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诗词鉴赏

2024-08-17

元宵节的诗词鉴赏(共11篇)

元宵节的诗词鉴赏 篇1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元宵节, 展示了大唐王朝元宵节的盛况。他在《十五夜观灯》一诗中写道:“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唐朝的首都长安, 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 却取消宵禁的限制, 以方便人民赏灯。在这难得的三夜内, 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贩夫走卒, 无不出外赏灯。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 人潮汹涌, 热闹非凡。 “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写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 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 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宋代才子辛弃疾的元宵节, 让人回味无穷。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异常热闹。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 自太祖开始, 增加为五天。皇帝们甚至标榜“与民同乐”, 在元宵节的晚上登御楼与近臣饮宴。因为放灯时间的延长, 商人莫不绞尽脑汁推出新型的花灯。猜灯谜活动的加入, 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的丰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的元宵节就是“情人节”, 青年男女借出游结识新人或幽会, 让人流连忘返。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的元宵节, 光影摇曳含蓄动人。在《京都元夕》一诗中,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宵的热闹场面, “袨服华妆”, 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 “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 就连小孩子们也在街道上欢闹着。“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诗人用短短的诗句, 写出了元宵夜的盛世繁华, 表达了对元宵节的欢乐之情。

千古诗词“闹元宵” 篇2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拳“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文/钟立红)

元散曲里的元宵节 篇3

正月十五元宵节, 是中国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 故有“闹元宵”之谓。在中国历史上, 元宵放假从一天、三天, 到五天、六天, 最长的有放假十天的 ( 《中国风俗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16 页) 。

元散曲里的元宵篇不少, 仅张可久一个人就写了近十首。就内容而言, 元宵曲大致可分两类: 或表现“闹在元宵”, 或表现“爱在元宵”。不少篇章又是两兼的。

比较客观地描写元宵节俗和节日气氛的, 可举无名氏的【中吕·迎仙客】《十二月》中的《正月》:“春气早, 斗回杓。灯焰月明三五宵。绮罗人, 兰麝飘。柳嫩梅娇, 斗合鹅儿闹。” ( 隋树森《全元散曲》, 中华书局, 1964, 1681 页) 曲中讲到元宵节气、节日媚物 ( 柳与梅) 、节日景物和其间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人们闹元宵, 鹅儿也来参与也来“闹”: 人们斗鹅玩。这元宵, 如何能不热闹!

斗鸡鸭鹅等家禽以为玩乐, 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民俗游艺。晋葛洪《西京杂记》卷2 有云: “鲁恭王好斗鸡鸭及鹅雁。”元代人普遍饲养鹅鸭, 南戏曲子里竟有【鹅鸭满渡船】的牌子。上曲“斗合”一词令人关注。斗合斗合, 斗是为了合, “合”即是“和”, 斗出一片祥和的气氛来。

无名氏作品虽然每每排在集子的最后, 其实时代并不一定在后。其作品在当时一定传唱不已, 故人名不留作品却留存了下来。

另一位无名氏的【越调·斗鹌鹑】《元宵》, 是五曲组成的一个小套。兹略举数句如下:

……元夜值, 风景奇。闹嚷嚷的迓鼓喧天, 明晃晃金莲遍地。 ( 【斗鹌鹑】) 香馥馥绮罗还往, 密匝匝车马喧阗, 光灼灼灯月交辉。满街上王孙公子, 相携着越女吴姬。 ( 【紫花儿序】) 拼却醉频斟绿蚁, 恣赏玩朱帘挂起。歌舞动欢声笑喜, 一任铜壶漏滴。 ( 【金蕉叶】) 但愿岁岁赏元宵, 则这是人生落得的。 ( 【尾】) ( 《全元散曲》1834 页)

锣鼓喧天, 车水马龙, 小姐闺秀带着馥郁的香气、踩着三寸金莲出门, 男儿女儿们这一夜可以手拉手行进。灯光月辉, 元宵是一个不夜天呵! 特别是最后一句说得有意思: “则这是人生落得的”, 全然是老百姓的口吻。人生落得赏元宵, 人生落得过佳节。这“落得”, 今天一般作“乐得”。

马致远【仙吕·青哥儿】《十二月》里也有写“元宵”的一首: “春城春宵无价, 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 翡翠坡前那人家, 鳌山下。”之所以对“他”这等关注, 因为“他”歌喉清畅舞姿美妙, 暗暗地跟了去, 原来他住在“翡翠坡”前, “鳌山”的下面! 寥寥数语, 大得辛弃疾“那人”之意蕴。

