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路径(精选8篇)
隐性路径 篇1
隐性知识通常是指高度个人化的、较难规范化表达出来, 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的知识。隐性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 是个人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共享对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隐性知识三维结构
瓦格纳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隐性知识结构模型。他认为隐性知识具有三维立体结构。
第一个维度是内容 (Content) , 包括:自我管理隐性知识、人员管理隐性知识和任务管理隐性知识。其中自我管理隐性知识是指知晓如何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 如在工作相关的情景中, 关于绩效方面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组织的知识;人员管理隐性知识是指知晓如何管理他人工作以及构成有效人际关系, 如如何奖励下属, 以便提高产量和工作满意感;任务管理隐性知识是指知晓如何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日常事务, 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处理文件。
第二个维度是情景 (Context) , 包括:局部情景和全局情景。其中局部情景指集中注意完成目前手头的具体任务, 具有短期性, 没有考虑声誉、职业目标或长远规划;全局情景指注重长远目标, 以及如何将目前的情况和长远规划相匹配。
第三个维度是定位 (Orientation) , 包括:理想主义定位和实用主义定位。其中理想主义定位指理想地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用主义定位指对一个方案的可实施性的评价采用实用的方法, 先在情景中使用, 然后再进行价值评价。
斯腾伯格在瓦格纳隐性知识的三维结构的基础上, 于1985年提出了隐性知识的三个特征:第一, 隐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与行动密切相关。第二, 在日常生活中, 隐性知识具有有用性, 是人们达到价值目标的工具, 目标的价值越高, 这种知识支持获得目标越直接, 这种知识越有用。第三, 隐性知识的获得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直接的帮助, 它通常靠自己去获得, 是不能言传的知识, 是在最低环境支持条件下获得的。
二、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
隐性知识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也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但作为企业自身来说, 这部分知识是散落在企业内部, 特别是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需要企业通过一定的措施, 从组织内部和外部获取、转化成为外显知识, 概括起来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获取:
1. 与专家一起工作。
这是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古老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亲身经历, 观察专家的工作过程, 分享专家的经验, 可以慢慢获得专家的技术诀窍、心智模式和逼近问题的方法。在专家的指导下, 下属的心智模式会变得清晰起来。另外, 专家有机会纠正错误的心智模式, 并通过增加场景的复杂度来提高下属心智模式的灵活性。
2. 试错法。
隐性知识是一种与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 亲身参与实践是获取隐性知识的必然途径。获取它的过程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领会和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具有非批评性。波兰尼指出“不可言喻的理智”, 只能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的方式摸索而行。因此, 以这种方式获得并持有的知识可称为非批评性的。
3. 报告、参观和培训。
书面、口头和可视化的报告, 实地参观, 人员轮岗和教育、培训。各种研究报告是最普遍的知识转移的工具, 可以总结论述事件、重要过程和方法, 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专门参观可以简单了解政策、实践方法和制度。但由于隐性知识的个体差异性、过程性、难以模仿性等不确定的特性, 复杂技术或管理方法的细节内容很难通过这两种方式交流, 因此, 人才培养和流动是隐性知识转移的更有效途径。
4. 通过非正式组织交流隐性知识。
在企业中, 人们常常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地形成一些非正式的组织, 他们经常会自发地聚在一起来讨论一些事件, 沟通观点、分享经验、共享知识。企业应该支持这些非正式组织, 积极推动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5. 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隐性知识。
把个人创造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形式为其他专业人员所了解和掌握, 避免重复工作和重复错误, 节约时间和资金, 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潜力, 形成集体作战的能力。隐性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 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并从中得到启示。分享知识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合作能力, 使成员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共同拥有知识。
三、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路径
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只是告诉了我们获得隐性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但如果要形成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并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为的, 需要企业采取系统的措施, 形成隐性知识共享的顺畅路径:
1. 设立知识主管, 促进知识资源的集中、整合和创新。
知识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组织中的知识, 重点是隐性知识的开发。成功的知识管理团队由下列部分组成:知识主管, 主要负责结合知识管理与组织策略做出计划安排;知识分析师, 负责知识包装;知识创造者, 负责日常更新与维护。知识管理团队的建设, 可以把知识管理, 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以正规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为保证个人隐性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 加快信息技术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知识的积累变得迅速而方便。企业应不失时机地积累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 如有利于本企业知识创新的信息、情报、基础知识等。同时,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变得迅捷方便。隐性知识的开发需要人们之间频繁的交流和沟通, 借助于企业内部网、技术网以及知识库的建设, 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3. 建立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平台。
企业可以建构自己的知识库、专家库作为储存隐性知识的场所, 将组织的经验与成果, 转换为文字、声音、影像、模型等, 加以分类与管理, 使组织的知识得以积聚。在建立知识库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便于员工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如可采用电子讨论系统, 让员工写下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存储到讨论数据库中, 以利于交流和共享;可借助群件等开发工具, 总结员工技能、经验和诀窍等,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进程。企业知识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将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通, 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4. 转变组织结构模式, 形成有利于隐性知识转化的组织环境。
工业时代, 员工限制在所谓“科学管理原则”的狭小、重
复的任务中, 为企业带来了最大的利润。但是这种结构最大的弊病在于僵化。尽管它分工细致、管理严密、有章可循, 但它缺乏灵活性, 阻碍了人们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抑制了人们的个性与创造力, 而且知识按范畴分类并被固定化, 妨碍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因而使知识得不到广泛的传播和共享。 (1) 层次结构的简单化。传统的多层次管理结构阶梯森严, 越级的知识传递几乎没有可能实现。多层次结构的组织方式是内部隐性知识传播的最大障碍, 必将影响到知识共享的水平。相反, 简单化的组织层次可以让员工同处于平等的位置, 心平气和地在职位的考虑之外交流知识, 这样的隐性知识共享组织结构是开放性的, 学习型、成长型的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会从中产生。 (2) 弹性的组织方式。内部隐性知识共享强调的是知识传播和知识反馈的同步进行, 知识互动是其精髓所在。刚性的、服从式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内部隐性知识共享, 应该实施弹性的组织方式, 鼓励员工的建议和批评, 组织模式可以是非固定的, 员工互动对象的流动性可以使内部隐性知识共享保持活力。
5. 以企业文化、合作竞争驱动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管理对企业增长的作用体现在:通过隐性知识自身的发展, 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获得成本优势;通过经营方式的革命, 获得经营的优势;通过产品的创新, 获得新产品优势。无论如何, 隐性知识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主要注重于知识的共享, 共享的目的在于, 可以增进知识所有者的知识沟通, 激励他们去思考, 去研究, 发现新的问题, 找出新的方法, 促进知识创新。
6. 超越产品联盟, 广泛建立以知识为链接的战略联盟。
在知识经济时代, 同竞争对手进行战略或战术的联盟合作已是常事。传统的独立经营或合并策略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时, 企业就会借助联盟获得创新能力。知识联盟与产品联盟相比, 前者处于企业联盟的最高阶段。
一般来说, 各大公司都把重点放在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上, 而仅在一些专业知识方面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但这种动态知识联盟, 对新知识的产生和创新的出现, 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总之, 企业的增量知识严格依赖于存量知识, 隐性知识始终贯穿于知识积累的整个过程。因此, 增加组织整体的知识、企业间知识的分享, 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可创造共同利益, 达成双赢的目的, 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当然, 这也需要企业以及员工的长期共同努力, 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摘要:隐性知识是企业获得差异化优势的主要源泉, 因此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介绍了隐性知识的三维结构模型, 同时对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建立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的高效机制, 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隐性知识,获取,共享,企业
参考文献
[1]郑素丽, 章威, 吴晓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J].科学学研究, 2010, (3) .
