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功能(精选8篇)
隐性功能 篇1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开启了另一扇门。幼儿喜欢在活动区中游戏和学习。近来,我们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尝试从材料隐性指导的有效性入手研究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效果。我们尝试运用环境、照片、标示图等提示法,引导幼儿与材料主动互动,使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发展。活动中,幼儿可按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通过个别活动,积累个体经验。这样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发展的条件。其中活动环境与材料的提供是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有着独特的优势与良性功能,是属于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所进行的,非直接指导方式之一。教师不用直接的语言、动作等介入幼儿活动,通过材料与幼儿进行“无声的对话”,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自主的空间,满足了幼儿各自所需的不同的经验、兴趣等,更易被幼儿接受,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指导功能。
那么,区域材料的隐性指导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发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引发幼儿自由交往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和材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碰撞和变化,材料隐含着很多教育因素,促进幼儿相互之间自主交往。
在以“蚂蚁”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大胆地创编“蚂蚁的故事”,我设计了这样的区域材料:蚂蚁的“家”。“家”中的道路四通八达,迷雾重重。“蚂蚁家”周围被我放置了一些糖果、米粒、饼干屑、花瓣、毛线球,还有一个自制的“鸟窝”。游戏中,幼儿被这样的材料一下子给吸引住了,围着“蚂蚁的家”叽叽喳喳谈论开了,对“鸟窝”尤其感兴趣,请听一听幼儿由“鸟窝”引发的交流:
幼儿A指着“鸟窝”上的蚂蚁自言自语道:“蚂蚁爬呀爬,爬到鸟窝上,他想把鸟窝拖回家。”
幼儿B拿着一块七巧板走过来:“我也要玩这个游戏。”
“好啊,你编个故事给我听,好吗?”幼儿A拍着手说。
幼儿B爽快地说:“好啊。我的故事是世界上最好听的。一天,一只蚂蚁出来散步。他看见了一个鸟窝,就问:‘你是小鸟的家吗?’鸟窝不理他。他又问:‘你是小鸟的家吗?’”
“哈哈哈哈,”幼儿A笑着说:“鸟窝是不会说话的。他不会回答你的。”
幼儿B:“哎呀,是假的嘛假的嘛……”幼儿B继续说:“鸟窝回答:‘是的,我是小鸟的家。可是,小鸟飞走了,我没有朋友了。’蚂蚁开心地说:‘那我做你的朋友吧。’鸟窝开心地笑了起
这些材料所引发的幼儿之间的交流实在是太多、太精彩了,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关于毛线球引发的幼儿之间的讨论:
“××,你看这只蚂蚁,好像是个小懒虫哦!”幼儿C指着毛线球上自己的手工作品———由蚕豆和火柴做成的“蚂蚁”,对幼儿D说。
“是啊……哦,他好像发现了一个秘密。嗯,是的。”幼儿D若有所思。
“什么秘密呀?你快说。”幼儿C迫不及待了,催着幼儿D快快说。
“你看,它发现了这个毛线是软软的,可以拿回家去。给他们的宝宝做被子。”幼儿D若有所思地说。
“嗯,是的。它还可以给它的宝宝织一件漂亮的毛衣呢。”幼儿C笑着回答。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不同的幼儿交往,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口语能力大大增强。
二、启发幼儿自我验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和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和谐而亲密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除了老师指导外,材料几乎成了幼儿的第二位老师,帮助幼儿检验自己。
“找正确的字”旁边挂有幼儿喜欢的分享阅读的小书,而这些字都来自幼儿熟悉的小书中。当幼儿完成这一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取阅一本小书,进行验证或参考,提高活动质量。
在《小蚂蚁》读本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带“提手”旁的字的意义,我们设计了书中带“提手”旁的字卡,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将字卡和其中蚂蚁的动作进行匹配。为了验证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我们在读本(大书)每一页带有“提手”旁的文字下面都画上一个小小的红点,这样,幼儿就可以随时验证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了。
三、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在有众多幼儿的班级中,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游戏情况,那么如何把教师从不停地来回走动、指导中解放出来,更好地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呢?我们把“指导”转移到了材料上。
在“描红”字卡上,有一些箭头和数字,指导幼儿可以怎么描和按什么顺序描红;“拼图”板下方的照片可以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活动,当然,照片只是给需要的幼儿进行参考而已。
此外,智力区的带有不同“★”的迷宫、拼图等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挑战。在这里,所有幼儿都可以获得成就感。而这些都是材料在积极引导着幼儿不断学习。
四、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在各个区域的墙上,都设置了区域指示牌,它们是“沉默的提醒者”,告诉幼儿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几个人同时游戏,可以怎么玩,作品如何展示……
如“阅读区”,墙角有幼儿亲自设计、绘画的“安静”标志:两个小朋友在看书,一只小鸟则安静地停留在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肩膀上。这在提醒幼儿,在“阅读区”活动要保持安静,否则,你就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而和“阅读区”相邻的是“设计象形文字———叶”,幼儿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在绿色的叶子链条上,叶子链条“指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展示。幼儿在一个具有情境的环境和材料中了解、熟悉了活动的规则。
在“写生区”,写生板的数量就暗示着可以有几个幼儿来这里写生。同样的,写生纸上的五官图可以指导幼儿多感官、多通道地感知不同植物的特性。
生活区的夹豆子游戏中,安全是时时刻刻记在幼儿心中的。在放置豆子的盒子上,有幼儿讨论关于夹豆子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如:豆子掉到地上怎么捡?如何取放材料?我们用图文形式展示出来,随时提醒幼儿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区域活动材料的隐性指导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材料的隐性指导让幼儿演出符合他们能力和水平,甚至超过原有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剧。在以后的区域活动指导中,我们要投放更多的具有隐性指导功能的材料,通过材料的隐性指导,让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实现主动思考,并尝试主动解决问题,积累各种经验,进而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和谐发展。
摘要: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 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材料, 引起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主动探索的愿望?在区域活动中, 区域材料对促进区域游戏发生, 促进幼儿发展到底有哪些隐性的指导价值呢?通过实践, 作者发现理想的区域材料含有这样的隐性指导功能:能引发幼儿自由交往;能启发幼儿自我验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隐性指导功能
隐性功能 篇2
关键词: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54-03
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们以一定的符码系统(包括语言、公式、图表等)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由于其方便传递、容易交流等特点而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隐性知识则因难以精确表达、表述而往往被忽视。然而,隐性知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的终极能力,是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的关键。亦即,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潜在价值。那么,隐性知识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拟探究之。
一、隐性知识概述
1.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首先提出隐性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心灵的隐性(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隐性知识是自足的,隐性维度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1]。
我们认为中学物理隐性知识是根植于物理知识内部,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蕴含在学生头脑中以物理理解能力为核心,在行为和实践中显现出来的知识。
2.物理隐性知识的特征。
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加工结果,其发生、发展源自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具体而言,中学物理隐性知识的特征有:①缄默性。是个人内部认知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难以用语言、文字、科学法则描述和界定,“知而不能言者众”;②情境性。其获得与一定的“物理情境”相关,是对这一情境的直觉或把握;③无意识性。是一种无意识认知能力,如难以表达的物理解题技巧、经验,分析物理问题时所具有的洞察力、感悟等;④高效性。以自动化的方式在下意识层面形成,不受主观意志控制,外显提取加工过程不受心理资源的限制,可在瞬间完成超大容量信息的检索和提取;⑤实践性。往往通过实践获得,在行动中生成。
二、隐性知识对物理学习的功能
