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结构

2024-10-16

隐性结构(共10篇)

隐性结构 篇1

摘要: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受隐性知识发送方、隐性知识接受方、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和隐性知识转移背景环境四方面因素影响,为此归纳总结出15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层次结构分析,找出深层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结构分析,动力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组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组织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是生成新的生产力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组织的知识存量直接决定着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知识的获取不断从内部化走向外部化。高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基地,其深厚的知识沉淀背景和强大的知识生产优势成为企业组织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行动者流向另一行动者的过程。高校知识转移,是一种跨场域的知识转移,即知识从科学场域中的高校流向经济场域中的企业的过程[1]。高校和企业组织是两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知识转移将两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两个系统之间发生复杂的交互作用,因此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必然有多种因素影响知识的成功转移。本文将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

1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隐性知识从知识源(高校)向知识受体(企业)转移的过程,从高知识存量的高校流向低知识存量的企业。因此,高校隐性知识能否成功转移与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被转移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隐性知识转移的背景环境四者密切相关。

1.1 知识发送方

在高校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高校是知识的发送方,高校具有较高的知识存量。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构成高校隐性知识的主要层面[2]。高校教师作为隐性知识发送方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知识转移的意愿。认为隐性知识转移后可能失去对知识的垄断权,或是担心知识转移的发送成本大于知识转移的收益,或者是认为不值得为此花费时间和资源,从而知识源组织可能会缺少转移知识的动力。②知识源发送知识的能力。高校教师对隐性知识的编码能力、表达能力和演示能力越强,则隐性知识的发送能力越强,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就越好。

1.2 知识接收方

隐性知识能否成功转移与知识接收方密切相关。企业组织作为知识接收方,它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知识接收方对隐性知识的接受意愿。王开明等(2000)认为只要接收者增加的收入能弥补转移成本,接收者就会有动力积极地获取这一部分知识,并承担相应的转移成本[3]。②知识接收方对隐性知识吸收能力同样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接收方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直接影响隐性知识的转移。

1.3 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

隐性知识具有默示性、复杂性、专有性、有用性等固有属性,隐性知识的固有属性与知识转移双方、转移背景环境等无关,它在隐性转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隐性知识越隐晦、越复杂、越难于编码、越专有就越难转移。这些固有属性在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影响着隐性知识转移主、客体知识转移的能力、意愿等。高校的隐性知识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拥有解决企业等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具有默示性、复杂性等固有属性,它们影响着隐性知识成功转移。

1.4 知识转移背景环境

隐性知识是一定情景的产物,组织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是嵌入在组织合作的背景之中,转移背景影响知识的效率。隐性知识转移系统处在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因此它必然也要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因此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背景环境与隐性知识能否成功转移密切相关。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背景环境主要包括高校与企业间的文化差异、组织差异、知识差异、沟通程度、信任程度、激励机制、转移渠道等方面。

2 模型构建与分析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包含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SM)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对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直接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深层因素。

2.1 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4,5,6,7,8,9,10,11,12],从四个方面总结出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依次进行编号(见表1),并对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关联矩阵A。

可达矩阵的运算过程,先计算关联矩阵A加上单位矩阵I,再计算(A+I)k,直至(A+I)k+1=(A+I)k,则此时的可达矩阵M=(A+I)k。在本文中,通过计算得到(A+I)3=(A+I)2,即得可达矩阵M=(A+I)2。根据可达矩阵M,对影响因素进行级间划分,通过计算,可以将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划分为五层,其中因素1、3为第一层,因素2、4、8、14为第二层,因素5、6、12、13为第三层,因素9、10、11、15为第四层,因素7为第五层,见图1。

2.2 结果分析

从图1可以清晰的看出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级间关系结构。

第一层,高校隐性知识转移中最直接、最表层的因素是企业是否愿意去接收高校传递的知识和高校是否愿意向企业转移知识,即企业知识吸收意愿的大小和高校知识转移意愿的大小。任何类型的知识转移必须在知识转移双方愿意的条件下,才可能转移。因此要促进高校的隐性知识转移,提高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及效率,必须先从提高隐性知识转移双方的意愿着手。

第二层,隐性知识转移能力和激励机制影响知识转移的意愿。只有当企业和高校拥有良好的知识吸收和转移能力,才可能有意愿去吸收和转移知识。当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受到激励时,形成知识转移和接受的动机。此外知识的有用性对知识转移也会有影响,只有知识源向企业转移适合企业发展的知识、对企业有用的知识,企业才愿意接受转移来的知识,通过对知识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层,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中间层因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沟通程度和信任程度。当企业和高校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及相互之间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和沟通程度时,才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降低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障碍和风险等。同时隐性知识的默示性和复杂性影响隐性知识转移双方发送和吸收隐性知识的能力,从而影响隐性知识的转移。

第四层,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组织差异、文化差异和知识差异等,这些差异常常导致双方的冲突和误解,给知识转移带来障碍和风险。同时隐形知识转移的渠道同样影响着知识的转移,因此良好而通畅的渠道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反之则会给隐性知识转移带来障碍。

第五层,隐性知识的专有性是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最深层因素。隐性知识的专有性指知识作为资产方面的属性。例如,为特殊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特殊技能等专门知识。正是由于隐性知识的专有性,形成了知识源和知识接收方在转移和接受隐性知识方面的动机。

3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

通过上述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发现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最直接、最表层的因素是企业是否愿意接收高校传递的知识和高校是否愿意向企业转移知识,即企业知识吸收意愿的大小和高校知识转移意愿的大小,其他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基于该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以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

3.1 内部动力机制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系统内部动力来源于隐性知识转移系统中个体自身的行为动机。无论隐性知识提供者(高校教师)还是隐性知识接收者(企业员工),知识转移动力都来自其深层次自我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在人类的生存、安全、生理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交往与归属、尊重、荣誉、兴趣、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同样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也不例外,当他们的衣、食、住、行、安全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寻求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产生行为动机。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隐性知识转移的内部动力。

①兴趣。兴趣能够促使个人产生主动寻求或探索某一领域知识的行为,一方面如果高校教师在某方面的隐性知识具有高的知识存量,他会主动寻找知识受体,向其转移自己拥有的知识,帮助企业等组织解决相关问题,自觉发起隐性知识转移;另一方面如果员工对某一领域知识感兴趣,他会很主动寻找相关知识源,并愿意就这些问题和他人进行交流,自觉发起并参与隐性知识转移活动。

②价值追求。人的价值观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个体追求进步、积极上进的价值观会促使其不断努力学习,参与知识交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就,为组织、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荣誉及尊重。荣誉及尊重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如果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系统中个体的知识转移行为能够为其带来相应的荣誉、地位以及他人的尊重,他便会积极地参与隐性知识转移。

3.2 外部动力机制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系统外部动力来源于系统中组织及环境等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知识自组织动力。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当一个系统处于开放状态时,能够自行产生组织性和相关性即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它能使系统各要素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动运动状态。高校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包括知识提供者、知识接收者、知识转移环境等多个要素的动态开放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它能够促使高校的隐性知识不断流动并发生转移,并使整个系统中知识分布从不平衡状态运行至平衡状态。

②积极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为组织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念。组织中提倡开放、信任、合作,以知识为上、以学习为荣的组织文化,将推动组织中个人不断相互学习,实现知识在不同主、客体之间进行转移。积极向上的学习型文化能够使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受到熏陶产生学习愿望,从而出现汲取与提供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行为,同时成熟、稳定的学习机制又能够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并推动知识创新。因此在高校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该营造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③有效的激励措施。根据上文分析,激励机制因素位于层级结构第二层,它对知识转移意愿存在影响,因此高校和企业需要在组织内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和员工对隐性知识转移和吸收。根据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高校和企业可以给教师和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激励,以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例如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通过知识转移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如工资、奖金、福利以及其他形式的经济收益,也可以获得非经济收益,如组织中的地位、职位的变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组织认同感、受到尊重的心里满足感等。

④良好的转移渠道。隐性知识具有默示性,复杂性等固有属性,而且隐性知识转移大多采用P2P(Person to Person,人与人之间相互交互)的模式。根据上文对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信任程度和沟通程度位于影响因素第三层,转移渠道位于影响因素第四层。因此良好的转移渠道与隐性知识转移效率密切相关。良好的转移渠道对知识转移双方的沟通程度和信任程度都起到推动作用,好的知识转移渠道有利于知识转移双方进行良好的沟通,避免知识转移中的风险,不断降低隐性知识转移双方在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提高隐性知识转移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

⑤相关政策促进。政府政策主要是指对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起激励、推动作用的技术政策集合。政府的政策为知识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组织间知识转移,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如我国制定的《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政策。这些法规政策对高校技术、知识的转移形成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知识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一切活动的重要载体,表现为储存并传播知识、创造且转化知识、评价与流通知识、共享和分配知识等。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是一个带动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角色,在国家创新活动中起着推动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的隐性知识转移的核心、关键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119-123.

[2]胡泽平,施琴芬.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与转化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0-85.

[3]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5(10):2-7.

[4]肖小勇,文亚青.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4):355-358.

[5]马庆国,徐青,廖振鹏,等.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0-43.

[6]祁红梅,黄瑞华.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2):58-63.

[7]徐金发,许强,顾惊雷.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J].科研管理,2003,24(2):54-60.

[8]潘杰义,李燕,詹美求.企业——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7):206-210.

[9]徐国东,叶金福,邹艳.企业——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8(2):87-89.

[10]王三义,刘新梅,万威武.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95-98.

