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市场(通用12篇)
长三角地区市场 篇1
一、二氧化碳的市场应用
碳酸饮料是国内二氧化碳第一大消费市场,占30%左右,目前我国饮料的人均消费不足5千克/年。而美国人均消费为150千克/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行业对二氧化碳消费量将会大幅上升。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一直是我国重点推广的技术项目之一,现占二氧化碳消费量的20%左右,是二氧化碳第二大消费市场。与手工电弧焊相比,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可提高工效1-2倍,节电50%,因而近几年在汽车、造船、化工设备等大型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二氧化碳和氩气混合气体保护焊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仅扩大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范围,而且克服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热量分散、焊点大、焊接处易变形等不足,这必将推动该领域对二氧化碳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氧化碳在食品加工行业消费量占国内二氧化碳市场的15%左右,主要用于食品冷冻、冷藏、灭菌、防霉、保鲜等,与传统的机械冷藏相比,二氧化碳冷冻保鲜不仅不会使食品失水、风干、气化,而且节能省电,尤其适用于大型食品保鲜和粮食的低温干燥储存。目前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大型超市或冷库已开始采用二氧化碳制冷保鲜,北方的市场也已启动。为适应国际食品市场竞争和国内高档食品保鲜需要,这将是液体、固体二氧化碳潜在的巨大市场。
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是两种常用的烟丝膨化剂,但后者已被列为淘汰禁用品,正逐步减少使用,最后彻底禁用。这给二氧化碳在烟草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液体二氧化碳用于烟丝的膨化处理,使每箱香烟节约5%~6%(约2.5~3千克)烟丝,并可提高烟丝的质量。每箱香烟(约50千克烟丝)所需烟丝膨化时消耗30千克二氧化碳,我国每年产香烟在2000万箱左右,如10%用二氧化碳膨化处理,则需耗二氧化碳达6万吨左右,如全部使用二氧化碳膨化处理,则需耗二氧化碳达60万吨。因此,二氧化碳在烟草工业中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长三角地区市场格局
由于运输成本占二氧化碳全部成本的比例较大,二氧化碳企业的区域市场一般只有几百公里。随着二氧化碳市场的快速发展,跨国工业气体公司和国内国有、民营企业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企业有50多家,有一定影响力的主要是是普莱克斯、华扬液碳、林德、凯美特等,这几家企业占据市场80%的份额。各企业产能如下表:
美国普莱克斯实用气体有限公司是全球三大工业气体公司之一,公司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业务。普莱克斯自1888年就已开始其二氧化碳的业务,至今已积累了110年的经验和传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生产和供应商。普莱克斯于1997年进入中国二氧化碳市场,在北京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二氧化碳工厂,是中国最早利用工业废气制造食品级二氧化碳的企业。1999年6月在南京投资700万美元建成年产量二氧化碳3万吨工厂。原料气来自中国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合成氨装置,该装置是国家重点工程,年排放二氧化碳近百万吨。2006年,普莱克斯在南京工厂扩建一套年产量3万吨的装置,目前南京工厂总产能为每年6万吨。
林德气体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公司,林德气体在世界50多个国家客户量达150多万,在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公司专业从事气体生产用于科技、医疗、食品等各种领域,也致力于气体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气体产品、供气设备及气体应用装置的配套服务。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由德国林德气体公司、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及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三方出资而成的合资企业。1994年12月上海泾福气体有限公司成立,生产能力为2.5万吨。2000年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成立,生产能力为3万吨。2002年6月,上海泾福气体有限公司被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吸收合并。2003年,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又新增了一套3万吨生产设备,产量达到了8.5万吨。2006年4月,林德公司与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控股成立林德华昌(张家港)气体有限公司,投资年产10万吨二氧化碳装置,目前林德公司二氧化碳总产能为年产18.5万吨。
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3年, 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是一家以开采地下二氧化碳资源为原料的二氧化碳生产企业。企业现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拥有四套高、中、低档二氧化碳提纯装置,其中一套年产20万吨、两套年产10万吨的工业级二氧化碳生产装置,一套年产10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装置。总产能为年产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二氧化碳生产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于1983年3月在苏北黄桥地区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查中,打出两口二氧化碳气井,后经勘探表明,黄桥地区为一大型二氧化碳气田,目前已控含气面积为52.2平方千米;气田埋深1800-2500米;探明储量为64.58亿立方米;控制储量为196.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含量99%以上,气田压力高达8.6MPa, 开采较为方便。储量综合评价为中半度、中深度、高产能的大型气田。
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湖南岳阳市,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年产能31万吨:其中本部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8万吨,全资子公司安庆凯美特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10万吨,全资子公司惠州凯美特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13万吨、干冰2万吨。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日配送能力达1000吨。2011年2月9日凯美特气体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国内成长最快的民营二氧化碳公司,上市后,将拥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增强其资金实力,势必加快其发展步伐。
用竞争态势矩阵分析长三角区域主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如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外资气体公司在质量、服务、技术方面均领先于国内公司,这些外资公司在本行业经营时间都相当长,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技术、经验和程序的积累。另外,在外资公司中,普莱克斯又稍领先于其他公司。普莱克斯在产品质量、生产的可靠性和送货及时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生产运行方面具备更多经验,普莱克斯公司的劣势在于价格的灵活性不如对方,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三、长三角区域市场变化趋势
在一百多年前的很长时间里,地球维持了很好的碳循环,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众多福祉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化石燃料燃烧量急剧上升,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全球平均气温随之升高,极端气象和自然灾害频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
华扬液碳公司是区域最大的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但华扬液碳公司以从地下开采二氧化碳资源为原料,与当今“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相违背。根据国家采矿权分级审批的规定,二氧化碳气、地热、硫、石棉、矿泉水的开采,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省国土资源厅给华扬液碳公司的开采许可证为20万吨/年。目前华扬液碳生产能力为50余万吨,远远突破了省国土资源厅给华扬液碳公司的开采许可证数额,针对这一现象,央视财经频道也做了专题节目,呼吁:尽快规范或停止二氧化碳气田开采。随着国际、国内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发达国家已开始将工业排放二氧化碳液化后注入地下封存的背景下,以开采地下二氧化碳气源为原料的华扬液碳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相应地,以工业排放气体为原料的其它二氧化碳企业将获得宽松的环境和发展机会。
摘要:在全球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同时,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应用领域广泛开发、市场需求快速发展。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的各种努力方兴未艾, 二氧化碳的用途越来越广, 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势头强劲。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
长三角地区市场 篇2
我应邀会同集团2名同事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本次考察学习历时四天时间,期间以考察上海、苏州两地的高档别墅住宅小区为主,并兼带接触了学校、酒店、俱乐部、市区高档住宅小区、旅游配套、园林景点等多种经型房地产项目。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本人对长三角地区各经济领域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归来,尽管带回来上千张现场实景照片和一大堆资料,有待我们逐一清化,但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一些观念和经营管理思路上的启发,同时也深感我们集团三大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而我们应更多思考如何去发展、去规划未来。
此外,由于本次长三角地区考察民办教育产业、上海高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参观和考察的项目的不多,下面就简单地谈一下长三角地区民办教育产业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情况。
第一部分:上海地区民办教育产业情况
一、上海民办教育产业发展速度快
据统计,上海民办教育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办有品牌的高校共有20所、中学130所、小学170所、幼儿园300所、国际学校26所及各类非学历的掊训机构15000所。上海民办教育发展崛起如此这快,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主因素:
首先,近年来,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富裕起来的上海市民对教育需求空前高涨,他们不再满足于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接受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普通学校的入学需求大大膨胀,家长不愿意孩子接受传统、定向性的教育,而是希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民办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符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为人们的自由选择教育提供了条件。民办教育无论是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软、硬件满足人们对教育环境的需求,人们可以从各自需要出发,或者选择学校办学条件、或者选择就读形式、或者选择教育特色。各类民办的双语、全英文、艺术学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选择学校而发展的产物。目前,家长选择民办学校,主要原因是公立学校缺少个性化、人性化教育。
最后,外来人员增长,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增加,为上海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上海经济的发展,带来大批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时,带来大量的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员,这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外籍人员对教育需求的选择,不符合传统的公办学校教模式。因此,为以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为教学特点的各类民办国际学校提供健康成长的客观因素。综合上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观念的改变是民办教育产业快速崛起必然性结果。
二、行业竞争激烈,但发展潜力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产业的快速成长,也必然倒致行业的激烈竞争。在近五年,境外机构和个人在上海投资的国际学校有10家(不包括设有国际部的双语学校)。此外,世界知名的国际学校也相续进驻上海。在考察上海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时,我们发现:一方面各类学校为在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它们在硬、软件上不断地自我完善,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也再创新并不同的特色来吸引家长。硬件上:上海的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在教学楼及校园的规划布局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和教学功能区域细化,学校的校园及设施规划设计是从学生使用安全、便捷细节方面考虑;此外,教学功能区域的细分,从单一的教室规划为美术室、音乐室、自然科学室、手工室、舞蹈室、亲子活动室等功能多样的教室,这样一来可以更能显示学校的档次。同时,也让家长对学校培养小朋友全面发展的认可。软件上,为了把学校做得有特色,许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创新,已经从单一的全英文、全外教的授课的特色转向中、英并教,艺术、特长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
另一方面,尽管上海的国际学校及高档双语幼儿园竟争激烈,但是收费还是很高,国际学校费用12000美金学年以上,高档双语幼儿园10000美金学年,而且要提前半年以上预定学位。
第二部分:上海高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色
一、将服务工作寓于构造和谐国际社区中
在对上海几高档住宅小区考察时,我们发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小区的业主70%都是外籍人员,其中租户90%也都是外籍人员。其二是小区语言环境是英语和中文双语并用,小区每一个标识系统都是中英文对照,管理处对业主及住户公布信息也是采用中英两种文字。另外,这种比例的居住人群,构成一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国际社区。作为服务于业主、住户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讲,如何才服务好这个国际社区呢?从几个高档楼盘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交流中总结的经验是;第一,首要是提高整个物业公司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的,多了世界各国人们生活习俗、文化背景,最重的是通过英语语言关。第二,管理处在社区内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国际性节日的活动,邀请业主、住户参与,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社区中得到交流,同时也构了一个和谐的国际社区。
二、严密的物业管理、确保业主的私人空间
我在们参观、考察的几个高档别墅小区的大门口都设有保安岗亭,整个小区的闭录监控录像都集中在岗亭内,里面一般设两人,一人负责看监控器,另一个负责疏导交通及接待。为保证业主的隐私权,一般在小区或苑门做一个禁止拍照的标识,对于特殊的参观来者,要拍照也只允许镜头朝下或平拍,不能朝上,尤其不能对着有游泳客人的泳池拍,一来确保业主的私密性,二来也可显示管理的档次。
三、人车分流的环境设计,充满生机的中庭水景和绿化布局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上海高档住宅小区大门入口分左右进出,左边又细分两个车道,最左边是业主车道,紧靠岗亭窗口的是来访者车道,以便保安查问或办理相关手续。小区内为围合式,其中庭设计亦十分具有特色,以泳池为核心并配有喷泉、瀑布、周围以绿色植物为屏障,与过往行人相阻隔,喧腾的水流声伴随泳客戏水的欢笑声,给小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
四、地下停车场设计独特,主向指示清晰分明
令人大开眼界的是上海佘山高尔夫别墅俱乐部的地下停车场设计,相信所有第一次见到的人都会大为感叹,其地下室个个通透明亮,阳光自由地照射进来,种有绿化,甚至有喷泉,全然没有黑暗、不通风的感觉。地下室的方向指示也十分到位,做得很醒目,并且以不同的颜色划分停车区域,包括小朋友、残疾人的通行道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五、标识系统与物业外观统一、协调,清楚表明责任关系
小区内的公共标识都是经过专门设计,与物业外观十分协调统一,包括公布栏、垃圾桶、草坪灯、公园椅的颜色都相一致,其楼层引路标识亦很清晰,有些通用的标识如设备房、泳池救生标识等都有统一的规范。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权益纠纷的问题,其标识都是非常清晰地表明了作为管理者与业主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在公共儿童的娱乐设施旁有标识:“操场及设施仅限期10岁以下儿童使用:建议家长陪同人在儿童玩耍时陪同左右:管理公司对因使用设施引起的任何意外伤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管理模式成熟,专业化程度高
上海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已发展得十分成熟,一般新的高尚住宅小区交楼、入伙后2年内,是由开发商管理,2年后才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打理。在我看来这样的操作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新小区入伙两年由于环境配套及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投诉是最多,由开发商自行解决处理更直接、具体,能够有效避免很多纠纷和矛盾,等到两年磨合期过后,再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进驻,这样物业管理也能做得更专业,与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也会更明确、和谐。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研究 篇3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同构 产业协同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同构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的重要关切。相关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领域涉及产业同构水平测算、产业同构原因分析、产业同构价值判断等等,总体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时至今日,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剧烈,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现象是趋于缓解还是加重、其合意性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综述
产业同构是指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地区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俞书傲,2012)。现有测度产业同构的指标主要有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Finger & Kreinin,1979),结构相似性指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9),区域分工指数(Krugman, 1991),结构差异度指数(Landesmann & Szekely,1995)和地区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其中,以结构相似性指数运用最多。学界关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的研究多是以此为测算工具,相关研究总体具备系统性,结果具有相对连续性。陈建军(2004)、王志华(2005)、唐立国(2002)等人的研究显示,自1988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区之间的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在0.70—0.90内波动,产业同构水平暂处相对较高水平(陈建军,200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20.。只是相关研究结果总体截止到2002年,域内产业同构现状尚需持续跟进、更新。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层面,考察范围和数据口径的选择会在一定范围影响产业同构系数的高低。
