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精选8篇)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篇1
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人口规模适度方面,而是有了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层次上,它要求不但人口自身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而且人口与外部各个因素之间也要相互匹配;在内容上,它要求不但要实现人口数量上的理想状态,而且要实现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多方面的理想状态。在此背景下“人口均衡”概念被提出来,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数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一种以人口均衡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集中反映为出生性别比失衡,这已成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1984年,在墨西哥召开了国际人口大会,强调不适当的高生育率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阻碍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想社会兴旺、经济腾飞,就必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素——人的发展。1994年,根据人口出现的新问题,在开罗又召开了有史以来联合国规模最大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以“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突出了人权,包括发展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人口的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人口的更新、世代的更替以及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且也包括人口更新和世代更替过程的若干“质量”方面的属性特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或人口发展持续性的“质量”属性特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的性别结构。
二、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状况。
出生性别比是指某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生的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对于出生性别比值域的界定,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顾及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方法》中指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置于102——107之间。”此分析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是102——107之间。
在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有11个省市,出生性别比高于110 的省市是安徽、河南、广东和广西;在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值域内的只剩下6个,分别是上海、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而出生性别比高于110的已经由1982年的4个省市增至15个省市;再看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情况: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省市只剩下3个,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有17个,高于120的省市有7个;2005年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增加到了18个,出生性别比在120以上的增加到了8个。由此可见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不再是局域性的,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连年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二)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本文主要归纳为两点: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思想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人们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无法真正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民宁愿交超生的社会抚养费,也要追求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
二是我国国家公共政策方面的影响。首先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下,人们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生育男孩的需求,人们通过B超技术鉴定婴儿性别和人工流引产满足男孩偏好的性别选择。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缺乏性别平等的视角,导致一些政策规定传递到人们那里就是生儿要比生女好。这些政策法规上的性别不平等,使本已存在的男孩偏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和谐”,“追求公平”。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是不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
(一)以人为本。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中人都是居于主要地位,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体现为男女两性比例的失衡,这将直接影响人口的再生产,人口无法持续绵延。人口的再生产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人口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的话,那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二)强调和谐。出生性别比偏高本身就意味着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的不匹配。当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同批人成长到婚育年龄时人口的最大可能性婚配概率只能以人数“短缺”的女性为基数,在同批人中“富余”出来的男性根本不存在与之相配的女性。这样男性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这样婚外恋、强奸、包养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随之涌现,而社会的不稳定必将影响人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公平。首先出生性别比偏高对各个年龄段的影响随时间呈波浪式推进,将影响总人口每一个年龄组的性别比,由于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使的每一个年龄组中的男性都存在“富余”。这样当已经成长到婚配年龄的一组男性在同组中无法找到与之相配偶的女性,那么他将不得不从下一个年龄组中寻求配偶。而本来就存在“富余”的下一年龄组中男性在本年龄组无法找到与之相配偶的女性,只能到下下一组,以此类推。这对每个年龄组都是一种不公平,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代际和代内的和谐,而婚配比例的后推使得代际和代内都无法实现公平。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篇2
关键词:人口均衡型社会,农村人口结构,自然结构
1 背景
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当前为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各种问题而提出的新的理论与概念, 目前正在为人口学界所关注、探讨。“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一种以人口均衡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 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 不仅是人与人均衡的社会, 也是人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均衡的社会。”人口发展不仅有其自身有内部的发展规律, 要保持内部的均衡;同时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即人口发展也需要保持外部的均衡, 而且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内部均衡是外部均衡的前提和基础, 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的重要条件。建构人口均衡型社会不仅体现为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人口规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 也表现为人口规模、结构、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等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 人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人口均衡发展即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 也受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此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农村人口是中国人口的主体, 农村人口结构是农村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自然结构不均衡、地域结构不均衡和社会结构的不均衡, 是影响和制约人口均衡型社会建构的重要方面, 农业资源有限性和农村人口绝对过剩以及人口增长的无限性是人口均衡型社会建构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 科学认识农村人口结构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是推动人口均衡型社会建构重要内容。
2 问题
2.1 农村人口的自然结构问题
人口的自然结构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我国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出生性别比失衡和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与城镇人相比, 农民的生育意愿突出, 农村人口增长迅速, 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同时, 受传统的生育文化的影响, 我国农村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仍很浓重, 再加上性别鉴定、选择性人工流产等人为干预方式的使用, 造成我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构成男性偏高, 从而导致农村总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调查数据来看, 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一直处于105以上的水平。2000年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6.74。2004年年末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6.29。根据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性别比为99.80, 乡村人口的性别比为106.09, 比城镇人口的性别比高6.3%。从社会角度来看, 性别失衡冲击传统稳定的婚姻结构, 导致社会关系的失衡, 引发社会、道德问题, 因此可以说, 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发展是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 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构就包含要实现男女两性在数量、素质和结构上的均衡, 从而使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006年,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9亿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4亿) , 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预计到2045年, 我国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占农村老年人的比例将超过22%, 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加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相比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严峻的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已超过城镇, 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最严重的地区, “未富先老”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 导致老年人养老需求急剧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公共福利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城乡投资的失衡, 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 甚至形成了“流动多-老化快-保障难-发展慢”的恶性循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迁移流动加速, 大量劳动年龄人口从农村流出, 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 留守老人的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老龄问题将更加突出。养老的人力资源的短缺将会在所难免, 由此看来, 它不仅会加剧了农村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养老负担, 更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资源的代际分配格局, 引发潜在的利益冲突, 深刻影响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2.2 农村人口的地域结构问题
