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2024-12-02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精选7篇)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篇1

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

曾德超 刘清水

中华传统文明,农为主体,农器为其骨干。我国古代农器技术甚为先进,有些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因而,把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农机具汇总起来,制图配文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农器图谱》的编纂和出版值得充分地肯定。而且,它还为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翔实的重要资料,对世界农业史、世界科技史之研究也是一个贡献,因此,其学术意义实在不容低估。

我国的古代农器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犁,世界各地很早就有这种耕地工具,只是形制互不相同。到公元一、二世纪时,我国的犁已成为世界上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一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的阳泉犁还长期畅销南洋各地。翻车、石碾、扇车等机具也都是我国最先发明的。据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西方使用翻车晚于中国约1500年,使用扇车晚于中国1400年,使用石碾晚于中国1300年,水碾则晚了900年。回顾中华民族对世界农业机械、农业和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绝贡献,我们无疑会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也必然会从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第一,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农业,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基础性产业。要发展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就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而不断改进和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华农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农器,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仍有许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成分。因而,我们要在研究原有农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机具。

第三,农业机械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作业的,且作业条件变化较大,因此,一种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示范、推广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要锲而不舍、反复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新的高潮。农业需要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工作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重道远。《图谱》将激励更多的青年立志献身于农业机械化的崇高事业,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更快发展。

光明日报,2002.4.2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篇2

尽管大部分青少年有正确的生命观,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对自我持肯定态度, 能悦纳自我, 较好地认识生命价值并珍惜生命, 但依然有部分青少年的生命意识薄弱, 对生命缺乏敬畏和珍惜, 漠视生命、否定生命、游戏生命, 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 不懂得自己和别人甚至他类生命的可贵, 因而, 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别人和他类的生命。学校的生命教育还较薄弱, 不能提供更多生命教育方面的讲座或活动, 以满足青少年改变和完善自身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形成正确生命观的渴求[1]。

一、当前影响青少年生命观的因素

1. 家庭教育缺失

《三字经》上讲“养不教, 父之过”,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生命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遗憾的是, 现代社会中, 一些父母不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甚至忘记了对子女应负的教育责任, 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或社会。父母们单纯地认为, 只要自己积累了大笔的财富, 就可以让子女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子女身上慷慨地花钱就是爱的补偿。极少有人会想到, 他们的财富的积累是以家庭教育缺失, 牺牲孩子的幸福为代价的。在这样放任自流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 不仅缺少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家庭的温暖, 更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 容易产生金钱比一切东西都重要, 有钱就有一切的错误认识, 甚至认为只有金钱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他们因缺乏理想和追求而感到迷茫;又因内心真正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而感情脆弱。这些青少年, 一旦踏入社会,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感到无所适从, 容易心灰意冷, 自暴自弃, 用极端的手段对待他人, 甚至以结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作为反抗。

2. 素质教育错位

《弟子规》总序为“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开篇即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次序不能颠倒。而重智育和轻德育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致命伤, 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 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 把应试和竞争放在第一位,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 使当代的青少年自幼缺乏童蒙养正教育。素质教育或流于形式, 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应付上级检查上,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于落实贯彻;或理解片面, 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 拥有一技之长, 就能更好地立足社会。这种对素质教育的细枝末节的误解, 不仅没有让学生们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反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和心灵需要, 加重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负担。正是从小学到大学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教育的不力, 导致一些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对生命的淡漠, 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精神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 对生活缺乏激情, 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怀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导致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行为的发生[2]。

3. 社会责任淡薄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 个人注重的是追求自由、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多数青少年能从正面接受和消化这些信息, 并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在多元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下迷失了自我,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生命的方向, 功利观念浓厚, 集体意识不强, 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严重, 金钱至上成为人生的信条, 甚至更多地将自身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种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 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 不顾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只讲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而忽视了个体在社会中应履行的责任,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新时期生命教育的启示

