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语文课程

2024-10-26

隐性语文课程(精选12篇)

隐性语文课程 篇1

《捕蛇者说》中蒋氏“自陈心曲”部分, 通过蒋氏的哭诉, 再现了唐朝中期苛税繁重、农民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的社会现实。其中“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 饥渴而顿踣。呼嘘毒疠,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更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哀鸿遍野、饥民流亡的图画。在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感受音韵、节奏美感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作些想象练习, 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师:“我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文章, 也看过俄国巡回派画家列宾的这幅作品,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有个穿红衣服的少年眉头紧锁着。”

生2:“有个纤夫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后面的船。”

生3:“纤夫的肩膀上的绳子深深的扣进肉里。”

生4:“拉纤的人身体前倾着, 在挣扎的样子。”

生5:“河面很宽很长, 天空暗淡。”

……

我很欣慰:“同学们记住的细节, 都是表现课文主题的关键。老师也很喜欢这幅油画, 也喜欢《伏尔加船夫曲》, 它再现了统治者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被压迫者的反抗意识。我们刚才读的这一段, 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画, 我们也能想象一些饥民流亡的细节。请结合文意, 说说自己想到的东西。”

生6:“我想到他们走的路泥泞狭小, 坑坑洼洼, 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

生7:“路边的乱草在秋风中凄厉地摇摆, 枯黄的, 天空很暗淡。”

我心醉, 欣慰。

生8:“在路边的草丛中, 随时能见到野狗在撕咬死人的尸体。”

有学生唏嘘。

生9:“有人在污浊的水洼里喝水, 喝着喝着, 水洼里只剩下几根白骨。”

学生有的哄笑, 有的尖叫。我心惊, 诧异。

生10:“有几个围坐在一起, 吃东西, 原来他们吃的是死人的肉。”尖叫的、哄笑的声音。

生11——一个文静的女孩, 静静地说:“我看到一位妈妈在给婴儿喂奶, 但是由于奶水不足, 小孩喝的全是人血。”

我连忙打住学生们的发言!

哄笑和尖叫在耳边轰炸。

我愕然, 我无语, 我尴尬, 我心后怕。

是课堂设计的失误, 还是对学生估计不足?

于漪老师在《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中说, 如果孩子也冷视人生, 是很糟糕的, 一个人的感情不丰富, 很干瘪, 很空虚, 不可能成功。今天的课堂遭遇, 是个别巧合, 还是一种普遍的令人忧虑的教育问题?当今不少中学生的心理远离鲜活的现实生活, 网络游戏、凶杀毒害的恐怖的虚拟世界, 慢慢地迟钝了他们善良、怜悯之心, 模糊了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与自私、冷漠、缺乏爱心的人格界限。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而精神世界日渐空虚的轨道上, 他们畸形而前。难怪他们对贫穷不屑一顾, 对悲悯置若罔闻, 谈及他人的个体生命的存殁恰似闲庭信步!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这一维度就是隐性课程的维度。隐性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起作用的。学生是在学习显性课程的同时, 获得有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情意方面的经验的。在这里所获得的一切, 其教育效果是稳定的、持久的, 其作用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布卢姆认为, 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文化积淀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当今学生的生活太过幸福与单纯, 经历太过顺利与粗糙, 教育者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自己的轨道,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高尚情操、健康人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设身处地与主人公一起呼吸, 一起心跳, 去感受此时此地的生命的意义。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引导人的灵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所以, 我们在教知识、能力的时候, 一定要把学生的感情世界、精神世界融合在里头, 这是一个知识链, 又是一个情感链。

一堂语文课, 也许暴露了许多令我们教育者后怕的东西, 但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 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过去对它的认识与利用不够。今天, 我们应重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与设计, 有意识地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 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和效益。

