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服务

2024-08-20

隐性服务(精选6篇)

隐性服务 篇1

众所周知, 旅游业是以服务为主要产品的行业, 旅游服务自然也就能得到学界长时间的关注研究, 但旅游服务有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之分, 学界研究多偏重于旅游显性服务, 仅在一定的研究领域提及隐性服务内容, 而隐性服务问题在当前众多旅游投诉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些游离于业界法规边缘的服务内容对旅游行业推进规范化建设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旅游业隐性服务的概念范畴

隐性服务是相对于显性服务而言的。显性服务即行业规范的服务及其过程或流程, 诸如接待顾客、咨询服务、服饰礼仪、经营场所的环境布局、规范的买卖程序等, 是顾客现场可以感受到的正规经营行为, 也是能被竞争者模仿与超越的示范行为。隐性服务则是顾客感受不明显、容易产生感觉偏移的、甚至想像不到的后台活动, 有些也是为前台显性服务所做的准备, 等等。隐性服务根据顾客的满意度分为优质隐性服务和不良隐性服务两大类。优质的隐性服务能带来游客的意外满足感, 也能提升服务产品的档次和吸引力, 而不良的隐性服务却能严重影响游客的体验感觉, 降低服务产品消费的满意度, 即是本文的研究主题———“隐性服务问题”。如旅游咨询中忽略介绍旅游产品的缺点或存在的一些问题, 旅游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 导游人员讲解服务的内容及其基本规范等等, 其中有一部分是游离于业内法规边缘的服务。

二、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分析

(一) 旅行社业的隐性服务问题分析。

旅行社业是旅游业中包装出售旅游服务产品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存在的隐性服务问题也是最广泛的, 如旅行社的广告铺天盖地, 同一条旅行线路, 价格却相差几百元甚至更多, 让游客区分不清到底存在哪些旅游服务差别。因此, 旅行社业的隐性服务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旅游媒介的隐性服务问题。

现代媒介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旅行社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旅游服务产品的推荐宣传, 虽然为广大游客带来了方便, 但据调查访问, 旅游者普遍反应在各种渠道中获取旅游信息的时候都明显感到困惑, 难以区分。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关键字眼太小, 容易让游客忽略;二是用词模糊, 如星级标准、优秀导游服务、豪华团、贵宾团、送保险等, 而这些提法在旅游服务产品界定的时候模棱两可;三是旅游服务产品的描述中使用过多名不副实的形容词, 随便一个景点就描述成如天下第一、人间仙境、天然氧吧等;四是旅游产品的宣传图片进行了美化加工, 制作的背景环境不真实等。

以上几类隐性服务问题已经引起业界关注, 据《南京日报》报道, 上海市对四类表述模糊、有“文字噱头”的旅游广告进行了封杀, 但仍有些旅游企业没遵守, 旅游部门也表示将加强与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 规范旅游广告词。

2、旅游咨询中的隐性服务问题。

旅游服务产品的咨询应该建立在熟悉产品的基础之上, 但据调查, 旅行社前台接待咨询岗位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切身体会或不熟悉旅行社推介的产品具体行程内容, 当旅游者提出问题时只能以搪塞或模糊的回答来回应旅游者, 甚至有些接待咨询人员为签下游客合同而欺瞒旅游者, 游客希望有哪些服务或内容都应声答应, 游客容易形成较高的期望值, 进而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 这类隐性服务问题也会更容易引起旅游投诉等问题。

3、旅游服务标准没有准确界定。

旅游服务标准难以界定是隐性服务存在的根本原因, 旅行社业往往利用此类疏漏来做文章, 如推出的产品冠以“准星”、“豪华游”等。从百强旅行社到地方小型旅游代理机构都采用了此类提法, 部分企业是为了适应低价团而采取此类措施, 而有些企业却是利用这种措施来赚取利润空间。这样的做法给旅游者带来了巨大困惑, 因为准星级的酒店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言, 有时让游客也投诉无门。据统计, 在近两年黄金周的旅游投诉中, 有40%以上的消费者反映旅行社安排的住宿没有达到所承诺的标准。到目前为止, 国家规定的星级饭店的等级中也根本不存在“准”或“超”的概念, 旅行社的这种模糊提法其实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使游客产生可以享受正规星级酒店待遇的错觉。

旅游行业常常把旅行团按豪华团、超豪华团、贵宾团、VIP团等来划分团队等级。游客普遍认为这是对旅游过程中提供的旅游服务的一种承诺。但是每家旅行社为“豪华”两字下的定义却大相径庭, 有的豪华游是入住五星级酒店、乘飞机坐商务舱、吃贵族大餐, 有的豪华游却只能住进四星级酒店, 其他方面和非豪华游也没什么差别。旅游行业对“豪华”的界定标准不明确, 也没有业内公认的标准, 旅游企业擅自将产品冠以“豪华”之名, 对游客造成误导。

旅游中购物安排本是旅游内容的重要补充, 但旅行社业对购物点的选取常常忽略游客的情况和需求, 只根据购物回扣额、停车费等来选取购物点, 而对于旅游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旅游者类型和消费水平等不做考虑。在行程中购物次数的规定上也常常没有标准, 较多的购物节目, 即使导游不软硬兼施地迫使游客购物, 但因此花费了宝贵的时间, 压缩了游览时间, 游客游览时间也遭到损失。可见, 旅游购物定点单位的选取上提供的隐性服务将严重影响旅游者整个旅游行程的体验过程。

4、旅游服务采购中的隐性服务问题。

旅行社业内没有有关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设计组合的明文规定或原则要求, 旅游服务采购可以说是一种“任意”性的采购, 各旅行社部门对线路的设计、行程的安排、旅游者的体验等都处于简单的综合考虑, 而旅行社业更多是考虑自己的采购渠道、利润空间、推销特色等, 如广州到海南的4天汽车团、广州到广西的3天汽车团, 这样的行程安排虽然在交通上节约了费用, 形成了低价游的特色, 但整个行程耗费在车上的时间将超过一半甚至更多, 而事后旅游者也无法找到旅行社违约的证据, 这样的旅游产品是不合格的服务产品。但由于属于隐性服务范畴, 旅游者也只有留意避免参加此类旅游服务产品。

旅行社业为营造宣传优势吸引游客出游, 在行程内容上罗列一长串的旅游景点, 给游客造成“行程丰富”的印象。其实行程内容很可能是“分解”一个大型景点, 或者选择一系列免费或极其便宜的景点, 更有“车游”这一提法, 仅仅是旅游车经过的地方也写进行程之中。据调查访问, 九成以上游客普遍反映对这样的旅游产品容易形成物美价廉的认知。

住宿产品采购中存在的隐性服务问题主要集中于酒店位置、主楼和副楼两方面, 如旅游所住酒店的星级, 同样的星级价格差异在于酒店的地段, 不在景区或远离市区, 房价比较低, 但无形中造成游客每天往返酒店与景区的长途交通时间、体力的消耗都较大。另外, 合同中常标识酒店的星级, 但入住的时候常常是酒店的副楼, 标准和等级都未能达到标准, 面对这些情况, 游客体验感觉普遍受到影响, 但也无可奈何。

5、导游服务中的隐性服务问题。

导游服务是影响旅行质量的重要一环, 但旅行社组团成功后, 对导游的挑选过程普遍较为简单, 除了投诉较多的导游不能上团之外, 一般都是随意分派导游, 而对于服务水平、线路的熟悉情况或游客的特征几乎都没有考虑, 游客在导游选择上极少有表达的渠道, 这一隐性服务很可能决定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过程。

导游服务中也存在性别、年龄歧视等问题, 导游为达到一定目的, 采取劝说或解说的途径来引导游客, 让游客随着导游的意志体验旅游, 增加旅游景点, 缩短游览路线, 减少游览时间等。

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也存在标准问题, 导游高兴了就讲解、不高兴了就不做任何介绍, 基本由导游做主。讲解的内容也没有做任何的限制, 导游会简明扼要地介绍主要的旅游景点, 减少必要的旅游历史文化介绍或典故介绍, 而增加额外讲解, 暗示消费, 促成增加景点或促进购物消费、娱乐消费等。

