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隐性课程

2024-10-14

幼儿园隐性课程(共9篇)

幼儿园隐性课程 篇1

摘要:在对隐性课程的发展及隐性课程概念解读的基础上, 本文探讨了隐性课程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特点及如何在基础英语课程中开展隐性课程。

关键词:基础英语,隐性课程,英语教学

一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隐性课程又被称作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未预期的课程等。在历史上, 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学者是美国学者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杜威称之为“附带学习”。克伯屈称其为“附学习”。但他们的观点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 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此后国际上对于隐性课程开始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至今, 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 隐性课程解读

不同的学者对隐形课程的定义有不同的解读。司各特指出, 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 即使如此, 它仍是学时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一部分。马丁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校 (含班级) 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

我国学者张华 (2000年) 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班华 (1989年) 认为, 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其实, 相对于显性课程外显的、裸露的存在和作用方式而言, 隐性课程是内隐的、潜藏的。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等方式明确呈现出课程, 而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使得隐性课程得以存在, 并未明确呈现出来。

二隐性课程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特点

第一, 潜在性。在基础英语教学中,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是有计划的、外显的、裸露的, 而是不明显的、难以觉察的, 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是计划外的东西, 它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 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 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心灵, 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是隐性课程区别于显性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所以基础英语课程中, 隐性课程往往是一种师生都未觉察到的教育影响。

第二, 广泛性。从时间上来说, 基础英语的显形课程局限于课堂的90分钟, 课堂结束, 显形课程随之结束。从空间上来说, 显形课程基本上是在教室完成的, 上课期间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的讲授。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隐性课程都比显形课程更具有广泛性, 因为它既不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也不受固定座位的约束。

第三, 双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 难易程度适当的教材能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否则程度较低的学生就会被落下;教室内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如果上课时出现屏幕不清晰、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 教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学管理有些消极方面可能是传授隐性知识的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连带给学生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必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基础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开展

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 值得大力提倡。因此, 健全、充实、有活力的制度是能够保证基础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离开规章制度的建设, 基础英语教学就会形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 优化整个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必要的电化教学设备。精神环境方面, 学校可以开设英语广播以扩展听觉接触;创设英语板报、墙报、标语以扩展视觉接触;组织英语活动课, 促进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 举行英语歌曲比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教师对学生隐性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在基础英语课堂讲授中, 教师要保证所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那些不懂装懂而向学生传播错误信息的语言危害性相当大。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 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师的口语水平, 对多国文化的了解, 以及教师的穿着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幼儿园隐性课程 篇2

隐性德育课程的建立初探

莫晓冬

摘要: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探讨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课程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它们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中,前者主要用比较理性的色彩,用灌输知识、说理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其作用,而后者主要是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因素进行德育。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它主要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因而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许多中职学校用它作为学生德育的良好载体,并且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隐性德育课程也越来越成为中职学校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校德育是整个德育系统基础性环节,寻找恰当的课程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发挥德育导向和支持作用非常重要。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从德育的本质出发,用间接、隐性的方式,以气氛、环境等潜在意义的影响因素,使教育个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它是德育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在中职学校德育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以来,显性德育教程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不受重视。

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才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有着的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时间的持久性等优点,以及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陶冶功能等作用,目前,这一课程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由于隐性课程偏重于影响学生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更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

二、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在开发时,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是自由、开放原则。一方面,在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发和实施隐形德育课程,要促进学校教育和管理达到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目的。二是针对性、有效性原则。中职学校的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还要加强针对性,尽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三是灵活化、创新性原则,即课程实施的途经要灵活化,如通过校园的各种物理环境、校风、班风、宿舍风等文化层面长期性地建设德育。另外,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创新是关键。即中职学校要关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发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四是潜移默化原则。隐性德育课程侧重于“悄悄地”进行,这是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隐性教程关键之处就是“把有关的情景营造出来”,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调动学校各方面参与到课程中

德育领导是主体力量,这就要求他们将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之中,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对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优化课程;德育教师使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除了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隐性德育课程还需要教师将自身和他人的经验经历、灵感顿悟等作为课程资源,以更好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熏陶作用,教师也要培养自身崇高的.人格,发挥道德示范和人格感召作用。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参与到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最本质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决定德育学习质量。

