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2024-08-11

诗词鉴赏(精选12篇)

诗词鉴赏 篇1

有位名人曾说过:“思维缺乏了浪漫, 也就缺乏了想象, 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识流动, 缺乏了宏阔的视野, 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 就有可能导致人生目标的过分现实化和功利性, 形成致命的短视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生的被动……”。由此可见, 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具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中极具主导性, 在诗词鉴赏教学中, 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 讲究“意在言外”, 讲求“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诗人喜好吟咏的对象, 大到山川河谷, 小至花鸟虫鱼, 都是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正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而如何让学生领悟这其中妙不可言的美, 则是诗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而今我们的诗词教学, 常常是带着学生坐在教室中, 对着黑白的课本, 对着枯燥的文字, 逐字逐句的朗读、翻译、背诵, 认识了作者、熟记了字词、理解了大意, 却忽略了诗词最重要的——美。

而我们,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教授诗词鉴赏时, 就不仅要做到简单的字、词、句的传授, 更要引导学生“跨越时空、民俗、背景和情感的障碍, 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 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 领略中华诗词的丰厚博大。”

这其中, 最不可或缺的, 就是想象。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境, 获得审美体验, 就要从多媒体教学、教师自身、学生自身等多方面手段创设情境了。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直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 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2) , 将言传语教所难以呈现的过程具体生动地显示出来, 能给予学生强烈的画面感, 直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我在上杜甫的《登高》时, 让学生赏析其中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部分学生只能体会到叠词的韵律美、上下句的对仗美, 却很难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悲壮大气的画面美。于是我找来几幅林中遍地落叶和大江东去的图片给学生看, 当看到无边无尽的落叶铺满地, 秋风中还卷着片片黄叶纷飞的图片时, 学生们眼前一亮, 齐声告诉我体会到了何为“悲壮”。

但值得注意的是, 多媒体虽然好用, 却不可滥用。我们有些教师, 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 满堂用多媒体教学, 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固然是好, 但却忽视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的道理。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容量非常大, 而信息之间的衔接又非常紧密, 那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短暂, 这样满堂多媒体教学, 就有可能演变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使得学生“吃得多却嚼不烂”, 更别提“消化”。

所以, 利用多媒体教学, 要做到巧用, 更要做到实用。

二、发挥教师语言优势, 间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作为一名教师, 语言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 语言方面若能做到“达意及情的准确性、绘声绘色的形象性、含蓄幽默的趣味性、辞约意丰的凝炼性” (3) , 那么教学中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 学生在诵读几遍后, 普遍感受到了徐志摩在语言方面的咬文嚼字, 甚至有学生认为作者过分工于辞藻, 而由于对朦胧意象缺乏深入理解, 对创作动机缺乏应有了解, 因而对文章意蕴和情感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我首先找出“彩虹”、“夕阳”、“梦”这几个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总结出这几个意象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美好却短暂”;接着分析“轻轻”、“悄悄”这两个叠词, 让学生在想象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 轻手轻脚地来, 又轻手轻脚地走, 生怕惊醒一个熟睡中的人……他来了, 因为这里有他所爱;他又要走了, 因为无法长久拥有这爱, 也正因为爱, 他无法大声地敞开心扉, 只能选择一个人去默默承受那份愈来愈凝重的离愁。最终, 学生自己便体会到了“再别”的情感:一是诗人向母校剑桥大学告别, 二是诗人向自己告别, 三是诗人向自己的意中人告别。

诗词, 是一座用美妙词汇搭建出的美丽城堡, 教师则要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 生动地解读这些词汇, 间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若想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修养, 增强国学文化的素养, 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拓展学生知识面, 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 涉及的知识面广, 量大, 曾有“文史不分家”一说, 而现今, 语文的涉猎面越来越博, 不仅要求学生会读“圣贤书”, 更要求能闻“窗外事”, 能关心社会、关心生活、关心时事, 可以说, 语文越来越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那么, 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就成了当务之急。

要想拓展知识面, 就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我们现在很多学生, 功利心很强, 品尝到了“快餐文化”带来的甜头, 便只熟记“考试宝典”一类教材中归纳的考试内容, 其他一味不闻不问, 这便造成了知识干涸、语言匮乏的局面。

例如进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学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出作者对大堰河的爱, 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楚大堰河的身份和地位, 于是我设置了一个提问——“何为童养媳”, 不料全班六十多学生, 居然无一人知晓。童养媳的历史确实已离他们久远, 然而久远不代表就该无知。

俞敏洪曾说过:“书一定要多看, 即使你没什么空去看, 你路过书店看到那些书, 你也要上去摸一摸, 因为等到你和你朋友在交流的时候, 你也可以这样说一句, 这本书我虽然没看过, 但我摸过。”

总之, 诗词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从必修和选修教材推荐的诗词入手, 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自身、学生自身等多方面手段, 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中心, 由作者、主题、意象、意境向广度延伸, 构建学生的诗词文化板块, 感受诗词的文化魅力。

摘要: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从“利用多媒体教学, 直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教师语言优势, 间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知识面, 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三个方面论述了诗词鉴赏与培养学生想象力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诗词,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学习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

[2]《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3]《漫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诗词鉴赏 篇2

本期解读的是疏桐倩影女士的《五律·山中寄语》。

附作品原文:

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

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

译文:

(山里的)鲜花都依托在花蒂上竞相开放着;可怜的人啊你莫要等到它们都飘零(逐红尘)了才懂得来欣赏啊?与山外的诗书(书信来往)已经终断,许久没有往来了;郊外的原野上草木青青,宣示作这一年春花烂漫的季节已来临。“我”弹奏出幽怨的琴音,独自地面对那些过往的山客;欲想着能将“我”心中夙愿表达给某个懂得的人听。可谁能够理解“我”今时之处境呢?但见江边红梅点点,恰似绛色的嘴唇(似乎也像在共同述说“我”心中的怨情)一般。

赏析:

起联:“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这里作者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一种幽怨的境界里去。一个“莫”字引领得很好,但“并蒂根”在此我觉得意义不大,有点浪费,若换作其它更有引申意义的语句更好。

颔联:“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这里的.“郊”不能作城市郊区来讲,不然与“山外”难相对应,应是指“她”住宅小院外的荒野之地吧。这儿看来其实不但对“莫待逐红尘”作了进一步诠释,也大有告慰那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慨,看样子“她”心中的那位真有些不识青春的啊?

颈联:“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真可谓“知己难求”啊,更何况是“蓝颜知己”呢!不过这“孤对客”在此有点叫人犯难,与前两联的景象不够协调,感情“她”家是在山野开茶楼或客栈的呢?这“客”虽然可以理解为山中其它事物的代指,但始终给人以错觉,不如直接换郊野其它事物会更好些。

尾联:“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这“点绛唇”本是一词牌名: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但这里明显与词牌名无关,“绛”大赤也——《说文》,故可依字面来解。但结尾我感觉在整体意向上有些偏离,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如今谁能晓得愁容,只有江梅花点缀我的唇并染红了唇,才显得美丽。”可这跟前三联似乎也找不到多少衔接的因果关系来,而且意境的氛围也处于对立面,前三联一路愁绪,这儿似乎却转得挺悠然了,感情有失粘连性,有点突兀。当然,一定要表达这样的意境也并不是不可,但至少在颈联有所转承来引领才是。再则这“江梅点绛唇”在时间对接上也与前面的“郊原草木春”不协调,梅花开时尚且初春,怎能见“草木春”呢?从时间上看见“桃红点绛唇”到也能相映衬?若要能表达出与前三联一气呵成的效果我看还是写作“落红吟绛唇”好些,这里的“落红”当然是暗指“她”这佳人的眼泪了。

诗词鉴赏“五大”误区 篇3

误区之一 遗漏要点

例1 阅读王昌龄的《闺怨》一诗,说说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错解 1.从不愁到悔怨。2.通过描绘少妇的神色变化、行为和心理活动来描写少妇心理变化。

解析 “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是一个隐含性的两问,一问是如何写的,二问感情的变化过程。错解1只回答了情感的变化,错解2只回答了如何描写的,这两种解答都出现了要点的遗漏。

正解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误区之二 误解情感

例2 阅读欧阳修的《踏莎行》一词,指出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错解 女子思夫之情。

解析 常见的诗歌情感有这样几种:故国家园之思、报国无门之悲、儿女情长之切、依依惜别之念、美丽山河之爱。要想把握一首诗歌的情感,要善于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进行分析体悟。这首词上阕起始就点明了一个地点“候馆”(旅社),依此便知与游子有关。上阕还有一个情感词“离愁”,又是极好的补充证明;下阕虚写一笔,想象妇人在家里是如何地思念游子。全词的情感至此便能得到准确的把握。

正解 词的上阕以景带情。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下阕由情入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巧妙表达了远行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误区之三 笼统含糊

例3 冯延巳的《谒金门》的上阕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阕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错解 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心情,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解析 这个答案中的“表达她的心情”描述含糊其辞,没有对女子的情感作明确具体的说明。这种回答避实就虚,用力于表面而没有深入。经常出现的类似回答还有“表达了诗人伟大的志向”“曲折反映了诗人的心声”等。

正解 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误区之四 违背要求

例4 读韦庄的《菩萨蛮》一词,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错解 春天的水非常清澈比蓝天还要纯净;美丽的画船飘荡的雨中,酒家里的女子皮肤白皙就像那冬天的霜和雪。

解析 题目要求“简要概括”。何谓简要概括?就是要求在答题的时候,对文本内容进行一个分类提炼,而上述解答只是根据原文进行描述没有概括,解题方法完全违背了要求,失分也就在所难免了。

正解 “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美;“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情趣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误区之五 不符合规定

例5 读这首苏轼作于被贬黄州时的词《定风波》,指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错解 反映了作者积极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

解析 词句的赏析题有它的答题规范: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即对词句的意思进行一个描述性的说明,深层含义即对词句的丰富内蕴作深入的挖掘,挖掘的角度有:体现了何种哲理、蕴含了何种情感、在全文有何作用。错解的问题在于缺少表层的描述,以致于答案残缺不完整。诗歌鉴赏常见的几种题型答题规范如下:意境题:描述+总结+作用;情感题:表述+情感;技巧题:技巧+描述+作用。

正解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层含义)。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态度(深层含义)。

练习

阅读寇准的《江南春》一词,回答问题。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注:蘋,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1)试分析“孤村芳草远”一句中“孤”字的妙用。

(2)词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巧作古诗词鉴赏 篇4

一、认真阅读标题

从标题中我们一般能得到以下几种信息:

(1) 表明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如李白的《送友人》, 通过标题得知是首送别诗。再如赵翼的《论诗》等等。