对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度高低的合意性问题学者也有研究。在相关文献中,有学者把产业同构作为一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所谓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问题(周立群,2009)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9(1):94.。单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本身研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很多学者得出相似系数过高、结构趋同(唐立国,2002;徐长乐,2002;李海婴,赵富强,2004)以致域内产业存在过度竞争(宣炳龙,2003;陈守义,王小剑,2003;张兆安,2004)、产业同构非合意的结论。梁琦(200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 J ].世界经济, 2004(12):32-39.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许明(2008)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低水平产业重复,进一步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洪银兴等(2003)认为地方政府在经济调控管理上的“各自为政”、财政上的“分灶吃饭”等制度性设置是导致地区产业同构过高的症结所在,并且其对产业效率具有明显负面影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是行政垄断下产业同构的趋恶表现(李桢,2012李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11) : 63-68.;于良春,2008于良春.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 6) : 56-66.),自然也是“非合意性”的(陈耀,1999)。与此相对,陈建军等人(2007)则将长三角地区内部较高的产业同构度归结于域内资源禀赋、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均质化或其他外部因素(如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等),认为其导致的产业结构相似属于“合意性”产业同构。长三角地区立足区位优势蒋伏心,苏文锦.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 3):77-82.、要素比较优势等在全球化进程中同时面向全球产业链接受产业转移和面对国际市场输出产能而导致的产业规模性集聚,尚未引起域内企业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产业效率降低,总体基本趋好(蒋伏心等,2012;李娜,2009李娜.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J].人文地理,2009( 3):117-121.)。中国经济的产业同构问题以长三角地区最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域内各经济要素合成的产业环境便捷化、匀质化,并由海外投资的规模化集聚引起的(孙越,2014)。孙越.技术本质主义与技术建构主义的分野与融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48-54.
时至今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域内产业同构现状如何及其产业同构的合意性等问题需对比域内资源配置、产业效率和产业分布等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本文将立足长三角地区近年的产业同构现状从产业结构、主要产业分布和行业竞争效率等方面出发,对域内产业是否存在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判断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的合意与否。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概况
对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身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或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是产业同构问题的凸显部分,其中又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表1,从长三角四省市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上海的产业结构明显属于域内高层级,后工业化特征明显;江苏和浙江次之,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安徽明显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是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撑。只对比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长三角四省市的产业同构现象主要体现在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产业结构对比上,其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达0.989。江苏、浙江两省在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方面的诸多相似形成的匀质化投资环境使产业主体的投资倾向难有优次之别。这些产业结构特征离不开长三角地区内有计划的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规模集聚、产业深度融合。因为长三角经济区内相对成熟的协调和交流机制以及长期以来在人文、自然环境上的同源性,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互动的协同趋势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了解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方面的产业结构特征,本文采用学界常用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结构相似指数为主要工具,对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产业同构概况进行了进一步测度。计算公式如下:
Sij=∑nk=1xik×xjk∑nk=1x2ik×∑nk=1x2jk
式中:Sij是结构相似指数,i、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k表示某个行业;xik、xjk行业k在区域i和区域j的制造业结构中所占比例;Sij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如果其值为0,则表示两个相比较区域的制造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其值为1,则说明两个相比较区域的制造业结构完全相同。一定时期的Sij值变化,可对地区结构变动状况作出判断,如果Sij值趋于上升,则为结构趋同,如果Sij值趋于下降,可判定为是结构趋异。
根据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主要考虑到安徽在2008年左右被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故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数据从2008年开始将安徽包括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四省市2008年至2014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水、电生产企业除外)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对上海—江苏、上海—浙江、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苏—安徽、浙江—安徽的制造业进行了产业同构分析,并以之作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基础。借鉴学界已有关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构指数结果,并在地区选择和统计口径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地区选择主要调整在于将之前长江三角洲16市扩大到长三角四省市的数据对比上;统计口径上因为数据获取原因,目前更新并细化至2014年长三角四省市的两位数制造业层面,未进一步细化至三位数制造业),长三角地区2008年至2014年结构相似指数如表2。
从2008年以来长三角四省市的产业同构情况来看,除上海—江苏的制造业趋同偏好持续下降(尽管如此,也维持在0.860左右),上海—浙江的结构相似指数基本保持微弱波动状态(在0.700上下微调)之外,其他四组对比关系中的结构相似指数基本是处于上升趋势的,特别是安徽近几年的制造业结构与上海、江苏和浙江呈现较强的趋同倾向。如果将上海作为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参考,江苏的制造业结构与上海最为接近,其次是浙江。
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基本是所有对比关系中最高的,说明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特别是制造业同构关系中,江苏和浙江之间最为明显,同时两者之间的制造业竞争与合作也最为明显,其产业同构度呈现明显回升趋势(学界关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两地或有恶性竞争、重复投资等的结论或出于此)。个中缘由是产业竞争加剧抑或产业协同加深,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中,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两组系列对比关系呈现出的逐渐收窄的趋势也表明,江苏和浙江两地的产业同构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后加入者,基本步入工业化阶段,其制造业结构尚处域内最低层级。表中,安徽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同构度也基本说明了安徽在长三角四省市中作为追赶者的基本定位。
总的来看,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产业同构变化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四省市的横向比较上,以上海为参照,江苏的趋同偏好最强,其次浙江,最后安徽;二是四省市的纵向比较上,产业同构变化情况与区域产业互动关系紧密,江苏、浙江往往更倾向主动与上海进行产业互动,安徽在纵向位置上更倾向于与江苏、浙江的产业互动。
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合意性分析
长三角地区因为要素禀赋、区位优势等导致的投资环境匀质化是域内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的自然条件。然而,关于长三角地区的较高产业同构指数是否趋恶,导致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等负面性的问题,长三角产业同构合意与否的答案或许可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主要行业分布、行业竞争绩效甚至是域内产业互动等方面找到答案。
(一)产业结构比较: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 “基础产业”同时存在
产业同构也非必然导致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竞争环境恶化。相反,合意的产业同构反对恶性竞争和产业过剩现象,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是正面积极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布、要素的自然流动和生产力的科学布局。这也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2014年的长三角经济区主要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的比重显示地区制造业高同构(相对其他地区)没有导致高重复,反而在整体上基本实现了“和而不同”的良好产业协同局面。如表3所示,长三角地区四省市2014年除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优势制造业出现重复外,其他优势产业总体集中在江苏和浙江,均匀分布在两省,优势产业基本覆盖表中所列制造业各行业,没有出现严重的产业重复现象。长三角地区之所以会有较高的产业同构系数,主要是“优势产业”之外的“基础产业”在区域内的大范围、大规模匀质存在。“优势产业”的错位分布和“基础产业”的广泛存在共同支撑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实力领跑全国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行业分布比较:“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
借鉴罗能生(2016)、王乐乐(2012)等人关于主导产业识别的方法,本文利用其计算结果对长三角地区2014年制造业主要行业进行了筛选筛选条件:(1)某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产业规模比率在2%以上的产业; (2)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区位熵大于2的产业; (3)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原值比率均大于0.1的产业。详见罗能生,谭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载《工业技术研究》2016年第2期第83页。。结果见表4,长三角地区2014年的制造业主要产业普遍集中在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广义机电产业,而这类企业恰恰是长三角地区出口海外市场的主导产业(2014年机电产品占长三角地区出口总额的35.15%,位列所有产品之首)。如表4,长三角地区31个制造业中的可识别主要产业有19个,其中“非全地区”的主要产业(表中虚线以上行业)11个,“全地区”的主要产业(表中虚线以下行业)8个。可见,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构并未导致严重产业重叠和资源错配。更进一步分析可知即使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地区重叠严重,四省市的相对优势依然分明。如上海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方面,江苏、浙江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方面,江苏还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这类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出口海外的重要支撑,其在一定程度形成域内重叠或集聚并非趋恶,海外的巨大市场为其提供主要合意支撑。
(三)行业竞争绩效比较:域内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
衡量某一行业是否存在过度竞争的重要指标是考察该行业考查该行业是否处于低效益或负效益状态(小宫隆太郎,1984)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3-54页。。为了进一步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的合意性,本文考察了产业同构条件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竞争绩效。通过对比2014年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主要制造业的主营收入利润率与全国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得表5。尽管长三角四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但是其行业利润率总体持平,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考察的31个制造业行业中,长三角经济区有17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有10个行业虽低于却基本持平于全国水平(向下幅度不超过0.5%),长三角地区尚未因为产业同构出现普遍过度竞争导致整体产业效率低下。另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低效益行业(本文认定表中平均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利润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涵盖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在内的资源型产业和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在内的生活消费型产业,此类产业的域内比重恰恰较低(对比表4可知)。像制造业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型产业的四省市或长三角平均产业效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而且其中大部分产业均是表4中所列的域内四省市的主要行业。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的机电类主要产业尽管在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是产业效能在全国范围依然保持高值,并未出现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产业同构的趋恶。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四省市制造业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但是其并没有导致域内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且能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较高行业利润。
除上述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的静态合意性分析之外,我们还另文考察了四省市间的产业互动情况,篇幅所限,此处简要列明相关结论。 2003—2013年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数据显示,相比较全国范围的跨区产业互动,长三角地区内的产业域内梯度转移特征更加明显,直接表现为:上海作为新兴产业转化器主要向江浙两地转移边际产业(如上海大众向南京、仪征、宁波等地拓展产能的长三角布局战略,但是各地分公司的职能和市场定位却非一致),后者大部分地区因为正向后工业化阶段演进,工业特别是橡胶、塑料、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加速向安徽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2008年以来江浙两地的产业结构重新开始向上海看齐,安徽也在产业结构方面朝着进一步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与苏浙两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在逐渐提高。从这一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较高的产业同构是以域内密切的产业互动(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主)为基础的。尽管在产业结构上更多表现为同构现象,其本身却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果。由此,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产业同构现状是趋好、合意的,并且建立在产业协同基础之上的产业同构应该是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 结语
立足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地区的匀质化产业环境和便捷化输出通道是其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其产业同构系数一直处于总体较高水平,并且总体上扬趋势明显(仅上海—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略微下降),除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域内四省市制造业结构基本面趋同外,更加凸显了域内“沪—江浙—皖”的工业化梯度进阶现状(江、浙两地产业更趋向上海中心,安徽产业更倾向江、浙两翼)。比较发现,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具有明显的省区空间特征和大类产业特征。其较高的产业同构指数主要表现在省区和大类产业数据上,进一步将其细化到市区级产业互动和两位数制造业结构层面,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产业协同指数随着产业和地区的细化分类呈现从高到低的特点。测度的划分标准分到哪一层面合适?也未必是越细化越科学。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一方面是域内地区在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上的匀质化,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前者为其产业结构同构的基础,后者为其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牵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更多表现在主要产业分布有序、产业竞争绩效良好、技术型产业优势明显以及域内产业互动紧密等方面。域内资源非浪费、竞争未过度,产业发展“和而不同”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总体特征。从此看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基本合意,合其发展规律性。
未来,长三角地区不仅没有必要将产业同构作为一个问题,而且,有必要强化长三角整体立足产业同构基础之上实现协同发展的思路。同样,政府行为在产业同构或协同发展上的问题,也不该过度拘泥。重要的是,政府或产业部门如何进行合乎规律性的制度安排,从而从中协调、穿针引线,促进在长三角各地区间采取更为协调的产业发展战略,实行整体协同的产业定位,实现“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互补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78.
