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2024-10-26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共13篇)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1

2018年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众所周知,Java是所有编程语言中薪资最高、应用最广的语言,其应用程度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下分析2018年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Java发展前景

Java开发语言是全球最流行的开发语言,无论是程序界还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势必带来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人才需求还是薪资水平上,Java的发展前景都是很乐观的,如果我们真的能用心、努力的学好这门技术,那我们职业的发展也是前途无量的,因此,选择一个培训机构去提升和巩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失为一个最佳的决策。

随着社会信息的发展,Java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无论是手机软件、手机Java游戏还是电脑软件等,只要你使用到电子产品就会碰到和Java有关的东西,更多的企业正采用Java语言开发网站,而在所有程序员中,Java开发工程师就占据20%的比例,不可否认,Java语言有着广泛的行业发展前景,它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已是不可避免的。

Java就业方向

目前,Java人才的薪资普遍都很高,这些高薪资Java人才的发展方向主要分两类:一是管理人员,如产品研发经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二是高级软件工程师、需求工程师等。

而从Java应用领域上来分,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大中型商业应用、二是桌面应用(常说的c/s应用)、三是移动领域应用。

综上得知Java的就业方向分为:JSP网站开发、Java编程、Java游戏开发、Java桌面程序设计,以及其他与Java语言编程相关的工作,也可进入电信、银行、医疗、邮箱、物流、保险专业软件开发公司等从事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

在工作经验问题这一点上,北大青鸟成兰州优越校区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将大量项目植入课程体系中,比如网络电视精灵系统、电子宠物系统、影院售票系统等。两年下来学生的项目经验编写的代码量,大约是一年的工作经验。

更多有关学习Java方面的问题,请点击咨询。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2

作为全国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 到贵州主政不到一年的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指出, 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 “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 深感机电一体化专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 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但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 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 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1.1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 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 其生产盈利是靠机器取代人力, 靠复杂的专业加工取代人的技能来获取的。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 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 其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近年来, 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相继诞生, 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

1.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 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能力。

1.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 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采用组装合并方式, 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 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 (含电力电子) ———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属高新技术, 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 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 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而“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因此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立足贵州, 放眼全国, 就业前景很好, 而且往届毕业生普遍反应待遇较好。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方向有:

2.1 机电一体化专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 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 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 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2.3 机电一体化专业 (模具CAD/CAM方向)

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2.4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CAD技术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 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 适应范围很广。我校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 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如维修电工, PLC程序设计师, CAD制图员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后才能取得毕业证, 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历届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 从事加工制造业, 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 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 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 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 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助柏.知识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3

摘要: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当前我国的水电发展现状来看,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水利工作比较重视,并且积极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诸多巨大的成就,为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因此,本文主要从水电事业的发展春天、水电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水利人的就业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电发展;趋势;就业方向

1.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春天

1.1國家进一步加大水利投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加大了水利水电投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除水害、兴水利,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古以来就是兴国安邦的重要事件。想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经济长期较快平稳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一定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发展建设。近年来,随着水利改革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水利的社会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尤其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不断推进水务体制改革,有研究表明,到2011年底,我国72%以上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同时,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进行不断的制度改革,确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所有权,使管护责任主体得到有效落实,促进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大幅度增长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利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水利的重要性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水利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基础性以及公益性。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的不断发展,不仅与农村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供水安全以及防洪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定要将水利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加快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性,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现实直接的水利问题,为民生水利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2.水利水电的发展趋势

2.1水利建设的现代化

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比较特殊的内涵和方向。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治水思路的科学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水利自身的不断发展,有助于治水思路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推动传统水利逐渐向现代化水利转变,从而实现治水思路的科学化、有效化和现代化;(2)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制定可持续水利建设发展方针。水利发展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统一协调的重要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一定要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基本依据,形成水利建设的指导核心思想;(3)水利建设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在建立水利管理机制时,应该将市场理念融入其中,实现现代化的水利发展理念。水利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性,尽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市场、水价以及水权体系,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水利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2.2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21世纪已经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政府领导人、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科学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不断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国民经济以及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国水电事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在水利建设的未来工作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3水资源运行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优化