隐性语文课程 篇2

隐性德育课程的建立初探

莫晓冬

摘要: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探讨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课程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它们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中,前者主要用比较理性的色彩,用灌输知识、说理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其作用,而后者主要是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因素进行德育。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它主要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因而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许多中职学校用它作为学生德育的良好载体,并且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隐性德育课程也越来越成为中职学校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校德育是整个德育系统基础性环节,寻找恰当的课程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发挥德育导向和支持作用非常重要。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从德育的本质出发,用间接、隐性的方式,以气氛、环境等潜在意义的影响因素,使教育个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它是德育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在中职学校德育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以来,显性德育教程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不受重视。

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才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有着的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时间的持久性等优点,以及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陶冶功能等作用,目前,这一课程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由于隐性课程偏重于影响学生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更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

二、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在开发时,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是自由、开放原则。一方面,在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发和实施隐形德育课程,要促进学校教育和管理达到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目的。二是针对性、有效性原则。中职学校的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还要加强针对性,尽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三是灵活化、创新性原则,即课程实施的途经要灵活化,如通过校园的各种物理环境、校风、班风、宿舍风等文化层面长期性地建设德育。另外,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创新是关键。即中职学校要关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发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四是潜移默化原则。隐性德育课程侧重于“悄悄地”进行,这是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隐性教程关键之处就是“把有关的情景营造出来”,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调动学校各方面参与到课程中

德育领导是主体力量,这就要求他们将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之中,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对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优化课程;德育教师使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除了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隐性德育课程还需要教师将自身和他人的经验经历、灵感顿悟等作为课程资源,以更好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熏陶作用,教师也要培养自身崇高的.人格,发挥道德示范和人格感召作用。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参与到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最本质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决定德育学习质量。

(三)将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效结合

从逻辑学上说,德育实践的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在内涵、特点上是互斥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并存,并且隐性德育课程也不能完全取代显性德育课程的位置。为了改变隐性课程移默化实施过程中“慢”的特点、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中职学校还要恰如其分地把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显性课程强调规定的知识、能力任务的完成,强调“灌输”,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把教材上的德育知识创新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辅之隐性德育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一定意义上也是隐性课程内容,教师要科学化用材料,并且以自身或他人经验、生活环节、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隐性方式中渗透一些德育理念,最终把理性传授与性情陶冶结合起来,共同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隐性语文课程 篇3

一、学习《课标》,把握方向,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为学习语文指明了方向,也为语文课程改革明确了内容,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可是,据笔者对本市区六十七所中学走访调查,没有一所中学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当问到学生是否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内容时,学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学生的学习就没有积极性,没有目的性。当问到为什么学语文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考试。学生并不知道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认清目标、了解要求、把握方向,才能减小盲目性,少走弯路,做到事半功倍。《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课外“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还列举了一些诗文名著的篇目。同时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把这些规定要求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有些内容不用老师的指导学生也会独立完成。有的学生还会超出这个范围,做得更好更高,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结果。