[2]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20.
[3]王志华,陈圻.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与竞争绩效[J].统计研究,2005(3):33-35.
[4]李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2,(11) : 63-68.
[5]于良春.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6]蒋伏心,苏文锦.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3):77-82.
[7]李娜.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J].人文地理,2009(3):117-121.
[8]孙越.技术本质主义与技术建构主义的分野与融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48-54.
[9]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 J ].世界经济, 2004(12):32-39.
[10]罗能生,谭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研究,2016(2):83.
[11]刘志彪.全面深化改革:基于纵横两条基本路径的战略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54-60.
[12]小宫隆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13]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9(1):94.
长三角地区市场 篇4
一、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概况
1. 客源市场空间分布
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客源市场, 但空间分布比较集中, 国内的游客主要集中在江浙沪,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长三角地区的06年的客源市场分布具体为:江苏约为30.4%, 浙江为21.2%, 上海为13.75%, 其余省份比例均不超过5%, 这些数据显示, 长三角地区半数以上的客源都来自区域内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之间的流动。
2. 旅游者的旅游目的
目前, 大多数旅游项目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度假旅游、会议旅游、奖励和公务旅游等项目也越来越多, 同时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使得科技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根据2006年的国内旅游目的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 长三角地区游客的旅游目的, 观光旅游占38.7%的比例, 度假旅游占17.9%的比例。旅游项目的构成变化说明了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旅游产品在更新, 旅游结构在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商务旅游和科技旅游将适应市场需求, 受到大众的欢迎。
3. 旅游接待量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 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地区差异。2006年, 上海地区是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是最多的, 年接待量为9011.94万人次。华东地区的游客接待量呈现出阶梯分布:一级阶梯为上海;二级阶梯为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三级阶梯包括了绍兴、常州、嘉兴等9个城市。从每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快速, 旅游接待量的增长幅度均超过
10%。
因此, 长三角地区有着广泛的客源市场, 有开发客源市场的潜力, 旅游需求规模比较大, 而且该地区的客源市场呈现出新的增长空间, 科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很值得去研究, 促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二、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
本文对客源市场的现状进行探讨主要从科技旅游者的特征以及科技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科技旅游者的特征:
科技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人口统计特征, 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和职业;另一表现是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特征, 也就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是什么原因吸引了游客参加科技旅游。
1. 旅游者的人口特征
和所有的旅游活动一样, 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旅游活动。科技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和性别有关, 据问卷调查显示, 男性对科技旅游的参与度大于女性, 出游性别比 (男:女) 为2.28:1,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出游性别比 (1.27:1)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需要了解科技, 科技旅游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在年龄层次上中老年游客比例比较大, 不同的科技旅游者会根据科技旅游产品的不同而选择旅游项目。
受教育程度影响科技旅游的开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 参加科技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 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对知识的获取有较强的欲望, 能很好地融入到科技旅游活动中。正是由于科技旅游者都是受过较好的受教育, 不同的职业会参加不同的科技旅游活动。
2. 旅游者决策行为特征
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会选择科普场馆和网上浏览来对科技旅游产品的信息进行收集。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 信息的获取是多方面的。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很便捷, 加上科普场馆的开发和建设为人们获得科技信息的提供了帮助。旅游者外出参观科技旅游景点的时, 往往选择亲友偕行或者单位组织, 而结伴自助游的方式成为了最佳选择;而选择参观科技旅游景点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通过参观游览, 增加科技知识, 这说明对于科技旅游者来说, 旅游目的明确, 是参加科技旅游活动, 是为了了解科学技术, 科技活动带动旅游活动, 这也是科技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所在。
据上可见, 科技旅游者呈现出年龄层偏大、男游客多于女游客、旅游者受过高等教育, 故对科技的专业性、知识性需求强。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上网查阅和科普知识的宣传, 一般科技旅游者都会选择与亲友结伴, 主要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2) 存在问题
科技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 这样一个新名词对很多旅游者来说都是比较陌生, 在长三角地区, 除了一些专门的科技馆之外, 其他类型的科技旅游产品都不被旅游者所知晓, 主要在于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树立品牌, 没有知名度;体验性内容少、旅游项目单一、枯燥;科普旅游缺乏娱乐性, 游客参与项目太少;景区门票价格较高阻碍了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参与;景区周围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 与其他旅游产品缺乏有机衔接和协调, 景区多处于城市郊区, 缺乏专门的旅游交通线路, 交通不便。
三、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策略
1. 做好科技旅游产品的营销, 加强产品的宣传
科技旅游产品属于新兴的旅游产品, 可以采用差别化营销策略, 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可以采用:一系列的促销活动、食品节活动、网络宣传以及强化广告宣传。旅游交易会、长三角旅游论坛等都是旅游宣传的平台, 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 加强宣传, 中国国际旅游节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大力提倡科技旅游。2011年5月19日, 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旅游节”, 这也成为了科技旅游产品进行宣传的绝佳机会。
2. 开发出主打科技旅游产品, 适应目标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科技的核心, 科技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上海, 两个省会南京和杭州为辅。从旅游产品发展的规律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旅游产品已相对稳定和成熟, 。科技旅游产品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 需要结合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充分利用科技交流、科技研讨等活动, 广泛听取国内外科技专家的意见, 确定科技旅游发展的计划。目前,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馆已取得一些成就, 但是还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规划, 不断整合, 提高服务质量。在合理规划和推出科技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突出科技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去开发旅游产品, 使其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3. 培养科技旅游专业人才, 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科技旅游是新的旅游项目, 科技含量比较较高, 这就要求从业者既要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科技知识。在开发科技旅游产品时需要有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 能及时将科技相关的信息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去。同时, 导游服务人员是实施科技旅游产品的一线工作人员, 更需要了解科技旅游的专业知识。有科技旅游产品的企业需要培养专门的旅游人才, 成立专业培训队伍, 邀请专家和学者前来讲学。通过理论学习和查阅专门书刊、杂志等, 使从业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很好地开展科技旅游, 为游客传播科技知识, 同时旅游企业也获利。
4. 借鉴国外科技旅游的先进经验, 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大力开展科技旅游
国外的科技旅游近几年来发展很快, 规模也比较大。各个国家都对自身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研究和分析, 挖掘出了具有特色的科技旅游内涵, 科学确定各自的科技旅游主题。国外的科技旅游真正实现了旅游场馆、旅游者、社会之间互相支持和彼此协助的良性循环。因此, 长三角的科技旅游需要借鉴经验, 合理开发, 优化组合, 设计出能突出主题的旅游产品。科技旅游的开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科技旅游。加强科技旅游市场的开发管理, 规范科技旅游市场的开发, 使科技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 合理设计并指导科技旅游产品的价格, 避免出现内部价格战。
四、结语
长三角地区横跨江浙沪15个中心城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科技、教育发达地区, 旅游业的发展迅速, 旅游年接待量很大, 江浙沪的国内游和入境游的接待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而科技旅游产品的数量及级别该地区也居全国前列, 因此, 长三角地区要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可以把科技旅游产品作为该区的特色产品大力开发;该地区的科技场馆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已形成渐趋成熟的管理领导体制, 可以大力开发并形成该区的核心旅游产品。随着该地区客源市场的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会有更多的旅游者对科技旅游感兴趣, 自发并带动身边的人参加科技旅游。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观光旅游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 旅游者开始注重休闲娱乐体验和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参与相联系在一起的科技旅游模式, 科技旅游将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的热点。
摘要: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不仅具有开展科技旅游项目所需的文化和科技条件, 同时也具备开发科技旅游的丰富的市场条件。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 科技发展比较成熟。教育、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等方面都与科技紧密相关, 科技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进行科技旅游行开发, 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科技和旅游发展现状, 通过对现有客源构成的目标市场细分和旅游者的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了开展科技旅游市场开发产品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科技旅游,客源市场,长三角地区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徐斌, 邱扶东.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吴必虎, 徐斌, 邱扶东.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刘小红.我国科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2]刘小红.我国科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史萍.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4) :48-54[3]史萍.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4) :48-54
[4]陶卓民,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共同开拓研究[J].人文地理2005/12:74[4]陶卓民,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共同开拓研究[J].人文地理2005/12:74
长三角地区教师培训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2010年11月7-10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人事处高培青调研员率领的调研组一行6人赴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进行调研,分别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有关师训、干训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调研访谈。
1.调研组成员
高培青:福建省教育厅人事处调研员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林
藩:福建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管理处处长 程
灵: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主任 陈
峰: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魏为燚: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秘书 2.访谈对象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俞玲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师教育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徐崇文: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主任(2)江苏省教育厅
许小梅:江苏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副处长
/ 16
许李军:江苏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主任科员 殷
飞:江苏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科员 柏
杨: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严华银: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
孙圣和: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 董洪亮: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何
锋: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书记(3)浙江省教育厅
刘
力: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站长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陈志超: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吴卫东: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
颜纯军: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 杨一青: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小学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 杭州市学军小学原校长
/ 16
二、上海市主要经验和做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04年12月启动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简称“双名工程”),成立由市教委领导组成的“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下设“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市教委人事处,负责总体规划和分解任务,办公室组建专家工作组,专家组下设各项目组,具体负责“双名工程”的实施。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选拔范围为中小学、幼儿园、中专职校、技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名校长名师的后备人选选拔工作从2005年启动。
1.培养目标
(1)名校长:每年选拔200名中青年校长后备人选进行培养,5年滚动达到1000名,从中造就100名著名校长,造就10名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校长。
(2)名师:每年选拔1000名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进行培养,5年滚动达5000名,从中重点培养500名市级名师;重点培养 100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
2.评选程序
后备人选主要在区县级骨干校长和教师中选拔,选拔形式包括个人自荐(根据自己能力与发展提出申请)、专家举荐(至少2名以上专家推荐)和学校推荐,区县教育局初选审核、确定后备人选推荐名单报送市教委人事处,“培养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后,由
/ 16
市教委主任办公会议根据区县教育局推荐、专家评议意见,审定后备人选、公示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名单,最后确定正式人选。
3.培养措施
名校长名教师后备人选通过设立“市级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方式进行培养。基地由各高等院校和各个区根据市教委的要求、条件进行申报,规定基地主持人必须为正高级职称的高校教授或中小学名校长或名师(正高级职称),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基地遴选的同时选拔基地主持人,确定后由基地主持人组织相关学科教授和若干名高级教师组成专家指导团。专家指导团不少于7人,其中正高职称专家不少于2人,指导团以项目形式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指导后备人选。此外,每个基地都必须配备相应的学校作为名校长名教师后备人选的实践基地。
