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就业难

2024-08-12

结构性就业难(共10篇)

结构性就业难 篇1

近期, 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成社会热点。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699万,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的背景下, 处于学历弱势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更将受到巨大冲击。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 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固然多样, 但从本质上讲, 人才供求关系不匹配、落差大, 结构性矛盾突出才是源头, 不容忽视。一个发人深思的常态现象是, 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很多企业的招工也难, 有些行业人才扎堆, 有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对此, 很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寄希望于高校加强对在校生的就业和创业教育, 却普遍忽略了高考前基于志愿填报的择业指导。

以长远眼光看, 填报高考志愿事关这些“准大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就业难易, 甚至一生的成就和幸福。然而, 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 整天埋头于“题海”中的高中生而言, 他们对职场甘苦显然知之甚少, 填什么志愿、报什么专业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大姑娘上轿子——头一回”, 因而迫切需要师长亲友等“过来人”给予必要的指点, 需要我们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志愿填报的自愿选择、科学选择, 为日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其一, 公共传媒应加强公益性宣传。

每年职业院校开学, 总有为数不少的新生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如果敞开门来随意调转, 肯定会影响专业之间的平衡性和人才培养的计划性;而如果一刀切地不给调, 又会显得不尊重学生的意愿。结果, 有些学生因心有不甘而选择退学复读, 而勉强入学的学生却常因“学一行厌一行”而不能用心尽力, 最终因学不好而影响就业。追根溯源, 学生对专业不了解、不知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很多学生明明被录取到了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却也很快反悔, 即为明证。所以, 在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后, 各级各类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 站在公益宣传的角度广泛而系统地推介职教领域的专业常识, 显得非常必要, 以让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对职业院校各种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前景、就业去向等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从而避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和就业的无序性。

其二, 生源学校有义务配合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指导。

眼下, 高中学校与高校之间、初中学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关系, 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生源供给上, 而远没有缔结成紧密型的育人联盟。仅以招生宣传为例, 很多生源学校常以影响学生复习迎考为借口, 拒绝招生学校进校宣传, 无形之中阻断了学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的通道。极少数学校甚至以向职业院校“批发”生源谋利为目的, 只向学生推介“合作”学校, 并人为阻止其他学校的正常宣传, 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 对考生的志愿填报产生误导, 让考生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自愿”。如此做派, 亟须查处纠正。

其三, 职业院校需要改革专业宣传形式。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较强, 就考生而言, 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 不外乎查看招生简章和访问网站介绍两种主要形式。然而, 综观职业院校的招生宣传, 绝大多数都是冰冷、冗长、晦涩的文字说明, 在专业介绍上更是讳莫如深, 让“业外人士”一头雾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考生根本无从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全貌和内涵, 因而也就无法理性填报。很多学生仅仅是望文生义地盲目做了选择, 一旦后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到新的信息, 便会立即产生动摇。所以, 职业院校有必要改革专业宣传形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介绍, 正确引导考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选择专业。

其四, 尊重和引导孩子的意愿和兴趣。

虽说人的一生中常会有很多种职业迁移, 但读书期间的专业选择对其人生定位、求职就业乃至职业发展显然举足轻重。现实中, 家长凭借自己的经验阅历越俎代庖、老师凭借自身感悟善意劝告、师兄学长基于个人喜好的妄加评说等都不鲜见, 其出发点虽好, 但却普遍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所以, 我们每一个与考生密切相关的“过来人”, 都应当尊重和引导孩子的意愿和志趣, 摒弃主观臆断, 撇开个人情绪, 避免以偏概全, 给孩子以客观、正确的职业入门指导。

眼下, 既是“就业季”, 又是一年一度的“报考季”, 面对就业困境反思志愿填报工作, 意义重大。协力帮助孩子们选择合意的学校和感兴趣的专业, 让他们怀揣信心上路、心怀理想启程, 不仅有利于他们开开心心地迎接自己的大学时光, 更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结构性就业困难这一疑难杂症。

就业难与招工难缘何并存? 篇2

两难并存的对立与统一

所谓就业难,主要是三难,即大学毕业生,城镇40、50人员和80、90后农民工这三部分人的就业困难。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每年都高达600多万人,今年更接近700万人,据报载今年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率远低于往年;城镇40、50人员年龄偏大,技能相对较低,其中多数人由于原所在单位关闭、破产或单位经济效益差裁减人员而下岗,这些人求职非常困难;80、90后农民工不同于60、70后农民工,他们对就业的要求比过去高,除了希望获得应有的工资、社保外,还希望融入社会,有个人发展前景等,因此,这部分农民工想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也比较困难。

所谓招工难,主要是二难,即难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某些高中端用人单位。前者如纺织、服装、制造、餐饮等,难以招到普通工人,一些地方的缺工率常年高达20%至30%;后者如高新技术企业或大中型企业以及某些机关事业单位,难以招聘到需要的高中端岗位人才。这些状况,由早些年只在东部地区、少数行业发生,逐步发展到今天东中西部地区、相当数量行业都出现,可见问题不可轻视。

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并存,既存在对立的一面,又存在统一的一面。矛盾之处在于前者反映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后者反映供给不足,需求不足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于劳动力市场明显是一种矛盾现象。统一之处在于大学生群体和农民工群体面临着同样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条件,都需要在劳动力市场就工作岗位展开竞争,不同比较优势前提下竞争的结果自然不同,其就业的概率也不尽相同。

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过于缓慢,才使得高等教育显得相对过剩,而且这种相对过剩并非是一件坏事,而是为将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准备了更多的人力资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源泉。

多个“不匹配”造成有人无岗与有岗无人

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其原因涉及多方面,概括而言,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即低端产业比重过大,技术性要求高行业、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快,前者比重大,一方面造成这些产业持续生产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另一方面造成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大,同时却无法向劳动者提供发展前景,这都强化了这些产业企业招工难;后者发展慢,特别是其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慢,导致白领、灰领岗位增加少,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是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合理,大学毕业生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农民工和40、50人员就业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高中端劳动者数量少,造成许多用人单位想要的人招不到,不需要的人来应聘的一大堆;这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农民工和40、50人员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用人单位招工困难。

三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比较困难,这些行业企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劳动力的主要需求方,但它们面临的税费、成本上涨等压力大,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动力和能力都不足,经济效益差,支付不起劳动者希望获得的较满意的劳动报酬,又无法提供个人发展前景,这进一步导致这些行业企业既想招工又招不来人。