二、开发整本书的内涵,掌握其主旨

众所周知,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中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同样每一册书应有一个主旨。但是学生是否明白每一册书的主旨?从现实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老师按教学计划学完课文后,总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复习迎考中,从未涉及过书的主旨,更无意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优质资源就白白浪费了。其实应该挖掘其中的内涵,让学生有所感悟,领会其中的意图,明白其中的事理,学到在课文中未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都有所提高,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现以新版本七年级上册语文为例,归纳一下其中的意图。从选文上看,第一单元安排了《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 母亲》等课文。第二单元编排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等五篇文章。第三单元编排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贾平凹的《刚雨》,何其芳的《秋天》,还有四首古诗。第四单元编排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六篇文章。第五单元安排了法布尔的《绿色蝈蝈》等五篇文章。第六单元编排了一篇小说《小圣施威降大圣》,二篇童话,一篇神话,四则寓言。这六个单元内容的编排顺序:家庭——学校——自然——社会——科学——想象,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特点。第一单元所选文章以亲情为主题,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让学生感受到亲人无私的关爱,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感激之情。第二单元围绕学校生活,学习生活所选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习。第三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富有诗情画意、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大自然四季的美景,在学生的心中会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课文虽体裁不同,但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要求学生对待人生要以豁达的胸怀,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理,进取的精神。第五单元主要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大千世界真奇妙,对于奇妙现象要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进行研究,以此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中学生天真烂漫,极富想象力,为此,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非常丰富的作品,以各种奇思妙想,描绘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引人遐想,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向往真善美。总之,可以归纳其意思是要求学生有一颗爱心,不仅要关爱自已的亲人,而且还要爱老师、爱同学,爱好学习,进而热爱大自然的美景,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最后要对美好生活向往。要让学生有颗善心,有颗不断积极进取之心。让学生把这个意思牢牢地记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同样其它五本语文课本也有各自的意图。只要认真开发其中的课程资源,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要积极对待、正确引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4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 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隐性课程一词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中提出的。自20世纪中叶起, 隐性课程渐渐成了国际现代课程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者开始研究隐性课程, 有的学者把隐性课程看作是课程计划以外的学习活动或教育活动;有的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获得的教育经验;还有学者将隐性课程视为一种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目前, 经过近40年的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学界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1]。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 是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 是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隐性课程较之于显性课程, 有着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隐蔽性。隐性课程不具有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具有渗透性。隐性课程在校园和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 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点滴积累, 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进而通过学生的主体选择内化到自身。三是具有间接性。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人文知识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知识结构施加给学生, 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

二、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

(一) 教材因素

在高职语文实际教学中, 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教材设计者所预期的。这是因为高职语文教材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教材, 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教材所选用的文学作品包涵丰富多解的意蕴, 并且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 发表之后就需要面对各类读者的解读。教师要把大学语文课堂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渠道, 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资源,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 丰富学生语文积淀, 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 教师因素

高职语文教师的人格品质、知识体系、教学观念方法等因素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水准的知识与技能, 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方法, 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不断发展的科研能力以及高尚的思想, 良好的道德品质, 坦荡的胸怀, 端庄的仪表, 严谨的生活作风, 良好的生活习惯, 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 能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追求知识,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世界观、情感态度、经历、阅历和上课时的心态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 学生因素

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不同的生活阅历以及文化积累, 这也是很好的隐性课程资源, 但这些资源并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 需要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引导是否得当, 课堂气氛调节得是否热烈, 都直接影响着隐性资源开发的程度。当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及时有效, 课堂氛围浓烈, 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这时, 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四) 人际因素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时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因素。课堂教学中的人际网络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人际关系表现为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高职语文课堂应建立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人文环境, 它的建立对学生大有裨益。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生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堂中,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民主、平等、对话的现代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互相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优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发并利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完善高职语文课程建设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对显性课程的必要补充。长期以来,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的深刻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讲授单一的文学常识和单一的文学篇目, 基本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 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诸如此类的课程教学设计只强调了高职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 忽略了高职语文课传承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文学性、人文性和文化性, 这样的课程主要是传统中的显性课程, 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事实上, 在教学的许多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都有很大的隐性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和利用, 比如, 师生、生生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教材隐性课程资源等,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并利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进一步完善高职语文的课程设置。

(二) 有利于人文化地处理教学内容, 拓宽课程范围

语言、文学是人类文化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 要将人文教育渗透于重头文章、重点句段的深层领悟上。“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职语文课程丰富、厚实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足以说明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的, 同时, 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能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理性思考, 品评、感悟语文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而人文是隐性的, 它依附在字里行间, 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使学生在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重点句段的精心品读、感悟, 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 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考问题的大门。教师如果能正确利用高职语文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因素,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补充, 就能拓宽、丰富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对高职语文课的兴趣, 提升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道宣, 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论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101.

