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精选11篇)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 篇1
高考诗歌要求对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 而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 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 把“对比”当成“衬托”, 或者相反, 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 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其实, 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 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两相比较, 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 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 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 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诗歌中的“对比”, 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 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如南宋初的一首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运用对比, 能使描写对象的区别更加明显。这首民歌, 就是通过强烈的对比, 描写了百姓离乡背景的痛苦。
又如, (唐) 张籍《野老歌》
老翁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末锄犁倚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结尾两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鲜明对比, 将富商穷农的矛盾即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突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衬托”一词时作如此说:“为使事物特色突出, 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换言之,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其目的都是为了凸显被衬托事物的特色, 以最终突出人物形象或诗歌主旨。
衬托是古人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杜甫有名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 惟其“星垂”, 才能见出原野之广阔;惟其“月涌”, 方可反映江水的流动:是为烘托的妙用。而王维的五绝“独坐幽篁 (幽静的竹林) 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馆里》) , 弹琴长啸, 更突出了月夜之幽静;明月相照, 尤显得深林的昏暗:是为反衬的妙用。只要我们在古诗阅读和鉴赏中细加玩味, 一定能深刻体味其用心之深、表达之妙。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 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 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 直插云霄, 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比如王维 (诗佛) 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其中一句是“桂花落人间”的倒文, 以动衬静;三、四句以有声衬无声:全诗用衬托手法, 描绘出了清新、幽静的情境。
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 此句却写动、写声, 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 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 以动写静, 愈见其静, 以声衬静, 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诗歌中既运用了对比, 又运用了衬托, 这就需要我们阅读鉴赏时仔细分辨, 慢慢品味。如:
陆游《秋旱方甚, 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 喜而有作》:
嘉谷如焚稗草青,
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
未抵虚檐泻雨声。
“嘉谷如焚”与“稗草青”形成对比, 强烈的反差, 突出秋旱之严重;三四句以“钧天九奏箫韶乐”为陪衬, 突出诗人静听“虚檐泻雨声”的喜悦心情。再如: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 作者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 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 它们之间并无主次之分, 而是相互依存的。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 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 一方是工具, 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因此, 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 篇2
特级教师
李支舜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采用了这种新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而2007年高考浙江卷则是3篇作品的比较阅读。
内容、情感比较
【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周弼
虚堂人入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意象、意境比较
【方法指津】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感慨。
语言赏析比较
【方法指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秋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的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①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手法、技巧比较
【方法指津】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 篇3
