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结构(精选12篇)
议结构 篇1
强调结构用来对句中某一成分 (通常为主语、宾语或状语) 加以强调, 其句型是: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句子其他部分。如果被强调的部分是“人”则可用who/that, 如果被强调部分是其他时, 则须用that。如原句为:The policeman found my lost bike in a small village five days ago.我们可以用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对句中的主语、宾语和两个状语进行强调:
1.It was the policeman who/that found my lost bike in a small village five days ago. (强调主语the policeman)
2.It was my lost bike that the policeman found in a small village five days ago. (强调宾语my lost bike)
3.It was in a small village that the policeman found my lost bike five days ago. (强调地点状语in a small village)
4.It was five days ago that the policeman found my lost bike in a small village. (强调时间状语five days ago)
强调结构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若被强调的主语是复数, 其强调结构仍是“It is/was...who/that...”形式。如:
It was Tom and Mike who helped us.
二、若主语是人称代词, 对句中人称代词 (即主语) 进行强调时, 应保持该人称代词的格不变, 从句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要与被强调的部分一致。如:
1.It is they who often help me with my lessons.
2.It is I who am going to Beijing next week.
三、强调时间、地点或原因状语时要用that, 不能用when, where或why。如:
1.It was about 600 years ago that the first clock with a face and an hour hand was made.
2.It was in Greece that Olympic Competitions firstly started.
3.It was because her mother was ill that she didn’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四、对not...until结构中until引导的短语或从句进行强调时, 要用It is/was not until...that...句型, that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肯定形式。如:
It was not until 1920 that regular radio broadcasts began.
(非强调句为:Regular radio broadcasts didn’t begin until 1920.)
五、强调结构用在疑问句中。如:
1.Was it in Beijing that the 29th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非强调句为:Were the 29th Olympic Games held in Beijing?)
2.When was it that you began to learn English?
(非强调句为:When did you begin to learn English?)
3.It was at eleven last night that I knew the good news, wasn’t it?
(强调结构的反意疑问句, 其问句部分用isn’t/wasn’t it?)
六、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若在复合句中作宾语, 则注意用陈述语序。如:
I really don’t know where it was that the old man had his pocket picked.
七、强调结构用在省略的答语中。如:
—I can’t find Mr Smith. Where did you meet him this morning?
—It was in the hotel ______ he stayed.
A.that B.which
C.the one D.where
选D。题中答语省略了that I met him this morning。
八、强调结构中含有其他从句。如:
1.It was ______ my father worked ______ I work now.
A.that;that B.where;where
C.that;where D.where;that
选D。整个句子应为强调结构, 强调了一个地点状语从句, 由where引导;第二空填强调结构的that。
2.It is ______ he often falls in exams ______ makes his parents worried about him.
A.what;that B.that;what
C.that;that D./;that
选C。这是一个强调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的强调结构。
九、强调结构与定语从句的辨析。
判定方法:若将“It is/was”和“that/who”去掉而句中不缺成分、结构完整, 说明原句是强调句型;若结构不完整, 则说明原句为定语从句。如:
It was on July 1st, 1921 that our Party was founded. (强调句)
It was July 1st, 1921 when our party was founded.. (定语从句)
议结构 篇2
内容摘要: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是大学教学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首先分析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结构。然后从三方面论述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问题,对当前的翻译教学及应用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及物动词和部分由不及物动词+介词构成的短语均可用于被动语态。虽然在汉语中也有类似英语被动语态的结构,但它的使用范围和频率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和频率。
从英语被动语态的构成来看,被动语态是通过“be+动词的过去分词(+by短语)”的形式体现被动的概念,用来表示不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或者没有必要提及,或者是为了避免提及。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英语中也使用被动语态的形式。
试比较以下两组句子。
例1 The bridge was built last year.
A.这座桥是去年被建的。
B.这座桥是去年建的。
例2 A.Obviously,you made a veryserious mistake here.
很显然,你这里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B.Obviously,a very serious mistakewas made here.
显然,这里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显然,例1中译文B“这座桥是去年建的”更好。可见,英语虽然用了被动语态,译成汉语时也并非一定要使用“被”字。尽管译文A中的“被”字好像“忠实”地体现了原文的结构,但读起来却十分别扭,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见翻译过程中的“忠实”并非指结构上的一致。
例2中A和B两个英语句子,相比较而言,译文B优于译文A,因为它听起来更礼貌,同时听者也同样会感觉到是谁犯了错误。由此可见,英语的被动语态还可以用来委婉地提出批评。另外,我们在处理第二个例句的译文时,使用了“存在”,而没有采用“犯了”,因为汉语习惯讲“这里存在”一个错误,或者“这里出现了”一个错误,而非“这里犯了”一个错误。
汉语在表达被动的概念时,则是通过词序变化的方式或是通过在谓语动词前添加用来表示被动意义的词汇的方法来体现被动的含义,即在谓语动词前添加“被”、“受到”、“遭到”等词汇。有时也会使用判断句来表达被动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在使用“被”、“受到”、“遭到”等词汇时,有时含有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对宾语或动作的承受者不利,或该情况有些特殊,出人意料,如“被击败”、“受到嘲笑”、“遭受打击”等等。
在翻译含有被动语态的英语句子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用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式来表达,避免发生“汉语的文字、英语的句式”的现象。常见英语被动结构的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将英语的被动结构翻译成汉语
的主动结构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并将英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即“……是……的”句子,来体现英语原文中的被动概念。
例1 The cup is used todrink coffee.
A、这个杯子是被用来喝咖啡的。
B、这个杯子是用来喝咖啡的。/这个杯子是喝咖啡用的。
显然,在译文A中加入了“被”字,读起来很别扭,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以下例句中的译文A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例2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罗马不是一天被建成的。
B、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例3 Such films are produced for chil-dren.
A、这些电影是为孩子们而被拍摄的。
B、这些电影是为孩子们拍摄的。
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并在译文中适当使用“加以”“、予以”等词来加强语气,同时体现原文中的被动含义。
例1 Theotherquestionswillbediscussedbrieflly.
A、其他问题将简单地被讨论。
B、其他问题将简单地加以讨论。
译文B好于译文A,因为它更正式,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2 It has to be stressed that shipmentmust be effected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limit,as a further extension will not be consid-ered.
必须强调的是,货物装运必须按期进行,任何进一步延期的要求将不予以考虑。
例2中,第一个被动结构It has to bestressed that…,翻译时处理成了无主语结构“必须强调的是”,也没有使用表示被动含义的词汇;第二个被动结构not be con-cidered翻译成“不予以考虑”,要比翻译成“不被考虑”更正式,更得体。
英语的结构是被动形式的,但表达的意思是主动的。翻译时,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译文中也不使用表达被动的词汇。
例1 Two months later,Jessica wa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两个月后,杰西卡出院回到家中。
例2 This liquid became mixed with thesalt at room temperature.
在室温条件下,这种液体与盐混合了。企业家天地第6期中旬刊将英语原文中的主语翻译为宾语,有里需要增加表示泛指概念的词语如“有人”“,人们”“、大家”、“我们”等,来作主语。
例1 Earth will be managed,like a farmor a factory.
人类将会像管理农场或工厂那样来管理地球。
增加“人类”作译文的主语,或者增加“人们”、“我们”作译文的主语,都是可取的。如果译文使用被动结构,“地球将会像农场或工厂一样受到管理”读起来会觉得“洋味”十足。
例2 It is odd that so little is knownabout the talented painter.
奇怪的是,人们对于这位有才华的画家知之甚少。
例3 It is generallyaccepted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 in his first years largelydetermine his character and later personality.
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的早年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及以后的人品。
下列“It+系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that…”的结构中,也常使用这种译法:1)It is believed that…有人认为……2)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认为……将英语原文中的by,in,for等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翻译成汉语的主语,英语原文中的主语一般翻译成宾语。
例1 Doctors or teachers are needed inevery part of the world.
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医生和教师。
例2 Our roofwas damaged in last night’s storm.
昨天的暴风雨损坏了我家的屋顶。
将英语的被动结构翻译成汉语
的被动结构英语中的一些被动结构可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常用“被”、“给”、“把”、“为……所”、“使”、“由”、“受到”、“得到”等表示。
例1 By whom will the children belooked after?孩子将由谁照看?例2 The two thieves had been caughtbefore the policemen arrived.
那两个小偷在警察到来之前就已经被抓住了。
将英语的被动结构翻译成汉语
的无主语句英语中的被动结构可以翻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名(译文A),特别是当英语被动语句“情态动词(must,can)+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时,往往如此;也可以将其译成“主语+情态动词的含义+主动形式的谓语动作”的形式(译文B)。
例1 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are discovered.
A.一旦发现了错误就一定要纠正。
B.错误一经发现就一定要纠正。
例2、Theseexercisesmustbefinished in class.