浅谈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 篇5

1 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中学生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使他们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引导他们克服主观片面性,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认识生物界的种种事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客观地认识事物、辩证地认识发展、历史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懈地追求真理。革命的人生观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珍惜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负责。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精益求精的严谨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要求生物学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是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人的中学生,应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认清历史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集体主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它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等,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存,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只有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篇6

一、开发学生资源

信息无处不在。学习是信息活动的一系列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尤其是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很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来源。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是信息生活的经验十分丰富。例如,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听课、整理笔记、做练习、交流学习心得等都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和评价的过程;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对于手中或家里的各种数码产品,如电子辞典、MP3、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电子宠物、游戏机等,都有过使用经验,有的甚至比家长用得都熟;还有的学生在现代化的科技场馆、图书馆、博物馆中体验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设施……这些隐性资源都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学生自身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看法,建构概念,解决问题。

二、开发生成资源

生成性课程资源,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课程资源。课堂上学生发表的意见、观点、建议甚至错误的回答,都可能成为崭新的课堂资源,它们稍纵即逝。有效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来辅助预设,能够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活跃,教学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充满生命的灵性,师生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性资源而成长。

如笔者执教“画图”时,把鼠标指向画图区的最下面,指针变成垂直双箭头,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拽扩大或缩小画图区的高度;把鼠标指向画图区的最右面,指针变成水平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拽扩大或缩小画图区的宽度。笔者演示结束后对学生说:“你们操作吧。”有位学生操作后提出:“把鼠标指向画图区的右下角,指针变成对角线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拽就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画图区的高度和宽度。”话音刚落,另一位学生又提出:“通过鼠标拖拽,固然可以调整画图区的大小,但是我认为还有一种方法,更能准确调整画图区的大小,这就是: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项,选择‘属性’,弹出‘属性’对话框,在宽度与高度中输入数值”……可见,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拘泥于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环节可做一定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整合相关资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是高频率的,也是自始至终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不可多得的一种隐性课程资源。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和网络平台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步骤——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绝大多数小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知之甚少,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正好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整合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比如:可以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文献研究等步骤整合到信息的获取和评价等教学中,给学生获取足够信息、判断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最终确定研究专题以指导;将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计划、实验或观测数据分析等步骤整合到信息的加工教学中,将展示研究成果的步骤整合到信息的集成中,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协作、展示。这些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系列的整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水平,也消除了学生在最初面对研究性学习的无力感。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普遍存在,并不断生成。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课程资源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多方面为学生营造信息化资源环境,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信息技术熏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

基础英语隐性课程研究 篇7

关键词:基础英语,隐性课程,英语教学

一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隐性课程又被称作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未预期的课程等。在历史上, 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学者是美国学者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杜威称之为“附带学习”。克伯屈称其为“附学习”。但他们的观点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 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此后国际上对于隐性课程开始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至今, 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 隐性课程解读

不同的学者对隐形课程的定义有不同的解读。司各特指出, 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 即使如此, 它仍是学时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一部分。马丁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 (含班级) 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

我国学者张华 (2000年) 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班华 (1989年) 认为, 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其实, 相对于显性课程外显的、裸露的存在和作用方式而言, 隐性课程是内隐的、潜藏的。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等方式明确呈现出课程, 而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使得隐性课程得以存在, 并未明确呈现出来。

二隐性课程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特点

第一, 潜在性。在基础英语教学中,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是有计划的、外显的、裸露的, 而是不明显的、难以觉察的, 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是计划外的东西, 它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 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 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心灵, 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隐性课程区别于显性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所以基础英语课程中, 隐性课程往往是一种师生都未觉察到的教育影响。

第二, 广泛性。从时间上来说, 基础英语的显形课程局限于课堂的90分钟, 课堂结束, 显形课程随之结束。从空间上来说, 显形课程基本上是在教室完成的, 上课期间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的讲授。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隐性课程都比显形课程更具有广泛性, 因为它既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也不受固定座位的约束。

第三, 双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 难易程度适当的教材能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否则程度较低的学生就会被落下;教室内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如果上课时出现屏幕不清晰、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 教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学管理有些消极方面可能是传授隐性知识的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连带给学生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必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基础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开展

