台合作信息提供支持。
4.6 推动旅游合作,探索两岸共同市场
台湾气候风土反差巨大,地形地貌变化明显,人文景物壮观,生物资源丰富,而福建具有“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远”的旅游资源”[23],丰富差异化的旅游资源使得双方极具有合作的意义。因此,旅游业合作上,一方面加快八大片区四大精品线路的构建,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开发,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另一方面要构建闽台旅游双向交流管道,协商闽台旅游业的发展的问题,探讨合作机制,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旅游市场格局。在2010年,福建对台贸易总额达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103.89亿美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24]。贸易额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决策主体的确定、基础建设、产业机构调整、人才信息的支撑,将会大大推动海峡经济区市场一体化进程。萧万长教授认为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三通直航和两岸经贸正常化成为现实;第二步实现类似FTA或CEPA经贸互惠协定的签订;第三步则建立关税同盟与货币同盟[25]。目前,福建和台湾地区经贸关系逐步正常化,并且在2010年签订ECFA,这将会大大促进海峡经济区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5 结语
自2000年以来,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减少了闽台合作的障碍,为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奠定了基础。但是海峡经济区起步晚,两岸政治体制不同,各项标准相异,而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经济区恰好为此提供了借鉴。参照其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时要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确定决策主体的基础上,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完善交通网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信息共享,推进产品市场一体化,使海峡经济区早日成为现实,实现闽台双方的共赢,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摘要: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分析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现状、特征及经验,论述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促进闽台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具体途径,建议在优化政策环境和确定决策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台湾海峡经济区城镇、交通、人才科技、产业信息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产品市场一体化,加速推进台湾海峡经济区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一 篇4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以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不到10%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站在中国地图前东望,长江蜿蜒向洋,捧出一个润泽的长三角。太湖、巢湖、洪泽湖、千岛湖……碧水清流千帆竞,改革开放奋楫先。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就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出具体要求,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的“加速度”。
从区域实践到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奋楫扬帆启新程。
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区域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分析了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重点围绕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增强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动能等方面深入讨论,形成广泛共识。
牛年伊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瞥 篇5
长三角铁路建设今年“牛劲”十足每天投资1.5亿元
2009年,长三角铁路建设“牛劲”十足。继去年完成346.7亿元建设投资任务后,今年上海铁路局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规模计划近600亿元,平均每天投资1.5亿元,成为经济“寒冬”中“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主力军之一。预计经过4年的持续努力,铁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将成为现实。
上海将建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日前透露,世博会博物馆已经立项。
据介绍,世博会博物馆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关于世博会的博物馆。其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共有3个展厅,分别展示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历届世博会的精彩作品,以及申办、参与和运筹世博会的内容等。这个馆规划为永久性博物馆,将随着世博会的发展,增加其后续内容,世博会组织还希望将其建设为世博会的研究中心。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对该馆的内容设置做进一步的细化。
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第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突破12.8万件,企业专利申请量接近6万件,均跃居全国第一位,显示该省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是江苏省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为12.8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43.9%,居全国第一。苏州为4.86万件,同比增长43.87%,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二。南通为1.41万件,同比增长55.59%,居江苏省第二位。南京为1.17万件,同比增长45.44%,居江苏省第三位。
二是江苏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26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36.33%,居全国第三。苏州5371件,同比增长15.11%,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居第一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南京5016件,同比增长47.01%,居江苏省第二位。
三是江苏省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授权专利量为4.46万件,比2007年增长了40.37%,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508件,同比增长58.02%。苏州市1.82万件,同比增长99.52%,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三位。
四是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2008年,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为5.97万件,同比增长54.3%,跃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江苏省年专利申请量超500件的企业达7家,超300件的企业达16家,超100件的企业达156家。江苏省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比2007年增加了64家,增幅达69.57%。
上述“四个大幅增长”,表明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正在成为江苏省自主创新的着力点,成为有效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举措,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表明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江苏省各地、各部门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州民企东风农机创佳绩拖拉机出口量全国第二
东风农机强势拓展国外新市场,抵御金融危机,取得骄人业绩。据统计,2008年,东风农机实现出口创汇69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这是东风农机外贸出口在前4年连续保持近40%年均增长率的基础上,又一次创下的历史纪录。
去年,面对雪灾、原材料价格暴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重困难,东风农机积极寻求新的客户和市场,坚持一年两次参加广交会,积极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如俄罗斯国际农机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农机展、乌兹别克斯坦农机展,并两次参加美国农机展。通过参展扩大了影响,结识了很多新客户。据统计,一年中,到东风农机参观访问的国外客户有260多批次,有很多已经开始订购东风农机产品。目前东风农机产品出口国家达到98个,客户数量达到210家。在南美的乌拉圭、亚洲的印度、非洲的摩洛哥等新兴市场,东风农机产品都有了批量销售。新市场、客户群体的增加为东风农机外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全国同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东风农机大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出口量均已排位第二,其中20~40马力轮拖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钢材市场回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回升
据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今年1月份浙江全省主要商品价格监测显示,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显现回暖迹象,其中钢材价格回升较快。
今年1月,浙江省钢材市场价格普遍回暖,较上月则有明显回暖。据对浙金钢材市场和华东物资城两大钢材交易市场价格监测显示,列入监测范围的54个钢材品种价格较上月48涨6跌,上涨的品种涨幅在0.73%~14.99%之间。
浙江省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钢材价格有所回暖主要是受前期价格。库存调整和节日因素的综合影响。经过此前半年的大幅下跌,去年年底钢价已经基本贴近成本运行,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
而且,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今年1月浙江省钢坯价格较上月上涨7.59%,且随着新增投资项目的逐渐开展,建筑钢材价格将会继续有所上扬,并会拉动其他钢材品种。因此预计2月份钢材价格震荡调整中有小幅上涨。
浙江省近亿元旅游消费券投向长三角
日前,继杭州市计划向外地客源市场发放4000万元旅游消费券、安吉计划将3000万元的旅游共享券派送给长三角地区市民后,淳安、桐庐等地旅游部门也将在2月底前向长三角地区分别发放超过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浙江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下周各县(市、区)方案全线出炉后,旅游消费券的优惠总额接近亿元。