[2]孙挺.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3]陈晔武, 朱文峰.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转化及管理研究[J].情报方法, 2005, (3) .
[4]毛荐其.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流转[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 (6) .
[5]刘志英, 王晓东.论隐性知识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 .
[6]江颖.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5.
隐性路径 篇2
【摘要】目前思想政治的教育要尽可能与时代变化相适应,进而引领时代发展步伐。其中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就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出的新教育的课题,其综合了教育效果、资源与方式等,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强化大学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紧迫性进行分析,探讨大学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的创新方式,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關键词】高校隐性思想;内涵界定;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1.前言
对于思想教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在高校中是一项发展性的课题,当前在国内研究中是一个热点研究与难点研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在教育过程中,对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机制及教育载体等方面工作进行创新,对于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在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必须结合高校的教育实际,找出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指导高校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有效的实践。
2.强化大学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紧迫性
2.1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知识多元化与多源化要求高校强化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
时代发展的差异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网络空间日益发达与信息交流空前迅速,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产生了很多影响。首先,网络交流很大程度上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再加上各种思想、认识与潮流的激荡,相关信息的传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比较广泛,使得大众视听受到扰乱,而另一个方面其影响大众个性的思想,使得人们逐渐学会独立的判断。
其次,在知识认识方面存在差异性,获取知识和占有知识两者比较接近,而且当下网络普及为群众提供广泛、平等展示的平台,也就随着出现较多的平民专家,以及兴起了草根文化 [1]。
最后,因为当今年轻人在新事物上的接触比较有效、主动,这两方面在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深刻影响,在八零后与九零后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思想传承、社会文化与理念,在教育工作中实际冲击非常大。
2.2日益激烈的社会经中要求高校培养高价值、高素质与高竞争力毕业生
我国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人文发展,当下高校教育目标不只是为社会与国家输送专业人才,还要为大学生工作、就业与从业做出最大努力。就目前而言,国内人才市场主要面临着两个尴尬事实。
我国社会发展比较缺乏人才,可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较困难,此外我国当下年轻人的学历逐渐提高,可是工作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高校教学提出新研究的课题,可见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及培养高价值、高素质与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至关重要。也就是要培养有自身价值也有使用价值的大学生,并成为能用好、有人用与可以用的大学毕业生。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培养不只是技能的培养,还包含体能素质、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的培养,其中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就起到一定作用,特别是在德行培养、方向把握与引领素质方面较为明显。
3.高校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实践途径的创新
(1)强化高校文化的建设,尽可能建立高效、和谐校园文化的环境,将环境熏陶隐性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相关研究者提出,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的环境、人们生活的家庭、学校与地理环境中的一些事件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知识,而且很大的程度上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表明思想政治的教育活动开展需要较好的氛围,而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优劣,决定着思想政治的教育成败。因此,高度重视教学环境熏陶,一直都是思想政治的教育主要途径与重要特征之一。此外,全部思想政治的教育氛围中,高校环境就学生管理的工作体系来说,在某方面决定着隐性教育的成败,这就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进行优化,使得大学生可以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进而引起大学生审美观念、思想感情的变化。
(2)要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环节优化的方式,也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从教学效果、内容与形式等多个方面去适应学生实际需求、时代发展与社会形式,强化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全方面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者综合素质,还要以潜移默化形式,将教育者人格魅力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出来。古语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就需要尽可能将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就目前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工作实施者与组织者,一般处于主动的地位,有着主导的作用,教育者工作性质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中具备健全的队伍,以及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2]。
(3)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对高校学生的活动进行改进与规范,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对组织进行改进、积极的指导与优化相关制度,尽可能形成实效、规范与活跃的大学生活动的培养制度,进而通过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与成效显著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实现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曾经马卡连科说过,人们的行为、知识与信念需要其中一个参加各种活动来填补部分网眼。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需要把教学活动作为载体,也就是需要相关教育者紧密结合共产党具体任务与中心任务,并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有针对性的展开各种教育活动,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活动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下面两个方向: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不仅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隐性思想的政治教育要将创造氛围、环境优化形成自然的状态,实现长期隐性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滕晓雯,曾长秋.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和掌控[J].湖北社会科学,2014,23(10):166-171.