(三)将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效结合

从逻辑学上说,德育实践的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在内涵、特点上是互斥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并存,并且隐性德育课程也不能完全取代显性德育课程的位置。为了改变隐性课程移默化实施过程中“慢”的特点、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中职学校还要恰如其分地把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显性课程强调规定的知识、能力任务的完成,强调“灌输”,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把教材上的德育知识创新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辅之隐性德育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一定意义上也是隐性课程内容,教师要科学化用材料,并且以自身或他人经验、生活环节、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隐性方式中渗透一些德育理念,最终把理性传授与性情陶冶结合起来,共同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隐性课程与提高学生素质 篇3

【关键词】隐性课程 环境教育 学生素质

学校的课程有三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人们习惯把前两种课程统称为显性课程,把后一类叫做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教学课程中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物态环境包括校园景象、校园设置、教室宿舍布置等;精神环境即校园精神,具体表现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常规管理、文化生活、心理氛围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隐性课程中的各种形态其功能各有侧重,但终究落脚于“育人”之上,落脚于“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上。

那么如何通过隐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优化物态环境

物态环境是以“物”的形式存在,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必须在其中工作、生活和学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话形象地道出了环境的重要性。优化学校的物态环境主要是对校容校貌的美化、绿化、净化、活化。

(一)美化

环境美化体现社会文明。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品德 、情操起陶冶、感染的作用;反之,杂乱无章的环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抑,容易养成懒惰、散漫的性格。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主要将校园的各类建筑、花木草坪、园林雕塑布局合理,建筑新奇,工艺精致,以构成校园的统一体,展示校园环境优美独特的风格,还要在布局上突出“育人”的宗旨,体现时态性(超前性)、民族性、实用性、审美性。走进校园,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比如我校教学区有“托起明天的太阳”塑像巍然屹立,体现了学校的理想和追求的主题。有“求知园”“桃李园”“育才亭”等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交映生辉,有文化长廊、宣传橱窗长廊相得益彰,加上佳木葱茏、奇花灼灼、异草芬芳、路灯呈采、小桥游鱼……学生能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自然有美的享受。此外,这些还是学生读书、散步讨论问题的最好场所。这美的环境使学生有美丽的心情、振奋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去学习,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知识素养的作用。

(二)绿化

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在校园内凡能够绿化的地方都应见缝插针地种各种花草树木,在适宜的地方摆上各种花卉,如校门口、教学区、宿舍区、生活区等处都应有经过艺术设计的花卉摆放,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并且这些种花种草摆花的事情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不仅爱美,还可以塑造美,有人说这是通往提高学生素质的很有效的途径。

(三)净化

整洁的环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塑造美丽的心情。每个人处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中,都会自然而然的也讲究卫生,就像你走进一个干净优雅的别人的房间去,你敢吐一口痰吗?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措施,如在校园道路两旁设有如熊猫、小白兔、海豚之类的可爱的动物垃圾箱,加上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就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自然也得到“净化”,养成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促进他们学习、生活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活化

静态自然环境虽不会说话,但应使它们变成学生的“活”教材,起到一种无声的引导,像上述的美化、净化的环境都有这种功能。苏霍姆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除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万里长城壁画以外,还可以给各种花草树木挂上牌,介照其名称、特点、用途等,学生在散步时,既可观赏,还可增长知识。总之应使校园处处皆学问,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知识的化身”,学生犹如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涉猎科学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强化精神环境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超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空界限,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定势”功能和“奠基”作用,具有“终身”影响。

(一)突出文化建设氛围

学校的文化建设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整个精神风貌。可以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书写名人名言、箴言警句或校训校风等,时刻对学生有鞭策和激励的作用。校园设有各种标语牌,以师德、治学 、行为准则等为主要内容,如“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爱护花草讲究卫生”等。在教室张贴《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设有学习园地,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悬挂革命领袖 、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画像,通过宣传橱窗展示先进个人的照片、光荣榜、好人好事。在文化长廊上,每班每周出一期有主题的板报。宿舍除了贴《宿舍公约》《文明宿舍评分细则》之外,还统一布置有学生的手工艺品、美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体现学生的情趣爱好,创设优雅、整洁、和谐的生活休息氛围。食堂文化也应着重体现对学生勤俭朴素、爱惜粮食,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时时耳闻目染,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启迪心灵、升华感情、丰富知识。