从内涵和特征可见,内隐认知具有无尽的潜力。我国学者王德禄认为,外显知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浮出海面,而内隐知识则是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托起整个冰山。内隐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外显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2]。物理隐性知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身处其中的学生,我们认为,它对物理学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高物理显性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物理学蕴含大量显性知识,它主要指教材上所呈现的知识,包括物理概念、规律、实验以及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结论、推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等。显性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够理解、解释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学科、生活或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形成一定结构,使技能合成能力。
在实践基础上,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品质,将自身的认知习惯、意志品质等隐性知识介入到显性知识学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领悟,从而促进显性知识的顺利吸收,提高对显性知识的理解、控制与应用。
2.优化物理学习过程与方法。
物理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涉及许多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如理想模型法、类比法、等效法、实验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确知识获得的经过、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各个阶段相应选取何种具体做法,唯此,学习活动方显理想效果。
在显性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中形成“学中做”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做中学”的发展性学习能力,最后达到“反思调控”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并用此隐性能力指导整个学习活动,实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有效反馈和最优化。
3.促进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由此所产生的态度、行为和价值取向。物理学习中蕴含大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材,如强烈的求知欲、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物理的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社会的看法和态度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无形的潜在隐含的东西,但却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所必需的,有了这种体验,学生的学习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学生才能学会学习。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心理状态,并用优良的品质去调控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整合相关的能力并形成综合素质,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理性化并升华。
三、隐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显性知识隐性化。
物理隐性知识可以对显性知识起到基础辅助甚至导向性的作用。物理显性知识的学习要求“学懂”、“学会”,最主要的是“会学”。把对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一种方法论的东西,即知识的理解力、解释力、控制力,甚至内化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判断能力。利用想象、思维把外界的显性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内隐知识,达到“悟”的境界。
(1)知识的内隐。
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特点。教师应抓住物理概念、规律的特点,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进行加工、思考,学会抽象、概括及科学推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身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判断,从而使物理显性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隐知识。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思维加工,
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
动”——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如当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锻炼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从而构建学生内部的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过程、方法的内隐。
过程和方法意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师生多元互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做法。物理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明晰物理知识获得的过程,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内化吸收。
众所周知,物理学的研究过程就是物理理想模型和理想过程的建立过程,其间蕴含大量的理想化方法。如理想气体、点电荷、单摆、薄透镜、汤姆逊模型等都是物理对象模型;匀速圆周运动、抛体运动、完全弹性碰撞、稳恒电流、绝热变化等都是物理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建立的共同特征即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如“理想气体”模型建立时首先给出一个框架: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然后分析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说明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的情况下,可近似视为理想气体。这样学生在内心深处就构建了一个理想气体模型:一般气体在压强比大气压不太大、温度比室温不太低的条件下,其性质非常接近理想气体,可把它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隐。
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也可以变精神。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情绪体验的感悟和价值观的升华。因此,教师应重视系统物理知识教学背后所蕴藏的思想教育,将物理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学生之心,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
物理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力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观察表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使学生认识力的物质性;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定揭示了热和机械运动的关系,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证实了电流能产生磁场等都显示了物理学各领域的相互联系性;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超过弹性限度时发生永久性形变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证;原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粒子的统一体、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一对等大反向、同生同灭的力,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物理学史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法拉第为实现“磁向电的转化”艰苦探索十余年,布鲁诺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受火刑,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开展“费城实验”……我国在战国时期《墨经》一书中就提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对重力与浮力平衡关系原理的记载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早200多年。这些事例将激励学生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热爱祖国。
2.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依附于个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其内隐性却使我们难以对它进行甄别、分享和利用,只有实现隐性知识可表达化、显性化,才能充分发挥隐性知识的理性导向作用,才能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进行剖析、调整,既实现个人隐性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智慧能力的提升,也实现对知识整体的整合和创新。
(1)内隐知识的外显。
在知识的运用和研究中,要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想象等抽象思维活动;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逻辑分析、说理和表达,还原实际问题。从而发挥认知思维能力的作用,将其隐性思维方式外显并得以修正和完善。