水资源的未来管理模式应该更加的严格、复杂以及科学,并且将采取准市场运作、政府宏观调控、用户共同参与以及民主协商确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同时,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方面,将形成区域城乡水务与流水域管理统一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并且在水资源配置中,水价将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水利人的主要就业方向

从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现状来看,总体上还是比较紧缺专业水利人员的,尤其是随着我国基础水利建设的不断开展,促进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水利专业人员提供了较好的就业条件。当前,水利方面涉及到的各种工作有:施工、甲方、读研、设计、监理、其它(教育单位、管理单位以及行政)等。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全力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利行业开拓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并且也使本科生的就业结构出现了改变。但是,水利行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1)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重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2)掌握岩上力学、流体力学以及工程力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对结构设计与分析、工程选型与规划、地基处理以及工程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同时还能掌握工程试验与测量、建筑机械、施工技术以及电工等多个方面的基本技术;(3)具备主要测试仪器的使用、工程制图、试验仪器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并且可以结合多种现代手段(包括外语工具)对信息、资料进行查询和记录的基本工作能力;(3)具备工程施工、设计、研究、试验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总体而言,水利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大,但是部分学生对一些就业工作存在偏见,比如监理、施工等,认为该类工作比较辛苦。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就业方向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有责任感,并且做好思想准备,提前理解和认识选择就业的方向,从而在岗位上更好的适应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水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跟随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时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核心,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发展和就业方向,积极投身水利事业,从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梦梦,李奇. 试论水电发展趋势及水利人就业方向的选择[J]. 金田(励志),2012,10:330.

[2]张蒲转. 现阶段促进水电发展的相关政策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

[3]王先甲.水利水电系统工程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01:123-125.

[4]马洪琪.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及创新前沿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2:88-89.

[5]张虎成.魏浪.张习传.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贵州水力发电,2007,05:35-38.

海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4

薪酬超过32%的专业上海市

13%在上海市工作男生较多

男62%-女38%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海洋科学导论、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含出海实习)等。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5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涌现对生物制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结合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制药工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在校期间可考取药品检验员、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一切与药物有关的工作:例如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

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营养师----

考研-----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现状

本专业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从1999年起,全国正式开始招收制药工程本科生。

在1999年制药工程专业招生时,全国共有34所高等院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其中医药类院校13所,理工类院校12所,综合性大学9所,招生人数为1165人。

近年来,制药行业作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因此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当惊人。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一些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例如抗菌素专业和微生物药学专业,许多院校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另外一个专业---精细化工专业,有不少院校的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学药物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尽管按照新的招生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名义招生,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了制药工程专业。

调研发现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随着人们对药品这种特殊商品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非常看好制药工程专业,通过转型或新建形成了制药工程专业。

2003年8月全国已开设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达98所,当年的招生人数达6243人。

2004年5月20日,国内已有121所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在所有工科专业中排名第15位。

2005年国内又有20家高等院校申报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共有141所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

2006年有13家院校成功申报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就业,订单培养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通信技术是一个宽口径工程类专业, 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 在信息化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信技术在我国开展虽然较早, 但起步较慢, 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 相关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 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 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 再一次加大通信技术人员需求量, 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我国信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是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以令人眩目的革新速度, 推动着移动信息时代的发展, 改善着人类社会活动的质量, 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 而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方面尤其是3G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相对比较紧缺, 行业需求量大, 是市场所需要的抢手人才。就业岗位有:移动通信设备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人员, 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移动通信设备的经营销售人员。

作为一名通信产品销售人员, 其职业道路应当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涉及通讯器材的销售, 企业在招聘时非常看重专业背景, 对通信的基础专业课程必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作为一名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 其职业道路是:职员———主管———中高层管理人员。运营商中的服务类职位进入门槛较低, 以后的职业道路会比做技术开阔很多, 可以转行做别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作为一名运营商设备维护人员, 工作任务就是维护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掌握设备备品备件的更换, 进行正常巡检。这项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