关键词:比较阅读;审美想象力;意境;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26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10
我国古典诗词汇聚了古今文人的语言文化的精髓,呈现出精彩优美的大千世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情感。要想鉴赏体味其潜在的意韵,采用比较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从不同诗人对同类事物的描绘中,领略其各自独到的感受,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除了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诗文中遨游,用心体验,细心品味,还更多地关注比较探究。这一要求和引导开辟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诗词教学中,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欣赏和品味诗词。下面我就以《山行》《江南春绝句》《游园不值》为例,谈一谈诗词比较欣赏的好处。
一、纵向比较
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比较。通过这一比较,不仅能更深刻地了解诗文,而且能通过比较了解和学习作者的诗文风格,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政治抱负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例如,杜牧的《山行》和《江南春绝句》,同是两首写景绝句,《山行》写山中秋景,《江南春绝句》写江南春景。“寒山”“石径”“白云”“枫林”“霜叶”“二月花”“千里莺啼”“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 “风”“古寺”“楼台”和“烟雨”这些简单景物的拼凑,几笔就勾勒描绘出一幅意境高雅、古朴别致的山水画,给人一种宽阔,辽远,浓盛的感觉,可见诗人豪放的诗情和细致的观察力。
“霜叶红于二月花”“多少楼台烟雨中”同是一种景物特写,读者从中欣赏到了秋天枫叶经霜的艳丽美,烟雨中佛寺的古朴朦胧美。但诗人杜牧绝非只知吟风弄月,孤芳自赏之辈。崔道融赞颂杜牧的人品:“紫薇才调复知兵,长觉风雷笔下生。”徐献中赞颂杜牧的诗品“杜之诗思索悲切,流情感慨”。所以“霜叶红于二月花”语出思索与哲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霜的生命将更加娇艳,反映的是作者积极的奋斗的生活观。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于朦胧诗意的美景中透出悲切的流情感慨,有喻古讽今之意,以南朝广建寺庙而最终衰败,来讽刺当时政治的没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政不抱希望的无能为力之情。同一作者的两首不同的诗,通过比较鉴赏,就可以显而易见地体会到作者流露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横向比较
不同作者写同一景致的诗文比较。通过这一比较,会给我们写文章立意构思以许多创新启示。
例如,杜牧诗《江南春绝句》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首诗同是写春天景物的绝句,但诗人看景的视觉和写景的笔法不同。杜牧诗《江南春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描写了一幅到处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盛春气象,一个“啼”字就把生机盎然的春天给写活了,在诗的一开始就映入读者眼帘。可见诗人写景开门见山,看景视觉大、远、。;“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提供了并列的几个意象:“水村” “ 山郭”“ 酒旗”和“风”。诗人抓住了最有特征的景物,其他的一切都由这些意象刺激读者,由他们在想象中去创造。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诗人开始并没有写景,而先抒情:“应怜屐齿印苍苔”,后叙事:“小扣柴扉久不开”,随即却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朋友院墙上的红杏冒了出来。一枝红杏而非一园红杏,一树红杏,可见诗人的视角小、新、奇。同样的写景诗,一个视角宽广、阔大;一个窄小、新奇。通过对比鉴赏,每一位读者就可以轻松地体会到不同作者写作手法的不同。
通过比较可知,同是春天,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可以这样抒情,也可以那样抒情;可以抒这样的情,也可以抒那样的情。
由此,可以将纵横比较作为诗词鉴赏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在教学中经常性有意识地加以应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对文章的内涵的理解,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国界、体裁去感受不同诗文的不同意境,达到一箭双雕、举一反三的效果。
联读——古代诗词鉴赏的有效方式 篇4
一、联读方法
联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作品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1.同中求异,就是将一篇作品和题材或者感情与之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体会这一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古诗词的联读一般使用这种方式。
2.异中看同,就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作品放一起,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加以体会。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异中看同需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比较巧妙的一次运用是李奇的《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中国的现代作家,一个则是安徒生笔下童话里的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形象,在他的教学中却把他们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月下荷塘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二、古诗词的联读