农村人口的地域结构主要指人口的地域分布和城乡结构, 表现为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是促进人口城乡结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 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 使农民通过向城镇转移并最终实现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寻求农业资源与人口发展的平衡,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最有效途径。1980年以来, 我国经历着地球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1982-2009年, 中国流动人口数量由657万上升至2.11亿人。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为农村人口进城做好准备, 。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 在“五大社会保险”中, 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外, 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 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2006) 。
进城的农民工并未与工业化同步进入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并未真正享受城市文明。由于因为资源的有限性而设置的二元分割的人口管理模式, 构成了农民工驻足城市低成本就业、低水准生存的空间环境, 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他们在城市不是以市民的身份存在, 缺乏对城市的认同, 由于角色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脱节, 客观上形成的自我隔离状况, 使他们成为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的边缘群体, 如何实现这一庞大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建构人口均衡型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来到城市, 他们在为城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活力的同时, 也赋予了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环境以巨大压力和挑战, 用水用电紧张, 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会使得城市超负荷运转, 因此, 合理调整空间发展布局, 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 实现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3 农村人口的社会结构问题
农村人口社会经济结构, 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结构等方面。据2005年调查显示,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78%,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59%,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63%。《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总体上城乡青年受教育水平差距明显, 这必然影响到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在培训方面, 政府为城市青年提供了比农村就业青年更多的培训费, 15%的城市就业青年培训经费来源于政府, 而农村青年的这一比例仅为7%。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偏低造成农村劳动人口的供给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 即农村劳动人口的市场供给与需求错位, 市场上需求拥有一定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农村劳动人口供给的明显不足和缺乏现代知识, 没有专业技能, 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人口的供过于求的状态。
许多农民在农村仍然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浅层次的传统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不仅效率、效益低下, 经济增长缓慢, 也导致一些生态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受农村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下的影响, 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在城市大都集中于脏、累、险、苦等就业不稳定的部门, 进入正规部门取得稳定工作的进程十分缓慢。目前,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 农民工已分别占68%、80%和85%, 煤矿采掘业为80%, 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农民“复合型”人才极少。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 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农村人口文化教育程度偏低不仅影响了农民工收入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产业优化与升级, 成为制约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口难题。
3 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看到, 人口均衡发展的实现是一个渐进、逐步实现的可持续过程, 是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在空间布局上相协调, 并使不同区域的人口享受到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和平等的社会福利, 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的过程。而农村人口在自然结构、地域结构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与障碍, 使得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构变得更为复杂, 因而必须要通过推行制度改革等多种政策、措施来推动其实现。
3.1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要通过制定整体的发展战略来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偏高等的自然结构问题, 实施人口结构优化战略, 即是要促使出生性别比逐渐趋于平衡,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分阶段科学地规划并实施好各项支撑农村家庭养老事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等具体养老服务项目, 保证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在破除“以农养老”传统养老体制, 把农村人口养老经济供给纳入财政统筹规划解决的同时, 还要推进资金筹集多元化、老龄产业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农村老龄产业, 开拓农村老年消费市场。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步伐, 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 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
3.2 制定统一的人口发展战略, 推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城市化进程
人口城市化作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在其战略实施过程中既要有利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又要保证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和持续利用, 还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导向,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创造农民工可转化为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制度环境, 解决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中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问题。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与机制,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 将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与城市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结合起来, 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根本思路, 制定统一的人口发展战略, 避免出现单极中心化布局等现象, 促进人口地域分布的合理化。在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常住化的过程中, 要相对提高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推动人口产业流出, 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新城市的生活质量促使人口产业流入, “从长远来看, 只有一个中心的都市圈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都市圈只有一个中心, 没有次中心, 对中心城市有相当大的压力”。要通过科学规划, 不断开发城市次中心, 保证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既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也不破坏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3.3 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大投入农村教育投入, 确定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规则, 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注重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力技能的获得, 使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同时, 针对农民工文化素质提高的培训教育不多, 加大培训的力度, 不断整合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 探索多种适合实际的教育模式, 不断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人口研究编辑部.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 2010 (3) :41-49.
