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共6篇)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篇1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 更是酒的故乡, 五千年的历史与酒是分不开的, 也可以说就是一个飘着酒香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先秦散文到唐宋诗歌, 无不浸润着浓浓的酒意, 这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陶醉其中。可以说, 没有酒, 我们不知道还会不会看见英雄们的潇洒豪气, 没有酒, 我们还能不能领略文人的风流倜傥;没有酒, 我们的文学不知道会少了多少豪情壮志;没有酒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会少了多少光辉。
古代写酒的诗句如天上的繁星, 举不胜举。许多初中生搞不清“酒”这个意象的内涵, 以至于做题经常搞错诗意, 影响到对诗歌的鉴赏。所以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了解酒的意象的深刻内涵, 以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酒的内涵非常丰富, 笔者表述如下:
一、喜悦
许多诗人由于“人逢喜事精神爽”, 或是生活无忧, 精神愉悦, 于是许多诗篇中酒成了喜悦的代名词。如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忽闻叛乱已平, 颠沛流离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 喜悦的心情难以控制, 诗人不但要“放歌”, 还要“纵酒”, 这正是“喜欲狂”的表现。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诗中描绘了一幅“酒兴晚归图”, 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早期作为闺房少女的愉悦生活。
二、得意
春风得意需要酒的助兴, 于是酒也就成了得意的代名词。如李白的《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诗中描写的五陵少年, 游尽繁华胜景后, 又走进了胡姬的酒肆中。试问春风得意时, 又有什么能比酒更助兴的呢?再如李白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得意时就要酒来“尽欢”, 否则怎么尽兴呢?
三、豪情壮志
俗话说“酒壮人胆”, 在酒中可以多几分豪情壮志, 这在边塞诗人中多见。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满腹豪情, 虽战事紧催, 仍“醉卧沙场”, 这里表现的不仅有豪气、开朗, 更有一股视死如归的勇气。再如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脱鞍暂入酒家垆, 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诗中就渲染了一种只有英雄痛饮才有的的豪情壮志。
四、真挚的友情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在诗人的眼中也是友谊的见证。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焙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诗人温好“绿蚁新焙酒”, 就准备着好友的到来, 这种真情厚意可见一斑。再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表现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醉欲眠卿可去”就可看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
五、淡泊闲适
做客、赏花、登高、饮酒这些平常事, 在诗人们的作品中就不是平常味了, 许多诗人在酒中多了几许闲适淡泊。如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把酒话桑麻”, 诗人把一顿普通的农家饭, 主人的热情招待, 写得如此诗意, 平淡中不乏深意, 恬淡亲切。再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腊酒浑”道足了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闲适平淡。
六、孤寂失意
喜悦固然饮酒, 但孤独失意的诗人们更是借酒精的暂时麻醉来忘却内心的烦恼, 酒又成了孤寂失意的代名词。如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人以酒浇愁而醉, 然醉眼迷离中仍不忘挑灯看剑, 为何这样呢?诗人念念不忘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换来的却是“可怜白发生!”痛苦、失意可见一斑啊。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独酌”一词道尽了诗人的内心无边的孤寂失意, 既然无人陪伴, 就只好自己“举杯邀明月”了。
七、愁苦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诗歌道出了许多诗人们的心态。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面对着亡国的愁苦, 商女们不知, 可是爱国的诗人们心里深知, 用什么排遣这彻骨的痛苦, 只有“近酒家”一醉解千愁了。再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更是一个借酒浇愁的典范, 不知感染了多少后人。
八、离别
古人每逢离别都要设酒宴为友人饯行, 所以酒又有了离别的意蕴。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在离别之际, 虽满怀不舍, 但还是留不住友人, 只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尽表老友的深情。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帐饮无绪”写尽了诗人对离别的无限伤感。
九、思乡
古代游子在外不能归家, 不免借酒来浇一下思乡的块垒。如欧阳修的《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储光羲的《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都是因为思乡而借酒解愁, 写尽了不能归家的无奈。
酒浸润着诗, 诗陪伴着酒, 酒与诗的结缘, 造就了多少不平凡的审美境界。徜徉在中国诗与酒的文化长廊中, 我们时时被诗人们所塑造的情境所陶醉。也许这就是我们所品味的关汉卿的“四时春富贵, 万物酒风流”吧。
“柳”意象与古代诗歌教学 篇2
一、意象是古代诗歌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象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组成诗歌意境最基本的部分,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工具。《周易》中很早就出现过这个概念,不过两个字一开始是分开来提的,并第一次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写作方法。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首次将“意”和“象”并提,并将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独照之匠,窥意象以运斤。”也就是说,诗人首先要欣赏自然中的景物,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之后,才开始动笔写作。从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象属于审美的层面,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意和象是和谐的统一体,物我合一,主客交融。