1. 孝为德之本, 通过孝心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为家庭培养一个好孩子, 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 是每一位母亲的心愿, 也是每一位母亲的责任。如果母亲没有把孩子教育好, 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母亲把孩子教育好, 就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孝的教育。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的通称。孔子在《孝经》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揭示了, 孝, 是道德的根本和教育的源头。孝德的践行, 固然需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 然而, 父母的以身作则, 则是最具权威的教育, 是无声的命令, 使孩子不令而从。青少年接受了孝的教育, 心中装着父母, 装着祖先, 装着孝, 装着爱, 装着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自然就努力, 各方面成绩自然就优秀;也就自然热爱生活, 尊重生命, 关爱生命。懂得生命属于个人,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同时生命又属于个人的家庭和社会, 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要关爱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并养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大爱无疆, 通过爱心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自利利他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要践行正确的生命观, 必须从培养青少年的良好素质开始。素质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教养、身心状况、生活经验、办事能力的综合品质。《弟子规》列出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方面的教育, 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是至圣先贤孔子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全面素质教育。首先是孝悌教育。它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 后学做事, 也就是先培养德行, 后学习知识、技能。如果我们把教育的次序搞颠倒了, 没有从孝悌之心培养做起, 青少年尚未有对父母、长辈、朋友升起恭敬之心、谦虚之心, 就让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他学得愈多就愈骄傲, 愈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的一个人, 实际上是无形之中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障碍。其次是爱心教育。《弟子规》中有句话说:“凡是人, 皆需爱, 天同覆, 地同载”。父母师长要呵护孩子的一切善念, 赞赏孩子的一切善行。这样做, 从自身的角度讲, 孩子在为他人奉献的同时, 心胸会更加开阔, 素质会提高, 道德精神会升华;从他人的角度来说, 能帮助别人获得利益。所以为大众奉献, 就是自利利他。仁者爱人, 把孝悌作为仁之本, “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 然后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民族、爱其国家。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 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的发展规律, 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最后是榜样教育。《弟子规》中讲:“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主动接近有道德学问的老师,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经常接近德高望重的老师, 从他们的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感受他们的良好素质。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接受圣哲教育, 就能不断完善自我, 而达到忘我境界。因此, 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 爱心的养成, 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利利他观念, 克服自私自利心理, 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兼收并蓄, 通过人伦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家庭教育是根本, 是龙头,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 圣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升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形成合力, 为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奠定基础。教育要把握生活的细节和关键, 就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 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人际和谐, 也就是古人讲的五伦大道。这个五伦关系是孟子在总结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上有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 那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只要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 这个社会的人伦秩序就会井然有序。具体来说就是做人要遵循古八德, 即孝、悌、忠、信、礼、仪、廉、耻, 这八德是做人的原则。在生活中落实古八德, 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又以仁爱为核心, 而仁爱必须有个根才能够培养出来。这个根就是对父母的孝, 对兄弟的友悌之心。孝悌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爱。互爱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助。互爱、互助之心向上提升, 就是人际和谐, 社会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在互爱互助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王曾.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深圳大学为例的实证探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9 (2) .

[2]陈建华, 肖家芳, 江晓萍.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 2010 (2) .

[3]邱素英.文化自觉和个体认同——多元文化冲突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当代青年研究, 2009 (9) .

香港高中语文科中华文化教学启示 篇3

内容摘要:近年大陆中学语文教育尝试进行不同层面的的教学及考评制度改革,希望加强教学效能和学生的语文素质。香港发展“334”教育学制时,其语文教育改革亦有借鉴大陆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有见于此,我们不妨互相学习,从语文科学习中华文化范畴来看香港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香港 高中语文 中华文化

一.语文教育的中华文化特性

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语文是人类各种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是文明社会最显著的标志。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也仍然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文化教育工作者,在自己肩上担负着向全民普及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大责任。

中学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其基本任务仍是向中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文字词汇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仍旧有限,因此仍要加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一工具。但中学语文教育应是一种泛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汇集着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各种文化知识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有赖于语言文字来传递。至于汉字,由于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和结构特点,它在传递文化知识方面更有着特殊功用,往往一个汉字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某种文化知识。如“仁”字,《说文解字》解释说:“仁,亲也,从二人。”段玉裁注曰:“人耦(即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表明“仁”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显然,“仁”所揭示的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内涵。如果老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除了讲清某字某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外,再花点功夫从分析文字结构入手,发掘文字潜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则学生不仅可以受到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还可借此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一个汉字尚能包含如此深邃的文化内容,一篇文章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就更为完整、更为系统。如黄宗羲的《柳敬亭传》,讲述明末清初的说书人柳敬亭。说书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读者可以借此了解说书这种民间通俗艺术的大致特点。《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章》讨论的是古代道德文化,说人要有羞恶之心,有了羞恶之心就能舍生取义。贾谊的《过秦论》则是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反思,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识。《苏州园林》则从一个侧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文化。如此等等,难以尽举。可见,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带着探索文化的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不至让学生身入文化宝山而两手空空。