(二)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的人格化,即表现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的作风)和心理氛围等。领导以身作则的作风、教师诲人不倦的教风,教职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无不给学生以影响。如果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坚持文明的言行举动,那么整个学校做好事、义务劳动、讲文明礼貌一定蔚然成风。领导老师勤于教学、热爱学生、悉心工作,那么学生的学风也一定很浓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对学生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同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好人好事、模范典型,看教育影片,通过大会小会进行各种教育,这样经过全方位的强化教育,就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立体德育氛围,自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篇4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 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 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 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 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 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是方向性研究; (2) 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 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 (3) 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 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 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 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 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 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 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 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 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 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 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 教会学生做人。

2.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 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解析英语课堂中蕴含的隐性课程 篇5

解析英语课堂中蕴含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双向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效果,切实体现教育的价值目标,本文解析了英语课堂中的蕴涵的隐性课程,并指出对其合理的开发将有助干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英语人才的培养.

作 者:许晓丽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H319.3关键词: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英语课堂

初探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研究 篇6

关键词:舞蹈;舞蹈教学;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的概念

1.1 隐性课程的发展

在历史上,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学者可能要推美国学者杜威。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曾指出:“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1]杜威因而提出“附带学习”的概念。所谓“附带学习”,就是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如忍耐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等。杜威强调,附带学习可能比正式学习来得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因为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对于未来的价值是更为根本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其中两种研究视角最引人注目。一种研究视角着力关注和探讨的是班级生活或学校生活中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包含的隐含信息。例如,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另一种研究视角着力关注和探讨的是学校课程知识中隐含了怎样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本文则以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为视角进行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相关研究。

1.2 隐形课程的定义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当然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显性课程(有计划的学习经验)与隐性课程(非预期的学习经验)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即“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即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们也可以把隐性课程的概念概括为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和不易觉察性。

2 舞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1 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

笔者以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为视角进行研究。从该立场比较系统地研究隐性课程的,当属杰克逊。他认为,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根源于班级生活的结构特征。正规课程与学术性要求联系在一起,而隐性课程则与非学术性要求相关联,两者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杰克逊还认为,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固要素有三个,即“群体”“表扬”和“权力”。对于舞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来说也是一样的,舞蹈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它也根源于班级生活的结构特征。众所周知,舞蹈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的“附带学习”因素尤其多,那么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

第一,“群体”。一个舞蹈班是由十几或者几十名学生组成的群体,其中充满了各种规则、规定与常规。学生要成为井然有序的群体的一员,就必须学会理解、尊重、适应、宽容,学会自我克制,甚至相互协调。在舞蹈课堂上学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纠纷与矛盾,或是不经意的一次肢体碰撞,或是舞蹈排练中的意见不一致等等,作为一个群体,学生就必然地要学会互相沟通、理解、适应,学会协调。例如,在群舞排练的过程中,一个队形的走位,有的学生反应比较灵活,有的学生则反应较慢,这时,队形的走位会出现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走队形的过程中,学生间会有不经意的“小摩擦”,这时就需要学生间的相互理解与适应,并且需要大家的相互协调,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对学生协调能力的“无形培养”,也是对学生适应能力的“无形锻炼”。

第二,“表扬”。舞蹈班级又是一个评价性的情境,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表扬某位或某些学生以起到榜样模范的作用,也会通过批评指正的方式来纠正某位或某些学生的错误动作,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例如,舞蹈编导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评价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还能通过评价别人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编导技法的掌握程度。当然,表扬和责难主要还是来自于教师。因此,学生会尽力迎合教师的要求。而学生在这种评价系统中,不仅学会了被评价、接受评价和评价别人,同时还进一步促使自己更加完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第三,“权力”。班级是一种权力、地位高低分明的情境。班级情境中权力的差异是班级生活中最显著的社会结构特征,它教导学生在一个有等级存在的社会中生活,将自己和其他同辈分化开来。例如,在一个班級中,有的学生舞蹈感觉更好,适合跳抒情一类的舞段,有的学生舞蹈技巧扎实,适合在有技巧的舞段展示自己,又有的学生表情丰富,适合情绪丰富的舞段,还有的学生节奏感强、动作有感染力和带动性,则适合站在前排带动其他同学等等,这种有分化的、有规则的生活是隐性课程的一个极为显著的成果。每个学生都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特点,将自己的特点和其他同学区别开来,才能更好地提升集体的整体品质,也更强化了学生间的集体配合能力。就像杰克逊所指出的那样,尽管班级就像一个鸟笼,学生要在班级中获得生存的权力,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应付的策略,但是,班级中的隐性课程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与秩序,使学生养成社会所要求的态度、倾向、忍耐和纪律,从而胜任未来的角色。[3]