(二) 酒店业餐饮业的隐性服务问题分析。

旅游常常把酒店业与餐饮业一起打包出售, 也是过夜游客最基本的出游服务需求。而游客在此类服务的选择中余地较小, 基本由旅行社代为选择。酒店业和餐饮业也把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直接对组团的机构负责, 在此种情况下, 更容易形成针对团队的隐性服务问题。

1、客房标准变化。

游客入住酒店常常会因为一些安排而感觉到被欺骗或不愉快, 比如不少星级酒店就有主楼、副楼之分, 旅游旺季的时候团队往往被安排到副楼入住, 虽然酒店星级可以信任, 但主楼的设施和便利程度远远高于副楼, 但游客却投诉无门。

2、服务人员的隐性歧视。

服务人员歧视的情况在服务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长期接待旅游团队的酒店业餐饮业并没有把每位游客当作个体来看待, 而是以一个团队对组团社、领队或导游负责, 很多细微服务和额外服务都不能得到重视。比如, 酒店行李员对待外宾或单独入住的都会主动帮忙提行李, 而团队接待时大部分酒店方根本没有考虑提供此类服务。餐饮店用餐服务过程中同样存在此类情况。

3、非合法性经营。

酒店业默认允许“小姐”进入酒店营业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酒店却极少考虑到此类活动对其他入住游客的干扰。酒店未经允许私自透露客房信息更是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隐私。

(三) 景点景区隐性服务问题

1、景区价格不规范, 功能介绍不科学。

我们都知道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景区消费要比普通市场的高, 但高的程度却没有规定。这就给景区定价产品留足了空间。有些景点不得不促使旅游者高额消费, 这就是隐性服务带来的损害。比如, 景区游览时间需要一整天的, 景区的午餐就显得特别需要, 而有些价格却贵得离谱, 游客也只能抱怨几声, 毫无办法。

2、利用心理暗示或神学惊吓来促进消费也属于隐性服务问题。

我国的宗教景点很多, 佛教是众多宗教旅游景点开发最多的教派, 信众也较多, 佛教烧香本是一种简单的祈福活动, 但在旅游业中却逐渐变成游客怕进庙怕烧香的情况, 因为烧香就是烧钱。不少管理者利用心理暗示或神学惊吓来促进消费。比如, 峨眉山开光, 常常被描述成灵验然后大典仅剩几天, 各游客去开平安光, 不收钱, 是随喜功德。但开光就得请佛或观音坠子。请了既可以保平安, 又可以做善事。但最便宜的也要80元一尊, 还没小拇指盖大。想开光的还要请炷香, 平安香60元一炷, 全家福香190元。这样下来游客就得多出不少钱, 但又不好过于计较, 毕竟是信佛的。

3、民俗活动中的陷阱。

民俗村寨类型的旅游景点有很多民俗活动, 景区也借助此类活动来赢利。由于游客事先不知道, 往往最后迫于各种情况而屈服付款。比如,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游客稀里糊涂就被强拉入“洞房”, 把钱给够才能出“洞房”, 少则五六十, 多则上百元, 如果掏的是整的, 潜规则是概不找零。民俗风情却往往成了民俗陷阱, 让游客望而生畏。

4、其他。

景区对旅游业的隐性服务注意不够, 忽视对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规范, 对景区员工业务水平、旅游安全意识、工作规范没做标准或管理。

(四) 旅游商店的隐性服务问题

1、商店内严格的最少停留时间、听推销报告。

旅游商品店很多都有最少停留时间或进房间听推销报告的服务, 游客也常常被低团费合法入旅游商店等行程说服参与购物活动。而推销报告正是隐性服务问题存在的主要形式。

2、使用专家教授或质监标识误导游客。

为取得游客的信任, 商品店也经常使用免费专家教授咨询或检测仪器来检测游客身体, 然后再销售产品。

(五) 旅游交通业中的隐性服务问题。

旅游交通的隐性服务问题, 普遍存在的内容集中在空调车、司机熟悉路况问题, 车况问题, 包括车辆MIC、影视设备质量等。

三、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的主要表现方式及其影响分析

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其中一部分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服务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也损害了旅游者的切身利益, 因此要把现存的问题按性质进行分类, 针对各种隐性服务的主要表现方式来进行调节。

(一) 隐性服务问题的主要表现方式

1、言过其辞。旅游业中的隐性服务问题不少是属于言过其辞的方式来引导旅游者, 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形成较高的期望值, 达到引导旅游者购买旅游服务的目的。

2、在行业不作规定的范围内调整标准。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主要是旅游企业根据行业规范的漏洞或不健全的机会, 对一些服务标准进行调整。

3、在游客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心理暗示或设置环节。

4、旅游企业以站在企业角度对待服务。

(二) 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的影响

1、降低旅游服务体验和满意度。

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受出游前的期望值所影响, 而隐性服务问题带来过高的期望值直接影响了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

2、隐性服务问题带来隐性侵权。

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不少是利用游客对旅游产品不知情的情况, 因此游客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3、隐性服务削弱显性服务。

一些旅游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只重视显性服务, 而忽视隐性服务的状况, 因而显性服务常常被隐性服务问题削弱、淡化, 最后游客一般通过总体感觉来评判服务, 而隐性服务问题对游客的评价起到关键作用。

四、隐性服务问题对策探讨

根据以上旅游业隐性服务问题的归纳和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来引导旅游服务向优质化改进:

(一) 行业自律, 规范旅游服务, 形成良性循环。

行业自律是最优策略, 首先能最大限度避免隐性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促使业内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比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市场和旅游者的不断成熟, 导游减少导购的隐性服务, 游客满意度将得到提高, 从而旅行社为保证导游队伍的运营, 必将提高费用, 而旅行团团费得到适度提高, 有益于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同时逐渐改变导游的社会口碑, 将有更多优秀导游向“银发导游”转变。旅行质量的提高, 游客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高旅游质量的需求也促使旅游者改变低价旅游的观念。

(二) 加强规范隐性服务的法规建设, 形成隐性服务处理机制。

隐性服务最大的障碍是难以用法律规范来调整, 但部分隐性服务经过责任界定和建立事后处理机制, 可提高企业的自觉性, 进而引导行业自律。如加强旅游投诉内容及单位的公示, 调整旅游合同及行程中关于“准”星级的界定和说明。同时, 可以从商品管理的角度, 多部门进行联合整治, 加强执法力度来规范旅游服务市场。

(三) 隐性服务显性化。

行业内隐性服务是较公开的, 但社会大众, 特别是旅游者对隐性服务的知觉较少, 建议使用媒体渠道多次或常规性地公开隐性服务内容, 让其显性化, 旅游者的认知将得到提高, 游客将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期望值, 旅游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 也将减少旅游投诉及做好应对策略。

(四) 提高旅游者的旅行素养。

旅行素养指的是旅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懂得如何获取相关信息、使用相关事物、策划出游、处理旅行问题, 懂得如何体验旅行, 了解旅行中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等, 也包括旅游者对自身旅游权利的认识和保护。只有旅游者根据旅游隐性服务显性化的渠道来认识隐性服务内容, 才能真正认识旅游活动, 并根据认识来调整期望值或选择旅行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臻.模糊旅游广告词暗藏陷阱.南京日报, 2006.1.18.

[2]http://toprainer.blog.hexun.com/9144713_d.html.

