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精选10篇)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1
一、课程的教学背景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声乐、器乐、音乐欣赏及其它音乐活动的基础,掌握好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对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理解力都会提供有效的帮助。《乐理》是音乐基本理论课程,它主要学习有关声乐的性质、记谱法、调式调性、和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建立音高、调式、和声概念的基本技能课程。2010年我校正式升格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进一步符合教育部课改的要求,更应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革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已将原本独立的《乐理》《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视听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合并这两门课程是高专学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基本音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的记忆能力和音乐的感受力。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大多是零基础的并且都已十六七岁了,想要练成固定音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又是必须面临解决的现实问题。怎样来有效解决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音程、和弦等乐理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视唱练耳》方面的困难,利用计算的方法加以实施突破。进而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视谱、听音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调式和声印象和调式和声意识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探索与研究
1. 务实性与科学性
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课堂的现状,结合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今幼儿园对幼教人员的需要。让《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更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提高高专学前专业大学生音乐素质服务。
2. 建立适合学前专业的课程实施标准
本课程传授有关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更好的学习、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与音乐素质有重要作用。
四、《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实施目标
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原则,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知道、领会、应用、综合、评价。按照目标的要求分层提出和涉及问题,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乐曲的分析处理情况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一门学科不仅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弄清楚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结构。任何概念、问题、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知的形式来理解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组织他的知识,帮助他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景中有所发现。
我校《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1. 通过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地认读五线谱及简谱。2. 经过听觉训练,掌握基本的听辨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知识。3. 通过视唱准确表达各种音乐术语及乐句的划分等。4. 了解与音程相关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5. 运用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进行单声部视唱,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来安排的,从《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和弦》《调式和调性》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视唱练耳教学以音程练习、节奏练习等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大大提高,让学生持续地主动参与思考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以钢琴、黑板、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具、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隐性课程与提高学生素质 篇2
【关键词】隐性课程 环境教育 学生素质
学校的课程有三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人们习惯把前两种课程统称为显性课程,把后一类叫做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教学课程中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物态环境包括校园景象、校园设置、教室宿舍布置等;精神环境即校园精神,具体表现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常规管理、文化生活、心理氛围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隐性课程中的各种形态其功能各有侧重,但终究落脚于“育人”之上,落脚于“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上。
那么如何通过隐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优化物态环境
物态环境是以“物”的形式存在,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必须在其中工作、生活和学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话形象地道出了环境的重要性。优化学校的物态环境主要是对校容校貌的美化、绿化、净化、活化。
(一)美化
环境美化体现社会文明。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品德 、情操起陶冶、感染的作用;反之,杂乱无章的环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抑,容易养成懒惰、散漫的性格。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主要将校园的各类建筑、花木草坪、园林雕塑布局合理,建筑新奇,工艺精致,以构成校园的统一体,展示校园环境优美独特的风格,还要在布局上突出“育人”的宗旨,体现时态性(超前性)、民族性、实用性、审美性。走进校园,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比如我校教学区有“托起明天的太阳”塑像巍然屹立,体现了学校的理想和追求的主题。有“求知园”“桃李园”“育才亭”等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交映生辉,有文化长廊、宣传橱窗长廊相得益彰,加上佳木葱茏、奇花灼灼、异草芬芳、路灯呈采、小桥游鱼……学生能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自然有美的享受。此外,这些还是学生读书、散步讨论问题的最好场所。这美的环境使学生有美丽的心情、振奋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去学习,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知识素养的作用。
(二)绿化
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在校园内凡能够绿化的地方都应见缝插针地种各种花草树木,在适宜的地方摆上各种花卉,如校门口、教学区、宿舍区、生活区等处都应有经过艺术设计的花卉摆放,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并且这些种花种草摆花的事情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不仅爱美,还可以塑造美,有人说这是通往提高学生素质的很有效的途径。
(三)净化
整洁的环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塑造美丽的心情。每个人处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中,都会自然而然的也讲究卫生,就像你走进一个干净优雅的别人的房间去,你敢吐一口痰吗?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措施,如在校园道路两旁设有如熊猫、小白兔、海豚之类的可爱的动物垃圾箱,加上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就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自然也得到“净化”,养成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促进他们学习、生活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活化
静态自然环境虽不会说话,但应使它们变成学生的“活”教材,起到一种无声的引导,像上述的美化、净化的环境都有这种功能。苏霍姆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除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万里长城壁画以外,还可以给各种花草树木挂上牌,介照其名称、特点、用途等,学生在散步时,既可观赏,还可增长知识。总之应使校园处处皆学问,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知识的化身”,学生犹如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涉猎科学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强化精神环境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超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空界限,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定势”功能和“奠基”作用,具有“终身”影响。