作为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柳,它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诗经》里有谈及柳的诗,基本上就是借物抒情,它是诗歌中言及柳的开始。《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杨柳这个意象寄托了主人公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寓情于景。又因柳与“留”同音,可作挽留之意,而且柳树很容易种植成活,又可预示远行人生活随遇而安。清朝褚人获有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枝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因此汉朝产生了一种折柳相送的习俗。古乐府中与柳有关的诗歌题目,俯拾皆是。魏晋时期,品评人物之风盛行,柳便成了君子品德的象征,意指文化人格。例如《南史·张绪传》中武帝夸赞张绪时说道:“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世说新语》中也有云:“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人们审美意识的变迁也受柳文化内在流变规律的影响。对柳意象的侧重,从齐梁宫体诗到盛唐初期诗歌,在渲染离愁别绪方面可谓前无古人,然而从中又发现诗人赐给了柳更多的柔情媚意,把女子眉眼比作柳叶,把女子腰身比作柳枝,用柳絮比喻生死无常。《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的次数更多,而且大都与女子有关。诗评家程梦星在评价李商隐的诗时如是说:“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而到宋代,诗歌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多含贬义。渐渐地,汉字因柳意象的丰富内涵衍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同样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如“寻花问柳”用来讽刺男子的嫖娼行为,“柳市花街”用来代指娼女的居住之地。就这样,柳意象经过长期的演变,渐渐成了一种承载特殊含义的诗歌意象。
二、“柳”意象成就了诗歌的经典
对于艺术来说,一味地重复和模仿是其最大的忌讳,然而咏柳诗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却各有千秋。这是因为诗人们能用不同的心境来审视客体,反映出柳多方面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感世界。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创作就不会枯竭,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提到:“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景可以生情,情也可以生景。因而,诗是作不完的。”《全唐诗》中大约有400余首咏柳诗,立意都不一样,对于柳意象的解释也就大相径庭。
寓示离愁别绪。“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与前面相反,由于柳与留谐音,因此诗人有时便不愿攀枝折柳,也不想要柳条生长。“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哭,不遣柳条青。”“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都可谓是痴情之语,倘不是极度忧伤,又怎会如此言说。
柳枝大多柔弱且细长,多用来形容窈窕淑女。“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分析可知,首联用了楚王爱柳的历史故事来写美人。颔联主要是在描绘美人惹人爱,颈联则写与美人的分别,尾联思绪横起,往日的欢乐一幕幕呈现,进而反衬出离别的痛苦。
综上所述,尽可能多地掌握诗歌意象的蕴含意将有利于我们读懂诗意。通过对柳意象的学习,或许能让我们对诗歌意象有更清楚的认识,然后举一反三,逐步掌握其他的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篇3
一、积累意象的传统含义
古典诗词中的不少意象, 往往具有典型性。因为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 它们被诗人不断地使用, 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含义。如月亮, 一般说来是怀人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静夜思》里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煜的《虞美人》里有“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有“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更有人编出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意象的传统义:“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蝉鸣高洁虫悲误, 鱼传尺素鸿雁忙。”诸如此类的均为常见解读, 这方面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快速感知诗歌的情感。
二、留心意象的特定含义
有时在某一作品中也有可能带有与传统义不完全相同的特定含义。
如“风雨”这一传统意象在古诗词中多用来表现诗人孤独苦闷、失落不得志之感。“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乌夜啼》) 。凄风苦雨常与诗人愁苦的心境吻合, 于是成为诗人表现乡愁、仕途坎坷、理想破灭的符号。风雨越是凄凉, 诗人情感活动的背景越是令人感伤, 反映出来的诗人情感越是深刻和细微。然而“风雨”也有“喜”的一面。“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水光潋艳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些诗句都将风雨写得喜人而别有一番情趣。
由此可见, 某一意象的传统意义与它在某一作品中的具体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在鉴赏一首诗歌时, 切忌主观臆断, 用传统的常见义来代替作品中的特殊含义。
三、注意意象特定含义的有效品析
鉴于古诗词意象有传统意义和特殊含义, 在品析意象时, 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一) 认真揣摩意象的特征
为防止曲解诗意, 揣摩意象的特征在鉴赏过程中极为重要, 因为它是作者的文学创新的表现。李白说:“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水”是寄托愁思的载体。而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却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水是雄奇瑰丽的, 是磅礴有势的。因此, 解读意象切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古人写诗讲求炼字。对意象特征加以描摹的词语足见字眼的传神。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 可以跳出僵化思维的框框, 从而确切了解真意。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中的“春风”, 不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 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写得通人性, 写出了季节变换的喜人景象, 从而表达了作者隐居时的达观态度。把握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描写春风的“取”和“酬”上。
再如2008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考了王维的一首诗———《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题目是: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第一题其实就在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分析景物特征。仙鹤之多与松树之茂盛, 与后句访客之少形成对比, 写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第二题学生在练习的时候, 许多人把情感理解成了抒发作者的寂寞之情。究其原因, 在于只看到首句中的“寂寞”二字。这种理解的偏差要求学会下面的一点。
(二) 整体把握意象群
诗歌中往往不止一个意象, 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会共同为作者的心境服务, 这就构成整首诗的意境。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八个意象叠加构成诗人秋天萧索凄凉的意境, 无限愁绪溢于言表。著名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更是用十个意象将漂泊之人的活动场景刻画得深入人心。一组蕴含着情思的景物, 构成了秋日黄昏的一幅图画, 画面透射出荒凉、萧瑟的气氛, 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日暮途穷、凄凉窘困的心境。