A.必须在课堂上完成这些练习。
B.这些练习必须在课堂上完成。
以下结构也常常翻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句。当然有时也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将下列结构译成“添加泛指概念的词语作主语”的句子。
1)It is said that…据说……/有人说……2)It is estimated that…据估计……/有人估计……3)It is hoped that…希望……/人们希望……4)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有人推测……5)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大家必须承认……6)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7)It cannot be denied that…无可否认……8)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必须指出……9)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见……10)It has been proved that…业已证明……打破原结构,译成新句型语言是变化多样的。英语被动结构的句子的译法灵活多样,无定规可寻,无一成不变的格式可套,就连被动语态的原来结构也可以打破,译成新的其他句型。
例:The conflict was intensified by thedifferent way in which the countries set outafter they achieved independence between thetwo World Wars.这一矛盾由于这些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取得独立后起步的路子不同而加深了。
例1:This co-operation is rendered with-out calculation,without ulterior motive andwithout mercantile interest.进行合作时没有其他考虑,没有不可告人的用心,也不惟利是图。
浅议建筑工程结构加固工程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方法
对工程进行加固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固的方法,对工程达到补强、修复、提高使用能力和增强承载力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加固方案选择时应注意提高工程质量,以工程达到优质量为根本目标,可以对不同工程进行施工方法和质量的评定。
1建筑工程加固的原因
1.1環境因素 在长期的外部环境及使用环境条件下,建筑结构材料每时每刻都受到外部介质的侵蚀,导致材料状况的恶化,可分为以下三类:(1)化学作用: 例如化工车间的酸、碱气体或液体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侵蚀。(2)生物作用: 如微生物、细菌使木材逐渐腐朽等。(3)物理作用: 如高温、高湿、冻融循环、昼夜温差的变化等, 会使结构产生裂缝等。自然灾害如风灾、地震等的破坏,重者可使建筑物毁于一旦,轻者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有必要对受损建筑物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加固,以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1.2人为因素 首先,设计人员原设计有误,考虑不周。设计出现失误常常是由于设计人员对结构承受的载荷和作用力估计不足,考虑载荷漏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载荷远远超过设计值等原因造成的。其次是施工质量差。由于施工管理混乱,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施工企业未能把好质量关等原因造成的施工质量差在已有工程事故原因统计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第三是使用管理不当。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建成交付使用后,使用部门管理不善,擅自改变建筑物的用途或使用环境管理不善,不进行定期维护,因侵蚀性物质进入结构构件造成损害等。
2建筑工程结构加固
目前,我国建筑业已步入第二发展阶段的门槛。最近几年来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维修、加固以逐渐成为了热点。但对已有建筑物现代加固改造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水平较低,建筑加固改造市场秩序还比较乱,缺少统一的行为准则来规范人们的业务活动。由于对个别构建的加固会改变整体结构的刚度及刚度分布,从而导致地震作用的变化。甚至,违背了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此外还有加固后构建的承载能力的保障,防火能力却达标等问题,如粘贴钢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中的有机胶的耐火性能较低。
3建筑工程结构加固原则
3.1 结构体系总体效应原则。尽管加固只需针对危险构件进行,但同时要考 虑加固后对整体结构体系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加固方案时,应对建筑物总体考虑,不能简单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
3.2 先鉴定后加固的原则。结构加固方案确定前,必须对已有结构进行检查和可靠性鉴定分析,分析结构的受力现状和持力水平,为加固方案的确定奠定基础。
3.3 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原结构的材料强度应按规定取用,如原结构材料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一致,按原设计(或规范)值取用;当原结构无材料强度资料时,可通过实测评定材料强度等级,再按现行规范取值。
4.加固方法及施工
4.1典型加固方法的施工
加固工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手段有预应力加固、外包钢加固、增加截面加固和改变结构传力的途径等。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新技术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应用结构加固中,加固方法不断扩展和优化,比如碳纤维加固和化学灌浆等被广泛应用。因此,在众多方法方案中选择哪种方案,才更合理,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加固工程快、短、平和省的需要,将多种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评判,选择适合本情况的加固方案。
砌体结构加固是常见的加固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选择混凝土外层加固,其施工的技术比较简单,有加强的承载力,但由于有较长时间的湿作业,会影响净空间;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方法是一种复合型的截面加固方法,但它的承载力比不上钢筋混凝土外加层方法;还有一种是增设扶壁柱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可有效增大截面法,常用于非地震带。
4.2加固工程方案应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加固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性、新进行和可行性的特点。在加固工程中化学补强的方法是应该采用的先进工艺。因为,一些加固工程在施工时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而化学补强方法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加固施工的首选方案。
化学补强法中,碳纤维工艺也是加固的一种良好方法。比如,某个公司的地下室的梁柱需要加固,但因为周围环境的湿度较大,最好采用碳纤维加固方法,比其他的加固方法更有耐潮湿、耐潮、抗腐蚀性和质量好的优势特点。所以,应有针对性的对加固的方法进行选择,针对不同加固工程实施不同的加固措施方案,将方案做到性能比、价格比和质量比都最好,并且最好体现出加固工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结束语
由上可知,选择加固的方案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加固工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加固方法和措施,使选择的最优方案在性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使工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都得以充分体现。从国际上看,混凝土和砌体等的加固工程方案还有不足,有待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将新型材料和技术工艺用于加固工程中,使加固工程的方案和方法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韩旭伟.试论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过程和方法选择[J].中国科技博览,2011(34)
[2]赵磊.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优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3]李军.试谈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浅议建筑板柱结构体系结构设计 篇4
板柱结构是由楼板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它的特点是室内楼板下没有梁、空间通畅简洁、平面布置灵活、能降低建筑物层高, 适用于多层厂房、仓库, 公共建筑的大厅, 也可用于办公楼和住宅等。板柱结构一般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
一、板柱体系的设计
1. 板柱结构的定义
板柱结构的建筑由楼 (屋面) 板、柱等构件组成的、承受垂直及水平荷载的空间结构体系。板柱结构除具有框架结构的优点外, 还有结构高度小、顶棚平整、采光、通风及卫生条件好、模板及施工简单等优点, 采用升板法施工可节约大量模板。板柱结构常用于医药、食品、冷库、市场及医院等建筑, 预应力板柱体系常用于住宅建筑中。
2. 板柱结构体系计算原理
在进行板柱结构设计之前, 首先要对板柱的整体结构进行计算, 并且需要运用等代框架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 在采用PMCAD建模时, 可以将楼板等代成宽扁的框架梁, 然后在SATWE软件中进行全过程的解析, 通过此软件求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
但如果只单独进行楼板模型运算, 此时便可以将板带划分成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两部分来进行运算, 并且运用有限元的方法来计算竖向荷载的内力值。接下来就是对板柱结构配筋进行运算, 此时要把水平和竖向荷载进行相互的组合, 按照宽扁梁的方法进行配筋。
3. 等代梁宽度的取值
依据《钢筋混凝土升板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在进行建筑板柱结构设计时, 可以按照等代框架来计算内力和位移。并且在侧向力的作用下, 可以沿着该方向来进行代框架梁的宽度计算, 应取下列公式计算结果的较小值。
说明:式中by为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
lx、ly为两个方向的跨度, 即柱距;
bce为柱帽的有效宽度。
在运用PMCAD软件进行建筑板柱建模时, 其等代梁的宽度可以按照《升板规范》的要求取值。同时也可以按照以下的办法来进行取值:等代梁两侧各取相邻房间跨度的1/4相加;当等代梁两端房间不等跨时, 等代梁需按偏心布置。这既可避免房间不等跨时宽度不好确定的问题, 又可使按房间1/4跨度划分出来的等代梁自重正好等于整个楼板的自重。
4. 板柱结构的破坏
(1) 未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 因而地震作用全由板柱框架承受
由于未布置抗震墙, 此种结构的节点刚度又相对较弱, 因此侧向位移常较大。由于它延性差, 抗弯和变形能力很弱, 再加上P-⊿效应, 在强震时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是很可能的。
(2) 在板柱节点处, 楼板抗冲切能力差
在柱子周边板内未设置抗冲切的钢筋, 或设置得不恰当, 节点处不平衡弯矩对楼板造成的附加剪应力未适当考虑。柱周边板的厚度不够, 使抗剪箍筋不易充分发挥作用, 或柱子纵筋在节点处滑移。
由于这些原因, 在强震时使墙板产生冲切破坏, 随之楼板坠落, 造成巨大损失。明白了板柱的破坏原因, 在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之后, 板柱-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将能有很大的提高, 其设计强度也将提高。
顺便指出,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带有一部分仅承受竖向荷载的无梁楼板时, 不作为板柱-抗震墙结构”。此种结构可按框架-核心筒考虑, 但应考虑本文“设计建议”中的各条要求。
二、SLAB程序关于柱上板带宽度的取值
SLAB程序按两种方法划分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如图1所示。
1. 按PM中输入的等代梁宽度与位置划分板带
如果在PMCAD中输入了等代框架梁, 则建议选择此项。因为输入等代框架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板的水平荷载引起的内力。当选择此项后, 程序能够自动将等代梁范围内的楼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进行积分, 得到截面弯矩M2。M2与水平荷载作用下在相同截面产生弯矩值M1进行组合, 从而得到配筋面积。因此, 该方法主要用于计算水平荷载时的情况。
2. 按升板规范自动划分板带
如果采用PMCAD软件进行板柱结构计算, 但是在计算时, 并没有输入等代梁而是输入的虚梁, 那么就建议选择此项。这是因为如果在计算时, 没有输入等代梁, 那么该程序就不会计算水平荷载引起的内力。
而如果采用SLABCAD软件尽心计算, 就只计算由竖向荷载引起的内力值, 该方法主要用于不需计算地震力的地下室车库顶板等情况。其主要优点是在PMCAD中无需输入等代梁, 从而使建模大大简化。
3. 板柱-抗震墙的设计建议
建筑板柱结构应布置足够数量的抗震墙 (包括核心筒) , 墙的位置宜避免偏心。在房屋周边, 应布置边梁, 以形成周边框架。如在周边布置确有困难, 则应在其他部位布置一定数量的框架梁, 使结构形成板柱-框架-抗震墙的综合体系, 此种布置不属于抗震规范中的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80 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 mm, 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 (可取层高及无支长度二者) 。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结构中板柱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其施工简单、结构本身高度较小以及造价低等优点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了贡献。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要认真研究板柱结构的设计要求, 并且严格工具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时, 要加强板柱结构的施工, 以确保板柱结构的安全使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建筑结构也开始偏向于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发展。因此, 建筑设计中的板柱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本文针对建筑板柱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希望可以为提供设计者在进行板柱结构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建筑,板柱结构,使用高度
参考文献
[1]蒋懋, 程华, 董诚.无梁楼盖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05.