(一)突出文化建设氛围
学校的文化建设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整个精神风貌。可以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书写名人名言、箴言警句或校训校风等,时刻对学生有鞭策和激励的作用。校园设有各种标语牌,以师德、治学 、行为准则等为主要内容,如“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爱护花草讲究卫生”等。在教室张贴《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设有学习园地,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悬挂革命领袖 、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画像,通过宣传橱窗展示先进个人的照片、光荣榜、好人好事。在文化长廊上,每班每周出一期有主题的板报。宿舍除了贴《宿舍公约》《文明宿舍评分细则》之外,还统一布置有学生的手工艺品、美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体现学生的情趣爱好,创设优雅、整洁、和谐的生活休息氛围。食堂文化也应着重体现对学生勤俭朴素、爱惜粮食,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时时耳闻目染,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启迪心灵、升华感情、丰富知识。
(二)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的人格化,即表现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的作风)和心理氛围等。领导以身作则的作风、教师诲人不倦的教风,教职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无不给学生以影响。如果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坚持文明的言行举动,那么整个学校做好事、义务劳动、讲文明礼貌一定蔚然成风。领导老师勤于教学、热爱学生、悉心工作,那么学生的学风也一定很浓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对学生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同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好人好事、模范典型,看教育影片,通过大会小会进行各种教育,这样经过全方位的强化教育,就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立体德育氛围,自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
浅谈视唱练耳与相关课程的融合 篇3
众所周知,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评价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训练其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创作表演实践中去”。实际正是如此, 对我们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在具体实施教学时, 如何才能切实地把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表演及创作的实践运用相结合, 使学生在掌握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同时, 能与自己本专业音乐学习实践相结合,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在音乐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综合这些音乐多元因素, 在课堂上提供一种复合型的多信息学习途径,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里, 笔者认为, 视唱练耳课作为各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 牢固地掌握音乐中的这些主要因素, 同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觉。实践证明, 视唱练耳课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发展音乐视听方面、训练音乐思维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在歌唱、演奏、创作、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譬如, 视唱练耳与舞蹈课程一些方面的训练有着相互交融的关联。音乐与舞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舞蹈的表现力是通过音乐进行表现出来的, 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对音乐非常敏锐的感染力才能很好地进行舞蹈的表现和创作。视唱练耳是一门具有基础性的学科, 是通过简单的节奏、音高等音乐元素的学习, 对各种专业的学生的音乐欣赏的能力、音乐感受的能力以及音乐的综合素养等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和帮助作用。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视唱练耳课中, 首先进行音乐元素的学习, 让学生的听觉能力在体验音乐的时候得到提高, 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深刻理解其中的音乐文化和审美内涵, 使其真正融入音乐, 对专业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笔者发现很多的舞蹈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视唱练耳的作用, 因而, 他们在阅读节奏时, 对单位拍难以掌握, 其速度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致, 导致在舞蹈的训练中常常不能跟上拍点的速度, 难以和音乐相结合。同时, 对节奏类型掌握不到位, 如能正确读出2/4拍的节奏型, 但是却对实际音乐中的2/4拍节赛的感受性差, 不能用合适的舞蹈动作加以展现。因此, 笔者在视唱练耳中对节奏节拍的训练, 用动静相结合的方式, 如采用多媒体和音响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如进行曲表现4/4拍, 圆舞曲表现3/4拍, 使学生陶醉于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之中, 引起强烈的兴趣和共鸣, 再进行节拍模唱、听辨, 拉近了学生和实际的音乐作品的距离。对于教学内容, 大多采用中外经典音乐的作品, 尽可能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作品。其内容既可以是中世纪的福音音乐, 也可以是现代派的序列音乐, 既可以是美国的爵士音乐, 也可以是非洲地区的原始音乐。学生从丰富的听觉资源中得到灵感, 才能体现在其舞蹈表演中。
当然, 不但是与舞蹈的节奏的相关, 同时, 与合唱的音准也有很大的关联。特别对学习合唱指挥的学生更是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听音和分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合唱队中, 学生不但自己要有音准的概念, 而且还要会听, 才能够与整体相配合, 在自己错误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发现和纠正, 才能不影响他人和整体的合唱效果。但是, 似乎所有的学生只对正确的声音、音高有所共鸣, 对错误的却没有足够的感应。那么, 视唱练耳对合唱指挥更是重要, 合唱指挥在看谱子时, 听音乐的时候能感觉到错误的地方, 然而在自己指挥的时候却没有这样敏感的听力, 是因为指挥的主观内在听觉阻碍了他客观地辨别实际音响。指挥的听力训练就是把常规的视唱练耳和指挥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指挥能够在音响的海洋中分辨出音乐的表达要素, 并且很好地表现出来。视唱练耳不仅与舞蹈、合唱课程有联系, 同时, 还与声乐、器乐等其他课程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作曲专业认为作曲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创作, 声乐专业则认为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演唱, 而器乐演奏者认为他们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为演奏等等。综合而言, 他们对视唱练耳的认知, 特别是其表现形式往往表现出一种茫然, 这种茫然具体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都认为视唱练耳很重要, 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但对这种课程的学习是否能为自己专业的学习带来多么直接的帮助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 视唱练耳对于上述专业都是其敲门砖。如能学好视唱练耳, 那么作曲专业的学生们能够熟悉各种音乐因素、音准、音色和节奏类型。声乐及器乐演奏者依然, 就不会茫茫然的不知自己所演唱及演奏的是何音了。同时, 学生的读谱及音乐感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它不仅要使得学生能够有着独立的识谱能力, 而且还应该系统地发展学生们的音乐听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能力和注意能力, 以及听辨的能力和音乐记忆的能力, 还有调性的感知能力, 使学生获得有关音乐各方面的感性知识, 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目前各种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自己的特点与特殊要求, 那么, 我们更应该将视唱练耳与各专业课程相结合以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加强学生们的基础课程的掌握能力, 又能辅助于学生们的各种专业课程, 同时, 还能丰富视唱练耳的教学及课堂内容。
