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24-12-17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精选12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 历史课既要完成9年级新课的教学, 又要进行全部六本教材的系统复习, 所以任务重, 时间紧, 要求高, 压力大。尤其是学生面临中考, 心理负担特别重。寻求单元复习的有效、高效与长效, 就成为初三历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结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单元复习, 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准备

1.研读考纲, 明确目标

单元复习是按中考大纲要求, 分步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 为以后专题复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本单元复习中, 要充分注意《能力自测》中的目标要求, 促进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如对九一八事变和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提出的要求是识记, 而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抗战胜利的意义的要求是理解。所以, 在复习中,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要求, 并在教材上做好醒目标记, 以便围绕考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2.全面把握, 分析考点

由于学生在单元复习中的识记量较大, 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和组织复习内容, 对某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命题要心中有所。教师要选做大量的题目, 特别是近三年来的中考原题, 以开拓视野, 全面把握复习视角。如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可能出现的命题包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中负责调停的中共代表、蒋介石被迫答应的主张等角度。又如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考查, 重点掌握这两次战役的特点:以徐州为中心, 分布在河北、山西一带,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胜利、破坏敌人交通线、主动出击日军等。再如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要能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区别, 前者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后者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此处应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记忆, 突破口是“被奴役”, 可与之后的解放战争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相联系。

3.精心设计, 周密准备

单元复习是按照教材原有知识结构, 结合中考目标要求进行的。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教学班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笔者把本单元的全部复习内容设计为基础知识、考点释疑、框架构建、走进中考四个教学环节。此外, 教师还应周密准备导学案和课件。

导学案是单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本单元知识, 笔者把导学案分为能级要求、基础知识、补充内容、框架构建、走进中考、自我检测六个部分。能级要求以表格方式呈现, 明确标注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基础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补充内容为抗战胜利的意义, 因该内容考纲要求理解, 但教材并没有归纳。框架构建主要是完成两次国共合作的总结。走进中考的选题既要全面, 不遗漏主要知识点, 又要精选, 防止加重学生负担。自我检测应围绕本单元的重点来设计, 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规范书写。

教学课件的制作要与导学案紧密关联, 起到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制作时一定要考虑其视觉效果, 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背景和谐。对需要重点掌握和特殊强调的部分可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字体。

二、教学过程

1.简洁导入, 作好铺垫。让学生列举在近代史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件, 同时把学生举出的日本发动或参与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内容展现在时间轴上, 进而引入本单元复习的内容。这样做可把本单元的复习内容置于整个近代史背景下, 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关系。

2.阅读教材,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本部分答案可在适当时候通过课件呈现, 以供学生校对。本环节是为整个单元复习作知识准备, 所以,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与书写, 更要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3.考点释疑。这要求教师对本单元目标要求及常见考点的全面把握。本部分要拓展延伸, 分析事件的影响, 并能横、纵向思考问题。笔者认为本单元应突出如下几个重点:

(1) “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区分。可通过演示材料进行分析:材料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命令不抵抗的漫画;材料2:蒋介石日记摘选:“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 此其时乎。”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 促进学生记住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而全面抗战开始于卢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后, 从而达到识记要求。

(2)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可提出三个探究问题:杀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蒋介石被迫答应了哪些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在演示答案时, “基本”“初步”两个词要使用不同颜色, 以加深学生记忆。

(3) 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充分的史料证明这是真实存在的史实, 然而, 就在中日正式建交40周年之际, 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的一系列做法显然不合时宜。所以, 适当结合时事内容, 分析应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正视历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结论,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 与抗战胜利有关的钓鱼岛争端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演示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使学生知道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在抗战胜利后, 理应回归祖国,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 导致日本始终垂涎于钓鱼岛, 中国对此事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的?通过合作讨论, 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领土, 寸土必争, 我们绝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领土。

(5) 关于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一要演示两幅作战示意图, 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 建立起空间概念;二要掌握两次战役的特点, 如展示百团大战破坏铁路的图片及百团大战战果的表格, 训练学生用准确语言表述。

(6) 在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时, 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确立正确的时间轴观念。课件出示两个时间轴:一是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开始, 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一直到抗日战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二是从1939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是三个法西斯国家之一, 而中国是抗击日帝的主要力量, 进而得出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承担了巨大的牺牲,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分析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虽然该内容在考纲中没涉及, 但结合历年中考题, 以及对知识点完整性的把握, 应进行补充。笔者使用的方法是论从史出。如史实: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三光”政策等, 结论: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史实: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国民党的贡献不容忽视, 人民群众示威游行、自发抗日, 结论:全民族抗战。史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海外华侨多方式支援, 结论: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

4.搭建框架, 使知识系统化。以表格的形式对两次国共合作进行总结, 依次呈现目的、时间、名称、成就。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属于本单元复习内容, 故相对应的知识点可直接在导学案中呈现, 要求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 完成相应的空格。并在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提出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畅想, 希望台湾问题早日和平解决。

5.师生合作完成“走进中考”的练习题。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 需注意:一是在答题中, 始终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如选择题中要读准关键词, 要会使用选项来反证题目;填空题要书写完整;材料分析题要注意对材料本身的使用及归纳。二是在学生“做”与教师“导”的过程中, 要时刻把握时间, 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理解。三是强调书写的规范, 在课件演示完整的答案时, 渗透按顺序书写等相关原则, 确保准确。

6.自我检测, 评价复习效果。为给学生减负, 笔者采用随堂检测的方式, 即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3个小题,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完成, 其它学生自主完成。针对三位学生的答案, 教师要进行完整的讲评, 指出常见的错误, 并把改正后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做旨在通过师生合作, 互动交流, 激励学生, 共同进步。

总之, 上述单元复习课, 既实现了有效, 即达到了考纲要求的目标;又达到了高效, 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复习内容;还做到了长效, 即通过强化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达到加深印象, 持续记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2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卢沟桥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路线及其后果;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能力方面:

态度的资料,师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再认识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抗战初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各种政治力量态度变化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态度、价值的方面:

(1)通过对抗日战争初期史实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上是互相配合的。

(2)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路线,开辟敌后战场,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3)通过学习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让学生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爱僧观和正义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4. 学法指导方面:

(1)通过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抗战态度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类比联想。

(2)通过对《论持久战》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矛盾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来源: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是重点。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全面侵华引发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各种政治势力对比产生形形色色的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来源:考试大

(2)《论持久战》的发表是重点。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为以后各节抗战史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正确的理论,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2. 难点分析: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是难点。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始终贯穿抗战的全过程,并影响着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命运。在阐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属性和当时不同的政治地位。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共性与个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是必要的。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卢沟桥事变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卢沟桥事变会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板书第二章与第一节课题)

生:(思考并回答)

师:看到同学们积极思考我很高兴,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的看法。

生:(分析谈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这些同学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从日本侵华的方针、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对日侵华的态度等方面分析的。这些见解都是正确的。我们还没有其他的思路?比如为什么“九一八”事变不能标志抗战的全面爆发?