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 到了今天, 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业的困难主要难在大城市、难在热点地区、难在毕业生就业的高期待。在面临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求职心态, 以市场为导向, 避免就业地区和就业领域过于集中, 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常处于"人荒"的境况, 中小企业和不著名公司仍求贤若渴, 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和发展机会。避免被一步到位捆住手脚, 先就业后择业, 先生存再发展, 以务实可行的态度面对面临的就业困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中, 先挑选一些低薪的工作作为实习, 以求日后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可以考虑跳槽。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没有哪个专业是永远的热门, 也没有哪个专业会是永远的冷门, 无论专业的前景如何, 首先应当尽全力的完善自己, 使自己在竞争中更有优势.其次, 以后的就业不一定就是和自己的本专业有关, 很多事例表明好的工作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专业.

作为大学毕业生, 只要看清职场的运行规律, 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储备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完善个人的综合职业素质, 就能抓住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机遇, 进而达到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峰。

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通信技术教学应以通信行业需求和现实条件为依据, 来准确定位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通信工程、运维企业由于服务质量的敏感性, 难以提供一线岗位实习环境, 校内难以建立真实的岗位实习环境, 这是通信专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因此, 通信技术教学应依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开展应知应会课程, 并安排对应实训内容, 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在应会课程中, 根据岗位能力层次递进逻辑, 依次开展焊接、测试、维修、组装、顶岗实习等技能训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设计“课证融通”课程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促学、以证促教、持证上岗。按照工作过程, 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能力的培养, 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 课程学习效果的检验以国家职业资格或行业职业资格的获得为标准;建立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引入企业一线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程教师。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7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舞蹈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篇8

舞蹈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9%,36%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54,与其他大学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舞蹈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舞蹈学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8,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截止到 12月24日,38988位舞蹈学专业毕业生中学优工资3231元,0-2年工资3814元,3-5年工资4146元,以上工资5146元,6-7年工资12499元,8-10年工资18600元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9

摘 要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2008级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而从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都是从整体上论述山东省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少有人从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类毕业生的内部去研究就业问题等。在这种形势下,分析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特点,从以往研究的经验和基础,重新调查研究体育舞蹈毕业生的布局,对于有关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合理的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滨州学院 舞蹈学(体育方向) 就业 现状

近几年,高校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社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的岗位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将会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本文结合滨州学院实际情况,对2008级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的形势和就业特点进行分析。舞蹈学(体育方向)这个专业包括健美操专项和体育舞蹈专项,由于专项的区分,在就业去向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历年毕业生仅有2008级。因此,本课题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这对提高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一)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知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高。

(二)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择业标准仍然很高,仍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选择发展空间大、工资待遇高、相对稳定的大城市工作,因而导致有些毕业生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

(三)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滨州学院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过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缺乏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计算机等综合能力,致使他们无法胜任所应聘的岗位。

(四)学校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课程结构与市场脱离,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应用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

(五)学校缺乏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有些毕业生感到就业信息匮乏,对就业形势与政策不是很了解。

二、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就业建议

(一)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或邀请一些刚刚毕业已参加工作的师哥、师姐来校进行经验交流,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合理的定位,客观而又理性地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看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就业观念。

(二)增强竞争意识,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毕业生应理性的评价自己,了解社会职位需求,加强多方面知识能力的储备,不仅要加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三)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做事果断,具有较强的挑战精神。所以,有条件、有能力的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创办体育舞蹈俱乐部以及健身俱乐部等,这样既可以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

(四)改革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知识结构

学校要适当调整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的特色。学校可以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协调好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并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就业信息宣传栏等发布就业信息。此外,学校可以鼓励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任课教师可以为毕业生推荐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一个就业平台。

(六)健全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如帮助一年级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设想,如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大学二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应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确定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应在求职面试环节给与必要的指导,并提供就业服务,以帮助毕业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于刚,刘全红,石熹等.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2013(2):15-21.