独特的学科分工与宽广的学科视野要求从事视唱练耳的专业人员必须善于从各个音乐门类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中汲取知识与智慧, 进而把它们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综合性实践中。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有待创新, 必须在建立范式与突破范式的辩证过程中探索发展之路。从历史看, 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是在“移植”法国和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由于“地缘政治”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干扰, 我们曾一度出现了与世隔绝的现象。然而, 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 使我国音乐艺术已无法漠视外来因素的影响。视唱练耳学科必须要有全球的视野, 吸收容纳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视唱练耳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表现方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等, 长期以来未见有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鸣, 视唱练耳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一直是人们的共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在视唱练耳学教学中只注重解决音准、节奏、听、记等等技术问题。然而重视视唱练耳学科的独立性和基础性, 更不能忽视这一学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在音乐学科门类中, 视唱练耳是最应该不受学科条块分割限制的一门课程, 同时也应是专业化程度最泛的一门音乐课程。因此, 笔者正是怀着这种深切的使命感, 秉承“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宗旨, 提出“视唱练耳与相关课程的融合”这一课题。以求利用自己多年的学习及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及视唱练耳的教学发展尽一份力, 能够有利于各专业与视唱练耳共同进步与发展!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必修课, 其真实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及理解和体验音乐内涵和各要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将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舞蹈课的节奏问题, 合唱课的音准、转调问题等进行融合, 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当然, 视唱练耳不仅与舞蹈、合唱课程有联系, 同时, 还与声乐、器乐等其他课程也有着紧密联系。在音乐学科门类中, 视唱练耳是应该不受学科条块分割限制的一门课程, 同时也应是专业化程度最泛的一门音乐课程。
关键词:视唱练耳,课程,音乐,融合
参考文献
[1]王真理,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 《中国音乐学》, 1996年第1期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4
【关键词】中职校语文;隐性课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中职校任教多年,实践归纳得出语文课堂隐性课程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
一、中职校语文课堂忽视隐性课程的原因
(一)教师素质的僵化
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胜任教学任务,是隐性课程在中职校语文课堂能否实现的关键。中职校僵化的课堂培养了一群听话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少了挑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对话,可能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会反映出教师专业素质的缺失。大部分教师为了避免这可能到来的难堪,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堵住了学生提问的声音。
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教师们往往教授的和上一节课分毫不差。这又折射了当今语文教育背景下,教师运用教学模式固定化的特点。同一篇课文,教师在几年里都教的毫无改变,这亟须教师端正态度,对待每一篇课文,都要以一个新的态度对待它,不能低视课文。
(二)学生对语文的忽视
中职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有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习惯,往往把语文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甚至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占用语文课堂的时间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追其根源,还是源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低视,和缺乏对语文的正视。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中职校语文课堂忽视隐性课程的原因,也与隐性课程难以实施、难以评价也有关系。面对这些问题,亟须开发与建设隐性课程,这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互补作用,并且能够从更新的角度对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出启示。
二、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风景,学校的建筑,学校悬挂的名言警句,乃至校服,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好而舒适的校园环境,绿树芳草的景色,会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愉快的身心氛围。“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隐性课程涉及人类文化的多个侧面, 其中既反映着社会的管理体制、社会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典章礼仪,也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知识经验、价值规范、情感态度、行为方式”。
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上,首先要特别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比如学校的各个道路、教学楼的名称,都可以用名人的字、号来命名等。其次,也要融入现代的因素。教学楼可以选择建设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教室普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等等。
学校还要加强学风、校风的建设。纪念“一二·九”运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等,都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校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到养老院看望老
人,可以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
(二)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在教室的一角,设立图书角,用来陈设学生喜欢推荐的书,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每次安排学生说说自己最近读了上面的什么书,在那个方面,哪个语句上读到了什么独特的感受。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会在课后形成浓郁的读书探讨环境。长此以往,会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这也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象征。“学生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获得系统的学术性知识,但学生从隐性课程中获得的更多的是非学术性的知识,是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等”。
三、隐性课程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
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的专业学科知识,它更强调通过塑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语文的学习环境中来学习。因此,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宿舍,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隐性课程都完全可以独立的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担。隐性课程不是显性课程的补充或附属品,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调动了除了学校这个狭隘的环境,还可调动学生身边的其他因素,例如家庭、社区等因素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性教育
隐性课程在帮助学生塑造其精神境界、道德境界、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可以起诱导作用。学校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中职校的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更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通过在中职校语文课堂上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学校各种文化的陶冶熏陶,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中职校语文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的中职校语文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人的天下,它更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多读书,注重思考,加强自己专业素质的训练,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合理的启发学生,使得课堂重归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研究,1994(8).
[3]吴丽萍.隐性课程的“场”效应[J].教学与管理,1964(3).
[4]史晓红.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J].教育探索,2003(3).