桐庐县风景旅游局计划向长三角地区推出价值1000万元的旅游抵价券,面值分10元和20元两种,持券到景区购买门票可以直接抵现金使用,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等大景点都将纳入此项活动。
淳安县旅游局也将拿出10万张总价值在1200万元的千岛湖门票,向长三角市场发放。首批发放的地区为杭州和上海,除了通过旅行社向游客发放外,还将通过社区、学校等途径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除了消费券外,还有不少地方以旅游折扣的形式让利给游客。据悉,象山县旅游局从近日起至4月底将进行“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活动期间,景点门票4~7折,部分星级宾馆住宿费用为挂牌价4折。松兰山景区、中国渔村、石浦老街、象山影视城,农家乐、渔家
乐等景区都将参加此项活动。初步估计,这一活动将实现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门票和住宿优惠。
旅游业内人士分析,消费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旅游需求拉动将带动一系列其他的内需。桐庐县风景旅游局春节期间曾推出“用杭州市民消费券游桐庐,每100元可当200元使用”活动。
据桐庐县风景旅游局局长钱潮力介绍,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共有1300多人次使用杭州市民消费券到桐庐各景点游玩,“春节黄金周,到桐庐旅游人均消费在516元,市民消费券只占很小的比例。”他告诉记者,前来旅游的往往是一家人,门票使用消费券,但住宿、游玩、吃饭还是用现金支付;十几个人出游的大家庭,只有两三个用券的人。“可以说,市民消费券起码起到了1:20的放大效应。”
浙江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省接待的2亿多人次游客中,国内游客占绝大多数,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也占绝对优势。在外国游客出游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今年要实现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大力拉动国内市场,长三角市场更是重中之重。各地争相向长三角市场发放旅游消费优惠券,除了希望在淡季提前启动旅游市场外,目标更是直指明年的世博会。据了解,今年全省的旅游交易会也将首次移师上海举行。届时,省内各地将紧紧围绕世博主题,推出江浙沪三地联动的旅游产品。
五金城永康见闻“寒流”中传来报春的信息
春节过后,中国最大的五金制造业基地之一的浙江永康市企业纷纷恢复开工,招工市场一派热闹景象。截至目前,这个拥有近百万从业人员,上万家大小企业的“五金之都”,开工率已达到95%以上。当地政府和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充满信心。
正月初八,在永康市,可听到此起彼伏的企业开工生产的“开门炮”,客运西站附近的企业招工市场熙熙攘攘。市场内的10多家职业介绍所和企业临时设的摊位前,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
长期生产出口电动工具产品的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是企业最困难时期,他们卖掉了矿山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回笼了几千万元资金,及时转攻电动工具主业内销,目前在10多个城市开辟销售网点,今年获得了许多国内订单,可望保持6个亿的销售目标。
永康市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滑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及时出手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永康重视保护量大面广的协作小厂,分散大企业发展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永康没有一家大型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原因是大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时,为其配套的大量下游协作小厂可以分解大企业的资金风险。比如永康铁牛集团有近200家协作小厂,如果临时遇到1000万元资金困难,只要协作厂帮助垫资缓冲,平均每家5万多元,并不影响小厂的生产。
温州移动第一家3G试验网正式开通首批用户诞生
近日,温州移动的第一家3G试验网正式开通,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南站电信营业厅诞生了首批3G用户,这意味着温州移动通信正式叩响3G时代的大门。
在首批3G用户诞生发布会上,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向首批3G用户赠机,并进行使用测试。无论视频通话、在线电影,还是链接全球眼画面,都非常流畅,音质十分清晰。
据介绍,中国电信收购联通133/153CDMA网络之后,就立即着手网络升级改造,投入巨资打造3G网络,目前已在市区初步建成。建成后的网络将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游戏、视频、娱乐、影音,社区群体等移动互联网运用,让用户真正体验到中国电信“天翼”品牌“科技、创新,自信,时尚、活力”的个性魅力。
据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介绍,今年温州移动分公司计划在全地区新建3G基站600多个、室内分布系统近500个,投资超过10个亿,并计划于今年10月份完成温州TD-SCDMA(3G)网络建设一期工程。届时将实现温州城区、各县县城等重点区域TD网络的全覆盖,即到10月份,温州市市区和各县县城所在的移动用户都将可以体验3G高速上网、手机电视和视频通话等典型3G业务,享受3G的无线冲浪了。
据称,现在使用138、139等号段的市民今后加入3G网,原号码也仍然可以使用,无需更换,即将推出的188号段也是专门为3G准备的,但市民需要购买适用于移动3G网络的手机,目前一些主流厂家已推出一批适用双模手机。在资费上,届时移动会推出相关套餐,语音资费将比现行资费更便宜。手机上网方面,由于是根据流量计费,所以高速的网络也会带来更优惠的价格。
温企抱团打响“温州名购”品牌
为发挥在外温州人市场网络和温州产品两个优势,温州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建立100多个“温州名品购物广场”,以提升温州区域品牌,助温企抱团拓市场。目前,首个“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已于天津市麦购时代广场开业,康奈,保罗盖帝、北极新秀等20多个温州鞋服品牌均设有专柜。
日前,温企抱团亮相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也是“温州名品购物中心计划”的推广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以“展示温州名购,介绍温州品牌”为宗旨,依托温州名优企业和产品为载体,扩大温州名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整体提升温州区域品牌影响力。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为业界一场高规格的交流盛会,在中国零售市场有着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安徽省政府明确四项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日前,安徽省政府发出通知就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办动产资押贷款、仓单资押贷款、股权资押贷款、知识产权资押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
二是有条件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开辟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三是积极发展担保,再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全省担保体系。落实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政策。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篇6
一行政区经济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1. 行政区经济的内涵
行政区经济亦称行政区经济现象, 主要是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主体差别, 各行政区以自己所在行政区为单位, 追求GDP的增长, 盲目致力于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形成的区域经济。
目前, 我国正在进入以大经济区域来协调和整合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西部大开发为区域背景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然而由于遭遇到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 (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 , 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 形成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引发了各地方行政区之间为了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 缺乏协作, 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边界资源争夺等弊端不断出现。
2. 行政区经济产生的原因
第一, 地方政府过于注重政绩——行政区GDP的增长, 致使行政区经济的产生。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GDP增长情况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已成为评估政府绩效、官员政绩的直接依据, 这也使得政府官员任期内盲目追求本地区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进外来投资额的增加等方面的短期行为。地方政府官员在对上拼政绩、对下赢口碑的眼前利益驱动下, 必然想方设法扩大本地的经济赶超, 甚至采取反市场的手段, 保护本地企业和产品、歧视外地企业和产品、并阻止本地资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割裂和行政区经济的产生。
第二, 地方政府过分追求自身发展的最优策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方式应是协同与合作, 而对于行政区而言, 地方政府往往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最优策略。当一个新兴产业崛起时, 各地政府就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该产品的进驻。这导致每个行政区都是一个小型的综合体——“五脏虽俱全, 但整体实力不够”, 远不及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优势, 差异布局来得合算。也正是这种追求对各自行政区而言的最优发展策略, 促使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第三, 地方保护主义催生行政区经济。正如刘福垣所言, “现在的长三角, 十几个城市, 说是推进经济合作, 实际上还没到那一步。十几个城市就像十几个土豆堆在一起, 没有内在联系, 还没真正融合。那层皮是什么?就是行政区划。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外资、GDP忙活”。目前, 地方政府最大的目标是追求地方财政最大化, GDP增长快速化。这就使得各个地方政府有可能演变成凭借行政权力以外部资金、相关发展所需资源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 对本地企业更是加大资金的投入, 对其给予多方的政策优惠, 而对外来企业则盲目限制其发展, 生怕其发展将威胁到本地企业的发展, 从而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 由此必然形成市场的分割, 进而形成市场壁垒, 阻碍外来企业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使得行政区经济日益明显。
二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冲突——以长三角为例
1. 行政区划边界阻碍了区域经济学上的溢出效应