[2] 张卉.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2(19):142-144.

[3] 陈静梅.关于高职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2(14):22-26.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10

一、创业教育的兴起

创业教育又称KAB (Know About Business) , 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体系, 目前已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展。自2005年8月起,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引进国际创业教育课程, 培训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 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创业, 普及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该项目通过选修课或者创业俱乐部等形式在高校开展,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005年9—12月, 全国青联组织专家完成国际劳工组织“Know about Business”教材的翻译和初步改编;2006年1月, KAB中国项目完成首批试点院校16名师资的培训;2006年春季学期, 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黑龙江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6所高校开展KAB中国项目试点;2006年8月,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 6所高校成为全国首批“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07年1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材;之后, KAB中国项目测评中心、KAB中国项目推广办公室、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相继成立, 至此项目进入推广阶段。

目前, 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KAB创业课程, 参加学生超过8万人, KAB创业教育正受到高校师生的追捧。创业教育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而且带来了就业观念的改变。“创业不仅是创办企业, 而是要创立一番事业。在寻找就业岗位时不要太看重工资待遇、企业规模, 不要把‘收入多少’、‘企业大小’作为首选, 应更看重个人经验的积累, 工作能力的提高”。

在大学生就业遭遇寒冬的今天, “以创业带动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 在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可见,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创业教育将会成为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一) 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 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 但这不是总量供过于求, 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高校对市场研究不足, 对专业设置、方向选择和课程设置没有作出及时的调整, 培养的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和选择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同时, 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 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一定的理论, 非常缺乏实践经验, 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理工类学校, 也因为种种原因取消或减少实践类的课程, 或者实践类课程安排流于形式。大量理论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 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二)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就业期望值较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把能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出发点, 拒绝“低就”, 更不愿意去艰苦行业和偏远地区服务;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不顾自身的条件, 导致有些用人单位不敢接受;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单位选择过高。毕业生在就业时目光短浅, 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短期培训上, 以期能够实现“毕业—就业—终生事业”一步到位, 缺乏长远眼光, 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根基不牢, 后劲不足。

(三) 高校的培养定位存在偏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的定位是否准确, 应依据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评判。高校毕业生是高校生产的“产品”, 学校理应考虑其销路问题, 也就是就业率, 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要符合社会需求。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相匹配的情况。

1. 高校在专业定位上没有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不能及时适应其瞬息万变的调整, 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差, 产生社会和高校之间的供需矛盾。一方面, 社会上的一些工作岗位没有足够的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作补充, 另一方面某些热门专业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 而岗位有限又导致毕业生的闲置。

2. 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模糊, 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就业创业指导。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学习, 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或者流于形式。同时高校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也只是停留在开设就业指导课层面, 没有其他配套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以创业教育为契机, 开辟就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 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阵地, 要主动担起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责任, 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大学生就业, 并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分解机制, 在学校内部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局面。此外, 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职业意识的提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 激励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进一步明确职业意向, 培养职业素质, 为成才成功做准备。此外, 还要加强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涯, 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掌握求职技巧, 从而提高就业率颇有帮助。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形成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指导的服务机制。高校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部门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二) 端正就业认识, 适时就业, 大胆创业

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 私营、个体经济已成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大学生应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主动学习和掌握择业技巧, 降低就业期望值, 提高择业能力, 踊跃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和服务。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争取先就业再择业, 先生存后发展, 先到平凡的岗位上锻炼能力, 积累经验, 为今后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打基础。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充分准备, 不等不靠, 不挑不拣, 不能抱着观望的态度来对待就业, 而应及时就业, 错开求职高峰期, 为自己增强竞争力。另外, 要大胆实践, 勇于创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成分更加多样, 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必是毕业生的首选, 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 整合资源, 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浪潮中, 开辟自己的一番事业。

