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教学

2024-10-11

抗日战争教学(共12篇)

抗日战争教学 篇1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众志成城, 一致抗日, 广大音乐工作者也纷纷投入到抗日洪流中, 以歌曲创作的方式来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 抗日歌曲以排山倒海之势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抗战歌曲以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创作手法、不同歌曲体裁唤起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抗战歌曲以其独特的方式唤醒了中国人民, 并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力量, 成为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大量的抗战歌曲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歌曲创作经验及歌曲教学财富,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视。

抗战歌曲创作背景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受到诸多列强的欺侮和侵害” (1) 。1937年7月7日, 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从此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1938年10月, 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人民不畏牺牲英勇抗战, 于1945年8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战歌曲创作就是在如此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早在1917年, 冯玉祥将军出任湖南湘西镇节史期间, 就创作了有关“21条秘密条款”的《国耻歌》, 另外还有一首流传在民间的山东威海民歌《甲午战争》。这些歌曲的背后, 无不包含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 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此时的中国, 无论是新文艺工作者, 还是广大民间艺人, 都拿起文艺武器抒发内心的愤恨, 进行抗日宣传。

卢沟桥事变后, 各阶层中国民众组成声势浩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戏剧工作者纷纷编演活报剧、话剧、京剧等爱国剧目。学院中以及致力于左翼“音乐运动“的音乐工作者, 也都先后在抗日旗帜下精诚团结, 以实际行动进行抗日宣传。音乐家们或是奔赴敌后根据地, 或是参加各种文艺宣传队转战前线, 或是深入到国民政府的统治机构中去, 开展全面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 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成立, 同年, 武汉也成立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自此, 以武汉为中心, 出现了救亡歌咏运动的高潮。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 就堪称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八年抗战, 通常上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 但要是从抗战歌曲算起则应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 甚至要更早些。所以史学界也有十四年抗战一说 (2) 。

抗战歌曲创作类别

笔者从时间段上来划分抗战时期歌曲创作的类别, 具体如下。1931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从专业作曲家黄自的合唱歌曲《抗敌歌》开始, 一批优秀的歌曲相继出现。这其中有揭露日军罪行的歌曲“长歌当哭”。演唱时, 往往是哭着唱, 哭着教, 哭着学。还有《松花江上》、《流浪之歌》、《长城谣》、《嘉陵江上》、《铁蹄下的歌女》等, 这些歌曲都是迄今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

以《松花江上》为例。“九一八”事变后, 日军占领了东北, 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 西安街头就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 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 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 创作激情油然而生, 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 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并很快流传。1936年12月9日, 西安学生游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 并向住在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请愿。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武力镇压。当学生队伍中响起了《松花江上》的歌声时, 张学良闻歌热泪盈眶, 三天后, “西安事变”爆发, 国共开始合作, 全民抗战开始。某种程度上来说, 抗战歌曲就是抗战胜利的催化剂, 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松花江上》、《嘉陵江上》两首歌曲都运用了控诉的音调, 在旋律的主题陈述上, 以调式的主和弦分解展开。在旋律手法上, 两者都是虚势逆转地为全曲定下基调。《松花江上》的主题旋律由低音到高音, 然后缓慢下落, 形成一种悲伤的感觉。

《松花江上》的主题旋律:

同《松花江上》相比, 《嘉陵江上》的主题旋律同样运用了控诉的音调, 在歌曲旋律的主题陈述上, 也以调式的主和弦分解展开, 由主和弦到属和弦推进乐思。不同的是, 《嘉陵江上》由一个六度大跳, 进行到高音区强拍后再慢慢下落, 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嘉陵江上》的主题旋律:

1937年7月7日, 日军进攻卢沟桥地区, 中国军队顽强拼搏奋起抗战, 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同年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歌曲创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黄自先生作词作曲, 韦翰章先生补词的《抗敌歌》是我国第一首正式的抗战歌曲, 由此也拉开了正面反映全民抗战歌曲的序幕。随着战势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反映各大保卫战的歌曲:《保卫卢沟桥》、《保卫大上海》、《保卫大浙江》、《保卫大武汉》、《保卫大广东》、《保卫大西南》、《保卫我们的平津》等。其中《保卫卢沟桥》一歌的头一句歌词流传甚广, 即“敌人从哪里来, 把他打回哪里去”。 (3) 用坚定的信念激励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受难民众。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 “大批的革命音乐工作者走上了抗日的前线, 他们分布陕甘宁边区及华中、华北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同当地的文艺工作者汇合起来, 共同开辟了根据地和后来解放区的音乐运动” (4) 。在歌曲创作上, 作曲家们开始运用各地音乐素材创作出反映老百姓与日本抗战的填词歌曲, 这些歌曲的曲调多来自地方民歌或戏曲音乐, 表现了老百姓抗战的决心和艰辛。

1944年解放区进入了战略大反攻阶段, 前线的捷报传遍大江南北, 胜利的凯歌由此而生。这一时期主要为歌颂胜利的歌曲, 有《捷报》、《天快明了》、《抗战八年胜利到》、《庆祝胜利》、《欢迎胜利的凯歌》等。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1945年9月3日晚上, 重庆校场口广场举行了露天音乐会, 上千万民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这是亿万民众感情的热烈共鸣, 是中国国民真正的自由之声。

抗战歌曲教学

首先, 寓爱国教育于教学中。抗日战争持续十多年, 战火弥漫了大半个中国。这一时期歌咏运动蓬勃发展, 无论是政治性、生活性的, 还是区域性、艺术性的歌曲都服从于战时需要, 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皈依与认同的精神指向和审美趣味。这一时期的歌曲形成了重振民族精神的主题走向, 对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的崛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通过抗战歌曲进行爱国教育是必须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

