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2024-09-10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精选12篇)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1

人文主义的教学论强调“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非指导性”的教育思想, 承认人自身都具有完美发展的潜能, 因此,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 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 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美术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外在化自我走向内在化自我, 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人文发展过程。本文从高中学生个性心理出发选择美术课程内容, 满足各种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心理。

一、选择内容的广度方面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平台, 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 其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 应符合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本校高二年级学生选择美术内容调查结果

(1) 要有时代感占40.7%;

(2) 要贴近学生生活占27.5%;

(3) 不局限于教材,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占20.7%;

(4) 增加美术技法知识占4.8%;

(5) 奇异的名画占2.7%;

(6) 应当有美学知识占1.8%;

(7) 增加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占1.8%。

2. 设置课程内容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的建议

增设相应的鉴赏课题, 如学生们喜爱的动漫、媒体设计、时尚等课程。因为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会造成选择学习内容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心理学家布洛在颜色知觉实验后, 提出了客观型、心理型、联想型、性格型四种欣赏类型, 认为不同心理一生理类型的人在接触美术作品之初, 就可能在定向上形成差异, 而且, 文化、经验等个人因素也会影响鉴赏的结果。

3. 审美兴趣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

(1) 女生的审美趣味更趋于生活化和情感化, 更富于幻想性, 喜欢看言情动漫和影视作品, 与传统女性的角色意识相一致, 更趋近于联想型欣赏。

(2) 男生则更喜欢抽象思辨, 更热衷、关注现实, 喜欢具有控制意味的作品, 喜欢有刺激性的网络游戏、动作片、科幻片, 对成年“男子汉”角色的认同, 使其更趋近于客观型欣赏。

美术鉴赏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各种学生的心理需要, 例如, 在欣赏“欧洲古典建筑”时, 既介绍建筑外表、园林景观、内部装饰的视觉美感, 以适合女生, 又要选择建筑设计、结构施工等理性内容, 以适合男生。

二、选择内容的深度方面

1. 要加强鉴赏基础的学习

包括美术元素和组织原理等美术语言, 以及绘画、工艺、雕塑、建筑、书法与篆刻、现代设计艺术、摄影、摄像等门类的基本鉴赏方法。学生只有具备了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才能真正进入艺术鉴赏活动之中, 获得审美快感和愉悦, 提高美术素养。

2. 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基础性鉴赏内容

使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中, 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尊重与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提升人文精神。

高中生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全面性、精细度增强, 不但能感知内容的美, 也能感知形式的美;在审美想象力方面, 开始融入理性因素, 更接近感性加理性的审美成熟阶段;在审美理解力方面, 不仅能从表层理解艺术作品, 而且能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阐述艺术作品的本质意义。因此, 教师在美术鉴赏时, 应该根据高中生即将形成的个性心理特点, 设定课程中的难点、重点。例如, 在鉴赏“中国玉器”时, 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民族文化意义, 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哲学观和玉器本身的形式美, 来深入理解玉器之美。

三、选择内容的价值度方面

1. 选择的内容应有提高性

通过美术鉴赏课, 增加美术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和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提高美术素养, 把平淡的生活体验变成丰富的审美体验, 通过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找回人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缺失的精神品质。

2. 选择课程内容应有愉悦性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虽然接近成熟, 但在很多方面都不十分稳定, 而且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 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 使身心获得平衡。美术课带来的愉悦, 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教师可以多讲述美术名作、名家的趣味故事, 例如, “史前人类为什么将野生动物的形象画在岩壁上?”“达·芬奇如何将教堂主教的形象画成《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扬州八怪’中朱耷画的动物为什么白眼朝天?”等。也可以在鉴赏时, 设置完美的画面或利用悠扬的背景音乐, 增强教学的愉悦性。

3. 选择课程内容要有实用性

一是对现实有用, 例如, 在讲授“美术的语言———色彩”时, 介绍暖色激动、有前进感、膨胀感, 冷色安静、有后退感、收缩感, 指导学生利用色彩原理, 在复习资料上重要部分画红色、次要部分画蓝色, 以提高复习效率。二是对终生发展有益, 不只让学生学会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还要会感受生活之美, 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这也是提高生活质量必备的能力。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2

例谈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0-05-21 访问次数: 103字号:[ 大 中 小 ]

例谈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获太仓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单位: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作者:吴花

摘要: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本文将结合我园体育课题《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和组织策略的研究》,对如何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字:体育教学活动内容选择

我园是一所成立不久的幼儿园,体育课题的开展也是处在慢慢地摸索阶段。我们尝试着从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作为突破口,以“趣味、层次、科学、系统”作为衡量的标准,逐步筛选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一、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以“趣”促发展。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的心理动力。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主地参加体育活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提高游戏兴趣。

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幼儿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应该把其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情节,促使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参加活动,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身体锻炼,同时身心感到愉悦和快乐。

如:在教研活动《快乐的鸭宝宝》中,我们成功创设了鸭妈妈和鸭宝宝的角色,通过鸭妈妈带领鸭宝宝们一起在荷叶上玩耍练习各种前滚翻、侧滚翻的技能,孩子们完全进入角色之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基本动作,在情节的不断变化发展中,达到了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游戏使原本枯燥、呆板的动作具有了新的含义,幼儿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器材,贴近生活,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活动器材源于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能较自然的调动起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主动探索的愿望,综合运用已有经验,创造性地探索身体运动。如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塑料袋》,则是选取了生活中随手可见的塑料袋,那塑料袋究竟有哪些玩法,可以玩出什么花样来呢?活动主要针对塑料袋的一个“抛”字大做文章。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非常投入,积极地探索着各种“抛”的方法。当然,生动、形象的动物头饰,布置有趣的场景,也都能激起幼儿游戏和运动的兴趣。

二、突显内容的层次性,以“异”求发展。

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制订适宜的教学内容。

(一)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获得满足和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材料的投放上,应尽量使用可以灵活组合应用的器材,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下面《过河》活动的案例,则体现了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所设计的不同层次的材料。

在中班教研活动《过河》中,活动的基本环节为“青蛙跳田埂”,三次青蛙跳田埂,分别预设了立定跳、跨、助跑跨跳三个不同层次。三次跳田埂,分别用裁好的版拼起来,版宽35厘米,三张合起来是105厘米。通过拉大KT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活动的难度逐渐加大,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到最后的游戏环节“过河”,则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不同,设置了一条由窄到宽的小河(由两条绳子拉成),能力较弱的可以从较窄的一边过,而能力相对较强的则可以选择相对较宽的一头。当然,幼儿还可以挑战更宽的宽度。而教师则在游戏中扮演着“蛇”的角色,利用蛇弯曲的高度加深游戏的难度。孩子们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二)运用多种指导方式,注意个体差异,做好个别教育。

