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2024-10-26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精选8篇)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1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摘要: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打门被打开后,中国一直受西方强国的侵略被其瓜分,其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叙述了抗战的史实,叙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过程,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战过程。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各族各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惨烈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发生的。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几个帝国主义大国都想瓜分中国,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立即开始了新的争夺霸权的斗争。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在战争造成的新的格局的基础上,经过激烈斗争,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实现了对全球利益的再分割。但是这个体系并不稳定,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战胜国语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应当指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苏联。苏联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或加强。它们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尖锐起来。日本早在明治中期,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扩张目标的大陆政策。在明治维新以后的70多年内,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有10次是对华侵略。经过甲午和日俄两次战争,后进的日本不仅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列,而且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为了独霸中国,日本利用列强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利用袁世凯称帝的机会,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日本的侵华活动更加猖獗。日本加紧了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侵略中国时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掠夺,日本的对华经济掠夺实际上已达到疯狂的程度,随着战局的发展,对民众生活更加紧了压迫,逐渐出现了各种困难问题。日军通过《剿共指针》等各种文件,强调“取得对华所需物资”,要求事项有:“

一、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要求中国提供大量的各种物资,将对民生发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努力贯彻中国参战的意义,并根据对华处理根本方针的精神,由中国方面负责设法保证供应所需的物资。

二、要求中国提供的物资,区分为:在中国取得的陆军军需;由陆军运回日本的物资(陆军供给日本的军需物资);在中国取得的国家短缺物资(供日本的一般物资,以及在中国取得供当地军用的陆军军需物资)。

三、日本要求提供的主要物资为:煤、矾土、萤石等地下资源及普通生铁、氧化铝、盐等工业品以及棉花、麻、油料资源等土产物资,要依靠各种机构进行开发和收购。

四、要求中国供应的物资,为了完成大东亚战争,必须绝对予以确保,而且应看到,随着战局的激化,所需数量必将逐渐增大。

五、粮食、棉花是华北土产物资中最重要的物资,其收购的成败,直接对完成战争及重要产业的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军队对此等物资的收购政策,必须经常给以强有力的妥善的支援。”

随着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的时期,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国的抗日事业处于劣势,国共合作的实现,逐渐的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配合,逐渐逆转了抗战形势,中国人民凭借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凭借勇于亮剑的精神,面对敌人不屈服,军民配合积极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史》一书使我了解了抗战的史情。中国的抗战靠的就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中国人民的不懈坚持,用于战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2

一、经济发展损失的含义

经济发展损失既包括经济损失, 如直接的经济损失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也包括如经济发展机会的丧失, 经济发展基础的毁灭, 经济发展动力的削弱, 经济发展能力的剥夺, 经济发展劳力的减少, 经济发展储蓄的贬兑, 经济发展物质的短缺。总之, 经济发展损失是指对经济体施加的破坏经济内生性活动的损坏和破坏。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使新中国成立后必须长期面对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损失是惊人的, 也是难于计量的。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战争罪恶比海深, 比山高, 罄竹难书。

二、人口损失中的经济发展损失

人口损失造成的后果对经济发展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实施惨无人道的烧、杀、淫、掠和三光政策, 空袭战、阵地战、细菌战、屠城战, 无所不用其极。1931-1945年造成了中国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损失, 改变了社会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 动荡破败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损失更是釜底抽薪, 雪上加霜 (注:因1945年数据缺乏, 故本文所取数据以1949年为标准) 。

1931年中国人口有5.8亿, 到1945年中国人口是5.4亿, 中国人口静态损失4000万。中国人口在1931年时, 人口出生率为39‰。死亡率为28‰, 净增率是11‰, 那么14年间, 如果没有日本法西斯强加的战争破坏, 此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量理应为:0.9594亿。

也就是说在战争机器和杀人恶魔横行的血雨腥风中, 中国减少正常发展环境下的出生人口为9594万, 这一数据不包括对台湾和香港所造成的正常人口增长损失, 如果加上香港和台湾的人口损失肯定超过1亿人口的正常增长损失。

侵华战争对当时的人口破坏为:人口直接损失4000万人, 人口正常增长损失1亿人。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是:

人口损失的经济损失=人口损失数×人均年收入×劳动力正常劳动的期间

假设以1949年中国人均年收入66元人民币, 为计算的人均年收入标准, 这相当于当年的18美元, 相当于现在的480美元。劳动力正常劳动期间以参照正常人劳动30年时间为标准测算。人口经济损失为2772亿元 (1949年人民币币值) 。1949年全国人口为5.4亿, 人均年收入为66元人民币, 则1949年全年的国民收入为35.64亿元。

假定用人口损失总额除以1949年全国的国民收入为77年。这就是说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人口损失一项, 在经济上至少使中国倒退了77年。

三、物质损失中的经济发展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二战经济损失为15万亿美元, 参战国军费消耗为1.1万亿美元, 其他的还有财政和物资损失。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中国除了动用本国财力外, 还大量举债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并用各种物质偿还。中国向苏联提供了约4.5亿美元的矿、农、牧产品;向美国提供了约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铝等矿产品, 向英国提供了1.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日本在1932-1944年在东北掠走大量的黄金白银, 粮食2.48亿吨, 煤炭2.23亿吨, 生铁逾1100万吨, 钢逾580万吨, 侵华战争导致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 按1949年币值标准计算, 中国直接经济损失折算成人民币币值, 则损失3666亿元人民币以上。假定用直接经济损失总额除以1949年全国的国民收入为102.9年。这就是说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 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至少使中国倒退了102.9年。

四、医治战争创伤所需的时间

从人口损失和物质损失的计算中可知, 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至少倒退近180年, 中华民族所积聚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成果丧失殆尽。如果在1949年的基础上, 每年以10%的速度实现经济增长, 还得多少年才可医治和恢复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呢?

构建数学模型进行推理计算如下:

将不完全统计的人口损失和物质损失进行求和, 然后假定以1949年国民收入为参照标准, 每年国民经济增长10%, 那么要完全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战争破坏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可计算出至少所需要的时间:

损失总和等于人口损失2772亿加上物质损失3666亿元, 为6438亿元。所需时间为59.2年。

也就是说, 要完全医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创伤, 并恢复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 要求每年以10%的高速度进行经济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增长, 逐步走出战争的阴影, 至少需要近60年时间。

2010年, 全世界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站在新世纪的今天, 有太多太多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铭记, 也有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至少要60年才能医治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创伤, 中国人民的肩膀格外的沉重, 脚步也格外的艰难。

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和舟共济,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以实际行动来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 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也做出了重大牺牲, 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发展损失。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篇3

这是年逾古稀的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的老人那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幼年丧母的他,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大起大落的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时那个手足无措的青年,张学良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真正的领导者。

《少帅》 这本书和以往任何一本讲述张学良的书都不一样,作者既没有刻板地罗列历史资料,也没有夸张地讲述历史事件,而是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用讲故事的方式,通俗而生动地描绘了张学良精彩的青年时代。

作者对张学良这个人物寄予了很深厚的感情,但又不是一味歌颂,而是完整地呈现了他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爷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过程。

作品亮点:《少帅》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年代剧,由江奇涛编剧,张黎执导,文章、李雪健、宋佳等主演。

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帮助戒毒。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己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该剧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历史传奇人物张学良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花絮图文书》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和陕西文投(影视)银海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纸质媒介与电视剧的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本书不仅让观众和读者能够全景式地了解王大花的传奇故事,更能让大家深入到电视剧背后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制作花絮。好看、好玩、有回味是本书的宗旨,书中不仅撷取了剧中最精彩的剧照、经典台词和拍摄故事,还有剧情与现代职场探究的启示录,更有主创人员的首度劲爆解密。本书是官方唯一授权图文书,强势推出,令人期待。让我们共同关注这部带有喜感的谍战大剧:看一个平凡“煮妇”到職业特工的千锤百炼,看一对中国抗战版“史密斯夫妇”的革命之路。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4