在古诗词鉴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殊不知固定的鉴赏步骤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到头来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古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妙处所在。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著作《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讲到:“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是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最起码的方法, 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他所说的“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就是同中求异。以下将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
欣赏这首诗歌,我们不妨将李白的一首同样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二首》与其联读。
《咏怀古迹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二首(其一)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先看李白的诗。此时属于汉家、仍在秦地的月光还能够照着昭君。但是,一旦走上了通往玉门关的道路,那便是走向了不归的天涯海角。汉家的月亮每天都能够从东海边出现,但是昭君嫁到了西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一天了。所嫁之地常年寒冷,一片荒芜,只能以雪结冰为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绝世佳人容颜日渐憔悴,形容枯槁,终究是香消玉殒,没入胡沙。生前由于没钱贿赂画师,因此未能得皇上宠幸,死后留下一座青冢,令人嗟叹、哀婉。
此诗系李白在凭吊昭君墓后所作,叙述了昭君出塞的凄婉的故事。诗中以两组对比开头。一处是第一、二句,分别写了还在汉家,能受月光照的昭君和上了玉关道,一去不回的明妃。还有一处是每天照常升起的月亮和西嫁不归的昭君对比。通过两处对比表现了对昭君出塞的叹惋。接着又写到了寒雪、胡沙、青冢等一些意象,也是对昭君一生悲惨的哀叹。
再看杜甫的诗。群山万壑浩浩荡荡奔赴荆门,那是明妃出生成长的小村。离开了汉宫,从此, 她的一生只能与北方大漠连在一起,红颜薄命,苍茫朔漠中只有一座青冢面向黄昏。仅仅靠画图又怎能识得美人容颜?玉佩在月夜作响,那是昭君的芳魂想要还乡。 那流传了千年的琵琶乐声,分明就是在倾诉心中无限怨恨。
两首诗写的是同样的题材, 都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甚至也有一样的意象,比如青冢、朔漠(胡沙),但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却有高低之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带领学生鉴赏?或许孤立地看这一首诗很难将它真正的特点讲清楚。那么,不妨试试联读的方式。
1.宏大的场景、气势。诗是非常注重韵律的,因此朗读是鉴赏诗的第一步。初读两诗就能觉得杜甫的诗有浑厚磅礴之感。这种感觉一定是由意象传达出的。李白的诗以汉家明月起诗,而杜甫的诗开头就是“群山万壑”,一上来就给人声势浩大的感觉。这也是杜甫诗的特点,例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 书中谈到杜甫的这种手法: “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这首诗也是一样,将对昭君一生的感叹放到了群山万壑之中。接下来,此诗的颔联更是精妙。“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汉朝宫殿,朔漠就是北方的大漠,也就是即将嫁过去的地方。仿佛皇宫与大漠没有距离,一离开繁华的皇宫就是苍凉的大漠,迈出了这一步,心就死了,一生就与胡马黄沙相连,原来生与死的距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中,放眼望去, 只有一个小土堆朝着夕阳,那便是美人的墓,即使倾国倾城,在死后也只有这么一方小土属于她, 没有陪伴,孤零零地躺在无边的黄沙之中,何其悲哉。再看李白诗中,也提到了青冢,但“死留青冢使人嗟”就是一句陈述,没有画面感,就无法让人去想象。杜甫将一方“青冢”独自放入无边“朔漠” 中,通过大小之间的视觉差异,让人脑海中可以浮现画面,倍感苍凉。
2.故事之外的意蕴、情感。李白的诗,读来感觉便是在陈述一件史实,从出塞开始,以青冢结束,除了最后的“使人嗟”正面表达了情感之外,便不能给人任何想象了。而杜甫的诗,在昭君的故事结束后,并没有截止,而是做出了一段想象,也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寄托。“画图省识春风面”,和李白诗中“生乏黄金枉画图”用了同样的典,画师因为昭君没有贿赂便将她画丑,也因此她的美貌没有被发现,继而有昭君出塞的悲壮的事迹。“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的佩玉在月夜里碰撞作响, 这是她的芳魂想要归还故乡,但这也只能是一场空了,身已死,魂即使能归又如何?作者通过这一巧妙的想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杜甫老年,唐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甚是凄惨,作者借昭君魂欲归乡表达自身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无限感伤。最后一句中的 “怨恨”,更能说明作者怨自己无能无力,怨当权者懦弱无能,恨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恨敌人的可恶,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琵琶曲中随着昭君的怨恨一起徘徊了。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六读法” 篇5
一读标题
吴齐贤的《论杜》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些问题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读者若能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诗歌,则必事半功倍。
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怨气候酷寒;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二读作者
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两位诗人的诗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像大家比较熟悉和常见的作者。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揭露、批评政治弊端;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陶渊明:对官场与世俗社会极度厌倦,洁身自好,不愿屈意逢迎,但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李清照: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诗词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三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序言,它往往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露了诗歌的内容。读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南乡子》词,下面有一小序:“梅花词和杨元素”。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和词,而且内容是写梅花的,这对我们读懂诗歌内容就很有帮助。