[2]陆杰华, 黄匡时.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J].人口学刊, 2010 (5) :7
[3]陈卫, 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J].人口研究, 2006 (2) :86.
[4]原新.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J].理论视野, 2007 (2) :14-16.
[5]茆长宝, 陈勇.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人口研究, 2011 (1) :82-92.
[6]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序言[M].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0.
[7]辜胜阻, 易善策, 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 2006 (5) :1-8.
[8]徐艳晴, 过建春.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儋州市那大镇政府职能调查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9) :3886-3887.
[9]侯亚非.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 2010 (6) :6-8.
中国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
1.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1.1 定义
人口的结构是指共同组成特定人口总体的各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亚群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人口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总体人口在诸多方面可以分解为具有同质性的、相互之间具有更加紧密联系的亚群体。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质量结构和地域结构五个大类,每一个大类又再包含不同的小类。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人种、性别、年龄三种结构;人口的经济结构包括人口的产业、行业、职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类型等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的阶级、民族、宗教、语言和婚姻家庭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包括自然地域结构、行业地域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的质量结构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结构和文化结构。
1.2 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1.2.1 人口结构与人口数量和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口结构可以影响人口再生产模式,从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产生影响
一定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必定在人口结构上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反过来,一定的人口结构也折射出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例如,年轻型的人口结构,反映了较快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或者人口增长的潜力,而老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则反映了人口规模增长趋于平缓的特点。出生人口性别出现畸形变化,既意味着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孩子性别、调控人口出生行为的存在,也昭示着未来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将面临若干难题。总之,从人口结构可以分析人口再生产模式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1.2.2 人口结构可以作为评价人类经济社会发达程度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性指标
如婴儿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口与总人口比例等人口结构指标。
1.2.3 通过能动地调整人口结构,可确保人类迈向可持续发展方向
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动地调节人口结构,实际上就是通过人口系统因素的变化影响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从而对资源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城市化是一种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率的人类发展模式,通过改善人口城乡结构,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就可以使得人类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2.中国人口结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3.中国人口结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2007年男女性别比达120.2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不仅不利于形成小孩成长的良好性别生态环境,还会带来结婚年龄段婚配难、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女性的犯罪活动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求缓解当前的增长趋势。长期的应对措施以疏导为主,从导致人们产生性别偏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根源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着眼点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传统生育观念、提高妇女地位;短期的应对措施是从各方面切断性别选择的途径,着眼点是禁止非法的性别鉴定、管理好性别选择技术等。
3.2 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的出生缺陷婴儿,平均每30至40秒就有一个缺陷婴儿出生,这给优生优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将对中国人口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早期损害是影响成年后慢性病发生的因素之一,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良和健康潜能低下与在中老年所患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出生缺陷干预不仅对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而且对未来人口健康,包括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宗旨,从人口学校宣传教育入手,改革教学模式,发挥人口学校在传播婚育知识中的主阵地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变以前单一孕期保健教学为主,向前推移到新婚保健期,往后延伸至科学育儿期,涉及新婚保健、优孕指导、孕期胎教、优育指导等各方面。教育内容也从单纯的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向关注人的生殖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等全方位普及,为从源头上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供了屏障。教学中,还及时将群众关注的计生政策法规、办证程序等内容穿插其中,充实教学内容。
3.3 人口老年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应该及早把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平稳地实现人口老化过渡。这些措施包括适时调整人口政策,优化人口再生产模式,如在中国,实施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政策条件下,独身子女组成的家庭可以生养两个孩子,这实际上就是从结构上进行调整的一种措施;利用人口年龄结构的区域差异削峰填谷,熨平人口老龄化影响,如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地区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而广大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还相对年轻,为此可以考虑结合城市化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的进程,鼓励和促进人口流动和迁移,通过削峰填谷,以空间换时间,延缓人口老化过快地区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全面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和区域分布;建立可持续运转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调整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供给和养老压力,在人口寿命越来越长的今天,许多到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从身体、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来讲,完全可以继续从事若干年的劳动,其丰富的经验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且他们本身也有继续就业的意愿,提高退休年龄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资源、大大减轻社会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有助于养老保障机制的良性运转。
