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

2024-05-10

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共11篇)

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 篇1

一、引言

隐性采访在西方新闻是早已有之。1880年, 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 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 亲身体验、了解情况。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也比较早地关注隐性采访问题。由于电视隐性采访消除了采访现场和摄像机的存在而产生的违背生活自然流程的可能, 其新闻性和现场感就强, 因而在观众心中产生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也较强, 它所起到的舆论监督的效果也就不错。

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方式的一种,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完成显性采访不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 隐性采访毕竟只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既然是辅助性的, 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隐性采访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不能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当前的媒介上, 隐性采访似乎有过滥之嫌。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 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 才能不得已而为之。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的、毫无争议的手段之后, 才可考虑是否用相对来说值得研究的手段来采访新闻。

二、隐性采访应追求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统一

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一样, 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正义。记者发现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侵害时, 应挺身而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而不能为了追求“报道效应”, 放任自流。例如, 最近出现的一条新闻, 下雨天, 路面有一个大坑, 致使行人躲避不及掉入坑中, 有记者为了拍到这一画面, 在坑前蹲点。这样的行为就是为了所谓的“报道效应”而损害了公众利益, 试想, 如果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蹲点, 而是采取措施提醒路人注意, 那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受害了。

记者是一个社会人, 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但是, 记者又是时代的记录者, 职业道德要求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整地记录下来, 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尚有许多丑陋的现象在悄悄滋长和蔓延。记者有责任用他的如椽之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将那些丑陋现象公之于众。但记者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获取信息要取这有道, 在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方面约束自己。当记者在采访中面对抢劫、杀人、自杀或对国家公共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的事件时, 必须首先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奋不顾身去加以制止, 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 真实地记录事件的发生。

电视记者要始终为每一个采访对象着想, 避免滥用他人隐私。尤其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 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正面清晰图像, 尽量使用背面、逆光或用“马赛克”处理。在现在的一些新闻中, 记者为了达到报道的效应和力度, 往往选择公开当事人的真实面貌。但是, 作为公众媒介, 媒体也是会造成伤害的, 轻则损害当事人的个人利益, 侵犯其隐私, 重则有损于当事人的自尊和生命安全。所以,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时刻注意人文关怀。

三、隐性采访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无论记者的采访动机如何, 真实目的如何, 可能实现的报道效果如何, 隐瞒职业身份本身在客观上是一种“欺骗”行为。记者在隐性采访中, 必然会对采访对象一次又一次地“撒谎”, 这就容易给采访对象造成伤害, 记者没有道德上伤害他人的绝对权利。何况, 通过欺骗方式得到的信息其可信性在逻辑上有着天然的缺陷。英国新闻道德研究者卡瑞·桑德斯提出, 是所有的谎言都要加以谴责, 但是我们必须对其负面性有所估量。说谎者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说明这一谎言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 而其他替代的方法都已探求过。

作为职业记者, 要有一种道德自觉。人在隐蔽身份的情形下, 在别人无法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 容易失去严格的道德自律 (由网络隐匿性形成的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就是一种明证) , 容易违背道德规范。不可在道德上陷入动机主义和结果主义的片面性。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方式时, 最容易用维护公共利益这一条来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采用的具体采访手段进行道德辩护, 然而, 隐性采访维护的到底是不是社会正义、是不是公共利益,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有时更多的可能是记者的利益或记者所属媒体的利益。一般说来, 如果难以判断一些行为是否直接关涉公共利益, 这时, 记者应该采取保守的方法, 即不采取隐匿身份和撒谎的道德风险, 那就是说, 在公共利益还没有处于明显危机时刻, 隐性手段的使用要特别谨慎。有学者甚至指出, 什么时候公共利益清楚明了, 从而可以以此来证明谎言的合理性?我认为没有, 我们至多只能说在那种情况下说谎是最少恶性的行为。

四、结论

目前新闻界业内对隐性采访的态度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完全赞同新闻界使用暗访这一方式;一种是坚决反对记者使用暗访;最后一种是中立的态度, 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 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 才能考虑使用。可见, 新闻业界总的来说对隐性采访的使用还是偏向谨慎的, 因为如前文所述, 滥用隐性采访只会让受众产生审丑疲劳, 使隐性采访的舆论监督效力下降。所以, 在特定情况下、以“不得已而为之”为前提使用隐性采访, 才能使得隐性采访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只有新闻媒体时刻把公众利益必须放在首位考虑, 将隐性采访作为正当的舆论监督手段督使政府部门的决策对公众利益负责, 才能确保隐性采访继续朝健康的、有强而有力舆论监督作用的、为受众欢迎的方向发展。

摘要:作为职业记者, 要有一种道德自觉。人在隐蔽身份的情形下, 容易失去严格的道德自律, 容易违背道德规范。隐性采访本身就是特殊的、非常态的方式, 因而很难在整体上进行道德评价。这关于隐性采访方式的道德分析, 必须动用道德评价的例外原则,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上必须采用隐性采访方式的必要性, 如果不采用隐性采访方式, 不仅形不成新闻报道, 也无法通过新闻手段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共利益。

关键词:隐性采访,社会责任,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王茹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J].科技传播, 2015 (01) .

[2]刘焰.解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2) .

[3]李悦.针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几点反思[J].新闻传播, 2013 (01) .

[4]刘雅娟.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 2012 (22) .