[11]王三义,谢铁山.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要素分析[J].中州学刊,2007(2):58-60.

[12]魏江,王铜安.个体、群组、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1):91-97.

食品隐性涨价手法 篇2

初为人妻的肖琳最近颇多感慨。大学里她学的是经济学,但去超市买东西时她才发现,超市食品价格的秘密“深不见底”:很多产品看起来并未涨价,其实却在包装上面动了脑筋。

“现在不注重分量和价钱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会在这上面做文章的商家却越来越多。手里的钱越来越不清楚究竟是怎么用没的。”肖琳说。

事实上,由于成本压力和其他多种因素,超市里的食品价格正在缓慢上涨。上海副食品行业协会分析了部分价格正在上升的食品原材料:生产饼干所使用的面粉“特一粉”目前的均价每吨接近3000元,大大高于去年;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生产啤酒用的大麦,价格从2200元/吨开始,上涨了已经近三成;食糖价格也已从去年同期的5270元/吨涨至现在的7346元/吨,涨幅达39%。此外,物流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加大食品企业的压力。

面对成本的压力,不少饮料企业年初曾酝酿提价,但后来由于多种因素,部分大型饮品企业暂缓了直接提价的行为。

但食品生产厂商并没有放弃涨价的想法:他们采取了更为复杂的营销手段,用包装“瘦身”、换包装、换口味等隐蔽的方法,在不直接提价的前提下减少成本。

事实上,“减量不减价”的做法并非没有先例。2008年,可口可乐曾为355毫升的易拉罐装可乐更换了330毫升的新包装,当时并未引起明显市场波动。2007年至2008年,啤酒行业的“迷你风”就已经开始吹。

价格虽然只是一个数字,但经常能唤起人们复杂的情感,行为经济学家已经对此进行了常年的研究。早报今日列举我们身边的一些最新案例,试图揭开关于价格的一些秘密。

手法一:价格不变减少分量

罐装啤酒:少了25毫升

今年年初开始,啤酒涨价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至今并未见大的动静,但其实,它们早已偷偷涨价完毕。早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看到,部分厂家通过“瘦身”的方式降低成本,以往主流的355毫升的罐装啤酒已经消失,多数品牌现在已经统一变为330毫升。“25毫升喝起来应该感觉不出来,不仔细看,根本就感觉不到差别。”正在选购啤酒的赵先生说,减过量的其实不只是罐装,“大瓶的啤酒原来是630毫升的,也是不知不觉中减到了600毫升。”

除了啤酒,可乐也是如此。福州路附近的一些便利店,货架上悄然出现了两种规格的瓶装百事可乐,一种为老版的600毫升装,一种则是新版的500毫升装。店员表示:“500毫升装最近刚刚到货,但价格和600毫升装是一样的。也是3元/瓶。” 康师傅多款果汁饮料含量从500毫升缩水到了450毫升,立顿绝品醇红茶饮料也“跟风”从500毫升缩水到了450毫升。

薯片:少了10克

你会在吃薯片的时候留意薯片分量吗?显然不会。其实最近两个月,薯片也“减肥”了。

在卜蜂莲花正大广场店货架上,一罐乐事薯片价格和几个月前一样,仍然是8.5元/罐,外包装上标明的质量110克。但是,两个月前一罐薯片的标准分量还是120克。

该品牌上海代理方对减量一事并不隐瞒。代理商表示,分量的调整大概有一两个月了。今年以来,土豆、油、人工、运输等费用的上涨,导致该品牌休闲食品每袋的成本比去年上涨了10%左右,企业成本一直在上涨。商家表示,这样的举措并不只有他们一家使用。

冷饮:少了6克

夏天到了,冷饮的销售旺季也到了。和去年相比,今年上市的冷饮分量也轻了。

在定西路一冷饮批发店,伊利山楂爽雪糕的重量是75克,冰片蜜桃的重量是80克,1.2元/支。而去年山楂爽的重量是81克,冰片蜜桃的重量是93克,但价格和今年一样。相比而言,今年的山楂爽“瘦身”6克,冰片蜜桃“瘦身”13克。

当然,也有直接涨价的。在家乐福中山公园店,蒙牛“随变”雪糕6支装的标价为15.1元,算下来平均约2.5元一根,而该产品往年的零售价仅为2元。市糖制食品工业协会透露,今年大概有20%~30%的冷饮价格有所上涨,“60多种冷饮产品普遍上涨0.2-0.5元。”

不过,这样的“明涨”是因为此前的涨价使得消费者已有预期。

包子:减小“一点点”

超市销售的饮料、饼干等尚需明确标示净重,但对于传统的餐饮行业,重量原本没有标,其“大了”或者“小了”更是让消费者“哭笑不得”。

上周末,新亚大包延平路店的招牌大肉包价格仍是1.5元/只。价格没变,但内容却少了,顾客要连咬三口,才勉强吃到一点肉。住在附近的恽先生称,因为离家近,他的早餐几乎都是在新亚大包解决的。但是最近,明显觉得他家大包小了,皮厚了肉少了。

虽然顾客感觉包子小了,但店方并未正面承认此事。店员李女士解释说,包子变小是没有的事:“我们一直是统一拿货,统一销售的。”

不过,在新亚大包瑞金二路店,店员倒是坦言包子确实“变小”了。该店员称,是因为原材料涨价,包子没涨价。该店员还说,因为制作糕点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烧卖也小了。

【术语】 前景理论

金钱的得失是相对的,人类的感知系统估计绝对数量不如估计相对数量在行。人们可以发现价格涨了,但几乎无法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发现质量轻了(因此减少分量人们无法发觉)。此外,人们还厌恶损失(所以涨价会引起反感),喜欢确定性。

手法二:推出新品提高价格

如果减少分量的方式还是过于露骨的话,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案:推出新包装和新品,这样和老产品就无法比较。

昨日,早报记者在超市看到,奥利奥某口味饼干118克/袋换了个纸盒包装,重量变成了106克,少了12克,价格却仍然是5.8元。由于外观和此前的完全不同,人们很难注意到这微小的差异。

同样的,冷饮方面,,一些冷饮品牌尽管并没有调价,但今年推出的同系列新品价格却要高出一截。以“可爱多”为例,家乐福卖场内的“可爱多”经典款甜筒6支装售价为15.9元,而新推出的同系列新品4支装就要18.7元。另外,在中山公园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中,伊利“巧乐兹”标价为3.2元,新品“巧乐兹焦糖炫”要5.7元。

【术语】 任意连贯性

隐性结构 篇3

知识转移是知识社会化的一个主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知识的转移和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和管理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1962年,Polanyi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及隐性两个侧面[1]。Shan Lpan,Harry Scarbrouch等认为,隐性知识是指很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以及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难以被编码、是尚未文献化的、零散的、非结构化的、不系统的知识[2]。在知识转移方面,1976年,Teece首次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3],Szulanskl指出,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4]。Juan Carlos,Bou-Llusar等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依赖于知识的转移过程和被转移的知识[5]。隐性知识不仅是其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6],而且其高效的流动与转移也是组织技术创新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隐性知识创造和转移最重要的基地,高校在隐性知识转移领域具有特殊地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影响高校自身竞争优势的建立,还会因为这种转移的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1 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隐性知识系统

1.1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社会、哲学现象的自组织理论[7]。是指一个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非线性开放系统,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的系统熵由两部分组成,即

其中,dis是由于系统内部本身的不可逆过程所引起的熵增,dis>0;des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起的熵流,des>0或des<0。系统的熵增dis使得系统有走向混乱无序的趋势,但是负熵流des的引入,会逐步减少系统本身的总熵ds,ds值越小,表明系统的有序性越强。系统的熵越大,其有序程度越低,反之,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系统演化的实质就是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已降低自身熵值的过程。

耗散结构是一种“活”的结构,系统可以从一种耗散结构向另一种新的耗散结构跃迁。耗散结构的特点包括:(1)开放系统。耗散结构必然处于开放环境和非平衡条件下,系统和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2)系统要远离平衡态。耗散结构能超过非平衡线性区,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区域。(3)系统中存在非线性作用。虽然线性的正反馈可以导致系统失稳,产生分叉和新的结构,但系统稳定到耗散结构上的机制是系统内部必须存在非线性作用。

1.2 高校隐性知识系统

在新经济的发展中高校责无旁贷地扮演着知识创新的中心、知识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智力支柱等多重角色[8]。高校作为一个不断创造和传授知识的基地,以科研成果、专利等形式,通过其科研功能、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生产新知识、并向外界进行转移,同时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信息、资源和能量。整个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和表达,其转移相较于显性知识则更为困难。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整个高校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系统结构,高校作为知识源,其通过科研活动创造隐性知识、并通过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社会化并最终转移给知识受体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从而不断产生熵增,导致系统趋向不稳定,系统必须通过知识转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信息、能量等负熵流,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从而减少系统的总熵,使系统趋于稳定。

2 高校隐性知识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

2.1 高校隐性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知识的转移保证高校隐性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现实中,一切知识系统都和外界环境进行密切的联系。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系统通过对外部环境开放,输出知识,同时引进负熵流,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或达到更高的有序度。

2.2 高校隐性知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知识转移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知识系统内原有的秩序被破坏,系统熵增加,知识系统处于不稳定或无序状态。即使知识转移系统形成耗散结构,也难以处于平衡态。首先,高校隐性知识转移在时间上是单向性的,知识的传播与分布在本质上是不可逆的,这必然不断产生熵增,从而使组织很难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其次,隐性知识,特别是高新技术知识,在空间分布上是绝对不平衡的,绝对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是一个理想状态;最后,知识是动态的,知识的运动是绝对的,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知识系统内部的一个微观随机知识需求扰动通过相关放大作用,便可发展成一个整体宏观的巨大涨落,使组织进入不平衡状态。