目前, 长三角各中心城市既是两省一市的经济增长中心, 也是利益分配和民生安排的最基本的边界, 从而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中心, 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现行的长三角行政区划边界的硬约束,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而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上海可谓是长三角地区的增长极, 而目前上海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其他地区相对于上海而言, 发展速度较慢。因此, 本来应流向上海的优势资源会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而向临近地区汇集。然而由于行政区划边界的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溢出效应的发生, 导致地方经济的发展走了弯路, 浪费了相关的资源和可能的经济发展助力。
2. 行政区之间缺乏分工合作意识, 导致产业同构化
由于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目标与任务相同, 各个地方都力求形成门类齐全的独立体系, 这就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 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在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竞争中, 利用产业政策制定层面、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直接干预能力, 谋求各自地区利益最大化, 其结果是各自为战、产业同构化 (长江三角洲三地尤其以制造业结构高度趋同化最为突出) 现象十分严重。也正是因为产业的同构化而非差异化发展, 一旦一个行业饱和时, 就会出现供给过剩, 导致恶性的价格战;而当出现经济危机时, 则可能导致该行业最终崩溃, 致使区域间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
3. 行政区之间缺乏协调, 各自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导致重复投资和浪费
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存在盲目规划或投入 (或政府主导投入) 港口、机场、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导致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而之所以存在重复建设, 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区之间缺乏协调, 各自为政, 追求自己行政区GDP的增长。这些现象在长三角特别明显, 例如, 长三角的深水港建设之争, 以及国际机场的建设, 上海和浙江两省市之间由于缺乏协调, 大家不顾实际需求量都盲目地投资建设机场, 甚至是国际机场, 导致资金大量投入, 资源大量浪费。
三协调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1. 完善政绩考核与评估体系, 避免行政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孤岛
如前所述,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制度背景下,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直接决定了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经济收益。所以, 在这样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指引下, 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全局利益, 以至于地方政府行为呈现出异化特征, 从而导致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的不协调, 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盛行。导致行政区经济变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孤岛——经济一枝独秀, 仅停留在最求自己的经济效应最优化上, 没有辐射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 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考核与评估体系, 通过正确的方向引导, 规范官员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 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正常化, 从而达到协调和改善政府间利益关系, 促进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目的。
2. 树立区域合作共赢的理念, 加强信息资源沟通和共享,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 只有合作才能带来长期的发展, 也只要合作才能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共赢。因此, 协调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区域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只有在这种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才能逐步认识到合作才是带动地方经济长期发展的王道, 逐步取消妨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制度与政策规定, 取消妨碍资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 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努力。所以, 区域合作和共赢理念的树立是协调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关系的前提, 也是解决二者矛盾的关键。
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是避免地方经济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也是促进地区合作, 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前提。因此,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区域内成员地市政府可以通过协商制定一系列相关共同的政策, 提高各成员政府在制定或变更政策或经济扶持发展策略上的透明度。“区域各地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尽可能公开, 可使任何一个地区增加经济合作中的可预测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相互之间由于实行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因此, 加强区域政府间信息资源的沟通和共享, 是协调行政区经济与区域一体化关系, 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建立完善的法制环境, 实现依法治区
我国《宪法》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分割市场的行为, 其条文核心是“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国内自由贸易”。我国也早已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但由于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国家) , 也使得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更多地体现的“人治”而非“法治”。也正是这种“人情味”使得地方企业在本地发展有了优势, 形成了地方保护主义。虽然我国已出台了《反限制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但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任重而道远。因此, 可以考虑出台一部地区关系法,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地区政府间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 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缓和的矛盾。行政区经济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结果, 但是只要各个行政区的官员认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 自觉地加强行政区之间的合作。相信未来行政区经济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 这就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由于行政区划分的缘故, 一个区域往往包含多个行政区。各个行政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以长三角为例探讨行政区经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行政区划,行政区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
参考文献
[1]郭济.中国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3
[2]陶希东、刘君德.21世纪初期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整合研究[J].科技导报, 2003 (9)
[3]陈明星、王志杰.“四轮驱动”——中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J].银行家, 2003 (11)
[4]刘福垣.地方政府有企业化倾向[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4 (Z1)
[5]张颢瀚.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行政区障碍与协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6]朱莺、张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行政区经济”:特征及成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5 (5)
长三角城市用地经济效率评价 篇7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方先知 (2004) 针对土地利用各种类型的特点其用地效率的不同问题, 提出了适合多种评价要求的用地测度指标。该指标体系重在考虑土地的可转化性, 探讨指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法, 对多元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汪群芳 (2005) 选取单位城市土地GDP产出、单位建成区土地GDP产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总产值和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指标, 对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如何判断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性, 近期已有学者尝试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城市用地经济效率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王筱明等 (2005)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方法, 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宋国军等 (200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 最终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当的结论。
总体上看, 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主要包括利用投入产出比、单位GDP和容积率等单指标方法和因子分析、AHP等多指标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最优方法内生确定各种投入要素的权重, 适合城市内部复杂的经济体和各种要素的投入产出之间的评价, 是对单指标和多指标方法的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构建土地利用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 对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为长三角各地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一、方法介绍与指标选择