(2) 指明所写的主要对象。例如崔颢的《黄鹤楼》, 韩愈的《春雪》等等。

(3) 揭示所咏诗词的主要内容。例如李白的《从军行》, 朱熹的《观书有感》等等。

(4) 点明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例如沈如筠的《闺怨》, 王维的《相思》等。

除此, 诗词的标题还可能告诉我们写作的时间、地点等。标题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这些信息, 因此我们不容忽视。

二、读作者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 有些诗词作者我们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我们只要掌握他们的写作风格, 那么对我们赏析时会有所帮助。如:

高适、岑参、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 所写的诗都为军旅生活, 因此诗歌的风格雄浑奇拔。“诗仙”李白的诗飘逸清新, 愤世嫉俗,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诗圣”杜甫的诗忧国忧民, 具有现实主义色彩。“诗鬼”李贺的诗奇诡变幻。李商隐的诗清丽俊逸, 如《锦瑟》。

在词人中, 李煜这位“亡国词人”的词颓废伤感, 范仲淹这位“忧国忧民”的词人苍凉悲壮, 欧阳修的词清丽情深, 苏轼的词豪放雄健, 李清照的词婉约凄切, 辛弃疾的词雄壮有力。

对作者的诗词风格的了解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方便, 但是并非诗人的所有诗风格都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也有例外, 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三、细读内容

初中阶段我们所接触的诗歌赏析多为绝句, 四句话我们都要细细品味。一般可以从诗歌的构思, 所描写的对象, 所抒发的情感这几个方面来品读。

(1) 诗词的构思就是对作品的行文思路、情节安排等进行筹划。一般古诗的构思基本是起—承—转—合, 也就是由说事 (景) 到抒情 (思)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土谷浑。

作者在首句的“起”写到作战的环境是在风沙遮天蔽日的大漠中;再次第二句的“承”中“红旗”这一景物鲜丽的色彩, 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军队作战的勇猛、坚强;第三句的“转”中点出了军队在深夜大战洮河, 点出了作战的时间、地点和战役这一事件;最后一句的“合”点明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大捷喜人, 擒住了敌军无数。这首诗是比较典型的说景到情, 抒发了诗人对军队将士勇猛的赞扬, 充满了轻快振奋的感情。

(2) 古诗词中的描述对象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附着点:如诗歌中的事物像“大海”:辽阔, 气势;“梅花”:坚强, 不屈不挠;“子规”:凄惨, 悲凉等。诗歌中的人物像白居易的《闺怨》,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夫或妻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李白的《赠汪伦》, 《送友人》是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感情的。

四、细看注解

古诗词赏析中, 有的诗词有一定的注释。我们不能漏看, 因为这些信息往往交代了写作背景, 或提示作者的生平, 或介绍有关人物、地名, 或解释有关典故、历史事件等, 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诗词主旨, 所以, 应该认真阅读, 对照试题, 反复斟酌。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 选自《杜诗祥注》。江南, 这里指湖南一带。杜甫和李龟年重逢在潭州。李龟年, 唐玄宗时著名歌手。安史之乱后, 流落江南。 (2) 岐王:唐玄宗之弟李范, 封岐王。 (3) 崔九:指殿中监崔涤, 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的排行。

看了注释后, 我们理解这首诗就不难了, 这是一首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之诗。

通过这几个步骤, 我们基本上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主旨等方面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规范答题了, 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要通顺, 表达要到位, 字数一般不会太多。

摘要:古代诗词鉴赏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内容之一, 近几年来此类赏析题在我们的练习中也逐渐增多, 甚至已成为中考常见题型之一。但很多同学尽管此类题型练习了不少, 但在答题时仍茫然无策。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解答这类题目进行探讨。

诗词鉴赏007 篇5

蝶恋花:【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

“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杂的内蕴。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这样,“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必要的铺垫。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浅析 篇6

一、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词内容

诗词的题目通常会对诗歌的内容进行透露,这会对诗歌的鉴赏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说,通过题目《春夜别友人二首》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还有《咏怀古迹》中“咏”及“古迹”则是能够说明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再比如说,进行《观书有感》的赏析时,仅通过诗面进行分析,就以为是对环境的描写,但是通过题目进行分析,就能够对中心思想进行分析了,把源头活水比作学习,只有不断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不断的进步。

二、知人论世,了解诗词写作背景

在进行诗词鉴赏的时候,一定要知人论世,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把握诗词中的情感,所以说应该对诗人的生平、思想、生活的背景还有平时进行创作的不同风格进行分析了解。掌握诗词作者的背景,在进行诗词的赏析时可以有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诗人的背景生平进行介绍,使学生不断地积累,拥有丰富的知识。与此同时,一定要督促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阅读时遇到的诗人的事迹进行积累。比如说,在辛弃疾的时代,他是主张抗击金朝,想要收复中原地区,但是难以被重用,因此通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了情感的抒发。诗歌是诗人进行自己情感发泄的一个载体,所以说一定要清楚作者的生活背景还有生平的事迹,才能够了解诗人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准确地对诗词进行解读。

三、找准诗眼,准确练取诗词主旨

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通常会进行炼字,也就是说诗词中最为传神的字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这样能够更为准确地找出诗词的中心思想,使得学生在进行奖赏的时候更为方便容易。

但是,要如何才能够从诗词中找到诗眼呢?