隐性服务 篇2

一、开发参考咨询人员自身资源和读者用户信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与提升, 参考咨询人员自身的素质要求要不断地提高。参考咨询人员不仅要有专门的人员, 我们还要聘用一些兼职的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这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发出这些专家、学者巨大的隐性知识, 并积累起来, 存储在知识库中, 以便以后用户读者的需要, 实现参考咨询人员的多元化、社会化、整合化。

高校中培养各学科的专业人才, 具有知识面宽、学科性强的特点。因此, 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这样, 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就需要个性化。这种服务是指使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 根据用户兴趣的信息向用户及时、主动地推荐用户需要的且以往没有获得的知识资源, 并能根据用户对推荐内容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结果。个性化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技术活动, 其重要的特点是知识增值与智能重组。网络知识挖掘工作运用最新的智能工具来挖掘蕴藏于海量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 并形成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 非常符合网络用户对个性化、隐性知识的需求。我们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知识挖掘:

第一、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与用户有关的信息, 如用户兴趣, 建立用户个性化的信息库。

首先, 数字参考咨询可以在主页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注册入口。在进入页面设计一个表单, 内容包括用户的背景信息, 如用户的学历、年龄、职业、地域等;用户的特殊信息, 如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等;想获取的信息以及获取方式和联络方式等。其次,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在用户进入图书馆网站开始, 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跟踪, 产生日志文件, 并将该日志文件并入用户信息库。对用户的Web日志记录进行挖掘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其信息需求。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联合图书馆方式将其它图书馆的用户信息库导入, 也可以与其它网站合作, 导入其用户数据。

第二、利用知识挖掘技术, 分析用户信息库。为了开展个性化服务, 必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 (包括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首先, 通过对用户的兴趣、爱好、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利用图书馆的程度和对图书馆提供服务手段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 将用户进行分类。其次, 要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 了解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显性需求是通过填问答表的方式了解, 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 关键是如何了解用户的隐性需求。隐性需求主要是系统通过观察用户信息使用行为, 比如用户访问的页面、访问次数、逗留时间、保存行为等, 以此来准确地获取用户的信息需要。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完善相应的人工智能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再次, 对用户反馈的挖掘, 通过自动聚类技术将用户相关反馈的结果聚类, 形成某些层次以此描述用户信息需求, 其目的是找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要求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反馈, 并将用户的反馈信息再次分析、调整。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在主页上列有问题反馈类目, 包括留言讨论、馆长信箱、致信Web Master等。最后, 不考虑源具有什么形式的具体内容, 仅通过收集到用户对一些资源的评价, 比较用户之间兴趣的相似程度, 根据他与其他用户之间兴趣的相似程度和其他用户对资源集合的评价进行资源的推荐和共享。

目前, 我国各大高校自己的局域网基本都已实现, 学生在寝室、教师在家属区中都可以随时进入到校园网图书馆的咨询参考平台。针对于高校读者、用户的特点, 可以给这些用户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 如果在参考人员工作时间内, 可以针对平台上的讨论, 加以评价和指导, 进而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参考咨询人员工作时间之外, 这个平台还可以供读者相互交流、帮助。

二、挖掘信息参考源

目前, 数字参考咨询的用户需求不仅是简单的查询, 还包括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获取深入的内容, 摆脱纷杂表面信息的干扰, 对网络数据作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这就要求图书馆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 挖掘知识, 提取真正有用的信息。这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也是做好数字参考咨询的前期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源的挖掘, 我们必须加大数字文献生产和研究的力度、加快对数据挖掘工具软件的研发。

第一、加大数字文献生产和研究的力度。数据挖掘的准备工作过程中包含数据选择、数据清洗、数据构建、数据集成、数据格式化等五个环节。目前, 我国在数字资源的加工深度、加工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引文数据库、数字化专业词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 这就使数据库数据规范问题的处理缺乏物质基础。即使具备了规范处理的条件, 还需要使用数据库字段前规范控制或后规范控制的方法, 甚至使用XML或RDF技术开发大规模的语义网从根本上解决因语种、用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语义分歧。参考咨询是一项辅助性的工作, 参考咨询人员对学科的细节可能会缺乏一些了解。因此, 未来的数字文献一定是经过了充分数字化处理、进行了深度数字化加工的文献, 从而满足数据挖掘的需要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要求。

第二、加快对数据挖掘工具软件的研发。数据挖掘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如果缺乏工具软件对数据挖掘各环节的工作方法和过程进行规范、集成, 就会在完成一个数据挖掘项目时,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无法成为参考咨询工作的常规手段。一般所需的工具软件包括数据仓库转换工具和文本分析工具软件。目前, 很多图书馆经过各方面研究人员的努力, 使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技术、有问题的软件系统都得到了改善, 这也给从事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 解决了用户难以获得各种知识的问题。

知识挖掘应用于参考咨询工作, 将极大地提高参考咨询的水平和质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数据仓库、语义网、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可视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网格、大型海量存贮器等的普及应用, 知识挖掘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 成为参考咨询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甚至最终发展为一种普遍的学习、工作手段。

参考文献

[1]杨玫:《参考咨询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1) .[1]杨玫:《参考咨询工作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1) .

[2]樊晓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库建设》[J].当代图书馆, 2006, (1) [2]樊晓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库建设》[J].当代图书馆, 2006, (1)

[3]董敏红:《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 2007, (7) [3]董敏红:《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情报, 2007, (7)

[4]杨业华:《基于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中的参考咨询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4]杨业华:《基于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中的参考咨询服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隐性知识管理 篇3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企业如何挖掘和利用隐性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所谓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就是指:整合运用组织、文化、战略、流程、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企业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最大限度地尊重知识及有知识的人,实现企业知识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保持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场管理文化变革。在运作上,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

隐性知识的提出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占据整个组织知识存量的90%。所以,加强企业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十分必要。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伊士曼柯达公司与2011年10月11日申请破产。其原因在于,公司管理层对市场反应迟钝,依旧沉浸与他们的“胶卷时代”,而忽略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然而,该公司的管理层中有3为来自电子专业。可见,忽略隐性知识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可以看出:

1.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动力,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储存在人的头脑中,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人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计算机和网络仅仅是工具和渠道。人们利用它的目的是要借助其巨大的信息处理、储存和传播能力来扩展和延伸人的脑力。当人们无法区分信息与知识的差距时,资源投入的重点是信息技术设备。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人的大脑。

2.隐性知识支撑着企业的竞争力。一个企业要确立竞争优势地位,或者是拥有其他企业无法获取的资源,这点往往很难做到或难以持续。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内各种资源效用的发挥程度和创新能力.能力是知识存量的显性表现。使企业具有独特性的正是它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显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现有资源组合、配置、开发及利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要以隐性知识来支撑的。同时隐性知识也决定着企业优势要素的难以模仿性。企业只有通过对隐性知识实现独特且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前段时间,一个时代行动任务史帝夫.乔布斯去世了,有人猜测苹果公司是否会走下坡路了,的确,伴随着乔布斯的辞世,苹果系列产品的灵魂也走了,然而,乔布斯就有很好的预见性,有消息称,乔布斯已经把苹果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好了,也就是说苹果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依旧将使行业领军产品.3.隐性知识影响着企业的自增强性。所谓竞争优势的自增强性就是如果某一存量知识为企业创造了竞争优势,那么隐性知识就成为这种优势持续的根本,而且竞争优势将随着企业增量知识的产生得以保持。隐性知识贯穿于知识积累的整个过程,企业的学习能力是开拓新的竞争优势的根本。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不断的新的创新成果,相反如果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企业就无法获得和吸收其它的知识。

4.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是知识能否被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由于显性知识容易传播和共享, 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 并且显性知识大都来源于隐性知识, 核心竞争力也常常表现在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上。因此, 作为企业资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 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其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 企业要对职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5.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交互的过程。通过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最终形成企业的知识资产以及竞争优势, 如信誉、服务、商标等;体现智能劳动的资产, 如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体现企业内发展动力的资产, 如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支持系统;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 如各种记录型文献、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经验、工作技巧等。企业要想在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获得持续的优势和竞争力, 将企业知识资产转化为可用的有形资产就必须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 这说明了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才是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6.当然,进行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还可以使隐性知识在企业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我国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时候,对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国内企业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据KMPG公司2000年随机调查的63家国内企业的数据显示,只有4家企业有明确的隐性知识管理项目,其中2家是管理咨询公司,2家是IT厂商。有47%的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做了一些隐性知识管理工作,但是没有明确的隐性知识管理项目。

根据以上资料,不难发现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领域里差距很大,在我国,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处在起步阶段,除少数IT厂商和管理咨询公司外,大部分企业都刚开始接触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不少学者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甚至专著,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者并不知道什么是隐性知识,更谈不上进行隐性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进行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则必会在竞争潮流中处于劣势。

