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的鉴赏(共8篇)
中华诗词的鉴赏 篇1
在初冬之际,趁大家都有时间,约上好友,聚聚会、聊聊天,也不失为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天,越往深处走,越能看到不一样的.美丽;人生,越往深处走,越能体会万般滋味。眼前万物凋零,但请你我满怀希望。或许过去的日子并不十分如意,但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十分孤寂的诗:冬天,万籁俱寂,渺无人烟,天地之间,只有一人与一身寂寞,却要挨过这漫长的冬天。也许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段时间,我们只能与寂寞相伴,独自一个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中华诗词的鉴赏 篇2
我们要谈的这个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问题, 确实不好谈。大家都晓得, 讲到我们的古典诗词, 常常有这样的话说: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这样, 那咱们在这干吗呢? 咱们都意会吧, 一言不发, 都去参禅。当然, 你会说这怎么行呢? 是不行。但是, 完全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有的地方的确也不行。所以我只能讲粗的一面, 精微的地方更多地要靠各人自己去体会、理解。
首先谈一谈名称。现在习惯的称呼叫“古典诗歌”“旧体诗词”。又古又旧, 这东西大概应该进博物馆了。万物都要发展、创新, 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么一套东西, 还要学习鉴赏? 是不是有人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古典”这个名词, 本来是指一种艺术流派。如果把它理解为一顶“帽子”, 恐怕有的同志往往一提到“古”“旧”就跟“新”对立起来。这样的认识对吗? 其实我们的古人作诗填词最讲新, 老杜就说:“诗清立意新”, “清新庾开府”。可是他又说“诗学阴何苦用心” ( 学阴铿、何逊) , “不薄今人爱古人”。可见, 他们的创新并不是要把老的一齐打倒、丢掉。不是一提创新就跟传统对立起来, 说那个都不该要了, 完全另搞一套。这样来理解创新难免不发生种种弊病, 这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来看看古人又是如何看待、认识新和旧、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赵翼, 他在《论诗五绝》中说了两句话: “预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觉陈。”又可见, 那个时侯的人不是不注意而是非常注意新, 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概。他那里说的是, 要做到“新”, 可用的体格、语言、文辞, 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 他并不抛弃这个, 而是要在笔法、意法、表现法、表达方式方面寻求一个新的路子。所以说, 要新, 首先要意新, 不是什么别的新。赵翼对新和旧的关系说得是很辩证的: 把新意象从银行开支票一样把五百年后的都预支出来, 够新了吧! 可是到了千年以后再回顾这个新意, 又觉得陈旧了。
在我们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数不清的文学艺术大师, 每天都在那里创造、积累, 那经验之丰富, 水平之高超, 真是无以为喻, 提起来我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这样宝贵的文学艺术财富, 每一代人都有他的新贡献。正因此故,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诗词的生命力才非常旺盛, 并没有死亡, 甚至于连衰老、僵化都还不能说。它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中生存、生长, 而且还有发展。所以不能用“古、旧”二字就把他们制住、否定掉了。因为我们的民族传统, 实际上原本就是无数层次的创新的积累的总和。把传统和创新机械地对立起来, 甚至盲目地崇新排旧, 不问实质, 只看现象表皮, 就会把似新而实旧的东西奉为奇珍异宝了。
(二)
接下来, 我想提出的是: 写诗需要表达什么东西, 怎样表达?
诗人为什么会是诗人, 这在于他的眼, 他的头脑, 他的心灵, 他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欣赏审美能力都与我们常人有所不同。比如, 我们常人一般看见每天日常生活里边无数的现象, 认为可以视而不见, 不值得看, 不值得谈, 也不去想, 可是到了诗人眼里就不同了, 他从最平凡最普遍的事物中, 发现一个点, 一个方面, 觉得有新的体会、感受, 新的见解, 他发生了“新意”, 把这种新意传达给我们, 而我们一看: 是这个样子呀! 我也曾这样感受过, 可没有好好想就丢下了。就是想了一下, 你要我表达, 我也不会; 而诗人好象是替我说出来了, 而且说得那么好, 使我产生共鸣, 得到一种文学艺术上的享受。因此, 我们会觉得诗人很不简单, 他是真有神奇本领。这个本领其实就叫做会表达, 会传达。一件事情, 如果用我们一般人的普通的话来说, 可能毫无意味, 但他用了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后, 特别好, 听听, 悦耳, 唤起我们很丰富的艺术上的想象。所以我说诗人是属于最会讲话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北方有句俗话叫“一样子话, 百样子说”。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最普通的例子来作为“会说话”的说明, 小山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是一首小令, 除了开头两句是点明主题“天将离恨怅疏狂”之外, 接着款款地写来, 说道是: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 水茫茫, 行人征路许多长! 相患本是无凭语, 莫对花笺费泪行。”“相思”在此表示有某先生和某女士有互相倾慕和思念的感情, “相思”二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词语, 高雅、有意味、有情致。今天, 什么叫“相思”呀? 这个话几乎已经绝迹了。学中国文学, 特别是诗, 要对汉语下苦功夫, 比如这个“相思”, 要懂, 要领受, 要体会。这一关过不去, 什么都不要谈。后边还要具体些讲讲这一点。我们从整体上来看, 这说的是一位女士接到了她心上人的信, 读罢, 感情上那个波澜, 那个曲折。古时的交通不像现在, 两人分隔远地, 投个航空信或打个电报, 很快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情况。那时经年累月才盼得一纸来书, 接到打开一看, 噢, 是花笺写就的 ( 花笺是古代的薛涛纸, 带彩色, 带花纹, 美极了) , 上面写着相思怀念的种种情怀。我们完全可推想出是写得非常真挚热切的。她起先看时很高兴, 再一想, 又怀疑起来。感情到了真处, 反会生出许多疑念: 他纸上写的那么多思念的话, 有凭据吗? 什么都不能说明, “相思”本来就是无凭之话。那么自从打开信, 我对着它反复地读, 一直流着泪, 我这样激动, 是对还是不对呢? 我不要再对着这些无凭之语枉费我的泪行吧———你真的相信这个看信人是彻底怀疑不再相信心上人不是真正思念她吗? 她看透了, 因而说我不再啼哭, 我要欢乐……等等。你若如此理解领会, 你就成了世界上头脑最简单的人了嘛! 怎么能学文学, 怎么能鉴赏我们的“古”诗词呢? 这是一种表达方式, 是作者超妙的手法。你应该看到的是: 这写的是一种至深至切的真感情, 即分隔两地、不胜思慕的情怀。逮结尾两句, 哪里是什么“看透了”“想开了”的“悟语”, 这分明是一种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的痛苦感情的曲折传达或表现!
