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因素

2024-08-3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隐性因素(精选9篇)

隐性因素 篇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一般是由病原菌从母牛乳头表面或乳头管经乳池、乳导管入侵乳腺泡造成的, 其特点是乳腺组织病变轻微, 不显示出临床症状, 或因为以前的炎症造成陈旧性损伤——乳腺组织萎缩、硬结、乳池和导管狭窄而未出现任何新的表现。隐性乳房炎一般只反映在乳汁理化性质、组成成分、体细胞数及乳汁分泌量的改变上, 故多属乳腺功能性障碍。隐性乳房炎还会演变为临床型乳房炎,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试验采用了SMT法 (上海乳房炎检测法) 对来自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奶牛场的不同饲养方式、不同胎次、不同泌乳阶段的472头泌乳母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牛为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第一牧场1, 2, 3, 4, 5号牛舍的全部泌乳奶牛, 共472头, 年龄为2~11岁, 胎次为1~7胎。1, 2, 3号为散养牛舍, 采用Delaval中置式挤奶厅系统进行挤奶; 4, 5号为拴养牛舍, 采用管道式机器挤奶。所有泌乳奶牛每日挤奶3次 (时间分别为8:00, 14:30, 22:00) , 喂料与挤奶同步。该场奶牛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良好。

SMT试剂 (上海隐性乳房炎诊断液) , 上海奶牛研究所研制。

诊断检验盘:正方形, 一端有柄, 底边长15.87 cm, 厚0.29 cm, 4个乳杯, 呈四角排列, 乳杯深1.9 cm, 杯间距离为0.64 cm, 由白色聚乙烯塑料制成。

1.2 检测方法

诊断普查于挤奶时进行, 每月1次, 挤奶时采集新鲜奶样。方法是先用温水擦洗乳房, 用一次性卫生纸擦净乳房和手, 将头两把奶弃去后, 左手握检验盘手柄, 右手挤奶, 按检验杯的标记对好乳区乳头, 每个乳杯中挤入乳量为2 mL。如采集多了可让乳杯倾斜45°, 这样剩余奶恰好为2 mL。用刻度吸管吸取SMT试剂, 每个乳杯中加入2 mL, 轻摇水平旋转检验盘, 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摇动, 使乳样和试剂混合均匀。根据混合物的颜色与状态在10~25 s判定结果。本反应最适温度为22~24 ℃。

1.3 判定标准

混合物呈蓝紫色则乳样呈弱碱性, 混合物呈橙黄色则乳样呈弱酸性 (作为参考依据) 。混合物为液体, 杯底无沉淀判为阴性 (-) ;混合物为液体, 杯底出现微量沉淀为可疑 (±) ;杯底出现少量黏性沉淀但不呈现胶状, 流动性大, 摇动沉淀物散布于杯底, 并有一定的黏附性为弱阳性 (+) ;杯底出现较多黏稠、胶状沉淀并黏附于杯底, 旋转检验盘, 胶状物有聚集倾向为阳性 (+ +) ;混合物几乎完全形成胶状物并黏附于杯底, 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开为强阳性 (+ + +) ;混合物立即形成胶状物凸起, 出现夹心奶为最强阳性 (+ + + +) 。一个乳区出现+或以上者为阳性牛, -或±为阴性牛。

1.4 统计方法

统计不同饲养方式、胎次、泌乳阶段、上胎产奶水平的隐性乳房炎发生率, 利用x2 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饲养方式的关系 (见表1)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1可见, 拴系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于散养, 经x2检验, 二者差异显著 (P<0.05) 。

2.2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胎次的关系 (见表2)

注:同行数据肩注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由表2可以看出: 任何胎次的奶牛均可发生隐性乳房炎;3胎以上的阳性率偏高, 经x2检验, 3~7胎阳性率显著高于1~2胎牛 (P<0.05) 。

2.3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泌乳期的关系

泌乳期分为前期 (1~2个月) 、中期 (3~7个月) 、后期 (8个月及以后) 。泌乳期母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见表3。表3数据经x2检验, 结果表明不同泌乳期母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 (P<0.05) 。这说明隐性乳房炎与泌乳阶段存在显著相关性。

注:同行数据肩注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2.4 上胎产奶水平对隐性乳房炎发生的影响 (见表4)

注:同行数据肩注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低产奶量指产奶7 000 kg以下, 中产奶量指产奶7 000~8 500 kg, 高产奶量指产奶8 500 kg以上。经x2检验, 低、中与高产奶量母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与小结

3.1 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与饲养条件的关系

检测结果表明, 拴系饲养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于散养。拴系饲养采用“阿波罗”挤奶王管道式挤奶, 且挤奶机使用时间较长, 而散养则采用全新的更为先进的Delaval中置式挤奶厅系统, 挤奶程序更加科学合理, 更有利于保护乳房及乳头, 而且操作过程中挤奶工接触乳头的机会较少, 从而降低了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散养相应地扩充了奶牛的活动空间和场所, 运动量和光照时间明显增加, 增强了牛的体质, 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拴系舍饲对奶牛乳头易造成损伤, 从而增加了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

另外, 由于机器挤奶时真空压力过高, 有时频率过速或过慢、挤奶杯件损伤等均易引起乳房损伤。挤奶时间过长、牛舍和运动场的尖锐异物、牛只自己踩伤或压伤等也可引起乳房损伤, 继发乳房炎。

3.2 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与胎次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间有一定的关系: 胎次越高, 乳房炎发生率也越高, 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

由于3胎以上的奶牛逐渐达到终生最高产奶量, 母牛乳房负担较重, 导致乳房炎发病率升高。由于乳房炎的发生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及奶质量, 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建议对于年龄较大、胎次较高的奶牛可以适当提高淘汰率。

3.3 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与泌乳期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泌乳月有一定的关系。泌乳时间越长,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 因为长期挤奶, 乳导管开放程度提高, 乳头和乳腺的防御机能下降, 外界病原菌易侵入乳房, 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另一方面, 经过泌乳前期、中期与病原菌的接触和累积繁殖, 乳中体细胞数会增多, 从而导致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的升高。

3.4 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与上胎产奶水平的关系

对19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 发现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75头, 检出率为39.06%;上胎低产奶量 (7 000 kg 以下) 、中产奶量 (7 000~8 500 kg) 、高产奶量 (8 500 kg以上) 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概率分别为38.00%、38.46%、40.63%, 其中低、中产奶量与高产奶量差异显著, 低、中产奶量差异不显著。双金等研究提出, 1胎牛相对产奶量低, 乳房负担轻, 与病原菌的接触时间短, 乳房炎阳性率低;而到了第4, 5胎, 产奶量增加, 乳房负担加重, 病原菌的繁殖积累增多, 使乳房炎阳性率升高。通过此次检测发现上胎产奶量与本胎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不能完全体现, 从此次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 上胎产奶量的升高也影响了本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

3.5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乳房感染。要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技术培训, 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先挤健康牛, 后挤患乳房炎的牛, 最好对患病牛进行人工挤奶;搞好环境和牛体卫生, 每日干刷牛体, 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牛床, 保护奶牛乳房, 减少应激因素。

长期坚持用0.5%的碘伏进行乳头药浴, 以抑制病原菌在乳头口的生长, 防止乳头外伤所引起的感染, 促进创伤的愈合过程。对干奶牛每日药浴1次;临产牛应在预产期前10天开始每日药浴1~2次;泌乳牛在每班挤奶后各药浴1次。

在干奶期通过乳导管注入抗菌药物。干奶期是预防隐性乳房炎和治疗临床乳房炎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不挤奶, 药物能长时间保持, 且乳头干燥, 不利于细菌滋生。