两难可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得到解释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目前出现的“招工难”似乎是在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就显得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称。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带有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就业恰好集中在“生产性”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門,而大学生就业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这样,“招工难”和“就业难”都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得到部分解释。

我国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阶段性特征是对外部需求依赖过重,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自主性不足。作为世界工厂,我国主要承担了产品的生产环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相关联的就业岗位都被国外‘拿走’,而这些岗位恰恰都是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正因如此,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与经济高速发展极不相称的困难局面。

解决两难问题,既需顶层设计,又需增强就业能力

我们认识到就业形势和问题的成因后,促进创业和就业,需要切实从战略上进行调整,体制上进行改革,政策上认真设计,法律上放活和促进。

在党和国家层面上,应当将建设创业型国家,发展小企业,上升为最高级别的国家战略。将宏观调控的目标依次调整为:就业、增长和物价水平;将地方主要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排序依次列为:就业、环境、经济增长。

除了宏观战略定位和综合体制的改革外,还需要进行各部门的体制改革,以及出台协调和有合力的促进政策,并且颁布一部真正有用的创业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首先,要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促进低端产业稳步更新换代,在国际产业链条上提升位置。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白领、灰领岗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根基上缓解就业难,同时也为缓解招工难创造基本条件。

其次,要下决心调整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逐步实现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形成橄榄形状。为此,一方面要改革教育体制,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使教育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培养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40、50人员和农民工的免费培训、职业教育,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大大缓解他们的就业难;与此同时,还要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终身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为大幅度提升劳动者队伍的素质水平夯实基础。

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来说,扩大劳动有效供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鉴于目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对不同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毕业生或者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一般选择“生产性”岗位就业,现实的情况是大量就业岗位等待人去填充,很多人难以就业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素质低或缺乏技能,对于这些人来说,提高素质和技能,从而造就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于高中以上毕业生或者说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完全不同,除了提高素质和技能水平外,还必须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放在重要地位,不仅要培养更多的合格大学生,还应该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结构性就业难 篇3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

近些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就业领域中突出的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人才结构不能有效对接产业结构、两者的变化和调整步伐不同步, 导致人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 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开始, 我国的人才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学生从过去百里挑一的“天之骄子”, 迅速演变成普通劳动者。在2000年, 我国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大学学历的人仅占4%, 到了2012年, 有大学学历的人已经超过了12%。而在这十余年增长的约1亿劳动年龄人口中,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增加了大约8000万。可见大学扩招在改变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学历结构方面, 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问题制约大学生就业

在人才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持续发生。但是,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才结构的变动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经济发展方式长期转而不变, 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速度太慢, 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粗放型阶段, 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但收效却并不明显。其主要特征就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而非依靠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多数年份都要远超消费的贡献率。而我国投资的主要方向, 则集中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铁 (路) 、公 (路) 、机 (场) ”等方面。这些产业虽然对高端劳动力也有一定的需求, 但绝大多数需求都是以不需要太高学历和技能的劳动力为主。仅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房地产业为例, 2000年,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为47518万家, 从业人员为1994.3万人。到2011年, 房地产企业的数量上升到72280家, 而吸纳就业人数也跃升到3852.5万人, 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其结果,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 就出现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用工荒”、高校毕业生却“就业难”的奇怪现象。

其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阻碍了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一般来说, 第三产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产业。大学生不仅集中在传统第三产业的部门就业, 即使在工业企业就业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也从事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管理等工作, 也即在生产服务业领域就业, 实质是在第三产业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就业的大学生, 也绝大多数是在农村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运输、管理等农村的三产就业。

虽然我国的第三产业有所发展, 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而言, 依然相对滞后, 目前仅占GDP的45%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 差距更为明显。目前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降到5%以下, 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已达到65%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使得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第二产业。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 近些年来, 尽管各种产业振兴和鼓励性政策层出不穷, 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甚至倒退的势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至2012年的35年间, 第二产业有18年即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增速要超过第三产业。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 第三产业要比第二产业慢0.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年底开始实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 第二产业的增速就一直快于第三产业的增速, 其中2009年快0.6个百分点, 2010年扩大到2.7个百分点, 2011年为1.7个百分点。2012年, 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 但也仅仅是取得了和第二产业一样的增速, 并未呈现出超速发展的势头。

再次, 在产业地区结构方面, 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不平衡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一方面, 我国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这些地区虽然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强, 就业机会较多, 但普遍面临着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西部、农村、基层等产业虽不发达但对大学生有强烈需求的地区, 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却远远不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产业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 劳动力队伍中大学生的数量也依然偏低。大学生的过度集中导致在局部地区就业形势严峻, 同时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却无法招到所需求的大学生。

最后,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相匹配。国内许多高校只顾追求建设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 并未根据自身实力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 反而纷纷增设诸如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 加之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致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成了“冷门毕业生”。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突出, 导致某些专业人才严重过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2012年, 全国高校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为1850个。但相比于旺盛的增设专业需求, 同年全国范围内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仅为32个, 而在2006年至2011年, 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都低于这个数字。另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即就业率低、薪资低, 且供大于求的专业) 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而且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专业连续三年 (2011-2013) 都是就业红牌专业。

与此同时,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滞后, 致使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专门型人才普遍缺乏, 技工短缺现象严重。据统计, 当前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 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 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

四大举措调整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主要还在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 也要在调整教育结构上面下工夫。换句话说, 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 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使国民经济增长尽快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我国目前以投资驱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 使得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要大大高于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创新、服务和质量, 是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及低碳发展的新型道路, 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上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毫无疑问, 这将大大扩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第二,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涵盖了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旅游等多个产业部门。近些年来, 第三产业一直充当了吸纳大学生主力军的角色, 特别是随着新兴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 对于拉动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也是吸引大学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当前, 应借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研究显示,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600余万人;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 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第三,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更注重地区布局的合理性, 分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看, 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到企业效益好、工资待遇高、职位稳定的企业去。但我国竞争力强、待遇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 致使大学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却由于产业经济不发达, 即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 也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加盟。因此,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 应更重视产业的区域发展平衡性。

就业难火了“职客” 篇4

规模正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HR(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始通过一种新型的找工模式——“职客网”从事兼职工作。“职客”的工作流程是:求职者以发榜的形式在各“职客网”发布求职信息,并给出“悬赏费”的额度。手头掌握了招聘资源的“职客”则上网揭榜,帮助求职者牵线搭桥。在求职者确实获得工作岗位后,“职客”将以一定比例同网站分享“悬赏费”。

80%“职客”是HR

从人员构成看,兼职“职客”的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此外,兼职人员还包括可进行内部推荐的企业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猎头公司职员,以及一些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的从业者。