我举这两句, 只为说明表达手法。若讲更高级的境界, 则又不可忘掉“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十四个字。这写的是日日盼, 年年盼, 日日从早盼到日下西山, 年年盼到路荒秋草 ( 不见车辙人迹到来) 。两地远离之情, 长年渴念之意, 只用了十四个字, 写尽了这种情景和心境。
所以, 谈鉴赏, 要懂古人的笔法, 也要懂古代的情况。比如上面说的通信难, 你认为那算什么, 八分邮票一贴搁在邮筒里不就得了。连这么一些基本的都不知道, 要去“鉴赏”, 能“鉴赏”出什么呢?
古人常用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四个词来谈诗词,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用西方的文艺名词和概念来套是用处不大的。你读罢一首诗或词, 往往给你的是多方面的享受, 一、二、三、四……, 在美学上可以数出几点。但对四个词要想每个给它下一个具体简切的定义, 恐怕就大是困难。
宋代诗人梅尧臣, “总结”好的优秀的诗词的长处, 说了两句话: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之言外。”这里说的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山、水, 一张桌子, 一个凳子, 不限于这么具体, 但总是有迹可寻, 可捉摸的。“状”, 今天的话叫“形容”“描写”, 很难“状”的东西, 高手诗人能够写得“如在目前”, 这不是“自然主义”复印机式的“再现”于眼皮底下, 我们的祖宗丝毫没有这个意思, 他是说对那个精神意态, 对那个景象的领会、感受。然而, 只有“如在目前”远不够, 如果仅仅如此, 我干吗要来读你的诗词呀, 去看真东西, 比你这个直接, 也会有自己的领会、感受, 是吧? 所以, 这只是事物的一面, 还有一面就是“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好的诗词内容都很丰厚, 一首七言绝句, 四七二十八个字, 叫你体味半天也许还没体味尽。作家不把话都说出来, 作“解释”, 都说出来, 都解释, 那叫一篇“论文”, 不叫诗。“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所以才发生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样一些我们中华民族诗词上特殊的光辉的美学特色。
(三)
古典诗词的语言 ( 当然主要指的是汉语文, 尽管我们是多民族国家, 但几千年来文学史上是以汉语为主) 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要多下功夫去学, 去领会, 去运用。
比如, 上面提到的晏几道词里的“相思”二字, 现在不用这样的话了, 是“爱”“恋爱”了, 这东西从哪来? 大概是西方的“进口货”, 与“相思”的意味有所不同, 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 民族特点不同, 历史背景不同, 因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表现方法也不同。记得好像鲁迅先生在谈小说时说过一种意思: “现在叫‘爱’, 过去不叫‘爱’叫‘倾慕’”。我们的祖宗将爱说成“倾慕”, “倾慕”可以是单方面的, 你看见了一位女士, 或许就会“倾慕”。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 曹雪芹在宝黛感情上是用了“相思”还是“倾慕”? 都不用, “爱”更不用了。所以今天西方很多人看完译过去的《红楼梦》, 说真不懂宝黛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事? 你就直接了当表示说“我爱你”得了, 万事大吉。在他们的感觉里, 这个事天经地义, 简单无比, 你干吗要这么曲曲折折, 千回百转? 他们不能理解。
举例而言, 汉语里有许多两个字的联绵形容词。比如“苍茫”, 天快黑了, 好像空间慢慢地生出一种似烟似雾的暮霭, 自远而近, 缓缓弥漫到眼前, 事物越来越看不清, 夜色越来越浓, 是吧? 这“苍茫”好像都懂,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写了两句诗: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这里的“苍茫”是什么意思? 不能说仅仅就是暮霭吧? 这个意境, 你在最好的词典中找来的定义, 能适合吗? 我们得用脑子、心灵, 还得用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等等知识上的基本功, 才能够体味象杜甫的“苍茫”这样的辞意。汉英辞典与“苍茫’’对应的英文是“indisfinct”, 意思是不清楚, 看不清。这原不算错, 但汉语里类似“不清楚”的, 不仅仅是“苍茫”还有“迷离”“朦胧”“缥缈”“依稀”“隐约”彷佛”“微茫”“恍惚”“杳冥”……, 多着哩, 你去查汉英或汉什么辞典, 解释统统都是“不清楚”。在西方只能用一个“不清楚”来对应我们中国那么多词语,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体会、领受, 比西方大不相同, 精微得多。我们的语言创造是不是最伟大的智慧创造之一? 在我们的语言运用中, 每一个都不能代替另一个, 因为各自的意味, 唤起你美学上的感受完全不同, 也就是情致、意趣、韵味都不同。我国一位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一篇还未发表的文章里说: “汉语是世界上最高、最先进的语言。”如果认为汉语是老掉牙陈旧了的东西, 将来都是要改造的, 那么还是再进行一些考察研究, 然后再作结论。上面举的例子就说明, 中文的那么多“不清楚”, 在西方语言里就没有能够完全对应得上的词。几何学上, 两个圆直径相同, 往一起一套, 完全吻合, 变成了一个, 英文是“Co - incidence”。中国的词语和西方的词语, 有很多都是不能“Co - incide”的。文学的“工具”就是语言, 对它并无深知, 怎么讲“文学”欣赏呢?
(四)
跟诗联系在一起的汉语还有第二个特色, 我称之为“汉语词语组联法”, 我不懂语言学, 就杜撰出这个名词。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体, 当它们两个或几个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词语, 然后由若干词语再联就成了话, 就成了句。这就是语言的构成。现在教古汉语要教语法, 我觉得这里边可能也借鉴了外语语法的分析办法和一些名词概念。比如, 主谓宾语连在一起, 这才叫一句完整的语言, 不合这个组合就是“非法”“不通”的。如果是散文、白话, 用这个规律来要求大部分还是可以的, 但对于诗, 就不一定行。我曾接到过一位中学同学的来信, 上边说:“我学了汉语语法, 就按照这个规律去分析诗。可是常常搞不懂哪是主语, 哪是宾语, 哪是谓语, 等等, 我用语法分析来分析去, 就是搞不懂。”他提的问题令人深思。这是个什么问题? 我们还是用个实际例子来看看。
唐人崔涂写了一首《除夜有怀》, 这首五言律诗有这样两句: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古人旅行极其不方便, 况且我们中国人乡土观念很浓, 历史造成的, 往往一辈子都不离乡土, 没有出过家门一步。但为了谋求生路, 而必须出门在外, 抛家背井, 骨肉离异, 那就很可能会有像这两句诗所写的感情, 千里之外, 孤身一人, 历尽了风霜、辛苦、种种困难和危险, 极其思念家乡、亲人。你看, 这个游子独自一个, 也不知是在哪里, 正赶上“除夕”这一个应该是全家团圆的夜晚, 本来千里万里也要千方百计赶回去, 大家吃一顿团圆饭, 但他赶不回去, 自个儿蹲在一个地方, 四周围一看, 骤然入眼的是“乱山”, 下了一个“乱”字, 已经就不太是味了, 接着还来个“残雪”, 这完全是心里极其难过时的一种反映。有这么一句常被引用的诗: “文似看山不喜平。”从这句诗我们看出, 人在常态时, 心情愉快时, 山越乱, 越是峰峦起伏, 有着种种势态, 看的时候就越有味越有兴趣: 哎呀! 这山真奇、真不一般! 的确也是, 平平的山有什么看头? 但同样的奇山, 心里难过时看上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意思讲明了, 再看语句。“乱山残雪夜”, 一句话, 这里边找得到主、谓语吗? 下一句“孤烛异乡人”, 五个字, 主、谓在哪里?本来, 点着许多蜡烛, 灯火辉煌下全家聚在一起, 这是除夕夜的一大特色, 但在异地的游子只能一个人和一盏孤灯作伴, 非常凄凉孤独地熬着这一夜。这样的感情境界, 五个字, 分不出什么主谓宾语, 却表达得异常精彩。