(一) 方法介绍
DEA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不同样本土地利用生产集的最小凸锥, 边界是土地利用实际生产前沿面, 把每个城市土地样本的生产可能性同这个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 得到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实际测评过程中, DEA是充分利用数学规划模型中比较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 将分析结果分成两类:效率有效和无效, 计算出效率无效的DMU的相对有效性的程度。
(二) 指标选择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反映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以及该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 同时指标体系的构成要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形成要素的主要方面, 并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本研究土地利用的输入指标选取城市土地使用面积、资本的投入和劳动者的数量来表示, 其中土地的使用面积用建成区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来表示, 资本的投入以市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表示, 劳动者投入用市区单位劳动就业人口 (单位:万人/平方公里) 来表示。土地利用的经济产出指标选择了地均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地均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和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亿元/平方公里) 来表示。
二、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
(一)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析
2007年, 在长三角25个城市土地的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评价中, 土地利用完全有效的为10个城市, 占40%。土地利用整体有效较高, 整体平均水平达到0.89, 其中长三角内浙江城市土地利用有效性整体略高于江苏, 其中浙江的11个城市平均有效性为0.915, 江苏13个城市为0.859。在长三角内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分异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土地利用完全有效, 利用效率数值1, 包括10个城市: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温州、金华、台州、丽水。其中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是苏南沿海、沿江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 人口密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尤其是上海作为直辖市, 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与其他城市相比, 对土地的各项投入相对较多, 产出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从土地利用来看, 城市规模的扩大需占用大量土地, 而这些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 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用地的道路, 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提高产出。这些城市的土地利用DEA值为1, 正反映了它们土地利用的高效率。而浙江地区的城市, 如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的城市规模在省内相对较小, 经济实力并不是很突出, 能够达到有效状态, 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 (资金、劳动力、用地规模等) 本身的水平, 还取决于各要素的合理组合应用。第二个层次:土地利用效率值在 (0.8, 1) 之间, 土地利用效率较高, 主要包括南京、徐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绍兴、舟山。第三层次:土地利用比较有效, 土地利用效率值在 (0.8以下) 之间, 主要包括淮安、连云港、盐城、镇江、宿迁、嘉兴、衢州。其中连云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为最低, 仅为0.595。在空间分布上,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布并没有体现出效率和规模等级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 这和国内学者依据的城市效率等级和规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不一致, 主要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较高, 城市之间的单位面积和单位劳动力投入产出差距并不是十分显著所致。
在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中, 土地整体效率虽然较高, 但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其中, 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的投入冗余率比较明显, 说明这些城市用地规模偏大, 且资本投资及劳动力配置不尽合理, 这是导致上述城市土地利用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在相同产出的状况下, 在人力资源利用和土地节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利用方面有巨大的空间。城市建成区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土地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 其中徐州 (16.65%) 、连云港 (29.6%%) 、淮安 (30.17%) 、盐城 (41.03%) 、嘉兴 (34.21%) 抬升空间显著;淮安 (30.22%) 、嘉兴 (34.35%) 、绍兴 (28.71%) 的人力资源利用空间将是未来城市土地效益提升的关键;淮安 (30.18%) 、嘉兴 (34.2%) 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利用值得关注。
产出率不足主要集中在徐州、连云港、盐城、衢州等城市, 而且这些城市也都存在投入冗余的情况, 说明上述城市的土地投入产出存在问题较多, 各项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 且土地产出也不足。这些城市在以后的规划中应当注意加强资金利用效率, 合理规划城市规模, 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并加强各要素的合理组合运用, 以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有效。
(二) 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评价
在DEA中, 将土地利用效率分为技术效率 (TE) 和规模效率 (SE) 。技术效率是指在现有规模和投入处置能力下的生产效率, 当TE为1时, 表示目前生产技术的完全有效, 当TE越接近1, 技术效率越有效;当SE=1表示规模效率有效, 说明城市土地处于最佳状态;SE<1说明规模效率无效, 城市土地规模抑制了城市产出的增加, 当规模无效时, 可以进一步测评城市土地利用是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还是递减阶段。当SE和TE两者均越来越靠近1时, 城市的土地技术和规模效率达到最优化, 城市土地产出投入比最大化, 城市土地表示为不仅是高投入、高产出, 还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利用方式, 这样的城市土地体系促进合理的城市布局、优化的城市结构和宜人的人居环境, 促使城市土地达到集约利用。
2007年, 长三角的城市平均技术效率为0.88, 平均规模效率高于平均技术效率, 为0.916。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小于1的15个城市中, 技术效率整体上来说略高于规模效率, 其中淮安、镇江、宁波、嘉兴、绍兴规模效率高于技术效率, 嘉兴市的技术效率最低, 仅为0.658, 如何提高技术在整个城市中的产业效率, 成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在规模效率中, 连云港、盐城、宿迁的规模效率低于0.8, 仅为0.638、0.715、0.733, 但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 表明如果能合理调整好上述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其土地产出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结论
2007年, 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达到0.89, 有10个城市DEA有效。但这并不能说明长三角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水平很高, 因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本身评价的是各评价单元之间的相对有效性, 这样的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观测到长三角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分布状况。从土地利用来看, 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对于相对紧缺的土地资源, 要进一步提高长三角整体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 城市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积极开展节地活动,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另外, 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出, 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 发展当地经济。
总体上看, 浙江地区各个城市土地利用的DEA有效性要高于江苏省城市, 江苏南部城市明显高于苏北地区城市, 这反映了浙江及苏南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及利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较苏北地区城市更为合理, 因此, 在土地投入产出方面表现更有效率。以上计算结果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说明此方法在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方面是比较有效的, 应用效果较好。评价结果为今后城市制定土地利用计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提供了政策指导, 有利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减少投入, 加强要素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便获得更大经济产出,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摘要:随着长三角城市化进程的演进, 土地利用效率问题引起大家关注。长三角城市有40%达到土地利用的DEA有效, 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浙江地区略高于江苏地区, 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对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投入产出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DEA)
参考文献
[1]Charnes A, Cooper W W, Li S.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cities.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1989, 23 (6) :325-344.
