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共9篇)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1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包聪会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 南阳473000)
[摘 要]:何为隐性德育课程这一问题上,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一致共识。学者们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给隐性德育课程做出不同种解释。在众多定义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读可以有效拓宽它的研究范围,更好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效。与传统“灌输式”德教方法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隐性德育课程形式多样,“开设”难度较大,学校可以从优化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重视学校制度建设等三个主要方面加以尝试。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 价值分析 课程“开设”
一、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阐析
(一)学术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多元化解释
隐性课程自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课堂生活》中首先提出后,它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伦理学家或道德教育工作者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没有异议,都认为隐性课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德育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距今为止,关于何为隐性德育课程或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该如何概括,这一问题在理论界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不同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或研究对象出发,给隐性德育课程描绘出不同的内涵。如社会活动家从影响学生的活动入手,认为隐性德育课程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
【1】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也有人从影响道德形成的环境要素出发,认为“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或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2】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此外还有学者以显性课程定义为背景,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
【3】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诸如此类定义还有很多,人们根据不同的定义将隐性德育课程称为:“非正规课程”、“未期待课程”、“隐藏或潜在课程”、“辅助或附带课程”、“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等等。能够尽快对隐性德育课程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解释,已成为当今德育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已严重影响到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评估和“开设”。
(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读
不可否认以各自的学科背景为出发点,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界定的方法,丰富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有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细化发展。但这一界定方法也使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变的过于狭窄,造成隐性德育课程“门类林立”局面,反而不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发展。如从社会活动学的立场出发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界定,往往只看到课外活动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同样从环境学的立场出发也仅看到校园、教室等场所环境布置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
在对隐性德育课程定义的界定上,笔者赞同从广义上对其进行解释,赋予隐性德育课程更加广泛的内涵。如可以按照“隐”字的内涵,来扩展“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在新华字典中,“隐”字被解读为“深藏”、“不显露”的意思,据此扩展不妨可以称隐性德育课程就是能够对学生道德产生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此外还可以从隐性德育课程特点出发,将隐性德育课程界定为:能够以“潜在性、非强制性”的方式,来“介绍道德价值、规则的【4】原理与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隐性德育课程的广义解释,可以带来非常广泛的研究空间。与广义解释相对应,隐性德育课程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诸如学生的自发性活动、校园文化的打造、学校制度的建设、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室或公共场所的环境布置等能够对学生道德产生“潜在性”影响的存在形式,都应该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范围。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分析
如前所述关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存在,学术界没有太大的分歧,中外学者都普遍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了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些学者还形象的将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形式描述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内隐方式。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人们从不同考察对象出发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学术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谈的价值,主要是与传统“灌输式”德育方式相比,隐性德育课程所呈现出的独特价值。
(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课堂上老师以“灌输”的方式,将道德规范、原则、价值以知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下,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育内容易教条化,学习方式容易形成呆板的“静听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儿童对他做的事情是有兴趣的,他
【5】就能够努力做到他耐心的极限”,因此实现对“灌输式德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德育工作者改革探索的方向。在众多的尝试中,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不乏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拿隐性课外活动为例,由于这些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参与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要高的多,这也就是魏贤超教授所说的“一种自主体内部的、自内