2.3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非线性作用

从耗散结构理论可知,系统内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着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非平衡状态下,高校隐性知识系统要从无序状态涨落到另一个有序状态,必然由系统内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高校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流动与创新保证要素间非线性相关以及涨落的可持续进行。在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内部,各知识门类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自发组织使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促进隐性知识的产生和转移。

3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途径

3.1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活动涉及外部需求方面,科学技术领域、经济领域、组织内部制度以及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因此,关系复杂,影响因素也非常之多。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需求因素、信息沟通和反馈因素、资金支持及政府政策因素。

3.1.1 外部需求因素

高校的职责和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不断创造新知识,通过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推出来显示和证明自身的学术优势、提高知名度,特别是凭借自身本已具有或在发展中创造的隐性知识建立起相比其他高校的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通过把这些隐性知识转移给外部的企业、工厂和其他机构,可以获得资金、资源支持,从而保证高校隐性知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高校许多科研项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的并没有从符合市场和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致研究成果难以被市场和企业应用,从而造成外部需求不足,知识难以被转移。因此,在高校创造隐性知识的过程中,还应考虑科研项目方向的合理性和其应用价值,保证符合外部环境的需求。

3.1.2 信息沟通和反馈因素

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存在于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全过程,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要靠技术供应方的技术推动,还要依靠技术需求方的技术拉动。高校拥有比较完全的技术信息和不完全的市场,而企业拥有比较完全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但技术信息不完全,从而造成高校隐性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市场需求指向不明确,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也了解不够,产生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双向障碍和困难。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来解决。

3.1.3 资金支持和政府政策

资金短缺是影响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9]。高校进行实验、项目研发、中试投资等关键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注入。高校隐性知识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金缺乏和相关方的信任危机,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转移效果和效率。此外,政府政策也会对转移是否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政府政策牵引,增强官产学研合作,增加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双向了解和认识,高校隐性知识被企业所接受,从而向外部转移。

3.2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

高校隐性知识的转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高校隐性知识组织将隐性知识通过编码而外化,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而向外部环境中的企业和其他组织转移,这些组织则要付出相应的诸如资金、资源、信息等代价,以补偿高校隐性知识系统的投入成本。二是在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的氛围中,高校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传授,将隐性知识转移给学生,然后随着学生进入企业或其他机构工作将隐性知识带到外部环境和组织中去,学生则需以缴纳的学费补偿老师和学校付出的成本。三是高校隐性知识系统通过经验交流、相互合作等方式,以知识共享的途径,将隐性知识转移到外部环境中去,同时也共享其他组织的隐性知识和资源。

4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隐性知识系统要持续、稳定、有效的进行知识转移,就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创造条件以降低系统内部熵增,提高隐性知识转移和系统引进负熵流的效率。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如果用Kis表示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内部各种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熵值,用Kes表示系统通过隐性知识转移,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入的负熵值,那么,高校隐性知识系统的系统熵为:

j为影响高校隐性知识系统产生熵增的各种因素,Pj为各因素所占权重,In Pj为各影响因素产生的熵值。由于Kis产生于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所以,Kis>0。

i为影响高校隐性知识系统产生负熵的各种因素,Di为各因素所占权重,Ki为各影响因素产生的负熵值,并且Kes<0。

从式1可以得出:(1)当K=Kis+Kes>0时,表明开放状态的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吸取的负熵不足以抵消系统内部形成的熵增,即组织的知识体系已经老化、组织制度已不再适应知识的有效创造和转移,这些阻碍作用使高校知识系统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难以存继和发展。(2)当K=Kis+Kes燮0,说明开放状态下的高校隐性知识系统从外界引进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从而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或有序度增高,隐性知识的创造和转移更有序和高效。

可见,高校知识隐性知识转移就是为了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高校隐性知识系统输出知识资源,以信息、物质和能量的形式引入负熵流Kes,以抵消系统内部不断产生的熵增Kis,当负熵流Kes的绝对值不小于Kis时,隐性知识系统熵K燮0,知识转移的效果是最好的,隐性知识系统此时处于一种稳定、有序、高效状态。因此,通过知识转移,加强系统同外界的交往活动,可以达到增加负熵的目的,从而使系统的总熵趋于零,使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的低熵平衡态[10]。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可通过完全开放和自我改造,减少和消除各类不利于知识转化和转移的因素,尽可能多的从外界引入负熵流,使组织整体实现负熵值,进而保持组织稳定、有序发展。

5 高校隐性知识的转移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了自身的再发展和知识的再创造,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必须不断创造和转移知识。由于知识转移是知识需传递的复杂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创新和知识需求是知识转移发生的基本前提,政府行为提供知识转移中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11],高校自身的三大功能又决定了高校知识源的基本地位。高校已拥有的技术平台、组织结构、和资金平台为高校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基础。依据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系统自身的特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视角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高校的科研功能是产生隐性知识的前提,在科研活动中,高校利用可以获得的技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和资金支持下,通过科研活动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和创造,这一不可逆过程必然不断产生熵增,促使系统趋于不稳定。但获得外部知识需求时,高校便通过其社会服务功能和教学功能将所创造的隐性知识社会化和显性化,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向知识受体转移。作为知识受体的外部环境,经过选择和过滤后吸收其所需的知识。由于高校进行知识创新和创造,必然付出人力、物力等成本,因此外部知识需求组织获得知识是有代价的,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必须向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发送一定的物质、资金等资源,以补偿其创造和转移知识的成本和耗费,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因此获得负熵流,抵消组织内部产生的熵增,从而稳定、有序发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外部需求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动力,信息沟通技术、资金支持和政府政策等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保障。高校隐性知识系统必须通过改进和创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保证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以便引入足够的负熵流,维持系统活动正常进行。

6 结论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系统,并且处于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着在非线性作用。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本质就是高校知识系统通过和外部进行信息、物质和资源的交换,不断引入负熵流,以抵消高校在知识创造和转移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熵增,使组织处于稳定和有序状态。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的相关理论,不断提升其科研功能、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创新隐性知识转移机制,提高隐性知识的转移绩效,以便更有效地从外界获得负熵流,使知识转移系统保持有序和稳定,不断为外部环境输出知识和能量。关于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转移绩效的定量研究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主要生产与传播基地,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企业和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高校竞争优势的创建和维持取决于知识转移的绩效,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同时,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又具有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耗散结构论的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熵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转移途径,从定量的角度对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结合高校的三大功能提出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隐性知识管理 篇4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企业如何挖掘和利用隐性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所谓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就是指:整合运用组织、文化、战略、流程、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企业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最大限度地尊重知识及有知识的人,实现企业知识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保持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场管理文化变革。在运作上,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

隐性知识的提出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占据整个组织知识存量的90%。所以,加强企业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十分必要。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伊士曼柯达公司与2011年10月11日申请破产。其原因在于,公司管理层对市场反应迟钝,依旧沉浸与他们的“胶卷时代”,而忽略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然而,该公司的管理层中有3为来自电子专业。可见,忽略隐性知识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可以看出:

1.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动力,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储存在人的头脑中,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计算机和网络仅仅是工具和渠道。人们利用它的目的是要借助其巨大的信息处理、储存和传播能力来扩展和延伸人的脑力。当人们无法区分信息与知识的差距时,资源投入的重点是信息技术设备。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人的大脑。

2.隐性知识支撑着企业的竞争力。一个企业要确立竞争优势地位,或者是拥有其他企业无法获取的资源,这点往往很难做到或难以持续。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内各种资源效用的发挥程度和创新能力.能力是知识存量的显性表现。使企业具有独特性的正是它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显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现有资源组合、配置、开发及利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要以隐性知识来支撑的。同时隐性知识也决定着企业优势要素的难以模仿性。企业只有通过对隐性知识实现独特且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前段时间,一个时代行动任务史帝夫.乔布斯去世了,有人猜测苹果公司是否会走下坡路了,的确,伴随着乔布斯的辞世,苹果系列产品的灵魂也走了,然而,乔布斯就有很好的预见性,有消息称,乔布斯已经把苹果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好了,也就是说苹果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依旧将使行业领军产品.3.隐性知识影响着企业的自增强性。所谓竞争优势的自增强性就是如果某一存量知识为企业创造了竞争优势,那么隐性知识就成为这种优势持续的根本,而且竞争优势将随着企业增量知识的产生得以保持。隐性知识贯穿于知识积累的整个过程,企业的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不断的新的创新成果,相反如果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企业就无法获得和吸收其它的知识。

4.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是知识能否被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由于显性知识容易传播和共享, 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 并且显性知识大都来源于隐性知识, 核心竞争力也常常表现在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上。因此, 作为企业资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 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其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 企业要对职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5.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交互的过程。通过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最终形成企业的知识资产以及竞争优势, 如信誉、服务、商标等;体现智能劳动的资产, 如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体现企业内发展动力的资产, 如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支持系统;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 如各种记录型文献、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经验、工作技巧等。企业要想在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获得持续的优势和竞争力, 将企业知识资产转化为可用的有形资产就必须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 这说明了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才是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6.当然,进行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还可以使隐性知识在企业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我国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时候,对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国内企业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据KMPG公司2000年随机调查的63家国内企业的数据显示,只有4家企业有明确的隐性知识管理项目,其中2家是管理咨询公司,2家是IT厂商。有47%的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做了一些隐性知识管理工作,但是没有明确的隐性知识管理项目。