教师可通过介绍歌曲的写作背景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救国军歌》为例, 词作者陈凝秋在日本侵华初期, 就在东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当时, 中国共产党已发表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国家山河破碎, 人民背井离乡, 这让陈凝秋刻骨铭心。一天晚上他回到住所, 从写下“枪口一致对外”开始, 很快把一首歌的歌词写了下来, 取名为《救国军歌》。第二天, 陈凝秋找到冼星海。冼星海接过歌词看后连声叫好, 马上放下饭碗, 并顺手将桌上一个香烟纸盒拆开, 哼着曲子边用筷子打着节奏边在香烟盒上写下了乐谱。这首抗战歌曲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 并很快成为风靡全国的抗战歌曲。类似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例如《生产运动大合唱》、《游击队歌》等都是在短时间内以饱满的激情完成的。对歌曲背景的分析, 使爱国主义教育很自然地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其次, 通过歌曲进行声乐及音乐相关专业学科教学。抗战时期的歌曲, 在体裁上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歌曲, 都是适合在声乐教学中使用的。如:《梅娘曲》、《黄河怨》、《渔光曲》、《松花江上》、《嘉陵江上》等。这些声乐曲目的选用, 对于丰富学生的歌唱曲目, 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以及掌握不同的演唱风格都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抗战歌曲向学生渗透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及演绎歌曲。在抗战歌曲中, 有相当一部分歌曲的旋律创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即都运用了中西结合的作曲方法。如《松花江上》采用的是民族音调, 并用大调式。而《思乡曲》全曲采用五声调式写成,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西洋作曲中的远关系转调技法;《故乡》也是前段民族风格, 后段西洋风格;《嘉陵江上》虽然采用宣叙调, 但音调是根据汉语吟诵音调谱写而成的。这足以说明曲作者们早在30年代就已经有意识地利用西方作曲技巧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

对于曲式方面的分析, 教师可选用《游击队歌》等小型歌曲。《游击队歌》结构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二、三、四句分别为起句, 承句, 转句、合句。第三句在节奏、旋律及句式结构上与其他各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首歌曲词曲融为一体, 音乐充满激情, 轻巧活泼的节奏既表现出游击队员机智灵活的特点, 又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善战。又如《义勇军进行曲》, 它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优秀群众歌曲之一。它既不采用我国民歌中常见的分节歌形式, 也不采用外国的主副歌形式而是从内容出发, 根据歌词的自由体结构, 突破了方整性创作方法, 以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贯穿发展, 使得乐曲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唱起来铿锵有力。对歌曲旋律、曲式的了解, 也有助于更好地演绎歌曲。

抗战歌曲不仅作为一种激励民众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而存在, 而且在体现艺术与时代关系、艺术的民族风格以及对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方面也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因此, 不仅中华民族要记住它, 广大音乐工作者更应记住并发扬它!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 大批的红色经典歌曲记载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抗战的不同阶段, 有着不同内容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短小精悍, 号召性强, 以重振民族精神为主题走向。抗战歌曲不仅为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宣传作用, 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歌曲创作经验及歌曲教学财富。

关键词:抗战歌曲,创作类别,创作背景,抗战歌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慧.三十年代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 2003 (8) .

[2]陈丽凤.上海抗日救亡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龚耀年.歌曲创作漫谈[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

抗日战争教学 篇2

导入设计:

《欺凌》视频

在刚才的视频中受到伤害的是一个女八路军。讲到这里,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今天我们所学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课题:抗日战争

(展示: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中学,韩京里)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整合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包括:①背景、原因分析;②过程,包括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③胜利,包括原因分析和意义。

一、日本全面侵华的原因分析

要分析抗日战争也就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原因,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九一八”事变。所以,接下来,你们每个小组代表一种政治力量,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南京国民政府和国际联盟。根据你们手中属于本政治团体的资料,判断本团体对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请小组长主持本小组的讨论工作。

中国共产党: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最好促成国共合作。

国民政府:目前应该以“剿共”为重,不能武力解决日本问题,要上诉到国联。国际联盟:不能过度刺激日本,引导日本把侵略目标转向苏联。

其实,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为止,日本先后经历了哪些侵略?(展示)在这期间,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那么,根据我们第一页的《日本资料》,结合我们刚才开会的结论。讨论并总结: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都有哪些?

–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 – 历史原因:蓄谋已久

– 政治原因:法西斯专政建立 – 有利条件:

(1)国民政府……

(2)国联(绥靖)

二、抗日战争的过程

日本从什么时候开始全面侵华?它早已蓄谋已久对华侵略,战争一开始,便执行“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在教材第75页的上半部分能找到代表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想法吗?

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了吗?在这三个月内,中国军民在一次重大战役中彻底粉碎了日本的痴心妄想。你知道是哪次战役吗?

淞沪会战

其实,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经历了太多的类似于在淞沪会战中所经历的那样的艰苦磨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一)战争的基本经过

我们将抗日战争划分成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在 1 我们的资料中,给出了前两个阶段的重要战役。请将抗战期间的重要战役按照时间顺序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为了便于区分,请用蓝色笔标出抗日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用黑色笔标出第二阶段的战役,如果中国军民是该战役的胜利者,需要在该战役的名字下用红色直线标注,展示地图。并要求学生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改正课件。

(二)侵华日本的罪行

尽管我们在抗日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但是,日本却曾经占领了中国广袤的国土,对华实行殖民统治,让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来看一些资料。(资料展示)我们不忍多看国人的苦难,可是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理性对待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根据课本第75页,总结日本在华所犯的滔天罪行中的代表性的3件:

① 南京大屠杀

② 潘家峪惨案

③ 731的罪恶 其实,日本全面侵华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同时也伤害了日本热爱和平的普通人民群众。(展示漫画)面对中日两国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我们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和平

我们爱好和平,所以我们必须赶走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三)中国军民的抗战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勇的民族英雄,像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的营长姚子青、团长谢晋元,像在日本统治区为八路军创造战机的小英雄王二小„„当然,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不仅需要我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前仆后继的血肉之躯,还需要我们有高超的战争智慧。

面对力量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我们应该如何制定抗战战略?即:我们怎么做就能够保证中华民族不被灭亡?然后,如何才能打败日本法西斯?

– 持久作战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持久战”呢?

2.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呢?怎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

国共合作

在抗战以前,国共之间存在着矛盾甚至进行着内战,为什么日本一侵略中国,国共之间就停止内战、开始合作了呢?

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展示)

其实,民族矛盾的严重程度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上升,到华北事变发生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所谓“兄弟隙于墙,外御敌辱”,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共同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当然,国共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一个过程。展示:

1)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互相配合,并肩作战。同时,由于战略的需要和国共双方的差异,国民党主要在正面战场抗战,而共产党则开辟了敌后战场。当然,这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就协同国民党军队并肩作战。就总体而言,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更加突出;而在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军民,成为 2 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并取得重要战果的战役是?