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 值得大力提倡。因此, 健全、充实、有活力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基础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离开规章制度的建设, 基础英语教学就会形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 优化整个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必要的电化教学设备。精神环境方面, 学校可以开设英语广播以扩展听觉接触;创设英语板报、墙报、标语以扩展视觉接触;组织英语活动课, 促进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 举行英语歌曲比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教师对学生隐性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在基础英语课堂讲授中, 教师要保证所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那些不懂装懂而向学生传播错误信息的语言危害性相当大。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 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师的口语水平, 对多国文化的了解, 以及教师的穿着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篇8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 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 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 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 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 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是方向性研究; (2) 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 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 (3) 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 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 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 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 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 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 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 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 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 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 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 教会学生做人。

2.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 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隐性课程,释放别样幼教情怀 篇9

一、美丽园所,描绘你的美。

(一 )描绘环境之美

与其说幼儿园的室内环境是课程,幼儿园外部环境更是孩子们探究的乐土,正如《指南》中指出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为此对整个户外进行分区命名,根据区域功能进行全面美化,让园所特色文化尽显于校园每个角落,当孩子走进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其中的美。

(二 )描绘探究之乐

幼儿园的百花园可真美, 幼儿在其中认识了很多不同品种的花,在护理花的过程中幼儿还认识了不同花瓣,它们都有各自颜色,幼儿在看看、画画中加强对花朵的认知,百花园充分发挥了教育价值。种植园里幼儿在播种、浇灌、收获的过程中体验到种植劳动的快乐, 在与这些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 让幼儿在其中体会到探究大自然的乐趣。

二、保健管理,体会你的谨。

(一 )保教结合密切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每天保育要对午睡室、活动室、专用室、厕所等公共场所的空气、玩具、餐具、毛巾等公共用品做日常消毒和疫情期间的消毒工作, 这些工作的开展常常与教育密切相关。保育与教育工作互相交织着影响孩子的发展。每天来园时,进行三次幼儿卫生检查。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保证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在教师谨慎、细致的工作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 )个案矫正管理

在做保健工作中, 每个班级总有个别幼儿在营养摄入方面不均衡, 为了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偏差情况,我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并且及时和家长沟通,积极向家长发放疾病矫治通知单。通过我们的努力和饮食上的精心安全使营养不均衡现象得以改善,饮食是一种文化,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课程。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营养调配是一种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性课程。

三、食堂管理,品读你的细。

(一 )验收保证质量

在采购过程中从所有菜的数量、质量的验收到每天所需调料的进出库,再到调料、饼干、牛奶的索证登记,我们都能一一把好关,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将食堂里的调料盒贴上清晰标识,做到先进先出,到月底进行盘库核对,账账相符,不会发生任何误差,至今为止从未出现过期调料、食品等,切实保证幼儿生命安全。

(二 )创新特色菜肴

我经常和食堂人员一起学习烹饪、营养知识, 每周为教师、幼儿推出一道特色菜肴。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使幼儿吃得更愉快。老师们和小朋友们对厨师的手艺赞不绝口,由于我们的工作认真细致,管理科学规范到位,换取幼儿最大快乐的工作价值得以体现,课程就在我的身边,只要细心品味总能表达我对幼教的热爱之情。

四、安全管理,雕琢你的魂。

(一 )排查暗藏安全隐患

安全成效从何而来? 只有常抓不懈,把检查、排查工作做在先才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教育环境。在安全工作中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整改, 在工作中加强安全工作排查力度, 要求全体教师对园内的各项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安全检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安全记录。检查时 ,要求至少 有三人参 加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切实保障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在排查过程中我对一些老化的玩具和建筑材料加以整改, 确保幼儿时时刻刻玩耍在安全的乐园中。

(二 )多元活动转化行为

为了让幼儿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为此我充分利用宣传画廊、电子大屏幕、安全小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家校路路通等载体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经常向家长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为了让幼儿耳濡目染地直接体验,将安全意识落实到行动中,还精心组织并开展了多次演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和幼儿第一时间了解到安全常识, 让这些安全知识通过具体可感知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 课程就在幼儿中间。