[5]张中原,徐林祥.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5
关键词:整合教学,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一直以来, 乐理教学与视听练耳长期分离, 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两门课程的融合, 不利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渗透, 最终不利于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自高校音乐课程改革后, 对基本乐理和视听练耳课程的整合也日渐受到重视。以下则对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审美教育
在进行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教学时, 涉及的音乐表现要素及语言材料较多, 这些与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 或是只对其音乐节奏进行训练, 学生很难产生共鸣, 更不利于其音乐情感的培养。反之, 若教师能够根据旋律的长短、高低特点进行排列, 学生则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独有魅力, 并从心里真正热爱音乐。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审美能力教育,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多样化
在音乐教学中, 注重音乐教育的多样化, 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还有利于学生思想的扩展, 使其能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音乐, 从而有利于学生音乐适应能力、情感态度及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所以, 教师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课程中, 应灵活转变教学模式, 除了教授音乐理论外与音乐技能外, 还应让学生接触更多形式的音乐, 丰富其音乐思维模式, 不断提高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也会影响到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知识框架及教学重难点,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与合理安排。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适当安排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对教学内容起到补充作用, 也有利于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另外,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要考虑内容的新颖性与吸引性,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另外, 在编排教学内容时, 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能力等因素, 做到既能丰富学生音乐知识, 又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若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可能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及信心, 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视唱练耳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故必须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训练, 如视听训练, 让学生多次学习无升降号和多个升降号;又如练耳训练, 让学生学习单音知识、旋律、因程、和弦等音乐知识。在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后, 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比如, 利用多媒体手段, 可在课堂中插入声情并茂及图文共存的课件,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 对于单调的基础乐理理论知识, 可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以吸引学生。
学生在练习高音时, 教师还可适当使用柯尔文手势对学生进行指导, 并注意引导学生对音节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多声部的学习时, 应让学生加强对律学知识的学习, 以利于自身声部融合度及平衡感、音乐立体感的增强。在进行听记训练时, 教师还应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学生从简单视唱、默唱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在遇到模进式乐句时, 练习单音;在遇到音节式乐句时, 则重点记忆两头内容。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节拍时, 教师还应让学生对节奏及节拍基本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接着将不同节拍音乐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 使学生对音乐情绪及节拍有更好的了解。为此, 教师在讲解乐理知识的同时, 也应适当加强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 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音乐评价机制作为教师评价与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一项指标, 其合理性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一般来说, 音乐评价机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艺术情操、音乐素质、审美情感及审美能力等。然而, 在以往的高校音乐教学评价机制中, 教师只是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为此, 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评价模式, 不能只看考试成绩, 还要做到对学生整个音乐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可采取的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 如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多元性评价等。通过这样, 教师既能了解到学生的整个音乐学习过程, 又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及时对其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不但能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还有效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由上述可知,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是两门重要的音乐课程, 对学生音乐素质及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 并为学生全面认识音乐、感知音乐提供了更多渠道, 对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天宏.论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及教学[J].大舞台.2012 (08) :225-226.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6
高职院校戏曲表演专业学生的音准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影响, 一个是心理影响, 一个是生理影响。生理影响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与练习得到改善, 而心理是要靠学生自己提高自信心和积累比较多的演唱经验来改善的。
生理影响音准的学生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耳音对辨别音高没有具体概念, 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进校前并没有接触过音乐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学习。另一类学生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偶尔出现音的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大多在半音以内, 往往给听者带来听觉上很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现象在初学者中间比较容易出现, 很大可能是还没学会用嗓, 气息也不稳定而造成的。而且在高职学校低年级中男生还有一部分在变声期, 也多少影响到了视唱的音准问题。
心理影响是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并训练了一段时间后, 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在几次练习以后, 学生自己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 生怕一开口就出丑, 所以产生了不敢唱, 怕唱高音等等这样的现象。学生越是怕唱越得不到正确的训练, 所以一定要多鼓励学生, 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慢慢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并多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从多方面慢慢积累他们的音高概念。
二、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训练学生的音准
对于学生的音准训练, 必须从浅入深, 循序渐进。首先, 从他们最熟悉的旋律开始让他们进行模唱, 在这里我不建议用流行歌曲, 因为现在很多流行歌曲旋律高低起伏不大, 变化音太多, 对于评弹唱腔中音高的培养作用不大, 甚至会模糊音高, 所以我用的较多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摸唱这些有简到难的熟悉的旋律, 在进校后通过乐理的学习能知道音阶中7个基本音的高低关系, 包括也能知道变化音的具体位置。在这基础上, 把模唱熟悉的旋律加以唱名进行练习。然后是对音程的训练, 从一度到八度。我认为音阶和音程的训练就像是学习器乐的指法练习曲, 可以放到每日必须的基本功练习中。长期训练对学生音高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 培养学生的音高记忆。音高记忆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耳音的音高记忆。耳音的听辩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音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视唱课程中练耳也是很重要的。练耳首先从听记单音开始, 听记单音可以先由与标准音6相近的音听记, 而后听记音程关系较大的音。最后是变化音。听记旋律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我主张在对旋律有整体感觉后再速记。音高记忆的另一部分还是在唱的训练中体现, 学生在拿到一条新的旋律的时候, 他在试唱的过程中势必要找音高, 常用的音高找法可以通过平时练习的音阶和音程的关系来确定音准。防止走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自己唱过的音高进行音高记忆。
三、多种途径进行训练与提高