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 篇2

(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8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也开始在全国高校推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视态度。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长期以来,大学生受国外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道德冷漠、社会责任感不强和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并且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反感和排斥,使得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的弱化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完全认同目前某些学者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的说法,而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互为转化,互为渗透,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收到德育效果,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三、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人文社会科学有两大特性:一是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它既要研究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事物的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国古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辉煌,名家辈出,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等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通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在为同学和其他公民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外,高校学生还培养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了社会的公德水平,更有效的促使了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三)网络生活中,丰富整合的载体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匿名世界经济学家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网络的普及,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整合。网络扩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以前的显性教育只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面的进行,有了网络这一载体,人们可以不管距离进行即时的交流与学习。网络为显性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学校论坛、QQ群、电子邮箱等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活动,兼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同时,网络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隐性教育方式,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他们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网络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表个人见解,利用网络帮助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网络充分发掘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篇3

一、合理规划校园物质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和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个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宁静,卫生干净整洁的大学校园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因此,应当特别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合理规划校园建筑布局,在适当位置合理设置校园地标性建筑,力争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境界,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有效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依靠思想政治课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研究制定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规划,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内的每一门课程当中,切实纠正各专业课只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充分发挥各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德高为师,学博为范”。教师是一个融道德、学识、胸怀、技能为一体的学生的表率,教师不能满足于只做学生学问上的老师,更要从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做学生思想品德上的老师。因此,应当从建立规章制度入手,以制度为抓手,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教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作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使每一名教师都堪配学问与品行之师。

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要方法。我区高校应大力倡导学生参加诸如义务献血、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应积极鼓励和大力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调查、“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社会调查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的感召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历史和现状,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我区高校应该通过积极联系协调,在博物馆、布达拉宫雪城、柳梧新村、火车站等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情、区情,了解西藏同祖国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六、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确定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并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中进行展示、演唱、悬挂和佩戴,激发学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集体荣誉感、光荣感和使命感;二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高举团旗跟党走——红五月加强团员思想意识教育”“红歌唱响校园”“民族团结月”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三是大力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组建公益性、文化性社团,支持学生社团正常开展融多样性、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准绳[J].理论前沿,2008(9).

[2]戴胜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根平,黄松鹤.潜课程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 篇4

一、隐性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的作用

(一) 隐性教育之“隐”性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隐性教育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而是靠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的,通过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产生累积效应,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隐性教育的潜隐性很好地迎合了这个阶段的特性:

有效避免了未成年人的逆反心理的产生。心理学实验证明,劝导性的教育如果太明显或强度太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于是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是无意识的,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能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陈述,然而大量的例子显示,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那些规则。这种类型的学习称之为内隐学习 (2) 。这是隐性教育巨大的潜在优势,其优势体现为,受教育者用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自觉”地接受了隐性教育的影响,因此,它不带有任何的逆反性与排斥性.这种教育主要以一种间接的和隐蔽的方式使教育意图逐渐不自觉地渗透到青少年思想中并影响他们的言行。由于其教育意图的隐蔽性,从而避免了逆反心理的产生,增强了教育的说服力。

有效激发了未成年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其参与教育的热情,左右着教育的最终效果。 (3) 隐性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不再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教育的信息隐蔽、潜藏在活动中,没有以明确的、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此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他可以学、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学、不参与,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则由受教育者自行决定,受教育者获得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主体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隐性教育是无讲台教育,整个过程中看不到“一鸟入林,百鸟压音”的硬性灌输,感觉不到“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权威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从而在乐于参与中知无不谈,言无禁忌,慷慨陈情,接受真理。

(二) 道德的养成需要隐性教育

道德养成则是“指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观和道德品质培养方法。” (4) 道德养成是为了使得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素质,从而提高自己选择道德行为择善而从的能力。而道德行为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也体现着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同时又是道德行为的自动化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 (5) 这样,通过道德内化使得经过养成积淀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固定和积累,使道德主体上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未成年人的道德内化需要隐性教育。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是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教”与“学”而“速成”的,必须在生活中内化涵养而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使命要求其实现形式具有开放性。隐性教育的开放性一是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具有“全天候”的特点,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体现在内容和形式。进行什么内容的隐性教育一般没有硬性规定,只要教育的意向与有关精神相一致,教育者就可以把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渗透到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当中,不断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

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隐性教育。“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养成,才能保证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形成”。 (6) 古希腊的哲人就认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所以说:“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点一滴的养成”。 (7)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知、行、信、意、行“渐次发展”的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且“思想上的疙瘩比肉体上的疾病更难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讲究“暴风骤雨”式的“立竿见影”,希望通过开一两次会、上几堂政治课便能解决实际问题。隐性教育则树立了教育人、改变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的观点,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追求“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效应,由量变到质变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让人心悦诚服的教育效果。

二、在农村实施隐性教育的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8) 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农村隐性教育资源可以概括为两部分:硬性的教育资源和软性的教育资源。硬性的教育资源可以包括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筑格局等。软性的教育资源可以包括:农村的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农村社区群体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等。据此,在农村实施隐性教育,可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开发利用农村的原生态环境

自然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影响。优美的自然环境能对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承担了个体的智慧、力量和精神。农村的环境几乎都是原生态的,数不尽的青山绿水无疑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但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别具匠心,力争让周围的一草一木都会讲话,为花草树木挂牌竖匾,用富有哲理性的诗句警语,使具有生命灵性的人文精神统统转化为一种信息储存于农村现有的自然环境之中,和自然风景和谐统一,那么这样的环境会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二) 优化农村的人文环境

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既可以培养积极健康的品格,也可以培养消极堕落的行为。所以,道德养成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同时,要将我们所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转化为道德建设对象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言传身教,树立家庭美德,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对未成年人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由家庭的文化结构、素质、水平等所构成的家庭文化氛围,在陶冶和培养青少年情操、品德、性格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有专家认为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

罗伯特·欧文认为:“人所接受的知识是从周围事物中得来的,其中主要是从离他最近的长辈们的榜样和操守中得来的”。父母的表率作用对未成年人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多数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未成熟的时期,都是以父母为自己的偶像,他们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最初判断大多是以父母的行为标准。父母言行都会对孩子身心是否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有一则电视广告:小女孩看见妈妈在为外婆洗脚,转身她也为妈妈端来了一盆洗脚水。这就是中国古代所极为注重的“言传身教”,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那种直接的显性教育产生的,而是通过暗示与模仿实现的。一个孩子在幼时所受到的影响往往会伴随他一生,甚至决定他的未来。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教幼子”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一再提到“教子当在幼”“养正当在蒙”,如果孩子在幼儿时养成了不良的道德习惯,长大了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在现在的农村,尽管很多家长已经不是文盲,但大多数素质不是很高,所谓的“以身示范”并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同时,绝大部分家长没有读过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教育孩子完全凭经验,一部分家长完全不懂心理学的知识。而且,现在的农村有相当一部分为未成年人因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代为“隔代抚养”,这些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否能够吃饱穿暖,其他的无从谈起。抚养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忽略直接导致了愚昧和片面教育方式的出现。