[2]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 2004, 22 (12) :22-26.
[3]刘坚, 黄贤金.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6) , 330-334.
[4]宋国军, 彭艳坤.基于成都市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5, (10) , 40-41.
[5]汪群芳.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4) :5-9.
[6]王筱明, 闫弘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DEA评价[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6 (4) :573-576.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篇8
关键词: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增长,能源消耗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十年,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产业相互连接、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三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打破了行政区划导致的条块分割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和统一城市规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开拓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对促进经济圈的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转变,为增强中国综合实力起了很大作用。透视三个经济圈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消费历程,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指导中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大经济圈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现状
考虑到行政区域的相对稳定性,经济依托关系、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共生关系,也为分析研究方便,确定本研究的经济圈范围如下:
(1)泛珠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为广东全省范围内所有的县市。土地面积为1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不足2%。2005 年底常住人口为0.9 亿人,占全国7%(户籍人口总数为0.8 万人,约为全国的6%)。
(2)泛长三角经济圈:“泛长三角经济圈”涵盖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土地面积2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常住人口1.4 亿人,占全国11%。
(3)环渤海经济圈,为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以及河北省等三省两市。土地面积为5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81%。常住人口2.3 亿人,占全国17%。
(一)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
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三大经济圈及全国总能源的消费趋势呈现出“抛物线”型扩张。能源消费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2000 年,三经济圈消费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的能源消费量在十年间平均年增长速度5.79%、5.66%、9.6 %。第二个阶段2000—2011 年间,能源总量消费呈快速增长,三个圈的能源的消费量平均年增长速度9.21%、9.7%和10.63%。
从消费总量看,环渤海经济圈消费总量最大,1989—2011年消费总量总2.43 亿吨增长到10.39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113.07 亿吨;长三角其次,1989—2011 年消费总量总1.1 亿吨增长到5.67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61.99 亿吨;珠三角最小,1989—2011 年消费总量总3 519.3 万吨增长到2.85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28.95 亿吨。三大经济圈是中国能源最主要的消费地的地位不断提高。2011 年三个经济圈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为54%,而这一比例在1989 年、2000 年只有42%和48%。
除少数年份外,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均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从2003 年开始,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结构)①的变化
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1989—2011 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一直占约50%,石油比重有所下降,从35%下降到26.1%,电力的比重有所波动,从1989 年的12.6%上升到2006 年最高点22.1%,后又持续下降到2011 年的16.2%。
(三)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强度)②的变化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投入的能源量。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除1995 年环渤海、全国及三大经济圈总体消费强度有所增加外,1989 年至今,全国以及三大经济圈能源消费强度一直下降,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下降。由于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方式、自然条件地域产业分工等原因形成的产业结构、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导致环渤海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全国,高于三大经济圈的平均消费强度,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消费强度较小。
(四)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989—2011 年间,长三角的能源消费弹性一直在0.5 以下,珠三角、环渤海及全国的能源消费弹性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珠三角在0.42~1.19 之间波动,环渤海及全国在-1.49(到)①1.8 之间波动。通常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时,能源消费通常经历一段快速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到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进入低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1。由三大经济圈及全国的消费弹性系数看,中国目前虽然工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目前总体上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三大经济圈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仅长江三角洲其经济总量便占全国的1/5。以199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人均GDP在1990 —2006 年间的平均增长率,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各区域分别为8.24%、8.10%和4.49%。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开发渤海湾区域的力度不断加强,渤海湾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近30%,迅速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国家经济“第三极”。三大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并且保持着快速的发展,这便要求充足而持续的能源供应,同时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带来了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二)产业结构不够稳定
三大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不够稳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发生的变化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阶段性和不稳定性。以珠三角为例,其产业主要以国外“空降”接受国外的产业转移为主,造成产业结构的不稳定和一部分生产资料的稀缺同时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重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处于完善过程中。再以长三角舟山市为例,随着2003 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船舶制造业成为舟山市的主导工业,仅2004 年其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39.73%,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了33.2%,能源效率迅速降低。同时环渤海经济圈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产业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产业链短的特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在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
(三)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目前,三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建设的推动,区域内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带动了钢铁、水泥、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使经济区内的重工业经济不断增长,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中呈现出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仅有上海、广州等个别城市的能源效率处于生产前沿面,其余大多数城市具有不同程度的要素节约空间,节能减排政策册实施将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造成了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难度,以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在继续。
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相关产业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加新能源的使用。目前,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过高,靠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发新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无污染能源的使用,例如增加对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利用等。
近些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正逐步形成。该地区聚集了全国约1/3 的新能源产能,集中了中国60%的光伏企业、20%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53.5%的建成核电站装机和近40%的生物质发电装机。
环渤海地区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装备制造业基础,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集聚了中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珠三角地区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0 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在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应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发展电动汽车的良好环境。省政府与南方电网签署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地充电设施建设相继启动,截至2011 年底,广东电网、中国普天公司已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累计投运充电站65 座,充电桩超过2 300 个。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积极投资建设LNG汽车充气设施,有力地推进了新能源汽车应用设施环境建设。