第一, 学生在演唱的时候, 一般整体班级演唱时是不会走调、跑音的。但单独某个同学出来演唱的时候就会有音高不准的现象。所以在有一定的学生整体唱的时间后, 必须提倡有大量的时间是学生单独练习。让学生自我进行调整音准, 自我找到生谱中每一个音的音高位置。第二, 对于初学的学生, 我认为有一定的伴奏乐器练习演唱比较好, 这样对耳音的练习, 对音高的记忆都可以起到打基础的作用。但是对于训练过一定时间的学生来说, 特别是较高年级的学生, 我觉得没有伴奏乐器练习较好,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通过音阶、音程来找音高, 巩固记忆中的音高记忆。第三, 在学生对于音准把握有一定的能力后, 我建议学生多分声部练习。合唱对于学生音准有较高的要求, 因为很多学生自己演唱的声部容易被其他学生带跑, 所以学生对自我声部音高准确的同时, 控制也是相当重要。可以从简单的单声部练习, 到双声部练习, 再到四声部练习, 甚至自弹自唱双声部。第四, 在评弹表演学习中, 应多听范唱, 多录录音。多听范唱是加强音高记忆。多录录音, 通过录音你会发现自己很多细小的地方的音高音准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总体来说, 演唱人的自信和演唱经验也是对于音准的一个把握要素。很多走调的学生是在中低音并不偏音, 但是到了高音就必“走”无疑, 很大的原因是他没有自信, 认为自己高音唱不好。畏畏缩缩的演唱高音, 出来的音准必定与高音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旦放开了嗓门倒是音高准确了。另外在演唱经验上, 音准大都受气息的影响, 高音气不到, 以致高音偏低。低音气不沉, 以致低音偏高。所以对气息的训练控制对于音准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让学生多实践多积累演唱经验。总之, 音高的音准是需要多方面结合多练习, 日积月累才会有一定的提高的。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李重光.简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3]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单声部视唱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3.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7
《乐理与视唱练耳》1是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课程。本课程2学分,共36学时。它主要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视唱、练耳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后续课程《琴法》《声乐》的开展和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前仅以文化课的成绩录取,不进行声乐、器乐、理论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测试。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正规、系统的学习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很多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处于“零”状态。同时,由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音乐专业的不同,决定了本课程在教学上要区别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
为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变,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乐理与视唱练耳》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第二模块为视唱练耳,主要以技能训练为主。本课程的设计以视唱练耳为主线,即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讲授为辅,把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音乐技能训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和专业音乐技能,为后续《钢琴》《声乐》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上先以乐理讲授为主,在讲到记谱法之后,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来开展理论的教学。如在讲到和声音程时,不仅要从理论角度进行概念性的讲解和分析,还要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在教授和声音程时,在乐理教学过程中,从音数和度数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和声音程大小、增减的概念,再结合音色的听辨和具体的音乐实例,从音响的层面去辨别大小、增减音程的区别。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音程色彩的区别,从而判断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这种以技能训练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
(二)内容设计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乐理知识,第二部分为视唱训练,第三部分为听觉训练,其中乐理知识属于理论教学内容,视唱训练和听觉训练属于实训教学内容。这三部分内容在教学上不是孤立、单一的先后进行,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如:在讲记谱法时要进行视唱训练和听觉训练,讲授课2个课时,课内实训4个课时,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3
(三)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本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视唱练耳需要乐理知识作为基础,而乐理知识又必须通过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去加深理解,反复巩固。所以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拟采用模块教学法4,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本课程大的模块,然后在分成具体的单元模块,如表一中列举的六个模块。而每个单元模块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使乐理与视唱练耳得到真正的整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理论知识实践化,实践过程理论化,提升学生的实际理论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5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灵活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考核
(一)考核内容
1. 乐理:对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与调式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
2. 视唱练耳:
(1)对单声部,一升一降以内的高低音谱号、简谱的不同调式、调性音乐作品,能熟练的看谱视唱。(2)对基本节拍节奏的听写,对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的听写,对简易基础旋律的听写。
(二)考核方法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课程出勤、课后作业等。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2.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在考核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质”的描述,又要关注学生“量”的呈示,从而使评价标准实现公平化、客观化、合理化。
(三)考核过程
1. 笔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测试:视唱(简谱、五线谱)、听音
考核的分值比: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课堂出勤10%),期末成绩70%(笔试30%、技能测试40%)
四、结语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对学生后续音乐课程的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进行了教学设计,为今后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课程设计的恰当与否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检验、反思、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注释
11 .目前采用教材:金哲、马伟楠.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
22 .陈文佩.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知识模块的构建衔接与转化[J].艺术品鉴,2016(04):236.
33 .华国伟.“物流方案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研,2011(05):35-36.
44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8
1. 基本乐科的“分”在教学中确实会形成一些问题, 但简
单、甚至有点粗暴的“合”并不一定能解决现存的问题, 反而更有可能容易出现1+1<2的结果。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合并课程的主要目的:第一, 实现《基本乐理》的理论性与《视唱练耳》实践性的完美结合,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解、应用, 方便掌握。第二, 扩展原课程内容的外延, 实现1+1>2的教学目的, 同时增加《基本乐理》学习的趣味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两个合并的原因和合并课程的主要目的, 可以看出, 大家希望通过合并课程、改变教学内容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 但是, 我们知道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教育目的, 开设《基本乐理》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音乐专业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理论问题, 开设《视唱练耳》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和听辨能力, 从合并的原因上看, 似乎原本两个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却成了要改革的中心点:“基本乐理”理论性太强, “视唱练耳”偏向技术层面培养, 内涵不足, 而这两点本身就是该课程的自然特点, 有其自然属性, 破坏其自然属性的改革, 要特别慎重, 一不小心, 可能会违背课程自然规律, 背离改革的初衷, 形成错误引导。针对这两门课的合并来说, 最终很有可能形成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结果。
我们再从《基本乐理》的角度来分析, 他本身就是一门理论课程, 理论性强是正常的, 而《“基本”乐理》更是整个音乐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常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大学生来说, 更应该俯下身子, 搞清楚、弄明白, 把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掰碎了、嚼烂了、消化掉。而如果我们只是心疼怕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就弱化理论的难度或理论学习重要性, 岂不是因噎废食么。所以尊重每门课程自身的规律, 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对于《基本乐理》, 大一学生就应该钻进去、吃透了, 再出来, 枯燥是正常的, 不经历风雨, 怎见彩虹。况且后面还有相对《基本乐理》更复杂的《基础和声》和《曲式分析》课程, 《基本乐理》的基础都打不牢, 怎么学习后面的知识, 《基本乐理》都搞不清楚, 怎么能算一名合格的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生呢?今后走入社会, 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怎么做好音乐普及工作呢?而且, 这样有意弱化《基本乐理》的理论性, 从长远利益上来看, 是不利于一门学科理论层面的的建设和发展, 而在实践中反而会更加助长学生们学习的惰性, 形成碰上稍微复杂的问题就躲避, 不深究的坏习惯, 同时对一个专业教育来说, 这种思想很明显受到“中国大学生考试成绩60分万岁”的影响, 根本上降低了对我国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毕业水准的要求。
