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诗词鉴赏

2024-05-14

《虞美人》诗词鉴赏(精选13篇)

《虞美人》诗词鉴赏 篇1

虞美人的诗词的鉴赏

虞美人

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蒋捷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

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

又一似、杨家风子。

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笼里。

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

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

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

做弄得、栖栖如此。

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蒋捷词作鉴赏

南宋末年,昏帝权奸当政。十几年的光景,端的`是一纸醉金迷的逍遥日子。加上贾似道上欺下瞒,弄权误国,把一个小朝廷沦为兵虚财溃、内外交困的地步。有人直言上谏,反被怪罪。乡士因谏获罪,被驱出临安城,蒋捷感之而发,写下这首词作。

《虞美人》诗词鉴赏 篇2

意象是中西方美学所共有的概念, 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在我国, 诗歌意象理论的产生发展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而在20世纪初, 英美诗歌“意象派运动”才开始盛行。其创始人, 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 (1885-1972) 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庞德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发现“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 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诗歌的意象表达, 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汇。作者把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感触, 寄托在一个所选定的物象上, 借以抒发作者自己的某种情感。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 是以“象”征“意”, 宋代杰出诗人梅尧臣曾言:“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也就是说写诗要用最精炼的文字去表达深奥的思想, 使读者可以“见一叶而知秋”。

一、古诗词意境传达是英语翻译的关键

一种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意境通过物象表达或诱发, 是一种抽象的境界和情调。作者借助寄情于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往往会通过诗词中个别词语的意境来烘托出整首诗词的总意境。意境可以说是一首诗词的灵魂, 作者的文字功底由此可管窥一斑, 正因为如此意境的真实传达成为英译的关键。中国古典诗词英语翻译如何再现原文意境, 并实现文字表现形式与形象意境的统一成为翻译的主要难点。翻译理论百家争鸣, 一首诗词的译本也不一而足, 异彩纷呈。

二、译者对诗词意境的深刻感悟是翻译的前提条件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是读者, 自身要具备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良好悟性及欣赏能力, 对原诗词进行全面客观解读。而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兼顾韵脚、形式和意境, 真实再现中国诗词的音美、形美及意美, 开发和提高英语读者对中国诗词的鉴赏能力, 这需要译者强大的英汉双语驾驭能力。以下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的英语翻译为例, 来谈谈诗词的意境传达。

(一)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

李煜, 史称李后主, 是南唐第三任国君。他在书法、绘画和音律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尤其以其后期诗词的文学成就最高, 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诗词语句清丽, 音韵和谐, 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 推动了词的创作发展,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沦为亡国之君后, 他的诗词更是题材广阔、意境深远, 成就超越了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他的词作“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以及“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虞美人》词是李煜的代表作, 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出凄切的思念故国之情, 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此词亦成为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

(二) 《虞美人》词的艺术特色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结构精巧、文字凝练

这首词经过词人的精心结构, 围绕一个中心“愁”字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通篇跌宕起伏又一气呵成。全词以凝练明净、优美清新的语言, 运用对比、设问、比喻和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 将诗人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词的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以发人深省的设问一波三折地引出词尾处的“愁”。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世间沧桑的强烈对比, 例如, 自然界“春花秋月”的永无休止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 借助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月明、雕栏、朱颜、春水等意象的铺陈, 一唱三叹, 盘旋往复, 把词人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怅恨曲折回旋地倾诉出来, 最后凝成一句旷世悲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通过比喻手法来表现内心深远激荡的愁绪, 使内心抽象的“愁”有了外在具体的“象”, 是点睛之笔, 从而渲染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 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一字一珠”的血泪之歌。

2. 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

本词写作虚实相生, 春花秋月的美好与词人内心的凄苦形成鲜明对比, 与“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虞美人》写的是亡国之恨故国愁思, 比起其他表现风花雪月、离情别绪的词作来情感更加深厚激扬。法国作家缪塞曾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句话堪称是对《虞美人》这一不朽之作得完美诠释。

三、《虞美人》词的译文赏析

这首词有不同的译本, 文字表达各有千秋, 但笔者最欣赏许渊冲先生的这篇译文。

(一) 诗词译文要将音美、形美和意境美融为一体

我国古典诗歌是音美、形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体。就好似一个美人, 拥有颠倒众生的容貌体态、柔美动听的声音, 同时也不能缺了最重要的气质神韵。笔者认为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如果在译文中亦能体现出来, 英语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直观地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 更鲜明地感受其文字形式与韵律之美所浸染出的悠远意境。