隐性路径 篇3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的成果。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的积极效果,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受教育者的行为。有研究者认为其功效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思想引导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心理构建功能”。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有整合功能,即挖掘各种教育载体和日常生活中所渗透的教育内容,使之相互渗透,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优化和教育目标。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罗洪铁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及浸润功能、教育方式的‘非正规形式’弥散功能、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合力功能、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及自我教育功能”。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存在的问题。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面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占据主要地位所带来的困难之外,还在于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导致发展缓慢。比如隐性教育目的的隐蔽性,不能对教育过程进行直接指导调控,存在着教育效果不明显,参与面窄小,教育活动受时间、空间、经费限制等问题。另外,人们过于依赖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常常忽视了隐性教育资源,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主要靠受教育者的感悟来内化吸收,也会影响其功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影响其功效。所以,要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深入研究功效发挥的原则和路径,推动其积极发展。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的原则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的特点。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瑞荪概括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包括像“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潜移默化的特征及加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内化与巩固的辅助功能”等。那在此前提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释放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释放的过程内隐化。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起作用的过程是内隐化和渗透式的,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将正能量渗透给受教育者,引导他们向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靠拢,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和接受正确观点,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
2. 影响的范围广泛化。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隐含在显性教育中,而且隐藏于人们的一切活动,存在于所有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其发生作用的范围较显性教育远为广泛。除了通过高校的文化知识传授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还在生活中通过环境营造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引导其以轻松愉悦的状态选择与自己经历、情感需要、价值观念契合的隐性教育内容。
3. 产生的效果持久化。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内化自身而显现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持久可行的思想政治观念。因此,相比显性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隐性教育的效果要稳固得多,持续时间较长。日积月累沉淀的理想信念一经形成,就可以指导自身行为,不断完善与发展自身的人格,甚至影响整个人生。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的原则。
1. 显隐结合的原则。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直接的、外显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受影响的有形的教育形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的无形的教育形式,与显性教育相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才能共同有效地的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缺乏辩证的认识,致使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以“显”代“隐”或以“隐”代“显”的片面做法,阻碍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和显现,需要教育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显隐”关系,着实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释放。
2. 坚持三贴近原则。
200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要求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必须坚持三贴近:贴近受教育者、贴近实际生活、贴近真理信念,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精神追求,将适应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和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生活化,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通过生活环境、活动参与、氛围感染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确保其作用发挥机制的正确性,保证能够促进教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功效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有助于社会成员提升素质。所以,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原则。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的路径设想
一个事物要释放自身功效去影响教育他人或其他的事物,总是少不了传播的介质和具体的载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因而其功效释放也要借助其相关介质才能实现。
(一)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要求人们发挥主动性、能动性,积极向上,这对于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有很大帮助。《中庸》“慎独自省”要求“日三省吾身”,辨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能利用这些有利资源,融入到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实践“慎独自省”方法,能很好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二)结合网络载体扩大隐性教育功效的影响范围。
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使人们不自觉地进入到全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想要更好地实现效果也离不开网络这个强大的推动力。互联网具有传播快、自由度高、内容多样等特点,促使人们更青睐于从无限的网络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相比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更易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的见解和看法,使教育者易于找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达到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性和教育者的有意识性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机结合。”但是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存在差异,教育者要做好引导、监督工作,“面对公共论坛热点事件的大量言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疏导工作”。要注意对相关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构建和完善,如重视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的建设,促使其成为相关思想政治知识、正能量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从而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实现范围广泛的倡导正能量、引导正确观念的功效。
(三)提升思想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促进功效释放的正确性。
高校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这一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教师来实现,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应明确思想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训,要善于深入浅出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带动受教育者。二是教师可以在受教育对象不设防的心理感受层面入手,使其在日常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思想体系层面,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情感陶冶、人格塑造的功效。三是要健全有利于思想理论课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功效释放的持久性。
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很难保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功效。而且“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所以培养人们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要紧密联系各种蕴藏着宝贵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事物,如传统节日、民族英雄、建党等历史事件纪念日,通过主题班会、各种纪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引导、情感陶冶等多种功效,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近年来的地位也有所上升。可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缺乏相关资源等局限性却制约了其功效的发挥,需要从网络、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教育等处着手获取有利条件,大力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引导、情感陶冶等多种功效,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可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缺乏相关资源等局限性却制约了其功效的发挥,因而需要加大力度从网络、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教育等处着手获取有利条件,提升其功效。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效释放,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兆根.隐性德育载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罗洪铁,董娅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平.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朱炳达.为谁写导语?——浅谈新闻导语写作[J].新闻知识,2005
[6]徐仙君.90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09
[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隐性路径 篇4
关键词:网络,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隐性课程”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所撰写的《班级生活》一文中,并开启了西方教育界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相关探讨,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实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明确的、直接的途径,采用强制性手段向受教育者灌输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使其处于有意识的被动状态的教育方法。包括党团网站的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者悄无声息地将教育目的隐藏于受教育者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其思想道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塑造起来的教育方法。在实施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没有采取意图明显的强制性措施,而是选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被隐藏起来的教育内容,所以受教育者没有察觉自己处于被教育的状态,在不反感的前提下把所接触到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中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进行隐性教育。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2.1 隐蔽教育目的
“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教育效果就愈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系统的书面教材和教学计划,对教育效果没有明确、严格的衡量标准,将教育目的隐蔽于受教育者周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使其在“内隐学习”的状态下主动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1.2.2 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和多样性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任务明确,直接向学生灌输科学的思想观念,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内容枯燥无趣,难以理解。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间接且多样,教育者以迂回的教育方式,利用课上、课下、网络平台等教育资源,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2.3 教育过程愉悦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需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兴趣、需求、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教育资源,能激发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感上易引起共鸣,双方在整个过程中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受教育者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效果更佳。
2 网络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2.1 网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网络具有即时性和超时空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信息量丰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国内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方式,扩大知识面,增强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利用网络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挑战的现实要求,教育者应顺应时代要求,利用网络,增强网络意识,在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教育者与学生讨论问题,思想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引导其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的推动下,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相互配合,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教育空间,让学生接受全方位、开放性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2 网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载体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如校园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富有趣味性、贴近学生实际、自主选择性强,学生在自愿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发挥所长,提高自身能力,而且在文化的熏陶下,能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乐于助人的精神,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但是,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不能充分地把教育信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活动形式呆板,规模较小,缺乏创新,参与人员较少,大学生因受到自身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呈现最真实的自己,隐藏最真实的情感。而网络却能激发学生勇敢地表达内心所想,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网络平台可以就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关乎学生切身利益问题或者节庆活动,与学生在线自由平等交流,在讨论中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3 网络时代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15年,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园微信公共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进入网络时代,高校教育者应该树立网络教育意识,充分挖掘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3.1 加强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组织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加强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一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水平,另外,网上大学生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因此教育者还需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其它相关学科,掌握综合知识。教育者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舆论动态,适时进行正确引导。二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进行网络知识技能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当前网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把这种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走在科技前沿的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总体来说比教师强,因此,为了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教育者必须学会使用网络技术。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可以借用网络的独特优势,发布具有教育价值和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指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塑造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为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资源浪费、管理不到位、重复建设的现象,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对这些网站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突出主题,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栏目和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安排多种板块,如学术交流、考研与就业服务、热点新闻播报、理论学习、技术前沿等,重点建设具有鲜明色彩的主题网站,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传播主流思想,做到教育与服务学生为一体。主题网站如“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是由教育部呼吁并主导的、全国各高校共同建设与维护的、全国大学生均可浏览的具有综合性的大学生门户网站,以“塑造大学生人格、服务大学生生活、弘扬健康文化”为主题,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3 发挥QQ、微信、博客等工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QQ、微信、MSN等聊天工具具有快捷、方便、隐匿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在这些平台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既可以是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重要事件的看法,也可以是对学习、生活、工作的看法,这些平台更多的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群主即教育者应该主动建立和掌控平台,善于在讨论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解决学生困惑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博客是一种充满个性气息的开放式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作为高校院系的辅导员,可以开通微博撰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学习和工作的心得、对现实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和客观的角度对待学生的评论,如此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端正人生态度,还可以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内心所需,把学生的真实情况反馈到工作中,以便改进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任雪萍.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3]高平.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于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研究[D].北京:辽宁师范大学,2007.