定期开展隐性乳房炎普查, 及时治疗、淘汰病牛, 消灭传染源。

隐性因素 篇2

论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及其保障机制

黄新民 董文军

[摘要]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可划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其中隐性因素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的;二是教师层面的;三是学生层面的,而这些隐性因素最终都通过教师得以综合体现。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转变管理理念入手,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激励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并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诃]教学质量保障 隐性条件教师激励

[作者简介]黄新民(1956-),男,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董文军(1964-),男,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和区域教育发展。(陕西汉中 72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BY4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052-02

一、现代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观

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共同主题。所谓教育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教学的特性满足教学价值主体(人与社会)需要的程度,即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与学科自身逻辑的限制下,一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①。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涉及高等学校所有环节和活动,是由多个层面的活动效果构成的整体效果,诸如校园育人环境、学校定位与传统、人才培养规格、教学与学术计划、教学与学术成就、教职工、学生、校舍、设备、社会服务与声誉等。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它包括围绕人才培养规格所实施的课内外各项教学环节。

对本科教学而言,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质量的教学?这涉及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及不同的办学定位而不同的。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或目前以研究性大学为办学定位的高校而言,通常注重通识性的学科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为目标;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存在着两类高校,一是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偏重培养专门性人才,强调培养拥有高深知识并具备应用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地方本科教学型院校,突出“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更加重视职业导向的应用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就业必需的职业准备”②。因此,“专业”“应用”“技能”是现代地方本科院校确定质量标准的基本导向。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观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富有时代气息的大学教学观。现代大学往往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基本使命,而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则是众多职能的核心。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的所有资源都应为保障教学质量而服务,其工作绩效也应当围绕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来进行评价。教师是高校的核心资源,教师质量主要是由教师教学态度、专业背景(本网网 )、教学知识和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2.富有学校特色的人才质量观。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盲目仿效名牌大学的弊病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何办出特色,通过特色体现人才质量,形成特有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地方高校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人才质量标准应当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具体包括:与适应性强相适应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泛的专业知识;与应用相适应的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外,现代高校教学观还应包括符合专业人才市场定位的教学内容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观、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观等思想体系。

二、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

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和经验、教学设备、规章制度、机构设置、监控措施等;隐性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学校层面的,例如校园文化、学校各方面对待教学中心的态度、对待教师的态度等;二是教师层面的,例如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态度、学术背景等;三是学生层面的,主要是学生的素质、学风、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职业理想等。这些隐性条件都最终通过教师得以综合体现。目前,国内高校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点是对教师这一核心主体进行考察,主要指标包括可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却很少关注其背后的隐性因素。

1.影响教师教学态度的隐性因素。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③。高校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应表现为遵守师德校纪、教学认真负责、热爱科学、热爱教学。对于教师教学态度的考核,其显性表现是按时上下课、逻辑严谨、按时批改作业等,但是这仅仅只是浅表的态度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只是迫于生计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深层次的积极态度应表现为经常研究教法,教学过程充满人生智慧、充满理性之美,师生都能体验到幸福感,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而这种深层次的积极态度则源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

2.影响教师专业应用能力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④,是“创新科技和文化的重要实现者”,是“知识技术应用的主要参与者”⑥。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的获得往往在学历和职称上得以体现,但是,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专业学术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影响教师专业应用能力的隐性因素是:教师自身是否愿意持续钻研、学生能否接受其教育、学校环境是否能激发其高层次创新能力、其专业应用能力有无保障和导向的.机制等,总而言之,就是学校的管理机制能否激励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化与应用。

3.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心理结构的特点。因此,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隐性因素,除管理机制外,还有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理念和知识是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桥梁。但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高校所忽略。

4.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隐性因素。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从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教师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关注生存适应、关注课堂情景效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三个阶段,其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职业生命周期:1-3年是入职期,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4-6年是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巩固的稳定期。7- 25年,教师期望实验和改革,自我反思,不同的评价使教师开始分化。26 - 33年,出现不同的心路历程,平静或者保守和抱怨;师生关系疏远或者对教学充满信心。34 - 40年,进入退休期,产生平静或痛苦的心理体验。可见,对中年教师来说,如何避免“职业倦怠”,成为专家型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知识的更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改革创新是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性因素。

三、提高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

1.教学和教师中心地位的确立。决定教师教学态度的隐性因素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可,也就是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幸福感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愉悦,自豪感源于其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可程度。因此,学校是否真正重视教学,是否把教师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事关学校生存与发展大计的关键角色,是教师能否产生神圣使命感的关键。若学校(本网网 )只是把重视教学、重视教师停留在喊口号上,在政治待遇、福利待遇等实质性问题上却歧视教师,甚至想尽办法压制教师,就绝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只会表面上循章守规,实质上却被动应付,那么,富于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2.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与绩效。按照现代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现实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服务性组织和生产性组织。对高等学校而言,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组织主要是管理部门和教学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应属于服务性组织。但在现实中,由于高等学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占有教育资源的管理部门“官僚”作风十足,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差,管理绩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往往把教师当做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这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因此,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作风、教风和学风的影响,而管理作风又是教风和学风的动力之源。

3.教师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的形成。高校教师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自己职业的使命感。增强自我反思能力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子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它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的反思三种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有三种水平,即教学技术水平、原因分析水平和价值判断水平⑦。教师如果有了主动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较高的反思水平,就能自然形成自我监控的内在愿望,这远比那些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的“监控”要好得多。

4.学校对教师教学个性的容忍度。“个性”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始终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有别于基础教育的核心标志,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递与创新使命的基石。对大学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过程的个性更是体现教学质量、反映优质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个性,实际上就是教师基于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风格。有个性和特色的大学,离不开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大学应当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管理者应当宽容地对待有“个性”的教师,应当允许教师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而不应当以“管理”“制度”为借口,把教师管得过死。管理者依据教学目标去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最理想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5.学生的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方法四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和目的,因此学生的质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和专业兴趣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内在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涉及许多因素,我们不能只关注表层的显性因素而忽视深层次的隐性因素。高校不能单纯地对教师提出各种要求,而应当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性因素,才能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隐性因素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障碍因素

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交流越广其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在知识管理中,在了解教师的来源和特质的基础上,要使教师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教师的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就是隐性知识充分转化为他人可以利用的知识,形成知识共享,必须要做的是使教师能意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作用、转化影响因素以及转化的途径,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教师隐性知识转化障碍部分的调研,细分为知识特征障碍、认知能力障碍、学生动机障碍、转移能力和途径障碍、管理和组织环境障碍五大因素来研究教师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存在的障碍因素,期望通过此层面的研究,能够消除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的难题,为进一步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提供支撑,为体育教学知识共享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通过中国期刊网对2000-2011年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等相关内容上。

2.体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特征障碍因素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E5的得分最高,也就是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教学有影响这一观点得到认可,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这里主要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大部分来自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影响着教学。分数最低的是E2,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难以用语言文字来精确表述这一观点,18.8%的教师不太同意这一观点,21.9%的教师对这一观点持不置可否的态度,40.6%的教师较为同意这一观点,教师认为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候难以清楚地用语言表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方法的运用、课堂气氛的调节和控制等都属于一种难以言述的知识,是“无意识”掌握的现象。隐性知识虽然难以清楚地用言语表达,但隐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还是可以转化的。题项1得分为4.09,83.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其自身的特点,意识到了自身的知识区别于他人的知识,隐性知识有着自身特征,也就是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体性,所以有的教师的隐性知识容易显性化,有的教师隐性知识不易转化。