“乱、残, 孤、异”四个形容词, “山、雪、夜、烛、乡、人”六个名词, 被诗人巧妙地一排列, 组成两句话, 表现了十分丰富、言而不尽的内容。这, 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诗词词语组联法的一大特色。多么富于表现力! 如果你要用语法的知识来分析这种表现法, 永远分析不出道理来。语法上我们借鉴西方的, 未必就证明西方语言比我们的先进。西方语言也有它死的一面, 一点不灵活。我早年写过一篇序文, 笑话式地谈到这个问题。我说“英文先生”是个瘸子, 他离开“介词”“转折词”“连接词”等等这些“拐杖”就寸步难行。英文词和词之间必须有一个表示二者之间关系的词, 没有, 这前后两个词就互不相于。比如说: “我在街上正在看着橱窗”“I am looking into a shop window on the street”, “看, look”当中必须有一个“into”你才“看得进去”, 不然, 英文先生就说这不是话。汉语就可以没有这样一些“拐杖”。这里再举两句为例, 是唐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跟崔涂那两句比较比较, 内容上有同也有不同的地方, 这个不去说它, 要说的是两人在“词语组联法”上也有同与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 他们的每一句的每一个词都好像是一节火车箱, 前有钩后有钩, 本来毫无联系的车箱在轨道上一走, 轻轻一撞就联接在一起了。汉字浑身都有好些无形的钩, 诗人让它们“走在轨道上”, 一碰, 就连在一起, 发生了极特异的艺术效果, 根本不要什么介词之类。这是诗人的功劳, 他作了极巧妙的组联。所不同的是, 温庭筠的十个字都是名词, 或许你会说那个“鸡、茅、人、板”不是形容词吗? 不, 它们不是像崔涂诗里的“残、乱、孤、异”一样本身就是形容状态一种感受的形容词, 而是经过组联之后, 才能够形容后边那个词。你不能脑子里先有只有形容词才能形容名词的死条文, 汉语没有这种清规戒律, 汉语的“词性”, 随组联的不同, 可以是变化万端的。
“汉语词语组联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时时都有所见,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要细细体味诗人是怎样运用我们汉语词语的, 体味为什么这样一组联后就会产生那么好的艺术效果。
(五)
谈古诗词, 不能不牵涉到音节问题。
谈到音节, 当然首先就会碰到“断句”, 也就是打标点符号的问题。传统的诗好像标点比较容易, 要是五言、七言诗就更容易, 不要什么高深的修养, 数数就行, 五或七个字, 然后点一点或撇一撇, 这个事情太简单了, 会算术就行。所以, 现在有些选本, 五言七言诗断句大概错不了, 然而一遇到词、曲问题就出来了。原因就在于他往往是用现代的标点使用法和语法观念为前提来给我们古人的音乐文学断句。
音乐文学有它很强的节奏性, 断句跟文意的停顿可以说大部分相合; 词, 本来是指的给固定的曲调作新词, 所以叫填词, 填好了马上就能唱。你设想设想看, 你填好了新词, 旁边有人吹笛弹琶什么的, 立刻就唱给你听, 这是多大的享受啊! 音乐的节奏和诗词的节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音乐美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用散文的句法给音乐文学点句子, 往往会读都读不通, 比如赵翼那句, 你该读成“预支———五百———年新———意”, 听的人很可能会被你搞糊涂,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然而那样才是诗的节奏, 即“抑扬顿挫”。
唐人郑吉《淮口与友别》头两句: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这本是明白如话的诗, 如果你用语法知识来分析, 说哪是名词哪是动词呀?噢, 有名词, “扬子江”就是长江, 地理的基本知识嘛。有了这个概念在先, 或许你读给别人听就会是这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毫不客气地破坏了这首诗的音节, 也就破坏了这首诗的韵律和味道, 别人也就难欣赏它的美了。古代读诗要吟咏, 那本身就是很美的曲调旋律。吟咏与朗诵给人的审美享受就不一样。
还有平仄, 也要简单说说。平仄组织, 就是四声在诗词中的变换规律。你要是会读, 并且有音乐的耳朵, 那就能够欣赏它的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 还得要训练自己有音乐的耳朵, 体味汉语音韵上独特的美。西方的诗也有音节、音律, 但很简单, 通常是凭着轻读与重读的交替构成诗的格律。
正是由于四声交换规则, 所以你读诗词的时候, 会看到许许多多“莫明其妙”的字法与句法, 其实就是随音节变化律而被诗人选用、变化的。比如要说“天空”时, 在该用平声字的时候, 他可以用“青空”, 但是遇到格律应当用仄声的地方怎么办?他不能违反规律破坏音乐美, 他要找一个仄声字来代替, 于是就说成“碧落”。白居易《长恨歌》句“上穷碧落下黄泉”, 这里“碧落”与“黄泉”还构成一种对仗关系, 颜色的对仗, 音节的对仗, 方位的对仗。如果他写成“上穷太空下地层”就不是味了。一切都不对, 也就不是诗了。所以诗人是很善于用丰富的词汇“代字”去变换, 以构成诗的节律, 比如“地”字是仄声, 却须用平声表述, 就换用平川 ( 这个川不是水) 、平芜、平沙。芜的本意是草, 这地方重点不在草, 它指的是一望平地, 无边碧草; 沙, 不要以为是沙漠, 小石头粒的堆积, 完全不是。再比如说一个“红”, 关于这颜色有多少字? “红、朱、赭、绛、绯、茜、彤、丹、赤”等等, 你用的时候这么多中选一个, 要适合你的情景、境界, 主观上要创造的艺术效果, 选了以后还得同别的汉字配合融为一体, 不然的话这个字就根本站不住脚, 不但不美反而很怪。“代字”法具体运用的情况又是复杂的。“绛帐”, 这是古代先生讲授时所设的帐子。这时你不能说“赤帐”或别的什么帐。《红楼梦》里边有“茜纱公子”“茜纱窗”, 如果你说“红纱公子”“朱纱公子”, 就完全成了笑话。这个道理要好好想一想, 有的字能代, 有的字又不能代, 代了后就发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所以诗人善于选用“代字”, 但也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性的, 以为只要合韵律就“行”了。
也许你会说我说了这么些琐琐细细的“规矩”, 不都是人为的吗? 为什么要给艺术制造这么多枷锁? 不是, 不是枷锁, 而是古代艺术家们经过千百年的思索、研求、实践才获得的。比如音节, 六朝时对音节的运用还没有达到极高的完美程度, 六朝末期已经相当完美了, 到了唐初, 这种音律艺术才达到顶峰, 从此以后没有变化, 因为那时已经把这个道理吃透了, 运用到最好的地步了。而这个东西是由于我们汉语本身的特色而发生的, 不是人为的。汉语本身没有这个特色, 你“人为”也“人为”不了的。
最后, 我还想着重指出一点: 中国诗词最讲究神韵、韵味, 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它的构成很复杂, 但很多人不知道原来那“神秘”的韵味,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因素是汉语音律的特色和它的高超的运用。这个问题极值得深入探讨, 不过今天我们时间有限, 是不可能有什么详细的解说了。
总体来说, 如果能在很多学识之外, 再多多注意一下上面所讲的几个方面的事情, 相信在诗词的欣赏上, 定会有更丰富的享受。
1985 年, 全国《红楼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贵阳举行,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为了通风透气, 开扩眼界, 活跃我院的学术空气, 推动我系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 我们请了几位老年和中年专家来做学术讲演。他们讲的都不是“红学”, 其中周汝昌先生讲的是《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周先生早年攻读英语, 以其余力, 精研唐宋诗和词学。将近四十年前, 先生在《张伯驹〈丛碧词〉跋》中说: “余维自舞象之年, 耽于是事, 披寻饾饤, 粗以有知。”由于先生在创作上有许多甘苦, 所以在鉴赏方面, 就提出了许多不同泛论的见解。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征得《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同意, 将周先生这篇讲演的记录稿整理发表。周先生来信说“盼你能加个‘按’, 说明这篇东西的原委, 以不埋没同志们记录整理所花的“精力时力”。现遵嘱说明如下: 这个演讲由保亚东同志录音, 由李家祥老师按录音一字不差地转为文字, 然后由我校阅一遍, 交给谭毅老师, 压缩为一万字左右的整理稿, 交周先生审阅, 最后由朱德魁老师清抄付梓。对于乡前辈又是学术前辈的讲辞, 不敢佛头著粪, 故不加“按”而作跋。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津沽李华年记。