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从五言、七言律诗演化而来,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格律诗讲究文字对仗押韵, 字数也有严格的限制。而词打破了这种限制, 押韵比较自由, 中间可以换韵, 也不要求对仗。一般来说, 诗词以尾韵的双行押韵为主, 也就是韵脚。因为句尾在意义上或是音感上都往往是需加重诵读的部分, 配以音韵, 节奏感更强, 由此赋予文字一种音律的美感, 强化了诗词意境的渲染。例如, 《虞美人》这首词的尾韵“了”和“少”、“在”和“改”、“愁”和“流”押韵, 诵读起来徐缓悠长, 有一种回肠荡气的音律美感, 使人如同聆听一首音乐的序曲, 能够更进一步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同样采用了双行押尾韵的文字处理方法, [z]、[d]、[ɛə]、[t]音韵和谐, 朗朗上口。第一句中“when”和“will”押头韵;第三句“attic”、“which”、“in”、和“wind”等单词押腹韵, 这些词汇押韵现象在译文中还有多处, 不一一列举。通过对英语词汇押韵的巧妙处理, 这篇译文非常生动地传达出原词的音韵美。当然因为汉语在发音上还有平仄的变化, 英汉两种诗歌在音律方面也各具特色,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必苛求原文与译文韵脚完全相同。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和平仄上都有规定。从文字表现形式来看, 《虞美人》这首词原文在字数上具有一种排列规律上的美感。各句字数分别为7.5.7.9.7.5.7.9, 如同一串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珠链, 让人一见便生喜爱之心。汉语一个字是一个音节, 声音和形式结合到一起, 读起来抑扬顿挫, 韵味悠长。许先生的译文也通过每一句的长短变化, 有意凸显这种字数和音节上的变化规律, 可见译者匠心独具, 在文字形式表达上煞费苦心, 此译文不失为上乘之作。

(二) 译文要真实再现诗词中的意境

意境是抽象的情调和艺术氛围, 意象是意境的表现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诗歌的意象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法。鉴于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对于意象的研究也百家争鸣, 似乎永无定论。比如有的学者根据诗词中的意象是否具有比喻意义, 将其划分为比喻意象和非比喻意象。也有人根据事物的属性将其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所谓自然意象, 是指被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自然界中某种物象。而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则属于社会意象。笔者试从后者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在英汉词义对等的条件下, 应当译出原文中意象的含义

自然界万物, 例如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物象都是自古至今诗人着力描写的某种特定意境载体, 由于其形象具体易于引发读者的联想, 在译文中应该真实再现。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自然意象的铺陈, 烘托出孤寂旅人的凄凉哀伤之感。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词语对仗, 比如词语“春花”和“秋月”相对, 彼此映衬, 对意象的描写简练生动。从其传达的意境来说, 春花秋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往往用来表现轻松愉悦、宁静悠然的情境, 反衬出词人不堪回忆往事的悲凉惆怅之情。原词还有一处对月的描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明中”采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 “the Lost moonlit land”用词简洁而形象, 词人在凄清明亮的月光下怀思故国的情景如同一幅画面跃然纸上, 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使月的形象更加丰满, 再现了原词的意境。另外, 有的译者把故国译作“the old country”就不如这里“the lost land”传神, 后者表现词人沦为亡国之君的怅恨失落之感更加强烈。词人感慨美好的四季依旧在更替往复, 然而物是人非,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红颜不再, 空留余恨, 此句是对社会意象的描写, 意境隽永, 富有哲理, 能够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这句翻译非常贴切得体。

2. 对原文修辞的翻译可以灵活变通

中英两种语言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翻译不当会影响诗歌意境的表达甚至造成读者的误解。中英文修辞也反映出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特点。修辞的英译是实现语意等值, 再现原文意境的难点之一, 笔者认为修辞的翻译要灵活变通, 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但是无论意译还是直译, 加词或是减词, 都要注意原文意境的传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虞美人》最后两句经典名句的翻译:“brim”是充盈满溢之意, 用“the over-brimming river”来表现水势浩荡盈动, 借助暗喻的修辞手法, 以春水东流的比喻意象来传达词人直塞胸臆、奔腾激扬又绵延不休的凄苦愁恨, 将本词的感情抒发推向了高潮, 意境的传达可谓淋漓尽致。所以说翻译并非一日之功, 译者既要译出原作的个性风格, 又要最大限度地表达出原作之意境, 排除英语读者理解上的障碍, 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 享受沁人心脾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常玉田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文学与翻译》, 许渊冲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文汇出版社, 2007

[4]《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辜正坤,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 从滋杭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从《虞美人》浅谈古诗词教学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 虞美人 读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6-02

目前中学的古典诗词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古典诗词用词深奥、难以理解,这就会导致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是首要任务。而提升兴趣的关键就在于要将它们读懂。“读懂”首先从“读”开始。“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出诗词的意境之美,才能自己去驾驭语言。诗词的教学我一般分四步走,即“音读——译读——情读——成诵”。下面,以《虞美人》为例,谈谈我的古诗词教学“四读法”。

《虞美人》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五首》中的一首,是李煜的一首绝命词。李煜是五代中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尤其是成为阶下囚后的词作,感情浓厚,凄美缠绵。

一、音读

音读包括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掌握音读的两点要求。由于《虞美人》这首词没有生僻字,而且词的节奏可以在朗读时根据词的内容和音节划分出来,例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依照自己的初步语感,在关键字词上做一些点染,如把韵脚字“了、少、风、中、在、改、愁、流”读出延长音,产生余音绕梁的的效果。那么,这首词韵味很快就能朗朗上口。

二、译读

译读要求理解大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多读的同时,可以结合课下注释来帮助理解。《虞美人》篇章不长,课下注释足以帮助我们解决大意理解上的难题。

但是,有的同学在理解的时候,就提出了质疑:比如说“只是朱颜改”的“朱颜”,在书中解释成为“红润美好的容颜”,这“红润美好的容颜”只是指女子,他认为应紧承上句“雕栏玉砌应犹在”,解释成为“宫殿的美丽、气派的样貌”。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需对他们加以肯定。他理解出了“朱颜”是“宫殿的容颜”,只是“女子的美好容颜”之意,还需对诗词做更深层次的赏析。

三、情读

情读,就是要求同学们把握重音,读出情感。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词赏析”部分。这一块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部分首先要把握感情基调,感受意象,理解诗词情感。所谓意象,就是寄托词人情感客观物像。把握了古诗词的意象,就能明确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虞美人》的感情基调在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直接表达了出来——“愁”。“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不具备任何可感的形象,而李煜用“一江春水”这个意象来喻愁,化抽象为形象,“一江春水”的多、绵长不绝使这种“愁”可知、可感。

而这种“愁”到底有哪些愁?