综上所述,教师消极的隐性知识对教育教学活动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地去反思、剖析、修正教师个人知识结构中的隐性知识,并对这些丰富复杂的隐性知识进行认识、理解、检验与批判,这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教师自身的认知能力障碍因素研究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都比较同意以上题项的观点,是教师对隐性知识更进一步的认识。91.1%的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也就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学中的体现,也就是对隐性知识在体育教学的应用,反映隐性知识是与体育教学紧密联系的知识。教师的一些经验性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要性,92%的教师一致支持这一观点,没有教师表示反对,体现隐性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不同于别的课,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动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

4.学生的动机水平和吸收能力障碍因素研究

91.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技能的掌握非常有影响(见表3)。92%的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认可,影响着体育教学。通过卡方检验(见表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执教年限的教师在题项E11 E12 E13上的看法上不存在差异。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程度是影响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反映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认可,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着教师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对知识的编码能力、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把握,都会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教师隐性知识在向学生的传递中有重大的约束作用。接受方是学生,学生接受方会有抵触情绪,包括他的接受能力和吸收水平。学生属于接受方,学生对知识一般缺乏吸收能力、缺乏保持能力,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的知识。在使用新知识的过程中,缺乏激励将导致故意拖延、被动应付、虚假接受、暗地破坏或公然的反抗等行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知识的需求状况,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编码能力,注意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尽量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授给学生。

5.学校的相关管理和环境特征障碍因素研究

从表4获知,这一障碍因素的得分也比较集中,其中题项3 1(M=4.08)的得分最高,可见,对体育教师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影响着教师知识的获得和转化,在访谈中,一部分教师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太满意,尤其是组织培训这方面的力度不够。80.8%的体育教师认为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分享他人的教学经验有帮助,但在前面隐性知识来源调查当中,一部分教师的隐性知识不是利用网络得来,可见,意识到网络的重要,但对网络的利用程度不够,从而影Ⅱ向隐性知识显性化。63.8%的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现象较为严重。

影响班主任工作热情的隐性因素 篇4

其一, 当前有的学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做法确实挫伤了一部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也限制了他们工作才能的施展和发挥。作为一名班主任, 想看到的是学生能健康全面地成长, 而应试教育或“变相”的应试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限制在了书山题海里, 使学生得不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责任者, 明知这样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但面对这个大气候时却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让学生广泛地参加课内外活动, 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无疑也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天地, 尤其是青年班主任思维活跃, 创新意识强, 他们乐于也有热情与精力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去增长才干、体验成功, 但有时面对变相的“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 也不免望“试”兴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在这种无奈的环境里, 他们的职业热情逐渐降低也是很自然的了。

因此, 作为学校领导者, 应认识到:事实上的“应试教育”不只使学生得不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同样使班主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说, 为班主任打开班级建设中的素质教育之窗便显得十分必要, 尤其是制定班主任考核细则时更应考虑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 将新课程的内容切实贯彻到班主任评价中, 注重过程性的考核、评价, 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进步为本, 而非仅仅是看重最终的结果。只有如此, 才能不断激发班主任的工作激情, 为其才华的展现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其二, 也源于有的学校对班主任工作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众所周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不是说任何人都能胜任的, 尤其是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这需要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去培训、指导他们, 使他们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 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经常性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尤其是这个群体中刚走上讲坛的青年教师, 往往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和成才愿望, 渴望在班主任这个舞台上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有时因经验和能力的不足, 迫切希望得到工作上的指导, 但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却流于形式, 或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致使在班主任的指导上放任自流, 在班主任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部分班主任的积极性。

现在一些有远见的地区已开始构建班主任长效培养机制, 以实现他们的专业化成长, 这不仅让人看到了班主任充满希望的明天, 而且依笔者看, 最美好的前景应是建立班主任的专业化系列, 使班主任的培养、管理真正回归本位, 从而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其职业声望的有效提升, 为一大批优秀班主任的脱颖而出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此外, 在表彰奖励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体现不充分, 也是因素之一。班主任工作因其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表彰奖励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适当地向他们倾斜是应该的, 也是必要的, 因为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 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和意义, 使班主任有一种事业上的成就感、尊严感与自豪感。我们看到, 有的学校把班主任工作置于很高的位置, 在各种奖励措施上体现得较为充分, 如, “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功勋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评选逐渐常规化, 有的地方在“名师工程”中也出现了“名班主任”的评选, 这些措施之所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正是缘于这些激励措施中体现出了对班主任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应有尊重。

以色列经济奇迹的隐性因素分析 篇5

以色列于1948年复国, 国土面积仅2.6万平方公里, 其中60%以上为沙漠, 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建国以来与周边阿拉伯国家进行6场大的战争, 最近30年内人口增长5倍, 但其经济规模却翻了一番, 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经济成长史。该国在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 2008年GDP为1, 990亿美元, 人均GDP为27, 409美元, 生活水平与大多数西欧国家相仿。以色列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能够把自身的先天弱势通过人为努力转化为优势:水资源缺乏, 却发展出高度发达的节水农业, 以滴灌设备、新品种开发等闻名于世;缺乏常规能源, 却拥有较为成熟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进技术, 是全球太阳能运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不产石油却是中东重要的石油加工国, 不产钻石却成为世界钻石加工和交易中心。以色列的经济成就作为世界的典范, 是建立在以智慧、知识为根基所形成的技术创新能力上。

二、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客观因素

以色列如此突出的经济成果引起世界的关注, 大家比较普遍把原因归结为:以色列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一客观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以色列国非常重视教育, 教育一直是仅次于国防的第二大预算项目, 占政府开支的8%。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 免费教育达13年。劳动人口中的25%是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 每万人中工程师拥有量达140人, 列全球之首。科研资金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左右, 高于美国的2.7%。以色列对教育和科研的高投入得到高回报, 高素质人才资源优势突出, 不仅弥补了自然资源匮乏的劣势, 而且在全球高新技术方面形成绝对优势。以色列为什么对教育有如此高的投入, 以色列的教育为何能够成功培养出众多高素质人才, 以色列的科研为什么富有成效, 这些对以色列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本文拟从以色列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因素来分析, 影响经济发展的隐性原因。

三、以色列经济奇迹的主观隐性因素

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 76%为犹太人, 成为国家的人口主体, 该国在政治上是自由的民主政体, 但思想上以传统犹太文化为主, 犹太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近代, 该民族造就了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还给世界带来商业繁荣。

(一) 以色列民族倾向:

学者比国王伟大。 当其他民族将王侯、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时, 犹太人却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 也远比富翁伟大。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 精通犹太法典的学者不必缴税, 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心力, 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 所以不但不让他们缴税, 而且要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以后, 当学者的声望从宗教学问转移到世俗学问上时, 大学里的学位特别是高学位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其结果是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专业人才, 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他们的人口比例。在今日的以色列国中, 每4, 500人中有1名教授, 在世界上比例最高, 诺贝尔奖获得者有8人, 其中3个化学奖, 1个经济学奖。国民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远超过政治地位和权势, 全民族尊重学术, 崇尚知识, 重视才能, 思想自由, 具有注重务实的风气和习惯, 给以色列脚踏实地发展科技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二) 以色列民族信念:

修复世界。传统犹太信仰是一神论, 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有特殊的角色目的和神圣的使命:尽力消弭各种侵扰世界的疾病与破坏、贫穷与文盲、冲突和争执, 一步一步地改变更新这个世界, 使它变得更美好。 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这项工程中的一部分任务, 为世界能更趋完美作出贡献。这个信念影响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犹太人认为学习是甜蜜和快乐的, 把学习看作人生的乐趣, 他们不仅注重知识, 更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才能的发挥。他们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 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 学习便是经常怀疑, 随时发问。以色列学校教育以启发为主, 十分重视提问和交流, 教学中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不看其能否按标准答案回答, 而是要看提问者能否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这是一种让人增长智慧的学习方法。在历史中形成并延续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 致使该民族喜欢揭示自然秘密和人类秘密, 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在自然科学领域, 以色列在诸多新发现和新发明, 科技创新实力全球领先, 号称“第二硅谷”, 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信息通讯产业、航空航天技术、水务技术、钻石加工业等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和先进水平, 高科技产品出口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目前微软、英特尔、通用电气、Google等著名企业均已在以投资或设立研发中心, 其中英特尔在以研发中心规模为其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本土, 进一步增强以色列科技研发的力量, 为其经济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 以色列民族的仁义思想。