培养徐径和主要措施:为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提供省级专设课题的资助;优先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名师后备人选提供攻读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和其它跨专业的学历进修机会;为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举办国内外教育教学高级研讨会;出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文库;选送骨干后备人选进行外语强化培训,选送一批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到发达国家知名大学进修、挂职跟岗锻炼,到国外知名学校做访问学者;为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搭建舞台,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磨砺,强化实践培训。
后备人选进入培养基地的培养期为2年,基地根据培养方案,每两周脱产一个整天,脱产学习安排周末时间。而听课、观课等可用工
/ 16
作时间。两周一天算8个课时。培训活动为基地主持人设计,导师团成员全程参与。具体形式有:学员间互相上课研讨,专家指导,在实践基地学校听课、评课,校长在实践基地学校进行考察诊断,提出意见建议等。2年的培养期有理论学习,但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课题设计、导师学员共同评议、撰写专著等方式进行;实践学习活动因学科的不同有所不同,同课异构、上课、听课、评课等。
4.实施情况
上海市“双名工程”第一期从2005年启动到2008年3月结束,第二期从2008年4月开始计划到2011年3月截止。
经过申报、专家评审和答辩,第一期选拔200名校长和1000名教师后备人选,确定了8个校长基地和23个教师基地,为申报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还专门设立了27个高级研修班。
第二期选拔108名校长和563名教师后备人选,确定了45个教师基地,11个校长基地。基地制度更加完善:如有的单人主持,有的基地是双主持人(两人实力相当,是平等的),或正副主持人(老带新)的形式(从第一期重点学员中遴选优秀学员担任基地副主持人),每个基地由7-10人组成导师团(高校教授、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各约占三分之一);从第一期1000名后备人选中遴选10%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进入基地作为导师团成员继续培养,和主持人以及学员组成学习共同体,在学科领域共同打造领军团队。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以项目管理组的 5 / 16
方式对基地和高级研修班进行管理,第一期设了8个项目组,分别为:教师基地管理组、校长基地管理组、专项课题组、成长文库出版组、宣传推荐展示组、校长推荐组、教师推荐组、硕士学位进修协调组。第二期,增加了高级研修管理组,并将教师基地管理组分为:文科基地、综合基地、理科基地、校长基地等四个管理组。多组分工,多管齐下,“双名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在经费保障方面,上海市教委设立“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培养专项基金”,为各基地拨付10万元启动经费,为每位学员提供1万元培训经费,区县教育局按1:1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后备人选通过立项的课题与专著出版还可获得1:1的配套经费资助。
在基地、主持人和培养对象的评价方面,以基地出了多少特级教师和特级校长、课题立项数目、专著出版数量等作为考评指标,并重视基地主持人和培养对象的主观意愿并引入竞争机制。即后备人选要有主动接受培养的意愿,基地要有自荐担培养任务或组织管理的意愿,区县教育局要有加入到市级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行列的意愿;后备人选在进入基地、课题资助、文库出版资助、出国学习、重点学员遴选等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与条件,竞争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三、江苏省主要经验和做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召开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07〕125号),文件颁布后江苏省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十一五”期间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轮训一遍,建立了城镇
/ 16
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通过开展“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支持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均由江苏省政府财政补贴。
200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苏教师〔2009〕1号),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省级培训、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德育教师专项培训、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训等。在高层次教师培养方面,实施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每两年选拔一次)。
1.主要经验和做法
江苏省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采取五个倾斜的原则,分别为:向省级高端教师培训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向苏北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段倾斜(初中)、向薄弱学科倾斜(苏北地区小学英语、音体美学科)等。
江苏省目前已建立起四级培训系统:省级高层次教师培训,市级高中、初中教师培训,县级小学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主要由各学校组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立体培训网络:(1)集中培训——主要由33所高校培训基地负责;(2)送培到县——34个财政补贴县(欠发达地区),送培到县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江苏将逐渐加大“送培到县”的工作力度,将送培工作从初中向小学覆盖;(3)网络培训——与电教馆合作,目前可以承担班主任、初中主要学科的培训。网络培训资源与送培相结合,送培时间为三天,三天中包括专家讲座,课堂观摩,评课,教材分析,课标解读等,通过对送培的跟踪,将三天的 7 / 16
课程拍摄制作成网络培训的课程。
以上三种培训以集中培训为重点,具体实施方式为:先由高校基地所参与的学科培训制定培训方案,方案要求主题明确,板块分明,理论研修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培训的专家队伍由高校专家、市级优秀学科教科研人员和特级教师组成。基地的培训方案上报后,由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签署修改意见,各基地按要求修改并实施培训。集中培训的时间通常为5—7天。培训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设置、专家队伍以及后勤服务的评价情况。
目前江苏省正在做或准备做的有以下几个培训项目:
(1)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即“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50名,目标培养200名有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名教师。
(2)长三角名校长培训计划: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共同协作培训,加强区域交流。
(3)特级教师培养计划:对特级教师进行继续培养。(4)种子教师培养计划:针对培训者、管理者进行培训;学科研修指导教师团队培训(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学科培训1-2名校本研修的骨干教师);高中校本研修示范培训,目标为树立典型,建立基地式的学校。
(5)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训:每名选拔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2.高层次教师培训项目:“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 16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由江苏省教育厅成立“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育厅师资管理处,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办公室组建专家工作组,根据培养对象特点和研究方向分成4个研修小组:中学校长组、小学(幼儿园)校长组、中学教师组、小学教师组,各组均设有组长、副组长、联络人以及专家成员。专家工作组负责诊断和修订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指导课题研究,提供咨询,作专题报告等。指导小组与培养实行结对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模式。
“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周期3-5年,建立由政府建立平台,专家引领指导,个人主动发展,团队共同提高的培养机制。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导师制,导师团是邀请了全国有名的大学教授、优秀的教科研人员、校长和特级教师等。导师团成立后再根据学科分设导师团小组,一导师团带多少名培养对象,导师可由培养对象自选。以帮助培养对象提升师德修养、拓宽教育视野、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内容,具体的培养计划各导师团小组根据导师团首席专家的安排实施。导师团与培养对象可通过线下交流,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进行,形式灵活机动。每年举办一次“江苏人民教育家论坛”,组织一次省外或国外教育考察活动。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教育科研项目,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
为了发挥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组织一次全省巡回讲学活动,省教育厅给予每个培养对象2万元的经费资助,用于资助培养
/ 16
对象开展教育科研、出版学术专著、参加培训进修和教育交流活动等。
培养对象与省教育厅签订目标责任书,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目标责任书开展考核、中期考核和终期考核工作。研修小组和培养对象每年要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工作总结和研修心得。培养期结束,在个人考核的基础上,成立人民教育家培养工作评估项目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3.教师境外培训
江苏省从2003年起开展教师出国培训工作,先以英语教师为主,每年选派500名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赴国外进行培训。2006年境外培训人数增加到1000人,除了英语学科教师以外,增加了教育管理者和理科类教师。2008年再次加大境外教师培训力度,人数增加到每年1500人,计划到2011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赴境外培训的人数将达到2000人。在外培训时间安排:英语教师为8周,选拔时侧重口语和听力要求;管理者和学科教师3周,专业课教师为4周,管理者不对英语作要求,学科、专业教师有英语基础即可。
江苏省高层次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境外培训项目均由省财政预算支出。
四、浙江省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近年来浙江省分别启动了“2211名师名校长计划”、“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领雁工程”(农村教师培训)、“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等师资培训工
/ 16
作。
1.“2211名师名校长计划”主要经验和做法
浙江省教育厅于1999年1月启动《浙江省中小学“2211”名师名校长计划》(以下简称“2211计划”)。“22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用5年时间,在全省重点培养中学和小学各200名“浙江省中小学名教师”、各100名“浙江省中小学名校长”,其中部分优秀培养人选培养成长为示范带头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和教育管理专家。
浙江省教育厅成立“2211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2211计划”专家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专家组),分别由省教育厅领导及人事、师资管理、基础教育、教育科研等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和学科专家组成,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和人选、项目的评审、确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训周期5年,培训实行导师制度,进行重点培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培养人选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并由设区市主管部门确定和落实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重点培养人选,组织特级教师并聘请部分高校教师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导师指导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指导活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设立专项资金,对名师名校培养人选进行重点资助。省、市、县(市、区)分别设立“2211计划”专项资金,对培养人选进行专项资助。主要资助方向为:资助培养人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资助培养人选进修学习、深造提高;资助培养人选参加高层次的学术
/ 16
交流活动;资助培养人选出版教育教学专著,鼓励和支持他们不断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211计划”培养人选实行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和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对培养人选实行滚动管理。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资助项目的要求,结合教师考核工作,对培养人选的履职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和成长情况,组织定期考核和评估,并建立培养人选的业绩档案。培养期结束后,经审定符合计划培养目标的“浙江省中小学名教师”和“浙江省中小学名校长”,由省教育厅颁发相应的证书。
2.“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主要经验和做法
浙江省教育厅组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依托浙江教育学院(现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设立浙江省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2006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设立“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委托浙江省教育学院管理,接受浙江省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工作站作为省教育厅专门负责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的专门机构,在教育厅人事处和师资管理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组织开展名师名校长高端培训,研究开发中小学教师与校长培训课程资源,研究制订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师成长规律研究。工作站下设学科工作室、名师名校长个人工作室、分站、实训基地学校。学科工作室、名师名校长个人工作室是工作站的具体业务机构,由工作站统筹领导,负责开展名师名校长高端培训的具体业务。分站是工作站的外设机构,接受工作站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是工作站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实训基地
/ 16
学校是工作站开展实务操作、名校挂职等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基地,接受工作站和分站的业务指导与管理。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目前设立9个学科工作室、5个名师个人工作室、2个名校长工作室。各工作室负责人选聘导师,在工作站的统筹安排下,积极开展工作。此外,工作站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22个分站和23所实训基地学校。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
在运作机制上,各学科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师个人工作室、分站、实训基地学校每年年初向工作站提交工作计划,年底提交工作总结。工作站每年为下设机构开展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办一期培训师培训班,并安排一次省外或国外参观考察学习。
五、长三角三省(市)“联合培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共享长三角地区优质培训资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召开“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协调会”,联合组织实施《长三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联合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联合培训计划”)。三省(市)教育厅(委)有关分管领导、师训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确定项目的有关政策、措施,确定项目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案,各省(市)分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落实培训的具体工作。
《联合培训计划》拟共同培训100名名师和100名名校长,由三省(市)分别选拔三分之一人选,其中,高中、初中、小学各占三分之一。由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依据地方教育局推荐意见和被推荐人的相关材料,自主组织确定本地培训人选。
/ 16
目前,已经开展名校长培训工作。培训时间为一个学期,进行全脱产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主要分全员通识培训、专题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行动方案设计等四个阶段进行。培训实行混合编班,每班三地学员各占三分之一,以促进三地学员的交流。
培训实行双基地制和双导师制。双基地指高校理论培训基地和基层学校实践培训基地,实行异地交流实践培训。双导师指为每位学员确定一名理论导师和一名实践导师,由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践培训基地分别为学员确定导师名单。
“联合培训计划”培训经费标准为人均3.6万元,由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筹措,并由各地培训中心负责经费管理和使用。
六、思考建议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均设立专门的教师、校长培训机构,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在这些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负责下,成立名师培养基地、名校长培养基地以及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各基地和研修班对学员进行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培养。培养基地以学习研修为阶梯、以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育科研为载体,通过专家指导、教学研讨、名著研读、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学术考察等培养形式,在促进学员的专业发展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同时创设了独特的培养模式,为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调研分析,以及结合我省教师培训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我省培训机构建设
/ 16