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国共也不能单单依靠正规军去抗战,而应该依靠

② 人民群众的力量

这叫人民战争路线,也就是全面抗战路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也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战争智慧。先后进行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游击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③

当然,我们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要突出“民族”二字。伟大的中华民族抱成团,共同奋战。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也竭尽所能,创建和参加了优秀的抗日武装。如回民支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我们为什么要参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呢?

我们获得了盟国的帮助,同时作为一个大国,也义无反顾地帮助其他国家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第76页举出了显示中国军队国际主义精神的史实,你们能够找到吗?

到我们现在的讲述为止,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共在几个战场上协同作战? 4.三个战场

① 正面战场

② 敌后战场

③ 国外战场

中国人民奋战在这三个战场,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 1945年9月2日,侵华日军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分析

作为中国人,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有三个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你觉得会是哪三个词呢?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持久战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当然,我们还应该从总体上把握抗日战争的性质,(展示“4.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中国人民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世界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坚持正确的持久战战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胜利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胜利必然带来重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阅读资料中《抗战胜利的影响》部分,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看第一个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战争,看看前边那么一长串的侵华战争的最后结果,我们国人会在反抗外来侵略上有什么情绪的变化呢?

悲观失望

我们以后会对列强侵华持什么态度呢?

消极甚至就不抵抗

如果中国像法国一样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投降了,世界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畅所欲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面将相当严重,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发展。

请总结:抗日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2.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那么,让我们根据资料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 中国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小结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讲到的内容,主要分为“背景原因”、“过程”以及“胜利的原因分析和意义”。

五、课程拓展

抗日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可它还如60年前一样保持着同国人的距离。说到距离,著名记者水均益:“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请问:水均益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日本„„

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来看,日本似乎“忘记”了他们曾经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通过下边的材料,请你思考:我们没有办法让日本的教科书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教学之外,我们自己正在逐渐地遗忘这段历史。

我们应该用行动去记住这段历史。也应该重温抗战胜利以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在一次酒会上,一位记者出了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你认为这几个谜底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屈原”: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蒋干”: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的抗战努力; “毛遂”: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努力 “共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在这所有的词汇中,你认为哪个词汇是最主要的?

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研究之我见 篇3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之前,由于教科书编排的原因,对高中历史教学要求过于繁琐,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又多又杂,从大板块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到事件、人物、典章制度,都要求学生记下来。这样一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就没办法做详细的讲解,只能花大部分时间来画重点。学生对历史还没能全面了解,就一头扎进死记硬背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既苦了教师也让学生对历史难以产生兴趣。

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学不再有这些繁琐的要求。新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习学会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做改动,让学生先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一来,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灵活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不仅是一块黑板加教师的口头传授,许多新兴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已被引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屏幕、音响设备将相关资料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的学习氛围,加上教师备课工作做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抗日战争史这部分内容时,就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高中生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毕竟抗日战争离我们不是太远,资料收集工作相对会容易一些。关于这段历史不但有文字记载,也有许多关于那个年代的影像资料,都可以拿来在课堂上展示。而且

许多相关的影视剧,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对于眼下一些胡编乱造的、饱受诟病的抗日神剧,还可以让学生评论纠错。在这样轻松的教学氛围里,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日军侵华历史的来龙去脉,再将日本政府某些人当前的态度与历史相结合,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课前准备

在教学抗日战争史之前,先让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日军侵华前的中国现状、皇姑屯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中国远征军的资料,还有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的相关资料。

资料的收集范围不仅仅限于中国抗日战争,还有邻国的相关资料,比如韩国、缅甸等。这还不够,还要扩大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这场战争是法西斯带给全世界人民的灾难。

中国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但也不能忽视邻国对我国的帮助,没有苏联红军和美国原子弹,抗战不会提前结束。在收集资料时,也要收集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的有关资料。

三、课堂教学

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先做好铺垫。介绍完国际形势之后,不能忘了介绍国内形势,因为抗战前的中国社会并不稳定,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这样的格局为后来的日军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教学日军侵华历史的时候,要重点突出日军在中国的残暴,他们妄图灭亡中国,在掠夺中国资源的同时,企图在文化上奴化中国人民。他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不许中国人学汉语,而要求学日语。吞并东北之后,他们还在不断制造事端,妄图吞并全中国。除此之外,他们对中国平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是数不胜数,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像南京大屠杀,在日军占领区实行的“三光”政策,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影响到几代人。教学时不能忽视这方面,因为我们只有牢记战争的残酷,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要联系当前日本政府的一些不当言论,他们篡改教科书,向下一代隐瞒这一段历史。日本国家领导人还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一次又一次去参拜靖国神社,参拜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我们历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即使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也不能忘记过去,要时刻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在今天的和平环境里,每个中国人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在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上,由于政治的原因,一提到抗日就总是着重强调八路军的抗日成果,对于国民党的抗战部分一般都轻描淡写。加上部分影视剧的影响,好像中国抗战都是八路军的功劳,国民党军队都是打败仗,怕死的人。这样的做法严重歪曲了历史,国民党军队虽然打了不少败仗,但那毕竟是中国的国军,里面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有台儿庄战役这样的胜仗。有些国民党将领,虽然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属于反面人物,但在抗日战争中也是英雄,如张灵甫、卫立煌、杜聿明等人。虽然他们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参与围剿过红军,在解放战争中又与共产党为敌,但不能因为这些就抹去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赫赫战功,教学时要客观公正地评判他们的抗日贡献。

曾几何时,“文革”后出生的人往往不知道中国远征军的事迹,因为这是国民党领导的。许多远征军的老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没被当做抗日英雄看待,直到最近几年他们的情况才有所改善。这都是历史的原因。今天我们教历史,再不能让学生忘记这一段历史,我们在谴责日本篡改教科书的同时,更要客观地学习自己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过去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教科书总是强调中国人民的抗日作用,对于外来支援却不怎么强调。事实上,如果没有美国的原子弹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没有苏联红军在东北的支援,战争的结束不会提前。在教学中,这些都不能忽视。正是因为日军的侵略是非正义的,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如果日本不发动珍珠港事件,美国也许不会参战。如果德国不入侵苏联,也许不会导致苏联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抗日战争史时,应当将学生收集来的资料拿来讨论,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电影片段,让学生更为直接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缅怀为祖国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还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善良的人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