(三) 出台政策, 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 不仅是岗位的求职者, 也应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近年来, 各地高校都加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 也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创业初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毕业生刚走向社会, 需要熟悉创业环境, 逐步积累开创性工作的经验。扶持的内容可以是创业项目的导引, 帮助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可以设立资助专项, 给予自主创业启动资金的资助;可以由政府筹集基金, 给予自主创业项目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可以在创业初期一定的年限内免交税费;也可以创办创业孵化园, 对通过审定的自主创业项目进园孵化提供房屋、免收房租等等, 尽可能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扶持帮助。

(四) 积极引进KAB培训课程

为提高黑龙江科技学院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推动就业工作转型, 学校选派3名教师参加“KAB创业教育 (中国) 项目讲师”培训班, 并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引进《大学生KAB创业》项目, 并计划在本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 目前已经完成对这门课程大纲的撰写工作, 专用教室和基本教具也已得到解决, 同时学校正积极申报国家“KAB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

开展KAB创业教育, 顺应了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满足了缓减青年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对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 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 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瓶颈。创业教育作为新兴发展事物, 改变了以往的就业观, 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对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本文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兴起, 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相关因素, 并对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如何提高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白苏娣.创新大学生就业机制[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8) .

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篇11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方向: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或放射治疗工作或医学教育及医学科研工作,也可到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岗位为: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 顾问 技师、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医学影像是一门辅助临床医学,跟临床有密切关系,考试也是考临床相关,就业比临床好,因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再加上中国各2、3线城市发展起后很多医院都强化辅助科室,进入新科技,这类专业医生比较缺,竞争少,但待遇比不上临床,影像的工作相对也轻松些。

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篇12

毕业后主要是去化工公司,医药公司,化学品公司等等,本科生出来什么都可以做,但是一定要下基层,如果你毕业出来不想到工厂里面当工人,那你最好还是不要学习本专业。材料化学是一门很好的科学,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你必须选择好的学校才行,也可以读研,去研究所工作。

优势:发展前景不错

劣势:大学阶段只是了解,对人体多少有伤害

材料化学学些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本科化学学的很基础,跟化学差不多,但很肤浅,涵盖的内容较多但都不深入,适合对化学非常感兴趣的人学。 这个专业学的科目都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的性制有关,研究各种材料的现象,去解释这些现象。由于材料化学是比较偏理科的专业,男生学习比较有前途,女孩子学生物材料。

材料化学专业怎么样?这个专业前景如何?

如果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就要打算继续深造,这样发展前景会更好一些。

材料化学专业好不好?

对于材料化学来说,现在它还算是个新专业,对它的定义也相对模糊,不过从社会的就业发展状况看,还是不错的。原因之一: 由于对它缺少了解,所以很多公司在对学习材料化学专业的人应聘时,很容易将它向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环境化学,制药工程上靠拢,因此就业范围也就比较广泛,可以是材料方面的,也可以是化学方面的, 原因之二: 现在社会的发展,新材料特别是新型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前景不错,现在讲节能环保,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供不应求,而材料化学有很多学校的专业方向也正是朝这个方面去的。 原因之三: 大学里的专业,相对化学方面的如,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环境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等等化学及材料想关专业,其学的的科目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专业科目上稍有差别。 如果只是想有个大学文凭,找个好点的工作,还是选择相对比较形象具体的专业(环境工程,化学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等,但如果想要继续读研,然后找个更好点的工作就选择(材料化学,生物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这些个专业有挑战性。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去哪些单位比较好?

私企比较累,国企相对悠闲。不过在有些国企工作真的会使人感觉很无聊。当然也可以去外资企业,福利,制度都比较完善,但是也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因为一开始进外企,压力会很大,首先外语一定要过关,如果外语不行,那么专业知识是不能少的,而且一定要虚心重新学起。

1.怀化学院就业信息网

2.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3.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4.20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5.分析化学就业前景