二.大陆高中语文课在教与学上的困境

学习语文,理所当然要把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放在第一位,多识字,多掌握词汇,尽可能地学好语法知识、文体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语文教师不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语文能力的培养者,还应承担将中华文化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受到古今中外文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担当中华文化的继承者。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方面,不管是教者,还是学者,往往只能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的知识课来对待,似乎语文课仅仅只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舍此之外别无其他。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教育的指导思想始终重知识,轻素质;重分数,轻能力。教师竭力传授知识,学生拼命接受知识;教师激励学生拿高分,学生则视分数为命根。至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如何,教师是不大关心的,学生也漠然视之。只要升学率高,有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那就皆大欢喜。一位资深中学教师黄军老师指出:“新课程语文高考试题在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方面变化不大。考试题型仍旧是辨别实词的意义的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别,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的翻译等,只是个别题目分值略有变化。古诗文阅读的题型过于注重文言语法知识的考查,让学生对经典文本(文言文)望而生畏。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应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在文言文教学中,课文已被抽成一个个试题、一个个训练的例子,学生学习的重点只是找出其中有多少个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多少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学生已很难感受到那原本充盈于原著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无法体味到蕴含于原著的睿智与幽默,从而使得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文学性的语文变成了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i

因此,现在的中学生知识学了不少,但文化素养却不高,更缺少一种文化精神。他们很少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待教科书上的各种知识,去观察、分析、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少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这就造成学生在文化上的贫血症,好比一个少年巨人躯体虽然高大、魁梧,智力、能力却跟不上,令人感到不协调。因此,现在对于学生来说,文化上的补课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不然,这种知识上的巨人,文化上的侏儒的状况就难以改变。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得应该担负起这一责任,通过教育去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精神,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造就新一代文化生力军,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香港语文教学的启示

香港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指出:“中国语文教育的学习内容可概括为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九个学习范畴。中国语文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这就方面的学习为主要任务。这些学习范畴,是语文学习的一体多面,彼此相互依存。中国语文的学习,应以读写听说为主导,有机得结合其他学习范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各学习范畴的学习,是相连互通,而不是孤立割裂的。要达到各学习范畴的学习目标,必须透过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学习重点。”ii翻阅香港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有关学习中华文化的说明,大概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教师须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华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往往在学校课堂只能做到蜻蜓点水而已,实在难以广泛、深入地学习。因此,香港语文教育启导学生自学,善用文字、影音、图像等不同媒体学习中华文化。教师在当中的角色则是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问题,同时安排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做到活学活用,例如辩论、话剧、讲座、文化考察等等。在课内外同时学习语文,学习中华文化,两者结合为体验式学习,以此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自主或合作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并体现优秀的中华文化。语文是最生活化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文学习绝不仅仅是在学习教材、语言,更是在学习交往、理解文化、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等。有效的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充分运用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这才能使学生深刻把握学习的重点所在。

第二,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中华文化,不只可以寓文化学习于语文学习,同时也可以与品德情意、思维能力等范畴共同培养。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掌握相关知识,还必须有所思考、反省,以了解中华文化的优秀面和不足之处,感知、感受、辨别当中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这些既是品德情意的要素,也是中华文化里的佳酿。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对学生品德情意、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积极的作用,反之亦然。

第三,鼓励学生联系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相辅相成地学习中华文化。《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iii在此一点,香港语文教育同样提出,且有相关例子指引。“应多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而有计划地和其他学习领域或学科结合,使教学安排更有组织,让学生融合各科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益,同时避免学习领域之间学习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更经济而有效地运用学习时间。”iv例如探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可与德育及公民教育、历史、通识教育等课程互相配合,让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应用从其他学科所获得的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以提高学习效能。