根据以上资料,不难发现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领域里差距很大,在我国,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处在起步阶段,除少数IT厂商和管理咨询公司外,大部分企业都刚开始接触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不少学者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甚至专著,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者并不知道什么是隐性知识,更谈不上进行隐性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进行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则必会在竞争潮流中处于劣势。

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之所以难于实践,其问题在于隐性知识的难于传播与管理。

1.隐性知识的难于表达与编码性。隐性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隐含性和编码性决定了这种知识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 或只能用言语部分地表达。一位掌握某项工艺诀窍的熟练工匠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操作演示其技能, 却无法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该诀窍以及是如何掌握该诀窍的, 学徒只能靠实践摸索才能从工匠那里继承知识。可见,隐性知识的难以表达和编码性妨碍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2.知识垄断。由于担心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贡献出来会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 因此, 人们往往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思想、技术或信息进行垄断和控制, 以此来确保或提升自身的地位。因为一旦出售或贡献出来, 他们将失去知识的垄断地位。可见, 员工对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隐性知识在企业中自由和顺畅地流动和传播。

3.知识不对称现象。在企业中经常一方面某部门存在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其它部门又缺乏这些知识。由于企业缺少知识分布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指导知识供需双方的接触, 员工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所需要的知识。比如, 企业战略方面的知识可能存在于专家手中, 但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尽管也需要这些知识, 却很难得到。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由于知识不对称原因引起的,而非知识稀缺所造成。知识的不对称将在买家需求知识时阻碍知识的获取, 4.缺乏信用体系。信用!是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基础, 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企业内部缺乏信用, 相互提防, 那么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效率会很低。5.组织体制的制约。传统的组织结构,如官僚制度,相对稳定。员工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员工之间缺少交流,这样就很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6.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很难管理。

7.在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那么,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隐性知识的传播取决于其拥有者素质的高低, 如知识层次、语言能力、意识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隐性知识本身的特点阻碍了其传播的效率。一是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述, 从而阻碍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传播渠道不畅, 这主要是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为金字塔型, 层次过多, 沟通和交流起来非常困难, 极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

3.心理因素的影响。隐性知识转化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用的基础,就没有人愿意进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也就不存在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拥有和掌握隐性知识的人往往具有垄断和独占的心理,以及知识受体的装懂心理。

4.隐性知识环境的因素。我们都知道,环境是会影响生物的,所以,隐性知识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会阻碍隐性知识的转化。比如说我今天心情好,或许就会传授一些经验给别人,如果心情不好,显然就不可能。所以,企业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隐性知识的共享。

为了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效的传播方法和共享途径。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下的一些途径,仅供参考:

1.采用各种激励机制。隐性知识共享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 企业可采用各种激励机制, 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还可搭建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运用知识管理的软件, 实现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2.借鉴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具体活动, 如设计、生产、营销和交货等价值链活动实现价值增值。同样, 企业也可以通过知识流动和更新来使知识增值, 进而通过创造知识来创造价值, 形成一条知识链。因此, 企业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共享的过程作为一条知识链, 根据知识在企业的传播模型, 整个知识链包括隐性知识产生、知识的虏获、知识沉淀、知识重用、知识创新五个阶段。通过这五个阶段的互相依存, 实现企业从个体知识向群体知识、组织知识的扩展, 形成持续竞争力的组织能力。3.营造以知识为导向的,宽容,平等和信任的企业文化。Wallach 曾发表一个广为中外研究所使用的企业文化量表,其中提出的企业文化包括三类: 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因为隐形知识的共享需要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需要一种宽容、平等和信任的企业文化, 而支持型文化正是一种重开放、和谐, 组织中具有高度的。支持、公平、鼓励开放、关系导向式的氛围的一种文化。龙湖物业的传播方法是“讲故事”。该公司每年都会收集几百个各类员工和业主的故事,要求管理团队在周例会和月例会上讲员工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员工感觉非常亲切,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下次再遇到同类问题,就知道怎么处理了。长期积累下来,会形成各种业主需求的处理模式,有点类似于英美的判例法。当然,龙湖物业并不止步于此,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还会被总结成知识案例,大约用3个月的时间,经过知识管理部门筛选和讨论后形成制度和文化要素。要让员工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企业。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特别是对那些与员工经常对立的企业家来说。然而,台湾地区的一些大企业,确实从员工的知识贡献中获得了强大竞争力,比如,依靠意大利籍首席执行官兰奇和他所领导的团队,宏蹿升到全球PC行业的前列,而基于全球员工的知识汇聚,趋势科技也跃升为全球杀毒软件行业的强者。在这些企业中,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已经没有了通常的对立,他们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就像兰奇解释他之所以能把宏带到世界一流时所说:“没有人会约束我,我可以按自己的逻辑去做事。”

4.内部导师制。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这种制度是15世纪初建立新学院的威廉.威克姆所首创,至今已有六个世纪的历史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激烈,这一竞争更加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核心人才是企业保持和增强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如何提升员工的生产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一直是企业所关心的课题。企业内部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整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中国,导师制已经得到很多企业的广泛认同。

5.企业内训。企业内训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由企业内各部门或各岗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高级领导或资深员工组成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活动。内训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技能、心得等隐性知识传授给学习人员,从而使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这也是学习人员总结工作、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

6.网络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E.1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它作为企业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很多企业的重视及应用。E.1earning实质上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培训方式,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结合教育理论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是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的平台,主要为企业搭建培训体系并提供已经规划的、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关系到员工当前工作业绩及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网络化教程。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并培养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它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其价值在知识管理中主要体现在知识转移和共享的环节中。惠普公司的研发部门在上世纪80~90年代也遭遇过人才断代、新老交替跟不上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惠普在90年代中期建了一个叫CONNEX的专家INTRANET网络,把已经离开惠普研发部门的老专家、老工程师都用网络联接起来(不管这些老专家当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并且用“专家地图”的形式在系统中展示给大家。对于一个新手,他可以根本不认识专家,但他进入CONNEX系统就可以地图中很容易地找到专家,并立即与专家沟通,学习到专家头脑中的经验。除了让老专家的经验知识能方便地传递给公司的新手,CONNEX系统还把这些经验沉淀在系统中,供其他新手参考,以后遇到同一问题就不必再去“麻烦”专家了。惠普公司的CONNEX系统已经把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用IT手段实现了,并切实地解决了问题。

当前,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主要有:SECI模式(SECI 分别代表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在化)、Combination(组织化)Internalization(内在化)),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基于密切性的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通过一种可视化的手段对知识及知识载体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 为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工具。它主要是依靠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 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动态描述和整合),基于ERG理论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式,构建知识平台等几种主要的模式。

这些模式已经运用于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长天公司是国内实施知识管理较早的一家IT企业,它的案例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其知识管理经验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网长天公司利用企业内部网,独立开发了办公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员工通过自己的电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上级管理者分配的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时问要求,员工必须对能否按时完成做出明确答复。此外,每位员工每天都要填写规定格式的工作日程表,该表记录了员工与客户的联络情况,取得成果、各项工作进展程度及花费的时间。这就是知识地图的运用。

“隐性淋病”更险恶 篇5

“隐性淋病”又叫症状淋病,尽管这种病人泌尿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已有淋球菌感染,在那里生长繁殖,可病人本身却毫无感觉,或不以为然。一般来说,男性淋病症状较明显,无症状可助长淫滥者的侥幸心理,使他们有恃无恐。而实际上隐性淋病患者是主要的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不仅威胁着性伴,危害着家属和子女,也危害着患者本人,因为无症状最易导致播散性淋菌感染,殃成严重灾难。

突发性腹膜炎 欣欣结婚4年,一直未孕。在宾馆工作太忙,暂时不生育正合她的心意。所以一直未去医院检查,反正自己感觉良好,无任何不适。然而,前天值夜班突发小腹痛,很快漫及全腹,伴有发热、呕吐,急送医院,医生发现她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连夜开了刀。术中发现双侧输卵管肿大,右侧输卵管脓肿破人腹腔,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脓汁细菌学检查是淋球菌,根源找到了。原来前两年欣欣性生活曾有过越轨,感染了淋病却不自知,淋球菌在她的子宫、输卵管繁殖起来,形成炎症、脓肿,这正是她不孕的原因。如今脓肿破裂,引发了腹膜炎,即使炎症被控制,以后亦有可能发生腹腔脏器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她可能会失去孕育的机会。

奇怪的咽炎 推销员小李虽然才23岁,但很能干,给单位带来很好的效益。最近他觉得咽喉疼痛愈来愈重,卫生所的医生说可能是干推销工作,说话太多累的,给他一些含片,但不管用,反而声音嘶哑了。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医生见他咽部有脓性分物,涂片检查,发现竟是淋球菌感染,诊断为“淋菌性咽喉炎”。经医生再三追问,他才道出真相。原来小伙子与其男友有同性恋习惯,常行口交,淋球菌便乘机侵入他的口腔、咽喉及消化道。然而他和他的性伴侣以前都无明显的淋病症状,患的是“隐性淋病”,没想到阴险的淋菌竟在五官科被查出来。新近报道指出,男性同性恋患者中,有18%~34%因肛交引起淋菌性直肠炎,有口淫史的男、女患淋菌性咽炎者大多数系由隐性传染源传播所致。

窜入关节作祟 纺织女工梁华突然发冷发热一天多,全身不适,关节酸痛,后来皮肤发现许多斑疹和脓疱。又过了一周,她的手、足关节肿胀起来,有两个关节肿得好粗,医生从肿胀的关节中抽出脓来,一化验,竟找到了淋球菌,原来是淋菌性化脓性关节炎。人们都惊讶,淋菌怎么窜到关节里去了呢?近年发现生殖泌尿系的淋菌感染,有时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淋菌性菌血症或败血症,经血液再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引起淋菌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梁华患有淋病,来源于她男人有过不轨性行为,染上了这种病。医生给他们夫妇进行了同步治疗,才算平息了一场风波。

新生儿“脓漏眼” 晚婚的大李和小凤生了个胖小子,全家简直像得了宝贝一样,别提多高兴了。可生后三天孩子仍不睁眼,两眼满是眵目糊。又过几天,双眼竟流出脓来,一化验,找到了淋球菌,诊断为“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又叫脓漏眼,常见于新生儿,多因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淋菌,生后3~5天发病,结膜炎症很快累及角膜、虹膜,形成溃疡,留下疤痕,严重损害视力,甚至失明。小凤夫妇都患有“隐性淋病”,本人全然不知,却给后代留下了终生遗憾。

如果他们能早一点醒悟,多一些检点,能约束住自己的性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今天的悲剧。人们该从这些实例中汲取怎样的教训呢?