元代元宵真正是“火树银花”的。据说当时大都丽正门外有棵大树, 让忽必烈封为“独树将军”, 每年元正、元宵, 树上挂满各色花灯, 高下错落, 远远看去像一条冲天的火龙 ( 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 · 元代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397页) 。

堪称元散曲第一人的张可久, 写过多首元宵曲。有小令【沉醉东风】《元夜》、【天净沙】《元夕》, 还有【普天乐】《元夜即事》, 有用两支相连的带过曲形式【齐天乐过红衫儿】, 写了“情人节”实录的《元夜书所见》, 更有三支连用的【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富山元宵赏灯》, 有写自己情感的, 有写他人景象的, 立场不同, 风格各异, 颇有看头 ( 《全元散曲》, 763、774、802、803、829、875、950 页) 。其【天净沙】《元夕》纯写元宵节景象: “金莲万炬花开, 玉梅千树香来。灯市东风暮霭。彩云天外, 紫箫人倚瑶台。”还有虽不以元宵为题却提到元宵的, 如“撺断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 ( 【双调·折桂令】《幽居次韵》) ; 描写钱塘繁华热闹的“楼上楼直侵九霄, 人拥人长似元宵 (” 【双调·折桂回】《钱塘即事》) 。

元散曲元宵篇的节日习俗描写十分丰富。

国人过节每每以饮酒为乐, 元宵自然更不能例外。“拼却醉频斟绿蚁”“共饮流霞”“停杯献曲紫云娘”等等曲句, 为我们描述了这一风习。张可久《元夜宴集》《元夜小集》, 篇名即给我们传递了这一消息。

曾瑞散套【黄钟·醉花阴】《元宵忆旧》首曲云: “冻雪才消腊梅谢。却早击碎泥牛应节。柳眼吐些些。时序相催, 斗把鳌山结。”寥寥数语, 已含两项元宵节俗。“击碎泥牛应节”, 老百姓每每在春耕前的春社上制作泥牛, 或将泥牛头套在人的头上, 表演御牛耕作的场面。元散曲告诉我们: 至少在元代, 春社习俗已经和元宵习俗融合, 或者说, 春社习俗已经融入元宵节俗, 让元宵慢慢取代了春社的一些功能。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融合, 是因为两个日子非常近。钟嗣成【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 · 春》里就说过: “元夜过, 社日临, 中和近。”这就是为什么元宵节有这么明显的农耕色彩的缘由了。

结鳌山是唐宋时代开始的元宵节俗。“鳌山”是一种灯景, 人们堆叠彩灯, 加以神仙动物形象, 做成山的形状。《雍洛灵异小录》云: “唐朝正月十五夜……山棚高百馀尺。”山棚又名鳌山、灯山、彩山、山车等。以彩绸结为山形, 上悬彩灯为饰, 下面是车轮, 可巡回展示。宋人向伯恭【鹧鸪天】《上元》词有“鳌山宫阙隐晴空”句。元人郑玉《元宵诗》有“对簇鳌山十万人”, 观赏者可谓人山人海。

元宵散曲里有不少描写了元宵节的“鳌山”, 有的作“鳌峰”。周文质散套《元宵》里有“行至侵云鳌峰下”句, 可见所结鳌山非常的高, 高耸入云。曾瑞《元宵忆旧》“斗把鳌山结”, 一个“斗”字告诉我们: 当时的鳌山制作还互相比赛, 争奇斗艳。

在“鼓吹喧天”“光灼灼灯月交辉”等泛泛的节日气氛描绘中, 有这么具体的习俗记录, 对于节日文化传承, 功莫大焉! 《元史》卷175《张养浩传》记载, 元英宗时, “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 有人提醒应该注意火警 ( 《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 397 页) 。

这样的“斗”鳌山的习俗, 至今保留在韩国、日本的元宵节庆活动中。日本群马县至今流传的元宵“鸟追祭”, 鳌山装帧在卡车上, 四个社区派出的四辆卡车汇集于十字路口, 先比“硬件’———装帧, 再比“软件”———特技, 整整要“斗”一个通宵。这与中国现代节日游行中的彩车, 都可谓是鳌山的现代变形。