总之,在教学现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时,要利用目前有利的教学条件,全面客观地剖析这段历史。学习这段历史不仅仅是把它当做历史来学,还要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势,针对日本当局的反动言论、钓鱼岛事件,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同时也进行时事教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 宋月建.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教学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2] 韩冬雷. 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 赵常琼. 史学新范式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

[4] 李进. 中学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 朱婷.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6] 陈二力. 史学研究理论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抗日战争教学 篇4

一、精心设计, 彰显民族精神

201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未成年人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笔者发现, 以《抗日战争》一课为切入点, 以中华民族处于逆境时所呈现出的奋发有为与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优化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成效尤为显著。

在即将上课的 时候, 教师可以 播放歌曲 《松花江上》, 让一股思乡之情、国难之痛萦绕着整个教室空间。随后, 在对本课重点内容“全民族的抗战”的设计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让学生感知历史、感悟民族精神。首先, 通过对地图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应对日本全面侵华的过程中,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所做出的共同努力, 以客观历史真相的回归让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其次, 通过组织学生欣赏《地雷战》等影视片段让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是民族精神在逆境奋发的最佳体现。再次, 通过《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这场战争中, 中国人民同强大的敌人进行着生死搏斗, 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二、适度升华, 倡导人文理念

《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 如果教师处理稍显不慎即容易让这帮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孩子形成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正因如此,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更应努力避免并适度升华。在对本课第一部分“野蛮的侵略”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可选用一些史料来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例如, 以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地震作为切入点, 导入天涯社区中网友对此的评论帖:“不是地震, 是南京城三十万的野鬼在颤抖;不是海啸, 是东三省流浪的孤魂在咆哮;更不是什么核辐射, 是731部队的后代找到了根。我们祈什么福?捐什么款?他们有靖国神社罩着呢!让大地震来得更猛烈些吧!”日本地震, 是众人关心的时政话题, 以此为切入点, 学生感触颇深。教师在引入材料时可巧妙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南京城”、“东三省”、“731”等字眼, 同时对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用“手拉手可以从南京排队排到杭州”、“坐满2900节车厢”来加以形象化, 加强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当学生热血沸腾之时, 教师抛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成了反人类的兽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将现今热门的情商教育融入中学历史课堂, 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了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在共同探讨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思路加以提示:“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人, 对自己的生命尚不懂得珍惜, 何谈珍惜其他生命?”这个问题再次明确本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即“牢记历史是为了警惕类似的伤害再次发生”。此时, 教师可让学生对天涯社区中网友对日本地震的极端评论再次进行审视, 并展现中国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日本施以援助的场景。这样, 将本课的情感态度目标上升至人性的高度, 以善待生命为本, 引导学生得出对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事件的正确态度, 在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对中国极端行为的同时, 构筑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

适度的升华是基于深厚的知识功底, 正是如此升华让学生从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中走出来, 对人文理念的呈现与情商教育的渗透成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

三、跳出藩篱, 培养世界意识

冯一下先生认为:世界意识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 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在对本课内容进行设计时, 我们应该跳出本民族的藩篱, 放眼世界, 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第一, 在抗战相持阶段,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开辟国外战场, 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至1945年初, 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之下, 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第二,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这一系列的史实都是在《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的好载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备课之魂, 而民族精神、人文主义与世界意识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学生这种素质的养成, 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 而是通过对一定的情境体验内在地生成。在历史教学中精心设计、用心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方能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詹明静.学案导学教学法与“全人教育观”的落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3 (1-2) .

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 篇5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的重要一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全民族的抗战 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都高于一切;不同时期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不同。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对照比较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抗战为维护民族的独立进行了卓绝的斗争。 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讨论课本的思考题“是什么是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结合时事思考讨论“在记住这段罪行后我们该怎么办?”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抗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 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抗战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我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讲授采取 “问题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这种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根据“侵略与反侵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重点 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册、导学路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图片。教师: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谁?学生: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本课以中日对比为线索,课前教师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老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中日双方代表团,以战后观察员的身份重新审视中日之间的战争。教师以带领中日双方代表团参观抗日纪念馆为情景形式,并担任课堂导游,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深刻认识战争,反思战争)

讲授新课:(教师带领中日代表团进入纪念馆展厅)

展厅一:血雨腥风

根据课标列举罪行,教师直截了当设置问题:日本侵略者罪在何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配乐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罪行累累——苦难重重(控罪行)

参考书目: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菊与刀》

日本人重视精神, 认为“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神,天皇的存在犹如太阳,任何人都要对天皇绝对忠诚,每个人根据自己灵魂的等级安然围坐在天皇的周围,就象一朵16片美丽花瓣的菊花和谐而安定。对天皇的忠诚为起点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忠诚-报恩”忠诚

“知耻而不知有罪感” ~形成日本的耻感文化(他律):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 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根据教材P76“学思之窗”及图片资料由中方代表控诉日军罪行,“罪”在何处?

教师及时设置问题探究1:为什么日本军人对待自己家人其乐融融,而对待中国人却丧心病狂?(模拟历史法庭,突出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及引出战争爆发原因)

2、狼子野心——兄弟阋墙(找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1931年8月22日)

材料四 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要求:根据资料,教师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站在中日各自角度陈述20世纪30年代中日两国之间战因何起?