3.4 流动人口子女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最大的问题是教育问题,他们存在着边缘化危险。简易民工子弟学校很难与正规公办学校相融合,而公办学校即使向民工子弟开放,由于农民工收入与市民相差太大,贫富差距悬殊也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构建一个由政府、社会组织、学校、流动人口家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体系。
各级政府应通过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合理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流入地政府要认识到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流出地政府同样要认识到外出务工人员缓解了当地农村的人口压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有责任解决其留在农村的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二,要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各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确保所有的适龄人口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流入地政府教育、公安、财政、物价、工商、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共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出地政府各部门要坚持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教育网络。
3.5 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增长对我国人口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人群已从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并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艾滋病病例264302例,其中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目前估计我国有70万人感染,其中约40万人不知道自己已感染。
艾滋病防治方案如下:(1)在全国广泛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个高年级家庭和个人都懂得有关的预防知识,并做好自身的卫生保健工作。(2)因为青少年需要特别重视,所以重点在青少年间发动宣传。青年是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人群,在我国已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29岁的占53.6%,30-39岁的占27%。特别是校外青年和流动人口中的青年,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目前我国流动人口高达1.2亿,其中15-24岁青年占65%。他们是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给予特别重视。(3)对妇女的关爱需要增强。妇女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不断增加。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高,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的存在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之生理因素,使她们更加容易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青年妇女和娱乐服务场所中的女性服务人员。有关资料显示男性艾滋病患者将病毒传染给女性的危险是女性患者传染给男性的4倍,意味着女性更容易成为艾滋病受害者。
人口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中国,只有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人口问题,才可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峥.浅析中国人口可持续性发展问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11).
[2]张启珍,杨铭.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J].安阳大学学报,2004,(04).
[3]张原震.对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4]张呈琮.我国人口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04).
[5]中国人口信息网.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篇4
一.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或空间)的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和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它通常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构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过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为物种进化和种内遗传变异提供保证。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2.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工农业原料。
4.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人类繁殖良种提供遗传材料。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为人类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可能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
目前,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物种,恐怕还难以准确地断定。经过近200年的研究,人类已将其中170多万种进行了分类和定名。其中动物130多万种占70%多,植物40万种,占20%多。实际上,物种的总数远远高于此数据,其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热带生物所知甚少。生物学家普遍认为生物种类的最少数目约500万种,有些人认为可达3000万种。根据近年来发现物种的速率推算,动物可能有400多万种。
新的物种的形成伴随着旧物种的灭绝,这已成为进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整个物种谱经历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今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物种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物种自然灭绝和自然形成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但是,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物种形成和灭绝除受自然因素制约以外,更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几个世纪,由于人口的猛增,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物种的灭绝的速率。
从公元初到1600年,全球共丧失724个物种,而从1900-1950年的50年间就丧失了60个物种。
应用种-面积曲线,科学家发现在20世纪初-1986年,中美洲湿润热带森林的砍伐可能导致15%的植物种灭绝,亚马逊河流域12%的鸟类灭绝。从理论上讲,如果继续毁林,直到所有的森林消失,将会有66%的植物种和69%的鸟类将要消失。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垦殖农作物造成的。
2.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
3.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
在所有濒危、渐危和罕见的脊椎动物中,大约37%是由于过分利用而濒临
灭绝境地的。比如,许多毛皮兽像灰鼠、骆马、大水獭的种群已下降到临界水平,大多是由于为了利用其毛皮造成的。非洲象在1981-1987年从120万头到76.4万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获取象牙造成的。海龟、犀牛和某些种类的猴子也都处于这种状况。世界珍稀野生动物走私是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国际走私活动,每年金额达50亿美元。1987年从中国走私到日本的麝香达700多千克,相当于迫捕猎了10万头麝。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5.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和侵入