【6】向外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展,可以真正使道德学习摆脱“知识灌输”被动性,变被动的道德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改变传统德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学习的内容、授课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授课效果完全取决于老师的知识水平和讲课方式,学生在这一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的“学”的地位。这一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批评这种灌输式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的刺激和控制太多了”,“使得达到任何真正的、正常的道德训练变得困难或者【7】不可能”。而隐性德育课程的功效正在于次,在隐性德育课程中(无论是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还是制度文化),主客体关系并不很明显,相反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三)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道德的自律,完成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然而传统道德教育,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忽视道德的自我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道德知识仅成了追求高分的“工具”,在学生的脑海中仅有一个个的道德规范,而缺乏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自我反省,因此在社会上出现许多“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不改”的现象。与灌输教育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则重视道德的自我教育,无论是校园文化对人道德情操的教化、制度文化对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或者教师魅力对人的感召,它们都是通过道德情感的自我觉醒,实现自我教育提高道德境界的目的。
三、浅析隐性德育课程的“开设”
关于是否需要“开设”隐性德育课程,学术界至今还争论不休。其中不主张“开设”的呼声也很大,如檀传宝教授在《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开设或规划隐性课程时,隐性课程就已经变成‘显性课程’,而这时就会有
【8】新的隐性课程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同时原来隐性课程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按照檀教授观点隐性德育课程不应该“开设”,应该做的是“优化”,使隐性德育课程永远处于“隐”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要用“开设”一词,是为了引起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足够重视。有学者对当前显性课程的德育效果所进行调查的报告表明:“学生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品课的满意率仅为38.75%,有42.75%的学生将思想品德课排序在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重要的位【9】置”。因此正确合理的“开设”隐性德育课程,已“迫在眉睫”,为了引起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就采用了“开设”一词。当然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广泛、形式多样,一时想面面俱到的列举出来也相当困难,这里笔者就挑选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阐析。
(一)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引起学生对学校集体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同样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会自觉的养成不随地吐痰、乱扔赃物和大吵大闹的恶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不道德言行的出现。同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如积极进取的校训、斗志昂扬的校歌以及醒目的励志标语,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
(二)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特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应该育人。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个性、行为习惯、思想观念
【10】都在影响着学生,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过多重视教师的知识水平,如注重学历文凭的考查、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估,而对教师的道德水平重视不够。这一点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表现尤为突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存在分工责任不清的弊端,有人形象的称其为“婆婆多”、“领导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天忙于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工作。事实上,教师的良好品质包含许多方面:如衣着的得体、语言的文明、行为的端庄等。品德高尚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也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一个‘专制’的教师是绝对不会培养出具有民主意识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只能制造出顺从的‘奴隶’”。【11】
(三)重视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制度方面的隐形课程是指“班级和学校教育中的领导机制、规章制度、【12】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良好的学校制度,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养成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拿领导机制为例,民主领导方式下的组织,成员间关系便于融洽,有利于形成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相反处于专制领导方式下的组织,成员间就容易形成冷淡、紧张的关系,不利于成员良好个性的养成。然而许多学校在制定制度时,主要从学校立场出发,过多的强调制度的规范性、严谨性,忽视制度的可行性,出现制度过于繁琐、缺乏弹性的现象。这种制度势必导致学生参与性差,被动服从学校的管理,进而使学生形成消极、被动的道德人格。因此能够真正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制定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制度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江山野 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2.2.[2]冀学峰.《试论隐性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架》[J].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1期,第56页.3.[3][4][5][7][8][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8,127,135,179,141,142.4.[6]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06-107.5.[9]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2000年,第3期,第72-73页.6.[10][11]冯海伦.《重视课堂中隐性教育资源在道德中的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 第11期,第8页.作者简介:包聪会(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伦理学研究;
联系方式:shengyongbao@126.com 手机号码 :***
地
址: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包聪会老师(收)邮编:473000 On the moral teaching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BAO Cong-hui(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00)
Abstract: What i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not yet formed a consensus so far.Scholars start from thei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o mak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of hidden moral curriculum.Among the many definitions,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xpand its scope and better play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moral effect.With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can bring up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moral enthusiasm, truly realize moral self-education;The form of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s various and it’s more difficult to set up, the school ca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systems to be tried.Keywords: the definition of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alue analysis ,course “set up”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2