四读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为帮助考生充分理解诗歌,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五读类别
古代诗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闺怨诗等。所以只要了解诗歌的类别,并懂得这一类诗歌的特点,解题就方便了。
例如: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六读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所以,读者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的本意,理解用典表达的新意。
例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蝉:以蝉品行高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浅析古代诗歌的鉴赏 篇6
1 炼情
任何一首优秀的诗歌都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意愿与情感的抒发, 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吟唱, 是真挚情愫的倾吐, 是真切感受的结晶。诗人可以超越时空, 超越自我, 不管是山水田园, 还是沙漠边塞, 不论是民间苦疾, 还是官场浑浊, 都可以用喜怒哀乐的情感彩练, 组成色彩斑斓的云锦。以杜甫的《登岳阳楼》为例: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人是在用忧国忧民的深情和对自身飘零的感慨, 将看似无关的八件事贯穿起来读后如闻其声, 令人感动。要鉴赏本诗, 就要了解诗人的处境, 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才能很好地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这种情感, 才能“披文人情”, 把握感情基调。
一些描绘山水田园风物的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我们通常爱用“像画一样美”来形容它, 这是说客体, 但关键还是看寓于客体中的主体倾向。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都意味着“一切景语皆情语”, 欣赏山水诗同样要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
2 会神
诗言志, 所谓“志”是作者的意愿和心态, 也就是诗中的神。它寄寓于形象之内, 糅合于情感中, 没有“神”的诗, 是不能真正成为诗的, 而一首诗的意蕴不会是作者思想赤裸裸的表白, 让人一览无余, 它应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鉴赏古诗时应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去领会诗中的诗意。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构思新颖,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 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使得全诗情致深婉, 末句也成为千古诗句。我们在鉴赏时, 抓住最后一句深入地体味, 才能准确的领悟诗中的神韵。
3 悟境
把握诗的意境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因为许多诗歌的情和意需要通过意境来传达。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把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情意巧妙地熔铸在如画一般的形象中, 我们可以从诗中描绘的“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图景中, 感悟到深渊浓郁博大宽广的友情。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强调情、意、景三者的有机统一, 做到“意中有景, 景中有意”, “融景入情, 寄情于景”, 这也是我们鉴赏诗歌中的一条重要标准。
4 想象
因为诗歌讲究含蓄美, 不直露, 总要留下一块空白, 让读者驰骋想象, 感受诗的内蕴力, 故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要说的话补充完整。请看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此诗写将军亲率骑兵, 雪夜追击溃败敌人的情景, 可是是怎样追击的, 诗中只写了“大雪满弓刀”一句。这就要我们凭借诗中创造的意境展开想象, 才能充分理解诗中所显示的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的战斗生活。
5 品辞
一首优秀诗歌的内涵, 离不开艺术技巧的传达, 巧妙地艺术形式, 使人们在鉴赏之余, 不仅可以体味到诗歌内涵的博大与深沉, 更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来品味一下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的首句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月光淡淡, 烟水迷濛, 风景如画。第二句叙事, 补足前句, 说明景色为夜泊所见。又引起下文, 说明商女所唱, 是因为“近酒家”才得以听到的。从时间和逻辑顺序看, 应该是先泊于秦淮, 然后才看到此处风景如画。作者在结构上来了个先写景, 后叙事, 这就收到了突出秦淮美景的效果。为什么要把一个歌舞烟花之地描绘成和平宁静的港湾呢?因为杜牧本是经邦济世之才, 他承袭了祖父宰相杜佑的遗风, “平生五色线, 愿补舜衣裳”, 希冀在晚唐多事之秋作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对政治、军事、财赋等方面的建议, 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他的大半生仕途生涯是在幕府和州刺史任上度过, 政治上的失意促成了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于是秦淮河这一风流薮泽, 在杜牧笔下就成了风高浪险的仕途中的一个避风港, 一个可以暂时忘怀世情的逍遥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之情。诗的后半是听商女唱后庭遗曲所引发的感慨。乐妓在酒店替客人唱歌侑觞, 所唱之歌恰是产生于金陵的《玉树后庭花》。这是耐人寻味的。陈后主苟且偷安, 荒淫误国, 《玉树后庭花》成了可耻结局的见证。诗人慨叹唐末的统治者对前朝荒政取亡的教训“哀之而不鉴之”, 《玉树后庭花》传唱不衰就是明证。诗人的心也为“商女不知亡国恨”而震动:不知亡国恨反倒少一层痛苦, 自己与商女相比, 谁幸谁不幸真难定论。作者终于若有所悟:世事沧桑自有其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 大半生热衷政治的结果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这首绝唱, 我们唯有通过品辞, 才可以体会其中意蕴。