从求职者来看,大学毕业生这些职场新人是“职客网”的常客。这部分人群工作时间短,但是已经了解行业规则,并有经济实力出更高的“悬赏费”,因此是“职客”比较愿意联络的对象。

可提供“售后服务”

“职客”并非只卖信息,还会针对求职者做一些建议和服务。因为大部分“职客”是人力资源工作者,所以对老板看重什么样的能力、公司文化是什么、面试官对着装及言谈的偏好等他们最了解。而这些信息正是求职者急于了解的。

对于进入试用期的求职者,“职客”也可以提供后续服务。例如,告诉求职者关于公司的一些“忌讳”和其他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少犯错。

“职客”模式能走多远

“职客”是可持续发展的兼职模式吗?中国职客网负责人坦诚地表示,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职客”在介绍工作时的诚信,以及如何保证HR在招聘过程中的公正性。只有保证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使“职客”的模式长期发展下去。

就业难,难在哪? 篇5

“工地大国”解决不了就业难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全国各城市掀起了大拆迁大建设的高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钱从哪里来?——挤占其他行业的投资份额。

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8~2006年,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 包括31个行业大类的制造业的投资额是91477亿元, 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额是91537亿元, 超出制造业投资0.07%;而在宏观调控前的1998~2003年, 制造业的投资额是3.01万亿元, 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是3.83万亿元, 超出制造业投资0.8万亿元, 超出幅度达26% (其中1998~2002年的超出幅度达39%) 。可以说,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持平, 更不用说远远超出!而我国在1998~2006年, 城镇固定资产对农林牧渔业的投资一共是5168亿元, 是同期房地产投资的5.6%;1998~2002年城镇固定资产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一共是2136亿元, 仅是同期房地产投资的2.3%。

公共设施管理业指的是市政公共设施管理 (包括城市污水和雨水排放、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涵洞、防空等市政设施的维护、抢险、紧急处理、管理等活动, 但不包括这些项目的建造) 、城市绿化管理、风景游览区管理, 其中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的投资约占85%左右。1998~2006年, 我国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高达2.66万亿元。1998年投资额才1097亿元, 2006年是6171亿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猛增的原因是城市都在大规模兴建“面子工程”——景观工程、亮化工程、走若干米路见绿地的工程……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指的是党政机关、工青妇和民主党派机构。在世界各国中, 毫无疑问, 我国各地党政机关拥有最为豪华气派的办公场所, 这取决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这些部门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1998~2006年, 用于国家权力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共是1.45万亿元, 2003~2006年, 投资额依次为1840.5亿元、2165.6亿元、2438.1亿元、2655.8亿元。

教育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1998年以来已达1.1万亿元。教育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猛增其实从1996年就开始了。自从1995年提出重点建设100所高校 (现有高校1700多所) 、1998年提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业固定资产投资就高速增长, 从1998年的499亿元, 到2006年的2129亿元。

教育部门对教育投资的理念是, 小学、中学无所谓, 直奔“大学城”而去, 直奔“世界一流大学”而去。不过我认为像如今这样的奔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铁定是个梦呓。

现在我们看到了, 我国城镇对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的投资只是房地产投资的5.6%, 对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只有房地产投资的2.3%, 对制造业的投资跟不上对房地产的投资。农业和制造业是面对现实的, 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是立足长远的, 这些都不重要, 唯房地产重要, 那么就业必然成为大问题。

我国曾经是农业大国, 如今是“工地大国”。“工地大国”摆开的阵势不小, 规模也变大, 但是对解决就业难问题, 收效不大。

投资的“正常态”——能给百姓饭碗

大都市的特点是人口众多, 具备了吸收从业人口的能力, 并且这种吸收必须是积极的吸收, 即无论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 最能为全社会提供“造血”功能的行业部门对从业人口的吸收, 应超过低层次服务业对从业人口的吸收, 这样大都市才能有发展潜力。即使是国际金融中心, 从事金融业的也总是就业人员中的极少数 (香港仅占5%) 。大量适龄从业人口需要其他行业来消化。

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 香港的制造业也在70年代进入巅峰, 替代转口贸易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曾经是亚洲金融中心, 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工业中心, 那时上海吸收了国内30%的产业工人, 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纺织中心、航运中心、出版中心和新兴民族工业的摇篮。尤其是民族工业的发展, 产生了华生电扇、亚字灯泡、固本肥皂等名牌产品。

当时上海有着发达的商业和服务业, 刚从农村出来没有文化的农民也能在上海以拉黄包车为生而站住脚, 那是因为上海已形成了需要他们提供服务的“市民阶层”——工人、职员、工商业者和他们的家属。如果没有数量可观的拥有较稳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的工人、职员和工商业者群体, 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今天光想靠发展低端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不可能办到。

如今上海的市民人数都往2000万奔了, 于是就业成了大问题。为什么成了大问题?因为上海不再是工业城市了。那算什么城市?算“打造”城市——“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打造”国际购物中心、“打造”国际商务中心等等。“打造”的都是“中心”, 那么“中心”是一“打造”就能成的?就不能“打造”些实在的就业工程吗?

20世纪30年代初是美国经济萧条期, 罗斯福总统认识到新政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社会购买力, 提高购买力就要让尽量多的人有活儿干, 于是政府出钱创造就业机会, 投资公共事业、投资农业保护、投资普通人马上能住的房屋、投资私营企业不肯投资的项目。但是政府出钱创造就业机会, 所用的钱来自纳税人, 纳税人是要监督政府怎样花钱的, 于是《公共事业振兴署法》就增加了一条:“如果工程进展到不能继续保障就业时, 则向总统提出终止工程的建议。”这明白地告诉我们,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上基建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我们今天大上基建项目, 到底是为了什么?

按常识思考, 国家应该始终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首位, 但是, 我国是把造房子放在首位, 在规划造房区域时, 又从未想过需要住房的人们何以为生。还以上海为例, 20世纪30年代, 上海城区不过100平方公里左右, 居住区就是工作区, 现在上海“城区面积”有5000多平方公里, 城区边缘倒是规划了“工业园区”, 但那不是为城市居民考虑的——工业园区绝大多数就业者是住在单位宿舍里的外来人员。想一想吧, 5000平方公里的只规划“生活小区”却没有规划“工作区”的城市, 能算人性化城市吗?总不至于新增从业人员、外来从业人员、再就业从业人员都蜂拥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去吧!

房贷危机要来了!