第一,要重点关注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比如说,“江晚正愁余”中的“愁”字,第二,就是对于事物的描写非常生动的、准确的词。第三,就是要注意词类的灵活运用的地方。第四,要注意诗中非常精巧的修辞。

四、归纳常见意象,理解象征意义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不仅有人物方面的,也含有景色和各种的事物,与此同时,还有作者的各种情感。诗歌的意象主要会与不同的物象有关系。在进行诗词的鉴赏的时候,高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对诗词中经常会出现的意象进行教授,通常情况下,月亮是代表对故乡的思念,柳树代表送别,梅花代表高尚的品质。比如说,在《雨霖铃》中有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在这个里面,有“杨柳”、“晓风”等意象,通过这几个意象的使用,能够表达出伤别的情感。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地加强知识的积累,这样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进行诗歌内容还有其中情感的解读,在很多时候可以对诗歌解读产生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最大程度的提高,不仅学生的自身素质有了提高,同时在高考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分数,一举两得。

五、学会积累、运用鉴赏知识解读

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诗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诗人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诗词鉴赏的解题方略 篇7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的目的在于宏观把握。做法是:通读全诗,读出相关信息,为答题做准备。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把原诗仔细逐句解读,了解大意,而且要关注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很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及诗歌的风格类型等,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如2011年的江苏高考卷的诗词鉴赏题,杜甫的《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春日”二字就明示了写作时间是春天,由“忆李白”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又如2010年的江苏高考卷的诗词鉴赏题,王昌龄的《送魏二》,通过“送”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主要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鉴赏诗词最好要“知人论诗”,要关注作者。通过对作者生平、思想、风格、时代、人生经历的了解,对诗词进行全面正确的把握。如李白的《上三峡》和《早发白帝城》虽然都是在写三峡,但《上三峡》写的是行船的艰难、时光的难度和内心的悲愁愤懑,也无心顾及三峡的美景,所以:“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早发白帝城》不但写出了三峡景色的壮丽多姿,而且写出了李白轻松喜悦的心情,所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李白的生平我们知道,一个写于流放的途中,一个写于流放途中遇赦书。以此可见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时代、人生经历都会影响诗歌的创作,应结合作者的信息帮助解读诗词,从而更全面、更正确。

注释是命题人经过反复思考,对诗中难理解的地方加进行的解释。注解一定负荷必要的信息,很可能是解题的切入点,如,有些注释是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注释是介绍作者的,那可能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关注。

二、品读揣摩赏析

整体感知只是为诗歌做准备工作,要准确把握诗词的精髓,必须品读意象,揣摩关键词,赏析表现手法。

意象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往往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只有仔细品读诗词中那些或明显或隐讳地表达作者情感志向的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主旨。另外,意象的寓意大部分是固定的,应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寓意作为答题的知识储备。如芭蕉在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孤独忧愁和离情别绪的象征。无论是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中的“芭蕉”还是葛胜仲的“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中的“芭蕉”,都让人觉得凄恻。

关键词是诗词中一些高度凝聚作者情感或描述氛围的词,常常是解题的切入点。常见的关键词有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表示颜色的词……如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美人清江畔,是夜月吟苦”中的“苦”字,就是这首诗的关键词。这首诗以描写为主,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只有“苦”字,从全诗看,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都是围绕“苦”写的。“苦”实际上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握住它也就把握住了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诗词是借助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的。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就是分析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所以从表现手法入手,有时也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思想。如2008年的江苏高考题《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题“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表达的思想情感?”,不难看出这一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通过对表现手法比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主要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识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规范答题

完全读懂了诗歌,也不一定会得高分,还需要规范答题。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诗词鉴赏术语,如语言风格方面,含蓄委婉、婉约细腻、质朴无华、绚丽飘逸、豪迈奔放、自然清新、沉郁顿挫……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乐景写哀情、烘托、渲染、白描、虚写、实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反对比、抑扬、联想、用典、比喻、拟人、夸张……二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答题步骤,如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性格+身份);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具体诗句+手法);指出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等)。

诗词鉴赏 篇8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她的易安词不仅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蜚声文坛, 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显著的历史地位。她以亲身的经历, 独特的视角, 深幽的笔触, 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 让人在她的词作中流连忘返。因为她的每一首词都是她生命的咏叹调, 有小儿女的欢乐, 有思亲人的惆怅, 有失家园的悲伤, 更有男儿郎的刚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一再地解读的词坛奇葩, 当我们沿袭她人生的境遇鉴赏这三首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时, 李清照的形象将变得更加清晰, 更加深入人心。

【学情分析】

本班为文科普通班, 学生语文基础比较扎实, 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 勤于思考, 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较浓,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但上课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更多地习惯于听、记, 而不是论、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 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进入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就能使学生手、耳、口、脑、眼都能融入到教学中来, 变课堂为艺术享受。

【设计理念】

诗歌的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为诗歌是一种整体艺术, 如果把它分割成一句句来分析, 就是切分了诗歌的艺术美, 更不用说去感受其中醉人的神韵, 而仅仅是沦为应试教育的又一个炮灰。尤其是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 只有沉浸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中, 才能体会到其“绕梁三日”的美感。但是, 诗歌赏析也是有法可依的, 我们应该带领学生, 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让学生踩着它过河, 一步步深入, 学会自己分析、体会, 进而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要达到和谐化的教学效果, 师生必须有积极的互动, 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促进学生迁移运用, 使课堂焕发生机。而这一点也是这个班级学习必须改进的方面。只有把课堂真正地交给的学生, 才能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 敢于畅谈自己的思想, 而不只是教师的教学对象、课堂的参与者。这样, 整个课才能在教师的引和学生的学中和谐共进。