教师展示及时总结: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历史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

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国际因素:英、美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暇顾及东亚事务,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承接过渡,以导游身份继续走进展厅)

3、野蛮侵略——民族抗争(谈经过)

要求:阅读教材展厅资料,日方:从日方的角度去梳理日军的侵略史实及行军路线图;

中方:国共两党面对日军的进攻简述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教师展示补充讲解民族抗争的史实,强调民族抗争的重要性,以回扣课标。

(教师承接过渡,以导游身份继续走进下一展厅)

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二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像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回顾历史——日军侵华(步骤、原因、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 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全民族抗战)

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

同学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年吗?(1935年)

是什么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

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日本侵华)

1、步骤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 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地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原因

【探究思考】:“小”日本为何会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政策和国共内战。

(衔接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3、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2)潘家峪惨案:课件出示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课件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探究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

【学思之窗】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武士道精神、统治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人们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在中国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的出路何在?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全民族抗战

【探究合作】: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

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战争抗日战争精选教案教学设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导入新课】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

一、全民族的抗战

【合作探究】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2、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合作探究】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4、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

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统治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 3)徐州会战 4)武汉会战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统治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

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 惨无人道

【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

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 2)结果:胜利

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

【合作探究】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

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战争类题材课文教学例谈 篇6

《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描写战争小英雄的课文放在战争与和平的专题单元中,希望中外战争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和平的热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好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战争而不是铭记仇恨,才能够激发学生珍爱和平。

一、罪恶的战争引起的仇恨

《野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做夜莺的孩子利用口哨学不同的鸟鸣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的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坚持保卫交通员的故事。“小夜莺”和“小雨来”都还是小孩子,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由于罪恶的战争他们却不得不成为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小雨来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戏水惹妈妈生气、在夜校跟着老师好好读书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却让一个小孩子遭受狰狞的表情和无情的毒打。如果没有战争“小夜莺”就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学鸟叫,跟着叔叔去钓鱼,但是战争带来的却是“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和“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

战争不仅毁了“小夜莺”的家园,同样毁了无数“杜鹃”、“猫头鹰”的家园,战争中挨打的也不仅仅一个“小雨来”,无数可怜的孩子被残忍的杀害,遭到毒打,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做小英雄。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再次读这样的文章,在珍惜和平的同时,心中总是会升起复杂的感情。“忘记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样的字眼在每一个国家重大节日都会大量涌现,孩子对于战争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通过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相对于和平的热爱来说,更容易产生对于小英雄的同情和崇拜,同时滋生对于敌人的仇恨。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容忍甚至纵容孩子怀着一颗仇恨的心成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仇恨更容易引发战争,威胁到和平的存在。每一个曾经备受战争残害之苦的国家和民族努力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将自身曾经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而是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保卫世界和平。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要防止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平,这需要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反思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

二、反思战争向往和平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战争引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和仇恨,对于战争进行反思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单纯强调铭记历史其实也是在强调铭记仇恨,对于敌人的仇恨滋生的不是热爱和平的心,而是对于复仇的狂热和追捧,所以反思战争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在《铁丝网上的小花》等战争作品中没有儿童直接参与战争的描绘,但是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犹太儿童送去食物的宝贵品质更能够反映出人性中的美与善良。因为战争,整个城市都缺少食物和水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苦难,这在这两篇描写小英雄的文章中的描写有所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导孩子们珍爱和平。

法西斯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是有朝一日能够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复仇,而是要反思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沉痛灾难。在鲜血和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去掉战争英雄的光环,他们要如何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两则故事中缺乏对小英雄的心理进行描写,只是突出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是夸赞他们的英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在和平年代要呼吁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拥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英雄的光环,而是和平年代快乐的歌声。教师讲解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敬畏英雄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和平的珍贵,不要让孩子们在心中埋一颗仇恨的种子。不要引导孩子们当战争英雄,也不要引导孩子滋生对于敌人后代的仇恨,其他国家的人民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军国主义者,战争给所有国家的人民带来的都是痛苦的生活和沉重的灾难,要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战争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篇7

其一,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一些战争文学, 蕴含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价值。教学中挖掘这些价值,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 以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在阳光和鲜花中成长, 未经严冬和风霜的砺练, 对那曾经弥漫着硝烟和鲜血的历史缺乏认同的感情基础, 加上有些教师对战争现象的不当解释、对战争性质随义混淆, 战争在学生眼中成了暴力的代名词, 从不去想, 是那曾经的战争锻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更没有去想, 在有些情况下, 战争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手段。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 学生也就缺乏对战争、对历史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学习战争文学, 就是为了弥补学生认识上的这个缺失, 找回学生对历史、对战争的尊重。这不仅是对投身战争的无数先辈的敬重, 也是语文教学对民族、对社会肩负的一份责任。

其二, 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平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谈金钱、谈权势、谈人性、谈爱的机会;给我们创造了玩网络、玩股票、玩彩票的条件;甚至不小心给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开了一扇天窗, 这幅良莠混杂的社会图景在标示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 也把学生的心灵涂抹得庞杂而混沌, 这无论对学生成长, 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乐观的事情。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造就一代健康公民, 有必要滤掉学生心灵中的残渣。然而, 当我们无奈地发现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个奢望的时候, 只好到历史中, 到战争文学中寻找可能。于是, 追忆战争、学习战争文学才多少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任何玩人生的行为在战争中都变得毫无意义;任何“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个人情感, 在战争精神面前都显得渺小卑微。有了这点理由, 我们便可以用老妇人 (《蜡烛》) 不屈的抗争精神、用无名战士 (《七根火柴》) 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精神、用老头子 (《芦花荡》) 的爱国主义精神去净化学生心灵。

其三, 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战争硝烟早已从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去, 这是我们的幸运, 是那曾经的战争铸就了这份幸运。在享受幸运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 中东地区的战乱、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严重形势, 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战争的幽灵仍然在人类头顶盘旋, 如果一味地迷恋于歌舞升平, 一旦战争不幸降临, 我们将何以面对?这不是杞人忧天, 是战争给我们的教训, 是多事的世界给我们的警示。因此, 和平环境应该保留必要的忧患意识、抗争意识, 以此构筑坚固的自卫防线, 驱散战争幽灵。这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也是战争文学教学应取的一个价值因素, 更是战争文学给我们的应有启示。

挖掘战争文学教学的精神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避免冲淡或消解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等价值生成,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不可动摇;二是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 这是抹杀语文教学特点的行为, 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这里之所以侧重于精神价值的阐述, 主要鉴于当前语文教学日益被抛在技术的浅滩, 而通向精神大海的路被人为阻隔,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等战争文学精神亮点被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遗忘和阉割。因此, 强调这些精神, 用以丰富语文教学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抢占学生那日益被不良信息和不良精神袭扰的思想领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争类题材课文教学例谈 篇8