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和专业教师培训机构,是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省重点建设好一批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基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2.加强我省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建设
和长三角地区省、市相比,福建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还不完善,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1)建议组建“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办公室建议挂靠在建教育学院。同时,依托福建教育学院设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中心”和办公室合署办公。
(2)建议依托福建师范大学设立“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指导中心(委员会)”,对名师名校长等高层次师资培养工作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和工作建议,保障我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名师、名校长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组建“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办公室建议挂靠在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培训者培训”等项目提供过程性支持。
3.落实重点和特色项目培训
(1)加强“送培下乡”工作力度,并列为省级教师培训计划;
/ 16
(2)启动“培训者培训”工程,为每所学校培训1-2名校本研修骨干教师;
(3)加大教师赴境外培训力度,扩大教育交流;(6)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7)构建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完善教师远程培训机制。
福建省教育厅“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调研组(魏为燚撰稿)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二日
长三角地区市场 篇6
摘 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只有不断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水稻种植,提高单产的数量和品质,才能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人民提供“吃”的保障。基于此,描述了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0-2
水稻是全世界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南方人以食用大米为主,且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以上。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南部,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河汊纵横,湖泊密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然而,随着当地经济水平、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农田和务农人员骤减,这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只有不断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水稻种植,提高单产的数量和品质,才能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人民提供“吃”的保障。
1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现状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长三角地区城市周边水稻种植的农田开始缩减。近年来,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始扩大小城镇周边的水稻种植面积,总体来说,水稻种植面积呈现继续恢复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的单位产量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总产量也呈现大幅提升的趋势。以江苏省为例,2012年全省平均单产为615.27 kg/667 m2,比上年增长了3.5%,2012年全省的总产量为2097.24万t,比上年增长4.7%[1]。
2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
虽然总体来说,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的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2.1 水稻品种杂,未实现产业化管理
虽然当地政府鼓励重视水稻品种的筛选,也积极推广优良的主要品种。但是,由于水稻供种渠道多样,供种市场比较开放,供种点多,使政府部门无法有效控制农民实际对于品种的选择。农民往往缺乏专业科学的判断方法,面对如此多的选择,也表现出选种难的困惑,甚至购买过假冒劣质的种子。最终,这些现象致使当前长三角地区水稻品种又多又杂。据统计,目前长三角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已过百种,严重阻碍了政府部门对于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无法实现水稻种植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管理[2]。
2.2 种植技术有待提升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人们追求高产的动力不足,这严重阻碍了水稻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很多稻田仍以粗放式的直播栽培为主;且为了追求速度,常常出现行播种行距过大、栽培密度不均衡等情况,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水稻种植数量。此外,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劳动力和技术的缺乏,导致施肥的次数不足、水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致使稻田逐渐沦为“望天收”。
2.3 水资源日渐稀缺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长三角地区除了人地矛盾日渐突出。长三角地区曾因水资源充足而获得“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工业发展不仅占用了大量水资源,还导致了水污染,有限的水资源供应也给水稻种植的优化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另外,长三角地区水资源的布局不平衡。目前,为了给城市建设让路,稻田逐渐北移,但北部水资源相对少,切灌溉机械化程度低,这也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3]。
3 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中的优化策略
3.1统一品种供应,优化品种布局
长三角地区政府应加大水稻品种的创新与试验,不仅要选取优良的品种,还要找到这些品种最适合的温光条件和季节性变化,了解哪个品种在哪个经纬度下的自然条件区间里能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在找到每个区域适合的优良品种之后,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宣传与推广,让农民了解这个品种的特性、栽培方法;另一方面,政府政府部门应对于供种渠道进行管理,保证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的水稻,根据长三角地区内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统一供种,优化品种布局,从源头上保证水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3.2 普及先进的育秧技术
先进的育秧技术是通过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加强把关,来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长三角地区政府在加大育秧技术的推广和投入的同时,也要保证其投入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政府不仅要引进、研制和推广如壮秧剂拌土、无纺布覆盖等育秧技术,还要严格管控,统一育秧用农资,保证农资品质,规范育秧操作流程。此外,还要加强育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通过培训、专家咨询、讲座等形式,做到科技入户,做好机插秧、肥床旱育手栽秧等关键技术的现场指导,科学确定基本苗,优化肥料的统筹应用,有效防治病虫害,真正实现先进育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在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日渐稀缺的形势下,也要注重格外水浆管理,规范水稻种植的开沟环节,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杜绝大水漫灌,也不能使稻田干枯。
3.3 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
长三角地区是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加上长三角地区务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应以长三角为重点。长三角地区政府应积极利用项目平台,加强农机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和优化,发展出适合长三角地区的农业机械,并积极推广应用,加快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进程。
4 结语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只有不断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水稻种植,提高单产的数量和品质,才能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人民提供“吃”的保障。基于此,描述了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问题提出优化品种布局、普及先进的育秧技术、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等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洪建,颜士敏,李杰.江苏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稻米,2013(19):70-73.
[2]许轲.江淮下游地区水稻品种生产力纬向差异及其合理利用[J].作物学报,2014(3):71-80.
[3]汪佐荣.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06.
长三角地区旅游用地利用分析 篇7
一、长三角地区旅游用地利用分析
(一) 长三角地区旅游用地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 其旅游发展趋势和特征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示范效应。随着长江三角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用地的范围已不仅限于建设用地, 而且已延伸至农业用地, 甚至未利用地, 这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商业、住宅等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用地资源紧张的情况并存。因此,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用地在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供需结构、影响旅游用地的因素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1. 旅游用地规模日益增长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游、体验游转变, 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度假型、休闲型、健康疗养型、商务会议型、专业交流/访问型以及都市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新型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用地规模日益增长。同时, 随着拓展游、溶洞游等兴起, 未利用土地也成为旅游用地的新兴增长源。
2. 旅游用地利用结构复杂多样
长江三角洲旅游用地结构的复杂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从旅游用地的功能看, 旅游用地可以分为三大类:旅游服务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生产管理用地。旅游服务用地包括游憩用地、旅游接待用地、旅游商业用地和休闲疗养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包括交通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生产管理用地包括旅游管理用地、居住用地、旅游加工用地和旅游农副业用地等。故旅游景区 (点) 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多样。第二, 旅游需求类型的多样化, 带来旅游用地利用结构的复合性。从旅游用地的来源看,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T 21010-2007) , 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甚至交通运输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其他未利用难利用土地中, 旅游用地都可能占有不同程度的比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跨海大通道作用与观光旅游兼顾, 其中海上观光服务平台面积达10000平方米。
3. 旅游用地开发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旅游用地开发外部性效果明显, 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改善环境质量、恢复风俗民情等等, 其特点是社会收益远大于旅游开发者自身的个体收益。例如, 可以带动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 诸如文体设施的完备性、道路交通的通达性、商业网点的繁华度等, 这不仅使旅游区受益, 同时也给这个区域带来益处。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世博会所在地是上海市中心最后一块大型工业聚集地, 记录了浦江两岸传承百年之久的上海制造业的光荣历史。世博会的到来, 推动了该区域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根据世博园区的规划, 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中国馆和主题馆等四大场馆将永久保留, 中国馆和主题馆今后将与会议中心组成国际会展中心, 使浦东区域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但过度开发、规划不当等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旅游资源环境破坏, 这是旅游用地开发负外部性的表现。
4. 影响旅游用地供需的因素多样化
影响旅游用地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包括旅游产品吸引的市场范围、投资收益周期、政府旅游发展战略驱动、郊区城市化进程、旅游业空间发展格局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 随着旅游市场逐渐细化,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以及旅游产品所吸引的市场范围成为旅游用地供需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一般的商品供需不同, 旅游用地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 最终是通过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带动对旅游用地的需求。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可以通过旅游产品的供给加以引导和创造, 实现维护现有市场, 并创造新市场的目的, 所以可通过市场规律来引导旅游用地的供需结构。
第二, 投资收益周期影响旅游用地需求量。旅游行业主要靠门票收入、餐饮服务及其他一些特色服务来回收开发成本, 具有资金回收周期长的特点, 其土地成本也只能在开发完成后的较长经营期内才能收回。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到旅游产品的营销以至占有相当市场份额这一过程需要一定周期。对于开发周期长, 市场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旅游产品, 投资者开发动力不足, 旅游用地需求不足。对于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知名度高、吸引力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的区域, 常常产生投资拥挤效应, 旅游用地的市场需求量大。
第三, 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和政府旅游发展战略影响到旅游用地的供给和需求。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使用最高年限的规定, 旅游用地出让使用最高年限40年, 相对于居住用地、工业用地而言明显偏低。对于集体土地上旅游用地的开发模式多为租赁经营, 租赁年限较短, 但旅游行业投资回收周期长,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体土地旅游用地的供需量。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也有较大影响。政府可以强有力地介入旅游开发中, 在土地供需方面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 也可以采取政府不作为, 甚至是限制措施, 引导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
(二) 长三角地区旅游用地存在的问题
1. 旅游用地规模盲目扩大, 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耕地占用与旅游用地开发矛盾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法定节假日的调整, 人们出游方式更趋多样, 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人们出游呈现出如下特征:散客出游规模较大, 自驾车旅游成倍增加, 中短线旅游升温。加上在国家旅游局近年来推出“乡村游”及“和谐城乡游”主题宣传年活动引导下, 乡村旅游持续火爆, 旅游用地规模日益扩大, 耕地被大量占用, 危及区域粮食安全。
2. 旅游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旅游用地的开发不但能够使自身同时具有生产和旅游的多重价值, 同时对其周边土地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 旅游用地开发多重短期收益、局部收益, 土地利用效率低。本文认为, 旅游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不但要考虑旅游区土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还要兼顾周边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实现旅游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土地整体集约, 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正外部效应, 这是旅游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所在。
3. 旅游景区商业化、城镇化严重, 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生态环境受损
通过沪宁杭三地部分旅游景区的走访调研发现, 部分旅游景区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 部分旅游资源处于超载状态, 诸如一些商业性旅游开发引发的建设性污染、旅游开发中未经处理就排放出来的废物和废水等破坏了整个旅游区的生态环境, 加剧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超量吸纳游客, 过度消耗文化、自然遗产资源来换取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对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这种对旅游资源过度贴现的短视行为, 影响了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4. 旅游用地取得方式多样化、产权残缺, 开发主体多元化, 利益矛盾冲突
目前在长三角地区, 经营性用地以市场化方式取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操作也比较规范。但是旅游用地的取得, 至今仍允许采用协议出让、土地租赁等方式, 旅游用地也不断蚕食农业用地数量, 加剧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具体而言:旅游用地涉及土地类型繁多, 诸如现代农业旅游园区的建设、野外生存拓展基地的开发、大型主题园区的建设等, 涉及到国有土地也涉及集体土地, 土地取得方式也包含出让、租赁、合作经营等各种方式。在当前旅游用地的开发中, 大部分涉及到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 一些地区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 缺少农用地转用手续和征地手续, 这不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旅游用地开发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个人、开发企业等。如果在旅游项目开发前期未能解决好土地权属问题, 必将导致项目开发完成后甚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出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利益纠纷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