还有一些元宵节俗, 到元代却有所衰微。如南北朝《荆楚岁时记》所记: “今州里风俗, 望日祭门”, “其夕迎紫姑神以卜”。祭门、迎紫姑的风俗, 在元散曲里无见, 即使一些地方还会有, 恐怕也不大盛行。

元散曲在节日文化传承上的首要贡献, 在于如实地记录下了传统节日习俗的兴衰存废。节日诗词曲, 是我们的祖先为他们的后人写在文学上的文化备忘录。

正月十五元宵节, 堪称中国人的“情人节”。

但是宋代以前的元宵节, 还不怎么看得出男女两性交际的风俗来。宋前的“情人节”, 是由三月三上巳节承担的; 宋代开始上巳节消沉, 上巳男女交往的节日主题, 便由其时间上邻近的两个节日———元宵和清明———分担了。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 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堪称宋代元宵恋歌之代表。

朱淑真是位多才多艺的女词人, 她婚姻不幸福, 幸好她有情人。她每于元宵等节外出, 会情人。关于元宵, 她还有一首《元夜》诗: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 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会同。”可以与【生查子】词互为印证。

因为有套曲这样规模宏大的韵文体, 元散曲里的元宵恋歌回环缠绵, 往往比宋词的表现更加畅达淋漓。

曾瑞曾经作有杂剧剧本《才子佳人误元宵》, 今已不存, 散曲《元宵忆旧》写的却正是“误元宵”的故事:

【喜迁莺】畅豪奢, 听鼓吹喧天那欢悦。好教我心如刀切。泪珠儿揾不迭, 哭的似痴呆。自从别后, 这满腹相思何处说? 流痛血, 瑶琴怎续, 玉簪难接。

【出队子】想当初时节, 那浓欢怎弃舍? 新愁装满太平车。旧恨常堆几万叠。若负德负恩天地折!【神仗儿】 ( 略)

【挂金索】……对景伤情, 怎捱如年夜。灯火阑珊, 似万朵金莲谢。车马阗阗, 赛一火鸳鸯社。

【随尾】见他人两口儿家携着手看灯夜, 教俺怎生不感叹伤嗟? 尚想俺去年的那人何处也! ( 《全元散曲》, 500 页)

真个是放大了的、元曲版的“去年元夜时”! 连人称都已经用第一人称, 与戏剧一样已是“代言体”了, 只要增加故事悲欢离合的情节起伏, 搬上舞台即可表演。有此基础, 曾氏写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 应当是不困难的。

元曲版“去年元夜时”, 比宋词体制更小的也有:

年时节, 元夜时, 云鬓插小桃枝。今年早, 不见你。泪珠儿, 滴湿了春衫儿。 ( 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十二月》) ( 《全元散曲》, 1724 页)

元宵夜有找不到“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 也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周文质套数《元宵》, 调寄【大石调·青杏子】, 正是“那人却在”的元曲版:

明月镜无瑕, 三五夜人物喧哗。水晶台榭烧银蜡。笙歌杳杳, 金珠簇簇, 灯火家家。

【幺】命文友步京华, 看天涯往来车马。 ( 略)

【好观音】见一簇神仙香风飒, 春娥舞绛烛笼纱。一个多俊多娇好似他 ( 她) 。堪描画, 笑吟吟重把金钗插。

【幺】行至侵云鳌峰下, 却原来正是俺那娇娃。怕不待根 ( 跟) 前动问咱。人奸诈, 拘钤 ( 谨) 得无半点风流暇。

【尾】刚道了个安置都别无话。意迟迟手拈梅花, 比梦中只争在明月下。 ( 《全元散曲》, 560 页)

在一群天仙般舞蹈着的“春娥”中, 男主人公发现有一位像他的“她”, 多俊多娇, 堪描堪画, 待走近了一看, 果然是她! 本想她会迫不及待上前相认, 不料她矜持拘谨, 与去年的“风流”样子判若两人, 真是人心“奸诈”不可测呵! 和多少次梦中的情景比, 只多了头顶上的一轮明月。

曲子到这里戛然而止。周曲比辛词多走出一步: 通了一声音问。最后到底怎样? 男子见了“去年人”却发现已不似“去年人”, 究竟为了什么? 曲家恐怕是有意卖关子, 弄了个不了了之。