一、罪恶的战争引起的仇恨

《野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做夜莺的孩子利用口哨学不同的鸟鸣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的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坚持保卫交通员的故事。“小夜莺”和“小雨来”都还是小孩子,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由于罪恶的战争他们却不得不成为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小雨来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戏水惹妈妈生气、在夜校跟着老师好好读书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却让一个小孩子遭受狰狞的表情和无情的毒打。如果没有战争“小夜莺”就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学鸟叫,跟着叔叔去钓鱼,但是战争带来的却是“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和“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

战争不仅毁了“小夜莺”的家园,同样毁了无数“杜鹃”、“猫头鹰”的家园,战争中挨打的也不仅仅一个“小雨来”,无数可怜的孩子被残忍的杀害,遭到毒打,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做小英雄。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再次读这样的文章,在珍惜和平的同时,心中总是会升起复杂的感情。“忘记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样的字眼在每一个国家重大节日都会大量涌现,孩子对于战争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通过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相对于和平的热爱来说,更容易产生对于小英雄的同情和崇拜,同时滋生对于敌人的仇恨。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容忍甚至纵容孩子怀着一颗仇恨的心成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仇恨更容易引发战争,威胁到和平的存在。每一个曾经备受战争残害之苦的国家和民族努力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将自身曾经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而是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保卫世界和平。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要防止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平,这需要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反思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

二、反思战争向往和平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战争引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和仇恨,对于战争进行反思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单纯强调铭记历史其实也是在强调铭记仇恨,对于敌人的仇恨滋生的不是热爱和平的心,而是对于复仇的狂热和追捧,所以反思战争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在《铁丝网上的小花》等战争作品中没有儿童直接参与战争的描绘,但是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犹太儿童送去食物的宝贵品质更能够反映出人性中的美与善良。因为战争,整个城市都缺少食物和水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苦难,这在这两篇描写小英雄的文章中的描写有所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导孩子们珍爱和平。

法西斯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是有朝一日能够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复仇,而是要反思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沉痛灾难。在鲜血和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去掉战争英雄的光环,他们要如何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两则故事中缺乏对小英雄的心理进行描写,只是突出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是夸赞他们的英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在和平年代要呼吁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拥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主题教学 篇9

关键词:诗经,战争徭役诗,界定,主题

中学课本只收录了爱情题材的《周南·关雎》、《秦风·蒹葭》、《卫风·氓》和战争题材的《小雅·采薇》, 这不利于学生把握主题、体会情感及分析特点。《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尤在反映战事、社会、民生上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教学中, 大致界定题材范围、适当拓宽阅读广度、导入诗篇主题分析很有必要。

一、概念和篇目的界定

自古以来对《诗经》战争徭役诗的界定就众说纷纭。《卫风·伯兮》和《王风·君子于役》就可看作思妇诗或闺怨诗, 因此应辩证地以诗歌主题的主要内容作为界定依据。经学大师郑玄在《郑笺》对《周南·卷耳》有“臣咀兵役之事行出”的解释。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多次对《唐风·鸨羽》使用“征役”的概念。朱熹的《诗集传》也进行过界定, 因一些观点颠覆了《诗序》的说法而显得片面。现在业界认为有广义———以战争为背景和题材和狭义———直接、具体描写战争场景之分, 认可的包括《小雅》的《采薇》、《出车》、《六月》、《采岂》, 《大雅》的《江汉》、《常武》、《秦风》的《无衣》、《小戎》。另有学者从周代历史出发将战争诗划归为历史叙事诗或史诗, 如张西堂的《诗经六论》归为广义的史诗;刘毓庆的《古朴的文学》划分成兵役徭役诗———《邶风》的《击鼓》和《雄雉》、《王风》的《君子于役》和《中谷有蕹》、《小雅》的《采薇》、《何草不黄》、《鸿雁》和《苕之华》、《卫风·伯兮》、《魏风·陟岵》、《唐风·鸨羽》、《桧风·隰有苌楚》、《豳风·东山》;战士之歌———《秦风·无衣》和史诗性歌德诗———《大雅》的《崧高》、《韩奕》、《蒸民》、《江汉》、《常武》和《出车》、《小雅》的《采芑》和《六月》等三类, 共二十二首。程俊英和蒋见元的《诗经注析》解读诗歌具体内容及《诗序》划分出《秦风》的《无衣》和《小戎》、《周南·卷耳》、《召南》的《殷其雷》和《小星》、《邶风》的《击鼓》、《式微》和《北门》、《卫风·伯兮》、《王风》的《君子予役》和《扬之水》、《魏风·陟岵》、《齐风·东方未明》、《唐风·鸨羽》、《豳风》的《东山》和《破斧》、《小雅》的《采薇》、《出车》、《六月》、《采芑》、《四牡》、《杖杜》、《四月》、《小明》、《渐渐之石》、《何草不黄》和《北山》、《大雅》的《江汉》和《常武》。

二、主题的把握

《诗经》中的战争诗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这五百年间经历过的战争中的周代文化, 展开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画卷。徭役诗的数量远超战争诗, 表现当时人们的两种思想倾向:思念家乡、挂念亲人, 寄托在像描写农民常年在外服役而不能回家劳作, 家中田园荒芜, 父母贫穷没有着落的《唐风·鸨羽》中, 或寄托在身边的景物, 朴素、真实、自然地表现出妻子对远行去服徭役的丈夫的相思之苦的《王风·君子于役》中;呼天抢地、怨天尤人, 抱怨周代统治者徭役制度的严苛, 揭示繁重的徭役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生活悲剧, 在《召南·小星》、《王风·扬之水》等诗篇中表现最明显。

1、爱国征战主题———同仇敌忾、深沉哀婉、英雄悲剧之情

《诗经》中的战争诗或反映周部族与外族———西戎、北狄、南蛮、东夷之间的战争, 代表作品有如展现民族自信心和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小雅·六月》、同仇敌忾、昂扬向上、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秦风·无衣》、归途中追忆勇猛杀敌的战场及油然而生的伤感之情的《小雅·采薇》, 这类作品占绝大多数;或反映平定内乱之战, 如表现出对当时周王三年动迁平定之战的厌倦的《豳风·东山》等, 数量不多且表现内部叛乱痕迹不太明显。此外, 也侧重揭示生的悲剧。《卫风·伯兮》的主人公在思念丈夫的年岁中, 把自己熬的形容枯槁;《王风·君子于役》的主人公感叹人还不如牛羊鸡鸭那样能够生活在一起;《小雅·采薇》的主人公在征战多年后年事已高, 因不知怎样度过余生而悲哀和慨叹;《邶风·式微》表现出深沉哀婉的心理和悲剧精神;《小雅·何草不黄》诉说了征夫所过的非人生活。