据此, 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思路:通过设置问题, 创设情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合作探究, 让学生突破文本的限制进入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 从诗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于诗歌的理性解读及分析, 并能把课堂知识迁移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所讲之处必须是点睛之笔, 力求精妙传神, 发人深省。课时安排是1节课。教学媒体设计是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

【学习目标】

通过听和读, 领悟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分析, 体会作者的艺术世界, 进而把握诗歌的赏析方法, 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流程】

一、美文美读, 整体感知

1. 美言导入, 唤起欲望。

男中李后主, 女中李易安, 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 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如是说。大河百代, 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 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有一则对联如是说。

在浩瀚的诗歌艺术殿堂里, 有一个身影异常清晰迷人, 她的诗凝聚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青春年少的无拘无束, 到夫妻离别的失落愁云, 再到国破家亡的凄苦悲悯, 我们不仅为其绝妙传神的的语言所震撼, 更是被其中精彩而曲折的人生境遇所感动, 千古佳人, 只此一家, 她就是李清照。她的诗早已超越时空, 幻化为一首首不朽的人生绝唱, 让中国的诗歌世界多了一份女儿家的情怀, 显得格外的迷人。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李清照的艺术世界, 去解读一下这个独特的女性的艺术魅力。

自由发言:你对于李清照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的落实。对作者生平的认识是对于其诗歌解读的比较好的切入点, 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问题的设置也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课堂中, 进入到课堂主体的角色中。

简要实录:教师的精彩导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李清照学生比较熟悉, 了解较多, 发言积极。

[多媒体展示]对学生的归纳做总结,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词人的曲折身世。

2. 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

[多媒体展示]三首代表作品, 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 疏通文意, 初步领会情感。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感情的投入, 通过自由朗读, 诗歌变得更加直观, 形象。学生在读中可以初步领略词的整体风格。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 在美妙绝伦的音调中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 感受着诗词美妙, 岂不乐哉!

简要实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 老师给予朗诵指导, 课堂气氛活跃。

3. 录音范读, 名家熏陶。

[多媒体展示]听配乐诗朗诵, 注意节奏、重音、语调、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朗读比较分析, 研究自己的处理有哪里不妥, 为何不能像自己这样处理。这种比较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对于诗歌的解读也在这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简要实录: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学生听得十分投入。

4. 学生仿读, 入情入境

[多媒体展示]结合三首词放三段音乐, 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音乐和诗歌都是心灵的圣歌, 两种不同的艺术在此刻却因为李清照合二为一, 学生对语言美的体会将会因为音乐而升华,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简要实录:学生听着音乐, 兴趣极浓, 随着音乐与作者产生共鸣, 进入到作者所构造的艺术氛围中, 课堂中音乐与学生的朗读融为一体, 气氛相当活跃, 不少同学跃跃欲试试, 示范表演, 效果很好。

二、鉴赏品味, 把握主旨

1. 自主探究, 鉴赏妙点。

[多媒体展示]为什么这三首词的读法不一样?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探究, 在经过形象的“读”之后,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深入地挖掘主旨是对前一个步骤“美读”的延伸, 学生会带着疑问深入到文本中,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因为问题来自于学生自身, 故而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教师这里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正是拓展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

[多媒体展示]

如梦令: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

一剪梅:夫妻离别的相思之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的愁苦悲愤。

简要实录:在此合作探究的部分, 学生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开始进入理性的思考部分, 问题的设置合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互相讨论, 踊跃发言, 不少同学在下面对于发言同学的意见表示认同。

2. 品味意象, 探究意境。

(1) 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 三首词所表达的感情不同, 所使用的意象也不同, 找一找作者分别用了哪些意象?

设计意图:在宏观的地分析了主旨之后, 此环节的处理是对于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的深入, 让学生从文本中得出结论, 变感性为理性。

简要实录:学生很快找出了这些意象群。

[多媒体展示]

如梦令日暮、荷花

一剪梅红藕、玉簟、兰舟、雁、月、西楼、花

声声慢淡酒、急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

(2) [多媒体展示]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选择这些意象?

[多媒体展示]酒——“愁”的象征;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感情, 让学生养成从意象分析入手把握诗歌的鉴赏习惯。

简要实录:学生七嘴八舌, 纷纷表态, 对于常见意象都做出了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诗人运用恰当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是诗歌含蓄艺术的特色, 通过这些意象, 作者构造了不同的意境氛围,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不同心境。

对于意象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有所了解, 所以在此课当中, 只需考察一下学生对其的掌握程度即可, 不必做过多引申。

三、授业解惑, 突破难点

1.[多媒体展示]作者在这三首词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学生会结合诗句对于抒情主人公作出直观的判断、描述, 学生仍是知其然, 为后面的知其所以然打下基础。

简要实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因为有了之前的人物经历回忆, 有了意象意境的把握, 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出正确判断。

2.[多媒体展示]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不在学生解决的能力范围之内, 教师必须做重点讲解,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直观, 形象地把握知识点。在讲解中, 教师必须结合诗词, 避免深奥、费解, 力求形象直观, 富于启发性。

简要实录:老师用同学们熟悉的诗歌和生动的比喻帮他们解决疑惑, 学生动耳倾听, 把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简要实录:学生在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后, 迅速回到文本中去找对应的神态、动作, 因为新知识的掌握而带来的成就感使学生显得格外兴奋, 并对此展开热闹讨论。