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所谓“知人才能论事”。李煜本是南唐的一国之君,过着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每天歌舞升平,不问朝政。自己的无能最终导致了亡国,自己也成为了宋朝的阶下囚。被囚禁在汴京的一座小楼里,没有自由,看不到希望。前后生活、地位的落差,使他整天郁郁寡欢,愁情满怀。这种“愁”便是他对故国的思念、亡国的悔恨。

因此,上一个环节所提到的被改变的“朱颜”,那“红润美好的容颜”不但指“后宫佳丽的容颜”,也指“往日宫殿的美丽、气派的样貌”,学生先前留下的疑问就迎刃而解。

但古典诗词的教学,“读”是必须贯穿始终的。这个时候就要在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的基础上再提出要求——读出重音。重音,就是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词句。比如“何时、知、又、不堪回首、应、只是、几多、一江春水”。朗读的时候,在朗读语气的处理上,重读音节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读出词中情感的跌宕起伏,凄美绵长。

四、成诵

成诵,就是在对前面音读、译读、情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背诵。适当时,可以配上音乐,情境就更完美。这也是符合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有意识的积累”这一要求。

虞美人 诗词赏析 篇4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作品赏析

纳兰主张词要抒写“性灵”,又当有风人之旨。本篇言辞直凉,不好堆砌,情意却又能缓缓而出,不落于寡淡,是直抒胸臆的佳作。全词语境浅显,直白,表现了纳兰词“率直性灵”的风格。

塞外的黄昏,病体沉沉的容若,没有了家中呼奴唤婢的可能。出差在外的他连煎药估计也得自己动手。心里没有多少怨气。只是有点萧索,如每个在病中的人一样,感觉到种种的无常,揽镜自照,镜中那清瘦的身影着实令人怜惜。心情不免低落自怜自伤,再添上对家人的思念,多情公子无可排遣之下怕也只能一声叹息泪落如丝。这一首,值得品味的是黄昏郁郁的心情,又病痛,又情思,又孤旅,灰黄黯淡。黄昏给人的通感往往是这样。

因为词中“弹指”一词还引起争论,长啸和弹指都是古人表达情绪的惯常动作。却也有说是指吟唱顾贞观所著的《弹指集》而落泪。联合下句的词意会发现容若是在思念所爱的女子。因《弹指集》而附会到顾贞观未免牵强。两个男人之间,再怎么要好,他也不至于明目张胆的叫他玉人,说因为吟唱《弹指词》而落泪也有点怪怪的。

死死地抠字眼以获得乐趣,这是词评家们惯常做的事,说精细也可,说无聊也行。读一首词不是在考古,而是在感受。词意是表象,词境才是内质。我很简单的把弹指理解为弹击手指,表示强烈的感情,也不耽误我领略词义,因为纳兰想表达的感觉不在这两个字上。况且将词义解为写给家中人,与集中另一阕《临江仙永平道中》倒是很有上下传承之妙。

这词突出的反映了容若多情体贴的性格,虽然也很思念家人,心里未尝不想着家人知道,可是未免她担心,还是宁愿独自承受着病中寂寞。

《虞美人》诗词鉴赏 篇5

荡飏(yáng):飘扬,飘荡。

缕(lǚ):一条一条地。

萧(xiāo)萧雨:形容雨声萧萧。

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xiè),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

糁(sǎn):掺和。

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

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

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

那人:指所思女子。

玉美人桃 篇6

申请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来源杂交品种

特征特性果实椭圆形,顶端微突,缝合线浅,两侧果肉较对称,成熟度不一致,梗洼宽度、深度适中;平均单果质量130克,最大单果质量205 克,平均果高5.8 厘米、宽5.0 厘米、厚5.3 厘米;果面茸毛密度适中,果皮底色乳白,成熟时着少量浅红色晕;果皮厚度适中,充分成熟时可剥离;果肉白色,无红晕,核周围无红色晕;果肉细嫩,风味甜,香味浓,充分成熟的果实柔软多汁,食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9%~13.0%;果实较耐贮运,室温条件下可贮放5~7天;半离核;果实6月下旬成熟。

《虞美人》教学设计 篇7

【课程分析】

《虞美人》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是古诗词,鉴赏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也是高考的难点之一。《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后人誉之为“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吟咏时应品味其叹惋、无限惆怅之情。学习本词要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此外,还应训练学生古诗鉴赏题答题技巧,为高考中的古诗鉴赏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