根据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0~2004年“部分城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债务负担率情况” (债务负担率指负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 2000年上海居民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债务负担率只有29.8%, 2001年是49.6%, 2002年是80.8%, 到2003年竟达114%, 2004年跃升到141.6%。这样高的债务负担率, 群众是经不起一点儿风吹草动了———2000年以来, 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最高值不过是12.2%!居民“入不敷出”已是严峻的事实。

走出“第三产业发展要超过第二产业”的误区

早有学者提出:要学美国, 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出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想法并非没有根据——美国在1980年以从事高科技为主的“白领”职工占职工总数的51%, 农业人口只占全部劳动力的2.7%, 到1997年仅占1.8%。但是, 美国这种就业人口格局并非第三产业在挤占第二产业, 而是美国将制造业外包了。全世界都在为美国提供制造业工人和能源、原材料, 美国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当然少了。我们“邯郸学步”, 也削减第二产业, 但能把制造业外包到世界各地吗?美国今天的发达是制造业打下的坚实基础, 这一点不能忽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美国制造业借制造战争物资而得到空前发展, 高科技迅速发展也是建立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制造业基础上, 高科技本身则直接是“二战进行中”的产物。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1945年12月投入使用, 这是为了解决弹道计算问题直接由军方在1943年投资研制的。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引领了美国的高科技发展, 战后的化学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宇航业则提升了整个制造业的高科技含量, 这高科技不是空中楼阁, 是以成熟先进的制造业为牢固依托, 并互相依存的。现今美国将制造业外包到世界各地, 这不是它不要制造业, 相反, 这是它将高科技与制造业互为依存的总格局调整得更加有利于本国。

在美国的国民总收入中, 制造业的贡献率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都接近30%, 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20%左右, 2002年和2003年都占14%。表面上看, 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在下降, 其实另有文章。根据我国贸促会驻美国代表处提供的数据, 2004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 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比重是24.1%, 2006年是24.8%。但是, 如果我们将美国对外投资中对“控股投资公司 (非银行) ”的那部分投资去掉, 仅对其“实物和服务类”投资进行分析, 那么这比重在2004年是44%、2005年是37%、2006年是35%。这个比重就不算低了。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于制造业的绝对值来看, 1945年是26.7亿美元, 1960年是110亿美元, 1970年是322亿美元, 2004年是536.8亿美元, 2006年是561.6亿美元。这些数据说明, 美国在成功转移制造业, 其制造业的增加值早在2003年已达到1.4万亿美元。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 在1977~2005年期间, 美国制造业产值从1.3万亿美元增长到历史最高的4.5万亿美元。美国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 制造业却占全世界产值近1/4。数十年来, 这一比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我国制造业的产值虽然一直在增长, 仍只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约1/10。

2003年, 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的20%, 我国工业产值仅占全球的7%。军事工业是美国工业的主轴。目前在世界100强军工企业中, 有38家为美国企业, 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世界军工市场上有近三分之二的销售份额被美国军工企业占据。

现在我们误以为美国是在放弃制造业, 也就把放弃制造业当成“先进行为”在赶超, 这是大错特错了。美国哪是在放弃制造业, 而是把制造业发展得更有利于本国。日本也完全是靠制造业兴国的。日本是世界船舶制造王国、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国、世界第二钢铁制造国, 并且用国策来推行重化学制造工业, 成为“重化学工业化”国家。

我们要想学美国放弃制造业直奔高科技, 先得把制造业成功转移。美国能把制造业转移到世界各国, 我们行吗?

“如果你今天要吃饭, 那农业就非常重要”

就业问题不是孤立的, 而是经济链上的一个环节。就业问题今天之所以如此严峻, 就是因为其他环节出了问题。

近十年来, 国家一心想让农村“城镇化”。如果说城镇化能使农民广泛就业, 那固然好, 但事实上城镇化并未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到城市只能从事最苦最累的职业, 而目前城市中最苦最累的职业也饱和了。现在的城市普遍不像30年代的上海那样充满了“造血”功能, 能容纳不断扩张的人口, 各城市连本城市的人口都容纳不了——容纳人口意味着有普遍的就业机会。

2007年, 我国有7.9亿农业人口, 乡村就业人员4.8亿;全部城镇从业人员 (包括农民工在内) 是2.94亿, 即使其中有1.8亿是农民工, 事实上还存在6.1亿农业人口、4.8亿乡村就业人员。面对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比生活在欧洲237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口还多的农业人口, 让农民都成为市民或尽快成为市民的想法很不现实。面对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口粮全球化”不是我们的理智选择。在这个问题上, 美国比我们清醒多了。虽然美国的GDP中农业贡献只占1%, 但美国这个“全球化”的领军者和最大得益者, 却不放心将自家的口粮去“全球化解决”。美国农业部长认为:“数字 (GDP) 并不重要”, “如果你今天要吃饭, 那农业就非常重要。”他说得真实在, 但仅仅是“实在”吗?

美国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2002年耕地有26.4亿亩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 , 比我国2006年的耕地面积还多6.9亿亩。2002年有348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这348万人把近3亿的美国人养活得够滋润, 那是他们达到了高度的农业现代化。一个半世纪前即1860年的美国, 有3144万人口, 耕地面积9.9亿亩, 农业劳动者1100万左右。每个农业劳动者平均耕种90亩地, 当时1000亩土地以上的大农场超过500个, 已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30匹马拉的收割机已投入使用。进入21世纪, 美国是348万人耕种26.4亿亩耕地, 每人平均耕种758亩。而我国2007年每个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平均耕地才5.8亩——3.14亿人耕种18.3亿亩地!如果我国要生搬硬套学美国的农业人口比重, 18.3亿亩土地任凭它去抛荒?我国的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 无论从国情还是国家利益着想, 我国都不能轻视农业, 必须保住自己的口粮基地和经济作物基地。必须正视我国有7.9亿农业人口 (2007年) 这个事实。

要正视这个事实, 袁隆平的提议应该重视, 就是必须让务农的收入超过农民工的打工收入。要让我国7.9亿农民活得有尊严, 必须在经济上提高他们的地位。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其实都被人为压低的, 这不是什么“经济规律”导致的。农民工能在城市承受最苦最累的职业, 只因为农村贫困, 而不是城市对他们有多么好。但缺乏“造血”机能的城市本身空间也有限, 农民想被“剥削”都难。这就非常需要国家保护农业——保护农业是值得的, 比保护房地产值得多。美国总统在2002年6月正式签署了农产品补贴法案, 决定在十年内对农业的补贴比2002年提高70%, 土地保护费用增加80%, 对农业的拨款费用增加到1815亿美元 (2002年农业部门总产值2171.95亿美元, 净收入353.23亿美元) 。这是为什么?就是美国农业部长说的:“如果你今天要吃饭, 那农业就非常重要!”