生:(遇到新问题开始思考并小声议论)

师: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全面”两个字。如何理解“全面”两个字?一条思路是大家想到的,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思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它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最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最终团结起来抗击日寇侵略。一条思路是按历史的横切面来考查的。所谓“全面抗战”就是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抗战。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出示投影——《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生:(读材料、听乐曲、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教师加入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华北的地理位置、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西安事变的影响、蒋介石个人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学生代表发言)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的确很受教育。同学们从抗战的爆发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联想到五千年中华文明,论证了抗战必胜。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思想火花。我们已经懂得了“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现在我们来学习“七七事变”。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师:请大家用自己最简洁的话把“七七”事变解释一下。

生:(思考并回答)

师:做这样的名词解释请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对事件本身的概括要简洁;二是要概括评价事件的影响。如此题可这样做答: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挑起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中、日两方面的情况,说明了“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现在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日军的侵华步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日军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侵华过程)师: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社会各阶级有何反映呢?(板书第二个小标题)生:(开始思考并讨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师: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最终联合起来了,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同盟。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生:(阅读课文总结并根据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四件大事)

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生:(思考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能从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形式、影响去分析它们的异同,从党的决策去看党的政策的变化,这种思路对我们学习历史非常重要。在抗战的初期,战争主要在正面战场。

二、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1. 淞沪会战

师:日本占领平津后,已经决定全面扩大对华战争。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____。日本军部认为只要用强大的武力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就能达到____的目的,因而它把矛头主要指向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面临日本的强压,要不投降就只有抗争。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8页《淞沪会战示意图》和有关内容,了解淞沪会战的过程。想一想我们应如何评价这次会战呢?

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师:现在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请回答:(1)淞沪会战的意义是什么?(2)淞沪会战中我爱国官兵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然而它最终失败了,其原因何在?

生:(师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师: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还有什么战斗,其结果如何?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8~50页。2. 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广州、武汉的沦陷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打投影)1.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2. 抗战以来取得的胜利是:3. 台儿庄战役胜利了,徐州会战却失败了。这说明:4.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是:5. 正面战场中国失利的原因是:6. 你是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方略的?

生:(在老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师:日军的对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的危害,请同学们看录像。(播放《南京大屠杀》剪辑)

生:(看录像,形成感性认识)

3. 南京大屠杀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但今天却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在忘记这段历史,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试图抹杀这段历史。同学们你是如何看的呢?南京沦陷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你认为这对当时的政局有何影响?

生:(思考并议论,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八路军即开赴抗日战场。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思考以下问题1. 洛川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建立的?3.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有何意义?4. 陕甘宁边区与抗日根据地有何关系?

生:(阅读课文,思考并议论)

师:(引导学生看《华北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意义)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简洁明确地回答问题。要有意识地训练根据能力)

师: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根据地的创立,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

四、《论持久站》的发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自己已知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出示投影)1.《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2.“速胜论”和“亡国论”当时造成了什么危害?3.《论持久战》是怎样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的?4.为什么说兵民是胜利之本?5.《论持久战》发表的意义何在?6.今天我们学习《论持久战》有何意义?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书、讨论、回答)

师:《论持久战》的发表拨开了当时中国人民心中的迷雾,坚定了人民必胜的信念,也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希望大家能在课余读一读这篇文章全文。

师:在中华民族日益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终于放弃前嫌,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同盟,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同志预言抗日战争必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下节课将接着学习抗日战争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3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政策;国共两党;比较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5-0126-0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情况复杂恶劣,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利用民族自决口号策动蒙奸、回奸成立依附于日本的傀儡政权,大部分地区正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威胁。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旧制度依然存在,民族压迫日趋残酷。为了处理好国内复杂的民族问题,并最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从自己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进一步地提出了不同的民族政策。

一、共同时代背景下国共两党各自的民族政策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一直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其民族政策跟随时局变化不断发展。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自治,更多的是与实行民族自决建立民族自治邦相联系的自治,及联邦制下的民族自治相联系的。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使得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国情。党的领导人考察国内外形势开始调整其民族政策。1937年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355这时是根据列宁主义的提法,民族自决与民族自治并提。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民族政策,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不过这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明确放弃关于建立联邦制国家的主张,但是党已经正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出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历史转变的关键一步。时至1939年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建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系统地全面研究我国民族问题的开端。1940年依据毛泽东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提出:“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2]377“蒙古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各省县不得干涉各盟族政府等辖区域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职权的行使”[2]440这两个提纲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及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后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3]93民族区域自治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表明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可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入,逐步接近实际。其民族政策从主张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转变为在单一制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时渐渐明确和充实了民族自治的概念和内容,这些对于日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初步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后撤到西南地区,不仅面临原来的蒙藏回等民族问题,而且接触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的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应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国民党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些民族政策。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高唱“民族自决”的险恶目的,重申民族自由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并呼吁用民族主义的精神和力量团结各族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同时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作了阐释:“抗战之目的,在于求民族生存独立,必民族争回生存独立,然后此民族所建立之国家,始有自由平等之可望。”[4]408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特设国民参政会,其中由曾在蒙古、西藏地方公私机关或团体服务,著有信望或熟谙各该地方政治社会情形之人员中选任六名。[4]42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中,指出“蒙藏方面各种设施均合边情,并与抗战建国纲领相适合,际此抗战进入第二期之时,更应随时注意其内部情形,并有政府派员前往联络宣传。俾团结一致,以利抗战。”[4]456随后,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该决议案在“关于今后工作之注意要点”中提出“关于边务,首选当继续充实边疆政治,努力培养边疆人才,开发边疆交通,加强内地与边疆经济上之联系,并同时训练边省武装民众,俾能参加抗战。”[4]4771941年4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内各民族及宗教间之融合团结,以达成抗战胜利建国成功目的之施政纲领案》,综合国民党政府执政以来历次国民党党代会有关边疆民族政策的重大决议,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三民主义边疆民族政策,具有国民党政府边疆民族政策里程碑意。但是,这时的国民党,作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实践上已经丧失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政策所具有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它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实际政策和行动与它所标榜的民族政策背道而驰[5]160。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蒋介石公开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他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和而成的”、“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这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5]161。

实际上,国民党政府以自己的统治地位为着眼点,用蒙藏问题代替民族问题,用边疆建设代替蒙藏问题,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也多数未能具体实施。

二、国共两党民族政策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从相同之处来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国国民党,都认同抗日战争是一场包含了全体少数民族在内的全民族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因而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动员全民族力量投身伟大抗战的理论和措施。这些理论和措施得以执行保证了抗战时期全民族的空前团结,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而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中共的民族政策较国民党显现出了差异性:一是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更趋具体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是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详细论述。二是中共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的民族观,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虽则发展程度不同,但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不赞成互相压迫”。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中共较之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对民族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三是中共设立了专门民族机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于1939年初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作指导,系统研究少数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

究其制定不同民族政策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第一,代表阶级立场不同。中国国民党是以蒋介石为首,代表的是国内大资产阶级、官僚地主、军阀的利益,对外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基本指导理论不同。国民党是以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为理论基础,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第三,对农民作用的认识不同。农民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抛弃了“扶助农工”的政策,依靠的是封建大官僚、上层资产阶级、军阀和为之摇旗呐喊舞文弄墨的文人,而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抗战期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6]979于是更多地依靠农民,重视其革命性以及作为民族运动主体的作用。