诗词鉴赏中表达方式的鉴赏 篇3
一般在鉴赏诗歌时 ,就表达方式而言,掌握描写和抒情,你就能够把握诗歌的命脉,你就能从表达方式这一角度去鉴赏诗歌。
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③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例如:
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辛弃疾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王维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诗中“莺啼山客犹眠”一句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⑥点面结合 :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⑦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多样的,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⑧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绘形、绘声、绘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二、抒情: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传情达意。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四行的小诗,直抒胸臆,情感思想一览无余——饱含了一个赤子无限深沉的悲伤和期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诗人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引发了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是通过问答、责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是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
⑴借景抒情: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如:[双调]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人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
②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
如: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
⑵托物言志:
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将思想感情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先咏他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将自己的感情得以寄托。它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塑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
例如: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是诗人少年时所作,借助咏石灰(的形成过程)的内在本质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写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帽子或旗杆顶上的缨子;垂緌,指蝉。)
中华诗词的鉴赏 篇4
2013届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系列之三
【高考考点】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在每一个考点上都有不同难度的考查,既可以单独考,也可以综合几个考点来考。
一、分类鉴赏诗歌的形象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诗歌也是这样。《高考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要求的第一条第一点是鉴赏古诗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景象和物象,也可是人物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四类: 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象。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④诗歌中的物象。如托物诗中的物象。A、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狞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试题分析】
西
楼(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答题步骤】
①根据景象(意境)特点;②描摹诗歌图景;③剖析作者思想情感。【方法指导】 这类题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分析。
1、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①物象的组合方式;②画面色彩;③动态;④静态。如:
绝
句(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给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2、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指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
秋
词(刘禹锡)
赠
别(杜
牧)自古逢秋悲寂寥,多情却是总无情,我言秋日胜春朝。
惟觉樽前笑不成。晴空一鹤排云上,蜡烛有心还惜别,便引诗情到碧霄。
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上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3、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情感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上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看下面一首诗:“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乌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明月、风灯、宿鸳、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儿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B、鉴赏古代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早