本篇诗词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普通班级,学生基础不好。对于“诗歌鉴赏”,他们不知道如何下手,不明确具体方法。鉴于此,我让学生先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上升到手法,这样做到由易入难,由具体到抽象,并且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相关段落,这些问题设置也是由简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上一问为下一问服务的思想,符合学生认知过程。

这个班大部分学生,求知欲不强烈,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很少,尤其是女生。基于此,我在设计问题要求时,先让同学独立思考,并着笔成稿,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样让学生动笔实践,其实也是一个思考过程,日积月累,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设计思路】

《虞美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愁”,更有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的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古诗鉴赏中手法题的答题规律,并最终将这种规律迁移运用到古诗鉴赏中手法类型题的答题中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基本内容。2.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鉴赏,感悟作者体现“愁”的巧妙手法。2.归纳古诗鉴赏中手法类型题的答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内心的极度痛苦和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2.在合作探究中品析鉴赏作者表现“愁”的手法。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高考中古诗鉴赏手法题的答题方法,并将它迁移运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法、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境创设】

故事导入;邓丽君歌曲《几多愁》;古筝演奏《几多愁》

【合作探究】

1.作者表现“愁”的手法。2.归纳手法题答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李煜)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的作品《虞美人》。

二、介绍词牌名《虞美人》的来历

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三、情境创设

通过听、看邓丽君的歌曲《几多愁》初步感知这首词。

四、诵读诗歌

1.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2.诵读指导:

①节奏: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用“/”于书中标出节奏)

②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用“·” 标出重读)

3.教师示范朗读(配乐)。

4.自由诵读,体会词的整体感情基调。

5.请一位学生诵读(配乐)。

五、把握感情基调,概括基本内容。

1.提出问题: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即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明确:愁。(板书)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哪几种“愁”?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物是人非。(板书)

六、合作探究、品析鉴赏

(一)通过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思考,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些“愁”的?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 “何时了”?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试从手法角度进行简析。

要求:

1.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写出赏析过程。(时间2分钟)

2.再小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代表发言。(时间3分钟)

3.注意在吟诵的过程中体味作者的感情。

明确:

1.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被囚禁的亡国之君李煜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忧愁。

2.运用比喻,以水喻愁,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像春水一样奔放倾泻。

(二)规律总结

古诗词鉴赏中手法类题的答题步骤1.点明手法。2.解释诗词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美人诗词 篇8

2第禾农章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红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薜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3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

5陆机《艳歌行》

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高台多妖丽。洞房出清颜。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美目扬玉泽。娥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彩色若可餐。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金雀垂藻翘。琼佩结瑶璠。方驾扬清尘。濯足洛水澜。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南崖充罗幕。北渚盈軿轩。清川含藻景。高岸被华丹。馥馥芳袖挥。泠泠纎指弹。悲歌吐清音。雅舞播幽兰。丹唇含九秋。姘迹凌七盘。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鸾。绮态随颜变。澄姿无定源。俯仰纷阿那。顾步咸可欢。遗芳结飞飙。浮景映清湍。

6雪白香花,风动自有花香来。又有殿前莲池的水汽及如荫古树的遮蔽,殿中益发清凉沉静 7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步摇,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8着一身淡紫色衣裙,身上绣有小朵的淡粉色栀子花。头发随意的挽了一个松松的髻,斜插一只淡紫色簪花,显得几分随意却不失典雅。略施粉黛,朱唇不点及红。

9..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10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11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作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 醉垂鞭》 12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3 粉红玫瑰香紧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腰间用金丝软烟罗系成一个大大的蝴蝶结,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显的体态修长妖妖艳艳勾人魂魄。14 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手挽屺罗翠软纱,风髻雾鬓斜插一朵牡丹花还真有点: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的味道。15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16 看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17 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19 淡绿色的长裙,袖口上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身子轻轻转动长裙散开,举手投足如风拂扬柳般婀娜多姿,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

20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21一袭大红丝裙领口开的很低,露出丰满的胸部,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的珠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好一个绝美的女子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娉婷绝世。眉弯新月,髻挽乌云。脸衬朝霞,肌凝瑞雪。仪态温柔,姿容美丽。双双眉黛,对锁春山。妩媚娇态。肌肤若冰霜,绰约似神仙。

云鬓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春心摇荡,秋水盈盈玉绝尘,尖松松雪白手。眉眼含娇。荆布淡妆。绰约之态。陋质贫姿。姿容美艳。体态轻盈,丰姿旖旎。白似梨花带雨,娇如桃瓣随风。德性温淑。花生丹脸,水剪双眸。德性温存。德容兼备。仪容绝世。德容两全。

双蛾颦蹙。脸际芙蓉掩映,眉间杨柳停匀。绝世芳姿。眉如春柳,眼似秋波。丰姿美艳,体态轻盈。莲脸生春,秋波送媚。丰姿迨丽,天然绰约眉弯杨柳,脸绽芙蓉。明艳绝世,资性贞淑。素性贞淑。