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之所以难于实践,其问题在于隐性知识的难于传播与管理。

1.隐性知识的难于表达与编码性。隐性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隐含性和编码性决定了这种知识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 或只能用言语部分地表达。一位掌握某项工艺诀窍的熟练工匠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操作演示其技能, 却无法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该诀窍以及是如何掌握该诀窍的, 学徒只能靠实践摸索才能从工匠那里继承知识。可见,隐性知识的难以表达和编码性妨碍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2.知识垄断。由于担心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贡献出来会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 因此, 人们往往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思想、技术或信息进行垄断和控制, 以此来确保或提升自身的地位。因为一旦出售或贡献出来, 他们将失去知识的垄断地位。可见, 员工对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隐性知识在企业中自由和顺畅地流动和传播。

3.知识不对称现象。在企业中经常一方面某部门存在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其它部门又缺乏这些知识。由于企业缺少知识分布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指导知识供需双方的接触, 员工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所需要的知识。比如, 企业战略方面的知识可能存在于专家手中, 但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尽管也需要这些知识, 却很难得到。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由于知识不对称原因引起的,而非知识稀缺所造成。知识的不对称将在买家需求知识时阻碍知识的获取, 4.缺乏信用体系。信用!是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基础, 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企业内部缺乏信用, 相互提防, 那么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效率会很低。5.组织体制的制约。传统的组织结构,如官僚制度,相对稳定。员工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员工之间缺少交流,这样就很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6.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很难管理。

7.在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那么,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隐性知识的传播取决于其拥有者素质的高低, 如知识层次、语言能力、意识思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隐性知识本身的特点阻碍了其传播的效率。一是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述, 从而阻碍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传播渠道不畅, 这主要是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为金字塔型, 层次过多, 沟通和交流起来非常困难, 极不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

3.心理因素的影响。隐性知识转化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用的基础,就没有人愿意进行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也就不存在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拥有和掌握隐性知识的人往往具有垄断和独占的心理,以及知识受体的装懂心理。

4.隐性知识环境的因素。我们都知道,环境是会影响生物的,所以,隐性知识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会阻碍隐性知识的转化。比如说我今天心情好,或许就会传授一些经验给别人,如果心情不好,显然就不可能。所以,企业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隐性知识的共享。

为了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效的传播方法和共享途径。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下的一些途径,仅供参考:

1.采用各种激励机制。隐性知识共享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 企业可采用各种激励机制, 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还可搭建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运用知识管理的软件, 实现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2.借鉴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具体活动, 如设计、生产、营销和交货等价值链活动实现价值增值。同样, 企业也可以通过知识流动和更新来使知识增值, 进而通过创造知识来创造价值, 形成一条知识链。因此, 企业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共享的过程作为一条知识链, 根据知识在企业的传播模型, 整个知识链包括隐性知识产生、知识的虏获、知识沉淀、知识重用、知识创新五个阶段。通过这五个阶段的互相依存, 实现企业从个体知识向群体知识、组织知识的扩展, 形成持续竞争力的组织能力。3.营造以知识为导向的,宽容,平等和信任的企业文化。Wallach 曾发表一个广为中外研究所使用的企业文化量表,其中提出的企业文化包括三类: 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因为隐形知识的共享需要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需要一种宽容、平等和信任的企业文化, 而支持型文化正是一种重开放、和谐, 组织中具有高度的。支持、公平、鼓励开放、关系导向式的氛围的一种文化。龙湖物业的传播方法是“讲故事”。该公司每年都会收集几百个各类员工和业主的故事,要求管理团队在周例会和月例会上讲员工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员工感觉非常亲切,这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下次再遇到同类问题,就知道怎么处理了。长期积累下来,会形成各种业主需求的处理模式,有点类似于英美的判例法。当然,龙湖物业并不止步于此,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还会被总结成知识案例,大约用3个月的时间,经过知识管理部门筛选和讨论后形成制度和文化要素。要让员工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企业。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特别是对那些与员工经常对立的企业家来说。然而,台湾地区的一些大企业,确实从员工的知识贡献中获得了强大竞争力,比如,依靠意大利籍首席执行官兰奇和他所领导的团队,宏蹿升到全球PC行业的前列,而基于全球员工的知识汇聚,趋势科技也跃升为全球杀毒软件行业的强者。在这些企业中,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已经没有了通常的对立,他们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就像兰奇解释他之所以能把宏带到世界一流时所说:“没有人会约束我,我可以按自己的逻辑去做事。”

4.内部导师制。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这种制度是15世纪初建立新学院的威廉.威克姆所首创,至今已有六个世纪的历史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激烈,这一竞争更加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核心人才是企业保持和增强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如何提升员工的生产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一直是企业所关心的课题。企业内部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整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中国,导师制已经得到很多企业的广泛认同。

5.企业内训。企业内训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由企业内各部门或各岗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高级领导或资深员工组成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活动。内训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技能、心得等隐性知识传授给学习人员,从而使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这也是学习人员总结工作、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

6.网络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E.1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它作为企业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很多企业的重视及应用。E.1earning实质上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培训方式,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结合教育理论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是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的平台,主要为企业搭建培训体系并提供已经规划的、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关系到员工当前工作业绩及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网络化教程。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并培养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它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其价值在知识管理中主要体现在知识转移和共享的环节中。惠普公司的研发部门在上世纪80~90年代也遭遇过人才断代、新老交替跟不上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惠普在90年代中期建了一个叫CONNEX的专家INTRANET网络,把已经离开惠普研发部门的老专家、老工程师都用网络联接起来(不管这些老专家当时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并且用“专家地图”的形式在系统中展示给大家。对于一个新手,他可以根本不认识专家,但他进入CONNEX系统就可以地图中很容易地找到专家,并立即与专家沟通,学习到专家头脑中的经验。除了让老专家的经验知识能方便地传递给公司的新手,CONNEX系统还把这些经验沉淀在系统中,供其他新手参考,以后遇到同一问题就不必再去“麻烦”专家了。惠普公司的CONNEX系统已经把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用IT手段实现了,并切实地解决了问题。

当前,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主要有:SECI模式(SECI 分别代表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在化)、Combination(组织化)Internalization(内在化)),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基于密切性的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通过一种可视化的手段对知识及知识载体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 为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工具。它主要是依靠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 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动态描述和整合),基于ERG理论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式,构建知识平台等几种主要的模式。

这些模式已经运用于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长天公司是国内实施知识管理较早的一家IT企业,它的案例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其知识管理经验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网长天公司利用企业内部网,独立开发了办公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员工通过自己的电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上级管理者分配的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时问要求,员工必须对能否按时完成做出明确答复。此外,每位员工每天都要填写规定格式的工作日程表,该表记录了员工与客户的联络情况,取得成果、各项工作进展程度及花费的时间。这就是知识地图的运用。

隐性服务 篇4

由于隐性辍学的学生结构是以“差生”为核心群,[2]主要表现形式是“厌学”和“缺学”,而“缺学”又往往转化为“厌学”。[3]所以,对转变“差生”和克服“厌学”的对策研究,实际上构成了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隐性辍学已上升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4]如何遏制隐性辍学,特别是遏制隐性辍学中的“缺学”,引起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解决“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问题。今年初,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作出重大教育决策和部署,从学校建设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等方面,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这一我国义务教育新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实际上针对的主要就是让所有隐性辍学的孩子“上得好学”,所以,遏制隐性辍学的方向已经指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我们需要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直面现实的态度、敢于改革的勇气和善于改革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笔者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办学实践,经长期思考和潜心研究,参考国内外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生的切身感受,不揣固陋,对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提出一些提纲式的思考,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和一切关注隐性辍学问题的人们来共同作这篇文章。

一、认识方面

制定任何对策都源于指导思想,源于基本观点。要探寻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就要解决教育观这个核心问题,就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与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教育理论一脉相承,适应世界潮流,结合中国国情,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未来的发展,创造性的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而唯升学教育则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的异化,隐性辍学就是这种教育本质异化的典型现象。[5]治标先要治本,只有鲜明地高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的旗帜,坚决批判和摈弃唯升学教育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的素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履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才能真正从根子上遏制和消除隐性辍学现象。