我们仍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学生在已有思维水平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获得自身理解的“牛顿第一定律”,但是否符合物理知识“学会”的要求,能否将内在的知识外显且很好地应用并把它转化为一种能力,教师就应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实践检验。如让学生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现象: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的原因?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降落在何处?石块为何可在冰上滑动很长时间?……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巩固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内隐过程、方法的外显。
学生在理解物理过程和方法时并不感到困难,但运用起来常常束手无策。即学生在完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上困难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尚未领会物理过程中所蕴含的理性内核,遇到问题时思绪混乱,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可将课堂重点放在过程、方法、技能等隐性知识的外显(从理解到“会用”的飞跃)过程中,让学生用物理学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建立后,学生创建了自己认识中的理想化方法,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出现错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把题目中的对象和过程简化为理想模型。由此,教师应锻炼学生将题目中隐含的物理模型还原,然后再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如我们在研究导体导电性能时,可将其导热性能等其它物理属性舍弃而单独抽取导电性能,在其电阻远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即可建立理想导体(电阻为零)模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就是利用等效代换,用合力代替分力,或用分力代替合力,从而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研究竖直放置在光滑圆弧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小幅度运动时通常把它等效为单摆模型处理。
(3)内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外显。
行为习惯作为人的行动表现,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配与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技能,训练科学方法与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科学习惯。为充分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导向与制约作用,应尽量使物理情感外显化、行动化。
基于物理的学科特点,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发现现象——科学实验——揭示规律——实验检验——再实践——再认识”的问题探索过程,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良好平台。要经常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融入自然和社会。如可把“速度与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分组、分别完成交通工具的发展史、高速工具的发展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运兵工具和运载工具的发展对战争的影响、某城市交通堵塞情况调查、汽车尾气与噪声污染、协和飞机为何退出历史舞台等小型调查报告,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然后组织讨论。
另外,充分利用物理学家的格言、事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用,他们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刻苦学习的人格魅力是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也是内隐知识外显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5~9.
[2]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25~31.
浅析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能 篇3
隐性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 对学生的知识、行为、情感、能力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的传递方式的教育;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 是正式课程以外的非计划、非预期的教育。对学生身心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隐性教育可归纳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其中, 教育环境就是“包括校园雕塑在内的各种文化景观”, 景观的解读过程, 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而对校园雕塑的解读, 其便利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在解读过程中, 学生能够领会大量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 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
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 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 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 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从而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授“鸦片战争”内容时, 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 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 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 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 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 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使学生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 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又如在复习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时, 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分别呈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弹一星、神五神六载人航天飞船、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等大量的图文资料, 充分发挥了图片的直观作用。教师运用问题探讨法等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经过欣赏—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内心体验, 自觉地接受熏陶。认识到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 增强民族自豪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科学家的自强点, 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 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一、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审美教育或者说美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使他们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从而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促进智力发展。而校园雕塑在学生的审美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雕塑通过实体的材料所构成的有感染力的造型以渐进、反复渗透的审美方式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其美育功能。作为学校来讲, 它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任务。校园雕塑作为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美然后通过实体材料将这种美进行物化的结果, 不同于平面的绘画。它更多的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直观的艺术形象, 将美凝固在空间之中, 并与周围环境共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 进而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从感知的角度讲, 其教育意义更深刻、更持久。
雕塑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生命意义积极肯定的艺术, 是人类审美理想的感情凸现, 也是人类相互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雕塑艺术的语言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的一种特殊情感语言, 它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的渠道既有具体的, 也有抽象的、象征性的, 但都是一种深入、内在、本质的艺术语言, 在优秀的雕塑艺术品面前, 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能激发人们强烈的美感, 在人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这也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
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多媒体成为历史教学的新手段, 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在教改洪流中应该大力提倡。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 只有在多媒体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历史教学才能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曹飞.浅谈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几点作用.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0) .