肌如白雪,脸似樱桃。鬓若堆鸦,眉横丹凤。丰姿韶秀。云发半軃,妖艳非常。纤手如玉,香气芬馥。名姝美色。

柳眉敛翠,桃脸凝红。盈盈玉貌,楚楚梅妆,口点樱桃,眉舒柳叶,轻叠乌云之发,风消雪白之肌,不饶照水芙蓉,恐是凌波菡萏。娥眉淡拂,莲脸微匀。临溪双洛甫,对月两嫦娥。足步金莲,十指尖尖露。体欺皓雪之容光,脸夺芙蓉之娇色。嫩脸映桃红,香肌晕玉白。莲花出水。仪容绝世。标致非凡。花容娇媚。丰姿貌美。面如满月,发若乌云。凤髻铺云,蛾眉扫月。生成媚态,出色娇姿。轻盈体态,秋水精神。

面如满月,唇若红莲。目如秋水,眉似远山。小口樱桃,细腰杨柳。明眸皓齿,光艳照人。

纤纤十指似栽葱,曲曲双眉如抹黛。绿鬓红妆。娇姿艳质。

古人不仅重视女性的容貌外,也特别注重内在美即所谓妇容妇徳的统一,秀外惠中。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形容美人的经典诗词名句 篇9

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8、芸芸众生赞,飘飘仙子舞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1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1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14、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1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1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1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1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1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满城尽戴虞美人 篇10

“双十一”,在英国是纪念阵亡将士的荣军日,这天前后英国的大街小巷会出现各种虞美人花的标志。在街头能见到有人买绢纸制作的虞美人别在身上;有人将其安放在汽车的车头上;甚至在《泰晤士报》等英国大报的报头上,或者英超球队的队服上,都会出现虞美人的标志。和普通商品销售不同的是,虞美人的销售利润并没有流向哪家公司,而是全部归入6个与退伍军人有关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满城尽戴虞美人,戴的是全社会对阵亡将士的纪念,戴的是一种“拥军”文化。

虞美人花与老兵以及“双十一”的渊源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大战正酣的1915年,协约国的加拿大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在比利时战场上掩埋了阵亡的好友,看到坟边新土上绽放的虞美人花,心情激荡写下了名为《在佛兰德斯战场》的诗篇,描述了在血染的高地上盛开的虞美人花。随着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虞美人花也逐渐被看成了代表阵亡将士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一战期间,就像电影《战马》或者英剧《唐顿庄园》中描述的那样,很多英国年轻人加入军队,远赴欧洲大陆与德国人作战,结果却一去不回。好在残酷的战争终究会结束,当和平重新降临后,浴血而生的虞美人花就与为国捐躯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1918年11月11日是一战的停战日,一年后这一天被英国国王钦定为和平纪念日。从那时起每年11月,英国的老兵们会穿上军装,配上勋章,骄傲地参加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对老兵来说纪念日是游行,对普通人来说,则意味着通过佩戴虞美人花表示对英灵的怀念。

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也为了给他们的家庭以及其他退伍军人募集资金,很多英国人都会在这时买一朵小虞美人纸花佩戴起来,同时也以此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愿景。英国退伍军人协会等基金会和慈善组织这个时候也都活跃起来,依靠出售虞美人纸花面向全社会发动募捐,以帮助退伍军人这个群体筹集资金。

虽然西装礼服配一朵纸花有点不伦不类,但多年来这已成为英国社会的一种习俗,已经融入英伦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虽然没有任何行政命令要求英国国民要捐款戴花,但很多人都自发戴上一朵。那些公众人物更是不敢怠慢,比如电视主持人上镜、英超球员出场都要在胸前戴上一朵,生怕不戴就会被当作数典忘祖的不孝子孙。

当然,在“虞美人经济学”中,除了这些集腋成裘的小纸花销售外,今年创纪录的收入中还有一个大项目:伦敦塔下的虞美人花海销售。

英国陶瓷艺术家保罗·康明斯和舞台设计师汤姆·派珀联合制作了在伦敦塔外的虞美人花海装置艺术活动,康明斯称他在寻找纪念一战百年的艺术创作灵感时,在一本一战阵亡士兵留下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句诗一般凄美的话:“血染的土地红色的海,只留下天使的足迹。”于是他想到用英国传统纪念阵亡将士的虞美人花,来表达今人没有忘记每一位在一战中阵亡的将士。

英国威廉王子夫妇与哈里王子在8月5日于伦敦塔为虞美人花装置活动揭幕,之后志愿者们开始每天在伦敦塔植入新的陶瓷花。到11月11日的休战纪念日,伦敦塔外共被栽上了8.8万朵陶瓷虞美人花,这也正是英联邦战争墓地委员会提供的一战阵亡将士的数字。

这一名为“血染的土地、红色的海洋”的装置艺术是今年和平纪念日的焦点。在纪念活动结束后,公众已经以每朵25英镑的价格将这些陶瓷花购买一空。这笔收入除支付制作费用外,能为英国6个武装部队慈善机构筹募1500万英镑的款项。这些陶瓷的虞美人花会在和平纪念日后拆除,分别邮寄给买家。

香港公园——都市中的美人 篇11

香港公园位于中区红棉路, 邻近金钟地铁站, 建成于1991年5月, 占地8 hm2, 耗资3.98亿港币, 是一个现代设计、设施与天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公园, 是市民和游人最喜爱的休憩场所之一。公园依山、分区而建, 包括人工湖区、太极区、沙士英雄纪念园、温室植物园、观鸟园、公共表演区 (奥林匹克广场) 以及多个儿童活动区等。不同的区域之间因为高低错落, 加上树木及灌木的巧妙分隔, 使得整个公园在绝对面积并不是特别大的情形之下, 却让人感到内涵丰富, 一点儿也不觉得小和单调。