元宵节的男女自由交往, 自然是人心所向往的, 但是, 这一类感情又往往不牢靠、不稳固, 类似于今天所谓的“一夜情”。于是, 这类感情又给人带来了困惑和不安。

张可久的《元夜书所见》就是这样的一首元宵恋歌:

红妆邂逅花前, 眼挫秋波转。相怜, 天, 愿长夜如年。看鳌山尽意儿留连。俄延。翠袖相扶, 朱帘尽卷。妙舞清歌, 亸袖垂肩。香尘暗绮罗, 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

半掩芙蓉面, 慢拈桃花扇。月团圆, 共婵娟。无计相留恋。遇神仙, 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 ( 【齐天乐过红衫儿】) ( 《全元散曲》, 829 页)

小山绘声绘色地描画了一位邂逅的小红妆。她眉目传情, 灯山流连, 载歌载舞, 引郎回返。她手持桃花扇并不是为了扇风, 而是“美人并来遮面”, 遮盖她的羞涩。男欢女爱, 值此佳期; 可是, 两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 故不能够流连忘返。这只能是一段“短因缘”, 姑且把它当作蓬莱仙岛“遇神仙”吧!

这样的爱情经历, 不正是朱淑真的“新欢入手愁忙里”? 相逢开口笑, 过后不思量。“蓬莱路远”, 还会再来么? 清醒地知道, 不太可能了, 却还忍不住“回首”再三。曲子很到位地描摹了“一夜情”男女的繁复心绪。

元宵恋的主动权每每在女性手里, 这首小山曲表现得很充分。是她首先对男子眉来眼去, 在灯影里歌舞并作, 延俄良久, 最后在前面引路, 这才成就好事。当然, 她也是懂得“无计相留恋”的游戏规则, 不会死缠烂打。

原来上巳节俗的男女交往里, 就是女性主动。《诗经》里的《溱洧》篇, 描写的正是郑围的溱洧两河边三月三男女恋爱大集会, 由女子向男子发出邀请, 发出爱的信号。所以朱熹在《诗集传》里, 称《溱洧》为“女惑男之语也”。

宋元以降的元宵节承袭了这样的习俗, 给予女性意愿以极大的尊重。在元代, 甚至“元宵”一词, 亦成为男女欢爱的代指。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第一折, 唐明皇有这么一句说白: “寡人自从得了杨妃, 真所谓朝朝寒食, 夜夜元宵也。”意思是他天天在过“情人节”。

正月十五是歌舞文艺活动十分集中、十分活跃的时点。

在中国的历史上, 自唐代开始, 元宵节一直是朝野两面进行踏歌的一个日子。踏歌是一种“相抱聚蹈”“踏地为节”的集体歌舞活动, 它的特点是用踏步来加强歌拍, 反复歌唱一调, 或以鼓乐伴奏协调。在踏歌中, 产生了一批节奏鲜明、曲体规则的乐曲, 也造就了一种“调同词不同”的歌唱风格。《旧唐书·睿宗纪》中所记录的踏歌事, 正是正月十五日在京城安福门外举行的: “出内人连袂踏歌, 纵百僚观之。”唐玄宗还曾命诗人张说撰写“元夕御前踏歌词”。宋代《武林旧事》卷2“元夕”条所记的李员房诗中, 有“人影渐稀花露冷, 踏歌声度晓云边”句, 可见是一夜踏歌到天明。至今, 中国一些地方的元宵秧歌还有叫“踏歌”的, 如长城脚下的河北省蔚县。

元代元宵“迓鼓”歌舞是对此前踏歌的一种继承。

马致远【青哥儿】曲里“妙舞清歌最是他, 翡翠坡前那人家”, 说明行元宵歌舞者多是一般的百姓女子。无名氏套曲《元宵》里“歌舞动欢声笑喜, 一任铜壶漏滴”, 说明与宋代“踏歌声度晓云边”一样, 也是一夜狂舞到翌晨。周文质曲中“见一簇神仙香风飒, 春娥舞绛烛笼纱”, 在高耸入云的鳌山下, 在紫绛红的灯笼下翩翩起舞的“春娥”们, 像煞一群神仙女子, 其中, 就有他的心上人。张可久曲里“妙舞清歌, 亸袖垂肩”的那位小“红妆”, 自对男子有着大大的吸引力。元宵歌舞, 是女性展示自己美丽的绝好平台。散曲里的这些歌舞娘们, 自是唐代“踏歌娘”“踏谣娘”的后继。