[2]张维江.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配筋计算[J].铁道建筑, 1998.
[3]禤岳刚, 禤岳智.室内增加无梁楼盖技术在结构改建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3.
议结构 篇5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尽可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以教师为主导方面,授课前教师要统揽全局,处理好教材,勾画出知识结构网络图,上课时要围绕教材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主要体现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学生要认真阅读、熟悉教材,上课时主动获取知识,注意方法论的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化,并学会运用。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开始就是“启”。所谓“启”,是指启发性设问,教师通过设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议论教材、边读、边想、边议,达到对所学新知识的初步了解,并留下一些疑难问题以待进一步解决,这就是所谓的“读”和“议”。所谓“讲”,即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所要阐述的事理的高度认知。接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强化记忆并学会一些记忆的方法,譬如一些文学常识、名言警句、段章词汇(时间不允许可以课下另抽时间,但课堂应有一些时间)的记忆,即所谓的“记”。接着是“练”,即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做到当堂消化,当堂吸收。最后是“结”,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论化总结,是理顺知识、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最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启”是开始,“读”是基础,“议”是关键,“讲”是解疑,“记”是积累,“练”是应用,“结”是整理,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
[基本观点]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的性质决定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必须而且尽可能做到最优化;发展学生思维是教学的核心。这种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探索新的知识,点拨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课堂教学气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健康身心、卓越智能、合格加特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理论依据] “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1998年第1期《教育研究与美德》)。“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中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重论为方法论,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相融关系,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最优化为基本特征。
[可行性分析] 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一般的认识过程,人是主体,客观世界是客体,主、客关系比较简单。而教学过程因包涵着三个基本因素,即教师、教材、学生,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的主客关系复杂得多。从教师角度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也是客体。教师要教好课,就必须设法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的矛盾,这就是教师主导论。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是认识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作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这两个客体,学生不仅学习研究教材,也在研究学习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就是学生主体说。也可以这样说,即将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复合体,那么教材就是客体。由于教学过程存在着复杂的主客关系,因此,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全面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教师主导论主要从教师的主体角度片面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说主要从学生的主体角度片面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者都具有片面性,都没有完全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和规律。而主导、主体并重论较为全面,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符合主导、主体并重论这一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师生双方有机、协调地贯穿于整个学过程。
为什么说“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科学合理?因为这种教学法顺应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阶段要求,合乎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感知阶段是学生在掌握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教师的启发、诱导,加上自己读、思、议等活动对所学教材初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理解阶段一般是经教师的重点讲解,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巩固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记忆所学的新知识。当然,记忆还可以通过课外得到更深层次的强化。但是,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记忆时间,并指导其记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记忆是理解到运用的中介,掌握知识不只是为了理解的需要,更是为了应用的需要,正如一台电脑没有输入程序就不会工作一样,人脑不记忆,知识的运用也就谈不上。另外,从培养能力角度讲,巩固阶段不仅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由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分类,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记忆这一巩固环节。运用阶段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并培养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变式的运用,并在重视学生应用知识正确性、准确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当然,上述四个阶段并非如上典排列,可依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作为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言,应注意学生掌握知识诸阶段的完整性。具体教学中,一般来说,感知和理解阶段问题不大,巩固和运用阶段则较难落实。所以,有些教师课讲的不错,学生也听懂了,但课后一问学生则三不知,这就是教学效果没有落到实处。“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阶段得以完整的落实,保证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之所以科学合理,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应包括指导法这一现代教学原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对学生自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素质教育和一些现代教学方法论都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会观察、记忆、思考、运用和操作等方法。而“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正是体现了教法应包括指导学生学法这一现代教学法原理,也是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所在。
综上所述,“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适用范围]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基本上适用于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把这一教学法作为一个僵化的模式去到处套用。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变化,随着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也必然要有灵活多样的“变式”。但是,不管“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适应性有多么广泛,它都应符合评定教学法优劣的根本标准----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达到学生智能最优化的发展。例如,用“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可以首先自学、预习,发现和提出难点;学习体育、音乐、美术可以首先练习动作,模仿教师的示范,发现自己的难点,然后,学生经过议论,质疑,经过教师的指导,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疑难得到解决,很快便完成了从理解知识向转化技能方向发展。[适应课型]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一般适用于讲授新课,对其它类型的课,应因课制宜,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譬如技能训练课、趣味习题课等本身就是训练课,它注重的就是“议”和“练”,其它结构则可适当从简和从略,但必须注意的是“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积极巡视课堂,发现共性问题,辅导学生,指导学生,顾及全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施程序与方法]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为实例,其基本实施程序和结构如下:
(一)、“启”
“启”就是启发思维,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开始。教师通过启发性设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提出课题的矛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接收状态,属思维的启动阶段。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划分“启发研究过程”、选择“探究点”,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层次的有机联系的问题、素材,另外,教师的表情、态度、语调、节奏等要与课堂内容配合一致。
就“启”这一阶段,教师还要适时采取诸如情景、权威、游戏、猜谜、手势、表情、眼神、色彩、声调、音乐与节拍等这些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体验,创造适宜于有效发挥学生学习潜力的学习气氛。
如学习新课《荆轲刺秦王》。教师一上讲台,不告诉学生讲什么,而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诵读: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此地”指何地?谁别燕丹?作者称颂的“壮士”又是谁?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再亮出“底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出处),看看作者是如何生动地再现荆轲这一壮士深沉刚毅、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的,又是怎样赞颂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这一侠义行为的。以诗导入新课,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优美而伤感的爱情叙事诗,情节与情调跟名曲《化蝶》相近。上课一开始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化蝶》这首乐曲,乐曲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到了江南三月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里,学生如乘春风。随着柔和真挚的抒情音调所描述的梁祝三年同窗生活,音乐的美妙也使学生分享了梁祝的幸福与甜蜜。在缠绵的柔情里,学生感悟到了“十八相送”的心心相印。随着乐调沉郁的加浓和打击乐器的骤起,学生明显流露出惊惶与不安,这时教师适时示出“纯真美好爱情毁灭的开始----马家提婚”。随着凝重而沉郁的音响的迭起,学生感到压力的增大和抗争的坚决。楼台相会如泣如诉,悱恻凄婉,唤起了学生无尽惋惜。尾曲琴弦流泻出清澈晶莹的音符,再现了梁祝双双化蝶,在蓝天下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图景,使学生对梁祝悲剧产生了无限的同情,也增强了对毁灭美好爱情的封建家长制的强烈憎恨。趁着《化蝶》激情学习《孔雀东南飞》,学生很快就分析出主人公刘兰芝不仅美丽,而且善良、勤劳、能干、有教养,并为这一神形俱美的形象所深深感动。特别是兰芝无咎被遣,面对无情无义的婆婆,不卑不亢,从容镇定,精心打扮,悲往肚咽,而见了小姑子却泪流不止,不屈与温良具有极高的美好价值。在“启”这一阶段,教师不能仅简单地掌握一些“启”的手段,还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深入了解学生,为“启”创造条件
教师要启发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其积极因素,根据师生己有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做到难易适度、方法得当。
2、善于激疑,启发思维
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有探求矛盾的要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种教学思想,是认为只有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求知,又想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下,教学活动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智力。
(二)、“读”
“读”即阅读,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基础。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朱自清先生说:读“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从教育实践看,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加欣赏趣味,有利于熟悉语言结构,丰富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借于语气和表情表达文章的神采,有利于提高鉴赏能力。刘大櫆《论文偶记》里说:“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以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诵之,神气出矣。”阅读是由少积多,由感至悟的过程,是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对阅读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如何加以组织和处理。阅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理解词句,主要是学习语言,了解其内容,抓住重点,增长知识点。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并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带着问题来读,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边读边想。
在读之前,教师已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启”的方式把课文的重难点提出来,让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时教师来回巡视,行进间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学生的思维活动沿正确方向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阅读一般采用段章阅读方法(较短的文章可全读),但其首要条件是课前的整体阅读,以利于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读”还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和师生共读等多种方式。
学习优美的散文时,上课开始,让学生看课文,也可以跟教师轻声念。这时教师利用收录机播放优美的轻音乐(针对课文应有选择性),教师凝神听几秒钟后,朗诵那些文章的精华之处。声调飘逸潇洒,无意合乐而丝丝扣合乐调,时轻时重,轻者如耳语,但情致婉转沁人,如微风皱波;重者如山撼,但激情澎湃感人,如天崩地裂。
如教读《听潮》一文的“海怒图”,用兴奋、急促、有力的诵读,突出“力”的强音,来展示大海的壮美与力量,将无声无形的文字读成有声、有形、有力的波涛涌动着的海的画面,读出大海的魂魄,从读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欢快和炽热,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情感目标得以强化。
教师在指导“读”这一阶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好阅读提纲
设计阅读提纲,应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充分发挥提纲作用。
第一、设计提纲的起点是“思”,其内容应逐渐从表象具体到抽象概括,起到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第二、设计提纲的重点是“抓”,其内容要反映教材的重点、难点,起到给学生提供阅读纲目、要领,引导学生抓住“主脉”进行阅读学习的作用。
第三、设计提纲的着眼点是“练”,其内容要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起到指导学生在联系、变化中运用课本上的思路、方法和动手做题的能力训练。
2、指导学生读要有序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要有顺序。即:先总、后分、再集中。也就是说先通读了解文章内容,接着再按阅读提纲分散阅读,明确各段间的联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
3、教会学生几种阅读方法
粗读----把文章浏览一遍,扫清字词障碍。读后能把主要内容的梗概、大意复述出来。
细读----逐字逐句的读。读后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把重点、关键词语佳句等圈、点、勾划出来,并能给以透彻理解。
精读----反复阅读课文。读后能明确文章的中心、特点,并掌握所阅读内容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深读----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将所学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整理。读后要求写出小结和小论文思想心得。
(三)、“议”
“议”即议论、讨论,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关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思维的活动过程。讨论是在“启”、“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教师启发下进行阅读,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要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要点,还必须让学生进行讨论。苏联学者雅格德钦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民主、平等、活泼、愉快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摇篮。”
由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领会程度不同,所以同一问题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非,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讨论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课堂上那种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讨论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亲口尝“梨子”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手、口、眼、耳)和思维器官(大脑),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证明新知识和结论的活动,把对教材的认识层次引向深入。教师在这时的主导作用就是组织学生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此阶段活动形式主要有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等。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我根据课本上所规定的学习重点出了三个问题,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把这三个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
⑴奥楚蔑洛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出场的?你能从这一环境的特点联想到当时社会的情况吗?