2、苦寒思念主题———生死抉择、思乡失意、思夫怀想之情

《小雅》中的《采薇》、《出车》、《东山》是战争徭役题材中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采薇》诉说一位戍边士兵在服役归来途中的思乡之苦, 追忆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 影响最为深远。《邶风·击鼓》描写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的思乡之情, 回忆当初离别之景, 慨叹难以白头偕老之苦。《魏风·陟岵》想象父母兄长的挂念叮嘱, 方玉润评价其“足令羁旅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不幸和痛苦是征夫思乡、思妇思夫的深层表现, 这类诗篇数量不多, 却十分具有代表性, 《周南·卷耳》通过采卷耳妇女对丈夫的想象表达深切思念;《王风·君子于役》用思妇口吻控诉对服役的不满, 以农村最常见意象烘托妻子怀念远征丈夫之情;《卫风·伯兮》表达妻子对丈夫才华的赞美和远征的思念。

3、风俗情景主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之情

《诗经》常通过景物描写渲染环境特征, 战争徭役诗常使用风、雨、山、路、野草等意象烘托百姓因战争频繁而悲伤凄凉之感。例如《东山》的每章都以“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开头, 描绘细雨濛濛欲湿衣的情形, 联想到哀伤的气氛。《小雅·采薇》描写边防战争之后, 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 第六句写归途景物和来时风光, 叙事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增强了哀婉悲伤的情调。

三、结论

抗日战争教学 篇10

一、倒叙式教学实践

1. 倒叙式导入环节

材料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教师设问:对于材料中的“百年的外族入侵”,在初中历史课中同学们学过哪些?“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又是指的什么?

学生回答(略)

肯定并归纳学生回答后顺势给出材料2,继续倒叙式导入。

材料2:警世钟,铸造于香港回归前夕,高1.842米,钟顶有一高7.1厘米火球……钟的背面镌有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百度百科“静海寺”词条

教师设问:材料中数字有什么独特含义?千古训条又有何意?

欲理顺鸦片战争严重的危害需通过鸦片战争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上着手。这样《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水到渠成,而倒叙式新课教学由此展开。

2. 倒叙式新课教学环节

(1)《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材料3:1842年,清政府宣布投降,接受了《南京条约》,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全球通史》

教师结合材料3讲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次事件对近代中国影响十分深远,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结合书本在与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表格,引出新问题——侵略中国打开中国国门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英国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清政府甘愿接受吗?清政府有没有抗争?结果如何?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中英双方的差距,理解中国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实属无奈之举,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思考战败的因素。

(2)“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教师结合珍妮机、蒸汽机的图片提问:上述技术革新率先在哪个国家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会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继续提问:生产大量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从哪里补充?生产的产品又卖向哪里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出示材料4引导阅读并找到答案。

材料4:“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把新的国家殖民化,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列宁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介绍英国人初到中国与中国贸易的情况,重点说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垄断等是英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同时补充中方在正当贸易中处顺差的因素。

教师提问:英国人为扭转贸易逆差采取何种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5和《烟馆中东倒西歪瘾君子》图片,思考:鸦片贸易是不是合法正当的贸易?英国人对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材料5:“(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学生回答(略)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时展示“虎门销烟”有关图片并提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英国人蓄意挑起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英国掀起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那么清政府面对英国挑衅、侵略有没有抗争过?有没有认真抵抗过?你认为清政府最终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适度讲解鸦片战争两个阶段两个重要的战役:定海之战和镇江守卫战。

学生可能回答(略)

二、倒叙式教学反思

倒叙式教学虽然颠倒了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颠倒了学生通常的认知习惯,但倒叙式教学没有颠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本次教学实践就是如此。先打破常规套路从《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危害说起,思考“清政府为何接受不平等条约”,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清政府的抵抗,探究中英双方的差距;最后得出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与先进的资本主义抗衡,虽然奋勇抵抗但实力相差悬殊,战败实为必然的结论。

抗日战争教学 篇11

1.鼓励学生探寻历史战争的原因和发展,揭示战争发展规律

新课程历史教学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的产物,有其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对此,我们不妨从历次战争的原因分析入手,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集与此相关的资料文献,以此来综合分析战争的必然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平型关大捷”中,国内国共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掀起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高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发起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并且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胜利。对此,我们不妨通过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战争策略,帮助学生推导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才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样,学生更能加深对抗日战争的深入理解。

我们知道其他因素也会对战争起有一定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卓有成效的历史改革,使得交战一方的兵力大为强盛,为其发动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必要的准备。例如在“后金的兴起”时,教师在讲到努尔哈赤所采取的八旗制度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史和军史加以回顾:商朝的左、中、右三师、晋楚争霸时的车兵、汉代的都护、两汉的骑兵、唐代的藩镇、北宋的禁军、明代的都司、满州的八旗军。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说明:商朝时出现了步兵、春秋战国时国家军队以战车兵为主,西汉时期又出现了骑兵,以后骑兵成为国家的重要兵种,并出现了步、骑、车配合作战的局面。这些强壮的兵力为努尔哈赤发动战争并且获得胜利作了最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信息指引下定会对类似于此的各种战争作出横向的对比思考,以探寻隐藏其中的重要规律。