但在《山居即事》中, 许多学生受“寂寞掩柴扉”的影响, 造成误读。其实如果认真分析, 后四句分别描写了嫩竹、刚长出来的莲花、袅袅升起的炊烟、采菱而归的人, 营造了和谐快乐的意境, 作者隐居山中的恬然自得融于其中。由整体推敲局部, 不难看出颔联中写物多人少并不是反映作者内心的寂寞, 倒是“梅妻鹤子”般的悠闲自在的生活了。如果理解成寂寞, 显然是相互龃龉的。“人访荜门稀”并不同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寂寞凄凉。
张岱年的《中国思维偏向》里有这么一句话:“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可见, 整体把握是阅读的一大基础。整体把握诗中意象群的意蕴, 是全面理解文本的根本方法。只抓只言片语, 就会一叶障目, 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我们要的是站在高处俯瞰整座森林。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共) 篇4
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花朵。每一枝花随风摇曳,香气袭人,人见人爱。徜徉止步于意象纷呈的百花园里,情不自禁琢磨这些意象在诗词表达上的作用。
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自然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流。
三、借景抒情,为情铺垫。
情景交融,讲究的是感情“不着一字”,诗歌“尽得风流”。借景抒情,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乐景写乐情,或哀景写哀情;或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衬托,前两种为正衬,后两种为反衬。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势作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四、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意象像璀璨的粒粒珍珠,耀动着自己的清辉光芒,然而时有一根丝线会将零星散落的珍珠穿在一起,串成一挂夺目漂亮的项链。丝线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这条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实例分析】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歌前两句的“秋风”“朔云”“边月”等意象,描绘了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渲染了边境局势的紧张气氛,为后两句表达诗人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作了铺垫。【实例分析】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诗歌前六句的“云物”“鸥鹭”“管弦”“风清”“月白”等意象,描绘了如诗如画的西湖夜景,营造了宁静美好的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西湖风光的爱恋之情,也为最后两句抒写诗人满足于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感作了铺垫。【实例分析】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孤舟”这个意象,连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诗人融情于景,借“孤舟”,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浅析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 篇5
月亮崇拜———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选择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 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虽然我们现在确认上古初民对月亮的情感心绪和崇拜动机, 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上古至先秦两汉, 人们确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崇拜的。《礼记·祭法》云:“夜月, 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云:“祭曰于坛, 祭月于坎, 以别幽明, 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 天地之阴, 金之神也”。透过这种视月亮与金神的祭礼, 便可发现一种显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 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渴望与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与需求, 使这种月亮的祭礼逐渐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 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在先秦两汉时期, 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 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 到了隋唐时代, 则已完全成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奇袭, 妇女作乞巧会, 罗拜月下, 以诸果置糖蜜水中, 厥明饮之, 谓之巧水”。可见, 拜月习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从描写拜月这一习俗现象的诗作来看, 更可见拜月习俗的广泛性。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续, 《东京梦华录》, 《武林旧事》, 《梦梁录》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明戏曲中亦有反映, 如《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 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 《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 祝亲人安康, 夫妻团圆等等……, 现在看来这种习俗是缘于原始初民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时, 由对自然界的无知, 依赖, 将自然中的月亮想象为一个有人性的, 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的加以崇拜, 从而导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为一种表现在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与意念, 而人们对月亮的畏惧、敬仰与崇拜等感情又显然与遥远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渊源。
涉月诗———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