⑵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他这样多变说明什么问题?
⑶这篇小说主要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主要人物的?
之后,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讨论,最后对这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圆满的回答。在进行课文总结时,我告诉了学生设计三个问题的思路:一是阅读小说就要注重小说的三要素,尤其要重视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二是注意把握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文后练习中的问题,这是最方便的工具;三是要注意问题的顺序和题目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讨论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又如学习《祝福》一文,提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问题,学生有“冻死的”、“饿死的”、“自杀的”、“精神崩溃的”等意见。接着让学生各自阐述理由,相互补充,经过边讨论、边思考,最后形成正确答案:肉体、精神、心理的重压和摧残,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维、牢固准确地掌握知识。
在“议”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讨论问题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
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具有调节议论的方向和节奏的作用,适时把握教材重点,紧扣教学内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2、要有明确的议论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议论要求,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否则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分组讨论时要求小组长先行一步,在开始讨论时作引导性发言,不使议题偏离课文,并把议论中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要求其他同学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冷静听取和思考他人的意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和辩论,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是正确时,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贵在坚持真理。
3、指导讨论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所讨论问题的中心点。恰当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及已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论点。让学生认识到重在理清思路。
教师要组织好对重点问题的全班讨论讨论题目首先应是从学生中来,而且在学生中要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见解,这是学生对所讨论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其次,讨论题目应同教材的重点难点相吻合,这是使学生通过讨论有较大收获的基本保证。在全班性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直接参加讨论,但“引而不发”,起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因势利导的作用,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4、教师要有变通能力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哪些必要的引导以及关键处的点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有时也往往始所难料,因而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变通能力,驾驭学生思维方向。
(四)、“讲”
“讲”,即讲授、讲解、讲析,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解疑阶段。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达到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所要阐述的事理的高度认知的过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在这一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也最高。教师在讲授中应力求熟悉教材,精心设计。内容上要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结构上要求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语言上要求清晰、鲜明、准确、简练、生动。同时,还要重视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水平,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解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精讲,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基本不再讲解),要进行全面的剖析和说明,对一些重点词句、典章要释出处、明义理,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对教材充分理解,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高度认知和理解。
如讲解《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全文的重点就在一个“说”字上。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用轻松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乃是本文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结构层次而言,开篇简洁概括的交代“说”的背景,结尾一笔带出“说”的结果,这都不是重点所在。因为触龙的忠心耿耿、娴于辞令,以及他那处事之谋、劝谏之巧,主要是从这一部分来表现的;赵太后那始而专横气盛、泼辣固执,终而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形象,也主要是通过这一部分来刻画的。突出本课讲读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一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入手,明确哪是重点段落;二要引导学生思考触龙是分几步进行劝谏才达到预期效果的,每一步的意图何在;三要引导学生把握触龙进行劝谏的各个步骤之间环环相扣、步步进逼的关系,特别要诱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诸如“以子相托”、“媪爱燕后”等谈话内容的隐含信息,以及这些谈话内容与父母应如何爱子这一谈话主旨间的内在联系。
又如讲析《故乡》一文中海边少年闰土的形象时,紧紧抓住“深蓝”、“金黄”、“碧绿”、“银”这四个色彩迷人的词语,动情地描绘海的阔大和圆月的美丽。随着描述,许多同学不由地勾勒出一幅幅有景有情的立体画面,有位同学突然说此时此景的闰土,就是那位海边勇斗老龙王的神勇少年哪吒!由此大部分同学都能意会出这幅珍藏在作者心目中二十余年的神异图画,特别是画幅上的那位神勇的少年,后来麻木、迟钝、木偶人一样的变化。这正是深深挚爱着家乡的作者写下那句名言的动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要为水生和宏儿有新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地探索下去。
教师在“讲”这一阶段,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要有示范作用 教师讲解时要干净利索,精辟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不可拖泥带水,切忌破句、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那个这个”之类。语言要文雅,要饱含情感,要有文味。
2、配合手势和表情
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尽力做到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3、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地把握。
(五)、“记”
“记”即记忆、识记,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中的积累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强化记忆并学会记忆的方法的过程。
记忆依据人们的活动有无目的任务,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也没有运用有
助于记忆的方法的一种识记。无意记忆具有很大的选择性,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适合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事物,对人的影响就深,就往往容易记住。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无意记忆的这种特点,努力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无意记忆的效果,不断积累丰富知识。但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记忆比无意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谓有意记忆,是指有识记的意图和明确的任务,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利用一定的记忆方法进行的记忆。培养学生有意记忆的能力比无意记忆更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制定明确的目标,学习时能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在“记”这一环节,教师教会学生方法很关键。方法记忆,即采用各种手法,运用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图表、编歌诀、顺口溜以及抓重点词语和中心句等方法,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快速、准确的提高记忆的方法。
如学习“修改病句”这一块时,教学生记修改方法。可编以下歌诀(《修改病句“十看”诀》):一看语义贯通否,前后矛盾是常病;二看成份残缺否,主干枝叶辨分明;三看用词恰当否,词性词义和褒贬;四看搭配恰当否,主谓谓宾最常见;五看语法合理否,习惯说法要考虑;六看修饰恰当否,定主状谓配合好;七看联络适宜否,关联词语用妥当;八看是否有歧义,表意明确是宗旨;九看否定词几个,单是否定双肯定;十看是否有杂糅,句式单一表意明。
在“记”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
识记有无明确任务,对识记的效果影响极大。有明确识记任务,就记得快、记得牢;没有明确的识记任务,就记得慢、不牢固。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记忆的基础是联想和联系。理解记忆是在分析多种材料的关系中进行的。把事物的各种关系反映到头脑中,和已有的记忆素材联系起来,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得越快,保持的记忆越牢。通过理解记忆,所获得的知识不是片断零碎的,而是前后联系,逐步走向系统化。
2、指导学生把识记和试背结合起来
背诵是语文课中一种重要的记忆手段。反复多遍地进行背诵,自然就能熟记。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教师进行讲解后,则要求试背。在试背中,有个别段落、句子背不出来时,再重读。这样反复强化,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增强记忆能力。
(六)、“练” “练”是练习、训练,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应用阶段。即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做到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它不单是理解巩固知识的活动,也是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课内练重点教材,练系统知识,练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练的题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当堂练课后复习题,具体作法是将习题放在密切相关的教材之后处理,这样能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还便于根据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利于将教师和学生从繁重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二是练精选的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1----2道。前者属双基题目,其目的是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和探索解题规律;后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钻研、搜索新知识的能力,深化已学知识。“练”要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力争课内解决问题。通过“练”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抓住解题的要领,明确解题的思维方法,总结解题的规律,熟悉解题的步骤。
设计练习要注意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多方考虑,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题,每一道习题要能承担一定的训练任务,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应注意习题设计的新颖和形式的多样,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巩固知识,发展智能。
这里仅就语文课堂听说能力的训练举例如下:如选择学生敏感的话题,让学生精心准备后,开展辩说;或让学生模拟答记者问训练提问的技巧和应答的得体;也可让学生搜集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每天由一名同学将搜集到的内容课前抄在小黑板上,并由他们进行讲解、评点,每人五六十天才轮一次,负担不重,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练”这一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习题要有梯度
练习题的排列要有一个梯度,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层到高层,就是先做基本概念题,再做变换题,后做综合题。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双基,变换题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题练习的目的是理清新旧知识纵横的联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选择习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习题、选择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以便让学生分清易混淆的知识、概念。
3、习题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能力
练习不要一成不变地用现成的习题册,要适合学生的能力,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题量要适中
练习不足对学生学习不利,练习量过大会加重学生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厌学和抄袭等不良现象发生。
5、及时检查落实
无论布置何种形式的作业,教师的检查都必须落到实处,且不拘形式。切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有可乘之机、敷衍了事、滋生不良习惯。
(七)、“结”
“结”即总结、小结,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整理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论化总结的过程,是整堂课内容的浓缩,是理顺知识、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最后总结。“结”一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即让学生通过回忆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中进一步消化和提高,并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知识的合理内涵,熟悉知识的适用范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从各种事实出发,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各种规律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澄清糊涂和混淆不清的概念,而且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结”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分析比较,加强联系,发现规律,找出关系。
2、注意针对性和全面性
教师要把容易忽视和混淆不清的知识进一步强调,指导学生把新知识进行条理化的全面归纳,把新旧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以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教学法,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在这一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七环节是统一的整体,但在课堂实际运用中,其实施结构与程序又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具备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将其几个环节重新组合。如:可用“启、读、讲、练、结”形式,“启、议、讲、练、结”形式,也可用“启、读、练、结”等形式。另外,“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七环节又不是孤立的,不能“读”只是“读”,“议”仅是“议”,“讲”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要“讲”中有“启”,“讲”中有“练”,“议”中有“记”,教师的启发指导贯穿始终。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破除了“填鸭式”的旧教学方式,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为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并重论”。“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教学的束缚,打破了“满堂灌”的沉闷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纳入了科学化,即教学目的具体化、教学重点突出化、教学方案设计科学化、教学方法选择灵活化、师生双边协调化、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化。
浅议德语词义结构自然性 篇6
【关键词】die semantischen Werte, die symbolisierten Werten, die morphologische Natürlichkeit
1.Einleitung
Die semantischen Werte und symbolisierten Werte sind die Basis der m-werte. Sie legen fest: wenn eine Kategorie semantische unmarkiert ( sem< ) wird, dann wird sie auch symbolisiert unmarkiert ( sym< ), wird die endgültige Form unmarkiert ( m< ), das ist am einfachsten Fall, bei dem bei Basiskaterogie sem- und sym- und damit m- Werte überein stimmen. wenn eine semantische unmarkierte Kategorie symbolisierte markiert ( sym> ) wird, wird die endgültige Form markiert ( m>). In diesem Fall gibt es Konflikte zwischen sem- und sym- Werte, n?mlich dann, wenn die Kodierungen nicht ikonisch sind. Solche Kodierungen kommen durch die Wirkung von dem Prinzip des konstruktionellen Ikonismus v?llig oder partiell gegen l?ufigen Tendenzen im Sprachsystem zust?nde: Symbolisierungen von Kategorien gehen auf phonologischem Weg verloren, im Slavischen steht die W?rtern das Typs wie : knig-a - knig-?, wo das alte Flexiv - u phonologisch abgebaut worden ist. Es gibt auch innermorpholoische Konflikte zwischen verschiedener Auspr?gungen des konstruktionellen Ikonimus, z. B. bei Verben konstruktioneller Ikonismus der Numeruskodierung versus konstruktioneller Ikonismus in der Personenkodierung. wenn eine Kategorie semantisch markiert wird, kommt ihr die jeweilige komplement?ren Markierungswerte (m-werte) zu.