隐性结构 篇6

一、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表现

厌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是一种心理情绪:“学生厌学,就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厌烦学习生活的情绪感。”[1]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是一种由心理状态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2]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就是有厌学行为的学生,并将其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26种类型,有的按厌学行为的程度分类,有的按厌学行为的原因分类,有的按厌学行为的表现分类,[3]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虽然这些定义表述不一,但都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都正确描述了厌学属性的不同方面。厌学的内在属性就是心理情绪,外在属性就是行为表现方式,具象属性就是学生个体,抽象属性就是教育现象。这些厌学属性的不同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当学生有厌学的心理活动时,厌学是一种心理情绪;当学生将厌学情绪外化诉诸于行动时,厌学是一种行为方式;当学生表现出厌学行为的时候,厌学指的是具体的学生;当厌学的学生成为群体出现时,厌学就是一种教育现象。

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因此不论原因如何,厌学都是主动性隐性辍学。

1. 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心理表现

厌学心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情绪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厌烦、厌恶甚至恐惧、痛苦、憎恨的心理情绪反应。许多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去到学校就心烦,翻开书本就犯困,一做作业就头痛,听见考试就害怕。

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这些形成厌学心理情绪反应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十二种: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有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了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叫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一次次努力却再三地经历失败后,就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智力低或能力差,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失败是必然的,即使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从而丧失了自信,产生“我就是不如人”的自卑感。自卑心理是厌学心理因素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基础差,学习不如别人,学习成绩不会上升的占69.82%。并且在平时玩也不愿意跟成绩好的同学一块,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没面子。调查中发现,像这类学生要占64.7%”。[4]

(2)完美心理。完美心理是指学生追求尽善尽美,过高评价自己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品质、智力和能力,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学习尖子,面对任何的微小失败或挫折,都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不断地自责。他们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有十分脆弱的盲目自尊,经受不起一分半分的“落后”,承受不了任何委曲和误解,赢得输不得,夸得骂不得。一旦通过拼命努力也做不到尽善尽美,情绪就会一落千丈,突然向自卑心理转化。

(3)从命心理。从命心理是指学生被迫听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有从命心理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用他们的话来说,“上学是受父母所逼迫的”。他们从内心里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教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4)无用心理。无用心理是指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毫无用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漠然置之的心理感受。有无用心理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是无效劳动,白白浪费青春,看到“好学生”拼命争分感到可笑,看到“差学生”徒劳学习感到可怜,看到教师“时间加汗水”感到可恨。终日无所事事,打发这种无聊的日子,只盼着早日解脱,去寻找“有用”的事干。

(5)无为心理。无为心理是指学生认为学习不学习都无所谓,反正家中有钱,衣食不愁,玩乐无忧,对学习无所作为的心理感受。有无为心理的学生图安逸,怕艰苦,懒惰成性,浑浑噩噩。成绩好坏、奖惩与否,好像都与自己无关,满不在乎。“在调查中就发现,有50%的人认为如果他经常回答问题出错,当老师又提问时,他的心理感受是无所谓。有58.78%的学生回答‘在课堂上问题回答出错了,心里会想:我不在乎’。还有17.88%的学生对是否羡慕成绩好的同学的回答是‘无所谓’,19.6%的学生对是否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的回答也是‘无所谓’”。[4]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过分依赖他人,自己不愿做出努力的心理感受。有依赖心理的学生怕动脑筋,怕花工夫,只想拣便宜,吃现成。记笔记不如发讲义,自己想不如问老师,做作业不如抄作业,总复习不如给透题。“在调查中发现,对不懂的作业,习惯自己思考、力争独立完成的学困生只占12.4%,而喜欢问别人、抄袭别人的高达81%左右;即使懂了的作业边做边对参考答案的也有56%;认为老师讲课听得懂,而实际自己经常或偶尔并不会做的占78.89%。”[4]

(7)无助心理。无助心理指学生自我评价太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是命中注定,求助无益,从而闭锁自己的心理感受。有无助心理的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悲观失望,独往独来,以严密的防御机制封闭自己,不愿接触他人,人际关系紧张,常常陷于孤立地位。他们只喜欢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命运,品尝孤独。

(8)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是指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殊学习情境产生畏惧的心理感受。有畏惧心理的学生主要是因学习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从而对学习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他们怕进课堂,怕见老师,怕被提问,怕交作业,怕参加讨论,怕举手发言,怕大小考试,怕家长询问。总之,凡是与学习有关的事他们都怕。一位有畏惧心理的学生在给教师的一封信中说:“老师,我是‘差生’,但我是位好学生,我非常的怕你,怕你的训斥,怕你的目光。”[5]

(9)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受到挫折,无力应付压力,无法向人倾诉,沉闷压抑、郁郁寡欢的心理感受。有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因为学习困难、家庭变故、同学矛盾陷于无力自拔、无从排解的境地,从而心情压抑,自我煎熬,或沉默寡言,或强颜欢笑。由于学习困难造成的抑郁心理若得不到纠正,就会发展为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就会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丢三落四。

(10)逃避心理。逃避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自认为无力改变,也不去努力改变,一逃了之的心理感受。有逃避心理的学生往往意志薄弱,怕苦怕难,浅尝辄止,缺乏韧劲。也想上进,但伸出头去试一试,碰到困难就把头缩回来,先是躲,躲不掉就逃。

(11)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将错就错,故意反抗的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有叛逆心理的学生往往是不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接受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不满意教师或家长的期望要求,不原谅教师或家长的失当做法,从而与教师或家长处处对抗,软硬不吃,以此显示自己的力量。

(12)偏激心理。偏激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处境困难,不能正确对待,反而走向极端的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状态。有偏激心理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学习成绩一败涂地而绝望,或者是因为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而恼怒,或者是因为受到误解难以消除而怀恨,或者是因为某种私欲未能满足而怨怒,等等,于是形成偏激心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消沉绝望、好走极端。有意无意地挑起事端,不犯师怒不死心,甚至会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

2.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行为表现

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其表现形式比厌学心理的诸多复杂因素要简单得多。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厌学行为的基本特征可以用“混、闹、骗、逃、弃”五个字来概括。

(1)混学。就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不好好学习,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经常无故迟到、早退,即使到校上课,也是人在教室心不在焉,不注意听讲,不记笔记,甚至不带课本。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讲小话,吃东西,递纸条,听耳机,弄小玩艺,看课外书,做小动作,收发信息,胡思乱想。课后作业经常不做不交,为了逃避批评,就去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

(2)闹学。课余故意违纪,抽烟喝酒、捉弄同学,挑起事端,乱谈“恋爱”,痴迷网吧,拉帮结伙,称兄道弟,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乱涂乱抹,破坏公物,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随口说脏话,穿着打扮变态怪异,不闹不安生,越闹越舒服。学习成绩再差也毫不在乎,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只要寻得“欢乐”、“开心”就行。

(3)骗学。说谎话为自己辩解,钻某些教师管理不严的空子,一上课就谎称别的教师找,等等,宁愿在校园里闲逛。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学习,对家长和教师两方撒谎,结果是“两头不见人”。也有的谎称身体不舒服,以逃避学习。

(4)逃学。常常无故旷课,或以各种借口请假不上学,而且逃学还要邀约伙伴。严重的甚至会以死相逼不肯上学。

(5)弃学。由间断逃学发展到连续逃学,再发展到长期逃学,最终彻底离开学校,放弃学习,流落社会。

二、隐性辍学学生的“缺学”表现

“缺学”是学生隐性辍学的次要表现形式,“缺学”是一种由外力施加给学生,而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不完整学习的隐性辍学状况。“缺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并不厌学,但得到的是有不同程度缺失的教育,从而造成人在学校但不能完成规定课程(或教育方案)。因此,“缺学”是一种被动性隐性辍学。“缺学”的学生在学习条件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会向厌学方向转化,产生厌学心理,发生厌学行为,由被动性隐性辍学转化为主动性隐性辍学。

有隐性辍学学生“缺学”现象的学校基本上是农村初中,造成“缺学”的外力是学习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贫乏,从而造成课时不足、科目缺失、内容短少、质量低下等“缺学”表现。