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要努力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其社会化形成奠定好早期基础。首先是要特别注意父母家长的素质传递作用。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家长一方面要注意正确的“言传”,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身教”,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起典范作用,创造一种健康、和谐、高尚的家庭氛围,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以孝亲教育为主线,教育孩子关心人、尊重人,成长出健康的人性情感和与人相处的素质能力,懂得得到和付出回报,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充分情感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人。

2.移风易俗,净化农村社会风气,营造一个积极健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辨别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敏感、好动、求新、逐异的心理特征。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对未成年人不良习气的诱导作用是难以估量。

因此,要加强综合治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对黄、赌、毒等危害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丑恶现象的查处力度,防止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污染滋生蔓延。切实加强对网吧的治理和整顿,加强对电了游戏场所的监管,防止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毒害。通过净化社会环境,强化道德他律的作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

通过宏观环境的优化,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可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助于团结友爱、诚实守信道德素养的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人们弃恶从善,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袭,荡涤污泥污水的侵蚀,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所有这些,都将通过人际互动在广大未成年人心中产生深刻的影响,促使他们在良好的道德环境的熏陶下,追求真、善、美,拒斥假、恶、丑。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隐性教育,将道德价值观转化为道德建设对象的思想和行动

在农村的未成年人几乎都是“野生”的,他们的时间都由他们自己支配,广袤的田野,碧绿的青山就是他们玩耍的场所。因此,要进行隐性教育,参照国外隐性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农村由于场地设施和运动器材的限制,有活动也只是一些自娱自乐的项目而已。因此,要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组织村际活动,可以是爬山比赛、羽毛球比赛,或一些趣味比赛,这些活动不光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互帮互助等等。

开展社会服务。由当地团委牵头,组织本地的未成年人加入当地的志愿者组织,定期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使未成年人在无意识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情操的陶冶,从而逐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

开展心理咨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在高校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约有一半的在校大学生接受过这类服务。心理咨询的主要职责包括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的道德功能较为显著。 (9) 农村未成年人由于家长教育水平的欠缺,他们更需要一些心理疏导。因此,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在农村开展心理咨询,应该可以起到很好地缓冲作用。

注释

1 吴学兵.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悉[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5) .

2 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1) :56-63.

3 杨能三.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湖南社会科学, 2006. (6) .

4 陈延斌.养成教育: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 2004-04-27 (11) .

5 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39.

6 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7 人民日报, 2000-11-19 (3) .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201.

浅谈隐性教育在高校的实施 篇5

【关键词】隐性教育 人为作用 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5-01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还处于矛盾性、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喜欢争辩,不受束缚,[1]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针对这一特性,我们教育者必须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更有效的告知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正因如此,隐性教育的应用出现了。

隐性教育是针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教育者的意图明显表达出来,让学生“被迫地”接受。而隐性教育是教育者在充分掌握德育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隐匿“教育者”的身份,淡化“被教育者”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在充分的自己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2]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本人认为需要注意两方面:人的作用和环境的作用。

所谓人的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干部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

其中,教师是隐形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因此,平时就要从点滴做起,不能马虎,作为教师,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六点:

1.业务水平的提升。如果想让学生对自己信服,接受自己,就必须提升业务水平。学生对教师的初步认识就是在授课的课堂上,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怀疑,反感情绪一旦出现,也就谈不上对他们的教育了。在我理解,针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主要体现在授课上:一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否扎实、理解透彻,是否具有前沿性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给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讲授,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从而在多方面认同教师;二是有较强的传播知识的能力。肚子里有学问,关键是要让学学问的人认识到,理解到,学习到,掌握到,应用到,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充分体现给学生,那作为教师是一种失败。因此,教师应该多提高传播知识的能力。

2.思想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有严格的道德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和点评,一旦出现偏颇就会误导学生。但教师毕竟也是普通人,也会有人性的弱点,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除了严格遵行社会道德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还要定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时刻监督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做学生的正面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不要吝啬赏识教育。其实,人无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一种心理需求——被赏识。这种赏识可以是一句表扬的话,可以是一个肯定的手势,也可以是一个赞赏的眼神,等等。不要小看这些语言、手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这对于正在心理成长的大学生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激励与肯定,他们会继续去发挥自己被认可的闪光点,从而还对其他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其实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的赏识教育从未停止过,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请不要吝啬你的赏识,请把这些赏识分给调皮的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看起来有点“笨”的学生一些,他们同样需要被赞赏。以我的个人经历,让我告诉你,这样的孩子同样能带给你惊喜,而且这样的学生的成长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多的学生,并且在这个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形象也会在更多的学生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

4.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会宽容与大度。相信每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调皮捣蛋的,或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的教师会进行严厉的批评,直到让学生承认错误;而有的教师会用婉转的语言进行化解,让学生自觉地收敛。虽然达到的课堂效果是一样的,但影响却是不同的:学生会更加尊重在同学面前给予自己自尊的教师,在日后的课堂中,甚至会自觉的维持课堂纪律。尊重学生,学会宽容,那么,学生就会更加尊重你,而你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也会更加有分量,在未来教育中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5.与学生做朋友。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有年龄和身份的差别,但其实彼此都渴望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做出表率,主动与学生沟通。日久,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对教育者已经不叫某某老师了,二是换以某某姐、某某哥这样的称呼,而此时,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学生不尊重我们了?不要有这种想法,其实这正是学生们已经认可、承认你是“自己人”了,他们会逐渐将学习的困难,生活的问题,感情的困惑告诉你,向你咨询。这样,教育者们还怕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吗?与学生做朋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在感受愉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

6.善于工作创新。隐性教育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不能单一的依靠课堂教育,还应渗透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方式融入学生,例如可以通过QQ与学生沟通,这种方式避免了有时候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学生更容易吐露心声,向教师袒露心扉;教师还可以以小纸条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纸条上可以说一说学生的近况、小缺点,或者是鼓励的语言,相信学生在收到纸条后会有很大的感动,他们会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关心自己,自己一定要进步!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感动学生,改变学生,关键在于教育者有没有想到,有没有做到。

隐性教育作为近年来我国新兴的教育模式,还有待完善、加强。教育者应善于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交流,使隐性教育发挥更大效应。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者的精心呵护和耐心培养,相信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最终会成人、成材!

