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2024-09-14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精选11篇)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篇1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 生平不详, 作品传世者仅有《花外集》 (又名《碧山乐府》) 一卷, 共64首, 其中咏物词就有34首。他的咏物词在词坛上, 享有极高的地位。陈廷焯曾说过:“咏物词至王碧山, 可谓空绝古今。”而在这些咏物词中, 又以梅花为主要意象。在《花外集》中, 仅以梅花为题的词作就有8首, 分别是《花犯·苔梅》、《疏影·咏梅影》、《一萼红·石屋探梅》、《一萼红·红梅》二首、《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涉及到梅花意象的有15首, 两者合起来有23首之多。陈廷焯说:“碧山咏梅最多, 篇篇皆有寓意, 出入‘风’‘骚’高不可及。” (《词则·大雅集》卷四) 王沂孙如此咏梅爱梅, 这与梅花高洁自芳的特质同词人的身世有深切的构联。通过梅这一独特物象, 发不容己之情, 寄托故国之感。因此, 研究王沂孙的梅花词,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词人的情感和内心, 从而更进一步地走近词人。

一、一信东风:梅花的时序标志

“一信东风, 再约着、红腮青眼。” (《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

古时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 一百二十日, 每五日为一侯, 共二十四侯, 每侯应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一信东风”指第一花信来, 梅花将开。萧纲《梅花赋》:“年归气新, 摇云动尘。梅花特早, 偏能识春。……怜早花之惊节, 讶春光之遣寒。”梅花作为时序标志之一, 历来是风雅文人吟咏的对象。南朝咏梅诗正式出现, 如萧绎《咏梅诗》:“梅含今春树, 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 花发故年枝。”鲍照《代春日行》:“梅始发, 桃始荣。”吴均《春咏诗》:“春从何处来, 拂水复惊梅。”都是抓住梅花开放于年尾年头的特点。

“数东风, 二十四番, 几番误了西园宴。” (《锁窗寒·春思》) “落梅飞尽” (《锁春寒·春寒》) “那回已成飞梅去” (《锁春寒》) , 王沂孙也不例外, 用这花开时序的梅花一年又一年的盛开, 来怀念当年的盛世繁华和友人的诗词倡和的欢畅。以《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为例:

“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 断萤新雁。别人逢稀, 谩相看华发, 共成销黯。总是飘零, 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 离思难禁, 俊才都减。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 酒醒人远。彩袖乌纱, 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 再约着、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 苹花弄晚。”

南宋词人周密字公谨, 号草窗, 与王沂孙多有交游唱和。度宗咸淳十年 (1274) 碧山在杭州孤山别周密。次年冬在会稽和草窗相会。又次冬别草窗去临安。宋亡后曾在古都临安与周密宴游唱和。王沂孙离开临安时, 周密赋《三姝媚·送圣与还越》, 此为王和韵。王沂孙和周密同是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 和张炎、赵元任、陈恕可、唐钰、李彭老、王易简等人交游。而这些人大多前期生活于湖山吟赏、诗酒唱和的宋亡前, 然后一同经历南宋灭亡, 体验着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痛苦。他们在新朝统治下过着苟延残喘的遗民生活, 感受着今昔对比故国不再的伤感, 忍受着元朝统治者对文人志士的破害。于是只能通过诗词咏物赋兴曲折表达自己心里千折百回、沉郁哀痛的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在这首词里, 梅花对词人来说, 不仅是春的使者, 更是触发他感伤沉痛思绪的导火索。正是萧索的冬天, 万物萧条, 只有梅花还在凌寒盛开。词人与老友相见, 两人皆已不复当年英姿, “谩相看华发, 共成销黯”。而相聚不久, 即要分别, 心中之愁闷可以想见。梅花年年盛开, 时光一天天无情流逝, 而词人青春早已不在, 不仅如此, 国势也在一天天衰微, 已是覆亡之际, 而能理解词人心中幽愤的, 却只有“断歌幽婉”。在这首词中, 词人不仅仅是因梅生情, 更是以梅寄意, 以纤小的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无尽忧思。

二、梅花争白:梅花的芳菲特征

“休被梅花争白, 好夸奇斗巧, 早遍琼枝。” (《声声慢·催雪》)

吕本中《踏莎行》词:“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色白是梅花最重要的芳菲特征。在有关描写中, 梅花与雪的联系和比较是比较常见的, 这主要是梅色之白与白雪颜色相似, 且梅开与雪落的季节特征一致。

梅花色彩素淡, 在三春芳菲宅紫嫣红中最不出色, 但擅在有香。卢梅坡《雪梅二首》诗:“梅雪争春未肯降, 诗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是一年初春, “念前事”花开光景却“不似如今”。“扫荒径、残梅似雪, 甚过了、人日更多阴?” (《一萼红·初春怀旧》) 看王沂孙词若单单看梅花的外在“写形”的芳菲特征, 就失了南宋咏物词意在言外、深厚曲折的美感。“清致, 悄无似。有照水一枝, 已搀着意。误几度凭栏, 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 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 看取玉壶天地。” (《无闷·雪意》) 陈廷焯云:“ (碧山) 《无闷·雪意》后半阙无限怨情, 出以浑厚之笔。惟‘南枝’句中含讥刺, 当指文溪、松雪辈。” (《白雨斋词话》卷二) 陈匪石云:“‘照水一枝, 已掺春意’与《扫花游》之‘乱碧迷人, 总是江南旧树’, 均有所指, 而语气不同, 殆各其分欤?陈廷焯曰:‘无限怨情, 出以浑厚之笔’, 良信。” (《宋词举》)

王沂孙词大都不直接描写现实, 总是以自然时序风物的审美意象形态来寄托兴发今昔身世家国之感。使人常常由此及彼, 兴发苍茫但又难以与史事一一坐实。而这也正是他的咏物词的魅力所在。

三、寄取相思:梅花的审美意义

“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 尚堪攀折。寄取相思, 一枝和夜雪。” (《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