[5]李烨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隐性路径 篇5
关键词:隐性急症,诊疗,护理路径
近年来,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病人自主意识的增强, 病人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1]。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日均门诊量2 900人次, 门诊作为医院的第一窗口是病人集中就诊的场所, 在就诊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对本身疾病评估不足和就诊知识的缺乏, 加之门诊无专业人员进行分诊, 挂号缴费均由收费工作人员执行, 因此有一部分急诊病人就会进入门诊就诊的环节;另由于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病人就诊习惯[2], 导致大型医院门诊量持续增长, 随之病人安全隐患逐步显现, 病人在候诊过程中病情恶化或突发急病及病人家属突发急病的几率较高[3,4];再有部分病人经过门诊医生诊断后仍需转急诊处置, 我们把以上种类的病人称之为门诊隐性急症病人。因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排队、等待等环节较多, 隐性急症病人如得不到及时筛选、处置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和错失急救时机, 因此制定门诊隐性急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13年将门诊病人从挂号到医生接诊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制定隐性重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 实施后收到很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门诊隐性急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的建立
建立门诊质量控制小组, 成员由门急诊护士长、科主任、门诊护士骨干组成, 利用PDCA循环原理, 应用因果图、鱼骨图等工具对门诊隐性急症病人的就诊过程进行分析, 制定隐性急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 见图1。
1.2 根据病人到门诊就诊开始逐一环节制定措施
1.2.1 筛选急症病人
门诊有些潜在危重症就诊时貌似普通病人, 但其实质病情凶险, 如不立即筛选出来抢救治疗, 可造成严重后果[5]。我院在门诊一楼挂号缴费大厅, 安排导诊台护士在进行导诊、指引的同时重点筛查挂号、候诊人群中特殊病人, 如年老、无陪、一般情况差、精神状态萎靡、活动不便坐轮椅的要做为重点, 对重点病人进行问诊、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 评估有潜在危险的病人, 护士要向家属说明情况并通过绿色通道护送病人到急诊就诊并与急诊护士做好交接。
1.2.2保证候诊环节安全
病人通过挂号进入门诊就诊环节中后进入各层诊室候诊区候诊, 诊室的护士在维持就诊秩序、安排就诊顺序的同时也需再次评估病人, 对重点人群可测量生命体征, 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保证病人的安全;如有意外发生立即通知诊室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在内分泌、心内科等特殊科室可备糖块、硝酸甘油口服药, 以备低血糖、高血压等突发急症病人急救。候诊区的病人或家属发生突发情况时诊区护士应快速准确评估病人后给予紧急的医疗措施, 如遇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就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实施开放液路、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等基本急救措施, 同时可电话通知急诊科工作人员请求援助。
1.2.3 医生诊治后急危症病人与急诊科无缝衔接
病人经门诊医生诊治后如需转急诊科进行留院观察, 行某些特殊检查、输血、输液、透析等治疗时, 由接诊医生电话联系急诊科值班医生, 说明需转急诊病人病情、留观目的等, 沟通完毕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由护士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护送病人至急诊科, 并在门急诊交接登记本上做好交接记录, 做到门诊隐性急症病人与急诊的无缝衔接。
1.2.4 诊区急救物品准备
门诊各楼层放置急救所需物品, 如担架、吸氧装置、便携式吸痰器、气管插管用物、急救箱、心电图机等, 放置时以内科诊区为重点。专人管理检查仪器、药物, 保证完好率100%。
1.2.5门诊护士的培训
医院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公众场所, 因此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于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提高门诊护士观察疾病能力和应急急救能力, 将门诊常见突发急症处理流程、应急事件处理各种急症疾病知识、基础急救操作、急救药物相关知识作为护士日常培训内容之一, 培训率100%, 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做到门诊护士人人熟悉隐性急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
2 结果
2.1 病人一般资料
统计2012年、2013年门诊就诊隐性急症病人,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急症病种分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2 门诊隐性急症病人早期处理时间
2012年28.78min±3.03min, 2013年10.05min±2.36min, 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隐性急症病人满意度
2012年满意度86%, 2013年95%, 两组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4 两组隐性急症病人中早期发现急症和早期采取应急措施比较 (见表2)
例
3 讨论
3.1 缩短了隐性急症病人来院处置时间
通过诊疗、护理路径的实施, 原本一部分急诊病人要经过排队、挂号、就诊等程序才可能被发现, 现在通过初筛把住第一关口, 让急诊病人来门诊的第一时间, 护士可以筛查出一大部分病人送往急诊进行尽早就诊、检查、治疗, 大大缩短了来院处置时间;通过路径的实施, 让真正急危重症病人尽早被发现, 减少了中间环节, 病人及家属不会因原来着急但无所适从、焦急到现在有人主动发现并为其解决问题, 减少了隐性急症病人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的怨气, 提高了满意度。
3.2 提高了门诊护士观察疾病、应急急救等综合能力
我院之前门诊护士人员大多为身体欠佳、各种原因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 在观察疾病能力方面以及急救处置方面能力不足, 门诊如有突发事件发生, 大多数数无无从从下下手手, , 依依靠靠电电话联系急诊科派人支援, 现实施诊疗疗护护理理路路径径后后对对护护士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 在护士结结构构方方面面做做了了调调整整, 让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应急能力强的的护护士士带带头头做做好好要要求的工作, 保证路径顺利完成。加上上将将与与路路径径相相关关的的护理指标作为门诊质量监控指标的一一部部分分内内容容, , 提提高高了了门诊护士的综合能力, 让护士在遇突突发发事事件件时时可可以以有有的放矢。
3.3提高了门诊服务水平, 保证病人安全
路径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门诊隐形急症病人的就诊风险, 通过早期的处置以及通畅的无缝隙与急诊科的衔接, 减少了病人在门诊就诊过程意外的发生和为一些病人早期治疗、抢救保证了时机, 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提升了我院门诊的形象和口碑, 无形之中通过病人之间的宣传达到提高我院知名度的效益结果。
总之, 制定门诊隐性急症病人诊疗、护理路径是必要也是有效的,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完善路径, 保障路径运行的通畅, 以达到和跟上门诊日益发展的高标准要求和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姚峥, 王香平.门急诊管理现状探析[J].中国医院, 2014, 18 (2) :5.