生命之源——水

公园一项引人关注之处是以流水为主题, 利用人造山石堆砌而成的瀑布、溪流、水池及悬崖, 使公园形成流动的美感。

走进公园, 喷水池最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喷水池呈蘑菇状建筑, 顶端涌出水流, 流到下面的水池, 瀑布下总有钻进钻出欢笑的小童, 连大人也禁不住一试。山泉从上面不停地向下流淌, 景色与水声相伴。水上, 几只天鹅悠然自得地在水中缓缓地游荡;水边, 悠闲的老人和戏水的孩子, 还有深情相拥新婚的情侣和亲朋们的聚会, 真是其乐融融。人造湖虽然不是很大, 但造型很美, 小桥流水瀑布, 水中各色水草、睡莲, 伴着嬉戏的锦鲤和巴西龟, 相映成趣。

东南亚最大的温室植物园

山坡上, 一幢巨大的玻璃房屋在阳光下反射着很强的光, 那里是东南亚最大的温室植物园, 面积1600多平方米。温室分为展览厅、旱区植物展览馆及热带植物园3个场馆。

展览厅有很多直观的植物介绍, 展示版下面是正在生长的植物, 多为盆栽, 如“拖鞋菊”之类的奇花异草。根据不同的季节每年展出专题植物展览20多个, 共60多组。但外地游客看到只是当季为主的植物展示。

走进旱区植物展馆,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全是沙漠和澳洲干旱植物, 馆内温度保持在36℃。各种仙人掌、骆驼刺、巨人柱等肉质植物和澳洲干旱植物, 从数米高到微小的针刺球, 都可以看到。

热带植物园, 虽然是“热”字为先, 但温度一下降到33℃, 相比旱区植物展馆别看只降了区区3℃, 却大有两重天一样的感觉, 真是高温一度热死人。里面相当湿润, 热带雨林区内植物种类比较多, 有各种蕉类、蕨类植物及伴生的菌类、兰花等, 主要来自南非、北美和东南亚。各色植物争奇斗妍, 美轮美奂, 所有植物都有标牌写明中英文名及科属名, 是普及植物学的好场所。身在其中, 既欣赏了, 又长学问。

观鸟园

沿着园中小道向东走, 便是巨大的模拟热带雨林环境的观鸟园。它设在一个有坡度的山谷中, 上罩以无支撑的钢网, 面积3000 m2。游人从高处经过2道帘子走入园中, 走上一道200 m长的、高高地架设在空中的九曲木桥, 桥高及树冠, 蜿蜒全园, 游人可漫步欣赏, 可以观看到来自马来半岛的90多种约6000多只珍奇鸟雀。木桥的每个转折处, 均有各种鸟照片和中英文说明, 可以将看到的鸟与图对照。这些漂亮的鸟有白色、黄色、蓝色、绿色和几色相间的, 大者如鸡, 小的则尚不及麻雀。园中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整个山谷被密集高大树林和竹林遮盖, 山坡高差16.5 m。谷底是山泉流水, 水旁和几处高大的树上搭有各种鸟窝, 地面上还有数个鸟食盘。由于钢网并不显眼, 人就像置身热带森林中。观鸟园里面各种植物高低错落, 淙淙流水贯穿其中, 快乐的鸟儿叫个不停, 从不顾忌走在九曲木桥的人们, 好似在争着献美让你拍照。

花园广场

圆形的花园广场位居公园中心, 最底层是圆型舞台, 依次向上是阶梯式看台, 可容纳数千人观看演出。广场时常聚集着欢乐的人们, 载歌载舞, 自得其乐。露天餐厅音乐飘扬, 咖啡飘香, 相伴而坐, 无尽悠闲。

公园是港岛商业中心区里难得一见的大型休憩地方。这里有茂盛的树木及多姿多彩的花卉。公园里的小花在不同的时节经常更替, 布满公园各个角落, 像是公园的新衣, 拥有那份动人的变化, 提醒你时光逝去, 又或是新的开始。公园里的雕塑、小品、陶瓷和版画中心都给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公园制高点是1座30 m高的鸟瞰角, 可供游人俯瞰整个公园。有一个瞭望塔, 游客可拾级而上, 经过105个台阶至30 m高处, 俯瞰繁忙的商业区街景。另外公园拥有1个保育园地, 育有超过100种蜻蜓, 堪称壮观。

红棉路婚姻登记处

不可不提的是园内设有婚姻注册机构——红棉路婚姻登记处, 游人们可以看见美丽的新娘新郎在亲友的相伴下, 在花间在水旁在车前, 摆着各种姿势, 相机闪个不停, 幸福全然写在脸上。在万花布满的公园内, 温馨非常, 尤其吸引人的眼球。

古色古香的茶具文物馆

香港公园里的茶具文物馆挂牌为“罗桂祥茶艺馆”, 茶艺馆有茶室、陶瓷及茶艺展览。茶具文物馆的基本藏品由已故罗桂祥博士 (1910—1995) 捐赠, 其中以宜兴茶具最富代表性。馆里介绍中国各朝代的茶叶及茶具制作过程, 亦定期举办不同的主题展览。有些古茶具早已是文物级的了。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 从古至今都受到西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所以这里很有看点。