[多媒体展示]找找文中人物的动作, 捉摸一下主人公的心态。

如梦令沉醉争渡——开心, 无忧无虑

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忧伤, 无聊, 思亲

声声慢寻寻觅觅饮酒解愁举头望雁看黄花——悲愤, 痛苦, 无奈

教师小结:在鉴赏诗歌时要学会把握抒情主人公, 在逐渐清晰的身影上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思、感慨、报负, 她既是作者又不是作者, 她是情感的载体, 是我们深入诗人内心的一座桥梁, 通过这三首词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李清照在人生的三个不同时期塑造了三个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心态、不同美感的女性形象, 贯穿这三个形象的是作者不变的才情, 不竭的灵感, 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真情实感, 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李清照的魅力所在, 因为她是如此真切地, 真实地活在历史当中。

四、诱导探究, 迁移深化

1. 课堂演练。

[多媒体展示]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学会了运用意象, 通过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方法去切入诗歌, 在这个环节部分学生将这些方法独立运用, 这既是对于课堂效果的检查, 又是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简要实录:有的学生静静地思考, 有的同学在动笔写作, 有的在互相合作讨论。

2. 课外阅读, 拓宽视野。

[多媒体展示]自主阅读李清照的其它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 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李清照, 既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延伸运用, 又是知识面的再一次拓展。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 笔者力求实践新课标的要求, 把课堂交给学生, 自己退居幕后, 但是是真正的“垂帘听政”, 还是提绳玩偶, 都要从学生的反应来做评价。

诗歌始终脱不开读, 古人并不懂得教学法, 但是也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读的重要性。在本课中, 朗读环节的设置的确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作用, 但在后面的分析中, 对于读又有所忽略, 如能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在对文本分析完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诵, 就能把学生的读与赏更好地融为一体, 让学生的体悟更深。

联读——古代诗词鉴赏的有效方式 篇9

一、联读方法

联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作品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1.同中求异,就是将一篇作品和题材或者感情与之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体会这一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古诗词的联读一般使用这种方式。

2.异中看同,就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作品放一起,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加以体会。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异中看同需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比较巧妙的一次运用是李奇的《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中国的现代作家,一个则是安徒生笔下童话里的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形象,在他的教学中却把他们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月下荷塘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二、古诗词的联读

在古诗词鉴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殊不知固定的鉴赏步骤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到头来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古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妙处所在。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著作《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讲到:“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是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最起码的方法, 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他所说的“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就是同中求异。以下将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

欣赏这首诗歌,我们不妨将李白的一首同样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二首》与其联读。

《咏怀古迹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二首(其一)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先看李白的诗。此时属于汉家、仍在秦地的月光还能够照着昭君。但是,一旦走上了通往玉门关的道路,那便是走向了不归的天涯海角。汉家的月亮每天都能够从东海边出现,但是昭君嫁到了西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一天了。所嫁之地常年寒冷,一片荒芜,只能以雪结冰为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绝世佳人容颜日渐憔悴,形容枯槁,终究是香消玉殒,没入胡沙。生前由于没钱贿赂画师,因此未能得皇上宠幸,死后留下一座青冢,令人嗟叹、哀婉。

此诗系李白在凭吊昭君墓后所作,叙述了昭君出塞的凄婉的故事。诗中以两组对比开头。一处是第一、二句,分别写了还在汉家,能受月光照的昭君和上了玉关道,一去不回的明妃。还有一处是每天照常升起的月亮和西嫁不归的昭君对比。通过两处对比表现了对昭君出塞的叹惋。接着又写到了寒雪、胡沙、青冢等一些意象,也是对昭君一生悲惨的哀叹。

再看杜甫的诗。群山万壑浩浩荡荡奔赴荆门,那是明妃出生成长的小村。离开了汉宫,从此, 她的一生只能与北方大漠连在一起,红颜薄命,苍茫朔漠中只有一座青冢面向黄昏。仅仅靠画图又怎能识得美人容颜?玉佩在月夜作响,那是昭君的芳魂想要还乡。 那流传了千年的琵琶乐声,分明就是在倾诉心中无限怨恨。

两首诗写的是同样的题材, 都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甚至也有一样的意象,比如青冢、朔漠(胡沙),但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却有高低之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带领学生鉴赏?或许孤立地看这一首诗很难将它真正的特点讲清楚。那么,不妨试试联读的方式。

1.宏大的场景、气势。诗是非常注重韵律的,因此朗读是鉴赏诗的第一步。初读两诗就能觉得杜甫的诗有浑厚磅礴之感。这种感觉一定是由意象传达出的。李白的诗以汉家明月起诗,而杜甫的诗开头就是“群山万壑”,一上来就给人声势浩大的感觉。这也是杜甫诗的特点,例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 书中谈到杜甫的这种手法: “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这首诗也是一样,将对昭君一生的感叹放到了群山万壑之中。接下来,此诗的颔联更是精妙。“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汉朝宫殿,朔漠就是北方的大漠,也就是即将嫁过去的地方。仿佛皇宫与大漠没有距离,一离开繁华的皇宫就是苍凉的大漠,迈出了这一步,心就死了,一生就与胡马黄沙相连,原来生与死的距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中,放眼望去, 只有一个小土堆朝着夕阳,那便是美人的墓,即使倾国倾城,在死后也只有这么一方小土属于她, 没有陪伴,孤零零地躺在无边的黄沙之中,何其悲哉。再看李白诗中,也提到了青冢,但“死留青冢使人嗟”就是一句陈述,没有画面感,就无法让人去想象。杜甫将一方“青冢”独自放入无边“朔漠” 中,通过大小之间的视觉差异,让人脑海中可以浮现画面,倍感苍凉。