每个幼儿的能力基础不同,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达到同样的标准。我们应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有的孩子具有能力,但是他害怕、畏惧,这就需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不断地关注和鼓励。就像在体育活动《过河》中,最后一环节教师扮演蛇,让幼儿从老师身上跳过去,孩子助跑到老师面前却停下来,说,“老师,我不敢。”可见,孩子心理上的害怕阻碍了他们跳的行为。这时,教师的鼓励才是最好的方法。而有的孩子自信却动作要领没有掌握,那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出„„总之,分层次指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重视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合理”求发展。

(一)合理安排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运动的生理负荷。

1.动静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一般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开始部分,应安排活动量较小的热身活动和游戏,也可把本次活动中的动作难点的内容前置,作为热身活动开展。二是基本活动,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三是结束部分,一般为放松运动,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舒缓、安静的游戏,也可带领孩子互相敲敲腿,放松放松。

2.灵活调控运动的负荷:在活动设计时,我们会考虑到运动负荷,但是我们还应根据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运用

观察等方法灵活调节活动的节奏,确保运动量的变化符合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二)构建系统、科学的幼儿园体育内容体系,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现有我们幼儿园使用的是建构式课程,里面的体育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基本技能的发展。但是,它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走、跑、平衡、投掷、钻爬和攀登等基本动作的发展是交叉进行的,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层递进。因此,常常出现这抓一把,那拉一下的情况,不能系统的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因此,通过收集创新并按照各动作技能整理出一套系统完善的体育活动内容,如跳的技能,则从立定跳、助跑跨跳到单脚跳等一系列以跳为主的活动来安排,构建单元体系,促进幼儿逐步发展。

四、注重内容的安全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的安全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不容忽视。我们应从器材的安全、场地的安全以及活动内容本身来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如我们开展以“爬”为主的活动,我们就应该选择垫子或者是地板场地,而避免在塑胶场地上开展活动,那样孩子们的手会被压痛,而且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进行“爬”练习,达不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同时,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也十分重要。应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进行排除。在活动内容最初的选择上,应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同时应该在游戏开展之前,强调动作要求。如练习从一定高度往下跳的技能,我们采用小椅子结合游戏活动“抢松果”开展,孩子们扮演者可爱的小松鼠们从小椅子上轻轻地跳下来去拿松果。如果教师没有强调双手摆动,小脚并拢,轻轻往下跳的技能,孩子们随意地往下跳,都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和伤害。因此,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更要注重安全性。

总之,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注重趣味性、层次性、系统科学性、安全性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体育活动,让幼儿真正的得到运动的快乐,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顾荣芳薛菁华著

2.《幼儿园体育创新—基础理论和方法》黄世勋编著

单位: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娄江幼儿园

作者:吴花

研究课题名称:《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和组织策略的研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仓市新区幼教中心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内容选择初探 篇3

学生是家庭的一员,需要在家庭中锻炼,健康成长;学生是学校的一员,需要学习各种本领,掌握各种技能;学生是社会的一员,需要了解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因此,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立足于学生志趣,强化实践性,体现学校特色,体验现实生活。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试析如下: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考虑学生有何特长,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作为一门新兴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课程应根植于学生的志趣,而不是学生去适应这门课程。所以其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乐学”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参加到主动探究、合作进步的学习活动中。

如现在的学生对网络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很多学生上网都走进了误区,为此我设计了一次关于如何正确合理地上网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先在课前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关于正确上网的宣传资料,了解一下附近网吧的情况,收集一些错误利用网络的案例。

上课过程是这样的:

1我给了大家一个学习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利用网络展开学习。在相互的合作中,大家感受到了利用网络学习的好处。

2然后通过收发邮件、浏览网页、购物、聊天、游戏等体会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3开展一个小型辩论会,辩论主题: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对小学生上网提一些建议。

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主要是考虑到上网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学生熟知上网的方法,而且多数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也知道很多关于上网的辩论,这样的内容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自然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善于挖掘学校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活动主题的设计体现本校特色。

如我校是“文明礼仪”先进学校。针对这个特色,我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1先谈谈作为文明礼仪先进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得出色。

2要做到文明礼貌,应在哪些方面有要求(如语言、行为、动作、着装等),应该怎样?小组讨论,用各种形式来汇报。(可以用演讲、歌唱、小品等)

3想想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为学校做些什么。小组合作制订计划,完成准备工作。(如组建一个小小宣传队,制作一些宣传卡片,开展宣传;做一些警示牌,贴在走廊或竖在花坛里等)

又如我校在手工制作方面也很有特色,利用大家在这方面的兴趣,我组织了利用一次性纸杯来制作人物、动物或家具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大家体会到了“动手动脑,废物变宝”的乐趣。

以上两则案例都是借助学校的特色而开展的活动,学生对于这些活动,往往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和能力基础,所以开展起来往往比较顺利,同时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三、活动内容要源于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活动内容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学生能发现整个世界。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

如我们生活的慈溪市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飞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呢?我组织了一次以“我爱慈溪”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分小组,确定调查的内容。

2设计调查记录表,分配任务。

3按计划进行调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从人们生活的变化,如住房、装修、交通工具;从城市面貌的变化,如马路、商店、学校等;从大事情,如跨海大桥的建设,奥运火炬的传递等,并且要求有图像资料,如剪报、照片等。这个过程要安排一段时间)

4小组总结,撰写汇报。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于家乡最近的变化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知识体系构建

近年来出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是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问题最权威、最有效的风向标, 它明确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必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立足点, 实现高中化学的时代性与基础选择性的双向统一。

一、摒弃传统高中化学课程模式, 寻求新视角

新课程立足当下, 力求摒弃传统实现新旧视角的完美转化的做法, 将以往的陈旧模式转换为以“反应”、“物质”“结构”为核心的新模式, 领导学生自主形成基本化学理念, 在学习中重视化学与其他科目、实践的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潜意识、调动积极性, 实现加强学习、培养能力的双重目标。

由此可见, 目前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要走的路还很长, 必须积极、有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 重视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 才能有效、快速地实现既定目标。