要根本解决就业难问题, 需等“基本建设”发展回归常态

其实, 制造业被疏失也好, 农业被荒废也好, 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如果我国的房地产业不畸形发展, 如果地方政府不是为了逐利在房地产业中极力掺和, 那么房地产业是不可能堆积了那么多资金的。房地产业堆积不了那么多资金, 社会平均利润率就会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如果没有了无本万利的诱惑 (房地产业的自有资金占比极低) , 资金是会随着“看不见的手”投资到其他利于国计民生的领域。当前的资本之所以到处找“投资渠道”而不得, 并非真正没有投资渠道, 而是有了房地产这样的无本万利的“投资渠道”, 其他渠道都算不得渠道了, 人们都不甘心以获得正常利润为满足了。既然什么样的投资回报都比不上房地产业, 既然房地产业的辉煌与“政府掌握土地”最为相关, 那么在未发现其他“好行业”前, 要想发“横财”就只能全力以赴打通政府关节, “投资”房地产。

结构性就业难 篇6

关键词:“就业难”,“用工难”,同时出现,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难”和“用工难”的问题,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以来, 这两个问题同时成为困扰社会的大难题。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 “用工难”的形势却变得越来越严峻, 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也不是一个新问题, 长久以来, 尽管国家和政府做过多方努力, 但是这种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究其原因, 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就业人才结构以及企业用人结构的不协调。

1 企业“用工难”的具体原因

现在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用工难”的问题, 企业的人才储备严重缺失, 导致这一想象的原因有很多,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 各种类型的企业争相发展, 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但是新增的劳动力赶不上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其次, 近几年来, 为了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变, 这就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企业的生产越来越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原有的劳动力集中的产业逐渐消减, 企业招工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现有的劳动力结构还没变过来, 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比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综合素质也达不到用人标准, 这就让企业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劳动者, 加剧了企业“用工难”的困境。

再次, 劳动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很多年轻的劳动力涌向东部沿海城市, 东部沿海成为这批年轻人的梦想天堂, 他们或者带着金钱的追求, 或者带着人生价值的追求, 已经成为东部外来劳动力的主力军。这些新鲜人类带着不同于老一辈的就业观以及消费观, 涌进发达城市, 这些人不满一般的工资待遇, 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技术, 企业如果请他们, 一方面不能给他们预期的工资, 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他们现有的工作技能, 所以, 这也让企业“用工难”成为棘手的事情。

最后一点就是很多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 而且劳动的强度又十分大, 而且缺乏保护劳动者的意识, 一切以营利为目的, 完全忽视劳动者的基本需要。很多企业的工资待遇只出到每月1000到1300元, 而一些商贸企业的普通员工一个月能拿到的工资也只有1100到1500元。像那些比较累的加工型企业的员工工资通常只有每月1200到180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根本无法满足劳动者养家糊口的基本需求, 严重的压榨让企业收获更多的额外价值, 也让企业的工人大量流失, 人们宁可去工地上做一些更粗重的活, 因为工地的工资比企业的工资至少要高一两倍。企业的这种低工资、强劳动对劳动者极为不公平, 既忽视了劳动保障, 也让企业逐渐失信于劳动者, 这是企业“用工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就业难”的具体原因

“就业难”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之一, “就业难”不仅仅发生在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身上, 更发生在高校毕业生的身上。首先说体力劳动者之所以出现就业难最主要的就是职业技能的缺乏, 因为大多数的劳动者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也没有接受过工作技能的培训, 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 而现在的企业招聘条件都相当苛刻, 像那些经济效益还不错的企业都把招工目标定在18~28周岁的青壮年劳动力, 此外, 除了年龄的要求外, 还要求劳动者有一定的劳动技能, 甚至还有性别、学历、工作经历以及个人特长的要求和规定, 这就让很多条件以外的求职者望而却步。其次是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 很大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而我国新增的就业岗位又无法跟上这种步伐, 导致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 我国的很多高校毕业生光有学历, 缺乏实际的劳动技能, 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 高分低能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再加上很多高校毕业生仍然带着陈旧迂腐的就业观念, 多数人都想往国家体制内挤, 另外就是对工资待遇有较高的要求, 眼高手低的情况时有出现, 让用人单位很难给予机会。

3“就业难”和“用工难”并存的原因

“就业难”和“用工难”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共同存在着,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产业结构, 也就是现代市场的劳动力需要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 我国就业市场上的劳动力结构近年来不断升级, 我国的产业结构却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层次上。下表是我国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此可见, 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国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要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去做和以前一个小学都没读完的人同样的工作, 对我国的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面对优化升级的劳动力结构, 我国需要更多的高技术的工作岗位来实现供求对接。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 一方面可以为人才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位, 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多的利润, 也给劳动者更切实的回报, 然而, 我国的经济结构, 尤其是我国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 却还在依靠那些劳动技能较低的普通劳动者来促进经济发展, 廉价劳动力依然是东部很多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 此外, 因为落后的产业结构根本不需要那些拥有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 或者品牌经营能力的高校毕业生, 所以无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无法消化和吸收大批高端的现代人才。因此, 可以这样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滞后于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这是我国东部地区“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并存的最根本原因。想要缓解这一矛盾现象, 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调整我国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改变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密集的产业。

4 结语

“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并存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企业方面要负一定的责任, 劳动者方面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当然, 我国的经济结构的失调是最主要的原因。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 企业方面要试着调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基本保障;其次, 就业者要试着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最后, 我国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协助我国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杨靳.“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02) .

[2]李钢, 梁泳梅.“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会并存[J].社会事业中国经贸导刊, 2011 (7) .