“一枝芳信应难寄, 向水边水际, 独抱相思。” (《高阳台·陈君衡远游未还, 周公瑾有怀人之赋, 倚歌和之。》) “相思一夜窗前梦, 奈个人、水隔天遮。”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故国不再, 但心中还有那繁华无限旧事;山河变色, 更有沧桑悲凉的江河易代之感。于是借着梅花, 寄取相思, 怀念故友, 也借着梅花的坚贞和友人共勉。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 由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 并赠诗曰:‘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可见折花相寄只是情不自已的一种想象和寄托而已。“江雁孤回, 天涯人自归迟。归来依旧秦淮碧, 问此愁、还有谁知?” (《高阳台·陈君衡远游未还, 周公瑾有怀人之赋, 倚歌和之》) 然而就是这种单纯的“无所寄”可以看出这枝梅的情深。这时的“梅花”不只是一枝春信, 也是一种温暖。在这风雨飘摇的江湖夜雨中, 还有词人与这些老友在共同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正如梅花在雪中毅然、寂静的绽放着。

在南宋这个偏安一隅但诗词酬唱异常繁盛的时期, 王沂孙既不为国奔走呼号也不趋炎富贵, 他和周密、张炎等清高自持, 独善其身, 于是应社倡和, 寄情山水, 吟咏风物,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及精神慰藉, 这是宋亡前的生活方式。但是山河易代, 他们成了遗民词人, 生活在新朝的文化压制下, 吟咏“梅花”等这些风物, 不仅是为了反映世间自然景物的花开又花落的伤春悲秋主题, 这更是他们今昔生活对比的失落, 家国之痛、故园之悲。

四、玉奴标格:梅花的寄托精神

“旧歌共渡烟江, 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 付与仙骨。” (《露华·碧桃》)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诗云:“万地云阶漫一樽, 玉奴终不负黄昏。”玉奴即梅花。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卷二O说:“凡赋梅, 盛称其美, 不若以自况而自超于物外。”“盛称其美”是咏物, 而“自况”就是托梅寄情写意。

在宋代以来的花卉吟咏中, 梅花首先是作为“清客”、“清友”来赋物的, 由素色、暗香之“清”、幽姿疏蕊之“清”、寒冬独开之“清”引申为人的品格气质之“清”。如“冷艳天然白, 寒香分外清” (尤褒《梅花》) “根老香全古, 花疏格转清” (张道洽《梅花》) “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此独秀。” (曾慥《调笑令·清友梅》) 梅花凌寒开放, 疏枝挺劲、老干屈曲的姿态象征人格的道德操守、气节意志和斗争精神。这一点历来为文人们所称道。如陆游《落梅》其一:“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这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以及王柏《和无始四时赋雪梅》其一:“最是爱他风骨峻, 如何只喜玉姿妍。”

其次,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 理学家多着意以自然生物来体会天理的运行。梅花是春天第一花, 代表了一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因此梅花也成为了理学家们关照的对象之一来阐释天理流机、阴阳消息的理学意义。如蒲寿宬《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其五:“岁寒叶落尽, 微见天地心。阳和一点力, 生意满故林。”

最后, 梅花落时感发美人迟暮、时序变迁乃至寒士不遇的悲怨。如宋虞荐发《忆梅》:“冷落山中约, 凄凉月下心。”宋以后, 梅花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描写“疏影横斜”、“老枝怪奇”等, 而在传统的“梅落惊时”的基础上, 加上了幽影清寒、孤芳寂寥、风霜苦节的意趣。南宋以来, 咏梅更是寄托隽永, “梅有标格, 有风韵, 而香影乃其余也。何谓标格?风霜面目, 铁石柯枝, 偃蹇错樛, 古雅怪奇, 此其标格也。何谓风韵?竹篱茅舍, 寒塘古渡, 潇洒幽独, 娟洁修姱, 此其风韵也。若夫水中横斜之影, 月中浮动之香, 虽梅本事, 要之摹写而形似而已。” (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 《翠渠摘稿》卷二) 周济说:“咏物词最争托意隶事处, 以意贯穿, 混化无痕, 碧山胜场也。” (《宋四家词选》) 王沂孙在宋亡元初这样一个家国不再江河已改的时期, 咏梅已不仅仅只是吟咏梅花, 更多的却是寄托。

“古蝉娟, 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 难寄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 邓舟寒浪里。三花两 (一作雨) 蕊破蒙茸, 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 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 么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 余香空翠被。” (《花犯·苔梅》)

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 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 苍藓鳞皲, 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 或长数寸, 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久历风雨致然, 详考会稽所产, 虽小株亦有苔痕, 盖别是一种, 非必古木。”这一段词由两部分组成, 从“三花两蕊”至“护春憔悴”是根据梅的外形特点, 用拟人的手法, 写苔梅之恨, 亦即词人之恨。“罗浮梦”以下, 撇开梅的外形借用与梅有关的一个故事, 即《龙城录》所记:相传隋开皇年间, 赵师雄游罗浮女, 天寒日暮中忽见一美女, 于是同饮共语, 醉卧醒来, 已是月落参横, 美女早已不知去向, 于是内心充满孤寂惆怅之感。词人借用这个典故寄托自己作为一个南宋遗民的失落感和痛苦心情, 是十分贴切而含蓄的。俞陛云评:“此调后半首尤佳。周止庵云:‘不减白石风流也。’咏物能将人、景、情思一齐融入, 最是白石长处。以咏题面而论, 起笔‘苍鬟’句与后幅之以‘云卧’、‘护春’二句写苔梅, 皆雅逸而兼巧思。”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 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 柔条独秀, 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 渐瘦影、移上小栏杆。一点清魂, 半枝空色, 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 过断桥流水, 问信孤山。冰粟微销, 尘衣不浣, 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 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 雨过风残。” (《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花光卷, 画卷名。花光, 北宋僧仲仁号, 浙江会稽人, 画梅著称。夏文彦《图绘宝鉴》:“僧仲仁, 会稽人, 住衡山花光山, 以墨作梅, 如花影然, 别成一家, 所谓写意者也。”周密《志雅堂杂钞》:“衡山有花光山, 其长老仲仁能作墨梅, 所谓花光梅是也。”黄庭坚《花光仲仁出苏、秦诗卷思两国士不可复见, 开卷叹绝。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乃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雅闻花光能画梅, 更乞一枝洗烦恼。”《花光卷》为僧仲仁所画之梅卷, 词中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悲。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起六句确为题梅花卷而非咏梅。‘玉婵娟’三句云思遐想, 破空而来。‘淡月’、‘阑干’二句咏花影以衬托画梅, 仍不实赋梅花, 词心灵妙。下阕‘孤山’句罗浮庾岭, 梅花盛处, 而独言孤山者, 盖寓宗国之思, 故歇拍有‘故国’、‘风残’之慨。后幅与姜白石《疏影》咏梅词同意。掩泪顿看, 低回不尽, 与禾黍周原同感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身世之感, 君国之恨, 一一可见。”