-----阅兵观后感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用热泪与热血的奔流,结束苦难而悲壮的历史;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天已亮,我立即毫无睡意。洗漱完毕,打开微博微信,发现鲜艳的五星红旗早已刷满了屏幕,整个互联网、整个舆论场都在激动、都在亢奋、都在沸腾。上午九点不到,全家人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等待,9时左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偕夫人彭丽媛,在天安门以北的端门南广场,迎候应邀出席纪念大会的各国嘉宾,迎宾之后,各国嘉宾将合影留念。合影之后,习主席夫妇将与各国嘉宾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准备观礼。10时整,纪念大会正式开始,位于礼炮阵地上的56门迎宾礼炮将以70响轰隆的礼炮声,拉开纪念仪式的序幕伴随着礼炮的轰鸣,国旗护卫队将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沿中轴线向北行至国旗杆,举行升旗仪式。随后,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完毕后,整场仪式就将进入到阅兵时间。习近平会乘坐检阅车检阅部队。检阅完毕后,分列式正式开始。整个分列式预计将持续50多分钟。当最后一个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数万只气球与和平鸽将腾空而起。整场纪念大会至此落下帷幕。

观看完壮观威严的阅兵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这次大阅兵向国内群众展示国家近些年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以及这10年来的建设成果,向国外展示我国的军事力量,以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体现我国对抗战历史的重视与尊重,表明我们对敌对势力的态度和对反侵略作战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告诫了我们这年轻的一代,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就没有现在强大的新中国。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5

抗日战争中的小英雄们还有雨来、刘胡兰、小兵张嘎……还有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

黄继光日中为祖国光荣牺牲的,黄继光也是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祖国光荣牺牲的英雄。

黄继光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军人,终于,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就在他们在支缓朝鲜战争时他拉开了他一生最感人的一幕:黄继光所在的团已经占领了许多高地,就在他们要占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高地时,天已经快亮了。可是,这里太难攻了,战士们屡次攻击,都被打了下来。这时,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自己带几个战士去打仗。很快,他得到了同意。黄继光带了两个战士,弓着腰,向高地走去。敌人发现他们了,顿时,子弹像暴风雨一样向他们袭来,他们快速的卧倒,可是一位战士已经被打死了。黄继光和另一位战士只好含着泪向前爬去,子弹越来越密,在他们头上扫来扫去,他们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另一位战士服了重伤,再也前进不了了,这个重任全压在了黄继光的身上。此时此刻,黄继光也多处负伤,但他毫不畏惧,坚强的向前爬。他已经不行了,晕倒了,可他又醒了,顽强的向前爬呀爬,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十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忽然,他站了起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了起来!他扑向枪眼,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眼。战士们愤怒了,他们像海涛一样涌了上去,占领了高地,黄继光最终倒在了血泊中。

自从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外国历史文学家都声明,抗日战争只不过是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本能的抵抗日本,经过《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终于将日本徒匪赶出了中国!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6

——胜利日阅兵仪式观后感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驻科威特代表处 王野萱

引言:

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有一种梦想,在时与空的变换中升腾……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华民族求独立、为世界人民求和平的抗战老兵和革命烈士。让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一路追寻,一路叩问……在历史中铭记战争创伤的痛苦,在历史中缅怀前辈先烈的功绩,在历史中接受抗战精神的洗礼,在历史中急呼正义万岁的口号,在历史中响应和平永恒的号召……

背景 :

日本是一个岛国,但“不甘处岛国之境”,一直有一个梦想,并升华为侵略扩张理论,就是“海外雄飞论”,其所谓“大陆政策”,就是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随后,《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亡的时候。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日军几乎未受抵抗便占领沈阳。三天之后,辽吉两省多数重要城镇陷落,东北三省沦陷。然而群情激奋的全国人民等来的却是《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申明:“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九一八事变使日本看到了国民政府的软弱,助长了其吞并中国的野心。

1932年日军制造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毙伤日军千余人,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又一心剿共,因此寄希望于乞求西方列强和国联出面调停,最终《淞沪停战协议》签订,中国失去了上海的驻兵权。