Zwischen den allgemeinen morphologischen Markierung befinden sich zwei grundlegende Relationen der Morphologie: (1) m> > m< (2) m> : m< > m<
Das Prinzip (1) zeigt, da? sich eine Richtung des morphologischen Wandels von mehr Markiertheit / weniger Natürlichkeit zu weniger Markiertheit / mehr Natürlichkeit entwickelt. Dieser Wandel ist ein natürlicher morphologischer Wandel.
Das Prinzip (2) zeigt, da? in allen innermorphologischen Ver?nderung bei denen eine st?rkere und eine schw?chere markiert Form miteinander konkurrieren, die weniger markierte Form den Erfolg erreicht.
Ein Beispiel ist gegeben, um die Wirkung von den Prinzipien (1) und (2) zu zeigen:. schwed, god - b?ttre - b?st > god - godare - godast ( vgl. Wurzel, W. U., 1984; 25 ). Hier sollte ein Ausgleich stattfinden, welcher Stamm würde sich durchsetzen? Der semantische Wert ist sem< für " god" und ist hinsichtlich des konstuktionellen Ikonismus der symbolisierte wert sym<, auf der Festlegung der beiden Werten ist der endgültige Wert von " god " m< ermittelt, für " b?ttre" gilt der entsprechende Wert m>. Wenn es ein Ausgleich im Paradigma auftritt, entwickelt sich es tats?chlich wie in diesem Fall : god - godare - godast. In dem gleichen Fall sind auch im Deutschen gut - besser- am bes-( s ) ten, vgl. mhdtsch. übel - wirser - wirsest > nhdtsch. übel - übler - am übelsten. Morphologische Markiert ist zusammenfassend festgelegt: " Prototypische Sprecherkategorie ( sem< ( Ki ) ) sind dann insgesamt perzeptiv ` leicht ` ( m< ) , wenn sie morphologisch gut' 'verpackt ' sind ( sym<( Ki , Si ) ), andernfalls nicht ( m> ) " ( Wurzel, W. U., 1984; 26 ). Morphologische Natürlichkeit wird diesem Sinne auf die Perzeption bezogen gefa?t: " Morphologische Markiertheit /Unnatürlichkeit ist Perzeptionskomplexit?t." ( Wurzel, W. U., 1984 ; 26 )
2. Die Natürlichkeit morphologischer Einheiten
Aus der Natürlichkeit der betrachteten Formativen ( Morpheme ) und W?rter resultiert die Natürlichkeit morphologischer Einheiten. Mayerthaler stellt fest, da? haupts?chlich die Perzeption die Natürlichkeit morphologischer Einheiten bestimmt. Nach dieser Feststellung von Mayerthaler ist exterme Flexion natürlicher als interne Flexion, und Pr?- und Suffixe sind natürlicher als Infixe. Es gibt in der Natürlichkeitsbewertung Zusammenh?nge zwischen syntaktischer und morphologischer Struktur der Sprachen. Suffixe mit der Basisrangordnung " Subjekt - Objekt - Verb " sind natürlicher als Pr?fixe in den Sprachen, aber hingegen sind Pr?fixe mit der Basisrangordnung " Verb - Subjekt - Objekt " natürlicher als Suffixe. Das entscheidende Prinzip ist, da? natürlicher Wandeln in der Morphologie auf natürliche Formen / W?rter hinzielt.
Um die Natürlichkeit der morphologischen Prozesse analysieren zu k?nnen, mu? zuerst der Begriff der morphologischen Prozesse erkl?rt werden.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ist " jede Operation, welche eine morphologische Enkodierungsfuktion erfüllt " ( Wurzel, W. U., 1984; 27 ). Der Begriff wird von seiner Funktion hererfa?t, nicht von seiner Form hererfa?t. Wurzel bildet die Baumstruktur der morphologische Prozesse wie folgt ( Wurzel, W. U., 1984; 27):
( Wurzel, W. U., 1984; 27 )
3. Die Gliederungen der syntagmatischen Proze?typen
Die Gliederungen der syntagmatischen Proze?typen erfolgt nach Mayerthaler in additive und nichtadditive Prozesse. Segementale und nichtsegmentale Prozesse geh?ren zu den additiven Prozessen. Bei den segmentalen Prozessen werden Affgierung und Reduplikation unterschieden. Nur modulatorischadditive Prozesse geh?ren zu den nichtsegmentalen Prozessen. Nicht additiven Prozessen bestehen aus modulaorischen Prozessen, ?-Prozessen und subtraktiven Prozessen.
"Ein Proze? ist als natürlich angesehen, besteht darin, da? er innerhalb seines ikonischen Funktionspotentials angewandt wird, ansonsten ist er mehr oder weniger unnatürlich" ( Wurzel, W. U., 1984; 28 ). Es ist klar, da? nicht alle Prozesse für die Enkodierung aller Kategorien in gleicher Weise geeignet sind, damit k?nnen sich für die einzelnen Proze?typen spezifische ikonische Funktionspotentiale ergeben. ?-Prozesse, subtraktive Prozesse und modulatorische Prozesse haben nach Mayerthaler keine ikonischen Funktionspotentiale.
Um den Markiertheitsgrad eines morphologischen Prozessen genau zu bestimmen, werden wieder die Basisbegriffe semantische Markiertheit und Symbolisierungsmarkiertheit benutzt. Die semantische Markiertheit ist wie folgt festgelegt:
( i )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der innerhalb seines ikonischen
Funktionspotentials operiert, ist semantisch unmarkiert ( sem ), andernfalls
mehr oder minder markiert ( sem )
( ii )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der innerhalb seines ikonischen
Funktionspotentials operiert und einen konstruktionell durchsichtigen
Output erzeugt, ist semantisch maximal unmarkiert ( max sem )
( iii )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der au?erhalb seines ikonischen
Funktionspotentials operiert und der einen konstruktionell nicht
durchsichtigen Output erzeugt, ist semantisch maximal markiert ( max sem )
(Wurzel, w. u., 1984; 28 )
Wenn eine morphologische Form konstruktionell durchsichtig ist, wird der Grad Symbolisierungsmarkiertheit wie folgt bestimmt: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der eine semantisch markierte ( sem ) Kategorie enkodiert, ist hinsichtlich seiner Symbolisierung
( i ) unmarkiert ( sym ), wenn der Proze? additiven Charakter hat;
( ii ) maximal unmarkiert ( max sym ), wenn der Proze? segmental-additiven
Charakter hat;
( iii ) markiert ( sym ), wenn der Proze? nichtadditiven Charakter hat;
( iv ) maximal markiert ( max sym ), wenn der Proze? subtraktiven Charakter
hat.
( Wurzel, W. U., 1984; 28 -29 )
4. Abschlu?
Ein morphologischer Proze? ist maximal unmarkiert ( max, m; maximal natürlich ), wenn er hinsichtlich seiner Kategorienmarkiertheit und hinsichtlich seiner Symbolisieruntgsmarkiertheit maximal unmarkiert ( max sem und max sym ) ist ( Wurzel, W. U., 1984; 29 ). D. h. maximale Unmarkiertheit besteht in der semantischen maximalen Unmarkiertheit und der maximalen Symbolisierungsunmarkiertheit.