高校体育教学的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之一, 是加强与改进德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但是隐性德育课程由于起步较晚, 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没有统一的隐性德育课程概念;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比较少, 导致隐性德育课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甚微。近年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逐渐尝试“融德育、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也是加强其思想品德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可利用的资源
1、教师资源。
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因素:教师的道德品质。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其人格魅力展现的过程。以人格作背景激发体育教师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引领学生人格、志趣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除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外, 通过团体拓展活动等形式, 完善与优化学生人格。
2、学科特色。
体育学科隐含德育资源比较丰富。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勇于吃苦、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通过团体竞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3、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特殊文化现象,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校园文化通过物化形态 (校园建筑、设施、绿化与美化等) 与观念形态 (校风传统、人际关系等) 两因素, 影响大学生的情操、意识与行为。体育教学利用校园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资源, 既通过贯彻坚持、进取、创新的钻研精神, 开展中长跑、游泳等个人运动项目;又通过配合团结务实氛围, 开展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项目。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建构体系
1、目标导向体系。
由学校相关部门员负责, 依据高校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 明确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责任, 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可执行的目标体系。
2、管理网络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的隐性德育课程包括两方面:课程设计管理、课程实施管理。隐性德育课程管理须调动校、系两级的积极性, 实行分级管理。校级管理职责为:研究与设计校级隐性德育课程, 审批活动项目及活动项目的《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 协调课程开设时间与场地, 检查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系级管理负责:本系学生隐性德育课程学习的组织与管理, 指导系级课程及《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编写。
3、环境建设体系。
首先, 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 优化与重组物质环境;其次, 监测教育环境质量、评估校园环境教育效应, 主要包括环境系统的设计、营建、美化、监测与评估等;第三, 发挥音乐厅、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设施的教育作用。
4、德育评价体系。
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 还包括定期性评价与随机性评价结合, 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 全面监控高校体育教育的环境。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建构方法
1、公正团体建设法
公正团体法指团体成员通过参加公正的生活共同体的实践活动, 成员间构建公平参与、营造民主的团体氛围, 最终实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目的, 是促发道德行为的道德教育方法。高校体育教学借鉴“公正团体法”做法,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公正团体法”引导学生道德发展, 发挥其自我监督、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最终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
2、校园文化创设法
根据校园文化创建法设计隐性德育课程是概念转变, 也是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变化。学校文化不仅体现在学校历史传统与办学风格上, 还体现在学校环境方面。校园文化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经过长期实践, 积淀、选择、发展形成的优秀文化遗产与宝贵精神财富, 是校园内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体现, 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校园文化通过集体舆论、暗示、从众等方式对学生形成潜在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要通过改进学校领导工作作风、教师教风与学生学风, 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明与文化氛围。
3、环境优化法
环境优化法是隐性德育课程开发设计的基本方法。环境优化法坚持拓展性原则, 强化拓展与利用外部环境的空间广度与深度, 重视对内部环境外延的拓展与内涵的挖掘;运用环境净化机制, 加强对德育环境的优化和建设。社会环境优化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社会大众传播媒介, 参加野外体育拓展训练活动, 拓展学校教育范围。环境选择实验法根据思想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特意创造相应客观条件的方法。如“生存训练”通过让学生到野外露营, 有意识训练学生生存的必要技能;军事训练通过把学生带到真实部队中, 让其学习军事知识, 通过军政训练提高其思想政治和组织纪律观念。环境选择隔离法通过选择相对封闭的环境纠正学生不良思想道德思想与行为的方法, 具体包括围墙隔离法、信息隔离法
五、高校体育教师开展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建议
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全面、开放的隐性德育课程观, 创设教育环境, 体现学生主体性。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多元视角看问题, 接纳学生多样性与独特性, 尊重学生自尊心与个性特点, 公正平等地对待学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成功信心。此外, 高校体育教师应重视设计《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 规定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任务、基本内容、目的、学习安排以及考核方式。
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及学校成员的目标追求、道德情感、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隐性德育课程影响学生的心理方式包括:暗示、感染、模仿等。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形成思想品德与个性特征。