三、国共两党民族理论溯源

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汲取;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继承;蒋介石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2这是孙中山顺应时代,扬弃驱满、排满的思想,提出的“五族共和”的主张,但是这种说法却并不符合中国民族构成的实际状况,忽视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领导集体对建党以来民族问题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民族自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列宁认为:“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8]719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承认民族自决权,“这种要求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8]719

总之,共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国共两党的历史任务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使命,两党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有过合作也有过斗争,共同的民族、国家利益使之携手合作,不同的阶级利益又使之分手斗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2-01-13

作者简介:彭川(1987-),女,湖北十堰人,2010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4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地形复杂, 交通闭塞, 历代政府对贵州的开发甚少。战前的贵州, 经济基本上属于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工业、交通业十分落后, 市场狭小, 吞吐力弱。清末民初, 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在军阀混战的条件下, 得到初步发展。此时, 各企业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学习, 虽然规模不大, 但发展较为迅速。以印刷业、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相对具有较大规模。重工业方面, 出现了雇佣工人在百人甚至千人以上稍具规模的矿区。但这些厂矿基本上依靠人力进行生产, 产量不高, 效率很低, 无法与轻工业的欣欣向荣景象相比。

二、抗战爆发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为保存长期抗战的工业基础, 必须发展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经济, 贵州便成为战时经济链条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西移, 作为陪都屏障和抗战后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贵州经济第一次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充足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 贵州工矿业蓬勃发展, 初步形成了近代工业体系。

1. 农业

抗战时期, 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平均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其客观原因是外省人口大量流入, 改变了贵州原有的饮食习惯, 吃面食的人逐渐增多, 小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烤烟种植业获得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也是战争补给的需要。

2. 工矿业

抗战期间, 迁入的企业主要是兵工企业和民营企业。迁入的兵工厂有:第41、42兵工厂等。民营工矿企业有:机器、卷烟、石化、橡胶工业等行业。内迁工厂规模较大, 技术力量强, 设备较先进, 管理严格, 生产经营均有定制, 这些为兴办工矿业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其技术力量也成为当时工业建设骨干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企业迁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工业资金大幅度增长。工厂企业的迁入, 实际是一种资金的转移过程。它一部分为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投入的转移;另一部分则是流动资金的转移。据统计, 所有内迁工厂转移到内地的资金远远超过8400万元。这一巨额的资金中有一部分转移到贵州,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 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地区是除军事开支以外国家投资的重点。同时, 国民政府还通过直接投资或国家贷款等形式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3. 交通运输业

抗战时期,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1938年西南公路运输局统一接管桂黔、湘黔、川黔、滇黔四条公路后, 陆续进行了一系列修理、改善工作, 使路况保养和管理都得到了较大改善。据统计, 1937—1945年, 全省修建公路共2315.44公里[1]。至此, 全省公路总长度比战前增加了1倍以上, 并且与邻近各省均有干线连接。同时, 水运、铁路运输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得航运总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适应了军用物资的输送以及地方发展的需要,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4. 商业

抗战爆发后, 政治经济中心西移, 城镇人口和军需民用物品的增加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当时内迁的不少商店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 这些商业企业对推动本地企业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外来企业在经营内容、经销方式等方面给商业带来新气象。战时商业发展还表现为商业行业的增多, 包括电影、图书、五金、工业材料等行业;省内外贸易量不断增长, 输入的物资主要为纱、布、盐等生活用品, 输出的物资主要为农副产品;商业企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出现了跨地区联合经营的公司;农村集市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 集贸市场日益成为连接城乡, 工农业产品交换的重要中间环节。

三、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 沿海企业内迁, 带动大部分资金、技术、人才纷纷流向贵州

抗战时期迁入的工厂, 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 都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迁入的企业既有军事国防工业也有民用工业, 既有传统工业也有新兴工业, 进一步完善了贵州企业的产业结构。各企业的技术骨干跟随企业一起迁入, 这些专业人员的到来,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各大高校的迁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他们为贵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注入了新的血液。大批资金的注入, 技术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各行业各种人才的到来, 配上原有的丰富资源, 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这些, 是抗战期间贵州经济飞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 作为战时后方, 环境相对稳定

由于国统区纷纷沦陷, 大量人口迁入相对稳定的贵州。人口的激增使市场需求急剧扩大, 市场的消费需求大量增加, 刺激了战时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供求承受巨大的压力, 造成市场紧张、物价上涨, 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同时, 战争补给需求增加, 军事订货的大幅度递增, 极大地带动了军需工业的发展。战时交通状况的改善, 加强了省内外之间的联系, 使贵州经济不仅辐射到西南各省, 还延伸到边缘地区, 同时还与国际交通线相连, 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抗战期间, 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国际交通的困难, 贵州所处的西南地区在经济上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环境, 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

3. 政府政策的支持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于1938年拟定了西南、西北经济建设计划, 先西南后西北, 明确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地区。规定新的工业基地为:四川、云南、贵州、湘西。国民政府的支持,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了对原有的民营工矿业采取鼓励、资助政策外, 还动员和鼓励沿海企业内迁。同时对各行业进行大量投资, 提供贷款。政府提出了人力与物力同时开发, 平衡发展的方针, 在利用丰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 十分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

当然, 战时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苦劳动。他们在战火纷争中, 克服重重困难, 努力工作, 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贵州经济

工业方面:抗战胜利后, 工业由于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 加之部分内迁企业回迁, 因而很快就陷入停滞甚至出现衰退。1944年是工业经济由发展向后退的转折点, 其原因是这年日本侵略军由广西进入贵州, 国民党当局溃退使许多工厂不得不再次搬迁或歇业。交通运输业方面:由于抗战胜利, 在贵州的中央系统以及外省车辆纷纷返回原来的省市, 公路交通业务急剧下滑, 同时公路的养护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省道养护机构几乎全部裁撤, 道路长期失修。商业方面:战后商业贸易逐步萧条, 工商户数减少。进入商品市场的物品, 绝大多数都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没有了战时那种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景象。由于交通状况的不景气, 省内外物资交流明显减少。战后的通货膨胀更使得商业贸易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运作轨迹, 迅速从萧条陷入了难以维持的混乱状态。

总的来说, 抗战时期贵州经济的发展, 是借助外来力量不是依靠自身力量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缺乏深刻的内部基础。它是抗战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 具有突发性、脆弱性、短暂性等特点, 鲜明地打上了“战时经济”的烙印。同时, 抗战期间修建的各种交通设施已成事实, 为以后的交通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兴建起来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在以后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企业从迁入到迁出这几年, 为贵州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它们陆续返回原处, 但留下的基本框架仍在, 之后的工业经济便是在这些框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抗战时期贵州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一个国家、地区还是企业要发展, 都离不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资金是前提, 技术是保障, 而人才则是关键。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 沿海企业内迁沿海企业纷纷迁入贵州, 给贵州民族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刚刚起步的民族工业由于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注入, 得到了较快发展, 贵州经济第一次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圈。政府政策的支持、交通运输的改善、抗战补给的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这些都是这个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同时应该看到, 这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深深打上了“战时经济”的烙印, 抗战结束后各企业陆续返回原地, 贵州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滑坡。

关键词:抗日战争,贵州,民族经济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工业经济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3.