梅(张
渭)
一树寒梅自玉条,迎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迎”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马诗(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2)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刘
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G、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乌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二、金题透视
对古诗形象的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意象分析、人物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广东卷)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木芙蓉”是两首诗共同题写的物象。首先应当从诗歌的内容着眼,明确把握诗中“木芙蓉”形象的特征;然后结合诗中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作深度分析。吕本中的诗写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在雨后霜前开得艳丽无比,它不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诗人以“木芙蓉”自喻,表达出自己的生活态度。范成大的诗写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独开放,它不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样,而是不畏艰辛,不惧寒冷,向霜神致意。该诗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回答上述问题,包括推断、概括、分析三个过程,其答题核心是对形象特征的揭示。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山东卷)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词上阕意象的分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往往借助典型意象来渲染或张扬个人的情感,阅读古诗要抓住诗中典型的意象,通过意象的开拓,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该词的上阕,“无奈春归”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的情感;“落红”、“小雨”、“杏园”、“杜鹃”这些典型的意象,再加以“铺径”、“霏霏”、“憔悴”、“啼”相关词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该词是一首婉约词,表达了春归伤怀之情,这一点不难看出。回答这类问题,基本方式是先指出所用意象,然后通过意象分析开拓意境,最后揭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诗作(画面)景物形象的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是诗作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分析景物形象,就是看诗作中描写的景物,呈现出怎样的色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就画面而言,这首诗是这样构思的:有水,使人仿佛听到潺潺的水流声;有树,秋风瑟瑟,摇动树木,落叶纷纷;有人,有人抱瓮汲水,让人想到附近有村庄居民;有寺,山上古寺隐约,又使人想到富有韵味的钟声。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极富感染力。回答这类问题,先说出画面由什么组成,然后指出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或氛围。
【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诗作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王诗写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静坐,慨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后两句借景物渲染,以动写静,以环境的幽寂突出孤寂。周诗先从室内氛围写起,点出自己独坐灯下苦读;后两句转换空间写景,由室内到室外,写夜读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状:春雪已停,一弯残月挂在半山腰,门前溪水悄然成冰。回答上述问题,先要明确每首诗歌所写之景与诗人之情,然后通过比较找出相异点,作答的核心在于明确指出“不同”。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10高考福建卷)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参考答案】
(1)踏(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3)A.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高考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 ;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参考答案】
(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
(2)答案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1高考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①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②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早春 黄鹂刚刚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2)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
三、知识小结
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也是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高低的体现。因而,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
1、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
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是找到了一把钥匙。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确到位。
2、分析景物要开拓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
3、推究人物要知人论世