校园文化就是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持久。高校体育教学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张文鸯:《隐性德育课程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年。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在市场人才需求观念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中,也为职业学校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同时职业学校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且应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建设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这样才能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有利。对此,本文主要对职业学校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职业学校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作者在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抽选谈话调查中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①学生存在的失落感和自卑感。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现阶段有很多学生因考试成绩差几分的缘故没能进入普通高中,只能到职业学校就读,从而让很多学生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等现象,再加上这些学生对职业学校的专业不够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道德。
②学生自身行为习惯较差。职业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因考试成绩较差,未能进入普通高中而来到职业学校,整体学习水平偏低,而且,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更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这类学生经常表现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另外,职业学校有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都比较差,而且消费较高,又害怕吃苦等,从而造成职业学校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偏低,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偏低,而以往所开展的德育课程过度的重视理论性教育,忽略了实践,整体教育效率不高,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因此需要通过隐性德育来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职业学校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如何加强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
(一)从教师人格中渗透的隐性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进行,对学生德育课程的建设工作也逐渐被各个学校重视起来,特别是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2]。加强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应从教师人格中渗透隐性德育。首先,教师在平时教学以及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应具备亲和性,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要尽量避免体罚、心罚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建立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行。其次,应注重学生的内在美,一般情况下,职业学校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而以往教师经常会以成绩来定格学生综合水平,这是非常片面的评价方式,因此,建议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在对学生展开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考核的成绩上,应对学生各方面因素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如学生的个性、思维、爱好等,同时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上以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不断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并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地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最终达到以爱心赢得爱心、以人格教育人格的目的。
(二)从职业学校文化中体现的隐性德育教育
任何学校在建校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着相应的文化,职业学校也是如此,在对学生开展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职业学校文化中的隐性教育[3-4]。从某个层面来讲,职业学校的文化是内隐在学校教育理念、学校内部制度、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行为各项因素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学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导向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德育课程。例如,古朴、典雅的校园对减少学生心中杂念有着一定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志;凉亭、雕塑、花草树木等各种植物的布局,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实施,其价值取向应重视德育、教育,而不是管理等,这些都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个学校的文化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经过多年办学沉淀而来的财富,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从整体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情况来看,学校文化是最大的课程资源,对提高学生隐性德育教育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从德育主题活动中展现的隐性德育教育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广大教师和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可以通过德育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展现出来[5]。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不一定以德育为名头,主要保证主题活动中含有真正的德育效用即是达到了目的。以往德育教育中,过度的重视理论性教育,缺乏德育的实践,整体教育效率不高,而职业学校要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德育基础教育,更应从实际出发开展德育活动,或是德育实践等,因此,隐性德育应注重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帮助他人,而并不是利用活动强硬的手段去逼迫学生必须去帮助他人的现象,这样将会失去活动的价值,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站在自己的观点上去思考问题,了解雷锋活动的意义,并反省自身在哪个环节做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另外,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隐性德育中,而并不是要考虑活动是否过于难、显得稚嫩、存在漏洞等问题,这样才能将职业学校隐性德育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更有利于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
三、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同时还应通过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并结合一些德育实践活动等形式,不断的增强学生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还应开展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志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教育[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2]武博.塑造个性: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指向——对四川省绵阳中学个性化运动会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
[3]王洪贤,杨越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任丽惠,张继红.浅谈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耦合——以校企合作订单班文化建设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2).