[2]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历史与社会:七年级 (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论素质化素描教学
秦鲭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南充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的基础是素质。素描课程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门技术训练课程。素描基础包含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要求。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建立一个以技能训练为载体、以审美选择和个性化创新性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素质化素描教学体系的构想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质教育内涵教学目的教学模式
在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的教学中, 素描和色彩一直
因此, 校园雕塑不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行为, 更是带有直接文化意味的行为对人们的精神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校园雕塑艺术总能经受历史的考验, 能产生震慑人心的精神效能。
二、道德教育功能
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重点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 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 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 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 产生共鸣, 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
首先, 校园雕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了目标, 指明了方向。因为校园雕塑都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正面形象, 这些积极向上的光辉形象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着引导作用, 能增强他们为了目标奋力拼搏的信心。其次, 校园雕塑能使学生产生对理想的追求。因为青年学生正处于逐步成熟阶段, 饱含着满腔热情, 倘若某种思想滋润到其灵魂深处, 那么就会在精神上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布满各具特色的雕塑的环境影响下, 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最后, 校园雕塑还具备激励作用。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随时都能体会到雕塑对自己的告诫, 正如当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雕塑时就想起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刻提醒我们要努力学习, 珍惜现在;当我们看到孙中山雕塑时, 就会想起他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还需努力。”……这些箴言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心, 使我们相信只要坚持, 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 校园雕塑时刻都在坚定我们的信念, 从而使我们更有信心、更有毅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去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好的校园环境能使人情绪乐观, 产生美好的憧憬, 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并能对人产生约束作用, 使之更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 这将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塑造人格、净化心灵功能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校园之所以需要雕塑是因
是两门骨干基础课程。在这两门基础课程中, 素描更被认为是基础的基础。因此, 素描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为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选目标, 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探索和研究长期是高等美术教育的热门课题。不过, 美术界长期以来对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素描技巧及其流派等研讨较多, 且成果丰硕, 而对素描教学目的、素描教学理念及其素描观念的讨论却较为少见, 高等美术教育的素描教学至今仍然普遍存在的错误倾向反映了对素描教学目的认识的误区。
素描课程之所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 是因为
为雕塑艺术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与文化水准, 使人变得崇高洒脱, 让经过的学生能够驻足欣赏, 在学习之余得到精神的陶冶, 心灵的净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的关于人生和人格的教育, 实现育人的综合目的。
校园雕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十分独特, 它并不是直接灌输理念, 而是通过美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的灵魂, 陶冶人的情操, 因而其教育作用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好的雕塑作品能在无声无息中牵引学生去寻找真善美,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更重要地体现在其有着深刻的内涵, 而这种内涵比自然美更富有教育意义, 从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更加明显。与校园文化和谐统一的雕塑, 能让学生们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在校园雕塑的熏陶下, 久而久之, 学生的心灵也会变得越来越纯净。
很多校园雕塑都是革命烈士或名人, 如蔡元培、鲁迅、爱因斯坦、哥白尼等。每位成功的名人都有一部拼搏奋斗的历史, 它是名人人格的写照。用这些名人的伟大的精神来教育学生无疑给学生加足了动力, 使之在精神上形成超越, 进而努力战胜自我、挑战自我, 塑造坚强不屈的人格。
校园雕塑是校园的眼睛和精神。放置一些有特色的校园雕塑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是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教育, 培养人格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优秀的校园雕塑对青年学生的精神产生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净化着每个人的灵魂, 促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擅传宝.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许正龙.雕塑学[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3]王丽萍.对校园雕塑的几点认识[J].设计, 2007, (10) .
[4]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方晴, 姜晓华.美育与学校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隐性德育课程在中学的育德功能 篇4
隐形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考察我国学校德育现状发现,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正规德育课程”, 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课程;二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 如, 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他校内外德育活动。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 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 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 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有位老师在给小学生讲爱国主义时说:“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有丰富的矿藏”。有位同学不解地问老师:“如果我们的国家小, 矿藏少, 那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就不值得热爱了?日本地方小, 矿藏少, 他们的人民不也热爱自己的国家吗?”可见这种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 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
叔本华曾将人对法则的服从比喻为一个能用健全的双腿走路的人, 却拄着拐杖走路。我们的学校德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抛弃掉鲜活的生活、极具感染力的生活实例、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性的对话。却守着那些永远一成不变的教义、使用毫无生命力的语言, 让高高在上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都存怀疑态度的所谓准则。因此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之外, 我们必须重视隐性德育课程。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将隐性课程巧妙地运用到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中,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重视在学校生活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1. 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
传统的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的德育活动, 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是属于显性德育课程, 但一些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却具有品德养成性的活动, 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 像这类活动便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显性德育, 但存在于教材, 被教师忽视的一些德育因素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 这些因素也应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要重视通过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容易感染学生, 引起情感共鸣, 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 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
2. 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它主要是指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客观存在物。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就曾指出, “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 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学校的校容校貌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什么。”