1935年,日本策划制造华北事变,又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华北主权尽失。在东北沦陷、华北危亡的情形下,国民政府却再次颁布求和媚外的176号令《申儆国民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令》申明:对于友邦(日本)不得有排斥及挑拨恶感之言行,如有违背,定予严惩。这就是所谓的“侈言抗日者杀无赦”。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反日抗日的最前面。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件的决议》,提出组织东北游击抗日(后形成东北抗日联军,即抗联),并先后派出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到抗日义勇军中工作,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在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还通过工会、学生会和其他群众组织募集前线急需的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工事物资、医药用品等。此外,中共领导的上海民众反日联合会(简称“民反”)积极支持淞沪抗战,直接投入作战的义勇军就有58支。

1934年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救国运动,扩大红军的影响,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但由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未能与日寇一战,6000余人大部分牺牲或被俘。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方志敏被捕,他在狱中写下了包括《可爱的中国》在内的13万字的文稿,文中写到: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共产党人为抗日大局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的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摒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华北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这就是被誉为新启蒙运动的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936年12月12日爆发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押,亲日派蠢蠢欲动,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派周恩来等来西安调停,对屠杀了几十万共产党人的蒋介石,采取逼蒋抗日的策略,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8月份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中旬,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10月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积极的统战工作促进了广大民众的抗日觉醒,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忍辱负重,团结广大的爱国人士,策略性地逼蒋抗日,最终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使人们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与此同时,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幻想依靠外援迅速取胜,存在着轻敌思想,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缺乏精神准备。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基本规律,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客观分析了战争局势,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抵制国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仅一个月时间,八路军歼灭日军近五千人,国民党第二战区前线总指挥卫立煌诚恳地表示:“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尤其是抗日的方法和经验都非常丰富。”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不包括东北抗日联军)抗击牵制着半数的侵华日军和绝大多数的伪军,战斗中损失约58万人,其中牺牲约16万人,歼灭日军达50余万人,歼灭伪军达百万人之多,建立了19块、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1938年末,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公开投降,发表“艳电”,1940年3月成立伪南京政府。蒋介石集团也开始动摇,企图通过德国大使陶德曼与日本和谈。在《今井武夫回忆录》中记述了1940年蒋介石曾派代表与日本在香港举行和谈,并达成卖国反共的《和平意见》,但在中国人民反对妥协投降的强大声势下,会谈最终破产。中国共产党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摒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启迪了全民族的觉醒。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山河的沦陷、民族的痛楚,很多青年赶到南京,希望能报效祖国,但他们的抗战热情却遭遇了推诿、扯皮和刁难,一位青年回忆:“在南京,什么也没有,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总是叫我们在办事处里等一等,于是,明天再来,很多人就是这样走掉了。”这一切都使大批爱国青年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了信心。正是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自身的腐朽,把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推向了中国共产党。

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对腐朽落后深恶痛绝,共产党则因为这些青年学生的融入而注入了新鲜血液,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在工厂学校,在田间地头,在广场街巷,都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的身影,同时,也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传播给广大民众,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这场战争更像一次彻底的启蒙运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变革。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能未完成的启蒙工作,在抗日战争的大潮中得以实现。

梁漱溟在《我生有崖愿无尽》中记述:“民国三十年来正经事一件没有做,今后非普遍从乡村求进步不可。这一感想之引起,是我们沿途多走偏僻小路,真所谓穷乡僻壤,将民生之穷苦,风俗之固陋,看得更真切。这样的人民,这样的社会,纵无暴政侵略,亦无法自存于现代。故如何急求社会进步,为中国第一大事。然此第一大事者,到民国已是三十年的今天,竟然没有做。一年复一年,其穷如故,甚陋如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丁玲撰写的《七月的延安》,“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一些丧失了工作和学习机会,或者要摆脱家庭束缚和包办婚姻的人,似乎也在这里看到了光明。所有这一切都让青年们感到延安才是中国的希望。”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考察延安时感慨道:耳闻目睹各事实,见其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他由此断言:“中国有救星,胜利有保证,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结束语: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屡屡失败,究其原因是统治集团腐朽无能,民族内部一盘散沙。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组织者、鼓舞者。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和坚定的意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了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时移世易,山川巨变。在历史和现实的激烈碰撞里,一个声音更加响亮:伟大的胜利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一种信念更加坚定: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向着伟大的中国梦!