[5]王敬艳.道德教育的可教性到底源自何处——对“新性善论”引发的学术论争的神经伦理学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4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就培养模式而言,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教学的主耍目的是通过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试图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目前,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尽管已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诸如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训师资的培养等显在层面.对于更深层面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之一即是以显性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媒介.忽视隐性知识的潜在影响.从而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必须明晰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并通过适当的路径实现这种价值。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观是隐藏在学习与教学理念后面的基础高职实训教学应当秉持怎样的知识观?实践表明,基于完全显性知识的授受只能部分达成实训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之下.隐性知识及其管理进入高职实训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英国科学家、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随后陆续有更多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即所谓显性知识;另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系统表述的。即所谓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量上远超忡知以,以至于可以将显性知识比喻成隐性知识海洋包同着的几座岛屿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诸多情境巾,隐性知识居于知识体系的内核。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处于知识连续体上的两极.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一系列特点。第一.隐性知识难以通过符号作出逻辑的阐释,是一种“不清晰的知识”.这种知识一般零散地存在,具有浓厚的个人性和情境性第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与使用者既然对知识不能清晰地加以表达.则这种知识也不能象显性知识一样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和分享,因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三.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还处在尚未编码的状态,缺少逻辑推理的基础.不能依靠理性过程对隐性知识作出批判和反思。此时.隐性知识更多地依赖个体的技巧、习惯、信念等形式来表征。从类型来看.隐性知识可分为隐性的“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和隐性的“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讲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性环节在内容上无疑同时包含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就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而言.隐性知识党内在地依附于实训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秤大量地运用显性知识。然而.实训内容主要是一定的技能.它属于广义知识领域所指称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并不能全部清晰地表达。因而“不可言传”。其次,学生通过实训也必然形成己关于实训学习的信念、习惯,乃至于技巧,这也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此,隐性知识分布在不同的主休之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实现主体际的流动就单个仁体而言,隐性知识既包括个体自我形成的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共享等途径获取的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管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价值
在重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所谓隐知识竹理就是重视隐性知识的价依,通过有效途径使隐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效化,并且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创新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实训教学对隐性知识的忽视并不意味着隐性知识不起作川,事实上隐性知识能够自发地对实训教学产生影响,甚至是产生阻碍或干扰的影响。隐性知识存在于学生实训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不仅是实训教学的目的,也是实训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
(一)促进实训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教师作为专业化的职业,首先是因为教师个体中存贮着知识,其中包括大量隐性知识。实训教学单凭显性知识的传递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实训技能是难以用明晰的语言尽善尽美地表达的。另一方面,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隐性知识的参与才能获得成功。挖掘存在于教师个体中的隐性知识是促进实训教学资源增长的基础。因此,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提升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把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横向分析有认知、情意、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从纵向分析,不仅指学生当下的发展,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是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发展,即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实训教学不只是为学生获得暂时性、固定化的某种职业技能.而是有着更为宽泛的目标。实训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强化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一定模式的固化,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新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此时,隐性知识会扮演玉要的角色)学生不仅要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要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知识〕从隐性知识的角度进行实训教学,引睁学生从关注自身的隐性知识开始,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成长,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对于提高学生在实训时的体悟水平产生较好效果。
(三)促进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改革
隐性知识能否高效流动、共享、创新与运用是关涉实训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实训教学中“知识管理’,概念的引人,能够将分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组织知识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形成实训共同体,通过隐性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实现实训共同体的知识资源的整合、发展、共享和增值。在高职实训教学中,不同特点的学生具有个性化需求和表现。因为,学生个休的隐性知识不仅促进自身显性知识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同时,学生个人也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实训共同体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即显性知识又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先决条件。
三、隐性知识管理的路径建构
隐性知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隐性知识很难通过训练这种正规的形式进行传承。因此,隐性知识管理主要取向不外乎是:个体自身积累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增长;主体际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个体隐性知识的积累必然导致成为“知识源”而主体际的交流与共享也会促进各个不同主体的隐性
知识的积累。
(一)教师对话教学方式的实现
高职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就必然要求关注隐性知识对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过程是传递、掌握和批判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到检讨、修正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在观念上必须承认教学中大量隐性知识的客观存在,从而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通常的实训片面强调实践技能的示范与模仿,但由于隐性知识的不清晰性,教师应该使实训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之间真诚的、自由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师生双方基于理解的视界融合,在问与答的辩证过程中,对话双方深化自己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能够揭示出更多的东西。正是在对话这种语言形式中,双方构成真正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与包容,真诚接纳与分享,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缺乏对话的教学,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的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隐性知识。
(二)实训教学考评方法的变革
实训教学考评要超越基于显性知识的评价方式,首先合理选择评价目标。除分析常规的实训报告、实训总结外,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教师还应分析学生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们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逸事记录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标志,分析其成功与不足。在阶段实训完成后,要指导学生撰写反思札记、实训叙事,并对其进行质化或量化的评定。教学考评方式的核心是将学生已有隐性知识外化,以便于评价者对学生进行评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互评与自评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亲历评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掌握评价的标准,既有利于自评,也无形中使学生个体实训学习自觉收敛于教学目标。学生的自评不仅使实训教师减轻工作负荷,同时也是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三)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创设