[2]王留明, 曾正航, 廖家智.超大门诊量医院门诊管理及优化浅探[J].中国医院, 2012, 16 (12) :38-40.
[3]应国云.门诊医疗服务中人性化理念的体现[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3) :247.
[4]薛瑞芝.脑血管意外40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 9 (6) :650.
[5]沙国强, 肖泽勇, 江勇, 等.门急诊病人危重症的筛查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3) :37.
隐性路径 篇6
关键词:公务员,隐性收入,形成路径,治理,制度缺陷
一、引言
隐性收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存在于各个行业。隐性收入的存在直接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分配公平,导致我国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1]研究和治理隐性收入问题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原则,也可以有效缓解居民收入差距的放大效应。公务员的收入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理论与经验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央15条禁令”、“八项规定”等政策的实施,国家公务员的部分福利被取消,国内外学者不再局限于公务员市场性的、显性的工资收入,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研究方向上,学者侧重从消费支出的角度测算隐性收入的规模、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研究隐性收入与我国收入差距的关系,或者从公权寻租视角考察腐败与隐性收入对经济发展、政府绩效的影响等。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广泛关注由隐性收入引起的居民收入差距,鲜见对公务员隐性收入问题本身的考察;重视公务员隐性收入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及消极影响,缺乏对其形成机理的系统探讨;明确了影响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因素,罕有管控公务员隐性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本文拟从微观视角运用一般理论模型探索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以制度缺陷为逻辑起点分清理顺公务员主动型隐性收入和被动型隐性收入并分而待之,继而提出目的明确、指向清晰的治理公务员隐性收入的管控机制。
二、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内涵与构成
当前,学界对隐性收入的界定尚缺乏准确、统一的口径。总结现有著述,研究者主要依据隐性收入的法律边界、来源结构、形成过程以及监查的难易程度等不同层面对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内涵进行考察。隐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范畴,科学界定公务员的隐性收入,明确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基本特点与构成层次,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问题。
(一)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内涵
当前学界对隐性收入的界定尚缺乏准确、统一的口径。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特殊群体,考察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内涵应结合其身份的特殊性,本文将我国公务员的收入分为隐性收入和工资收入两个部分,把公务员隐性收入界定为实际收入剔除由政府人事部门制定的中央或地方财政统一支付的工资及实物收入后的剩余部分。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具有七大特点:机会的差异性、形式的多样性、职权的伴生性、道德的风险性、过程的利己性、查处的轻微性和影响的衍生性。结合这些特点,本文认为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实质上是一项涵盖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的非工资性未公开收入,不仅包含违纪违规收入、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其非法性质的收入,也包括腐败收入;不仅有市场化定价收入、集团化的薪酬福利,也有挤占公共利益的寻租收益。
(二)公务员隐性收入的构成
依据现有文献,研究者按照来源渠道不同将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面,[2]按照形成层次不同将其分为地下经济型、部门垄断型和权力寻租型三类。[3]公务员隐性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形成的隐蔽性使学界在评价公务员隐性收入水平的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争议的焦点在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差别上。政府部门经过多次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高、低工资收入差距已经逐渐缩小,[4]但在实践中,隐性收入的存在引致了公务员薪酬水平的不合理差距。这一不合理差距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体现为公务员隐性收入获得机会的差别,另一方面体现为公务员在积累隐性收入的手段与方式上存在差别。这两方面差别使得公务员在获取隐性收入的规模上呈现出非均衡状态,赋予了公务员隐性收入新的结构层次。基于以上分析,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可分为主动型隐性收入和被动型隐性收入(1)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公务员个人或者单位为实现预期收益,通过交换或牺牲公共利益、不正当行政干预、职权或施加影响等手段主动为个人或群体获取以创造或维护租金作为报酬的租金收入,擅自摊派的垄断福利收入,(2)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或资源优势、影响力谋利的非公开交易收入;(3)后者主要是指基于个人禀赋与能力,依据努力、辛劳程度等为提高生活水平或保证生活质量获得的薪酬性收入与未申报财产性收入,个人或群体出于良好的主观意愿依规行使的酌处权形成的收入,由于行使行政权力方式方法不当形成的收入,伴随岗位或职位的相关性回报等。
三、公务员两种类型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
隐性收入的存在有其制度根源。以制度缺陷为逻辑起点,探讨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是体现收入公平、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入本质研究不同类型隐性收入的作用机理,才能有效治理公务员隐性收入。
(一)制度缺陷是公务员获取隐性收入的根本动因
导致隐性收入差别的影响因素很多,制度或体制的缺陷是关键。[5,6,7]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制度结构与安排的缺陷影响着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导致公务员收入机制的严重扭曲,使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已然高于工资收入,[8]构成了实际收入的主体部分。在实践中公务员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4)政府部门委托公务员代为行使行政权力,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这种不对称的效用函数使公务员隐性收入成了部分的代理成本,产生了制度缺陷程度与隐性收入收益的博弈。
在新的利益分配方式与格局中,制度缺陷的连带效应是公务员扩大隐性收入规模的强烈动力,公务员获取隐性收入的动因在制度缺陷条件下从需求变为现实。从横向看,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环境中,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与企业部分人员相比明显偏低,公务员希望用隐性收入补贴低水平工资以保障其生活质量,特别是占全国公务员总人数近六成的县、乡两级的基层公务员群体,其提高收入的需求尤为强烈,促使了隐性收入的存在。从纵向看,政府部门制定的公务员工资收入的显性激励不足,造成了在制度缺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部分人员利用制度缺陷谋取隐性收入的行为选择。与此同时,政府为避免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公共绩效的损失或隐性收入的扩大,具有改善制度缺陷的动力,即隐性收入的存在有单位成本。考虑到单位成本收益率的公务员会理性减少或放弃寻租行为来规避风险,隐性收入自然减少。当政府通过改进制度直接作用于代理费用即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及时控制并削弱公务员对隐性收入需求的内在动力时,谋取隐性收入行为得以遏制。所以,谈隐性收入问题离不开制度约束,制度供给的完善程度控制了公务员获取隐性收入的机会,作用于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单位成本收益,进而决定了隐性收入规模。
(二)公务员隐性收入形成路径的理论分析
本文通过一般的理论分析进行简化和抽象,用简单的模型描述公务员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条件下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及变动机制。根据前文已知公务员的收入(I)由工资收入(S)和隐性收入(R)两部分构成:I=S+R。
假设在一定经济发展时间内,发生隐性收入的概率为r(r∈(0,1))。讨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完善且严格的制度约束下,发生隐性收入的概率为r;另一种情况是在制度缺陷条件下,概率为r*。基于前文的分析,r的变动取决于制度缺陷程度。完善制度可以减少隐性收入的发生率r<r*,(5)即存在第二种情况向第一种情况的转变;也存在制度缺陷恶化,第一种情况向第二种情况的转变,即:P=r*-r(P>0)。
其中,P表示制度变化对隐性收入发生率的控制,可进一步解释为:从第二种情况转为第一种情况时,通过完善制度引起单位成本收益率变小导致r的减小值;或第一种情况转为第二种情况时,制度缺陷引起单位成本收益率变大导致r的增加值。于是,隐性收入发生率的增长率(C)就表示制度的完善程度对r的控制率:C=P/r。
不难发现,C由r决定,即C由制度缺陷程度决定:在一个经济社会体系中,初始制度的缺陷越大,r越大,政府通过制度供给使第二种情况向第一种情况转变,即制度越来越完善时,公务员隐性收入发生率变低,r的值逐渐变小,隐性收入发生率的减小也就越多,P值越大。由此说明,公务员隐性收入发生率越大,制度缺陷对隐性收入发生率的控制也越大。所以,P与r的变化方向相同,即P=f(r)在区间内单调递增,用数学语言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可以通过以上分析考察制度与公务员隐性收入规模的关系。从实质而言,r亦可解释为公务员隐性收入占其实际收入的比重,那么这一时期的隐性收入可以表示为:R=r·I。
那么,制度变化对隐性收入规模的影响为P′(6):
式(2)中P′表示因制度缺陷导致的隐性收入规模的减少量或政府通过控制公务员隐性收入获得的收益。于是有制度缺陷导致公务员隐性收入增加的增长率C′:C′=P′/R
由C′=C,依据式(1)得到以下表达式:
解读式(3),不难发现制度收益与公务员隐性收入规模变化的方向相同,即P′越大,制度对隐性收入规模的控制就越大,隐性收入减少越多,R的值越大,对应发生隐性收入的概率r越大,制度缺陷越大,反之则制度越完善。进一步的解释是: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初始规模R越大,当第二种情况转向第一种情况,即制度完善时,制度对隐性收入规模的控制力越强,(7)表现为发生隐性收入的概率下降幅度越大,制度收益P′越大,制度控制隐性收入规模的减少率C′也就越大。深入分析C′的理论含义,发现C′代表着不同的制度或制度组合,这一制度的组合方式决定了隐性收入的规模。据此,我们观测到了公务员隐性收入通过制度缺陷从需求变为现实并形成规模。以上阐释用模型表达如图1所示。
图1中,横轴OS表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纵轴OR表示其隐性收入,曲线I表示公务员的收入水平,I越靠近O点就表示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越低。C′表示控制隐性收入规模的制度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由于C′对应的是不同的制度或制度组合,所以在坐标轴中C′的位置不固定,曲线的位置由斜率决定,斜率越小,制度越完善,即斜率表示制度的完善程度。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曲线I与曲线C′的交点位置决定了公务员隐性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分配关系。
图1 公务员隐性收入形成路径模型
(三)两种类型隐性收入的作用机理
拓展前文的分析,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为I,当在第二种情况时,制度曲线斜率较大,如曲线C′所示,两曲线相交分配的公务员隐性收入为OR1,工资收入为OS1。在此条件下,公务员谋取隐性收入的机率变大,单位成本的高收益导致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高于其工资收入,形成其收入结构的畸形。此时政府会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规范和治理,在这一矫正过程中,如果政府采取连续的制度改进措施以管控公务员隐性收入的规模,即边际效用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那么制度曲线就会逐渐向下移动,C′斜率逐渐变小。当公务员的隐性收入规模等于其工资收入时,进一步的制度完善使公务员的工资收入高于其隐性收入。当制度完善到第一种情况时,如曲线C′1所示,对应的公务员的隐性收入规模下降到OR2,工资收入增至OS2。公务员隐性收入规模的减少量为R1R2,即表示政府通过完善制度减少的公务员主动隐性收入规模。