(二)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三大经济圈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地区。因此必须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长期发展战略则要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优先发展太阳能,积极发展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稳步发展核能,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构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长三角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等多个层次,重点关停和调整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线或企业。从能源消费结构维度来看,在降低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沿海区位和经济发展的优势,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大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提高研发水平,推进长三角地区研发产品的本土化试用,全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珠三角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占50%左右,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减少煤炭消费比重,维持石油消费比重,积极利用西南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和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利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针对煤炭消费比例较高的问题,调整煤炭内部消费结构,加大发电用煤的比重。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重要而迫切。
尽管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也已超过40%。但与世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长三角要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的全面发展体系。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加快建设低碳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目前珠三角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偏小,第二、三产业内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偏大。珠三角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同时,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三角民营经济:路在何方? 篇9
出口外向型企业缺乏竞争力
从贸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环境来看, 长三角对外贸易成长基础较为脆弱, 增长方式相对粗放, 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发展于“轻、小、集、加”经济基础上的长三角民营企业更多地从事那些低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出口, 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工艺品、日用品等。这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型出口产品在外贸竞争中, 仅具有成本优势, 只能依靠价格竞争抢占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从长远来看, 由于这类出口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更容易受到进口国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影响, 产品的出口后劲不足。
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困难
长三角民营经济的产业类型大多集中于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文教体育用品、工艺品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在创始阶段, 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在产业选择上, 往往从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领域进入, 通过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进行资本积累。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后, 原先的产业选择、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经形成一种制约其发展的路径依赖, 使其难以顺利实现产业升级,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民营经济无法面对当前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 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化发展弊端日益显现
产业集群化发展既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 又有聚集起来的规模效应, 在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产业集群内企业单体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松散等特点所造成的弊端日益凸显。首先, 同类企业集聚通常会造成过度的低价竞争、相互模仿, 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比较普遍, 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较为困难。有效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带动产业升级, 但过度竞争只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 最终使该产业崩溃。其次, 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 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而在部分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 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在生产、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大量规模不经济的企业, 经济效益较低、产品质量较差, 企业信用不足。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民营经济造成冲击
国际局势给民营企业出口带来压力
一方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市场, 欧盟、美国第二三季度经济出现衰退, 失业率上升, 个人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 贸易进口量萎缩, 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出口。同时, 面对经济的衰退, 为扶持本国产业并增加就业, 欧美各国贸易保护纷纷抬头, 不断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要求, 并对一些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这些举措加大了我国出口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新兴贸易国家的竞争, 更低工资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 为市场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越南、老挝等东南亚的“后发”国家, 由于生产成本相对更低, 产品质量也并不逊色, 给中国同类型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正逐渐消退。经济危机使得欧美发达国家更为积极地谋求与成本更低廉的新兴贸易国家对接, 不少跨国公司把一些初级产品加工订单转投向这些国家, 国际市场也开始青睐这类国家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 众多长三角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和挤占。
国内经济形势给民营企业造成影响
受国际形势影响, 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降至四年来最低。国内投资、消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产业发展和产品消费甚至出现萎缩, 给困难中的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雪上加霜。
一是国内部分产业增速减缓, 部分产品消费出现下滑, 制约了长三角相关民营企业的发展。长三角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在国内市场上专门为相关产业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 企业的产品开发和销售与一些产业保持密切的裙带关系, 企业发展受其它产业兴衰影响严重。如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减慢, 建筑业投资增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以及我国住房和汽车消费明显降温, 由此造成长三角从事建材、汽车零部件、小型机电、家庭装修材料等相关企业发展缓慢。
二是我国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的不确定预期, 制约了长三角小商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长三角不少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从事与居民生活相关小商品的生产, 如箱包、家居用品、文教体育用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和工艺品等, 这些产品并不是生活必需, 居民需求弹性较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内居民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 加之股市和楼市暴跌带来负财富效应, 同时, 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居民收入实际购买力减弱等等,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小商品的消费受到抑制。
三是国内不断调整的政策措施, 对长三角民营企业固有的经营管理体制造成冲击。为避免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 政府陆续调整并颁布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长三角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优秀人才匮乏等特点, 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决策机制, 缺乏危机处理能力, 难以做出迅速的反应和科学的决策, 不能很快适应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决策上的缓慢和失误, 不但使其丧失了市场机遇, 更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和困难。
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推进技术创新,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长三角民营企业要想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宏观形势中生存, 并实现长远发展, 必须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切实把企业发展转移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 实现企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由原材料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转变。首先, 引进先进技术, 进行技术革新。民营企业应积极引进并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设备和工艺, 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着力提高产品质量, 使产品在市场适销和产品档次上更加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其次, 增加科技投入, 培养核心竞争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应紧随高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 根据现有基础和条件优势, 大力开发新产品、力争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三, 以科技进步、资源节约为优化目标,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出发, 更新生产技术和工艺, 提高生产能力, 由技术含量低、能耗高的产业向科技型, 资源综合利用型, 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产业转换。