结语

《白雨斋词话》云:“咏物词至王碧山, 可谓空绝古今, 然亦身世之感使然, 后人不能强求也。”不论是“吴艳离魂, 蜀妖浥泪, 孤负多少心期。岁寒事、无人共省, 破丹雾、应有鹤归时。可惜鲛绡碎剪, 不寄相思。” (《一萼红·红梅》) 的红梅怀人;还是《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溪上横斜影淡, 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 素被独眼清晓。”的词心工细;抑或是《石屋探梅》“末须赋、疏香淡影, 且同倚、枯藓听吹箫。听久余音欲绝, 寒透鲛绡。”的“托志孤高”, 还是《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 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 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 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 自遣一襟幽怨。”的“更觉哀婉”, 无不寄托着词人在国家灭亡之际, 对往事故国的思想和怀念, 这种深切的感情被词人以委婉深曲的笔致, 寄托在特定的梅花意象上, 这种回环宛转的表达方式, 更觉凄惋动人。

陈廷焯说:“王碧山词, 品最高, 味最厚, 意境最深, 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 而出以缠绵忠爱, 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 庶几无憾。”王沂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主观情思下, 用词来表达深婉哀曲的“黍离之悲”、“麦秀之感”的爱国情思。品味王沂孙词中的“梅”, 就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故国之情”和“君国之忧”。

参考文献

[1]王筱云.碧山词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1.

[2]吴则虞.花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3]史可振.王沂孙词笺注[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 2007.

[4]叶嘉莹.迦陵文集四[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5]李文.易安咏梅词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

[6]孙振涛.解读姜夔词中的梅花意象[J].集宁师专学报, 2008 (3) .

[7]赵永源.离别之词, 亦多君国之忧[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4) .

[8]李昱春.浅谈姜夔咏梅词的创作特色[J].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3 (1) .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篇2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形成了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诗词蕴含着绘画的“笔墨之美”,绘画也呈现着诗词的“意韵之美”,虽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却是相通的,诗词借助“绘画意象”的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绘画意象”在诗词产生之初即在其创作中体现出来,我国先秦诗歌中,很多作品就运用了“绘画意象”的构成语言而使诗歌产生了唯美的“画境”。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体系中,受传统哲学、宗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对两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关注,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评价“诗佛”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北宋文人张舜民也曾提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些都精辟地阐述了诗词与绘画在艺术本质上的相通性,也说明了“绘画意象”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古典诗词与绘画的相通之处

诗词与绘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代表,都是通过体验、想象、比喻等手段,构建诗词与绘画中的“意象”,最终表达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与感受。

绘画中的形象、色彩、构图在诗词创作中被“诗化”而构成了“诗词意象”,“绘画意象”也在诗词意境的创造过程中得到拓展与升华。“绘画意象”在诗词中是“主体”与“客体”、“有形”与“无形”的相互转化,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联想、想象、概括、隐喻等手段,将诗词的语言转换为意象的外在,意象则成为语言表达的内涵。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陈风・月出》中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是一首吟唱男女美好爱情的民歌,诗的开头对月光的描写可谓达到了极致,“月出皎兮”、“月出皓兮”和“月出照兮”,使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幽静的夜空中,夜色的“黑”与月光的“白”所构成的色彩更加渲染了景色的朦胧与迷离,为描绘女子的容貌和姿态埋下了伏笔,“佼人僚兮”、“佼人兮”和“佼人燎兮”,以月色的明亮比喻女子娇媚的脸庞;“舒窈纠兮”、“舒忧受兮”和“舒夭绍兮”则描绘了女子行走中的倩倩魅影,“劳心悄兮”、“劳心兮”与“劳心惨兮”则抒发了诗人那可感而不可见的怜惜与惆怅之情。

《诗经》中的诗多为四言,语言简练、结构严谨,这首诗短短48言将景物的形状、色彩以及人物的容貌、姿态所构成的“画境”淋漓尽致的勾勒出来,女子之美与月色之美所构成的“绘画意象”产生了迷人的“意韵”。

再如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月亮的色彩变化、形状变化与人生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月亮的形状变化更体现了介于具象与抽象的意象图形,使我们每当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情境下,都会产生一种凄婉之情,这是对变幻莫测人生的无奈,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客观物象的色彩、形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下被诗人升华为“意象”继而产生了不同的意境,“绘画意象”在诗词创作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典诗词与绘画对空间的表现

古典诗词对空间的表现以及“意象”在空间中的组合方式很多,就如同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根据物象在空间中的组合需要,将不同视点所见的物象组织在同一个画面中,可以表现“千里咫尺”的开阔境界,诗人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创造出诗的意象,这种意象不受客观物象的限制,将内心感受和体验与客观物象相契合,创造一种启发观者想象的诗外之“象”。

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流动着的山水画卷,这与中国绘画的构图方法和虚实、布势、对比、均衡、疏密表现手段契合的如此完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沧海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峦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色被并置在同一个空间内,诗中的“人物”在空间中凝聚为一个“点”,水天交接处延展成一条“线”,天空与海面构成一个“面”,点、线、面的绘画语言在空间中形成对比,构成了诗的主题空间。继而又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联想与比喻的方法将自然景色进一步延伸,创造出更广阔的“意象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物象,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则比喻“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从海中出现,客观物象被诗人虚拟为主观意向,以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寓意诗人气吞山河的胸襟与气魄。“人在诗中游”、“人在画中行”的“绘画意象”在诗的空间构成中得以体现。激昂慷慨的思想与爽朗清新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

色彩在诗词与绘画中的运用

色彩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虽不像绘画那样直接再现,但其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关系却在字里行间中得以体现,启发我们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色彩构成的“绘画意象”给古典诗词带来了深邃的韵律与节奏,通过色相的对比、明度的变化,诗人对色彩观念的探索使色彩本身具有了充分的表现力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色彩范畴,达到了高度的抽象概括,色彩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主体的精神需求,而不受客观色彩的制约。