附打油诗一首:

九一八日倭寇猖,七七事变野心胀。亡我中华图匕见,烧杀淫掠号三光。

细菌战,化学战,泯灭人性罪滔天。屠我同胞三千万,血雨腥风浮眼前。

抗战救亡齐呐喊,团结杀敌拼争先。中华儿女多奇志,捐躯为国尚荣光。

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术花样繁。拖住日军四百万,与敌奋战十四年。毙伤日寇二百万,盟国四强功勋现。

日本战败喜欲狂,关山万里舞刀枪。血洗百年屈辱耻,收复山河慨而慷。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篇7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古代图书文献保存同样也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商朝, 那时已有专门保存甲骨文的藏室。这种类似图书馆的机构被称之为藏书楼。然而这种藏书楼仅仅是图书馆的雏形, 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以其公开阅览、公共使用为标志, 孕育着近代图书馆的因素, 在从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后十年间, 公共图书馆在中国遍地开花,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开始发端。

到了民国以后, 全国的图书馆数量更加庞大, 并逐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抗战前夕全国拥有图书馆的数量为5196所, 是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高峰。然而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大好局面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被野蛮地打破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遭受到严重的挫折, 进入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艰难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祖国大地狼烟四起, 百姓流离失所,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破坏主要有两方面:

(一) 对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图书机构进行轰炸和焚烧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日本侵略者对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进行狂轰滥炸, 大量的图书和馆舍在日军炮火中毁灭殆尽。如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1937年7月29日被炸毁, 22.4万余册馆藏图书损失了几乎全部化为灰烬。 淞沪会战开始, 日军空袭了上海、杭州、南京等60多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军事设施及文化教育机构。仅上海一地遭轰炸的教育文化机关和学校就达92所, 75%的图书文献资料被损毁。抗战爆发的第一年, 全国图书馆损失达1242所。

为了减少损失, 很多图书馆将图书转运至祖国的大后方。然而即便是这样, 也难逃敌机轰炸的厄运。如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在四川万县途中的火车上遭日军轰炸, 损失1万余册古籍善本;清华大学寄存在重庆北一山洞内的珍贵善本图书遭日机轰炸烧毁;已内迁的高校如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昌文华专修学校等图书馆也都遭到日机轰炸。

(二) 抢夺沦陷区的图书资料

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还疯狂掠夺图书。如南京沦陷后, 日军大肆搜刮中央大学图书馆、金陵大学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馆藏, 将近88万册图书被劫运往日本。香港沦陷后, 香港大学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有存图书被劫日军走, 包括各大高校寄存在这里的珍贵图书。

三、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危机应对策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异常艰难。被日军劫掠的图书数量触目惊心, 被焚烧和炸毁的图书、馆舍更是不计其数。中国图书馆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面对中华书厄, 全国各大图书馆不屈不挠, 积极应对危机。

(一) 图书提前转移

抗日战争爆发前, 各省市、大学图书馆就已经开始积极准备, 将馆藏图书分批打包转移。为了保护这些图书, 广大师生不辞劳苦, 在日寇的轰炸中不停地奔波转运。抗战初期, 京津地区各大高校图书馆将书籍分批运到上海等地。上海沦陷, 又将图书转运至武汉、汉口、九江等地, 后又因日寇进犯转运到广东、香港, 又因战火转移至云南, 又转移到四川、重庆, 后又从重庆转移至川地的小山村、小县城里。

(二) 图书馆西迁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相继沦陷敌手, 国民政府又迁都重庆, 西南大后方成为大量的图书馆机构和图书馆界名人搬迁的目的地。而陪都重庆地区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心, 领导和推动着全国图书馆事业的艰难发展。

全国各大图书馆西迁后的主要工作有:

1.开展图书馆日常工作。如书报借阅服务、文献编目、图书征集交换、编印全国图书总目等工作。为了弥补馆藏不足, 各大图书馆积极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书籍, 有很多人甚至冒险到沦陷区抢救各类图书。如著名图书馆学家蒋复璁曾多次亲赴沦陷区上海、香港等地收购散失在坊间的善本古籍和各类珍贵图书, 既弥补了战时馆藏, 又避免更多的珍贵文献落入敌手。