所有濒危、渐危和稀有脊椎动物的19%都受到外来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的威胁。这也影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特别是在岛屿上更为明显。外来种可能通过捕食或竞争直接威胁动植物区系,或通过改变自然生境发生间接影响。例如,在厄瓜多尔格拉帕戈斯群岛上,黑鼠通过觅食蛋而降低巨龟和暗尾燕的种群,并且消灭了群岛上的一些啮齿动物。这个群岛上的许多外来种,例如牛、山羊、野猪已经大大改变了岛上的植被,包括高原上的林木和类似南美草原的草地,也破坏了仙人掌灌丛。
第七章 环境问题原由剖析
第一节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世界人口的现状
1.世界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1998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据有关资料推测,公元前8000年人类还以采集食物为生时,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当时人口增加1倍约需1700年。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口增加迅速。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工业革命后仅过150年,到1800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1倍,达到10亿。从第1个10亿到1930年第二个10亿历时130年。此后,人口增长更加迅速,到第三个10亿仅用了30时间,到第4个10亿只用了15年的时间,到第5个10亿用了13年的时间。
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间隔愈来愈短。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几乎按等比级数增加,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大关,1990年5月底达到53亿。这就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1亿。现在,全世界人口在10年内将会增加一个欧洲人口,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人口,每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的人口,每秒钟增加3人。如果世界人口一直按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年,整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等,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口的总质量将等于地球的总质量。
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南亚、非洲愈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愈快(年增长率在3%左右),中国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到1990年已降至
1.56%,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西欧人口增长率一直在0.1%,北美洲目前为0.7% 左右,澳大利亚、新西兰为1%左右。这种差距与传统、文化、经
济等因素有关。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人口的老龄化。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卫生和医疗条件较好,所以死亡率低,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一般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以上,即可称为老龄化社会。1986年英国65岁以上人数占15.3%,瑞典为16.0%。
中国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迫使出生率下降,加上经济发展良好,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目前30-50岁人数较多,老人比例有所增加,而儿童比例呈下降趋势。
二、人口剧增的后果
1.粮食供应不足
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对粮食和其他食品要求增加,从而加重了土地资源的负荷。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粮食的增长率,加上土地退化,大量占有耕地,民族冲突和战乱,非洲许多地方的饥荒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据1986年世界银行报道,非洲多数国家人口增长率为2.92%,而粮食增长率仅有0.2%。中国粮食增长基本上与人口增长相近,创造了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但是在有限的耕地和粮食产量,不可能满足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如果不加以协调则国人将面临饥饿,国家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2.环境严重损害
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包括森林面积减少,淡水不足,能源短缺,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破坏,环境污染等。如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能源需求总量增加。目前,全世界能源主要不是以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等为主,非洲、南美洲、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则大量使用柴薪。这不但加大了能源的耗竭速度,也增加了大气中的CO2、NOX、SO2和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第二,人口增长是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海洋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四川省是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之一,由于人口增长,其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19%降至1955年的9%。另外,人口增长使其对鱼类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的过度捕捞,造成了世界许多地区鱼类资源锐减,不少珍贵鱼类,几乎灭绝。例如,中国东海,以往每年黄鱼汛期,黄鱼几乎在船边成群结队地跳跃,而现在绝迹了。第三,人口的过度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首先它降低了人均享用量;其次,不利于自动化和新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四,人口的增加,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过密本身就是一种污染,而且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迫使他们进一步破坏自己的环境。
3.使社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人类既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又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人口的过快增长,会使社会环境恶化。首先,人口剧增使就业问题严重。其次导致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均GNP低。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篇5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不能不重视广为关注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常常被习惯地排列在一起的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次。其中,人口问题是社会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包括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统一的广义的社会领域之内的问题。而所谓环境,则是指人类社会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界,因而环境问题应是社会领域之外的问题。至于资源,却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用来进行开发、以适合人类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因而所谓资源问题应包括在环境问题当中。按照这样一种逻辑分析,我们便可以将这些问题相对区分开来,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