参考文献:

[1]董淑平,隐性教育:高校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4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篇6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 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 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 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 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 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是方向性研究; (2) 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 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 (3) 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 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 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 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 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 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 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 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 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 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 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 教会学生做人。

2.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 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篇7

目前我国众多学者对体育显性课程从各方面所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较多, 而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纵观我国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和开发上, 而对体育隐性课程的评价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高校体育作为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又有其特殊性。对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针对高校体育的特殊特点客观了解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实施的现状, 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隐性课程,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1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1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1.1 国家政策法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教育质量认证最新标准》, 这些国家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及学生的需要而出台的相关法律文件, 不但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而且也是高校制定教学大纲, 进行体育课程评价的依据。

1.1.2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当前, 我国青少年体质薄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是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学校体育作为加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途径,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 而且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身心健康、适应与体育创新能力, 以及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培养。学校体育应融合体育、生理、营养、卫生、环境、社会等诸多学科内容, 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 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体育隐性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育价值、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促进学生的体育认知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保证青少年体质得到切实可行的提高。

1.1.3 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目前, 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来安排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方位的兴趣爱好, 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必须丰富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活动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显然单靠显性课程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利用学校及周边社区体育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资源。

1.1.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显性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 而这些必须借助于隐性课程的发展。

1.2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1.2.1 建立新的评价理念

隐性课程特殊的隐蔽性, 在评价时不能按传统课程评价观念进行评价。要从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2], 对学生思想观念、良好体育意识、体育态度的形成上, 即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建立新的评价理念。

1.2.2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对隐性课程的评价要使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既看到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实施状况, 又要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影响, 要应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相互影响效应, 应用多因素论,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在隐性课程实施中,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1.2.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对它进行具体量化的评价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可以通过显性课程评价标准中的一些量化指标来反映隐性课程的功效[3]。对隐性课程的评价要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 隐性课程的评价要注意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经济型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2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确定的步骤和方法

2.1 逻辑推理法——初步构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校体育的相关运作理论, 在文献阅读、专家访问的基础上, 对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进行了经验选择, 初步形成了一个含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的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2.2 特尔菲法——选取指标

在社会指标的研究中, 选择一个合适的专家群体, 然后通过特尔菲法进行指标遴选, 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相对客观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好方法[4]。为了确定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聘请12名学校体育系、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 并对其进行了3轮问卷调查。

第一轮调查:我们将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专家调查表的形式寄给12名专家, 共回收调查表10份, 有效回收率83.3%。根据专家意见, 再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修改, 将二级指标改为8项, 将三级指标改为39项。

第二轮调查:予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将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寄给12位专家, 共回收问卷11份, 有效回收率91.7%, 最后确定了2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

第三轮调查:向专家发放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表, 对有效咨询表回收, 用以计算权重。共发放问卷12份, 回收问卷11份, 有效回收率91.7%。

2.3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5]

2.4 确定评价方法——采取综合评价法进行确定[6]

3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3.1 确定评价指标

任何科学指标体系的建立, 都不是指标的随意堆砌和简单罗列, 必须先得有一个具体计量指标下所赖以依附着的基本框架, 这个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对立于特定的对象而建立的理论解释系统[7]。本研究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体系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大类, 并经过多位专家反复调研和修正, 最后确立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标准。 (表2)

3.2 确定各指标权重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诊, 真实地反映客观信息, 能够由大量专家、教师采用群组决策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 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梯阶层次结构。把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 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分组形成有序的“金字塔型”梯阶层次结构。

第二步: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1) 计算判断矩阵。

以某一位专家给出的C21、C22、C23对B1的判断矩阵为例 (表1) 。

(2) 按下列公式求出各指标权重系数

undefined表示i项指标的权重, n表示有n项。则

Wi=1/3=0.37

同理W2=0.39 W3= 0.31

(3) 计算最大特根值

undefined

(4) 进行一致性检验

undefined

第三步:检验其它层次排序一致性并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 经检验, 可靠性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第四步:综合整理, 将11名专家的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加和平均, 计算各指标总权重并进行总排序。 (表2)

3.3 评价标准

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区分度, 完善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本研究以现阶段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初步拟定评价标准。并选择了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进行试评, 将试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对标准进行了适当修订, 得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标准 (表3) 。

3.4 评价方法

运用模糊量表二次量化法, 第一步:对照评分标准, 评出具有模糊性的定性等级。第二步:将评定的等级相应数量标度, 折算成分值, 由定性转为定量。第三步:再将此分值与各指标的权重相乘得到每项指标的评分分值, 完成了“二次量化”。第四步:再将量化的各项分值相加, 得到该项指标评价的总评价值。由于这种方法经过两次加权, 因此也可称为“双权法”。二次量化法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其中s为综合评价分值;xi项指标经等级加权量化后的分值;wi为第i项指标的组合加权系数;n为指标的总数。

3.5 研究不足

由于地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差异, 定性指标的量化标准难以准确界定, 评价标准离易于操作的完全量化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 要实现评价标准完全定量化、客观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结论与建议

1.运用特尔菲法确定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2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12位专家对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 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二次量化法确定了体育隐性课程的评价方法, 使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

2.高校体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本研究的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美]Margolis.E.著, 薛晓华, 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周登嵩, 余道明.首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5) :581-585.