“感发”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篇7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认识, 一是古典诗词的功用;二是何为“感发”, 又为何要“感发”。
一、古典诗词自身的功用
简而言之, 古典诗词不是单纯用来教别人什么道理的, 诗词重在抒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中也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外界万物感动了你, 你的情意在心中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诗词, 这是就创作者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可见诗词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 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 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主要从创作角度而言, 欣赏者一般虽少有手舞足蹈的, 但也不乏为之或悲伤、或感动不已的。所以诗词鉴赏中如对其中所蕴之情的体悟不到位, 或未能与之产生共鸣, 单从方法技巧上去分析, 终隔膜矣。以上之认识, 也契合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对作品感悟的重视。应该说, 古典诗词类文学作品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二、“感发”是鉴赏古典诗词的正道
所谓“感发”, 顾名思义, “感动生发”也。此词本就创作者而言“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 然而阅读者一旦“披文入情”不也很有可能因之感奋激发吗?读者体悟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 使彼之情与我之情交融互通, 产生情感共鸣, 得到最大之审美愉悦。创作能“刻画入微”, 而欣赏能“体贴入微”。作者达一隅, 读者反其三。岂止达诂而已, 实能与之俱化。
关于“感发”的探讨, 角度是众多的, 对其全面论述与研讨非本文所能胜任, 我在这里想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例子, 从一个角度两种情况去认识和体会其作用。
这个角度就是:引类比况, 彼此互融。很多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作者有特有的身世际遇, 千载而下, 世易时移, 何以仍能感动读者。从欣赏者之角度言, 我姑且取一个名字“引类比况”, 以期“彼此互融”。“引类”者, 从特有中找寻共通之“类”;“比况”者, 以己代入, 进入同一个境界。陆游《书愤》一诗之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历来认为写得大气磅礴, 笔力雄健,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里包含有军旅故事, 又充溢着丰沛的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 一是诗里涉及到史实, 二是所指本有歧义, 三是年代久远, 学生要真正受到感动, 殊为不易。这时可运用“引类比况”的方法, 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代入其中, 所获得的感悟会更深入一层。先来找“类”:欣赏此一联二句要结合首联来看,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又言“年少轻狂”, 谁在年轻时代没有发过一些豪言壮语。少不更事, 觉得自己实现理想还不易如反掌?古人如此, 今人亦然。这种能体现人类本性的地方, 就是古今交融的地方, 即所寻之“类”。这也正是名作能经历漫长时代, 广袤地域, 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感动的原因。诗人所言是特殊的, 读者引来与己作比, 遗貌取神, 取其类中之境。由此观之, 颔联二句可以说成是, 每个人或许回顾过去都有一两件引以为荣、为傲的事, 具体之事为何, 可谓言人人殊, 但我们都想一想, 回顾自身的经历, 再来看此二句, 原来这也是让放翁引以为荣、为傲的事。我们自己之事心知难言, 勉为言之, 怎有如许之精辟, 故读诗者想到己事, 辄引以为证, 又或一读其诗, 就想起其事。通过引类比况, 我们对此二句的体悟不更深入了一层吗?实质上, 此即为情感的投入, 将心比心, 彼此互融。于此基础之上来分析技巧, 才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李商隐《马嵬》诗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学生通过注解能了解这是对唐玄宗的嘲讽, 进而一分析, 可感到前后形成强烈对比, 反差极大, 画面感很强。此时何不顺势“引类比况”, 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的情形, 有没有人一时得意, 睥睨世人之时呢?忽而运败势消, 身陷困境, 即“六军同驻马”之时, 其狼狈之状, 抚今追昔, 情何以堪。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诗作所述的久远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原来这样的好诗佳句, 不一定非在说李、杨爱情或反思安史之乱时才能用, 其“比况”必能生出“移用”之效。就是于本性相通之处彼此替换, 正如五代词人顾敻《诉衷情》中所言:“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另一种情况是, 在有的作品中, 虽然我们未必都能比况到自己身上, 但如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角度思考, 找到作品中的“类”, 即特殊情感境界中可资生发的点, 所得必不流于肤浅, 故而也是一种“感发”。如读李煜词, 试问世间有几人为亡国之君, 有亡国之恨。但后主词仍能感动万千读者, 所以然者, 不也正是我们从他个人的、特殊的情感中找到了“类”吗?这个类即是经历了人世的浮沉, 遭逢了巨大的变故后至深的创痛, 这是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矣。”我们从“好声色, 不恤政事”的角度批判、否定了他, 但又为其所创之境折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或没有李后主亡国败家之痛, 但“几多愁”的伤心失意总难免有, 正如王安石《明妃曲》所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于“失意”一层, 自有相通之处。“春花秋月”本自美好, 然而伤心人别有怀抱, 缀以“何时了”, 触目伤怀者, 所在皆是也。孟子说:“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为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即所谓“知人论世”, 后主何以如此, 进一步了解李煜亡国后的生活处境, 知道他已沦为阶下囚, 处于刀俎之上却一任性情, 作《虞美人》, 命故妓作曲歌之, 声闻于外, 终为宋太宗派人毒死。他这样任性而为算是无畏呢, 还是天真没有节制?“作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到此, 我们的认识不又深入一层了吗?