5. 旅游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脱节
通过调研发现, 旅游用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种规划之间, 相互脱节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其后果主要表现为:其一, 由于没有制定规划或规划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旅游用地的空间结构、建筑物的风格体量与旅游用地的文脉不协调, 降低了原有历史文化的观赏价值。很多旅游景点成为现代化城镇中的一个个文化孤岛、环境孤岛, 使旅游景点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其二, 旅游用地的开发建设与城市建设不协调。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二、对策建议
我国土地资源所有权的垄断性和旅游产品营销的市场特征决定了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用地存在的问题, 宜从政策导向、市场机制、规划辅助等方面综合考虑。
第一, 强化有关旅游用地立法, 完善旅游用地相关法律体系。旅游用地管理要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对于娱乐、旅游等各类经营性用地, 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根据旅游用地特征, 为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旅游用地流转、开发、经营等相关规定。
第二, 结合旅游用地实际情况, 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旅游用地可采取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的前提下, 采用一定年期的租赁、以股份入股或置换等方式转让;针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旅游用地, 如果单纯以盈利为目的, 宜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如果是非赢利性公益目的, 可采用协议、划拨等多种方式转让。
第三, 协调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旅游规划编制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旅游用地规划。建议将旅游用地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 并按旅游区的景观质量要求兼顾居民的生活需要和旅游活动的需求进行合理开发;旅游规划中旅游用地充分考虑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利用存量土地和废弃地, 实现以旅游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 (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学出版社.2006
[3].毕宝德.土地经济学 (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晓刚徐梦洁欧名豪等.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协调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4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研究综述 篇8
一、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概况
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 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易使资源配置效率低, 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Alwyn Young (2000) 认为,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中国的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下降, 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层面上开放, 但在地方层次上却显得支离破碎, 省际间的产出结构表现出趋同的趋势。
Chong-En Bai (2003) 以中国为研究对象, 通过直接研究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和本质来分析产业分布的成因。他在理论假说中加入了历史的因素 (前期的产业集中状况) 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实证的结论说明了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并且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对产业集中现象中存在负显著的边际效应。
黄玖立 (2009) 剖析了中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的典型事实及影响因素, 发现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 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平衡稍有退化, 而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中则明显加速。都阳等 (2001) 认为, 中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负经济发展责任, 造成中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 商品重叠率很高。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争论
蒋祝伟 (2010) 指出,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空间分布, 长三角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主;结构分布, 长三角产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而内部各地区产业, 呈现“错位”和“互补”式趋同。前两个特点已被学术界公认, 而第三个特点, 存在争议。
(一) 支持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根据产业组织和结构理论, 比较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 可用相似系数进行衡量。部分学者采用简单三次产业分类或以二次产业内部大分类层面数据为依据, 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研究, 得出相似系数普遍较高, 这正是学术界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化严重的担忧来源之一。
洪银兴等 (2003) 认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 进而加速产业同构, 引发恶性竞争现象。梁琦 (2004) 根据区域分工指数, 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 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曹光洁 (2006) 认为, 城市之间GDP竞争的意识, 使当地优先发展高产值产业, 阻碍了长三角统筹协调一体化, 带来恶性竞争的可能。各地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 项目盲目上马, 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许明 (2008) 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 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 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 阻碍区域整体长远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其次是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 不利于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最优配置, 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 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王锐兰等 (2005) 认同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但指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产业升级、塑造异质型企业家。陈耀 (1999) 认为可以将区域产业趋同现象分为“合意”和“不合意”两种情况区分对待。制造业结构过程中的趋向现象和重复建设工程具有负面效应, 但也有正面影响, 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是增强行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 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近年来, 已经有不少学者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 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水平虽然较高, 但其同构的趋向已经放缓甚至趋异。
靖学青 (2004) 研究得出, 只有苏州与杭州, 苏州与无锡, 南京与杭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 认为产业结构趋同只存在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 而制造业结构等中观层次并未明显出现。
范剑勇 (2004) 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行业的空间集中度指数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研究表明, 尽管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 但近4年内,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激烈,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 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 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 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 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邱风等 (2007) 对长三角地区的重复投资进行了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 20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
表1显示, 上海、浙江、江苏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均上升;平均集中率表现为上海下降、浙江上升、江苏基本不变, 这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而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 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 区域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判断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方法还包括计算产业层次和细化到产品层面的产业相似性系数及差异性系数。
陈建军 (2003) 研究计算得出沪、苏、浙三省市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系数, 如表2所示。
表2显示, 尽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确处在较高水平。陈建军将其解释为: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资源禀赋相似, 经济联系紧密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影响。
邱风 (2003) 从产品层次上对结构相似性系数进行修改深入, 并补充计算了差异性系数, 如表3、表4所示。
表3、表4反映出, 只从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趋势, 不能完全得出该地区的结构相似性程度在整体上趋于弱化的结论。参照差异性系数可发现, 长三角各地区在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越来越大, 佐证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弱化甚至趋异的现象。
三、研究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 多数的学者支持“产业同构水平较高, 但趋同减弱并部分趋异”的观点。然而, 近年来学者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研究中, 存在区域范围划定过于宽泛、数据更新获取滞后、产业与产品界定不清等问题, 影响了实证分析的准确性, 就此笔者建议如下:
(一) 重新划定研究区域
准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共16座城市, 并非沪、苏、浙三省全境。因此, 研究以16个市为单位比以“二省一市”全境研究更能体现出真正“长三角”产业结构同构情况。目前, 也有学者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 将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考虑进来, 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以及江西部分地区。
(二) 更新产业数据
产业结构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本及城市群集聚比较优势明显, 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竞争优势, 国际资本十分活跃。但由于国内外经济波动,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某些行业的倒塌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 目前研究的数据大多集中在2005年之前, 从2006年到现在的数据应当有所补充, 从而进一步推断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 为判断同构情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三) 综合产业与产品结构两方面
尽管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较高, 但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浙江主要依靠民营经济, 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江苏主要依靠引进外资, 竞争力强的行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上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制造业竞争力相比苏、浙较弱, 但在重化工、临港行业的优势明显。三地产品结构差异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因此, 研究产业同构需要结合产品结构分析, 综合两方面数据, 才能得到真实反映区域内产业同构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产业、财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已形成扎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但有人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同化, 导致了区域内恶性竞争;同时, 也有学者指出长三角目前产业同构状况并不令人担心。文章对近15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 并提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篇9
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根据《京都议定书》,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可以不承担二氧化碳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严重污染, 中国已然无法置身其外。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 分析其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能源问题作为现阶段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由于能源的短缺而造成的问题日益突出, 所以, 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旧能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且值得所有人重视的问题。
有鉴于此,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估算了该区域1995~2010年间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并定量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碳排放的影响。
一、能源供需与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后, 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在这期间, 尽管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 供略大于求, 但这一平衡在一些情况下却表现得十分脆弱。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会出现断档的现象, 这使得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的现象。
从总体上看, 能源生产能力增长放缓, 而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当今世界, 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温室气体排放则是气候变暖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中国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但是,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一起抓才能保证人类的健康生活。所以, 最近几年来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 全世界各国政府也都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保护地球环境。
对于中国来说,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响应政府的号召, 各省市对发展“低碳经济”也抱有极高的热情,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由此可见, 无论从国际义务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我国减少碳排放都是必需的。长期以来, 长三角 (江、浙、沪) 地区不管是经济增长模式, 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和布局, 都过分依赖资源的投入, 凸显出自主创新技术的不足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不断增加,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 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高能耗产业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以上海为中心, 辐射到江苏、浙江两省在内的长江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最繁荣、城市化程度最高、最具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 全面、完整、准确地度量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形式, 以及研究其影响因素甚为重要。这能够有效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方向, 实现两省一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中国其他兄弟城市的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测度