关于人口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方面面,而社会发展理论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点首先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般说来,这一关系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一定数量的人口的存在,是一切社会结构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决非人口越多越好。如马寅初先生所说:“如果对人口的增加不加以控制,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只有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亦即保持适度人口,才能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又制约着人口问题的解决。社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明的程度不同,对人口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就会相应地不同。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要为人口问题的解决不断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又都是有限度的、具有相对意义的,对此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在探讨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当然还必须注意到另一个相关问题,即人口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关系层次,即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为人口因素既然是属于社会领域之内的存在,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当然应归属于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这两大领域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里也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具有一种根本的意义。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不仅如此,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都必须借助于自然环境,包括蕴藏在这一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所以,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基本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体过程;自然环境的状况,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前景。而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会对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影响。人是能动的存在物,他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即“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其中,物质生产活动便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果进行得当,当然会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而发挥其积极作用;但若违背了客观规律,或者只是为了一时之需而不顾后果,那就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损害人类社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而也正是在这一方面,人口因素对自然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超出了自然环境(包括各类资源)所能承载的合理范围,那就会从根本上给自然环境带来过于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不论这种压力是通过日常生活直接表现出来还是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压力而间接地表现出来,最终都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无论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是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是有着不同的情况的。如果说在以往的渔猎社会和农业社会阶段上,这些关系中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那么自从进入工业社会阶段之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就日渐作为一个问题群突出出来。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技术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令人骄傲;但与此同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成为全球最令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之一。在人口方面,总体来看增长太快,或者说急剧膨胀。据统计,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人口总数翻了一番多;1987年突破了50亿大关,1999年达到了60亿,目前还在以每年大约7500万人的速度继续增长。这样一种速度和数量,一方面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很不利于社会发展。如L.R.布朗和H.凯恩曾指出的,“世界很少面临过如
此明朗的紧急局势,其规模如日益增长的食物与人之间的不平衡一样明确。”而且,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特别是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就更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问题则表现为由于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盲目开发和索取、各种工业加工手段和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以及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侵扰和生态平
衡的破坏,结果导致自然环境的各种污染和各类资源的耗竭,诸如气候变异、酸雨成灾、水质变坏、噪声升级、放射性物质扩散、自然灾害频发、森林和草地萎缩、土地荒漠化、能源匮乏、水资源短缺、金属矿产资源消耗剧增、动植物资源锐减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发展的根基,并且进一步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出现的这些严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信心,而且这一信心不仅应建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上。人类有能力处理好人口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又决不能盲目乐观,要充分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和对整个人类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和解决所发生的问题,积极探寻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新路子。在这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并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付诸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一种正确的和现实的选择。我们应进一步明确方向,更好地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篇6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连年翻番,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伴随着这种成绩、财富的增长,象人口骤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和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等困扰和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也愈加突出和严重.
作 者:王楠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11刊 名:时代经贸(学术版)英文刊名:ECONOMIC & TRADE UPDATE年,卷(期):20086(3)分类号:X3关键词:人口 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篇7