元代的元宵歌舞, 是由“迓鼓”伴奏进行的。

散曲中多处写到的“迓鼓”, 是元代民间的一个乐曲。官府有“衙鼓”, 民间仿效其节奏, 讹作“迓鼓”。元宵大行迓鼓, 北杂剧曲牌里即有【村里迓鼓】一款。

无名氏《元宵》套有“闹嚷嚷的迓鼓喧天”。张小山《幽居次韵》的“撺断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 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记载了元宵社火中的两项表演: 跳“迓鼓舞”和装酒醉的滑稽表演。“小丫鬟”云云, 表明跳迓鼓舞者多为年轻女性, 与前朝由“踏歌娘”元宵行踏歌的做法一脉相承。而且, 这里径直称“元宵迓鼓”, 如果说“村里迓鼓”突出了行迓鼓的地域, 那么“元宵迓鼓”凸显的是其时点。

元代“元宵迓鼓”, 是其前代“元宵踏歌”与其后代“元宵秧歌”之间的中介。至今, 北中国广大地区元宵节大演秧歌, 人们不明白北方不种水稻, 没有“秧”, 何以秧歌如此盛行。据笔者推测, 或者其“秧歌”之谓, 正是“迓鼓”之音的讹转。

元宵节祝福的古诗词 篇4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二)木兰花令

(宋·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三)女冠子·元夕

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四)元宵

(宋·陈杰)

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悽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

元宵节的古诗词你知道多少 篇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习俗 篇6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 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 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 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 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 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 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 将粥用碗盛好, 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 边放边念念有词, 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元宵节诗词 篇7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这首散曲采用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前面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热闹喧嚣,后面一转是喧嚣后的凄冷之景。两相对比,让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凄切。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另:此诗作者尚有争议,还有一说为朱淑真。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作为传统的情人节,繁华热闹的元宵灯会也为古代青年男女恋爱、约会提供了机会。这首诗描写的便是在元宵灯会幽会的情景。“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什么都不想计较了,诚属掏心之句。因为这首诗与“去年元夜时”有相同的笔调文思,在《生查子》公案争论中,成为是朱作的一个证明。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通常的元夜诗,多描写古时都市场景。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讲:月下点灯,可谓大煞风景。恐怕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以“月下赏灯”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啦!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但仍不忘关心着民生。“昏昏雪意云垂野”意象看似凄清,却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古蟾宫·元宵》

【明代】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

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

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

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元宵节的诗词鉴赏 篇8

关键词:古代诗词,独特性,诗词鉴赏

唐朝宋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讲诗国, 当然是讲它的普及性。如果一个国家无论贤愚老幼都能写诗、吟诗、对诗、唱诗, 那这个国家就无愧于诗国之称。铁板红牙, 山东大汉, 无论歌楼还是酒肆, 都能唱诗吟词, 真不是假话。谁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 为什么?主要在相对比较稳定。农耕作为一个大国的根基几千年, 政治上是君主制度, 文化上得益于诗化的教育。朝代更迭, 短则几月, 长则几百年, 但对诗的重视, 从来如此。诗能定心, 能稳世, 这只怕只是中国才有的发现和创举。诗的功能被放大了。诗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兴衰升落的标准, 也只怕只有中国才有。

诗成为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诗歌是承载中国进程最主要的载体。无论是蒙学进读, 科举为官, 喜宴葬丧, 参禅论道, 所有的人生舞台上什么时候少过诗歌呢?

诗对于中国既然那么普及又那么重要,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轻于谈诗呢?我不想谈及, 留给大家思考。

唐宋诗词作为一代文学, 支撑它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独特性。格律、意象、境界和格调成为那个时代整体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严格的格律、纷繁的意象, 清浊雄秀的境界和雅俗不一的格调使诗歌氤氲出恢宏的气象。

诗歌在华夏民族中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开出的不尽是名苑奇花, 也有山花烂漫。诗歌亦滋养着我们民族, 赋予我们敏感与深沉, 思考与想象, 豪迈与洒脱, 执着与淡定。我们的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民族。诗意的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持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即便在标榜科技的今天, 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这应成为今天我们推行诗词教学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不抵触和拒绝古典诗词的教学, 我们才能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一.诵记仍当作为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