其次, 结未合当下, 在发展中补充化学知识。发展观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是非常有道理的, 化学学习只有秉承这种发展的观点, 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的改革目标。

最后, 立足实践,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付诸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原有目标,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践。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

化学知识作为当今社会知识储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享有的关注度一直很高。而在化学知识中, 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化学知识, 二是化学技能。高中化学课程对于这两点尤为关注, 力图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转化。

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突破以往的狭小局限, 摒弃枯燥无味甚至是呆板的化学课程模式, 实现“三位一体”的构架, 即选修化学、义务教育化学及高中教育化学的有机统一。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可或缺的, 因为只有实现了“三位一体”才能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的排列组合。

在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我们要尽力避免学生成为“看客”。所谓“看客”是指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双向互动的时候, 有些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 相互应答、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但是, 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 不同的人总是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所以, 在面对教师的双向互动时, 有积极配合老师的学生, 必然也会有不积极配合老师的学生。那么, 在面对这种“看客”时, 我们应该予以怎样的态度呢?有些极端的学者和资深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认为应该直接放弃这些学生。但是, 我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认为应该正确地、积极地对待这一现象。所以, 我们应该做到:

首先, 化学课堂任务落实细致。在上课之前, 化学老师应该在准备下一次互动活动时做好详尽的准备, 与此同时, 学生也应该将老师分配的准备任务落实到个人, 而不是单纯地交由某一个或几个人准备。只有这样,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才能实现每个人都参与。

其次, 上课期间, 老师在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与自己喜欢的学生或者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交流, 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及天生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应该兼顾到。

再次, 做好课后整理工作。在交流互动结束后做好相应的整理工作, 形成一个小组的公用笔记本, 便于课后复习和答疑。

最后, 做好活动记录表。这主要是针对老师而言的, 老师在进行交流互动后, 应该做好近期和远期的交流互动表, 这样有利于老师合理安排时间和课时, 将每一节课落到实处, 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

三、结语

对于目前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 我们还有很多没有解决或者是忽略的问题, 但是, 就目前的进展速度来说, 还是值得鼓励的。其实, 不仅“学海无涯”, 教学的发展和革新也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毕华玲.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09) .

[2]王磊, 毕华玲.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高中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03) .

[3]宋新奇, 胡美琳.化学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08) .

[4]叶澜.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校报, 2009 (02) .

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现象剖析 篇5

【摘要】目前,幼儿园课程内容急剧膨胀,特色教育、园本课程以及迫于家长压力增设的课程在幼儿园中不断出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慎重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让幼儿爱学、乐学,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课程内容膨胀;课程内容取舍标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07/08-0018-03

目前,幼儿园课程内容急剧膨胀,名目繁多的特色教育、形形色色的园本课程以及迫于家长压力增设的课程在幼儿园中纷纷出现,让幼儿应接不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过度膨胀会导致幼儿被迫进行超负荷学习,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剖析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现象,明晰幼儿园课程内容取舍标准,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现象

1.名目繁多的特色教育

时下,幼儿园里的特色班或兴趣班名目繁多,〔1〕幼儿在常规教育活动之外,还要在家长和教师的建议下学习许多特色课程。仅艺术方面的特色课程就有钢琴、小提琴、电子琴、古筝、扬琴、竖笛、书法、绘画、剪纸、芭蕾、戏剧等十几种之多。体育方面的特色课程包括武术、艺术体操、围棋、国际象棋、跆拳道等。此外,读经、珠心算、分享阅读等也是幼儿园竞相开设的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成为幼儿必须学习的内容。

2.形形色色的园本课程

现今,园本课程开发在全国各地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仅某市一个区的七所幼儿园开发出的园本课程就有综合教育课程方案、单元教育课程方案、生态式教育课程方案、健康成长课程方案、生态式美育课程方案、快乐成长课程等。此外,将国外的教育方案本土化后作为园本课程的也为数不少,诸如瑞吉欧方案教学、蒙台梭利课程等,都成为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园本课程开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要保证幼儿园课程吐故纳新,保持课程容量的动态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园本课程内容如果过分膨胀,容易导致幼儿被迫超负荷学习,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3.迫于家长压力增设的课程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幼儿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常常会要求幼儿园教幼儿学英语、学电脑、学计算、学写诗。与此同时,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不断增加幼儿的学习内容。有些家长为申请各种世界吉尼斯记录,让幼儿背诵圆周率,长时间练习转呼啦圈等。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部分家长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在潜意识里把幼儿当作工具来培养,致使幼儿畸形发展,失去了许多发展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的负面影响

幼儿园课程内容过度膨胀,幼儿自由游戏时间急剧减少,导致幼儿被迫超负荷学习,尤其是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幼儿身心疲惫,更加厌恶学习。〔2〕

超量学习某一方面的内容会使幼儿错过其他关键能力发展的最佳期。〔3〕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在特定时期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幼儿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相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而对其他事物置若罔闻。敏感期的出现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当环境与幼儿的内部需要相协调时,发展才可能顺利实现。正因为敏感期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成人必须善于识别并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敏感期为幼儿提供的发展可能性,促进幼儿的发展。以此审视目前的幼儿园课程,我们发现一些特色课程或园本课程未必是幼儿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知道,幼儿“能够学会”的内容并不等于幼儿“应该学习”的内容。幼儿期的确需要学习很多东西,诸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学习与探究的自主性与能力等。但是现在许多幼儿钢琴考到了六级,绘画作品拿了大奖,围棋比赛得了冠军,可是吃饭还需要人喂,穿衣服不会扣扣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喊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忙,这些在有些成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问题,其实隐藏着许多幼儿发展的危机,会导致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发展不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让幼儿学习过分庞杂的幼儿不需要的知识是不经济的。以色列学者史盖夫勒认为,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指导原则是要能帮助学生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满足。从这一点看,让幼儿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现在不需要的知识内容,这对幼儿和教师来讲都是不经济的。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取舍标准

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膨胀的最直接原因是在幼儿园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园所间形成了激烈竞争态势。幼儿园为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不遗余力地创建自己的特色以吸引家长,追求特色课程、新奇课程以满足各类家长的需求。由于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幼儿园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希望幼儿园能让幼儿获得更多本领,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4〕当然,造成幼儿园课程内容过度膨胀也有幼儿园内部的原因,诸如园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存在偏颇等。〔5〕

面对日益膨胀的幼儿园课程内容,我们不得不思考学习哪些内容才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哪些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最经济的。