1. 缺应开课时。

由于农村初中教师总体数量不足,有编无人或缺编缺人,“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学生的中小学教育,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2003年,我国农村普通中学教师达164.66万人,生师比为20.01:1,而全国的平均初中生师比为18.94:1,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倘若将前者与城市初中的生师比相比(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80:1),其差距就更大了”。[6]在加重现有教师负担也解决不了问题时,一些学校只好减少总课时。教师数量不足必然导致应开课时不足,学生就必然要缺课。有研究表明,“‘所在班学生人数’和‘每个教师平均学生数’估计结果表明,学校师资不足容易导致更高的失学风险,并且二者的效应强度大致相等”。[7]

2. 缺应学科目。

由于农村中学中的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缺少非文化课的专业教师,特别是初中学段的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十分短缺,在部分较贫困的地区,甚至连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都很难配备专业教师,所以学校只好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是干脆免设这些科目。兼任的专业教师很难保证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学生上课跟缺课没有多大区别,至于不开设这些科目的,则完全就是缺课了。

3. 缺应学内容。

许多农村中学没有达标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很低;没有音乐教室,没有体育器材,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块简陋的操场;信息技术课没有计算机教室,仅靠一台办公用机作演示教学。在如此贫乏的教学设备条件下,即使有专业教师能开设这些科目,他也不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就有相当程度的缺失了。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学校设施不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8]

4. 缺应达质量

在农村初中,教师原始学历达标率还很低,“目前农村初

当前聋校语音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朱金娥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摘要:当前,我国聋校相比其他普通学校在教学规模、教学条件、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语音室缺乏、落后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当前聋校语音室建设和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粗浅地阐述对聋校语音室构建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聋校语音室构建

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为我们在教学方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国聋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学过程模式,从而改变教学思路,使得聋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聋校语言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想法。

一、当前聋校运用语音室进行教学的现状

(一)语音室的使用问题

1.一部分学校没有语音室。

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教育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特别是在特殊教育这个领域更是明显。欠发达地区的聋校在资金上严重不足,别说是数字化语音室的建设,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模拟语音室的建设也是一种妄想和奢侈。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资金的严重不足,在语言教学方面仍然采用“嘴巴+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远远达不到聋生对语言学习的需求。

2.一部分学校有,但不能用。

在一部分聋校中好几年前就有了模拟语音室,建成的语音室为什么闲置不用呢?我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方面看,教师本身还是不太习惯用,刚建成的时候赶着新鲜、好奇用几次,后来还是回到原来的“口手”讲解的课堂教学中;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模拟语音室系统稳定性较差,音质不理想,交互性不强,用不用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干脆不用。

中教师中有很多民转公的教师以及中师毕业生,这类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接受完全的大专或本科的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湖北省罗田县曾对4个乡镇24所中小学的478名教师进行了抽查。职前学历达标的教师,小学占22.1%,初中占25.1%。经过学历补偿教育,初中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7.1%。478名受调查教师中初中教师占320名,而其中职后取得合格学历的初中教师占到175人,超过半数。所以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真正学历结构还是偏低,正规院校毕业的大专生只占少数”。[6]教师素质偏低必然导致教学目的难以真正达到,学生上课的质量必然要有缺失。

有研究表明,“班主任学历的提高对于降低孩子失学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初中及以下的学历,班主任学历‘本科及以上’可以使失学危险降低90%,‘高中、大专’可以降低失学风险70%”。[7]因此可见,缺乏合格师资,必然要造成隐性辍学的质量性“缺学”。

3.有些学校有,但用不好。

在一部分学校中具有非常好的数字化语音室,可是利用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语音室构建的时候结构过于复杂,过于专业,任课教师在这些设备的操作上没有正式的培训,对这些设备功能的认识不够,只有在负责和管理语音室教师的陪同下才能顺利上课。专门负责语音室的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天天辅助全校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最后导致语音室的闲置和浪费。

(二)语音室的建设问题

1.片面建设。

语音室主要分为模拟语音室和数字化语音室两大类,从功能上说,数字化语音教室占优,从价格上看,模拟语音教室价格更便宜。语音教室是当今语言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从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看,数字化语言室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一种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有些聋校为了建成高档数字化语音室而大量筹措资金,但是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结果使得语音室的构建一拖再拖。模拟语音室不想建,数字化语音室想建,但建不起,几年过去了学校还是没有供学生使用的语音室。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考虑到自己学校其他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建成的数字化语音室,由于校园网没有建成,从而造成了语音室的功能利用不完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浪费建设。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配备有计算机教室,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多媒体网络教室,而在语言教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投入不足,要么根本没有,要么数量和质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有些聋校没有考虑和认识清楚当前语音室的发展趋势和功能,盲目安装模拟语音室,但是模拟语音室故障率高,设备淘汰过快,维护麻烦,让很多学校束手无策。刚刚花费了资金建成的语音室,由于网络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能兼容其他设备而在短时间内被淘汰。还有一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机房等,额外建设了数字化语音室,没有考虑建设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机房、多媒体语音室于一体

摘要:隐性辍学学生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厌学和“缺学”。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缺学”是学生隐性辍学的次要表现形式,“缺学”是一种由外力施加给学生,而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不完整学习的隐性辍学状况。

关键词:隐性辍学,表现形式,厌学,“缺学”

参考文献

[1]徐能义等.包头市1460名中学生厌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03.P184.

[2]王冠军等.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2005.03P136.

[3]严行方.厌学一定有对策[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1.

[4]黄永平等.城市普通初中学困生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1.P91-92.

[5]马静丽.心中无差生.网络文章.

[6]涂晨光.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看中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科教文汇(下半月刊),2007.02.P33.

[7]高梦滔等.教育质量与西部农村孩子辍学率:云南省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7.04.P期.

隐性结构 篇7

那么,区域材料的隐性指导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发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引发幼儿自由交往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和材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碰撞和变化,材料隐含着很多教育因素,促进幼儿相互之间自主交往。

在以“蚂蚁”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大胆地创编“蚂蚁的故事”,我设计了这样的区域材料:蚂蚁的“家”。“家”中的道路四通八达,迷雾重重。“蚂蚁家”周围被我放置了一些糖果、米粒、饼干屑、花瓣、毛线球,还有一个自制的“鸟窝”。游戏中,幼儿被这样的材料一下子给吸引住了,围着“蚂蚁的家”叽叽喳喳谈论开了,对“鸟窝”尤其感兴趣,请听一听幼儿由“鸟窝”引发的交流:

幼儿A指着“鸟窝”上的蚂蚁自言自语道:“蚂蚁爬呀爬,爬到鸟窝上,他想把鸟窝拖回家。”

幼儿B拿着一块七巧板走过来:“我也要玩这个游戏。”

“好啊,你编个故事给我听,好吗?”幼儿A拍着手说。

幼儿B爽快地说:“好啊。我的故事是世界上最好听的。一天,一只蚂蚁出来散步。他看见了一个鸟窝,就问:‘你是小鸟的家吗?’鸟窝不理他。他又问:‘你是小鸟的家吗?’”

“哈哈哈哈,”幼儿A笑着说:“鸟窝是不会说话的。他不会回答你的。”

幼儿B:“哎呀,是假的嘛假的嘛……”幼儿B继续说:“鸟窝回答:‘是的,我是小鸟的家。可是,小鸟飞走了,我没有朋友了。’蚂蚁开心地说:‘那我做你的朋友吧。’鸟窝开心地笑了起

这些材料所引发的幼儿之间的交流实在是太多、太精彩了,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关于毛线球引发的幼儿之间的讨论:

“××,你看这只蚂蚁,好像是个小懒虫哦!”幼儿C指着毛线球上自己的手工作品———由蚕豆和火柴做成的“蚂蚁”,对幼儿D说。

“是啊……哦,他好像发现了一个秘密。嗯,是的。”幼儿D若有所思。

“什么秘密呀?你快说。”幼儿C迫不及待了,催着幼儿D快快说。

“你看,它发现了这个毛线是软软的,可以拿回家去。给他们的宝宝做被子。”幼儿D若有所思地说。

“嗯,是的。它还可以给它的宝宝织一件漂亮的毛衣呢。”幼儿C笑着回答。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不同的幼儿交往,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口语能力大大增强。

二、启发幼儿自我验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和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和谐而亲密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除了老师指导外,材料几乎成了幼儿的第二位老师,帮助幼儿检验自己。

“找正确的字”旁边挂有幼儿喜欢的分享阅读的小书,而这些字都来自幼儿熟悉的小书中。当幼儿完成这一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取阅一本小书,进行验证或参考,提高活动质量。

在《小蚂蚁》读本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带“提手”旁的字的意义,我们设计了书中带“提手”旁的字卡,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将字卡和其中蚂蚁的动作进行匹配。为了验证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我们在读本(大书)每一页带有“提手”旁的文字下面都画上一个小小的红点,这样,幼儿就可以随时验证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了。

三、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在有众多幼儿的班级中,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游戏情况,那么如何把教师从不停地来回走动、指导中解放出来,更好地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呢?我们把“指导”转移到了材料上。

在“描红”字卡上,有一些箭头和数字,指导幼儿可以怎么描和按什么顺序描红;“拼图”板下方的照片可以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活动,当然,照片只是给需要的幼儿进行参考而已。

此外,智力区的带有不同“★”的迷宫、拼图等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挑战。在这里,所有幼儿都可以获得成就感。而这些都是材料在积极引导着幼儿不断学习。

四、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在各个区域的墙上,都设置了区域指示牌,它们是“沉默的提醒者”,告诉幼儿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几个人同时游戏,可以怎么玩,作品如何展示……