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 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 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 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 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用环境, 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因此, 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校园美的象征, 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在校园和教师环境设置方面我们要重视它的隐形的教育功能。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例如, 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 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校门, 用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墙壁等等, 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 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 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不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 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
3. 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和体系, 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 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学校制度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德育过程, 它一方面由学校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决定, 另一方面由学校内的社会互动加以补充。学校制度的形成让所有成员, 尤其是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参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制度的制定, 使学校制度反映其成员尤其是学生的要求。它的制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 而良好的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有效的道德教育。
因此, 一个学校制度的建立应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的学校的交织理念不再像过去那样专心德育, 而是走向了“多元”。有的学校为了生存, 把价值理念放在了“争第一, 创名牌”上, 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反映在制度上就是僵硬的、沉闷的管理条例, 往往取得的效果不好。好的制度的建成会让成员感受到学校在德行方面对自己的要求, 起到德育的目的。
4.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不仅如此, 还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 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 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 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因此学校应努力促进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 学校应努力在与成员互动的情况下形成深入人心的“校训”———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而不仅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决定。 (2) 学校应努力挖掘学校历史与显示中的榜样或典型人物, 发挥其示范作用, 但要尽量保持其真实性, 不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 (3) 引导学校的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与导向。特别要注意:学校应努力在与成员互动的情况下形成深入人心的“校训”———核心道德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而不仅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决定:学校应努力挖掘学校历史与显示中的榜样或典型人物, 发挥其示范作用, 但要尽量保持其真实性, 不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引导学校的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与导向。保障核心道德价值取向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例谈隐性“不变”条件的解题功能 篇5
一、隐性不变条件的优化功能, 可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
有些习题的解题思路虽然可以不依赖题中的隐性不变条件, 但是如能挖掘并发挥题中隐性不变条件的作用, 往往能形成新颖灵活的解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而善于挖掘隐性不变条件并充分运用, 是优化解题方案、寻求最佳决策的有效途径。
1. 抓住组成不同的同素异形体原子种类不变, 弃繁从简
例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 48gO3和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
B.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C.11.2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 1L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
解析根据研究的主题只选择选项A作为解析对象, 选项A按常规解法是两道并列的小型计算, 即分别由O3和O2的质量计算各自所含的氧原子数;但如果能透过O3和O2外表组成的差异, 认识到O3和O2的质量就是各自所含氧原子的质量, 均为48g, 则两道计算实质为同一道计算, 即由48g氧原子的质量计算对应的原子数, 较之常规解法运算量将减少、计算过程将简捷。在讲评本题后, 为进一步巩固这种解题认识,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本人随后安排了如下变式训练题组: (1) 1gO2和1gO3中 () A.所含原子数相同B.所含分子数相同C.同温同压下, 气体体积相同D.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密度相同; (2)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 其化学式为H3, 在相同条件下, 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其他选项略) 。
2. 抓住已知量物质与未知量物质量关系不变, 变定量计算为定性推断
例2取两等份铝片, 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 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则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A.1:1B.2:3C.3:2D.1:6
解析本题实质隶属“知比求比”型计算题, 按常规解法必须先假设两份铝片的量, 可假设为1mol, 以此为解题起点分别依据2个化学方程式算出n (H2) , 然后把H2的物质的量比转化为体积之比。但如果能从2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的比较中发现, 已知量的铝与未知量的氢气间物质的量关系相同即关系式同为2Al—3H2↑这一隐性不变条件, 运用逻辑推理可快速得出正确选项为A。
3. 抓住某离子的量不变, 另辟蹊径
例3把NaHCO3和Na2CO3·10H2O的混合物6.5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测知其中含Na+1.15g。如果将6.56g这种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 质量变为g。
解析本题为典型的两两型混合物计算题, 按常规解法可采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法先求出混合物中两组分各自的物质的量, 然后分别依据各自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算出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 最后求和即可。但如果通过对混合物两种变化的对比分析能发现, 加热生成的碳酸钠中Na+的质量与配成的溶液中Na+的质量相等, 就可根据Na+的质量与碳酸钠的组成直接计算出欲求的碳酸钠质量 (计算式与结果为:1.15g×106/ (2×23) =2.65g) , 从而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对以上3例的解法反思归纳可发现, 如果一道习题存在多种解法, 把多种解法加以比较, 将发现解题步骤的多少与思维的深刻性的程度成反相关, 对题意思考越透彻, 解法越简约;能抓住题意本质解题, 解法最简捷、巧妙。由此可见, “磨刀不误砍柴功”, 重视题意的分析理解, 练就一双慧眼, 收获的不仅是能较快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魅力、体验到解题的乐趣。
二、隐性不变条件的导向功能, 可提升学生解题的攻坚克难能力
许多化学习题中挖掘隐性不变条件的过程常常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隐性不变条件一旦暴露, 便为解题提供了新的条件和依据, 解题思路也就伴随而生。因而我们可从挖掘隐性不变条件入手,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叩开解题之门。
1. 抓住某离子的量不变, 化难为易
例4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 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 现加入适量的铁粉, 使溶液中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9, 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4B.4∶5C.3∶5D.5∶6
解析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可能先后发生2个反应:Fe+2Fe3+==3Fe2+, Fe+Cu2+==Cu+Fe2+。由于反应后溶液中仍然有Fe3+, 可推知Cu2+没有与Fe反应, 即n (Cu2+)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这一隐性不变条件就是解决本题难点的突破口。本题隶属“知比求比”型计算题, 解题首先必须要假设, 但本题假设的技巧性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难度, 为方便起见, 可先把“物质的量浓度之比”转化“物质的量之比”, 然后再假设n (Cu2+) 为2个比中Cu2+量的公倍数即n (Cu2+) 为6mol。以假设n (Cu2+) 为6mol作为计算的起点, 不难得出正确选项为D。实际解题教学中本人在解题后让学生反思:n (Cu2+)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隐性条件) , 而为什么在2个“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中Cu2+量不一样 (显性条件) ?以便让学生透彻理解条件的“变”与“不变”的内在联系, 促进审题能力的提高。
2. 抓住混合物定量组成比例不变, 化难为易
例5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 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 配成溶液, 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酸进行滴定, 测得如下数据:
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 2个问题的解答具有连续性。
第1个问题的解答———利用第1组实验数据计算混合样品的定量组成。