Literatur
[1] W.U Wurzel. Flexionsmorphologie und Natürlichkeit - Berlin 1984
[2] W.U Wurzel. Studien zur deutschen Lautstruktur -Berlin 1972
[3] Mayerthaler Lexion der natürlichkeitstheoretischen Sytax und Morphosytax –Thübingen 1988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及设计 篇7
在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结构中, 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但不论哪种结构都需要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 同时还要水平地震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来讲, 高度的不断增加, 一旦水平位移过大, 则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 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当中, 需要对结构的侧移进行良好的控制, 从而避免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受到损坏, 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开始向高度及复杂化方向发展, 随着层数的增加, 单纯依靠框架结构则无法满足建筑整体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所以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剪力墙结构来保证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这样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后即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这样框架结构承受垂直荷载, 而剪力墙承受水平荷载, 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以增强, 同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则减小, 使建筑更加的稳固。
1.2 剪力墙结构
目前的剪力墙结构通常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来完成的, 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和刚度, 延展性也非常好, 所以对于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具有非常好的承受能力, 同时作为一种刚性结构, 具有特别好的整体性和抗倒塌能力, 是一种非常好的结构体系, 特别适合于在高层建筑结构中使用。
1.3 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作为一种空间结构, 具有较大的种类, 同时在强度和刚度上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目前筒体结构主要包括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筒-框架结构、多重筒、成束筒等。筒体结构由于各部件受力比较均匀, 受力较为合理, 所以对于外力具有非常好的抵抗力, 在超高层结构中使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1.4 其他结构
目前一些高科技、新颖的结构形式也开始不断的在工程中得以应用, 如悬挂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桁架结构、高层钢结构中的刚性桁架等多种形式在一些工程中已进行实际应用, 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2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
2.1 结构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假定
2.1.1 弹性假定
弹性假定是指高层建筑结构在风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处于一种弹性状态, 这种理论方法是基于结构构件在应力和应变成正比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的, 但当建筑受到强风或是地震作用时, 结构会发生较大的位移, 产生裂缝, 结构进入到弹塑性工作阶段, 这时则不能再利用弹性假定来进行内力的计算, 需要按照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来进行计算, 从而真实的反映出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
2.1.2 小变形假定
小变形假定也是各种方法普遍采用的基本假定。但有不少人对几何非线性问题 (P-△效应) 进行了二阶研究。一般认为, 当顶点水平位移△与建筑物高度H的比值△, H>1/500时。P-△效应的影响就不能忽视了。
2.1.3 做楼板刚性的一些假定
一般对于相对高层的建筑总是进行一些假定性的分析, 这些分析方式首先要假设楼板在自己的平面有很大的刚度, 不涉及和关注平面之外的刚度。上述这种假设方式, 将问题分析简单化, 减小了结构位移的一些自由可能, 同时也便于使用空间薄壁杆件原理与理论进行简体结构的计算与分析。通常状况下, 使用上述这种假定的分析推理方式能够对框架体系以及剪力墙体系进行相对较精准的计算与分析。不过, 如果是竖向的刚度有变化的结构, 比如, 楼板的刚度不是很大, 主要的支撑是侧力构件加之这些构件距离较大或层数相对不多时, 楼板很可能受到变形的影响。尤其是在结构的最低端和顶部的几层在内力和位移上受到的影响与制约更加凸显。此时应该考虑是否应该将楼层之间的剪力做科学的调整加以应对和解决。
2.2 各类结构体系采用的分析方法
2.2.1 框架-剪力墙体系
框剪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可以假定各竖向承重结构之间为简支联系, 将竖向荷载按简支梁板简单地分配给框架和墙, 再将各框架和各剪力墙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框架一剪力墙的计算机理, 通常是将结构转化为等效壁式框架, 采用杆系结构矩阵位移法求解。
2.2.2 剪力墙体系
在剪力墙体系当中, 开洞情况则直接决定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剪力墙的种类较多, 不同种类的剪力墙其截面应力分布也会有所不同, 这样就对内力及位移进行计算时其方法则会有所不同, 但对于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机理主要以平面有限单元法来进行计算, 此法较为精确, 具有普通适用性。不过, 在计算与分析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弹性与自由性, 并且会有较大的耗费, 因此, 这种形式一般只是应用于特殊的开洞墙以及框支墙的接连和过度部位, 应用于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2.2.3 筒体体系
依据计算机分析与处理模型与方法的区别, 可以将筒体结构大致划分为3大类:等效连续化方法、等效离散化方法和三维空间分析。
3 结语
综上所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量的人口拥入城市当中, 使本来就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城市建筑开始向高层发展, 高层建筑的兴起,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紧张的局面, 同时也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对于经济实力还不发达的中国, 当前很多工作人员只是一味的使用原有的传统的设计分析方式造成资金的大量消耗与浪费, 鉴于这种现象, 应该积极引用与推广更加科学、先进, 能够节约成本和造价的优化的机构设计方式与理论, 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建筑发展是一个高效化、集约化的综合系统工程, 建筑设计者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 建立一个宏观的、合理的结构设计理念, 合理确定建筑设计标准、经济性措施和原则, 这样不仅满足设计各类需求, 同时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 并进一步对各类结构体系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摘要: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外观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目前的高层建筑无论在材料、力学分析等多个方面都开始向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当中, 对于结构的合理设计及设计方法的优化都是势在必行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各项功能性得以有效的发挥, 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能, 同时在结构上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吴晓琳.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特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6) .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篇8
1.1 整体结构更具有柔和性
与底层建筑相比, 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更具有柔和性的特点, 在地壳运动和具有震动性环境中极易发生变形, 导致建筑物的倾斜, 倒塌。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延展性应当作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 在构造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高层建筑塑性变形阶段之后延展能力的丧失, 使其具有更强的抗震性和结构稳定性, 从而保障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竖向载重负荷较大
高层建筑的第一个特点就在于竖向利用空间, 这也是在现代城市寸土寸金情形下成为城市建设设计宠儿的首要原因。高层建筑的竖向载荷很大, 就可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 这样一来, 一方面对连续梁弯矩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对于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而言, 就会导致负弯矩减小, 而对于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而言, 就会导致两者的扩张, 不利于高层建筑的稳固性。另一方面, 对于构件下料长度的预测, 是依据轴向变形的计算值来对下料长度进行逐步调整, 一旦对轴向变形计算值不准, 会进一步影响构件剪力和侧移, 从而会导致建筑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因此, 鉴于高层建筑竖向载重负荷较大的特点, 要充分考虑轴向变形的程度。
1.3 水平荷载的重要作用
所谓水平荷载是指, 物体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时, 一旦高度确定, 其竖向荷载基本上为定值, 变动幅度不大, 而建筑的稳定性是与高层建筑的荷载能力与建筑高的比值度紧密相关的, 一般而言, 建筑高度与建筑物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为正相关, 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和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的数值, 是与建筑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竖向荷载大体定值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结构特性不同可以改变的水平荷载就成为设计时重点注意的地方, 将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数值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在有利于建筑的最完美的状态。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2.1 精确原则
这体现在结构计算简图选择和合理误差的处理上, 建筑结构计算式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是关系到整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计算简图的选择上要选用得当, 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同时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在实践中, 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 因此要考虑到计算简图的合理误差, 在结构实际情况与程序不符的情况下, 要求结构工程师多加校对分析, 合理判断。
2.2 合理原则
这体现在合理基础方案和结构方案的选择上, 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 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将地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鉴于基础深埋对高层建筑的重要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可以加入地下室的设计, 地下室外墙建议采用钢筋硷墙, 顶板厚不宜小于160mm, 具有较大的层间刚度的地下室利于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 调整地基不均与沉降。
2.3 灵活原则
要认识到结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实际情况时刻加以调整的。高层建筑具有工程量大, 设计环节多的特点, 因此工程设计师要时刻谨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这一原则, 在施工的过程中, 要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 对设计中的薄弱部位予以加强, 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此外, 还要对材质的性能加以考量, 例如钢筋的锚固长度, 特别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问题
3.1 剪力墙设计问题
短肢剪力墙是指为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 新规范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 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 这样一来工程设计师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就应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 以减少后续工作中的麻烦。选择较长剪力墙的设计时, 加入开洞设计, 但是要注意当墙段高宽比大于2时一般为弯曲破坏, 墙段高宽比小于2时一般为剪切破坏, 因此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 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剪力墙的延性, 避免高层建筑的脆性破坏。另外, 考虑到单片剪力墙若承担过大的水平剪力可能会被最先破坏, 就会导致结构抗侧力构件依次被破坏, 因此在开洞时要形成弱连梁, 这样就要求开结构洞时一定要开大洞, 连梁跨高比宜大于6, 这样才能使较长剪力墙开洞后形成两个较独立的墙肢, 避免洞口较小时剪力墙因为侧向刚度较大, 遭到剪切脆性破坏,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否则不利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
3.2 嵌固端的设计问题
嵌固端的选取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尤为重要的简化假定, 嵌固端大多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或者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 在高层建筑中, 二层或者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是普遍设计的, 也就是说嵌固端在高层建筑中是一个较为频繁的应用, 若是忽略这些问题将会给后期的设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可能会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的大规模变动。因此在嵌固端楼板的设计上, 要充分考虑材质和位置上的选择。另外对于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都要多加考虑, 以防导致后期的设计冲突。
3.3 轴压比与短柱的问题
高层建筑整体结构本身更具有柔和性的特点, 如果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小, 就会使得结构的延性变得差, 一旦遭遇地震或者强烈地壳运动, 柱不能很好地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 建筑就会面临倾倒, 倒塌的危险。因此高层建筑结构中, 为了控制柱的轴压比, 会选择做柱的截面很大的设计, 但是在柱的纵向的钢筋一般选用构造配筋, 这样一来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 也不能将柱断面尺寸控制在较小的尺寸。因此不妨考虑在结构中强柱弱梁设计, 将梁的良好延性的特点充分发挥, 这样柱子进入屈服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轴压比值也会随之减小。另外, 对于短柱而言, 不能根据柱的长细比来确定, 而是应该根据柱的剪跨比小于2来确定属于短柱, 这一概念的明确更有利于轴压比的控制。
3.4 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是竖向空间利用, 属于类封闭空间, 面对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在发生危险时能及时的疏散和避险, 因此在空间结构的设计上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 可以在一层多设通道, 便于疏散。保证采光设施或者照明系统紧急情况下的正常使用, 可以选用自于区域变电所, 同时自备的发电设备, 既经济也合理。还要考虑合理进行防火分区的设计。另外, 由于是高层就要考虑防雷击的问题, 好的设计就要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来做好防雷措施, 除了常规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网的方法, 还可以构建接地装置, 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 使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装置, 利用扁钢在建筑物周围做避雷带。从而防止雷电对于建筑物的损害。而金属可能会由于静电产生火花, 导致安全隐患, 因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都要和地面相接, 减少安全隐患。