以兴趣作为选择和取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标准是满足幼儿爱学、乐学这两个条件的最佳维度。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就是要引起和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并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为依据安排课程。赫尔巴特将兴趣分为两类,一类引向对自然的认识,另一类引向对社会的认识。自然的兴趣又包含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三种。经验的兴趣是指观察和认识事物“是什么”的兴趣。为了培养这种兴趣,教育者需要开设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课程。思辨的兴趣是指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学习者需要数学、逻辑学、文法课程的支持。审美的兴趣是指学习者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美丑善恶评价的兴趣。为了培养这种兴趣,教育者需要开设文学、图画、唱歌等课程。学习者认识社会的兴趣具体包括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三种,相应地需要学习外国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以及宗教等课程。〔6〕赫尔巴特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选取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依据之一。

幼儿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学习一些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经验。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为,幼儿应该获得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7〕

这也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取舍的依据。

我们还应该从幼儿的立场出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进行比较,选取有价值的课程内容。英国著名教育家斯腾豪斯提出的鉴别课程内容内在教育价值的标准值得我们参考,〔8〕

比如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并能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进行反思,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幼儿充当主动角色而不是被动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幼儿探究各种观念,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使幼儿涉及实物教具,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幼儿改写、重温及完善他们已经开始的尝试,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幼儿学习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莫源秋。关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J〕.幼教博览,,(7).

〔2〕刘云艳,张大均。脑科学、心理科学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7).

〔3〕玛丽娅・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智〔M〕.江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家雄,王峥。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

〔5〕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6〕〔8〕丛立新。课程基本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60,268-269.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6

按照“考试大纲”的样式,考试说明以古代、近代和现代部分的通史体例为框架,以专题为单位组织考点知识。其不同于考试大纲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六个板块简化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板块,二是将各板块部分的专题序号由分别设置变为连续设置。改动以后的结构更为精炼和完整,为教学、复习以及命题和分析工作提供了方便。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三级知识考点

与考试大纲一样,考试说明也以课程标准各模块“学习要点”的专题为单位组织考点主题。每个考点主题下分解为若干个下一级主题,其下再分解为知识考点,从而形成了层层分解的三级知识考点。与教科书内容相比较,三级知识考点相当于单元(专题)、课文及其子目的标题。

一级知识考点主题的名称和知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专题基本相同。主要有两处变动:一是对有关西方人文主义的专题和世界科学技术的专题进行了分解。前者将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内容并入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部分,有利于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当时的思想学术进行联系。后者将“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从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新的考点主题,归入近代部分,使之与近代的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一定的联系。其余23个专题没变。这样,考试说明就由课程标准的25个专题扩展为26个主题。二是对课程标准中的部分专题名称作了修改。其中,有的是对专题内容的简化,如“古代中国的经济”、“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有的则是对专题名称的更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

和考试大纲一样,考试说明在一级考点下确定了二级考点。其方法是对课程标准“学习要点”所涉及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如:课程标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的第(4)条学习要点表述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此确定的二级知识点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三级知识考点是对二级知识考点范围的细化,其主要依据仍然是“学习要点”的有关表述。如上例“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二级考点,由其学习内容的提示,考试说明列出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个知识要点。其中,废丞相是设内阁的前提,也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基本事实,其他三个考点均为学习要点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考试说明通过第三级知识考点明确了专题的考查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标准相关学习要点含糊不清的问题。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的第三条内容,课标和考纲只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述。“考试说明”则通过“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等知识要点的规定,使复习内容得以明确和具体化。

2.结合教学实际确定相关内容的考查范围

在依据课程标准规定考点知识基本框架和基本范围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本省选修模块的开设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对相关考点内容作出了安排。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明确规定,本省历史学科的选修模块有四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因此,它们理当成为选考内容。换言之,选考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本省的教学要求。

从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出发,对相关的知识范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删除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相比较,以下考点没有列入2008年的考试范围:

必考内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商朝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中的“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中的“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中的“20世纪的亚非拉文学”、“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考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克伦威尔、凯末尔、李四光”;《探索历史奥秘》中的“米诺斯宫殿遗址”;《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的“拉美西斯二世遗迹”、“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3.谨慎地处理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知识范围问题

在一标多本制的背景下,同一省市的高考命题怎样处理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知识范围问题值得研究。完全脱离教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以教材的共有部分为考点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完全实现,多数考点选自某一种教材没有的内容则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现象。权衡再三,应当是既要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原则,也要兼顾不同版本教科书表述的实际,以稳步推进的方式对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一,以“学习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确定为知识考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学习要点明确的知识,同时也是不同教材共有的知识;二是学习要点有明确规定,但不是共有的知识。为维护课程标准的权威,两种情况下考点的选择都以学习要点为准。

如:“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的第1条学习要点表述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此,人教版设置了包括“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三个子目,人民版则设置了包括“‘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西周宗法制和礼乐秩序”在内的三个子目。显然,两种教材所选择的知识点都要多于课程标准,尤其是人民版。考试说明只以学习要点明确的知识点为考点:“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例说明,考点知识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内容,也属于两种教材的共有部分。

再如:古代中国经济专题中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是课标中明确规定的学习要点,也是认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史实。对这一重要的内容,人民版教材没有涉及。考试说明坚持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内容列为古代部分的考点。

也有例外的情况,即如果学习要点所涉及的知识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不在此列。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是伪命题,因为资本主义不仅仅是雇佣关系。这一知识内容虽然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表述,但考试说明并没有将此列为考点知识。

第二,“学习要点”没有明确的内容则依据学术标准和教学实际进行。

课程标准“学习要点”的表述,有很多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都比较大,如“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等等。这些内容不同教材所选择的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如果不做一定的规范,对教学和命题都有一定的困难。对此,考试说明在考虑符合历史学科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不同教材的共有内容为考点。如:学习要点只有“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这一表述,了解怎样的史实没有明确。鉴于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中的地位甚微,对其专题目标的形成并无大的作用。为此,考试说明只是列出了“定都天京”等四个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的共有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7