历史遗迹

公园旧址原为驻港英军营地——域多利军营, 现在公园内还保留了多座于1842—1910年期间兴建的军营文物建筑, 包括三军总司令官邸旗杆屋 (现为茶具文物馆) , 罗连信楼 (现为香港公园办事处、红棉路婚姻登记处) , 伟华楼 (现为教育中心) , 卡素楼 (现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而人工湖和瀑布则是由原军营网球场原址改建的。

美人蕉病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篇12

1 美人蕉花叶病

1.1 症状

美人蕉一旦感染花叶病, 不但影响美人蕉的观赏价值, 特别是在感病的植株叶片上, 出现花叶症状, 或黄绿相间的斑纹, 而花瓣则变小, 颜色表现不正常, 多出现杂色, 发病重的植株叶片会出现内卷、畸型, 斑块, 甚至坏死, 影响其越冬和来年的观赏性。

1.2 防治

在绿地大面积栽培中, 美人蕉常采用分根的方法进行繁殖, 这样会导致病毒代代相传, 因此在初种植的时候, 应选用无病毒的母株作为栽培之用。田间若发现感病植株, 应立即拔除带到田外集中处置, 减少侵染源。该病主要由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加强害虫防治工作, 消灭传病介体。可用噻嗪酮或杀扑磷2000倍液喷雾防治。

2 芽腐病

2.1 症状

芽腐病是美人蕉上一种较严重的病害, 其为害主要在展叶、开花之前, 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病菌从幼叶和花芽的气孔侵入并进行为害。发病初期, 病斑为灰白色, 随即变为黑色。花芽受病菌侵染后, 在开花之前就变成黑色而枯死。同时病斑可沿叶柄向下扩展, 故而引起幼茎和芽死亡。当老叶受到侵害的时候, 病斑则扩展较慢, 且形态也不规则, 呈黄色, 边缘呈水渍状。

2.2 防治

在选用繁殖材料时, 杜绝带病菌的种球或种苗进行栽植。避免栽植在阴暗潮湿, 排水不良的地段, 最好种植在向阳、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地方, 栽植密度要适当。在植株发病前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 或70%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注意清洁田园, 将枯死的叶片、植株及时清除干净, 集中销毁。

3 青枯病

3.1 症状

病菌侵染植株的茎干和根系, 流行期植株从染病到枯死一般10~15天。大多从根部感病, 也有从茎干处侵入, 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 会出现失水而变黄, 严重的萎蔫下垂, 在茎基或茎干处会出现黑色条斑, 当病斑绕茎达一圈后就会整株枯死。在实验室内, 可对病株坏死根或茎进行横切, 几分钟后切面上则有乳白色或黄褐色细菌粘液溢出, 即为病原细菌, 常作为室外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病菌可从寄主伤口侵染, 远距离传播靠带病的块茎养殖材料。一般每年3月开始发病, 6~10月发病严重, 7~9月为高峰期。大雨过后, 当气温达33℃以上, 相对湿度大于80%时, 若绿地积水, 该项病最易发生流行。

3.2 防治

加强检疫, 严禁带病种苗或种球运输传播, 从源头上杜绝病菌的传播蔓延。是轮换种植场地, 若以前种植的地块发生该病的, 最好不要再种。施用的圈肥等土杂肥要充分腐熟。在病害流行期避免中耕除草, 减少植株损伤。发现病株可拔除, 药剂防治可用25%青枯灵500倍液四周撒淋或硫磺粉剂。

4 锈病

4.1 症状

有时在病叶上出现许多灰黑褐色斑, 其上生出黑色小粒点, 这时黄色的锈粉却逐渐减少, 此即为锈菌的寄生菌 (Darluca fi lum) , 此菌与锈菌复合为害, 往往加重病情, 可使病斑迅速扩大, 叶片卷曲凋萎。该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锈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夏孢子黄白至橙黄色, 长卵形至椭圆形, 厚壁, 具刺, 生于短梗上, 大小20-25×16-22微米;冬孢子长椭圆形至棍棒形, 顶端圆形或略扁平, 基部较窄, 双细胞在分隔处略收缩、淡黄至黄色, 大小35-60×13-18微米

除夏日高温和冬春寒冷干燥的天气发病较轻外, 其他凉爽气候病害都很严重。病菌通过风吹、水溅将夏孢子传至健叶上, 孢子萌发、侵入, 反复为害。

4.2 防治方法

《虞美人》诗词鉴赏 篇13

From Up on Poppy Hill, the second feature by Miyazaki’s son, Goro Miyazaki—the first being the poorly received 2006 Ursula K. Le Guin注6 adaptation[改写本] Tales from Earthsea—takes place in a seaside village that may as well be called Ghiblitown. Based on the graphic novel[图画小说] by Chizuru Takahashi and Tetsuro Sayama, the film is broadly accessible[可理解的] but makes no immediate appeals to children—no talking animals, no chase[追踪的] scenes or slapstick[闹剧], nothing supernatural or even defying physics.

In fact, it could be a live-action[实景] drama without the staging’s being altered in the least. Yet those gorgeous[漂亮的], hand-drawn images bring lightness[精巧] and grace to a story that might seem drab[单调的] and pedestrian[呆板的] in the real world.