第四,在语文课程“学、教、评”的实际情况中,如文言文教学就难免倾向注重文言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考查,但香港课程指引强调三年制高中中国语文课程与评估的设计,须体现课程宗旨、学习目标及学习成果,应与课程紧密配合。对于中华文化范畴则指出注重考查文化素养,强调学以致用,将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和现实生活链接起来,并运用多元化的评估动作进行评估,例如透过持续观察、师生讨论、从不同情境活动中等进行评估,包括以下:

在纸笔考察方面,学生应能表现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如对概念的理解、解难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等,采用开放式题目,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及所学评析文学作品、文化篇章的思想内涵、价值观,以评估其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等。

在专题研习方面,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范围,自拟研究课题,透过个人或小组形式搜集资料进行研习,以书面或口头报告形式汇报成果。学生能在过程中主动获取、消化、运用知识来完成课题。透过评估专题研习,教师能较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沟通、协作等能力。例如对于文化范畴的专题研习,可透过学生对文化经典论著的思想内涵、价值观的评析,评估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亦可判断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等。

在课外活动方面,教师宜配合学校情况,如创校背景、地理环境、社区关系等,因时制宜安排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学习内容,让学习更有意义。例如有学校以宏扬中华文化和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为办学宗旨,每年均会举办全校性的文化考察活动,教师在文化考察活动中,让学生撰写举办活动的建议书、考察报告、报道当地风俗文化等,并对应活动制定合适的评估规则,使学习和评估融为一体。

四.总结

不论翻阅大陆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还是香港的《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不难发现其中中华文化这类字眼的高频率出现次数.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我国语文教育担当的正是最主要的中华文化教育者和传播者。香港语文教育最大的启示在于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必须做到动静相配合,不应受教科书限制,也不应局限于应付纸笔考试上,更需要鼓励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诚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并不是没有提及相关类似的说明,但事实上香港语文教育则能够更重视又较创新地付诸实行。作为一种趋势,未来将无法阻挡我国语文教育继续进行改革。对于中华文化教育,如何更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仍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注 释

i黄军.对新课程高考语文试题导向功能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

ii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07):《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政府物流服务署,2014年版第10页.

ii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iv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07):《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政府物流服务署,2014年版第36页.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篇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要坚持辩证的方法,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有所保留、有所抛弃、有所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前提是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这种评判不能仅仅凭感觉、凭主观情感,而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形成科学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传承和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互动性差,缺少趣味和韵味。随着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文化的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人们在形象化、互动化的感知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转化,将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其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等之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还要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基本思想元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大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转化吸收、吐故纳新、博采众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摘选自夏建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推动其现代转型。

B.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好精华和糟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前提。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的一个原因是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

D.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文化具有时代性为立论前提,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问题。

B.文章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准则和方法。

C.文章阐发了作为评价传统文化重要标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D.文章在论述对待传统文化要弘扬包容精神时,关照了时代发展,关照了理论与现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评判传统文化应有科学标准,如果仅凭感觉、主观情感评判,就会做出错误评判。

B.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就能让其“活”起来。

C.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生产生活,才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D.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创新发展的原因是缺乏文化交流,不能吸纳国外的文化成果。

阅读答案:

1.C(改变了陈述对象,原文为“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

2.C(并未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5

一、摘要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足以见证孝的地位和价值。“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而备受推崇。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本篇文章将从孝道的内涵、古代传统中的孝道、结合当今社会的孝道、大力加强孝道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有纰漏,还望老师批评指出。

二、孝道的内涵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养,二是敬,三是祭。孝,首先表现为一个“养”,“孝”最早见于甲骨文,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说文解字》上讲.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人间真情。孝,其次表现为一个“敬”字。《辞海》对孝的注释:“善事父母日孝”,《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旧社会以尽心奉养父母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孝,还表现为一个“祭”字。所谓“养老送终”,除了抚养之外还要送终和祭祀。中国人对生命非常重视,对于已逝对象的孝还表现在如何纪念死者。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由此形成所谓的丧葬文化,丧葬习俗的复杂体现了对已逝者的尊重和孝心,体现了浓重的孝道文化。此外,《孝经》中还告诉我们“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三、古代传统中的孝道