[2]、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交通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3]、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财政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4]、黄钧儒: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经济, 贵州文史[J]﹒2004 (3) .

[5]、廖光珍, 何长凤:抗战期间贵州经济研究情况及其成就[J].贵州大学学报, 2003 (9) .

[6]、梁燕, 熊宗仁主编:贵州通史 (第4卷) [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篇5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937.12南京_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意义: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民族主义下的抗日忠魂 篇6

在家乡小镇里,我遇到过一位抗日老兵,原是开飞机的,他的许多战友在1949年都纷纷去了台湾,至今他们的眷属还因此得到台币的滋润。而唯一没走的他就因为老母尚需奉养,坚决不离故土。于是老兵的命运发生转折,在以后的多次运动中,生不如死。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60多年前,中国以孱弱的身躯抵御着世界一流的帝国主义强国的侵凌。穿草鞋的军队遇到了穿皮鞋的军队。在漫长的8年里(1931年~1939年)中国一直是孤军奋战:1932年,国联没有帮中国说话;1935年(布鲁塞尔会议),美英法拒绝了中国的贷款要求;1937年,美国(第三个中立法案)的战略物资反而源源不断流入日本。直到1939年,美国“以(中国)25万吨桐油作抵”贷给了中国2500万美元。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全民族各界群众不分党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多少英雄以正气御侮,马革裹尸,解国运于倒悬;多少英雄以肝胆相照,碧血丹心,纾国难以毁家。

他们的脊梁撑起了中华河岳。

淞沪会战时,中国是一天(伤亡)一个师;武汉会战时,中国第一次吃掉了日本一个师团;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中国军人成为了“珍珠港事件”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者。波兰屈服了、巴黎屈服了,希特勒的铁骑踏遍欧洲;菲律宾陷落、马来亚陷落,日本帝国主义横扫一切。但中国还在战斗。

1942年,丘吉尔曾经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致电重庆:中国单凭着它的人力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对抗侵略者的军队飞机的进攻。中国没有强有力的海军和空军,可是它却经历了足有50个敦克尔刻而仍然坚定不移。同年,白宫对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

这不是英、美的恩赐,这是中国军民以超过3500万人的死难者为代价换来的。

打断了手脚却树起了筋骨。日本的横暴反而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聚变。中国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畏葸、怯懦、麻木、慵散的下劣习气一扫而空,烈士的血渐渐锻造了中华民族的新的民族品性。现在哪个侵略者还敢“枪杆子一立,全村肃然”,你摸摸自己的骨头!

又是那段血与火,又是英雄的伤与痛。庆幸的是,中国人在自信的前行中也渐渐修复着创伤,抗战的胜利再次成为全体中国人追求统一的一块基石。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7

从实际上来说, 中国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开始了。“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中央立即发表宣言, 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率先提出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张。随后, 中国共产党又接连发表关于对日宣战的宣言、训令等, 深刻揭露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的罪恶目的, 强烈谴责国民党当局“不抵抗”的卖国政策;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的政治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 武装起来, 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宣布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日本侵略者直接作战。为履行武装抗日的政治承诺, 中国共产党迅速派出杨靖宇、周保中等一批重要干部到东北, 组织抗日游击队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并派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指挥红军为进入抗日前线东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抗日言行,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响应,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奠定了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已下降到次要和从属地位的重大形势变化, 最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 并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召开瓦窑堡会议, 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进一步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调整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政策, 将“抗日反蒋”改为“逼蒋抗日”以至“联蒋抗日”;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 抗战全面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新的侵略,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方针政策。事变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 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之下, 通过与国民党的多次谈判, 1937年9月, 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也发表谈话, 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 在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中国共产党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宣告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和作的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 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 也是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当然, 国民党的转变是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的被迫而为。

抗战初期, “亡国论”、“速胜论”各种论调宣扬尘嚣, 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中国能不能战, 战能不能胜, 怎么样才能取胜, 成为摆在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民力和军力相结合, 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 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全国抗战的战略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 但在战役上以速决战为原则;作战的基本原则是运动战, 避免持久的阵地消耗战;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应是外线作战;在敌之侧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配合正面主力歼敌。”1937年8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分析了中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形势, 指出抗日战争具有艰苦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正式确定了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在作战指导计划中确定了以持久战为主旨的战略方针。1938年, 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 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为全国军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正是按照这一正确的抗战战略方针, 全面抗战开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迅速挺进敌后, 担负起开辟敌后战场, 创建抗日根据地, 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在战略上配合正面友军作战的战略任务, 以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配合, 构成对侵华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 团结各个阶层, 领导着根据地军民通过不懈努力, 使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扩大, 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与正面战场相互依存和配合。这不但挫败了侵华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而且使侵华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8

一.外族入侵的战争背景

在闺阁女性写的弹词小说作品中, 这些战争并没有占据太大的篇幅, 但对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有一定的交待, 有些战争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战争描写, 增加了弹词小说的趣味性, 扩大了弹词小说的格局。作品中交待民族战争的背景都极为简单, 大都是外族入侵本族, 本民族处在被动被侵略的位置。《天雨花》第三回“吴忠并及番公主, 又寇边门危十分!”本国的叛臣联合外族侵略本国, 边境烽火连天, 将士死伤无数, 边关告急。《再生缘》第五回“只为成宗初御极, 朝鲜国内动刀枪。国王会合偏帮主, 百万雄师似虎狼。差遣元戎乌必凯, 大兴兵马出东洋......战船大小三千号, 跨海相侵元帝邦。”朝鲜国侵犯境, 边关告急。《笔生花》 三十二回“话说是岁辽人入寇, 边将失机, 连下数十余城。其势猖獗, 所犯地方, 官守胆落魄飞。雪片文书, 驰京告急, 天子震惊且怒。会集廷臣筹仪, 遣将往讨。”辽国入侵, 边关守将难以抵挡, 边关告急。民族战争背景都是外族入侵, 本族处于弱势, 连连败退, 但在这些主人公的努力下, 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与这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明清时期民族战争非常频繁, 边境一直不安宁, 也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 北方民族不断入侵南方民族, 想要获取利益。

二.主动出征的民族英雄

国家边疆出现危机, 这些男女英雄都是主动要求出征, 没有瑟缩不前, 想要为国效力, 这是值得称颂的。边关告急, 左维明、文炳、皇甫少华、皇甫长华等人都是积极主动的请求出征, 左维明和文炳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作为文臣且没有出征的经验, 皇帝对他们的请求都表示了怀疑, 但是他们一再坚持, 皇帝终于还是委以重任。《天雨花》中左维明有勇有谋, 以智取胜, 根据战争周边的地理环境, 有效的利用地形优势, 用计取得胜利, 敌人落荒而逃。《笔生花》中的文炳是一个文臣, 后带兵十万出征, 用自己的计谋大败辽国, 取得胜利。《再生缘》中则是皇甫长华、皇甫少华、熊友鹤、卫勇娥等人一起出征, 和前面的以智取胜不同, 这里主要写的是单个英雄间的战斗场面, 表现了将领的英勇神武。众所周知, 民族间的战争是非常残酷和血腥的, 战争的过程也是漫长而曲折的, 但是这些女作家并未亲身经历这些战争场面, 战争描写的场面还是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女作家对民族战争的关注和书写, 对入侵者应有的反击态度, 这是值得肯定的。