诗中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或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或爱恨情长、缠绵悱恻等。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诗人,鉴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状,诗中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陈子昂、李商隐等人因不为世重用,故诗中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另外,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与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孤独激愤的士大夫形象。
4、整合答案要运用术语
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的试题,先要明确试题设置类型,然后有的放矢整合答案。其实,每种命题形式都有一定的解答规律和答题方式可循,这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揣摩总结。就诗歌形象而言,回答此类试题,基本的原则是要明确是什么形象,要结合诗意分析形象特征,有时还要揭示形象意义。就诗歌人物情感而言,只笼统回答“乐观”、“感伤”等是不行的,必须结合诗歌内容说出原因。为使答案鲜明规范,要恰当运用一些鉴赏术语。比如说明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雄浑开阔、恢弘高远、宁静恬淡、清净幽远、雄奇瑰丽、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悲凉等。景物描写不能简单地只用“画面优美”,诗词意境也不能简单地只用“凄清悲凉”,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
四、2012高考真题讲解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寓意说他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贪污腐败,人为清廉)是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话是引自一个古典“《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此从《全唐诗》本”。就跟我们说成语一样,应该并不是说他真的穷的连剑都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不知道算不算说他胸怀大志,不过有点牵强。)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解析】“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读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
五、重点难点题型测试(课后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描绘出怎样的图画?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①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指松、维、保三城,是唐与吐蕃之界,是蜀边陲要塞。②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三国时,蜀遣费祎访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名其桥为“万里桥”。③涓埃:比喻微小。
(1)“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一联,展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2)尾联是怎样扣题的?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无题(其一)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①。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②一点通。隔座送钩③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嗟余听鼓应官去⑤,走马兰台⑥类转蓬。
【注】①画楼、桂堂:指富贵人家的屋舍。②灵犀:古书记载,犀牛角名通天犀,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灵异之物,故称灵犀。③送钩:古代宴会中的游戏,暗中传递钩让人猜,猜不中就罚酒。④分曹:分组。射覆:古代游戏,在器物下覆盖东西让人猜。⑤应官:犹上班。⑥兰台: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在秘书省任职。
(1)诗的首句连用两个“昨夜”,重复吗?谈谈你的理解。
(2)“转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说说本诗中“转蓬”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1.(1)菱叶、荇菜在水面漂浮,青葱翠碧,随波荡漾,摇曳多姿,清泠泠的水面倒映着芦花苇影。该句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天然绝妙的水中图画。(2)该诗融声、色、形、影于一体,色调鲜明、声情并茂地描绘了青溪和谐完美的图画,景为情使,物我合一,表达了对青溪风光的喜爱,寄托着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2.(1)写自己已经迟暮多病,还没有点滴功德报答圣皇,展现出忠君爱国、伤己忧民的诗人形象。(2)“跨马出郊”点出“野”字,“极目”点出“望”字,而“人事”即指上两联中的国难家愁和人生忧患;该联是全诗情语的总结,把诗人因野外所望而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推向极致。
中国诗词鉴赏的指导 篇5
例1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析」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解题指导」鉴赏诗歌谴词的妙处,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答题:①这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②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④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⑥音韵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例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和处达,归雁洛阳边。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析」①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是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么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②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③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解题指导」鉴赏诗歌造句的妙处,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答题:①描绘怎样的景象;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③运用了怎样的手法;④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例3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析」清新、自然、质朴。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