经比较实验1、2的数据, 可判断出实验1中硫酸过量。因此可选用实验1的数据计算混合样品的定量组成。
第2个问题的解答———紧扣混合样品中K2CO3与KHCO3的定量组成比例不变计算。
由实验2的数据可判断实验3中硫酸已完全反应, 因此可选用实验3的数据计算硫酸的浓度。
因8.46g与3.76g混合物中成分相同且混合比例不变, , 所以8.46g混合固体中n (K2CO3) =0.02mol×2.25=0.045 mol, n (KHCO3) =0.01mol×2.25=0.0225 mol。又由于溶液中还有剩余的KHCO3, 故计算H+应分别依据CO32-和CO2进行, 主要过程如下:
为让学生进一步深切体验隐性条件“混合物定量组成比例不变”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本人在讲评完本题后随即安排了如下反思性追练: (1) 为什么不选用实验2中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2为什么能产生0.0375molCO2? (2) 混合固体的质量为多少时产生的CO2最多? (3) 混合固体的质量为多少时恰好没有CO2产生?最后要求学生归纳出:所用硫酸量一定时, 随着混合物样品质量的增加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原因。
3. 抓住反应本质不变, 突破解题定势
例6某溶液100mL, 其中硫酸的浓度为0.3mol/L, 硝酸的浓度为0.4mol/L, 向其中加入1.92 g铜粉微热, 充分反应后生成NO物质的量约为 ()
A.0.01molB.0.015mol
C.0.02molD.0.025mol
解析本题学生初次接触习惯从显性的化学反应 (表层) 角度考虑, 会认为: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铜只与稀硝酸反应, 则很快判断出铜过量, 根据HNO3计算出生成的NO为0.01mol, 从而错选A。为帮助学生突破解题定势, 拓展解题的分析方法与依据, 本人在讲评时用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铜与稀硝酸反应进行了深入思考: (1) 请同学们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2) 在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中, 如果铜过量硝酸电离出的H+与NO3-是否都会反应完, 为什么? (3) 在铜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加入稀硫酸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实现离子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H+与NO3-是否一定要来自同一种反应物硝酸? (4) 在铜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加入硝酸钾晶体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5) 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 加入下列物质后, 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B.硫酸钠晶体C.硝酸钾晶体D.氯化钠晶体。在学生对铜与稀硝酸反应与离子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理解后, 再让学生思考本题该如何计算?从隐性的离子反应 (本质) 角度着手, 根据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2++2NO↑+4H2O) 进行整合与计算, 则成为众望所归。经判断Cu、NO3-两种离子过量, 由H+计算出生成的NO为0.015mol, 所以正确选项为B。在学生对解答本题有了深刻体验后, 本人结合实例及时对学生解题观念的更新进行了进一步强调:要灵活运用离子反应观点分析题意, 习惯依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由以上例题的解析不难看出, 化学习题中设置隐性不变条件, 增加了问题解决的灵活性或题目的难度。而要在解题中做到灵活变通、成功突破难点, 则必须快捷地挖掘出隐性不变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快捷地挖掘出隐性不变条件?解题实践表明, 只有深刻理解题意, 善于比较 (并列对比、前后比较等) , 就能做到异中求同、显性变化的情景中找到隐性不变的条件。
隐性功能 篇6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关于隐性教育的研究逐渐被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所注意,他们总结出“无意识的学习结果”,以及隐性教育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综合各专家的描述,笔者选择这样一个概念来概括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1)由于隐性教育特点的扩展性和广泛性,隐性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正被频繁的使用,针对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笔者从以下三点进行浅析。
1.1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每一所大学自己定位的核心主题思想所体现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风貌,表现在各自因历史文化不同所沉淀凝练出的不同的校训,校风,校貌以及人文特征。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层面中,大学生受到特定的校风,学风,班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以及所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感染、心理暗示等因素的影响,在无意识的学习中有了观察、模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例如西南石油大学精神和校训分别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明德笃志,博学创新”以此为标准培育出了很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吃苦耐劳的“铁人的精神”和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激励着北京师范大学生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并培育出大批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这就证明了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造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才,同时也证明了学生受所在大学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之深。不置否认,在一个精神氛围良好的集体中,学生容易耳濡目染一些健康的价值观念而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但是在相反的示范作用下则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水平的下降,这一功能的发挥,应该说是根源于深刻的心理学基础。
1.2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校园制度文化层面中,大学生是品德教育的主体,在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学生内部思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心理与思想以及相应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例如,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参与讨论,获得他们的心理认知,他们会自觉地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相反,则会出现各种抵触情绪情结,当然这一情绪情结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也不反映学生的认识水平,只是一个心理认识的问题。这一功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3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直观性和超语言性使学生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去解读领悟其深刻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如从校内的建筑、雕塑、湖泊、小路等,各承载着不同的寓意,有的激发了师生的凝聚力,创新力,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有的强有力的感召与导向力使师生有自豪感,从而影响了人格的培养等等一系列的效能。总之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自然景观的象征性、隐喻性、激励性,造就了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2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其教育功能的表象化倾向分析。一部分大学管理者忽视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德育要素的渗透;同时忽视大学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人格塑造功能等道德心理层次的隐性教育功能;过于追求校园物质文化的炫耀,致使隐性教育要素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第二,是其教育功能发挥的非延续性。我国部分大学为了追求现代化气息,不顾校园内的历史文化古迹,改建新建筑,让一所百年老校看起来就是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学校,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情感凝聚功能。还有缺乏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一任领导一种看法,一处校园角落三天两头改换布置是常见的事,如果不考虑到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持续性特点,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就会会陷入1+1<2的结果。第三,是其功能发挥的非整体性,部分大学还存在着“校园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没人管”的情况,也没有把隐性教育功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既不重视三个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效能的科学化设置,也不重视隐性教育的载体拓宽,从而影响了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
2.2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其功能的发挥受到社会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中主要存在着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校园主流思想文化。目前,多元文化的复杂性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头脑,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或者使学生文化价值观选择感到很迷茫,致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冲击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导向功能的发挥。第二,大学德育工作的缺失影响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的深化改革,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得整个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学德育内容更新跟上时代发展,改变因德育目标的理想化而造成的隐性教育的脱节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不断更新增强说服力。第三,大学校园文化层次构建的不和谐影响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随着改革开放大学的扩招扩办使一部分大学管理者把精力都放在办学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同一种层次间的构成不和谐,在校园物质文化中,大型建筑逐渐增多,小而精的物质文化设置不多;在校园精神文化宣传中,对大学教学目标和办学方向的宣传多于对大学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的宣传。在制度文化的制定中,对大学生整体上的规则要求多于日常生活的规定。总之,三者文化的隐性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只有三个层次和谐发展,才能知行合一。