立足国内消费, 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市场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关键, 面对新形势, 长三角民营企业应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拓和维护。一方面, 随着宏观调控深入, 我国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国内消费市场势必进一步扩大。此时, 加紧培育和占有国内消费市场, 对长三角民营中小企业而言, 不失为减轻外贸压力,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一种选择。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加快, 拥有9亿消费者的庞大农村市场蓄势待发, 而中国沿海一二级城市的消费力也逐年升级, 趋于膨胀, 长三角民营企业应把握时机,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 长三角许多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美国, 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使其难逃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 应摆脱单一贸易依赖, 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事实上, 与萎缩的美国市场相比, 一些未饱和国家和区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却逐年加大。近些年, 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区域出现飞跃式发展, 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 经济充满活力, 进口需求大, 值得长三角外贸企业关注。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新型治理模式
长三角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集权式管理模式, 治理模式的落后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新型治理模式是保证民营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首先, 民营企业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逐步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 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充实管理团队,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实行各个部门的制约作用, 发挥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 民营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出发, 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关爱员工, 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 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 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稳定员工队伍。第三, 民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 提升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对市场变化的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 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支持。
加快组织创新, 实施产业梯度转移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篇10
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动荡中谋求更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成为两大传统制造业基地突破增长“瓶颈”的转型升级平台,面向海洋寻求全球经济的制高点。长三角地区再次显现出中国经济最活跃区块的能量与锐气。
“一体两翼”勾勒长三角“蓝色经济”版图
屹立于中国东部人海口的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海洋经济的先行者。国内外经济普遍趋紧,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长三角海洋经济带显示出推动转型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于2011年12月23日宣布,继2010年超越新加坡夺得集装箱吞吐量世界冠军后,2011年又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世界纪录的国际大港。在世界经济复苏受挫、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上海港屡创佳绩,离不开长三角地区众港口源源不断的货源喂给。时至今日,长三角地区已拥有包括上海、宁波、苏州、舟山、南通在内的十余个亿吨港,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地处长三角“南翼”的浙江对上海同际航运建设形成强力支撑。我国的7条主要国际海运航线有6条途经浙江舟山海域,依托宁波一舟山港的吞吐能力和深水岸线资源,长三角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大宗商品的战略储运基地,并形成集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及金融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在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及所辖lO多个县市,明显感受到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来形成开发的热潮。连云港“大港口、大航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基础设施瓶颈迅速破解,海内外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在盐城,大丰港二期工程建成通航,滨海港深水码头、射阳港快速推进。在南通,江海联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洋口港10万吨LNC码头和10万吨级北航道工程相继完工,吕四港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国家级新区呼应推动海洋战略进程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使其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不仅意味着浙江有了新的增长极,也给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拥有1390个岛屿的舟山被称为“千岛之城”,包括了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海岛。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交汇处的舟山群岛,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的主要港口形成了等距离扇形辐射,成为我国蓝色国土的重要“坐标点”。
据了解,目前浦东新区正设想与舟山群岛新区展开合作。长三角地区已经日趋成熟的国家级新区将与最新设立国家级新区携手,在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教育等方面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事实上。带动区域发展原本就是这个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被赋予的职能。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不仅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基于这一功能定位设立的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目标是,逐步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在2011年5月批准在江苏连云港设立的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成为东部地区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连云港吞吐量中60%来自中西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俞向阳说,港口通过能力增强后,大幅降低了中西部货物的运输成本。连云港港近年来相继在洛阳、西安、西宁、郑州等地建立了11个集装箱场站,开通5定班列服务中西部客户。而根据国务院此前已经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连云港要成为带动中西部、辐射东北亚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新兴产业依托海洋“弄潮”
要抢占海洋经济的制高点,除了做强传统产业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在此方面,长三角地区堪称“弄潮儿”。
今年12月,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海浦东的临港新城揭牌。作为上海海洋经济的核心区,未来浦东将逐步摆脱对传统码头装卸业务的依赖,驶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蓝海域。在揭牌仪式上,包括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海洋能源研发中心和海洋工程产业基金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集中落户。
“这意味着浦东的海洋经济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途。”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朱嘉骏表示。
在江苏,连云港近两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76%,利税率保持全省第一,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1/3。南通去年组织了两次共5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000多亿元,推动了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盐城去年建成陆上风电70万千瓦、滩涂地面光伏电站70兆瓦。
而从浙江舟山群岛薪区的规划建设进展来看,长三角以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愈发清晰。由浙江大学与舟山市政府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眼下正在舟山摘箬山岛兴建。建设项目包括海洋科教实试基地、海上技术公共试验场、海洋科技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等。2013年初步建成后,其将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放并提供相关的试验技术支撑服务。
“中国海洋经济正在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密集型转变,区域间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说。
浅析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 篇11
一、区域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血脉
佩鲁认为“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 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的最终影响。”长三角地区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时期, 即物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物流水平的提升, 因此由极化理论可知, 要想取得经济的优先发展, 首先做好物流。欧美等国的物流一体化对其区域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物流产业自身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物流产业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和振兴的产业之一, 其对GDP的贡献不可小视,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为2.7万亿元, 年均增长16.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的6.6%提高到2010年的6.8%左右,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增强。对一个地区或区域来说也是如此。例如, 2009年, 厦门市完成物流业增加值123亿元, 对GDP的贡献率已达7.6%左右;青岛力争2012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35.14亿元、年均增长10%, 物流业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GDP) 贡献率达到11%。这说明物流业的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很大, 是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2.区域物流有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