在杰克逊看来,“群体”“表扬”“权力”形成了学校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者把隐性课程视为蕴含在学校、班级生活中的促進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班级生活结构、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舞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亦然。

2.2 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特点

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根据众多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隐性课程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只要存在教育,就必然存在隐性课程的影响,在舞蹈教育中也是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主体,每个主体的心灵特性都是独特迥异的,在相同的教育情境中,不同的主体必然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超出教育者预测之外的。例如,在民族民间舞课堂上,老师介绍了相关民族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等情况后进入该民族舞蹈的体态、动律以及风格的教学,有的学生会把相关民族的人文背景、环境等带入该民族舞蹈的学习当中,关注于该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有的学生则更注重于掌握该民族舞蹈的体态、动律的学习,还有的学生通过对多民族舞蹈的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然而,这些隐性课程却都是普遍存在的,没有脱离了“显性课程”的“隐性课程”,也没有离开了“隐性课程”的“显性课程”。

第二,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许多隐性课程都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人产生影响的,像对情感态度的影响、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对性别角色的形成等,都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影响一经确立,就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难以改变。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渗透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艺术审美观及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艺术审美观及情感态度。例如,有的编导老师偏向于大量技法的运用,其培养的学生有些也自然而然地多偏好运用大量技法一类的编舞,这也就形成了编导风格分流派的现象。再比如在一个有托举的舞蹈中,男生多担任托举的角色,渐渐地男生形成了一种在集体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现今的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班级中,男生普遍少于女生,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经形成便持久地影响其心理与行为。

第三,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教育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论是舞蹈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情感、价值的陶冶,舞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都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舞蹈教育者的教育艺术也集中体现在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教育影响和减少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上。

第四,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有些隐性课程是学术性的,如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数拍子、学会如何排练、如何协调,践行怎样的艺术观、人生观和艺术鉴别能力等;也有些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的,隐含于班级和学校结构、行为规范和规则、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隐性课程影响,如集体荣誉感、集体意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等等。

3 结语

舞蹈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其隐性课程也伴随着显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我国舞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本文仅对舞蹈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进行了爬梳与归纳,它存在于学校、班级生活中,也蕴含在师生间,它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其弥散性、普遍性、持久性等其他辩证性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更好、更高效地促成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从而胜任未来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美).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1.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310.

[3]See Jackson,P . Life in Classrooms[M].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Inc,1968.

隐性课程,释放别样幼教情怀 篇7

一、美丽园所,描绘你的美。

(一 )描绘环境之美

与其说幼儿园的室内环境是课程,幼儿园外部环境更是孩子们探究的乐土,正如《指南》中指出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为此对整个户外进行分区命名,根据区域功能进行全面美化,让园所特色文化尽显于校园每个角落,当孩子走进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其中的美。

(二 )描绘探究之乐

幼儿园的百花园可真美, 幼儿在其中认识了很多不同品种的花,在护理花的过程中幼儿还认识了不同花瓣,它们都有各自颜色,幼儿在看看、画画中加强对花朵的认知,百花园充分发挥了教育价值。种植园里幼儿在播种、浇灌、收获的过程中体验到种植劳动的快乐, 在与这些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 让幼儿在其中体会到探究大自然的乐趣。

二、保健管理,体会你的谨。

(一 )保教结合密切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每天保育要对午睡室、活动室、专用室、厕所等公共场所的空气、玩具、餐具、毛巾等公共用品做日常消毒和疫情期间的消毒工作, 这些工作的开展常常与教育密切相关。保育与教育工作互相交织着影响孩子的发展。每天来园时,进行三次幼儿卫生检查。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保证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在教师谨慎、细致的工作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 )个案矫正管理

在做保健工作中, 每个班级总有个别幼儿在营养摄入方面不均衡, 为了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偏差情况,我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并且及时和家长沟通,积极向家长发放疾病矫治通知单。通过我们的努力和饮食上的精心安全使营养不均衡现象得以改善,饮食是一种文化,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课程。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营养调配是一种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性课程。