一、以趣促学, 师生共挖教学内容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 可以滋生动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比如在上油画棒这一章, 教师不仅仅采用平涂法, 还选择用油水分离法、模版作画法、遮挡法、点彩法、拓印法、分层法、厚涂法、铺盖表面法、刮画法、中国画 (勾皴点染) 等技法表现的优秀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耳目一新, 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同学们都在猜测这是怎样画的、用的什么表现技法, 这样学生就主动去看、摸、闻、想、探究, 最后找出表现方法, 达到预想教学目标。除此之外, 引导学生还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渠道找到了很多在课堂中没涉及到的油画棒教学技法, 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中给其他同学展示出来。在儿童画课程中, 师生共同挖掘很有兴趣的“儿童刮画”、“有趣的手指印画”、“儿童手掌画”、“儿童棉签画”、“吹塑纸版画”、“吹点梅花”、“树叶拓印画”、“儿童点彩画”等有趣、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 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充分地感受到儿童画的艺术魅力, 尽情地发现和表现美, 从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愉悦的学习地儿童画。

二、关注自然, 深挖生活资源

首先要关注学生生活。“生活即教育”, 将儿童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及其周围的事件和事物, 生活经验和经历是儿童画创作的不褐源泉, 包括地方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动植物、矿产资源等等。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 除对教材深入分析和选择之外, 还应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在观察中体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主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命题或想象作画。比如在儿童拓印画中, 我就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中去寻找可以拓印的材料, 最后同学们找到许多拓印材料, 比如:各种植物、纺织品、生活用品和一些其他具有美丽肌理的材料, 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创作树叶拓印画。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到校园观察各种树的结构, 让他们触摸树的质地、对树干、树叶进行写生和联想等, 最后学生的作品表现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这样的渠道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挖掘各种美好事物形象, 充实儿童画表现内涵, 形成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以便引导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中开发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及在辅导儿童绘画表现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从他们爱读的儿歌、爱听的故事、爱玩的游戏、爱唱的童谣、中寻找儿童画的素材。如: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海底和太空、爸爸、妈妈、踢球、放风、水果和他们周围的世界筝等等。例如《编织》一课, 在没有彩色卡纸的情况下, 可利用当地原生态的稻草或椰子叶等一些易于操作的材料。

三、选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教学内容

“越是地方的,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教师必须立足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 努力挖掘地方资源, 选择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特色的教学内容, 如果无地方自然资源的影响, 美术作品不会存在地方特色, 更不会有生命力可言。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很多藏、彝、羌、回、蒙古等民族的学生, 所以有许多现成的民族文化等待我们去发现和选择。充分挖掘不同民族文化内涵, 使之与学生所能接受和学习的儿童画表现形式、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激发实践、探究、开发的热情与信心。

儿童画不讲“画理”、“画法”, 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 是非“学院”派的画派。构图大胆、讲神似不求形似、色彩稚拙、鲜艳, 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想象力是儿童画鲜明的特征。这些和民间美术的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将中国民间美术用于儿童画的教学实践中, 将民间美术的造型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对儿童画进行渗透与拓展。让学生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 得到启迪, 开阔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民间美术随意、时空综合、完善、概括的造型, 强烈浓重、柔和典雅的色彩, 形式多样的技法, 这些都给儿童画注入新鲜的“血液”。在2012年春夏, EP雅莹支持江南嘉兴洛东儿童画与时尚结合, 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服饰品, 让洛东儿童画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8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贾汪区贾汪中学2009级、2010级、2011级高中女生共470人, 其中2009级女生194人、2010级女生169人、2011级女生107人。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每届高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作为对照期, 在对照期内, 按照教学大纲各项教材内容的课时分配表所确定的比例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待第一学期结束时, 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对体育课的想法。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实验, 首先由全体女生针对大纲确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 每位学生还可以选择学校条件允许一两项体育活动内容, 然后统计学生选择的内容, 而体育课程教材安排以大多数学生所选择的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 把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比重减少, 再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适当调整。与此同时在体育课教法上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练习形式、评价考核方法等, 在每学期四五项考试内容中, 允许学生删去其中一两项自己基础差且又不喜欢的项目, 选择自己有一定基础和特长又喜欢的项目作为考核内容, 这样体育课教学的内容与她们的兴趣相合, 考试的项目自己有一定的基础, 从而减少对考试恐惧感, 对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增。经实验以后再对实验班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实验教学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以逐步建立符合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教材体系。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三学年的教学实验, 对每一研究对象再进行问卷调查, 对所得到的有效问卷460份进行归类统计。

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 实验前按照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仅占34.7%, 一般的为44.9%, 不喜欢的占20.2%;而经过选择教学内容的实验后, 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占60.0%, 一般的为34.7%, 不喜欢的减少到5.3%。由此可以看出, 经过实验, 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比重提高25.1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对照期。

针对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一现象, 深究其原因, 认为教材内容太枯燥的有184人, 占39.1%, 认为组织形式太单一的有120人, 占25.5%, 认为自己基础不好, 学不好的有155人, 占33.0%, 其他的有11人占2.34%。由此可以看出教材内容枯燥、组织形式单一成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

经过教学实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材内容丰富有趣的共有231人, 占49.1%课堂气氛活跃的有154人占32.8%, 能健身的有53人占11.3%, 其他原因的共有32人, 占6.8%, 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在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让学生主动参与选择,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体验健身与运动的乐趣, 提高运动水平。

实践表明, 学校的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受授课时数、班级人数、教学条件和地理、气候、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运动项目都放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根据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体育课才能成为高中女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经调查最喜欢的学科首选体育课的有197人, 占41.9%, 列第一位。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高中女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中, 选择羽毛球的有383人, 占81.5%, 列第一位, 选择游戏的有191人, 占61.9%, 列第二位:选择篮球有222人, 占47.2%, 列第三位, 依次还有排球174人, 占37.0%, 乒乓球138人, 占29.4%。武术131人, 占27.9%。其中球类运动占三四项。在体育课中, 教师传授球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简单的小战术, 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不仅可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地练习, 还可以在课外开展比赛, 愉悦学生的身心。而学生喜欢游戏教学, 除了与学生心中不泯的童心有关, 还因为游戏教学营造了一个充满欢乐、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 而这样的课堂气氛正是学生所喜欢的。最不喜欢的教学内容中, 列首位的是耐久跑, 共有371人占78.9%, 接下来的是跳高、跳远, 有147人, 占31.3%, 支撑跳跃144人, 占30.6%, 双杠136人, 占28.9%, 单杠128人, 占27.2%。以上教学内容之所以成为高中女生最不喜欢的是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枯燥、乏味及运动量较大, 因而高中女生对它们有恐惧和畏难情绪, 从而产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但以上教材的健身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教材本身, 而应把这些教材有机地穿插于其他教材中, 一方面改变教学练习方法, 多以游戏形式出现, 同时降低动作的难度等, 另一方面正面引导学生, 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从让学生适当选择教材内容可以得出, 如果在体育课教学中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主动, “健康第一”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认为, 适合学生的力所能及的运动将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体育课的核心目标, 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即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加深对现代健康的理解, 积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造性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并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终身体育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2)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考虑广大女生的个性和生理、心理特点及兴趣和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兴趣才能激起高中女生的体育热情, 使她们主动地去看、听、练。所以, 体育课教学内容应符合大多数高中女生的兴趣爱好, 调动她们的学习主动性, 营造轻松活泼的体育课堂学习气氛, 使她们乐学、会学和要学。