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 就会发现, 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的诗句, 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 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 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 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 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曹植的“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 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 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 素月流天”, “美人迈兮青生绝, 隔千里兮共明月”, 声情并茂, 写景生动, 情深意长。沈约的《登台望秋月》堪为咏月名篇:“隐言崖而半出, 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 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 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 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 淹留此山东”。联想丰富, 深切动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 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 风格多样, 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 孟浩然之恬静自然, 王维之清新飘逸, 李白之雄奇豪放, 杜甫之沉郁顿挫, 白居易之通俗平易, 李贺之奇峭瑰丽, 杜牧之哀伤清逸, 李商隐之凄恻浓艳, 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 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等, 以景抒情, 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 含蓄蕴藉, 意在言外, 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杜甫的“几时杯同把, 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 真挚生动。沈佺期的“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温庭筠的“玉楼明月长相忆”, 韦应物的“西楼望月几回圆”, 悬想委婉, 耐人寻味。品尝这些诗句, 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 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 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 只许庭花与月知”, 写重重离情, 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人格化景物, 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的今日的对比, 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 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 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 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 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 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 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月亮———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 在诗人词人的笔下, 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 情感灵性, 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 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 粗略地勾画一下, 它在不同情境之下, 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 孤苦的象征, 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 不论是游子, 还是妇姑, 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 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 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 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 灯火无情照无眠”, “照它几许人肠断, 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俯视清水波, 仰看明月光, 郁郁多悲思, 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 曾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 昨夜月同行”, “尝闻此宵月, 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玉楼明月长相忆”, “西楼望月几回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 把它当作知己, 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 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 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 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 正是“荷风送香气, 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 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在王维笔下, 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 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 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 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 去创造自己的“月景”。
其三, 明月是恋人的象征, 爱情的见证。封建时代, 个人的恋情只能溶于乐曲, 藏于诗词, 寄托于明月。于是, 月亮便成了恋人的象征, 爱情的见证。“乘月采芙蓉, 夜夜得莲子”是爱的甜蜜的记录;“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是希翼与向往的交织;“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寓意深长, 耐人寻味。而“愿随明月入君杯”, 则是对理想爱情的大声疾呼。“花前月下, 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人们在月下获得爱情, 生殖的期望与崇高的爱情水乳交融, 如月光一样无所不在, 滋润人间。“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细雨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新月的皎洁与少女的身姿, 细语, 倩影及虔诚的恋情化成一体, 沁人肌髓。人生在世, 谁不希望花长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正是“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月亮圆而又缺的规律, 嫦娥奔月的爱情离异传说, 月光那清冷的色彩, 月亮那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 经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 使月亮成为离人情感的呼应, 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魅力是不朽的, 她已成为古代诗词意境表达的重要载体。人们对月亮的情感指向、思想意蕴、审美境界、象征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思考是绵延千古, 从未停息的。
参考文献
[1]文史知识[M].北京:文史出版社, 1984.