北宋词人黄庭坚《南歌子》词:“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这首词抒发了离别之意,从色彩描写入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槐树茂密的绿叶遮挡在窗前,使屋内显得幽暗,同时屋外竞相开放的榴花红艳似火,耀人双目,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色彩的色相,还照应了色彩的纯度及明度的变化。“窗暗”与“眼明”形成了色彩的明度变化,“红”与“绿”这对纯度极高的互补色,产生了强烈心理刺激,对人物心情和环境气氛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增加了诗词情感色彩的浓度。屋内的幽暗使人产生一丝惆怅,而屋外红火的景象与屋内形成对照,反而更加激发了离别的忧伤。“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这句则绘出江上烟雨凄迷,轻舟待发的景象,虽没有直接的色彩描述,但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带有一丝淡淡忧伤的水墨画卷,无限凄楚的别情在诗情画意营造出的意象中宛转流露,诗人依据自己对世事的体验,将所见之色彩重新组合形成特定的空间关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抒情意境。

色彩的变化反映出不同的情感与审美趋向,或华丽,或朴素,或喜悦,或忧愁。当人们感受诗词中的形象和色彩时,脑海中会浮现出相应的色彩状态,从而赋予色彩以特定的内涵,诗词创作中除了色彩的基本要素之外,还利用光线、季节的变化渲染气氛和抒发情怀,诗人善于巧妙运用色彩的差异来调动情绪的变化。

唐代张志和《渔父》词:“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诗人用“诗画”的手法抒发了心中的淡怀逸致,斜风细雨下的江南春色,远处山边高飞的白鹭鸶,近处落英缤纷的春水绿波,将一刹那的空间状态相对凝定成画面,读者对江南春色美景也有了一个高度凝练的体验机会,这种“着色的情感”,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仿佛可以使人触摸,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作为词的中心,则是头戴“青箬笠”,身着“绿蓑衣”的渔父,“青”与“绿”,都在斜风细雨中被吹淋,色彩变淡了,所有的一切也变“淡”了。通篇流露着淳朴、自然的情调,那对人生的态度与词中色彩的“淡”糅合在一起,使读者走进了一个“平淡”的境界,色彩的表现给古典诗词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

结 语

古诗词中的“蜗牛”意象 篇3

一、篆愁君——或浓或淡的愁绪

蜗牛爬行时黏液在墙上留下痕迹,形似篆文,古人称之为“蜗篆”。也许,这位天才的“书法家”是在用生命书写自己对生存的执着追求吧!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想象:那行行晶莹的蜗篆正是蜗牛洒下的泪水,前路的漫长让这位安步当车的“书法家”不免忧心忡忡。蜗牛因此获得了“篆愁君”的美称。例如:

①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毛滂《玉楼春》)

②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③几缕腥涎蜗篆细,一椷乡信雁声长。(侯克中《久客》)

前两例中,“篆愁君”的杰作透视出诗人家徒四壁的贫寒生活。例③中,“篆愁君”“笔迹”之细反衬出归雁的鸣叫声之长,触发了诗人客居异乡难耐的思乡之愁。原来,无语无字的蜗篆寄托了诗人的真实情意——不尽乡愁、浓浓情愁尽在其中。

二、蜗庐与蜗舍——穷困的处境

古诗词中的“蜗庐”和“蜗舍”是作者对自己居所形象传神的谦称。

三国时,焦先和杨沛造圆型屋舍,形如蜗牛壳,并称之为“蜗牛庐”。后来,文人雅士习惯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庐”。蜗庐虽狭小简陋,却是款待客人的好场所,是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好去处。例如:

④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⑤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杨巨源《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⑥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 (陆游《蜗庐》)

“蜗舍”义同“蜗庐”,也喻指简陋狭小的房屋。崔豹的《古今注·鱼虫》中说:“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 “蜗舍”既表现出诗人穷困的生活境况,也传达出他身困寒舍心忧天下的情思。例如:

⑦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吕本中《兵乱后杂诗》)

三、蜗角——微小和空虚

“蜗角”的出名,得力于庄周的奇妙想象。这位为文汪洋恣肆的哲人在《庄子·则阳》中描写了一场奇特的“战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多可怕的一场微型“战争”啊,也只有庄周才能“挑”起!从此,蜗角便用来喻指极微小的境地。例如,“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沈约《细言应令》)。“蜗角之争”则用来喻指因细小事而作无谓的相争,例如“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这样的诗句不无调侃、戏谑与嘲讽之意。

戏谑与嘲讽之意。

庄子的“蜗角”创意,得到众多诗人的应和,其后的诗人也化用“蜗角”入诗,南宋陆游尤甚。如:

⑧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周元吉蟠室诗》)

⑨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 (《寓怀》)

在生物学上,“角”一般指有蹄类动物的头顶或鼻前所生的突起物,具有防御、攻击等功能。“蜗”,有角似牛、慢行似牛而名为“牛”, 然而此角非彼角。蜗角,柔软、善缩,却无防御和攻击之力,所以诗人赋予蜗角以“微小空虚”之意。如: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苏轼《满庭芳》)

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柳永《凤归云》)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黄庭坚《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梅花意象 篇4

一.把梅掩羞, 情态毕现。

少女时期的清照, 天资聪慧, 博闻强识, 涉猎极广, 不仅工诗善画, 精通音律, 更令人惊叹的是, 此时她已成为一个早熟的作家, 一位诗、词、散文创作的名媛圣手, 很像一枝报春的寒梅。《点绛唇》是李清照十六岁的作品, 此词借梅花的烘染, 展现了少女天真活泼及初见未婚夫时的慌张、羞涩的情态, 词是这样写的“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 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晨露未干的花园里, 一位娇美纤弱的少女“蹴罢秋千”, “见有人来”, 惶恐不安, 慌乱中“倚门回首”, 是好奇心的驱使使她想偷看一下“他”, 但又怕“他”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于是一边倚门掩身, 一边又有意无意地把玩着青梅, “却把青梅嗅”, 此时, 少女的情窦绽放了青梅的花蕾, 青梅的芬芳迷醉了少女的脚步。这信手拈来的是青梅, 而绝非什么粉桃艳李, 就可以想见那时的清照对梅就有多么青睐;也不难想象这“不知酝籍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梅的意象又“蕴籍”着清照多少高雅的情操, 包藏了多少深刻寓意!一个天真、娇羞, 好奇对爱情生活大胆向往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 使人身临其境。