[5]王莲芬,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6]王社雄, 刘锋, 尹少丰.网球运动员选材模糊评估系统的构建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11) :233-234.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篇8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在新的经济体系内部, 知识并不是和土地、资本、劳动力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 而是唯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知识理论主要起源于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已与核心能力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并列为21世纪初期管理学所研究的三大热点领域。

知识理论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 知识资本是核心能力的源泉, 而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资本功能性作用的必要手段[1]。因此, 知识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也存在天然的联系,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的共同作用结果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成长。

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的初级管理活动和知识的高级管理活动两个阶段。知识管理的初级阶段包括知识收集、知识过滤、知识储存、知识包装等初级管理活动, 主要目的在于知识的获取和整理;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包括知识转移、知识转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高级管理活动, 主要目的在于知识的运用与更新[2]。其中,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高级阶段的主要成份, 也是整个知识管理活动的关键性行为, 对于知识管理方法的改进与知识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波兰尼认为, 知识可分为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形式, 占知识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显形知识只是冰山之一角[3]。在这里, 显形知识是指可编码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不可编码的知识。相应地, 隐性知识的转化在知识转化的诸类型中又具有突出的地位。

我国高等院校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 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本存量, 因此, 深入地对知识资本实施价值挖掘是培育高校核心能力的重要方式。事实上, 高校内部的主体知识以及最具有资本价值的知识均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 且主要存在于教师群体的头脑之中, 因此, 研究高校教师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对于高效地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隐性知识是难以表达、传播、沟通和共享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不能用数字、公式、语言、文字和科学法则来进行精确地表达[4]。意念模型是隐性知识的存在方式, 包括概念、形象、信仰、观点、技能、体验、知觉、直觉、洞察力、价值体系和实践经验等[5]。同样, 高校教师个体中所蕴含的隐性知识包括如下各种类型:授课技巧与经验、精品课件设计能力、专业前沿预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学术积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试验经验、科研项目申报能力与教师价值观等, 这些隐性知识是高等院校的宝贵财富, 是高校长远发展的保证, 其资本的价值功能甚至远超于实物资本的价值, 但却是在会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价值。

野中郁次郎 (Nonaka) 在其著名的SECI模型中强调, 知识转化是增强知识资本功能性作用的首要形式, 正是在知识转化过程中, 知识资本的总量得以扩充, 知识资本的质量得以提高, 知识资本的资本价值得以实现[6]。Nonaka又特别强调, 隐性知识转化的价值功能要显著高于显形知识。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师个体之间仅存在微弱的隐性知识转化现象, 从而导致隐性知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高校发展潜力的严重损失, 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与蔓延主要源于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知识管理的滞后性

知识管理是管理学的前沿领域, 知识资本的研究仅具有二十余年的历程, 因此, 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认识也存在一个缓慢的演化过程。我国高等院校普遍没有认识到知识资本的超越性价值, 资本管理重心仍停留在实物资本之上, 至少没有达到两者并重的程度, 甚至错误地将知识资本理解为会计报表中的无形资产, 知识管理的滞后性既体现在知识主体的观念上, 也体现在知识主体的行为上。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基本上不存在具体的知识资本管理措施、方案、机制等契约性条件, 更不存在专职的知识资本管理机构和职能性的领导岗位, 所以, 我国高校知识资本的整体管理行为仍仅停留于知识管理的初级阶段, 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知识管理水平尚存较大的差距。

(2) 隐性知识的不可编码性

不可编码性是隐性知识的首要特性, 决定了隐性知识难以被知识主体进行格式化表述, 从而增加了隐性知识转移的难度[7]。相对而言, 显性知识的转移较容易实现, 因而高校内部教师个体间的知识转化主要局限于显性知识的交流, 如讲座、报告、会议、交谈等。隐性知识的不可编码性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主体经常不能够确信自己的隐性知识的拥有性, 如出神入化的教学技巧、敏感的学术判断能力与勤勉的敬业精神, 对许多教师而言这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惯性而往往并不为自己所领悟, 仅认为是工作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常规行为;另一方面, 知识主体缺乏必要的隐性知识转移技能, 如高校教师由于传统职业习性的影响, 相互之间往往并不愿意进行主动的、长期的、推心置腹的潜性交流, 而这种交流恰是个体间隐性知识转化所必备的方式[8]。

(3) 知识资本的垄断性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资本, 但也具备传统资本的垄断性能[9], 垄断性可以为资本的拥有者带来垄断优势, 从而产生持久的垄断利润。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往往是具有高度应用价值的教学技能、科研成果、前沿学术预测能力, 这些隐性知识的扩散一般会大幅度地降低隐性知识对于知识所有者的效用, 从而使其垄断优势趋于消失, 因此, 对于高价值性的隐性知识, 高校教师通常会缺乏足够的转移动机, 从而使转移绩效也大打折扣。波特认为, 期望知识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的转移往往是要落空的。那么, 对于高校教师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也很难存在过高的期望值。目前, 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交流主要靠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人际交往、战略指导、学习环境等软性约束来维系, 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转移成果。

3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措施

为了有效地提高高校隐性知识的资本性功能, 必须尽快建立高校教师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 而激励理论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委托—代理模型是激励理论的经典模式, 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同样, 对于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也存在天然的拟合性[10]。

在高等院校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中, 知识转出方拥有私人信息 (隐性知识) ,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同时需要获取一定的价值补偿, 因此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模型中的代理方;知识转入方不具有私人信息,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利益, 同时需要对知识转出方的转出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价值补偿, 因此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模型中的委托方。在基于高校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委托—代理模型中, 由于知识主体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行为, 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如有些教师不愿意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别人所分享, 为了避免同事间的嫌隙而故意采取隐瞒策略, 这种行为即为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行为;如有些教师选课时拈轻怕重, 为了回避难度较大的课程的教学, 谎称缺乏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经验和前沿知识预测能力, 这种行为即为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行为;如有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交流时故意隐瞒关键性的技能, 仅汇报常规性的实验步骤, 这种行为即为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行为。

可见,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即为个体间逆向选择行为与道德风险行为的克服过程。因此,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应主要致力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规范性的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契约机制