结构性就业难 篇7

张静是贵州师范大学法学专业2008年毕业生, 她找了几个月的工作, 发现特别难。她告诉记者, 现在用人单位都喜欢有工作经验的人。

张静说, 她只经历了两个月的短期专业实习, 还没熟悉实际操作就走了, 在校期间也参加一些社会商家的促销体验、给学生上过家教、发过宣传单等, 但用人单位是不需要这样的“经验”。她在人才市场里逛了一圈, 发现与法学专业相关的职位就一个, 并且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于是她决定应聘澳门老人头服饰有限公司贵州营销中心形象导购。

20分钟后终于轮到她, 进去后很快就出来了。“他们招聘的是有品牌服装销售经验者。”她看上去满脸的失落, “明天再来看看。”

记者随机采访了计算机、管理、广告等专业的10个毕业生, 他们的回答与张静的看法一样, 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相关工作经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简章职位的描述中。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随机调查17家用人单位发现, 在63个职位描述中, 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占75%。“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白纸黑字”似乎也是“铁板钉钉”。

贵州银都特种铝酸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因为都是部门紧缺人才才来招聘, 所以想招不培训就可以工作的人, 他们作为特殊行业, 仪表技术员, 成本会计等专业性强的岗位是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记者在现场发现, 管理岗位、营销岗位等对工作经验都比较偏重, 有些连最基层的工作也要求有工作经验。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真的只是遭遇“经验门”的结果?贵阳市人才市场常务副主任刘润生分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 不只是难在没工作经验, 有的是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种倾向中心城市的现象。“我们的一些冶金、化工等生产型企业位于郊县, 但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大、平台宽, 地级城市就业面窄, 发展受限制。”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应届毕业生张芳说。另外, 刘润生认为, 就业时, 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 放不下架子, 一进职场就要求管理职位, 完全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

“有经验者优先, 没有经验者也可以试一试, 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都被经验‘吓’了, 看后转身就走, 严重缺乏自信。”武汉元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公司工作人员杨先生说。他认为, 一开始就缺乏自信, 我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缺乏自信。

那么, 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又从何而来?刘润生说, 高校应该强化见习实习环节, 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开辟见习实习基地, 给高校的毕业生做好经验储备。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吕国富认为, 应届毕业生要把参加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就业见习等视为工作经验的来源, 在就业时要通过言谈表现出自己已有的经验。同时, 用人单位不要为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人力资源培训成本, 不愿耗时耗资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培训, 更不要以缺乏工作经验来搪塞应届毕业生, 他们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社会分忧, 并且也为自己第二梯次的人才队伍储备力量。

用工荒VS就业难 篇8

用工荒

用工荒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用工荒最早出现在2004年,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大幅裁员, 这一问题才暂时得到缓解, 而近几年来情况却逐渐加重, 不仅是节后用工荒, 就是平时南方有些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2011年, 由于经济的迅速回暖,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 “用工荒”也“慌”了各行各业。各企业纷纷上调工资, 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 希望缓解用工荒。

近几年的全国用工荒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首先, 用工荒呈现普遍化和常态化。招工难正在从“季节难”演变成“全年难”, 并且已经开始显现出由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 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压力依然不减。中西部也出现用工荒, 并与东部地区展开激烈争夺战,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短缺越来越紧张, 许多劳务输出大省节后相继出现用工难, 并且是技能人才和普通工人双双短缺。

其次, 工资上涨难改招工难困境。近几年, 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是势在必行, 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多数企业主动提高了薪酬标准, 但企业招工依然困难, 尤其是技术人才资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 特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家政等行业, 招用职工人数较多, 用人缺口比较大。

2011年, 由于经济的迅速回暖,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

再次, 制造业订单模式转变加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荒。制造业订单具有短、小、急等特点。多年以来, 制造业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庞大, 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完整的产业链链条等多重生产要素, 长期赢得稳定的大额国际订单, 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近期, 由于世界经济复杂缓慢, 我国出口形势不乐观, 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订单越来越小、越来越急、越来越短。订单经济与用工不经济也是导致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订单模式转变, 促使企业用工模式转变。订单荒与用工荒反常叠加的背后, 也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步伐遭遇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冲击的严峻现实。

中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 为何还存在用工荒的现象?

主导产业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生产主要依赖大量劳动力是首要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 每年的“用工荒”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宾馆餐饮等生产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 它们依靠较为廉价的生产力, 通过对产品加工制造赚取规模效益。

其次是劳动力总量的供给相对减少。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证明返乡是个重要的转折点:2009年,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增长率为5年来最低, 增长率较上年减少74%。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15岁—59岁) 供给增长率也在首次出现下降。

再次是中西部发展加快, 制造业向内地转移, 增加了用工需求。近年来, 中央政策逐渐向中西部倾斜,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 那么他所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为农民工选择留在家乡或者附近打工提供了机遇。同时, 中西部地区工资快速提升, 逐渐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弱化, 劳动者开始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

最后是农业比较效益提升, 吸引了部分农民工回流。近年来, 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带来了直接的实惠。在外务工收入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同时, 务农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地增加。

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问题牵动中国数百万家庭, 媒体常常以“世上最难”或“更难”来形容就业形势,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用多维视角和发展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造成我国就业难的原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供求错位出现结构性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产生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很大的关联。很可能是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 供给与需求错位成了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才分布上, 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 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人才结构失衡, 供求矛盾加大。

知识陈旧, 转化率低。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生产率已经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 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的时效性快速缩短, 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30年, 9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10年, 据2003年统计, 大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用3年, 我国入世后, 这种趋势愈加明显。而现在毕业生实际的知识应用率不足40%, 并且多数毕业生不能够把学过的知识转化出来, 变成自己在岗位的实际能力。只有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

职业生涯模糊, 准备不足。曾经有一个对比调查, 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 上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 在读大学的同时也在研究市场, 在实践中学习感悟所学理论知识。而中国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 但上了大学就不好好学习了, 对外部市场变化、社会动态等关心度比较低, 只是集中精力应付考试。这样导致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够明确,

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对自己的潜能、未来走向一概不知, 到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职业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

依赖性强, 创造力弱。在我国有一部分成年的毕业生还并不是真正的独立, 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 (家长监督学习) ;报志愿靠拍 (家长定) ;上大学靠供 (家长投资) ;找工作靠关系 (家长运作) ;选择职业靠感觉 (没有科学的分析, 家长凭经验) 。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 找工作的只占40%。

市场配置不足, 手段粗放。目前,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 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逐年递增, 但是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 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说定位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模式粗放、产品粗糙等。

中国的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也造成了一种尴尬, 要想平衡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 需要政府方面、高校方面、企业方面、社会方面和媒体方面共同努力, 加快政府职能的探索, 加快对教育体制的改革,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深层衔接, 再加上媒体的正确引导, 才能去平衡和解决这一矛盾。

调研“最难就业季” 篇9

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由该机构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2013年1月11日结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

而湖北的就业形势也并不乐观。2013年湖北省共有39.8万名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1万名。武汉市高校毕业生超28万人,为历年最多。截止六月底,来自官方机构和高校的数据表明,武汉高校签约率整体不足40%。

我们历时一月的调研,也发现了富有本地特色的形势,诸如:在今年就业市场需求紧缩背景下,各专业就业形势也在大幅拉开差距。普遍现状是:工科好于理科,理科好于文科。同时,尽管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反对就业歧视,但男生仍旧比女生更好找工作。