首先从教育对象上,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物”。物可以随意抛弃,而人不能随意抛弃。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不是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工具,而是教育目的自身。只有把学生当成人,以“教”来“育”人,让每一个人都成功,而不是以“教”来淘汰不合格“产品”,隐性辍学的学生才能恢复“人”的本来地位,成为实际上而非名义上的教育对象,才能摆脱随时被淘汰的失败者的命运,通过教育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从教育目标上,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不能仅仅以应对升学统一考试、满足选拔精英人才为唯一目标。不仅要培养少数日后有可能成为精英的“升学人才”,更要培养毕业就要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人才”。要将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人生所必须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放到第一位,隐性辍学的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努力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才会将被动、消极、痛苦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

再其次从教育内容上,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特别是要恢复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日后的精英人才离不开劳动基础,日后的普通劳动者更是要靠劳动技术生存和生活。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观比学习劳动技术更重要。隐性辍学的学生在纯文化知识的片面智育中处于劣势,但在劳动技术学习中,往往表现得很出色;在体育、美育方面,也往往表现出专长。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教育内容,就能发挥隐性辍学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认为自己也是成功者,摆脱“差生”的低下地位和心理压力,逐步远离隐性辍学的状态。

又其次从教育模式上,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自主性教学方法要实施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仅仅只会“复制”和“粘贴”,坚决避免满堂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等强迫教育的模式。自我发现的点滴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不但会让优秀的学生兴奋,而且会让隐性辍学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克服对于学习的恐惧感和畏难心理。

最后从教育关系上,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交流,用平等的态度、同样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发现和肯定学生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弃儿”、“老鼠屎”、“被遗忘的角落”,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平等地位,消除与教师的对立情绪,爱屋及乌,由喜爱教师到喜爱学习。

教育观的转变,主要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主观愿望的问题,还是受若干客观条件制约的问题。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社会的配合、教师的力行、客观条件的创造,教育观的转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政策方面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的三项工作中的第一项,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6]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精神应怎样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粗线条的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1. 改革教育结构

目前的教育结构基本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障碍,是唯升学教育的大温床,自然也是隐性辍学的孵化器,要遏制隐性辍学,就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要按专业明确区分为两个类型: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高等教育,两类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比例约为2:8,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占20%左右,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占80%左右。基础科学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只设本科,彻底取消专科层次,授予学士学位;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占40%)、专科(占60%),不授学位,但具有职业技术职称:本科层次为助理工程师,专科层次为技师。两类高等教育的招生办法、教育模式、评价标准要各成体系,不能统一。招生办法的不同在下文叙述,教育模式的不同主要是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评价标准的不同主要是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必须以职业技术资格为评价标准。现有的综合大学可以兼有两种高等教育类型,但许多综合大学应该转型为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要对应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还要承担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任务,所以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比例必须坚决调整,要从现在要求的1∶1大幅度调整到1:4。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要转型为中等职业学校。

初中阶段教育取消职业初中,只设普通初中,但在普通初中的课程设置中渗透职业教育因素。

2.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1)改革高考制度

取消统一高考制度,两类高等教育实行不同的招生考试制度。

基础科学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考试按学科大类(如政治哲学类、文学史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生物学类等)进行。可以学校自主命题考试,也可以数校联合命题考试,省市一级招办(考试院)做考试的组织协调工作,但不允许省市一级单独或联合统一命题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类别、学校参加考试。招生学校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及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邻近类别也可适当跨类调剂录取。

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律不得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要转报应用技术高等教育专业,必须转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年以上才有报考资格。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按专业技术大类(如机电类、建筑类、信息类、传媒类、商务类、矿冶类、语言类、法律类、医药类、艺术类、体育类等)进行。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建立通用文化知识题库和各类别专业基础知识题库,考试范围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三个部分,三者的比例为3:3:4。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均以网络考试方式考试,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以面试方式考试。专业题库的所有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全部公开,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试类别后,参加该类别招生考试,从通用文化基础知识题库和该类别专业基础知识题库中自由选择试题考试。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由省市一级招办(考试院)组织进行。招生学校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及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邻近类别也可适当跨类调剂录取。

(2)改革中考制度

将两种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合并为一种考试,统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由省市统一命题,县市统一组织。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能发放初中毕业证书。考试成绩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或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标准,不作统一要求,可由各县(市)自行确定。这一改革可以防止一些学校让不升学的学生提前毕业或擅自降低毕业标准,遏制隐性辍学,提高初中完学率。

考试科目设置及权重分配,要严格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考试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考试内容,特别是要恢复劳动技术教育在考试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设想是:社会科学知识(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合并考试)占30%,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合并考试)占30%,体育素质占10%,艺术素质占10%,劳动技术素质占20%。道德素质不占比例,实行“一票否决”。这一改革降低了文化知识的比例,提高了综合素质的比例,可以让隐性辍学的学生发挥潜能,扬长避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考试命题及考试方式。“道德素质”采用“评价量表”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等级。“社会科学知识”中语文的“阅读与作文”采用“保密命题”、笔试方式考试;外语的“听力与口语”采用面试方式考试;语文的“汉语知识”、“文学常识”,外语的“单词识记”、“语法训练”及历史、地理采用“公开题库、自由选择”的方式考试。语文的“阅读与作文”占“社会科学知识”总分的20%,外语的“听力与口语”占“社会科学知识”总分的10%。自然科学知识采用“公开题库、自由选择”的方式考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试题合并为一个题库。

“体育素质”、“艺术素质”、“劳动技术素质”采用现场测评的方式考试。体育素质分为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武术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运动参加现场考试。艺术素质分为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参加现场考试。劳动技术分为钳工技术初步、电工技术初步、木工技术初步、泥工技术初步、销售技术初步、家政服务初步、栽培技术初步、饲养技术初步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参加实作考试。素质考试采用等级记分制,按级记分。素质考试可分别安排在第4、第5学期期间分批分点进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淡化“主科”与“副科”的差别,降低考试难度,减少隐性辍学学生对“主科”考试的恐惧情绪,鼓励学生发展专长。

考试时间建议可采用“统一”与“分散”两种方式。语文、外语的笔试、口试采用“全省统一”方式在每年7月上旬举行;实行“公开题库”考试的科目采用“分散”方式,每年4月、10月各开考一次;实行“现场测评”的考试采用“分散”方式,在初三下学期内进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分散考试时间,缓解学生心理和身体压力,利于学生从容应考。隐性辍学的学生最怕的就是统一考试,减轻“畏考”的程度,有助于他们的稳定。

素质科目的考试内容应当规范和明晰,可操作性强。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根据考生的志愿,一律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择优录取。明令禁止普通高中仅按文化知识考试分数录取。普通高中录取线和县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办法可由各市县自行划定(或制定),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线(或录取办法)则由各招生学校自行划定(或制定)。

3. 改革课程设置

由于隐性辍学的学生主要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所以改革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初中而言。教育部教基[2001]28号文件项下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规定,总体来说,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改革方向。但由于这是七年前的规定,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三个问题:

一是没有明确设置劳动技术课,而是模糊设置为广义、空泛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没有切实体现“劳动技术素质”的培养内容,为唯升学教育的“考试科目”挤占课时提供了不小的空间。所以,应该取消“综合实践活动”,明确设置劳动技术课,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所占的16—20%的课时比例安排课时。劳动技术课必须有规范的专业内容,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几个专业。专业师资和专业教学设备可以由当地职业学校负责。设置劳动技术课对于隐性辍学的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发挥专长,成为班上的“技术尖子”,与班上的“文化尖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二是同时提供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个课程设置方案,任由学校选择,弹性太大,以至实行综合课程改革的学校微乎其微,各省的统一中考,都是分科考试。综合课程加大课程知识的融合,更容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取消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选择弹性,把分科课程直接从课程设置中清除出去。七年前实施综合课程,师资确实有困难,如果现在还不实施综合课程,那么,综合课程的师资恐怕再过十年也解决不了。开设综合课程,对于隐性辍学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综合课程中总有一些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

三是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中学课程问题。首先,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触及农村各级教育衔接问题。尽管一些地区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农村学生教育发展走向、与高中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内部的课程设置上,新课程要求的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基础上的延伸,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没有开设英语课程,而学生升入初中后便在学业上感到普遍吃力,难以适应。其次,新课程改革的“城市化”倾向,未能考虑到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最后,新课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结构单一现状。尽管新课程在农村中学推行“绿色证书”教育与技术培训等,但现实的情形却大相径庭,农村普通中学仍以升学为唯一旨趣,难以适应中学生多样化的教育结构要求。[7]