犹太信仰认为:上帝是世界的统治者, 公义是上帝的品行之一, 追求公义是上帝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犹太的“仁义”观, 代表他们的慈善观, 衍生自“公正和正义”的概念, 这种仁义不凭感觉、情绪、个人的财力状况, 而是上帝的诫命:一个人有责任去看顾那些有需要的人。它不是一种抉择, 而是一种责任, 一项命令。一般地说, 仁义表现为捐钱给许多有需要帮助与扶持的人或单位, 这不仅是捐赠者的义务, 也是受赠者的权利。犹太人推崇的捐赠方式是:捐赠者和受赠者互不相知, 帮助穷人恢复经济自立自足。使受赠者不因接受施舍失去做人的尊严, 而且给他们在经济上重新建立的机会。因该民族仁义思想的实施, 犹太人虽然在长达2000年的漂流散居史中, 偷盗、杀人、不法行为的比例极低, 公元4世纪的记载中, 犹太人没有乞丐, 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没有乞丐的民族。当群体中低层次、低水平的人口比例减少、没有违法事件的负面影响, 不仅使整个民族的素质得到提升, 而且消除民族穷困的根源, 对其经济成长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另外, 作为一个犹太人, 一生必须反复学习和钻研《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 在中世纪他们就几乎消灭了文盲, 人人能读书写字, 不仅是世界上最早消灭文盲的, 甚至是迄今为止唯一达到这一目标的民族。在以色列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穷人不因贫困失去读书机会, 仁义的传统杜绝贫困、失业、冲突、恐慌的恶性循环, 缩小社会受救助人口比例, 减轻国家财政的补助支出, 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更有效的经济发展项目。而且在反复钻研经典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继承古人的智慧, 使他们整体素质比其他民族高出一筹。高素质的以色列国民, 不仅能够掌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 而且使其在国际竞争中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处于优势,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奇迹, 为其他资源缺乏国家, 尤其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中国, 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作用, 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参考文献

[1].魏道思拉比.犹太文化之旅[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2].肖宪, 张宝昆.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5

论隐性因素对企业利润的重要性 篇6

一、影响企业利润的隐性因素及其作用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 光是考虑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是无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 此时真正能够左右行业内利益分配的唯有被人忽视的隐性因素。

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隐性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 产品开发力

一款热门产品的背后必定有大量相似产品, 这是目前的一大现状, 只要看到有利可图, 投资者必定会争相进入市场, 并且由于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企业大多采取模仿而非自主研发, 这是现在的一大诟病。初期可能会有不错的利润, 但这只是注重短期利润的表现, 从长远来看,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 产品缺乏差异性以及没有后续产品的跟进, 消费者一旦缺乏对该企业产品的依赖而转投其他企业, 那么最终将导致失去市场而无法获得持续利益, 到时再想恢复企业的市场就难上加难了。

(二) 企业内部人员管理

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没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员管理, 即使企业有优质的产品、战略规划以及市场占有, 也无济于事。内部的混乱无法控制和改善, 必将使一个企业由内而外地衰败。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必定还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企业内部的安定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让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 创造和谐的竞争氛围。这样的环境能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 从而减少加班的烦恼, 同时降低相应的负面效应, 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此处又要提到一点, 企业人员的素质与品质。管理者如果为了谋取私利而不顾企业利益, 那么导致的后果将会是十分可怕的, 所以不得不说, 在能力与品质之间要有所衡量, 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定。

(三) 企业对外营销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的保证

在企业内部调节的同时, 对外营销也不容忽视。宣传、销售手段对企业产品与形象的重要性在此不用过多强调,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自身企业产品的描述是否属实, 是否过度夸大。目前广告方式颇多, 宣传媒介也层出不穷, 但同时对产品的虚假描述与过度夸大其功效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消费者是为了产品功效而购买的, 实际使用后却发现别说功效了, 反而有很多负面作用。

售前营销重要, 但服务营销同样不能忽视。企业的客户中只要有1%碰上“钉子”, 如果处理不好, 顾客流失率就不仅是1%, 而是5%~30%, 甚至更多。服务营销的本质乃是根据消费者的文化特色来提供产品和服务。顾客形形色色, 对于不同的顾客, 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顾客的需求来一一满足。

除营销管理外, 产品质量的保证一样重要。有效的营销手段建立在绝对优秀的产品之上, 如果产品的质量都不能够保证, 那么任何有效的营销手段都不能为其树立品牌形象, 在当今市场上, 充斥着过多劣质产品, 建高楼须坚固的地基, 产品本身的问题不解决, 即使再有市场, 也是过眼云烟。

(四) 对危机的反应与处理

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其成功道路上, 必定充斥着不可预知的危机。对于危机的预知与处理是一个成功企业不可缺失的一环。

一个企业如果从高层到职员都是自扫门前雪, 面对危机降临前的征兆充耳不闻, 当危机真正到来之时也不及时做出反应, 而是一味撇清自己的责任。如不立刻针对危机做出正确的处理, 等到企业已变得支离破碎之时, 再想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

处理危机, 首要是正确地识别潜在危机, 消灭潜在危机以绝后顾之忧;其次是避免能够预防的危害因素, 凡是日后会发展成危害企业利益的因素, 决不能姑息, 不能因小而忽视;最后是危机发生时应合理应对, 不能关门不理。

二、维持现状亦或重视企业隐性因素

上述了企业隐性因素中重要的几点, 但是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 目前的经营情况是否需要改变。

不得不说, 以上几点说起来容易, 但在实践中却相当困难, 现在各个行业的经营情况都已成型, 其中存在着各种潜规则, 不是想改变就能够轻易改变的, 当自身改变的同时, 其他企业却依旧保持原样。一个企业的改变无法改变整个行业, 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受到同行的排挤。

这就造成了目前的问题, 是否改变现状从而重视企业的隐性因素, 还是保持原样, 随波逐流。

做个假设, 将一个企业的经济利润创造时间缩小为三天, 现在处于第一天, 目前所有同行的经济都算作100分, 假定有20家企业, 18家企业不做任何改变, 而2家企业重视企业隐性因素并逐渐改变, 第一天算作减50分。此时分数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18家企业的分数是105.6分, 而令两家企业的分数则为50分。但当到了第二天时, 两家企业的改变有所成效, 那么18家企业受到影响, 记做减25分, 此时18家企业分数为80.6分, 而另两家企业为275分。到此即可为止了, 第三天时, 改变的两家企业将是最终的赢家。的确, 改变一开始并不一定就有回报,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一旦成效初见, 必颇有回报。

三、总结及个人立场

隐性因素 篇7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炎症反应, 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了刺激所发生的, 如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刺激等, 结果导致乳汁中所含体细胞的量增加, 乳腺组织也相对的发生一些病理变化。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 会对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乳的品质发生改变或奶牛泌乳机能发生变化时, 会危害的人类健康, 更严重的结果是会导致泌乳机能丧失, 使奶牛失去利用价值, 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般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任何的症状。本文通过对枣庄农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并从中总结规律, 以加深对隐性乳房炎的认识, 早期发现和控制隐性乳房炎, 减少其对奶牛业的危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枣庄某牧场100头泌乳奶牛。被检牛龄为1~7岁, 胎次为1~6胎;牛场采用管道式机器挤奶, 3次/d (时间为8:00、14:30、22:00) , 喂料与挤奶同步;牛舍为双列钟楼式, 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良好。