知识的共享,能够为新知识的创造、开发和运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知识生命力的焕发离不开共享过程,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隐性知识更是如此。然而我们应当看到,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常有两种倾向阻碍共享的实现:隐性知识的所有者有时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人共享;相反,并非所有人愿意接受别人尚不能“明言”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因此,在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除倡导对话教学方式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促进学:有意识地对自己的隐性知识加以反省,井月川几富形象的语言把自己的隐性知识尽,能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分散在不同实训环竹或岗位的学生往往拥有更多的关于具体环节或岗位的隐性知识,这种交流,.丁以扩大隐性知识发挥作川的范。
(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试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篇5
欣赏法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杂文作品,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对于这些作品,应采取组织学生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
欣赏包括如下内容:反复地自我阅读、反复地玩味领会、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
欣赏是以审美为主干的学习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等,以美为桥梁,把学生引向善,使其受到教育。实验表明,欣赏法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具有全面的效力。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智育。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6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周湘琴
摘要:遵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将一些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德育教育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常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来描绘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多个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被人们称为“ 要求,让学生明确,在课堂里、特别是在机房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此外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我还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和管理机房。通过这些常规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学生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针对少数学生因操作不当或者出于好奇心理,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首先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然后通过说理诱导,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妥,同时进行榜样示范,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设备。这样,使信息道德教育在“情”“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教学本身包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教育素材,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在吸取和增长学科知识过程的同时,也成为其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有关人文、社会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理解和内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道德和伦理规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做法是: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等情况,还着重介绍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银河系列。在计算机CPU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芯片。我还特别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如裘伯君,王江民,马云等IT行业中的一些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这些,让学生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我国赶上发达国家而刻苦学习。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它涉及到许多有关法律和安全的问题。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在讲述黑客、病毒等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程序和黑客行为是一种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还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CIH病毒、木马„„)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
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就建立起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互动性很强的学科,这里的互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而应该拓展为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正处在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具有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和能力。因此应该鼓励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自我,促进共同进步。让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交流合作中,逐步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小组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经常的指导和调配,让操作技能好的与操作技能差的相搭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的探索精神包括科学的学习,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和用于创新的精神。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被动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中。例如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我在上课开始前先创设一个情境,然后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如果是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或查找资料,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养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先自己动脑筋思考,再用正确的推导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实践,杜绝遇到问题胡乱摆弄或者偷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缜密的思维并且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5、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
因特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人们参与网络传播提供了方便。首先是任何人都可在网上设立网站或网页,而不像开办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那样需要
注册登记、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不像在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时需要经过编辑的筛选和加工。但这种几乎毫无限制的“自由”却往往容易被一些人滥用,从而导致网上出现了不少为法律或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行为。这些我在教学中都首先告诫学生: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样的,都是不允许的。如果违反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我并给同学们举出李俊因制作了 “熊猫烧香”的病毒而被逮捕的例子,或者引导他们仔细阅读上网时的“用户协议”、“服务条款”其中的用户责任或法律法规,真正让学生自觉做到知法、守法,让他们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同时,我还给学生指出: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不散播计算机病毒等,也是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
三、提高教师修养,寓德育于“情”“理”之中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因而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情感价值都会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教材的思想性,找准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因此,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德育工作,在行动中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首先提高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要如亲子般的关怀,对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良信息行为应该循循善诱,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之,学科德育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式的、生硬的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相关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篇7
目前, 我国中职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德育方面的显性课程。但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教学越来越难进行, 尽管中职学校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 实效仍不尽如人意, 难以使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因此, 为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必须重视隐性课程的价值。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这一术语是由菲利普·杰克逊 (Phillip Jackson) 在其专著《课堂生活》 (Life in Classrooms) 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一般指教育者有意或无意地将渗透于正规课程中的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非学术性因素传递给学生, 并使学生在无意识学习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