学校中隐性课程的初探 篇10

在20世纪20~30年代, 美国教育家杜威发现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正规程课外, 还获得了与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情感和理想, 杜威把这部分经验称为“伴随学习”。他认为这种学习虽是学生在无意中学到的, 但比正规学科学习更重要, 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

1968年,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 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接受了文化知识, 同时还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而后者是由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就其本意来说, “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 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总体上来说, 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指的是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学校师生员工以不明确的间接的方式, 通过受教育者的非特定心理反应, 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或要素。也就是说, 隐性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具体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活动实现, 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意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

二、学校中隐性课程的种类

1、物质形态的隐性程。

指的是各种建筑物、文化设施、总体布局、教室宿舍环境等有形的物质, 这是隐性程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 连墙壁都能说话。”校园的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 蕴涵着潜在的教育意义, 学生每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学校中富有文化历史纪念意义得到雕像, 包含有积极向上内容的标语, 贴有各科学家伟人的生平简介画像, 教室内的板报等。

2、制度形态的隐性程。

指的是学校的组织与领导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生活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各项规章制度等。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校规和班规。

3、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

指的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校园风气、学校气氛、舆论环境、人际关系和班级心理环境等。隐蔽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暗示、感染、模仿等心理方式实现的。学校中特定的文化和心理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团体心理倾向等。

三、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断裂。现实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仅靠正式的课程是难以做到的, 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的提高还必须靠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熏陶而成。知识要靠传授, 情感只能内化。直接显性的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时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而隐性课程这时可以真正起到“诱导”作用。

2、隐性课程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它可以明确学生的认识导向, 强化学习动力。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 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 其中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 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因而, 学生置身于学校这一微型社会中, 会获得丰富的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弥补作为显型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和维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课程以情育人, 以境育人, 直觉性强, 学生是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生活的, 这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知识的持久记忆。

4、隐性课程的陶冶作用

具体表现在: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的陶冶。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产生美的享受, 而且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性情、抚慰心灵, 可以增进情感, 净化学生的灵魂。另外,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民主的领导方式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氛围, 教师的严谨治学, 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职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 民主规范的管理方式, 能提高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四、关于隐性课程的几点建议

1、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是一个特定的物质环境中的人与人的互相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教育者在实行隐性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师的仪表风度、敬业精神、知识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等无时无刻不在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以符合为人师表的标准, 这对学生长远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教育价值。

2、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每个学校都是一个“微型社会”, 都有自己的某些特点, 会产生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校普遍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等, 这些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 创建优良的班风校风对于隐性课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如果形成了文明、进步、蓬勃、健康的优良校风, 就会创造出积极的文化氛围, 陶冶学生的人格。如为新生举办游园活动、举办校史讲座、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知识节、运动会等活动, 构成一种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 从而养成文明行为形成良好个性。

3、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校园建筑、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显性的物化因素对学生的直观影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坚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隐蔽课程之功效。

五、关于隐性课程的一些思考

1、与常规课程相比, 隐性课程的结果不易预知, 但过程可以操作。

然而, 哪些因素是可操作的, 又如何对其进行操作, 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如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能使学生的厌学情绪, 逆反心理药到病除?所以不仅要对隐性课程的可操作性因素进行设计, 还必须对设计好的因素进行管理, 以尽量减少隐性课程的隐蔽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把它的不可预见性尽量地量化成可以操作的方法、手段, 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隐蔽作用, 让这种不为学生抵触的渠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2、由于隐性课程的影响的间接性、渗透性, 它的过程及结果都易被人们忽略。

人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的常规课程上, 因为常规课程可以评估。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而隐性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影响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渐进的。因此, 在评价隐性课程的影响时, 应以动态的、发展的、定性的评价为主。这种评价的具体机制虽然不易操作, 但过程却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霞.隐蔽建设课程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 (1) .[1]李霞.隐蔽建设课程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 (1) .