“面对‘人增、岗减、薪降’的就业趋紧,很多企业在降低招聘需求,同时对求职者的要求更高了。”武汉锦绣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黄春燕说。

本次专题,《新楚商》联合武汉锦绣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进行了“最难就业季”调研分析。我们向中国邮政速递武汉分公司、中建三局三公司、武汉人福医药集团、湖北辉创重工集团等50家企业和100名应届毕业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出如下情况:

1.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综合对多家企业的访问以及对人才中介企业的调查,发现各领域企业普遍缺乏销售型人才,其次是从事基础性客户服务工作的人员,比如:电话客服、电话销售等,求职者大多对此类岗位有抵触心态。

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供求行情统计显示:与去年上半年相比,企业用工需求稳中有升,岗位竞争压力略有降低,但薪酬略呈下降趋势。

大多数企业比较缺乏的是处于最基层岗位的一线生产员工,管理性质的岗位需求在下降。比如快递公司最缺乏的仍是一线配送员工;互联网企业缺乏的是基础岗位的程序员;餐饮企业缺乏的是清洁工、服务员、厨房杂工;制造业企业较为缺乏的是流水线员工。

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认为需求在增加的行业是服装纺织、电子通信、家电、家具汽车、建筑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这几大领域。这与湖北省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比如湖北是棉纺大省,对纺织工人、缝纫工人的需求很大,但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导致劳工缺口很大。再就是湖北近年来一直侧重发展光电子通信、家电家具汽车制造,这几个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工程施工和装修领域的技术工人也比较缺人。

招聘需求来看,法律咨询类需求较为低迷,房地产岗位需求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2.宏观经济对企业招聘的影响

武汉纳杰人才市场的统计表明,今年以来进入该公司招聘平台的求职人数比去年同阶段增加了两成,但进场招聘的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岗位还是那么多,但找工作的人增加了不少。”

7月3日,位于阅马场的起点人力市场正举办“机械、电子、营销类”专场招聘会。现场约有三分之一的展位是空的。“去年这个时候,企业想进场招聘,需要排队,今年不少企业都招满了,或者干脆招得少,不招人。”现场工作人员说,今年到起点人力的求职者达到了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5%。

武汉东湖学院应届毕业生刘超今年参加了多场招聘会,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但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给他的感觉是“僧多粥少”。

3.不同行业今年以来工资和奖金变动情况;影响员工收入的因素变化

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与同期相比,2013年一二季度湖北省薪酬略呈下降趋势。其中,专科生的薪酬下降幅度较大,略超10%。

一季度薪酬报价“不增反降”,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是用工成本增加,特别是生产原材料涨价,导致企业负担增加;二是企业用工需求动力不足,尤其是一些用工规范、社会保险参保率高、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企业,员工队伍比较稳定;三是用工水平提升,技工类人才缺口较大,一般性人才处于饱和状态,企业招聘趋向务实,不再只追求学历,更侧重于实际需要。

分析显示,不少毕业生在感叹“工作不好找”的同时,主动降低了薪酬期望。一部分学生表示,专业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对口的岗位少,供求匹配度较低,他们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4.不同行业企业未来几个月的招聘计划和原因

在许多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的同时,有不少企业也称招聘困难,“人”确实很多,但“人才”很少。湖北盛硒科技公司董事长秦治国称,其公司今年上半年招聘费用已经花去了8万元,虽然应聘者众,但是能看入眼的人并不多。

就收回的问卷看,部分商贸零售公司由于店铺增加或者公司的发展较好,需要增设岗位,因此短期内有招聘计划。如武汉道格维琪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批发零售,由于(网店)店铺增加,客服人员不够,因此在未来几个月会增加员工。再如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武汉邮政速递公司硚口区分公司,因为公司发展较好,需要增设岗位,新增员工,所以也会有招聘计划。在IT等科技行业,作为其中之一的武汉悦然心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开发产品,需要招聘更多工程师,因此有会有招聘的计划。但是同是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对于在短时期没有招聘计划的公司来说,一般是在内部调整员工的结构,而不是增加数量,例如武汉华正空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人才在不同行业、地区间的流动情况

老家在河南的小罗,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虽然到今年6月才毕业,但去年10月至今,他已做过两份正式工作,这次是他第三次找工作。

nlc202309021455

去年10月,小罗通过校园招聘会,进了洪湖市一家水产养殖场实习工作,因养殖场远在小城市里的农村,环境差,工作辛苦,他觉得没有发展空间,做了3个月就辞职了。

半个月后,他又面试进入一家水产公司,从事水产养殖饲料的基层销售工作,这份工作位置便利,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和自己打交道的客户都是农民,“工作不利于人脉积累”,于是再次果断辞职。

本月重回职场,小罗目标明确了,要找个交通便利,有发展前景的武汉企业。但这次他找了近一个月也没找到:“没想到遇上‘最难就业季’,想找到合适的企业不容易,看着别人纷纷找到工作,现在才感到压力大了。”

类似小罗这样的“裸辞”族不在少数,即便没找到下家,只要工作不合心意,他们就会选择辞职,再找工作时才发现,遇上求职难。

就调查的结果看,已经在职的人,短期内有换工作打算的人并不多。

应届毕业生刚开始找工作,一般倾向于留在求学所处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大城市;本地知名高校毕业的部分人才,倾向于往北上广地区寻找工作机会;有部分出生于城市的毕业省,也会倾向于回到家乡工作;有很多出生于农村的毕业生,要么对求职地区一概不设限制,哪里有工作机会就去到哪里;要么就倾向于生活、定居成本较低的二三线城市。

调查显示,即使想换工作,大多数人还是想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或者更感兴趣的工作,并在这一领域深入发展。

6.企业裁员情况

问卷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少数公司有过裁员,但裁员比例不是很大。如武汉道格维琪贸易有限公司,在运营岗位上有裁员,裁员比例为9%,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裁员比例为0.5%。

大多数受访公司表示在过去和未来的几个月都未有裁员。

7.武汉市就业的整体情况

“今年是全国也是武汉市就业最难年,”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邹强,5月份时曾在一次大学生就业指导会上坦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武汉地区则超28万人,是几十年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统计数据显示,武汉今年待就业人数高达33万人,新增的16万个就业岗位和自然减员腾退的7万个岗位,可以容纳23万人就业,但还有1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董长麒此前公开表示,“最难就业季”的说法有些欠妥,稍显片面,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不能一概而论。今年全国包括湖北毕业生数量均达到一个高峰,加上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全省不同学校、专业、地区的就业情况不同,难易是相对而言的。