韵文适合诵记。讲究格律的唐诗宋词是学习诵记的好材料。

目前, 就我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察, 他们一般觉得理解古诗词比一般文言文要难, 但对于诗词的兴趣却比学习古文大。这看上去很矛盾, 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诗词理解虽难, 但吟诵却很有意思。声调的谐和, 便于吟诵, 这是学生兴味所在。从保持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出发, 将诵记当作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诵记的重要还不仅仅在兴味上, 还在于诵记是古诗学习精进的必经途径。我主张初中生若能滚瓜烂熟诵记一百首以上的诗词, 必定能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先生是有着多年诗词教学经验的老师和务实的学者, 他的《论诗学门径》很有见地。他说“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 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 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 有它独特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 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综合, 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也许有人觉得诵记的方法太老土, 但就诗感的形成来看, 是必需的。

小学乃至初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记。讲解和分析限于粗通诗意即可, 不作琐屑的释义, 不作支离破碎的分析, 以免影响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当然, 我这只是一般而言, 并非一概而论。最近, 看了几堂干国祥老师的课堂实录, 还真不怀疑低年级学生也能听得懂诗歌欣赏课, 但这与干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功力和他的学生平时训练的学习诗歌的功底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人只怕学不来。

二.说诗仍然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还说到, “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记诵的效果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 (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 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 有时相远, 但决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 句数有定。篇幅较短, 有时还要对偶, 所以更其如此。固然, 这种表现法, 记诵的诗多了, 也可比较异同, 渐渐悟出;但为是既久, 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 用什么材料, 表什么意思, 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 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 可是文义和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 究竟不成”。

现在评论诗歌欣赏教学有不少误解的地方。有的认为老师不宜讲得太多, 太多就是灌输。也有人不主张训练太多, 太多就失去了语文的情调。我认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该讲的还得讲, 不讲不明, 稀里糊涂肯定不对。该练的还得练, 不练不熟。关键在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练什么, 什么时候练。

朱自清先生讲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是诗歌欣赏的基本套路, 虽有些粗线条, 但原理上不错。

典实在诗歌教学中最难处理。就学习的人看太知识性, 因此缺少兴味;就说诗的人来看, 要参考的东西太多, 很是繁琐。从中学的诗歌教学的要求看, 其实还是不主张学究式地学习诗歌的。过多的罗列典实的做法肯定不适宜, 但对老师来讲却不可太无凭恃, 太活泛。如若仅凭个人的理解去教学生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我主张, 搜寻不妨广, 取舍却须严, 说诗要有数, 教时能出浅。因为用典的本质是公话中的私语, 不了解公话, 就很难明白私语。取舍全在比对, 最后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从全篇整体的意思着眼, 看是否能贯通上下文。典实的教学, 也有人采用先示例后训练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参照。

在申述文义方面, 朱自清先生主张采用分析的方法, 我也很认同。他说“就一首首的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但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 人家要问怎样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功夫不可。譬如《关雎》诗罢, 你可以引《毛传》, 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 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 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 可是他的方法是分析的, 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 后四句写‘阁’, ‘悲在夜’, ‘愤在阁’, 不管说的怎样破碎, 他的方法也是分析的。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 可称为比兴派;金圣叹式的诗论, 起源于南宋时, 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 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 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 很能起信, 比兴派尤然;就因为说得出个所以然, 就因为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先生在这里是完全肯定了分析的方法的。

课堂上采用分析的方法远比做学问复杂。做学问只要考虑分析得切合不切合, 深入不深入;课堂上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 有没有兴趣。一言堂的分析固然系统周密, 最大的难处在要能讲出趣味。讨论交谈的方法活跃自由, 最难的地方在容易走散失去准则。一般采用先提问题, 再商讨, 不时引导补正, 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样的办法比较好。

三.“意象———意境———格调———以己证诗”是诗歌欣赏教学中较实用的课堂架构

诗歌之所以要分析, 就在它表达的不充分, 诗人的本意大都隐含在纷繁的意象中。人内在感受的丰富和独特, 使他对直意的表白感到索然寡味, 将内心的感受投射在一定的外物上, 成为人对诗意的追求。诸多意象统摄在诗人一贯的思想和情感中就构成了诗人独立营造的诗意场, 这就是意境。个人的性情、品格、才情在诗作中一一表现出来, 形成他特有气质, 我们称之为格调。诗歌欣赏教学顺着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格调的思路是符合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由分析到综合的解读思路的。

元宵节诗词名句 篇9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李伴人归。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元宵节的古诗

2.赞美元宵节的诗词

3.元宵节赏花灯的诗句

4.苏东坡经典诗词

5.描写立春的优美古诗

6.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诗词100首

7.杜甫的诗有哪些

8.苏东坡诗词赏析

9.鸡年辞旧迎新的诗句

元宵节祝福诗词 篇10

2正月十五的祝愿,是热气腾腾元宵中最为浓香的甘甜;正月十五的祈盼,是寂静池塘里最为鲜艳的那朵莲;正月十五的惦念,是过元宵节的时候,想起你,希望看到你幸福的笑颜!