如“阅读区”,墙角有幼儿亲自设计、绘画的“安静”标志:两个小朋友在看书,一只小鸟则安静地停留在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肩膀上。这在提醒幼儿,在“阅读区”活动要保持安静,否则,你就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而和“阅读区”相邻的是“设计象形文字———叶”,幼儿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在绿色的叶子链条上,叶子链条“指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展示。幼儿在一个具有情境的环境和材料中了解、熟悉了活动的规则。

在“写生区”,写生板的数量就暗示着可以有几个幼儿来这里写生。同样的,写生纸上的五官图可以指导幼儿多感官、多通道地感知不同植物的特性。

生活区的夹豆子游戏中,安全是时时刻刻记在幼儿心中的。在放置豆子的盒子上,有幼儿讨论关于夹豆子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如:豆子掉到地上怎么捡?如何取放材料?我们用图文形式展示出来,随时提醒幼儿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区域活动材料的隐性指导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材料的隐性指导让幼儿演出符合他们能力和水平,甚至超过原有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剧。在以后的区域活动指导中,我们要投放更多的具有隐性指导功能的材料,通过材料的隐性指导,让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实现主动思考,并尝试主动解决问题,积累各种经验,进而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和谐发展。

摘要: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 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材料, 引起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主动探索的愿望?在区域活动中, 区域材料对促进区域游戏发生, 促进幼儿发展到底有哪些隐性的指导价值呢?通过实践, 作者发现理想的区域材料含有这样的隐性指导功能:能引发幼儿自由交往;能启发幼儿自我验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隐性采访应有度 篇8

一、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公共利益原则

世界各国对于隐性采访是否违法的判断, 大多以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为衡量标准。公共利益原则一般认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 其针对的, 必须是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 采用隐性采访手段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第三, 已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授权。

2. 公正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若干证据规定》第86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隐性采访通过假扮身份、采访过程中的“诱导”活动, 故意设置“陷阱”, 让被采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陷阱”里跳, 露出原形。证据的收集过程合法性令人质疑。在隐性采访中, 采访者应当以观察者或普通人的身份介入, 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 不能主观地去干涉事件的发展, 影响其进程和结果。应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事件, 尊重被采访者的正当要求和权利, 不能侵害其合法权益, 对涉及的当事各方要平等视之。

3. 被动介入原则

在隐性采访中, 采访者的目的是采集新闻事实, 而不是收集犯罪的证据。采访者是该事件的观察者、记录者, 而不是事件的制造者或引导者。因而, 隐性采访中, 采访者应当被动地介入到事件当中, 而不能主动地诱导对方, 引发或制造所谓的“新闻”。

二、加强隐性采访相关立法

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迅速, 但对隐性采访尚无专门法律条文来规范。法院在审理隐性采访侵权案件中的法律依据只有宪法第38条、第51条规定及民法第101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这些规定应用在隐性采访案件的处理中显得过于空泛, 可操作性不强, 而且不能进入诉讼程序, 不能代替普通立法的法律基础。为了媒体市场的良性发展, 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 规定媒体和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隐性采访, 以保障媒体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三、隐性采访时度的掌握

1. 进行隐性采访时采用的工具应合法。《刑法》第283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 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两年以上徒刑, 拘役或管制。”隐性采访使用的工具是有限制的, 打破这个限制将受到法律制裁。

2. 采访时伪装的身份应合法。采访中, 记者为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往往以替代身份进行隐性采访, 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访者可以假扮任何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 采访者不能扮演以下两类人: (1) 具有法定化身份和特定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采访者不能冒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官员、警察等具有特种权力或特殊身份的角色进行隐性采访, 否则极易涉及招摇撞骗罪等法律问题。 (2) 违法犯罪者。隐性采访者在针对社会的阴暗面或违反社会公德的人或事进行采访时, 不能装扮成违法犯罪之徒。为了策划新闻而自导自演的隐性采访, 既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又扰乱了社会秩序。

2003年10月, 某省级电视媒体播出题为《公关先生》、《陪聊小姐》的系列报道, 展示这些人员性交易的过程, 由记者伪装的“嫖娼者”面部被打了马赛克, 其他如性内容的交谈、性挑逗的细节、卖淫妇女脱衣服的镜头, 一览无遗。

笔者认为, 这里, 记者已经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更多的是一个参与者, 有明显的违法嫌疑, 存在引诱他人违法 (甚至犯罪) 的行为, 我国法律从来没有赋予新闻记者这种法外特权。尽管记者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法律在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或犯罪时, 并不是以他的出发点为依据。尽管新闻记者引诱他人违法是为了曝光社会的丑恶现象, 但这种采访手段值得质疑。

隐性采访的规范 篇9

(一) 使用暗访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记者没有特权, 记者也不能违法, 即便动机是为了曝光和查处违法行为, 其暗访手段和过程也不能违法。

有的记者在暗访过程自觉不自觉地实施了违法行为, 比如, 记者暗访妓院, 可以扮作嫖客, 进入妓院去观察、谈价钱等, 但不能嫖娼, 实施了嫖娼行为就是违法;记者和捕杀野生动物的山民一起, 暗访他们捕杀野生动物的情况, 记者可以一起观察、了解, 但记者不能参与捕杀;记者暗访盗墓团伙, 记者可以扮作买家和他们周旋, 甚至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到盗墓现场, 但记者决不能参与盗墓, 包括给盗墓者出主意, 哪怕是为了获得盗墓者的犯罪证据、为了打击盗墓者, 记者也不能参与盗墓, 否则记者就成了盗墓贼了。

2001年, 记者接到举报, 重庆市主城区一男子背着妻子和另一女人鬼混, 举报人提供, 当天晚上, 该男子要和另一女子在自己家里过夜, 记者随即和当地派出所民警一起当晚敲开该男子的门, 把两个正在床上的男女抓个正着, 并于次日见报。后一位法学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被举报方的住宅属私人空间, 未经主人允许不得擅自进入, 同时, 该男子和另一个女人过夜也属个人感情, 两者都属个人隐私, 媒体擅自进入其住宅调查并曝光, 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当然, 如果举报人就是该男子的妻子, 记者和警察是受她的邀请而进入的, 记者的行为就不构成违法。

此外, 记者在暗访中还不能侵犯暗访对象的商业秘密, 不能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二) 暗访尽可能在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情况下进行。

有的暗访手段的过程, 不违法也不侵权, 但违背了伦理道德, 一样为新闻从业人员所不取。

一位记者在暗访结束后, 正面采访被暗访公司的负责人, 为了从对方口中套出自己需要的材料, 记者向对方许诺, 你把情况都说出来, 我就不曝你的光, 对方信以为真, 把该公司的情况全说了, 没想次日报纸把全部内容都给登出来了, 这位记者的做法虽然没有违法, 但是不道德的;又比如, 记者在暗访结束后, 正面采访暗访对象时, 告诉对方, 是你的竞争对手“某某某”举报了你, 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有的题材, 虽然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但如果从报道产生的社会效果来看, 不能对大多数人或当事人 (批评对象除外) 产生好的后果, 最好别去调查报道;记者不能只为了自己做报道, 不顾报道对象的感受和死活。一位记者报道重庆万州一家公司里一位工人的不平遭遇, 报道出来后, 非但问题得不到解决, 该公司更以各种借口“整”这个工人, 这样的报道反而给当事人惹祸, 所以记者在采访调查前要权衡一下, 否则就要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暗访记者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诸如:客观公正、态度中立、不偏不倚, 不帮一方整一方;采访中不挑拨离间, 不揭人隐私;不能为了获取一方的材料而攻击另一方;报道中不添枝加叶, 不炒作, 不渲染容易引起负面效应的细节, 如淫秽的场面、做假货的方法等。

暗访就是以“欺骗”的手段获取材料, 记者隐匿真实身份, 假冒另外的社会角色是一种欺骗, 记者佯称购买什么产品也是一种欺骗, 记者明明是这样的采访意图, 却谎称是那样的采访意图, 还是一种欺骗。不少国家的新闻道德准则明确规定:新闻工作者不得使用不诚实的手段来获取信息。那么, 就暗访这种“欺骗”的调查方式本身, 是否有违诚实原则, 是否违背道德规范?通常的观点认为, 记者的这种“欺骗”是为了获取真实的材料, 撒谎是为了更好地说真话, 其动机是为了揭露丑恶、伸张正义, 是为了公众利益, 而不是为一己之私, 所以, 这种“小欺骗”没有违背社会道德的, 是不应受到谴责的。

在此问题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 暗访记者应有的底线意识:

第一, 法律底线。任何暗访行动都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界限, 揭露犯罪不等于可以“参与”犯罪, 你“参与”了, 你也就犯了罪。大多数罪名的犯罪构成并不取决于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很多记者的暗访做得很好, 他们只是在暗处观察, 并没有推动事情的发展, 照样揭露了阴暗面, 掌握了证据。

第二, 职业底线。要尊重客观发生的事实, 而非人为事实, 即看事情是自然出现的还是你导演的。比如说, 提供需求、参与对方的行为, 人家已经不贩毒了, 你还出高价利诱, 这就是人为导演的。

第三, 新闻工作者手段与目的要统一。你揭露了阴暗面, 如果用了很不光彩的手段, 会给受众巨大的暗示, 即用这种手段获取信息是可以的, 记者是有特权的等。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媒体自身的自律都是不利的。