3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研究的主要途径
为了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提升精神道德境界,创设隐性教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途径,笔者从以下几论述。
3.1 培养“感人”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心理层面的隐性教育课程。(3)作为心理层面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在于让这种文化入心、入理、入情。最终形成“感人”的校园精神文化。首先,以德树人的“正气”。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渗透融入校风、班风、学风等方面的校园精神文化中,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合理利用校园广播和互联网传递正能量,以精湛的学术精神感动校园人的“学气”。将学术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总规划,将学术精神深入每位师生的内心,在校园中形成自由思考的环境文化氛围。
3.2 完善人本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面。要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实效性,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体系,时刻发挥着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第一,大学校园文化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性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4)因此,在制订规则、规范时,从内容和形式上要将人性理念渗透入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第二,心理因素融入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执行。一方面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另一方面,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将人的需要融入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宣传。从隐性教育的特点出发,把规章制度的内容宣传融入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在欢乐多彩的活动中陶冶和提升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从无意识的活动中达到完善人本计划。
3.3 营造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
近代西方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曾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5)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必须通过营造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来实现。
第一,要营造整体美的大学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以整体形态出现的,这就要求大学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第二,要重视人文美的校园文化景观。吸引主体主动参与“寻找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来提高审美情趣、审美素质、审美想象,培养主体审美创造力,激起心灵深处潜藏的美好品德。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要精心设计,做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第三,提倡特点美的校园标志建设。校园标志建设,以个性化的特色宣传着大学的形象,往往更能够在学校的师生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因此,要重视和提倡简约、个性又充满文化内涵的校园标志建设。
摘要:相对于大学校园文化显性教育功能的影响,笔者从隐性教育功能针对大学校园文化作以全面研究分析。首先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阐述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其次,找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找出新途径,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合理新结构,完善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体系的功能互补性,努力实现大学隐性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
注释
11 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2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1:92.
33 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44 陈建平.高教发展与教学管理模式探索[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
小议大学英语课程的隐性德育功能 篇7
一、隐性德育
按照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看法,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 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度、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 等等, 这些要素虽然在学校课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没有完全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 但是, 恰恰是这些经验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作用” (1) 。
隐性德育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德育工作合乎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的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 除了通过显性德育课程的学习获得思想政治、品德修养方面的知识之外, 还必须依赖隐性德育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并保存下来, 教育者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以一定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隐性德育是指把德育贯穿到英语语言知识传授、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借助教学言语的情感调控和教学行为的榜样示范, 以及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具有德育内涵的英语教学内容自然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提高审美能力和道德意识, 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隐性德育功能
1. 导向功能
学生在成长及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西方的文化, 形成了对西方文化的一些初步认识, 但是这些初步的认识比较模糊, 甚至只是一些表面或者片面的看法, 并不是对西方文化真正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而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们在面对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甚至有些冲突的文化价值体系时, 常常感到困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影响着学生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形成。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要对学生的价值观给予科学的指导, 帮助他们全面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英语教师应从德育的角度发掘和利用英语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道德内涵、自然贴切地引申其中的道德含义, 通过正面引导, 对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以点滴渗透、反复强化的方式,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不断地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相一致。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为例, Uni4“American Dream”的TextA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课文核心句:For them the dream is that talenand hard work can take you from log cabin to White House. (对于他们, 美国梦的含义就是才能与勤劳能让你从小木屋走向白宫。) 的讲解, 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勤奋和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2. 激励功能
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丰富, 包含了满足学生求知、交往、情感等多种需求,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 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如,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5 Text A“True Height”这篇文章讲述了盲人跳高运动员Michael打破世界纪录的故事, 通过Michael的座右铭“I you want something, work for it.” (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 就要为之努力!) 来激励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在平时的课题中教师常常使用像I’m sure you are able to make it (我确信你能够完成。) I know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我知道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I think every student in your class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 (我觉得你们班每个同学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这类含鼓励和期望的教学言语, 能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信心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大学英语课程能从很多方面激励大学生, 让他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心境, 也使他们的思想受到教育和启迪。