2.“分”符合社会发展中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自然规律, 且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刚刚在国内音乐基础课程中形成相对完善、规范的教学体系, “合”将破坏几十年来的积累成果;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他的《社会分工论》中根据维系社会的方式将社会分为: (1) “机械团结”的社会, 即传统社会。靠成员们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来维系。 (2) “有机团结”的社会, 即近代的分工制社会。成员间的差异日益增加, 但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一起。很明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 他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通过社会分工, 使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而基本乐科的“分”更符合社会发展中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自然规律, 并且, 在我国, 以“分”为形式的教学已经实践了几十年, 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 有了适合国人使用的教材, 任课教师也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 学生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教学形式, 而突然的“合”不但违背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自然规律,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势必会破坏已有的教学成果, 形成思维的混乱, 甚至对于这种“合”形式的教学, 所有老师和学生又要从“零”摸索起, 例如:重新编制教材, 规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 并且, 对于“合”有可能形成的专业化教育程度较低等体制问题我们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更无从防范起。难道我们要等几十年后发现“合”体系问题的时候, 再尝试采用“分”体系教学么?答案是否定的。所以, 每一种体系都会有利有弊, 但是, 目前来看, “分”体系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目前我国基本乐科教学现状, 针对“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不能简单通过“合”来解决, 而应该找准问题结症所在, 对症下药, 完善、优化“分”体系教学。
3. 因“分”形成的问题确实存在, 刚刚建立的教学体系需要
进一步优化。解决现存问题更需要调整的是人, 是任课教师, 而不是“课”, 建议通过“人”的主动调整, 优化授课内容, 解决“分”体系带来的问题, 达到“合”的效果, 并使整个基本乐科得到良性发展。
以《基本乐理》为例, 把《基本乐理》上成了让学生感到枯燥的理论课, 错本就在老师, 而不在学生, 任课老师需要改变思维, 调整授课内容, 在完成基本乐科“分”出来的《基本乐理》的教学任务同时, 注意解决因“分”而带来的弊端:“偏理论, 轻实践”, 在备课过程中除了理论部分, 同时需要把与理论相关的音乐实践“备”下来, 实现课堂上理论与“音乐实践”的结合, 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而且请注意, 我这提倡的是“音乐实践”, 并不仅仅局限于“视唱练耳”, 因为《基本乐理》所牵扯的面本来就很广, 他可以很多声乐作品、器乐作品, 甚至表演课程都可以结合起来, 只是每门课程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基本乐理》课中更多是要强调理论知识点在作品中出现的部分, 让学生更直接把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联系起来理解, 掌握。当然, 这样改革的重任就落在了《基本乐理》课老师的身上, 任课老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 需要广泛涉猎音乐作
项目式教学中多元化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分析
——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马娜娜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适合于职业教育的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运用在各院校被大力推广,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由于项目的设计、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如最初设想的那么突出。本文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角度加以分析, 探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多元化学习行为的可操作性, 希望对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多元化;高职;艺术设计;学习情境
艺术设计是一项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有很高要求的创造性的活动, 而高职院校开设的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在学制上的限制又进一步增加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难度。目前各高职院校大力推广的项目式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被广泛的加以运用, 但在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和运用的过程中反映出了不少问题。虽然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如广告设计、环艺设计、动漫设计等的教学各有自身的特点, 加之每位教师对于项目式教学本身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项目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分析, 进而思考引导学生产生多元化学习行为的可操作性问题。
一、再次审视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德国, 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 很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品, 不能偷懒, 不能图省事, 简单了事, 注意收集、整理与基本理论相关的作品,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展现, 甚至, 在备课中, 还要考虑怎么通过合理、巧妙的安排, 让学生们能在课堂和课下实践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理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用的上的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我想, 这样同时也相对解决了《基本乐理》学习理论性太强, 内容枯燥, 课堂组织较难等问题。
4. 以《基本乐理》课程中“音的长短及节奏与节拍”为例的教学改革探讨
在基本乐理的教学中, 音的长短及节奏与节拍一般情况下放在前两章, 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表达音长短的音符、休止符、附点等音乐符号, 理解掌握常用拍子的基本含义;二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长短的音构成的不同类型的节奏的打法;三是让学生感知、品味不同节奏型在音乐中表达出来的不同韵味, 并尝试在部分音乐作品中进行实践、表达。在这三个教学目的中, 一是理论, 二、三是实践, 其中一、二是基本目的, 三是终极目的。但是在常规的《基本乐理》教学中, 很多老师只完成了“目的一”的理论教学部分, “目的二”的节奏实践基本上是点到为止, 更多地是因为学生程度的参差不齐, 把这个教学任务放到了学生自学或者《视唱练耳》课堂上去解决, 能想到并做到“目的三”更是微乎其微, 因为觉得这是主修专业课老师的任务。很明显, 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基本乐理》越来越变成了纯理论课, 随后, “理论性太强, 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的问题就来了。但如果任课老师及时调整, 把“目的二”和“目的三”同时作为前两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融入课堂中, 我想, 正可解决目前大家在《基本乐理》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然, 对于“目的二”和“目的三”,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基本乐理》课老师多此一举, 节奏实践和对节奏型在音乐中的应用, 《基本乐理》课老师来讲, 不是和《视唱练耳》课老师和主修课老师今后所讲的内容重复、冲突么?我觉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1) 。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体现, 在职业教育中,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根据相应的职业岗位特点把学习任务编成一个个项目和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和任务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而言,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真正具有符合相应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除了目前大家普遍理解的“以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 强调现实、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之外, 我们还应该准确把握项目教学的以下几个本质属性:
1.学生的学习, 是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 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是项目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2.学习活动始于学生的注意, 学习者选择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材料, 并通过与处于激活状态的原有知识信息之间的新旧双向、反复作用而建构自己的意义。因此, 学习过程的起始点不是结论, 而应该是问题, 项目教学的过程是开放式的, 发散性的。