2.注意战争的影响意义,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

历史上的历次战争往往也是战争思想的相互较量,其思想价值意义也是学生所应了解的知识。这能够帮助学生知晓战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在介绍《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仅仅指出该书“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的原则,提出集中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时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周密的调查”,只字未提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师可在讲授《孙子兵法》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兵书所提出的政略和战略相结合、政治重于军事、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冲虚备实等战略战术原则,不仅中国历代兵书都以它为依据,而且波及国外,对其他的历次战争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学生在知道战争事件时必然会对其中的英雄人物产生敬意,由此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自身审美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时,应饱含情感对他们的生平作较为具体的讲述,尤其对他们的杰出才能要作重点讲解,以他们的言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册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不仅要讲清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建功立业的历史知识,还应介绍少年将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而忘私的品德。再如,在“元朝统一全国”这一章节中,教师应该通过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誓死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的渲染,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赏析,歌颂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3.关注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讲授战争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如:明朝戚继光抗倭的战争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属于正义战争;隋炀帝发动的三次对高丽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对外侵略的战争,属于非正义战争。这些战争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发展演变规律,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历史中的战争性质的区分主要通过对战争的目的和战争所起的历史作用诸方面的分析而成。如:战国时期,秦国和其他国家交战,主要目的是要霸占他国的领土和人口,是争霸战争、掠夺战争,因此具有非正义性。战国后期,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力量逐渐强大,这一时期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国这时进行长平之战等则是统一战争,为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具有正义性。学生在对战争性质的分析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历史唯物史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战争发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抗日战争教学 篇12

一、紧扣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紧扣课标,就等于抓住了一节课的灵魂,它让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例如笔者在对《鸦片战争的烽烟》进行教学设计前,认真研读了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清楚了课标对这节课的导向后,经过综合考虑,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四个:(1)知道鸦片战争的概况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它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其理由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清政府势必要将它转嫁给老百姓,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五口通商后,英国的商品输入势必使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部分手工业者破产失业,这两条必然会促使人民对政府不满,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确定这个教学目标就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其理由是: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的各种危机以及与西方越拉越大的差距早就注定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通过对中英双方差距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也对后来清政府对外战争胜少败多更好理解了。所以确定这个目标也体现了课标2-3-8的要求。(3)学会初步评价林则徐。其理由是:尽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抗战牺牲,但是就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来说他要远逊于林则徐。同时,教材对林则徐的介绍也仅仅局限于他主张禁烟和虎门销烟。因此学生对林则徐的评价肯定是不全面的,初步评价还是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4)通过自主学习和习题的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本学科的一个特点,即“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其理由是: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命题者在命题时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为简洁流畅。

为了确定教材的重难点,笔者特地让班上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水平与能力相当于城里学校的普通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然后告诉笔者,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有疑问,对于鸦片战争除了教材上的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之后笔者再结合课标要求、学情和教材内容后,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教学难点定为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是:1.虎门销烟为什么不是用火烧而是用水和生石灰销毁?2.英国远离中国,为啥敢单挑中国?现在笔者以自己在赛课中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例,来说明关注学情的必要性。

师:请看下面的表格,通过分析左边的内容,完成右边的表格内容。

师:香港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哪方面的主权? 生:领土主权。师:不错!请同学们模仿第一项所填的内容,说说“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这一条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生:关税主权。师:很好,是中国关税自主权。那么第三项内容破坏了我国哪方面的主权?生:审理权。 师:不错,专有名词叫做司法主权。师:上述三项主权本来是由我国独立行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还能不能独立行使?生:不能!师:这说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地位是不是开始丧失了?生:是的。师:鸦片战争除了这条影响以外,书上还有哪一句话?生: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师:请看多媒体。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主要指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师:根据刚才的表格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丧失了几项独立自主的权利?生:三项。师:有没有完全丧失所有的主权?生:没有。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制度被废除了吗?生:没有!师:五口通商以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英国的商品输入破坏了,中国也慢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你理解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句话的含义了吗?生:明白了。以上每条结论的得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认知规律。由于笔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选择了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循循善诱,让答案从学生口中得出,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强化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与两大因素有关,一种是来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点滴成功,另一种是教师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点滴的成功则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难度不能太大,应以大部分学生经过学习思考都能回答得上来为标准。例如笔者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能看懂内容(教材第八十八页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的情况,设计了四个问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导火线)是什么?2.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3.英国为什么要将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4.英国将鸦片战争一直称为“通商战争”,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学生只要能认真看书,基本都能回答上来,即使回答得不是十分准确,也是八九不离十。这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进而平添了一份自信,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再如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对中国清政府发动鸦片战争”这一问题时,笔者为他们补充了四则材料。学生有了四则材料作支撑就有话可说,结果课堂讨论的氛围很好,学生都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与教师能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分不开,且二者是互相影响的。营造良好气氛的方法有很多,略举两例。比如:用微笑感染学生。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会让课堂气氛和谐。如果教师老是板着脸、虎着脸、黑着脸,那么他(她)的课堂注定是压抑的、烦闷的。再比如:学会欣赏学生。学生的能力有大小,教师要多表扬、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给每个学生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感。记得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都会给予表扬,从不吝啬。下面是笔者赛课中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刚才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林则徐很高的评价,历史上也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民族英雄”。除了“民族英雄”这个荣誉称号外,如果让你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你会给他什么?生:禁烟形象大使、缉毒英雄、禁烟明星、禁烟达人……师:同学们真有创意!极富时代特色!学生听后会心一笑,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了,这就促使其他的学生更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良性循环。

四、彰显特色,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语言作支撑,就会让课堂失去鲜活的生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好课,都会彰显出授课者独特的语言特色: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准确真实,有的通俗易懂,有的绘声绘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深入浅出,有的抑扬顿挫。效果不佳的课堂,语言往往也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或平淡乏味,或词不达意,或言不传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善用灵动的教学语言来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实践证明灵动的教学语言确实让课堂增色不少。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借口时笔者是这样讲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让中国的老百姓很开心,让道光皇帝很长脸,但是谁却很受伤?生:英国。师:所以虎门销烟的消息一传回英国,英国的统治者就大为光火:我们一定得给中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中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于是英国派出远征舰队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再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英国为什么敢单挑中国”这个问题后,笔者是这样小结的:从同学们分析的结果来看,英国虽然小,但是却很强大!中国虽然很大,但是只有重量!如果双方PK的话,谁将会被KO?生:中国。这两个片断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教学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时笔者用悲壮低沉的声音说道:在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KO在地!从刚才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尽管无力挽回败局,但是一些爱国官兵仍然奋起抵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和缅怀几位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对爱国将领肃然起敬。在讲结束语的时候,笔者用略带忧伤的口吻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岁月的序幕。鸦片战争的烽烟早已随风散去,但是它却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伤痛。十四年后,烽烟再起,又一场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它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伤痛呢?敬请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听了以后全都沉默了,笔者知道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受到了感染。

上一篇:有效思想论文下一篇: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