2.故事之外的意蕴、情感。李白的诗,读来感觉便是在陈述一件史实,从出塞开始,以青冢结束,除了最后的“使人嗟”正面表达了情感之外,便不能给人任何想象了。而杜甫的诗,在昭君的故事结束后,并没有截止,而是做出了一段想象,也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寄托。“画图省识春风面”,和李白诗中“生乏黄金枉画图”用了同样的典,画师因为昭君没有贿赂便将她画丑,也因此她的美貌没有被发现,继而有昭君出塞的悲壮的事迹。“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的佩玉在月夜里碰撞作响, 这是她的芳魂想要归还故乡,但这也只能是一场空了,身已死,魂即使能归又如何?作者通过这一巧妙的想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杜甫老年,唐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甚是凄惨,作者借昭君魂欲归乡表达自身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无限感伤。最后一句中的 “怨恨”,更能说明作者怨自己无能无力,怨当权者懦弱无能,恨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恨敌人的可恶,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琵琶曲中随着昭君的怨恨一起徘徊了。

关于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分析 篇10

一、当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首先, 是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相对比较功利化。在高考这根教学指挥棒的指引之下, 高中的语文之中诗词的鉴赏教学相对趋向于功利化。在日常教学之中, 语文教师侧重于对鉴赏技巧方法的灌输, 但是很少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特别是高三教学阶段, 很多诗词鉴赏的技巧都如同潮水一般地涌向了学生。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 并不注重诗词鉴赏题目上的质量, 反而是比较追求诗词鉴赏题目的数量, 希望通过训练上的多多益善, 能够压中高考的题目。这些现象的出现, 归根到底就是对于学生高考成绩的追求, 忽视了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极大地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自然规律, 丧失了诗性美的追求, 很大程度上和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即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的要求相违背。

其次, 是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进行凸显。在长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往往是被放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 诗词鉴赏通常是缺乏学生的个人体悟, 而变成了一种教师个人自己对于题目的解读。实质上, 学生才是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的主体, 无论是谁, 包括教师也无法进行代替和包办。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鉴赏主体, 无论是学生的经验、知识, 还是这些学生的情感、性格以及思想都是不尽然相同的, 所以他们对于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鉴赏, 必然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个人特色。所以, 诗词鉴赏的教学应该要以学生作为中心, 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 不应该以教师的个人审美强加于学生身上。

最后, 是教学过程的僵化、趋向于模式化。在整个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之中, 诗词本来就是一种具有相对较强文学特征的一种体裁, 但是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之中, 教师并没有注重对这些诗词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 而是要求以僵化的解答模式, 即是第一解题、第二释词、第三结构、第四总结等类型的手段, 对诗词鉴赏的艺术进行人为的切割。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机械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僵化的教学程序, 也极大地削弱了诗词本身的趣味性, 也对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产生了极大的抑制。

二、加强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建议

(一)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

新的课程改革, 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较高的要求。而就在诗词鉴赏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意识正是处在于一个初步形成的阶段, 因此, 高中的语文教师是有着不可以进行推卸的教学引导责任。所以, 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主导型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高中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传统诗词的鉴赏综合素质。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 更不能够固步自封。因为高中的教材不可能常常进行修改, 所以高中的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于自己诗词鉴赏知识的更新, 在日常的教学备课的过程当中, 要如同一池活水, 才能够包容各种新的知识。所以,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对传统的中国诗词进行积累以及关注, 更要关注到现当代的诗词发展。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够重视新体诗, 所以其所教导的学生接触的数量也不多。实际上, 现代的诗词因为节奏明快, 意境优美, 也可以引起高中生的喜爱以及共鸣。

(二) 尊重高中生的个体性差异, 将学生的鉴赏主体地位发挥出来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 一方面, 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并且发展自己的过程, 是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过程。在诗词的鉴赏教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的语感的培养, 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现实的状况, 高中的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到语言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教师要转变自身对于学生的传统观念, 要认识到当前的高中生并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鉴赏主体, 不能够刻板地接受知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 都是一个具有完整自我审美价值观的个体。所以,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当中, 高中生才是诗词鉴赏的主体, 高中语文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对于诗词的鉴赏感受以及审美价值观去代替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以及感受。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且尊重学生的诗词鉴赏的主体地位, 并且让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鉴赏过程当中得以发展, 特别要珍惜学生的创造性的鉴赏理解。教师在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当中, 促进学生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发展, 这样才能够在高中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要引导学生对诗词创作以及诗词鉴赏的手法技巧的掌握

传统的诗词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都是和诗词这一种文学体裁的特征以及审美上的追求相互适应的。诗词常见的表达方式不少, 如反语、对比、衬托、双关、通感、互文、夸张、借代等修辞上的技巧, 而表现技巧有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等。所以, 高中的语文老师要注意对这些技巧的特征以及作用, 向学生进行传授, 才能够让学生在解答诗词鉴赏问题的时候, 用词更为准确。不过, 这一方面不能够仅仅依靠填鸭式的灌输, 而是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鉴赏实践上的经验进行剖析、体悟, 这样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才能够有质的提升。学生要通过这些诗词中不同的意象, 去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象之间的联系。

三、结语

诗词鉴赏对于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对于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这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曾祥富.浅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读”的方法[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7, (4) .