结构性就业难 篇10

1“招工难”的成因分析

1.1 经济回暖,各地用工需求增加

近年来,各地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大大增加,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企业“招工难”原因不尽相同。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沿海外向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不少企业开工不足,进而停产减员,导致劳动者回流。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上述企业的外贸订单增长较快,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迅速增加。因此,沿海外向型企业的“招工难”主要是由于国外消费需求增加所致。内陆地区“招工难”的原因则与此不同。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内陆地区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内陆地区承接了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随之出现了一些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以至于难以满足的情况。内陆地区的“招工难”主要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需求的增加所致[1]。

1.2 企业用工的结构性障碍

当前,“招工难”最严重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用工企业无论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还是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企业都想招能最大程度发挥劳动力的员工,形成招工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招工难。首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身就是我国稀缺的资源;其次,企业在招工时往往被年龄为主导的招工理念支配:用小不用大,用少不用老,一般企业招工年龄要求都在35岁以下,有的岗位甚至要求年龄不高于25岁。最后,许多企业招工的男女比例要求较高,女工比重远远高于男工比重。以上因素使得紧张的资源更紧张,富余的资源被浪费。

1.3 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不高,就业环境较差

劳动者追求劳动付出与回报基本匹配,是他们最起码的要求。[2]然而许多企业只按照当地最低标准给工人发工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比较普遍。此外,在医疗、养老、住房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也都无法享受跟当地居民相同的待遇。而新生代劳动者逐渐成为如今劳动力的主体,他们不再受单一的经济驱动,而更加重视劳动条件、薪资待遇、自身价值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目前吸纳劳动者的中小企业“软”环境的缺失,对员工关怀的不足、对其发展前景的不重视,从而不易获得新生代劳动者的青睐。

1.4 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就近就业机会增多

我国沿海地区多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虽然近年来工资比以往有所增长,但这些地方平均消费水平更高,打工者收入难以负担在当地的消费。然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出台了“三农”和新农村政策。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这样,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打工开始转向务农,直接导致了企业劳动力的缺失。此外,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消耗了大量的本地劳动力。“打工何必去远方,家门前就业更实在”、“家门口就业,不误工、不误家”……春节之后,各地招聘会频频,煽情的标语也随处可见,目的很明显,尽力把外出务工群体留在本地就业。[3]一些劳动者也认为在自己家乡务工工资虽低些,但能与家人吃住一起,这样不仅开支小,而且还可以上顾老下顾小,相比之下外出打工不如就近务工。因此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劳动者舍弃了离家较远、生活成本较高的外地就业机会,选择本省就近就业。这些地区由原来的劳动力输出地逐渐变为了劳动力输入地。

1.5 劳动者条件的改变和求职观念的转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劳动者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新生代劳动者与“60后”、“70后”劳动者的区别改变了企业招工的绝对主导地位。新生代劳动者一是年龄轻,经济负担轻,外出务工的经济基础比“60后”、“70后”劳动者要好,急于找到工作上班挣钱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迫切性没有“60后”、“70后”劳动者强;二是文化程度不同。新生代劳动者绝大多数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找工作希望与自己的文化相匹配,与自己的技术相对口,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愿意从事一些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工作。此外,劳动力市场上提供的岗位多,选择余地大,劳动者求职的心态和观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对薪资待遇、劳动条件、社会保障以及自身价值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许多新生代劳动者希望积累财富,在城市安居乐业。一部分人还希望通过工作实践,为自己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2“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2.1 供大于求这一情况存在并将长期存在

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供大于求,就业总量的压力还是第一位的。从今年城镇的就业情况来看,大概需要安排的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左右,其中青年学生(也就是高校毕业生、技校的学生、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所以应该讲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4]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只有1200万左右,缺口是很大的。

2.2 供求信息不对称,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

在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上,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很不对称,渠道不畅通,供需双方脱节。各地劳动就业服务覆盖面普遍不广,乡镇、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不健全。而在招聘时,许多单位的招聘要求与求职者的条件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如许多企业需大量招聘熟练工、高级技工、年轻女工等,这势必会给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造成就业困难的局面。

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产业失衡带来就业失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比重中过重,企业制造的大多是产业链上的低端产品,需要更多的是廉价的、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力。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这样使得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少,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2.4 就业观念有待改变

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很多大学毕业生和新成长劳动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不够准确,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期望工作轻松、收入较高的工作。但是在他们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专业技能不够过硬,综合素质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的期望通常都会变成失望。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的直接结果就是就业难。

3 化解“两难”的对策与措施

3.1 鼓励和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对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缓。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有限,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政府要在当前税收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上继续落实和加大支持力度。

3.2 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只有企业的升级换代,才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既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内需增加了,就业岗位的数量必然会相应地增加,可供求职者选择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

3.3 企业要以人为本,对员工人性化管理

第一,完善薪酬体系,提高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我国企业雇用劳动力价格低廉,其实质是企业逃避本该尽的义务。[5]企业应保持薪酬市场化,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才能有效地吸引员工,留住员工。

第二,改善从业环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前,不少企业都是依靠简单劳动加工的方式获取利润,劳动者工作环境较差,吃住环境也条件一般。企业对员工重使用,少培养,更谈不上企业文化,致使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如今,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也是劳动者择业的重要参考内容。企业应大力改善从业环境,严格贯彻《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劳动合同制,确保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利益。同时,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对员工要人性化管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企业才能留住员工,避免成为“中转站”或者“跳板”。

3.4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资源共享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企业招工进市场,劳动者求职进市场”的规范用工局面,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的建设。这样才能加强信息的引导,及时掌握劳动力供需信息,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无序性和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招聘和求职者应聘都提供了便利。同时,各地就业服务机构要多管齐下,统筹运作,建立适合各类求职者的培训体系,做好求职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用工企业加强新招用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劳动力输出地就业服务机构要以打造劳务品牌为重点,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性”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围绕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培训用工一体化。

3.5 求职者要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勇于提高自身素质

在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者自身也应该认清形势,作好自我定位,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挑三拣四,眼高手低,要树立基层就业、艰苦创业的思想,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发展。同时,求职者要有良好的再学习意识,积极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彤.“十一五”就业缩影:“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0-12-06

[2]付立然.“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3]郑荣林.招工难,倒逼政府企业有所作为.大江网.2011-2-21.

[4]人社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中国网.2011-3-8.

上一篇:新常态下的管理创新下一篇:双闭环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