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公务员工资收入的增量为S1S2,即控制公务员隐性收入规模的同时引起了其工资收入的增加。然而,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明确这一增减关系,这里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由OR2和OS1组成,产生了新的分配关系是政府当局通过制度完善控制公务员主动隐性收入规模的结果。对于公务员本身而言收入水平下降,收入曲线由I移动到I′,移动的距离表示政府的制度管控下挤出的公务员不合理不合法收入。该条件下对应新的分配关系是OR3与OS3,这是在C′1制度条件下公务员收入的实际配额。那么,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公务员隐性收入分解成了R1R2与R2R3两个部分,其中R2R3表示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导致其隐性收入的净损失,这部分减少量对应公务员的被动型隐性收入。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横坐标轴,工资收入增加的S1S3表示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公务员的被动隐性收入转变成的工资收入。这一转变是政府控制公务员隐性收入同时完善其薪酬制度的结果,发生了公务员的被动型隐性收入对工资收入的替代效应。政府控制公务员的隐性收入无可厚非,但如果政府忽视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市场因素导致公务员实际收入降低,使其薪酬水平游离于合理区间,造成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有外部差距或不同公共部门有内部差距,最终伴随的不仅是公务员既得利益的显著下降,还会产生连带的负激励:引起政府部门公共绩效水平下降、导致政府部门的人才流失以及诱使隐性腐败等更多不稳定因素,陷入公务员隐性收入扩大的恶性循环。
据此可见,如果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没有保持在某一合理水平或者区间内,政府又期望通过采取制度手段使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单位边际效用始终维持在一定效用水平,政府就要考虑是否给公务员加薪。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微观模型所强调的不是将公务员隐性收入的下降幅度作为其加薪多少的参考标准,而是在明确公务员隐性收入构成的前提下为研究公务员加薪问题提供参考,为分类管控公务员不同类型的隐性收入提供明晰的治理路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深入本质定位公务员隐性收入的特点,发现公务员隐性收入的构成层次按照收入差别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以制度缺陷为逻辑起点分别明确了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及不同类型隐性收入的作用方向,从另一个视角得到了公务员被动型隐性收入与加薪的关系,得出需要合理增加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这一研究结论。
探索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形成路径是分类治理公务员隐性收入(8)的必要途径。为净化公务员的收入渠道、减少公务员隐性收入的获取机会、控制公务员隐性收入的规模,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外部控制及内在约束,构建低成本高收益向高成本低收益演进、内在动力向外在压力演进的公务员隐性收入的管控机制。本文得出针对公务员不同隐性收入管控机制设计的建议(如图2):对制度缺陷引起的主动隐性收入应该取缔,即将违法收入、超常收入等明令禁止,[9]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对被动隐性收入则进一步规范,即将部分隐性收入合理化,通过转化激励部分、规范福利部分,将符合市场规律和收入分配原则的计入工资收入,并通过税收政策[10]手段进行调节,使公务员的薪酬结构体现公平化。
图2 公务员隐性收入的管控机制
此外,政府在弥补制度缺陷,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建设,基于实践完善公务员的调薪体制。本文提出几点从源头控制隐性收入的具体建议:一是完善行政机关薪酬,逐步提高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同时实行福利货币化、津补贴标准化、工资阳光化、薪酬管理规范化,按照收入分配原则制定工资收入增长机制,消除公务员收入公平性困境;二是明晰隐性收入界限,防止制度的缺位、错位、虚设和法律的模糊、缺陷、空隙,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让隐性收入“显形”,引入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信息公开范围,抑制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三是加强监督、惩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增加行政透明度,挤压公权寻租的空间,并进一步建全公务员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公务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四是建立公务员收入平衡比较制度,缩小公务员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在逐步消除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劳动流动性壁垒的基础上,实现公务员职业化,引导劳动者理性择业。
参考文献
[1]乔榛.收入分配的逆向转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机理[J].学习与探索,2013,(6):86-91.
[2]项威,刘向耘.隐性收入研究[J].统计研究,1995,(1):45-46.
[3]孙浩进,樊欣.国内外隐性收入比较研究及范式创新[J].经济问题,2012,(7):15-19.
[4]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85.
[5]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4):21-23.
[6]熊俊.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的多视角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56-59.
[7]王小鲁.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J].中国改革,2007,(7):11-14.
[8]张文龙.公务员加薪的经济学分析[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37-41.
[9]杨灿明,孙群力.中国各地区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J].经济研究,2010,(4):104-105.
隐性路径 篇7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 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 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其长久以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是指高校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隐藏教育目的和教育主题, 通过受教育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并内化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模式。”隐性教育也称之为无意识教育, 这种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环境的熏陶, 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因素——先进的理念、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品德隐藏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隐性教育过程中, 教育客体的思想观念是向教育主体的教育开放的, 没有明显的厌烦与抵抗情绪, 因此, 其教育效果是突出的。同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载体使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常规教育的范围之内, 更可以扩展到社会与家庭教育中去, 所以,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为深远稳固。
二、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人, 其中最大群体是学生, 占百分比31.7%”。从这一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网民群体, 网络日益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伙伴。但是由于高校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以及他们需求的多样性,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推动作用, 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互联网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 互联网提升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主体主要是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中, 思想政治教育因“强调知识的记忆、灌输、说教、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处于尴尬的位置。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身份或者性格的差异, 有时即使是面对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隔阂, 学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中, 由于网络主体身份的隐藏性, 大学生进入网络论坛或者使用各种即时通迅软件, 可以畅所欲言, 同别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使许多心理和观念问题得以轻松的解决。这样一来, 大学生就可以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他们可以在内容丰富的互联网环境中, 搜索和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无意识地影响, 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断提升。
(2) 互联网突破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局限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突破了具体的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个空间的局限。一方面, 互联网没有时间的限制, 大学生们随时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相关信息, 这不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 而且拓展了时间的范围;另一方面, 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的限制, 高校“围城”的传统功效已经被互联网的功能解构, 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地区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分享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问题。在此基础上,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加广泛传播, 提升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