(3) 高中女生处在青春发育后期, 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学习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 独立性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趋于集中、稳定, 教学内容安排要增大选择性, 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的个性发展需求。

(4) 高中女生最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游戏为主的锻炼课、以竞赛为主的球类活动课和以自主练习为主的练习课。

2.建议

(1)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 大胆探索教学改革路子, 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创造条件, 让高中女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建立更符合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材内容体系。

(2) 要树立以“健康第一”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从根本上拓展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9

从教育学角度讲, 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3]。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育过程的根本保障。科学、系统、先进、鲜活的教学内容可以丰富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陈旧、琐碎、过时、单调的教学内容会使课堂氛围压抑, 师生双方失去兴趣, 弱化教学效果。

德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 确立了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搭建了“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平台, 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 近几年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课程建设。本文以化工热力学为例, 介绍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围绕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

一教学内容与文化育人的统一

高校应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应是“两课”的专项任务, 而应当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教学不仅传授知识, 更应塑造心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寻找切入点, 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

在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中, 通过介绍侯德榜先生联合制碱法原理、流程, 说明此方法在当时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能量消耗方面介绍增加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消耗内容和可再生能源情况, 说明我国目前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 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的统一

教材一般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化。由于经济和知识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 知识的更新或折旧是迅猛的, 教材的更新相对迟缓[5],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又要补充大量的现代科技知识、自身参与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果等内容, 要将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 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术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兴趣。

在化工热力学“相平衡”的教学中, 增加界面、表面的有关知识;在模型的导出中, 介绍分子热力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增加关于化工模型计算的有关内容, 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生产工艺、研究方法、科研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统一

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 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投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之中,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有效对接, 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只有这样, 学校的毕业生才能既懂理论, 又能实践, 并且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 进入企业马上能开始工作, 比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有竞争优势, 受企业欢迎。

德州市拥有多家化工企业, 德州学院与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协议, 在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德州石油化工厂等7家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产学研联系密切。化工热力学在教学中, 采取现场参观、图片展示、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座等形式, 补充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德州石油化工厂等企业的生产原理和工艺, 使教学的理论、知识不再抽象, 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确实在生产实际中有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用到, 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坚持能力为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国家、人民的要求。能力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 应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这离不开学校的引导、教师的培养, 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能力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工热力学在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的教学中, 注重逻辑推导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在讨论课教学中, 通过问题设计、过程重现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见习、实验操作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的统一

为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社会热点内容。化工热力学在教学中, 介绍了南北极冰山融化的情况, 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 详细说明了化工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和能量的散失, 指出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在化工生产中的可行性。围绕“地沟油”这一热点问题, 论述地沟油的危害、蕴藏的能量、再生新能源的可行性。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也要考虑教学方法, 二者相得益彰, 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离开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是空中楼阁, 无法实施;离开了教学方法的教学内容是知识的堆积, 学生无从下手。

在教学中,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以实施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同时在确定了教学方法后, 应再反思教学内容的优化。如:在讲授汽液平衡关系式时, 可以利用大量的图表和实际例子来丰富讲授的内容;在讨论教学中, 增加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七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教师在选择和优化教学内容时, 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如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的活跃程度等, 符合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研究和实践表明, 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的知识和养成的思维习惯, 不取决于课程, 而是取决于教的方法、学的效果, 无视学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5]。

化工热力学在教学中, 针对每一级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采取不同的方式。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 在内容上补充知识, 完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储备充足的学生, 在内容上增加知识, 拓展知识外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增加课外阅读和学习内容, 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 明确学习要求和习题安排, 提供学习的外力援助;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 增加实践内容, 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于性格稳重的学生, 科学设计问题,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2.

[2]潘懋元, 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2) :15-18.

[3]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1788.htm.

[4]季桂起, 李永平.德州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6) :22-25.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10

近几年来,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逐步走向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其课程体系, 形成学校、企业共同认可并执行的课程标准。文章探讨的内容源自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项目。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中,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测量基本仪器仪表的操作与使用、单元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简单电子产品的装/调/测等能力。要求熟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指标, 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检测仪器与设备, 能分析电子电路的原理, 掌握单功能电路的装接方法, 并对单元电路进行参数估算、技术指标测试, 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为后续专业学习领域的实施奠定专业学习能力基础。本课程既要面向岗位培养具体的岗位能力, 又是后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石。因此, 其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能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核心工作。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点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选择, 应该以过程性的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也即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为辅。二是融合国家职业标准。本课程对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装接工等国家职业标准, 从内容设置方面看,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三部分, 与本课程的理论和技能部分内容基本相同。国家标准中的职业道德部分可融入到课程仿真式项目培训中。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行了明确的描述, 行业特色明显, 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是行业的准入标准, 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本课程在内容选取中要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 真正落实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就必须与行业紧密联系。

二、课程内容序化的方法

“知识只有在其被序化的条件下才能被提供”。课程内容的序化指的是内容的框架和顺序。一般来说, 课程内容的序化有两条路径:一是对应学科体系的框架, 其序化的路径是所谓构成说;二是行动体系的框架, 其序化的路径是所谓生成说, 强调的是动态的、有生命的“主体”。依据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的序化, 课程内容的编排则是一种串行结构, 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心理顺序, 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 或归纳整合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后的职业工作顺序都是串行的。这种针对行动顺序的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的方式, 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然而, 以工作过程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并不意味着陈述性知识 (理论知识) 在“必需、够用”的总量上有所减少, 而只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倾向学科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 而更多地关注蕴涵于工作过程系统的隐性实践知识的习得与生成。依据行动体系的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是一种适合形象思维主导的高职学生的理想序化形式。