三、以“知人论世”之法达鉴赏感发之效
要准确找到其“类”, 知人论世必不可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悲秋伤愁固不难解晓, 但如知其家国沦丧之痛, 丈夫去世之悲, 漂泊转徙之忧, 遇人不淑之耻, 凡此种种, 对于已渐入暮年的女词人而言, 不禁陷入深深苦海, 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 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 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李清照本想将平生所学传与一朋友之女, 岂料女孩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之。此事深深打击了李清照, 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 她学富五车, 词动京华, 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 情无所托, 学无所专, 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 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 吟出这首《声声慢》, 浓缩了她一生写照和全身心楚痛, 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你读上阕起首几句, 无怪她为何连用十四叠字, 这里不只是一种传统的闺愁, 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通过女子特有的纤细敏感的神经表现了出来, 从外而内, “寻寻觅觅”者, 刚醒时之状态, 迷蒙中似乎一切宛在, 故而寻觅;“冷冷清清”中渐渐清醒, 搜寻的结果可谓“环堵萧然”一片冷寂;此时外在景象加诸内心, 不禁悲从中来, 故而“凄凄惨惨”, 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最后“戚戚”乃伏枕而泣矣。个中况味, 线索明晰, 有条不紊。读者从中得到的感悟, 应该与一般女子之悲秋怀远大不相同。
诗词鉴赏的解题方略 篇8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的目的在于宏观把握。做法是:通读全诗,读出相关信息,为答题做准备。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把原诗仔细逐句解读,了解大意,而且要关注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很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及诗歌的风格类型等,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如2011年的江苏高考卷的诗词鉴赏题,杜甫的《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春日”二字就明示了写作时间是春天,由“忆李白”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又如2010年的江苏高考卷的诗词鉴赏题,王昌龄的《送魏二》,通过“送”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主要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鉴赏诗词最好要“知人论诗”,要关注作者。通过对作者生平、思想、风格、时代、人生经历的了解,对诗词进行全面正确的把握。如李白的《上三峡》和《早发白帝城》虽然都是在写三峡,但《上三峡》写的是行船的艰难、时光的难度和内心的悲愁愤懑,也无心顾及三峡的美景,所以:“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早发白帝城》不但写出了三峡景色的壮丽多姿,而且写出了李白轻松喜悦的心情,所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李白的生平我们知道,一个写于流放的途中,一个写于流放途中遇赦书。以此可见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时代、人生经历都会影响诗歌的创作,应结合作者的信息帮助解读诗词,从而更全面、更正确。
注释是命题人经过反复思考,对诗中难理解的地方加进行的解释。注解一定负荷必要的信息,很可能是解题的切入点,如,有些注释是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注释是介绍作者的,那可能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关注。
二、品读揣摩赏析
整体感知只是为诗歌做准备工作,要准确把握诗词的精髓,必须品读意象,揣摩关键词,赏析表现手法。
意象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往往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只有仔细品读诗词中那些或明显或隐讳地表达作者情感志向的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主旨。另外,意象的寓意大部分是固定的,应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寓意作为答题的知识储备。如芭蕉在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孤独忧愁和离情别绪的象征。无论是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中的“芭蕉”还是葛胜仲的“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中的“芭蕉”,都让人觉得凄恻。
关键词是诗词中一些高度凝聚作者情感或描述氛围的词,常常是解题的切入点。常见的关键词有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表示颜色的词……如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美人清江畔,是夜月吟苦”中的“苦”字,就是这首诗的关键词。这首诗以描写为主,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只有“苦”字,从全诗看,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都是围绕“苦”写的。“苦”实际上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把握住它也就把握住了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诗词是借助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的。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就是分析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所以从表现手法入手,有时也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思想。如2008年的江苏高考题《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题“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表达的思想情感?”,不难看出这一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通过对表现手法比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主要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识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规范答题
完全读懂了诗歌,也不一定会得高分,还需要规范答题。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诗词鉴赏术语,如语言风格方面,含蓄委婉、婉约细腻、质朴无华、绚丽飘逸、豪迈奔放、自然清新、沉郁顿挫……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乐景写哀情、烘托、渲染、白描、虚写、实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反对比、抑扬、联想、用典、比喻、拟人、夸张……二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答题步骤,如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性格+身份);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具体诗句+手法);指出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等)。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篇9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多问,多读,关注
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普遍感到难学, 一是读不懂, 二是不会表达。那么如何才能读懂诗歌, 进而领略其妙呢?在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应多问多读。
一、“多问”可完整感受作品