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的转移仅依赖于软性约束来维系, 缺乏明晰的规范性契约机制。规范性契约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明晰知识转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鼓励政策、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考核方法、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在高层领导中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领导职务等。在契约机制的设计的过程中, 一般要把握住如下三点:明晰性、规范性、可行性。由于隐性知识本身具有非编码性的特征, 不能像显性知识那样明晰地表述, 因此契约的明晰性可以尽量弥补隐性知识的不可视性;规范性是契约机制的根本要求, 在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机制中更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隐性知识转移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契约的可行性要求可以保证隐性知识管理方法得以循序渐进地实施和优化, 同时将成熟的显性知识管理经验逐渐纳入隐性知识的管理框架之中。

(2) 加强对隐性知识转出方的价值补偿

对隐性知识转出方实施必要的价值补偿, 是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出方在转移活动中必将耗费一定量的转移成本, 这些成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知识转出方的物质损耗与精神损耗, 因为知识转出方必将为知识转移活动支付一定量的体力消耗、精力消耗、时间消耗、转移工具费用消耗等;另一部分是隐形知识的垄断价值损失, 因为高校教师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往往是其在组织或团队中获取社会地位、物质利益的必要条件, 隐形知识的扩散意味着该知识拥有者的垄断优势削弱或丧失。所以, 知识转出方一般会缺乏足够的转移动机以确保知识转移活动顺利完成, 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价值补偿才能激发其进行知识转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 对知识转出方的价值补偿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校、系部、教研室等组织或团队实施价值补偿, 由于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隐含性, 因此这部分补偿可采用固定价值的补偿形式;另一部分由知识转入方实施价值补偿, 因为知识转入方是隐形知识转移的直接利益获取者, 也是知识转出方转移成本支付的最终受益者, 因此有义务对知识转出方的转移成本实施补偿, 且由于知识转入方对接收到的知识效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因此这部分补偿可采用激励理论中所常用的分成制补偿方式。当然, 这些契约性的补偿机制均可通过高校的知识管理活动予以逐步实施和完善。

(3) 用非理性思想诱导知识主体的转移动机

传统的激励理论是建立在正统的经济学基础之上, 即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假设, 然而, 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非理性的经济假设正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11]。这些非理性假设有公平性假设、互惠性假设、利他性假设。公平性假设意味着经济个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公平性动机, 即不患寡而患不均;互惠性假设意味着经济个体的经济决策中隐含着一定程度的互惠性心理, 即“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利他性动机意味着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完全以提高他人的效用为出发点, 即“先天下之忧而忧”。高校教师是经济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群体, 与企业人员、公务员、农民工等经济个体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那就是高校教师是非理性假设的最佳适应者、追随者和倡导者,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的非理性行为实现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当然, 非理性行为在许多场合下与正统的激励行为是相辅相成的, 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根源[12]。

4 结论

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教师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转移障碍, 阻碍了高校隐性知识的资本性功能发挥, 但是,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或消除这些转移障碍的负面影响, 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进而促进我国高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和成长。因此, 加强知识资本的管理、加强隐性知识的管理、加强知识转移的管理, 特别是加强教师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的管理, 应该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项根本性的长期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组织的管理[M].王伯言, 沈国华,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托马斯H达文波特, 劳伦斯普鲁萨克.运营知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59-106.

[3]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1966:78-89.

[4]MAKINO S, A DELIOS.Local knowledge transfer and performance:implications for alliancee formation in asi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6 (5) :905-927.

[5]秦世亮, 万威武, 朱莉欣.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创造[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2) :55-60.

[6]NONAKA, IKUJIRO.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 (6) :96-105.

[7]POLANYI M.The logic of tacit inference[J].Philosophy, 1966 (41) :1-18.

[8]HOWELLS, JEREMY.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transfer[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 1996, 8 (2) :81-105.

[9]SVEIBY.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fes-sio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4) :229-239.

[10]雅克拉丰, 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1]RABIN MATTHEW.Psychology and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ics Literature, 1998 (1) :11-46.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构建探析 篇9

一、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

教育部在相关就业教育文件中要求,本科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达到36节,专科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达到32节,这些都是对就业教育显性课程的一种制度性规定。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以封闭式的课堂和理论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感知与就业能力。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是开放式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以职业文化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进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体系。

1. 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高校显性就业教育课程多针对的是一般性的就业教育问题指导,而高校的层次不同,高校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在高校就业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就业教育的一般化。以专业展示为牵引的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设计,就是将不同专业学生面临的不同就业特点,通过专业展示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就业教育。这类展示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集中海报方式展示出来,也可以设计不同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在就业教育的早期阶段,可以介绍专业简介、专业课程、就业方向、优秀校友等内容,让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中期阶段,主要介绍专业能力构成、专业素质要求等内容,让学生明确专业的学习任务,为就业做好准备;在后期阶段,以介绍专业对应行业的就业分析为主,指导学生灵活选择就业。

2. 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

显性课程的主要开展场所是教室,主导教育力量是教师,而隐性课程的活动场所可以多样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单纯的课堂就业教育,一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由于存在大班教学、内容空洞等特点,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反感。高校就业教育中,可以充分调动社团的力量,以就业指导类社团作为隐性课程主要力量,兼顾其他学生社团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就业社团开展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活动,比如社团组织的就业典型汇报会、模拟招聘会、学生应聘简历设计大赛、求职情景小品等活动,强调发挥学生在就业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这类活动既活跃了就业教育的形式,同时,也调动学生在就业教育中积极性、参与性,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就业教育的目的。

3. 以职业环境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

高校显性的课堂就业教育,容易造成学生与就业环境之间的隔离。没有就业环境的就业教育,会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得不到充分的教育认知。高校营造就业教育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相关的建筑设施,通过与学生就业相关的雕塑、宣传栏等设施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就业的气氛;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利用好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为就业教育提供更为充分的职业环境。不少高校虽然有校园招聘会,但是,在校园招聘会的次数以及接纳人员方面都存在不足。高校至少应该每学期举办一次招聘会,从而让在校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零距离感受就业气氛;同时,高校应该向所有低年级学生开放招聘会,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