区域物流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商品货物的高效流通有利于工业生产、商品贸易的进行, 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和利用率, 为经济发展提高强劲的动力, 区域物流发展的水平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 要想提高本区域的经济竞争力首先要打破物流瓶颈, 提高物流效率。
3.区域物流能够促进社会分工有利于区域供应链的形成
当前的竞争已经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由于物流的发展缩短了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 可以是不同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 最终依托物流实现商品的流通贸易, 因此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生产分工, 并且有利于从原材料供给到最终商品的消费整个供应链的形成, 物流效率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 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地区如何更好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积极推进区域物流产业联动发展, 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将是长三角经济腾飞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的背景
1.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条件
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 北起通扬运河, 南抵杭州湾, 西至镇江, 东到海边,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以及邻近海域。长三角地区在区位和内河航运方面, 有很大的优势, 由上海、宁波、南京、张家港、南通等港口组成的港口群构成中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公路运输网较为密集, 高水平的道路基础设施数量较多。长三角处于“3小时经济圈内”, 物流联动效应已经显现, 逐步刺激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 加工业发达, 经济总量大, 产业分工合作正在形成, 这些都将带动长三角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发展战略上, 政府高度重视, 积极推动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向重点发展大中城市, 空间布局上, 再次由分散走向集中。
2.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条件和机遇, 而且这一地区的物流起步比中西部地区早, 发展快, 规模大。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建立了多个物流园区, 形成了基本的物流体系, 长三角各城市物流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交通方便快捷, 物流业发展水准在中国已处于领先水平。但纵观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 现实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 缺乏资源整合专职机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很多, 形成港口的群落, 海运是港口最主要的方式, 长三角这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如何来整合, 从物流业本身来说, 技术层面这是很简单的问题, 但从当前从行政区域来看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深水港, 由谁来整合、交通部门还是国家政府, 不管是谁来整合, 都有相当的难度, 空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2) 各种运输方式间协调不足缺乏结合, 运输方式单一, 如铁路运输能力与需求矛盾大, 只能满足50%, 而有数据显示与实际需求相比, 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铁路运输, 但是这样剩下的50%只能转陆路运, 极大地增加了陆路运输的压力。
(3) 缺乏整体规划, 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城市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物流产业园区, 缺少统一规划, 各自为政, 重复建设和部分地区的物流产能过剩存在, 例如, 沿江内河港口在规划和建设上存在不同城市间的重复, 竞争压力过大, 再有物流园区覆盖范围重叠等问题较多, 成为制约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瓶颈。
(4) 信息化程度不高, 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 长三角地区企业种类繁多而且企业数量很大, 信息分散, 不同城市企业间及同一城市不同企业间信息传播缓慢, 数字化程度不高, 物流企业服务对象范围较狭窄, 只能供应本地区或本城市对象。
三、如何进行物流资源的配置实现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条件、机遇, 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瓶颈,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物流资源进行配置, 协调和优化, 以实现整个区域物流的一体化。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的理念
坚持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的理念, 要做到科学、合理、高效, 各城市在进行物流规划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以物流园区建设时, 要注重优势互补, 做到符合实际需要, 区域内各地区之间要协调发展,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 依然是物流中心, 各城市要做好上海的配套物流设施建设, 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 这样可以使物流资源真正的能够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地服务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内的协调机制
“客户为中心, 价值为导向”来整合配置资源, 才能够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避免重复浪费, 将有用资源配置到价值增值能力较强的环节, 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一定要平衡海港、河港、铁路、公路等各方面的利益, 利用价值链这条纽带将各方有机结合起来, 否则如果失去利益这个中心, 只能使物流资源的整合归于失败。但是不同资源的整合必须要有相应的协调机制, 从基础上为资源整合配置做好准备, 而传统独立资源式的组织结构显然不能满足这样的物流一体化的要求, 资源在整合时, 协调机制应该是多方参与多种途径的, 如果单纯使用一种机制, 都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整合, 因此在建立机制上要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和产业格局, 要以产业和物流业务流程为核心, 跨省、跨城市、跨行业的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 必要时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 如信息中心、业务机构、技术机构等以保证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
3.明确物流资源配置的核心对象
首先要明确物流资源配置的围绕的核心是什么, 物流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要以供应链整合为中心, 降低成本为目的来配置范围内的物流资源, 确定相应的对象及组成, 如在整个供应链运营环节中会涉及到供应资源、生产物流资源、仓储资源、配送运输资源、信息资源, 以及客户资源等, 对于诸多资源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能力、质量、价格、信息化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评估认证, 最终选择合适合理的资源对象参与到整个物流体系中。
4.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
区域物流的一体化离不开信息的交互与共享, 而数据库作为信息流通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构成标准化体系, 可通过建立物流标准化数据库实现。这样也有利于改变长三角地区各自为政、各有标准的局面。构建物流资源信息台需要从调动长三角物流资源、物流单位相互支持和融合的角度出发, 物流信息随着物流、资金流、凭证流及物流当事人的行为等信息载体进入物流供应链中, 同时信息地反馈也随着信息载体反馈给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 依靠物流信息及其反馈可以引导供应链结构的变动和物流布局的优化;协调物资结构, 使供需之间平衡;协调人、财、物等物流资源的配置, 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为了应付需求波动, 在物流供应链的不同节点上通常设置有库存, 包括中间库存和最终库存, 这些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长度, 提高了供应链成本。如果能够实时地掌握供应链上不同节点的信息, 如知道在供应管道中,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多少数量的货物可以到达目的地, 那么就可以发现供应链上的过多库存并进行缩减, 从而缩短物流链,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促进长三角区域物流的整合。
5.加快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物流资源配置中需要用到各种技术和方法, 包括信用机制、物流管理、GSM技术、GPS、工作流技术、RFID、决策支持、信息标准化、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和系统仿真等。应对上述关键技术加紧研究, 并尽快转化为物流生产力, 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 在物流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GPS、GIS和RFID等高科技检测手段的融合对长三角地区的危险品运输进行实时监控。
四、结束语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的条件、现状对经济的作用, 以及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几点对长三角地区物流资源配置, 以及一体化的建议。经济发展、物流为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 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物流一体化这种先进的物流模式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长三角经济要实现腾飞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当务之急是要建成物流一体化的机制, 就是对现有条件实行无缝链接, 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 打破行业分割、区域分割界限, 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把过高的物流成本降下来, 为经济发展加速提供有力的支持,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汪波, 杨天剑, 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 2005, (01) .
[2]谈毅.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 2004, (10) .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推荐阅读:
长三角经济区06-25
长三角绿色经济金山峰会工作检讨06-14
宏观经济下的长三角房地产发展趋势08-15
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及浙江对策11-16
长三角07-09
长三角地区市场11-30
长三角与印尼贸易08-20
长三角银行发展研究09-10
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