隐性课程的基本特征
隐蔽性 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计划地、公开地、理性地施教, 而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 如需要、兴趣、期望、态度、情感等来影响学生。它绕过意识的障碍,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以隐藏的方式把有关思想、政治、道德、认知、情感和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过程之中, 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接受教育。
广泛性 学校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风班风、规章制度等所承载的精神文化, 以及由学校的建筑布局、花草树木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无不包含着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无论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还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渗透着隐性课程的影响。
愉悦性 隐性课程偏重于情感和意志的学习, 具有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的特点, 它能把教育要求和经验隐含在教育者有意无意创设的各种具体生动的情境中, 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隐性课程所传递的教育要求和人生观、价值观。
持久性 隐性课程的持久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 作为隐性课程载体的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非制度文化, 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持久的;另一方面, 学生在潜意识的长期熏陶下, 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如价值观、人生观等, 影响其一生。
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
对道德认识的导向价值道德认识是人对是非、美丑、善恶的理解与把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判断能力, 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引和导向作用。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 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 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信息, 给学生以暗示和引导。由于身心限制、知识不足和缺乏社会经验, 中职生的道德观相对模糊, 容易产生片面的道德认识。各种隐性课程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 规范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念并存, 中职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情况下, 隐性课程因素的价值导向功能尤为突出。隐性课程的导向价值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的导向。教育者的意志可以通过校园设计和景点布置来表现, 从而树立一个导向, 激励学生为之努力。如可以在校园里塑造几尊名人雕塑, 设立艺术画廊等暗含学校的教育思想、规范、价值取向。学校的建筑如校舍、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的设计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二是学校精神氛围的价值导向。学校的校训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 也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的举行, 既反映了学校的追求, 也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激发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的内部驱动力量。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于关注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的核心和血肉, 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伪君子。”在道德情感被不知不觉地激发和熏陶的过程中, 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才能深深地根植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逐渐树立和发展成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观, 并慢慢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 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中职学生情绪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 又常常表现为不稳定、欠成熟、易冲动失衡、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 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创设、选择、利用学校的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 在活动和交往中, 有效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 让主体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道德情境中产生情感, 积累、孕育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对道德意志的激励和磨炼价值道德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生活目的而行动时所做出的自觉的积极进取或坚忍不拔的自控能力, 是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隐性课程对道德意志有非常强烈的激励和磨炼功能。具体说来, 一方面, 是学校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育者的意图和目的, 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方向和目标, 激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校内的名人雕像、纪念碑、艺术景观等潜含着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 为学生努力塑造一个个学习楷模,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时时激励他们以此为榜样,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如某校树立孔子的雕像, 时时提醒学生要向孔子学习;树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使人学习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及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和期望都会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中职生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可渗透道德意志的激励价值。如在高速钢的热处理过程中, 需要对毛坯反复锻造, 才能打碎脆性的莱氏体组织, 降低脆性危险, 再通过回火、退火来获得高硬度和高的红硬性, 才能形成优质的高速切削刀具。讲解此内容时, 强调从毛坯到成品的过程中, 高速钢必须经过反复锤炼, 才能获得高性能的使用价值, 成为合格产品。此时,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指出, 人从刚出生时的自然人成长为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人同样需要千锤百炼, 克服各种困难。只有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实现自我价值。因此, 我们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行为的约束规范价值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外在标志, 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发生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规章制度、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目标, 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大德育环境。因此, 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 使他们自觉感受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 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 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接轨, 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如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中, 学生会被一种真诚、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所感染, 从而养成以诚待人、懂得尊重、体贴他人、遇事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机制是通过文化控制、价值熏陶来实现的。比如, 一个喜欢乱丢垃圾的学生来到一个洁净、有序的教学环境, 就会不知不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 环境“同化”了他, 约束了他。又如, 教师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 他们的博学与好学精神将为学生树立榜样, 他们的文化底蕴, 其自律、自主、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学生品德生长提供现实的“范本”。
对人心理品质的完善价值一个人在注重知识积累和理性发展时, 也要注重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隐性课程以各种物质文化要素的互动交流不知不觉地创设了校园的“小社会系统”环境, 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体的角色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感受和体验着他所遇到的一切。在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 学生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形成自己的人格。学生的心理品质包括道德意志、处世态度、同情心、责任感、合作精神等。正规显性课程的理性传授很难建构这些品质, 而隐性课程则可以在各种层面, 以各种方式, 利用各种活动情境,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自主判断、独立思考, 从而推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慢慢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对后进生, 应给与他们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细心呵护他们的自尊, 扶植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鼓励和赞美的语言, 婉转地提出批评和建议, 设法把批评像三明治一样巧妙地隐藏在两片面包之中。笔者相信, 教师的言谈举止、宽容的胸怀、良好的修养, 就是一门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 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 达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凡芳.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看隐性课程的界定[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24) .