[2]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3]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4]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5]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顾祖钊.艺术至境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7]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古代诗词中清酒与浊酒的意象 篇6
在诗词歌赋之中, 酒就像是一个散发着浑厚芬芳的幽灵, 在古旧的纸页上诉说着饮者的心情, 或是临风高歌的愉悦、或是梧桐夜雨的凄凉、或是长亭送别的难舍、或是大漠黄沙的豪情。古人离不开酒, 诗词也离不开酒。
古人对酒是喜爱的, 因此给酒取了很多饶有情趣的的别称。比如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 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曹操的《短歌行》中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有壶觞, “壶觞”本来是指酒杯和酒壶, 有时也可代指酒。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另有绿蚁。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 酒面浮起酒渣, 酒色微绿, 酒的泡沫细如蚁, 故有此名, 后用“绿蚁”来代指新出的酒。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有:“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此外酒的别称还有杯中物、金波、忘忧物……
《周礼》把酒分为“三酒五齐”, 三酒为事酒、昔酒、清酒。事酒为因事之酿, 时间很短;昔酒是可以短时储藏之酒, 稍醇厚一些;清酒则冬酿夏熟, 为当时酒中之冠。五齐是五种不同成色的酒, 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 醴齐是滓、液混合, 盎齐是白色之酒, 缇齐是丹黄色之酒, 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此五种酒是相对于清酒的浊酒。
可见, 酒可分为清酒和浊酒两类。一般来说, 清酒要比浊酒金贵。古代的酿酒技术不成熟, 因此酿出的酒含有酒糟和渣滓, 因此显得酒很浑浊。古人又在浊酒中加入石炭, 使其沉淀, 取其清澈的酒液饮用, 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这里的“清酒”一斗便价值十千钱, 极言酒美价高。李白是诗中之仙, 他嗜酒如命, 也被人成为酒中之仙。但是在这首诗中, 面对美酒佳肴, 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形象地显示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抑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相比较清酒来说, 浊酒被提及的次数要多很多。
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当时, 杜甫在生命的最后岁月, 流落到夔州。一个“新停”便道出了他身体的衰败, 所以才刚刚停止了饮酒。“浊酒杯”形象地说出了他的潦倒, 美酒饮不起, 只能喝一些浑浊的酒。可见其颠沛流离生活的艰难。
浊酒除了表现出生活的艰难外, 有的还是谦虚地表示, 这是相对于好酒来说的。古时候客人来访, 便会对客人说:请喝杯薄酒、浊洒。比如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中:“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里面的“浊酒”便是此意。朋友相逢, 喝一壶浊酒叙叙旧, 虽说浊酒, 只是自谦, 不一定是不好的酒。
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其中的“腊酒”也是浊酒的一种。腊酒指腊月里自酿的米酒。腊酒在开春后饮用, 外表显得有点浑浊, 但是它有着美酒般的醇美。可见, 浊酒虽然不如清酒价格高, 但是味道却很醇美。
在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暖溶溶玉醅, 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这里的“醅”指未滤去糟的酒, 就是浊酒。但是“玉醅”是美酒的意思。在崔莺莺看来, 张生的离开, 使她感到面前的美酒就像是白水一样, 表现出崔莺莺当时心情的黯淡哀伤。
在古人看来, 饮浊酒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辛弃疾的《贺新郎》中:“江左沉酣求名者, 岂识浊醪妙理。”“醪”指汁滓混合的浊酒。魏晋时期, 人多以纵酒为清高, 于是一些人便把醉酒作为一种求名之道。但是, 他们并不知道浊酒的妙理。言下之意, 只有如陶渊明, 才是真识浊酒之“妙理”者。
可见, 在古代诗词中, 清酒是价格金贵的美酒, 就像是高贵的公主, 很少有人会去痛饮。而浊酒虽然相对便宜一些, 但是它的味道醇厚, 就像朴实的村姑, 更加让人喜爱。使用“浊酒”这个意象, 诗人词人更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感情。
摘要:在古诗词中, 酒是一种常见意象, 并产生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 酒的意蕴也因此丰富。也因此古人给酒取了很多饶有情趣的别称, 每个别称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清酒与浊酒。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05-15
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10-15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09-14
古代诗歌的分类07-2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07-10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07-12
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08-19
古代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10-08
古代诗歌的“炼字”教案(叶)10-11