3.根据以上两点, 学习的结果 (即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的探究行动所建构的知识、习得的技能等) 应该是多元化的。在项目教学所营造的充分调动学生潜能的宽松氛围中, 学习的成果不是预先设定的某一个或一类知识的积累, 而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得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 老师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所起到的作用, 其实就是引导和督导, 只有在不断重复和要求中, 学生才能慢慢体会、掌握音乐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所以只是教学内容存在重复, 而不存在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况且, 老师们所讲的是有偏重的, 《基本乐理》课老师要偏向为解读理论而实践, 《视唱练耳》课老师更多是偏向完成视唱练耳任务, 而专业主修课老师更多要偏向于整个音乐作品的完成。
总之, 对《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简单的合并, 并不能真正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行业分工只可能越来越精细, 专业程度只可能因“分”而越来越高, 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把“分”出来的内容教好的同时, 怎么做好与整体 (音乐) 的桥接是今后应该注意和研究的重点, 因为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人, 是一个需要具备全面音乐素养的音乐人。
参考文献
[1].孙从音.创建中国特色专业迎接人才竞争挑战——新时期对基本乐科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本乐科理论与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杨殿斛.基本乐理:亟待加强建设的课程——关于基本乐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01期
[3].陈雅先.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分”“合”科问题的实质与路向——以基本乐科为例 (J) .《中国音乐》2012年02期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 篇9
【关键词】文献 隐性知识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08-01
文獻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内容设置是知识体系传授的关键。把文献课程设置放在知识类型进行划分和思考, 可以找到文献搜索课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课程的开设现状
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开设有文献搜索课程,经过数年发展和改革,目前文献检索课的基本特点如下:教材和内容方面,(1)内容上,时效性、数字化增强。教材不断修订、再版、更新是对搜索资源和系统技术发展的及时反映;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进步,教材内容方面脱开了对单一文献、数据库、系统原理的介绍,开始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介绍文献系统知识。(2)操作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大部分教材在相应章节后准备了复习或检索的习题,更有教材专门介绍检索实例,教辅光盘的存在更是让各种文献检索系统有了直观的表现;检索内容上,对考研、就业、企业情报检索技巧的阐述,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个人的文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使学生能体系化地追踪自己的学术研究。
在教学环境方面,文检课教员多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少人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专门的教研组,授课质量参差不齐;与此同时,一个多层次的课程教育体系已经开始建立,比如分层次的“新生图书馆利用课”,高年级学生的文献应用类课程;教课方式至少在研究生环节均为讲授和上机相结合[1]。
二、文献搜索课程的设想
过往的研究者对知识的分类学说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理论, 其中一个较为受认可的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前者可言传并且外显,后者不能系统表述,需要意会,并依赖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念和行为心理模式[2],外在表现可以为专长、谋略、创意等等。
(一)内容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与重合
文献的简单分类可以为社科文献(包括传统的文学文献等)、理工文献、医学文献等等,依照本身和取得方式,可以有文献的识别、搜索工具的使用、文献材料的保存,后者用以调整人和文献之间的关系。但它们所从属的知识类型有显著的差异。从文献的识别角度,社科文献具备艺术性,部分文献年代久远,如《永乐大典》,本身也是引文文献,信息量庞大;现代的社科、理工科文献表述的系统规范,学习者通过有序存储和逻辑化的思维编码,可以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智力资本。这些内容都属于显性知识。从主体技能掌握及主体行为来说,基于个体的知识存量和主观能动性不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教育学习结果常常不一样,从这个角度上看,文献知识有属于隐性知识。
(二)课程开发上隐性与显性知识的区分
纵观文献搜索课,涉及概念理解和原理等方面的理论可以陈述出来,属于显性知识,是课程的基础,而集成理论知识和操作的思维以及技能方面内容,涉及经验策略,有部分内容难以被直接描述,需要在行动中实现,所以是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统一体。
对应方式:理论——显性知识——基础构架(陈述)
思考和操作——隐性知识——纳入不同的体系
课程内容排序涉及主次和重点,在实践中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交互使用直线型、并行、或者循环型的内容结构。
(三)课程实践上隐性与显性知识的区分
隐性知识的存在要求课程实践上的变化。通常,文献搜索课程依托图书馆所构建的万方、知网、超星、人大复印资料等数据库资源,以及Spring、EI等外文期刊库,重点讲述其收录文献的特点、时限、检索技巧、输出方法、更新周期等,包括对常用学术搜索引擎的介绍、资源特点、逻辑公式等等。
三、结语
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可知,文献检索课程是隐性知识贯穿全局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理念层面文献检索的课程开发、实践,需以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程序化为重点,注重作为过程类知识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教师本身质量的提升也是文献检索课程中合理全面教导学生隐性知识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1.12(理论版)
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篇10
一、隐性课程概述
1.隐性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从广义上来说,是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来提出的,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广泛性是其最主要特征。之所以称之为“隐性课程”,是因为它不在课程规划里面反映,不一定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知识、行为以及价值观等都有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能够促进或者是干扰教育目标实现。[1]
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其与显性课程的最明显区别在于无意识、无计划。所以说,隐性课程更具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课程所涵盖主要内容的空间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两种范围。校园内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设施、制度以及文化等物质、组织和心理诸多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是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物理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实体的物质构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学校建筑,甚至是建筑的造型、颜色,校园的设备、景观以及空间布置等,甚至是校徽、校服,这些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物质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性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规范和约束受教育者行为,为了激励、鞭策和塑造被教育者的思想,学校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培养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关的组织纪律,建设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进而形成学校的约束机制。文化和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干预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学校需要一种具有导向意义的精神文化诉求,涵盖了学校领导层教育思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班风等。这些内容是精神层面的,逐渐对受教育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帮助其形成独立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同时也成为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外的隐性课程内容来自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是校园内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补充和扩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
二、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
教育的实施方必然会根据其教育目的对隐性课程功能需要、教育目标及其内在特质,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才能形成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1.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
一是建设良好的物质空间,优化育人物理环境。有关专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证明了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阳光明媚、花木茂盛就会让人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的建筑风格,会让学生们精神舒畅、心情开朗。二是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优化育人约束机制。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育人亦然。就制度本身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三是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精神导向。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导向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学校内外综合治理,合力打造育人环境。受教育者是一个个流动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单方面的作用力很可能在另外的一个环境下被反作用力所抵消,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治理,让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合力,为受教育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