4. 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

显性就业教育课程只有课堂这一唯一的教育渠道,高校应该结合媒体信息化建设,以媒体技术为方式,积极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校报可以通过开设专栏的形式,介绍就业形势;校园广播电台可以访谈节目的方式,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介绍就业技巧;校园电视台可以制作专题节目,将校内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历程,以视频的形式反映出来;校园网站可以将其他媒体的内容集中起来,丰富就业教育资源。而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高校还应该开通专门的就业教育微博、微信,权威发布相关的信息,并及时接受学生的就业反馈与咨询。以媒体技术为方式的隐性就业教育渠道拓展,能够较好地解决显性就业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问题。

二、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特点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其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就业教育的作用,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注定了其具有暗示性、互动性、渗透性等特点。

1. 暗示性:学生自我感知就业目标

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2]。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会明确地告诉学生就业的概念、就业的技巧、就业形势,甚至就业对于家庭和个人的作用与影响等内容。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只是在一个学生个性化较为强烈的时代,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化选择也较为明显。就业教育显性课程是一个主体向客体的单行灌输过程,留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思辨、自我感悟就业的价值与作用的空间较小。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则相反,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看似无意的活动,引导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2. 互动性:学生逐步明确就业差距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各项活动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方式与渠道,增强学生与教师、学校甚至外界之间的就业问题的互动交流。在隐性教育的初级阶段,带有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能够让学生获得今后就业的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就业意识;而在隐性教育的中期阶段,参与校园各种就业教育活动,特别是参加校园招聘会,聆听就业典型校友的汇报会,将使得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学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尽量通过专业学习弥补这种差距;在隐性教育的后期阶段,学生会将通过招聘简历大赛等活动,明确自身在就业过程的技巧与素质等缺陷,从而从教师要求做好招聘简历,转变为自我强化简历设计能力,以此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并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人就业简历。

3. 渗透性:学生学会感悟就业价值

渗透性是指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能够将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校园文化与就业教育等结合起来。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渗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专业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学业成绩,而是就业能力,各类职业所强调的主要是职业工作能力,学业成绩并不能够与就业能力等同。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校园就业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就业对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价值,特别是通过校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对于个人职业梦想和家庭经济稳定的重要价值。校园文化与就业教育的渗透,就是通过具有专业特色的行业、职业文化引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坚定专业学习的目标,并尽量在就业过程中能够依托专业实现对口就业。

三、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虽然是显性课程的一种补充,但是其在就业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就业教育显性课程所不能取代的。从不同高校之间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效果来看,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就业认知、释放学生就业压力、陶冶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就业行为等方面。

1. 提升学生就业认知

当前高校就业到底有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什么?对于这一类问题,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大多采用相关的数据与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还未完全实现个人社会化,其对社会就业形势的感知,如果借助于教师和学校,大多不能够产生深刻的感悟。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可以借助校园招聘会、校友汇报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与需求,明确就业的目标与方向,并进而将这种感受转化为今后专业学习的动力,分学年分学期制定学习目标,持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素养,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 释放学生就业压力

从各个高校来看,学生就业压力形成具有入学初期无压力、学习中段有压力、毕业之际压力大等特点。不少学生往往是到了毕业之际才感受到学习期间没有认真学好专业做好准备,而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虽然有职业生涯指导规划等内容,但并没有如何让学生合理释放就业压力的内容。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而言,能够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并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设计、氛围渲染等方式,让学生保持一种既紧张又不过度的就业压力感,从而可以将学生在毕业之际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以自我规划的方式,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学年与学期。

3. 陶冶学生职业道德

学生在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对于职业道德的感知,但是课堂的职业道德传授往往是理论化的,与实际职业环境中的道德认识具有一定的距离与差异。优秀校友就业经历交流会、校园招聘中面试的职业道德选题等等,作为一种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能够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工作环境中,提供较为直接的职业道德选择参考。另外,校园媒体在就业教育中,也可以通过遴选与学校对应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话题,作为传播的内容与素材;学校社团也可以选择一些职业道德话题进行征文活动,这些都能够陶冶学生职业道德。

4. 规范学生就业行为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3]。如何规范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也是高校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显性课程只可能从理论上分析就业造假的危害,而隐性课程可以结合本校相关毕业生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还有在应聘时是否应该过度地装饰打扮这一类问题,如果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等隐性课程活动,能够直接从招聘方获得较为明确的答案。如果说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可能只会教育学生如何规范就业行为,而隐性课程则会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就业行为树立一个典范,或者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摘要:高校可以通过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以职业文化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构建完善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并注意在实施中充分发挥其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构建

参考文献

[1]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37.

[2]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2002(24):22.

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校 隐性思想 政治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77-01

隐性教育是引进概念,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发展,隐性政治思想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的一个概念。进行隐性教育是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进行的心理意识的教育方法。具体则是指教育者为了能扭转当前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被动和应付态度而进行的,教育者通过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的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更好的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受教育者能感受到教育思想的内涵。隐性教育的形成是具有独有特点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的体制,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性化,通过融合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能融入到学生的脑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创新性的,是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力的,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方式。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形成是最为复杂的,并不能单纯的依照某个理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顺势而成,思想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外界生活环境和氛围所影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设定好的环境中,所以,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通过隐蔽的方式逐步的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

隐性教育具有自主性与开放性。由于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数情况都是处在隐蔽的环境中,并没有十分明确要求,也没有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一直都是处在自发的状态中,所获得的思想教育过程都是主体选择和主动参与的,这个过程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己在非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束缚,更摆脱了教育者对教育因素的控制,这与较为传统的显性教育有着极大的区别。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因素是进行非封闭式的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各个不同因素均能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高校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是以课堂的教育方式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隐性教育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思想意识。