4. 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

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现行的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是唯升学教育的“保护伞”和“推进器”,是箍在学校、教师、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和“催命符”。很多学生就是被这种考核制度“逼”成隐性辍学的。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各级教育目标考核项目及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律取消“普通高中上线率”和“600分以上人数”(或称“特优率”)两项指标。(“各级教育目标考核”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及校长、学校对教师等的考核。)

二是增加“初中完学率”(初一入学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数)、“初中毕业生及格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格数)、“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录取比例”(中职学校录取数/普通高中录取数)、“学生近视率”四项考核指标。

三是废止现在辍学率的“学年界定”标准:“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统称为‘辍学’”[8],采用国际通行意义的辍学界定标准,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于辍学的界定标准:“中途辍学指任何一阶段的学生,在未完成该阶段的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

三、法制方面

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和泛滥,从法制方面也要提供更有利的保证,对相关的法律要作一点补充或修改,要加大执法力度。

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少了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恢复毛泽东同志“德、智、体、美、劳”的提法,建议修改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职业教育法对于“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提供工学交替条件”缺乏硬性法律规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奖励条款不足,缺少对不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的处罚。建议修改关于“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的相应条款。中央政府已经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补助生活费1500元/生年”的政策,这项政策建议上升为法律。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作为政策规定,缺乏法律效力,建议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进就业促进法中。

这三个法律很好,问题在于执法力度不够,对于这三个法律的违法行为,人们熟视无睹。建议人大对这三个法律,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情况开展定期检查,督促政府以法行政。只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隐性辍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就会得到保障;只要切实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不会受辍学学生打工的诱惑;只要职业教育普遍实行工学交替,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会对接受职业教育增加兴趣。

后记

我们思考数载、研究一年的《隐性辍学论》系列文章,到这篇文章为止,就全部结束了。搁笔之时,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因为我们明白: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一群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一群被唯升学教育无情抛弃的孩子!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对家长、学校、社会的拷问:良心和责任何在?

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我们祈祷,我们等待。

感谢《考试周刊》连续给我们8期的篇幅,才使这些冗长的文章得以顺利面世。

摘要:遏制隐性辍学, 首先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 要把学生当成人, 而不是“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次要改革教育结构,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改革课程设置, 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后, 法制要提供更有利的保证, 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遏制,隐性辍学,对策

参考文献

[1]兰靖, 张念蒙.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J].考试周刊, 2008, (43) :204.

[2]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J].考试周刊, 2008, (44) :201.

[3]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表现形式[J].考试周刊, 2008, (45) :189.

[4]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是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J].考试周刊, 2008, (48) :162.

[5]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剖析[J].考试周刊, 2009, (1) .

[6]新华社消息.过去五年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N].中国教育报, 2008.03.06.

[7]袁强.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科技信息, 2007.02:71.

隐性服务 篇5

一、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表现

厌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的属性究竟是什么?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是一种心理情绪:“学生厌学,就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厌烦学习生活的情绪感。”[1]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是一种由心理状态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2]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就是有厌学行为的学生,并将其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26种类型,有的按厌学行为的程度分类,有的按厌学行为的原因分类,有的按厌学行为的表现分类,[3]有的研究者认为厌学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虽然这些定义表述不一,但都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都正确描述了厌学属性的不同方面。厌学的内在属性就是心理情绪,外在属性就是行为表现方式,具象属性就是学生个体,抽象属性就是教育现象。这些厌学属性的不同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当学生有厌学的心理活动时,厌学是一种心理情绪;当学生将厌学情绪外化诉诸于行动时,厌学是一种行为方式;当学生表现出厌学行为的时候,厌学指的是具体的学生;当厌学的学生成为群体出现时,厌学就是一种教育现象。

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因此不论原因如何,厌学都是主动性隐性辍学。

1. 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心理表现

厌学心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情绪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厌烦、厌恶甚至恐惧、痛苦、憎恨的心理情绪反应。许多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去到学校就心烦,翻开书本就犯困,一做作业就头痛,听见考试就害怕。

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这些形成厌学心理情绪反应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十二种: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有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了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叫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一次次努力却再三地经历失败后,就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智力低或能力差,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失败是必然的,即使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从而丧失了自信,产生“我就是不如人”的自卑感。自卑心理是厌学心理因素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基础差,学习不如别人,学习成绩不会上升的占69.82%。并且在平时玩也不愿意跟成绩好的同学一块,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没面子。调查中发现,像这类学生要占64.7%”。[4]

(2)完美心理。完美心理是指学生追求尽善尽美,过高评价自己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品质、智力和能力,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学习尖子,面对任何的微小失败或挫折,都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不断地自责。他们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有十分脆弱的盲目自尊,经受不起一分半分的“落后”,承受不了任何委曲和误解,赢得输不得,夸得骂不得。一旦通过拼命努力也做不到尽善尽美,情绪就会一落千丈,突然向自卑心理转化。

(3)从命心理。从命心理是指学生被迫听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有从命心理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用他们的话来说,“上学是受父母所逼迫的”。他们从内心里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教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4)无用心理。无用心理是指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毫无用处,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漠然置之的心理感受。有无用心理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是无效劳动,白白浪费青春,看到“好学生”拼命争分感到可笑,看到“差学生”徒劳学习感到可怜,看到教师“时间加汗水”感到可恨。终日无所事事,打发这种无聊的日子,只盼着早日解脱,去寻找“有用”的事干。

(5)无为心理。无为心理是指学生认为学习不学习都无所谓,反正家中有钱,衣食不愁,玩乐无忧,对学习无所作为的心理感受。有无为心理的学生图安逸,怕艰苦,懒惰成性,浑浑噩噩。成绩好坏、奖惩与否,好像都与自己无关,满不在乎。“在调查中就发现,有50%的人认为如果他经常回答问题出错,当老师又提问时,他的心理感受是无所谓。有58.78%的学生回答‘在课堂上问题回答出错了,心里会想:我不在乎’。还有17.88%的学生对是否羡慕成绩好的同学的回答是‘无所谓’,19.6%的学生对是否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的回答也是‘无所谓’”。[4]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过分依赖他人,自己不愿做出努力的心理感受。有依赖心理的学生怕动脑筋,怕花工夫,只想拣便宜,吃现成。记笔记不如发讲义,自己想不如问老师,做作业不如抄作业,总复习不如给透题。“在调查中发现,对不懂的作业,习惯自己思考、力争独立完成的学困生只占12.4%,而喜欢问别人、抄袭别人的高达81%左右;即使懂了的作业边做边对参考答案的也有56%;认为老师讲课听得懂,而实际自己经常或偶尔并不会做的占78.89%。”[4]

(7)无助心理。无助心理指学生自我评价太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是命中注定,求助无益,从而闭锁自己的心理感受。有无助心理的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悲观失望,独往独来,以严密的防御机制封闭自己,不愿接触他人,人际关系紧张,常常陷于孤立地位。他们只喜欢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命运,品尝孤独。

(8)畏惧心理。畏惧心理是指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殊学习情境产生畏惧的心理感受。有畏惧心理的学生主要是因学习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从而对学习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他们怕进课堂,怕见老师,怕被提问,怕交作业,怕参加讨论,怕举手发言,怕大小考试,怕家长询问。总之,凡是与学习有关的事他们都怕。一位有畏惧心理的学生在给教师的一封信中说:“老师,我是‘差生’,但我是位好学生,我非常的怕你,怕你的训斥,怕你的目光。”[5]

(9)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受到挫折,无力应付压力,无法向人倾诉,沉闷压抑、郁郁寡欢的心理感受。有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因为学习困难、家庭变故、同学矛盾陷于无力自拔、无从排解的境地,从而心情压抑,自我煎熬,或沉默寡言,或强颜欢笑。由于学习困难造成的抑郁心理若得不到纠正,就会发展为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就会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丢三落四。

(10)逃避心理。逃避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自认为无力改变,也不去努力改变,一逃了之的心理感受。有逃避心理的学生往往意志薄弱,怕苦怕难,浅尝辄止,缺乏韧劲。也想上进,但伸出头去试一试,碰到困难就把头缩回来,先是躲,躲不掉就逃。