3月亮的脸最圆圆,祝福汤圆最甜甜,加上一把问候盐,牵挂盛宴最欢颜,一愿工作多赚钱,二愿生活好运连,三愿快乐最缠绵,衷心祝愿元宵快乐。

4嫦娥美貌天下知,每逢佳节把你思,元宵到来最诚挚,祝福给你学写诗,快乐伴你发花痴,赶走烦恼那小厮,愿你生活最如意,前途光明最得意,祝你元宵快乐。

5元宵佳节又来临,满屋围绕喜气音。鞭炮声声响不停,问候祝福耳边闻。甜甜汤圆端上桌,赞不绝口笑盈盈。祝你元宵乐开怀,幸福生活每一春!

6元宵节来吃汤圆,吃碗汤圆心甜甜。幸福汤圆一入口,健康快乐常陪伴;爱情汤圆一入口,心如细丝甜如蜜;金钱汤圆一入口,财源滚滚斩不断!

7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汤圆欢欢滚,滚出新年沁人心脾好开心!祝您元宵佳节快乐!

8天上圆月寄团圆,地上佳节喜气添,又逢一年元宵节,烟花彩灯不夜天,温馨祝福送心间,健康吉祥永相伴,凡事梦想都实现,年年发财赚大钱!元宵节快乐!

9托给明月元宵情,透过祥云渡吉祥,仰望圆月送祝福,嫦娥拂袖撒甘露,挚爱亲朋爱无疆,奋发图强有财气,举国上下齐努力,欢庆佳节同欢乐。

“感发”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篇11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认识, 一是古典诗词的功用;二是何为“感发”, 又为何要“感发”。

一、古典诗词自身的功用

简而言之, 古典诗词不是单纯用来教别人什么道理的, 诗词重在抒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中也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外界万物感动了你, 你的情意在心中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诗词, 这是就创作者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可见诗词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 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 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主要从创作角度而言, 欣赏者一般虽少有手舞足蹈的, 但也不乏为之或悲伤、或感动不已的。所以诗词鉴赏中如对其中所蕴之情的体悟不到位, 或未能与之产生共鸣, 单从方法技巧上去分析, 终隔膜矣。以上之认识, 也契合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对作品感悟的重视。应该说, 古典诗词类文学作品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二、“感发”是鉴赏古典诗词的正道

所谓“感发”, 顾名思义, “感动生发”也。此词本就创作者而言“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 然而阅读者一旦“披文入情”不也很有可能因之感奋激发吗?读者体悟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 使彼之情与我之情交融互通, 产生情感共鸣, 得到最大之审美愉悦。创作能“刻画入微”, 而欣赏能“体贴入微”。作者达一隅, 读者反其三。岂止达诂而已, 实能与之俱化。

关于“感发”的探讨, 角度是众多的, 对其全面论述与研讨非本文所能胜任, 我在这里想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例子, 从一个角度两种情况去认识和体会其作用。