1指标选取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 本文从人口产业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及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来反映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 选取三大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人口产业结构, 分别为X1 (%) 、X2 (%) 、X3 (%) ;选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X4 (%) 来反映人口城乡结构; 选取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X5 (%) 来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结构。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选用人均GDP (Y) , 因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 , 包括内容最为全面 , 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同时, 对数据取对数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 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 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 笔者对指标序列进行自然对数处理, 记为In X1、In X2、In X3、In X4、In X5和In Y, 其一阶差分代表它们的增长率, 分别用d In X1、d In X2、d In X3、d In X4、d In X5和dInY表示, 建立线性对数模型:
本文采用的数据为年度数据, 样本期为1978-2010年, 数据来自《2012河南省统计年鉴》。
2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 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 (根据AIC最小原则) 分别对指标序列In X1、In X2、In X3、In X4、In X5和In Y以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借助E-Views软件得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单位根检验模型中, 序列In X1、In X2、In X3、In X4和In Y在5%水平之上的临界值都小于ADF统计量 , 接受原假设, 认为这些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所有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d In X1、d In X2、d In X3、d In X4、d In X5和d In Y在5% 水平的临界值都大于ADF统计量, 拒绝原假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序列In X1、In X2、In X3、In X4和In Y都是I (1) 过程, 即是一阶差分平稳序列, 满足同阶单整的协整分析条件, 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检验。
3协整关系的检验
本文采用OLS法对序列进行回归, 结果如下:
在回归的各项指标中, 各估计量的系数都显著不为零。R-squared为0.983971, 具有很好的拟合性。但方程的DW= 0.52。因此, 有必要对残差序列作进一步的平稳性检验。由上面的回归方程, 可以得到序列的残差序列的估计值为:
检验结果发现, 残差序列的ADF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故拒绝原假设, 认为残差是平稳的, 原有的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在长期上是均衡的。河南省人口结构的各个指标与人均GDP时间序列存在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由回归方程可知, 长期来看, 三大产业人口比重 (X1、X2、X3) 、非农人口比重 (X4)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比重 (X5) 与河南省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4结果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 (1)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影响人均GDP。回归方程显示, 三大产业人口比重 (X1、X2、X3) 与河南省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且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第二产业, 最后是第三产业。而何筠等 (2012) 的研究发现,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人均GDP呈负相关,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3]。其原因在于,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优势作用还未凸现。 (2) 非农人口与人均GDP是一种正向的关系。原因在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充分利用资源, 从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 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比重与人均GDP呈正向关。原因在于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优化人口产业结构, 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采取措施鼓励人们从事第三产业, 使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凸现出来;必须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增加受教育机会, 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从而提高河南省整体人口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姗姗.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D].厦门:厦门大学, 2008.
[2]童媛媛.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人口结构与经济周期 篇8
关注或观察一个国家,如果是短期,一二年或三五年,你完全可以忽略掉人口因素,因为人口无论是总量或结构,短期内变化不大。但如果是中、长期,10年、20年或30年、50年,那就完全不能忽略人口这个因素了。
美国在二战之后,从一个一般的大国发展到强国,再从两级强权到超级霸权,为时不过一甲子光阴。其中各种软实力、硬实力等等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能忽略还有一个青壮化的优势。一个处于青壮化阶段的国家,可以同时享有供给面(有活力、冲劲、创新,肯冒风险)及需求面(有购买力、有内需)两种优势。美国战后有约20年左右高出生率下的婴儿潮(约8000万人,占全美人口1/4以上),在1965年之后开始进入社会,美国进入青壮期,整个社会蓬勃而有活力。从去年(2010年)开始,婴儿潮人口开始步入老年,每天8000人退休,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美国之后是日本,1960到1990年,是青壮时期,生龙活虎,缔造了“日本第一”。1991年大泡沫破灭,一沉不起,迄今20年矣,原因固不止一端,但老龄化肯定是个关键因素。日本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1.3亿人口24%,是所有发达国中最多的国家。
跟在日本之后的是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自1970到2000年,这30年间,也是生龙活虎,但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先后步入老龄社会。中国台湾由于“少子化”情况严重,尤其明显。新加坡则大胆采用优质人口“进口”(移民)政策来化解老龄化压力。
四小龙之后,紧跟着的即是中国大陆了。从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10年,也是30年的青壮化时期,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9.8%,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两个“人口红利”:(1)一胎化政策,使所有父母抚育成本大幅降低;(2)整个社会还未进入到像日本一样的老龄社会,安养成本尚未大幅提高。这就好比赛跑时卸掉了两个包袱,跑得焉能不快。
然而也正由于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相关政策的副作用近年来也开始浮现出来了。从这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1)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内达到高峰后即将掉头下降,换言之,中国即将开始进入老龄社会;(2)一胎化政策也导致男女性别的明显失衡,在某个阶段将有数以千万计的适婚男性择偶困难;(3)家庭组织亦因一胎化政策受到扭曲而异化,从而对孩子性格之形成产生连社会学家都难以确知的影响……
鉴于各国和地区的经验,从欧美到日本到四小龙无一例外,当政府开始警惕到出生率下降,决定改采奖励生育政策时,都为时已晚,政策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前车之鉴应该可以给我们一种提醒,人口政策是不是到了该与时俱进、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更何况一胎化政策开始就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1979年一胎化政策酝酿成形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始,当时8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未能解决,因此很容易在逻辑上得到一个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推论政策。但事实上,在邓小平推动改革之后,才几年,农业生产力与农村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1986年左右基本已解决吃饱饭问题了。可见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体制,而不是严格的生育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