据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统计,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95%, 然而化石类能源燃烧是人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1) 能源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在综合比较主要国际机构的计算方法后, 本文根据IPCC公布的5IPCC2006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6 (以下称5IPCC指南6) 中提供的基准方法来估算能源消费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化石燃料消费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2)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与数据收集方面, 我们是在综合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之上, 确定了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3) 引自能源消费报告相关分析结果:
单位:%
【注】EC指能源消费总量。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为上海、浙江、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之和。
从图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基本上是同向变化的, 并且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2)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变化没有呈现喇叭形状, 而是同向增长的态势。长三角地区 (江、浙、沪) 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并没有经济增长速度快, 这种情况为我们下一步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现实背景。
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比较
为了除去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对二氧化碳总排放的影响因素, 也同时能够让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更具有可比性, 本文采用了人均碳排放量指标对长三角地区 (江、浙、沪) 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中人口数据采用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省市年末的人口总数。通过比对统计数据可知, 江、浙、沪人均碳排放量历年来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碳排放水平, 最高的是上海市。而比较浙、江、沪三省市, 上海市人均碳排放量均是江苏、浙江两省的2倍左右。
四、长三角地区 (浙、江、沪) 碳排放差异的成因分析
长三角地区自有能源匮乏, 但年能源消耗总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其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江苏省近年来的能源消耗总量最大, 远远高于浙江省和上海市。值得一提的是各省市指标值均有波动, 其中江苏波动最大, 上海的波动最小。自1990年以来, 江、浙、沪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在不断攀升, 碳排放强度逐年减弱, 但区域之间的存在的差异仍然较大。这种差异性的出现只要是三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 其中包括产业结构水平、城镇化水平等, 除此之外, 还有能源结构、人口构成、居民的生活习惯、政府相关政策等社会和文化因素。根据长三角地区的特点, 我们认为, 引起上述碳排放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 能源结构的不同
近15年以来, 长三角地区 (江、浙、沪) 的主要化石原料依旧是煤炭高碳能源。在江苏能源消耗比重中, 煤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60%以上, 因此江苏省的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浙江省能源消耗中所需煤炭的比重虽然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在能源消耗比重中仍然超过50%, 因此也导致了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相对江、浙两省来说, 上海的煤炭消耗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综合来说能源结构比江、浙两省要合理的多。
2. 产业结构的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999年首次超过50%, 2010年达到57.8%;二是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1996年以后 (除个别年份外) 都超过60%。目前三产发展总体呈“5、6、7、8”发展格局, 即:三产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 增加值占比接近60%, 三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占比超过70%, 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
与上海相比, 江、浙江两省虽然也在积极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但是目前还处于弱势。第一、第二产业仍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第三产业不仅没有像上海市在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 而且所占经济比重仍然较低。总体上来说, 江、浙两省近年来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构成浙江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86313.77亿元, 表3是长三角地区2007-年各产业生产总值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局、浙江统计局、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等等
产业结构的布局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 产业结构的不同会成为影响区域碳排放的关键性因素。众所周知, 第一、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第三产业的排放量。所以产业结构越高级即第三产业越发达, 区域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就越低。
3. 高碳产品产量存在不同差异
区域高碳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如上文所述, 江浙产业结构主要还是依靠第一、第二产业, 虽然比重在逐渐降低, 但是所占比重仍然很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 产业规模大, 各省市高碳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不尽相同。典型的高碳支柱产业包括火电、建材、化工、汽车、房地产等。
江苏省的火力发电量、水泥产量、竣工建筑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 钢材产量、烧碱产量列全国第二位。可见, 江苏的高碳产品产量很高, 也就是说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对高碳行业的依赖性很强, 这是造成造成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浙江省的各项高碳产品相较江苏省来说, 所占比重较少。上海的高碳产品中除了汽车外, 其余各项产量均较低,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进而减排压力也相对小很多。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江、浙、沪碳排放的多项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长三角区域碳排放存在着显著差异, 能源、产业、行业等诸多方面造成了上述差异。江浙沪应根据碳排放的区域性特征以及自身的发展阶段, 采取相应措施,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寻求适合的低碳发展道路。
(1) 立足长三角地区区情、加快推进长三角建设低碳城市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立合理的产业梯次, 加快产业创新, 调整和优化区域支柱产业及战略产业布局, 从而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大批成熟的先进技术作支撑,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关键。目前, 企业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但从总体看, 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存一定差距。企业是节能减排主体, 企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有效的战略措施。在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 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产学研联合, 把推广应用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有企业特色的自主节能减排技术体系。
(2)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替代技术、促进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费的多元化, 发展体现地域特色的新型能源产业。加快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积极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 积极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碳减排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增强长三角地区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通过产业转型和技术进步, 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和建立节能减排机制, 加快发展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集群。
(4)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以资源、能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 承担钢铁产品的生产制造功能、生产过程的能源转换和回收利用功能、消纳社会废弃物的处理功能, 基本实现含铁物质、煤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 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5) 借助建设“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的良好契机, 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产值企业, 继续巩固与发展第三产业。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和能耗少、排污少的原则, 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 控制高碳产品的产量,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努力提升发展第三产业, 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如对高碳产业进行技术改革:调整工艺结构和原料结构、能源结构工艺结构、炉料结构与能源消耗水平有很大关系, 合理的工艺结构、炉料结构对降低能源消耗起着重要作用。提高炼铁喷煤比、增加球团配比、采用连续铸钢工艺, 采用坯连铸连轧工艺, 轧钢坯料热装工艺等技术均有比较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6) 国家应该积极制定长三角地区 (江、浙、沪) 节能减排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完善节能减排的评价管理机制, 对于违反政策的企业应给与加重的处罚措施;同时, 应该大力发展绿色税收体系、鼓励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以达到有效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何谓绿色税收?绿色税收也就是环境税、绿色税。严格来讲, 环境税主要是指对开发、保护、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的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2009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继续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方案。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 (试行) 》, 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5类环保项目的所得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7) 政府应该大力扶持绿色企业, 包括对某个行业设备在节能减排有杰出贡献的设备生产商予以鼓励。在政策和财政上也要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 保证企业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公路出行信息发布分析 篇10
1 采样调查及分析
1.1 信息服务对象
1)日常出行方式。
主要调查上海市内出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样本量为1140,其中,步行或使用自行车为24.1%,坐公交车或地铁为30.8%,自驾车为29.1%,乘坐出租车为13.0%,其他方式为3.0%。
2)日常出行特征。
主要调查上海市内日常出行特征,样本量为1 140,上班/上学时间两点一线、工作、学习之外空余时间偶尔出行为55%,上班时间经常外出拜访、拜访对象相对固定为19.1%,上班时间经常外出拜访、但拜访对象不固定,为15.8%,其他为10.1%。
3)驾车出行。
出行目的,主要在加油站和途经服务区调查驾车者的出行目的,样本量为1500,自驾车公事目的为27.7%,自驾车出游为25.8%,驾驶货车送货为32%,驾驶长途客车为13.4%,其他目的为1.1%。
1.2 信息服务内容
1) 上海市出行者。
用于调查上海市出行者对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的需求,总样本量为1320。自驾车出行的路径方案建议中有54.4%认为非常重要,有28.6%认为比较重要,12.9%认为一般,4.1%认为不重要。公交换乘方案的建议中有38.4%认为非常重要,33.5%认为比较重要,21.4%认为一般,5.7%认为不重要。特殊事件(如封路、恶劣天气等)的短信提示服务中有42.3%认为非常重要,35.4%认为比较重要,17.7%认为一般,4.6%认为不重要。
2) 外埠来沪出行者。
用于调查外埠来沪出行者对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的需求,总样本量为1045,自驾车出行的路径方案建议中有48.2%认为非常重要,33.0%认为比较重要,13.0%认为一般,5.8%认为不重要。公交换乘方案的建议中有40.0%认为非常重要,42.0%认为比较重要,12.5%认为一般,5.5%认为不重要。特殊事件(如封路、恶劣天气等)的短信提示服务中有43.0%认为非常重要,有34%认为比较重要,17.0%认为一般,6.0%认为不重要。
3) 服务区、加油站。
用于途经服务区、加油站的出行者对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的需求。总样本量为1560,本服务区到其他地点的推荐路径中42.3%认为非常重要,33.9%认为比较重要,15.0%认为一般,8.8%认为不重要。
1.3 信息服务方式
1)出行前。
调查公众在出行前希望采用的服务方式。总样本量为2 933,其中上海市用户样本1 705,外埠来沪用户样本1 228,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出行中。
调查公众在出行中希望采用的服务方式。总样本量为2 647,其中上海市用户样本1 345,外埠来沪用户样本1 302,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3)驾车时。
总样本量为1 500,大屏幕情报板为20.2%,交通广播为54.1%,车载导航仪为10.2%,其他为15.5%。
4)短信资费。
总样本量为2 215,其中上海市用户样本为1 175,外埠来沪用户样本1 040,结果如表3所示:
2 调查分析总结
2.1 需求对象
用户包括上海市出行者和外埠来沪的出行者(主要为长三角地区),年龄层分布主要以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该人群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备接受信息化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操作基础的信息服务能力。
日常出行目的主要是上下班(上下学),也有约33%的人在非上下班高峰时段经常外出。在提供信息服务时,应首先重点考虑服务于上下班(上下学)的交通信息服务,然后再考虑其他时段的交通信息服务。
出行者在上海市内日常出行时,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工具是自驾车,其次是公交(地铁);而在长三角范围内出行时,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工具是长途汽车,其次是火车或者轮船,自驾车次之。因此,面向市内出行的信息服务应重点考虑服务于自驾车和公交使用者,而面向长三角范围出行的信息服务则应以长途汽车、火车或轮船的相关信息为主。
在经常自驾车出行的人群中,货车驾驶员所占比例最高,自驾车公事目的及自驾车出游的次之,长途客车驾驶员相对较少;所有自驾车人员中,驾龄3~5年的人数最多,6~8年也有一定比例,大多数驾驶员均对路网结构有一定了解,信息服务应以动态路况信息为重点。
2.2 信息服务内容
2.2.1 信息内容
1)从信息内容来说,出行者在上海市内出行时最关注的信息依次为:
途经道路的拥堵状况;事故或封路信息;途经路线的地图;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空余车位信息。
2)出行者在长三角范围内出行时最关注的信息依次为:
途经路线的详细地图;目的地附近的旅馆信息;途经道路的路况信息及事故信息;目的地周边的旅游景点信息;目的地附近的餐馆饭店信息;途经地区的天气情况;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信息;途经收费站的收费标准。
3)出行者途经服务区或加油站时最关注的信息依次为:
封路信息;前方道路的路况信息及事故信息;前方收费站收费标准及排队情况;前方途经道路的地图;到达目的地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及空余车位情况;前方途经地区的天气情况;旅游景点及住宿信息。
2.2.2 服务内容
从信息综合服务来说,出行者在上海市内出行时最需要的服务依次为: 自驾车出行的路径方案建议;特殊事件(如封路、恶劣天气等)的短信提示服务;公交换乘方案的建议;基于动态路况的诱导服务。
出行者在长三角范围内出行时最需要的服务需求特点与之基本一致。 此外,绝大多数途经服务区或加油站的出行者认为提供当地到其他地点的推荐路径是十分有用的,还有部分出行者提出了预约出租车服务的需求。
2.3 信息服务方式
出行前,出行者最倾向采用的5种服务方式依次为电视、网站、广播、短信和交通手册/地图,声讯电话的需求则相对较少,估计与目前所开展的服务较少且宣传力度不足有关。其中,上海市出行者最希望采用的服务方式是电视,其次是广播和网站;外埠来沪出行者则最偏爱网站,其次是短信。
出行中,出行者最倾向采用的4种服务方式依次为广播、可变情报板、短信和信息亭/触摸屏。声讯电话的需求同样相对不足。其中,驾车出行的出行者在驾驶过程中,最希望采用的服务方式是广播,其次为可变情报板,短信次之。
途经服务区或加油站时,驾车出行的出行者在求助时最希望采用的服务方式是手机,其次为路侧紧急电话和短信,服务区问讯处也有一定需求,服务区触摸屏需求量最少。
关于短信的资费问题,有约50%的用户愿意付费使用,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合理的资费是1元/条,有12%的受访者可以接受2元/条以上的资费标准。
3 结 论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逐渐完善,但仍然承受着逐渐增加的交通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交通信息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省市都在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公路出行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强。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及数据融合与挖掘,得出了各种情况下信息发布方式、信息内容及服务内容的合理选择,从而解决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Xiao-qing Zeng,Shi-min Zhao,Masayuki Matsumoto,Zhen-yuNiu,Technology Features Research of Japanese Rail way Signal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C],2007,Vol.3,P2554-2559.
[2]Xiao-qing Zeng,Rui Chen,Lun Zhang,De-cun Dong,Train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Autonomous Property.the I ASTE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ntrol(ISC2005)[C],Cambridge,MA,USA,2005,OCT.31-NOV2.
[3]曾小清,王长林,张树京.基于通信的轨道交通运行控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上海市公路管理处.上海市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总体方案[Z].上海:上海市公路管理处,2007.