三、食堂管理,品读你的细。

(一 )验收保证质量

在采购过程中从所有菜的数量、质量的验收到每天所需调料的进出库,再到调料、饼干、牛奶的索证登记,我们都能一一把好关,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将食堂里的调料盒贴上清晰标识,做到先进先出,到月底进行盘库核对,账账相符,不会发生任何误差,至今为止从未出现过期调料、食品等,切实保证幼儿生命安全。

(二 )创新特色菜肴

我经常和食堂人员一起学习烹饪、营养知识, 每周为教师、幼儿推出一道特色菜肴。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使幼儿吃得更愉快。老师们和小朋友们对厨师的手艺赞不绝口,由于我们的工作认真细致,管理科学规范到位,换取幼儿最大快乐的工作价值得以体现,课程就在我的身边,只要细心品味总能表达我对幼教的热爱之情。

四、安全管理,雕琢你的魂。

(一 )排查暗藏安全隐患

安全成效从何而来? 只有常抓不懈,把检查、排查工作做在先才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教育环境。在安全工作中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整改, 在工作中加强安全工作排查力度, 要求全体教师对园内的各项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安全检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安全记录。检查时 ,要求至少 有三人参 加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切实保障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在排查过程中我对一些老化的玩具和建筑材料加以整改, 确保幼儿时时刻刻玩耍在安全的乐园中。

(二 )多元活动转化行为

为了让幼儿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为此我充分利用宣传画廊、电子大屏幕、安全小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家校路路通等载体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经常向家长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为了让幼儿耳濡目染地直接体验,将安全意识落实到行动中,还精心组织并开展了多次演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家长和幼儿第一时间了解到安全常识, 让这些安全知识通过具体可感知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 课程就在幼儿中间。

学校中隐性课程的初探 篇8

在20世纪20~30年代, 美国教育家杜威发现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正规程课外, 还获得了与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情感和理想, 杜威把这部分经验称为“伴随学习”。他认为这种学习虽是学生在无意中学到的, 但比正规学科学习更重要, 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

1968年,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 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接受了文化知识, 同时还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成长。而后者是由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就其本意来说, “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 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着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总体上来说, 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指的是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学校师生员工以不明确的间接的方式, 通过受教育者的非特定心理反应, 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或要素。也就是说, 隐性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具体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活动实现, 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意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

二、学校中隐性课程的种类

1、物质形态的隐性程。

指的是各种建筑物、文化设施、总体布局、教室宿舍环境等有形的物质, 这是隐性程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 连墙壁都能说话。”校园的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 蕴涵着潜在的教育意义, 学生每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学校中富有文化历史纪念意义得到雕像, 包含有积极向上内容的标语, 贴有各科学家伟人的生平简介画像, 教室内的板报等。

2、制度形态的隐性程。

指的是学校的组织与领导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生活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各项规章制度等。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校规和班规。

3、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

指的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校园风气、学校气氛、舆论环境、人际关系和班级心理环境等。隐蔽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暗示、感染、模仿等心理方式实现的。学校中特定的文化和心理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团体心理倾向等。

三、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断裂。现实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仅靠正式的课程是难以做到的, 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的提高还必须靠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渐熏陶而成。知识要靠传授, 情感只能内化。直接显性的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时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而隐性课程这时可以真正起到“诱导”作用。

2、隐性课程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它可以明确学生的认识导向, 强化学习动力。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 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 其中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 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因而, 学生置身于学校这一微型社会中, 会获得丰富的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弥补作为显型文化现象的正规课程的不足,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和维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课程以情育人, 以境育人, 直觉性强, 学生是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生活的, 这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知识的持久记忆。

4、隐性课程的陶冶作用

具体表现在: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的陶冶。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产生美的享受, 而且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性情、抚慰心灵, 可以增进情感, 净化学生的灵魂。另外,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民主的领导方式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氛围, 教师的严谨治学, 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职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 民主规范的管理方式, 能提高学生积极的情感体现,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四、关于隐性课程的几点建议

1、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是一个特定的物质环境中的人与人的互相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教育者在实行隐性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师的仪表风度、敬业精神、知识背景以及价值取向等无时无刻不在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以符合为人师表的标准, 这对学生长远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教育价值。