三.大获全胜的战争结果

弹词小说中重要的战役, 都取得了胜利, 宣扬了国威。《天雨花》 中左维明打败北番, “忠顺王吓得汗淋身, 只得备了降书款, 君臣自缚到营门, 愿归王化年年贡, 誓不来侵大国城。御史准了投降表, 又言一纸怎为凭?历年我处投降将, 须当献出解都城。所掠金帛并子女, 一一归还大国君。”文中第十五回, 山海关告急, 左维明率十万将士出征, 大败莽金后, “莽金势尽兵惧溃, 重伤在体不能行, 长叹数声无可奈, 橫刀自刎倒尘埃。”《再生缘》中皇甫兄妹的出征也取得了胜利, “从今后, 年年进贡归皇统。从今后, 步步来朝服大元。再有一些背国化, 总凭征伐灭朝鲜。”第四十回, 刘奎光大破单于, 也是“次朝即献求降本, 自此年年贡上邦。”《笔生花》中文炳带兵出征, 大败辽国, “于是议降。次日, 乃面缚, 衔璧舆榇, 率官属赴文相军前献纳降表, 以伏侵犯上国之罪。并言本无叛志, 为臣下所惑, 乞上国丞相鉴之, 曲宥其愆, 幸甚。……既协之威, 继教之善, 辽主敬惮且感, 当即遗使, 召取各路进取兵马, 一一撤还。所陷城池及被掠子女金银, 亦皆献纳。”这些战役都取得了胜利, 入侵者战败投降, 本朝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

自古以来, 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关系错综复杂, 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没停止过, 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战争给民族和百姓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男性关于民族间战争的记录和抒写也一直存在。战争是与男性密切相关的, 闺阁中的女性很难接触到, 但她们对男性世界却是很感兴趣的, 从她们的弹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想要走出闺阁, 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

摘要:在古代封建社会, 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 她们被束缚在家庭中, 学习如何做一个顺从的女子, 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接触外面广阔的社会, 眼界十分狭隘, 她们的作品大都是自己的家庭生活, 很少涉及到宏大的主题, 但是明末清初时期, 女性的弹词小说中不只写到了闺阁琐事, 还写了民族战争等男性议题, 本文主要分析女性弹词小说中的民族战争有什么特点。

关键词:女性,三大弹词,民族战争

参考文献

[1]陈端生.再生缘.郑州:中州书画社, 1982.

[2]天雨花.陶贞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9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指导和推动中共制定和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究竟应如何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以往的许多文章往往过多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形势,果断地摈弃“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独立自主地制定的,而忽视共产国际对中共在这一政策转变过程中的重大影响。

胡乔木在《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一书中曾说:制定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是1931年到1934年的党中央所不能完成的,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的长征中也不可能完成的。 ”以后,“ 在共产国际关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的帮助之下,党在8月1日发表了号召统一战线的宣言, 特别是党中央政治局在12月25日通过了《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毛泽东同志在12月27日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才满足了这个要求”[1]38。 胡乔木在这里合情合理、 实事求是地点出了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影响。 可以说,没有来自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推动, 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这么快就建立起来。

一、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帮助及正面影响

由中共倡导并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萌芽、提出、不断修订与完善,直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终确立,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机构的共产国际都给予了重大帮助,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在思想上 ,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 , 推动了中共统战策略的彻底转变,指导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1932—1934年间,鉴于德、意、日法西斯 势力日益 猖獗 ,共产国际开始在全局范围内逐步调整其“ 左”倾关门主义的“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 与此相适应,为了克服中共和苏区在政治上日益严重的孤立状态, 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酝酿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思想, 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共与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人民军和福建事变中的19路军的合作,虽然是不成功的合作,但毕竟为中共彻底摈弃“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奠定了基础。

1935年 ,共产国际七大完成了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 ,制定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正是在这一政策转变的推动下,与共产国际直接接触的中共代表团提出了“ 反蒋抗日” 的统一战线思想, 此后这一思想又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得到修改与完善,直至最终促成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的实现。 虽然中共在制定和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过程中, 也曾结合中国国情,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倾向,但这种倾向确是有相当的局限性。 中共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大步骤几乎都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

2.在组织上 ,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期间,为中共输送和培养了大量干部。 1930年代初期,中共的“ 左” 倾冒险主义使中共党内力量遭受了惨重损失, 大量干部被捕牺牲。 因此从1935年底开始,共产国际执委会对培养中共干部问题特别关注。 1935年12月25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校长赖特为中共培养干部问题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书面报告中建议: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分校现有学习70人的基础上,到1936年春天再接收200人入学( 从满洲招收150人,从华北招收30人,从远东招收20人) 。“ 中国分校按其比重来说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占第一位”[2]79。 在报告中,赖特还要求加强东 方劳动者 共产主义 大学中国 分校的物 质基础和 教研力量。 根据此报告,1936年2月11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决定“ 要采取扩大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校中国部的方针,使其学生总数到1936年秋季达到200到250人”[2]131, 与此同时 , 共产国际还决定 , 到1936年夏季在国际列 宁学校组建总共有50人的苏维埃中国系和非苏维埃中国 系两个系 的中国部, 并给每个系提供一个不与国际列宁学校其他部分相连接的单独地方。 为安排中共的系统干部工作,5月19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特成立一个由三名同志组成的小组 ( 两名顾问和一名助理) 。6月23日,又决定“ 从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中分出外国部作为独立的高等学校”,出于保密考虑,“ 表面上将其作为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分部———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会”[2]209。

为了扩大干部培训的人数, 共产国际还打算利用逃亡到新疆的中国红四方面军西路军战士中的干部。 季米特洛夫在1937年6月17日给斯大林的信中建议:( 1) 将这些“ 游牧人”转到苏联进行学习;( 2) 在学习问题安排好以前,暂时安置他们到克里米亚军营; 并建议接收100到150人到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分校学习,其余的人则在以后安排到其他学校[2]308。虽然此时苏联学校到底为中共培养了多少干部,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时共产国际在为中共培养干部问题上花费了不少力气。

由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的这一艰难时期在干部培养方面对中共的大力帮助, 使中共在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从而渡过了土地革命后期组织力量匮乏的困难局面,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做了准备。 如果没有这一时期必要的干部准备,很难想象,中共能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有足够的人员来应付各种问题,并起到政治领导作用。