[2]史道仁.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 2008, (14) .

中学语文诗词鉴赏策略简析 篇11

一、从重点词语处置疑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鉴赏诗歌。因而,理解重点词语便成为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析:古典诗歌往往寓情于景,每句诗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与意境之间均有紧密联系,只有充分地理解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境。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形象。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二、从表达技巧处置疑

古典诗歌十分注重讲究表达技巧。在试题的设置中,置疑点往往为描写或抒情。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早春草色? (2003年赤峰统考)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首先该诗从视角的变化写草的有无。远远望去,隐隐泛着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其次,把“烟柳”和“春草”进行对比,突出具有朦胧之美的早春草色。

三、从分析形象处置疑

与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能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而最多的却是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于是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的首两句描绘了的环境?

(2)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2002年包头市统考题)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分析古代诗词的形象。通过读诗,从中可见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四、从运用典故上置疑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高考出题者常常在运用典故处置疑。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题:“别来沧海事”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言别”的?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运用典故的艺术。这里的“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表现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诗中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想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在深秋时节奔波于重山阻隔的巴陵道上的情景,表现“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跟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

五、从诗词意境上置疑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因此,探究诗词意境便成为考查点。

例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竹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常水阔知何处?

问题:(1)在词的上片中,词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

分析:(1)略 。(2)此題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人有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无垠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三句尽管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愁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洗炼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

诗词鉴赏 篇12

一、读透课标及弄清考试形式, 做到复习不偏不倚

课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根据课标要求, 中考试题在文言诗词鉴赏方面的考查, 大多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从字词解释、句意理解、名句品析等方面考查积累;从诗句理解、文意领会、内容概括、感情体会等方面考查感悟;从分析诗句意义与联系实际方面考查运用;从词句品析、文意领悟、感情体验等方面考查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探寻科学有效的鉴赏方法, 做到复习有的放矢

整体感知, 理解诗意。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鉴赏中所提供的注释, 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 就连标题、词前小序也不要放过。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诗句的含义, 一一弄清。

紧扣主题, 品味字词。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中关键字词的妙处, 有什么表达效果。做此类题不能离开诗的写作背景和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要抓住诗句的主体, 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去品味赏析作答。

熟悉背景, 正确解句。考查学生对诗中关键句的理解和把握。指导考生做此类试题, 既要让其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又要让其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还要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诗词中使用的典故去把握。

再现情景, 把握意境。意境, 是诗歌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 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来准确把握, 它包括:分析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 说出画面美在哪里, 给自己带来什么感受?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再现情景, 都要力求忠实于原诗, 力求生动形象。

简练语言、概括内容。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 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 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全面分析, 品析写法。诗词中字词的用法, 各种修辞的运用, 句法的作用, 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 全诗的结构特色, 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 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 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把握走向, 体味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 有的委婉缠绵, 有的激昂澎湃, 有的沉郁, 有的张扬, 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 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 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三、直击中考试题, 在解答指津中领悟鉴赏技巧

(一) 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 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 (只提一个疑问, 不作答) 。

2. 简析“·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解答指津】第1题要求考生根据画线句子提问, 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文本中的探究能力, 提问虽然属主观, 显开放, 但所提的问题不能脱离文本, 需有探究价值。此题只要考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即可给分。示例一:是在月宫 (天上) 起舞, 还是在人间起舞?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 还是人间好?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 还是人的影子?第2题重在考查学生在鉴赏诗歌中的品词能力, 此题中加点的三个动词, 考生品析时不能脱离所描绘的对象、所体现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只要结合这三个方面言之成理, 即可给分。示例:“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照”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河

南省中考试题)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解答指津】第1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准确把握, 考生只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难”及理解诗歌中的第三、四、六行中的句子, 就能准确解答此题。意思只要符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 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 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即可。第二题是考查学生在鉴赏诗歌中的析字能力。考生在品析时, 要能做到“字”不离句, “字”不离篇, 品析才准确。示例:“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陕西省中考题)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 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 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 (1)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 (2) 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 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 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______________作用。

2. 景语皆情语, 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 对此句加以描述。

【解答指津】这首诗是从教材外精选出来的, 考生虽未学过, 但诗句较易理解, 而且还在试卷中提供了必要的注释, 降低了鉴赏难度。第1小题重在考查考生在鉴赏诗歌中对创作风格中写作技巧的判断, 结合这首绝句中的一、二句分析, 就能判断出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的是衬托作用, 再具体一点, 起到的是反衬作用, 因为诗人表达的重心在第二句上。第2题命题中要求考生描述收束全诗的关键句, 命题能抓住重心, 考生一定要区分清楚“理解”与“描述”是不同的, 理解要求既要说出诗句大意, 又要说出表达的情感, 而描述只要考生通过联想把写景句子用生动形象现代文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示例: (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 猛一抬头, 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 只见商山开满桃花, 春色妍丽, 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四、进行专题训练, 在训练中提升考生的鉴赏能力

(一) 中考预测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2. 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3.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 把“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 让人们好好学习。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4.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 中考预测题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注释】唐宣宗李忱继位前, 曾进山为僧。一日游山, 与香严闲禅师同行, 观瀑布后对诗, 香严闲禅师作上二句, 唐宣宗作下二句。

1. 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本诗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从一个“作”字可以看出在瀑布的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附:【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 1.山青了, 水绿了, 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 乘坐的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3.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4.表达了诗人思归、盼归的乡情。

上一篇:图像和视觉下一篇:偏离份额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