6.关于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介绍

7.精选材料化学就业前景专业介绍

8.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就业前景

9.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2017

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就业方向分析 篇13

对于这六百六十五位毕业于民国各高校的女生, 陈东原先生进一步统计云:“国立的:北京大学11人, 北京师范大学15人, 北京政法大学7人, 北京农业大学4人, 北京女子高师236人, 北京工业专门8人, 北京医学专门14人, 北京美术专门30人, 南京东南大学44人, 上海商科大学13人, 武昌高等师范19人, 广东高等师范13人。省立的:天津河北大学13人, 福建厦门大学4人, 武昌外国语专7人, 广东法政专门13人, 云南东陆大学8人。私立的:北京中国大学14人, 北京平民大学12人, 北京新华大学4人, 北京新华商专9人, 天津南开大学23人, 上海南方大学4人, 上海中国公学3人, 江西豫章法专6人, 武昌中华大学34人, 长沙自修大学3人, 长沙达才法专3人, 长沙群治法专12人, 广州岭南大学27人。”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 这些毕业于高校的民国女大学生们, 其中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占绝大多数, 共计是283人。其余除专业未标明者之外, 尚有政法专业的41人, 美术专业的30人, 商业专业的21人, 医学专业的14人, 工业专业的8人, 农业专业的4人, 语言专业的7人, 基本上代表了民国时期女子的全部就业方向。

一、就业于教育行业

通过上述数字可以看出, 民国女大学生在师范学校就读者占的比重相当大, 所以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是当时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大趋势。鸦片战争前后, 欧洲各国家不断地派送传道士进驻中国各城市, 女子学堂的兴起也是在这个时期。自1906年天津兴办了北洋女子学堂之后, 以招收成年女子为对象和招收幼女童为对象的各种女子教育逐渐兴起。据光绪二十三年 (1907) 学部第一次教育图表编统计, 仅京师、直隶、江苏就有各类女子学堂205所。在这些女学堂里任职的女教师和女校长大多都来自于高等师范学校, 或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女学者。如上文提到的最早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的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王兰, 毕业后于北京职业女校担任校长。又如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是1924年春开始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杨荫榆早年就读于景海女学堂和上海务本女中, 1907年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 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18杨荫榆又赴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 于1924年2月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又据《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教科卷) 中谢鸣九撰写的一篇名为“上海私立学校的奇闻丑事”云:“那时雁荡路上有一所上海妇女补习学校更异想天开, 用登报招聘教师的方法, 罗致一批不必付酬的人为学校服务。每一个应征的人来, 校长周振韶必亲自提出一个条件:先试教一个星期或是两个星期, 合意后再行正式聘请, 在试教期间只供膳食, 没有薪金。真正被延用的只有极少数容貌俊秀而能陪伴校长跳舞的女教师。”虽然此文中并没有提到所招聘女教师是否为女大学生, 但从学校校长苛刻的选择标准来看, 此校对于女教师的聘用是有学历上的要求的, 所以极有可能有许多女大学生来此应聘或执教。这种女大学生就业于各类学校的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甚至在当时的改良年画创作中也有所体现, 如民国初年的一幅各叫《美术教育》的年画是提倡“美育”的改良年画, 画面上有两个儿童在教室里伏案写字, 另一儿童跪在椅子上手持画板, 正在学画梅花。值得注意的是, 画面的远处有两个身穿短袍长裙的青年女子, 正手拿着书本朝这里走来, 她们两个应当是这所小学校的女教员。从这幅图画可以看出, 当时青年女子在社会上从事教员的工作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就业于基督教会的各个机构

民国时期, 基督教会已在中国兴办了许多教育、医疗及福利机构, 如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慈善机构等, 在其中工作的除了外籍宗教人士之外, 还有许多中国知识人士。特别是在基督教所兴办的女学堂里, 有大批女大学生在这里执教。如上文提到的《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教科卷) 中的谢鸣九撰写的“上海私立学校的奇闻丑事”提到:“有好多女教师不肯结婚, 因为结婚以后就不受学校欢迎, 甚至有被踢出校门的危险, 所以宁愿终身不嫁。这种情况在几所著名的教会大学校里几乎形成风气。像圣玛利亚女中、晏摩氏女中、第三女中的前身今四女中等, 女教师中老小组特别多。其他私立女校如培成女中、启秀女中、第十一女中的前身允中女中等, 都向教会学校学习, 这种风气也颇流行。”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 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进入教会所办的学校里任教, 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独立的社会身份之后, 为保住这个工作, 她们宁可放弃婚姻和家庭。