二.赏梅抒怀, 风韵超群。

李清照取梅之品格, 抒己之志向, 超凡脱俗, 意境深幽。

她在《渔家傲》中这样写道:“雪里已知春信少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词人一落笔便紧紧抓住了人们在久于寒冬之后渴盼春归的迫切心理, 再从点缀于皑皑白雪之中的报春寒梅入手, 尽情描摹了梅花的娇、艳、傲、洁。下片则换了一个镜头, 以饱蘸浓情的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了词人那种“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欣喜陶醉以及为“不与群花比”的“此花”推杯换盏“莫辞醉”明朗欢快的心境。早年幸福生活的甜美之情, 也一如那酒中的浮蚁, 从字里行间泛泛然欣欣然地漫溢了出来。“雪”对“寒信”, “寒”对“琼枝”, 突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韧高洁的精神。“香脸半开”“玉人浴出”写出了新蕾的娇艳妩媚。如此美丽高洁的梅花, 天公又配以“明月映雪”的环境, 此时赏梅怎能不多喝几杯?“莫辞醉”因为“此花不与群花比”。寥寥几笔既赞美了梅的高洁, 又表达了作者傲视人间的品格。

三.咏梅思夫, 悲情难诉。

赏梅是李清照夫妇的共同喜好, 在丈夫去世之后, 她在词中表现的哀愁, 更是千回百转。看她的《纸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吴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此刻的梅成了美好生活的见证, 一曲《梅花三弄》, 惊起春意, 想起夫君, 可是“一枝折得”却“人间天上”再也找不到心爱的人可寄。梅花牵动着九曲回肠, 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催人泪下。

四.探梅惜春, 人生感叹。

作者对梅花情有独钟, 许多美好时光都有梅花相伴, 所以, 每到梅花开放, 词人感时之情就会加深。在《殢人娇》一词中她写道“玉瘦香浓, 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 云闲永远。清昼永, 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 樽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 更需频剪, 莫直待西楼, 数声羌管。”词人借“玉瘦香浓, 檀深雪散”写出了梅花盛开之状, 接着以“探梅又晚”转入惜春的心情, 春景虽好, 但是转瞬即逝。所以人们当珍惜美好时节, 不要等梅花凋落, 羌管奏出《梅花落》时再来感叹。梅花易谢, 美景易逝, 珍惜此时当为首。由探梅而悟人生之道, 其境界可谓远矣。

五.吹梅携怨, 国家危亡。

李清照的咏梅伤时之作, 到了北宋灭亡, 随君南渡, 深感山河破碎时, 便有了更深的思想意义。她的《永遇乐》中就有这样的词句:“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饱经忧患的词人, 在看到别人欢度佳节的时候, 更引起了对国破家亡的哀思。初春的杨柳仿佛被浓重的暮霭染浓似的, 梅花残了, 笛中吹出的《梅花落》也似乎带着哀怨, 这时节“春意知几许”?正像她在《偶成》诗中所写的“今看花月混相似, 安得情怀似往时。”而河山故国之思, 盛衰今昔之感不正是词人思想的光辉写照吗?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篇5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美丽而又多变的月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那颗小小的纯净的心灵以无数想象。两个比喻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移情于景,鲜明生动,意象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随即又把神话拿来,月亮初升,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凡此种种写出了月亮从初升到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如此写法,借助于内涵丰富的月的意象,自然增加了美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怎能让人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呢?之后笔锋一转,“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当时已是玄宗晚年,皇帝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纲不振,这首诗即是李白针对当时黑暗的朝政而发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引出后羿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表达对有这样的英雄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通过对月亮的圆缺以及对它的观赏赋予现实意义,这首诗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对文学压迫的结果,又在艺术上使诗人的难抒之情、难发之慨,展现得深婉曲折。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重要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言“诗歌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歌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看月与常人的审美不同,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成功塑造出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月的意象群。月的意象,到了他的手中,不再仅是创作时被利用的工具,更是他终其一生的知己,因此也无怪乎月亮这一意象在他手中的作用总显得更大,对他更服帖。在李白的心里,月已不是月,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的物象,它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心无旁骛唯有月在的境界,与月合为一体。

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更是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他广泛吸收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遗产和表现技巧,有时还喜爱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歌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人咏月诗词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月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认识李白诗中“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丽意象,领略其崇高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感悟与品味李白诗中诸如“明月”这类清新秀美的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韵与诗魂,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剖析。

古诗词中的“蝉”意象解读 篇6

诗人的自况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居高枝鸣叫,饮露水生存,诗人喻其高洁、尊其品行,借以自况,委婉含蓄表达自我情感。

“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商隐写的《蝉》诗中的蝉,也是作者的自况:“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为人清高、生活清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物我融为一体,暗示命运对自己不公。骆宾王在他的《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全诗运用双关、隐喻手法表达面对现状,即使自己有高洁的品性,也不为时人所了解的苦恼。

报秋的使者

刘禹锡《始闻秋风》吟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诗中“我”,即“秋风”,重返人间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姜夔词作《惜红衣》词中“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的“晚蝉”,也在声声诉说着时序将变、秋风将至的消息。

衬托环境幽静

诗人姚合写的《闲居》是一典型例子:“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作者身处县城,却拥有心地的静趣,居所也适应自己疏鄙之性,没有马迹过门,访者稀少。蝉声聒噪,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暗透一个“静”字。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颈联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尾联借禅理说心之静趣。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中有这样一句:“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诗句中“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更是以动衬静的典例。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一句写一蝉不鸣,更显出空山的寂寥。辛弃疾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油然神往。

渲染悲凉氛围

蝉的生命就只有几个月,秋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是孟浩然的作品。诗云:“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忽闻蝉声,怎能不“益悲”呢?