所谓多问, 即问写什么, 问如何写, 问怎么写。通过这步步逼问, 可尽快进入阅读状态, 从而会激起欣赏者去关注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技巧、作者的情感及观点态度等, 进而从整体上感受作品, 长期坚持还能培养品读诗歌的品质。例如, 杜甫的《倦夜》:“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可分析如下:
写什么?前六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写了什么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 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 勾画出了一幅清凉月夜意境图。为何写?透过这幅图, 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 突出了诗题“倦夜”意。接着质疑: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 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交待了时局动荡, 诗人有报国之志, 但却报国无门, 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怎么写?写景抒情相结合。先写景, 景中寓情;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 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 点明了题意, 结句中的“空悲”二字, 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如此层层追问, 便对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技巧及主旨有了全面的把握。
二、“多读”可全面把握诗歌
1. 读注释、题目:
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该看做是有效信息。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解释或提示, 标题中的信息一般可用来解释诗的内容、情感。从考试的角度看, 高考的命题题干也能给考生提供很多信息, 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 理清答题思路、答题要点。如《征人怨》这首诗, 从题目就可知道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写的是在外征战的士兵的怨恨之情。再如2009年的高考题《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标题点出了时间 (“早秋”) 、地点 (“军城”) 等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 我们再调动有关古代诗词中相关的意象积累, 了解到“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有“边境局势紧张”的寄寓, 诗的立意也就大致了然了。总之, 标题中包含着诸多信息, 这些信息就如同是一把把钥匙, 我们可以用它快速打开通向诗歌主旨的通道。2009年广东卷, 瞿唐:瞿塘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 杜甫曾闲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2009年全国卷, 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人, 浪迹江湖, 一生不仕。”从中揣摩出诗歌的隐含意义, 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2. 读关键句:
所谓的关键句, 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 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 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 深入地剖析, 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 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的内涵。例如,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 红蜡泪, 遍照画堂秋思。翠眉薄, 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其中“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是关键诗句。这一句的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 点点滴在梧桐树上, 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该句描写人之常见常闻之景物,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委婉含蓄地点示了词的内涵:那一直滴到天明, 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 其实正如主人公的离情绵绵不断。如此品悟, 不仅把握了诗情, 而且让诗情感染了自己, 从而真正达到了鉴赏的目的。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是关键句, 作者为什么不能辨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呢, 作者分析的答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3. 读问题:
诗歌鉴赏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 它往往包括诗歌鉴赏知识点考查的多个方面。因此可以这么说, 问题的题干既是向阅读者质疑, 又起到提示作用, 提醒答题者, 这首诗或在形象, 或在语言, 或在表达技巧, 或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突出的地方, 值得去品读欣赏。
例如:2008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问题 (1) 是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暗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炼字之妙。“遍”字表现松茂鶴多, “稀”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对比写出山居环境的清幽。
问题 (2) 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后四句在写景抒情上有突出的地方, 后四句营造的“景” (意境) :夕阳西下, 炊烟袅袅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 借景抒情,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小议边塞诗词的鉴赏方法 篇10
第一,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绮丽俊俏,雄浑挺拔,或清新优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行云,或低回浅唱,感慨万千;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第二,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先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艺的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炊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现象中,霎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美景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发出了对为国御敌戍边,立功异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凉飕飕。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而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的。
第三,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儿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去挖掘出来呢?一定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与人、事、物,如楼山、阴山、凉州、长城、琵琶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还以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五)》来作个剖析:“红旗半卷出辕门”中的“红旗”指的是战旗,它“半卷出辕门”,说明部队为了提高行军的速度和不被敌人发现,他们半卷红旗,飞速前进,虽然作者没有告诉人们这支部队究竟要干什么,但透过紧张的气氛,读者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奥妙。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的“洮河北”是前方战场,最关键的是末句,写唐军已生擒敌酋“吐谷浑”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擒贼先擒王”,敌人已经群魔无首,只能狼狈逃窜,如鸟兽散。至于怎样生擒敌酋,残敌如何逃窜,那就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这一构思非常巧妙,极富戏剧性,极富弦外音。