又如在《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教科卷) 中, 幼教专家顾蕴鹤回忆了早年在上海静安寺路999号的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上海第一家托儿所里工作的情景:“姚贤慧所长见我喜欢孩子, 又读过幼师, 便把我留下当一名保育员, 这便是我幼教职业的开始。”这说明顾蕴鹤是一名毕业于幼师的女大学生, 所以才有资格进入上海的第一家基督教会的托儿所工作。据她的回忆, “金陵女子大学的师范生前来参观, 开座谈会, 还参加实习。我们一边自己办保育员训练班, 一方面为来参观实习的后备军提供条件。”这说明这所托儿所还兼作金陵女子大学的实习基地, 为未来可能从事幼教工作的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

三、就业于医疗机构

据著名作家萧乾的回忆说:“早在三十年代我在燕京大学读书时, 就注意到那里的女教授大都是独身的 (冰心是仅有或不多见的一个例外) 。原来妇女一结婚, 立刻就丧失教书的资格。那时协和医院的护士学校有一项极不近人情的规定, 学员不但在学习期间, 甚至毕业后若干年内也不许结婚, 否则立即取消护士资格。”从这一护士学校不近人情的规定里可以看出, 当时的各大医院都在招收女大学生入院工作, 条件却是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所以民国时期毕业于医学院的女大学生, 其就业方向当然是各种医疗机构, 如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早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1921年考入协和医学堂, 1929年, 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 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民国女大学生中也有人自创医院行医或自创女子医学学堂的, 如妇幼保健专家杨崇瑞, 1917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22年她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 1925年被选送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妇产科, 1929年归国后, 杨崇瑞筹建了北京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和附属产院, 1933年又创办了南京中央助产学校, 杨崇瑞亲任校长。

四、就业于各政府机构

中国近代女子参政运动再度出现高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 在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启迪之下, 民国时期的知识女性有了参政意识, 各省资产阶级上层妇女组织的“女界联合会”就是女子参政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于是第二次女子参政运动于就在1921年至1922年间发生, 并以湖南、广东为先锋, 进而影响到全国各地。于是湖南省“省立宪法”于1922年1月1日正式公布并明文规定:“无论男女, 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十一岁以上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稍后的选举中, 又规定:全省“得有女省议员一人, 女省视学一人, 女县议员十数人, 及少数女子得供职于省议会等各行政机关”。虽然本文作者对此法律条文能否落实以及落实到何种程度没有详考, 但起码从文件精神上来看, 此法律已为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进入政府各职能部门就业提供了可能性。

又据《冯玉祥在开封》中, 开封人氏原景松撰写的“我亲身参与妇女解放运动”中记载:“冯玉祥主席提倡男女平等、妇女参政。从这时起, 行政府所属政府机关才开始录用女职员。冯玉祥制定和实行县长考试制度时, 在考取县长资格的30多人中就有两位女性。这不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很少见, 在国民党统治时代也是凤毛麟角。”虽然文中并未提到这些女职员、女县长的学历, 但从严格的考试程序来看, 这些优秀的女性应当属于高学历者, 故可以作为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就业方向的一个侧证。

除上述几种外, 民国女大学生还有开办律师事务所、办报纸、经商者或从政等就业方向。如郑毓秀, 早年曾入天津崇实女塾读书, 1907年随姐姐东渡扶桑留学, 后又入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大学学习, 1924年郑毓秀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郑毓秀在上海创办了律师事务所, 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又如民国时期知名的女界名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人吕碧城, 曾于1918年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 攻读文学与美术, 同时也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

参考文献

[1]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

[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商务印书馆, 1998.

上一篇: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744字下一篇:《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