英国:精神关怀是重要的隐性课程 篇11

英国教育界认为,隐性课程之于价值教育的意义,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甚至更能有效实现并长久保持价值教育的目标,主张通过课外活动、精神关怀、学校风气、教师角色和咨询指导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其汲取个人经验,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其中,精神关怀是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多数中学将其视为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关怀教师”通常会优先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及感受,为其提供预防型和发展型的学习经验,致力于培育学生的人格品行、社会性发展及交往能力。精神关怀的目标体系由知识和理解力、价值观和态度、行为技能三个维度构成,但因其致力于解决学生的人格障碍和社会性发展问题,故也涉及精神信仰和情感教育等。精神关怀可分为应答型(治疗型)、预防型和发展型三种。应答型精神关怀是指为已经在人格和社会性方面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危机咨询和个别辅导,或转介到校外就医。预防型精神关怀被称为“情感急救”,指预测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提前为其准备对策,“防患于未然”。发展型精神关怀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特别设计的活动,如个别辅导和基础课程,来发展学生的自信、自尊、个人效能感、果断性训练及人际交往技能等。

(来源:《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nlc202309040813

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设计研究 篇12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于显性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隐性课程, 且一些教师对于隐性课程的了解太少, 无法正确看待隐性课程。[1]隐性课程是高校英语时间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够有效促进英语教学水平, 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隐性课程概述

2 0世纪3 0年代, 美国教育家首次提出了伴随学习 (collateral learning) 的概念, 为隐性课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又提出了相关学习与附带学习的理念, 对伴随学习的概念进行了概括。隐性课程的概念于1986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 20世纪60年代初, 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展开始兴起。杰克逊 (P.W.Jackson) 在书中提出, 假如显性课程是教育计划中的正式课程与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就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下学到的非预期或者非计划性的知识以及价值观等。在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名称, 例如, 未预期的课程 (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以及潜在课程 (latent curriculum) 等, 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无意得到的价值观以及经验等, 具有非预期性以及不易察觉性。由于隐形课程内容较为广泛, 且形式多样, 可能会涉及到学校正式课堂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形式, 甚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因此, 会对学生的家庭以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种影响是多元化的, 通常会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显现出来。由于隐性课程属于文化的范畴, 因此, 其形式不会受到科目内容的限制。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氛围与讨论氛围等, 都属于隐性课程的一种形式, 隐性课程会随着各种学习状态产生变化, 增强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利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隐性课程,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升教学质量。

(一)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 外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外语课堂教育属于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例如, 教科书、多媒体以及黑板等, 使用这些工具与手段能够使教学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以此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 理解知识。此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使用图像、声音等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 在课外活动中增加隐性课程

英语课外活动通常范围较广, 形式多样, 但却不能够轻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与其他课程不同, 涉及的内容需要通过第二种语言来展示, 因此, 在开展课外活动时, 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意愿等进行编组, 综合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小组活动能够通过表演以及阅读等方式进行, 也可采用收看英语影视以及英语晚会等形式。[2]使用这些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的不自信, 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果。

(三) 利用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关键,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英语教材除了学习辅助读物、教科书以及指导用书外, 还可以包括计算机软件、图书资源以及录音光盘等。此外, 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还包括了下列两方面, 第一是文化意识, 第二是思想道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英语教材在提供学习材料的同时, 也能够向学生介绍外国的文化,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 培养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因此, 外语教师应当从教材入手, 寻求文化信息,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极少, 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西方文化, 提升学习兴趣。目前,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因素, 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 还能够使学生通过感知与理解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 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 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英语隐性课程的积极性以及多样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学生的价值以及意志等在隐性课程的结构模式中得到了完善。因此, 隐性课程不仅仅能够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帮助, 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增强对于学习的辩证认识, 扩展学习思路, 丰富学习内容,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振成, 蒋学明, 周正飞.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浅谈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30 (02) :50-55.

上一篇:品牌美誉度下一篇:征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