「解题指导」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①掌握语言特色有关的专用术语,如清新、自然、含蓄、绚丽、豪放等;②把握著名诗人独特的诗风,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③理解诗歌的情境与诗人的感情。
例4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谈谈你对罗诗丰年事若何一句含义的理解。
「析」丰年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呢?达官贵人温暖无忧,贫苦人们饥寒交迫。
例5 子夜吴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忽虏,良人罢远征。
捣衣声有什么含义?
「析」捣衣是为从军的丈夫缝制寒衣的一道工序,隐含有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苏洵诗词的鉴赏参考 篇6
我客至止,我迎于门。来升我堂,来饮我尊。羞鳖不时,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请辞不能。客谓主人:唯子我然。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翻成口语很不通,将就了,有不对之处,还请谅解。
我的`客人到了,我出门迎接,来到堂中,开始饮酒,他嫌我准备的不够丰盛,埋怨我招待不周,希望我能再拿点好东西出来,我真的没有了,所以请辞不能。他就说:只有你了解我(这有疑问,或者是:我最了解你了,知道你没有骗我?),我要求你的多,责备你很严厉深刻,是期望你能更加的“贤”。
就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意思。
欧阳永叔白兔
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层面 篇7
一、语言的接收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 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说法, 又称“代字”。如把月亮说成“玉兔”、“婵娟”, 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把信使说成是“青鸟”, 如“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柳代“别离”, 分别时“折柳相送”, 如“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凭栏”代“相思”, 如“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李煜) 等, 《诗经》中《黍离》一章, 诗人通过对旷野的描述, 由“苗”到“穗”到“实”的物象变换, 反复抒叹了自己的郁愤心情, 后人就常常用“黍离之悲”来表达国破家亡后的苦闷心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底蕴丰富, 当一种文化现象、历史典故用精妙的语言在诗词中再现时, 就是用典,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短短百十个字, 就用了七个典故。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诗词的语言, 掌握一定数量的“代字”和典故是必需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名人佳话, 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字面意义的理解。
对于诗词语言意义的理解, 还有一些语法结构上的难点。众所周知, 古典诗词由于分行、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要求, 使诗词句子的语法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子的语法, 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实为“千古江山, 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苏轼《浣溪沙》一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 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有的诗词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互文来改变它的语法结构,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主人下马客在船”, 实为“主人客人下马在船”。学生只有掌握了这类解读诗词的常识后, 对字面意义理解就相应的才到位。在诗词鉴赏过程中, 诗词句子成分的省略、词性的变换常会干扰学生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如李白《忆秦娥》中“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就应理解为“秦娥在秋夜的幽梦被萧声碎然惊断”才正确。对诗词最基本的语言符号的把握, 是诗词鉴赏的起点和基础, 失去了它, 诗词鉴赏就成了空中楼阁, 但鉴赏者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 要达到能对一首诗词进行整体鉴赏乃至评价的要求, 鉴赏者就要善于从抽象的语言符号中唤起相应的具体的意象, 由诗词表层的字面意义逐步体味它深层的言外之意。
二、意象的解读
古典诗词的意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古诗词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打上了作者感情的烙印, 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媒介物, 诗人用语言符号向读者传达了能唤起具体知觉的意象, 同时也提供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读者根据其语言外壳去进行再想象、再创造。因此, 我们在鉴赏品评具体的作品的时候, 透过作者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体会到作者倾注在其中的认识和感情。
鉴赏古典诗词, 只有抓住了作品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 意象所体现的情调, 意象的社会意义及作用, 才能有效地鉴赏古典诗词。我们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一词, 来回答后面的问题: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入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 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准确解答此题, 必须了解“杜鹃”这一意象在古代的含义。由文中“声声只道不如归”可知, 其叫声像“不如归去”, 联系“行人”一词, 就可知道本文的主题是游子怀乡, 最后两句是自言自语, “争奈归期未可期”一句正是游子思家而有家难归的感慨, 因此, 理解了杜鹃及其叫声这一意象的含义, 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是: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由文中“声声只道不如归”可知, 其叫声像“不如归去”, 联系“行人”一词, 就可知本词的主题是游子怀乡。最后两句既是自言自语又是对杜鹃问的回答。不是自己不想回家, 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归期, 自己不能主宰生活。“争奈”意为“无奈”, 正是游子思家而有家难归的感慨。