3. 在物质上 , 共产国际 在指导中 共建立抗 日民族统 一战线期间,向中共及红军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援助。1936年6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中断了一年多的电讯联系恢复以后,中共中央 发给王明 的第一份 电报中就 迫不及待 地提出了 经费和各 种武器援 助的问题 ,要求王明 询问共产 国际 ,中共联合 东北军和 西北军成立西北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共产国际能否每月提供300万元的援助 , 此外 , 中共还希望共产国际提供飞机 、 重炮 、 弹药、高射炮等军事援助[2]226。 为答复中共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军事请求 ,共产国际 和苏联于9月份决定 :在中国红 军占领宁 夏地区后,将给予大 约1.5万到2万支步枪 ,8门加农炮 、10门迫击炮和相应数量外国型号弹药 的援助 。 这些武器 将在1936年12月前集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边境 , 并通过著名的乌里茨基外国 公司出售 ,同时准备 运输工具 把它们运 到宁夏[2]252。 但是,遗憾的是该项军事援助计划随着红军宁夏作战计划的失败 而泡汤。 未能得到武器援助,加上此时中共的财政日益困难,故此时中共要求共产国际紧急寄送款项的心情极为迫切。 张闻天就曾明确电告王明,要求迅速将经费从天津、上海两处寄来,不论五万、十万都要快。

实际上,还在9月20日,共产国际领导人就已 经开会讨 论了对中共提供财政援助的问题。 季米特洛夫为此向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写了专门的报告,请求提供200万卢布的贷款,得到批准。 1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又通过王明和陈云电告中共中央:准备向中共提供55万美元的财政援助,第一批总额15万美元的援助 ,计划于11月底通过宋庆龄转交在上海的潘汉年。 这批款项于12月初到达了上海,并很快被送到甘北苏区[3]79。 随后,共产国际又进一步扩大了援助的规模。 据季米特洛夫日记记载,他曾于12月2日,致电苏联政府财政人民委员会,要求在拨出200万卢布之外,再提供50万美元另5000卢布给中共。 在与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反复商量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于1937年3月2日电告中共中央 :“ 拨出80多万美元供你们支配 。 转交给你们这笔款项的指令已发出。 除这笔钱外,你们还可指望得到与这笔款项数目相当的一笔补充经费”[2]397。

共产国际这一时期给中共提供的物质援助, 对于维持处于西北一隅的中共中央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要。 如果没有这些援助, 中共也很难熬过土地革命后期军事力量严重不足的艰苦局面,也很有可能像大革命后期一样,被国民党的军事机器再次压倒在血泊之中。 正是由于共产国际的这些财政援助, 中共武装力量的基础被保留下来, 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得到发展和壮大, 为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掌握政治领导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共产国际在思想、 组织、物质等各个方面给中共以指导和帮助,对中共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的前期, 由于共产国际 “ 左 ” 倾关门主 义的“ 下层统一 战线 ” 策略尚未 从根本上 彻底转变, 因此也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套用国际关系是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对立这一公式, 过分强调帝国主义国家反对苏联和反对中国革命的一致性, 忽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发展。 认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不仅是反对中国革命,而且向反苏战争前进了一步。 因此,共产国际此时要求中国共产党既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又要反对一切帝国主义, 并强调以民众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阶级力量的分析,直接导致中共“ 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一直持续到1935年 ,中共的“ 左 ”倾路线作为“ 有源之水 ” 也一直持续到1935年,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没有动摇,党内“ 左”倾路线的指导思想亦没有改变。

2.无论是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执委会 ,还是派驻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及军事顾问,由于对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知之不多, 其在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做出的决议、指示,有时脱离中国革命实际。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共产国际在对待淞沪抗战中的19路军、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以及福建事变的态度上。 在19路军将领及冯玉祥等表现出民族大义,奋力抗日之时,共产国际却依旧向中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斗争目标, 认为只有中国红军才能够保证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及统一中国 ,所以必须推翻出卖民族的国民党政府,对与19路军及冯玉祥等的合作疑虑重重,几次错过发展力量的大好时机。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10

但这次国共两党的合作, 是双方都有军队、政权的合作, 是既无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又无两党见诸于文件的共同遵循的共同纲领这些特点, 必然会造成统一战线中的矛盾和冲突, 必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每个党员, 保持清醒的头脑, 既要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又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上的独立性, 争取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聂荣臻元帅在领导与创建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的过程中, 很好地践行与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也逐步建设成为“新中国的雏形”。

一、统一战线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相结合, 即建立晋察冀边区政府

平型关大捷后, 毛泽东指出, 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山脉的游击战争, 而重点在五台山脉, 中央决定将聂荣臻留在五台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聂荣臻认为, 根据地是游击战争的依靠。在中国革命进程中, 根据地的问题特别重要。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 往往因为不理解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 开始时轰轰烈烈, 最后不得不归于失败。所以, 当聂荣臻受命留在敌后的时候, 尽管战局瞬息万变, 仅留下3000人的兵力, 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 但首先着手的是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立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抗日根据地。

l938年1月10日, 晋察冀边区在阜平隆重召开了军政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代表, 各抗日军队、抗日阶层和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代表代表们从深山僻壤, 从冀中平原从游击区和敌占区, 跋山涉水远道而来, 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大会开了6天。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区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民运工作等各项决议案, 用民主选举的方法产生了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

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成立, 是聂荣臻率领军民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全边区政权系统、政策法令得到了统一, 实行减租减息, 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秩序开始稳定。有了政府, 人民群众就有了靠山, 同时, 也使八路军在华北坚持敌后抗战, 有了一个坚强的依靠。

二、统一战线与军事斗争相结合, 即建立晋察冀军区

根据地的斗争, 是以军事斗争为中心展开的。1937年11月在山西五台县成立了晋察冀军区, 不久迁至河北阜平县。军区成立的第二天, 毛泽东给聂荣臻发报, 电报中说:“阎将无力再过分干涉八路军之地方工作, 故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之主体。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 放手发动群众, 扩大自己, 征集给养, 收编散兵……不靠国民党发饷, 而靠自己筹集供给之。”

军事力量是主力部队, 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三位一体的结构。主力部队是开创和保卫根据地的支柱。地方武装主要是地区队和基干游击队, 他们同民兵一起, 就地坚持, 就地游击, 支援主力兵团作战。根据基本的是游击战, 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原则, 晋察冀根据地除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和消耗敌人外, 还抓住有利时机, 在运动战中歼灭了大量敌人。

聂荣臻意识到, 要充分发动群众, 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断壮大力量。他认为, 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后, 还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只有争取了群众, 扩大了武装力量, 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并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军区成立之初, 八路军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聂荣臻亲临寺庙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 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 非常爱护文物古迹, 对僧侣们态度十分友好, 众僧看在眼里, 深受感动。在聂荣臻的感召下, 五台山寺庙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以后, 晋察冀军区专门把这些和尚僧侣组织起来, 建立了一支连队, 人称“和尚连”。在晋察冀, 有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 如“阜平营”、“回民支队”“灵寿营”“平山团”等等。聂荣臻曾给边区的部队起过这样一个名字, 叫做“子弟兵”。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称呼, 军区创办的《抗敌三日刊》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弟兵报》。这样称呼, 就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更能体现军民的鱼水深情, 战士们保卫家乡, 就是保卫边区, 就是保卫祖国。