骆宾王《咏蝉》前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柳永《雨霖铃》开篇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未直接描写别离,借助寒蝉的凄切之声渲染了剪不断的离愁别绪。王沂孙《水龙吟·落叶》词云:“啼螿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螿”即寒蝉,词中蝉吟鸿鸣仿佛交织成一首深秋寒夜的协奏曲,使人愁思满肠!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赵彦端《点绛唇》中“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一句将那无边无际的愁苦巧妙地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了出来。

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 篇7

水难以跨越, 水是阻隔, 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 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但是远在晏殊一千多年之前, 就有不知名的诗人发出更为深沉的慨叹, 他的慨叹穿越时空, 感动着无数后人: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为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蒹葭》

所谓伊人, 到底是谁呢?有人说是所访之友, 有人既是所求之贤, 也有人说是汉水女神。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 或许是以情人最为适切吧。在芦苇苍青茂盛、、白露凝结为霜的清晨, 涛人去水边寻找意中人。他沿着曲折的水边去寻找, 道路艰难遥远;他沿着曲折的水边去寻找, 那人却好象被水包围着, 可望而不可企即。蒹葭白露的苍茫意境、—水相隔的痛苦无望, 令千百年后的读者仍为之惆怅不已。

这是人世间的不自由, 汉末《古诗十九首》中则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摇摇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蒹葭》是:写男主人公对女性的追求, 此诗则是从女性角度入手, 描写织女的机织生活, 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泪零如雨。最可感慨的是: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 而是强调它“清且浅”, 二人相距并不遥远, 却只能隔着轻摇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 无法交谈。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水意象的阻隔意义在后代诗歌中反复出现:“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 (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 , “由来浙水偏堪恨, 截断千山作两乡” (方干《别孙蜀》) ,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 茫茫烟波, 隔断望眼, 隔断离情, 却让离情更加深沉。直到当代, 在那“在水一方”的海岛上, 诗人余光中仍在感叹:“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然而, 从另一角度讲, 水可以流动, 因而水又具有沟通的意义。杜甫《所思》:

苦忆荆州醉司马, 谪宫樽酒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 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 好过瞿塘滟预堆。

寓居蜀地的杜甫思念荆州友人, 想要问一声平安, 却找不到可以寄信的使者, 倒是门前锦水 (即锦江, 流经四川成都市南, 岷江支流, 以濯锦得名, 杜甫草堂临近江边) 辗转汇入长江, 流经三峡, 就可以到达荆州。诗人想象自己思念友人的泪水滴入锦水, 就可以随水东流, 直到友人所在之地。在这里, 万里长江不再是阻隔, 反倒成了诗人传达情感的媒介。这种把水意象作为沟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诗歌中亦是多见, 我们熟悉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 友人所乘之舟已从视线中消失, 眼前的长江却流向天际, 那正是孤帆远去的方向, 茫茫江水, 不正像诗人牵连不断的离别之情吗?“去年下扬州, 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 心逐江水流” (李白《江夏行》)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临江仙》) , 是水意象沟通意义更为直接的表现。水的阻隔与沟通这一相互矛盾的意义, 可以在诗中同时表现出来, 最典型的当数宋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 又以共饮一江水为不幸之幸, 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 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 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 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 水意象因其不同作用, 也具有了不同的情感意义。《卜算子》下片中, 抒情主人公以江水比喻自己对情人不得相见的怨恨, 江水无尽无休, 则怨恨之情无已无穷。水的特征是纤柔、深渺, 人们常说“柔情似水”, 水意象的确适合用来暗示缠绵悠长的情感。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悠悠流水映着无语斜阳, 不正是眺望归舟的思妇那寂寞哀怨的情感吗?此为倚楼盼归者眼中的水, 欧阳修则把迢迢春水意象用于表现送别主题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同样是楼上女子, 同样是一江春水, 此次却是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行人越行越远, 她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 如丝如缕, 恰如迢迢春水。流水也可比作相思之情,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姜夔《鹧鸪天》) , 水无尽期, 正是相思之无尽期。思归之心甚至可以化作流水, 流到诗人向往的地方:“欲知别后思今夕, 汉水东流是寸心” (钱起《秋夜送赵列归襄阳》) , “白云西上催归念, 颖水东流是别心” (刘长卿《颖川留别司仓李万》) , 这里的江水已不仅为诗人提供传情的媒介, 简直成为诗人情感的化身了。

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 水的连绵不断, 恰如愁, 挥之不去, 这方面的名句名篇多不胜数: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水流无限, 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 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 更写出诗人的悲愁似水之难以斩断。同是以水比喻愁情, 三位诗人从不同角度着眼, 恰当地在愁情与流水的相似特征之间建立联想, 他们的诗作同样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竹”意象 篇8

正如许多学者注意到的,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文人为社会精英的文官制社会。在正统的文人阶层中, 多数信奉的是儒家积极用世、建功立业人生观念。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 文人的价值实现并不表现于个人享乐的方面, 而是表现于社会的、利他的方面。正如孔子所言:“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 通过“立人”与“达人”来实现“立己”与“达己”, 是人类不同于鸟兽的主要标志。人通常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 而是与社会及周围人群的相互关系中给自己作价值定位的。

中国是个诗歌国度, 诗词歌赋这些经典文学样式成为中国传统儒家文人建构价值观的载体。孔子的“诗言志”, 白居易的“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言说, 无不是传统儒家文人经时用世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人在诗歌的国度中阐释着、歌哭着自己的人生观念和理想。

唐代诗人李贺的《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作为文人士夫的李贺, 在青山碧水, 茂林修竹的家乡昌谷, 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 以寄托自己的经时用世的理想:笋壳初落, 露出绿玉般的新竿, 那母竹原是高耸入云的奇材。若是容竹笋尽情长大, 那一定可以远别泥土了。李贺完全是借竹自比, 希望自己能够致身通显, 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

爱竹如命的郑板桥在潍县衙门的屋舍中, 听到萧萧的竹声, 即刻想到的是民间的疾苦, 推己及人, “为生民请命”的儒家积极用世思想昭然若揭: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不论是唐代的李贺, 还是清时的郑板桥, 他们的咏竹诗中的“竹”意象, 显然继承了儒家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在这样的叙述背后涉及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重事功, 是儒家传统文人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样的价值观虽然与先秦、汉唐以来文人普遍“以功业为己任”的传统相一致。儒家传统观念是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官职, 是为了在任上有所作为。一个文人的成功, 决不仅止于进士及官职的获取, 更为重要的是能于国家有所贡献, 这是很多文人在咏竹时表现出的人生期待。叙述人通过这样的叙述, 表现了一种与儒家“功业至上”传统一致的价值观。从“语言即知识, 知识即权力”的福柯式理论来看, 咏竹诗的作者用其叙述的话语, 传达了这种正统的文人价值观, 其“竹”的意象的建构, 就是不断强化这种价值观。