1.2 检测方法

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是采用CMT法。首先是用温水将整个乳房擦洗干净, 然后用0.2%新洁尔灭对乳房进行擦洗按摩, 再用75%的酒精溶液对奶牛的乳头进行比较彻底的消毒, 双手带上已经灭菌好的手套然后进行人工挤奶, 必须要弃去所挤的前两把乳, 然后把四个乳区都挤到相应的乳汁检验盘上, 大概挤出2ml即可。使检验盘的角度倾斜60度, 然后去除过多的乳汁, 加入等量的CMT试剂, 立即均匀用力水平摇动检验盘, 能够使乳汁与试剂充分混合, 10s后观察, 判定标准 (表1) 。

2 结果

2.1 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

在调查的100头奶牛中,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30头, 患病率为30%。

2.2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奶牛隐性乳房炎在不同年龄之间的发生率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3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区的关系

表3为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本次调查对100头奶牛乳区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不同乳区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 前乳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后乳区。

2.4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胎次的关系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有很大的关系, 对100头奶牛不同胎次进行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 任何胎次的奶牛都有乳房炎的发生。1~2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偏低, 而3胎之后乳房炎发病率较高。

2.5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日产奶量的关系

表5为不同日均产奶量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将日产奶量<20kg的奶牛分为一组, 日产奶量>20kg的奶牛分为另一组。调查结果表明:日均产奶量在20kg以下的奶牛发病率明显高于20kg以上组 (表5) 。

3 讨论

本次对该养殖场100头奶牛进行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 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3%, 比罗金木[1]等人报道的79.55%偏低。可能是该地区气候比较适宜, 加上严格的饲养制度, 使得该地区奶牛阴性乳房炎发病率低于其他地区。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一牛舍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 其原因可能是该牛舍靠近边缘墙边, 舍内温度较高, 湿度较大等原因造成。

3.1 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 这与高树新, 贾士杰[2,3]等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机体抵抗力下降, 加之分娩胎次较多, 挤奶过于频繁, 工人的操作不当等原因, 使乳头变形, 乳头括约肌松弛、受损, 使得乳头外翻, 这就大大增加了病原菌感染的机会。

3.2 奶牛前乳区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后乳区

通常前乳房小于后乳房。但如果前乳房指数低于40%, 那么挤奶中将受到不良影响, 使牛只易患发乳房炎[4]。据笔者观察, 此场有牛只存在乳区发育不均衡的现象, 前乳房明显小于后乳房。这可能是该场牛只在挤奶中受到损伤, 致使前乳房发病率高于后乳房, 也有可能是由于奶牛起卧过程中前区乳房易于与地面接触, 容易造成病原菌的感染。

3.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

调查发现,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奶牛随着年龄的增加, 其体质减弱, 免疫功能下降[5];乳房在挤奶过程中长期受到挤压, 造成乳头、乳管产生一定的损伤, 乳头括约肌机能衰退, 出现闭合不严、松弛, 导致病原微生物得以入侵乳区[4], 从而引发乳房炎的发生。

3.4 日产量小于20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

调查发现, 隐性乳房炎发生可以通过奶牛的泌乳量的变化来体现, 调查的40头日平均泌乳量小于20kg的奶牛, 乳房炎的发病率可达60%, 而60头平均泌乳量大于20kg的奶牛, 其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6.25%。其原因可能20kg以下产奶量奶牛的泌乳日龄大多超过305d以上继续泌乳, 乳房遭受病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因此, 当奶牛没有其它疾病时, 出现泌乳量严重下降, 应该引起奶牛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有很多, 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 应该在平时的饲管中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 平时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 牛体也要保持清洁卫生, 规范挤奶过程中操作方法, 做好定期检查, 及时预防, 并做好干奶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罗金木.大乘牛场乳牛隐性乳房炎调查与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 2002, (3) :53.

[2]高树新, 许尚忠等.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因素[J].华北农学报, 2006, 21 (4) :114-117.

[3]贾士杰.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区、胎次、年龄等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国奶牛, 2006 (6) :43-45.

[4]王兆福.奶牛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142.

隐性因素 篇8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并没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创业成功, 而中国有很多海外归来的高材生在创业过程中屡遭失败?为什么有的企业家能带领企业不断实现成长, 而有的企业家的企业则半路夭折?这些现象引起人们对企业家能力的好奇与困惑。美国心理学者斯腾博格等人从隐性知识的角度回答了人们的疑惑:高水平的隐性知识代表了高水平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代表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出色的企业家尽管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 但他们一般拥有较高水平的隐性知识。在中国, 高等教育所教授的主要是显性知识。既然优秀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是低学历背景出身, 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成功企业家比一般企业家拥有更高水平隐性知识?这正是本研究所讨论的核心点: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而至今, 该问题在理论界仍是一个没有被充分理解的领域。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基本内涵, 以及隐性知识水平高低的现实表现, 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并总结了影响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个体的、社会网络的、经验学习能力的等方面因素, 并提出了未来企业家隐性知识研究的方向。

2 理解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内涵

对隐性知识概念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有哲学领域的波兰尼、心理学领域的斯腾伯格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定义。

1958年,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首次提出隐性知识这个名词。波兰尼认为, 人类知识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显性知识, 另一种是难以通过文字进行系统表述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的知识, 即隐性知识。心理学者斯腾伯格提出了隐性知识的三大特征: (1) 隐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与行动密切相关; (2) 在日常生活中, 隐性知识具有有用性, 是人们达到价值目标的工具, 目标的价值越高, 这种知识支持获得目标越直接, 这种知识就越有用; (3) 隐性知识的获得不能从他人哪里获得直接的帮助, 它通常靠自己或在最低环境支持条件下获得的。根据OECD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界定, 那些属于较难编码的诀窍类知识, 不易用文字或语言表达或传播, 通常附着于个人或组织, 只能通过实践与社会互动关系而取得并加以利用的属于隐性知识。

综合以上各界定, 企业家隐性知识可理解为企业家从日常处理问题的经验中所积累、与创业和经营企业知识直接相关的、暂时尚未被企业家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水平刻画的是企业家的一种认知能力, 在现实中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高低可通过如下形式得到体现:

2.1 新手与专家的区别

高水平的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企业家的专长方面。拥有“专家”才能的企业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 在自己的领域表现优异; (2) 认识到从事领域内的有较大意义的模式; (3) 能很快掌握所从事领域的技巧, 并能以较少的失误解决问题; (4) 有优异的短时与长时间的记忆力; (5) 能发现并提出所从事领域的深刻的问题; (6) 花较多时间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 (7) 有很强的自省技巧[2]。专家技能帮助企业家在高度复杂、动荡且决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迅速做出决策。而新手则不具备这种优势。

2.2 机会识别的区别

拥有较高隐性知识水平的成功的企业家展现出更多优异的警觉性和直觉, 能准确确认事件发展的态势。Kirzner认为机会不是通过搜索和寻找而获得的, 而是在一些偶然的环境下被识别的, 识别这种机会的能力需要企业家的警觉性, 并强调警觉性受到企业家对环境信息熟悉程度的影响。所谓警觉性是一种对机会持续关注的能力, 关注尚未被发现的机会。

2.3 创造性的区别

隐性知识的获取一方面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 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隐性知识水平高的人一般较富于创造性。

综上, 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主要刻画企业家的一种认知能力, 以及由这种认知能力所导致的在专业技能、对机会的警觉性、心智模式、创造性等方面的绩效差异。

3 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现有研究中有关企业家机会识别、企业家心理模式、经验与专家特征等领域的文献看, 影响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家的个体特征因素