2、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每个学校都是一个“微型社会”, 都有自己的某些特点, 会产生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校普遍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等, 这些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 创建优良的班风校风对于隐性课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如果形成了文明、进步、蓬勃、健康的优良校风, 就会创造出积极的文化氛围, 陶冶学生的人格。如为新生举办游园活动、举办校史讲座、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知识节、运动会等活动, 构成一种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 从而养成文明行为形成良好个性。

3、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校园建筑、地理位置和环境等显性的物化因素对学生的直观影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坚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隐蔽课程之功效。

五、关于隐性课程的一些思考

1、与常规课程相比, 隐性课程的结果不易预知, 但过程可以操作。

然而, 哪些因素是可操作的, 又如何对其进行操作, 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如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能使学生的厌学情绪, 逆反心理药到病除?所以不仅要对隐性课程的可操作性因素进行设计, 还必须对设计好的因素进行管理, 以尽量减少隐性课程的隐蔽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把它的不可预见性尽量地量化成可以操作的方法、手段, 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隐蔽作用, 让这种不为学生抵触的渠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2、由于隐性课程的影响的间接性、渗透性, 它的过程及结果都易被人们忽略。

人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的常规课程上, 因为常规课程可以评估。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而隐性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影响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渐进的。因此, 在评价隐性课程的影响时, 应以动态的、发展的、定性的评价为主。这种评价的具体机制虽然不易操作, 但过程却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霞.隐蔽建设课程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 (1) .[1]李霞.隐蔽建设课程之简要考察[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 (1) .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建设 篇9

成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

由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以丰富灵活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成为不同群体进行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渠道,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意义。思想政治课程是开放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开放大学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基于成人教育的特点,电大思想政治课程与普通高校的“两课”相比有所不同,但这不是说,以电大为代表的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直被喻为“生命线”,在成人教育领域亦是如此。成人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人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合格人才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置身于开放大学视野下,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必须创新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寻求在加强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成人学员素质的全面提升,担当成人教育的使命。

隐性课程的特点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称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形课程等,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菲利普·杰克逊,后来美国学者布卢姆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显性课程是指由教学计划规定的、明确排在课程表上的课程,如英语或计算机,因为其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与学时,所以也叫正规课程。隐性课程正好相反,它是指那些不显现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而是隐含在校园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人际关系、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却和课程表中的课程一样,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给学生提供各种人生经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态度方面,非常适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使用。据众多研究可以归纳出隐性课程的主要特点:

潜在性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而非外显的状态呈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巧妙地隐蔽起来,渗透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育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潜在的,俗称“看不见的教育”。

广域性 隐性课程的载体丰富多样,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既存在于学校物质环境之中,又存在于学校精神文化、规章制度之中;既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又存在于课外活动之中;简而言之,隐性课程资源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其中,以不同的方式、角度、途径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有可能被学生内化吸收,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层次进行。

持久性 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尊重受教育者思考的自主性、选择的自由度,给他们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较之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言,淡化了说教与灌输的色彩,将“政治性”的内容不着痕迹地融于教育资源之中。在当今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其作用显而易见,其效果更为持久。

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式教学、移动教育等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平台,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刻变化,也给开放大学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挥开放大学自身的优势,通过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构建别具开放大学现代化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大学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建设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另一方面,当人们需求层次不断得到满足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愿望就会更加强烈,从而提升人的素质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当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纯粹的传统意义的围墙内大学的校园学习,学习已成为人们终身发展和休闲的需要,开放大学建设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

不可否认,从当前现实来看,有部分人选择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往往是利益驱动,学习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获取文凭或找个好工作,以开放大学为代表的成人教育机构也存在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倾向。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还是个人,关注利益本身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忽视居于首要位置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应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如何让成人学习超乎功利,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消除对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和轻视。随着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变革的深入,带动了生产方式、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由卖方市场向买房市场转变,接受高等教育也由精英走向普通大众,这决定着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要站在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发展问题。教育的全民化和学习的终身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大学要更加注重在学生支持服务的定位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其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建设应以开放大学特色文化为内涵 大学文化体现出大学的理念与特色,一所大学的隐性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个性。隐性课程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既要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也要凝练自己的特色。孔子是古代倡导“有教无类”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国民教育,由此形成了“全民学习”“教育公平”这种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成果,也是开放大学办学宗旨和理念的溯源。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积极为各行业培养人才和为各群体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更是时代赋予“有教无类”新的内涵。开放大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向所有需要学习的人敞开学习之门,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目标实现,从其学子的成长历程中皆可看到“自强、求知、有为”的精神,由电大向开放大学发展的历程,也逐渐沉淀、凝练为有别与普通高校校本文化特征:即“开放性”与“现代化”,“有教无类”与“自强不息”等。endprint