收编杂色武装, 也是晋察冀武装力量发展的一个方面。聂荣臻回忆说:“我们创建根据地之初, 大家常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杂色武装之多之广:‘司令遍天下, 主任赛牛毛’。几个人, 几条枪聚在一起, 就可以自称司令。特别是河北省杂色武装很多, 仅北平到保定的铁路两侧, 就有十几股较大的杂牌军队。”到1939年底, 经收编、改造, 各路杂色武装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 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从3000人发展到32万余人, 扩大了100倍;民兵发展到90余万人;先后调往其他战略区32个团和25个架子团。

三、统一战线与土地政策相结合, 即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和奖励富农发展生产

聂荣臻为了充分发动群众, 率领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群众贯彻减租减息政策, 并将这个运动普及到边区各地。1938年2月9日, 边区政府即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单行条例》, 规定地主之土地收入, 一律照原租额减收百分之二十五;债主之利息收入, 一律不准超过一分 (即百分之十) 。此外, 额外附加一律废除, 高利贷一律禁止。

1939年1月, 聂荣臻在中共晋察冀分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做报告时又强调, 要保障人民已得的利益, 各地必须彻底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他明确指出, 要从政治上压倒和在经济上削弱封建势力, 这是根本措施。由于党、政府和农会在群众中的工作日益深入, 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减租减息形成了广泛的自觉性的群众斗争。他们大量揭露了顽固不化的地主分子、汉奸特务分子, 和违背统一战线及政府政策、法令的违法犯罪分子。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 大大减轻了封建剥削对贫苦农民的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使人民有了新的生机, 从而对发动群众起了关键作用。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政策界限不清的做法。聂荣臻发现后及时向干部们指出:“我们是要吃牛肉还是要喝牛奶的问题。吃牛肉一下把地主、富农的财产全没收, 不是很痛快吗?但这样做, 只能是帮敌人的忙, 会把地主、富农都赶到敌人那边去, 又将形成中央苏区时‘赤白对立’的现象, 危及到我们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我们认真搞减租减息, 只要地主、富农执行政府规定的政策, 就团结他们一道抗日。这是挤“牛奶’的办法, 慢慢挤, 细水长流。”聂荣臻的举例生动鲜明、通俗易懂, 很快被广大干部群众接受。

晋察冀孤悬敌后, 几乎得不到任何物资接济, 因此聂荣臻非常重视组织军民生产。在他的倡导下, 边区政府一开始就鼓励群众发展生产, 植树造林, 兴修水利, 改良耕作方法, 开垦荒地, 多打粮食, 支持抗日, 改善生活。到1939年, 又颁发了《奖励生产事业条例》和《垦修滩荒办法》, 号召平原地区少种棉花, 以防被敌人掠夺利用, 要求各地多种粮食, 发展手工业, 尽量自织土布, 以满足军需民用。有的地方还号召一人养只鸡, 一户养头猪。早在1938年初, 边区便开始组织合作经济, 建立各种合作社, 群众自愿集资合股, 实行民主管理。当时, 合作社主要经营消费品和组织运输。1939年春, 边区政府颁布了《合作社暂行规程》, 使合作社经济进一步健全发展。群众性的互助合作经济, 便利了农民的生产和交换, 减少了奸商和高利贷的盘剥, 而且有利于进行有组织的对敌经济斗争。

四、统一战线与经济文化相结合, 即建立边区银行, 创办“抗敌剧社”, 办刊办报, 创办学校

1937年冬,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国民党政权不仅不给以支持, 反而挖空心思地进行限制。当时, 由于边区民主政权尚未建立, 人民还没有自己的货币,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仅流通着中央、中国、交通银行的“法币”, 而且还有几省的地方流通券, 以及各县自制的土票。由于这些杂币同时流通, 严重地阻碍着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了解决晋察冀边区的军政费用, 打击伪钞, 保护边区人民的财产, 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 更好地坚持敌后抗战,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决定, 迅速建立晋察冀边区银行和印钞厂。边区银行的成立在日后的经济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聂荣臻强调指出:“武装建设与文化建设是不能对立的, 文化加军事加政治就等于革命军队的战斗力”, “需要战斗力就一定需要文化”, “我深知文化工作是整个革命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们的革命根据地不仅在政治上是最光明的地方, 在文化上也应该是最先进的地方”, “我们要有力地抵制敌伪腐朽文化, 使扼杀进步文化的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相形见绌。”在聂荣臻坚强有力的领导下, 晋察冀边区的文化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抗敌剧社”的成立, 《抗敌报》 (后更名为《晋察冀日报》, 《人民日报》的前身) 、《晋察冀画报》的创办, 极大地丰富了边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也涌现出大批如邓拓、沙飞、汪洋、田华、田间等文艺界知名人士。

聂荣臻还十分重视边区人民的政治文化教育, 他支持宋劭文和主管文化教育的边区政府委员娄凝先等, 普遍发展了小学、中学和冬学、夜校, 村村办有“扫盲班”, 帮助不识字的农民学文化。文化教育活动, 不仅遍及边区各地, 还发展到一些游击区和敌占区。到193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北岳区和冀中区共办有7000多所小学, 7所联合中学, 中小学生达三四十万人, 晋察冀还创办了华北联合大学和抗战建国学院两所高等院校, 培养了大批各类干部。边区军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 对建设边区、保卫边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统一战线与争取外援相结合, 即援华医疗队与反战同盟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敌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长壮大, 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极大关注。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一到晋察冀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 聂荣臻发现白求恩是一位很有头脑、责任心很强、有坚定信念并且极有个性的人。事隔不久, 白求恩通过对晋察冀医疗现状的考察, 提出了要建一所正规的模范医院的要求。聂荣臻虽然觉得建立正规医院为时过早不符合现实情况, 但也考虑到白求恩对游击战争环境的特点还了解不够, 而了解客观事物要有个过程。于是他把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供给部长查国桢找到白求恩面前, 下令他们想方设法, 协助白求恩把模范医院建起来。模范医院建成不久就遭到敌机轰炸, 于是白求恩设计出一种名叫“卢沟桥”的药驮子, 用几匹牲口, 驮上药品和手术器械, 实际上是个流动医院。在战争环境中, “卢沟桥”为及时救治大量的伤病员, 发挥了重要作用。聂荣臻很欣赏“卢沟桥”, 深感白求恩是位既忠于革命事业又富有创造精神的共产党人。白求恩逝世后, 聂荣臻冒着敌人的炮火为他举行厚葬, 亲自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白求恩临终前送给聂荣臻的羽绒被一直保留到他去世, 现在珍藏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除白求恩外, 英国物理学家、北平燕京大学教授班威廉夫妇, 导师林迈可夫妇, 北平电灯公司工程师布朗基斯等, 冲破敌人封锁来到晋察冀。此外还有美国花旗银行的经理赫鲁, 以及南斯拉夫、荷兰、法国、奥地利等一些国家的专家和商人来到边区。这是继卡尔逊、白求恩、柯棣华、英国驻华参赞司品烈、美联社记者赫乔治、奥地利医生傅莱等之后, 又一批来到边区的外国朋友。外国友人的到来, 为边区培养了很多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无线电技术方面) 在对敌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聂荣臻十分重视“反战同盟”的成长。对日军的宣传品, 都是由“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 (由日军被俘人员中的进步分子组成) ”、“华北朝鲜独立同盟边区分盟”、“朝鲜义勇军”的成员设计拟制的。他们深知日军内情, 宣传品内容丰富多采, 针对性强。如传单先说一些贺年、祝贺樱花节的话, 然后再说别的道理, 慰问袋除宣传品以外, 还装有日本国内的招生广告、“通行证”、边区产的土特产品等。宣传品是用日文写的, 日军都看得懂。他们有的还成功地在堡垒附近与日军进行了樱花节联欢会。所有这些, 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日军士兵及一些下层军官的思乡厌战情绪。对伪军政人员, 武工队通过关系, 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 或用喊话筒对伪军据点喊话, 告诉宣传品放在什么地方, 有的伪军还与工作队员对话对歌, 叫今后多告诉他们一些好消息。特别是武装工作队召开的伪军政人员家属座谈会, 气氛活跃。他们对日军必败, 伪军政人员应及早弃暗投明的道理听得都很入耳。有些敢于顽抗的伪军政人员, 武工队坚决予以镇压。