影响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最主要的个体特征因素是个性。关于个性与隐性知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 “开放性思维”与隐性知识水平正相关。这项研究由斯洛恩 [3]于2004年进行, 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思维”与隐性知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另外一些对成功经理人个性特征的研究也发现, 经理人的职业成功与其“外倾性”和“开放性思维”正相关, 与“敏感性”负相关。由以上研究推知, “开放性思维”和“外倾性”可能是有利于企业家隐性知识积累的个性特质。

另外, 也有西方心理学家通过测量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来测量人的隐性知识水平, 其基本理论假设是, 成就动机决定了将来成就的高低, 并影响了获取隐性知识的数量。如果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强烈, 则会激励他想方设法获取隐性知识, 并进而创造出成果来。因此, 企业家的成就动机也是影响隐性知识水平的另一个个体因素。

3.2 企业家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认知学家用来描述人们对于自身接触到的人、环境和事物的态度, 是隐性知识的一种存在形式。研究者发现企业家与一般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在创业行动阶段, 成功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具备冒险、“自信”、相信小概率事件。在创业成功或者失败之后, 创业者的反事实思维明显, 倾向于未来导向, 只对今后可能发生事情予以关注, 而不会浪费时间总结过去, 偏好行动导向, 倾向于让事实发生后再做应对。由于不同心智模式的存在, 使得对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生的信息做出不同的评估, 进而导致获取完全不同的新的隐性知识内容。因此, 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是影响隐性知识水平的关键认知因素。

3.3 企业家的经验学习能力因素

波兰尼在提出隐性知识论时就指出实践经验是隐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 换句话讲, 经验越丰富, 隐性知识水平越高。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经验等于隐性知识。斯腾博格[2]等人于1987年对64位职业经理人、25位商学院毕业生和60位耶鲁大学在校生做过一个隐性知识水平的测试。测试结果发现:隐性知识水平最高的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其次是毕业不久的商学院学生, 最低的是在校生。他们指出管理工作经验会影响到隐性知识水平, 但并不构成高度正相关关系。经验虽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隐性知识水平, 但更为关键的是经验者对以往经验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经验必须通过经验学习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因而, 企业家的经验学习能力是其隐性知识水平的关键因素。

3.4 企业家的工作性质因素

影响企业家隐性知识的工作方面的因素包括两个:一是企业家所处理问题的非结构化;二是企业家工作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企业家从创业之初就将面临一系列风险和困难, 如投资沉没风险、回报不确定性、繁重的工作、生活闲暇时间被大大挤压、高压力、全部责任等, 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家工作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动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必然伴随着面临问题的复杂和非结构化。按问题的结构可将分为智力性工作和决策性工作[4]。智力性工作所要解决的一般是结构化的问题, 明确规定了工作的范围、规则、执行程序等客观标准;决策性工作则需要解决非结构化问题, 需要综合大量政治的、文化的、行为的等多方面因素来寻找答案, 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或衡量标准。企业家所从事的大部分是决策性工作。

3.5 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因素

根据海特[5]的研究, 企业家会花59%的时间进行各种结网活动。企业家网络是研究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主要突出企业家网络中的两种关键网络模式:一种是强联系网络, 一种是有结构空洞的网络。一般而言, 强联系在转移隐性知识方面拥有如下优势:第一, 由于网络成员之间拥有更多交流机会, 使得所传递信息的模糊性大大降低;第二, 频繁的交流能增加彼此信任, 从而有利于传播那些细节性的、隐性的知识[6]。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强联系网络容易导致信息冗余, 理想的探测性学习环境应是拥有结构空洞的网络。所谓结构空洞, 根据Burt的解释, 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 从而形成关系间断, 从网络整体来看就好像网络中出现了空洞, 因而称“结构空洞”。拥有的结构空洞越多, 信息优势越明显, 这种信息优势又能提供大量学习的机会, 对于探测性学习[7]和创新[6]非常有利。

4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 影响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多种, 主要涉及企业家个体因素、经验学习能力、工作性质、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企业家新手与专家的区别、机会识别的区别、企业家心智模式与一般人的区别和创造性的区别。

从这些影响因素来看, 对企业家隐性知识问题的研究可从如下几个线索入手:

第一, 从企业家的个体因素方面寻找个性特质、学习风格与隐性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二, 从企业家本身的经营行为考察其行为过程与隐性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

第三, 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现有研究过于关注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经济功能, 而忽视其学习价值。

第四, 从企业家的规则聚焦角度, 探讨企业家隐性知识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2]STERNBERG R J, FORSYTHE, et al.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SLOAN K.Managers'experiential learning: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tacit knowledge[D].DissertationAbstracts International, 2004.

[4]LAUGHLIN P.Social Combination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Problem-solving Groups on Verbal Intellective Task[M]//Fishbein M.Progress in Social Psychology, 1980.

[5]HITE, HESTERLY.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t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1 (3) :275-286.

[6]SMITH P, JILL.Social Yet Creative:The Role of Socail Relation-ships in Facilitat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 :85-101.

隐性因素 篇9

1“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原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学者顾基发教授在英国赫尔大学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1]。它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主要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物理”中的“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天下万物,“物理”则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以及从中所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和自然规律;“事理”是指做事的道理,在人类社会中,与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用于指导人类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人理”是指运用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将事情做到最好,现实世界中任何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力量,所以在实践中要运用到人的思想,来主导“事”和“物”的方向。人理的作用在世界观、宗教文化等方向表现出来,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智慧灵感及创造性。基于此,可将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看成由物理、事理、人理组成的复杂因素系统,从而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列出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作用基理。

根据对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及三个维度的设计,企业的并购绩效是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的综合体现,这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企业并购后知识整合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们之间即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并购绩效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函数关系表示:

在上式中,A(Achievement)代表企业的并购绩效;W表示企业并购后的物理因素;S表示企业并购后的事理因素;R表示企业并购后的人理因素。

根据以上的函数关系式可以看出,企业的并购绩效要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制约。通过对企业并购后的三个维度的整合和调节,可以找出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根据验证结果,可以适当的改进企业并购后的管理模式,消除消极的影响因素,增强积极的影响因素,并且协调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并购目标的实现,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提高并购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影响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物理因素

在影响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中,把握好物理因素就要充分了解并购双方的企业性质,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掌握好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征、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的文化特性等,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Sun[2]在研究企业并购案例时发现,跨国并购的企业因为双方国家的制度不同,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很大,制度越规范,则并购绩效值越高。Buckley[3]基于文化环境的角度,研究证明当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文化差异值越小,则企业双方之间的并购整合越顺畅,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的稳定性。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产业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并购的整合速度和获取利润的空间。因此本文将物理因素划分为三类,即产业政策、文化差异、制度距离。

2.1 产业政策对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产业政策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并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占有市场份额,会采取措施挤压当地的中小企业,对地方企业造成发展和创新的障碍。产业政策此时会进行宏观调控,改变产业间的资源分配和私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弥补市场缺陷[4]。管理学认为,产业政策影响因素分为产业结构影响因素、产业组织影响因素、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产业技术影响因素四个维度。根据相关理念分析,将这四个维度设计成四个变量x1、x2、x3、x4。由于所分析的问题是产业政策对并购后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我们用“0”表示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形,用“1”表示受到较小影响或不受影响的情形。模型方面在本节中选用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的Logit模型,这种模型分析法是管理学方面的常用分析法。Logit模型因为其概率表达式的显性特点,模型的求解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将新加入的维度添加到模型中,用于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建立模型如下:

由于Y的期望值就是Y=1时的概率,于是得出方程:

其中i=1、2、3、4

将上面的方程线性化,得到

其中P表示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成功的概率。C是常数,表示与各因素无关的选项,β1至4为回归系数,表示各因素对F(P/1-P)的影响程度,ei表示随机误差项。

根据实证分析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下列相关关系:

(1)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的指标来看,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1,说明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控可以提高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成功率。

(2)从产业组织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的指标来看,相关系数大于0、小于0.5,说明产业组织的合理配置与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正相关。

(3)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的指标来看,相关系统大于0.5、小于1,说明产业布局规划越合理,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矛盾,则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率越大。

(4)从产业技术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的指标来看,相关系统大于0.5、小于1,说明当地企业的设计、制造及创新功能越强,则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率越大。

从上述相关度指数来看,产业政策对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转移呈现正相关,即政府对产业政策调控越合理,越能增加并购企业的并购绩效,反之,则削弱。符合预期假设。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换及适当干预使得企业的发展按照最大期望值,协助发展中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宏观战略目标。

2.2 文化差异对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文化差异是指因国家和地区差异,当地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差异。社会人文学博士吉尔特·霍夫斯塔德这样定义“文化差异”: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所拥有的“共同心理程序”。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企业,所聚居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所拥有的共同心理理念、共同的生活方式、处世方式等等,形成了文化差异[5]。霍夫斯塔德在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观念时,提出了五个文化差异维度: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价值观的男性化与女性化。基于此,本文认为,文化差异对并购后隐性知识的影响由五个因素组成:被并购企业的法人地位、企业员工的合理调配、民族文化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标准。

(1).被并购企业的法人地位对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导向作用。Capron和Hulland(1999)[6]认为取消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将被并购公司设置为子公司或分公司,有利于资源设备的科学配置和并购整合,最大可能的实现并购绩效。如果保留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法人资格,则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出发,被并购企业和主体企业难免会在利益上做出不同的决策,产生经营管理上的分岐,结果会导致并购绩效的降低,延误了知识转移和整合的最佳时机。如果取消被并购企业的独立法人资格,将被并购企业纳入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则企业做为一个整体对于市场的运筹帷幄会统一战线,一致决策,并肩做战,协作共赢。

(2).企业员工的合理调配对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转移起着主导的作用。企业并购后对并购双方员工会产生心理动荡,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是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时,对企业人才的安排不妥当,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从而导致隐性经验、隐性惯例的失传。企业并购后,首先做到缓解员工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优秀的人才,要特别的关心,采取措施稳住这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时,要妥善安置一般员工。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源会进行较大的调整,对于同一个类型的部门,只能保留其中一个,对于另一个被削减的部门及员工,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尽量避免造成企业内部的恐慌。

(3).民族文化认同对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影响和塑造着本国人民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的不同地区,例如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理念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生活习性、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并购企业双方如果能够熟悉对方的语言和文字,并且能够主动接纳对方的特定习惯和价值观念,则对于并购后的隐性知识的转移有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抵制地域文化,只为自己利益考虑,则对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会产生极大障碍,导制并购整合的失败。

(4).企业应有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即企业应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体现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道德、公共利益等。正确的对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并购公司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购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与被并购企业保持良性循环,取长补短、互利互惠,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例如,企业跨境投资并购在自身国际化市场价值体现之后,在另一方面也是对东道国家经济的扶持,促进东道国家的就业、民生的改善等,使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家形成持续发展的有利局面。相反,如果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味的扩张自己的地盘,为了利益的增长违背社会道德,最终会受到东道国家政府的干预,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前途。

(5).并购企业应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标准。企业价值标准是指企业并购后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和利益价值。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实行并购后,其价值标准会根据并购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企业并购后,其未来的收益能力、获利能力都体现了企业并购的价值标准。企业应在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制定价值目标,注重长线发展,不要只顾短期利润的增长,而应该将科研开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为自己的持续长线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2.3制度距离对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缔造多国经济联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我国的经济改革也在不断的朝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对外投资和并购速度不断飙升,规模不断壮大。然而地域距离的增长为企业带来高效益的同时,并购风险也在不断的提升。Kostova[7]在研究中发现,国家和组织政策方面对跨国界或跨地域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制约或促进的作用,Kostova认为这种差距更多的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环境差距造成,因此提出了“制度距离”这一概念。她采用三维连续轨道跟踪法对制度距离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规制维度、规范维度和认知维度。本文在参照Kostova提出的三个维度时,将企业并购后制度距离影响因素归为三个维度: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社会文化。

(1).近些年来,并购行为方兴未艾,但是有关跨国并购的法律和法规尚不完善,与国际惯例和法律有违背的地方,导致并购方在被并购方地域里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

(2).并购方因为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并购整合过程缓慢,延误并购绩效;

(3).制度距离越大,被并购公司员工对并购公司的认可程度和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率越低。

3 影响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事理因素

“事理”是指做事情的道理,即如何去将一件事做好,需要通过现有的制度、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对做这件事的成功率和效率来做为评价的标准。本文中影响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事理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组织支持力度、员工激励机制。

3.1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组织正常运转时,各运行部门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及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决定着组织的中枢系统与执行部门的高效执行度,并对企业战略的实现、组织的整体功能的体现及组织成员的心理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购方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战略需求。

(1)企业并购后,要及时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集权与分权是相辅相成的,即不能完全集权,也不能完全分权。例如,企业并购后,并购方要保留决策的权利,制定战略方向、年度计划等。人力资源、财务、也要保留一定的集权,以使企业行为过程保持整体统一。保证集权的同时,要保证必要的分权。例如,被并购企业要保留一定的市场经营权、员工的绩效考核权等,这样才能激励被并购公司的积极性,企业的运作效率才能提高。企业并购后,保证适当的集权与分权,有利于并购后的快速整合,以及并购绩效的提升。

(2)组织结构合理化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并购企业在寻找并购目标时,往往从扩大企业规模、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取得核心资源三个方面考虑,被并购企业通常是弥补自身企业的不足,来自身发展寻求目标。并购后企业积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取长补短,与被并购企业进行组织机构的整合,达到双赢。

(3)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大中型企业由于组织庞大,会导致办事程序繁琐,浪费人力和物力。企业并购后,尽快将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化设置,减少组织管理层级,调换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精炼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成本更低,组织决策更快捷,办事效率更高。

(4)组织结构的简单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同时,要注重组织结构的简单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的,合理安排并购后新企业的组织结构。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为90%,他们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原因之一是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快速调节战术战略,以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减少组织结构的中间层次,保证信息的快速传达,减少失真,从而迅速制定应对决策。

(5)企业实行弹性化组织原则。组织弹性化是相对于刚性组织而言,是组织适应市场变化的体制模式。市场风云变幻,需要企业组织随时做好调整组织结构的准备,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市场是动态的,组织模式也应该是动态的,根据竞争的战略要求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6)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化。企业并购后,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即成为一个整体。企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个整体。组织结构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并购后的企业各部门有其独立性,又是在核心管理层的领导之下,目标一致,共同发展。

(7)企业组织间各部门的协作对企业并购后的知识转移与整合起着重要作用。新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本着公平、高效的原则,促使各部门间员工精诚团结、互相协作,使得各环节高速运转,为企业的知识转移和并购绩效的提升奠定坚持堡垒。

3.2组织支持力度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Eisenberger[8]等学者在1986年编著的《组织支持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的概念,书中认为,组织重视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并且关注他们的利益和幸福感受。基于人类的交换原则,个人对社会和他人一般都存在感恩的心理,愿意主动去帮助或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在企业的组织行为中,企业员工以个人的忠诚和努力来获得最大利益,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奖赏。Eisenberger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提升组织支持力度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保持公平规则、取得上级的支持、保证信息的对称性与透明化、规划员工的发展愿景。本文认为,组织支持力度对企业并购后的知识转移与并购绩效密切相关。