意象的解读又受到知识经验的制约, 但作为诗词鉴赏的中介, 一般不会太难, 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典型意象的代表意义, 因为作为诗词的意象, 只有通过对意象的体验、思考, 才能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内涵, 进一步品味到诗歌的意境。
三、意境的品味
诗词意境的品味, 是对诗词深层意蕴的把握。在古代诗词中, 诗人经常通过“景”的描写把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 瀚海大漠, 高山小溪, 古道边关, 清风残月, 绿叶红花, 草木鸟兽都是诗人抒情的对象, 而意境是景与情的统一,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 是主观的“意” (意识) 与客观之“境” (存在) 的辩证统一。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安逸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作者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生活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 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即古人所说的情与景谐, 思与景共。我们读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总会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 激昂的情怀;读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总会感到一种婉约的韵味, 伤感的情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作者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大赦回归写下的诗, 诗人用“彩云”、“轻舟”等感情色彩十分浓郁的形 (境) 抒发了自己获释归来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作者托物载情, 有情有景, 有力地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和主题思想。
对诗词意境的把握, 还要了解诗人的生活道路、气质、个性特征, 掌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同时, 还要对诗词表现方法的掌握, 诗人常用的修辞方法、结构技巧, 作好诗词这些鉴赏常识的准备, 有利于诗词意境的品味, 准确地把握意境。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词 篇8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 本词的词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加以解析。
2. 你认为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还是婉约?请结合全词分析。
3. 上片写“春意阑珊”有何用意?
4. 请赏析结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8题。
翠楼吟
姜 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5. 作者吟咏的对象是“翠楼”,词中写出了“翠楼”怎样的景观?
6. 请从情景角度赏析结句“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7. “此地”指的是哪里?有何用意?
8. “叹芳草萋萋千里”翻用崔颢诗“芳草萋萋鹦鹉洲”,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2题。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 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9. 开头一句“千古涟漪清绝地”对全词有何作用?
10. “海岱楼高”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其他写景句有何作用?
11. 词的下片写“玩月”,但首句却不去写月,而是写“海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2. 根据你的理解,请赏析“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句的理趣。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6题。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黄庭坚
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 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 惟见归牛浮鼻过。
其六
闭门觅句陈无己, 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泪古滕州。
【注】①此组诗作于作者峡州待命期间,此诗,作者的好友秦观已死于贬所滕州,陈师道虽被召回京中,却只是一个“正字”小官。诗中的陈无己即陈师道。②伏波:指汉代将军马援,马援六十二岁时自请出征,并“据鞍顾盼,以示可用”。③未:一作“味”。
13. 对于“近人积水无鸥鹭, 惟见归牛浮鼻过”两句,前人就有“隔岸水牛浮鼻过,傍溪沙鸟点头行”之句。任渊注说:“此本陋句,一经山谷妙手,神采顿异。”请简要赏析。
14. 请从两首诗中概括出诗人的形象。
15. 两首诗共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6. 第一首中的“惟见归牛浮鼻过”是化用诗人陈咏的“隔岸水牛浮鼻渡”一句,作者将改“渡”为“过”。你认为哪个字更好?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20题。
伯牙绝弦图
郑思肖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
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宋亡后,他在诗集自序里说:“凡有求皆不作,绝交游,绝著作,绝唱和。”
17. 请你对第三句中的“闲”进行赏析。
18.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9. 请对末句进行赏析。
20. 诗人借“伯牙子期”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4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21. 诗歌的第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2. 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中华诗词的鉴赏】推荐阅读:
诗词鉴赏的形象08-02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10-15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09-08
抒写秋天的诗词名句鉴赏09-27
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07-24
中考古诗词的鉴赏方法07-15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05-10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训练08-03
元宵节的诗词鉴赏08-17
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