聂荣臻战场上救日本孤女美穗子的故事成为千秋佳话, 他给日军的一封信也对瓦解日军士气起了很大作用。1942年5月7日, 聂荣臻还亲自为“反战同盟”题词一幅:共同奋斗, 打倒日本军阀, 消除战争, 实现和平, 建立中日两国人民真正的友善!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11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少数民族;政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的大片边疆国土沦丧与日本的铁蹄之下,中国开始陷入了空前的边疆危机,而云南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复杂性而成为国民政府成为国民的关注焦点,为了将以英法为主的帝国主义拒之以西南门户之外,团结各少数民族抗日,稳定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国民民族政策。一是国民政府在此时期对云南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的调查和土司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构;二是加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提高边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三是破除封建陋俗,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文化教育。

一、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得不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其东西横跨达864.9公里,南北纵跨约990公里,北回归线横贯其南部。总面积有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黑龙江、四川、甘肃、内蒙古7个省区,地理面积可占居全国第8位。在漫长的陆地边界线上,设有9个国家级口岸和8个省级口岸,大小通道80多处;湄公河、红河、伊络瓦底江等国际河流都发源或流经云南;昆明至河口的铁路可直通越南的河内、海防,南昆铁路连接防城并直接通往海外;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通的公路达10多条,其中昆明至畹町、昆明至打洛的公路为国道,分别与缅甸的腊戍、景栋连接,进入亚洲公路网。此外,云南与东南亚的边界地区没有高山峻岭和戈壁险滩阻隔,居民彼此语言相通,习俗相通,实为中国陆地上地缘条件优越的对外通道。

二、日本侵华,使其成为抗战大后方

1919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又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炮制了伪“满洲国”作为其侵略根据地。随后又向我1937年10月30日,淞沪会战惨遭失利,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受到威胁,在此情势之下,国民政府召开了国防最高会议,决定将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以云南、贵州、四川为其战略大后方。四川既为革命的发祥地,就应该做革命永久的根据地,我们18省哪怕失去了15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强敌,恢复一切失地。

中共也深刻的认识到西南三省的重要性,毛泽东曾多次对那些认为重庆和云贵川地方太小,无法抗日的人士做过思想工作,他曾在1938年的一次公演中说道:“有人说地方太小了,好的地方已被占去了,即使抗战也不行。云贵川山高水深,目前文化人由平津、京沪搬到武汉,将来也许搬到云贵川。进步分子到落后地方,那地方自然进步了,将来那些地方可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因此虽然地方小块,但是重要的。”正是由于云贵川三省远在西陲,山连起伏,地势险要,敌人会有所顾忌,加上云南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及四川的天时地利人和,促使了国民政府将其做为中华民族对外抗日的根据地和援助地。

三、历史上云南上一直是列强兵争之地,同时因为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阶级矛盾也异常尖锐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地处祖国边疆门户的云南也跟着兴热起来,对外成了外国侵略者窥视的目标,正因云南省介于法国所属印度支那和英国所属印度、缅甸两大殖民地之间,而成为英、法两大殖民主义者入侵中国的“后门”,致使这里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1862年,英国占领缅甸领土,开始把侵略魔爪伸向了云南。他们通过开辟道路和交通要道来进行的,这些终于导致“马嘉理事件”的发生。之后发生的“片马事件”、“班洪事件”这些使政府与国人的认识到云南的重要性,及英人的本性。与此同时,法国也不甘其后,先后挑起了中法战争及之后在中国攫取云南的修路权和开矿权等,掠夺中国的资源。而对内则因为其民族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吏治废弛而致使阶级矛盾不断的扩大和激化,并进而演化为大规模的反抗政府的行为。

四、外国列强以宗教为武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侵略

基督教在清末时开始进入云南,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其发展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进入民国后,信徒从大约4万人增加到了10余万人;天主教堂则从136座增加到150座,信徒从16489增加到2.6万余人。从人数看,不管基督教还是天主教,新增部分几乎全部集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首先,这些外国宗教他们作为侵略中国的秘密武器,以小恩小惠为手段挑拨民族关系,伺机煽动少数民族群众反对政府统。例如他们曾一度提出“入教可以不怕头人和汉官的官辖”的蛊惑口号,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因长期受土流之官德长期压榨,因此受其蛊惑,外加外国传教士经常给其赠送药物、食品而让他们对外国宗教产生幻想而纷纷入教。如怒族人民就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凭借教会势力,摆脱当时设置局的苛捐杂税和傈僳族奴隶主以及藏族喇嘛寺的剥削和掠夺为奴”。其次,在传教士的教唆下,信教民众和不信教的民众,信此教与信彼教也产生隔阂,这样大大有损民族团结。最后,传教士利用少数民族知识水平和民族觉悟低下的原因,而对其进行剥削并诱使边民开发其所统治殖民国家边疆。

参考文献:

[1]刘源泉,李资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实践[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2]刘源泉.论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J].桂海论丛, 2012(0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篇12

近日,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外甥李龙同志将赵俊清编著的《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捐赠给黑龙江省档案馆永久保存。

《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由《赵尚志传》、《李兆麟传》、《杨靖宇传》、《周保中传》四册组成, 是一部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总计250余万字的历史人物传记丛书, 是东北抗联历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书中对在东北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的赵尚志、李兆麟、杨靖宇、周保中四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客观、详实的记录, 将东北抗日战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从当事者的角度加以分析阐述, 从而使东北抗联三路大军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历程尽显其中, 将东北抗战历史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后人。

《抗日民族英雄传记丛书》以详实的史料做基础, 以史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隐恶”, 真实还原了英雄本色和艰苦复杂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历史真相, 是研究中国抗战史的重要文献。

上一篇:语法语境下一篇:财务报表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