(1)保持公平原则,对并购后企业的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并购后整合的过程中,组织在管理过程应遵循公平性原则,有章可循,按规则决策,让并购后双方的员工感受到新组织的公平公正。

(2)上级的支持与鼓励,是并购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必要因素。在企业中,对员工工作态度影响最大的往往是直接上级领导的态度,员工把直接上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态度看成是企业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的体现。因此,员工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决定了员工组织支持感的指数。上级领导对员工的行为多加赞赏,经常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下属,对员工提高个人成就感、提升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3)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化,使员工深切感受到组织与自己的关系比较密切,使自己有主人翁感,同样感受到了组织的公平。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快捷性和准确性,使并购后企业的员工快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使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得以提升,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并购绩效。

(4)企业帮助员工规划个人发展愿景,可以提升组织支持感。企业并购后,员工会心存顾虑,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模糊感。此时,组织帮助员工设定个人发展目标,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使员工清楚的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会在企业中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职业高度,让员工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设定的理想愿景。

员工通过组织公平的原则,激发了自身的创造性;通过上级的支持与鼓励,使员工做事更有信心;组织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化,让员工增加了主人翁意识;组织帮助员工设定职业规划,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层次。与此同时,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的增强,提升了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率,加大了并购绩效的产生。

3.3 激励机制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整体系统中,激励主体采用某些方法,对激励客体实行制约、互动的一种体制。激励客体通过“激励机制”将自身的抱负与理想付之现实。企业并购后,并购主体如何获得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主动性,使得并购整合的过程顺利过渡,是并购主体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激励机制无疑是对并购后企业员工实行的一剂“稳心良药”。并购主体通过各种激励政策,使员工的向心力增加、工作动力提升,达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目的。著名学者勒波夫博士在《怎么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提出,奖励是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任何一名员工,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都会激发自身的潜能,力图做到最好。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知识转移过程达到简化和高效的目的。本文根据管理学家对于激励机制的内容,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薪酬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设计模型如下:

4 影响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人理因素

企业间并购的成败与否取决于企业并购的成本与并购后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来讲,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评价一次并购成败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科学技术的根基。而这些知识是以个体为最小载体,进行传播与创新。企业并购后,应当充分利用新老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和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保证企业现有知识的存量充足和知识相互间有效转移。

企业并购后影响知识转移的人理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依赖性、接收方的接收能力与意愿、吸收方的吸收能力与意愿三个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组织中知识的转移的存在性,不因人是否有意或无意的管理而发生变化。另有一些学者承袭前人从知识转移要素的视角把知识转移二分为:知识源与知识获得者,认为知识转移仅是由传递双方作为影响因子的,认为任何知识转移行为都离不开人为的过程,都是要依靠人的力量进行获取。

4.1 关系依赖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本文中所指“关系依赖”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宽松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和谐的工作条件。企业并购后,容易在组织中产生紧张的工作气氛,员工对于自己的去向和发展会产生不安的心理,对于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的隐性知识转移会产生不利因素。此时,企业应及时做好决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平等互惠的和谐氛围。管理学家们在组织气氛研究中发现,组织和谐的气氛是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组织间互相激励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共享。Zarrag[9]认为宽松的人际关系是组织内部环境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组织个体对于良好的组织气氛的感受会提高工作满意度、加速生产效率和减少员工的离职率。企业的最小个体对企业的发展、个体的动机、社会的期望等都会受到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的影响。在友好的氛围中,隐性知识转移的更快、更准确。

4.2 吸收能力和意愿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吸收能力和意愿是企业并购后,在整合过程中,企业对于外部新知识进行评估、筛选、吸收和应用的能力与意愿。管理学家认为,吸收能力和意愿是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隐性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需求方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个人理解能力等有关。这种吸收能力使并购企业双方的知识融会贯通,企业不但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还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新的知识,把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组织和个体的吸收能力和意愿是企业并购后,组织和个体对于难以表述的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隐性知识快速扩散,被个体所吸收,成为加速并购整合和提高并购绩效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的吸收能力与意愿包含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评估、筛选、消化和应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依赖、彼此环绕,引导企业主体改变现有行为,形成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的局面。

4.3 转移能力和意愿对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

员工对于隐性知识的转移能力由员工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个人表达能力等因素制约;员工对于隐性知识的转移意愿则由企业的组织环境、激励机制、工作责任心、个人愿景等因素有关。隐性知识传递的因素与层次虽然有所不同,但传递方和接收方的能力、知识水平等都会影响知识的传递。知识层次相仿、知识结构类似的双方进行知识传递,过程并不困难且可以保证知识传递的效率。

(1)知识传递方的能力与意愿。由于隐性知识特有的复杂性和难以表述等特征,对于隐性知识传递方有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传递方应将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清晰的传输给知识接收方,就要有较高的知识解码能力,能够将隐性知识有效的转移给对方。根据知识转移的困难程度不同,一次有效隐性知识转移的成本也是千差万别的,可能需要借助不同手段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这就存在着一定的成本。也可依据知识传递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持有的或积极配合或消极抵触的态度进行分别讨论。

(2)知识接收方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无论是企业还是小到个体成员都存在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些习惯和粘性,不愿意受到外界干扰甚至拒绝发生改变。正是这样的行为习惯制约着企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使企业和个体局限于自己之前所接触知识范围和以往经验之中。Nokia的日益没落以至于裁员,都从企业的内部气氛可以有所了解,例如企业不鼓励内部竞争等,大大削弱了员工对于新知识新经验学习的动机,企业业绩逐渐滑落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隐性知识的复杂性、传播困难度远远大于显性知识,这就使得知识接收方学习的意图成为企业并购中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知识接收方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无疑可以推动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培养员工向他人主动求教,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习惯是知识接收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可以迅速提高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利用。

(3)知识接收方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双方交流沟通互动的过程。知识接收方的教育背景、原有的知识积累和工作实践经验等方面决定了其接收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接收方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也是隐性知识转移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之一。

5 结语

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的成功转移,是企业在市场上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是企业创新机制的根本,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要有创新、要有提升,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知识转移是知识创新的有效手段。对于有编码的显性知识,较易转移。而对于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的隐性知识,则需要企业提供转移平台,为隐性知识的成功转移提供有利保障。本文通过影响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三个层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前人总结的理论与方法,将三个层面中的九个行为方式进行详细分解。希望对并购企业有所帮助,提高并购绩效。

摘要: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研究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将影响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进行细分,共分出9种影响行为,分别对这9种行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三种影响因素与隐性知识转移及并购绩效的关系,给出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WSR方法,并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10

[2]SUN S L,PENG M W,REN B,et al.A comparative ownership ad vantage framework for cross-bor-der M&As:The rise of Chinese and Indian MNE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2(47):4-16

[3]BUCKLEY P J,FORSANS N,MUNJAL S.Host home country linkages and host home country specificadvantages as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acquisitions by Indian firm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2(21):878-890

[4]小宫隆太郎,奥野正宽,铃村兴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中译本)[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HOFSTEDE G.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3,7(1):81-94

[6]CAPRON L,HULLAND J.Redeployment of brands,sales forces,and marketing expertise following horizontal acquisitions:A resource-based view[J].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April):41-54

[7]KOSTOVA T.Success of the 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D].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6

[8]EISENBERGERRR,HUNTINGTON S H,SOWA D.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6(71):500-507

【隐性因素】推荐阅读:

隐性功能10-15

隐性结构10-16

隐性缺失05-20

隐性分层05-22

隐性影响06-14

隐性07-09

隐性课堂08-11

隐性课程08-17

隐性服务08-20

隐性环境10-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谈下一篇:教育思索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