(11)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将错就错,故意反抗的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有叛逆心理的学生往往是不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接受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不满意教师或家长的期望要求,不原谅教师或家长的失当做法,从而与教师或家长处处对抗,软硬不吃,以此显示自己的力量。

(12)偏激心理。偏激心理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处境困难,不能正确对待,反而走向极端的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状态。有偏激心理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学习成绩一败涂地而绝望,或者是因为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而恼怒,或者是因为受到误解难以消除而怀恨,或者是因为某种私欲未能满足而怨怒,等等,于是形成偏激心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消沉绝望、好走极端。有意无意地挑起事端,不犯师怒不死心,甚至会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

2.隐性辍学学生的厌学行为表现

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其表现形式比厌学心理的诸多复杂因素要简单得多。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厌学行为的基本特征可以用“混、闹、骗、逃、弃”五个字来概括。

(1)混学。就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不好好学习,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经常无故迟到、早退,即使到校上课,也是人在教室心不在焉,不注意听讲,不记笔记,甚至不带课本。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讲小话,吃东西,递纸条,听耳机,弄小玩艺,看课外书,做小动作,收发信息,胡思乱想。课后作业经常不做不交,为了逃避批评,就去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

(2)闹学。课余故意违纪,抽烟喝酒、捉弄同学,挑起事端,乱谈“恋爱”,痴迷网吧,拉帮结伙,称兄道弟,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乱涂乱抹,破坏公物,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随口说脏话,穿着打扮变态怪异,不闹不安生,越闹越舒服。学习成绩再差也毫不在乎,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只要寻得“欢乐”、“开心”就行。

(3)骗学。说谎话为自己辩解,钻某些教师管理不严的空子,一上课就谎称别的教师找,等等,宁愿在校园里闲逛。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学习,对家长和教师两方撒谎,结果是“两头不见人”。也有的谎称身体不舒服,以逃避学习。

(4)逃学。常常无故旷课,或以各种借口请假不上学,而且逃学还要邀约伙伴。严重的甚至会以死相逼不肯上学。

(5)弃学。由间断逃学发展到连续逃学,再发展到长期逃学,最终彻底离开学校,放弃学习,流落社会。

二、隐性辍学学生的“缺学”表现

“缺学”是学生隐性辍学的次要表现形式,“缺学”是一种由外力施加给学生,而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不完整学习的隐性辍学状况。“缺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并不厌学,但得到的是有不同程度缺失的教育,从而造成人在学校但不能完成规定课程(或教育方案)。因此,“缺学”是一种被动性隐性辍学。“缺学”的学生在学习条件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会向厌学方向转化,产生厌学心理,发生厌学行为,由被动性隐性辍学转化为主动性隐性辍学。

有隐性辍学学生“缺学”现象的学校基本上是农村初中,造成“缺学”的外力是学习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贫乏,从而造成课时不足、科目缺失、内容短少、质量低下等“缺学”表现。

1. 缺应开课时。

由于农村初中教师总体数量不足,有编无人或缺编缺人,“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学生的中小学教育,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2003年,我国农村普通中学教师达164.66万人,生师比为20.01:1,而全国的平均初中生师比为18.94:1,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倘若将前者与城市初中的生师比相比(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80:1),其差距就更大了”。[6]在加重现有教师负担也解决不了问题时,一些学校只好减少总课时。教师数量不足必然导致应开课时不足,学生就必然要缺课。有研究表明,“‘所在班学生人数’和‘每个教师平均学生数’估计结果表明,学校师资不足容易导致更高的失学风险,并且二者的效应强度大致相等”。[7]

2. 缺应学科目。

由于农村中学中的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缺少非文化课的专业教师,特别是初中学段的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十分短缺,在部分较贫困的地区,甚至连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都很难配备专业教师,所以学校只好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是干脆免设这些科目。兼任的专业教师很难保证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学生上课跟缺课没有多大区别,至于不开设这些科目的,则完全就是缺课了。

3. 缺应学内容。

许多农村中学没有达标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很低;没有音乐教室,没有体育器材,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块简陋的操场;信息技术课没有计算机教室,仅靠一台办公用机作演示教学。在如此贫乏的教学设备条件下,即使有专业教师能开设这些科目,他也不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就有相当程度的缺失了。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学校设施不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8]

4. 缺应达质量

在农村初中,教师原始学历达标率还很低,“目前农村初

当前聋校语音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朱金娥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摘要:当前,我国聋校相比其他普通学校在教学规模、教学条件、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语音室缺乏、落后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当前聋校语音室建设和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粗浅地阐述对聋校语音室构建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聋校语音室构建

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为我们在教学方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国聋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学过程模式,从而改变教学思路,使得聋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聋校语言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想法。

一、当前聋校运用语音室进行教学的现状

(一)语音室的使用问题

1.一部分学校没有语音室。

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教育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特别是在特殊教育这个领域更是明显。欠发达地区的聋校在资金上严重不足,别说是数字化语音室的建设,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模拟语音室的建设也是一种妄想和奢侈。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资金的严重不足,在语言教学方面仍然采用“嘴巴+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远远达不到聋生对语言学习的需求。

2.一部分学校有,但不能用。

在一部分聋校中好几年前就有了模拟语音室,建成的语音室为什么闲置不用呢?我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方面看,教师本身还是不太习惯用,刚建成的时候赶着新鲜、好奇用几次,后来还是回到原来的“口手”讲解的课堂教学中;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模拟语音室系统稳定性较差,音质不理想,交互性不强,用不用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干脆不用。

中教师中有很多民转公的教师以及中师毕业生,这类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接受完全的大专或本科的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湖北省罗田县曾对4个乡镇24所中小学的478名教师进行了抽查。职前学历达标的教师,小学占22.1%,初中占25.1%。经过学历补偿教育,初中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7.1%。478名受调查教师中初中教师占320名,而其中职后取得合格学历的初中教师占到175人,超过半数。所以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真正学历结构还是偏低,正规院校毕业的大专生只占少数”。[6]教师素质偏低必然导致教学目的难以真正达到,学生上课的质量必然要有缺失。

有研究表明,“班主任学历的提高对于降低孩子失学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初中及以下的学历,班主任学历‘本科及以上’可以使失学危险降低90%,‘高中、大专’可以降低失学风险70%”。[7]因此可见,缺乏合格师资,必然要造成隐性辍学的质量性“缺学”。

3.有些学校有,但用不好。

在一部分学校中具有非常好的数字化语音室,可是利用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语音室构建的时候结构过于复杂,过于专业,任课教师在这些设备的操作上没有正式的培训,对这些设备功能的认识不够,只有在负责和管理语音室教师的陪同下才能顺利上课。专门负责语音室的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天天辅助全校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最后导致语音室的闲置和浪费。

(二)语音室的建设问题

1.片面建设。

语音室主要分为模拟语音室和数字化语音室两大类,从功能上说,数字化语音教室占优,从价格上看,模拟语音教室价格更便宜。语音教室是当今语言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从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看,数字化语言室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一种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有些聋校为了建成高档数字化语音室而大量筹措资金,但是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结果使得语音室的构建一拖再拖。模拟语音室不想建,数字化语音室想建,但建不起,几年过去了学校还是没有供学生使用的语音室。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考虑到自己学校其他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建成的数字化语音室,由于校园网没有建成,从而造成了语音室的功能利用不完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浪费建设。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配备有计算机教室,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多媒体网络教室,而在语言教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投入不足,要么根本没有,要么数量和质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有些聋校没有考虑和认识清楚当前语音室的发展趋势和功能,盲目安装模拟语音室,但是模拟语音室故障率高,设备淘汰过快,维护麻烦,让很多学校束手无策。刚刚花费了资金建成的语音室,由于网络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能兼容其他设备而在短时间内被淘汰。还有一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机房等,额外建设了数字化语音室,没有考虑建设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机房、多媒体语音室于一体

摘要:隐性辍学学生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厌学和“缺学”。厌学是学生隐性辍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种种原因作用于学生,然后通过学生自身形成厌学心理,再外化为厌学行为的隐性辍学。厌学心理是不同心理因素的共同心理情绪反应,在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不同心理因素。厌学行为是厌学心理的外化行为方式,不同的厌学心理因素往往以相同的厌学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同一种厌学行为也往往以多种厌学心理因素共同促成。“缺学”是学生隐性辍学的次要表现形式,“缺学”是一种由外力施加给学生,而学生不得不接受的不完整学习的隐性辍学状况。

关键词:隐性辍学,表现形式,厌学,“缺学”

参考文献

[1]徐能义等.包头市1460名中学生厌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03.P184.