儒家讲“修身”, 孔子讲“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孔子还讲“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其叙述就是要求文人们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做一个诲诲君子, 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于是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雅士都用不同的形式、执著的笔墨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四君子就成为中国儒家传统文人的缩影。而“竹”以清新、飘逸、恬淡、高雅以及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鼓舞和启迪。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陆游的《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其一) :“气盖冰霜劲有余, 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 一点尘埃住得无。”白居易《题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中描摹的高雅的竹子, 赞美的自然中凌雪不凋, 顽强不屈的品格无疑是君子的品德叙述。

自先秦以来, 传统的中国文人就主张凭藉“立言”的方式, 把有限的个人生命转化为无限的历史生命, 曹丕就把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这样的价值观代表了传统中国文学的主流意识,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竹”意象, 无疑代表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唐代杜甫的《寄题江外草堂》:“我生性放诞, 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 卜居必林泉。”宋代杨万里的《咏竹》:“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清代郑板桥的《竹》:“举世爱栽花, 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 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 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 玲珑碎空玉。”这些诗句就是儒家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体现, 就算频遭打击亦难以改变:“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杜甫现在客居成都, 穷困潦倒, 现实严酷, 但他还在赞美“翠筿”, 诗人的倔强、不被生活的磨难所压倒的人生态度, 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 反而越来越强。杜甫积极用世的态度代表了儒家的主流意识。

在传统文人的诗歌中常见的还有“年华虚度而功名不遂”的感叹, 于是“悲秋”就成为传统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而“悲秋”又通常基于文人对于“年华易逝, 功业难遂”或“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慨叹, 这是我们在咏竹诗中经常所看到的特征。杜甫的《栽竹》:“本因遮日种, 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 疏疏烟露姿。萧骚寒雨夜, 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 尘冠挂一枝。”郑板桥《竹》:“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无不如此。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 旅宿于骆姓人家的亭园里, 寂寥无限, 怀想朋友。在竹林环抱的船坞倍感孤寂, 内心充满惆怅, 落在枯荷上沙沙的秋雨声, 更增添了李商隐内心孤苦。天色阴霾欲雨, 四周一片迷蒙, 竹林更使诗人心情黯淡。全诗透露出诗人“生不逢时, 功业难遂”的感慨。李商隐更有“露如微霰下前池, 风过回塘万竹悲”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的诗句, 诗人把强烈的感情, 赋予风摇影动, 飒飒作响的翠竹上, 抒发了世事不定, 生命短促的感慨。诗人的“岂到白头长只尔, 嵩阳松雪有心期”的夙愿, 只不过是仕途坎坷, 壮怀莫遂的幽愤而已。

但传统文人在言说这种感叹时, 往往以轻松的口吻出之, 诗人往往以隐逸的身份出现。归其一点, 也是这种言说的另一种形式。唐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 用“稀”、“尽”、“飞”, 写出春光逝去, 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 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摇曳多姿, 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怜”之, 怜爱翠竹的“不改清阴”。翠竹既有内在美也有外在美。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 诗人对幽竹赞美, 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礼赞。其实, 翠竹就是隐士的象征, 但赞美翠竹的同时, 诗人年华易逝的意绪也就蕴含其中。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篇9

关键词:月意象,时空美,情爱美,象征美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分析, 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 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一、月意象的时空美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 , 在李煜眼里, 往事如梦, 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 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 杜牧《润州二首 (其一) 》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 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 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 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 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 使历史与现实, 今人与古人, 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 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二、月意象的情爱美

1、离别感伤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春花争艳, 秋月高悬, 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 然而在词人的眼中, 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 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 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 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 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 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 其苦之深, 其愁之重, 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2、怀古伤今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 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 来照着这座“空城”, 在夜深的时候, “还过女墙来”, 依恋不舍地西落, 真是多情!这里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 诗人感慨深沉, 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 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读之怆然。

3、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得意须尽饮, 尽饮须对月, 这样才有氛围, 才有情调。月亮是诗人的知己, 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 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 醉眼望月, 如此, 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 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 月是唯一的听众, 也是最好的见证人。

4、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 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 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 诗人苦闷之极, 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 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 与月亮同欢同乐, 随月亮同起同落, 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5、男女相爱之情

月是爱的禅意、爱的见证。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 唐人的情怀、渴念, 甚为壮阔、更为空灵, 情爱也甚是炙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 “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 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月明之夜, 风雨之夕, 情人“各在天一涯”, 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时, 该又平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李商隐《代赠二首 (其一) 》) , 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 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 也道不完, “欲说还休”,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月意象的象征美

明月在诗人笔下, 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 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 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 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1、以明月意象象征永恒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苏轼《赤壁赋》)

水虽东流长逝, 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 周而复始, 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没有尽头, 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 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 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 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2、以明月意象象征美人和恋情

古代, 人们认为日为阳, 故曰太阳;月为阴, 故曰太阴。因此, 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 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的歌咏, 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

3、以明月意象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远离家乡、亲人, 常年漂泊在外, 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 (《安陆白兆山》) , 故“月华若夜雪, 见此令人思” (《秋山寄卫慰》) , 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 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 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在古诗词中, 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分析和探讨古代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定求, 等.《全唐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解读 篇10

东坡有诗“新月如佳人”, 韦庄诗云:“辘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月亮皎洁的容颜是女性貌美的象征, 美丽的青春女子则像月亮温婉动人。月亮本是天上的圣物, 是美的象征, 是女性的象征, 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肇始于人类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时期。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 同时就是月神, 在汉墓砖画中, 伏羲手捧太阳, 女娲则手捧月亮。远古人认为, 女人和月亮有着一样的本性, 都有“膨胀”的倾向, 而且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长的生理期。他们的观念中, 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超时空地发生作用, 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怀孕。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的能力。《礼记·礼器》云:“大明生于东, 月生于西, 此阴阳之分, 夫妇之别也。”古人称日为“太阳”, 月为“太阴”, 月亮与妇女, 都是阴性的代名词。