隐性课程的结构呈层次性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从物质到心理,是从外向内递增、递进的,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一方面隐性课程是潜存于正式的教学课程、学习活动背后的,自觉不自觉之中就接受了影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反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隐性课程的影响力往往是教育者意料之外和不可预期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向积极方面发展,消极因素占主导了,相反会向消极方向发展;还有就是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对内在的思想和品质方面影响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隐性课程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实现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首先是物理环境服从于精神文化的要求,良好的物理环境又提升了精神文化。所以说,物质环境是基础、是载体,只有打好基础,精神文化才有所依托。其次是精神文化依赖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又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说明制度体系所形成的约束机制是隐性课程系统的重要结构内容,是前提条件,只有首先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谈及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和释放。三是以校园内为主、校园外为辅,二者是主从关系,但也相互作用。
三、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释放
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四个层面:教育者、被教育者,课程体系内部和外围。千方百计去激活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因素,来暗示和刺激被教育者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这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尝试的。隐性课程具备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表现为正反两个方向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其反向作用,即发挥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其功能的有效释放。
1.教育者要深入领会隐性课程
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说,一是教育管理者,二是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首先深入领会隐性课程,才能对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作为被教育者,他的个性品质,是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一直以来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作为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对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优化高度重视,将其研究和设计的内容,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之中,有针对性地明确其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然后是隐性课程设计规划本身,必须掌握“宽松、和谐、融洽和亲切”的原则,以求适应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等特点,让受教育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满足精神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在隐性课程育人功能释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身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实施者,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潜在的一种教育因素,教师更要对隐性课程深刻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设计和优化潜在的教育因素,促使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得到有效释放。
2.教育者要有自我提升意识
作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才是教育主体,隐性课程只是一种外部条件,需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因素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说,受教育者对外部因素影响的反应,直接体现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效果。由此可见,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至关重要。就当前而言,受教育者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个性逐渐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可以说是自我提升意识需求非常旺盛的阶段,良好的物理环境、完善的制度约束、向上的文化精神引导,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各层面的“正能量”作用,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的被唤醒,并自然而然地产生朝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再作用于受教育者,才能达到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释放。
3.处理好显性课程功能和隐性课程功能的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通常以二者合力的形式出现和发挥作用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在目标一致、协调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最佳功能和效果。笔者认为,一是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能人为剥离,其实相比较而言,只是显性课程更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层面,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二是两种课程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相互转化,表现为一旦被人充分认识,再提高、再强调、再突出,就会转化为显性;反之,某些显性课程不被重视,也会转化为隐性。三是二者互动互补,并非主次关系。四是隐性课程更具备不可预期性,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能促进显性课程的发展,也能妨碍甚至是破坏显性课程功能。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二者处于“和协”状态。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不断探索二者互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发挥合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出21世纪的适用人才。
4.协调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的社会道德气氛”也是“潜在课程”。在我国教育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家庭隐性课程范例。另外,就当前比较突出的网络环境问题,一些乌七八糟的网络垃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严重威胁,形成对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隐性课程。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不仅仅存在于学校之内,它还广泛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广阔生活天地之中,同时涵盖了家庭、社会中以暗示、内隐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内容非常宽泛。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景观、世俗风气等也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形态,各种文化思潮和思想变迁等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同时学生也有形无形地从各种社会影响中获取经验。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实用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在综合治理校园环境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社会、家庭环境的营造。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协作联动,才能构筑起牢固的“防火墙”,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隐性课程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潜意识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处理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积极释放其育人功能,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陈立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及其设计与优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
[3]方绍正,校园物理环境在高校隐性课程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26)。
[4]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
【隐性课程与视唱练耳】推荐阅读:
隐性课程08-17
学校隐性课程07-16
隐性课程意识08-03
隐性语文课程10-26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07-02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10-11
幼儿园隐性课程10-14
基础英语隐性课程研究09-0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09-16
论德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