三、《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选择与序化的实施方案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按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目标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以培养学生机载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电子产品维修、PCB设计制作、电子产品助理设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六大岗位 (群) 所需要的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测量基本仪器仪表的操作与使用、单元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简单电子产品的装/调/测等基本职业能力和基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面向既定课程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 解构本专业原设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所需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原则, 提取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等十一项知识点, 按照“行动导向”的认知规律, 以典型单元电路或简单电子产品的分析测试与制作的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每个学习情境选取难易程度从小到大呈梯度分布的单元电路或简单电子产品为载体重构《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模块化项目课程。按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选择与序化过程如图1。

四、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及序化方法的特点

1.《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现了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强化了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装接工所要求的正确识别、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技能;正确操作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测试电路的技能;正确分析单元电路功能的技能;正确识读电路信号流程、框图以及电路原理图的技能;安全装调和检测简单电子产品的技能。

2.《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的序化与重构过程是一个高效的教学内容遴选过程, 使课程内容能紧跟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课程的项目载体库, 可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标准。

3. 以实际单元电路或简单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的工作过程序化《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内容, 充分反映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强化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课程的知识量并没有缩减。

4. 课程学习内容分为11个部分, 教学时并非必须分开教授, 而是将这11个部分所含知识要素合理安排在以项目任务方式设计的学习情境中。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任务由易至难, 由单一到复杂。学生逐渐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 而教师的指导只起主导作用。通过完成逐渐复杂的工作任务, 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也不断增强, 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得以提升。

按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选取与序化课程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专业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 重构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将知识点贯穿起来, 学生通过多个任务的完成, 不仅积累了经验, 而且掌握了工作的能力, 直接培养了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陈玉阁.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J].教育与职业, 2009, (14) .

[4]智海素.构建突出职业能力的“电工技术”新课程标准[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2009, (2) .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11

【关键词】主题 教材 兴趣

一、主题内容的选择。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发现,有的时候教师所准备的活动内容幼儿不怎么感兴趣,对此我们认为应该首先考虑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对教材进行删选和替换。最好的课程也有其不适合和不完善的一面,它需要教师去调整、去补充,去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特定的需要灵活地组织实施。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选择主题时经常会思考一些具体性的问题,如:这个主题孩子会喜欢吗?符合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吗?该达成哪些目标?能引起哪些学习兴趣?可提供给幼儿什么学习经验?主题所需的材料易获得吗?有没有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一)整合多种优秀幼儿教育课程,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灵活执行。”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的最大发展,是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在提高有效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以现行的建构式课程为主、以幼儿园课程指导、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辅,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优秀幼儿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才能让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

(二)把握各种教育契机,《纲要》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在观察幼儿、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1、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主题,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衍生出有意义的主题。主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的,活动内容切合了幼儿的需要和探究欲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2、结合节日、季节的变换确定主题,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节日和季节里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离“端午节”这一传统的节日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们开展了“过端午”这一主题活动,请奶奶们来园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教孩子包粽子、做香包。同样,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都相应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再有,一年四季,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像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都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3、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确定主题,主题选择的内容应该是资源比较丰富,孩子熟悉的、容易接触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这样,教师就容易利用这种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兴趣和好奇心,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等发展目标来考虑。

二、主题内容的拓展,以幼儿发展为本,我们既要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文化背景,同时也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可以理解、可以感受、可以操作的环境内容与材料。我们大胆地尝试把主题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时,我们拓展主题内容的途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引导、关注、帮助幼儿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找到发展幼儿能力的切入点。

(二)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泄了气的皮球不管怎样拍不见离地。教师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清理玩具、给皮球打气。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了皮球打气的要领,懂得了劳动的辛劳。

(三)幼儿身边的本土资源,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强调了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了当地社区文化历史场所和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让幼儿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实施过程中的感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也走向“以目标的发展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实践性”为特征的多元、开放的改革之路,幼儿不再是课程的受体,而是课程的主体。所以,我们在选择和拓展主题时要处理好主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各有其优势。预设的主题活动教师考虑得较为周密,活动组织的计划性、针对性较强,能按预设内容有条不紊地落实目标。生成的主题活动,教师能较好地尊重幼儿的意愿,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总之,在实施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身边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以促进幼儿的最大发展,是我们选择与拓展幼儿园主题内容的宗旨和前提。但同时也要慎重行事,切忌牵强附会。主题内容的选择、改编和拓展要立足于促进幼儿最大发展,获得最大教学效能。当然,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更好的课程。在今后的实施中,我们将继续寻找现行教材与现实生活中的契合点、连接点、联系点,使课程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王秀萍、秦元东编著:《幼儿园课程论》,新时代出版社,2005年4月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篇12

1 幼儿的年龄界定

关于幼儿年龄的界定,医学、法学和教育学都有不同的说法,但将幼儿都定义为六岁以下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将0—6岁的儿童划分为两个阶段:0—3岁家庭、托儿所教育阶段;3—6岁幼儿园教育阶段。由于0—3岁的幼儿还不会行走或者刚刚学会直立行走,不主张在该年龄阶段进行武术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4—6岁中大班得幼儿园阶段小朋友。

2 开展幼儿武术教学的背景、意义及难点

2.1 幼儿武术教学的背景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武术是一项充满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武术中提倡的修德、练意、养气、由内达外、身心相印对增强幼儿体质、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借助武术这个载体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从武德渗透到德育教育,又可使幼儿体质得到锻炼,磨练顽强的意志,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2.2 幼儿武术教学的意义

第一、研究培养幼儿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对幼儿进行武术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促进武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幼儿武术市场是武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武术市场有利于武术市场的发展,对武术的传播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对于武术文化的保护,对于如何将武术文化向幼儿传播,幼儿武术的开展成为一个实际有效的途径。

第四、有利于从战略高度把握武术市场的发展,促进中华武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幼儿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了解以及将来继承,另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积极意义。

2.3 幼儿武术教学的难点

第一、幼儿活泼好动,不便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因为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是神经系统兴奋性较强,抑制性很差,这就导致幼儿在课堂中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不便于教学过程的控制。

第二、科学的教学内容难于选择。主要存在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生理、心理差异巨大和丰富多样的武术教学对幼儿身体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武术技理对于儿童而言深奥难懂。要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适当引入、直观教学,而如何把握这样一个既能激发文化兴趣又不会超出儿童的理解能力就是一个难点。

第四、注意安全,教师精神紧张。“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是幼儿武术教学的首要问题[1]。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专注于学生的安全问题,给教师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也是幼儿武术教学的难点之一。