在古代民间就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民间赏月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 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 至宋代, 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 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 玩月笙歌, 远闻千里, 嬉我连坐至晓”。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 表

现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不管境遇如何, 心中自有一轮月辉,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渲染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 潺潺流淌, 这是一幅多么幽雅, 明净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鸟鸣涧》中“人闲轻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花落、月出、鸟鸣, 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 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 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 一轮明月的出现, 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在王维的笔下, 澄澈幽静的月恰是他追求的心志高洁的人生至境。

南朝周祗《月赋》:气融洁而照远, 质明润而贞虚, 弱不废照, 清不激污, 赋予月高远、润洁、柔和、纯净的审美内涵。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水清夜静, 月白花香, 诗人掬月弄花, 逸兴悠长, 在苏轼《赤壁赋》里“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清风明月已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 远离亲人者的眼里, 月亮这一意象或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 或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圆月如盘, 残月如钩, 月亮圆了又缺, 缺了又圆, 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仰望明月, 思绪飞越空间, 想念同一轮明月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明月反衬孤寂, 月光如霜是清秋宵寒, 更是漂泊在外的诗人心境凄寒的体现, 月夜思乡在李白笔下清新朴素而又韵味悠长, 在李白的诗作中, 有大量咏月来思乡怀人诗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娥眉山水歌》) ,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 夜夜可见, 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接, 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 皆抒江行思友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多情的明月是李白和王昌龄肝胆相照的见证, 给被贬的失意人带去一丝慰藉。“月下飞天境, 云生活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 月映水中似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彩兴起结成海市蜃楼, 奇妙美景掩饰不住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李白自称“月奴”, 他的诗有三百多篇咏月亮“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且将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雄浑美好的月亮为李白天才的想象, 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景象, 月是他无所不达的翅膀, 爱恋不已的情人, 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苦守相伴的知音, 抚慰灵魂挣扎的精神家园。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很多, 如:“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口》) ;“去年月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月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三、以月烘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

月亮清冷往往触发失意者的空灵情怀, 寄寓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 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又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 平野广阔;月随波涌, 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 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 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 月亮也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寄托, 体现诗人悲苦之情。

大家都脍炙人口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诗人把杨柳、风、残月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表现离别的凄苦。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思欢》) , 如钩的残月, 表现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的后主悔恨和血泪的悲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 全诗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 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 秋深、夜静、月落、乌啼, 凄清寒冻使落第的诗人越发凄凉难耐。

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还很多,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苏轼在《赤壁赋》里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悬于天际的月亮, 常常引发诗人们哲理的思考:明月亘古如斯, 跨越时空, 相比之下, 人生是多么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 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皆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淋漓尽致, 荡气回肠。

刘禹锡《石头城》中“旧时淮水东边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月见证物是人非的沧桑;李煜《虞美人》中“小楼咋夜又东风, 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月”还是那一轮月, 而故国早已易主, 亡国贱俘的李煜借月表达了多少离恨!

裁一片月光栽在心里, 在灰暗庸碌的日子里, 感受浪漫和光明;乘一叶扁舟徜徉在月光流转的河流里, 浸润古典的高贵和感伤。

古典诗词中的杜鹃意象解读 篇11

关键词:杜鹃 悲切 思念 伤春 寂寞

【分类号】G634.3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惯看春花秋月,聆听入耳声声。月夜静卧,“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笛声传达的是对故乡的悠悠思念;“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捣衣砧生是思妇对征人的绵绵情思;“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犬吠声传递着投宿人的欣喜与感激之情。这月夜里的声音总是如此多情,这月夜的声音又怎可少得了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催归等。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更是丰富多彩。

研究生物的李时珍书中有云:“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鹊,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格物总论》中称杜鹃为“冤禽”——冤禽,三四月间夜啼达旦,其声哀而吻血。李时珍只说它“哀切”,这里说它“哀而吻血”了,仿佛杜鹃哭得一嘴湿淋淋的鲜血。这般的哀切到底传达的是什么情思呢?

一、 倾诉悲苦、哀怨之情,传达亡国之音

杜鹃之声悲苦,必定含冤。据《蜀志》记载,杜鹃是望帝的化身,他把帝位让给能治水的鳖灵,后来想取回时,却不可得,于是化为“冤”鸟,整日哀啼。远古的蜀人,对杜鹃啼声的“哀而吻血”觉得无比难受,所以找出了这么一个理由来解释它的诡谲。有了这样的解释,后世的文人墨客们更有了亲近它的理由。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江头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也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李煜词《临江仙》中有:“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子规,即杜鹃。词人已预感到亡国,内心惆怅万分,悲痛不已,便借子规这个形象鲜明的意象来传达亡国之音。

二、感慨眼前景象,渲染旅愁气氛

杜鹃常“夜啼达旦”“其声哀切”,这夜间的哀切无疑渲染出夜的凄凉,最能映出文人内心的愁和寂。

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三、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零陵记》有云:“杜鹃,其音云‘不如归去”,杜鹃故又名为催归鸟,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常被用来抒发游子的乡愁和思亲之情。

唐韩愈《昌黎集》九《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又无名氏《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俱是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再如,雍陶《闻杜鹃》的“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木公诗中:“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肠断声声血,郎行何日归”山上杜鹃鸟的哀啼和山下杜鹃花的繁华相衬,使得诗歌意境更为凄惨。词中有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均是思乡之情。

四、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杜鹃常鸣于“三四月间”,正是春末夏初,“夜啼达旦”“其声哀切”正应了文人骚客的上传怜春之情。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春天已逝,杜鹃却依然哀啼着,执著地想唤回春天。杜鹃之哀鸣,又夹杂了伤春的悲哀。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作者虽被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于此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表达了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五、烘托忧郁、寂寞之情

望帝反悔让帝之行,哀而泣血已让人感到悲切不已,来鹄《寒食山馆书情》“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更是将羁旅飘零之人的寂寞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再读秦观的《踏莎行》,其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简直就是典型的忧郁患者日志。

上一篇:编研利用下一篇:个人类不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