[2]吴丽萍.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学与管理, 1996, (3) .
[3]王兆珍.开发德育潜在课程:当今高校德育新的突破口[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 .
[4]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6]戴彩虹.隐性课程因素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探析[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5, (7) .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8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01-0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最鲜明地体现“德育为先”的课程。释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呢?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德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如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德育人,以德树威。因此,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二、利用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 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学生的护法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初三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结合时事热点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如何把教材的观点和现实发生的时事结合起来,让教学更有说服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如:中日钓鱼岛争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国家的房价调控政策,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等等。通过教师向学生全方位介绍这些焦点时事,使学生对时事背景、社会影响、世界发展趋势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其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好习惯。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渗透时事教育不仅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事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强化理论灌输的同时,更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认识和感受作为认识理论知识的基础。特别是用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一些事例去教育学生,极具亲和力和说服力,很容易和他们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如何拒绝诱惑”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因势利导,把好的想法推广给全班同学。这样既摆脱了课本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拒绝诱惑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意义重大,作为德育一支中坚力量的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和强化它的德育功能,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提升青少年整体道德水平,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思想品德教师们要积极探索适合课外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政治课内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组织时事报告会和法制报告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很好作用;观看著名教育家邹越的视频,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写小论文,不仅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校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篇9
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讲,隐性课程的因素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比其他课程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在重视英语显性课程的同时,应加强对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一、积极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物质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1、校园布置
校园建筑物上的标识和指示语,一些针对学生的通知、告示以及班训和标语等可以用双语或英语书写。
教室布置
(1)改变教室布局
教室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传统的教室布局是“秧田”型的,这种布局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范围变得非常狭窄,互动方式也受到限制,课堂内的人际交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措施改变这种布局。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座位变成马蹄型、口子型、U型或O型等形式。这些排列形式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往密度,缩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和空间距离,也能提高学生个体活动的空间和频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美化教室,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1)在教室墙上张贴一些印有英文的图片或卡片,这样,学生在感受到英语气息的同时还可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和他人交流学到一些新单词和新句型。
2)张贴班级学生的自制英语小报和墙报。内容可以是英语幽默对话、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等,以便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英语和了解英语。
3)张贴学生绘画作品。让有绘画特长的学生为有关的课文内容配图,并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墙上。这不仅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且这些图片还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具和学生口语练习的资料。
4)张贴学生优秀英语作文。让他们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促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贴近生活的和有时代感的、内容健康的课程资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和有效的使用教材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直观和漂亮的动画效果可以创设更为逼真的英语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实践,并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其学习效率。
2、高效率、高质量和大信息量的特点可在单位时间内融合大量的听、说、读、写材料,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大教学的密度,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3、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学习过程或方式,可以使学习方式和过程变得更为个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适应性。
4、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中心,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教材的这些优势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的。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必须重视有利于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校园文化建设。
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能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竞赛,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墙报展览、英语、英语周和英语汇报演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人际关系
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激励者、学生知识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言语活动的配合者和督导者等多种角色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推荐阅读: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08-20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07-0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28
政治教学中的德育12-05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17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06-02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06-22
德育课堂中的举例教学06-27
药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5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