3 幼儿武术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

3.1 幼儿武术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原则

3.1.1 直观性原则

确立幼儿第一信号系统的主导地位,积极加强第二信号系统发展的锻炼。在武术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很慢,对语言、文字的思维能力较差,远远落后于第一信号系统的特点,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动作简明易学,方向路线变化少,多示范、精讲多练。同时,合理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积极加强第二信号系统发展的培养[4]。

3.1.2 循序渐进原则

在武术教学中所学习的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内容要适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尽可能的多样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的人体形态机能结构和各器官系统功能得以全面发展。

3.1.3 教育性原则

在儿童中开展武术运动可以较好地提高呼吸机能、反应时和前庭机能,有利于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儿童中进行武术基本功和简单套路的练习,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培养孩子机智、勇敢的品质[5]。

3.1.4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幼儿的身体是指通过锻炼是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得到全面发展。其主要实施途径是经常开展各种对抗活泼的体育活动,使各器官的系统均承受一定的负荷量,从而提高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6]。

3.1.5 趣味性原则

组织幼儿开展同一目的不同玩法的体育游戏。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老是重复某个游戏对幼儿进行基本练习,幼儿会感到烦闷,没兴趣。为此,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时准备了同一目的,玩法不同的两个或以上的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更好地保证幼儿完成基本动作[7]。

3.2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选择与设计

3.2.1 结合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进行选择与设计

在幼儿武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态的培养。幼儿的身体特性与成人不同,在骨质中有机物成分比无机物成分多得多,导致幼儿骨骼的硬度特别小,柔韧性特别好,所以容易弯曲变形[2]。我们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尽量少做力量素质练习,多做柔韧素质练习和速度素质练习,夯好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屈伸、平衡等动作,让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武术训练,不但能使幼儿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还能改善人体机能,塑造体形,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幼儿的身体机能等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3.2.2 结合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进行选择与设计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并非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某一事物的兴趣,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发挥情趣、爱好的空间,如果幼儿在这一年龄段没有使他们发挥性格特征的空间,满足不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外在要求,这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更加活泼起来,性格受到压抑,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话,对大人(家长、老师)有反抗情绪,乱发脾气,与小朋友相处不好,变得孤僻[3]。通过练习武术,可使儿童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永不自满的品质。练武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发现我们的孩子自信心增强了,性格活泼开朗了,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3.3 结合中华武术的特点对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3.3.1 结合武术基本功对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筛选与设计

3.3.1. 1 常见的武术基本功

武术训练的基本功按素质分有柔功、硬功和内功等等,按照不同的身体部位可以分为腿功、腰功等,现代武术训练中基本功一般有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前后扫退、弹踢腿、正蹬腿、侧踹腿、高拍脚、翻腰、压腿、下腰、下叉、五种基本桩功等等。武术基本功是武术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幼儿武术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3.3.1. 2 幼儿武术教学基本功的筛选

根据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选择基本功的教学时应该以发展幼儿的柔韧、速度、灵敏为主要目的,减少甚至是避免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因此在基本功的练习中宜选择动力性的踢摆腿,武术运动中桩功训练的重点是腰、腿部,在儿童进行此项练习时,不宜时间过长或过大负荷的负重练习以免造成骨骼、肌肉变形[8]。幼儿身体未发育成熟,不能承受太大的力量和冲量,因此腾空飞脚、旋风脚等高难度的腾空动作练习暂且不安排,但是可以进行二起脚和原地里合转体等辅助性练习。

3.3.1. 3 幼儿武术教学基本功的设计

筛选出的武术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上也要下一番功夫。首先,由于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保持的时间很短,因此教学中要采用“少量多次”的设计原则。其次,基本功的练习要减小难度,保证规范,比如正踢本来要求“起脚奔头”,而在幼儿武术教学中要降低要求,与腰平就好了,目的是为了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再次,基本动作能够熟练完成之后,就要多种腿法组合练习,比如正踢+外摆+侧踢,以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敏性。

3.3.2 结合当今幼儿武术套路进行内容选择与设计

3.3.2. 1 当前武术教学的套路内容

武术教学中的套路运动是将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并济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9]。这些套路又可以分为竞赛套路、普及推广套路和传统套路。

3.3.2. 2 幼儿武术教学套路内容的筛选

幼儿武术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采用简单易学的普及推广套路、文化韵味浓重、极具教育价值的传统套路,舍弃难度过大的竞赛套路内容。此外,时代发展要求武术教育工作者自编套路已达到教育幼儿和传承文化的双重功效。目前在幼儿园武术教学实践中,中班以下集合了功夫、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武术操”(成语操、十二生肖拳等)是比较受小朋友们的欢迎的,中班以上可以武术操(如:小哪吒、精忠报国、中国功夫)和简易少儿套路相结合。

3.3.2. 3 幼儿武术教学套路内容的设计

幼儿武术套路内容的设计要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首先,注意融套路于游戏当中,可以用武术比赛和武术游戏等形式进行武术套路的教学。其次,动作名称要形象化,以利于记忆,要注意文化性,以增强趣味性。再次,套路演练要集体演练和单独演练相结合,集体演练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单独演练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心理素质。最后,武术套路要注意动作对称、左右开弓,不能只是单面的技术练习,从而利于左右脑的全面开发,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第一、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趣味性、直观性、全面性、教育性、文化性为基本原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幼儿武术教学的发展。

第三、幼儿基本功的练习中宜选择动力性的踢摆腿,避免桩功练习,高难度的腾空动作宜采用辅助性练习代替,防止幼儿身体发育因武术训练强度大而发生变形。

第四、幼儿武术套路的教学宜采用简单易学的普及推广套路、文化韵味浓重、极具教育价值的传统套路,舍弃难度过大的竞赛套路内容。此外,时代发展要求武术教育工(下转第84页)(上接第80页)作者自编套路已达到教育幼儿和传承文化的双重功效。

摘要:文章从武术教学内容的一般特点和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制定出幼儿武术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套路进行筛选,并且对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武术教学,内容,选择,设计

参考文献

[1]姜云中.浅谈幼儿武术教学[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方秋丽,王玉珠.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健身[J].安徽体育科技,1998(3).

[3]邢登江,秦子来,蒙华.武术运动对学龄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10).

[4]李伟.对幼儿武术教学组织和教法运用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

[5]王美娟.武术运动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2).

[6]刘馨主编.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7]余育娜.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2000(1).

[8]林小美.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上一篇:公告制下的政府审计下一篇:高级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