[5]李朝阳.现代城市道路交通[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长三角地区市场 篇11
【关键词】铁矿石运输;长三角地区;长江沿线地区;码头
1我国铁矿石资源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约处,储量457.09,其中工业储量211.11亿t。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铁矿石预测总量为亿t,其中重要矿区17处,预测储量605亿t,占预测总量的55%。
我国铁矿石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四川、山西、安徽、湖北、云南、内蒙古、山东等地。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探明铁矿石储量125亿t,约占我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3.0%;河北冀东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的探明储量分别达62.7亿t和61.3亿t:这是我国铁矿资源最丰富、储量最集中的3个地区。除此以外,山西五台、蒙中、鲁中、邯郸、邢台、海南等均有一定的铁矿石储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铁矿石勘探工作已经进行得比较充分,未来发现特大型矿床的可能性很小,但西部地区的勘探工作进行尚不充分,未来有发现特大型矿床的可能性。
2我国铁矿石进口情况
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料。2008年我国生铁产量4.71亿t,成品矿需求量大约7.72亿t,国产原矿8.20亿t (折合成品矿大约3.55亿t),进口矿石4.44,超出需求大约0.27亿t。2008年初压港量大约0.45,2008年底沿海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大约0.8亿t,增加0.35亿t。近年国产铁矿石、进口铁矿石数量详见表1。
表12000―2008年国产原矿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万t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4.44亿t,约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56.4%,自2000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26.0%,远高于同期钢铁生产18.5%的增长率。2003年之前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比较稳定;2003年以后,在钢铁生产快速发展的需求带动下,我国铁矿石产量迅速增长,2008年原矿产量达到8.2亿t,折合成品矿大约3.55亿t。由于国产铁矿石品质逐年下降,折合成品矿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5%,低于同期钢铁生产18.5%的增长率,因此国产矿在铁矿石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随着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迅速增加,进口铁矿石来源逐渐多元化。我国进口现货铁矿石主要来自于印度。未来随着印度国内钢铁产量的迅速增长,印度可供出口的铁矿石数量将大幅度降低。未来国际铁矿石增产地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因此未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将主要来自于这2个国家。近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来源变化情况详见表2。
表2我国进口铁矿石来源变化
3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铁矿石消费和进口情况
3.1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钢铁生产需求及预测
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内有宝钢、马钢、沙钢、武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钢材需求旺盛,而且区内资源缺乏,主要依赖进口。2008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粗钢和生铁产量合计(见表3)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8.8%和25.4%。
表3近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钢铁产量万t
目前我国冶金工业正处在从资源型向市场型转变的过渡阶段。冶金工业逐步向钢材市场容量增大、靠近消费市场、资金密集及便于使用进口矿的地区转移。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的重心将继续向东南沿海、华东、中南地区转移。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还将继续提升。预计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2015年粗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为1.55亿t和1.35亿t,2020年粗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为1.65亿t和1.45亿t (见表4)。
表4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钢铁产量预测万t
3.2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铁矿石现状及预测
据海关统计,2008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铁矿石万t,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18.9%,远快于同期钢铁生产增长率,说明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外贸进口铁矿石变化情况见表5。
表5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铁矿石变化情况
长江沿线地区钢材市场潜力巨大,是钢铁企业集中布局的地区。随着“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钢材消费量大幅增长。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骨干钢铁企业结合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在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根据我国铁矿石供给战略,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等航运便利而铁矿石资源又相对紧缺的地区,企业应多使用进口铁矿石;内地资源条件较好的钢铁企业主要依靠国产铁矿石,将进口铁矿石作为配矿;内地钢铁企业应以资源条件为基础来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因此,长江沿线的钢铁企业扩能带来的铁矿石需求将主要由外贸进口满足。预测2015年、2020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分别进口铁矿石1.65亿t和1.75亿t。
3.3长三角地区铁矿石接卸泊位情况
目前,负责长三角地区钢厂铁矿石运输的港口主要有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南通港、苏州港、镇江港、南京港、连云港港等。宁波―舟山港的北仑、马迹山拥有10万t级以上(含10万t级)的矿石专业化泊位4个,接卸能力达万t;上海港、南通港、苏州港等港口受航道水深的限制,其矿石码头以接卸大型矿石船舶的减载和二程中转运输模式为主;镇江港、南京港受地理位置和航道水深限制,矿石运输除为本地服务外,主要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钢铁企业中转运输服务(见表6)。
表6长三角地区专业化矿石接卸泊位
从长三角地区外贸铁矿石一程船接卸港的分布看,目前已形成长江口外以宁波―舟山港为主,长江口内以上海港、南通港等为主的格局。
目前宁波―舟山港正在凉潭岛建设30万t级矿石接卸泊位,接卸能力达万t。综合以上分析,2010年长三角外海地区大型矿石泊位的接卸能力将达到万t,江内泊位大型矿石泊位的接卸能力将达到万t,合计长三角地区大型矿石泊位接卸能力为万t。
3.4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进口铁矿石与码头接卸能力平衡情况
综合比较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预测年度的进口铁矿石需求量与铁矿石大型专业化泊位的接卸能力,两者之间的缺口情况如表7所示。
表7长三角地区铁矿石大型专业化泊位接卸能力万t
4结语
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源泉 篇12
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保持一致,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正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出口从2002年的281.51亿美元,逐年增长到2008年的544.29亿美元,年均出口增长15.56%。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也从2002年的61.4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79.57亿美元,年均增长更是接近32%。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发展,但随着长三角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长三角农产品出口总值在长三角商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6.05%下降到2008年的3.14%。农产品贸易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三角地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势在必行。
二、理论分析框架
(一)模型介绍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最初由Tyszynski (1951年)提出,之后许多学者都对其做了改进和发展,经过多次完善,CMS已经成为研究贸易波动和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模型之一。本文将运用CMS来反映出口增长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一个国家(地区)出口的增长如果落后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原因可以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1.该国(地区)的出口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慢的商品上;2.出口的目标市场集中在增长速度缓慢的国家或地区;3.该国与其它出口供给国(地区)相比之下竞争力不足。
(二)模型框架
CMS模型基于此做了基本假设:一国(地区)在给定市场的出口份额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相应地,一国出口规模的实际变化与恒定市场份额下规模变化之间的差距被划分为4个单独因素的效应:需求效应、商品结构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本文在前人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一些分解,着重于本文需要研究的因素,并且将分别在市场划分和商品划分两种条件下构建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市场划分条件下的CMS模型即为单一商品的模型,只需关注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在整个目标市场上的出口市场份额变化即可。同样道理,单一市场的CMS模型只需关注某国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出口市场份额变化。调整后的模型如下:
单一商品的CMS模型公式为:
(增长效应) (商品结构效应) (整体竞争力效应) (商品竞争力效应) (交叉结构效应) 单一市场的CMS模型公式为:
(增长效应) (市场结构效应) (整体竞争力效应) (商品竞争力效应) (交叉结构效应)
其中,S代表一国(地区)的商品在目标市场中的份额;Q代表目标市场的进口额;q代表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额;下标i表示商品,下标j表示市场,上标0表示期初值,Δ为两个时期之间的变化量。
(三)数据说明
本文中农产品范围包括256项HS四位目农产品,并且整理归类为19类,分别为:活动物、肉类、乳蛋类、水产类、谷物、蔬果类、糖类、咖啡类、饲料、杂项食品、饮料、烟草、油籽类、纺织纤维、动植物原料、动物油脂、植物油、木及其制品和其他农产品。长三角贸易数据来源为国研网,世界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及商品进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2-2008年为研究时间,并将其分为2002-2004年和2005-2008年两个时间段进行研究。
三、模型测算结果
(一)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模型测算结果
1.2002-2004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模型测算结果
增长效应。由于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都是保持增长的,因此,目标市场的增长效应指数均为正,整体增长效应为66.9。
商品结构效应。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到全世界的商品结构效应指数为-2.4,这一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没有集中在需求增长较快的商品上。
整体竞争力效应。除了中国香港和日本的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分别为-95.2和48外,其余14国的整体竞争力指数为0左右,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为-15。
商品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到全世界的商品竞争力效应为44.1。16个目标市场中,中国香港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力效应起到决定性作用,为142.4, 12个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力效应指数在50-80之间。
2.2005-2008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模型测算结果
增长效应。这一期间把世界作为一个目标市场整体考虑,增长效应为93.5。
商品结构效应。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到全世界的商品结构效应指数为-28,除了巴西市场外,其余15个目标市场的商品结构效应指数均为负值。
整体竞争力效应。除了中国香港和日本的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分别为316.9和-386.9外,其余14国的整体竞争力指数为0左右,世界作为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整体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为15.5。
商品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到全世界的商品竞争力效应为9.9。16个目标市场中,9个市场上的商品竞争力效应起到决定性作用,均大于50。
(二)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模型测算结果
1.2002-2004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模型测算结果
增长效应。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出口农产品中活动物、肉类和糖类没有实现增长,增长效应指数分别为-58.9,-158.5和-67.4。农产品整体的增长效应指数为66.9。
市场结构效应。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效应指数为-6.7,除了活动物类的市场结构效应为79.8,其余均不显著。
整体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出口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为24.6。
商品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出口农产品的商品竞争力效应指数为11.4,其中4类商品的商品竞争力效应指数大于50,活动物、糖类、咖啡类的为负值。
2.2005-2008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模型测算结果
增长效应。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出口农产品整体的增长效应指数为93.5。
市场结构效应。在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效应指数为-9,所有商品的市场结构效应均为负值。
整体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出口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效应指数为4.4,其中肉类、糖类、饲料和烟草的整体竞争力效应起到重要作用,其余商品的整体竞争力效应不显著。
商品竞争力效应。长三角出口农产品的商品竞争力效应指数为5.6,仅有油籽类的商品竞争力指数为59.7,其余商品的商品竞争力效应均不显著。
四、结论及对策
从以上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CMS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国际市场影响非常明显,进口国的需求因素是拉动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增长效应从2002-2004年的66.9扩大到2005-2008年的93.5,说明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的成长。要保持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必须要在立足现有市场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市场不同需求的特点,顺应国际趋势,灵活开发市场,满足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原则下开拓出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二)商品结构效应与市场结构效应在两个时期内均呈现负值,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无论从市场结构还是从商品结构来看都比较集中,这样就会给自身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很大的风险。长三角地区应努力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做法,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境外市场推广项目,扶持鼓励长三角地区农产品“走出去”。并且遵守比较优势原则,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调整长三角出口农产品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三)竞争力效应在两个时期内均为正,对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起到推动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品质,按照国际标准,加强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长三角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更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的调整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等。
摘要: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CMS) 对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变化进行分析, 以寻找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 进口国的需求增长是2002-2008年期间长三角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商品结构效应与市场结构效应阻碍了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增长;竞争力效应对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起到推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CMS模型,增长因素
参考文献
[1]郑新立, 潘盛洲, 冯海发.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问题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1) .
[2]陈永福.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实证研究——以中日蔬菜贸易为中心[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7) .
[3]屈小博, 霍学喜.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3) .
【长三角地区市场】推荐阅读:
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10-17
长三角07-09
长三角经济区06-25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07-08
长三角与印尼贸易08-20
长三角银行发展研究09-10
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心得12-09
长三角绿色经济金山峰会工作检讨06-14
对整合长三角机场群资源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考05-22
宏观经济下的长三角房地产发展趋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