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层面 篇11
一、语言的接收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 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说法, 又称“代字”。如把月亮说成“玉兔”、“婵娟”, 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把信使说成是“青鸟”, 如“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柳代“别离”, 分别时“折柳相送”, 如“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凭栏”代“相思”, 如“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李煜) 等, 《诗经》中《黍离》一章, 诗人通过对旷野的描述, 由“苗”到“穗”到“实”的物象变换, 反复抒叹了自己的郁愤心情, 后人就常常用“黍离之悲”来表达国破家亡后的苦闷心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底蕴丰富, 当一种文化现象、历史典故用精妙的语言在诗词中再现时, 就是用典,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短短百十个字, 就用了七个典故。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诗词的语言, 掌握一定数量的“代字”和典故是必需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名人佳话, 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字面意义的理解。
对于诗词语言意义的理解, 还有一些语法结构上的难点。众所周知, 古典诗词由于分行、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要求, 使诗词句子的语法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子的语法, 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实为“千古江山, 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苏轼《浣溪沙》一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 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有的诗词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互文来改变它的语法结构,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主人下马客在船”, 实为“主人客人下马在船”。学生只有掌握了这类解读诗词的常识后, 对字面意义理解就相应的才到位。在诗词鉴赏过程中, 诗词句子成分的省略、词性的变换常会干扰学生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如李白《忆秦娥》中“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就应理解为“秦娥在秋夜的幽梦被萧声碎然惊断”才正确。对诗词最基本的语言符号的把握, 是诗词鉴赏的起点和基础, 失去了它, 诗词鉴赏就成了空中楼阁, 但鉴赏者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 要达到能对一首诗词进行整体鉴赏乃至评价的要求, 鉴赏者就要善于从抽象的语言符号中唤起相应的具体的意象, 由诗词表层的字面意义逐步体味它深层的言外之意。
二、意象的解读
古典诗词的意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古诗词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打上了作者感情的烙印, 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媒介物, 诗人用语言符号向读者传达了能唤起具体知觉的意象, 同时也提供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读者根据其语言外壳去进行再想象、再创造。因此, 我们在鉴赏品评具体的作品的时候, 透过作者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体会到作者倾注在其中的认识和感情。
鉴赏古典诗词, 只有抓住了作品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 意象所体现的情调, 意象的社会意义及作用, 才能有效地鉴赏古典诗词。我们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一词, 来回答后面的问题: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入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 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准确解答此题, 必须了解“杜鹃”这一意象在古代的含义。由文中“声声只道不如归”可知, 其叫声像“不如归去”, 联系“行人”一词, 就可知道本文的主题是游子怀乡, 最后两句是自言自语, “争奈归期未可期”一句正是游子思家而有家难归的感慨, 因此, 理解了杜鹃及其叫声这一意象的含义, 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是: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由文中“声声只道不如归”可知, 其叫声像“不如归去”, 联系“行人”一词, 就可知本词的主题是游子怀乡。最后两句既是自言自语又是对杜鹃问的回答。不是自己不想回家, 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归期, 自己不能主宰生活。“争奈”意为“无奈”, 正是游子思家而有家难归的感慨。
意象的解读又受到知识经验的制约, 但作为诗词鉴赏的中介, 一般不会太难, 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典型意象的代表意义, 因为作为诗词的意象, 只有通过对意象的体验、思考, 才能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内涵, 进一步品味到诗歌的意境。
三、意境的品味
诗词意境的品味, 是对诗词深层意蕴的把握。在古代诗词中, 诗人经常通过“景”的描写把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 瀚海大漠, 高山小溪, 古道边关, 清风残月, 绿叶红花, 草木鸟兽都是诗人抒情的对象, 而意境是景与情的统一,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 是主观的“意” (意识) 与客观之“境” (存在) 的辩证统一。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安逸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 作者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生活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 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即古人所说的情与景谐, 思与景共。我们读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总会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 激昂的情怀;读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总会感到一种婉约的韵味, 伤感的情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作者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大赦回归写下的诗, 诗人用“彩云”、“轻舟”等感情色彩十分浓郁的形 (境) 抒发了自己获释归来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作者托物载情, 有情有景, 有力地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和主题思想。
对诗词意境的把握, 还要了解诗人的生活道路、气质、个性特征, 掌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同时, 还要对诗词表现方法的掌握, 诗人常用的修辞方法、结构技巧, 作好诗词这些鉴赏常识的准备, 有利于诗词意境的品味, 准确地把握意境。
【古代诗词的比较鉴赏论文】推荐阅读:
如何鉴赏古代诗词08-15
诗词比较鉴赏09-13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07-19
比较类诗词鉴赏复习课教学设计10-05
诗词鉴赏的几种方法论文09-03
毛泽东诗词鉴赏论文08-14
古代优美的诗词05-30
初中古代诗词的教学05-13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07-10
古代的爱情古诗词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