“孝”在古代有两个主要内容 : 其一 , “尊祖敬宗” , 这是早于“善事父母”的初始含义。古人认为去世先人 , 特别是氏族首领 , 在天庭与天帝为伍,对部落和氏族的吉凶祸福至关重要 , 从而产生了祖先崇拜 , 其目的主要是使氏族集体繁荣昌盛。祖宗敬仰作为“孝”的重要内容 , 一直传承到现代 , 如家族兴建祠堂 , 供奉祖先灵位 , 组织清明会 , 撰写族谱以明血缘长幼,皆是“尊祖敬宗”行为。其二 , “传宗接代”,《孟子·离娄》提出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朱熹注释 :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 , 谓阿意曲从 , 陷亲不义 , 一也。家贫亲老 , 不为禄仕 , 二也。不娶无子, 绝先祖祀 , 三也。三者之中 , 无后为大”。因我国现在人口过盛 , 推行计划生育 , 故反复批判孟子之言。但在古代,灾荒、瘟疫、战争等使人类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出生率、成活率都低 , 寿命不长 ,故无论国家、氏族、家庭都无不力求人丁兴旺 , 确保世代不绝,这也就无可厚非了。

在地球村里 , 从古到今出现过无数民族和众多国家 , 其中只有我华夏民族的孝道理念传承下来。感人至深的二十四孝家喻户晓: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但是时代在进步,“孝”的标准和规范也随之改变,所以古代的二十四孝有许多愚孝。面对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孝道,在发扬光大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去芜存菁,方为“智孝”,忽略了其他伦理道德,一味尊崇,则为“愚孝”。孔子不赞成愚忠愚孝,他指出,只要有不义的事,就应该谏净。孟子则在孔子论孝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的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孔孟关于孝的精辟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

四、结合当今社会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当今时代需要孝。我们青少年需要孝,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现实情况是,由于长期不得不实行的计划生育国策,形成了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几代宠爱于一身。孩子往往被娇惯、溺爱。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惯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由于高考制度的导引,重考试分数、轻道德品行的社会意识长期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家庭孝道教育的缺失。“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孩子人格不完善,甚至性格畸形。

老师上课讲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父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你小心翼翼的呢?”听到这句话,我感觉整个人都被震了一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批评我开始变得隐晦,进我的房间要敲敲门,放假回家总是再三询问我想吃什么……以前还暗自欣喜,觉得自己的地位陡然上升。原来这是我需要反省的时候到了,不喜欢和父母谈心,学习上有什么烦心事回家就摆在脸上,讨厌父母问东问西,却又抱怨他们不懂我……

以前家里总是父母为天,但现在确将孩子奉为皇上,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孝道吗?孝,并不是每天口头上、文章里的名词,也不是只在心里想着长大后要怎样怎样,更不是每月寄给父母的赡养费。孝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感恩,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大力加强孝道教育(社会、家庭、学校)

1、要想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只有通过社会的规范、倡导、鼓励,学校具体地实施,再加上家庭的配合,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树立典型,抓住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事例,进行青少年孝道教育,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政府、社会应该给他们以崇高的荣誉。此外,还要牢牢把握网络的思想教育阵地。把青少年学生的孝道教育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搭建现代化的平台。

2、把孝道文化建设融于家庭教育之中,充分发挥家庭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充分发挥家长的孝道表率作用。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家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生活细节都会给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示范表率作用,其行为不但影响子女的发展方向,而且决定能否赢得子女的信任和尊重,取得家庭教育的主动权。因此家长应注重自身孝道行为的规范,做孝敬长辈的楷模。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会从心底里敬佩自己的父母,而且也会耳濡目染地逐渐形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3、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高度重视孝道教育。要抓好孝道教育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其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孝道教育作用,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有关孝道的专题讲座。此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居住环境的学生开展突出不同主题的活动。

六、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篇6

加入WTO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

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领导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对公众意识具有引导作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根本方法,以社会主体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作 者:胡耀武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16队,陕西,西安,710068 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2002 “”(10) 分类号:G03 关键词:民族文化   发展趋向   冲突   互补  

论易经思想对中华戏曲发展的启示 篇7

《易经》包括变易、不易和简易三种思想, 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今天用易经的思想来讨论中华戏曲发展应适合现代观众审美心理需求, 必会受到良好的启示。