为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开放大学彰显了“促公平、惠民生、增国力”的办学理念,与国家倡导的“社会公平”“中国梦”建设合拍共进。大学实现自己的价值系统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先进大学文化,从而在学生中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之获得全面发展,这也是开放大学文化的内核。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越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对学生的有效作用越明显,也使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建设的途径

隐性课程的影响虽然是无处不在的,但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却是有迹可寻的。思想政治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及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不同类型的隐性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方式,因此,我们要努力掌握隐性课程规律,在开放大学视野下针对其范围和类型进行设计与开发。

强化师德师风的隐性教育资源 教师的师德师风在教育中起到“自化化人”的作用,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思想渗透给学生。正如陶行知所提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德高尚、爱岗敬业、意志坚强、胸襟宽广、乐于奉献的老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进而以其为榜样进行效仿和学习。对于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来说,师德实践与其他教师职业具有共性之外,还其有特殊性。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师很多的时间面对的是“虚拟世界”,如入“无人之境”,教师的师德必然要求律己慎独,做到“看得见”与“看不见”学生一个样,学生多与少一个样,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网上与网下一个样。广大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断进取,以自身高尚情操、学识才能和人格魅力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等方面健康发展,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发掘教学资源建设和专业课的隐性教育资源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强调与传统大学“错位发展”,教育信息技术进步助推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丰富教育供给的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开放大学的云教室实现了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与普通大学相比较,各种媒体的学习资源制作更为规范、生动和易懂,积极推进网络核心课程和微课程建设工作,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

由于师生相对分离,远程教育更为强调教师要以责任和创新意识去设计落实每个教学环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思想政治隐性课程的建设在教学资源建设和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落实。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资源,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其他各种专业课中涵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通过人文类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通过艺术类学科的真善美体验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自然类学科中的揭秘自然、探索科学的知识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不懈求知的意志品质。因而各专业课老师应该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认真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学员在比较鉴别过程中增强理解,提高是非辨别、去伪存真的能力,真正发挥各科教学和学术活动的“载道作用”。

拓展校园文化隐性教育资源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让成人学员充分享受学校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优质资源。

一是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应避免在有形的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上模仿普通高校的实体校园文化的建设。开放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是一种公共资源,体现了“开放·共享·惠民”的理念。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固定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和物质形态,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因此,校园的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而且要注重艺术性,突出景观的个性美、结构美、抽象美,要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在潜意识中激发成人的美感,培养成人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是重点抓好以精神形态为载体的无形文化和虚拟空间文化的建设。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虚拟空间的功能和作用,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指导和服务,透过网站网页特定的理念、风格、品位等文化氛围使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也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方便条件,我们可以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专网、思想政治教育在线等构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之获得全面发展。

三是成人教育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促进政治素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中充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在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节日庆典、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信念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爱校、荣校、兴校之情。电大到开放大学筚路蓝缕办学30余年,为社会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涌现了一批基层老百姓的杰出校友和学员,他们当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等,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组织向成功校友学习等活动,使全体师生以身边先进人物为榜样,汇聚立德树人的正能量。

完善制度性隐性教育资源 学校的规章、条例、办法、准则等制度不仅仅作为一种管理的规范而存在,反映了学校行为要求和教育意志,同时它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无形中传导了道德导向和行为规范,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学生明白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关键在于鼓励成人学员进行自我教育,即应然转化为实然,自觉把已经知道的东西转化为一种思想政治的情感和行为,真正达到提高自我、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校园制度的隐性课程建设,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文明公约、诚信守则、规范学术研究等规章制度,开放大学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地吸引各类学生,校园的规章制度要更加合理与更加民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使学生在民主管理中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另一方面,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给学生以正面的德育影响,充分发挥制度性隐性教育的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置于开放大学视野下进行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开发和构建,为我们进一步增强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只有努力提高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主动适应社会和广大求学者的发展需要,才能提高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开放大学事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英,戴林富.大学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隐性课程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2]宋志生.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3]姜茂徐.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7(3)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研究”(11EKS022)】

上一篇:微乳液表征方法研究论文下一篇:药物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