3. 塑造人格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大学生个性及人格的培养, 需要经过长期熏陶与感染。在大学的众多课程中,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 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它的学习人数多, 课堂学时多, 学习时间跨度长, 教学层次复杂, 影响面也相当广泛, 因此它对于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有着良好的隐性辅助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将对大学生的德育隐于各种生动形象和美好的情境之中而不是强行灌输, 它比说教更易于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感应。大学英语课程通过不同渠道、多种因素对学生施加影响, 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个性品质。
4. 情感功能
教育过程不仅是学生认知、社会化与主体化过程, 还是学生情感活动的过程。伴随着学习的成功、挫折, 学校和教师奖惩, 学生必然能从中获得喜悦、焦虑与沮丧等诸如此类的情绪体验, 而这种内心体验的连续累积与稳固正是其社会情感的形成与淀积过程。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与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充满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材内容本身和教材的语言主体都是有情感的, 都是知情交融的实体。作为最佳的德育教育内容的载体, 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讲课内容的德育内涵和机智的教学言语, 调控教育情境, 通过循循引导和教学言语的激励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起导向、制约作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下, 不知不觉地陶冶道德情感, 完善性格, 所以大学英语课程的情感功能是显著的。
5. 行为规范功能
古人有“立言”先“立心”之说,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必然会从他的言行中反映出来。因此, 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就是行为表现。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暗示、从众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意识的压力和动力, 使他们感受到这种要求并自觉规范、约束自我的道德行为, 从而达到对其行为的规范作用。例如, 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 要预设各种具有深刻德育内涵的社会交往活动场景, 开展多种有利于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关心、互相学习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景中实际锻炼英语交际能力, 同时通过将精选的、具有德育内涵的英语句型及体现英语礼貌准则的对话作为范例这一德育切入点, 引申其中的德育内涵,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交际策略。
三、结语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大学英语老师不能将英语语言形式与所教的内容相分离, 也不能把英语语言知识单纯地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传授, 应该把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就是把道德引导融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部过程中。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同时, 积极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隐性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德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2]杨德广.大学德育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
[3]房星运.英语教学与德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2.
[4]邓卉.简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1) .
[5]杨建中.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5, (9) .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的功能及实施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活动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途径之一, 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所共识。通过发挥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 可以使大学生读者在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受教育的状态下, 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接受到印象深刻、终生难忘的教育。
一、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被称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对高校的正常科研活动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同时,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具有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 也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之一, 可以说, 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
1. 高校图书馆具有隐性教育的规范功能。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阶段, 而且自制能力相对薄弱, 也缺乏自我评定的准绳与准则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有人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来引导, 在加上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对显性教育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因此, 通过高校图书馆这种隐性教育方式, 通过健康向上的高校图书馆教育环境的塑造, 会使大学生自主地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帮助大学生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 从而正确的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式。
2. 对培养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主要利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对大学生以正确的导向和长久的陶冶, 比如著名作品、名人名言、先进事迹等等, 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是主要是通过各种无意识的活动来引导大学生, 可以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体会到图书馆中深藏的教育因素, 激发其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最终促进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形成。这种形成过程更加具有深刻性和持久行, 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长期的、持续的教育作用。
3. 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效能。
通过开展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生活指导、心理咨询以及读书活动等, 可以引导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读者了解历史、认识国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形成对崇高理想人格的追求, 达到德育的最终效果。
二、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的几点措施
1. 加强图书馆硬件的建设。
图书馆硬件包括图书馆建筑、周围绿化、地理位置、内部设计等方面, 这是高校图书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旦硬件配备不够, 往往会给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效果带来影响。就目前而言, 高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硬件、环境建设:第一, 图书馆要有统一的空间设计, 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 一定程度上也会带给读者舒适的阅读心情, 从而促进学校良好形象的形成;第二, 图书馆在的空间布置要能体现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理念, 比如可以设计一下名人名言或某些作家的成才轨迹, 帮助大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高尚的风格与品质;第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习、阅读场所, 要制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使读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总之, 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虽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 更不能忽视馆容馆貌这种隐性的教育功能。
2、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
制度建设是任何事情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高校图书馆中要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 包括借书制度、阅览制度、惩罚制度、电子阅览室使用须知等, 这无形中形成了强大的约束性和制约力,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约束, 形成一种制度意识, 也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在当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规章制度的制定还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方面以学生读者为本, 另一方面以馆内工作人员为本, 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来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的更好实现。
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普及, 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运用, 读者可以享受现代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快速的服务, 因而图书馆员要积极帮助、引导读者掌握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高校图书馆本身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网络知识的教育, 更好地适应电子化和多媒体化的图书馆运作方式, 保证图书馆信息的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总之,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服务的机构, 通过开发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 可以为学生增加知识储备,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终达到对学生心灵、情感、人格塑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虹.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