(3) 互联网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教育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需要、教育环境和不同类别、层次教育客体的具体特点, 主动选择恰当的教育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以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教育者起着引导作用, 但是受教育者要积极配合, 不能麻木被动。互联网综合了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大众传媒的特点, 可以检索成千上万的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能够以视频、音频以及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可见, 互联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载体, 利用互联网可以与外界自由地进行思想观念的交流,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单线信息传播方式, 代之以“发散式”的互动,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互联网形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还需要家庭与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日常教育工作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进行, 方式单一, 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交流, 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合力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 借助网上论坛、微博等多种通讯交流方式, 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与配合, 从而形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除了家庭的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的教育。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连为一体, 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及加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互联网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系列便捷条件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理念、心理健康等方面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1) 互联网衍生的大量垃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大学生
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资料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污染的出现。互联网中充斥着以视频、图画以及各种文字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腐朽和落后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蔓延开来, 对人们的价值理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这些垃圾信息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导致了部分学生道德伦理的滑坡, 也妨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对于这种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 政府、学校大多时候很难控制信息的来源和渠道, 这就造成各种腐朽和落后文化通过网络迅速泛滥开来, 造成大量的“信息污染”, 对高校学生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冲击。
(2) 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滑, 诱发个体心理障碍
互联网可以使高校学生很便捷的接触到大量他们所需要的资料与信息, 也能提高大学生个体交流的效率, 但互联网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沟通的机会, 这会导致高校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大幅度减少。有些大学生整天将自己“禁锢”在电脑前, 沉溺于虚拟的空间, 忽视了自己所生存的现实生活环境, 他们在虚幻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忘却和丧失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感与人生追求, 逐渐与现实社会相分离, 与真实的人际关系断裂, 由此会染上网瘾、网络孤僻症等信息类疾病。这种“一人一机”的僵化关系在客观上损害了现实社会中常规的人际关系, 不但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同时也阻碍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迷失正确人生方向, 引发道德认知的滑坡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 心理敏感而脆弱, 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也还比较低。他们一方面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是非观念的判断还比较模糊。同时, 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 反叛心理又比较突出, 因此容易受到互联网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导致自己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更有一些大学生忽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盲目追求对暴力、色情的模仿, 导致思想发生严重激变, 加速了道德认知的滑坡,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互联网对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4) 互联网易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虚拟世界的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这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上的虚拟交流, 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网络行为, 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这样的行为不仅导致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下滑, 也导致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作息。同时, 大学生的网络依赖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 也影响着家庭的和谐、校园的和谐以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大趋势,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载体。所以我们不能回避现况, 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采取措施, 建设良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 利用互联网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扬长避短, 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行政监管制度
在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上, 政府首先要做到加大财政投入, 为大学生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创造良好条件。在现代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电脑配备率和使用率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但仍需要政府制定有关政策, 鼓励社会各部门尤其是高校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完善的互联网接触硬件条件, 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或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业余活动。其次, 政府部门要加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行政监管制度,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互联网舆论环境混乱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政治权利, 但是自由不是绝对的, 而是要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的约束。网络舆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维持需要网民的自制, 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 这样才能有一个自由而又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
(2) 高校要加强对互联网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如何加强高校对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这个问题上, 高校首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互联网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除思想政治教育类网页内容之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资源。”学校一方面要建设好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积极宣传及分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另一方面, 也要在学校的其他网络平台上定时定点发布相关的资讯, 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如恩格斯的这句名言, 高校如果能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 就会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 高校教师要发挥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的人格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 对于大学生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甚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很大的榜样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一个模仿对象, 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 深化教学效果, 扩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 网络媒体要提高公共责任意识, 正面宣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网络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 网络媒体应当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环境, 仅仅依靠单个网络媒体是不现实的, 因此, 各个网络媒体在保持正常的良性竞争的同时, 还必须要在宣传思想上保持认识统一和步调一致。各大网络媒体都应加强自律, 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 抵制庸俗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 为大学生提供真正的“精神食粮”。网络媒体虽然是以谋取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 但是他们应该要认识到自己的信息传播功能, 这一功能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因此, 网络媒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传播真实信息, 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加强本身的公共责任意识, 通过传播健康的有意义的信息达到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作用。
(4) 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 增强自律意识
“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在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除了要积极接受以上几种教育, 还要重视对自身网络素养的培养, 也就是自我教育。政府在制定各项有关青少年的政策的时候, 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对青少年网络自律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而自律最关键的是要有思想上的觉悟, 它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得以形成和提高。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只是一个被用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而不是一个控制自己的“主体”。所以, 大学生一定要通过不断地自律引导, 有针对性地来提高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 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让自己成为网络的“主人”, 利用网络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而不是沉溺于网络, 让网络掌控了自己。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们正在跨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虽然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 扬长避短, 不断推进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87.