[2]王冠军等.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2005.03P136.

[3]严行方.厌学一定有对策[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1.

[4]黄永平等.城市普通初中学困生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1.P91-92.

[5]马静丽.心中无差生.网络文章.

[6]涂晨光.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看中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科教文汇(下半月刊),2007.02.P33.

[7]高梦滔等.教育质量与西部农村孩子辍学率:云南省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7.04.P期.

刍议隐性采访 篇6

关键词:隐性采访,手段,形式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采访形式, 它主要以暗访和偷拍为主, 使被访者不明确采访者的身份和目的, 处于被动位置的一种采访形式。隐性采访的发展速度之迅猛, 在各种媒体中普及之快速, 是以往各种新生报道形式所没有的。隐性采访这种新闻采写手法具有获取鲜活的新闻点、避开采访中的障碍、便于掌握批评报道的证据、可以回避人为因素干扰等特点, 因而成为记者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本质、探索新闻内幕、制造“重磅炸弹”的主要武器。

建国以来, 新闻报道手段长期惯用正面报道、公开报道。1994年无极假阿胶开隐性采访之先河, 自此之后隐性采访告别了冷板凳, 迅速登上了新闻报道的大舞台, 并日益成为主流报道方式之一。

当初为顺利拍到假阿胶画面而使用的“权宜之计”, 现已成为新闻界广泛使用的采访手段, 隐性采访逐渐被应用起来。关于隐性采访现常用的手法主要有:观察式采访、体验式采访和偷拍偷录三种。

观察式采访:这种采访类型是所有隐性采访中受到质疑最少的一种, 因为它主要是记者不表明自己的身份, 以一名观察着的身份出现在现场。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人, 走在街上看到了什么事情, 把它记录了下来, 或者用手机拍了下来, 然后传到了网上或者寄给了报社, 而我没有必要把这一切告诉他人, 记者也是如此。只要记者不表明自己身份, 从头到尾本着观察事件的发展变化来记录新闻的形式就是观察式采访。观察式采访最重要的特点是:只做一名看客, 不做任何误导他人的事情。但如今, 单纯的运用观察式采访来作为隐性采访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够完全达到挖掘深度报道的程度, 所以必须结合其他的采访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报道。

体验式采访:它与观察式采访不同, 需要记者的亲身参与, 形象生动地记录事件的全过程, 准确直接的事实才具说服力。记者为了获取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 参与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身份, 因此这种采访方式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引来了很多质疑声, 但现在报道中却是最常见的。同时又备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偷拍偷录:偷拍偷录是记者隐性采访中常用的获取新闻素材的手段。记者未经他人知晓和同意, 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这种采访手段由于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记录的内容直观而真实, 因其“用事实说话”, 而备受记者青睐。

隐性采访是展开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剑, 它的存在具有多方面优势。首先, 隐性采访可以使被采访者处于不设防的境地, 有效地突破新闻封锁。我们知道显性采访多是报道积极、美好的事物, 赞扬的声音较多, 但是报道的弊端就在:它有事先安排好的嫌疑, 真实性不强。隐性采访大多采取偷拍暗访的形式, 并且暗访资料的证明力极强, 记者可以很方便地携带摄录设备, 及时地将当事人不敢或不愿公开的活动和谈话记录下来, 有其他证据无法拥有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提高了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这是隐性采访存在的最大优势。

其次, 隐性采访还是观众的视觉大餐。隐性采访多关注的是一些违法乱纪行为, 特别对打假新闻的报道, 看起来就像是一部真实的动作片, 真实的画面和场景往往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满足受众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性。

再次, 隐性采访的存在还具有社会价值, 它能更好的揭露违法乱纪现象, 抨击社会阴暗面, 从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起到助推作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采访, 隐性采访能够更好地实施新闻舆论监督, 履行媒体的社会职责。通过隐性采访,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得到了有效开展, 使社会的阴暗面、丑恶现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也为社会最终走向文明昌盛创造了条件。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一定的原因。促使隐性采访“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以社会原因来讲, 笔者将其总结为三点:

第一, 受众的猎奇心理及惩恶扬善的心理。人生来具有好奇心理, 这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隐性采访恰恰迎合了受众的这种好奇心。此外, 人们对隐形采访的青睐还在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痛恨与关注。隐性采访往往能够让这种丑行的主角肆无忌惮的表演其真实的生存状态, 从而达到充分展示其丑恶面目的目的, 同时满足受众惩恶扬善的欲望。

第二, 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新闻的灵魂所在就是真实, 失去真实性便不能称之为新闻。真实性是各种媒体共同追求的一致的目标。从观众角度来讲, 显性采访很多时候被怀疑有作假的成分在里面, 观众看过会认为一些采访是事先安排好的, 感觉不真实可靠。但是隐性采访中的模糊画面、暗淡的光线、怪异的角度、单一的声效反而加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更加能够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想做好新闻的记者都知道, 真实的新闻是多么的重要。一旦你写的新闻被发现是假新闻, 那么不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轻则丢了饭碗, 重则没有了“自由”。隐性采访的要求是必须掌握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 所以更是记者们最为喜爱的采访方式, 它要求记者的采访技术要过硬, 心理素质要过强, 是验证一名记者本领的试金石。

第三,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有人把针孔摄像机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放进了你的家, 你的尊严恐怕就难以维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隐性采访的物质保证。各种袖珍DV摄像机、针孔摄像头是越来越先进, 越来越难以发现。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新闻界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各个媒体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独家新闻绞尽脑汁。在这种情况下, 隐性采访就成为了他们首要的选择, 进一步说隐性采访是新闻竞争的客观需要。隐性采访具有的独特优势, 使其较其他的采访类型更有前景和潜力;也使新闻媒体在困难之中, 寻获到了一条有前途的出路。

有学者认为, 隐性采访虽然为观众提供了很多好新闻, 有诸多肯定之处, 但是我国目前对隐性采访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因此很容易造成法律和道德上的纠纷, 不值得提倡。但是新闻记者作为媒介的传播力量, 有义务为老百姓惩奸除恶, 惩恶扬善。公众利益, 从本质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公众的利益, 进行隐性采访, 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并没有对“侵害”公众利益的程度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在这个情况下, 决不能打着维护“公众利益”的“合法”旗号, 肆无忌惮的滥用隐性采访、侵犯他人隐私。

隐性采访应当适度运用, 即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 慎重使用。从业人员不愿看到的现象, 也是新闻行业所禁止的。从受众的心理角度看, 滥用隐性采访, 会导致他们接受心理的疲惫, 最终导致心理逆反, 所以我们必须冷静的面对隐性采访。隐性采访要掌握好采访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尺度。对于触犯了法律, 损害了公众利益的行为要不遗余力的披露, 同时还要增添“人文关怀”。现在全社会提倡和谐, 在和谐的大背景下一些伤风败俗、有伤大雅的镜头和画面我们应当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再播出。对于关系到个人隐私问题的, 要尽量减小曝光的尺度。这样隐性采访不仅是执行媒体舆论监督的手段和方式, 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窗口。

隐性采访的魅力还在于, 它迎合了时代要求、满足了新闻记者对“社会责任感”的刻意追求。当文明和道德遭遇挑战时, 记者应该采用隐性采访等类似的手段, 履行责无旁贷的使命。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对于隐性采访应当如何把握好尺度呢?作为记者, 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时候记者的参与与否决定着一个事件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记者要做一名看客, 而不是导演。记者在采访中言行不能具有诱导性, 也尽量不要主动, 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记者要时刻具备专业主义的精神, 在新闻工作中尤其是在隐性采访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保持新闻事件的原貌,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不能存在个人的主观导向。

参考文献

[1]顾理平, 隐性采访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2]刘善兴, 新闻采访36式[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论文下一篇:审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