Opening in 1963, the year before the Olympic Games in Tokyo, From Up on Poppy Hill captures a period in which the country was eager to slough off[丢弃] the past and present the world with a bright, modern, revitalized[新生的] image. But the past still weighs heavy on Umi, a high-school student who may be a member of the postwar[战后的] generation, but who raises flags for her father each morning as a gesture of hope for his safe return. With his ship considered lost in the Korean War, Umi lives with her grandmother in a boarding house overlooking the sea, assuming responsibilities beyond what might normally be expected of a teenage girl.

Co-scripted by Hiyao Miyazaki, From Up on Poppy Hill makes its themes far too explicit[清楚的]. Barely a minute has passed before Umi says, via[经由] voiceover[画外音],“Ever since the wars, it seems the whole country is eager to get rid of the old and make way for the new, but some of us aren’t so ready to let go of[放开] the past.” There are more elegant ways to situate[使位于] the audience in time and place, especially with that entire Latin Quarter subplot[次要情节] serving as a strong metaphor[隐喻] for a country that needn’t entirely abandon the old in a quest[追求] for rebirth.

nlc202309030812

But it’s the warm tenor[中心,大意] of the film that ultimately[根本上] rescues it. Miyazaki renders[描写] the crises of Umi’s life with great feeling but without melodrama[情节剧], which honors her spirit of self-reliance and her mature disposition[性格]. From Up on Poppy Hill makes her a proud stand-in for a generation that’s trying to broker[作为中间人来安排] a peaceful reconciliation[调和] between a salvageable[可挽救的] past and a promising future. She bears the pressure beautifully.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作为2011年的电影,一直不为很多人所知,在诸多方面也表现平平。但是正如下文所说,就动画本身而言,其精致美丽得足以填补故事平淡的缺点。另外,通过这部动画影片了解一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风情,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各位蜂蜜,闲来无事,不妨一看《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电影有着诸多优秀品质——这家日本动画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正是宫崎骏,这位极有远见的大导演执导了《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等电影。在这些品质当中,宁谧祥和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环。就像其美国同行一样,吉卜力的作品中也有激动人心的冒险历程与各种各样的魔幻生物,情节的展开常常蕴含着特别神奇的内在逻辑性,但是他们的做法并不会让人感觉到那种一味迎合年轻观众的迫切感。就连工作室的名字“吉卜力”也是从一个形容地中海微风的阿拉伯词演化而来,仿如微风轻拂,将他们的电影轻轻送到岸边。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是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的第二部作品。他的出道作是2006年的《地海战记》——这部动画电影改编自娥苏拉·K. 勒瑰恩的作品,却以票房惨败收场。《虞美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海边小镇——这个小镇还是叫吉卜力更好。这部电影改编自高桥千鹤和佐山哲郎创作的漫画,相当平实易懂,却未必能马上吸引儿童——片中没有会说话的动物,没有追逐场景,没有各种闹剧,也没有超自然的东西,甚至没有违反物理学原理(的情景)。

事实上,这个舞台甚至不需要经过什么调整,就能直接拍成真人电影。不过,那些美丽的手绘画面虽然让整个故事轻快明亮、雅致动人,若是放到现实当中,也许就会变得单调乏味、平淡无奇呢。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讲的是1963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年,此时的日本渴望着告别过去,向世界展现其光明而现代化的复兴形象。但是,过去依然沉重地压在小海的肩头。这个高中女生也许是战后的一代人,她每天早上都会为父亲升旗,期盼着他平安归来——人们都说小海的父亲所搭乘的船只在朝鲜战争中失踪了。小海与外婆一起住在一所面朝大海的出租公寓里,毅然地挑起了超出一般少女所应承担的责任重担。

由宫崎父子共同创作的剧本,对这部电影的立意表述得有点直白过头了。开场还不到一分钟,片中便传来了小海的画外音:“战争过后,整个国家似乎都急着除旧迎新,但我们当中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将过去抛诸脑后。”要让观众身临其境,其实有很多更为巧妙的做法,特别是那条关于“拉丁区”的副主线,其本身就是一个强力的比喻,暗指一个国家在寻求新生时也没有必要彻底地抛弃过去。

不过,电影温暖的主题还是拯救了一切。宫崎让小海的人生历练充满快意,但也不是夸张胡闹——电影高度赞扬了她那种独立自强的精神以及成熟稳重的性格。《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将她塑造成那一代人的骄傲——他们力图从中牵线,让“可以挽救的过去”与“充满希望的未来”达成和解。她举重若轻,如斯美丽。

注1: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于1985年中旬,由极富声望的导演宫崎骏以及他的同事一起统筹。该工作室作品以高品质著称,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高的评价。

注2:宫崎骏,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动画师,1941年出生于东京。他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注3:《龙猫》是吉卜力工作室与德间书店于1988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

注4:《魔女宅急便》是日本童话作家角野荣子1985至2008年间书写的五部小说的名字。其中第一部于1989年被吉卜力工作室制作成动画电影。

注5:《千与千寻》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和编剧均为宫崎骏,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

注6:娥苏拉·K. 勒瑰恩(1929-),美国重要科幻、奇幻与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地海(Earthsea)是娥苏拉创作的一个虚构国度。

上一篇:从端午节看中国文化下一篇: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