一、变易思想对中华戏曲发展的启示

变易, 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流动着, 永久处于运动和变化的状态。易经告诉人们, 世界上的所有人和事, 乃至宇宙万物, 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观点是一致的。

中华戏曲也不列外, 自诞生之日起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 经过800多年的兴衰, 发展成现在拥有300多个声腔剧种数以万计的剧目累计量的庞大规模, 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 (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 之一, 是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也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 不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渗入了新的时代因素, 形成了新时代大众审美的心理趋势, 即追求感官享受和内在文化品位相结合的审美思想, 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审美的主流。

中华戏曲也要以发展的眼光适应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 以“变易”的思想进行改革和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 在舞台设计、表演形式、曲目创作等多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在充分体现当前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的同时, 融入更多“时代的”元素, 更好的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要。

二、不易思想对的启示

《易经》告诉我们, 世间万事万物, 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那就是“真理”和“客观规律”永远都不会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华戏曲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 坚持“真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中华戏曲历经800多年的兴衰, 尽管各个时代的审美心理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但最根本的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 这是中华戏曲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不能改变的, 也就是“不易”方面。这些不能改变的就是中华戏曲发展“变中有常”的“常”、“万变不离其宗”的“宗”。这些构成了中华戏曲的灵魂, 是中华戏曲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 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未来

确定连绵词的原则是明确的, 但在具体语言中, 区分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但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文献典籍中连绵词的使用及分布情况, 依据同族连绵词以及连绵词其他形式特点进行辅助鉴定。对连绵词的认定, 应把连绵词历时的发展演变与共时的分布状况结合起来考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 可见连绵词是一种双音节单纯词, 义寄于声, 字不定形。虽然目前学界对连绵词的分类和来源的认识不尽相同, 但我们可从中发现其发展的趋势, 对此, 我们应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连绵词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陈瑞衡.当今“联绵字”:传统名称的“挪用”[J].中国语文, 1989

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重拾中华传统文化、重塑中华传统美德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传统的中华戏曲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这块宝贵的阵地, 满足人们“追善逐美”的审美需求, 以后更应该再接再厉, 为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简易思想对的启示

《易经》告诉我们, 世间万物, 有其事必有其理, 宇宙间的事物无论怎样奥妙和高深莫测, 当人类的智慧能够了解它之后, 就会变得最平凡而且极为简单了, 简易是《易经》的本质属性所在, 是事物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

中华戏曲发展如何适合现代观众审美心理需求, 也要遵循“简易”的思想, 正确区分“不可以改变的”即“真理”“规律”性的东西, 也就是“追善逐美”的审美追求是永远都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即“非真理”“非规律”的东西都可以在戏曲创作、戏曲表演过程中进行改革, 使中华戏曲发展成即满足“追善逐美”的审美追求又为现代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

在中华戏曲发展史中, 六七十年代创作了一大批“样板戏”包括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龙江颂》《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等,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等;以及清唱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等音乐作品。其中五个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艺术质量最高、被广播电台播放最多、被专业和业余团体演出最多、全剧或部分剧情最吸引大众, 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为传唱。这些样板戏在戏曲改革中走出了一条尝试性的新路, 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满足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审美需求, 为中华戏曲改革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简易还有大道至简的含义, 事物发展一般都遵循“简单—复杂—简单”的规律, 事物发展到高级阶段一般都趋于简单化了。中华戏曲的发展一样不能偏离这一规律, 越高级就会越简单。思想上“伸张正义”、形式上趋于简单化, 这是中华戏曲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总之, 就戏曲而言随时代变化的是变易 (内容、形式等) , 超越时代不变的是不易 (宗旨) , 我们要用简易 (科学) 的思维方式, 选择和坚持不易 (宗旨) 的东西, 以适应时代变易的需要, 这就是《易经》思想对中华戏曲发展如何适合现代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启示。我们全体戏曲工作者都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探求科学的发展方法,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适合现代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戏曲作品, 为推动中华戏曲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年04期.

[2]董性茂.贾齐华.联绵词成因推源[J].古汉语研究, 1997年01期.

[3]许惟贤.论联绵字[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年02期.

[4]王念孙.《读书杂志》[M].北京:中国书店, 1985.

[5]许嘉璐.《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6]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作者简介:

上一篇:物业公司保洁案例下一篇:山行杜牧拼音版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