[2]雒朝梁, 郭康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新西部, 2012, 11:127-1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9-07-16][2013-05-20]http://www.cernet.com/news/chinacngi.pdf.
[4]马庆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土化思考[J].执教论坛, 2007, 01:7-13.
[5]张琼, 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68.
[6]汪灿德.互联网: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J].商场现代化, 2009, 12:94-95.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19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1-01-05.
隐性路径 篇8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被突出强调,这既是对国民教育现状的自觉回应,也为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并指明了方向: 大学生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考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并存交织。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之中,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此,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对大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客观要求; 是回应西方对我国大学生意识渗透的紧迫需要; 是抵御多元思潮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现实需要; 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历史诉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任。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选择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显性教育,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通过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 一) 显性教育: 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显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主渠道。这种教育形式目标明确,直接正面,具有权威性高和时效性强的优势。由于显性教育强调灌输原则,传统的显性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注重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感,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必须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优势,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过程
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现象,片面强调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而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伦理素质等的教育则重视不够。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性教育的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根红线,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正面导向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课程的显性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还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功能。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可以通过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和网页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针对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为人师表,自觉运用教材的育人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达到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显性功能。
3.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即从宏观层面的价值“体系”建构走向更为具体层面的价值“观”凝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和提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为此,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采取的措施如下:
( 1)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灌输原则,注重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探索真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打破传统课堂里“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抄你写,我给你收”的被动式教学的沉闷局面,使课堂由“单边活动”变成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的“双边活动”。
(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道德标准等新变化,尤其要针对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价值观上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要发挥显性教育的优势,促使大学生坚持一元化价值导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从外延到内涵都应当进一步拓展,改革教学方式,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思想及生活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热心地为大学生解疑释惑。面对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滋生的各种金钱至上、公德丧失、唯利唯己等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就需要查找原因,抓住根本,对症下药,引导纠正。学生通过学、问、思、辨而知理明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现象,从而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隐性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隐性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以潜在的、较为隐蔽甚至是无意识的形式,或者通过受教育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让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接受某种思想、提升素质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隐性教育是伴随显性教育所出现的具有非预期的功能,往往会造成教育效果的不可预知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无意识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隐性教育强调其隐性特征,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育之目的。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更加隐蔽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贴近人性的教育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比如: 教学效果差的情况比较普遍,认真听讲的不多; 一些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不解决实际问题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还需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由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成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无小事,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观点。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优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博学多才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着力培养一批个人能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积极进取的青年科研和教学骨干,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重点要加强辅导员、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影响作用,做到言传身教。
2.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环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引导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选择、审美情趣。应加强校史文化教育、大学精神教育和网络文化建设;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活动,如开展书画、合唱、歌手、舞蹈、专业技术等比赛、讲座、展示等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团活动,通过开展团日活动、团组织生活、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党团活动进宿舍等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思想; 借助网络媒体,实现隐性教育,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 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实践中“隐性”育人。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内心需要得到很好的尊重。在课内可采取专题学术讲座、学习座谈、辩论分析、情景模拟、播放各种实践资料等形式,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得到提炼和升华。课外可结合党团活动、节日纪念、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慈善活动、社区服务、学科竞赛、三下乡等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迹遗址、红色主题陈列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做社会调查,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以环保、植树、无偿献血等方式开展校内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弘扬学生奉献精神。通过创业模拟会、创业讲坛、就业创业活动等,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亲自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深刻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通过内心体验来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从而内化为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具特色,功能互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所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补充,扬长避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积极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通过探索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