二、暗访的程序

使用暗访手段, 需经过组织程序批准。每一次暗访前, 需将暗访的选题和记者的去向, 报社领导通过和批准, 方能实施。在特殊情况下, 还应报相关执法部门同意或知晓。

使用暗访手段, 不宜参与和介入太深, 否则有时就难以说清, 不能自拔。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报社的一个名记者的妻子是贩毒团伙的一个重要成员, 当这名记者得知后, 很震惊, 并劝妻子向警方自首。他的妻子表示同意, 并要求该记者先去这个团伙卧底, 待获取了该贩毒团伙的所有真相后再去自首和举报。这名记者不知是计, 在报社不知晓的情况下, 在妻子的帮助下打入这个贩毒团伙内部, 并和该团伙成员一起参与其贩毒, 且时间长达数月。当他向妻子提出去警方报案时, 妻子告诉他, 现在你已参与了贩毒活动, 你的贩毒金额足以判死罪了, 你已经是贩毒团伙成员, 有谁能证明你是去卧底, 而不是贩毒呢?有谁能证明你的清白呢?你就安心跟着我们干吧。这时, 这名记者才如梦初醒, 原来妻子是想借此把他拉下水。如今, 悔之晚矣。他经过思考再三, 到了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和举报, 结果夫妻双双获刑。

以下是笔者根据国内学者关于隐性采访的论述和自己的暗访实践, 初拟的一个记者暗访调查的程序:

(一) 记者使用暗访这种手段, 应通过主管领导许可, 在特殊情况下, 还应报相关执法部门同意或知晓;记者在获得某一个暗访题材后, 应先向主管领导汇报、获得其批准后方能进行;记者领取和使用暗访设备, 应通过主管领导批准。

(二) 记者在暗访调查中, 应把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联络方式, 告知主管领导, 如有意外, 主管领导可及时获知, 以保证暗访记者的安全。

(三) 记者在采访中, 在方便的情况下, 应把自己的调查进展告诉主管领导, 在调查结束 (不管是否有调查结果) 回来前, 应向主管领导汇报, 待获得批准后, 方可回来, 如主管领导认为有再度采访或深入采访之必要, 记者应按其要求再度采访。

(四) 记者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 最好是只向一名主管领导汇报, 即单线联系, 以保证暗访调查的秘密性, 以保证其顺利进行。

(五) 记者的调查, 应本着三方见面的原则, 即暗访对象、被批评方和执法部门三方见面后, 做到调查深入扎实, 事实客观真实。

三、暗访调查的记者规范

(一) 记者的调查, 应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 既不能帮着投诉方“整”被批评方, 也不能袒护被批评方。

(二) 记者在采访前后, 既不能接受投诉方的吃请和勾兑, 也不能接受被批评方的吃请和勾兑。

(三) 记者在调查现场或查处现场, 有对暗访对象和执法部门进行监督的权利, 记者行使这些权利, 应在记者的权限范围内进行, 不能超越记者的权限, 更不能干预和影响职能部门或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和工作。

(四) 记者不能向报社隐瞒采访事实, 不能够明明采访到了新闻事实, 却向主管领导汇报没有采访到, 不能隐瞒重要的新闻事实, 只汇报不重要的新闻事实。记者在写稿中, 不能将重要事实隐匿不写。

(五) 记者在采访中, 不能有违纪、违规或违法行为。如不能通风报信, 不能借采访之机收受、索要或敲诈财物。

四、暗访报道应推行“阳光作业”

记者的暗访是隐性的、秘密的, 而对暗访报道的管理却应是阳光的;推行“阳光作业”, 意在使暗访调查过程及后期处理规范操作, 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其内容和方式如下:

(一) 内容

1.线索来源及处理公开;2.稿件采写过程及处理公开;3.业务探讨公开。

(二) 方式

在报社的公开张贴栏上开设“阳光作业区”, 将线索、发稿等情况公开, “阳光作业区”可分线索公开区域、发稿公开区域、业务交流区等。

1.线索公开区。包括线索来源和线索处理的公开, 原则上一个月公布上墙一次, 张贴一个月。线索来源情况包括:来自新闻中心线索、栏目线索、记者自找线索、策划线索;线索处理情况:无效线索条数 (联系不上的、不愿意配合的、难于取证的、新闻价值不大的、明文规定不能采访的等) ;采访后没有结果不能成稿的线索;采访成稿的有效线索。此情况可设计一个表格, 一目了然。

2.发稿公开区。该区内主要就记者采写的稿件及编辑编发的稿件进行业务探讨和交流, 让记者更好地领会编辑思想和意图, 以获得提高 (让记者明白编辑为何要这样改, 为什么这样修改后稿件更好看) , 也让编辑了解记者及策划者的意图和思想;编辑对记者写稿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记者对编辑编稿提出不同看法和建议。让采访和编辑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业务交流的氛围, 使新闻做得更好。

该区内, 每天将记者发的原稿张贴, 将登出的报道张贴, 以作对比, 如未发, 则留空白, 说明未发的原因;每月将记者交到部门的稿件数、部门交到编辑的稿件数及见报的稿件数列表;将每月提供稿件数、压稿数、发稿数列表, 未发的稿件在哪个环节未发, 原因是什么作特别说明。

3.业务交流区。该区内进行业务探讨, 包括题材发现及处理, 稿件写作及处理等, 报社采编人员参与探讨。

五、做暗访要会打“擦边球”

(一) 暗访和舆论监督的限制和空间不是绝对的, 有的题材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做舆论监督报道。比如, 涉及宗教问题不能做批评报道, 但如果是一个寺庙里, 有假和尚欺骗善男信女, 这个舆论监督的目的, 是帮助佛教清理门户, 在稿件送到民宗委审查通过的情况下, 也可以做。

这里面的一个大体原则是, 涉及宗教或军队等, 本身有问题的不能报道, 但涉及别人冒用宗教的名义或军队的名义进行欺诈活动的, 一般就能曝光, 因为, 这样曝光, 是有助于宗教或军队工作。比如, 假冒少林寺和尚在街头演出, 骗取钱财;比如, 假和尚在寺庙里算命骗钱;假冒部队军人招兵等。但要注意, 这样的批评稿件, 应送宗教或军队的相关部门审稿, 通过后才可见报。

(二) 有的批评对象, 明知道它有违法行为, 或是个骗局, 记者也有确凿的事实证明其违法行为, 但执法部门并未下结论, 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文字的处理做客观报道。此报道, 最好先请律师把关。

这类报道的方法是, 只摆事实, 不下结论, 貌似客观中性 (表面上没有倾向性和观点, 实际上带有倾向性和观点) , 这样批评对象看到这样的报道也无可奈何。

比如, 记者曾采写的《拟黑多刺蚁悄悄爬进山城来》一文, 记者暗访了各方面, 明知是个骗局, 但执法部门没有结论。这时, 仍然通过客观的报道, 叙述事实, 不下结论, 报道仍然见了报, 促成了职能部门查处。

(三) 对有的报道禁区, 采取不提禁区回避禁区, 只做事实报道的方法, 也可以报道。如, 在部队区域里的地下黑工厂, 因涉及部队不能报道, 但在报道中, 媒体不提部队, 一般是可以报道的。

(四) 记者在采访中, 一些行业或职能部门, 向媒体提出该批评稿件不能见报时, 媒体是否采纳?是一概不采纳呢, 还是全部都采纳呢?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 有的采纳, 有的不采纳。其原则是, 看是否有利于 (帮助和促进) 行业或部门的总体工作。

因此, 打擦边球, 要把握好:第一, 最好能通过该事件的主管部门同意并通过;第二, 最好能通过律师把关;第三, 采取客观公允摆事实的方式来报道, 媒体不下结论。

判断一个题材能否做暗访和舆论监督的总原则, 是看其报道后的社会效果, 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是否会引发大的乱子) , 是否有利于 (帮助和促进) 行业和部门的总体工作, 是否有利于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附:中国著名法学家张新宝对公民隐私范畴的划分

1. 公民有保有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 (尤其是性器官) 的秘密, 未经其许可, 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2. 公民的个人活动, 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 但依法监视居住的除外。

3. 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干扰。

4. 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5. 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 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 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被刺探或公开, 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7. 公民的社会关系, 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8. 公民的档案材料, 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 公民不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如失恋、被强奸、患病等, 不得收集或公开。

10. 公民其他的纯属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 不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和利用。

关于隐私权, 法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张新宝对隐私权的定义是这样的: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住宅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参考文献

你有“隐性饥饿”吗? 篇10

“隐性饥饿”是何志谦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名词,是对中国人现有营养状况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每顿饭虽然都吃饱了,但实际摄入的养分不足,还没到下一次用餐时肚子就又饿了”。一个成年男子每天需要1.6毫克左右的维生素B1,也就是说需要吃100克燕麦、50克猪肝以及150克瘦猪肉才能达到,如果没有,那么就表示有维生素B1的“隐性饥饿”。

产生“隐性饥饿”的原因:

1.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动物性食物及脂肪摄入过高,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维生素A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

2.体力活动较少。容易产生肥胖,间接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隐性饥饿”与慢性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的话,眼睛容易疲倦、干涩;维生素B1摄入不足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焦躁易怒以及记忆力衰退的情况;长期轻度缺乏维生素C还可能种下心脏病及癌症的隐患。

因此,在中国人总体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常规饮食之外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实属必要。

【隐性结构】推荐阅读:

隐性功能10-15

隐性缺失05-20

隐性分层05-22

隐性影响06-14

隐性07-09

隐性课堂08-11

隐性课程08-17

隐性服务08-20

隐性因素08-30

隐性环境10-10

上一篇:连续染整设备下一篇:会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