3.进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1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健康的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思想不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作为育人的地方,更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有效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起到正面的影响。而一些不良的氛围也会出现在高校中,这就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学生接受到不健康的思想。例如: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每天都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纷繁多样,好坏相伴,好的信息内容不但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还能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思想内容,而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则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思想影响,这时高校的教育者就应该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删选出不利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网站,使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的都是健康的信息和正面的思想内容,进而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通过有效的利用环境的变化,来为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隐性政治思想教育环境。高校现阶段进行隐性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在高校中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且富有健康情趣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让环境熏陶学生和感染学生具有较高效果。例如:高校要多开展关于思想道德主题的研究比赛,为学生多播放正能量的电影。学校还可以进行一些道德模范的评选,让学生们自己发掘身边的道德模范,校学生会及一些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到不同的社会服务中区,让学生多接触正面的校园团体等。

3.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系社会实践

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多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社会实践中高校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获得更多的政治思想内容,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亲身的体验到社会的发展动向,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同时高校的教育者也能通过社会的变化,更好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高校学生,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来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并最终能将这份热情,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这样的社会实践能更好的展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好的帮助高校学生的思想在无意识中得到升华,进而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才能在步入到社会后,更好为社会服务,成为一个思想健康向上的好青年。例如:高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化身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基层服务者,不同身份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会变得更加的宽泛,学生能直观的通过社会实践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思想,更好的武装学生的政治思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环境为学生带来一个健康向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随时都感受到社会的正面性,使他们能健康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庆昌.高校育人的新探索[N].福建日报.2004年

[2]唐昌惠.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贵州日报.2004年

[3]李伟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素质[N].光明日报.2004年

[4]赵永亮,孟晶.浅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J].职业.2010年03期

[5]李文杰.发挥学习小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0年01期

作者简介: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构 篇11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及设置内容与形式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一是教育指引性要积极明确。隐性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要明确和坚定方向, 其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高校的学生, 不分阶级的都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等方面一定要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 在高校中, 要帮助学生树立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而开展, 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民族的精神教育。二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在教育中,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念和内容都要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以感性的教育来激发学生的道德品性, 对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教育方法要科学全面可操作。在开展教育活动时, 要全面、系统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例如人格魅力感召法、隐性暗示法等, 从而确保发挥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突出的先进性, 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决反对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理论, 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 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树立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务必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也是我们在开展任何工作时, 必须要遵循的准则之一。我们要设置具有强烈功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就要客观评价和优化各种教学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资源的功能, 且不能夸大或缩小资源。在实际课程设置上, 我们要根据每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定意义, 来有效地运用它。三是设置要覆盖全面, 切忌以点带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构成是由若干的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课程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各层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全面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才能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在高校中, 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责任人, 应该监督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的使用情况, 激发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合理并全面的利用教育资源。四是课程设置做到“细水长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情感、实践上的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在情感、思想上的熏陶, 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教育工作, 深入细致地开展实践活动, 并逐步建立完善教育课程的长效机制。五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我们就要开展不同的教育工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但其都有着各自的性质和特点, 我们要立足于这种差异, 结合学生的思想性格特征, 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六是不可“闭门造车”, 要有联系和发展的思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实现资源的共享, 这是因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其需要不断与外界的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 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互补和动态交流。因此, 高校要根据整个人类资源市场, 加强区域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并可以通过利用国外的市场资源来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技术设置

一是实践设置。思想道德教育要重视实践教育, 在课堂教育中, 我们要以实践教育为主, 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和实践性, 在实践中加强道德知识的传授, 同时也要建构科学的、完善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者要组织学生自主参与, 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参与性, 仔细研究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探索。特别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 就要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以实践为教材, 不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有准备的走向社会, 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并且随着社会实践内容不断丰富, 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环境。

二是校园文化建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环境,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环境其实也就是高校的校园文化建构, 包括物质环境建构的和文化环境的建构。所谓的物质环境, 就是与学校的师生相关的一切物质条件, 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这些物质环境需要学校来设计, 包括校园建筑布局、设施布局、绿化工作等, 良好和谐的环境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物质环境设计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文化环境可以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音体设备等, 多设置校园文化的景点,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另外, 为了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例如在学术、科技、文艺等方面, 活动, 将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活跃学生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是校园规章制度建构。校园制度的设计是围绕一定目标来规范校园体系, 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制定合理的制度, 以制度来约束学校的师生和职工的行为, 制度能够保证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学生的行为, 制度要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 强调法律规范, 以其权威性来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同时要强化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引进高素质人才, 培训一批优良的师资队伍,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水平。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对象区别性设置

一是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会有一些贫困生, 这些贫困生大多是出自生活支出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 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难于承担起教育费用或基本生活费, 无法不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这类学生的思想会存在很多的共性。首先, 贫困生大多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 这主要是由于贫困生承受着较大的贫困压力和生活负担, 使他们非常抑郁、痛苦, 这部分学生的内心很敏感, 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 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环境, 就要设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健康教育来让学生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贫困学生的境况, 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资助, 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学校要设置一些物质资助的制度, 健全助学体系, 加强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

二是骨干青年。骨干青年就是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 这部分学生充满信心, 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 他们有着高昂的学习热情, 能够客观的看待社会发展和社会现象。这些学生肯上进, 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和积极的心态, 但这些学生大多是过分的追求完美, 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总是要求自己把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 一旦有不尽如人意, 就会对环境产生不满, 很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另外精英学生有着很强的功利思想, 过分追逐名利, 互不相让, 缺乏正确的指导和专业化的培训。学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以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并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帮助骨干青年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 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 使他们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是行为或心理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学校里的触犯学校规章制度甚至触犯国家法律的学生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 增加了教育工作者的负担, 这些学生不能严格规范自身日常行为, 漠视校规校纪, 是非观念不强, 这些学生在学生整体中虽只占少数, 但会给学校带来诸多的问题, 因此, 学校要及时的帮助这些问题学生, 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另外, 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成为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重要对象。学校要开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应该在充满爱心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 对问题学生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品德教育为主, 而品德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隐性教育能够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现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我国的高校教育有责任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 特别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要设置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 为社会培更多的人才。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课程建构,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方菲, 张丽, 刘晓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1) .

[2]、丁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J].河南社会科学.2009 (01) .

[3]、邓龙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4) .

[4]、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13) .

[5]、王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与开发[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 (02) .

[6]、黄光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03) .

上一篇:建筑施工机械行业下一篇:桥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