2.培养战时图书馆专业人才。如武昌文华图专1938年迁入重庆, 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特色, 并开创了档案管理学科, 开中国档案管理学之先河;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培养专业人才, 1942年7月在重庆举办了为期10周的图书馆学补习学校, 另设有各类专题讲座, 以便学术交流。

3.开展国际合作。为了揭露日军暴行, 也为了解决国内各图书馆图书紧缺的问题。国立中央图书馆设立国际交换处, 积极与各国教育机构交流合作, 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书刊交换关系。

4.追讨被夺珍贵书籍。抗战胜利后, 中方突破种种阻挠, 追讨被日本掠夺的珍贵文物。为寻找日军攻占香港后国立中央图书馆丢失的100多箱善本图书, 蒋复璁踏遍了新加坡、澳洲等东南亚周边地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人在日本国会图书馆看到了这批图书。经过不懈的努力, 这100多箱计3万5千册善本书最终被追回。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 可以知得失。先烈们那种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 也是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奋进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源蒸.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5.

[2]罗衍松.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2期

[3]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9.

[4]张波.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概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6.

西方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抗日战争 篇8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缺少对外宣传渠道、国际传播能力偏弱的背景下,西方媒体承担起了中国对外宣传媒介的作用。他们全面深入地向世界各国报道中国抗战,揭露日军暴行,传递中国声音,介绍中国战况,赞扬中国军民英勇,为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认同与支持,推动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增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信心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爆发后,不仅中日军事力量对比悬殊,中国的对外宣传力量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中国亟须扩大国际影响,获得国际的支持与援助。这期间,以CNN、BBC、《纽约时报》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抗战做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活跃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国际声音在树立中国形象、引导国际舆论、争取国际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推动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一,从上海到重庆:西方媒体是抗战时期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成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的主要窗口

20世纪30年代,西方媒体派遣大批记者来到战云笼罩下的中国,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建立新闻中心,向世界报道中国抗战。据当时国民党中央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统计的数据显示,从1937年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两地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这些记者来自诸多著名新闻机构,如美联社、合众社、国际新闻社、《纽约时报》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场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截至1942年年初,重庆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成为西方媒体报道东方反法西斯战场的新闻中心。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这些西方媒体以新闻专业精神对中国战场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他们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声音,介绍中国战场情况,尤其是关注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项政策的实施,关注中国抗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共同利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影响了当时的国际舆论,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二、从中立到声援:西方媒体主动揭露侵华日军的阴谋和暴行,为中国抗战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西方媒体对中国抗战的报道经历了从保持“中立”到极力声援的过程。在抗战初期,日本在国际上大肆制造反华舆论,为自己的暴行狡辩。当时的英美两国媒体出于各自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报道不是模棱两可的观点就是轻描淡写的批评,甚至为其辩护,导致国际舆论一度受到蒙骗。与此同时,在西方媒体上也有一些较为客观的评论,他们揭露日军的阴谋和暴行,驳斥日本的谎言。这些报道在帮助各国民众了解事实真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战争逐渐威胁到西方国家在远东的切身利益,西方媒体报道的态度开始由“中立”转向同情和声援。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读者文摘》都对日军暴行作了连续报道,对日军暴行的揭露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声讨日军暴行、支持中国抗战的浪潮。

三、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西方媒体的报道提振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士气,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场的认知

一方面,西方媒体积极报道正面战场,赞扬中国军人殊死斗争的英勇精神。抗战时期,西方媒体采写了大量中国战场的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正面战场。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不少西方媒体记者冒着炮火在战场上采访,发回了大量的报道,其中以合众社最为突出,这些电讯大都赞扬中国军人在正面战场上的勇毅精神,树立了中国军人殊死斗争的英勇形象,增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信心。

另一方面,西方媒体还深入敌后战场采访,推动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为国际社会所认可。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一书中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事业给予了充分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向世界展示中共的良好形象,西方媒体还充分肯定中共抗日力量的战绩。西方媒体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敌后根据地的客观报道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信心,促使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对中国抗日力量和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上一篇:Java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下一篇:整理后诗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