4、结论
浅议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篇9
结构设计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及其他设备专业所要表达的东西。结构语言就是结构工程师从其他专业图纸中所提炼出来的结构元素, 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 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结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 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类别及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 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支撑和受力构件。
2)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荷载的计算, 构件的试算, 内力的计算, 构件的计算。
3)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内容为: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最终确定构件布置和构件配筋, 以及根据规范要求来确定结构构件的构造措施。方案阶段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各种结构形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同时考虑合理性和经济性来确定结构应该使用的最佳结构形式。结构计算阶段是依据规范上规定的具体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 所以选择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结构设计的前提。施工图设计阶段, 要求结构设计人员不但对规范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 还要对施工的工艺和流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设计出的结构, 才会是合理的结构。
2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依据个人经验进行的定性设计过程, 是用符合工程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方法, 对所设计的对象作宏观的控制。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 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 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 主要还因为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 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 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 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 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概念设计之所以重要, 还在于在方案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结构概念, 选择效果最好、造价最低的结构方案。从这一点来说, 谁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在不断积累设计经验的基础上, 能够合理地运用概念设计和采取各种结构措施, 作出安全、经济、适用的作品, 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 结构设计与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依据个人经验, 对建筑结构进行宏观把握的定性设计过程, 结构设计则是概念设计的逆向过程, 其设计是依据概念设计的总体要求、力学和数学的原理由定量 (内力、配筋、稳定和变形) 过渡到定性 (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 的一个过程。因而概念设计的成功与否, 直接会影响到房屋的造价高低, 施工的进展速度, 如果选择不当, 甚至会对房屋整体埋下安全隐患。而结构设计是在优选结构体系后, 对优化理论的应用, 进行定量设计。这种计算过程的不当, 很容易造成结构局部性的不安全。特别是现在过于依赖计算机程序设计, 一切按计算结果设计, 不对计算结果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实际上, 结构的概念设计和设计过程的计算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单根构件的安全就没有整体结构的安全。所以只有二者兼备, 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作品。
4 结构设计措施
概念设计应贯穿整个结构设计的始终, 从方案制定, 初步设计, 到结构计算和施工图绘制, 甚至包括现场的工地服务。所以, 平时的设计工作中应注意:
1)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场地, 对于不利地段, 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这就考虑了地震因场地条件间接引起结构破坏的因素。
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3) 结构体系的确定应符合抗震结构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系, 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同时力求结构的延性好、匀质性好, 尽量降低房屋重心。
4) 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地震有一定的持续时间, 而且可能多次往复作用。适当处理构件的强弱关系, 使其形成多道防线, 是增加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
5) 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以及与之匹配的延性。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 往往是以提高工程造价及降低结构延性指标为代价的。有选择地提高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以及关键杆件的延性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
6) 用概念来判断计算的合理性。这其实是对概念设计的一种延伸。现在的计算绝大多数都是靠计算机完成的, 如何科学、理性地运用设计经验, 结合施工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去综合分析计算结果, 并在画图中进行合理调整, 是非常重要的。
7) 结构材料的选用应减少材料的脆性, 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和规定强度等级范围内的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应能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强度。
8)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其中既包括满足抗震的构造连接, 又包括经过计算的节点连接。节点连接应满足“强节点, 弱杆件”的基本设计理念, 但构造连接应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 注意度的把握, 那种认为构造连接越刚越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9) 施工中实际问题的现场处理。由于施工现场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因而实际施工中经常有无法操作或者出现施工误差等各种情况, 这些问题往往不是计算就能得出答案的, 所以要求设计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更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设计技术, 同施工、监理、甲方协商, 对这些问题作出准确、合理的解决。
5 结语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人员, 必须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 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结构概念, 深入、深刻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 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 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结构概念, 选择效果最好、造价最低的结构方案。对自己的设计常做深刻的反思,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趋完美、合理及经济。
摘要:结构设计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及其他设备专业所要表达的东西。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 在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在建筑结构设计应从整体的角度论述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 并对二者进行简述, 并结合自已工作经验, 提出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浅议单层钢平台结构设计 篇10
在石油化工建筑中,钢平台结构随处可见,根据是否承重分为操作平台、承重平台两种;根据平台层数分为单层平台、多层平台两种;也可分为室内平台、室外平台。平台结构一般由钢柱、钢梁、支撑、平台钢板等组成,本文主要论述一下单层钢平台的结构设计过程和构造要求。
2 设计过程
2.1 荷载统计
1)恒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工艺设备荷载(适用于承重平台)等。花纹钢板平台结构自重一般按0.5 kN/m2计算,工艺设备荷载由主办专业提供。2)活荷载。包括人工操作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等,风荷载、地震作用一般不考虑。其中人工操作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仅取其中较大值计算。根据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工业建筑楼面(包括工作平台)上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包括操作人员、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载考虑,采用2.0 kN/m2。
2.2 结构布置
平台结构布置主要是钢柱布置、平台梁布置等内容。结构布置在不影响工艺布置的前提下,按照均匀、对称的原则布置,钢柱一般采用H型钢、方钢等实腹式截面;钢梁布置应注意荷载传递的正确顺序,严格按荷载→次梁→主梁→钢柱或荷载→主梁→钢柱的顺序设计,钢梁一般采用工字钢、槽钢、H型钢等截面形式。
承重平台的工艺设备一般通过鞍座与平台相连。
2.3 结构计算
平台结构计算包括柱、梁承载力计算;结构刚度计算;基础计算等内容。梁、柱计算可以手工计算,也可以用软件建立模型进行电算。平台基础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4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节点设计、基础设计等。平台节点主要包括梁与柱连接、梁与梁连接、柱与基础连接等节点,节点设计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节点焊缝高度、焊缝长度、螺栓直径和数量、节点板厚度及尺寸等。
本文以一个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一下单层钢平台的设计过程。
该工程平台长11.7 m,宽6.7 m,高3.550 m,平台设钢梯两个,顶部需布置两个重12 t的设备,设备通过支座与平台梁相连,如图1所示。
平台恒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及设备荷载,活荷载为2.0 kN/m2。
平台柱共计6根,基本均匀、对称布置,平台梁布置时考虑设备荷载传递顺序,按荷载→次梁→主梁→钢柱的顺序,依次核算平台梁。平台计算包括柱、主梁、次梁承载力及稳定应力计算,本例仅简述一下平台柱的计算过程。平台柱截面为HW250×250×250×9×14,Mx=30.000 kN·m,N=100.000 kN。截面特性:A=8.998 0e-003;Xc=1.250 0e-001;Yc=1.250 0e-001;Ix=1.057 9e-004;Iy=3.647 2e-005;ix=1.084 3e-001;iy=6.366 6e-002;W1x=8.463 0e-004;W2x=8.463 0e-004;W1y=2.917 7e-004;W2y=2.917 7e-004。
根据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第5.2.1条,钢柱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050,柱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44.874 N/mm2<f=215.000 N/mm2,柱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根据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第5.2.2条,平面内计算长度(m):3.550,平面内长细比λx=32.740,对x轴截面分类:b类,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x=0.926,等效弯矩系数βMx=1.000,Nex′=15 515.090 kN,柱平面内长细比:λx=32.740<[λ]= 150.000,柱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45.935 N/mm2<f=215.000 N/mm2,柱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根据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第5.2.3条,平面外计算长度为3.550 m,平面外长细比λy=55.760,对y轴截面分类:c类,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ϕy=0.737,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ϕbx=0.999,等效弯矩系数βtx=1.000,柱平面外长细比:λy=55.760<[λ]=150.000,柱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50.556 N/mm2<f=215.000 N/mm2,柱构件平面外验算满足。
腹板计算高厚比:H0/Tw=24.67<[H0/Tw]=65.7;翼缘宽厚比B/T=8.61<[B/T]=13.0。
3构造要求
1)平台柱长细比应符合规范要求。柱的长细比不应过大,主要是避免柱柔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挠度和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弯曲。根据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第5.3.8条要求,柱的容许长细比为150。单层钢平台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一般柱截面很容易满足承载力要求,但平台柱较高时,往往控制柱截面的主要因素不是承载力要求,而是结构刚度即长细比要求,因此,必须控制钢柱长细比不超过规范要求。2)平台布置尽量减小悬挑长度。由于场地受限,钢柱无法靠平台外侧布置时,只能通过设置悬挑梁满足要求。对于有悬挑结构的平台,首先应保证悬挑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其次应严格限制设备布置在悬挑部分。3)室外平台钢梯踏步应采用防滑踏步。对于室外平台,经常有雨、雪降落在表面,如不采取防滑踏步,容易引起工人滑倒等安全事故,因此,室外平台钢梯踏步必须采取防滑措施。4)平台四周应设置栏杆。由于工人经常上平台检查或操作设备,为避免工人从平台掉落,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参考文献
[1]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浅议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与处理 篇11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形成与处理
1、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空气、水等组成的多相结合体,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收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
1.1设计方面
在设计时考虑不周,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在构造处理不当时,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没有设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缝。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也是造成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1.2施工方面
施工工艺不当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原材料: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合格引起裂缝。。
(2)、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实等各道工序中的存在缺陷和疏漏,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3)、由于水分蒸发、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关系密切。
(4)、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护层太大或太小,浇筑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
1.3结构受荷
在施工中和使用中由于结构受荷都可能出现裂缝。例如早期受震、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1.4温湿度变化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产生温差裂缝。
2、工程实例
2008年,我所参与的某改造工程就有大量的混凝土就出现了裂缝(主要在板上)。当时通过对工程质量检测和鉴定结果总结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有如下几种:
(1)、墙角呈(45 o)斜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纵横交接的十字、T型、L型连接处,与纵横墙成(45 o)角,并排多道,距墙角的垂直距离大多在1500之内,大多为贯通裂缝。
(2)、平行与纵横墙的直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跨中部,平行于纵墙或横墙,大部分为贯通裂缝。
(3)、不规则裂缝。有直缝及不规则形状裂缝,此缝中间宽并且贯通,两头深度较浅。
(4)、支座处板面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楼板与梁及墙相交部位的支座边缘,此缝显上宽下窄。
经分析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如下:
(1)、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结硬前最初几小时内,通常浇后24小时即可观察到。这种裂缝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梁、板中都有可能产生。另一类是塑性收缩裂缝,常出现在板中,裂缝为无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都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有关。
(2)、塑性收缩裂缝并不受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当水分蒸发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时,就会产生这种裂缝。因此凡是能加速蒸发速度的因素(如气温高、相对湿度底,风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都会促使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表面宽度有的可达1~2mm这种裂缝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处则很少出现,因为角部的干缩不受约束;相反,如板的边缘受到约束(砖墙等),则将出现与板边呈(45o)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3)、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由于建筑物各部位在各季节所受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裂缝。当结构周围温度变化时,梁、板、墙体均要产生变形,降温时梁的温度变化滞后于板,特别在急冷降温时更为明显,板的收缩大于梁,梁相对于板而言为外约束,由于板的收缩变形受到梁的约束,故在板上产生拉应力,这种应力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在板上常为贯通裂缝。
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由于现在特别是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要求对裂缝进行处理。随着施工经验的积累,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等,其中灌浆嵌缝封堵法又可分为压力注浆法、开槽填补法和涂膜封闭法三种。
以上述工程为例,针对其裂缝形成的分析,采用了低压注浆法混凝土裂缝修补和开槽填补法。
3.1低压注浆法
处理工艺:裂缝清理——粘贴注浆咀和封闭裂缝——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
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预计要贴的裂缝位置刷上密封胶,再用窄毛刷将封缝用浆沿裂缝来回涂刷。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咀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时漏浆。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咀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咀,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咀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咀中流出浆液时,就可以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向另一端逐个注浆。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咀再次补浆。
3.2开槽填补法
开槽填补法适用于结构允许开槽而宽度较大但数量不多的裂缝。
处理工艺:开槽——涂刷界面处理浆——分二次压抹聚合物砂浆——养护。
先用凿子和扁铲沿裂缝开槽,槽深和宽约3~5cm,呈U型,用刷子在槽底和两壁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处理浆,在界面处理浆尚未硬化之前,将拌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用抹刀压入槽中。
裂缝填补分为两次,第一次填补0.5 cm深,第二次填补浆体高出混凝土表面2~3m m。硬化后用錾子凿平。
在养护时不需要浇水,在湿空气中即可,养护期间不得淋雨、日晒或风吹,最好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4 小结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虽然现在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法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但与其事后补过还不如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是以下我总结出几点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建议供参考:
(1)、设计单位设计时应考虑周全,设计合理,减少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技术控制措施;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时间,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计量要准确。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要支撑牢固,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的位移并及时加固处理,混凝土浇捣要密实,不能漏振、过振。
(4)、混凝土要及时养护,养护保持湿润状态至少一周。
(5)、对于商品混凝土,则要在满足其可泵性、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出料时的塌落度、降低砂率、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等。
浅议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配置 篇12
1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一个企业使用人力资源的合理性, 不能单纯看这个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总量和比例, 而要看人力资源中拥有高学历、高智商和各种技能人员的层次结构及其适应性, 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1 人员与职位的不匹配
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测评手段, 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职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 同时, 对应聘者不能从其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掌握, 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人员与职位的匹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 却将其放于低价值岗位上。而且人才招聘进企业后, 对其实行的是静态管理, 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开发, 使人员与职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1.2 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 企业生存环境较差, 效益低下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频繁流失, 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另外, 某些管理者素质不高, 在人才配置上不是考虑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聪明才智, 而是想方设法去防止人才流失, 使得人才学非所用或者用非所长, 甚至被闲置, 造成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忽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在很多企业内, 许多人的职位是“从一而终”的。长时间习惯的思维和做法, 使人力资源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内部存量的稳定, 有意无意地反对人力资源在组织内部上下、横向交流, 有意无意地排斥资源跨组织的双向流动。然而组织中的员工, 尤其是中青年员工, 都向往有新鲜感和挑战性的工作。职位的“从一而终”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如何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呢?那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结构配置。
2 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进行选才、育才、用才。每个组织人才个体在素质上满足要求固然是能使企业人才群体发挥出很大效能, 但是经过科学的组合, 当企业人才群体的素质达到整体合理化时, 这个群体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企业人才群体的素质并不等于企业人才个体素质的简单相加, 因此, 应分析考虑企业内部人才系统的结构, 从而促进企业人才群体结构合理化, 使企业人才群体发挥出最大效能。
2.1 专业结构合理化
专业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各类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而浩若烟海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 决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能全部掌握的。任何产品的生产, 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都不可能由一种或某个专业人才来完成。因此, 每个企业都有人才群体的专业结构问题。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 需要把专业人才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 使他们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能。
2.2 知识结构合理化
知识结构是指企业人才群体中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人, 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结构。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本质上就是使企业人才群体结构中不同知识水平的人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 形成一个适应生产和经营需要的比较完整的知识有机体。人才群体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作用的发挥、每个人的知识都有其覆盖面, 因此, 在人们的共同劳动中, 就存在一个使知识得到最佳组合的问题。在一个企业中, 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具有同等的知识水平, 否则一律是知识水平高的, 那将出现人才浪费;一律是知识水平低的, 那将难以完成企业目标。为此, 要以科学的态度寻求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2.3 年龄结构合理化
年龄结构是指组织人才群体中年龄的比例构成。企业人才群体中应该有老当益壮的老年人才, 中流砒柱的中年人才, 富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年龄结构的合理化, 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老年、中年、青年人才比例合理的综合体, 并使之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之中。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 有利于发挥处于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人才的各自优势, 取得最佳的合成效能。
2.4 素质结构合理化
这里的素质是指人在气质、性格、兴趣上的心理现象和特征。素质结构是指组织人才群体中不同气质、性格、兴趣的人才的比例构成。素质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使具有不同素质的人才按一定的要求配置起来, 从而保证他们相互兼容并蓄、综合协调, 把人才之间因气质、性格、兴趣的冲突和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于每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一旦形成, 就不易很快改变, 所以在配置人才结构时, 对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有所考虑, 这是发挥人才群体整体效能的条件之一。
2.5 群体结构组合优化
企业人才群体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的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 一个人才群体不可能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同时都是合理的。在企业人才开发过程中, 必须本着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的原则, 根据企业人才群体工作任务的性质、特点、层次、范围, 确定以哪个结构为重点, 兼顾其他结构, 使重点结构与一般结构的合理化问题综合处理, 在不影响重点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下, 尽可能满足一般结构合理化的要求。这就是群体结构的组合优化。只从单一结构来配备企业人才群体, 其整体效能必然不理想, 只有通过群体结构的组合优化, 有机而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人才,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才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新的合力。经过组合优化结构必须通过组织结构的形式反映出来, 并在一定的时间单位中加以固定, 使组合优化而产生的新的合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从而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3 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的注意事项
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注意:必须密切注意企业的发展态势, 人力资源的结构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动态匹配;需要确定哪些岗位是核心的, 哪些岗位的稳固关乎企业的持续发展, 哪些岗位涉及到企业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 在这些岗位上必须采用固定人员;流动岗位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 应在保证企业有需求时可以雇佣到足够数量的员工的情况下, 进行合理配置。
4 结语
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配置对充分发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人力资源配置必须落实到每个组织具体的工作之中, 并最终通过每位人才的潜能被完全释放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乎人才的发展与提升, 关乎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们需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 建立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观念和模式, 通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赵文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谢晋宇, 吴国存, 李新建, 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4]和仁.领导选人用人之道[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6.
[5]张岩松, 周瑜弘, 李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任静, 史来平.现代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优化配置探讨[D].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1, 21 (4) :358-362.
[7]吴德贵.简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别[J].中国卫生人才, 2002 (1) :18-19.
【议结构】推荐阅读: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08-03
砖混结构的结构设计10-01
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08-29
建筑结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07-05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09-26
砌体结构、木结构和桥梁设计总结12-19
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05-09
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有哪些结构区别?06-05
从结构材料来分高层结构有哪些类型、特点?05-28
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与水平结构体系有哪些?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