这个角度就是:引类比况, 彼此互融。很多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作者有特有的身世际遇, 千载而下, 世易时移, 何以仍能感动读者。从欣赏者之角度言, 我姑且取一个名字“引类比况”, 以期“彼此互融”。“引类”者, 从特有中找寻共通之“类”;“比况”者, 以己代入, 进入同一个境界。陆游《书愤》一诗之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历来认为写得大气磅礴, 笔力雄健,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里包含有军旅故事, 又充溢着丰沛的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 一是诗里涉及到史实, 二是所指本有歧义, 三是年代久远, 学生要真正受到感动, 殊为不易。这时可运用“引类比况”的方法, 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代入其中, 所获得的感悟会更深入一层。先来找“类”:欣赏此一联二句要结合首联来看,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又言“年少轻狂”, 谁在年轻时代没有发过一些豪言壮语。少不更事, 觉得自己实现理想还不易如反掌?古人如此, 今人亦然。这种能体现人类本性的地方, 就是古今交融的地方, 即所寻之“类”。这也正是名作能经历漫长时代, 广袤地域, 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感动的原因。诗人所言是特殊的, 读者引来与己作比, 遗貌取神, 取其类中之境。由此观之, 颔联二句可以说成是, 每个人或许回顾过去都有一两件引以为荣、为傲的事, 具体之事为何, 可谓言人人殊, 但我们都想一想, 回顾自身的经历, 再来看此二句, 原来这也是让放翁引以为荣、为傲的事。我们自己之事心知难言, 勉为言之, 怎有如许之精辟, 故读诗者想到己事, 辄引以为证, 又或一读其诗, 就想起其事。通过引类比况, 我们对此二句的体悟不更深入了一层吗?实质上, 此即为情感的投入, 将心比心, 彼此互融。于此基础之上来分析技巧, 才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李商隐《马嵬》诗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学生通过注解能了解这是对唐玄宗的嘲讽, 进而一分析, 可感到前后形成强烈对比, 反差极大, 画面感很强。此时何不顺势“引类比况”, 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的情形, 有没有人一时得意, 睥睨世人之时呢?忽而运败势消, 身陷困境, 即“六军同驻马”之时, 其狼狈之状, 抚今追昔, 情何以堪。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诗作所述的久远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原来这样的好诗佳句, 不一定非在说李、杨爱情或反思安史之乱时才能用, 其“比况”必能生出“移用”之效。就是于本性相通之处彼此替换, 正如五代词人顾敻《诉衷情》中所言:“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另一种情况是, 在有的作品中, 虽然我们未必都能比况到自己身上, 但如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角度思考, 找到作品中的“类”, 即特殊情感境界中可资生发的点, 所得必不流于肤浅, 故而也是一种“感发”。如读李煜词, 试问世间有几人为亡国之君, 有亡国之恨。但后主词仍能感动万千读者, 所以然者, 不也正是我们从他个人的、特殊的情感中找到了“类”吗?这个类即是经历了人世的浮沉, 遭逢了巨大的变故后至深的创痛, 这是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矣。”我们从“好声色, 不恤政事”的角度批判、否定了他, 但又为其所创之境折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或没有李后主亡国败家之痛, 但“几多愁”的伤心失意总难免有, 正如王安石《明妃曲》所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于“失意”一层, 自有相通之处。“春花秋月”本自美好, 然而伤心人别有怀抱, 缀以“何时了”, 触目伤怀者, 所在皆是也。孟子说:“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为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即所谓“知人论世”, 后主何以如此, 进一步了解李煜亡国后的生活处境, 知道他已沦为阶下囚, 处于刀俎之上却一任性情, 作《虞美人》, 命故妓作曲歌之, 声闻于外, 终为宋太宗派人毒死。他这样任性而为算是无畏呢, 还是天真没有节制?“作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到此, 我们的认识不又深入一层了吗?

三、以“知人论世”之法达鉴赏感发之效

要准确找到其“类”, 知人论世必不可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悲秋伤愁固不难解晓, 但如知其家国沦丧之痛, 丈夫去世之悲, 漂泊转徙之忧, 遇人不淑之耻, 凡此种种, 对于已渐入暮年的女词人而言, 不禁陷入深深苦海, 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 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 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李清照本想将平生所学传与一朋友之女, 岂料女孩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之。此事深深打击了李清照, 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 她学富五车, 词动京华, 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 情无所托, 学无所专, 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 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 吟出这首《声声慢》, 浓缩了她一生写照和全身心楚痛, 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你读上阕起首几句, 无怪她为何连用十四叠字, 这里不只是一种传统的闺愁, 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通过女子特有的纤细敏感的神经表现了出来, 从外而内, “寻寻觅觅”者, 刚醒时之状态, 迷蒙中似乎一切宛在, 故而寻觅;“冷冷清清”中渐渐清醒, 搜寻的结果可谓“环堵萧然”一片冷寂;此时外在景象加诸内心, 不禁悲从中来, 故而“凄凄惨惨”, 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最后“戚戚”乃伏枕而泣矣。个中况味, 线索明晰, 有条不紊。读者从中得到的感悟, 应该与一般女子之悲秋怀远大不相同。

上一篇:老师(英语小品)下一篇:运动鞋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